我国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律问题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地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环境因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地土壤污染不断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在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方面没有专门法律、法规,只有在《环境保护法》等法律中有些零散规定,防治农地土壤污染的法律基本上是一项空白,缺乏系统的、可操作性的具体法律制度。结合我国农地土壤污染的实际以及借鉴国外防治农地土壤污染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农地土壤污染的立法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学界对于农地土壤污染缺乏系统性的理论研究,不能适应当前我国保护农地土壤工作的需要。本文采取历史分析、比较研究、语义分析等方法,试图对我国农地土壤污染立法进行初浅的探讨,也是本文写作之主旨。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了农地土壤污染的定义、途径和危害,指出对农地土壤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现行有关农地土壤污染的法律规定及其缺失,提出了农地土壤污染防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三部分简要介绍了美国、欧盟、日本等环保先进国家农地土壤污染的立法现状,为我国寻求可供借鉴的经验。
     第四部分首先分析了完善我国农地土壤污染应遵循的原则,然后提出了一些农地土壤污染具体法律制度的建议。
     综上所述,为了使农地土壤污染有法可依,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思想指导我国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我国应尽快制定《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法》。
The soil is the humanity livelihood and the life important environment. Along with the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 urbanized advancement thorough , our country soi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tensifies unceasingly. At present, the soi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afe has become our countr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estriction factor. No act or regulations have yet been enacted in China for soil contamination. Rather, only some relevant provisions scatter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 of the PRC, which indicates that a gap exists in legislation for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soil contamination and we badly need a systematic and operative statutory framework.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status of soil pollution in China, and then, analyzes its presents framework on soil pollution liability referencing soil pollution control law of foreign countries.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improvement of farming soil pollution of the legislative work.
     At present, the lack of systemic theoretical research fails to meet the needs of China's practice. This article is to discuss the soil pollution of agricultur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law from historical, comparative and semantic perspectives. It is also the thrust of this writing.
     It consists four parts:
     Part 1 is about the definition, the Ways and the harm of soil pollution of agriculture field; And then, it is t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art 2 i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current laws about soil pollution of agriculture fiel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its perfect in our country; and then, it provides an analysis of necessary and feasibility about soil pollution of agriculture field in legal system.
     Part 3 i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legislative situation of soil pollution of agriculture field in American, European Union and Japan. It provides valuable experience for China.
     Part 4 is some principles should be abided by and design of the concretes of soil pollution of agriculture field of China's legal system.
     To sum up,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on the laws of soil pollution of agriculture field. With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with cleaner production, recycling economy to guide the prevention of soil pollution of agriculture field, as soon as possible we should be enacted a law of--"soil pollution of agriculture fiel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引文
[1]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第四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33页。
    [1]窦玉珍、马燕:主编《环境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07页。
    [2]李志洪、赵兰坡、窦森:主编《土壤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第1页。
    [3]陈怀满:主编《环境土壤学》,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4]孙秋菊、郭兴宽:编著《环境保护与物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45页。
    [1]夏家琪、骆永明:《关于土壤污染的概念和3类评价指标的探讨》,载《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06年第1期。
    [2]林强:《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载《福建水土保持》2004年3月第16卷第1期。
    [1]张宏艳:《发达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学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2004年版,第15-16页。
    [2]张杰丽等:《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建议与对策》,载《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6年版第17期。
    [3]冯翠娥:摘编自《环境保护》2006/2B——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http://www.cigem.gov.cn/ReadNews.asp?NewsID=7791
    [1]崔键等:《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性及防治对策》,载《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版第1期。
    [2]林强:《我国的土壤污染现状及其防治对策》,载《福建水土保持》2004年3月版。
    [3]崔键等:《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性及防治对策》,载《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版第1期。
    [1]时光、杨雅雯等:《我国土壤污染及其防治》,载《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8月。
    [2]同注释1。
    [1]王虹等:《国外土壤污染防治进展及对我国土壤保护的启示》,载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年10月第5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20条。
    [1]《土地管理法》第4章第35条。
    [2]《基本农田保护条列》第19条,第22条,第23条,第25条,第26条。
    [1]王虹等:《国外土壤污染防治进展及对我国土壤保护的启示》,载于《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年10月第5卷18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38条,第446条。
    [3]刘仁文著:《环境资源保护与环境资源犯罪》,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295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29条。
    [1]原意见刘仁文著:《环境资源保护与环境资源犯罪》,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309页。
    [2]林玉锁:《我国土壤环境安全面临的突出问题》,载《环境保护》2004年第10期。
    [1]吴小青:《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载《中国环境监测》2006年第8期。
    [1]国家环保局等部委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重点交通干线、流域及旅游景区塑料包装废物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的第1条,第5条。
    [2]张翼:《陕西癌症村悲情实录》,《北京青年》周刊2000年7月版。
    [1]张百灵、单晓燕、李希昆:《我国土地污染问题及法律对策》,载于《绿色中国》2007年5月第3期。
    [2]林萌:《关于防范我国农业用地土壤污染的若干思考》,载《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5年第6期。
    [3]凌欣:《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http://www.riel.whu.edu.cn/show.asp?ID=4265,2006年9月20日。
    [1]戈华清、温尚杰:《土壤生态安全若干法律问题分析》,载《2000年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0年。
    [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14条,第15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9条,第26条。
    [1]《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17条,第56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第25条第3款,第34条第1款。
    [3]《土地复垦规定》第10条。
    [1]叶露、董丽娴等:《美国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分析与思考》,载《江苏环境科技》2007年2月第20卷第1期。
    [1]参见[日]宫本宪一:《环境经济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4年版。
    [1]参见陈彤:《日韩农地环保事业的借鉴》,载《亚太经济》2004年第5期。
    [2]参见张一宾:《以农药安全为目的的日本农药登记制度》,载《农药研究与应用》2006年第10期。
    [1]姜达炳:《日本生态农业考察的启示》,载《农业环境与发展》,2002年第4期。
    [2]参见陈瑜:《日本农业环保措施及启示》,载《台湾农业探索》,2000年第4期。
    [1]陈泉生著:《可持续发展与法律变革》,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249页。
    [2](日)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1](美)保罗·R·伯特尼、罗伯特·N·史蒂文斯主编,穆贤清、方志伟译:《环境保护的公共政策》2006年版,第323页。
    [2]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学》,人民法院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1]参见张蔚文、黄祖辉(译):《环境与自然资源管理的政策工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李双成等编著:《费改税》,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
    [1]李海鹏:《一退两还中的博弈分析与制度创新》,载《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3年第6期。
    [1]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7-108页;
    蔡守秋主编:《环境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2]赵旭东:《环境法的“污染者负担原则”研究》,载《环境导报》1999年第5期。
    [1]刘学:《环境经济—理论与实践》,北京:经济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70页。
    [2]陈赛:《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控模式》,载《环境保护》2003年第1期。
    [3]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上讲话。
    [1]参见周启星,宋玉芳:《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王小明:《北京启动土壤污染评估与修复力求达到再次开发利用的功能需求》,载《中国环境报》2007年第2期。
    [1]吕忠梅:《论环境使用权交易制度》,载《政法论坛》2000年第4期。
    [2]蔡守秋:《论排污权交易的法律问题》,载(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3]张从:《试论污染物的总量控制》,载《环境保护》1989年第4期。
    [1]窦玉珍、马燕:主编《环境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韩德培主编:《环境保护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34页。
    [3]周珂:《环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页。
    [1]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2]蔡守秋.环境资源法学[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3]曹明德.环境资源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4]常纪文.环境法律责任原理研究[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
    [5]陈怀满,郑春荣,周东美.关于我国土壤环境保护研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6).
    [6]陈怀满.环境土壤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陈泉生.《西方国家环境法的发展》,http://www.fzu.cn/h19/cqspring/article
    [8]陈泉生.环境法原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9]陈泉生.可持续发展与法律变革[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0]陈平,程洁,徐琳.日本土壤污染对策立法及其所带来的发展契机[J].国际合作与交流,2000.
    [11]陈平,程洁,徐琳.日本土壤污染对策立法及其所带来的发展契机[J].环境保护,2004.
    [12]陈彤.日韩农地保护事业的借鉴[J].亚太经济,2004.
    [13]冯翠娥.摘编自《环境保护》2006/2B——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http://www.cigem.gov.cn/ReadNews.asp?NewsID=7791
    [14]高翔云,汤志云.国内土壤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措施[J].江苏环境科学,2006.
    [15]戈华清.土壤污染与土壤污染防治立法[J].2000年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0.
    [16]龚子同,陈鸿昭.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粮食安全问题[J].生态环境.2005.
    [17]韩德培.环境保护法教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8]何跃,黄沁.构建责任型政府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责任[J].重庆行政.2006.
    [19]胡伟.我国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立法的缺陷与完善刍议[J].环境执法研究与探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0]胡必彬.欧盟土壤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战略北方环境[J].2004.
    [21]黄晶晶,林超文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6.
    [22]黄丽萍.导致土壤污染的主要因素[J].农业与技术.2006,(5).
    [23]黄锡生,李希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
    [24]姜达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导论[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2.
    [25]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6]林玉锁.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对策[J].环境保护.2007,(1).
    [27]凌欣.土壤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J].载于中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网站.
    [28]刘仁文.环境资源保护与环境资源犯罪[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29]刘颖秋.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0]罗思东.美国城市的棕色地块及其治理[J].城市问题.2002,(6).
    [31]吕忠梅.环境法新视野[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32]毛绍春,李竹英.土壤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初探[J].云南农业.2005,(5).
    [33]戚道孟.环境法[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34]宋秀杰,陈博.北京市农药化肥非点源污染防治的技术措施[J].环境保护.2001,(9).
    [35]孙萍,王丹.论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中的角色定位[J].社会科学辑刊.2002,(1).
    [36]唐莲,白丹.农业活动非点源污染与水环境恶化[J].环境保护.2003,(3).
    [37]陶思明.浅论农村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及其保护对策[J].上海环境科学,1996,(15).
    [38]王成栋.政府责任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9]王虹,马娜.国外土壤污染防治进展及对我国土壤保护的启示[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6,(5).
    [40]汪劲.日本环境法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
    [41]汪劲.新农村建设:环保立法与执法模式的合理选择[J].中国环境资源法学评论.人民出版社,2005.
    [42]王明远.清洁生产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3]王小萍.论环保产业发展的政府责任[J].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2002.
    [44]王旭.美国“棕色地带”再开发计划和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J].东南学术.2003,(3).
    [45]汪志国.澳大利亚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J].北方环境.第29卷第5期.
    [46]吴天马.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2002,(4).
    [47]夏家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详解[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
    [48]夏增绿等.土壤环境容量及其应用[M].北京:气出版社,1988.
    [49]杨荣泉等.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方案与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
    [50]叶露,董丽娴等.美国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分析与思考[J].载江苏环境科技.2007,(1).
    [51]于海.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环保责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18).
    [52]张从.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环境影响及控制对策[J].环境科学动态,2001,(4).
    [53]张礼建,张迎燕.论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生态责任[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4]张梓太.环境法律责任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4.
    [55]赵宇红.危险废物污染土壤的治理——美国立法给我们的启示[J].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法律.2003,(2).
    [56]周珂.环境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7]周启星,宋玉芳.污染土壤修复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8][台湾]吕汉岳,洪淑幸等.英国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政策、组织与法规介绍载http://www.epa.gov.tw/b/bprint.asp?Ct Code=06X000156X0003116
    [59](日)原田尚彦著.于敏,译.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60].(日)野村好弘.日本公害法概论[M].康树华,译,北京:中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学会出版社,1982.
    [61]Doolitte.Clean Up Liability in the UK-Shades of Superfund?[J].Land Manage Environ LawRep,1991,(2).
    [62]European Community,The Sustainable Cities Report.Prepared for the European Community's Fifth Environmental Action Programme by the Expert Group on Urban Affairs(Brussels,1998).
    [63]MASUZAWA Y.Recent Developments in Soil Protection Policy and Law in Japan [J].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Law Committee-News letter Archive,2003,(1).
    [64]Office of Solid Waste and Emergency Response,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A Sustainable Brownfields Model Framework:Sustainable Redevelopment Linking the Community and Business or Brighter Future,(EPA500-R99-001),January 1999.www.Epa.gov/swerosps/bf/sustain.htm.
    [65]WiseJC.EPA's Brownfiel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itiative[J].Land Use and Environmental Forum4,1995,(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