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市场化的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的角色行为模式为什么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并给地方工业化、市场化的路径选择带来深刻的影响?而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主题,为什么长期滞后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本文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在制度环境的深刻变迁过程中,地方政府无论是职能履行还是政策执行都存在着一种“选择性”机制,地方政府能够根据自身的效用偏好,有选择性地履行职能和执行中央政策,其行为选择存在着一个相当大的弹性空间。从地方政府演变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利益主体的那一天开始,政府职能的转变,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角色认知或公共财力问题,而更主要的是一个政府效用目标的选择,一个政府行为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问题。论文以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扩张为基本视角,立足于浙江区域市场化进程中地方政府与微观主体互动关系的个案分析,就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及其演变轨迹,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区域市场化进程中的行为选择的内在逻辑进行分析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制度环境的深刻演变,使地方政府在整个中国行政管理体制中的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地方政府从计划经济时代单纯的中央指令的执行者,演变成了有着自身特殊利益结构和效用目标的地方公共事务管理主体。而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的一系列放权改革,重构了政府间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的动力机制,地方政府的自主意识迅速觉醒,并逐步形成了最大限度地扩张权限,不断尝试突破中央政策底线,以实现其特定的效用目标的内在冲动。
     由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没有能够建立起刚性化的权限、职责分工体系,中央政府缺乏监督控制地方政府行为的有效机制。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推动体制改革的积极性,中央政府持续性地推行了权力下放的行政体制改革,对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也越来越偏重于地方经济发展绩效所显示的政绩。上下级政府之间的关系,由此越来越具有了政治总承包的意味,即只要下级政府能够在经济发展上创造出良好的政绩,并完成上级下达的各种任务指标,上级政府通常很少干预下级政府的具体行为选择。地方政府以完成上级政府规定的刚性任务为前提,获取了在辖区内“说了算”的自主行为空间。
     制度环境变迁过程中约束条件与动力机制的演变,既为地方政府扩张行为自主性构建了强大的内在诱因,也为这种扩张提供了极富弹性的可能性空间。所谓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The Discretion of Local Government’Action),指的是拥有相对独立的利益结构的地方政府,摆脱上级政府和地方各种具有行政影响力的社会力量的控制,按照自己的意志实现其行政目标的可能性,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区别于上级政府和地方公众意愿的行为逻辑。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不同于中央下放的自主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它是一个充满弹性的可能性空间。通过规避法律、政策的限制,地方政府可以成倍地放大中央政府下放的自主权,甚至获取中央政府根本就没有下放的权限。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执行上级政府制定的政策,还是追求地方政府自身的行政目标,地方政府都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主选择余地。地方政府不仅能够根据自身的偏好选择性地执行中央的政策,履行自己的职能,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效用目标来配置其拥有的越来越丰富的公共资源,甚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凭借自己同上级政府的博弈经验或者地方的经济实力,超越自身权限,突破政策界线,自主地把握政府行为的边界。
     地方政府行为自主的扩张,意味着地方政府权力、职责及行为边界的模糊化,意味着地方政府角色行为潜在的多元化的可能性,它使得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呈现出了越来越强烈的个性化色彩,进而导致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个性化”。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的扩张,合乎逻辑地产生了地方政府行为绩效的不确定性,以及区域市场体系发育的路径选择及其绩效的不确定性。从“温州模式”到“浙江现象”,浙江的实践表明,地方政府的行为自主性是区域市场体系发育的关键变量。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行为自主性构成了地方民众推动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与中央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中间环节,是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体制改革创新活力的关键性因素。另一方面,利益驱动下的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往往表现为地方政府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性地介入微观经济过程,人为阻碍要素流动和区域市场体系的发育,甚至可能出现地方政府行为的自主性为地方行政长官追求政绩最大化的冲动所左右,为地方资本力量所摆布的局面。换言之,地方政府既可能通过扩张其行为自主性,创造性地利用政策机遇,积极推进区域市场体系的发育;也可能通过扩张行为自主性,最大限度汲取地方资源实现政绩最大化,成为区域市场体系发育的阻碍力量。
     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的日益膨胀,表明地方政府行为既在一定程度失去了中央政府的有效监督和制约,也没有能够在地方政治与行政体制的框架内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地方政府行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失范境地。因此,建立健全法律化、规范化的政府间职责、权限分工体系,最大限度地压缩政府间博弈的制度空间;积极推进政治分权改革,探索在各级公共权威层面建立体制内和体制外的横向权力制衡机制,从而最终建立地方政府行为自主性的有效控制机制,已经成为中国政治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现实课题。
Why did such great difference in the role action mode of the localgovernment exist and brought so profound effect on the choice of thelocal industrialized and market-oriented course during themarket-oriented reform? And why di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localgovernment function which is considered as the subject of administrativesystem reform long-term lag behind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 Thispaper thinks that the core of the problem is that a kind of "selective"system exists in both the performance of func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of policy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during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of thesystem circumstances. The local government can perform the functionand implement the central policy selectively according to own utility andpreference and there is an equivalent large flexible space for this actionchoice. Since the local government was evolved into a relativelyindependent beneficial subje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governmentalfunction is no longer a simple role recognition or public finance problem,but mainly a problem of the choice of the government utility objects, andthe stimulate and restrain system of governmental action. With a view ofthe expansion of the discre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action, and basedon the individual case analysis o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local government and micro-main body in Zhejiang regionalmarket-oriented cours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s up the action modeand evolved track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course of themarket-oriented reform, especially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action choiceduring the regional market-oriented cours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the social system circumstances hasevolved profoundly, which leads to the great change of the role of thelocal government in the whole Chines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system.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evolved into the main body of the localpublic affairs management with the own special beneficial structure andutility objects from the simple executor of the central command in the eraof the planned economy. And a series of power division reform on theeconomic system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institu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and the motive system of the localgovernmental action, rapidly awake the autonomic consciousness of thelocal government and gradually form the maximum expansion authority,continually try to breakthrough the bottom line of the central policy torealize its specialized utility objects.
     Because the compulsive division system of authority andresponsibility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local governmenthaven't been set up, the central government lacks the effective system tosupervise and control the local government action. Meanwhile, in order tomotivate the enthusiasm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to develop the localeconomy and promote system refor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persistentlycarried out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 of the power division andthe assess to the officials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is also laid particularstress on the achievements shown by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performance gradually. As a resul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pperand lower government has the meaning of political general contractgradually, that is, as long as the lower government can create the greatachievement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omplete various taskindex arranged by the upper government, the upper government usuallydon't interfere with the specific action choice of the lower government.With the completion of the compulsive tasks regulated by the superiorgovernment as the premise, the local government can have a say fordecision-making in their jurisdiction.
     The evolvement of the restricting condition and motive system in thevariance of systematic environment has constructed strong internal causesfor the expansion of discretion of ac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has alsoprovided the flexible potential spaces. The Discretion of LocalGovernment's Action means possibility of the realize the administrativeobjects according to its own purpos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whopossesses relative independent beneficial structure, gets rid of the controlof the superior government and local social powers possessing variousadministrative influences, and thereof the action logic reflected, which isdifferent from the superior government and public desires. One of theimportant features of the Discre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Action that different from the decision-making power authorized by the central is thatit is a flexible potential Space. Through the elusion of the restriction oflaws and policies, the local government can greatly enlarge thedecision-making power authorized by the central and even gain theauthorities not granted by the central government. Under suchbackground, whether to carry out the policy made by the superiorgovernment or pursue for the administrative objectives of the localgovernment itself, the local government possesses unheard-of freedom tochoose. The local government can not only choose the policies to carryout and fulfill its responsibilities according to its favors, but also canequip its possessed public resources that become more and moreabundant according to its utility objectives, and even more, to a certainextent, it can exceed its authority and breakthrough the policy boundariesand master the boundary of governmental action through its gameexperiences with superior government or local economic capacity.
     The expansion of Discre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Action meansthe boundary of power, responsibility and action of local governmentbecome vague and indicates the possibility of the potential diversificationof role ac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It makes the local governmental actionmode shows more and much stronger individualization, and causes theindividualization of loc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expansion of the Discre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Action, theuncertainty of the action performance of local government and of thechoice of cour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market system and itsperformance has logically taken place. The practice of Zhejing Province,from "Wenzhou Mode" to "Zhejiang Phenomenon", shows that theDiscre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Action is the key variable of thedevelopment of regional market system. On one hand, the Discretion ofLocal Government's Action composes the intermedium link between theinduced institutional change promoted by local publics and the Imposedinstitutional change promoted by central government, and is the keyfactor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in China and stimulatethe vigor of innovation and reform of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theDiscre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Action drove by benefits always appears as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 makes use of administrative meansto compulsively interfere in the microeconomic process and artificiallycounteract the circulation of element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market system, and what's more, the Discre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Action may be directed by the impulsion of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officers pursuing for the maximization of achievements and be controlledby the local capital power. In other words, the local government can notonly creatively make use of policy opportunities to actively promote the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al market system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 itsdiscretion of action, but also may farthest make use of the local resourcesto realize the maximization of achievements through the expansion ofdiscretion of action and become the counteracting power for thedevelopment of regional market system.
     The increasingly expansion of the discretion of action of the localgovernment shows that the ac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not only lose theeffective monitoring and restriction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a certainextent, but also do not form effective restriction system within theframework of local 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The action oflocal government has been, to a large extent, in a situation away fromregulation. Therefore, it has been the important realistic problem of theChina's reform in political and administrative system to establishcomplete law-oriented and standardized division system of governmentalresponsibilities and authorities, to farthest reduce systematic spaces ofgambling relation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and to actively promote thepolitical power division reform and explore to establish the lateral powercheck-and-balance system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Party System in eachpublic authority level, so as to finally establish effective control system ofthe Discretion of Local Government's Action.
引文
1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515页。
    2 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年,第334页。
    3 萧功秦认为“后全能体制”社会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存在着有限的多元化,并逐步形成非政治领域的自主社会空间;二是意识形态领域仍然保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符号体系,作为党的组织整合与党内凝聚的基础:三是后全能体制社会继承了全能体制下执政党的国家动员力量,它仍然具有强制性的巨大资源。参见萧功秦:《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态势与前景展望》,《战略与管理》 1998年的第5期。
    1 毛寿龙、李文钊:《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研究》,2004年,http://www.wiapp.org
    2 何颖、李萍:《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中的行政权力重构》,《中国行政管理》 1998年第8期;沈荣华、朱德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改革》,《中国行政管理》 1998年第11期。
    3 浦兴祖:《机构改革的力学分析》,《北京日报》 2003年3月17日。
    4 于景文:《略论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转变》,《天津社会科学》 1999年第3期;胡伟、王世雄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政治学研究》 1999年第3期。
    1 沈荣华:《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若干思考》,《政治学研究》 1999年第4期;王乐夫、马骏、郭正林:《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体制:以非典型肺炎事件为例》,《中国行政管理》 2003年第7期;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中国软科学》 2003年第4期。
    1 刘熙瑞、宋世明:《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的三个基本方面》,《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
    2 王华:《治理中的伙伴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云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3期;金家厚:《转型期的社会管理: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定位与模式构建》,《云南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
    3 学术界先后就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多种目标模式,主要包括:引导型政府(张康之:《建立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新视野》2000年第1期);服务型政府(彭向刚、王郅强:《服务型政府: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4期;毛寿龙:《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迟福林、方栓喜:《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简报》总第478期,2003年);责任型政府(张成福:《责任政府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治理型政府(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年;毛寿龙:《现代治道与治道变革》,《南京社会科学》 2001年第9期)。
    1 王沪宁:《论九十年代中国行政改革的战略方向》,《文汇报》 1992年6月26日。
    2 参见萧功秦:《中国后全能型的权威政治:发展中的优势与问题》,转引自尹钛:《中国政治转型问题研究热点述评》,载于《浙江社会科学》 2003年第2期。
    3 近年来比较典型有:用行政手段治理房地产过热现象,以准政治运动的方式治理商业贿赂等。
    1 郭宝平:《行政改革理论和实践的特点与误区》,《中国行政管理》 1999年第1期。
    2 张国庆:《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论》,吉林大学出版社 1994年,第32页。
    3 参见汪永成:《社会转型时期中国行政发展的动力系统分析》,《行政论坛》 1997年第7期;齐明山:《试论行政体制的结构与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
    4 汪永成:《新一轮行政改革应选择新的战略方向》,《理论学习月刊》 1998年第2期。
    5 乔耀章、芮国强:《政府创新与政府自觉》,《学术界》 2002年第4期。
    6 胡伟、王世雄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政治学研究》 1999年第3期。
    7 金太军:《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控制》,《江海学刊》 2002年第2期;涂晓芳:《政府利益对政府行为的影响》,《中国行政管理》 2002年第10期;蔡立辉:《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行为分析》,《人文杂志》 1999年第6期。
    1 罗纳德·哈里·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 1993年,第349页。
    2 王一江:《国家与经济》,载《比较》第18辑,中信出版社 2006年。
    1 王一江:《国家与经济》,载《比较》第18辑,中信出版社 2006年。
    2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三联书店 1991年,第20页。
    1 Friedrich, Carl J.; Curtis, Michel; and Barber, Benjamin R. 1969.Totalitarian in Perspectives: Three Views. New York: Praeger.
    2 政治学家Liberthal和Lampton在1992年编辑出版了一部体现西方80年代末中国研究成果的论文集《官僚体制、政治与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决策》,基本反映了这一学术倾向的转变。参见Lieberthal, Kenneth g., and David M. Lampton. 1992.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 Mao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 Vivienne Shue, 1988.The Reach of the State: 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 参见, Jean. Oi, 1989. 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 The University Califomia Press.并参见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 1996年第4期。
    3 参见D.H.帕金斯等,《走向21世纪:中国经济的现状、问题和前景》,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2年,第34—36页。
    4 参见陆德泉,《“关系”—当代中国社会的交换形态》,《社会学与社会调查》 1991年第5期。
    5 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 1996年第4期。
    1 Jean. Oi, 1999. Rural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李南雄,《法团主义与中国改革》,载于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 1991年10月号。
    2 参见 Jean. Oi, 1999.Rural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 Lieberthal,K.G.,1992.Introduction:The 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 model and Its Limitation, in Kenneth G.Lieberthal and David M.Lamton(eds.),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 参见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载于《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第9—11页。
    5 国家威权的“碎片化”问题近年来也得到了国内学者的积极回应。李强认为,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以及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单位以及国家的各级组织愈来愈以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为导向,而将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降到次要甚至从属的地位,从而使用权国家意志在地方越来越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 2001年第6期)。戴长征认为,行政性分权的灵活性,它有效地激发了地方、企业和基层的积极性和自主精神,也产生了地方政府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问题。在经济上“财政包干制”和在行政上的“政治承包制”的作用下,部门、地方和基层只要达到了国家各项硬性指标的规定,不违背各项禁止性规范,它们的行动就是自由的。于是,企业、地方政府逐渐演变成为热衷于追逐“包干外收益”的小共同体,导致国家权威逐步“碎裂化”(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 2004年第6期)。
    1 法团主义(Corporatism)理论模式最早源于西方政治学界对拉丁美洲及南欧权威主义国家的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其分析研究的重点是强权政府与大的社会利益集团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及其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张静认为,法团主义指的是一种体制现象:代表功能利益的垄断组织与国家之间建立常规协商关系,它们为有关的公共政策提出意见,作为交换,国家要求它们必须说服其成员与国家合作来实现政策的有效实施。法团主义体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社团化的法团主义(liberal and societal corporatism)所体现的是制度化的协商(institutionalized bargaining)机制,协商由各方自愿进行,不受政府直接控制。在国家化的法团主义(authoritarian or state corporatism)体制中,决策权主要由政府来掌握,甚至连法团主义组织都要由政府来创建并管理。参见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25页。
    2 Andrew G Walder,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 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95, Vol. 101, pp263-301.参见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 2002年,第27—28页。
    3 Jean Oi, 1995.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The China Quarterly,pp1332—1349.
    4 戴慕珍认为,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四个杠杆控制和介入企业的经营运作:一是工厂管理,地方政府把企业承包或者租赁给个人而不是实行私有化,这有助于政府对企业进行干预与控制;二是资源分配,地方政府掌握着中央调拨给地方的计划内价格的物资和本地拥有的稀缺资源,进行有选择的分配;三是行政服务,包括协助企业取得营业执照、产品合格证、产品奖和减税机会等常规服务,动员地方政府辖下的所有机构和组织扶植重点的乡镇企业等特殊服务,甚至直接给予企业行政拨款;四是投资与贷款,如通过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评定企业贷款等级,支持当地成立半私营的信贷组织等控制企业的活动。Oi, Jean. 1992,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45(1), pp118-122.
    1 托尼·塞奇:《中国地方政府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年第4期。
    2 Wank,David L. 1996. 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Market Clientelism: Guanxi and Private Business in a South China city. The China Quarterly,147,820~838.参见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 1999年第4期。
    3 参见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 1999年第4期。
    4 参见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第292—293页。
    1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第21、106页。
    2 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
    3 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载R.科斯、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年。
    4 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究》 1998年第1期。
    5 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 2000年第3期。
    1 洪银兴、营勇:《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功能》,《经济研究》 1996年第5期,参见丘海雄、徐建牛:《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 2004年第4期。。
    2 洪银兴:《地方政府行为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 1997年第1期。
    3 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中国工业经济》 2004年第4期。
    1 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中国工业经济》 2004年第4期。
    2 周振华:《经济发展中的政府选择》,《上海经济研究》 2004年第7期。
    3 郭小聪:《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理论:作用与地位》,《政治学研究》 2000年第2期。
    4 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角色及方式》,《中山大学学报》 2002年第3期。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 1974年,第408页。
    2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商务印书馆 1992年,第28-30页。
    3 刘汉屏、刘锡田:《地方政府竞争:分权、公共物品与制度创新》,《改革》 2003年第6期。
    4 Albert Breton, Competitive Governments. An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 Fin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并参见何梦笔:《政府竞争:大国体制转型理论的分析范式》,《天则内部文稿系列》 2001年第1期。
    1 何梦笔:《政府竞争:大国体制转型理论的分析范式》,《天则内部文稿系列》 2001年第1期。
    2 冯兴元:《中国辖区内政府间竞争理论分析框架》,《天则内部文稿系列》 2001年第2期。
    3 姚先国、谢晓波:《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4年第3期。
    4 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年第1期。
    5 刘亚平:《对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理念反思》,《人文杂志》 2006年第2期。
    1 Edin,Maria,2000, Market Forces and Communist Power: Local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Sweden. p142.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Uppsala University.
    2 Edin,Maria,2000, Market Forces and Communist Power: Local Political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Sweden. p155-157.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Uppsala University.
    1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经济研究》 2004年第6期。
    2 《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经济研究》 2004年第6期。
    3 参见荣敬本、高新军、何增科、杨雪冬,《县乡两级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体制》,载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7年第4期。
    4 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建构》,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第153-154页。
    5 彭勃认为,在压力型体制下的公共事务管理具有“漏斗型”模型的特点,各种公共事务,不论大小,最终的具体操作还是会像漏斗中的水一样,一滴不剩地流到最基层。但是权力与资源的流向,却是一个类似“抽油烟机”的模型,由此此造成事权与财权的严重不对称局面。彭勃:《国家控制和社区调解:以上海社区调解为例》,载于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二辑《制度建设与国家成长》,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年,第229—230页。
    6 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 2004年第6期。
    1 赵根成:《中国经济体制转型中地方政府角色转换和中央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载王浦劬、徐湘林主编:《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政府作用》,新华出版社 2000年。
    1 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 2005年第1期。
    2 西蒙·范、格罗斯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激励和腐败》,载胡鞍钢主编:《中国:挑战腐败》,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年,第149-163页。
    3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 2002年第1期。
    1 托尼·塞奇:中国地方政府分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年第4期。
    2 托尼·塞奇:中国地方政府分析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年第4期。
    1 Lianjiang Li and Kevin J. O'Brien, 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31, No. 2 (January 1999), pp. 167-186.中文可参考《中国乡村中的选择性政策执行》,唐海华译,http://www.world-and-china.com/03/0302121303.htm
    1 参见托尼·塞奇:《中国地方政府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年第4期。
    2 林尚立:《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月刊》 2001年第5期。
    1 周振华:《经济发展中的政府选择》,《上海经济研究》 2004年第7期。
    2 沈德理:《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对海南经济特区(1998-2002)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序言第第12-13页。
    3 刘亚平:《对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理念反思》,《人文杂志》 2006年第2期。
    4 杨光飞:《“地方合作主义”中的权力“越位”——对转型期地方“经顶商人”现象的反思》,载《二十一世纪》网络版 2004年6月号,总第27期。
    1 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 2004年第6期。
    2 汪永成:《试论经济全球化对民族国家行政管理的影响》,《中国行政管理》 1998年第12期。
    3 周志忍:《政府自主性与利益表达机制互融》,《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12月25日。
    4 周志忍:《政府自主性与利益表达机制互融》,《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12月25日。
    5 沈德理:《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对海南经济特区(1998-2002)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第25页。
    1 沈德理:《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对海南经济特区(1998-2002)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第25页。
    2 沈德理:《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对海南经济特区(1998-2002)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第290-291页。
    3 沈德理:《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对海南经济特区(1998-2002)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页。
    1 萧功秦:《软政权与分利集团化:现代化的两重陷阱》,《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2期。
    1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1962年,第309页。
    2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 1962年,第285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53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166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7-38页。
    1 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第284-285页。
    2 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年,第209页。
    3 拉尔夫·密利本德:《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商务印书馆 1988年,第117页。
    4 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三联出版社 1988年,第19-20页。
    5 Peter B. Evans, 1985.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nited kingdom, p9.
    6 Scokpol,T, 1979. 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27.
    1 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第121-124页。
    2 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 1996年第4期。
    1 参见袁瑞军:《官僚自主性及其矫治——公共选择学派有关论点评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6期。
    2 Niskanen, William, Bureaucracy and Representative Govemment.Chicago: Aldine-Atherton, 1971.
    3 参见袁瑞军:《官僚自主性及其矫治——公共选择学派有关论点评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6期。
    1 方福前:《“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经济学家》 2001年第1期。
    2 李春成:《信息不对称下政治代理人的问题行为分析》,《学术界》 2000年第3期。
    3 参见袁瑞军:《官僚自主性及其矫治——公共选择学派有关论点评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6期。
    1 Wilson, James Q., The Rise of the Bureaucratic State. In Frederick Lane ed. Current Issues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4th 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Inc. 1990; 袁瑞军:《官僚自主性及其矫治——公共选择学派有关论点评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6期。
    2 转引自喻希来:《中国地方自治论》,《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3 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103页。
    4 喻希来:《中国地方自治论》,《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1 薄贵利:《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理论误区》,《政治学研究》 1999年第2期。
    1 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6页。
    2 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法制出版社1996年,第545页。
    1 有关“街头官僚”理论参见叶娟、马骏:《公共行政中的街头官僚理论》,《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2 Lipsky,M.1980.Street-Ievel Bureaucracy.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P.8-13.转引自叶娟、马骏:《公共行政中的街头官僚理论》,《武汉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3 在行政学领域,行政人员是否能够拥有行政自由裁量权,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在西方传统的政治—行政两分的观念背景下,按照现代代议民主制的政治逻辑,只有民选的政治代理人才是公共权力的合法主体,行政人员既然不是民意代表,从理论上讲就不能作任何“决定”,而只能是民选政治家意志的执行者,并不具有行使自由裁量权的主体资格。20世纪中叶,美国就曾出现了以费勒—弗里德里奇(Finer-Friedrich)之争为典型历时近半个世纪的所谓内控—外控之争。弗里德里奇企图维护行政人的专业自主权赋予行政人直接响应民意的权利,主张行政人直接向人民负责,并实行行为自律,认为“一个负责任的行政人是一个应……技术知识和民众意愿而动的行政人”。在弗里德里奇看来,一个负责的行政人应当通过专业技能科学、客观的运用而服务于民,至于这种专业技术运用的科学性,可以借助于同行的评价来判断。与此截然对立的是,费勒认为代议民主制的“三项原则”,即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人民通过其选举产生的民意代表表达和行使权力,公众和民意代表不仅要表达其权力意志而且要掌握这种意志的行使、监控这种意志的贯彻,行政人显然只是他者(政治家)权力的执行工具而己,不应当拥有任何自由裁量权。参见Friedrich C.Public,1940.Policy and the Nature of Administrative Responsibility.In Friedrich.eds.Public Polic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李春成:《制度、裁量权与德性——关于行政伦理建设的一点思考》,《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 参见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295-296页。
    2 如在经济学界,张曙光认为,“从权力结构看,现代国家包括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政府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政府包括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家等同于政府;狭义的政府只是国家的行政机构。”(张曙光:《制度·主体行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反思》,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第245页);在政治学界,由赵宝煦先生主编的政治学重建以来第一本政治学教科书《政治学概论》指出:“政府一词,历来就有广义和狭义两种不同的解释。在资本主义世界,实行总统制的国家,政府通常是指中央和地方政府全部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这就是所谓广义的解释;在实行议会内阁制的国家,政府通常是指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这就是所谓狭义的解释”(赵宝煦:《政治学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103页)。陈红太认为,关于中国政府的法定含义有两种来源:一是建国初年“共同纲领”规定的集立法、行政、军事、司法于一体的广义的政府;一是始于1954年宪法规定的狭义的政府,即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或国家行政机关(注:陈红太:《当代中国政府体系与政治研究法》,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第16页)。
    3 王敬松《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政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年。
    4 参见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5 参见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
    6 参见曹沛霖:《政府与市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丛书总论。
    1 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第1174—1175页。
    1 Robert E. Goodin, Hans-Dieter Klingemann, 1996. A New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50.
    1 James. G. March and Johan. P. Olsen, 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8,pp734-749.
    2 彼得·霍尔(Peter A.Hall)和罗斯玛丽·C.R.泰勒(Rosmary.C.R.Taylor)把“新制度主义”分为“历史制度主义”、“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和“社会学制度主义”。Peter A.Hall & Rosmary.E.R.Taylor,1996.Politic Science and the three institutionalisms,Political Studies,XLIV,936-957.
    3 凯尔布尔:《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3期。
    4 转引自埃伦·M.伊梅古特:《新制度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6期。
    1 Clark, William Roberts, 1998. Agents and Structures: Two Views of Preferences, Two Views of Institutions, 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42, pp. 245~270.
    2 参见何俊志:《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流派划分与分析走向》,《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 张静:《政治社会学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1 詹姆斯·马奇、约翰·奥尔森:《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第5期。
    2 何俊志、杨季星:《社会中心论、国家中心论与制度中心论——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的视角转换》,《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3 詹姆斯·马奇、约翰·奥尔森:《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第5期。
    4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是将理性选择与制度研究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流派。在行政学领域代表性著作有:文森特·奥斯特洛姆(Vincent Ostrom)等主编的《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埃利娜·奥斯特洛姆(Elinor Ostrom)的《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等。根据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在《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一文中的概括,理性选择制度主义的显著特征是:(1)假定相关的行为者都有固定的偏好或口味,行为是偏好最大化的工具,行动者在满足偏好的过程中具有通过算计而产生的高度策略性。(2)将政治视为集体行动的困境,当个体为最大限度地满足偏好而采取行动时,就可能在集体层面上产生出次优的结果。(3)强调对政治结果起决定性作用的策略性行为的作用,认为制度是塑造行为的方式和提供信息、减少不确定性的执行机制,使得“从交换中获益”得以进行。(4)通过演绎的方式推导出某种具有模式化规范的制度功能,并用对行动者产生影响的制度功能来解释制度的存在。参见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何俊志:《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流派划分与分析走向》,《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5 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复旦学报》2001年第3期。
    1 凯尔布尔:《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笫3期。
    2 E. Ostrom. 1994. Strategies of Political Inqui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
    3 E Ostrom. 1998. 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the Rational Choice Theory of Collective Ac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2): p 1-22.
    4 威尔逊:《行政学研究》,见彭和平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第15页。
    1 威尔逊:《行政学研究》,见彭和平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第22-23页。
    2 Guy Peters,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Continuum, London and New York, 2000, p3.
    3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48页。
    4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50页。
    5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44页。
    6 江美塘:《制度变迁与行政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1页。
    7 克里斯托弗·胡德:《公共行政》,载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58页。
    8 江美塘:《制度变迁与行政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0页。
    1 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07页。
    2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99页。
    3 克里斯托弗·胡德:《公共行政》,载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60页。
    4 Guy Peters, 2000.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Continuum, London and New York, p149-150.
    1 在政治学上,泰勒(Taylor,M.)提出了狭义理性选择的概念,对理性选择理论的应用范围作了限定:一是行动者可作的选择是有限的,即不是多到无从选择,也不是少到无可选择;二是诱因是清楚和实质性的;三是行动的选择对个人非常重要;四足有人曾在类似情境下作出选择,有前车之鉴。参见丘海雄、张应祥:《理性选择理论述评》,《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2 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82-83页。。
    3 Christopher C. Hood, The tools of Government,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3, p. 1-2.
    1 凯瑟琳·费明—塞勒斯:《权威集中与宪法创制》,载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治道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237页。
    2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32页。
    3 丹尼尔·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51页。
    4 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243页。
    1 江美塘:《制度变迁与行政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147页。
    2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第8页。
    1 谢庆奎:《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的现状、主题及未来发展》,《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2 浦兴祖:《21世纪中国政治研究的视角与方法》,孤独书斋,http://www.cngdsz.net
    1 转引自王一江:《国家与经济》,载《比较》第18辑,中信出版社2006年。
    1 按照林毅夫的界定,正式制度安排是指这样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安排中规则的变动或修改,需要得到其行为受这一制度安排管束的一群(个)人的准许”,其变迁“需要创新者花时间、花精力去组织、谈判并得到这群人的一致意见”。非正式制度安排则是指这样一种制度:“在这种制度安排中规则的变动和修改纯粹由个人完成,它用不着也不可能由群体行动完成。”参见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迂》,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 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5-226页。
    3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1页。
    4 Peter A.Hall & Rosmary.E.R.Taylor,1996.Politic Science and the three institutionalisms,Political Studies,XLIV,936-957.参见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复旦学报》2001年第3期。
    5 凯尔布尔:《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载《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3期。
    1 B.Buy Peters,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 Wellington House,p. 19.
    2 L.E.戴维斯、D.C.诺思:《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71页。
    3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77页。
    4 诺思认为,宪法“是用以界定国家的产权和控制的基本结构”。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27页。
    5 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载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34页。
    6 许多制度经济学家使用的“制度结构”概念,反面更接近于中文语境中的制度环境的概念。如诺思在《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一书开篇对“结构”作了如下界定:“我所说的‘结构’是指那些我们相信是决定实绩基本国策的社会特征。在此,我把一个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技术、人口及意识形态都包括在里面。”在同一书中,诺思又指出:“‘结构’一词指制度框架。”(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出版社1994年,第1页、第225页。)林毅夫也提出,制度结构是“一个社会中正式的和不正式的制度安排的总和。”(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理论:诱致性变迁与与强制性变迁》,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78页。
    7 L.E.戴维斯、D.C.诺思:《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70页。
    8 樊纲:《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第28页。
    9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29页。
    1 张千帆:《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同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西方消极宪政主义者如皮伦(Pilon,1998)甚至提出中国宪法更像一个“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有着极强的实用主义色彩。针对中国宪法没有关于公众如何批准宪法的条款,以及公民权利由国家和党组织赋予,国家和党组织的权力政治性来自意识形态的规定性,皮伦又称中国的宪法为“追求无限政府的一个纲领”。参见杨小凯:《经济改革与宪政转轨》,原载《当代中国研究》2000年第3期(总第70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2004年10月17日。
    2 张千帆:《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同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3 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影响将在下章重点探讨。
    1 道格拉斯·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学苑出版社1988年,第1页。
    2 魏建:《制度环境约束下的特殊制度变迁——中国股份合作制的变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1期。
    1 张旭昆:《制度的定义与分类》,《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1年第4期。
    2 王绍光:《中国政府汲取能力下降的体制根源》,《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1 参见何俊志、杨季星:《社会中心论、国家中心论与制度中心论——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的视角转换》,《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1 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20页。
    2 意识形态(Ideology)是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在其著作《意识形态原理》(1801—1805)中创造出的一个名词,指的是一种向人们揭示观念的成见和偏见的根源的“观念科学”。随着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德国哲学家K·曼海姆(Mannheim)的《意识形态与乌托邦》分别于1927年和1929年发表,意识形态这一概念重新流行起来。曼海姆在其著作《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将意识形态看作是“思想方式”,并据此区分了两种意识形态,一种是“特殊的”意识形态(the particular conception of ideology),指的是由于情况真相不符合其利益,所以对某一社会情境真相的掩饰或扭曲,包括有意识撒谎,半意识或无意识的掩饰,有心欺骗或自欺。另一种是“全面”的意识形态(the total conception of ideology),指的是一种世界观或对一种生活方式的彻底信奉。参见杨雪冬:《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3 杨雪冬:《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4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53页。
    1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于《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第381页。
    2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60页。
    3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2页。
    4 杨雪冬:《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5 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39页。
    6 杰姆逊指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的任务是合法化和领导权;换句话说,没有任何一个统治阶级能够永 远领先暴力来维护其统治,虽然暴力在社会危机和动乱时刻完全是必要的。……庞大的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基本功能就是去说服人们相信社会生活就应该如此,相信变革是枉费心机,社会关系从来就是这样,等等。”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209页。
    1 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指出:“如果某一社会中的公民都愿意遵守当权者制定和实施的法规,而且还不仅仅是因为若不遵守就会受到惩处,而是因为他们确信遵守是应该的,那么,这个政治权威就是合法的……正因为当公民和精英人物都相信权威的合法性时要使人们遵守法规就容易得多,所以事实上所有的政府,甚至最野蛮、最专制的政府,都试图让公民相信,他们应当服从政治法规,而且当权者可以合法地运用强制手段来实施这些法规。”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第35—36页。
    2 参见杨雪冬:《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1 周冰、谭庆刚:《中国市场经济产生的内在逻辑》,《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1 周冰、谭庆刚:《中国市场经济产生的内在逻辑》,《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2 盛斌:《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开放时代》2001年第12期。
    3 杨小凯认为,乡镇企业谈不上是什么制度创新,日本在工业化初期,以及中国清末历史上都出现过类似的东西。改革后出现的乡镇企业制度沿袭了毛的社队企业的许多优势和劣势。它歪曲了企业的地理分布,阻碍了有效的城市化,把资源从技术先进的大型国有企业重新分配到技术落后的地方企业,创造了中国式的双轨主义:技术落后的灵活的乡镇企业和技术先进的僵化的国有企业共存。乡镇企业令人瞩目的增长也有它的代价,其非常高的增长率也许有反效率的一面。乡镇企业具有地方政府的控制下的企业系统的全部常见缺陷,既然规则制定者、仲裁者和参与者是同一个地方政府,它产生了不公平的游戏规则,制度化了国家机会主义和腐败,因此,游戏规则不稳定、不透明、不可信。参见杨小凯:《经济改革与宪政转轨》, 原载《当代中国研究》2000年第3期(总第70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2004年10月17日。
    1 张维迎对意识形态约束对中国的改革进程的影响曾进行了相当精到的分析。第一,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使得改革领导人没有办法提出一个显性的、明确的改革目标,导致许多改革措施必须在“名不正、言不顺”的情况下进行,许多事情是能做不能说,改革者常常不得不“打左灯向右转”,甚至关掉灯摸着黑往前开,改革出现失误或失败的概率由此大大增加。第二,意识形态的约束使得不同的人可以对同一改革措施做出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解释,使得下级执行部门无所适从,延误了一些改革。第三,意识形态的约束使得改革者在政治上处于非常脆弱的地位,主张改革的人经常受到来自“左”的攻击。一些机会主义者频繁地以“政治上正确”谋取私利,无形中扩大了反改革的势力范围。第四,意识形态的约束使得改革政策在形成过程中不能公开讨论,集思广益,增加了实施中的风险。过去用“不争论”的办法回避争论,但这种办法可能只适用于强势领导时代。第五,意识形态的约束使得其他方面的配套改革难以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使得一些经济方面的改革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参见张维迎:《理性地思考中国改革》,《经济观察报》2006年3月14日。
    1 邓宏图:《转轨期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以民营经济的演化过程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 “两个凡是”是当时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执政的基本指导思想,具体内容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
    3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41页。
    1 参见王世勇:《1989-1991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变化的政策性因素探析》,《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2 《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6页。
    1 如1988年8月中国农业银行发布《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私营企业一般不发放固定资产贷款,贷款主要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流动资金的不足部分。在治理整顿中,政府对私营经济的具体政策也进行了一些调整,并对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经营范围予以限制。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页。
    1 郭为桂:《中央与地方关系50年略考:体制变迁的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7页。
    1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29页。
    2 郭为桂:《中央与地方关系50年略考:体制变迁的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
    3 王绍光、胡鞍钢:《中国国家能力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0页。
    1 林尚立:《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2 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03页。
    3 参见毛寿龙:《中国的财政分权与财政联邦制》,http://www.wiapp.org 2003年10月18日。
    1 宪法第104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地方组织法第44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政、民族等工作的重大事项。”
    2 《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1-33页。
    1 在1958年的成都会议上,毛泽东也谈到“地方分权”、“又统一又分散”、“发展地方个性”的问题。认为欧洲没统一,可是地方(各国)发展了;中国自秦起一统天下,地方就不发展了(李锐:《“大跃进”亲历记》,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164页)。针对中央集权体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毛泽东甚至提出欧洲和美国发展比较快,“一条原因是欧洲分成了许多国家,有利于充分发挥积极性,美国发展也快,原因则是各州有相当大的自治权”(彭真:《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年,第196页)。在文革期间,毛泽东接见美国友人斯诺时也提到,“要学你们美国的办法,分到五十个州去”(洪承华、郭秀芝等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沿革大事记》,春秋出版社1987年,第368页)。
    2 这两轮放权—收权循环的基本情况是:1954年中央取消大区建制,把大区所设的机构收归中央各部,由中央直接统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主要工业企业均由中央各部直接管理,同时在计划、基本建设、劳动工资、财政税收、物资和物价管理等方面强化了中央集权。到1957年,中央直属企业由1953年的2800个增加到了9300个,国家统配物资由227种增加到532种,国家计委管理的工业产品总产值约占全国的60%,中央政府支配的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75%。中央的机构和职能由此不断膨胀,国务院常设工作部门1956年底达到了81个。在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有关分权的思想的指导下,1957年我国开始着手进行旨在调动地方积极性的放权改革。中央把所属企业大部分交给地方管理,同时下放了计划管理、物资分配、基建审批及财政税收权限。到1958年底,中央各部所属企业减少到1075个,比上年减少了88.4%,中央统配物资只保留了132种,减少了75%,中央支配的财力降低到仅占全部预算的20%,国务院的工作部门也精简到了60个。在“大跃进”的狂热的大背景下,分权改革最终演变成了地方政府高指标、高速度、瞎指挥的狂潮,造成了整个经济秩序的严重混乱。迫于现实,从1961年开始中央不得不决定将下放的权力重新收回,反对“分散主义”,强调“全国一盘棋”成为体制改革新的基调。1961年1月,中共中央出台《关于调整管理体制的若干暂行规定》,提出最近两三年内,经济管理的权力应该更多地集中到中央和中央局:地区计划应当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以大区为单位,由中央局进行统一安排。这一轮收权的结果是,到1965年,中央直属企业又多达10503个,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42.3%,统配物资扩大到592种,中央支配的财力占总预算的60%。中央政府机构也再度膨胀到79个。到60年代后期,通过集权解决了分权所造成的秩序混乱之后,集权带来的低效率问题又凸显出来,加之国际局势趋紧,在各地尽快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国防工业体系的思想指导下,我国又一次开始进行放权改革。从1969年年起,2600多个大型骨干企业统统下放地方管理,并试行物资、财政等大包干,以扩大地方的物权、财权、投资权和计划管理权。国务院工作部门也减少到32个,各部委中工作人员保留最多的也只有原有人数的40%多一点,最少的则只有原有人数的7.8%,连维持正常工作都感到困难。然而,新一轮的放权改革,又再度造成了宏观失控、重复建设、经济秩序紊乱等问题,以至到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期间,又不得不重蹈覆辙,又有计划地收回一些已经下放的权力。参见王沪宁:《中国变化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政治的含义》,《复旦学报》1988年,第5期:郭为桂:《中央与地方关系50年略考:体制变迁的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郑谦等:《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发展概要》,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出版社1988年,第184-186页。
    3 苏力:《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4 转引自赵震江:《分权制度与分权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04页。
    1 毛寿龙:《中国的财政分权与财政联邦制》,http://www.wiapp.org 2003年10月18日。
    1 宋世明:《试论从“部门行政”向“公共行政”的转型》,《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1 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1 张维迎:《从中国改革看制度变革的演进特征》,《中国改革》2003年第11期。
    2 张维迎:《从中国改革看制度变革的演进特征》,《中国改革》2003年第11期。
    1 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
    2 胡汝银:《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载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74页。
    1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第40页。
    2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三联书店1997年,第22页。
    3 哈耶克著:《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第74页。
    4 哈耶克:《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87页。
    1 参见王世勇:《1989-1991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变化的政策性因素探析》,《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 R·科斯、A·阿尔钦、D·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4页。
    2 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与制度创新》,《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1 李军杰认为,中央不具有对特定环境的准确认识,风险最低的巩固地位的方式是让地方和社会成员从事直接的制度创新,自己则根据各地的创新绩效进行法官式的裁决,这有以下几点好处:(1)通过比较,可以让地方主动显示特定环境的有用信息,以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2)裁决过程就是激励过程,这就能够形成对地方的有效控制;(3)裁决本身是在显示中央的权威,它说明,新制度是否合法,必须由中央来决定,从而使集权政体得以有效维护;(4)中央利用裁决结果传播制度知识,有利于改进制度知识的社会分布,节约以后的创新成本。参见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期。
    2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59页。
    1 盛斌:《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开放时代》2001年第12期。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2页。
    2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2-373页。
    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9页。
    2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48页。
    3 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页。
    1 康德:《历史理性批判》,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39页。
    2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在行政官个人身上,我们可以区分三种本质上不同的意志:首先是个人固有的意志,它仅只倾向于个人的特殊利益;其次是全体行政官的意志,这一团体的意志就其对政府的关系而言则是公共的,就其对国家——政府构成国家的一部分的关系而言则是个别的:第三是人民的意志或主权者的意志。”见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83页。
    3 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第347页。
    4 见《经济学消息报》编:《追踪诺贝尔》,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年,第153页。
    5 休·史卓顿、莱昂内尔·奥查德:《公共物品、公有企业和公共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56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82页。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537页。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03页。
    2 国内学术界一些研究者明确肯定政府有自利性倾向,并认为这种自利不仅体现在政府组织成员层面,而且体现在地方各级政府和政府职能部门层面(金太军:《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控制》,《江海学刊》2002年第2期。);一些学者还认为政府的自利性,除了有其负面影响以外,在一定范围内还有其合理性的一面(涂晓芳:《政府利益对政府行为的影响》,《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第10期。);更多的学者则倾向于认为政府的自利性与阶级性、公共性并存,且通常只能在事实领域处于隐蔽状态,属于次要地位(高庆年:《政府的自利性及其法律调控》,《探索》2000年第1期。):或者说政府本身不应有自己的私利,但操纵并组成政府的人却有着自身的利益,而且他们会借助政府的强制力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蔡立辉:《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行为分析》,《人文杂志》1999年第6期)。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学者明确不赞同政府自利性假说。一些学者认为自利性概念只适用于私人领域,不能把政府工作人员的自利性理解成政府的自利性(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43页。);一些学者认为自利性的存在是政府发展不成熟的标志之一,表明政府在制度、道德和伦理精神方面存在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从制度上严格界定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界限,没有有效限制私人行为从而使之不断侵扰公共行为(任晓林、谢斌:《政府自利性的逻辑悖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1 钱颖一:《地方分权与财政激励:中国式的财政联邦制》,http://www.gongfa.com/qianyylianbangzhi.htm 参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1年第34期.
    2 唐兴霖 李东辉:《论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的制度化取向》,《学术研究》1999年第2期。
    1 郭为桂:《中央与地方关系50年略考:体制变迁的视角》,《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
    2 参见谢庆奎等:《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年,第67—68页。
    1 在中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上,西方学者曾经提出“分权模式Ⅰ”与“分权模式Ⅱ”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决策直接权下放给生产经营单位自己掌握;后者指的是将权力下放给某些下级或地方行政机构。这两个概念相当于国内学者常用的经济性分权与行政性分权的概念。中国80年代以前的行政性分权,基本停留于调整企业的隶属权、管理权上,局限于将企业下放给地方政府管理,但计划权、财权、物权很大程度上仍然操之于中央,企业也没有获得多大的自主权。而改革开放后分权不但包含了经济权力从政府到企业的转移,也包含了经济权力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转移。这两种分权关节点都在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下放给企业的自主权,往往要经过地方政府这一中间环节,即先进行行政性分权,再实施经济性分权。而在获得了行政性分权以后,地方政府是否将企业的自主权全部下放给企业,就取决于地方政府对改革取向和其他因素的考虑。地方政府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会截留部分上级下放给企业的权力。这样,地方政府拥有了更大的资源调配权力,拥有了更大自主性能力。参见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的内部革命(1966-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2-13页。
    2 赵成根:《转型期的中央和地方》,《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3期。
    3 赵成根:《转型期的中央和地方》,《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3期。
    4 周振华:《经济发展中的政府选择》,《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5 预算外收入是公共部门中不受中央预算控制的那部分财政资金,其统计口径先后做过几调整。1986年,国务院发布的通知中对预算外收入的定义是:预算外收入是由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自行提取、自行使用、不纳入国家预算的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各项附加、国家企业及其主管部门 掌握的专项资金、预算外国营企业的收入等。1993年,政府对预算外收入重新作了定义,明确规定国有企业留利和专项基金不再作为预算外资金,并将80多项行政性收费项目纳入财政预算管理。1996年,国务院再一次把预算外收入重新定义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根据国家法律或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收入。除了上述这部分预算外资金外,预算外收入还包括所谓的“自筹资金”,也说是地方和基层政府未经批准收费得来的资金,如公共服务收费、各种捐赠、罚款等等。
    1 毛寿龙:《中国的财政分权与财政联邦制》,http://www.wiapp.org 2003年10月18日。
    2 裴敏欣:《公权化是否会增加腐败?》,《中国国情分析报告》,2002年第47期。
    3 Qian·Y, Weingast·B·R. 1995.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The Political Basis for Economic Success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1): 50-81.
    4 钱颖一:《地方分权与财政激励:中国式的财政联邦制》,http://www.gongfa.com/qianyylianbangzhi.htm 参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1年第34期。
    5 姚洋:《中国财政联邦化及其后果》,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7月22日。
    1 王绍光:《中国政府汲取能力下降的体制根源》,《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2 张军、漫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个演进的理论》,《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3期。
    3 王绍光:《中国政府汲取能力下降的体制根源》,《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4 王绍光:《中国政府汲取能力下降的体制根源》,《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1 孙宁华:《经济转型时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经济博弈》,《管理世界》2001年第3期。
    2 钱颖一、罗兰穗、许成钢:《M型和U型组织的协调性变革》,王洛林等主编《现代企业理论与中国经济改革》(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
    1 Kevin J.O’Brien and Liangjiang Li,1999.Selective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Rural China,Comparative Politics,Vol.31,No.2(January),pp.167-186.中文参见《中国乡村中的选择性政策执行》,唐海华译,http://www.world-and-china.com/03/0302121303.htm
    2 裴敏欣:《公权化是否会增加腐败?》,《中国国情分析报告》2002年第47期。
    1 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8页。
    2 参见赵成根:《转型期的中央和地方》,《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3期。
    1 赵成根:《转型期的中央和地方》,《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3期。
    1 德国经济学家柯武刚和史漫飞归纳了委托人调动代理人积极性的三种动力机制:一是在一定的激励下,代理人能出于团结的考虑而将委托人的目标作为其自己的目标;二是可以用直接监管和强制命令的办法来控制代理人;三是代理人能遵守一般规则,这些规则创造出激励,使代理人出于其自身利益的考虑而追求委托人的利益。参见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79页。
    2 荣敬本等:《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序言,第7页。
    3 参见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成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07页。
    1 曹沛霖:《新世纪中国政治学的“三个走向”》,《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 曹沛霖:《新世纪中国政治学的“三个走向”》,《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1 杰弗里·萨克斯、胡永泰、杨小凯:《经济改革和宪政转轨》,http://www.sinaliberal.com
    1 黄佩华:《中国:国家发展与地方财政》,中信出版社2003年,第4页。
    1 杨雪冬:《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简论》,中国政府创新网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381页。
    3 主要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工业生产总值、农业生产总值、乡镇企业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农村人均收入,上缴利税,财政收入国营和集体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农副产品收购,商业零售总额,基础设施投资,人口自然增长率,粮食产量,地方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支出,育林面积以及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参见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建构》,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8页。
    1 杨雪冬:《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简论》,中国政府创新网
    2 倪星、余凯:《试论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创新》,《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1 《干部调动频繁,官员“任期制”执行率仅1%》人民网,2005年3月21日。
    2 人民网,2006年4月3日。
    3 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生长和公共权力建构》,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78页。
    1 刘亚平:《对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理念反思》,《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2 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1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2 何梦笔:《政府竞争:大国体制转型理论的分析范式》,《天则内部文稿系列》2001年第1期。
    1 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1 参见冯兴元、刘会荪《中国的市场整合与地方政府竞争——地方保护与地方市场分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2年。
    2 转引自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年,第120页。
    1 地方政府对竞争性企业的补贴项目包括:(1)企业扶持发展资金补贴(补助、基金),即直接提供现金补贴给企业,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执行地区经济产业发展政策;(2)工业技改财政贴息,地方政府依据产业政策和规划的需要,支持企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升级;(3)科技发展(研发)补贴,为企业的技术发展研发提供一些资助;(4)土地优惠,以无偿划拨或低于公平市场价格协议转让土地,减免征地、拆迁费用;(5)税收减免和返还,对企业先行征税,税款征收到后,根据原先的协议,以财政奖励或补贴的名义返还给企业;(6)出口补贴,包括出口商品贴息补贴和出口信用保险保费补贴;(7)中小企业担保补贴;(8)中小企业出国展览补贴;(9)商标注册补贴,如浙江省规定,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申请商标注册的企业,将享受注册费用50%的补贴,在发展中国家申请商标注册的企业,则享受注册费用70%的补贴;(10)专利补贴;(11)品牌扶持补贴,等等。参见王凤翔、陈柳钦:《中国地方政府对本地竞争性企业财政补贴行为研究》,学说连线,http://www.xslx.com 2005年9月12日。
    1 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发表了记者桑晋泉题为《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三十三万人从事家庭工业》的文章,第一次在媒体上正式提出了“温州模式”的概念,并且把温州农村家庭工业发展的特点概括为:以生产小商品为主,靠农民供销员和农村集市购销搞活流通渠道,靠一大批能工巧匠和贸易能手开辟致富门路。其后,著名学者费孝通三访温州,并在《瞭望》杂志发表《温州行》(1986年第20期)一文,首次形象地把温州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概括为“以商带工的‘小商品,大市场’”,并强调“温州模式”具有普遍意义。其后,不少学者开始关注“温州模式”的发生机制及其运作,逐步掀起了温州模式研究的热潮,并对“温州模式”的特点形成了一定的认同。袁恩桢把温州模式的内涵概括为:以个体经济为主要内容,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为基本形式,一条通过发展商品经济而实现农村致富之路(袁恩桢主编:《温州模式与富裕之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张仁寿和李红把温州模式的特点概括为: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小城镇为依托,以农村能人为骨干(张仁寿、李红:《温州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赵伟则把温州模式的特点概括为:“产权明晰,内源积累,区际贸易”(参见赵伟:《温州力量》,《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11月26日:《“温州模式”何去何从》,《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4月7日)。有关温州模式研究的状况,可参见史晋川、朱康对:《温州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1 史晋川、朱康对:《温州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2 有学者将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的市场化途径分为四种主要类型:一是是江苏为代表的侧重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市场化进程;二是以浙江为代表的侧重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市场化进程;三是广东为代表的侧重于发展“三资企业”和“港澳台”资企业的市场化进程;四是以上海和东北地区为代表的侧重于国有企业改革的市场化进程。这四大类型中,浙江市场化模式具有五个重要特点:民间创业为主;内需启动;不依赖中央政府的财政优惠和外资;产业层次较低;与当地经济社会密切结合,因而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互为因素,互相推动,经济绩效较好,因而最具有广泛的典型意义。参见卓勇良:《区域市场化途径比较及浙江模式的典型意义》,《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第4期。
    3 董辅扔:《“温州模式”的继承与提高》,《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月8日。
    4 新望、刘奇洪:《苏南、温州、珠江模式之反思》,《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7期。
    1 参见《中国将成世界制造业中心之一,浙江受关注》,《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5月11日。
    2 史晋川 罗卫东主编:《浙江现代化道路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9页。
    3 罗卫东、许彬把浙江经济发展模式概括为以市场为导向,以民间诱致型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农村工业化和小城镇发展为主线的内发型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是:自下而上的经济发动方式;民间诱致型制度创新引发的活力为主要动力源;以轻、低、小集散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及块状经济迅猛发展的区域推进模式;理性化、世俗化、平等化的精神气质。罗卫东、许彬:《区域经济发展的“浙江模式”:一个总结》,《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4 这里的“民营经济”指的是产权明确到自然人,民间经营的经济,包括个体私营经济和城乡居民控股的股份制经济。从现行的统计看,民营经济主要通过两部分反映出来:一是乡镇企业,目前浙江省乡镇企业绝 大多数是股份制或个体私营企业:二是个体私营企业。第一个统计概念是以城乡地域为标志界定的,第二个是以所有制为标志界定的,两者有一定的重合。浙江一般用排除法确定民营经济的规模和比重,即除去国有经济和外资经济,其余都可以认为是民营经济。
    1 参见方民生等:《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第58页。
    2 赵伟:《温州模式: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一种理解》,《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
    3 卓勇良:《区域市场化途径比较及浙江模式的典型意义》,《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第4期。
    1 方民生等:《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154-155页。
    1 赵伟:《温州模式: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一种理解》,《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
    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特点、作用与困难分析》,中国统计信息网2004年12月14日。
    1 国家统计局:《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特点、作用与困难分析》,中国统计信息网2004年12月4日。
    2 国家统计局:《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现状、特点、作用与困难分析》,中国统计信息网2004年12月
    1 参见国务院农研中心:《国民经济新成长阶段的区域问题》,《管理世界》1987年第4期。
    2 方民生:《浙江市场化模式的基础与背景分析》,《浙江学刊》1997年第2期。
    3 卓勇良:《区域市场化途径比较及浙江模式的典型意义》,《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第4期。
    1 温台地区的“会”一般由发起人(称“会主”)邀请亲友若干人(称“会脚”)参加,约定每月、每季或半年举行一次,每次各交一定数量的款,轮流交由一人使用,借以互助。会的名称五花八门,有“日日会”、“月月会”、“楼梯会”、“互助会”、“台会”、“标会”等。会的利率在1分至1分5不等。
    2 资料来源:樊纲、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指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
    1 徐明华:《经济市场化进程:方法讨论与若干地区比较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5期。
    1 郭占恒、刘晓清:《快速成长的浙江区域块状经济》,《浙江经济》,2002年第9期。
    2 参见王祖强、虞晓红:《分工网络扩展与地方产业群成长——以浙江大唐袜业为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1 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浙江“块状经济”发展报告》,新华网浙江频道,2006年7月4日。
    2 郭占恒、刘晓清:《快速成长的浙江区域块状经济》,《浙江经济》,2002年第9期。
    3 郭占恒、刘晓清:《快速成长的浙江区域块状经济》,《浙江经济》,2002年第9期。
    1 均见《浙江经济统计年鉴》2004年,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1 有关浙江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可参见: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沿革及变化特征》网址http://www.zistatsgoven/content/nrasp?keyvalueO=3231;解力平:《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特色、问题与对策》,《浙江学刊》2001年第5期;朱家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趋势与途径》,《今日浙江》2004年第3期;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推动我省民营经济新飞跃》,《今日浙江》2004年第3期;孙忠焕:《论民营经济及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浙江台州市的实践》,《财经论丛》2001年第6期;王玉才:《浙、沪、苏、粤发展个私民营经济比较分析》,《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颜春友:《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经验及未来态势》,《商业经济与管理》2001年第11期;刘德骥:《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启示》,《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周明生:《解读浙江民营经济》,《中国改革》2000年第8期等。
    2 王祖强:《转型经济中地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诠释——以义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
    1 陈建军:《苏南和浙南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3期。
    1 卓勇良:《区域市场化途径比较及浙江模式的典型意义》,《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第4期。
    1 陆立军:《“义乌商圈”:形成机理、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未刊稿,2006年。
    1 刘辉:《论技术市场建设和市场管理创新——以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为例》,《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9期。
    1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树立战略思维拓宽发展视野,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载潘家玮主编:《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浙江在外投资创业基本情况调研文集》,研究出版社2005年。
    2 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树立战略思维拓宽发展视野,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载潘家玮主编:《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浙江在外投资创业基本情况调研文集》,研究出版社2005年。
    1 赵伟:《温州力量》,载《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11月26日。
    2 冯兴元:《市场化——地方模式的演进道路》,《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1期。
    1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15页。
    2 史晋川:《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浙江模式”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3 胡汝银:《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研究》,1992年第4期。
    1 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1993年第8期;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经济研究》1994年第5期。
    2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4页。
    3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74页。
    4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1、106页。
    5 R·H·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页。
    6 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2页。
    1 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4期;周振华:《经济发展中的政府选择》,《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郭小聪:《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理论:作用与地位》,《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角色及方式》,《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97页。
    3 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4 参见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1993年第8期。
    5 戴维·菲尼:《制度安排的需求与供给》,载V.奥斯特罗姆、D.菲尼、H.皮希特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144、130页。
    1 “四项基本原则”最早是邓小平在1979年3月30日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的。
    2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4页。
    3 所谓“政治企业家”,在经济学中通常指的是制度的供给者。柯武刚和史漫飞指出,“‘政治企业家’可以 是政治家、官僚,以及像行为组织、工会和其他特殊利益院外集团那样的民间团体和俱乐部的领导人。他们为获得影响力、报酬和其它报偿而允诺改变既有制度。……在现代国家中,政治企业家们推动着绝大部分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83页。)国内有学者将政治企业家定义为“在政治市场上提供公正、秩序等制度产品,并以此换取民众的货币支付(具体表现为税收)的政治家”(米运生、龙柏林:《试论政治企业家主导型制度变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理论假说》,《宁夏党校学报》2000年第5期)。当地方政府官员积极利用政治组织和政治手段捕捉潜在制度收益,参与地方之间的市场竞争来增强本地经济实力,实现自身政绩最大化时,他们就成为具有类似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政治企业家”(杨瑞龙、杨其静: 《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1 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1 郭小聪:《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理论:作用与地位》,《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
    2 制度经济学把制度变迁区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Induced Institutional Change)与强制性制度变迁(Imposed Institutional Change)两类。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一组(个)人在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互利机会时所进行的自发性变迁,现行制度的变更、替代或者新制度安排的创造,是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具有盈利性、自发性的特征。强制性制度变迁是指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强制实施的,由纯粹的政府行为促成的制度变迁,它具有强制性的特征。参见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载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 制度经济学已建立了多个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理论模型。D.C.诺斯提出,假定制度处于一种初始均衡,由于“外部收益”的存在,使某些人的收入增加成为可能,但现存的制度安排阻止其“外部收益”的实现。受影响的当事人组成初级行动团体,并对次级行动团体施加影响,建立新的制度装置,实现制度变迁,使制度安排达到新的均衡。(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载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V·w·拉坦则从制度的需求与制度变迁的供给角度,提出了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他认为,从制度需求方面看,制度变迁是因为对更为有效的制度绩效的需求所引至的,这种制度绩效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从制度变迁供给方面看,制度变迁是社会科学知识进步的结果。拉坦认为,制度变迁的供给与技术变迁的供给相似,正如科学和技术知识进步时技术变迁的供给曲线会右移一样,社会科学知识和有关商业、计划、法律和社会服务专业的知识进步时,制度变迁的供给曲线也会右移。(v.w.拉坦:《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2 参见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1 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2 Andrew G.Walder,1995.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101,pp263-301.或者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2002年,第27—28页。Oi,Jean.1992,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World Politics 45 (1),pp 100-101.
    1 Wank,David L.1996.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Market Clientelism:Guanxi and Private Business in a South China city.The China Quarterly,147,pp 820-838.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2 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1 王正明:《苏南模式中的政府行为探析》,《调研世界》1997年第4期。
    2 冯兴元:《市场化——地方模式的演进道路》,《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1期。
    3 张建君:《政府权力、精英关系和乡镇企业改制——比较苏南和温州的不同实践》,《社会学研究》2005年 第5期。
    1 张建君:《政府权力、精英关系和乡镇企业改制——比较苏南和温州的不同实践》,《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 张建君:《政府权力、精英关系和乡镇企业改制——比较苏南和温州的不同实践》,《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3 赵伟:《温州模式: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一种理解》,《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
    4 赵伟:《温州力量》,《经济学消息报》,1999年11月26日。
    5 参见冯兴元:《市场化——地方模式的演进道路》,《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1期;《传统文化的影响和整和力量——苏、浙模式的比较之二》,《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12月15日第2版。
    6 杜润生:《解读温州经济模式》,《市场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1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55页。
    2 有关社会秩序的形成是一个自生自发的演进过程的思想,是苏格兰的一个重要思想传统。弗格森1767在《文明历史随笔》中就曾将自发秩序思想明确地表述出来:“芸芸众生的每一个步骤和每一个行动,即使在我们所谓的启蒙时代,都是在对未来茫然无知的情况下作出的。各国摸索出一些典章制度,那固然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却不是因为实施了任何人类的设计。”弗格森甚至认为,“国家的建立是偶然的,它确实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而不是人类设计的结果。”(参见顾自安:《哈耶克之“自发扩展秩序”原理》,http://www.jixj.com.cn)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创见正是自发秩序的另一种表达。“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会促成社会总利益的实现,另一方面,个人只有在为他人利益服务的情况下才可能实现自己的私利。这样,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就会达到和谐。对于个人而言,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7页。)斯密甚至因此尖锐地批评了政府干预经济内在冲动及其危害:“在政府中掌权的人容易自以为非常聪明,并且常常对自己所想象的政治计划的那种虚构的完美迷恋不已,以致不能容忍它的任何一部分稍有偏差。他不断全面地实施计划,并且在这个计划的各个部分中,对可能妨碍这个计划实施的重大利益或强烈偏见不作任何考虑。他似乎认为他能够像用手摆布一副棋盘中的各个棋子那样容易摆布偌大一个社会中的各个成员;他并没有考虑到:棋盘上的棋子除了用手摆布时的作用外,不存在别的行动原则;但是,在人类社会这个大棋盘上,每个棋子都有自己行动的原则……”(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302页。)
    3 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69页。
    4 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1页。
    1 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第51页。
    2 姚先国:《浙江经济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评析》,《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朱家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路径和特点》,《浙江经济》1998年第12期。
    3 金祥荣:《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和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温州模式”及浙江改革经验》,《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4 周业安:《90年代中国的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评介》,《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12期。
    1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20页。
    2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1 张仁寿:《温州模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1 史晋川、钱滔:《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市场增进论视角对浙江台州的历史考察》,《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2期。
    2 王祖强:《转型经济中地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诠释——以义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
    1 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1 米运生、龙柏林:《试论政治企业家主导型制度变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理论假说》,《宁夏党校学报》2000年第5期。
    2 朱光华、魏风春:《就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所有制改革—一个财政压力周期变动下的基本框架》,《财经研究》2003年第9期。
    1 朱化晟:《浙江产业群》,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1页。
    2 姚先国:《浙江经济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评析》,《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 姚先国:《浙江经济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评析》,《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2 姚先国:《浙江经济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评析》,《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1 关于温州几任领导支持市场化改革的情况,可参见杨海鹏、翟明磊:《温州“自费”改革的悲喜》,《南方周末》2001年7月19日。
    1 V·奥斯特罗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55页。
    1 赵伟:《温州模式: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一种理解》,《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
    2 陈明乾:《试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动因与特点》,《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3 罗卫东、许彬:《区域经济发展的“浙江模式”:一个总结》,《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 期。
    1 戴静、陈工孟:《温州私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第3期。
    2 费孝通:《家底实,创新业——再访温州》,《暸望》周刊1995年第13期。
    3 邓宏图:《转轨期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以民营经济的演化过程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1 罗卫东、许彬:《区域经济发展的“浙江模式”:一个总结》,《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2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浙江地方政府官员思想性格的特点对于地方化市场改革路径选择的影响,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行为选择的逻辑。浙江区域内部在自然禀赋及初始约束条件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而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也不存在统一的模式。浙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前具有较好的社队工业基础,同苏南地区一样,地方政府在特定的约束条件下也选择了以乡镇集体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温台地区、浙中地区的农村工业化是在改革开放后才开始启动的,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方政府无论基于解决地方民众的吃饭问题,还是基于加快地方经济发展,都只能理性地默许地方民众从事个体民营工商业。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才能说,开明、务实地方政治文化可能对于地方政府没有给予地方民众自发选择的民营化、市场化发展路径过多行政干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 指经三年、五年、八年努力,使温州主要产品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1 以浙江第一个专业市场温州永嘉桥头钮扣市场的诞生为例。1979年春桥头镇桥头村两位叶姓弹棉郎外出谋生路过苏州一家钮扣厂旁时,偶然发现垃圾堆里有一团闪闪发光的钮扣。他们捡回这些被当作垃圾的钮扣回家乡试销,销路却出乎意料地好。后来,他俩听说台州黄岩县生产铝皮扣,就自筹资金400多元,从黄岩贩进钮扣,在桥头摆摊试销取得很大成功。此后在此摆摊的人越来越多,逐渐地形成了一个钮扣市场。经过几年发展,慢慢地形成了一个以钮扣市场为核心、产供销相结合,多种小商品并存的产业集群。再以80年代温州十大专业市场之一的苍南县宜山再生腈纶市场为例。宜山素有土纺织传统,“文革”期间当地兴起再生布生产,但由于技术原因,产品质量不佳,导致产品积压。1979年江山乡陈氏兄弟攻克腈纶生产边角开花的难关,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又改造成功了开花机、纺织机,纺出了当地第一代再生腈纶纱。由于再生腈纶产品价格比市场上腈纶产品的价格低五分之一以上,产品很有竞争力。于是这一产业就迅速发展起来。至1986年,宜山区已有各种纺织机械3.3万台,约5.18万人从事再生腈纶生产,当地也很快兴起了再生腈纶市场。参见朱康对:《产业集群与温州区域经济发展》,载盛世豪等:《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2 郭占恒、刘晓清:《快速成长的浙江区域块状经济》,《浙江经济》,2002年第9期。
    1 参见朱华晟:《地方产业集群战略中的政府功能——以浙江嵊州领带产业集群为例》,《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10期。
    1 张兴华:《浙江城乡统筹发展现状评估和对策分析》,《浙江统计分析》,2005年第28期。
    1 卓勇良:《区域市场化途径比较及浙江模式的典型意义》,《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第4期。
    2 参见张曙光:《政府、农民和市场——山东惠民“大市场”要灭“小”市场与浙江义乌小市场变成大市场案例的比较和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7(秋季卷)。
    1 卓勇良:《讲求实效的政府管理》,载《“浙江现象”透析》,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2 卓勇良:《区域市场化途径比较及浙江模式的典型意义》,《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第4期。
    1 《民主政治的新探索》,《浙江日报》2002年10月14日。
    1 傅吉青:《“十五”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辉煌“十五”系列分析之一》,《浙江统计分析》2006年第1期。
    2 钟晓敏:《市场化改革中的地方财政竞争》,《财经研究》2004年第1期。
    3 张兴华:《浙江城乡统筹发展现状评估和对策分析》,《浙江统计分析》,2005年第28期。
    4 张兴华:《浙江城乡统筹发展现状评估和对策分析》,《浙江统计分析》,2005年第28期。
    1 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2 姚先国:《浙江经济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评析》,《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3 金祥荣:《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与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4 赵伟:《温州模式: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一种理解》,《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
    5 史晋川、钱滔:《制度创新与民营经济成长——以浙江台州为例的历史制度分析(HIA)》,《浙江学刊》2005年第2期。
    6 罗卫东、许彬:《区域经济发展的“浙江模式”:一个总结》,《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1 苏东坡曾称“两浙之富,国之所恃”(《苏东坡全集·奏议集》卷9)。两浙在中央财政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宣和元年(1119年)为例,两浙江上供共达4,435,788余贯匹两,居全国第一位。(《文献通考》卷23《国用一》)。
    2 《苏舜钦集》卷13《杜谊孝子传》
    3 陈襄:《古灵先生文集》卷19《杭州劝学文》
    4 《嘉定赤城志》卷13
    5 程俱:《北山集》卷22《席益差知温州制》
    6 陈傅良:《止斋文集》卷51
    7 万历《温州府志》卷5
    8 乾隆《温州府志》卷4
    9 民国《平阳县志·风土志》。有关温州历史民风的资料均转引自叶坦:《宋代浙东实学经济思想研究——以叶适为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
    1 梁雄军:《反观与展望股份合作制》,《经济界》2005年第9期。
    2 卓勇良:《挑战沼泽——浙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8页。
    1 高小勇:《浙江的不良资产为何最少?》,http//www.cnfol.com 2005年8月4日。
    2 陈建军、林亮:《关于温州发展模式形成的另一种解释——从温州民营企业家群体成长路径角度的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8期。
    1 陈国权、麻晓莉:《经济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与绩效——对温州的个案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 Wank,David L.1996.The Institutional Process of Market Clientelism:Guanxi and Private Business in a South China city.The China Quarterly,147,820~838.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1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3页。
    2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第28页。
    3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年,第27-28页。
    1 H.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第45页。
    2 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3页。
    1 参见王世勇:《1989-1991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变化的政策性因素探析》,《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1 浙江省工商管理局:《浙江省私营企业情况》,《中国个体和民营经济》,改革出版社1900年,第66页。
    1 张仁寿 李红:《温州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79页。
    2 参见罗卫东:《温州民间企业成长的路径分析》,载《体制改革》2001年第6期。
    3 张仁寿 李红:《温州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77页。
    4 金祥荣:《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和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温州模式”及浙江改革经验》,《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5 罗卫东、寿学军、许彬:《政府与民间企业的成长——以温州为个案的分析》,《中共舟山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2期。
    1 张敏杰《温州“第二次创业”考察》,《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1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答京城听众问》,《经济学消息报》1995年4月8日。
    2 李强:《浙江县域经济的生机与活力》,《今日浙江》2002年第22期。
    1 马库·基维聂米:《政策及其目标:论政策实施的分类》,《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4卷第2期,第99-100页。
    2 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23页。
    1 H.布雷塞斯、M.霍尼赫:《政策效果解释的比较方法》,《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4卷第2期(1987年5月),第127页。
    2 丁煌、定明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 H.布雷塞斯、M.霍尼赫:《政策效果解释的比较方法》,《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4卷第2期(1987年5月),第126页。
    2 参见《人民日报》1993年6月22日的报道。
    3 参见陈振明:《政策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03—304页。
    1 参见宏伟、吴晓波:《温州悬念》,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2 金祥荣:《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和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温州模式”及浙江改革经验》.《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3 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1 孙立平:《实践社会学与市场转型过程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2 温岭县社队企业管理局(1982)第74号文件及附件。
    1 梁雄军:《反观与展望股份合作制》,《经济界》2005年第9期。
    2 这6个重要文件是:“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私营企业和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通知”(温政[88]46号文件)、“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股份合作企业规范化若干问题》的通知”(温政[89]35号文件、中共温州市委关于批转市体改委等五个部门《关于股份合作企业规范化若干政策规定的报告》的通知”(市委[90]5号文件)、“中共温州市委《关于大力发展股份合作企业的规定》”(市委[92]07号文件)、“温州市人民政府颁发《温州市城镇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改组试行办法》的通知”(1993年11月29日)、“温州市人民政府颁发《温州市股份合作企业管理规定》的通知”(温政[94]27号文件)。
    3 蒋伏心、周春平:《交易费用视角的政府行为——以温州模式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6期。
    1 戴静、陈工孟:《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制度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第3期。
    2 周文根:《股份合作制理论与企业改革》,《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3 参见周文根:《股份合作制理论与企业改革》,《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1 参见 Kristen Parris, 1993: Local Initiative and Reform: The Wenzhou Model Of Development.The China Quarterly(No.134, June, 1993)(中文翻译参考,K·帕立斯,“地方积极性与国家改革”,《中国季刊》第134期,魏广利译,《上海市党校文献情报》,1994年第4期。)
    2 李伟力:《温州股份合作制实践与发展》,《温州日报》1998年10月15日。
    1 梁雄军:《反观与展望股份合作制》,《经济界》2005年第9期。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
    1 刘亚平:《对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理念反思》,《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2 参见刘汉屏、刘锡田:《地方政府竞争:分权、公共物品与制度创新》,《改革》2003年第6期。
    1 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年,第90页、第100页。
    2 徐斌:《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与地方政府竞争:一个综述》,《当代财经》2003年第12期。
    3 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4 李春成:《信息不对称下政治代理人的问题行为分析》,《学术界》2000年第3期。
    1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29页。
    2 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0页。
    3 罗伯特·达尔:《谁管理?》,转引自《政治学手册精选》,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407页。
    4 杨瑞龙:《论我国制度变迁方式与制度选择目标的冲突及其协调》,《经济研究》1994年第5期。
    5 丁煌、定明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 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期。
    1 《五部委联合检查违法圈地》,《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8月11日。
    2 《严重土地违法几乎都与地方政府有关》,2006年6月6日,新华网
    3 《瞭望》新闻周刊《冷观政府垂直管理》,新华网2006年11月10日。
    4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课题组:《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财经》网络版2006年2月28日。
    1 《中央、地方暗中“博弈”,减免税背后分权调查》,《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8月23日。
    2 目前,各级地方政府举债的通行做法是成立各种从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和经营管理的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完全由财政出资成立的非经营性国有投资公司,融资由财政担保,偿债依赖财政。另一类为政府控股的经营性公司,有一定的经营收入,但收入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这种投资公司使地方政府在某种意义上突破了“裁判员”的身份限制,直接成为参与市场博弈的“逐利主体”。李军杰:《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变异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期。
    1 孙宁华:《经济转型时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经济博弈》,《管理世界》2001年第3期。
    1 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济与范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9页。
    1 薄贵利、金相文:《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权限调整的基本趋势》,《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3期。
    2 针对横向政治分权的必要性问题,邓小平80年代初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一文中曾明确提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我们历史上多次过分强调党的集中统一,过分强调反对分散主义、闹独立性,很少强调必要的分权和自主权,很少反对个人过分集权。过去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分过几次权,但每次都没有涉及到党同政府、经济组织、群众团体等等之间如何划分职权范围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29页。
    3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1页。
    4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6页。
    1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77页。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2页。
    3 金耀基:《行政吸纳政治——复兴有政治模式》,《中国政治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22页。
    4 朱德米:《经济特区与中国政治发展》,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193页。
    1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2 如当地方党委认为有必要直接主导地方的行政事务,或需要整合更多组织资源实现某种行政目标,通常就会成立一个以地方党委领导挂帅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绕开政府体制或法律规范的限制。
    1 郭林茂:《关于地方人大监督工作的发展问题》,《政治与法律》2000年第2期。
    2 景跃进:《行政民主:意义与局限——温岭“民主恳谈会”的启示》,《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1 孙立平:《从工厂透视社会——瓦尔德的共产主义的新传统主义理论》,载《中国书评》1995年1月号。
    1 曹沛霖:《政府与市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65—174页。
    1 贸康、白景明:《中国政府收入来源及完善对策研究》,《经济研究》1998年第6期。
    1 根据国务院1996年7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2 有关西方“企业化政府”的改革趋向参见竺乾威:《美国的公共行政论理研究》,《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01年第3期;毛寿龙、李梅、陈幽泓:《西方政府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3 《抑制“卖地冲动”还需收缴卖地收入》,《经济参考报》2006年9月25日。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土地课题组蒋省三、刘守英:《土地财政的缘由与风险》《新青年·权衡》杂志,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2月22日。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土地课题组蒋省三、刘守英:《土地财政的缘由与风险》《新青年·权衡》杂志: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2月22日。
    2 浙江省财政税务科学研究所编:《地方政府债务研究》,第24页、38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3 近些年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过程中出现负面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江泽民2002年1月25日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坚持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评价干部”,既要看干部在任内做出的成绩,又要看前任留下的基础和起点;既要看干部取得的眼前看得见的工作实绩,又要看干部抓基础性长期性工作的力度;既要看干部工作环境和条件的优劣给工作带来的影响,又要看干部在现有基础上的作为;既要看干部平时的工作能力,又要看干部在重要时期、重要工作、重大事件中的决断魄力和应对能力;既要看干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实绩,又要看干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共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680页)。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也提出“要教育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包括正确看待政绩、科学衡量政缋”。这些旨在纠正错误倾向的讲话,恰恰从另一个方面表明,干部政绩考核及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某些变异,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助长了地方政府在履行政府职能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意愿,自行其事,通过扩张行为自主性来追求短期政绩的倾向。
    1 浙江省财政税务科学研究所编:《地方政府债务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土地课题组蒋省三、刘守英:《土地财政的缘由与风险》《新青年·权衡》杂志,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2月22日。
    1 有关杭州的数字均来自《南方周末》2006年12月21日的报道《杭州:房地产依赖症之后》
    2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312页。
    1 谭融:《美国的利益集团政治理论综述》,《天津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2 参见《人民日报》,1988年3月16日。
    3 据陆陆学艺等人的研究报告,90年代中期以来“私营企业主阶层中的党员比例明显上升。全国工商联等部门的调查数据证实了这一趋势。1993年,私营企业主中党员比例为13.1%,1995年上升至17.1%,2000年进一步上升到19.8%。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陆学艺等:《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另据中央统战部和全国工商联的抽样调查,全国私营企业家中党员比例,1993年为13.1%,1995年为17.1%,1997年16.6%,1999年为19.8%,2002年为29.9%(中国私营企业研究课题组:《2002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2月26日。)
    1 在河北清河县,私营企业老板连续3年累计纳税超过100万元,就可以得到一个副科级干部职务,该县目前至少有近10位私营企业主到清河县法院、劳动局等部门担任领导职务;而吉林省江源县1993年就出台政策,凡年利税50万元或扭亏50万元的私营企业主,可直接录用为副科级公务员,近10年来,先后有25个私营企业主被提拔为副镇长。据《了望新闻周刊》报导,这两地被破格选拔的私营企业老板当上公务员后,多数并未放弃其企业的经营权或仍在企业兼职,即同时拥有“官”和“商”两顶帽子。参见陈军:《“令人担忧的‘商而优则仕’”》,《工人日报》2004年2月10日第3版。
    2 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管理世界》2005年第7期。
    1 从浙江大大小小的私营企业主都热衷于在显要位置悬挂同政府领导人的合影,就不难看到这一点。
    2 张建君对以温州私营企业为代表的中国私营企业的政治战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概括出了私营企业常见一些策略,如与政府官员或其家人共同经营企业,或者直接奉运干股,把官员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雇用现任或退休的政府官员、或者聘请现任政府负责人作为企业的顾问以减少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企业家努力通过成为党员、参加政府组织、官方协会等达到与官员结识从而得到政治保护和经济利益;通过各种途径同官员熟识;经常性地送礼,等等。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管理世界》2005年第7期。
    3 李路路,《社会资本与私营企业家》,《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6期。
    1 童方兴:《从市场先发优势走向政府竞争优势》,载金先龙主编:《台州新发展:理论与实践探索》,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年。
    2 陆学艺等:《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3 陈剩勇、魏仲庆:《民间商会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的个案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1 张建君:《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及其社会政治后果——苏南和温州的调查》,《温州论坛》2006年第2期。
    2 2000年10月,浙江富康包装印刷有限公司一名员工从金乡送样品到龙港,路经肥艚镇时,被肥艚工商所扣留。工商所要他出示对方工商部门印刷商标委托书,该员工表示手续在公司里,可以派人送来。但工商检查人员执意不肯,双方发生争执。其间,该员工要求检查人员出示检查证,蛮横的检查人员大怒之下将该员工拉进工商所进行殴打,致其轻伤。龙港镇企业家协会得知此事后,立即会同人大代表苍南中心组,共10多人分乘12辆小车连夜赶到肥艚工商所,进行实地调查。第二天,身为市人大代表的协会会长赶到县里,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有关部门交涉并施加压力:苍南这样的投资环境,企业无法安心生产。县委、县政府为此专门召开了书记办公会议和县长办公会议,责成县工商局对此案责任人一定要严肃处理。最后肥艚工商所有关责任人分别被拘留和行政处分。有关龙港镇企业家协会的案例均来自朱康对:《来自底层的革命——从龙港农民城看温州模式城市化中的市民社会成长》,《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6期。
    1 张建君以乡镇企业改制为例,对温州和苏南的社会权力结构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他认为,苏南地区由于拥有原先社区企业的基础,加之政府的权威较强,改革后走上了一条主要靠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地方经济发展的路子。而发展乡镇企业的结果之一是社区政府和干部通过发展乡镇企业维持了对当地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社区干部与乡镇企业经营者的密切关系,又进一步影响到后来乡镇企业改制的方式。两者的密切关系使他们有可能排除其他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改制,在利益交换的基础上,通过暗箱操,形成了“白送的改制”模式。而温州群众首创性的实践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催生了一个新的社会力量,型塑了人民与政府之间新型的经济关系。一方面,不同于苏南的威权政府和精英政治,温州逐渐出现了人民和政府之间相对均衡的权力关系,使得地方政府不可能像苏南的政府那样具有支配地位,而必须相应地调适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在与人民的博弈中达到一种平衡。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经营者在温州根本无法取得像苏南那样的优势地位,他们与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也极其有限。结果是,温州的地方政府在改制时倒是可以不受乡镇企业经营者的左右,表现出了相当的自主性,形成了相对透明的改制模式。“同传统理论预测相反的是,在温州由企业家和市场主导的经济发展中,由于机会大致均等,结果造就了更多的经济平等和相对均衡的阶级结构;而政府主导的苏南模式则由于前期政府对机会的控制和后来不公平的私有化,反而产生了更多的不平等和两极分化的阶级结构。”张建君的结论是,苏南的两极分化的阶级结构和精英联盟维持了威权主义,而温州相对均等的阶级结构和精英竞争催生了民主的萌芽。为数众多而又地位相似的企业家之间出现了联合和竞争的双重动力。面对强烈的市场竞争和不令人满意的政府环境,企业家们有共同利益走到一起,联合起来一方面规范市场竞争,另一方面推动政府改革。参见张建君:《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及其社会政治后果——苏南和温州的调查》,《温州论坛》2006年第2期。
    1 赵丽江:《中国私营企业家的政治参与》,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年,第162页。
    2 《中国工商时报》2003年1月24日。
    1 《温州日报》2003年3月4日。
    2 《光明日报》2003年2月17日。
    1 《“老板村官”现象的几点思考》,浙江农网2006年7月18日。
    1 詹姆斯·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140页。
    2 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23页。
    3 戴维·伊斯顿:《政治体系——政治学状况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第123页。
    4 詹姆斯·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
    1 高勇:《失去土地的农民如何生活——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理论探讨》,《人民日报》(理论版),2004年2月2日。
    2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课题组:《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财经》网络版2006年2月28日。
    1 史啸虎:《土地制度改革与构建和谐社会》,2006年11月12日。http://www.tecn.cn
    2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课题组:《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财经》网络版2006年2月28日。
    3 詹姆斯·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年,第56页。
    1 《2003中国遭遇信访洪峰 新领导人面临非常考验》,新华网2003年12月8日。
    1 《2003中国遭遇信访洪峰 新领导人面临非常考验》,新华网2003年12月8日。
    2 于建嵘:《信访的制度性缺失及其政治后果》,《凤凰周刊》2004年第32期。
    3 陈映芳:《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6期。
    1 任建明:《“摆平”的实质是人治》,《人民论坛》2006年第17期。
    1 林尚立:《政府间合作与地方区域发展》,中国政治学在线。
    1 林尚立:《政府间合作与地方区域发展》,中国政治学在线。
    2 赵成根:《转型期的中央和地方》,《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3期。
    3 胡伟:《中国体制改革的政府整合取向:一项政治一经济探讨》,《政治与法律》1995年第2期。
    1 陈抗:《财政联邦制与地方政府行为》,http://www.gongfa.com/caizhenglianbangzhi.htm参见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1年第14期。
    1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0页。
    2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4页。
    1 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465-468页。
    2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载《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3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1 张维迎:《产权、政府与信誉》,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11页。
    2 参见何显明主编:《浙江现象:优化地方治理的探索》,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年。
    1 姚先国、谢晓波:《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1 参见王绍光:《有效的政府与民主》,《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6期。
    2 政治学家巴里·温加斯特(Barry Weingast)提出国家作用的“本质两难”(fundamental dilemma)概念,涉及的也是同一问题:国家需要足够强大,才能具有足够的强制力去做它该做的事,即执行合同;但国家又不能过分强大,以至于它可以不受约束,滥用自己的强制力,任意侵犯公民的财产和权利。套用国家作用的“三只手”的分类,这个问题就可以理解为:如果国家仅是无为之手,它越小越好。如果国家仅是帮助之手,它越强大越好。如果国家仅是掠夺之手,对它的限制越多越好。参见王一江:《国家与经济》,《经济观察报》2006年1月16日。
    3 王书昆、安平:《市场规则与政府行为——访美国著名学者林德布洛姆教授》,《新视野》1996年第1期。
    1 王书昆、安平:《市场规则与政府行为——访美国著名学者林德布洛姆教授》,《新视野》1996年第1期。
    1 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125页。
    2 W.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三联书店1990年,第476页。
    3 J.R.沙克尔顿、G.洛克斯利编著:《当代十二位经济学家》,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205页。
    4 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年,第46页。
    1 科斯:《社会成本问题》,《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三联书店1994年,第22页。
    2 张仁寿:《温州模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 史晋川:《温州模式的历史制度分析——从人格化交易与非人格化交易视角的观察》,《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4 1998年吴彪经营的宁波发展信托投资公司、宁波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江东营业部通过贿赂宁波一大批高层官员,先后违规拆借资金近20亿元,最后造成资产损失1.97亿元,涉案的官员包括原中央候补委员、浙江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许运鸿、台州市市长孙炎彪、宁波市常务副市长谢建邦、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分行行长孙茂本、中国银行宁波市分行行长庄天闻、宁波市府副秘书长戴瑞祥等一批官员。
    5 温岭市以张畏、王秀方为首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一案,涉及故意杀人、非法拘禁、贷款诈骗等11项罪名,涉及资金5亿元,涉案人员184人。在其犯罪过程中,接受其贿赂的温岭市原市长周建国、原公安局长杨卫中为代表的一批党政机关干部为其构织了一个政治保护网。
    6 外号“阿太”的瑞安乡村地痞陈仕松,利用种种手段同瑞安市原市委书记叶会巨结成了特殊的互惠关系, 成为叶会巨卖官鬻爵的代理人,一度成为令瑞安大大小小官员为之惶恐不已的所谓“地下组织部长”。在“阿太”与叶会巨的勾结下,整个瑞安官场几乎成了一个官位批发市场,因陈仕松一案受到处分的干部多达30多人,其中受查处的处级以上干部就有14人。
    1 原国有性质的黄岩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在改制为民营性质的亿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过程中,公司负责人陈熙先后向台州市黄岩区区长蒋万明、副区长池坚刚、区委原副书记丁连德、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德明及温岭市委原副书记虞小凤等行贿,谋取利益。
    2 龙元建设宁波分公司通过向有关官员行贿,获得宁波大剧院建设的承包权,案件涉及原宁波市委副书记后调任湖州市委书记的徐福宁等一批官员。
    3 参见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年。
    1 参见《瞭望》新闻周刊的报道《冷观政府垂直管理》,新华网2006年11月10。
    1 参见毛寿龙:《集权与分权的制度原则》,http://www.wiapp.org
    2 张丽娟:《法国修宪扩大地方自主权》,《法制日报》2005年3月24日。
    3 恩格斯:《集权和自由》,《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1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
    1 林尚立:《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1 佩里·安德森:《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51-152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281页。
    1 海外许多学者都对当代的“中国式封建制度”给予了关注,不过他们研究重点一般集中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如吴(Wu,1998)认为,乡镇企业,加上折衷的土地所有权改革方法和户籍制度,产生了一个非常奇特的中国式封建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地方政府官员的地方领土管辖权,司法和执法权,对土地的控制权,他们在党组织里的官位,成立企业的权利,筹集资金的权利,以及对乡镇企业的控制权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禹作敏时代的大邱庄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杨小凯认为,在中国式封建制度下,人们被排列为有不同权利的不同集团,地方党组织官员是一等公民,他们有全部权利和特权以牺牲别人为代价牟取其既得利益,二等公民是有当地户口的村民。他们能在乡镇企业找到好工作,并有权得到一部分村庄福利基金。三等公民是外来移民,他们在乡镇企业干最脏的工作,不能得到丝毫福利津贴。参见:杨小凯《经济改革与宪政转轨》,原载《当代中国研究》2000年第3期(总第70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2004年10月17日。
    2 竺乾威:《从行政到管理》,《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00年第1期。
    3 秦晖以历史为例证,就地方政府目前所存在的权力不断扩张却不承担相应的责任问题,提出“尺蠖效应”问题是极富现实针对性的。秦晖认为,“人类宪政的历史,乃至启蒙时代以来三百年人们关于‘国家’问题上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努力如果说有甚么公认的成就,那不在于它实现了‘最好政府’,也不在于它分辨出了‘次好政府’,而只在于它揭示了甚么是‘最坏的政府’:那就是权力最大而责任最小的政府。”北宋后期,中央政府内部曾经形成了以王安石为代表的主张国家统制,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主张自由放任的两党,双方你争我斗,轮番上台执政。王党打出“摧制兼并,均济贫乏”的口号,“似乎颇有‘社会主义’的味道”,而马党主张“国家不与民争利”,“似乎很有‘自由主义’丰采”。但专制体制下,不受约束权力造成的结果却是:“王党的‘国家统制’严厉地束缚了‘阡陌闾巷之贱人’的经济发展,而马党的‘自由放任’则使‘官品形势之家’得以放手聚敛。王得势则朝廷禁网遍地,民无所措其手足,马得势则贪官污吏横行,民无所逃其削刻。国家的‘自由放任’只能放出无数土皇帝与土围子,却放不出一个中产阶级, 而国家的经济统制也只会‘与民争利’,却统不出个社会保障。”两种政策轮番上场到后来都加剧了王朝的治理危机。参见秦晖:《权力、责任与宪政:兼论转轨中政府的大小问题》,法律思想网,http//www.law-thinker.com
    1 浦兴祖:《人代会制度的内在逻辑与外在方位》,华东司法研究网,http//www.sfyj.org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13-414页。
    1 《列宁全集》第35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18页。
    2 《列宁全集》第24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149页。
    3 《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456页。
    4 浦兴祖:《以人大民主为重点继续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复旦学报》2005年第5期。
    1 按照曹沛霖先生的界定,我国民间组织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和资信评级机构、公证和仲裁机构等组织,其主要职责是审查和评价市场主体行为,监督其是否公正、公开原则进行竞争,反对欺诈、调整规范市场;第二类是质量检测和计量检验机构、商品检验中心、消费者协会等监督市场活动的组织,其主要职责是反对虚伪欺诈消费者,保证市场公正交易、公平竞争,稳定经济运作效率;第三类是商会、行业协会等自主性市场中价组织,其主要职责依据市场规则制定会规、行规或公约约束成员行为,实行集体自律,反对不公平竞争。参见曹沛霖:《政府与市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46-447页。
    2 曹沛霖:《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管”与“不管”》,《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4期;曹沛霖:《社会资本:一种解释社会的理论工具》,《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8期。
    3 浦兴祖、李春成:《人大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人大研究》1999年第10期。
    1 [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7.
    2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1997.
    3 [英]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97.
    4 [英]柏克:《自由与传统》,商务印书馆,2001.
    5 [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商务印书馆,1999.
    6 [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1.
    7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
    8 [法]卢梭:1980《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1980.
    9 [英]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97.
    10 [英]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1982.
    11 [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85.
    12 [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62.
    13 [美]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14 [美]D·布迪、C·莫里斯:《中华帝国的法律》,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15 [法]埃哈尔·费埃德伯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6 [美]安德鲁·瓦尔德:《共产党社会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和权力结构》,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1996.
    17 [美]安东尔·奥勒姆:《政治社会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8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9 [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0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00.
    21 [美]奥斯特罗姆、帕克斯、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
    22 [美]保罗·萨巴蒂尔主编:《政策过程理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3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24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25 [美]罗伯特·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6 [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27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下册),商务印书馆,1997.
    28 [英]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9 [英]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0 [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31 [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32 [英]哈耶克:《致命的自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3 [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下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34 [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
    35 [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36 [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37 [美]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8 [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
    39 [英]霍布豪斯:《自由主义》,商务印书馆,1996.
    40 [美]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41 [美]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2 [美]乔尔·阿伯巴奇等:《两种人:官僚与政客》,求实出版社,1990.
    43 [美]威尔逊:《美国官僚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4 [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45 [美]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
    46 [瑞]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2.
    47 [美]沃拉斯:《政治中的人性》,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48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
    49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上海三联书店,2000.
    50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等:《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
    51 [美]布鲁斯:《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和政治体制》,华夏出版社,1989.
    52 [美]杰克·普拉诺等:《政治学分析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3 [德]韦伯:《儒教与道教》,商务印书馆,1993.
    54 [美]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华夏出版社,1988.
    55 [美]曼库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商务印书馆,1993.
    56 [美]恩格尔:《意识形态与现代政治》,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
    57 [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华夏出版社,1999.
    58 [美]安东尼·奥罗姆:《政治社会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59 [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上、下),商务印书馆,1996.
    60 [美]戴维·杜鲁门:《政治过程——政治利益与舆论》(上、下),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台湾),1998.
    61 [美]罗纳德·奇尔科特:《比较政治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62 [美]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63 [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96.
    64 [美]尼科斯·波朗查斯:《政治权力与社会阶级》,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65 [英]拉尔夫·密利本德:《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商务印书馆,1988.
    66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
    67 [美]詹姆斯·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68 [美]詹姆斯·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69 [美]弗兰克·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
    70 [美]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71 [美]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72 [美]丹尼尔·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73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74 [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下卷),中国大百科丛书出版社,1997.
    75 [美]詹姆斯·安德森:《公共决策》,华夏出版社,1990.
    76 [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1.
    77 [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78 [美]戴维·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9 [澳]欧文·休斯:《公共管理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80 [美]尼古拉斯·亨利:《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1 [美]麦克尔·巴泽雷:《突破官僚制:政府管理的新愿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2 [美]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3 [美]托马斯·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4 [美]威廉·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85 [美]詹姆斯·费斯勒、唐纳德·凯特尔:《行政过程中的政治:公共行政学新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86 [美]林德布罗姆:《政策制定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87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主编:《多中心治道与发展》,上海三联书店,2000.
    88 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邓正来主编:《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89 边燕杰主编:《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三联书店,2002.
    90 周志忍:《当代国外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6.
    91 国家行政学院国际合作交流部编译:《西方国家行政改革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8.
    92 彭和平、竹立家等编译:《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93 邓正来:《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94 陈明明主编:《革命后社会的政治与现代化》(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一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95 陈明明主编:《制度建设与国家成长》(复旦政治学评论第二辑),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96 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97 丁煌:《政策执行阻滞机制及其防治对策》,人民出版社,2002.
    98 胡鞍钢、王绍光、周建明主编:《第二次转型:国家制度建设》,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99 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00 黄小勇:《现代化进程中的官僚制—韦伯官僚制理论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01 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2 李汉林:《中国单位社会:议论、思考与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03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2001.
    104 强世功:《法制与治理—国家转型中的法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05 杨雪冬:《市场发育、社会成长和公共权力构建——以县为微观分析单位》,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106 王邦佐等:《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07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108 张静:《法团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9 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10 张静编:《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11 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
    112 赵旭东:《权力与公正——乡土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权威多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113 朱德米:《经济特区与中国政治发展》,重庆出版社,2005.
    114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15 彭和平等:《国外公共行政理论精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
    116 江美塘:《制度变迁与行政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117 沈德理:《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对海南经济特区(1998—2002)发展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18 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19 薄贵利:《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
    120 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121 曹沛霖:《政府与市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22 林尚立:《国内政府间关系分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23 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124 竺乾威:《西方行政学说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5 竺乾威:《公共行政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126 竺乾威:《公共行政:管理中的角色模拟与案例分析》,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27 刘伯龙、竺乾威:《当代中国农村公共政策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28 王沪宁、林尚立、孙关宏:《政治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29 孙关宏、胡雨春、陈周旺:《政府与企业——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政企关系改革》,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130 浦兴祖:《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31 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32 谢庆奎:《当代中国政府》,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
    133 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134 王浦劬、徐湘林:《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政府作用》,新华出版社,2000.
    135 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36 施雪华:《政府权能理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37 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20年》,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138 康晓光:《权力的转够—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139 陈红太:《当代中国政府体系》,华文出版社,2002.
    140 任晓:《中国行政改革》,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41 傅小随:《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142 金耀基:《行政吸纳政治——复兴有政治模式》,《中国政治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143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
    144 杨光斌:《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家权力》,当代世界出版社,2003.
    145 谢庆奎等:《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8.
    146 徐勇:《非均衡的中国政治:城市与乡村比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147 陆学艺等:《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48 黄光国:《中国人的权力游戏》,巨流图书公司(台湾),1998.
    149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书局,1981.
    150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51 毛寿龙等:《西方政治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52 毛寿龙:《中国政府功能的经济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
    153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54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55 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56 董克用主编:《公共治理与制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57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58 张国庆:《当代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
    159 毛寿龙、李梅、陈幽泓:《西方政府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160 刘军宁、王众、贺卫方编:《公共论丛: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161 [美]詹姆斯·马奇、约翰·奥尔森:《新制度主义:政治生活中的组织因素》,《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第5期.
    162 [美]彼得·豪尔、罗斯玛丽·泰勒:《政治科学与三个新制度主义》,《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163 [美]凯尔布尔:《政治学和社会学中的“新制度学派”》,《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6年第3期.
    164 [美]埃伦·伊梅古特:《新制度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年第6期.
    165 [美]托马斯·海贝勒:《关于中国模式若干问题的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166 [美]托尼·塞奇:《中国地方政府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6年第4期.
    167 曹沛霖:《新世纪中国政治学的“三个走向”》,《天津社会科学》 2002年第4期.
    168 曹沛霖:《政府与民间组织的关系:“管”与“不管”》,《探索与争鸣》 2006年第4期.
    169 曹沛霖:《社会资本:一种解释社会的理论工具》,《探索与争鸣》 2003年第8期.
    170 竺乾威:《从行政到管理》,《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00年第1期.
    171 竺乾威:《美国的公共行政论理研究》,《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01年第3期.
    172 浦兴祖:《以人大民主为重点继续推进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复旦学报》 2005年第5期.
    173 浦兴祖、李春成:《人大制度是一种代议民主共和制政体》,《人大研究》 1999年第10期.
    174 马德普:《渐进性、自主性与强政府——分析中国改革模式的政治视角》,《当代世界社会主义》,2005年第5期.
    175 荣敬本、高新军、何增科、杨雪冬:《县乡两级的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建立民主的合作新体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7年第4期.
    176 孙立平:《“关系”、社会关系与社会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
    177 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178 孙立平:《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的国家自主性问题》,《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4期.
    179 孙立平等:《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180 孙立平:《“过程—事件分析”与当代中国国家—农民关系的实践形态》,《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年特辑.
    181 孙立平、郭于华:《“软硬兼施”:正式权力非正式运作的过程分析》,《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年特辑.
    182 应星、晋军:《集体上访中的“问题化”过程——西南一个水电站的移民的故事》,《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年特辑.
    183 马明洁:《权力经营与经营式动员——一个“逼民致富”的案例分析》,《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年特辑.
    184 王沪宁:《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复旦学报》,1990年第4期.
    185 萧功秦:《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政治态势与前景展望》,《战略与管理》,1998年第5期.
    186 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187 周雪光:《西方社会学关于中国组织与制度变迁研究状况述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188 李南雄:《法团主义与中国改革》,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1991年10月号.
    189 沈荣华、朱德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政改革》,《中国行政管理》,1998年第11期。
    190 胡伟、王世雄:《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3期.
    191 沈荣华:《关于转变政府职能的若干思考》,《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4期.
    192 刘熙瑞、宋世明:《转变地方政府职能的三个基本方面》,《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193 张康之:《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学术界》,1999年第3期.
    194 张康之:《建立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新视野》,2000年第1期.
    195 彭向刚、王郅强:《服务型政府:当代中国政府改革的目标模式》,《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4期.
    196 毛寿龙:《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过去与未来》,《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197 迟福林、方栓喜:《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简报》,2003年,总第478期.
    198 张成福:《责任政府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199 文勇:《有限行政:对市场经济中政府行为的限度分析》,《学术界》,1998年第6期.
    200 郭宝平:《行政改革理论和实践的特点与误区》,《中国行政管理》,1999年第1期.
    201 汪永成:《社会转型时期中国行政发展的动力系统分析》,《行政论坛》,1997年第7期.
    202 齐明山:《试论行政体制的结构与政府机构改革的动力》,《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203 乔耀章、芮国强:《政府创新与政府自觉》,《学术界》,2002年第4期.
    204 蔡立辉:《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行为分析》,《人文杂志》,1999年第6期.
    205 王一江:《国家与经济》,《比较》,中信出版社,2006,总第18辑.
    206 陆德泉:《“关系”—当代中国社会的交换形态》,《社会学与社会调查》,1991年第5期.
    207 李强:《后全能体制下现代国家的构建》,《战略与管理》,2001年第6期.
    208 戴长征:《国家权威碎裂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6期.
    209 丘海雄、徐建牛:《市场转型过程中地方政府角色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210 郭小聪:《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理论:作用与地位》,《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2期.
    211 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角色及方式》,《中山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212 刘亚平:《对地方政府间竞争的理念反思》,《人文杂志》,2006年第2期.
    213 李军鹏:《论新制度经济学的政区竞争理论》,《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5期.
    214 王乐夫、唐兴霖:《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215 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216 陈振明:《当代西方政治学的新知识图景——学科、流派与主题》,《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1期.
    217 何俊志:《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流派划分与分析走向》,《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18 何俊志、杨季星:《社会中心论、国家中心论与制度中心论——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的视角转换》,《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219 朱德米:《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复旦学报》,2001年第3期.
    220 周长焕:《制度与行为者之间的关系——印第安纳学派的新制度主义》,《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21 丘海雄、张应祥:《理性选择理论述评》,《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222 谢庆奎:《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的现状、主题及未来发展》,《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223 杨光飞:《“地方合作主义”中的权力“越位”——对转型期地方“经顶商人”现象的反思》,《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年,总第27期.
    224 袁瑞军:《官僚自主性及其矫治——公共选择学派有关论点评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年第6期.
    225 李春成:《信息不对称下政治代理人的问题行为分析》,《学术界》,2000年第3期.
    226 赵成根:《转型期的中央和地方》,《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3期.
    227 萧功秦:《软政权与分利集团化:现代化的两重陷阱》,《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2期.
    228 康晓光:《90年代中国大陆政治稳定性研究》,香港中文大学《二十一世纪》,2002年8月号.
    229 程浩、黄卫平、汪永成:《中国社会利益集团研究》,《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
    230 喻希来:《中国地方自治论》,《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231 叶娟、马骏:《公共行政中的街头官僚理论》,《武汉大学学报》,2003 年第5期.
    232 魏建:《制度环境约束下的特殊制度变迁——中国股份合作制的变迁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1期.
    233 张千帆:《宪政、法治与经济发展:一个初步的理论框架》,《同济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234 王绍光:《中国政府汲取能力下降的体制根源》,《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235 杨雪冬:《论意识形态与经济增长》,《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年第2期.
    236 王沪宁:《中国变化中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关系:政治的含义》,《复旦学报》,1998年第5期.
    237 丁煌、定明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案例分析与博弈启示》,《武汉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238 唐兴霖、李东辉:《论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的制度化取向》,《学术研究》,1999年第2期.
    239 李芝兰、吴理财:《“倒逼”还是“反倒逼”——农村税费改革前后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互动》,《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240 陈天祥:《对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作用的一种阐释》,《中山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241 倪星、余凯:《试论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创新》,《政治学研究》,2004年第3期.
    242 张建君:《政府权力、精英关系和乡镇企业改制——比较苏南和温州的不同实践》,《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243 张建君、张志学:《中国民营企业家的政治战略》,《管理世界》,2005年第7期.
    244 张建君:《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及其社会政治后果——苏南和温州的调查》,《温州论坛》,2006年第2期.
    245 薄贵利:《中央与地方权限划分的理论误区》,《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2期.
    246 薄贵利、金相文:《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权限调整的基本趋势》,《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3期.
    247 李路路:《社会资本与私营企业家》,《社会学研究》,1995年第6期.
    248 陈剩勇、魏仲庆:《民间商会与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政治参与——浙江温州民间商会的个案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49 谢岳:《市场转型、精英政治化与地方政治秩序》,《二十一世纪》网络版,2004年4月号,总第25期.
    250 陈抗:《财政联邦制与地方政府行为》,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1年第14期.
    251 胡伟:《中国体制改革的政府整合取向:一项政治——经济探讨》,《政治与法律》,1995年第2期.
    252 刘吉瑞:《论行政性分权和经济性分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8年第6期.
    253 陈天祥:《中国地方政府与制度创新》,《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254 林尚立:《权力与体制:中国政治发展的现实逻辑》,《学术月刊》,2001年第5期.
    255 王乐夫、唐兴霖:《珠江三角洲: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山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256 潘小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的若干思考》,《政治学研究》,1997年第3期.
    257 苏力:《当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分权——重读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第五节》,《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258 [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259 [美]查尔斯·林德布洛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60 [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261 [美]道格拉斯·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62 [美]道格拉斯·诺思:《西方世界的兴起》,华夏出版社,1989.
    263 [美]曼瑟尔·奥尔森:《权力与繁荣》,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64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265 [美]罗纳德·哈里·科斯:《论生产的制度结构》,上海三联书店,1993.
    266 [美]D.H.帕金斯等:《走向21世纪:中国经济的现状、问题和前景》,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267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等: 《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68 [美]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69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
    270 [美]丹尼尔·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71 [美]布坎南:《自由、市场和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272 [美]斯蒂格利茨:《政府为什么干预经济: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273 [澳]休·史卓顿、莱昂内尔·奥查德:《公共物品、公有企业和公共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74 [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权衡两种不完善的选择》,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275 [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
    276 [法]泰格、利维:《法律与资本主义的兴起》,学林出版社,1996.
    277 [美]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78 [美]丹尼斯·缪勒等:《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79 [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
    280 [美]科斯、哈特、斯蒂格利茨等:《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81 [美]乔·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82 [美]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83 [美]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84 [美]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1996.
    285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
    286 [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87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等:《自由选择》,商务印书馆,1998.
    288 [美]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5.
    289 [奥]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90 [美]塔洛克:《寻租:对寻租活动的经济学分析》,西南财经大学出版,1999.
    291 [英]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92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学分析史》,商务印书馆,1996.
    293 [美]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94 [美]爱伦·斯密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上海三联书店,1999.
    295 [美]林德布罗姆:《政治与市场:世界的政治一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4.
    296 [美]奥斯特罗姆等编:《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商务印书馆,1996.
    297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298 [美]埃瑞克·菲吕博顿等:《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299 [美]斯蒂格里茨:《政府经济学》,春秋出版社,1988.
    300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301 世界银行:《东亚奇迹——经济增长与公共政策》,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1995.
    302 [日]青木昌彦:《政府在东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03 [美]彼得·杰克逊:《公共部门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304 [德]何梦笔:《政府竞争:大国体制转型理论的分析范式》,《天则内部文稿系列》,2001年第1期.
    305 董辅礽:《集权与分权——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构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306 何清涟:《现代化的陷井——当代中国的经济社会问题》,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307 胡鞍钢、王绍光:《中国地区差距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
    308 张宇:《过渡之路: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309 盛洪主编:《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10 汪丁丁、韦森、姚洋:《制度经济学三人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11 杨龙:《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政治观》,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312 张军:《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13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14 樊纲:《渐进式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315 樊纲:《市场机制与经济效率》,上海三联书店,1995.
    316 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
    317 张军:《特权与优惠的经济学分析》,立信会计出版社,1995.
    318 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19 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20 贺卫:《寻租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321 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三联书店,2001.
    322 陈昕:《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公共选择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23 方福前:《公共选择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24 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8.
    325 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326 周振华:《体制变革与经济增长:中国经验与范式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年,1999.
    327 胡书东:《经济发展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财政制度变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328 刘锡田:《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基础与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29 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兼论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330 杨瑞龙、杨其静:《阶梯式的渐进制度变迁模型.再论地方政府在我国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经济研究》,2000年第3期.
    331 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1993年第8期.
    332 洪银兴、曹勇:《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功能》,《经济研究》,1996年第5期.
    333 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34 洪银兴:《地方政府行为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家》,1997年第1期.
    335 李军杰、钟君:《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分析——基于公共选择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4期.
    336 周振华:《经济发展中的政府选择》,《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337 张维迎、栗树和:《地区间竞争与中国国有企业民营化》,《经济研究》,1998年第12期.
    338 刘汉屏、刘锡田:《地方政府竞争:分权、公共物品与制度创新》,《改革》,2003年第6期.
    339 周业安、冯兴元、赵坚毅:《地方政府竞争与市场秩序的重构》,《中 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340 周业安:《地方政府竞争与经济增长》,《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341 张军、漫长:《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一个演进的理论》,《学习与探索》,1996年第3期.
    342 方福前:《“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经济学家》,2001年第1期.
    343 周冰、谭庆刚:《中国市场经济产生的内在逻辑》,《南开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344 盛斌:《中国经济改革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开放时代》,2001年第12期.
    345 邓宏图:《转轨期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以民营经济的演化过程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346 王世勇:《1989-1991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变化的政策性因素探析》,《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347 林毅夫、刘志强:《中国的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348 钱颖一:《地方分权与财政激励:中国式的财政联邦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简报,2001年第34期.
    349 伍柏麟、王小卫:《市场经济政府行为的宪政维度探索》,《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350 王绍光:《中国政府汲取能力下降的体制根源》,《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4期.
    351 孙宁华:《经济转型时期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经济博弈》,《管理世界》 2001年第3期.
    352 张维迎:《从中国改革看制度变革的演进特征》,《中国改革》,2003年第11期.
    353 樊纲:《两种改革成本与两种改革方式》,《经济研究》,1993年第1期.
    354 伍装:《西方经济学中制度变迁理论的演变》,《经济学动态》,1999年第8期.
    355 周业安:《中国制度变迁的演进论解释》,《经济研究》,2000年第5期.
    356 周黎安:《晋升博弈中政府官员的激励与合作》,《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357 冯兴元、刘会荪:《中国的市场整合与地方政府竞争——地方保护与地 方市场分割问题及其对策研究》,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工作论文,2002.
    358 王正明:《苏南模式中的政府行为探析》,《调研世界》,1997年第4期.
    359 冯兴元:《市场化——地方模式的演进道路》,《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1期.
    360 胡汝银:《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研究》,1992年第4期.
    361 米运生、龙柏林:《试论政治企业家主导型制度变迁——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种理论假说》,《宁夏党校学报》,2000年第5期.
    362 朱光华、魏风春:《就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所有制改革—一个财政压力周期变动下的基本框架》,《财经研究》,2003年第9期.
    363 徐斌:《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与地方政府竞争:一个综述》,《当代财经》,2003年第12期.
    364 洪银兴:《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地方政府功能》,《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365 张仁寿、李红:《温州模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66 史晋川、罗卫东主编:《浙江现代化道路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67 方民生等:《浙江制度变迁与发展轨迹》,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368 史晋川等:《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温州模式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369 史晋川、汪炜、钱滔等:《民营经济与制度创新:“台州现象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370 卓勇良:《挑战沼泽——浙江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71 朱化晟:《浙江产业群》,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372 陈建军:《中国高速增长地域的经济发展——关于江浙模式的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373 费孝通:《温州行》,《暸望》新闻周刊,1986年第20-22期.
    374 费孝通:《家底实 创新业—再访温州》,《暸望》新闻周刊,1995年第13期.
    375 费孝通:《筑码头,闯天下——三访温州》,《暸望》新闻周刊,1999年第7-8期.
    376 杜润生:《解读温州经济模式》,《市场经济研究》,2001年第2期.
    377 史晋川等:《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市场增进论视角对浙江台州的历史考察》,《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年第2期.
    378 史晋川、钱滔:《制度创新与民营经济成长——以浙江台州为例的历史制度分析(HIA)》,《浙江学刊》,2005年第2期.
    379 史晋川、朱康对:《温州模式研究:回顾与展望》,《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380 赵伟:《温州模式: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一种理解》,《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1期.
    381 罗卫东、许彬:《区域经济发展的“浙江模式”:一个总结》,《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5期.
    382 张仁寿:《温州模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383 史晋川:《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浙江模式”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384 姚先国:《浙江经济改革中的地方政府行为评析》,《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385 朱家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路径和特点》,《浙江经济》,1998年第12期.
    386 陈建军:《苏南和浙南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3期.
    387 金祥荣:《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与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388 陈建军、林亮:《关于温州发展模式形成的另一种解释——从温州民营企业家群体成长路径角度的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8期.
    389 罗卫东:《温州民间企业成长的路径分析》,《体制改革》,2001年第6期.
    390 张仁寿:《温州模式:企业,市场与政府职能的新变化》,《浙江学刊》,1994年第3期.
    391 冯兴元:《市场化:地方模式的演进思路——苏浙模式比较之一》,《经济学消息报》,2000年12月8日.
    392 朱康对:《渐进式改革与市场主体成长—从柳市现象看温州模式的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4期.
    393 史晋川:《浙江的现代化进程与发展模式》,《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394 李军鹏:《论辅助政府模式:温州政府职能转变的经验》,《温州论坛》,2001年第3期.
    395 戴海东、郑上忠:《解读另一种温州模式—温州政治文化对温州模式的影响》,《浙江学刊》,2001年第1期.
    396 方民生:《浙江市场化模式的基础与背景分析》,《浙江学刊》,1997年第2期.
    397 张仁寿:《专业化产业区:组织特征和优化途径》,《浙江经济》,2001年第7期.
    398 朱家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趋势与途径》,《今日浙江》,2004年第3期.
    399 朱康对:《市场主体成长与温州模式》,《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4期.
    400 卓勇良:《区域市场化途径比较及浙江模式的典型意义》,《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4期.
    401 蔡宁等:《企业群落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
    402 金祥荣、朱希伟:《专业化产业区的起源与演化》,《经济研究》,2002年第8期.
    403 陆立军、白小虎:《“合作集团扩展”论——义乌联托运市场制度变迁案例研究》,《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404 白小虎:《专业市场集群的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4年第2期.
    405 史晋川:《温州模式的历史制度分析》,《浙江经济》,2004年第5期.
    406 K·帕立斯:《地方积极与国家改革:经济发展的温州模式》,《上海市委党校文献情报》,1994年第4期.
    407 金祥荣:《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和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温州模式”及浙江改革经验》,《浙江大学学报》,2002年第8期.
    408 赵伟、黄先海:《外部约束:中国两种区域工业化模式扩散的主要障碍》,《中国工业经济》,1997年第11期.
    409 新望、刘奇洪:《苏南、温州、珠江模式之反思》,《中国国情国力》,2001年第7期.
    410 宋学宝:《“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研究》,《改革》,2001年第3期.
    411 罗卫东:《温州民间企业成长的路径分析》,《体制改革》,2001年第6期.
    412 洪银兴、陈宝敏:《苏南模式的新发展——兼与温州模式比较》,《改革》,2001年第4期.
    413 陈国权、麻晓莉:《经济私营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与绩效——对温州的个案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414 王尚银:《私营经济发展与政府行为——温州政府的无为与有为》,《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2期.
    415 谢晓波:《经济转型中的地方政府竞争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416 钟晓敏:《市场化改革中的地方财政竞争》,《财经研究》,2004年第1期.
    417 王祖强:《转型经济中地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重新诠释——以义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2期.
    418 陈明乾:《试论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动因与特点》,《浙江学刊》,2002年第3期.
    419 梁雄军:《反观与展望股份合作制》,《经济界》,2005年第9期.
    420 蒋伏心、周春平:《交易费用视角的政府行为——以温州模式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6期.
    421 姚先国、谢晓波:《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分析》,《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3期.
    1. Aird, S. John, 1982. Population Studies and Population Policy in China.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8(2).
    2. Andrew, G. Walder, 1998. Zouping in Transition: The Process of Reform in Rural North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3. Andrew, G. Walder, 1986.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4. Andrew, G. Walder, 1995.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 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01.
    5. Albert Breton, 1996. Competitive Governments. An Economic Theory of Politic Fin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 Lieberthal, Kenneth, and David, M. Lampton, 1992.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 Mao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Development. The China Quarterly, 134.
    
    21. Kenneth G. Lieberthal, 1992. Introduction: The "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 Model and Its Limitations, in Lieberthal, Kenneth G., and David M. Lampton (editors) ,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2. Nee, Victor, 1989.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4.
    
    23. Susan H. Whiting, 2001. Power and Wealth in Rural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stitution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4. Nee, Victor, 1989. Social Inequalities in Reforming State Socialism: Between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