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科举制度的实行使中国古代的选官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而宋朝,尤其是北宋初期,正是科举制度渐趋完善、进士数量大大增加的时期。大量的读书人经由科举考试获取功名,进入仕途,不仅改变了他们个人及其家族的命运,而且开始形成一个独特的社会政治集团,即新的官僚士大夫阶层。这一阶层占据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行政部门,对朝廷各项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产生深远影响,并进而使这一影响作用于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基于对上述情况的关注,本文选定北宋初期有“龙虎榜”之誉的太宗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精英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他们的籍贯地理分布、家世与仕途、婚姻关系等方面的特征,探究宋初社会所发生的某些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他们的政治道德、政治观念及政治行为,以期说明以他们为代表的宋初进士对宋朝新型士大夫的形成所起的重要作用。
     本文的研究从数据对比和数据分析入手。首先在查检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搜集太平兴国五年榜进士的姓名、籍贯、家世等资料,列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精英分子简表》。然后据此作出籍贯分布表(图)和出身情况表,并与唐朝进士、状元的籍贯分布、出身情况进行比照,找寻出以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精英分子为代表的宋初进士的籍贯和家世特征。其次,在充分利用墓志铭、神道碑铭和行状等资料的基础上,展开对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精英分子婚姻状况的分析。复次,在了解清楚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精英分子的籍贯分布、家世、姻亲关系的前提下,探究他们的政治特征及与宋朝新型士大夫之间的关系。
     本文的研究即是沿着以上思路进行的。全文包括导言和结语在内凡七章,导言简单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学术基础、文献资料,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第二至第六章分别讨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精英分子的地理分布、家世与仕途、婚姻、政治道德、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结语部分则是对全文的总结。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的一些结论:
     第一,由于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北宋初期进士科录取人员的籍贯分布基本延续了唐朝后期的变化,即关中地区的人才优势继续下降,关东地区仍然为人才汇聚之地,南方地区的人才迅速崛起。但是在科举考试规则仍未完善的北宋初期,为了保证实现政治利益的最大化,朝廷的录取政策会向某些地区有所倾斜。如本文所论太平兴国五年榜进士精英分子,有资料显示,他们中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来自于京东路西部、河北路东南部靠近都城汴京的一个比较狭小的范围之内。这里属先秦时期齐鲁两国故地,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才的成长提供了历史和文化的基础,而与都城相邻的位置又使其对都城的安全和朝廷的稳定尤显重要。同时这里还处于黄河和济水之间,是北宋初期水患比较频繁的地区,因此为了维持这两个地区的稳定,朝廷的科举政策必然向这里倾斜。
     第二,北宋初期,进士科录取人员社会成分的变化开始凸显。隋唐时期的进士中,出身于名门望族者所占比例较大,再加进士及第仅仅是取得了入仕的资格,要想真正为官,还需通过吏部的铨选,而在铨选过程中,官宦家庭出身者明显占有优势。入宋以后,从前名门望族在官员选拔中的特权地位已是一去不复返,出身于中下级官员家庭和寒素家庭的读书人开始在科举考试中迅速崛起,成为官僚阶层的新生力量,从而也保证了官僚阶层的精英地位。这就使得社会各个阶层的读书人皆有机会进入仕途,既实现了统治权力的延伸,亦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在太平兴国五年榜进士中,本文更加关注出身于中下级官员家庭的人员。他们的祖先很多是唐末、五代时期的地方官员或州官的僚属,或者各个朝廷的文官,尽管职位不高,但却与当时占据政治优势地位、以军事起家的家族有明显不同,他们的家庭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是文化和教育方面的传统,因此是与军事将领完全不同的一个群体。很显然,他们的家庭皆有着文化上的优势,又长期注重对家庭成员的文化教育,再加他们少时即受到其祖辈、父辈官宦经验的影响,这就为他们进入仕途以后的快速升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精英分子在婚姻观念上仍然遵循着传统的门当户对原则,即崇尚家世和门第,只是由于唐末五代的战乱,世家大族大多消散,于是对门第旧族的崇尚就演化为崇尚仕宦家庭,不过只要有大族存在,如果有可能,他们还是愿意与大族联姻。因此,在新的历史环境下,他们的婚姻观表现出以门当户对为中心的“尚姓”与“尚官”的紧密结合,“尚姓”即指重视对方祖、父的官职高低,“尚官”则指重视婚配对方本人的能力大小。在这样的婚姻观念指导下,一方面要求婚姻对象的出身应与他们本人的政治地位相匹配,如有资料可查的出身于中下级官员家庭的进士,在登第以前所娶之妻一般均与他们一样,也是出身于中下级官员家庭,但在进士及第之后,由于自身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再续娶妻子时自然将眼光投向与自身地位相当的高级官员家庭,而他们子女的姻亲对象则更是与他们自身政治地位的升降密切相关。出身于寒素家庭的进士在及第以前基本上不可能与仕宦人家结为姻亲,但及第以后,身份、地位变了,婚配对象自然也发生变化,就有可能与中下级官员家庭,甚至高级官员家庭结亲。另一方面,他们在选婿时,既考虑到对方的出身和家世,也顾及对方本人的能力和在现实社会中的政治地位,就现有资料看,太平兴国五年榜进士精英分子所选女婿中,若是出身于寒素家庭,则100%是进士或现任官,他们就是希望以这种方式保持家族政治地位的延续。
     第四,太平兴国五年榜进士中的精英分子,要么端直不苟,清约克己,以德行彰显于士林,要么吟诗作赋,制章撰诰,以文才显赫于朝堂,要么勤于政务,通晓民事,以吏才扬名于当世。显然,宋初君主在选擢任用人才方面是遵循着道德、文才、吏能的标准的,虽然在王朝之初要选拔到三者兼备之人还有一定的困难,但通过朝廷的提倡及以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精英分子为首的宋初士人的努力,道德、文才、吏能兼具的新型士大夫得以在北宋中期最终形成。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某些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精英分子那里,德行已不单纯是指个人的道德修养,它还包括尊君忠君的观念,及对朝廷、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担当天下的精神,这样的“德”已超越了“小我”的限制,表现出了宋朝新型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主体意识的萌芽,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大德”。在这样的“大德”思想指导之下,他们特别希望能以道德之行辅佐君主,以忠正之心引导士风,以忠臣、明主的遇合来构筑尊君与弘道合二为一的和谐君臣关系。
     第五,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精英分子在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上表现出十分具有特色的理性务实风格,对于构建一个以皇权为中心的、权力均衡、职能分明的中央集权体制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体制对上限制君主权力的无限膨胀,对下监察百宫的任职情况,防止君主和朝臣任何一方的势力坐大。这表明以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精英分子为代表的宋初士大夫阶层在政治上逐渐走向理性和成熟,他们意识到,一个统一的、有权威的皇权的存在对于社稷国家和社会秩序的安定极为重要,因此他们有意识地以政治道德约束自身的行为,防止对权力萌生觊觎之心。
     总之,本文主要是关于宋初进士精英群体的个案研究,探讨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从他们的地理分布、家世、婚姻等方面反映出来的宋初政治和社会的某些变化,二是通过探讨以他们为代表的宋初进士的政治特征,找寻宋朝新型士大夫形成的轨迹和路径。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caused major changes to the way of election in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were been completing gradually,and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have also greatly expanded. Lots of intellectuals became officials through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That has not only changed their destiny,but also evolved an unique political group—scholar-officials. They worked in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 institutions,and had an adverse effect on politics and society in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Because paying close attention to above-mentioned problems,this paper regarded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of the fifth year of Taipingxingguo as research's objective. Through observing their birth's places, family background and marriage,we can study social changes in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their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ortant role on new scholar-officials'forming.
     Starting with data contrast and analysis,we have collected lots of informations and made a list about the elites of successful candidates in the fifth year of Taipingxingguo. After that, we collated with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in the Tang dynasty,and sought the elites'features in the fifth year of Taipingxingguo. We still analysed the elites'marriage on the foundation of studying epitaphs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m and new scholar-officials.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seve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simply introduces research's objective,scope,foundation,information,chief content and new trail. From the second chapter to the sixth chapter, we discuss the elites'places of birth,family background,marriage, political morals,political ideas and political actions. The seventh chapter comes to some conclusions.
     Firstly,in early Northern Sung dynasty, because the influence of politics,military,economy,culture and education,birth's places of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were the same as the changes in later Tang dynasty. Superiority of talent was continuing to decline at Guanzhong district,there still were lots of talent at Guandong district,and talent of the southern district was rising abruptly. But the Court's policy might change in early Northern Sung dynasty in order to bring about the Court's interest. One third of the elites in the fifth year of Taipingxingguo came from the west of Jingdong and the southeast of Hebei,where were appproaching capital. They belonged to Qi and Lu at Pre-Ch'in period.Age-old history and profound culture have led the groundwork for talent's growth,and they were important to capital's stablitity.Moreover,because they were between the Yellow River and the Ji River,floods were frequent. The Court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wo districts in order to keep safety.
     Secondly,in early Northern Sung dynasty,social stratum of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were changing. In Sui and Tang dynasty,many successful candidates were born from old and well-known families. If they wanted to become officials,their family background seemed very important. But the privileged positions of old and well-known families have disappeared in the Northern Sung dynasty. The intellectuals from intermediate-lower rank officials families and low station families were beginning to rise. They gradually became new-bom staff of bureaucratic stratum. That made the intellectuals from every stratum have chances to enter official career.
     This paper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from intermediate-lower rank officials families. Their forefathers were local officials and civil servants in later Tang dynasty and Five Dynasties. Although their positions were lower,they were different from military families that occupied political superiority. Their families laid stress on culture and education. That established nice groundwork for later generations to follow in official career.
     Thirdly,the elites persisted in well-matched in social status for marriage. Of course its connotation has already changed. They attached importance to both official positions of the objectives' forefathers and ability of the objectives. For example,the elites from intermediate-lower rank officials families had got married with girls from intermediate-lower rank officials families before they succeeded. But after they succeeded,their political and social positions were raised.Therefore,they got remarried with girls from high-ranking officials families. The elites from humble origin could not become related by marriage with officials'families before they succeeded. But when they became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their status changed,and they could get married with girls from intermediate-lower rank and high-ranking officials families.Besides,when they selected the objectives for their daughters,they also thought over the objectives'family background. However,they thought that the objectives'ability and political positions were more important. So far as informations in stock, 100 per cent of the elites'sons-in-low were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and officials.
     Fourthly,the elites had both ability and moral integrity. Some people's moral was noble,some people's literary talent was outstanding, and some people's political ability was excellent. Evidently,in early Northern Sung dynasty, emperors selected officials according to the criteria of moral,literary talent and political ability.Moreover, through the Court's advocating and the elites'utmost,new scholar-officials who were provided with moral,literary talent and political ability took shape at last in middle Northern Sung dynasty.
     Being worth mentioning,most of the elites thought that moral was not only own training but also idea of being loyal to emperor and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society. That was rudiment of new scholar-officials'idea that they were masters of their own country. So we call it as "Major Moral".Under such idea guiding,they hoped that they could assist emperor in governing a country with their "Major Moral",lead social morals with their loyalty and form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emperor and officials.
     Fifthly,the elites had the reasonable and pragmatic style in political ideas and political actions.Moreover,they had built the centralization system that balanced the power. This system could also limited the power of the emperor and the ministers. It was evident that the elites were reasonable and mature in politics. They had been conscious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unified and powerful emperor's power to the royal court and society. Therefore,they restrained their actions with political moral,and did not cast greedy eyes on the power.
     In short,this paper is a research about the elites of the successful candidates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of the fifth year of Taipingxingguo in early Northern Sung dynasty. Its emphases are two aspects.One aspect is to understand social and political changes in early Northern Sung dynasty through studying the elites'places of birth,family background and marriage. Another aspect is to discuss way of new scholar- officials'forming through studying the elites'political features.
引文
① 赵民乐《宋选举制的若干问题探索(续)》,《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②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4,中华书局 1984点校本。
    ③ 《石林燕语》附录1。
    ④ 王应麟《玉海》卷116,《太平兴国锁厅试》,广陵书社 2003年影印本。
    ①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后均记为《长编》)卷21,太平兴国五年闰三月甲寅,中华书局 1992年点校本。
    ② (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选举1之2,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③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自序,中华书局 1986年影印本。
    ④ (元)脱脱等《宋史》卷478,《南唐李氏·周惟简》,中华书局 1985年点校本。
    ① 赵民乐在《宋选举制的若干问题探索(续)》。
    ② 《宋史》卷306,《乐黄日传》附:王称《东都事略》卷115,《乐史传》,台北文海出版社 1979年影印本。
    ③ 《宋史》卷267,《刘昌言传》。
    ④ 《宋史》卷276,《张观传》。
    ⑤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编,邓正米等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第222~224页。
    ⑥ 《辞海》,是海辞书出版社 1999年版,第5478页。
    ① (清)彭定求、杨中讷等编《全唐诗》卷180,《李白·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中华书局 1960年点校本。
    ②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03,《欧阳詹传》,中华书局 1975年点校本。
    ③ 周麟之《海陵集》卷9,《回状元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清)陈元龙《历代赋汇》卷52,《典礼·龙虎榜赋(元·方君玉)》,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年影印本。
    ① 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289页。
    ② 王瑞来《“圣相”李沆——君臣关系个案研究之一》,《文史》第52辑,中华书局 2000年。
    ③ 李涵《从寇准的遭际看北宋前期君权与相权的矛盾》,邓广铭、漆侠主编《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④ 刘朴兵《寇准的性格对其仕途的影响》,《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⑤ 赵振《君臣关系与北宋前期政治——以寇准为个案》,《北方论从》2005年第4期。
    ⑥ 遗憾的是,由于条件所限,仅见到此文的英文摘要及目录,未见全文。
    ⑦ 王育济、党德明主编《中华名门望族从书·历代王氏望族》,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⑧ 王瑞来《“平世之良相”王旦——君臣关系个案研究之二》,《转变与定型:宋代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湾大学历史学系主编,2000年版。
    ⑨ 王善军《宋代三槐王氏家族的仕宦、婚姻与文化成就》,《河北学刊》2003年第2期。
    ① 李贵录《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齐鲁书社 2004年版。
    ② 王德毅《宋代的河内向氏及其族系》,《宋史研究集》(第二十六辑),台北国立编译馆中华从书编审委员会 1997年版。
    ③ 任立轻、范喜茹《宋代河内向氏家族姻婚对象考论》,《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④ 张其凡先生在《治蜀名将张詠》,《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3期。
    ⑤ 张詠著,张其凡点校《张乖崖集》,中华书局 2002年版。
    ⑥ 刘焕阳《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齐鲁书社 2004年版。
    ⑦ 傅旋琮、李岩《宋代诸晁学术略考》,《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
    ⑧ 鲍新山、张其凡《北宋名臣谢泌生平及思想述评》,《安徽史学》2005年第3期。
    ① 邓小南《“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② 邓小南《“祖宗之法”与官僚政治制度——宋》,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③ 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河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④ 郭学信《时代迁易与宋代士大夫的观念转变》,《文史哲》2000年第3期。
    ⑤ 诸葛忆兵《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⑥ 张其凡《“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试析》,《暨南学报》2001年第6期。
    ⑦ 何冠环《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中华书局 1994年版。
    ⑧ (美)包弼德著、刘宁译《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⑨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 2004年版。
    ① 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六卷),人民出版社 1996年版。
    ② 王瑞来《论宋代相权》,《历史研究》1985年第2期,《论宋代皇权》,《历史研究》1989年第1期。
    ③ 张邦炜《论宋代的皇权与相权》,《四川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④ 张其凡《宋初政治探研》,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
    ⑤ 盛险峰《“维制”与宋初政治格局》《史学集刊》2003年第4期。
    ⑥ 参见王育济先生《“金匮之盟”真伪考——对一桩学术定案的重新甄别》,《山东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论“杯酒释兵权”》,《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3期,《论“陈桥兵变”》,《文史哲》1997年第1期。
    ⑦ 李华瑞《宋史论集》,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⑧ 张邦炜《论北宋“取士不问家世”》,《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82年第2期。
    ⑨ 何忠礼《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历史研究》1990年第5期。
    ⑩ 张其凡《论宋太宗朝的科举取士》,《中州学刊》1997年第2期。
    11 孙国栋《唐宋之际社会门第之消融》,《新亚学报》第4期,1959年8月。
    ① 姚兆余《北宋宰辅家族婚姻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② 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北大学出版社 1985年版。
    ③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④ 许友根《唐代状元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⑤ Ho Ping-Ti: The Ladder of Successes in imperial China ——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何柄棣《明清社会史论》),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① 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26,《杨墨》,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点校本。
    ① 参见张其凡《论宋太宗朝的科举取士》,《中州学刊》1997年第2期。
    ② 《宋会要辑稿》选举7之2,7之3。
    ③ 《宋会要辑稿》选举2之2。
    ④ 《宋会要辑稿》选举7之3。
    ⑤ (元)脱脱等《辽史》卷9,《景宗下》,中华书局 1974年点校本。
    ⑥ 《宋会要辑稿》选举2之1。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8记载,太平兴国二年,太宗对及第进士优宠有加,“先赐绿袍靴笏,赐宴开宝寺,上自为诗二章赐之”,未任命官职先解揭,且将进士凑钱的“闻喜宴”改为由朝廷主持、供帐,紧接着又优等授官,“第一、第二等进士并《九经》授将作鉴丞、大理评事,通判诸州……宠章殊异,历代所未有”。
    ①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3,中华书局 1989年点校本。
    ① 罗愿《新安志》卷8,宋元方志从刊本,中华书局 1990年影印。
    ② 赵翼《陔余丛考》卷28,《状元榜眼探花》,中华书局 1963年点校本。
    ③ 王禹偁《小畜集》卷11,《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四部丛刊本。
    ④ 吴自牧《梦粱录》卷3,《士人赴殿试唱名》,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清)常明等《四川通志》卷122,《选举志》,巴蜀书社 1984年点校本。
    ⑥ (清)谢道承等《福建通志》卷33,《选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史念海《两<唐书>列传人物本贯的地理分布》,载于《唐代历史地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版,第374页。
    ② 《文献通考》卷30,《选举三》。
    ③ 陈正祥《中国文化地理》,三联书店 1983年版,第22页、23页之间。
    ① 冻国栋《唐代人口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3年版,第316页。
    ② 《唐代状元研究》,第322页。
    ① 何忠礼《宋史选举志补正》,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2年版,第291~301页。
    ② 程民生《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第233~235页。
    ③ 《宋初朋党和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第9~10页。
    ① 王明清《挥麈录》卷3,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1年点校本。
    ② 《宋会要辑稿》选举7之4。
    ③ 《宋会要辑稿》选举7之4至7之5。
    ① 《文献通考》卷30,《选举三》。
    ② 《长编》卷76,大中祥符四年十一月丙子。
    ③ 《文献通考》卷30,《选举三》。
    ④ 《长编》卷83,大中祥符七年九月戊戌。
    ⑤ 江休复《江邻几杂志》,人象出版社 2003年点校本。
    ⑥ 欧阳修《归田录》卷1,中华书局 1981年点校本。
    ⑦ 王闢之《渑水燕谈录》卷5,《官制》,中华书局 1981年点校本。
    ⑧ 《宋会要辑稿》选举7之10。
    ① 《长编》卷93,天禧三年三月壬戌。
    ① 《中国文化地理》第3页。
    ② 《长编》卷366,元祐元年二月丙子。
    ③ 王曾《王文正公笔录》,大象出版社 2003年点校本。
    ① 苗春德主编《宋代教育》,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第84页。
    ② 吕祖谦《东莱集》卷6,《纪·白鹿洞书院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河北路与幽州人数之合亦为6人,但就一路来说,则是京东路为最多。
    ④ 《宋史》卷457,《戚同文传》。
    ⑤ 《长编》卷71,大中祥符二年二月庚戌。
    ⑥ 《玉海》卷167,《院·白鹿洞书院》。
    ①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63,《白鹿洞藏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年点校本。
    ② (清)陶成等《江西通志》卷122,《陈氏书堂记(徐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上,中华书局 1984年点校本。
    ④ 徐铉《骑省集》卷28,《洪州华山胡氏书堂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史》卷456《胡仲尧传》对此亦有记载。
    ⑤ 杨亿《武夷新集》卷6,《南康军建昌县义居洪氏雷塘书院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⑥ 《武夷新集》卷6,《南康军建昌县义居洪氏雷塘书院记》。
    ① 《宋代地域文化》第249页。
    ② 亦称别头试,是一种考试回避制度,这一制度规定,凡考官亲属参加考试,须到专设场屋单独进行,并受到更加严格的监督,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考官任人唯亲,以体现考试的公平性。据王定保《唐摭言》卷8记载,别头试始于唐高宗上元二年(675),但在整个唐朝并没有认真实行,且曾数度停废,没有形成定制。宋朝的别试制度正式开始于太宗雍熙二年(985),《长编》卷26载,是年春正月,太宗下诏严格考试规则,并“始令试官亲戚别试者凡九十八人”。
    ③ 这是主要针对主考官所实行的一项监督制度,知贡举官一经受命之后,当日即入贡院,与外界隔绝,杜绝权贵请托之弊。《宋会要辑稿》选举3之6载,锁院开始于太宗淳化三年(992)。
    ④ 亦称“糊名”,就是将写有姓名、乡贯的卷首密封,另外编号,以防考试官阅卷时营私舞弊。据《新唐书》卷125《张说传》记载,糊名在唐朝时即已有之,不过是实行于制科中,“永昌中武后策贤良方正,谓吏部尚书李景谌糊名较覆,(张)说所对第一”。宋太宗时开始将其应用于殿试中,《长编》卷33载,淳化三年(992),“上御崇政殿,复试合格进士,……将作监丞莆田陈靖上疏,请糊名考校,以革其弊,上嘉纳之。于是,召两省、三馆文学之士,始令糊名考校,第其优劣,以分等级”。此后又进一步将糊名制推行于省试和解试中。
    ⑤ 《宋代地域文化》第227页。
    ① 《长编》卷7,乾德四年六月甲辰。
    ② 《长编》卷13,开宝五年王月辛末;《长编》卷13,开宝五年五月癸酉。
    ③ 岑仲勉《黄河变迁史》,中华书5局2004年版,第343~344页。
    ① 《宋史》卷439,《宋白传》。
    ② 《宋史》卷287,《陈彭年传》。
    ①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5,中华书局 1979年点校本。
    ② 《长编》卷23,太平兴国七年冬十月辛酉。
    ③ 司马光《传家集》卷32,《贡院乞逐路取人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宋史》卷210,《宰辅上》,卷211,《宰辅二》,卷212,《宰辅三》,数度入宰辅者仅计算一次。
    ② 据学者统计,唐朝的524位宰相中,进士出身者为232人。转引自何忠礼《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历史研究》1990年第5期。
    ③ 公荐即“ 由卿、名士对应举士人予以延誉和推荐,以使受荐者达到及第目的的荐举人才的行为方式”;通榜“是考官与其关系密切的僚友一起商订及第者名单的一种形式”,均有利于仕宦之子,而阻塞寒门子弟的入仕之途。参见侯力《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岳麓书社 1998年版,第105、114页。
    ④ 《宋会要辑稿》选举3之2。
    ⑤ 《宋会要辑稿》选举3之3。
    ① 《长编》卷16,开宝八年二月戊辰。
    ② 《长编》卷9,开宝元年三月癸巳。
    ③ 高级官员、中下级官员和寒素家庭的区分是根据阎步克先生《察举制度变迁史稿》(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一书的说法,是书第179页记有作者将曹魏之时察举入仕者“大致区分为高官贵戚子弟,中级官僚子弟,下级官吏子弟及普通士人四类。高官指四品以上官僚,贵戚指曹氏、司马氏姻族;中级官僚指五、六、七品官僚,下级官史指八、九品官史;父祖无当朝官位者,则为普通士人”。许友根《唐代状元研究》一书亦有高级官史家庭出身、一般官史家庭出身、寒素家庭出身的划分标准,据许氏所说,他的划分标准是源自于台湾学者毛汉光关于士族、小姓和寒素的定义,见许氏一书第327页。本文借鉴前述学者的思路,遂有高级官员家庭、中下级官员家庭和寒素家庭的划分。后面凡涉及家世问题,皆遵循此一划分原则。
    ① 《长编》卷9,开宝元年三月癸巳。
    ① 《长编》卷26,雍熙二年三月己未。
    ② 《长编》卷16,开宝八年二月戊辰。
    ③ 《长编》卷43,咸平元年春正月丙寅。
    ① 见彭万隆《唐代科举与文学的个案研究——贞元八年“龙虎榜”》,载于《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从》,中华书局 2000年版。
    ① (宋)徐自明著,今人王瑞来校补《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2,《淳化二年》,《淳化四年》,中华书局 1986年版。
    ② 《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3,《咸平元年》,《咸平三年》。
    ① 《永乐大典》卷2401,《苏易简》引苏舜钦《父祖家传》,中华书局 1986年影印本。
    ② 《宋史》卷266,《苏易简传》。
    ③ 《宋史》卷282,《李沆传》:《武夷新集》卷10,《文靖李公墓志铭》。
    ④ 祖无择《龙学文集》卷15,《向敏中神道碑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史》卷282,《向敏中传》。
    ⑤ 《武夷新集》卷8,《宋湜神道碑铭》:《宋史》卷287,《宋湜传》。
    ⑥ 杜大珪《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2,《寇忠愍公准旌忠之碑(孙抃)》,台北文海出版社 1969年影印本。
    ① 朱熹《宋名臣言行录五集·五朝名臣言行录》卷4,《寇准》,台北文海出版社 1967年影印本。
    ② 王育济先生在其《三槐王氏:宋代的王旦家旅》一文中,对王彻的状元身份进行了精确考证,见《中华名门望族从书·历代王氏望族》第192~194页。
    ③ 王称《东都事略》卷30,《王祜传》,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影印本:《宋史》卷269,《王祜传》。
    ④ 《宋史》卷296,《杨徽之传》;
    ⑤ 《宋史》卷457,《李渎传》。
    ⑥ 《宋史》卷269,《王祜传》。
    ⑦ 《宋史》卷282,《王旦传》。
    ⑧ 楼钥《攻媿集》卷56,《奉化县恕堂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张泳《张乖崖集》卷7,《上宰相书》,中华书局 2000年点校本。
    ① 《宋史》卷261,《陈思让传》。
    ② 欧阳修《文忠集》卷19,《居士集十九·陈靖转遥郡承宣使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长编》卷64,景德三年十一月丙午;《宋史》卷261,《陈思让传》附《陈若拙传》。
    ④ 《长编》卷47,咸平三年五月甲辰,卷47,咸平三年五月己酉。
    ⑤ 《宋史》卷261,《陈思让传》附《陈若拙传》。
    ① 《宋史》卷261,《陈思让传》附《陈若拙传》。
    ② 《宋史》卷62,《五行一下·水下》。
    ③ 《宋史》卷66,《五行四·金》。
    ④ 《长编》卷87,大中祥符九年秋七月乙卯。
    ⑤ 《宋史》卷261,《陈思让传》附《陈若拙传》。
    ⑥ 《长编》卷52,咸平五年六月丁卯。
    ⑦ 《长编》卷402,元祐二年六月己酉。
    ⑧ 《长编》卷64,景德三年十一月丙午。
    ① (唐)郑樵《通志》卷28,《氏族略第四·周人名》,中华书局 1987年影印本。
    ② 晁补之《鸡肋集》卷65,《晁夫人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转引自刘焕阳《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第3页;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87,《虞部郎中晁君墓志铭》,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点校本。
    ④ 《长编》卷31,淳化元年春正月丙申。
    ⑤ 《长编》卷56,景德元年秋七月甲申。
    ① 晁迥《法藏碎金录》卷4,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小畜集》卷17,《答晁礼丞书》。
    ③ 晁说之《景迂生集》卷17,《崇福集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东都事略》卷46,《晁迥传》。
    ① 张邦炜先生在其《宋代盐泉苏氏剖析》一文中对苏易简的仕宦生涯有较为详细的论述,见张邦炜《宋代婚姻家族史论》。
    ② 《永乐大典》卷2401,《苏易简》引苏舜钦《父祖家传》。
    ③ 《长编》卷34,淳化四年冬十月辛未;
    ④ 《石林燕语》卷7。
    ⑤ 释文莹《玉壶清话》卷8,中华书局 1984年点校本。
    ① 《宋史》卷267,《赵昌言传》。
    ② 《长编》卷40,至道二年十二月乙巳;魏泰《东轩笔录》卷2,中华书局 1983年点校本。
    ③ 《名臣碑传琬琰集》(中集)卷1,《马忠肃公亮墓志铭(晏殊)》。
    ① 《长编》卷40,至道二年冬十月己末。
    ② 《长编》卷52,咸平五年秋七月丙申。
    ③ 桂万荣《棠阴比事》(上),四部丛刊本。
    ① 《长编》卷48,咸平四年二月。
    ② 《宋史》卷298,《马亮传》。
    ③ (明)李贤等《明一统志》卷62,《荆州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长编》卷110,天圣九年八月丁丑。
    ① 宋祁《景文集》卷62,《张尚书行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刘敞《公是集》卷41,《张忠定谥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关于张泳的研究,张其凡先生在其所点校、整理的《张乖崖集》前言(即《张泳事文考述》)中已有较为全面的论述,认为张泳“是宋初一位有较大影响的大臣”,不仅博览群书,学识丰富,而且还颇有治郡之才(张泳著、张其凡整理《张乖崖集》,中华书局2000年版,前言第1页、第5页)。
    ④ 《长编》卷29,端拱元年三月甲子。
    ⑤ 《长编》卷32,淳化二年夏四月己丑。
    ① 赵汝愚《宋朝请臣奏议》卷46,《上太宗论宰相枢密接见宾客(谢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年点校本。
    ② 《长编》卷32,淳化二年五月丙辰。
    ③ 《长编》卷30,端拱二年春正月癸巳。
    ④ 《长编》卷30,端拱二年冬十月壬申。
    ⑤ 《长编》卷30,端拱二年春正三月癸已。
    ⑥ 《长编》卷31,淳化元年十二月辛酉。
    ① 《玉壶清话》卷4。
    ② 《东轩笔录》卷13。
    ③ 《长编》卷55,咸平六年九月辛亥。
    ④ 《宋史》卷306,《谢泌传》。
    ⑤ 《宋史》卷301,《边肃传》。
    ⑥ 《长编》卷56,景德元年六月丙辰;《传家集》卷36,《乞令朝臣转对剳子》。明朝彭大翼所撰《由堂肆考》卷103中,称此二十四人为“二十四贤”。
    ① 《长编》卷56,景德元年秋七月丙午。
    ② 《宋史》卷306,《孙何传》附《孙僅传》。
    ③ 《长编》卷59,景德二年夏四月壬寅。
    ④ 《长编》卷77,大中祥符五年夏四月乙丑;苏颂《苏魏公文集》卷17,《同两制论祖无择对狱》,中华书局 1988年点校本。
    ① 《新唐书》卷172,《杜兼传》附《杜中立传》。
    ② 薛居正等《旧五代史》卷93,《李专美传》,中华书局 1976年点校本。
    ③ 《通志》卷25,《氏族略第一·氏族序》。
    ④ 《通志》卷25,《氏族略第一·氏族序》。
    ① 《宋史》卷282,《李沆传》:《东都事略》卷40,《李沆传》;《长编》卷32,淳化二年九月丁丑。
    ① 《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2,《淳化四年》,及《宋史》卷256《张齐贤传》中,均提到“殿中丞朱贻业,参政李沆之姻”,但就笔者目前所查资料来看,关于李沆和朱贻业的姻亲关系以及朱贻业本人的情况,再没有更多的资料可供参考,是否朱贻业与李沆续妻朱氏之父朱洞即是同一个人?不得而知。故对此问题暂存疑待考,本文所列李沆姻亲表中,亦不将朱贻业列入其中。
    ② 《小畜集》卷17,《潭州岳麓山书院记》。
    ③ 《武夷新集》卷10,《文靖李公墓志铭》。
    ④ 《宋史》卷305,《薛映传》。
    ⑤ 《宋史》卷282,《向敏中传》。
    ① 《长编》卷132,庆历元年秋七月己未。
    ② 《武夷新集》卷10,《文靖李公墓志铭》。
    ③ 《长编》卷51,咸平五年三月己未;《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3,《大中祥符九年》,卷4,《乾兴元年》。
    ④ 《长编》卷122,宝元元年十一月戊午。
    ⑤ 《长编》卷86,大中祥符九年三月乙丑。
    ⑥ 关于向氏家族的婚姻状况,存王德毅先生的论文《宋代的河内向氏及其族系》(《宋史研究集》,台北国立编译馆1997年版)及姚兆余的博士论文《北宋宰辅家族婚姻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中略有涉及,但语焉不详;任立轻、范喜茹的论文《宋代河内向氏家族姻婿对象考论》(西华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有较为详细的论述,不过其研究重点在于整个向氏家族的姻婚对象。
    ① 《宋史》卷282,《向敏中传》:《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2,《淳化四年》,卷3,《咸平元年》,《咸平四年》,《咸平五年》,《大中祥符五年》。
    ② 《宋史》卷306,《张去华传》。
    ③ 《宋会要辑稿》选举1之1,7之11;《文献通考》卷32,《选举考五·宋登科记总目》;《宋史》卷306,《张去华传》。
    ① 《宋史》卷282,《向敏中传》。
    ② 《小畜集》卷28,《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宋史》卷255,《宋偓传》。
    ③ 曾巩《隆平集》卷16,《王审琦传》,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④ 《长编》卷1,建隆元年春正月辛亥。
    ⑤ 《宋史》卷250,《王审琦传》。
    ⑥ 《宋史》卷250,《王审琦传》附《王承衍传》。
    ⑦ 沈括《长兴集》卷16,《侍中向公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宋史》卷257,《吴延祚传》。
    ② 《宋史》卷257,《吴延祚传》附《吴元康传》。
    ③ 《宋史》卷282,《向敏中传》。
    ④ 张方平《乐全集》卷37,《惠节向公神道碑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长编》卷73,大中样符三年五月丙戌。
    ⑥ 郑獬《郧溪集》卷21,《郡主赵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 《乐全集》卷37,《惠节向公神道碑铭》。
    ⑧ 《龙学文集》卷15,《文简向公神道碑铭》。
    ⑨ 《东轩笔录》卷3。
    ⑩ (清)倪涛《六艺之一录》卷179,《古今书体十一·后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清)王士祯《香祖笔记》卷10。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1 《长编》卷92,天禧二年八月乙卯。
    ① 《长编》卷98,乾兴元年六月癸亥。
    ② 《长编》卷99,乾兴元年七月壬申。
    ③ 《长编》卷24,太平兴国八年春正月己卯。
    ④ 《长编》卷24,太平兴国八年六月己亥。
    ⑤ 《东都事略》卷43,《王显传》;《宋史》卷268,《王显传》。
    ⑥ 《东轩笔录》卷3。
    ⑦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1,《易类》,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 《长编》卷208,治平三年夏四月己丑。
    ⑨ 《隆平集》卷4,《寇准传》。
    ① 《宋史》卷281,《寇准传》;《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2,《淳化二年》,《淳化四年》,《淳化五年》,《至道二年》,卷3,《景德元年》,《景德三年》,《大中祥符七年》,《大中祥符八年》,《天禧三年》,《天禧四年》;《长编》卷101,天圣元年闰九月戊戌。
    ② 《长编》卷20,太平兴国四年十一月。
    ③ 《宋史》卷270,《许仲宣传》。
    ① 《长编》卷20,太平兴国四年十一月。
    ② 《小畜集》卷28,《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宋史》卷255,《宋偓传》;邵伯温《邵氏闻见录》卷20,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③ 宋偓卒于端拱二年(989),于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牧撰》应该亦作于其后不久,但其中并未提到寇准为宋偓之婿,也就是说,在宋佩卒时寇准还末娶宋偓之女,之后寇准所娶是宋偓的哪一个女儿亦末可知,故暂存疑。
    ① 《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2,《寇忠愍公准旌忠之碑(孙抃)》。
    ② 《新唐书》卷196,《王绩传》;(后晋)刘昫等《旧唐书》卷192,《王绩传》,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③ 尹洙《河南集》卷12,《文康王公神道碑铭并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长编》卷48,咸平四年四月辛末;《宋史》卷286,《王曙传》;《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4,《明道二年》。
    ④ 《宋史》卷286,《王曙传》;《河南集》卷12,《文康王公神道碑铭并序》。
    ⑤ 《长编》卷71,大中祥符二年春正月庚辰。
    ⑥ 《武夷新集》卷11,《文简毕公墓志铭》;刘挚《忠肃集》卷11,《毕文简神道碑》,中华书局2002年点校本;《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3,《景德元年》;《宋史》卷281,《毕士安传》。
    ⑦ 《宋史》卷281,《毕士安传》。
    ① 《忠肃集》卷11,《毕文简神道砷》。
    ② 王育济先生《三槐王氏:宋代的王旦家族》(载《中华名门望族从书·历代王氏望族》第188~250页),王善军的论文《宋代三槐王氏家族的仕宦、婚姻与文化成就》(《河北学刊》2003年第2期)及李贵录的专著《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均对王旦及其子女的婚姻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笔者由于写作内容的需要,亦需论述这一问题,故本文所述这一方面内容对前三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多有所引。
    ① 《宋史》卷267,《赵昌言传》;《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2,《雍熙四年》,《端拱元年》,《淳化四年》,《至道元年》。
    ② 《宋史》卷267,《赵昌言传》。
    ③ 苏舜钦《苏学士集》卷15,《两浙路转运使司封郎中王公墓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乐全集》卷36,《文靖昌公种道碑铭》;《宋史》卷265,《吕蒙正传》,卷311,《吕夷简传》;《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4,《乾兴元年》,《天圣七年》,《明道二年》,《景祐四年》,《康定元年》,卷5,《庆历三年》。
    ② 转引自李贵录《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第26页。
    ③ 《宋史》卷264,《沈伦传》;《宋宰轴编年录校补》卷1,《乾德五年》,《开宝六年》,卷2,《太平兴国七年》。
    ④ 《宋史》卷264,《沈伦传》附《沈继宗传》。
    ⑤ 《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第120页。
    ⑥ 《宋史》卷282,《李沆传》附《李维传》。
    ⑦ 《玉海》卷167,《院·应天府书院》;《宋史》卷457,《戚同文传》。
    ⑧ 《长编》卷56,景德元年六月丙辰。
    ① 《长编》卷97,天禧五年正月丁酉;《景文集》卷57,《张文懿公士逊旧德之碑》;胡宿《文恭集》卷38,《工部侍郎张公(友直)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史》卷311,《张士逊传》;《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4,《康定元年》。
    ② 《文忠集》卷22,《居士集二十二·太尉文正王公神道碑铭》。
    ③ 《苏学士集》卷15,《太原郡太君王氏墓志》。
    ④ 《乐全集》卷37,《忠宪韩公神道碑铭》;卷39,《忠宪韩公墓志铭》;《宋史》卷315,《韩亿传》。
    ⑤ 韩维《南阳集》卷30,《太原县君墓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苏学士集》卷14,《先公墓志铭》。
    ② 《宋史》卷249,《范质传》;《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1,《乾德二年》。
    ③ 《宋史》卷249,《范质传》。
    ④ 《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3,《范鲁公质(曾巩)》。
    ⑤ 《石林燕语》卷1。
    ⑥ 《渑水燕谈录》卷7,《歌詠》。
    ⑦ 刘攽《彭城集》卷39,《乐安郡君范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⑧ 《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26,《吕惠穆公公弼神道碑(范镇)》;王安礼《王魏公集》卷7,《上柱国吕公行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宋史》卷311,《吕夷简传》附《吕公弼传》;《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6,《治平二年》,卷7,《治平四年》,《熙宁三年》。
    ⑨ 《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26,《吕惠穆公公弼神道碑(范镇)》。
    ① 《东轩笔录》卷3。
    ① 龚延明《宋代官制辞典》,中华书局 1997年版,第79页。
    ② (曹魏)何晏集解、(梁)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卷8,《论语季氏第十六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鸡肋集》卷64,《朝请大夫致仕陈君墓志铭》。
    ④ 但是夏竦《文庄集》卷28《刑部侍郎朱公行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有朱昂“女二人,长适故左正言、直史馆,兼直秘阁夏侯嘉正;次适今尚书右丞、集贤院学士冯公亮”的记载,王珪《华阳集》卷55《永寿郡太君朱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即朱昂女儿的墓志铭中,又记载朱氏嫁与冯式为妻。这两条史料本身有互相冲突之处,且均末提到马亮,笔者目前还没有查到其他的相关资料,故存疑待考。
    ⑤ 《文庄集》卷28,《刑部侍郎朱公行状》;《宋史》卷439,《朱昂传》。
    ⑥ 《文庄集》卷28,《刑部侍郎朱公行状》。
    ① 《名臣碑化琬琰集》(中集)卷1,《马忠肃公亮墓志铭(晏殊)》。
    ② 《文献通考》卷32,《选举考五》。
    ③ 《宋史》卷284,《陈尧佐传》附《陈尧叟传》;《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3,《咸平四年》,《景德元年》,《景德三年》,《大中祥符五年》,《大中祥符七年》,《大中祥符八年》,《大中祥符九年》;《长编》卷82,大中祥符七午六月乙亥。
    ④ 《宋史》卷284,《陈尧佐左传》附《陈尧叟传》。
    ⑤ 李攸《宋朝事实》卷10,《宰执拜罢》,台北文海出版社 1967年影印本。
    ⑥ 《长编》卷85,大中祥符八年八月丙戌条记载:“以习进士戴国祥试将作监主簿。时,知升州马亮言:‘往岁有同年及第戴水赴官岭表,谓臣曰:苟不生还,以遗孤为托。未儿,永卒,访得其子才数岁,收育于家,既长,则妻以幼女,愿赐释褐,振其坠绪。’上嘉亮之信义,故有是命。”从《长编》的记载来看,马亮女所嫁是戴永子戴国祥,与晏殊所撰《马忠肃公亮墓志铭》中的记载有一点出入。本文暂取晏文一说。
    ① 《东轩笔录》卷10。
    ② 《宋史》卷299,《钟离瑾传》。
    ① 韩琦《安阳集》卷50,《左仆射张公神道碑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景文集》卷62,《张尚书行状》;《宋史》卷293,《张詠传》。
    ② 《安阳集》卷50,《左仆射张公神道碑铭》。
    ⑤ 《安阳集》卷50,《左仆射张公神道碑铭》。
    ① 《景文集》卷62,《张尚书行状》。
    ② 《宋史》卷293,《王禹偁传》。
    ③ 徐规《王禹僻事迹著作编年》,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4页;何薳《春渚纪闻》卷3,《乖崖剑术》,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④ 《乐全集》卷40,《礼部尚书扶风屿公(诰)墓志铭》,《马公(绛)墓志铭》。
    ① 《乐全集》卷40,《礼部尚书扶风马公(诰)墓志铭》。
    ② 《乐全集》卷40,《马公(绛)墓志铭》。
    ③ 《宋史》卷311,《庞籍传》:《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5,庆历五年,庆历七年,皇祐三年。
    ① 《长编》卷90,天禧元年九月己酉。
    ① 《石林燕语》卷9。
    ② 《河南集》卷12,《文康王公神道碑铭并序》。
    ③ 《苏学士集》卷15,《太原郡太君王氏墓志》。
    ① 姚兆余《北宋宰辅家族婚姻研究》,山东大学2001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8页。
    ② 唐长孺《士人荫族特权和士族队伍的扩大》,载于《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 1983年版,第67页。
    ③ 唐长孺《士族的形成和升降》,载于《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54页。
    ④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7年版,第69页。
    ⑤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上,《后娶篇四》,四部从刊本。
    ⑥ 《唐代科举与文学的个案研究——贞元八年“龙虎榜”》,载于《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5页。
    ⑦ 《旧唐书》卷169,《王涯传》,卷164,《李绛传》,卷159,《崔群传》。
    ① 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14,《十阳下·王》,卷21,《六止·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旧唐书》卷159,《崔群传》。
    ② 《旧唐书》卷160,《韩愈传》。
    ③ 《新唐书》卷172,《杜兼传》附《杜中立传》。
    ④ 《新唐书》卷146,《李柄筠传》附《李吉甫传》。
    ⑤ 《长编》卷103,天圣三年夏四月。
    ⑥ 《通志》卷25,《氏族略第一·士族序》。
    ⑦ 《涑水记闻》卷5。
    ⑧ 吕希哲《吕氏杂记》卷下,大象出版社 2003年点校本。
    ① 《涑水记闻》卷5。
    ② 《涑水记闻》卷7。
    ③ 《邵氏闻见录》卷16。
    ④ 苏洵《嘉祐集》卷14,《谱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长编》卷23,太平兴国七年冬十月辛酉。
    ① 《宋史》卷155,《选举一·科目上》。
    ② 张邦炜《宋代的“榜下择婿”之风》,载于《宋代婚姻家族史论》,第73页,第76页。
    ③ 《士族的形成和升降》,载于《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第54~55页。
    ④ 《宋朝诸臣奏议》卷33,《上哲宗乞详定袒免亲婚姻条贯(彭汝砺)》。
    ① 《旧唐书》卷43,《职官二》。
    ② 《永乐大典》卷2401,《苏易简》引苏舜钦《父祖家传》。
    ③ 《苏学士集》卷14,《先公墓志铭》。
    ① 关于李沆与朱贻业之间的关系,因资料限制,只知朱贻业为李沆姻亲无疑,但却不知其他更详细的内容,故在前文论述李沆姻亲时并未将朱贻业列入。
    ② 《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2,《淳化四年》。
    ① 姚瀛艇主编《宋代文化史》,河南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第273页。
    ② 《长编》卷1,建隆元年正月辛丑。
    ③ 《宋朝事实》卷9,《勋臣》。
    ① 《玉壶清话》卷3。
    ② 《邵氏闻见录》卷7。
    ③ 马永卿编、(明)王崇庆解《元城语录解》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玉壶清话》卷2。
    ① 《长编》卷7,乾德四年五月乙亥。
    ② 罗从彦《豫章文集》卷2,《遵尧录一·太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涑水记闻》卷1。
    ④ 《长编》卷74,大中祥符三年十一月壬辰。
    ⑤ 《长编》卷24,太平兴国八年十二月癸卯。
    ⑥ 《长编》卷79,大中祥符五年冬十月辛酉。
    ⑦ 《长编》卷3,建隆三六放月癸巳。
    ⑧ 《长编》卷3,建隆三年六月乙未。
    ⑨ 《长编》卷29,端拱元年八月庚辰。
    ① 《长编》卷66,景德四年九月甲子。
    ② 《长编》卷70,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戊午。
    ③ 《长编》卷71,大中样符二年三月庚辰。
    ④ 《长编》卷11,开宝三年春正月辛酉。
    ⑤ 《长编》卷11,开宝三年十一月丙寅。
    ⑥ 《长编》卷34,淳化四年冬十月丁丑。
    ⑦ 《长编》卷44,咸平二年夏四月丙子。
    ⑧ 《宋史》卷281,《吕端传》。
    ⑨ 《宋史》卷281,《毕士安传》。
    ① (曹魏)何晏《论语集解》卷6,《颜渊第十二》,四部从刊本。
    ② (唐)孔颖达《礼记注疏》卷52,《中庸》,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汉)赵岐注《孟子》卷5,《滕文公章句上》,四部从刊本。
    ④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27,《唐纪四十三·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二》,中华书局 1956年点校本。
    ⑤ 《论语集解》卷6,《颜渊第十二》。
    ①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纪三·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下》。
    ② 《资治通鉴》卷268,《后梁纪三·均王上上》。
    ③ 《资治通鉴》卷279,《后唐纪八·潞王下》。
    ④ 《资治通鉴》卷278,《后唐纪七·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下》。
    ⑤ 欧阳修《新五代史》卷52,《李守贞传》,中华书局 1974年点校本。
    ⑥ 《长编》卷7,乾德四年十一月癸丑。
    ① 《邵氏闻见录》卷1。
    ② 《长编》卷24,太平兴国八年春正月癸未。
    ③ 《论语集解》卷4,《泰伯第八》。
    ④ 《论语集解》卷8,《季氏第十六》。
    ⑤ 《论语集解》卷7,《宪问第十四》。
    ① 《礼记注疏》卷60,《大学》。
    ② 《宋史》卷457,《陈抟传》。
    ③ 《宋史》卷457,《种放传》。
    ④ 马令《马氏南脚书》卷16,《义死传上》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资治通鉴》卷291,《后周纪二·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中》。
    ⑥ 《长编》卷8,乾德五年三月乙巳。
    ① 《宋名臣言行录五集·五朝名臣言行录》卷1,《赵普》。
    ② 《涑水记闻》卷1。
    ③ 《孟子》卷13,《尽心章句上》。
    ④ 《宋史》卷264,《薛居正传》。
    ⑤ 《旧五代史》卷126,《冯道传》。
    ⑥ 《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文集》卷8,《岳阳楼记》,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年点校本。
    ① 《论语集解》卷10,《子张第十九》。
    ② 《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引言第1页。
    ③ 《长编》卷27,雍熙三年十月庚子。
    ④ 《宋朝事实类苑》卷2,《祖宗圣训·太宗》。
    ① 《宋朝事实类苑》卷2,《祖宗圣训·太宗》。
    ② 《隆平集》卷4,《向敏中传》。
    ③ 《论语集解》卷6,《颜渊第十二》。
    ④ 《孟子》卷7,《离娄章句上》。
    ⑤ 《论语集解》卷1,《学而第一》。
    ⑥ 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5,《俭约》,中华书局 1983年点校本。
    ⑦ 《宋朝事实类苑》卷1,《祖宗圣训·太祖》。
    ① 彭百川《太平治迹统类》卷2,《太祖圣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宋朝事实类苑》卷2,《祖宗圣训·太宗》。
    ③ 《燕翼诒谋录》卷2。
    ④ 《宋名臣言行录五集·五朝名臣言行录》卷2,《李沆》。
    ⑤ 《宋朝事实类苑》卷8,《名臣事迹·李文靖》。
    ⑥ 《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3,《景德元年》。
    ⑦ 《长编》卷56。景德元年秋七月丙戊。
    ⑧ 王素《文正于公遗事》,大象出版社2003年点校本。
    ⑨ 《安阳集》卷50,《张公神道碑铭》。
    ⑩ 《张乖崖集》卷7,《大名府请首荐张覃书》。
    ① 张镃《仕学规范》卷7,《荐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安阳集》卷50,《张公神道碑铭》。
    ③ 《张乖崖集》卷12,《语录》。
    ④ 《全唐诗》卷230,《杜甫·秋兴八首》。
    ⑤ 《东都事略》卷45,《张泳传》。
    ⑥ 《张乖崖集》卷12,《语录》。
    ⑦ 《仕学规范》卷21,《涖官》。
    ⑧ 《长编》卷34,淳化四年冬十月辛未。
    ⑨ 《长编》卷41,至道三年八月己亥。
    ⑩ 《长编》卷114,景祐元年二月乙未。
    ① 《长编》卷90,天禧元年九月己酉。
    ②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2,《王袩植三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宋史》卷282,《王旦传》。
    ④ 《宋会要辑稿》职官63之1。
    ⑤ 《文正王公遗事》。
    ⑥ 《仕学规范》卷7,《行己》。
    ⑦ 《文正王公遗事》。
    ① 《新安志》卷6,《张密学》。
    ② 晁说之《景迂生集》卷16,《清风轩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宋会要辑稿》崇儒4之3。
    ④ 《长编》卷78,大中祥符五年六月戊申。
    ⑤ 《宋史》卷306,《乐黄目传》附《乐史传》;《长编》卷21,太平兴国五年闰三月甲寅:《东都事略》卷115,《乐史传》。
    ⑥ 《长编》卷53,咸平五年十一月戊申。
    ⑦ 《苏魏公文集》卷17,《同两制论祖无择对狱》。
    ⑧ 《长编》卷32,淳化二年三月己巳。
    ⑨ 《石林燕语》卷4。
    ① 《归田录》卷1。
    ② 《涑水记闻》卷5。
    ③ 《宋名臣言行录五集·五朝名臣言行录》卷4,《寇准》。
    ④ 《邵氏闻见录》卷7。
    ⑤ 《渑水燕谈录》卷4,《才识》。
    ⑥ 《论语集解》卷2,《八佾第三》。
    ① 殿试,实则是省试完毕之后的一种复试形式,它由皇帝亲自主持,举凡出题、策士、审定名次、唱名等环节均经由皇帝决定。据杜佑《通典》卷15《选举三》(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记载,殿试大概开始于武则天时期,“武太后载初元年二月,策问贡人于洛城殿,数日方了。殿前试人自此始”。但并没有形成定制。《长编》卷13和14记载,宋太祖开宝五年(972)“召对(合格进士)于讲武殿,始下诏放榜”,第二年,“殿试遂为常制”,且殿试之后太祖所取进士人数与礼部所奏进士人数已不一样,这说明皇帝的权威开始真正渗透到选官制度中。
    ② 《宋会要辑稿》选举2之1,选举3之2。
    ③ 《东原录》。
    ④ 《论语集解》卷6,《颜渊第十二》。
    ⑤ 《长编》卷33,淳化三年五月庚戍。
    ⑥ 《长编》卷34,淳化四年九月。
    ⑦ 《长编》卷48,成平四年二月甲寅。
    ① 《长编》卷55,咸平六年十一月甲寅。
    ② 田锡《咸平集》卷1,《上太宗论军国要机朝廷大体》,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长编》卷54,咸平六年六月己未。
    ④ 《涑水记闻》卷7。
    ① 《宋史》卷282,《王旦传》。
    ② 《太平治迹统类》卷27,《祖宗科举取人》。
    ③ 《长编》卷37,至道元年夏四月癸未。
    ④ 《长编》卷84,大中祥符八年夏四月甲子。
    ⑤ 《宋会要辑稿》职官2之43。
    ⑥ 《长编》卷83,大中祥符七年九月壬子。
    ① 《长编》卷24.太平兴国八年十一月壬于。
    ②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第二册),《成公二年·传》,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788页。
    ③ 《宋朝诸臣奏议》卷39,《上仁宗答讯论地震春雷之异·别状(韩琦)》。
    ④ 《长编》卷180,至和二年六月戊子。
    ⑤ 宋敏求《春明退朗录》卷上,中华书局1980年点校本。
    ⑥ 《宋史》卷466,《宦者一·刘承规化》;《长编》卷81,大中祥符六年秋七月丙中。
    ⑦ 《长编》卷80,大中祥符六年春正月甲寅。
    ① 《长编》卷89,天禧元年二月癸巳。
    ② 《宋名臣言行录五集·五朝名臣言行录》卷4,《寇准》。
    ③ 关于澶渊之役,已有多位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如张其凡《雍熙北征剑澶渊之盟——真宗朝政治研究之一》(载于《史学月刊》1988年第1期),李涵《从寇准的遭际看北宋前期君权与相权的矛盾》(载于《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等等,本文关于这部分的论述多采撷这些学者们的观点。
    ④ 《忠肃集》卷11,《毕文简神道碑》。
    ⑤ 《王文正公笔录》。
    ⑥ 《涑水记闻》卷6。
    ① (明)杨士奇等《历代名臣奏汉》卷8,《圣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宋朝事实类苑》卷13,《德量智识·王文正》。
    ③ 《长编》卷34,淳化四年六月壬中。
    ④ 《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2.《淳化四年》。
    ⑤ 《宋会要辑稿》仪制3之11。
    ⑥ 《忠肃集》卷11,《毕文简神道碑》。
    ① 《长编》卷62,景德三年二月丁酉。
    ② 《长编》卷101,天圣元年闰九月戊戌。
    ③ (宋)不著撰人《国老淡苑》卷2,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景文集》卷62,《张尚书行状》。
    ⑤ 《长编》卷40,至道二年秋七月丙寅。
    ⑥ 《长编》卷40,至道二年冬十月己未。
    ⑦ 《东轩笔录》卷10。
    ⑧ 范祖禹《帝学》卷3,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⑨ 《宋史》卷294,《冯元传》。
    ① 《隆平集》卷7,《薛奎传》。
    ② 《宋会要辑稿》选举27之17。
    ③ 《东轩笔录》卷10。
    ④ 《长编》卷102,天圣二年秋七月己亥。
    ① 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② 《论语集解》卷8,《卫灵公第十五》。
    ③ 《论语集解》卷6,《先进第十一》。
    ④ 《论语集解》卷8,《卫灵公第十五》。
    ⑤ 《论语集解》卷4,《泰伯第八》。
    ① 《吕氏杂记》卷下。
    ② 《长编》卷56,景德元年秋七月丙戌。
    ③ 《宋名臣言行录五集·五朝名臣言行录》卷2,《李沆》。
    ④ 《王文正公笔录》。
    ① 《宋朝事实类苑》卷2,《祖宗圣训·太宗皇帝》。
    ② 胡铨《澹菴文集》卷2,《上孝宗封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朱弁<曲洧旧闻》卷1,《真宗庆太平李文靖不以为然》,中华书局2002年点校本。
    ④ 《东都事略》卷49,《王钦若传》。
    ⑤ 《涑水记闻》卷6。
    ① 《长编》卷67,景德四年十一月庚辰。
    ② 苏辙《龙川别志》卷上,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
    ③ (清)王夫之《宋论》卷3,《真宗·五》,中华书局1964年点校本。
    ④ 田况《儒林公议》,大象出版社2003年点校本。
    ① 赵善璩《自警编》卷1,《学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涑水记闻》卷2。
    ③ 《长编》卷14,开宝六年秋七月甲辰。
    ④ 朱熹在《宋名臣言行录五集·五朝名臣言行录》卷1《赵普》巾言:“(赵普)为相以天下为己任,沉毅果断,当世无与为比。”
    ⑤ 《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2,《淳化五年》;《宋会要辑稿》职官1之70至71。
    ① 《长编》卷40,至道二年秋七月丙寅,卷32,淳化二年九月乙巳;《宋史》卷285,《冯拯传》。
    ② 《长编》卷40,至道二年秋七月丙寅。
    ③ 《宋会要辑稿》职官11之1。
    ④ 《宋会要辑稿》职官11之7。
    ⑤ 《长编》卷62,景德三年二月。
    ① 《宋史》卷282,《王旦传》。
    ② 《长编》卷62,景德三年二月戊戌。
    ③ 《长编》卷221,熙宁四年三月戊子。关于宋朝君主“与士大夫治天下”之命题,已有学者作过研究,如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载于《河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张其凡《“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试析——北宋政治构架探微》(载于《暨南学报》2001年第6期)等,此外,余英时先生在他的专著《朱熹的历史世界》(三联书店2004年版)中也多有论及。
    ④ 《陈亮集》增订本附录,《陈亮言行录(李幼武)》,中华书局1987年点校本。
    ⑤ 《张乖崖集》卷第9,《升州到任谢表》。
    ⑥ 《安阳集》卷50。《张公神道碑铭》。
    ⑦ 《张乖崖集》附集卷3,《张忠定公祠堂记(王刚中)》。
    ⑧ 《涑水记闻》卷7。
    ① 《范仲淹全集·范文正公文集》卷8,《岳阳楼记》。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4页。
    ②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哲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1》,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266页。
    ③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政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第508页。
    ① 《旧唐书》卷127,《彭偃传》。
    ② 《旧五代史》卷142,《礼志上》。
    ③ 《旧五代史》卷149,《职官志》。
    ④ 《宋会要辑稿》仪制8之1。
    ① (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114,《晋高祖·平张从宾赦制》,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② 《新五代史》卷27,《康义诚传》。
    ③ 《旧五代史》卷114,《周书五·世宗纪第一》。
    ④ 《宋史》卷250,《韩重赟传》,《罗彦瑰传》。
    ⑤ 《长编》卷2,建隆二年闰三月甲子。
    ⑥ 《宋史》卷250,《石守信传》。
    ⑦ 《长编》卷2,建隆二年秋七月庚午。
    ①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六卷),第548页。
    ② 《石林燕语》卷1。
    ③ 《宋朝事实类苑》卷3,《祖宗圣训·真宗皇帝》。
    ④ 吕祖谦《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卷6,《真宗皇帝·宰相·执政》,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吕中著《宋大事记讲义》。
    ⑤ 《邵氏闻见录》卷6。
    ⑥ 《归田录》卷1。
    ⑦ 《鹤林玉露》乙编卷5,《戒更革》。
    ① 释文莹《续湘山野录》,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② 《宋名臣言行录五集·五朝名臣言行录》卷2,《李沆》。
    ③ 《龙川别志》卷上。
    ④ 《长编》卷48,成平四年三月辛卯。
    ⑤ 《长编》卷48,咸平四年三月辛卯。
    ⑥ 苏轼《东坡志林》卷4,《人物·真宗仁宗之信任》。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① 《东轩笔录》卷2。
    ② 《文忠集》卷22,《太尉文正王公神道碑铭》。
    ③ 《长编》卷59,景德二年三月甲寅。
    ① 范镇《东斋记事》卷1,中华书局1980年点校本。
    ② 《长编》卷61,景德二年八月丙戌。
    ③ 《长编》卷63,景德三年秋七月壬寅。
    ④ 《长编》卷68,大中祥符元年夏四月。
    ⑤ 《宋朝事实类苑》卷9,《薛简肃》。
    ⑥ 据程民生《宋代地域经济》(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25~326页《宋神宗时各地主要赋税数目表》所载数据计算得出。
    ⑦ 《宋代地域经济》第329页。
    ⑧ 《王文正公笔录》。
    ① 《长编》卷17,开宝九年夏四月。
    ② 《长编》卷19,太平兴国三年五月。
    ③ 《东都事略》卷53,《薛奎传》。
    ④ 《长编》卷93,天禧三年六月辛卯。
    ⑤ 《长编》卷87,大中祥符九年五月戊辰。
    ⑥ 《宋史》卷299,《李溥传》。
    ① 《长编》卷76,大中祥符四年八月壬寅。
    ② 《宋朝事实类苑》卷2,《太宗皇帝》。
    ③ 《宋史》卷265,《贾黄中传》:《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2,《淳化四年》。
    ④ 《宋朝事实类苑》卷2。《太宗皇帝》。
    ⑤ 《长编》卷66,景德四年秋七月己巳。
    ⑥ 《长编》卷34,淳化四年八月丙辰。
    ⑦ (曹魏)王肃注《孔子家语》卷2,《三恕第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宋朝事实》卷3,《圣学》。
    ① 《东轩笔录》卷1。
    ② 《宋史》卷6,《真宗一》。
    ③ 《渑水燕谈录》卷1,《帝德》。
    ① 《邵氏闻见录》卷2。
    ① 《传家集》卷43,《上体要疏》。
    ② 《宋会要辑稿》选带19之2。
    ③ 《长编》卷67,景德四年冬十月乙巳。
    ① 《长编》卷84,大中祥符八年三月戊戌。
    ② 王溥《唐会要》卷54,《省号上·中书省》,中华书局1955年版。
    ③ 俞鹿年《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70页。
    ④ 《宋会要辑稿》职官11之56,《长编》卷5,乾德二年三月乙酉。
    ① 《长编》卷34,淳化四年二月丙戌。
    ② 《长编》卷33,淳化三年冬十月壬午。
    ③ 《长编》卷34,淳化四年五月丁未,卷22,太平兴国六年九月丙午。
    ④ 《长编》卷34,淳化四年五月丁未:《玉海》卷117,《考课院》。
    ① 《宋朝事实类苑》卷25,《官职仪制·中书史房》,《宋会要辑稿》职官3之22。
    ② 孙逢吉《职官分纪》卷5,《总三师三公宰相官属》,中华书局1988年影印本。
    ③ 《长编》卷14,开宝六年五月丙辰。
    ④ 《职官分纪》卷5,《总三师三公宰相官属》。
    ⑤ 《长编》卷25,雍熙元年五月。
    ⑥ 《长编》卷82,大中祥符七年夏四月。
    ⑦ 《宋会要辑稿》职官15之34。
    ① 均见本文第五章《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精英分子的理想政治道德实践》部分。
    ② 《陈亮集》增订本附录,《陈亮言行录(李幼武)》。
    ① 《宋大诏令集》卷7,《内禅·宣和传位讯》,中华书局1962年校订本。
    ② 《长编》卷32,淳化二年三月己巳,卷34,淳化四年六月壬申。
    ③ 《宋史》卷166,《职官六》。
    ④ 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6,《论曹诵箚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⑤ 《宋史》卷162,《职官二》。
    ① 《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卷7,《熙宁三年》。
    ② 《长编》卷50,成平四年十二月。
    ③ 《涑水记闻》卷7。
    ④ 《长编》卷58,景德元年十一月丙子。
    ① 钱易《南部新书》丁,大象出版社2003年点校本。
    ② 《长编》卷88,大中祥符九年丙午。
    ③ 《宋会要辑稿》兵14之1:“真宗咸平五年诏,知水兴军向敏中兼管勾秦州路行营都总管,许以便宜行事。”曾公亮、丁度《武经总要·后集》卷7,《矫情安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云:“景德中,契丹入寇,车驾幸澶渊,以向敏中为鄜延部署、知延州。赐密诏,尽付西鄙,许以便宜从事。”《长编》卷87,大中祥符九年五月丁巳载:“(真宗)命中书侍郎、兼刑部尚书、平章事向敏中为兖州景灵宫、太极观庆成使,所至仍察史治民隐,听以便宜从事。”
    ④ 《降平集》卷7,《李若谷传》。
    ① 《自警编》卷1,《学问》。
    ② 《宋会要辑稿》职官1之70至71。
    ③ 《长编》卷62,景德三年二月。
    ④ 《长编》卷31,淳化元年十二月。
    ① 《长编》卷66,景德四年秋七月癸巳。
    ② 《文献通考》卷61,《职官考十五·提刑》。
    ③ 《长编》卷66,景德四年秋七月癸巳。
    ① 《燕翼诒谋录》卷5。
    ② 《长编》卷34,淳化四年冬十月。
    ③ 《宋会要辑稿》选举27之14。
    ④ 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上),第214~215页。
    ⑤ 《宋名臣言行录五集·三朝名臣言行录》卷2,《欧阳修》。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3《欧阳公多谈史事》,以及张鎡《仕学规范》卷22《涖官》也有同样的记载。
    ① 《宋朝诸臣奏议》卷59,《上英宗进馆阁取士箚子(欧阳修)》。
    ② 曾敏行《独醒杂志》卷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点校本。
    ① 《涑水记闻》卷1。
    ② 《涑水记闻》卷1。
    ③ 《宋会要辑稿》选举27之3。
    ④ 《宋会要辑稿》选举27之5。
    ⑤ 《宋会要辑稿》选举27之7。
    ⑥ 《长编》卷56,景德元年秋七月乙酉。
    ⑦ 《长编》卷84,大中祥符八年二月丁卯。
    ⑧ 《宋史》卷160,《选举六·保任》。
    ① 《宋史》卷306,《戚纶传》。
    ② 《宋史》卷304,《刘师道传》。
    ③ 邓小南先生在吴宗国主编的《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中提到:“在晚唐五代激剧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士人中‘清流’‘浊流’、‘文学’‘吏治’、‘文章’‘经术’之类传统分野受到了强烈冲击。动乱年代中,举重若轻、饶于吏干的官僚大行其道。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在当时形成为一场强劲的思想解放运动,知识分子‘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随之成长起来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等一批兼擅文章、经术与吏干的综合型官僚。”(见第230页)。以宋初具体的历史环境,宋初士大夫们更多地表现出道德、文才和吏能三方面的特征,而且从宋太宗朝开始,这样的官僚已在中央和地方各级部门中逐渐占据多数,太平兴国五年进士精英群体中,凡是具有这类特征的人员,要么成为位至宰辅的朝廷大员,要么成为载名史册的名臣要宦。更重要的还在于,朝廷的这种政策对后世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仁宗、神宗时期的很多著名人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成为敢当天下事的宋朝新型士大夫的代表。
    ① 《长编》卷78,大中祥符五年秋七月壬申。
    ② 《长编》卷72,大中祥符二年八月庚寅。
    ③ (明)彭大翼《山堂肆考》卷75,《舟中载石》,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④ 《明一统志》卷30,《南阳府》。
    ⑤ 《明一统志》卷63,《长沙府》。
    ① 《长编》卷41,至道三年八月己亥。
    ② 《长编》卷41,至道三年八月己亥。
    ③ 《太平治迹统类》卷5,《真宗圣政》。
    ④ 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卷30,《伏兵弭变》,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涑水记闻》卷7。
    ② 《宋史》卷282,《向敏中传》。
    ③ 《仕学规范》卷21,《涖官》。
    ④ 《隆平集》卷4,《寇准传》。
    ⑤ 《宋史》卷281,《寇准传》。
    ⑥ 《河南通志》卷56,《名宦下·南阳府》,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 《宋会要辑稿》方域16之22。
    ① 《宋史》卷282,《王旦传》。
    ② 《宋史》卷273,《何继筠传》附《何承矩传》。
    ③ 《宋史》卷282,《王旦传》。
    ④ 《明一统志》卷7,《风阳府·名宦》。
    ⑤ 《明一统志》卷68,《顺庆府·名宦》。
    ⑥ 《周礼》卷1,《天官冢宰第一》,四部丛刊本。
    ⑦ (汉)郑玄注《仪礼》卷4,《乡饮酒礼第四》,四部丛刊本。
    ① 《张乖崖集》第9~17页。
    ② 《文正王公遗事》。
    ③ 《宋史》卷277,《卢之翰传》。
    ④ 《长编》卷34,淳化四年五月。
    ⑤ 《宋史》卷487,《高丽》。
    ⑥ 《乐全集》卷40,《礼部尚书扶风马公(诰)墓志铭》。
    ① 《长编》卷61,景德二年九月己巳。
    ② (明)凌迪知《万姓统谱》卷72,《李含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③ 《明一统志》卷65,《永州府·人物》。
    ④ 《公是集》卷51,《尚书左仆射王公行状》。
    ⑤ 《长编》卷28,雍熙四年十二月。
    ⑥ 《大清一统志》卷312,《资州·名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⑦ 《宋史》卷301,《张秉传》。
    ① 方勺《泊宅编》卷1,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① 《秦汉仕进制度》,第142~143页。
    ②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第27页。
    ③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第179~187页。
    ④ 转引自许友根《唐代状元研究》第327页。
    ⑤ Ho Ping-Ti: The Ladder of Successe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何柄棣《明清社会史论》),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p112~114。
    ⑥ 《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第9~10页。
    ① 《旧唐书》卷90.《李怀远传》附《李彭年传》。
    ① 《宋会要辑稿》选举7之1。
    ② 《宋会要辑稿》选举7之3。
    ① 朱熹《四书或问》卷16,《论语·先进第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② (汉)卫宏《汉官旧仪》卷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① 《论语集解》卷4,《泰伯第八》。
    ② 《论语集解》卷8,《卫灵公第十五》。
    ③ 《孟子》卷13,《尽心上》。
    ④ (刘宋)范晔《后汉书》卷63,《李固传》,中华书局1965年点校本。
    《安阳集》,(宋)韩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八闽通志》,(明)黄仲昭,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泊宅编》,(宋)方勺,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长兴集》,(宋)沈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陈亮集》增订本,(宋)陈亮,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点校本。
    《成都文类》,(宋)扈仲荣、程遇孙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传家集》,(宋)司马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春明退朝录》,(宋)宋敏求,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点校本。
    《春秋左传注》,杨伯峻编著,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
    《春渚纪闻》,(宋)何蘧,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淳熙二山志》,(宋)梁克家,宋元方志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
    《大清一统志》,(清)和珅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澹菴文集》,(宋)胡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帝学》,(宋)范祖禹,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东都事略》,(宋)王称,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年影印本。
    《东莱集》,(宋)吕祖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东坡志林》,(宋)苏轼,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东轩笔录》,(宋)魏泰,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东原录》,(宋)龚鼎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东斋记事》,(宋)范镇,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点校本。
    《独醒杂志》,(宋)曾敏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点校本。
    《法藏碎金录》,(宋)晁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范太史集》,(宋)范祖禹,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范仲淹全集》,(宋)范仲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点校本。
    《福建通志》,(清)谢道承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陔余丛考》,(清)赵翼,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点校本。
    《公是集》,(宋)刘敞,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攻媿集》,(宋)楼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古今事文类聚·别集》,(宋)祝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古今姓氏书辩证》,(宋)邓名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归田录》,(宋)欧阳修,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国老谈苑》,(宋)不著撰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过庭录》,(宋)范公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海陵集》,(宋)周麟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汉官旧仪》,(汉)卫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河南集》,(宋)尹洙,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河南通志》,(清)孙颢、顾栋高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后汉书》,(刘宋)范晔,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点校本。
    《湖广通志》,(清)夏力恕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华阳集》,(宋)王珪,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挥麈录》,(宋)王明清,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点校本。
    《鸡肋集》,(宋)晁补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嘉祜集》,(宋)苏洵,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江邻几杂志》,(宋)江休复,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点校本。
    《江南通志》,(清)黄之隽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江西通志》,(清)陶成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景文集》,(宋)宋祁,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景迂生集》,(宋)晁说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旧唐书》,(后晋)刘啕等,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点校本。
    《孔子家语》,(曹魏)王肃注,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老学庵笔记》,(宋)陆游,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点校本。
    《乐全集》,(宋)张方平,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宋)吕祖谦,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
    《礼记注疏》,(唐)孔颖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历代赋汇》,(清)陈元龙,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影印本。
    《历代名臣奏议》,(明)杨士奇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辽史》,(元)脱脱等,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六艺之一录》,(清)倪涛,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龙川别志》,(宋)苏辙,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点校本。
    《龙学文集》,(宋)祖无择,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隆平集》,(宋)曾巩,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吕氏杂记》,(宋)吕希哲,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点校本。
    《论语集解》,(曹魏)何晏,四部丛刊本。
    《论语集解义疏》,(曹魏)何晏集解、(梁)皇侃义疏,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洛阳搢绅旧闻记》,(宋)张齐贤,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点校本。
    《马氏南唐书》,(宋)马令,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孟子》,(汉)赵岐注,四部丛刊本。
    《梦粱录》,(宋)吴自牧,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名臣碑传琬琰集》,(宋)杜大珪,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影印本。
    《明一统志》,(明)李贤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南部新书》,(宋)钱易,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点校本。
    《南阳集》,(宋)韩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能改斋漫录》,(宋)吴曾,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彭城集》,(宋)刘攽,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骑省集》,(宋)徐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曲洧旧闻》,(宋)朱弁,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点校本。
    《全宋文》,曾枣庄、刘琳主编,成都:巴蜀书社1988~1994年版。
    《全唐诗》,(清)彭定求、杨讷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点校本。
    《全唐文》,(清)董诰等编,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儒林公议》,(宋)田况,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点校本。
    《山堂肆考》,(明)彭大翼,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邵氏闻见录》,(宋)邵伯温,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渑水燕谈录》,(宋)王闢之,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石林燕语》,(宋)叶梦得,北京:中华书局1984点校本。
    《仕学规范》,(宋)张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蜀中广记》,(明)曹学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四川通志》,(清)常明等,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点校本。
    《四书或问》,(宋)朱熹,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朝事实》,(宋)李攸,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宋朝事实类苑》,(宋)江少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点校本。
    《宋朝诸臣奏议》,(宋)赵汝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点校本。
    《宋大诏令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校订本。
    《宋会要辑稿》,(清)徐松辑,北京:中华书局1957年影印本。
    《宋论》,(清)王夫之,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点校本。
    《宋名臣言行录五集·三朝名臣言行录》,(宋)朱熹,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宋名臣言行录五集·五朝名臣言行录》,(宋)朱熹,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宋诗纪事》,(清)厉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史》,(元)脱脱等,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点校本。
    《宋宰辅编年录校补》,(宋)徐白明著、今人王瑞来校补,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苏魏公文集》,(宋)苏颂,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点校本。
    《苏学士集》,(宋)苏舜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涑水记闻》,(宋)司马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点校本。
    《太平治迹统类》,(宋)彭百川,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唐会要》,(宋)王溥,北京:中华书局1955年句读本。
    《唐摭言校注》,(五代)王定保著、今人姜汉椿校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棠阴比事》,(宋)桂万荣,四部丛刊本。
    《通典》,(唐)杜佑,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影印本。
    《通志》,(唐)郑樵,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宛陵群英集》,(元)汪泽民、张师愚,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万姓统谱》,(明)凌迪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安石全集》,(宋)王安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点校本。
    《王魏公集》,(宋)王安礼,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文正公笔录》,(宋)王曾,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点校本。
    《文恭集》,(宋)胡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文献通考》,(元)马端临,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文正王公遗事》,(宋)王素,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点校本。
    《文忠集》,(宋)欧阳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文庄集》,(宋)夏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吴兴备志》,(明)董斯张,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武经总要·后集》,(宋)曾公亮、丁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武夷新集》,(宋)杨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咸平集》,(宋)田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香祖笔记》,(清)王士祯,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湘山野录》,(宋)释文莹,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小畜集》,(宋)王禹偁,四部丛刊本。
    《新安志》,(宋)罗愿,宋元方志丛刊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影印。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续湘山野录》,(宋)释文莹,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点校本。
    《颜氏家训》,(北齐)颜之推,北京:四部丛刊本。
    《燕翼诒谋录》,(宋)王标,中华书局1981年点校本。
    《仪礼》,(汉)郑玄注,四部丛刊本。
    《永乐大典》,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玉海》,(宋)王应麟,扬州:广陵书社2003年影印本。
    《玉壶清话》,(宋)释文莹,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点校本。
    《豫章文集》,(宋)罗从彦,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城语录解》,(宋)马永卿编,(明)王崇庆解,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郧溪集》,(宋)郑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张乖崖集》,(宋)张泳,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点校本。
    《直斋书录解题》,(宋)陈振孙,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职官分纪》,(宋)孙逢吉,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影印本。
    《忠肃集》,(宋)刘挚,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点校本。
    《周礼》,四部丛刊本。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点校本。
    《自警编》,(宋)赵善璙,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乾隆《长沙府志》,长沙:湖南日报图书馆藏。
    万历《湖广总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本。
    《The Ladder of Successes in Imperial China——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Ho Ping-Ti , (《明清社会史论》,何柄棣),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o
    《北宋三槐王氏家族研究》,李贵录,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北宋文人与党争——中国士大夫群体研究之一》,沈松勤,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北宋武将群体与相关问题研究》,陈峰,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北宋宰辅家族婚姻研究》,姚兆余,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察举制度变迁史稿》,阎步克,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选集》,邓广铭、漆侠主编,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黄河变迁史》,岑仲勉,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侯力,长沙:岳麓书社1998年版。
    《秦汉仕进制度》,黄留珠,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圣境——儒学与中国文化》,张立文主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斯文:唐宋思想的转型》,(美)包弼德著、刘宁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宋朝典章制度》,张希清等,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宋初朋党与太平兴国三年进士》,何冠环,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宋初政治探研》,张其凡,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宋代晁氏家族及其文献研究》,刘焕阳,济南:齐鲁书社2004年版。
    《宋代地域经济》,程民生,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宋代地域文化》,程民生,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宋代官员选任和管理制度》,苗书梅,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宋代官制辞典》,龚延明,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
    《宋代婚姻家族史论》,张邦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宋代教育》,苗春德主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宋代文官选任制度诸层面》,邓小南,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宋代文化史》,姚瀛艇主编,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宋代政治文化史论》,张邦炜,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包伟民主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宋会要辑稿人名索引》,王德毅编著,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78年版。
    《宋史》,陈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宋史论集》,李华瑞,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宋史选举志补正》,何忠礼,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唐代历史地理研究》,史念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唐代人口问题研究》,冻国栋,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唐代状元研究》,许友根,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王禹偁事迹著作编年》,徐规,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儒,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魏晋隋唐婚姻形态研究》,李金河,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先秦士人与社会》,刘泽华,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秦汉至晚清历史的一种社会学阐释》,何怀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寻找权威的道德基础——汉初德政思想研究》,于树贵,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与社会整合》,刘泽华主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吴宗国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科举制度研究》,王炳照等主编,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谭其骧主编,上海:地图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文化地理》,陈正祥,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六卷),朱瑞熙,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五卷),俞鹿年,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中华名门望族丛书·历代王氏望族》,王育济、党明德主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朱熹的历史世界》,余英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