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救援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光绪庚子辛丑年间,先是义和团短暂地占据京津地区,后是八国联军对于京城将近一年的占领与统治(对天津的战时统治更是长达两年)。由于变起仓猝,东南各省官绅商民在京津者,大部分来不及出逃而置身于北方混乱秩序的险境之中。与此同时,远在上海的部分东南绅商起而呼吁,号召东南各省官绅商民合力救援被困于京津地区的东南人士
     这是一次规模庞大的救援行动。当时的朝廷重臣与疆吏领袖,如李鸿章、奕劻、张之洞、刘坤一、袁世凯等均参与其中。救援行动中最重要的两个救援组织救济善会与东南济急善会(前身是济急善局)可以说是直接秉承时任全权大臣李鸿章的意旨而设立。盛宣怀作为东南济急善会的主要负责人,以李鸿章的名义向“各省督抚河漕提镇藩臬运道”发电呼吁“设法劝助各省同志”,并得到各省督抚的积极响应。这一事实表明,庚子救援的动员规模事实上是超越了东南各省的范围,直接面向全国。从救援效果来看,仅救济善会“由直北渡回南者计七千余人”,而将被难官商士民救援回南不过是庚子救援行动的成果之一。随着京城秩序的逐渐恢复,许多京官并不愿意渡海回南,因此在朝廷俸禄尚无法指望的庚子秋冬之季,留守京城的京官们主要依靠东南济急善会通过各种方式筹汇至京的款项度日,据李鸿章奏稿言,东南济急善会“先后汇款至五十余万两”。此外,救济善会与东南济急善会还在京津地区开办平粜局、施衣“数万套”、“掩埋白骨几万千”、“米面医药不计其数”。本文主要通过《申报》、《中外日报》、《新闻报》等报刊资料,与陆树藩的《救济日记》及相当于救济善会征信录的《救济文牍》,同时还有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和上海图书馆所藏“盛档”之未刊部分,对庚子救援行动的缘起、组织、过程、结果以及影响等进行了详细叙述与探讨,比较完整地呈现了庚子救援行动的全貌。
     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庚子年南北对立的形成与19世纪中外贸易的南北差异有重大关系。以丝茶为主的出口格局使得从对外贸易中获利的主要是东南各省,因为丝茶产区主要集中于东南。近代化的西洋器物如轮船、电报等进一步加剧了南北之间的利益分化,东南因而更容易接受西洋器物与文明,北省反之。久而久之,南与北,新与旧,俨然对立。进一步探讨,可以发现庚子救援虽然是以“东南官绅商民合力筹办”的形象面世,但本质上仍是以乡谊为基础的救援行动,李鸿章称之为“造端于各人各家亲友之相赈,扩充为同省同旗官民之普济”。庚子救援让以往潜而不彰的“省籍”意识浮出水面,成为清末新政时期“省界”意识勃发的前奏,而正是“省界”意识深刻影响了新政时期的社会和政局,并最终改变了历史。
In1900-1901, first the Boxers occupied shortly the Beijing-Tianjin Area, then the Allied Expeditionary Force occupied and ruled Beijing for nearly one year, while the wartime rule in Tianjin lasting for two years. Because the incidents happened in a hurry, most of the officials, gentry, merchants and commoners, who were natives of the provinces in Southeast China and in Beijing and Tianjin at that time, did not manage to escape out so as to be involved in the plight of disorder in North China. Meanwhile far in Shanghai, some gentry-merchants, as their natives, began to appeal, calling the officials, gentry, merchants and commoners as natives to co-operate for rescuing these people in danger from the siege in the Beijing-Tianjin Area.
     This is a large scale of rescue operation. The important court ministers and provincial officials as leaders, such as Li Hongzhang, Aisin Gioro Yikuang, Zhang Zhidong, Liu Kunyi, Yuan Shikai, participated. The most important two rescue organizations in the action——jiuji shanhui (Relief Benevolent Society) and dongnan jiji shanhui (Southeast China's Urgency Relief Benevolent Society, formerly jiji shanju, i.e. Urgency Relief Benevolent Office)——were established by directly obeying the mind of Li as the high commissioner with full power at that time. As the main person in charge, Sheng Xuanhuai telegrammed, in the name of Li,"all provinces'Governors-General, Governors, Directors-General of the Grand Canal, Director-General of Grain Transport, Provincial Military Commanders, Regional Commanders,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 Commissions, Provincial Surveillance Commissions, Paymasters", calling on "managing to rescue provincial natives", and got active responses from the latter. Such a fact proves that the motivation scale of the rescue operation in1900factually transcended the range of provinces in Southeast China, but directly faced the whole China. As for the effect of the operation, jiuji shanhui alone "rescued more than7thousand people from North Zhili back to South by sea" as only one of the achievements. With the gradual recovery of order in Beijing, many officials in Beijing were not glad to go home so that, in the fall and winter of1900when the salaries from Qing Court could not be counted on, they made a living by mainly depending on the remittance collected and transferred by dongnan jiji shanhui through all kinds of ways. According to Li's memorials to the throne, dongnan jiji shanhui "has transferred more than5hundred thousand taels in all". Moreover, jiuji shanhui and dongnan jiji shanhui set up pingtiaoju (office of selling grain at fair prices) in Beijing-Tianjin Area, donated "tens of thousands of clothes","buried tens of thousands of corpses", and doled out "countless rice, flour and medicine".
     Mainly based on Shen Pao, Universal Gazette, and Hsinwen Pao, along With jiuji riji (Relief Diary) by Lu Shufan and jiuji wendu (Official Documents of Relief) as the credit record of jiuji shanhui, along with Boxer Movement as the seventh selected edition of Sheng Xuanhuai's file data and the unpublished part of Sheng Xuanhuai's file data stored in Shanghai Library, this dissertation stated and researched in detail the origin, organization, process, result and influence of the1900rescue operation so as to demonstrate its panorama comparatively completely.
     Based on above, this dissertation declares that the formation of opposition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in China in1900had an importa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in foreign trade of the19th century. The export pattern, mainly silk and tea, enabled the provinces in Southeast China to be the main benefactor from the foreign export as the main production area of silk and tea. The modern artifacts from the West, such as steamer and telegram, further aggravated the benefit division between South and North China. Southeast China was more inclined to accept the artifacts and civilization from the West, while North China on the contrary. In the course of time, South and North, New and Old, obviously rivaled. Further research will find that, while the1900rescue operation appeared in the form of "the co-operation of the officials, gentry, merchants and commoners from the provinces of Southeast China", it essentially was a rescue operation based on native friendship, which Li called "starting from the mutual reliefs of relatives and friends among respective persons and families, expanding to the universal reliefs among officials and commoners from the same provinces and banners". The1900rescue operation surfaced the formerly unobvious "province origin", which was the prelude of "province nativist" realization that would thrive in the New Policies Era of Late Qing. It was exactly province nativist realization that deeply influenced the society and political situation in the New Policies Era, and finally changed modern Chinese history.
引文
① 李文海:《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清史研究》1993年第3期。朱浒认为,虞和平也是国内最早关注义赈的学者之一:“1988年,李文海和虞和平两位学者各自提出了对义赈的看法,标志着国内义赈研究的开始。”对于晚清义赈,朱浒在其专著中有十分详细的学术史回顾。(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9页。)本文关注的重点并不在义赈,更不想将庚子救援事件放在义赈的脉络中进行叙述,因此并没有关于义赈的学术史回顾,不过是因为李文海、朱浒的论文主要将庚子救援事件放在义赈的脉络中进行论述,故本文认为有必要对义赈略作解释。
    ② 李文海、朱浒:《义和团运动时期江南绅商对战争难民的社会救助》,《清史研究》2004年第2期。该文指出庚子救援事件也包括了“江南地区自明清以来的慈善传统”、“西方近代公益事业对中国的实际影响”这两条社会脉络。
    ① 阮清华:《非常时期的民间救济——以“庚子之变”后上海绅商义赈为例的探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② 朱浒、杨念群:《现代国家理念与地方性实践交互影响下的医疗行为——中国红十字会起源的双重历史渊源》,《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池子华的《从中国救济善会到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史林》2005年第2期:周秋光、杨智芳:《论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③ 闵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1、185、186页。
    ④ 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第457-486页。
    ⑤ 张建俅:《中国红十字会初期发展之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6-20页。实际上,张建俅在《政大史粹》2000年第2期所发表的《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1904-1912)》一文,便已涉及到庚子救援事件,该文显然也是将庚子救援事件置于红十字会的起源脉络中进行论述。见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第467页。
    ⑥ 王春霞、刘惠新:《近代浙商与慈善公益事业(1840-193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0-135页。
    ① 因为《申报》馆本身便积极参与到救援行动中,《申报》馆协赈所是当时善会组织经收捐款的…个重要机构,仅在庚子年间便刊登了八次捐款清单。《申报》馆协赈所的负责人席裕福同时也是济急善局的发起人之一和东南济急善会的主持者之一。因此,《申报》几乎就相当于东南济急善会的机关报,有关救援行动的信息,《申报》都是最早刊登,内容也最全面。
    ① 刘学照:《上海庚子时论中的东南意识述论》,《史林》2001年第1期:刘学照:《张謇庚子年间东南意识略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① 金家瑞之《论“东南互保”》和谢俊美之《“东南互保”再探讨》均如此表述,见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编:《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第357、368页。
    ② 《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第968页。转引自廖一中、李德征、张旋如等编:《义和团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43页。陈捷在《义和团运动史》中也称“东南保护约款”,见陈捷:《义和团运动史》,第73页。刘天路在《“东南互保”述论》中亦称“东南保护约款”,见《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第388页。
    ③ 金家瑞:《义和团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92页。
    ④ 马勇:《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即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74页。
    ① 《救济善会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
    ② 《救济会章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七日。
    ③ 《救济善会来往信函照录》,《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日。
    ④ 《济急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七日。
    ⑤ 实际上,“东南保护约款”是用“长江及苏杭内地”一词指称中国督抚们“允认切实保护”的各省。出现在东南各省督抚电报中的类似用语还有:“长江以内上下游”、“自吴淞以迄长江内地”、“长江各省”、“长江内地”、“长江上下游一带”、“沿海沿江各省”、“沿江海”等。盛宣怀曾在致闽浙总督的电报中明确表示:“闽浙海疆同在东南,如钧处同此办法,即电商三帅(笔者注:指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联络,共保大局。”见《有关“东南互保”的资料》,载中国近代史料丛刊《义和团》(三),第325—362页。
    ⑥陆树藩表示,救济善会“综计所费已几及二十万金”(《拟办天津工艺局启》,《救济文牍》卷一,第19页);东南济急善会表示:“截至二月底(笔者注:辛丑年)共收付过银五十万余两,约分专济、指济、公济三项,及散米、施衣、煮粥、赠贐、掩髂等费。”(《李鸿章札任锡汾文》,上海图书馆藏“盛档”,索取号:008773-1)
    ① 《任锡汾上盛宣怀禀》,上海图书馆藏“盛档”,索取号:025794.
    ② 《上海北市丝业会馆济急善局经收第六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七年正月二十四日等。
    ③ 《解款声明》,《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三日。
    ④ 《盛宣怀致杨文骏函》,载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64页。
    ⑤ 本文第四章对此有详细叙述。
    ⑥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676页。
    ① 《致上海盛京堂》,《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第876页。
    ②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从刊编辑委员会主编: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从编之六《中国海关与义和团运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1页。
    ③ 《高相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15页。
    ④ 赵炳麟:《赵柏岩集》(上),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276页。
    ① 陆睦编:《拳变系日要录》,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四辑,第69页。
    ② 陈功甫编:《义和团运动与辛丑和约》,第13页,载《民国丛书》第五编第68种。
    ③ 李希圣:《庚子国变记》,载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一),第12页。
    ① 祁龙威:《关于(庚子国变记)的作者李希圣——读义和团运动史札记》,《扬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② 《义和团书目解题》,《义和团》(四),第548页.
    ③ 《石涛山人见闻志》,载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74页。
    ④ 高枏:《高枏日记》,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庚子记事》,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144页。
    ⑤ 恽毓鼎:《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从编》第一辑,第49页。
    ⑥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11页。
    ⑦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2页。
    ① 陈璧:《五城公牍汇存》(选录),载《义和团史料》(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00页。
    ② 《义和团运动档案史料》,上册,第71页。
    ③ 《义和团书目解题》,《义和团》(四),第564页。
    ④ 日本佐原笃介、浙西沤隐同辑:《拳乱纪闻》,《义和团》(一),第111页。
    ⑤ 《英国档案馆所藏有关义和团运动的资料》,载《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2期,第9页。
    ⑥ 《义和团文献》,载《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1期第15页。
    ⑦ 《义和团运动档案史料》,上册,第97页。
    ⑧ 《王文韶日记》,第1005-1011页。
    ① 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国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221页。
    ② 林学碱编:《直东剿匪电存》,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二辑,第133页。
    ③ 《义和团运动档案史料》,上册,第111页。
    ④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11页。朝廷先于五月九日派赵舒翘、何乃莹,次日又加派刚毅前往涿州,“察看”并“劝散”义和团。在李希圣看来,此举正好导致义和团大规模的进入京师。见李希圣:《庚子国变记》,《义和团》(一),第12页。
    ⑤ 刘以桐:《民教相仇都门闻见录》,载《义和团》(二),第184页。
    ⑥ 陆睦编:《拳民系日要录》,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三十四辑,第77页。
    ⑦ 《庸扰录》,载《庚子记事》,第251页。
    ⑧ 刘以桐:《民教相仇都门闻见录》,载《义和团》(二),第184页。
    ⑨ 《义和团运动档案史料》,上册,第126页。
    ⑩ 《西巡回銮始末记》,载中国历史研究社编:《庚子国变记》,上海书店1982年版,第136、137页。
    11 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国研究》,第255页。
    ① 当然,京师之乱局面的形成,乃至庚子国变的出现,更主要的原因是清政府决策层的决策失误,而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列强对中国社会日益全而与深入的入侵,及其所必然导致的中西之间的对抗。
    ② 陈捷:《义和团运动史》,第30-35页;陈功甫编:《义和团运动与辛丑和约》,第13—17页。
    ③ 金家瑞:《义和团运动》,第122页;廖一中、李德征、张旋如等编:《义和团运动史》,第178、179、336页。
    ④ 马勇:《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第422、423页。
    ① 《庸扰录》,载《庚子记事》第261页。
    ②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57页。《高枏日记》中对此事亦有记载,见《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52页。
    ③ 华学澜:《庚子日记》,《庚子记事》第109页。
    ④《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53页;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7页:《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48页。
    ①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30、31页。
    ② 《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69、170页。
    ③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
    ④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上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651页。
    ⑤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52页。关于翰林院点到,恽毓鼎、高枏也有相当详细的记录,见《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57、58页;《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54、155、156页。
    ①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后来,一些因告假而“前资注销”的京官,因奔赴行在“反得优奖”,而那些留京困守人员则被打压,这些现象颇让恽毓鼎愤愤不平。见《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57页。
    ② 华学澜:《庚子日记》,《庚子记事》第112页。
    ③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22页。
    ④ 包士杰辑:《拳时上谕》,载《义和团》(四),第126页。
    ⑤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第36页。
    ⑥ 刘体智:《异辞录》,卷三,第346页。
    ① 李鸿章语,原句为:“刻下北京无主,各武员便宜行事,势难遥制。”见朱寿鹏编:《东华续录》光绪一百六十一,第204页。
    ② 如陈捷所著之《义和团运动史》在“联军肆虐”一节中主要讲述了联军抢劫财物、奸淫妇女等暴行及“首祸大臣”被褥之情况,见陈捷:《义和团运动史》,商务印书馆馆1930年影印版,第122-126页;陈功甫所编之《义和团运动与辛丑和约》在“联军陷北京”一节中主要关注北京城破时之“官绅殉难”的状况,见陈功甫编:《义和团运动与辛丑和约》,商务印书馆1930年影印版,第34—39页;金家瑞所著之《义和团运动》在“帝国主义强盗的滔天罪行”一节中,主要从“烧毁方面”、“惨杀方面”、“抢劫方面”及“奸淫罪行”等四方面历数联军罪行,尤其关注联军对我国文物方面的掠夺,见金家瑞:《义和团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137—142页;廖一中、李德征、张旋如等所编之《义和团运动史》在“北京陷落与八国联军的暴行”一节中,亦主要是从烧杀掠淫等方面讲述联军罪行,见廖一中、李德征、张旋如等编:《义和团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35—346页;马勇所著之《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在“千年古都惨遭蹂躏”一节中,也主要是从烧杀淫掠等方面讲述联军暴行,见马勇:《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00-506页。
    ①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35、37页。
    ②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61页。
    ③ 《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74、177页。
    ④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4页。
    ⑤ 洪寿山:《时事志略》,载《义和团》(一),第94、95页。
    ⑥ 陈璧:《望岩堂奏稿》,第20、21页;《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61页;《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75页;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58页。
    ⑦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75页。
    ⑧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第52、53页。
    ① 洪寿山:《时事志略》,载《义和团》(一),第95页。
    ②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76、182页。
    ③ 华学澜:《庚子日记》,《庚子记事》,第116、117页。
    ④ 因颐菊泉家境富有,故自七月二十四日至三十日,洋人便“已来八次矣”,此后仍陆续前来。见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16、117、118页。
    ⑤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35、42页。
    ⑥ 杜某:《庚子日记》,载《义和团史料》下册,第570页。
    ① 《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69、170页。
    ② 陶孟和:《辛丑日记序》,见华学澜撰:《辛丑日记》,载《续修四库全书》·五八三·史部·传记类,第461页。
    ① 《清代殊卷集成》,第65册,第403页。
    ② 曹允源:《诰授资政大夫赠头品顶戴原任日讲起居注官二品衔翰林院侍读学士恽府君墓志铭》,《澄斋日记》,附录三。
    ③ 《澄斋日记》,第128页。
    ④ 《澄斋日记》,第132、133页。
    ⑤ 《澄斋日记》,第134页。
    ⑥ 《清代殊卷集成》,第70册,第3页。
    ⑦ 《澄斋日记》,第135、154页。
    ⑧ 《澄斋日记》,第133页。
    ⑨ 《清代殊卷集成》,第71册,第211页。
    ⑩ 《澄斋日记》,第118、138、106、117页。
    ① 《澄斋日记》,第79页。
    ② 《澄斋日记》,第80、101页。京官中以“消夏”、“消寒”为名的交往聚会传统,由来已久,魏泉所著《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19世纪宣南的文人群体研究》一书对此有详尽叙述。见魏泉:《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19世纪宣南的文人群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③ 华学澜:《庚子日记》,《庚子记事》第105、106、107页。实际上,在翰林院点到之后,在京京官仍在为那些点名不到又无人为之告假的京官设法:“支继师来信,因早间谈及同乡袁励准庶常,呼名不到,以大宛多寄籍,乡谊不笃,无人代为告假,故适又见清秘堂黄石荪言及之。石荪意在保全一功名,故来咨问名,并索结,即将酌升印结填名并写数语交来人赍回。”华学澜:《庚子日记》,《庚子记事》第108页。
    ④ 《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筹设文武学堂及游学章程》,载沈云龙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32辑,第306页。
    ① 《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46、148、149、150、151页。该款报销未准,后又因部分四川京官私分 该款再起风波。详情见后文。
    ②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59页。
    ③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62页。
    ④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82页。
    ⑤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61页。
    ⑥ 《德宗实录》卷四六八,第149页。
    ⑦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63页。
    ① 《高相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83页。
    ②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63页。
    ③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84页。
    ④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第34页。
    ⑤ 《大学士崑冈等折》、《照录总税务司赫德复函》,载《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495、496页。
    ⑥ 《照录总税务司赫德复函》,《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496页。
    ⑦ 《那桐日记》,第350页。
    ⑧ 《照录与总税务司赫德问答节略》,载《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497页。
    ⑨ 《那桐日记》,第350页。
    ⑩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第34页。
    11 《那桐日记》,第351页。
    12 《德宗实录》卷四六八,第135页。
    13 《军机处寄庆亲王奕劻等上谕》、《军机处寄大学士崑冈等上谕》,载《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513、 514页。
    ① 《那桐日记》,第351、352页;《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64页。
    ② 《德宗实录》卷四六八,第136页。
    ③ 高枏在日记中如此表述:“曾君和、郭春畲、陈玉苍等约同人三十余与赫德信,请给执照,便探两宫,今日送去,尚无回信。”见《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76页。
    ④ 据《高枏日记》载,李希圣、黄曾源等“往会李佳白,并会美使康格”,“告以欲探两宫”。见《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80页。
    ⑤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81页。
    ⑥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77、178页。
    ⑦ 日本佐原笃介、浙西沤隐同辑:《拳乱纪闻》,《义和团》(一),第167页。此一事件在《高枏日记》中亦有记载,并附有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三人复电。见《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91、192页。华学澜之《庚子日记》亦提及此事,并抄录了李鸿章、刘坤一之复电。见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26、127页。该电及李鸿章复电在《李鸿章全集》也均有存载,见《附东抚袁转电》、《寄东抚袁飞递徐尚书等》,载《李鸿章全集》第27册,电报七,第260、261页。
    ①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66页。
    ②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第22页。
    ③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53、56页。
    ④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52页。
    ⑤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98页。
    ⑥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34、36页。
    ⑦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61页。
    ⑧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87页。
    ⑨ 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17、121、138页。
    ①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60页。
    ②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60页。
    ③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78、179页。
    ④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36、39页。
    ⑤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77页。
    ⑥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38页。
    ⑦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第35页。
    ⑧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从编》第一辑,第65页。
    ⑨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89页。
    ①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64页。
    ②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63页。
    ③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96页。
    ④ 《维新志士、爱国报人彭翼仲》,大连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页;《齐如山回忆录》,第56、57页。
    ⑤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63页。
    ⑥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01、206页。
    ⑦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54、61、63页。
    ⑧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96页。
    ⑨ 十一月二十九日,恽毓鼎“赴北城柏林寺翰林院公所领俸,三四品俸发四成,仅领到四十金”(《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71页);十一月二十九日,华学澜“领俸五成”(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39页);十二月一日,高枏“到昆师处领俸银廿一两八钱二分”(《高 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25页)。在此前之十一月二十二日,“八旗满蒙汉及绿营兵丁钱粮,均于今日按五成开放。各人虽领饷无多,究沾国帑,更可望以后钱粮不致裁免矣。城内凡在旗之人,人人欢悦”(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67页)。
    ①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16、135页。
    ②《高相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83、184页。
    ③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65、466页。
    ④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36页。
    ⑤《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17页。
    ⑥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71页。
    ① 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40、141页。
    ②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90、191、216页。
    ③ 叶昌炽:《缘督庐口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68页。
    ④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92页。
    ⑤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98页。
    ⑥ 《齐如山回忆录》,第62、63页。
    ① 华学澜:《庚子日记》,《庚子记事》第111页。
    ①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48、49、50、51、52、53页。
    ② 当然不能仅凭恽毓鼎的求神问卜便将其定义为守旧之人.其他更多证据散见于恽毓鼎《澄斋日记》,如到了新政时期的1903年,在举国趋新的状况下,恽毓鼎在日记中表示,其“独于理学、史学、古文、诗各书,一见若旧交,深嗜笃好,不忍释手”,同时与友人“于东南新学俱深恶而痛斥之”。关于这一点,后文还有详述。《澄斋日记》,第176页。
    ③ 罗志田曾在其文章中对于这一问题作了细致分析。见罗志田:《异端的正统化:庚子义和团事件表现出的历史转折》,载氏著《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3年版,第1—33页。
    ④ 《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45、149、152、165页。
    ①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1、442页。
    ②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3页。
    ③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68、189页。
    ④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77页。
    ⑤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74页。
    ⑥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67页。
    ⑦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70页。
    ①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57页。
    ②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69页。
    ③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95、214页。
    ④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6页。
    ⑤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57页。
    ⑥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5、455页。
    ⑦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12页。
    ⑧ 《澄斋日记》,第117、189页。
    ① 《澄斋日记》,第56、138、123页。
    ② 《澄斋日记》,第143、144、138、145、162页。
    ①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77页。
    ②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第216、217页。
    ③ 李希圣:《庚子国变记》,载《义和团》(一),第14页。
    ④ 袁昶:《乱中日记残稿》,载《义和团》(一),第338页。
    ① 《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46页。
    ② 柴萼:《庚辛纪事》,载《义和团》(一),第326页。
    ③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1页。
    ④ 《拳事杂记》,《义和团》(一),第244、252页。
    ⑤ 《拳乱纪闻》,《义和团》(一),第124页。
    ⑥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58、474页。
    ⑦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78页。
    ⑧ 《拳乱纪闻》,《义和团》(一),第164页。
    ⑨ 洪寿山:《时事志略》,载《义和团》(一),第97页。
    ①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71页。
    ② 《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上册,第788、816、837、840页:下册,第1020页。
    ③ 柴萼:《庚辛纪事》,载《义和团》(一),第315页。
    ④ 《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482页。
    ⑤ 华学澜:《庚子日记》,《庚子记事》,第114、115页。
    ⑥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54页。
    ①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87页。
    ② 《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上册,第868、869页。
    ③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69页。
    ④ 华学澜:《庚子日记》,《庚子记事》,第138页。
    ⑤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72页。
    ① 《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497、550、552页。
    ② 华学澜:《庚子日记》,《庚子记事》,第114、115页。
    ③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86页。
    ④ 马勇:《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第502页。
    ⑤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63页。柴萼《庚辛纪事》亦如此记载:“联军入城,喧传若竖白旗者贷死,于是屋外竖某国顺民旗者,望中皆是,寿与仲弗急仰药。”见柴萼:《庚辛纪事》,载《义和团》(一),第315页。
    ⑥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75页。
    ⑦ 华学澜:《庚子日记》,《庚子记事》,第115、116、122页。
    ⑧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34、35页。
    ① 洪寿山:《时事志略》,载《义和团》(一),第93页。
    ②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64页。“宛其死矣,他人入室”语出《诗经》,宋人范晞文释其意:“悲其君有酒食鼓瑟之不能乐,犹有国而弗治,则将为他人之所有也。”见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一,《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九。
    ① 林存阳:《赶考路上—林伯桐(公车见闻录)小议》,见“思与文”网站:http://www.chinese-thought.org/shgc/008372.htm
    ② 宓汝成:《近代中国铁路史料》,第314页。
    ③ 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75页。
    ④ 天津籍京官华学澜在庚子年四月十七日的日记中记载了当天乘火车由京赴津的经历:“车中人不少,强半赴保定者。巳正抵京,乘洋车到家。”见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99页。
    ① 日本佐原笃介、浙西沤隐同辑:《拳事杂记》,《义和团》(一),第250、251页。
    ② 《义和团书目解题》,《义和团》(四),第565页。
    ① 李文海、林敦奎、林克光编著:《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109、112、、113、115、119、120、122、127、128、129、131、133、139、140、141页。
    ② 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第41页。
    ③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49页。
    ①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3页。
    ② 《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44页。
    ③ 华学澜:《庚子日记》,《庚子记事》第101页。
    ④ 华学澜:《庚子日记》,《庚子记事》第102、103页。
    ⑤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55页。
    ①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52页
    ②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从编》第一辑,第58、60页。
    ③ 《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95页。
    ④ 《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221页。
    ⑤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49页。
    ⑥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4、445页。
    ⑦ 一竿,即一千。《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63页。
    ⑧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50、452页。
    ①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4、445页。
    ② 《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46、147页。
    ③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53、55页。后来证实,刘可毅确实死于拳民之手。
    ④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8页。
    ⑤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5、446页。
    ⑥ 《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47、148页。
    ⑦ 联军破城前夕,叶昌炽本人也奔赴昌平,同行者有友人“淮海父子”。此后,其日记中常有京官或平民到昌平之记载,且行状极为狼狈。二十一日,“见一人哭于道,询之,昨夜洋兵攻齐化门,使馆出柙之虎,鼓噪应之,炮声大作,火光烛天,弃其妻孥,只身徒步至此”。二十三日,廖寿恒至昌平,“行遇溃勇,时避 高粱中,三日间关始达此,失去一小僮,无下落,即馈粥一瓯,佐以两肴,不啻芜萎亭之豆粥矣”。二十五日,“孙子均吏部”亦自都中到昌平;同日,“顾康民来,孑然一身,求绨袍之赠,余与久高,各假以敝衣一袭”。其他到昌平者,还有“左笏卿前辈”、“朱益斋前辈”、“葵初昆仲”、“王聘三”、“陈孟符”等。见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7、456、457、458、459、461页。
    ①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从编》第一辑,第53、56、59页。
    ② 《高相日记》,《庚子记事》,第162页。
    ③ 《袁抚台来电》,《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电牍),第8356页。
    ④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7页。
    ⑤ 沈厚鋆:《陆润庠庚子书札笺注》,载陆承曜主编:《传统文化研究》第8辑,白山出版社2000年版,第131页。
    ① 后来,李符曾亲自赴沪取汇,再返汴:李石曾也送全家经顺德到汴,赁屋以居。见《张守炎庚子六月至九月致吴重熹函十二件》,载《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上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843、844、845、852、857、858、859页。
    ② 《张守炎庚子六月至九月致吴重熹函十二件》,载《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上册,第844、847、850、854、856、858页。
    ③ 《拳事杂记》,《义和团》(一),第254页。
    ④ 管鹤:《拳匪闻见录》,载《义和团》(一),第478页。
    ① 林颦:《被难始末记》,载阿英:《庚子事变文学集》下册,第1075、1077、1078、1080、1081页。
    ②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53页。叶昌炽、高枏的日记均提到过该事件,见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8页;《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48页。
    ③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55页。叶昌炽的日记中也提到过这件事,见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9页。
    ④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46、448页。
    ① 《拳事杂记》,《义和团》(一),第253、254页。
    ② 陈捷:《义和团运动史》,第33、34页;金家瑞:《义和团运动》,第122页。
    ③ 《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49页。
    ④ 《拳乱纪闻》,《义和团》(一),第136页。
    ⑤ 管鹤:《拳匪闻见录》,载《义和团》(一),第476、477页。
    ① 林颦:《被难始末记》,载阿英:《庚子事变文学集》下册,第1075、1076页。
    ② 管鹤:《拳匪闻见录》,载《义和团》(一),第478、479页。
    ③ 林颦:《被难始末记》,载阿英:《庚子事变文学集》下册,第1076、1078页。
    ④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60页。
    ⑤ 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14页。
    ⑥ 《高枏日记》,《庚子记事》,第173、198页。
    ①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69页。
    ② 沈厚鋆:《陆润庠庚子书札笺注》,载陆承曜主编:《传统文化研究》第8辑,第133、134页。
    ③ 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19、120页。
    ①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46、47页。
    ②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载《义和团》(二),第469页。
    ③ 林颦:《被难始末记》,载阿英:《庚子事变文学集》下册,第1077、1081页。
    ④ 陈睦编:《拳变系日要录》,第141页。
    ①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册,第677、678页。
    ② 在刘文鹏看来,“电报并不能完全取代驿传体系”有三个原因:一是“电报费用昂贵,电文必须尽量斟酌,反复压缩,以求简约,对事务的商讨无法展开”:二是电报网络的发展尚需时日,一些边远地区电报设置很晚,“所以与驿传体系有一个互为补充的并行时期”;三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清朝对电报虽很倚重,但也一直心存顾忌”。夏维奇在其论文《晚清电报的引入对清代谕旨奏折制度的影响》中,亦指出电奏不同于普通奏折的一个基本区别便是:电奏须是“紧要事件”的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也主要是由于“电报花费甚巨”。见刘文鹏:《清代驿传体系的近代转型》,《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第60、62页;夏维奇:《晚清电报的引入对清代谕旨奏折制度的影响》,《安徽史学》,第80页。
    ③ 夏维奇:《晚清电报的引入对清代谕旨奏折制度的影响》,《安徽史学》,第79页。
    ④ 邮电史编辑室编:《中国近代邮电史》,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年版,第54、55、63、64页。
    ① 《创办电报请奖折》,《李鸿章全集·奏稿》第三册,卷54.
    ① 《中国近代邮电史》,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年版,第63、64、65页。
    ②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5页。
    ③ 《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上册,第591、592页。
    ④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7页。
    ⑤ 《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1—121页。
    ①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41页。
    ①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46页。
    ②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50、52、72、84页。
    ③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50、52、55、56、58、59页。
    ①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57、58、64、65、66页。
    ② 盛宣怀于五月二十三日致被北京电局电、五月二十五日致奕勖、荣禄电即由张家口专送。见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51、74、77页。
    ③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76页。
    ④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80页。
    ⑤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84页。
    ⑥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82页。
    ⑦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86、97、105、106页。
    ①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16页。
    ①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18页。
    ②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43页。
    ③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64、189、190、191页。
    ④ 其间,六月二十八日,罗丰禄又两次致电袁世凯,表示英、意、比三国外部极盼“窦、萨、屠三使密电,祈准照美例,饬取寄洋”。见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40、144、145、156页。
    ⑤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56、157页。
    ⑥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59、160页。
    ⑦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74页。
    ⑧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77、178、179页。
    ①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80、184页。
    ①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05页。
    ② 《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156、157、162、163页。
    ③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98页。
    ④ 黄溶:《花随人圣庵摭忆》中册,第458页。
    ⑤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73、99页。
    ⑥ 类似的电报有不少:六月一日,盛宣怀致电各电局,“初一保定寄来直隶藩司所发荣中堂寄长江李钦差、沿江七督抚明电,不准传抄,如有泄露,惟该局是问”;六月二十八日又致电各省电局撤销“与东南大局甚有关系”的“挂林沁电”。见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97、140、141、142、143页。
    ①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22、123、155页。
    ② 《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194、195页。
    ③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80页。
    ④ 徐建国:《近代民信局的寄递网络研究》,《安徽史学》2009年第3期,第31页。
    ⑤ 黄鉴晖:《民信局兴亡简史》,《浙江学刊》1986年第6期,第41页。
    ⑥ 徐珂:《清稗类钞》第5册《信局》,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2290页。
    ⑦ 楼祖诒:《中国邮驿史料》,人民邮电出版社1958年版,第55页。
    ① 马骏昌等著《北京邮史》,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第34页。
    ② 《中国近代邮电史》,第23、24页。
    ③ 《北京邮史》,第32页。
    ④ 黄鉴晖:《试论近代海关邮政与民信局的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74页。
    ⑤ 《北京邮史》,第34页。
    ⑥ 黄鉴晖:《试论近代海关邮政与民信局的关系》,第75、76页。
    ⑦ 事实上,从1900年至1905年间,邮政官局与民信局还处于相当激烈的竞争之中,尽管邮政官局在政策方面占尽优势,但毕竟民信局拥有数百年的历史积累,在内地铺开的规模和深度都是起步不久的邮政官局难以企及的。从1906年后,“由于邮政局的机构大量增加,业务所涉范围扩大,并改善或增设了多项邮递服务项目”,邮政官局才在与民信局的竞争中逐渐获得越来越明显的优势。参见黄鉴晖:《试论近代海关邮政与民信局的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第79、80、81、82页。
    ① 《缘督庐日记钞》,卷八,第二十七页。
    ① 《那桐日记》,第347页。
    ② 据陶孟和之《辛丑日记序》,华学澜因家贫,不能独立门户,“在京馆金寿家”。庚子后,华学澜得放黔省试差,“逾年,家眷始迁京”。见陶孟和:《辛丑日记序》,载华学澜:《辛丑日记》,
    ③ 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01、102、103、104、105页。
    ④ 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第六册,第3276、3277页。
    ① 《缘督庐日记钞》,卷八,第三十四页。
    ① 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10、111页。
    ②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55、84、100、114页。
    ③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21页。
    ④ 《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六日。据华学澜《庚子日记》,华金寿之子华石斧于七月十八日起程前往南方料理其父后事。见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14页。
    ① 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10页。
    ② 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05、106、107、110、117页。
    ③ 北京市档案馆编:《杨度日记(1896—1900)》,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174、177页。
    ④ 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18、119页。
    ⑤ 八月二十八日,赫德便向恽毓鼎表示,“可以代寄南信”。见《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64、67、68页。
    ① 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24、125页。
    ②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10页。
    ③ 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42页。《汪穰卿先生传记》亦有类似记载,《中外日报》“至庚子夏秋间,北方拳匪肇衅,始复增至万余”,而“是时上海之报纸,最流行者为《申报》及《新闻报》”。见汪诒年纂辑:《汪穰卿先生传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9页。
    ④ 岑洪:《义和团运动期间的(申报)舆论》,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的硕士学位论文;况落华:《(新闻报)视野下的义和团运动》,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钱秀飞:《<中外日报>视野下的义和团运动》,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⑤ 庚子国变时,在武汉就读铁路学堂的曹汝霖,在回忆录中表示,“余只看报章,实情不甚了了,史称为庚子之役”。见曹汝霖:《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页;湖北鄂城人朱峙三得知有关京城的消息,主要来自其父,而其父订有《申报》,此外另有其师“自武昌寄回《新闻报》”,见胡香生辑录:《朱峙三日记(1893—1919)》,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69、70页;时在云南蒙自任文案的旗人天主教徒英敛之从友人处得知“北京被拳匪围城”,后至越南河内“向纪司铎借《汇报》八张,归阅,津、京乱甚,消息难详,为之忧闷,不知家中安否”,见方豪编录:《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庚子年五月二十六日、六月二十七日:身在湖南的杨度在六月二十日的日记中也详细记载了其通过“阅报”所获得各种军国大事信息,并表示“南北已成分局”,见《杨度日记》,第175页。
    ① 《翁同龢日记》第六册,第3271、3274、3277、3282页。
    ② 《联军入京》,《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③ 《警信六十五志》,《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④ 七月二十二日,盛宣怀曾致电“各省电局、将军、督抚”,告知“联军十九据通州,拟攻东直门,另由河西务赴京西南”。见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92、193页。
    ⑤ 《中国近代邮电史》,第72页。
    ① 《警信五十二志》、《警信六十七志》,《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年七月十三日、七月二十七日。
    ② 《翁同龢日记》第六册,第3280页。甚至到了七月二十八日,《中外日报》在“紧要新闻”中仍详细报道了陈学棻“毙命”的消息。见《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八日。
    ③ 《匪平喜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三日。
    ④ 《阅本报纪匪平喜电率笔书此》,《中报》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四日。
    ⑤ 《翁同龢日记》第六册,第3275、3297、3280、3286页。
    ① 《翁同龢日记》第六册,第3282、3289页。
    ① 《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一、二日。
    ② 《函述天津乱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日。
    ③ 《行纪照录》,《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④ 《慈谿王君来函照录》,《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
    ① 《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日、八月十一日、八月二十一日。
    ② 《记京电局冯君遇险事》,《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三日。
    ③ 《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五日。
    ④ 《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五日、七月十七日、七月十八日、七月二十五日、七月二十七日、八月十八日、八月二十三日、八月二十七日。
    ① 据报道,刘坤一向其“寄银五百两以济急用”,又“函讬漕督以下各官推情资助”。见《中外日报》光绪 二十六年八月二十八日。《申报》于闰八月一日也“宦海飘零”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报道。见《宦海飘零》,《申报》光绪二十六闰八月一日。
    ① 《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一日。
    ② 《宦海飘零》,《申报》光绪二十六闰八月一日。
    ③ 《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六日、八月二十六日、八月十一日、八月二十七日、闰八月七日。
    ④ 《招寻孙仲英》,《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一日。
    ① 《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六日。
    ① 济急善局此后扩展为东南济急善会,盛宣怀成为该善会最重要的主持者,本文第四章将详述。
    ② 《救济善会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
    ③ 《济急善局公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④ 《劝募救济兵灾捐款》,《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
    ① 《欣回故土》,《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三日。
    ② 《谊笃梓桑》,《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四日。
    ③ 周秋光:《近代中国慈善论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5页。
    ④ 余迅翎:《东华医院与近代香港华人社会》,暨南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12页。
    ⑤ 张晓辉主编:《百年香港大事快览》,天地出版社2007年版,第70页。
    ⑥ 张晓辉:《近代香港的华商社团》,《档案与史学》1998年第1期。
    ① 《粤人好义》,《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七日。
    ② 贺跃夫:《晚清广州的社团及其近代变迁》,《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广州简史》认为创办人是“朱寅初、陈启沅等设”,见杨万秀、钟卓安主编:《广州简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332页。
    ③ 《广州简史》,第332页。《申报》光绪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以“粤海春波”为题对此亦有报道,指出其“专为儿科一门而设”。
    ④ 《粤省平粜》,《申报》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十二日。
    ⑤ 《关心民食》,《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一日;《局示照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⑥ 《傅相批牍》,《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六日。
    ⑦ 贺跃夫:《晚清广州的社团及其近代变迁》,《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⑧ 《广州简史》,第332页。
    ⑨ 邱捷:《清末广州的“七十二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① 《济急第九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① 徐桢基口述,虞云国整理:《陆树藩其人与皕宋楼藏书售日事》,《史林》2007年增刊。
    ② 徐桢基:《潜园遗事——藏书家陆心源生平及其他》,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页。
    ③ 上海图书馆藏《潜园友朋书札》卷一,第5、6页。
    ④ 徐桢基:《潜园遗事——藏书家陆心源生平及其他》,第7页。
    ⑤ 《德宗实录》卷295,第922页。
    ⑥ 徐桢基:《潜园遗事——藏书家陆心源生平及其他》,第32页。
    ⑦ 《德宗实录》卷316,第95页。
    ⑨ 徐桢基:《潜园遗事——藏书家陆心源生平及其他》,第31页。周越然在《言言斋书话》中亦表示,“存斋先生归湖后,好做公益之事:积谷、育婴、造桥诸事,无不任之”。见周越然:《言言斋书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⑨ 该履历为光绪二十八年所编,陆树藩此后履历为:“二十六年七月,拳匪变起,出资创办救济善会:二十七年六月经直隶总督李鸿章委办江浙一带顺直善后赈捐,集款五十余万金,于顺直赈捐案内报捐花翎,捐升道员,指分直隶试用,并加三品衔;十二月初九日奉旨赏加二品衔,并交军机处存记。”见秦国经主编:《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6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04页、605页。
    ⑩ 徐桢基口述,虞云国整理:《陆树藩其人与皕宋楼藏书售日事》,《史林》2007年增刊。
    ① 顾志兴:《关于皕宋楼藏书之出售原因及评价——(藏书家陆心源)的序外文》,王绍仁主编:《江南藏书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② 徐桢基口述,虞云国整理:《陆树藩其人与皕宋楼藏书售日事》,《史林》2007年增刊。
    ③ 《募助湖州中西学堂启》,《申报》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八日。
    ④ 据《申报》载,陆树藩多次参加上海仁济善堂组织的“寿仪移赈”活动,见《申报》二十三年四月十九日;二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
    ⑤ 徐桢基认为救援行动为陆树藩首先提出,原文如此:“陆树藩很为在京浙籍旧同事担忧,便与在沪的一些职和归里京官及名人乡绅、商界朋友相商,准备成立一机构,行使国外红十字会的职能,募捐救助南返及留京欲归之南方官员。这一设想一开始末获沪上官绅商的支持,后去杭获潘赤文赞同,遂返沪筹备。”见徐桢基口述,虞云国整理:《陆树藩其人与皕宋楼藏书售日事》,《史林》2007年增刊。李文海、朱浒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江南绅商对战争难民的社会救助》一文中认为,“这个动议可能是由杭州鼎记钱庄执事潘赤文提出的,因为根据陆树藩自己的说法,他是得知潘赤文‘大发善愿,拟救济北京被难官商,先垫巨款’后,才产生创设救济会念头的”。见李文海、朱浒:《义和团运动时期江南绅商对战争难民的社会救助》,《清史研究》2004年第2期。
    ① 上海图书馆藏《救济文牍》卷四,第6页。
    ② 吴彝生:《杭州钱庄业的回忆》,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文史集粹·经济卷》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53页;程心锦:《旧时代的杭州商会》第九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研究委员会1964年编印,第122页。
    ③ 原文:“鼎记庄省请客费洋十员。”见《浙江杭州同善堂八月十六日起二十九日止经收晋赈捐数目》,《申报》光绪五年九月十六日。
    ④ 光绪十二年四月,上海三马路与昌丝栈陈竹坪经募山东赈捐,“杭州鼎记庄洋两元”,见《申报》光绪十二年四月二十九日;光绪十五年五月,上海四马路文报局内协赈公所经收山东奉天赈捐,“杭省鼎记庄募求免灾三元,罗丙魁二元,廉卿、潘赤文、宋式斋三人各一元”,见《申报》光绪十五年五月十八日;光绪十五年七月,苏州安节局代赎协赈公所经收捐款,“浙省鼎记庄二元”,见《申报》光绪十五年七月十五日;光绪二十四年五月,上海北市丝业会馆筹赈公所施子经收顺直山东湖北安东淮徐赈捐,“鼎记庄潘赤文洋五十元”,见《申报》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日等。鼎记庄或潘炳南还有许多次赈捐,或因字迹过于模糊,难以完全辨认,或因过于琐碎,并未录入。
    ⑤ 《余上乞振公函》,《申报》光绪二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惠济邻封》,《中报》光绪二十五年七月三日;《新嵊会三邑水灾募赈公启》,《申报》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十七日等。
    ⑥ 《照录杭垣潘君赤文致余上乞振公所书》,《申报》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五日。
    ① 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新编浙江百年大事记1840-1949》,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6页。
    ② 《助赈摭要》,《申报》光绪十九年四月二十八日;《助赈摭要》,《申报》光绪十九年六月一日:《上海北市丝业会馆筹赈公所施少钦经收顺直山东河南山西赈捐四月廿四五日第三千五百六十九至七十次清单》,《申报》光绪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助赈摭要》,《申报》光绪十九年九月十四日:《上海北市丝业会馆筹赈公所施少钦经收顺直山东河南山西赈捐六月十四至十八日第三千六百十六至廿次清单》,《申报》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上海北市丝业会馆筹赈公所施少钦经收顺直山东赈捐十二月二十至三十日第三千八百至八百十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年正月十四日,等等。
    ③ 《致余晋珊观察附启》,《救济文牍》卷四,第8页。陆树藩在致江苏布政使陆元鼎的信中亦有类似表达:“侄不揣愚陋,为援救亲友起见,创立红十字会,曾向济急局诸君子商议,均不以为然,婉辞谢绝。侄自 顾德薄力微,恐难担此巨任,不得已乞合肥相国劝谕诸公略为接济,往来公牍均已登报,想邀钧鉴。合肥临行时,谕以诸公颇有蜚语,必须赶紧开办,并蒙奖以小子可造等语,实深惭感。”见《复陆春江方伯》,《救济文牍》卷四,第4页。陆树藩在陈辰田的信中,亦表示“承示严筱舫诸公,侄创始时曾与共商,均不以为然”。见《致陈辰田》,《救济文牍》卷四,第1页。
    ① 徐桢基口述,虞云国整理:《陆树藩其人与酗宋楼藏书售日事》,《史林》2007年增刊。
    ② 《傅相行辕纪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七日、八月十三日、八月十五日。
    ③ 《八月十四日奉批》,《救济文牍》卷三,第2页。《申报》于八月二十二日“照录李中堂救济会批”:“户部陆郎中筹呈,拟立会筹款援救北京被难官商各情。据呈已悉,具见好善之忱,已分别咨行劝谕筹办,此批。”见《照录李中堂救济会批》,《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中外日报》则于八月二十五日刊登《陆部郎等上李傅相禀》之后,紧接着便刊登了此则“李傅相批示”。见《李傅相批示》,《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④ 《陆部郎等上李傅相禀》,《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⑤ 《照录李傅相札文》,《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⑥ 《八月十七日奉李中堂札》,《救济文牍》卷三,第4页。
    ① 《陆部郎禀李傅相稿》,《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② 《覆呈李中堂禀稿》,《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三十日。
    ③ 《照录李傅相札文》,《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八日。不过,严信厚等人最终还是不愿意将自己所募之款交给陆树藩的救济善会来使用,而是另外成立了“济急善局”。有关济急善局成立的具体情况,后文将详述。
    ④ 《陆部郎等上李傅相禀》,《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① 《咨上海道余》,《救济文牍》卷二,第1、2页。
    ② 《上海道致陆部郎照会》,《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
    ③ 《浙江藩宪恽方伯为救济会事致陶君铨生电》,《中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
    ④ 《驻清江粮台督办恽莘耘观察致浙江藩宪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
    ⑤ 《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八日。
    ① 《救济善会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八月十七日,《申报》刊登《救济会章程》:八月十八日,《申报》刊登《照录上海道照会各国领事创兴济善会稿》。
    ① 《救济会章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七日。
    ① 《代收救济北省被难士商捐款处》,《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
    ② 《上海道致陆部郎照会》,《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
    ③ 《驻清江粮台督办恽莘耘观察致浙江藩宪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
    ④ 《杭州潘君赤文致德州粮道尚观察电》,《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三十日。
    ⑤ 《陆部郎致恽观察电信二则》,《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
    ⑥ 《恽莘耘观察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6页。
    ① 《恽莘耘观察致陆纯伯部郎电》,《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三十日。
    ② 《分头办理》,《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① 《济急善局公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② 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97、100、101、339页。
    ③ 金天翮:《贞惠先生碑》,载《笠泽施氏支谱》http://nj-yhml.cn/00jp12b.htm
    ④ 池子华:《施则敬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始》,池子华:《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第10页。
    ⑤ 《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施则敬》,载《笠泽施氏支谱》http://nj-yhml.cn/00jp12.htm施则敬因办赈受朝廷嘉奖情况在《清实录》中多有记载:光绪九年,山东利津水灾,“举人施则敬”同“拣选知县潘民表、候选训导严作霖”,“分赴利津齐东齐河等处”散赈,同“设法劝捐”之盛宣怀、徐润、沈善登、郑观应、李培松、经元善、谢家福、杨家杲等,“均属心存利济,见义勇为,著传旨嘉奖”,见《德宗实录》卷170,第382页;光绪十三年,“以筹办直赈,予知府施则敬留直补用”,见《德宗实录》卷247,第318页;光绪十四年,李鸿章以“永定河漫口合龙”,“请将出力各员给奖”,“知州施则敬,著赏戴花翎”,见《德宗实录》卷254,第424页;光绪十六年,“以遵命捐赈”,予“直隶补用知州施则敬”“为其父母”“建坊”,见
    ① 此函《中外日报》与《救济文牍》均有载,文字略有差异,此处文字以《中外日报》为准。见《救济善会来往信函照录》,《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日;《救济文牍》卷五,第40、41、42页。
    ① 《论赈救直隶兵难会用意之善》,《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八日。
    ② 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第257页。
    ③ 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3页。
    ④ 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第260、261页。
    ⑤ 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9、120页。张之洞在致驻英公使的电报中论及唐才常案时指出,“递信中于皇上蒙尘西幸目为‘西窜’,又有‘欲国自立,必先自借尊皇权始’”,特别强调“‘借’字可恶,明说是借保皇为名以作乱矣,悖逆诈伪,何尝丝毫有为皇上、为中国之心?”见《张之洞全集》,第8375页。
    ⑥ 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第258页。
    ① 《善与人同》,《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日。
    ① 《众擎易举》,《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三日。
    ① 《承办济急善局章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
    ② 《分头办理》,《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③ 《军机处寄各省督抚上谕》,《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242页。该上谕,“著刘坤一于清江浦一带设立转运总局,委派前福建兴泉永道恽祖祁督办,将各处粮食妥筹采买,由内地水陆分运到京,以资接济”。
    ④ 《恽莘耘观察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6、7页。
    ① 清政府于闰八月九日寄两江总督等电旨,“至清江转运局所拨直隶赈米十万石,仍著该督等饬令恽祖祁运至德州,由直隶总督派员接运。其余十万石及本届截存海运漕粮二十余万石,即著一并取道汉口,改由襄河运赴行在”。见《军机处寄两江总督刘坤一等电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663页。在清廷闰八月二十八日的上谕中,有如此表述:“刘刊一电称,所有漕粮、采买等米石,业经饬令道员恽祖祁改道由汉口、襄阳运至龙驹寨,请饬陕省派员接运等语。”见《军机处寄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上谕》,《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第720页。
    ② 《军机处寄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上谕》,《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第781页。
    ③ 《济急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七日。
    ④ 《济急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九日。
    ① 《袁抚台来电》,《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第8356页。
    ② 《救济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
    ③ 《协济善会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一日。
    ④ 章炳麟:《二等嘉禾章农商部顾问杨君行状》,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7页。
    ⑤ 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8页。
    ① 王全来:《同文馆毕业生杨兆望及其数学工作》,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4页;闵杰编著:《晚清七百名人图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646页。
    ② 章炳麟:《二等嘉禾章农商部顾问杨君行状》,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第1088页。
    ③ 《照录诸暨绅士灾函》,《申报》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④ 《济急东电汇登》,《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六日。
    ① 《德州往来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② 《致上海本会诸同人》,《救济文牍》卷四,第24页。
    ③ 《济急东电汇登》,《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六日。
    ④ 《德州往来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① 《济急东电汇登》,《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六日;《德州往来电音》,《中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② 《照录协济善会禀南北洋大臣稿并两江督部堂刘批词》,《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
    ③ 《宪批照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五日。
    ④ 《济南来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八日。
    ⑤ 因为捐款“往往互相错递”,济急善局曾在《申报》上刊登声明,再次表示其与救济善会的区别,及各自负责救援的的范围:“启者,东南诸同志所设救济会及济急会,分济京津被难官商。其救济会系陆纯伯部郎,专办天津一路:济急会系盛京堂及诸同仁,专办京城、德州两路。现蒙四方善长邮寄信件及捐款银两,往往互相错递,特此登报声明,以免转折,伏乞公鉴。上海源通银号严信厚、丝业会馆庞元济、施则敬启。”
    ① 魏泉:《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19世纪宣南的文人群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② 《刘铁云太守来书》,《救济文牍》第五卷,第40、41页。
    ③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义和团》(二),第468、469页。
    ① 《济急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七日;《济急善局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三日。
    ② 《济急第二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日;《济急第四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一日;《济急第五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五日:《济急善局第六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日;《济急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七日;《济急第八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济急第九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济急善局第二号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四日;《济急第四号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三日;《济急第五号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五日;《济急第六号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七日;《济急第七号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日;《济急第八号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二日;《济急第九号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上海图书馆所藏“盛宣怀档案”之《东南济急善会开办大略章程》亦是称“东南济急善会”,见上海图书馆藏“盛档”:024222-1。
    ① 《济急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七日。
    ① 《济急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七日。
    ② 因为席裕福积极参与救援行动,故这些公函多在《申报》首发,而首发时间与落款时间并不一致,前面注释中已列举了东南济急善会上海总局致北京分局各公函在《申报》上刊登的时间,故此处不再赘言,仅列举济急“京函”在《申报》上刊登之时间:《济急第一次京函》,《申报》庚子年九月二十二日:《济急善局得第二号京函》,《申报》庚子年九月二十四日;《济急善局第三号京函济急善局施子英录》,《申报》庚子年九月二十八日;《济急善会接第四号京函》,《中报》庚子年九月二十九日。本文之所以逐一列举公函的落款时间,是因为在下文有关东南济急善会救援活动的叙述中,经常会引用这些公函,而确定了公函的落款时间,就能确定这些救援活动的大致时间。
    ① 《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邮传部大臣显考杏荪府君行述》,见盛宣怀:《愚斋存稿》卷首之“行述”。
    ② 陈三立撰:《皇清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邮传部大臣盛公墓志铭》,见盛宣怀:《愚斋存稿》卷首之“墓志铭”。
    ③ 《诰授光禄大夫太子少保邮传部大臣显考杏荪府君行述》,见盛宣怀:《愚斋存稿》卷首之“行述”。
    ④ 光绪五年,盛宣怀又接受李鸿章的命令,主持直隶筹赈局的工作。朱浒:《从插曲到序曲:河间赈务与盛宣怀洋务事业初期的转危为安》,《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
    ⑤ 朱浒:《从插曲到序曲:河间赈务与盛宣怀洋务事业初期的转危为安》,《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朱浒:《从赈务到洋务:江南绅商在洋务企业中的崛起》,《清史研究》2009年第1期。
    ① 费维恺著,虞和平译:《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第138页。
    ② 朱浒:《从赈务到洋务:江南绅商在洋务企业中的崛起》,《清史研究》2009年第1期。
    ③ 《申报》也将严作霖作为义赈的发起人之一,而《清史稿》与《申报》均未将盛宣怀、郑观应列入义赈发起人行列。朱浒认为严作霖“位列发起群体是毫无疑问的”,同时认为郑观应具有“作为义赈发起人的资格”,但认为将盛宣怀列入发起群体是不合适的,因为盛宣怀办理直隶河间赈务,“是李鸿章委派的结果”,“根本没有越出官赈的范围”。见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第150、151、152、153页。
    ④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4册,第491、492页。
    ⑤ 《德宗实录》卷302,第998页。
    ⑥ 马昌华主编:《淮系人物列传——文职·北洋海军·洋员》,黄山书社1995年版,第252页。
    ⑦ 宜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中共宜兴市委统战部、宜兴市工商业联合会编:宜兴文史资料第34辑《宜兴商会百年》,江苏政协宜兴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2006年版,第107、108页。
    ⑧ 《德宗实录》卷441,第802页。
    ① 《济急会声明》,《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十六日。
    ② 实际上,在东南济急善会宣告成立之前,在有关济急善局的各种史料中,如在《济急善局公启》、《承办济急善局章程》,乃至《照录李傅相札文》和《覆呈李中堂禀稿》等有关济急善局成立的文献中,均完全不见盛宣怀的踪影,出面领头者是“信厚等”。假如济急善局为盛宣怀所承办,则这些文稿必定会以盛宣怀为号召,一如其在东南济急善会致北京分局的公函中领头署名。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在济急善局的发起人严信厚、施则敬等人看来,东南济急善会与济急善局本无区别,即东南济急善会便是济急善局,而济急善局也就是东南济急善会,因此在严信厚、施则敬等人所撰写的文稿中,多以济急善局自称。
    ③ 《戴鸿慈奏稿》,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676页。该奏稿可疑之处颇多,笔者认为该奏稿应为“李鸿章奏稿”,详见后文。
    ④ 在盛宣怀等致李鸿章幕府“诸君子”的公函中,表示“此次诸君子幕府襄猷,攸关重大,而此事极形烦琐”。见《济急第四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一日。
    ①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汇编》第6册,第607、608页。
    ②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五《中国通商银行》,第61页。
    ③ 金天翮:《杨士骧传》,《广清碑传集》,第1234页。
    ④ 马昌华主编:《淮系人物列传——文职·北洋海军·洋员》,第250页;李志茗:《晚清四大幕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19页。
    ⑤ 朱德裳:《三十年闻见录》,岳麓书社1985年版,第188页。
    ①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汇编》第6册,第372页。
    ① 戴海斌:《1900年李鸿章与佐佐友房会晤考论》,《安徽史学》2011年第6期。
    ② 《济急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七日。杨文骏在《济急第一次京函》中亦有叙及:“现已约燕谋京卿、晦若礼部,及莲甫老史、味春工部襄办会事。”《济急第一次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③ 章钰:《通州张侍郎墓志铭》,《碑传集》三编,卷八;骆惠敏编,刘桂梁、邹震、张广学、石坚译:《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乔·厄·莫理循书信集》上卷(1895—1912),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第131页。
    ④ 在密札中,张翼称荣禄为“吾师大人”,自称“受业”。张翼出身于神机营,而荣禄曾为管理神机营大臣。《张翼札》,载《荣禄存札》,第48--56页。
    ⑤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第7册,第280、281页。
    ⑥ 曾凡亮:《晚清贺县籍名臣于式枚生平研究》,《贺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⑦ 刘体智:《异辞录》,第316条“于式枚长于宋人四六”,中华书局1988年版。
    ① 《济急第四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一日。
    ② 《济急第五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五日。
    ③ 《济急第一次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④ 《济急善局得第二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⑤ 《济急善会接第四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十日。
    ① 《济急善局得第二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② 《济急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七日。
    ① 《济急第二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日。
    ① 《济急第三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三日。
    ② 《济急第四号公函》,《中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一日。
    ③ 《济急第五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五日。
    ① 《济急京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六日。
    ① 《济急第六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日。
    ② 《济急善局得第二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③ 《济急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七日。
    ④ 《济急第八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
    ⑤ 《济急三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实际上,在《济急第一次京函》中,杨文骏便向上海报告了北京银洋比价的变化:“此间银价换京钱十三吊左右,洋元换八吊,先时洋贵,每元同银一两,以银易洋须八钱五六,今则七钱五六矣。”见《济急第一次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① 《济急第九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① 《济急善会接第四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十日。
    ② 《济急京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六日。
    ③ 《济急续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九日。
    ① 《济急第一次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光绪十八年,李鸿章委派张翼担任开平矿务局督办:至庚子年间,虽然英商墨林公司已从张翼手中骗得开平矿务局,但名义上张翼仍为开平督办,故有此表示。见马勇:《严复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182页。
    ① 《济急三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六日。后来在第三号京函中,杨文骏又特别解释,为何要将愿回南者先行送回:“济急会事,公议先将愿回南者送回,再议留京者办法。论此时京官情形来,米煤无可赊欠,无亲友可告贷,无印结可分,无俸米俸银可领,无炭敬别敬可望,开门七件,无一非要现钱。其有抢掠一空乾皮绵衣等已荡然,更不知如何措备,是以劝其回南。即照会章每家以百金为度,际此米珠薪桂,八口之家何能支持岁底,即度岁矣,来岁又复如何。京官会中公款能集十万已属万难,以之救急尚可,以之救贫其何能支?”见《济急善会第三号京函济急善局施子英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② 《济急第四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一日。
    ③ 《济急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七日。
    ④ 《济急善局得第二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① 《济急善会第三号京函济急善局施子英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① 《济急第八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
    ② 《济急善局得第二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③ 《济急第八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
    ④ 《济急善会第三号京函济急善局施子英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⑤ 《济急善会接第四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十日。
    ① 《济急善会接第四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十日。
    ② 《济急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七日。
    ③ 《济急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七日。
    ④ 《寄信须知》,《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四日。
    ⑤ 《托寄信件汇款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七日;《托寄银洋信件第二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托寄信件银两第三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等。
    ⑥ 例如《救济善会第一批托查覆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一日。
    ① 《济急第六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日。
    ② 《济急第九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③ 《济急第四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一日。
    ④ 《济急三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六日:《济急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七日。
    ⑤ 《济急善局得第二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⑥ 《济急第九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⑦ 《戴鸿慈奏稿》,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676、677页。该奏稿疑点颇多,如称东南济急善会的创办乃因其指令:“臣鸿入都以后,目睹情形,然即电筹款项,酌发俸饷,以资全济,无奈疮痍满目,噢咻难周,妥更电商,臣宛札饬前四川川东道任锡汾、直隶候补知府施则敬,会合沪上官绅,倡设东南济急善会于中国银行中。沪上由该道等经理,都中由臣鸿处随员人等经理。”而据《戴鸿慈年表》,庚子年间戴鸿慈时在福建学政任上,“是冬,学政报满,乞假回籍修墓”。至光绪二十七年,“假满,赴西安行在”,后随扈两宫回銮。见戴平宜原编,李吉奎补订:《戴鸿慈年表》,载南海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纪念戴鸿慈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特辑》,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2003年版,第226、227、228页。由此可知,庚子年间戴鸿慈根本不可能出现在北京,也不可能札饬任锡汾、施则敬创办东南济急善会。这份署名戴鸿慈的奏稿,叙述的实乃李鸿章的事迹,该奏稿应为“李鸿章奏稿”。
    ① 《任锡汾上盛宣怀禀》,上海图书馆藏“盛档”,编号:025794.
    ① 《京都粤东会馆各京官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八日。
    ② 全汉升:《中国行会制度史》,第92页。
    ③ 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9、11页。
    ④ 何炳棣:《申国会馆史论》,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版,第20页。
    ① 全汉升:《中国行会制度史》,第96、97页。
    ② 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第1、11页。
    ③ 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第9页。
    ④ 张荫桓:《重修粤东旧馆碑记》,载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会馆档案史料》,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0、1391页。
    ⑤ 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编:《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511页。
    ① 《上海广肇会馆序》,载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第878页。
    ① 《广肇会馆规条》,载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第878、879页。
    ② 《上海四马路浦滩文报局内协赈公所粤闽江浙募赈册启》,《申报》光绪十一年七月十二日: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第331页。
    ③ 《致谢江浙诸大善士赈款》,《申报》光绪十一年六月十日。
    ④ 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第332页。
    ⑤ 《复设赈所》,《申报》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十日。
    ⑥ 《振捐汇志》,《申报》光绪十九年正月十九日;《广肇公所协赈所清单》,《申报》光绪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广肇公所内顺直协赈所清单》,《申报》光绪十九年十二月十六日;《收解清单》,《申报》光绪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敬谢分施》,《申报》光绪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等:《电请筹赈》,《中报》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十七日;《谨将本公所筹赈广西捐数第三批汇项银两各宝号善士芳名刊列报端以倡善举其余容俟续录》,《申报》光绪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等。
    ① 《济急第四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一日。
    ②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汇编》第7册,第28页。
    ③ 吴知难:《吴桂丹史略》,载政协高要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高要文史资料》第2辑,1986年9月,第33、34页。
    ④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汇编》第7册,第586页。
    ⑤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汇编》第7册,第284、285页;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笺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294页。
    ⑥ 黄般若著,黄大德编:《黄般若美术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89页。《天津市盘山志》第四章“石碑石刻”曾有记载:“光绪十四年八月九日,粤东香山唐廷枢徐润李植昭刘光廉同游并志”。见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天津市蓟县《盘山志》编修委员会编著:《盘山志》,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67页。郑观应在《致督办开平矿务局张燕谋京卿书》中,提及刘吉六与唐廷枢、徐润一起积极参与开平矿务局设局广州事,见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下册,第972页。
    ⑦ 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轮船招商局》,第239页。后来在盛宣怀与马建忠商定“招商局议办各款”中,明确表示“旧账庚和隆刘光廉须追还”。见《轮船招商局》,第247页。
    ① 刘正刚:《广东会馆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97--104页。
    ② 唐廷枢于1892年逝世。《济急第四号公函》中称广肇公所致东南济急善会的公函为“广肇公所董事徐雨
    ① 《致上海广肇公所董事韦、陈、梁、唐诸君书》,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下册,第1139页。
    ② 在这里,“济急会”显然不是指济急善局,而是指东南济急善会。当然也有可能是郑观应将救济善会、济急善局和东南济急善会混为一谈。实际上,当时许多人均将三者混为一谈,以至于捐款时多有差误,迫使济急善局不得不特别登报声明,前文已述,此处不再赘言。
    ③ 《致余晋珊观察》,《救济文牍》卷4,第20页。
    ④ 《致上海救济善会陆君纯伯、潘君赤文书》,《郑观应集》下册,第1139、1140页。
    ⑤ 《济急善会第三号京函济急善局施子英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① 《济急善会接第四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十日。
    ① 《同庆生还》,《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② 《幸获生还》,《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一日。
    ③ 《济急第三号公函》,《中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三日。
    ④ 《济急第一次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① 《济急善会接第四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十日。
    ① 《济急善局得第二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济急善会第三号京函济急善局施子英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② 《任锡汾上盛宣怀禀》,上海图书馆藏“盛档”,编号:025794在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公济”、“指济”与“专济”只是针对东南济急善会对京官的救援而言。陆树藩的救济善会也获得不少捐款,这些捐款同济急善局获得的捐款一样,多属于“集捐”,即由各省各行各业官商士民所捐之款,不是专济某人,也不是指济某省,而是由这些善会善局的组织者根据救援的需要自行支配,颇类似于“公济”,但又不同于“公济”。因为陆树藩的救济善会主要从事将京津保地区之难官难民运送回南的工作,因此其大部分捐款消耗于此,此外便是平粜、施米、施衣、施药、施棺、掩埋等事,几乎不从事接济京官金钱的工作。有关陆树藩救济善会的救援工作,本文第五章将详述。
    ① 《李鸿章札任锡汾文》,上海图书馆藏“盛档”,编号:008773-1
    ② 《济急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七日。
    ③ 《济急第二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日。后来听闻宋养初已经殉节,东南济急善会对此笔“专济”款项特另作安排:“再第二号信内,有划付宋养初给谏二百金,此本系代为转寄之款。养翁既已殉节,此间已将二百金送还其家中,倘前信到时,尊处业已划付,拟即作为本会公赙以为表扬忠节之一助,尊意谅亦谓然。”见《济急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七日。
    ④ 《济急第三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三日。任锡汾后又在“济急第八号公函”中催询此事:“弟汾堂兄顺天候补任令汝霖、丁忧编修徐太史仁镜乔梓,目前踪迹情形不知究已何如,现其家属均来沪,在弟汾寓守候,敬恳从速查示。”见《济急第八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施则敬在“济急第九号公函”中对其专济之事亦有催问:“致宗室宝鼎臣部郎、瑞臣太史信一件外银一百两,不知已否转送,如不在京,能设法探投尤感,否则退还。”见《济急第九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① 《盛宣怀致杨文骏函》,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08页。东南济急善会第二号京函,对此事有回复:“恽薇孙学士款,系由吴幼舲借拨,已将拨条及收条寄沪兑收;姚颂虞四百即由汇款内拨付,
    ① 《济急第三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三日。
    ② 《上海丝业会馆济急善局经收第一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七日。
    ③ 《济急第五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五日。
    ④ 《泽被宣南》,《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八日。陈子钧来电为:“济急善局诸公鉴:电悉,以敝款三千解京、二千解清德,筹画周密,感甚!昨电禀傅相,拟措万两,候示分拨,接济各省京官。值此艰难,心余力薄,为济几何,是望诸公鼎力维持是祷,陈光弼叩。”
    ⑤ 《泽被宣南》,《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八日。据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盛宣怀于闰八月二十四日致电陈子钧表示:“承助万金,同深感戴。顷晤张汝金兄,约月底、月初分批解现。谨先电谢。一面电禀傅相,声明尊意。俟收到再复。宣等。”见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义和团运动》,第323页。
    ① 《济急第六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日。在济急善局于九月五日刊登于《申报》的收款信息中,记载了经收陈子钧捐款的相关内容:“至蒙四川陈子钧观察募助规元一万两,亦于二十七日承张汝金兄照数交到。除由盛京卿专电复谢外,谨一并钞登,统希公鉴。”见《宏济艰难》,《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五日。
    ① 《盍簪志感》,《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九日。
    ② 据杨文骏言,“至陈子钧观察之款,傅相云并未接其请示之电”。见《济急善会接第四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十日。
    ③ 《济急第八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
    ④ 《济急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七日。《申报》在九月九日的相关新闻报道中,也转录了李徽庸、周馥的电报:“盛京堂承汇京款,各省同感。川省向送川京官炭敬京平足银一千,今制军属加二千,共三千。拟以一千由馥解陕,以二千交重庆通商银行汇沪,请公收转寄京中川京官乔树枏、高枬、陈钟信收,匀给川员。李徵庸、周馥。”见《盍簪志感》,《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九日。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则记载了盛宣怀于九月一日对李徵庸、周馥的复电:“承拨二千两,俟渝银行汇到,即当寄京济急会,指交川京官匀散,以副雅意。宣等。”见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义和团运动》,第335页。
    ⑤ 《济急第九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实际上,后来也再末发现相关材料对此事进行解释。
    ① 《善与人同》,《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日。
    ① 《济急第九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②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02页。
    ③ 叶昌炽在其日记中,也有类似记载,即最初只是听说用轮船将愿回南之京官运送回南。该点后文将详述,此处不再赘言。
    ④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04页。
    ⑤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04页。
    ①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05页。
    ②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06、207页。
    ③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07页。
    ④ 《济急善会接第四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十日。
    ⑤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08页。后来高枏之子“欲领公车之八金”,高枏在日记中记载道:“奂如午后来,以数皆排定,不能插入。而敏固求不已。予面禁之,犹不可,且命其在家用内抽八两去,仍&&不已。此念不知因何而起,殆因他人候选及生监皆领耳。”见《高柑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20页。
    ① 《济急三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杨文骏在向上海请示是否照拨款项的同时,并将“四川京官催诘之函”附呈上海查阅。见《济急善会接第四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十日。
    ①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09页。
    ②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11、212页。
    ③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08页。
    ①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08页。
    ②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14页。
    ③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15页。
    ①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三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① 《东南各省同人公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三日。《愚斋存稿》有收存该电,收录时间为“闰
    ① 盛宣怀等复电:“长沙俞中丞:奉翰电,承允借银一万两,浩劫余生,同深感戴。此款请交由西号速汇上海通商银行,以便迅速汇京,至盼。宣等。谏。”复电可见《宪恩优渥》,《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日;亦可见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06页。
    ② 盛宣怀等复电:“杭刘中丞、恽方伯、荣廉访、世都转、郑观察、时观察:奉删电,蒙允合助银五千两,同深钦感。京津尚为洋兵占据,竭力设法始通汇兑,一俟款到,谨当妥速汇办,以副仁厪。宣等同叩。谏。”复电见《宪恩优渥》,《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日;亦可见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07页。
    ③ 盛宣怀等复电:“南昌张方伯、李方伯、华侍御、邹部郎:奉盐电,承先汇两竿,又蒙挪垫公欵三竿,高谊仁心,宣南同感。除告同人预函京局外,仍盼殿翁惠临商办。宣等叩。谏。”复电见《宪恩优渥》,《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日;亦可见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07页。
    ① 《宪恩优渥》,《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日。盛宣怀之复电亦可见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07页。
    ① 盛宣怀复电:“两电悉。济急会已汇京洋银各二万,拟照循帅公电先函傅相,仍望速解接济。宣叩。”李经义来电与盛宣怀复电见《泽被宣南》,《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八日:盛宣怀复电亦可见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20页。
    ② 该电报由盛宣怀转。见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42页。
    ③《济急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七日。
    ④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75页。
    ① 盛宣怀复电:“效电悉。承鹤帅倡,公乐输垫汇五千两,另五千两专拯皖人。俟款到,遵即电汇,请傅相饬善会同人,分别济急。京畿奇灾,施当其阨,同深感激。宣。效。”见《施当其厄》,《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①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417页。
    ① 《清代官员履历档案汇编》,第5册,第698页。
    ② 《济急第八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
    ① 岑春煊请盛宣怀代汇“京足二千两”,交于式枚“会同唐辉庭、王幼霞、梁作舟诸兄查明广西京员及留京者均匀分送”。见《盛宣怀致岑春煊电》、《岑春煊致于式枚电》,载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486页。
    ② 丁体常“寄到库平足银一千两,嘱汇交陈京兆转济贵州同乡”。见《施当其厄》,《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五日。又据“济急第八号公函”,天顺祥陈润夫交来“贵州电汇到京足纹银五千两”,善会表示该款“是否专济贵州官绅,抑系统捐,无从悬拟”。见《济急第八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
    ③ 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38、139页。
    ① 叶昌炽撰,王季烈辑:《缘督庐日记钞》,卷八,第77页。续四库全书·0576·史部·传记类,第590页。
    ① 据张绍华电报,江西官员合筹的“公济”银五千两,有三千两是其“禀商鹤帅,暂挪公款”而来。所谓“鹤帅”,即江西巡抚松寿,字鹤龄。见《宪恩优渥》,《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日。
    ② 《盍簪志感》,《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九日;《盛宣怀致丁体常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29页。
    ③ 《盍簪志感》,《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九日:《盛宣怀致袁世凯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37页。
    ④ 盛宣怀致奎俊电:“成都奎制台:语电命垫京赈二万两,遵即向银行挪垫汇京,并达傅相。宣叩。阳。”《盛宣怀致奎俊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47页。
    ⑤ 盛宣怀致魏光焘电:“兰州魏制台:鱼电命垫京赈万金,遵即向银行挪垫汇京,并达傅相。宣叩。阳。”《盛宣怀致魏光焘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48页。
    ① 《张之洞全集》卷二百四十,第8355、8356页。
    ② 郑孝胥在闰八月二十五日的日记中记:“余劝资助京僚,使得奔赴行在。广雅慨然愿任其事,计每京官一员赠百五十金,以三百人为度,则四万五千两,拟商刘岘帅共筹之。”《郑孝胥日记》,第2册,第771、772页。
    ③ 李鸿章亲自致电盛宣怀,要求其速电东南各帅“广筹协济”,乃闰八月二十五日之事。三天后,张之洞便致电刘、袁,提出自己的救援主张,很难说没有受到李鸿章、盛宣怀捐款倡议的影响。
    ④ 吴天任撰:《梁节庵先生年谱》,序例。恽毓鼎在《崇陵传信录》中有类似表达:“孝钦虑帝留之,不为己利也,挟之俱西。既达西安,惴惴然恐天下不直其所为,颇有意复辟。已而鄂督张之洞、在籍侍郎盛宣怀贡使首至,所以媚兹者甚备,太后乃大悦,知天下未予叛也,意潜辍。”见《义和团》(一),第55页。
    ⑤ 《军机处寄大学士崑冈等上谕》,《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514页。
    ① 《军机处寄留京办事大臣崑冈等上谕》,《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523页。
    ① 《军机处奏片》,《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537页。
    ② 《上谕》,《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538页。
    ③ 袁世凯复电全文为:“勘午电悉,极善。闻京官多匿城外四乡,应请傅相访劝。但由京西行,沿途洋兵、土匪梗阻,势不能行。或由傅相商明各国,由船送沪襄西上较便。京官在东者亦不少,每位送百金劝令西行,而稍明通者均以首祸尚在,多不愿往。东省自六月后京、津来者,公私筹助计逾三万,嗣后仍须接济。此举遵凑一万,请先垫即拨兑。昨京来人述启、崇两公被洋兵执,崇得保释。京官食力者多云。凯。艳。”见《袁抚台来电》,载《张之洞全集》卷二百四十,第8356页。
    ① 《致上海盛京堂转李中堂、江宁刘制台、济南袁抚台》,载《张之洞全集》卷二百四十一,第8380页。
    ②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95页。
    ③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11页。
    ④ 《济急第九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①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卷八,第64页。续四库全书·0576·史部·传记类,第584页。
    ① 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34页。
    ②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卷八,第65页。续四库全书·0576·史部·传记类,第584页。据《高枏日记》,“三帅款”是按省分发,四川京官于十月四日在孟甫处领款。据华学澜《庚子日记》,直隶京官是十月五日在恽毓鼎处领款。见《庚子记事》,第135、211页。
    ③ 松寿此前为江西巡抚,此时已调任江苏巡抚。
    ④ 《松寿致奕劻电》,载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68页。
    ⑤ 《德寿致盛宣怀电》,载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93页。该电文还附有致庆王一电:“京庆王爷钧鉴:养电谨悉。北京旗员困苦,自应竭力筹济,现已公同筹集京市平足纹一万两,汇交上海救济总会,电汇钧座收。谨先电呈,俟收到后,即祈电复为祷。德寿叩。艳。”
    ⑥ 《奎俊致奕劻电》,载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97页。
    ① 《济急善局得第二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①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71页;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39页;《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25页。
    ② 《庆亲王奕劻折》,载《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667页。
    ③ 《军机处寄各督抚电旨》,载《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第703页。
    ④ 《奕劻、北京户部致行在军机处电》,载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521页。
    ① 高枏在十月十七日的日记中表示,“今冬以公和赈济,尚可支持”;在十二月十日的日记中又记到:“前日九愚,今日萍三,皆言今冬赖公款支过,明春将如何,款既难募,分款尤不易。”见《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14、227页。
    ② 《那桐日记》,第368页。
    ① 《津局办理章程》,《救济文牍》卷一,第4-6页。
    ② 《陆纯伯部郎致救济善会同人书》,《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五日。
    ③ 《救济善会京津办事人员名单》,《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九日。
    ④ 严家理:《严复先生及其家庭》,《福建文史资料》第5辑。
    ① 该段文字转引自桑兵:《沟通欧洲汉学的先进——陈季同述论》,载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102页。据该文所言,“《陈季同事略》的作者前人多写陈衍,实由沈瑜庆主撰”,本文采纳此观点。
    ②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13、14页。
    ③ 雍鼎臣:《军火买办雍剑秋》,《文史资料精选》第3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第518--520页。
    ④ 罗甘尝:《开发太湖实业意见书》http://www.5cc6cc.com/zhishi/lishi/200901/2399.html;《西山同乡会金庭会馆史料》http://szxsjinxuqi.blog.163.com/blog/static/9538139200811903337489/
    ⑤ 据雍剑秋之子雍鼎臣言:“上海所谓慈善团体的成员,在北京、天津活动时,并无薪金,每人每月支车马费一百两银子。”见雍鼎臣:《军火买办雍剑秋》,《文史资料精选》第3册,第518--520页。
    ⑥ 《本局告示》,《救济文牍》卷二,第4页。
    ① 《谕各小工告示》,《救济文牍》卷二,第5页。
    ② 《上海救济善会接陆纯伯部郎第二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三日。
    ① 《塘沽轮次告被难南旋各士商并章程八条》,《救济文牍》卷一,第6、7页。
    ②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3页。
    ③ 《上海救济善会接陆纯伯部郎第二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三日。
    ④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4页。
    ① 《致上海本会诸同人》,《救济文牍》卷四,第23页。
    ② 为此,救济善会在天津《直报》上刊登告白:“本会到津设局数日以来报名者已有二百余人业由本会送往塘沽爱仁轮船先行转载回南,此后如有南省被难官商仍向针市街火神庙报名以便随时给票附答招商局便轮回沪。封河在即,幸勿迟延自误为盼。”见《上直报告白》,《救济文牍》卷二,第5页。
    ③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四次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九日:《驻津救济善会致上海总会第五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四日。
    ④ 《上海救济善会接陆纯伯部郎第二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三日。
    ⑤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5、6页。
    ⑥ 《刘铁云太守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40页。
    ⑦ 陆树藩:《救济善会》,第6页。
    ⑧ 《致李中堂幕府杨、曾、杨、徐诸君》,《救济文牍》卷32页。
    ①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三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② 《救济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六日。
    ③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四次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④ 《济急善会第三号京函济急善局施子英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⑤ 《济急三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① 《天津北京烟台来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六日。
    ②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10、11页。
    ③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12、13、14页。
    ④ 《致杨莘伯太守》,《救济文牍》卷四,第26页。杨崇伊随后复函表示,“公平船是否来得及,俟船到再定。信一件外物两件,并求带京交贤良寺同事是荷”。见《杨莘伯太守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38页。
    ⑤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15—19页。
    ⑥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20页。
    ①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申报》上于十一月十三日以“救济会纪事”为题,对此次护送行动有非常细致的叙述,陆树藩在其日记中全文附录。见陆树藩:《救济日记》,第20-22页。
    ②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20页。
    ③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23页。
    ④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8页。
    ⑤ 《救济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日。
    ⑥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5、391、439页。
    ⑦ 《署直隶臬司孙麟伯廉访致陆纯伯部郎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三日。
    ① 《保定救济善会分局章程》,《救济文牍》卷一,第9—12页;《署直隶臬司孙麟伯廉访致陆纯伯部郎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三日。
    ② 《直隶藩司孙麟伯廉访致救济善会津局第二次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四日。
    ③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④ 《直隶藩司孙麟伯廉访致救济善会津局第二次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四日。
    ⑤ 《署直隶臬司孙麟伯廉访致陆纯伯部郎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三日。
    ⑥ 《复孙麟伯廉访》,《救济文牍》卷四,第36页。
    ① 《驻津救济善会致上海第五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四日。
    ② 《致上海本会诸同人》,《救济文牍》卷四,第24页。
    ③ 《济急第六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日。
    ④ 《难员南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九日。
    ① 《逆旅施仁》,《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日。
    ② 《济急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七日。
    ③ 《指日南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④ 《善与人同》,《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八日。
    ⑤ 《公平轮船南来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一日。
    ① 《救济电音汇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② 该批由安平轮船载回,“约计搭客三百余人”,其中由粤人刘吉六“送回广东同乡一百七八十人”,广帮名单“即由广肇公所录登”。见《同庆生还》,《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③ 该批由公平轮船载回。
    ④ 《逆旅施仁》,《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日。
    ⑤ 《承办济急善局章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
    ⑥ 《致唐凤池观察》,《救济文牍》卷四,第31页。
    ① 《旋里须知》,《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十二日。
    ② 《安旋故里》,《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三十日。
    ③ 《幸获生还》,《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一日。
    ④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24、25、26页。
    ⑤ 《善士南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⑥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26页。
    ⑦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6、13页。
    ① 《天津北京烟台来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六日。安平轮船“搭客三百余人”,其中包括由广肇公所送回“在京广东同乡一百七八十人”。见《同庆生还》,《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② 《双轮并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③ 《满载而归》,《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六日。
    ④ 《慈航普渡》,《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十六日。
    ⑤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⑥ 《救济善会筹办京津善后事宜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一日。
    ⑦ 《陆纯伯部郎由津局呈李中堂稿》,《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九日。
    ⑧ 《中国红十字救济善会募捐启》,《救济文牍》卷一,第8页。
    ⑨ 《上庆王夹单》,《救济文牍》卷四,第33页。
    ⑩ 《复余晋珊观察》,《救济文牍》卷四,第35页。
    11 《复沧州梅东益军门、张莲芬观察》,《救济文牍》卷四,第36页。
    12 《复孙麟伯廉访》,《救济文牍》卷四,第36页。
    13 《救济善会杂记》,《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八日。
    14 《救济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六日。
    ①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三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九口。
    ② 据陆树藩所拟《筹创中国红十字会启》言,救济善会最终“由直北渡回南者计七千余人”,“凡南方义园被土匪或联军焚毁者,所有棺柩悉由会中商请开平矿务公司德璀琳君派轮送回上海”,“寒衣共施数万套,掩埋白骨儿万千,米而医药不计其数”。见《筹创中国红十字会启》,《救济文牍》卷一,第41页。
    ③ 《余晋珊观察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19页。
    ④ 《复余晋珊观察》,《救济文牍》卷四,第14、15页。
    ⑤ 《筹创中国红十字会启》,《救济文牍》卷一,第42页。
    ① 《致陈志三》,《救济文牍》卷四,第2页。
    ② 实际上,当时也并不是只有陆树藩有此创议。陆树藩的同年金兆蕃曾致函表示:“旋闻敌军深入,蒙尘长安。彼时即妄议当略仿红十字会办法,设会纠赀,拯救北方被难士民,并为南省官于京朝者图归故里,驰书沪上义赈诸君子,未有成议。近闻执事力任提倡,实深欣跃。”见《金兆蕃同年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31页。
    ③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1、2、3页。
    ④ 《救济善会杂记》,《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八日。
    ⑤ 转引自桑兵:《沟通欧洲汉学的先进——陈季同述论》,载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第101、102页。
    ⑥ 在由陆树藩拟定的《中国红十字救济善会募捐启》中,曾有如此表述:“八月间,禀准南北洋大臣仿红十字例创办北省救济善会,旋即捐募款项购带衣米药料,冒险航海抵津后,荆榛遍地行路维艰,而各国联军最重红十字会,颇承其格外保护。”《中国红十字救济善会募捐启》,《救济文牍》卷一,第8页。
    ① 《咨上海道余》,《救济文牍》卷二,第1页。
    ② 《照会照登》,《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三十日。
    ③ 《中国救济善会执照》,《救济文牍》卷二,第13页,
    ④ 《津局办理章程》,《救济文牍》卷一,第5、6页。
    ⑤ 《保定救济善会分局章程》,《救济文牍》卷一,第10、11页。
    ⑥ 《复陆春江方伯》,《救济文牍》卷四,第4页。
    ⑦ 《济急第五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五日。
    ① 《杨子通星使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5页。
    ②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23页。
    ③ 《张贴天津各处晓谕居民告示》,《救济文牍》卷二,第6、7页。
    ④ 《致天津都统衙门》,《救济文牍》卷四,第47、48页。
    ① 《筹创中国红十字会启》,《救济文牍》卷一,第42页。
    ② 《德医官贝尔榜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26页。
    ③ 《筹创中国红十字会启》,《救济文牍》卷一,第42页。
    ④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三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① 《筹创中国红十字会启》,《救济文牍》卷一,第41页。
    ② 《救济善会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
    ③ 《救济善会募捐启并章程》,《救济文牍》卷一,第1页。
    ④ 《上海道照会》,《救济文牍》卷二,第4页。《申报》于八月三十日以“照会照登”为题,刊登了此则“上海道照会”,内容与《救济文牍》中一致,也是“德总领事克照复”。
    ⑤ 《咨上海道余》,《救济文牍》卷二,第1页。
    ⑥ 《余晋珊观察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21、22页。
    ⑦ “已蒙各国领事会议,允由德总领事发给护照,俾善会中人携向军前救护。又由德提督代请洋人喜士会同照料。”见《陆部郎禀李傅相稿》,《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⑧ “刻经各国领事会议,允由德总领事发照保护。”见《致那铁山观察附启》,《救济文牍》卷四,第7页。
    ⑨ 《照录上海道照会各国领事创兴救济善会稿》,《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八日。
    ⑩ 《告本会北来各司友》,《救济文牍》卷二,第7页。
    ① 《救济会章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七日。
    ② 《照会照登》,《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三十日。
    ③ 《中国救济善会执照》,《救济文牍》卷二,第13页,
    ④ 《津局办理章程》,《救济文牍》卷一,第4页。
    ⑤ 《墉沽轮次告被难南旋各士商并章程八条》,《救济文牍》卷一,第6页。
    ⑥ 《与德医官贝尔榜拟定天津开办章程》,《救济文牍》卷一,第14页。
    ⑦ 《上盛杏荪京卿》,《救济文牍》卷四,第7页。
    ① 《盛杏荪丞堂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11页。
    ② 《津局办理章程》,《救济文牍》卷一,第4页。
    ③ 《救济善会京津办事人员名单》,《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九日。
    ④ 《济急第六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日。
    ⑤ 《与德医官贝尔榜拟定天津开办章程》,《救济文牍》卷一,第14页。
    ① 《告本会北来各司友》,《救济文牍》卷二,第7、8页。
    ②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2、3页;《陆纯伯部郎致救济善会同人书》,《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五日;《上海救济善会接陆纯伯部郎第二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三日。
    ③ 《陆纯伯部郎致救济善会同人书》,《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五日。
    ④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5、7、10、11页。
    ⑤ 据《德医官贝尔榜来书》,在“德国头等统领”因一些中国人利用红十字“犯法妄为借端滋扰”,而不许中国人再粘红十字作标记时,贝尔榜为救济善会办事人员进行了辩解。见《德医官贝尔榜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26页。
    ① 《天津致都统衙门》,《救济文牍》卷四,第47页。
    ② 丁家立,美国公理会教士,1882年来华,1886年在天津设立中西书院,1895年受聘任天津中西学堂总教习。庚子年间一度兼任“天津都统衙门”汉文秘书,办理一切外交事务。见马昌华主编:《淮系人物列传—文职·北洋海军·洋员》,第412页。
    ③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4页。据陆树藩致沪局的第二号公函,火神庙乃由曹子成租赁而来,“并由丁嘉立君添发护照船旗,为之保护”。见《上海救济善会接陆纯伯部郎第二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三日。
    ④ 《盛宣怀致丁家立函》,载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217页。
    ⑤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5页。
    ⑥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14页。
    ⑦ 马昌华主编:《淮系人物列传—文职·北洋海军·洋员》,第397页。
    ⑧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5页。后来,陆树藩准备“由会中及本地绅董集赀设立便民质库,恳德璀琳为之保护,当蒙允诺”。见陆树藩:《救济日记》,第10页。
    ① 《天津致都统衙门》,《救济文牍》卷四,第48页。
    ②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四次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实际上,后来是由富平轮船运回灵柩一百三十六具。见《余晋珊观察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1页。据《救济日记》,此次北上救援,救济善会除运回灵柩一百三十六具外,还“拾埋碎骨七十六箱,又装大包三十七包,检全男骨六十一箱,女骨五十五箱,安埋碎棺四十八具”。见陆树藩:《救济日记》,第26页。
    ③ 《天津致都统衙门》,《救济文牍》卷四,第49页。
    ④ 《天津致都统衙门》,《救济文牍》卷四,第49页。
    ⑤ 《天津设立施医舍材局启》,《救济文牍》卷一,第14、15页。
    ①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4页。
    ②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11、12页。
    ③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16页。
    ④ 《救济会纪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三日;陆树藩:《救济日记》,第21、22页。
    ⑤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三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①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13页。
    ②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4页。
    ① 《陆纯伯部郎在津禀李中堂稿并批语》,《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李鸿章在批语中表示:
    ① 《盛杏荪丞堂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10页。后来由郑观应拨派爱仁轮船,专供救济善会北上之用。见《致郑陶斋观察、唐凤池太守》,《救济文牍》卷四,第15页。
    ② 《呈招商电报局督办盛》,《救济文牍》卷三,第6、7页。
    ③ 《复朱子文观察》,《救济文牍》卷四,第15、16页。
    ④ 有关“免收水脚”之事,陆树藩与盛宣怀之间曾有一点争执:陆树藩在致盛宣怀的信中表示:“侄客秋北行初拟章程,凡南渡被难士商有力者须出船资,无力者发给免票,即古人周急不继富之意。不料济急会由京到津被难官商概送登轮不收水脚,亦未给与免票,以致无从区别,则侄处津局亦只得一视同仁,未便歧异。”(《上盛杏荪丞堂》,《救济文牍》卷四,第46页。)盛宣怀则在回复中表示:“去年所给被难客商水脚半价竟有辗转私售之弊,实亦防不胜防。兹将旧票一纸奉览,想高明必当相谅也。”(《盛杏荪丞堂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22页。)本文第四章也曾论及此事,杨文骏对此颇为头疼,反复考虑后采取概不收费的办法。详见前文,此处不再赘言。
    ⑤ 《移招商局》,《救济文牍》卷二,第8页。
    ⑥ 余联沅曾向救济善会捐银一千两。见《致余晋珊观察》,《救济文牍》卷四,第20页。
    ⑦ 《致余晋珊观察附启》,《救济文牍》卷四,第8页。
    ⑧ 《咨上海道余》,《救济文牍》卷二,第1、2页。
    ① 《咨上海道余》,《救济文牍》卷二,第2页。
    ② 《致余晋珊观察》,《救济文牍》卷四,第20页。
    ③ 《余晋珊观察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5页。
    ④ 《余晋珊观察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1页。此后余联沅还有类似来函:“泰顺轮船运津棉衣已于第四百九十八号红函致关免验放行,并先勒复台端,谅邀鉴及。”见《余晋珊观察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4、5页。
    ⑤ 《上四川学台吴》、《上周玉山方伯》、《上柯逊庵都转》、《致陈云仲太守》等,《救济文牍》卷四,第9、10、11、12页。这些信提到李鸿章的批示时,用语均保持一致。
    ⑥ 《禀两湖总督张、两江总督刘、四川总督奎》,《救济文牍》卷三,第3页。陆树藩于闰八月十四日“奉两江督宪批:所禀事关善举,自应照准,仰候札行江藩司标中军,分别移行各属,一体酌量捐助可也。此批”。见《救济文牍》卷三,第3页。
    ⑦ 《禀粤督陶、粤抚德》,《救济文牍》卷三,第10、11页。
    ⑧ 《禀山东抚院》,《救济文牍》卷三,第19页。
    ① 《禀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第7页。
    ② 《八月十四日奉批》,《救济文牍》卷三,第2页。
    ③ 《陆部郎等上李傅相禀》,《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④ 《八月十七日奉李中堂札》,《救济文牍》卷三,第4、5页。
    ⑤ 关于陆树藩与严信厚等人在创立救济善会上的矛盾,论文第三章有详述,此处不再赘言。
    ⑥ 《呈江督刘、鄂督张》,《救济文牍》卷三,第7页。
    ⑦ 《禀李中堂夹单》,《救济文牍》卷三,第9页。
    ⑧ 《救济文牍》卷三,第8、12、13、15、20、21、22页。在上呈刘坤一、张之洞的禀稿中,陆树藩也自称过“职局”,见《救济文牍》卷三,第16、22页。
    ⑨ 《禀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第21页。在上呈刘坤一、张之洞的禀稿中,陆树藩也自称过“卑局”,见《呈两江督宪刘、两湖督宪张》,《救济文牍》卷三,第11页。
    ⑩ 《禀李中堂夹单》,《救济文牍》卷三,第9、10页。
    11 《禀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第12页。
    ① 陆树藩到达天津后,曾移文“直隶候补道张”称:“创立救济善会,订定章程,禀奉北洋大臣李批准”,见《移直隶候补道张》,《救济文牍》卷二,第10页;后在《天津设立施医舍材局启》中亦称:“特禀合肥相国倡办救济善会”,见《救济文牍》卷一,第14页。
    ② 《禀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第1页;《禀复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第5页;《禀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第7页:《呈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第8页;《禀李中堂夹单》,《救济文牍》卷三,第9页;《禀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第12页;《禀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第14页;《禀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第15页;《禀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第20页;《禀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第21页。
    ③ 《禀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第13页。
    ④ 《禀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第15页。
    ⑤ 《呈李中堂稿》,《救济文牍》卷三,第9页;《禀李中堂夹单》,《救济文牍》卷三,第9页。
    ⑥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15—19页。
    ⑦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① 《上聂仲芳护院、陆春江方伯》,《救济文牍》卷四,第38页。在致倪锡畴的信中也是如此表述,见《救济文牍》卷四,第39页。
    ② 《救济善会筹办京津善会事宜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一日。
    ③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三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④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禀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第22页。
    ⑤ 最早的专文是阿英的《庚子联军战役中的(老残游记>作者刘铁云》,据《阿英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该文写作于1936年。随后是刘鹗之孙刘蕙孙的《铁云先生年谱长编》(齐鲁书社1982年版),对刘鹗庚子救济之事有比较详细的叙述。接着是刘德隆、朱禧、刘德平所著《刘鹗小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以“刘鹗与庚子救济”为题,用专节篇幅较为完整地叙述了刘鹗在北京的赈济活动。最新的专文是郭长海发表于日本《清末小说》杂志2004年第27号的《刘铁云庚子北上之行踪——刘铁云书信拾遗》一文,从《申报》等报刊上发现不少新史料(吴晓峰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史证——郭长海学术文集》,上册,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24—237页)。
    ⑥ 罗振玉:《雪堂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8页。
    ⑦ 吴振清:《刘鹗致祸原因考辨》,《南开学报》2001年第1期。
    ① 刘鹗著,刘德隆整理:《刘鹗集》上册,第666页。
    ② 《刘铁云太守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33、34页。
    ③ 《救济电音汇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④ 《汇解巨款》,《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⑤ 《无量功德》,《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一日。
    ⑥ 《垫款平粜》,《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⑦ 《救济要电》,《中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⑧ 《救济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四日。
    ① 《救济京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① 陆树藩:《救济日记》,第24页。
    ② 郭长海认为,这“正是刘铁云的事迹”,“因为刘铁云购买俄占太仓米一事,已由多方证实,但不知是何仓。现在知道,应是禄米仓”。见郭长海:《刘铁云庚子北上之行踪——刘铁云书信拾遗》,吴晓峰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史证——郭长海学术文集》,上册,第233页。
    ③ 胡适:《(老残游记)序》,刘德隆等编:《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第371页。
    ④ 刘大绅:《关于(老残游记)》,刘德隆等编:《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第402页。
    ⑤ 阿英:《庚子联军战役中的(老残游记)作者刘铁云》,《阿英文集》,第281、286页。
    ⑥ 刘德隆等:《刘鹗小史》,第43页
    ⑦ 吴振清:《刘鹗致祸原因考辨》,《南开学报》2001年第1期。吴振清认为,“刘鹗伙同日本人在吉林与韩国边界走私贩盐,特别是在韩国发起成立盐运会社之事,才是其致祸的直接和真正原因”。
    ⑧ 蒋逸雪:《刘鹗年谱》,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54页。
    ① 汪叔子:《近代史上一大疑狱:刘鹗被捕流放案试析》
    ①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丛编之六《中国海关与义和团运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4页。
    ② 恽毓鼎:《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67、68页。由《恽毓鼎庚子日记》来看,赫德与奕劻的此项交易最终并未达成。
    ③ 《仁浆惠普》,《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六日。
    ④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54页。
    ⑤ 《高柑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03页。
    ⑥ 《济急三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六日。
    ① 陈璧:《五城公牍汇存》(选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义和团史料》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10-714页。
    ② 陈璧:《五城公牍汇存》(选录),《义和团史料》下册,第721-722页。对于该事件,笔者有专文论述,该文附录于后。
    ① 《救济善后筹办京津善后事宜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一日。
    ② 《北方救济并归顺春赈启》,《救济文牍》卷三,第25、26页。
    ① 《上盛杏荪丞堂》,《救济文牍》卷四,第46页。
    ② 《盛杏荪丞堂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22页。
    ③ 《津电照录》,《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九日。
    ④ 《唐德熙致盛宣怀函》,上海图书馆所藏“盛档”,索取号:083176.
    ⑤ 《救济要电》,《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十五日。
    ⑥ 《救济善会由新丰轮船载回被难官民单》,《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续录救济善会由新丰轮船载回被难官民单》,《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二十四日。
    ① 《宪眷将临》,《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② 《济急会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28页。
    ③ 彭淑庆在其论文中,认为《新闻报》于辛丑年二月二十五日刊登浙江籍京官徐琪撰写的《祭浙江三忠文》,首次将许、袁、徐并称“三忠”。见彭淑庆:《分野与认同:清季东南社会对“浙江三忠”的祭奠活动述论》,《山东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④ 陆玉芹:《庚子事变中被杀五大臣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度博士论文。该论文在第七章“五大臣平反”中,以“死后哀荣”为题,对上海官民公祭三忠也有叙及,但较简略。
    ① 《袁仲默、袁叔浑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25页。
    ② 《唐德熙致盛宣怀函》,上海图书馆所藏“盛档”,索取号:083176.
    ③ 《救济会要电》、《三忠灵柩南旋准期》,《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三日。
    ④ 《归安陆纯伯部郎挽浙江三忠联》,《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三十日。
    ⑤ 《挽联汇录》,《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一日。
    ⑥ 《忠榇回南改期》,《新闻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⑦ 《盛宣怀致刘坤一函》,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592页。后刘坤一复电:“挽三忠联甚佩,承改十字尤得体。”见《刘坤一致盛宣怀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594页。
    ⑧实际上,盛宣怀之挽联又有增加:“方事之殷,得数子据理廷争,使知吾国达官,大有人在;痛定而后,读几行诏书销案,乃见朝衣东市,非出天心。灵分归浙水东西,各有千秋,不泯丹心在遗疏;名已震寰瀛中外,谁无一死,同拼碧血报君恩。”同时,盛宣怀对三忠各有挽轴,挽徐用仪:“生荣死哀”;挽许景澄:“苌宏化碧”;挽袁昶:“潮咽桐江”。刘坤一《申报》挽联与盛宣怀所缮略有差异,即“国事太仓皇”改为
    ① 《任锡汾、施则敬致盛宣怀函》,上海图书馆所藏“盛档”,索取号:083754-1.
    ② 《广劝沪上绅商致祭三忠灵榇启》,《新闻报》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五日。转引自彭淑庆:《分野与认同:清季东南社会对“浙江三忠”的祭奠活动述论》,《山东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③ 《三忠举襄记》,《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十一日。
    ④ 陆玉芹认为,清政府之所以杀“浙江三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许景澄、袁昶与东南督抚,尤其是张之洞关系密切:“许、袁鄂督门生,诸王怒鄂督,故袁、许不免。”而袁许被杀,“加剧了东南社会对朝廷的不满情绪”,反过来稳固了东南互保的成果。或许正因为如此,“浙江三忠”几乎被东南媒体塑造为东南利益在朝廷中央的“代言人”:“东南之绅商皆得庇于东南之约,然而东南督抚毅然决然显违廷意而毫无顾忌者,既有荣中堂密告宗旨,复有诸朝贵密通消息之故。”彭淑庆认为,“浙江三忠”彰显了浓郁的“浙江
    ① 《盛宣怀致刘坤一、张之洞电》、《盛宣怀致刘坤一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237、263页。
    ② 《中国近代史邮电史》,第73页。
    ③ 《盛宣怀致张之洞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349页。
    ④ 《济急善局得第二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济急善会接第四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十日。
    ⑤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07、208页。
    ⑥ 《盛宣怀致陈淦函》,上海图书馆藏“盛档”,索取号:023580
    ①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61页。
    ② 华学澜:《庚子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37、141页。
    ③ 美占区后又让出一部分地而归德国占领,仲芳氏家所在地而即先“为美国所管”,后“该归德国管辖”,因此“受二次茶毒”。见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37页。
    ④ 《照录总税务司赫德复函》,《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496页。
    ⑤ 《那桐日记》,第350页。
    ⑥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89页。
    ⑦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79、189页。
    ① 姜纬堂、彭望宁、彭望克编:《维新志士、爱国报人彭翼仲》,大连出版社1996年版,第111页。
    ②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88、190、194、198页。
    ③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52、53页。
    ④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87页。
    ⑤ 仲芳氏:《庚子记事》,载《庚子记事》第40、41、48、49页。
    ①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89、191、196页;《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64、65、66页。
    ②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67、68、69页。
    ③ 陈璧:《五城公牍汇存(选录)》,《义和团史料》下册,第706页。
    ④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77页。
    ① 《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69页。
    ② 陈璧:《五城公牍汇存(选录)》,《义和团史料》下册,第710页。
    ③ 陈璧:《五城公牍汇存(选录)》,《义和团史料》下册,第713页。协巡公所成立不久,恽毓鼎便向庆亲王禀报“公所情形”,“王允发款”。后恽毓鼎又嘱咐乔树枏“拟请款禀稿”。见《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一辑,第70页。
    ①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03、204、207页。
    ② 陈璧:《五城公牍汇存(选录)》,《义和团史料》下册,第713、714页。
    ③ 庆亲王评价王培佑之语。据陈夔龙《梦蕉亭杂记》:“庆邸入京后,各官民避难离京,渐次来归。大、宛两县由京西来谒。探知王京兆培佑尚在固安,函约来京,与余同见庆邸。王君贸然曰:此时北京太不成局而,各国弁兵纷纷占据,幸得邸堂到京,请令各公使速将洋兵全数移扎城外,不得在城内居住。庆邸无词以对。旋即送客,继谓余曰:此人太不晓事,如何能作府尹。”陈夔龙:《梦蕉亭杂记》,第38页。
    ① 《上盛杏荪丞堂》,《救济文牍》卷四,第46页。
    ② 《悬匾酬神》,《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四日。
    ③ 《盛宣怀致济急会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457页。
    ④ 《杨文骏致李鸿章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459页。
    ⑤ 赵炳麟著:《赵柏岩集》(上),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276页。
    ⑥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15页。
    ⑦ 上谕于九月十四日发布,其文大致为:“陕省连年歉收,今年亢旱尤甚,灾象已成,自宜亟筹赈抚。江苏候选教职严作霖,办理义赈多年,不辞劳瘁,叠经传旨嘉奖,著刘坤一、松寿、聂辑规饬令该员邀集同志,来陕办理义赈。补用道施则敬、候选道严信厚、周宝生向办义赈,均著成效,并著饬令该员等分投劝办。惟灾区较广,需款甚巨,盛宣怀久驻上海,熟悉商情,并饬劝募巨款,源源汇解,以资接济。”见《劝助陕赈说》,《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日。
    ⑧ 朱浒:《地方系谱向国家场域的蔓延——1900—1901年的陕西旱灾与义赈》,《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
    ⑨ 《劝助陕赈说》,《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日。
    ① 《秦赈募捐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日。
    ② 朱浒:《地方系谱向国家场域的蔓延——1900-1901年的陕西旱灾与义赈》,《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
    ③ 《与湖南学政载克臣附启》,《救济文牍》卷四,第44页。
    ④ 《济急会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28页。
    ⑤ 《东南济急会接办京畿春赈公启》,《申报》光绪二十七年正月九日。
    ⑥ 《李鸿章札任锡汾文》,上海图书馆藏“盛档”,索取号:008773-1.
    ⑦ 《任锡汾上盛宣怀禀》,上海图书馆藏“盛档”,索取号:025794.
    ① 《李鸿章札任锡汾文》,上海图书馆藏“盛档”,索取号:008773-1.后来,任锡汾在上盛宣怀的禀稿中表示,东南济急善会得到的收条“约共一万数千张”。见《任锡汾上盛宣怀禀》,上海图书馆藏“盛档”,索取号:025794.
    ② 《戴鸿慈奏稿》,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676页。笔者认为此奏稿应为“李鸿章奏稿”,理由前文已述,此处不再赘言。
    ③ 《北方救济并归顺春赈启》,《救济文牍》卷三,第25、26页。
    ④ 《救济京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⑤ 《救济京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① 《刘铁云太守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34、35页。
    ② 《刘铁云观察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42页。
    ① 《拟办天津工艺局启》,《救济文牍》卷一,第19页。
    ② 顾志兴:《关于皕宋楼藏书之出售原因及评价——(藏书籍陆心源>的序外文》,王绍仁主编:《江南藏书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第20页。
    ③ 虞云国:《皕宋楼藏书去国原因新探》,王绍仁主编:《江南藏书史话》,第33页。
    ④ 除上述顾志兴、虞云国的文章外,来新夏之《关于“皕宋楼事件”罪责之我见》(王绍仁主编:《江南藏书史话》)与徐桢基之《陆树藩其人与皕宋楼藏书售日事》(《史林》2007年增刊)两文,亦含有此种意思。
    ① 虞云国:《皕宋楼藏书去国原因新探》,王绍仁主编:《江南藏书史话》,第39页。
    ② 据李学功言,此谚最早载于刘大钧、李植泉所著《吴兴农村经济》(上海文瑞印书馆1939年版,第72、123、124页)。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曾引用此谚,“说明丝商巨富人数之多”(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2页)。陶水木在《近代湖州商帮兴衰探析》中言,南浔丝商出现“二狮、四象、八牛、七十二狗”的丝商家族群,“拥资千万以上者称狮”(《浙江学刊》2000年第3期)。朱从亮《南浔文献新志纪余》称,1922年《六苏阁丛刊》载徐珂《可言》:“湖州之南浔镇之丝商,同光之繁富,甲于浙中,数富室者有‘五虎、六羊、八牯牛、七十二只焦黄狗’之喻,其最富有逾千万。”(李学功:《南浔现象——晚清民国江南市镇变迁研究》,第144页。)
    ① 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416、496、497、540、546页。
    ②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250页。
    ③ 陶水木:《浙江籍买办的崛起及其影响》,《历史教学》1998年第7期。
    ④ 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第62、63页。
    ⑤ 陶水木:《浙江籍买办的崛起及其影响》,《历史教学》1998年第7期。该文还列举了一些因经营丝栈而成为买办的例子,如“吴少卿原是无锡成顺泰丝栈主,与洋行大班熟悉了,就被邀去当买办。怡成丝栈主徐棣山也因常有生意与怡和洋行大班交往,洋行约他合开丝厂并任买办。吴成和在上海开设吴成记丝号,‘经营丝业起家’,后任上海百利洋行买办”。
    ⑥ 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第63页。
    ⑦ 黄逸峰、郝延平、严中平、汪熙等人对“买办总收入”都曾有过估算,最少的也有“四亿两”。见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169页。
    ⑧ 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第122页。
    ①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174页。
    ② 在《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中,“薪金”占买办收入比重仅为8.3%,“对外贸易佣金”占30.3%,“私人经商收入”占50%。(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第129页。)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中,“洋行买办薪金”占买办收入比重为17.6%,“一般商品贸易佣金及其他收益”占36.8%,“出口商品货价差额”占16.8%。(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175页。)
    ③ 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第123、124页;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232、233页。
    ④ 郝延平:《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第122页。
    ⑤ 李学功:《南浔现象——晚清民国江南市镇变迁研究》,第147页。陈竹坪聚集的财富可能无法与“四象”相比,但其在上海丝业界的地位却非常高。“侨沪数十年,为丝业领袖,能通译西语,而出以诚笃,中西丝商倚之为长城。”转引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251页。
    ⑥ 李学功:《南浔现象——晚清民国江南市镇变迁研究》,第167页;方福祥:《近代上海湖州商帮的演变及其特征》,《学术月刊》2003年第3期。
    ① 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第149-159、333页。据该著,义赈发起群体还包括郑观应,而郑之所以能够在“以江南善士为主导的义赈发起群体中占有一席之地,其间最重要的砝码就是其最晚到1872年便已与余治建立了极为深厚的交谊”。“余治是咸同以来‘江南善士圈’得以凸显的一个中心连接点”,李金镛、谢家福、严佑之、经元善均为余治门下弟子。所谓第一批义赈领袖主要是指谢家福、经元善等人。
    ② 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第332、333页。
    ③ 经元善:《沪上协赈公所溯源记》,虞和平编:《经元善集》,第327页。
    ④ 李秋坪的“高易赈所”,被称为“广东帮贩所”,“董事几乎囊括了当时寓沪广东帮中的知名人士”,在李秋坪于光绪十四年去世后,“虽经陈德薰、唐廷桂先后接手维持,但也终于在光绪十七年十月底宣告撤止”;陈竹坪的“陈与昌丝栈赈所”,在陈竹坪去世后立即停止了活动;“王松森则在文报局赈所撤止后完全退出了义赈主持者的行列”。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第332、335、336页。
    ① 捐纳出身而官至各部院司堂官者,亦大有人在。(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第60页)各部院小京官除捐纳者外,还有一项来源是各省“拔贡”,亦为“正途”。“拔贡”是各省学政每十二年“于全省每府学中所属秀才加以考试,取成绩最佳、学问最优者,拔取一人为拔贡生,贡入北京,再经朝考,分等第录用。取一等,以七品小京官用;二、三等,以知县用,分发各省。”(刘禺生:《世载堂杂忆》,第8页。)又据朱彭寿言,“本朝自乾嘉以来,得鼎甲者,其出身以内阁中书及各部小京官居多”。(朱彭寿:《安乐康平室随笔》,第177、178页。)翁同龢即曾为“拔贡”。
    ② 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第7、8页。
    ③ 如清初有关州县学额的规定:顺治四年定大县学额四十名,中县三十名,小县二十名;有关乡试中额的规定:顺治二年定顺天168名、江南163名、浙江107名、江西113名、湖广106名、福建105名、河南94名、山东90名、广东86名、四川84名、陕西、山西各79名、广西60名、云南54名、贵州40名。这些州县“学额”、“乡试中额”,并不固定,此后屡有增减,既要要考虑到江南等科甲大省读书人众多而名额相对有限的一面,又要顾及到云贵等偏远省份虽读书人不多但也得有士子被选拔出来的一而。见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第61-64页。
    ④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第65页。该书还举台湾府为例:乾隆三年议准,台湾府“俟来京会试举人达十人以上时,给予名额。至道光三年会试,因台湾应试举人达十一人,故即钦定举中一人”。
    ① 胡思敬:《国闻备乘》,第8页。据该书言,“庚子以后,各省昭信股票悉准报捐,辗转鬻贩,值遂大贱。由监生捐一主事,买票不过千余金,而结费有达二千者,过于捐数几倍”。
    ② 郭则淫:《十朝诗乘》,321页。又据该书言,“光绪末,秦晋赈捐例开,捐生纷集,印结费顿裕,于是例不出结之翰詹科道及小京官,亦群议抽成,号曰‘津贴’”。
    ③ 张德昌:《清季一个京官的生活》,第47、48页。张德昌此书主要是通过李慈铭《越缦堂日记》来剖析京官的日常生活,尤其是经济生活。李慈铭也是靠捐纳“自同治二年入户部学习行走”,在光绪六年中进士前,其官职收入“每年只有养廉一项”,“养廉收入最多的一年是光绪二年,为数四十三两七钱;最少的时候,是同治二年、三年,每年仅得八两八钱”;在印结银上,“以他这样一个末员,每年所得的数目,最少时是一百十八两,最多时达三百八十六两”。即使李慈铭中进士后,“奉旨以五品即用”,而“五品全俸”一年为一百六十两,大多数时候仍不及印结银。
    ④ 陈恒庆:《谏书稀庵笔记》,第165页。
    ⑤ 陈恒庆:《谏书稀庵笔记》,第93页。该书言:“缘汉人得科名綦难,知遇之感,终身不忘,年节必公宴老师,且送酒席于师母,三节皆往拜节,且有节敬,门生外放,岁有炭敬。师有过,则规劝,未见有相奏参者。有清一代,师生之谊独厚,此亦科名之佳事也。”
    ① 刘体智:《异辞录》,第65页。
    ② 胡思敬:《国闻备乘》卷一之“江西京官风气”。
    ③ 徐珂:《清稗类钞》,第55、56、57页。据该书,此事还有一插曲:余上华,“其先固鄂人,与巡抚论乡谊,交颇呢”,得陕绅公函则语诸人曰:“绅士与大吏讧,言官更劾大吏,是愈激之怒也。万一击之不中,彼将更肆虐,如之何?宁少缓焉,吾先以私书为之调停,苟彼知惧而悔,又何必深责乎。”“众韪其言,从之。”余上华“亟驰书陕抚,并钞寄陕绅原函,陕抚得书,疏参陕绅把持公事,胁制官吏,移熟作荒,阴图冒赈。疏奏,陕民大哗,几暴动。陕抚亦惧,檄防营兵三千卫抚署,夜二鼓,即禁署前行人往来,日伏居内室,不敢出宅门一步”。张佩纶得知其事,勃然曰:“陕灾如是,而巡抚尚沮绅民呼吁,是真欲勦绝陕民矣!”因此上疏严劾陕抚,并详及余上华事。朝廷得此疏,“乃寄谕申饬”陕抚,“令明白回奏”。
    ① 徐珂:《清稗类钞》,第56、57页。此事《刘古愚评传》亦有叙及,见任大援、武占江著《刘古愚评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3、14页。《清实录》亦可查阅此事,见《德宗实录》光绪三年十月,卷六十,第824页;光绪三年十一月,卷六十一,第851页。
    ② 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第2、6页。
    ③ 《高棍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43页。
    ④ 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第8页。何认为,“登科的人不但可以奠定身家的经济基础,扬名显亲,而且可以援引提携惠及宗族桑梓”,因此“科第不但是个人单独追求的目标,而且是地方集体争竞的对象”。
    ⑤ 本文第一章曾述恽毓鼎科考籍贯为“顺天大兴民籍”,祖籍为“江苏阳湖”,因此“顺直京官谢恩”与“江苏京官谢恩”,恽毓鼎均参与。其他类似记载还有光绪二十三年三月五日,“德音蠲缓天津顺属钱粮,同乡官诣乾清门外谢恩,黎明行礼”;光绪二十四年正月六日,“德音缓征顺直二十二州县钱粮,同乡官诣乾清门外谢恩”;光绪二十四年十月二十五日,“德音蠲缓顺直钱粮,同乡官具折谢恩,辰正在西苑门内行礼”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十六日,“德音截江南漕十五万石赈粜,同乡官具折谢恩,辰刻在西苑门内行礼”等。见《恽毓鼎澄斋日记》,第92、98、99、105、128、149、154、295页。
    ① 有关杨乃武案始末,参见黄溶:《杨乃武案野史征存》、《杨乃武案公私资料续辑》,载《花随人圣庵摭忆》,第559-564:590-616页。李岳瑞《春冰室野乘》亦称“浙之士大夫则起而大愤,谓杨虽非端人,而品连实非所谋害,县令疾其把持公事,藉事锄之耳”,又称“后事下学使者覆讯,仍以原谳上,浙京官益恚,再疏争之”。由此可见,浙江京官于此案出力之甚。参见李岳瑞:《春冰室野乘》,第38、39页。又据《从(申报)杨乃武案看重大社会新闻的报道》言,1875年11月22日“浙江籍的十八位京官联名向都察院提交呈状”,“要求将该案提交刑部审理”。《申报》于1876年2月4日登载了十八名浙江籍京官的联名上奏,“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见葛丽丹:《从(申报>杨乃武案看重大社会新闻的报道》,复旦大学2008年度硕士论文,第26页。
    ② 本文对于“江淮省”事件的叙述均来自谢世诚文。见谢世诚:《晚清“江淮省”立废始末》,《史林》2003年第3期。
    ① 陆玉芹:《庚子事变中被杀五大臣研究》,第126、127页。
    ② 《宋恕集》下册,第698页。
    ③ 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第51页。
    ④ 陆玉芹认为,“朝廷公开宣战后,旨令各督抚在本地招抚义和团,并派兵北上勤王,然而以张之洞为首的东南督抚以各种借口推托”,不但不派兵北上,还责怪朝廷“信邪术以误国”,“公开违抗朝廷的圣旨”,让咸丰以来“地方与中央的对抗”“至此达到高潮”。慈禧太后虽然还要称赞这些东南督抚实行东南互保是“老成谋国之道”,但不可能不对此心生不满。“许、袁鄂督门生,诸王怒鄂督,故袁、许不免。”见陆玉芹:《庚子事变中被杀五大臣研究》,第127页。《高枏日记》中亦有相关记载:“李秉衡入觐时,极言东南合约之非。且言不诛一二统兵大臣,不足震中国之势,而外人决不能除。故袁、许被戮,所以儆外臣也。”见《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207页。
    ⑤ 陆玉芹:《庚子事变中被杀五大臣研究》,第8、26、28、29、39、42、43、54、55页。张之洞对自己的门生也很关心,如上海《沪报》曾报道:“袁爽秋观察近得心疾”,张之洞听说后“不胜骇异”,并询问“究竟是否有病,有何情形”。
    ⑥ 陆玉芹:《庚子事变中被杀五大臣研究》,第115、116、117页。
    ① 陆玉芹:《“浙江三忠”与义和团运动》,《近代中国》第20辑。
    ② 彭淑庆:《分野与认同:清季东南社会对“浙江三忠”的祭奠活动述论》,《山东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③ 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676页。
    ④ 刘伟:《晚清“省”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变迁》,《史学月刊》1999年第5期。其他相关研究还有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许小青:《20世纪初“非省界”与“筹边建省”思潮合论》,《史学月刊》2004年第10期;苏全有:《论清末的省界观念》,《安徽史学》2009年第1期。
    ① 许小青:《20世纪初“非省界”与“筹边建省”思潮合论》,《史学月刊》2004年第10期;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② 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③ 转引自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④ 《“云南杂志”发刊词》,载《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二卷上册,第558页。
    ⑤ 许小青:《20世纪初“非省界”与“筹边建省”思潮合论》,《史学月刊》2004年第10期。补充:华兴会则是以两湖人士为主。
    ⑥ 刘伟:《晚清“省”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变迁》,《史学月刊》1999年第5期。
    ⑦ 欧榘甲:《新广东》,载《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上册,第270页。章清认为,欧榘甲的这一看法“颇具代表性”。见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① 杨笃生:《新湖南》,载《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下册,第615页。所谓“庚子实试行之,举事不成奋为鬼雄”,或指庚子年间唐才常汉口自立军事件。
    ② 刘伟:《晚清“省”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变迁》,《史学月刊》1999年第5期。实际上,刘伟还认为,“权利意识”的输入,与“地方自治思潮的兴起”也是促使“省”意识兴起或变化的重要原因。
    ③ 从这些刊物的标题可知,当时的留日学生大部分为江浙、两湖、广东、云南等南省学生,因此并未经历战乱。但北方战乱势必也会对南方造成各种影响,其中最大的影响便是因为人们担心南方也会陷入战乱而致谣言不断,并因而人心惶惶。当时《中报》、《中外日报》、《新闻报》等媒体关于各种谣言、对谣言的批驳以及劝告人们不要听信谣言的新闻报道与评论几乎每日都有。周作人在《知堂回想录》中摘录了几则自己庚子年的日记,也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见周作人:《知堂回想录》上册,第41、42页。
    ① 刘学照:《上海庚子时论中的东南意识述论》,《史林》2001年第1期。
    ② 刘学照:《上海庚子时论中的东南意识述论》,《史林》2001年第1期。
    ③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第216、217页。
    ① 唐巧天:《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年)》,复旦大学2006年度博士学位论文,第15、18页。
    ② 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67、68、69页。需要注意的是,罗伯逊所指的“水路”还未包括长江;同时因为太平天国战争,安徽、湖北的一些地方处于“混乱状态”,所以在罗伯逊看来没有商业价值。
    ③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188、201页。
    ① 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381页。
    ② 李明珠著、徐秀丽译:《近代中国蚕丝业及外销》,第152、153页。该文列举了曾国藩、沈葆桢、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张謇等人倡导养蚕业的例子。
    ③ 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1840-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2页。
    ④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288页。
    ⑤ 据英国领事的贸易报告,1878年中国进口商品的消费额几乎是1873年的两倍。见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464页。
    ① 李必樟译编:《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第381、416、421、422、497页。
    ② 《中国近代邮电史》,第63页。
    ③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397页。
    ④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402、403页。
    ⑤ 唐巧天:《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年)》,第73、75页。据该文,汉口直接出口的商品也是以茶叶为主,“1903年直接出口为4615698海关两,其中茶为4443728两”。
    ⑥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229、230页。
    ① 轮船招商局最终得以设立,“实际是由漕运引起的”,故招商局首次招商是委托沙船商人。见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第403、404、405页。
    ② “两家最重要的洋务企业,即规模最大的轮船招商局和业绩最好的中国电报局”,其总部均设于上海。见朱浒:《从插曲到序曲:河间赈务与盛宣怀洋务事业初期的转危为安》,《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
    ③ 所谓“宁波会馆”应当即指“四明公所”。该报告认为,“这些会馆中,宁波会馆的力量和影响最大,因为有大量的宁波人居住在上海,居第二位的可能是徽州(安徽)会馆”。见《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20页。
    ④ 《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1840-1949)》,第61-65页。
    ① 《潘云孙观察来书》,《救济文牍》卷五,第16页。
    ① 刘秀对赵熹的信任,并不仅仅是因为其救人之事,还因为赵熹在担任地方官时的除暴安良与刚正不阿,详见《后汉书·赵熹传》。
    ② 《宋史·列传》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
    ③ 苏轼:《富郑公神道碑》,载《苏轼文集》卷十八,岳麓书社2000年版。
    ④ 《苏轼文集》以明末茅维《苏文忠公全集》为底本而编成。
    ① 袁世凯与盛宣怀对轮船招商局与中国电报局控制权的争夺,与庚子救援事件也毫无关系。
    ② 董煟编著:《救荒活民书》,清同治八年楚北崇文书局重刻本,载李文海、夏明方主编:《中国荒政全书》(第一辑),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65--74页。
    ③ 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118页。
    ① 吴滔:《清代江南地区赈济与地方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② 嘉道时期,善会善堂何以分散在各乡镇中发展?梁其姿的解释之一便是“中央权力的松弛”,“此时代表中央的县政可能权威不如前,使得乡镇不再对设立小社区善会有所顾忌”,同时“县政府也渐无法把握足够的资源来顾及全县的社会救济问题”。见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第240、241、303、304页。
    ③ 还有一项在魏丕信看来是标志着荒政在19世纪衰落的事情是:“由于财政资金的减少,以及指挥和组织这类活动的决心日益减弱”,“请赈作为一项例行公事”“越来越成为空对空的行为”。见魏丕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第257页。
    ④ 在李文海看来,荒政的衰败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是“财政的窘迫”,二是“官赈”中的弊端越来越严重。李文海认为义赈兴起的另一个原因是“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的出现”,这里主要是指洋务企业的创办。见李文海:《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清史研究》1993年第3期。夏明方、刘仰东也认为“荒政的衰落是义赈兴起的一个根本条件”。见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第99、100页。
    ⑤ 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第49、50页。
    ⑥ 夏明方:《也谈“丁戊奇荒”》,《清史研究》1992年第4期。
    ① 夏明方:《清季“丁戊奇荒”的赈济及善后问题初探》,《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
    ② 杨利剑:《晚清社会灾荒救治功能的演变——以“丁戊奇荒”的两种赈济方式为例》,《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③ 夏明方:《清季“丁戊奇荒”的赈济及善后问题初探》,《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杨利剑:《晚清社会灾荒救治功能的演变——以“丁戊奇荒”的两种赈济方式为例》,《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④ 当然,杨国强先生的这番议论也不仅仅是以赈款多少作为依据,其他依据还包括救援人力的投入,如赈济过程中,赈灾官员的“大批死亡”,以及朝廷对官员救灾风气的整肃,如朝廷对官员“克扣”、“侵渔”等“原本见惯了的东西”的“不能容忍和不肯容忍”的态度等。杨国强:《“丁戊奇荒”:十九世纪后期中国的天灾与赈济》,《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⑤ 金家瑞、林树惠辑:《有关义和团上谕》,载《义和团》(四),第42页。
    ⑥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491页。
    ① 金家瑞、林树惠辑:《有关义和团上谕》,载《义和团》(四),第45页。
    ② 城破之初,大部分京官均认为并相信,皇上并未出狩,而是留京与洋人议和。见《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74、176、182、183页:《恽毓鼎庚子日记》,载《义和团运动史料从编》第一辑,第62页。
    ③ 《调补直隶总督李鸿章折》,载《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505页。
    ④ 《两江总督刘坤一折》,载《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515页。
    ⑤ 《山东巡抚袁世凯折》,载《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519页。
    ⑥ 《湖广总督张之洞等折》,载《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册,第564页。
    ① 《高枏日记》,载《庚子记事》,第180页。
    ② 《盛宣怀致佘昌宇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90页。
    ③ 《李鸿章致杨宗濂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196页。
    ④ 《盛宣怀致刘坤一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200页。
    ⑤ 《盛宣怀致冯光通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210页。
    ⑥ 《盛宣怀致尚其亨电》、《盛宣怀致冯光通电》、《保定电局致盛宣怀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209、210、223页。
    ⑦ 《盛宣怀致杨宗濂电》,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第219页。
    ⑧ 即从国家与社会的角度来看,庚子救援只是一次特例,此后并未成为一种常态。如不久之后发生的日俄战争,中国东北成为战场,清廷宣布中立,“官方不便出面救助难民”,上海绅商因此组织“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对战争难民进行救济。但“上海万国红十字会”最重要的支持便来自清廷,“慈禧太后以光绪帝的名义颁发内帑10万两给上海万国红十字会”,该会当时总共也就募集了“约20万两”。也就是说,当国家力量一旦得到恢复,这种全国性的大规模救援,国家很容易便占据主导地位。实际上,此后中国红十字会的正式成立,国家力量在其中也隐约居于主导地位。见张建俅:《中国红十字会初期发展之研究》,第20-42页。
    ① 张建俅:《中国红十字会初期发展之研究》,第5页。
    ② 张建俅:《中国红十字会初期发展之研究》,第5页。
    ① 方豪编录:《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光绪乙已年三月一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3辑第23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第981页。
    ② 现在比较通行的严复文集主要有王拭主编的《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王庆成、叶文心、林载爵主编的《严复合集》(台湾,财团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会1998年版),以及孙应祥、皮后锋合编的《<严复集>补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等。
    ③ 如《主客平议》一文发表时,既无署名,也没标明是“来稿”,1902年6月26日天津《大公报》,第2版:又如《读新译甄克思社会通诠》一文只标明是“来稿”,而无署名,1904年4月20日天津《大公报》,第2版。
    ① 《来函》,1902年6月25日天津《大公报》,第7版。
    ② 《来函》,1902年6月25日天津《大公报》,第7版。
    ③ 《黄秀伯观察致大公报馆书》,1902年6月29日天津《大公报》,第1版。
    ④ 英敛之(1866—1926),原名英华,字敛之,满人,天主教徒。自学成才,曾创办《大公报》、辅仁大学。
    ⑤ 《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光绪壬寅年五月二十三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3辑第22册,第517页。
    ⑥ 方守六,《大公报》第一任主笔。
    ① 熊季廉,名元锷,江西南昌人。1900年起为严复门人,1906年去世。见王庆成主编:《严复未刊诗文及散佚著译》,《严复合集》第5册,第4页。
    ② 王庆成主编:《严复未刊诗文及散佚著译》,《严复合集》第5册,第19、20页。
    ③ 稍提一笔,王天根先生也注意到严复曾为陈玉苍“辩诬”一事,但误将严复的《主客平议》一文认作“实际上是为陈玉苍辩护”。见王天根:《晚清报刊与维新舆论建构》,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0页。
    ④ 陈宗藩:《陈玉苍先生年谱》,转引自陈璧:《望岩堂奏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0辑,第20、21页。又《恽毓鼎庚子日记》中的记载可为佐证:“傍晚街衢贴五城安民告示(洋兵入城,和好在即;居民官宅,各安生业。匪徒抢掠,格杀勿论:拿送到城,立即正法),人心稍定。”见《恽毓鼎庚子日记》,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1辑,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61页。
    ⑤ 《清史列传·清史馆待刊稿》,转引自陈璧:《望岩堂奏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0辑,第9、10页。
    ⑥ 陈璧:《署理顺天府府丞谢恩折》、《补授顺天府府尹谢恩折》,陈璧:《望岩堂奏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0辑,第139、179页。
    ⑦ 《清实录》第58册之《德宗景皇帝实录》(七),卷四八八,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54页。
    ⑧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上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909页。
    ① 陈璧:《察看工艺局情形据实覆陈折》、《请将工艺局迁移他所保存原有义仓续筹积谷片》,陈璧:《望岩堂奏稿》,第225—230页。
    ② 陈璧:《望岩堂奏稿》,第231页。
    ③ 王栻主编:《严复集》第3册,第547页。
    ④ 《京话报》由黄思永之子黄中慧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六日(1901年9月8日)创刊于琉璃厂工艺局,寿命不长,仅出至1902年初即停刊。见姜纬堂、彭望宁、彭望克编:《维新志士爱国报人彭翼仲》,大连出版社1996年版,第115页。
    ⑤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223页。
    ⑥ 张枬、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版,第669页。
    ⑦ 王拭主编:《严复集》第3册,第547页。
    ⑧ 黄曾源,字石孙,号立午,晚号槐瘿,福州驻防汉军正黄旗人,光绪十六年进士。庚子后任御史,与中江王乃征、泸州高枬称三谏,直声震一时,后授安徽徽州府知府、济南知府。见吴郁生:《三品衔候补道山东济南府知府前礼科给事中翰林院编修黄公行状》、张学华:《济南府知府黄公墓志铭》,《清代传记从刊·碑传集》三编卷二十四,第549-560页。
    ① 恽毓鼎,字薇荪,一字澄斋,顺天大兴县人,光绪十五年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翰林院侍读学士、宪政研究所总办,乙未、癸卯会试同考官,有《崇陵传信录》、《恽毓鼎澄斋日记》传世。见《恽毓鼎澄斋日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808--810页。
    ② 1902年6月20日天津《大公报》,“时事要闻”,第3版。
    ③ 《清实录》第58册之《德宗景皇帝实录》(七),卷四九八,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591页。
    ④ 《大公报》又于6月24日刊登新闻指出22日报道之误:“探闻日前纠参陈大京兆者实系王侍御乃征,前报误作黄侍御曾源合亟更正。”1902年6月22日天津《大公报》,“时事要闻”,第2版;1902年6月24日天津《大公报》,“时事要闻”,第2版。
    ⑤ 《记恽学士被劾奇冤事》,1902年6月24日天津《大公报》,第1版。黄曾源参劾恽毓鼎究竟是否为陈璧所指使,笔者多方查阅资料,未见相关记载。实际上,《恽》文作者认定陈璧为幕后指使也只是出于推测。
    ⑥ 庚子国变时期,恽毓鼎“偕吏部尚书敬信公单车入使馆,与各国使臣商保卫地方之策,力争主权”,并创协巡公所,“令司坊官莅所,判决民事,民遂安堵”。见《恽毓鼎澄斋日记》第808页。也就是说,在庚子国变时,恽毓鼎也在做着和陈璧一样的事情,于混乱中竭力维持秩序。按《记恽学士被劾奇冤事》所述,恽毓鼎被参劾之事即庚子年创办协巡公所一事:“折中所参,系指明前年联军初入城时,恽在美界创立协巡公所侵占五城之权云云。”该文为恽毓鼎这样辩解:“庆邸(笔者注:庆亲王奕劻,时任议和全权大臣)札委恽学士等办理协巡公所,安设巡捕以弹压地方,招雇民壮以充当苦力,聘致翻译以与洋官往来,会议地而事宜。”见《记恽学士被劾奇冤事》,1902年6月24日天津《大公报》,第1、2版。
    ⑦ 《恽》文称,庚子国变时,“黄学士思永正创议纠合绅士设华捕局以除暴安良”,并“创巡防公所于德界西段,屡次与德国格知府抗论。凡所诛求,再四辨驳,不得已始稍应一二。各界皆送洋官旗伞,惟巡防公所始终未曾送过洋礼”。见《记恽学士被劾奇冤事》,1902年6月24日天津《大公报》,第1、2版。
    ① 《记恽学士被劾奇冤事—续昨稿》,1902年6月25日天津《大公报》,第2版。
    ② 此后,因严复替陈璧“辩诬”,黄思永之子黄中慧致函《大公报》表示:“自贵报开办以来,某从未与闻,心自坦白,贵馆当有公论,何待区区置喙。”见黄中慧:《黄秀伯观察致大公报馆书》,1902年6月29日天津《大公报》,第1版。
    ③ 据陈赣一之《新语林》卷六:“恽薇孙精医术,黄秀伯之父慎之病危,投一剂而愈。鼎革后,愤国事益坏,绝志仕进,以歌自娱。尝现身舞榭,及卒,秀伯挽之曰:‘优孟衣冠遗老恨,歧黄薄石故人情。’”另《恽毓鼎澄斋日记》中也记录过二人之交往:“至老墙根祝黄慎之丈寿,手谈半日。”见《恽毓鼎澄斋日记》第205页。
    ④ 《记恽学士被劾奇冤事—续昨稿》,1902年6月25日天津《大公报》,第2版。
    ⑤ 陈璧:《五城公牍汇存》(选录),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义和团史料》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10-714页。
    ⑥ 陈璧:《五城公牍汇存》(选录),《义和团史料》下册,第721-722页。
    ① 陈宗藩:《陈玉苍先生年谱》,转引自陈璧:《望岩堂奏稿》,第20、21页。
    ② 1902年7月28日天津《大公报》,“时事要闻”,第3版。
    ③ 景晓平:《京师五城中学堂与清末中等教育近代化》,《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第79页。
    ④ 王拭主编:《严复集》第3册,第547页。
    ⑤ 陈璧:《敬举人才以备任使折》,陈璧:《望岩堂奏稿》,第256页。严复在致张元济的信中,也特意提到过此事,见王拭主编:《严复集》第3册,第550页。
    ① 王庆成主编:《严复未刊诗文及散佚著译》,《严复合集》第5册,第52页。
    ② 王拭主编:《严复集》第3册,第547页。
    ③ 王拭主编:《严复集》第3册,第547页。
    ④ 陈璧:《察看工艺局情形据实覆陈折》,陈璧:《望岩堂奏稿》,第225页。
    ⑤ 陈璧:《望岩堂奏稿》,第230页。
    ⑥ 陈璧:《请准工艺局移设他所讲求工艺以开风气片》,陈璧:《望岩堂奏稿》,第235页。
    ① 王庆成主编:《严复未刊诗文及散佚著译》,《严复合集》第5册,第19页。引文中的“……”,《严复合集》亦如此,并注明此处“略有缺失”。
    ② 1902年6月25日天津《大公报》,第7版。
    ③ 有关英敛之对于新旧的态度,笔者另有专文《严复、英敛之与早期(大公报)》。
    ④ 《书昨报和新旧两党论后》,1902年9月11日天津《大公报》,第2版。
    ① 黄中慧:《黄秀伯观察致大公报馆书》,1902年6月29日天津《大公报》,第1、2版。因该文篇幅较长, 故标题及小半篇幅内容刊登在头版,文章大半篇幅内容刊登在第2版。
    ① 该文亦因篇幅较长,故标题及前半部分内容刊登在头版,后半部分内容刊登在第2版。
    ② 1902年7月14日天津《大公报》,“时事要闻”,第3版。
    ③ 1902年7月28日天津《大公报》,“时事要闻”,第3版。
    ④ 王庆成主编:《严复未刊诗文及散佚著译》,《严复合集》第5册,第19页。
    ⑤ 有关严复与《大公报》之间的关系,笔者另有专文《严复、英敛之与早期<大公报)》。
    ⑥ 英敛之在其日记中如此叙述:“严又陵寄至自作《主客平议》一篇,洋洋数千言。”见《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光绪壬寅年五月十九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3辑第22册,第516页。此文发表后影响较大,《大公报》因海内外各界索求该文者太多,又于1904年4月4—9日重刊此文。
    ① 此后严复发表在《大公报》上的文章主要是萨镇冰寿序、吴芝瑛传等较私人化的文字。参见笔者《严复、英敛之与早期(大公报>》一文。
    ② 王庆成主编:《严复未刊诗文及散佚著译》,《严复合集》第5册,第19页。
    ③ 王庆成主编:《严复未刊诗文及散佚著译》,《严复合集》第5册,第20页。
    ④ 杨国强先生对此有详细论述,参见杨国强:《论晚清中国的绅士、绅权和国家权力》,《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第95—102、118页。
    ⑤ 《记恽学士被劾奇冤事—续昨稿》,1902年6月25日天津《大公报》,第2版。
    ⑥ 黄中慧:《黄秀伯观察致大公报馆书》,1902年6月29日天津《大公报》,第2版。
    《救济文牍》,苏省刷印局,光绪三十三年刻本。
    陆树藩:《救济日记》,光绪三十三年刻本。
    《东南济急善会开办大略章程》,上海图书馆藏“盛档”:024222-1。
    《李鸿章札任锡汾文》,上海图书馆藏“盛档”,索取号:008773-1。
    《李鸿章致盛宣怀电》,上海图书馆藏“盛档”,索取号:057250。
    《任锡汾、施则敬致盛宣怀函》,上海图书馆所藏“盛档”,索取号:083754-1。
    《任锡汾上盛宣怀禀》,上海图书馆藏“盛档”,索取号:025794。
    《盛宣怀致陈淦函》,上海图书馆藏“盛档”,索取号:023580。
    《唐德熙致盛宣怀函》,上海图书馆所藏“盛档”,索取号:083176。
    《德宗实录》、《东华续录》等。
    《申报》、《新闻报》、《中外日报》等。
    阿英编:《庚子事变文学集》(上、下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
    北京市档案馆编:《北京会馆档案史料》,北京出版社1997年版。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编:《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第1、2辑,中华书局1964年版。
    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二《湖北开采煤铁总局·荆门矿务总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五《中国通商银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义和团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八《轮船招商局》,上海人 民出版社2002年。
    陈旭麓、方诗铭、魏建猷:《中国近代史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
    陈陆编:《拳变系日要录》,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34辑,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
    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下册),中华书局1959年版。
    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1840-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顾廷龙主编:《清代殊卷集成》(第46、25、48、23、50、55、65、68、69、70、73、80册),成文出版社1992年版。
    姜纬堂、彭望宁、彭望克编:《维新志士、爱国报人彭翼仲》,大连出版社1996年版。
    李必樟译编,张仲礼校订:《上海近代贸易经济发展概况(1854-1898年):英国驻上海领事贸易报告汇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版。
    李文海、夏明方主编:《中国荒政全书》(第一辑),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刘德隆、朱禧、刘德平编:《刘鹗及老残游记资料》,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楼祖诒:《中国邮驿史料》,人民邮电出版社1958年版。
    骆惠敏编,刘桂梁、邹震、张广学、石坚译:《清末民初政情内幕——<泰晤士报>驻北京记者、袁世凯政治顾问乔·厄·莫理循书信集》上卷(1895—1912),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
    陆承曜主编:《传统文化研究》第8辑,白山出版社2000年版。
    宓汝成编:《近代中国铁路史资料》,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四十辑,文海出版社1987年影印版。
    南海文史资料第三十六辑《纪念戴鸿慈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特辑》,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2003年版。
    彭泽益主编:《中国工商行会史料集》,中华书局1995年版。
    秦国经主编:《清代官员履历档案汇编》(第4、5、6、7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钱仲联主编:《广清碑传集》,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上海博物馆图书资料室编:《上海碑刻资料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天津市蓟县《盘山志》编修委员会编著:《盘山志》,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82年版。
    张相、王忍之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生活·读书·新识三联书店1960年版。
    徐雪筠等编译:《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宜兴市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中共宜兴市委统战部、宜兴市工商业联合会编:
    宜兴文史资料第34辑《宜兴商会百年》,江苏政协宜兴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2006年版。
    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新编浙江百年大事记1840—1949》,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文史集粹·经济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浙江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39辑《宁波帮企业家的崛起》,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政协高要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高要文史资料》第2辑,1986年。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部:《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上、下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庚子事变清宫档案汇编》(18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义和团史料》(上、下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庚子记事》,中华书局1978年版。
    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一、二、三、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中国历史研究社编:《庚子国变记》,上海书店1982年版。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丛编之六《中国海关与义和团运动》,中华书局1983年版。
    周骏富辑:《清代传记丛刊》,明文书局1986年版。
    阿英:《阿英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版。
    北京市档案馆编:《杨度日记(1896—1900)》,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北京市档案馆编:《那桐日记》,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
    陈璧:《望岩堂奏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0辑,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
    陈义杰整理:《翁同龢日记》,中华书局1998年。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
    杜春和等编:《荣禄存札》,齐鲁书社1986年版。
    范晞文:《对床夜语》,《钦定四库全书》集部九。
    曹汝霖:《曹汝霖一生之回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版。
    方豪编录:《英敛之先生日记遗稿》,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3辑,文海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
    顾廷龙、戴逸主编:《李鸿章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郭则澐:《十朝诗乘》,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胡思敬:《国闻备乘》,中华书局2007年版。
    胡香生辑录:《朱峙三日记(1893—1919)》,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胡珠生编:《宋恕集》,中华书局1993年版。
    黄溶:《花随人圣庵摭忆》,中华书局2008年版。
    劳祖德整理:《郑孝胥日记》,中华书局1993年版。
    李岳瑞:《春冰室野乘》,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刘鹗著,刘德隆整理:《刘鹗集》上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刘体智:《异辞录》,中华书局1988年版。
    刘禺生:《世载堂杂忆》,中华书局1960年版。
    罗振玉:《雪堂自述》,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盛宣怀:《愚斋存稿》,1939年版。
    苏轼:《苏轼文集》,岳麓书社2000年版。
    汪诒年纂辑:《汪穰卿先生传记》,中华书局2007年版。
    王文韶:《王文韶日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
    夏东元编:《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版。
    叶昌炽:《缘督庐日记钞》,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版。
    苑书义、孙华锋、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虞和平编:《经元善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恽毓鼎著,史晓风整理:《恽毓鼎澄斋日记》,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赵炳麟著:《赵柏岩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周越然:《言言斋书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朱彭寿:《安乐康平室随笔》,中华书局1982年版。
    朱德裳:《三十年闻见录》,岳麓书社1985年版。
    陈功甫编:《义和团运动与辛丑和约》,商务印书馆1930年影印版。
    陈捷:《义和团运动史》,商务印书馆馆1930年影印版。
    陈永昊等主编:《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湖州南浔的“四象八牛”》,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池子华:《中国红十字运动史散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费维恺著,虞和平译:《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顾志兴、来新夏、虞云国三文均载王绍仁主编:《江南藏书史话》,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郝延平著,李荣昌等译:《十九世纪的中国买办——东西间桥梁》,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
    何炳棣:《中国会馆史论》,台湾学生书局1966年版。
    黄苇:《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1843-186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黄般若著,黄大德编:《黄般若美术文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蒋逸雪:《刘鹗年谱》,齐鲁书社1986年版。
    金家瑞:《义和团运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李朝正编著:《清代四川进士征略》,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李明珠、徐秀丽译:《近代中国蚕丝业及外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李文海、林敦奎、林克光编著:《义和团运动史事要录》,齐鲁书社1986年版。
    李学功:《南浔现象——晚清民国江南市镇变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年版。
    李志茗:《晚清四大幕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梁其姿:《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廖一中、李德征、张旋如等编:《义和团运动史》,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刘大钧、李植泉:《吴兴农村经济》,上海文瑞印书馆1939年版。
    刘德隆、朱禧、刘德平:《刘鹗小传》,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刘蕙孙:《铁云先生年谱长编》,齐鲁书社1982年版。
    刘正刚:《广东会馆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陆玉芹:《穿越历史的忠奸之辩——庚子事变中被杀“五大臣”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罗志田:《裂变中的传承——20世纪前期的中国文化与学术》,中华书局2003年版。
    马昌华主编:《淮系人物列传——文职·北洋海军·洋员》,黄山书社1995年版。
    马骏昌等:《北京邮史》,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
    马勇:《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即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马勇:《严复学术思想评传》,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1年版。
    茅海建:《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笺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宓汝成:《帝国主义与中国铁路1847—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闵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二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闵杰编著:《晚清七百名人图鉴》,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
    全汉升:《中国行会制度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任大援、武占江:《刘古愚评传》,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桑兵:《国学与汉学——近代中外学界交往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苏位智、刘天路主编:《义和团研究一百年》,齐鲁书社2000年版。
    唐力行:《商人与中国近世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陶水木:《浙江商帮与上海经济近代化研究(1840-1936)》,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王春霞、刘惠新:《近代浙商与慈善公益事业(1840-193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版。
    魏丕信著,徐建青译:《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魏泉:《士林交游与风气变迁:19世纪宣南的文人群体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吴天任撰:《梁节庵先生年谱》,台北艺文印书馆1979年版。
    吴晓峰主编:《中国近代文学史证——郭长海学术文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跨国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
    徐新吾:《中国近代缫丝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徐新吾主编:《近代江南丝织工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徐桢基:《潜园遗事——藏书家陆心源生平及其他》,生活·读书·新知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二卷《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三联书店2008年版。
    杨万秀、钟卓安主编:《广州简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易惠莉:《郑观应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邮电史编辑室编:《中国近代邮电史》,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年版。
    张德昌:《清季一个京官的生活》,香港中文大学1970年版。
    张建俅:《中国红十字会初期发展之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
    张晓辉主编:《百年香港大事快览》,天地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编:《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周秋光:《近代中国慈善论稿》,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朱浒:《地方性流动及其超越——晚清义赈与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曹立前:《李希圣与<庚子国变记)》,《历史教学》1994年第6期。
    岑洪:《义和团运动期间的<申报)舆论》,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度的硕士学位论文。
    陈采勤:《试论(周礼)的荒政制度》,《学术月刊》1998年第2期。
    陈庆生:《“东南互保”中的盛宣怀》,浙江大学2008年度硕士论文。
    陈勇勤:《论1900年庚子事变中的李鸿章》,《安徽史学》1991年第3期。
    程振江、程啸:《义和团文献》,载《近代史资料》1957年第1期。
    池子华:《从中国救济善会到上海万国红十字会》,《史林》2005年第2期。
    戴海斌:《1900年李鸿章与佐佐友房会晤考论》,《安徽史学》2011年第6期。
    戴海斌:《庚子年张之洞对日关系的若干侧面——兼论所谓张之洞的“帝王梦”》,《学术月刊》2010年第11期。
    戴海斌:《庚子事变时期张之洞的对日交涉》,《历史研究》2010年第4期。
    丁则良:《华学澜的“庚子日记”》,《历史教学》1952年第12期。
    董丛林:《李鸿章对“两广独立”的态度与庚子政局》,《河北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
    董惠民:《近代浔商迅速崛起的原因探析》,《安徽史学》2004年第3期。
    董惠民:《论近代浔商衰落之原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方福祥:《近代上海湖州商帮的演变及其特征》,《学术月刊》2003年第3期。
    冯天瑜:《庚子年间的张之洞》,《湖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葛丽丹:《从<申报)杨乃武案看重大社会新闻的报道》,复旦大学2008年度硕士论文。
    郭长海:《刘铁云庚子北上之行踪——刘铁云书信拾遗》,《清末小说》杂志2004年第27号。
    郝晏荣:《从庚子和议看张之洞的儒臣个性》,《燕山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等。
    贺跃夫:《晚清广州的社团及其近代变迁》,《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胡成:《可是活着那就更好了》,《读书》1999年第10期。
    胡成:《殖民暴力与顺民旗下的灰色生存》,《读书》2004年第3期。
    黄鉴晖:《民信局兴亡简史》,《浙江学刊》1986年第6期。
    黄鉴晖:《试论近代海关邮政与民信局的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3期。
    贾熟村:《义和团时期的盛宣怀》,《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孔祥吉:《再释张之洞帝王之梦——兼答李细珠先生》,《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5期。
    孔祥吉:《张之洞在庚子年的帝王梦——以宇都宫太郎的日记为线索》,《学术月刊》2005年第8期。
    况落华:《<新闻报>视野下的义和团运动》,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黎仁凯:《张之洞东南互保新探》,《江汉论坛》1988年第7期。
    黎仁凯:《张之洞与义和团运动》,《河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李栋:《盛宣怀慈善事业研究》,扬州大学2010年度硕士论文。
    李文海、朱浒:《义和团运动时期江南绅商对战争难民的社会救助》,《清史研究》2004年第2期。
    李文海:《晚清义赈的兴起与发展》,《清史研究》1993年第3期。
    李细珠:《张之洞庚子年何曾有过帝王梦——与孔祥吉先生商榷》,《近代史研究》2010年第3期。
    李向军:《试论中国古代荒政的产生与发展历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2期。
    廖梅:《汪康年:从民权论到文化保守主义》,《中国学术》2003年第1期。
    刘伟:《晚清“省”意识的变化与社会变迁》,《史学月刊》1999年第5期。
    刘文鹏:《清代驿传体系的近代转型》,《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
    刘学照:《上海庚子时论中的东南意识述论》,《史林》2001年第1期。
    刘学照:《张謇庚子年间东南意识略议》,《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龙威:《关于<庚子国变记>的作者李希圣——读义和团运动史札记》,《扬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陆玉芹:《“浙江三忠”与义和团运动》,《近代中国》第20辑。
    陆玉芹:《庚子事变中被杀五大臣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度博士论文。
    马飚:《试论王鹏运的<庚子秋词>》,《广西师范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
    苗青:《盛宣怀与近代上海社会》,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度博士论文。
    彭淑庆:《分野与认同:清季东南社会对“浙江三忠”的祭奠活动述论》,《山东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祁龙威:《关于<庚子国变记)的作者李希圣——读义和团运动史札记》,《扬州大学学报》1982年第1期。
    钱秀飞:《(中外日报>视野下的义和团运动》,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邱捷:《清末广州的“七十二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阮清华:《非常时期的民间救济——以“庚子之变”后上海绅商义赈为例的探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苏全有:《论清末的省界观念》,《安徽史学》2009年第1期。
    孙孝恩:《张之洞与“东南互保”》,《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2年。
    唐巧天:《上海外贸埠际转运研究(1864-1930年)》,复旦大学2006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陶水木:《近代湖州商帮兴衰探析》,《浙江学刊》2000年第3期。
    陶水木:《浙江籍买办的崛起及其影响》,《历史教学》1998年第7期。
    陶水木:《浙江商人与上海经济近代化》,《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汪敬虞:《从中国生丝对外贸易的变迁看缫丝业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
    汪叔子:《近代史上一大疑狱:刘鹗被捕流放案试析》,《明清小说研究》2000年第4期。
    王崇武译:《英国档案馆所藏有关义和团运动的资料》,载《近代史资料》1954年第2期。
    王全来:《同文馆毕业生杨兆望及其数学工作》,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王遂今:《宁波帮“开山祖师”严信厚》,《民国春秋》1994年第2期。
    翁飞:《试论义和团时期的李鸿章》,《安徽史学》1991年第1期。
    吴滔:《清代江南地区赈济与地方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吴振清:《刘鹗致祸原因考辨》,《南开学报》2001年第1期。
    夏东元:《论盛宣怀所走的“U”字型路程》,《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4期。
    夏冬:《论中外战争中的李鸿章》,《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4期。
    夏维奇:《晚清电报的引入对清代谕旨奏折制度的影响》,《历史档案》2009年第1期。
    夏明方:《也谈“丁戊奇荒”》,《清史研究》1992年第4期。
    夏明方:《清季“丁戊奇荒”的赈济及善后问题初探》,《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2期。
    杨利剑:《晚清社会灾荒救治功能的演变——以“丁戊奇荒”的两种赈济方式为例》,《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谢世诚:《晚清“江淮省”立废始末》,《史林》2003年第3期。
    徐建国:《近代民信局的寄递网络研究》,《安徽史学》2009年第3期。
    徐溥:《宋育仁与“庚子秋词”》,《文史杂志》1985年第1期。
    徐桢基口述,虞云国整理:《陆树藩其人与皕宋楼藏书售日事》,《史林》2007年增刊。
    许小青:《20世纪初“非省界”与“筹边建省”思潮合论》,《史学月刊》2004年第10期。
    严家理:《严复先生及其家庭》,《福建文史资料》第5辑。
    姚沐:《庞元济虚斋书画收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1届硕士学位论文。
    雍鼎臣:《军火买办雍剑秋》,《文史资料精选》第3册,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余迅翎:《东华医院与近代香港华人社会》,暨南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曾凡亮:《晚清贺县籍名臣于式枚生平研究》,《贺州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张建俅:《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1904-1912)》,《政大史粹》2000年第2期。
    张茂元、邱泽奇:《技术应用为什么失败——以近代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机器缫丝业为例》,《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张茂元:《近代中国机器缫丝技术应用与社会结构变迁》,北京大学2008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张鸣:《世纪末的看客》,《读书》1999年第5期。
    张小强:《自立军事件中唐才常与张之洞关系考》,《史学月刊》2007年第4期。
    张晓辉:《近代香港的华商社团》,《档案与史学》1998年第1期。
    章清:《省界、业界与阶级:近代中国集团力量的兴起及其难局》,《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钟康模:《张之洞在<辛丑条约)开议前后的言行评析》,《历史教学》1987年第4期。
    周孟雷:《张之洞在义和团时期的教案思想探析》,《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5期。
    周秋光、杨智芳:《论中国红十字会的起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第4期。
    朱从兵:《义和团运动中的铁路问题与李鸿章》,《安徽史学》1994年第3期。
    朱浒、杨念群:《现代国家理念与地方性实践交互影响下的医疗行为——中国红十字会起源的双重历史渊源》,《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朱浒:《从插曲到序曲:河间赈务与盛宣怀洋务事业初期的转危为安》,《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
    朱浒:《从赈务到洋务:江南绅商在洋务企业中的崛起》,《清史研究》2009年第1期。
    朱浒:《地方系谱向国家场域的蔓延——1900—1901年的陕西旱灾与义赈》,《清史研究》2006年第2期。
    卓清芬:《王鹏运等<庚子秋词>在“词史”上的意义》,《河南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http://www.chinese-thought.org/shgc/008372.htm(林存阳:《赶考路上—林伯桐<公车见闻录>小议》)
    http://nj-yhml.cn/00jp12b.htm(金天翮:《贞惠先生碑》,载《笠泽施氏支谱》)
    http://nj-yhml.cn/00jp12.htm(《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施则敬》,载《笠泽施氏支谱》)
    http://www.5cc6cc.com/zhishi/lishi/200901/2399.html(罗甘尝:《开发太湖实业意见书》)。
    http://szxsjinxuqi.blog.163.com/blog/static/9538139200811903337489/(《西山同乡会金庭会馆史料》)
    《慈豁王君来函照录》,《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
    《杭州潘君赤文致德州粮道尚观察电》,《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三十日。
    《记京电局冯君遇险事》,《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三日。
    《济急第八号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二日。
    《济急第九号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济急第六号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七日。
    《济急第七号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日。
    《济急第四号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三日。
    《济急第五号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五日。
    《济急善局第二号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四日。
    《济急善局公函》,《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三日。
    《警信六十五志》,《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警信五十二志》、《警信六十七志》,《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年七月十三日。
    《救济善会公启并章程》,《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救济善会京津办事人员名单》,《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九日。
    《救济善会来往信函照录》,《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日。
    《救济善会来往信函照录》,《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日。
    《李傅相批示》,《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陆部郎等上李傅相禀》,《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陆部郎致恽观察电信二则》,《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
    《论赈救直隶兵难会用意之善》,《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八日。
    《上海北市丝业会馆济急善局经收第二次清单》,《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等。
    《上海陈家木桥电报总局内筹赈公所经收济急善捐清单》,《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上海道致陆部郎照会》,《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
    《丝业会馆济急善局经收第一次清单》,《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四日。
    《行纪照录》,《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恽莘耘观察致陆纯伯部郎电》,《中外日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三十日。
    《爱仁轮船安抵大沽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九日。
    《安旋故里》,《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三十日。
    《承办济急善局章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
    《筹助巨款》、《众擎易举》,《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三日。
    《垂念灾民》,《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五日等。
    《慈航普渡》,《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十六日。
    《代收救济北省被难士商捐款处》,《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九日。
    《德州往来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电请筹赈》,《申报》光绪二十二年三月十七日。
    《垫款平粜》,《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东南各省同人公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三日。
    《东南济急会接办京畿春赈公启》,《申报》光绪二十七年正月九日。
    《匪平喜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三日。
    《分头办理》,《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分头办理》,《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九日。
    《复设赈所》,《申报》光绪十八年十二月十日。
    《傅相批牍》,《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六日。
    《傅相行辕纪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七日、八月十三日、八月十五日。
    《覆呈李中堂禀稿》,《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三十日。
    《高谊可风》,《中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一日。
    《更定三忠发引路由》,《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七日。
    《公平轮船南来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一日。
    《关心民食》,《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三月十一日。
    《光绪十六年九月廿四日京报全录》,《申报》光绪十六年十月六日。
    《广肇公所内顺直协赈所清单》,《申报》光绪十九年十二月十六日。
    《广肇公所协赈所清单》,《申报》光绪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归安陆纯伯部郎挽浙江三忠联》,《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三十日。
    《函述天津乱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日。
    《盍簪志感》,《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九日。
    《宏济艰难》,《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五日。
    《宦海飘零》,《申报》光绪二十六闰八月一日。
    《汇解巨款》,《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惠济邻封》,《申报》光绪二十五年七月三日。
    《济急第八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五日。
    《济急第二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日。
    《济急第九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济急第六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日。
    《济急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七日。
    《济急第三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三日
    《济急第四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一日。
    《济急第五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济急第一次京函》,《申报》庚子年九月二十二日。
    《济急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九日。
    《济急东电汇登》,《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六日。
    《济急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七日。
    《济急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七日。
    《济急会声明》,《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十六日。
    《济急京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六日。
    《济急三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六日。
    《济急三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济急善会第三号京函济急善局施子英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济急善会接第四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十日。
    《济急善局得第二号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四日。
    《济急善局第六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日。
    《济急善局公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五日。
    《济急续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九日。
    《济南来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八日。
    《寄信须知》,《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四日。
    《津电照录》,《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九日。
    《谨将本公所筹赈广西捐数第三批汇项银两各宝号善士芳名刊列报端以倡善举其余容俟续录》,《申报》光绪二十二年六月二十二日等。
    《京都粤东会馆各京官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八日。
    《敬谢分施》,《申报》光绪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八日等。
    《救济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
    《救济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六日。
    《救济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三日。
    《救济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四日。
    《救济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日。
    《救济电音汇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救济电音汇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救济会纪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救济会要电》、《三忠灵柩南旋准期》,《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三日。
    《救济会章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七日。
    《救济会章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七日。
    《救济京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救济京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救济善后筹办京津善后事宜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一日。
    《救济善会第一批爱仁轮船载回被灾官民名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日。
    《救济善会第一批托查覆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一日。
    《救济善会纪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一日。
    《救济善会启》,《中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
    《救济善会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
    《救济善会由新丰轮船载回被难官民单》,《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救济善会杂记》,《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八日。
    《救济要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二日。
    《救济要电》,《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十五日。
    《局示照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一日。
    《来电照登》,《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六日。
    《来函照登》,《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二日。
    《联军入京》,《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五日。
    《陆部郎禀李傅相稿》,《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陆纯伯部郎由津局呈李中堂稿》,《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九日。
    《陆纯伯部郎在津禀李中堂稿并批语》,《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陆纯伯部郎致救济善会同人书》,《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五日。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七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三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陆纯伯部郎致上海救济善会第四次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九日。
    《满载而归》,《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六日。
    《募助湖州中西学堂启》,《申报》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八日。
    《难员南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九日。
    《逆旅施仁》,《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三日。
    《秦赈募捐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日。
    《劝募救济兵灾捐款》,《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六日。
    《劝助陕赈说》,《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日。
    《仁浆惠普》,《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六日。
    《任恤风高》,《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五日。
    《三忠举襄记》,《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十一日。
    《三忠灵柩南旋准期》,《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三日。
    《三忠领帖布闻》,《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九日。
    《善士南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
    《善与人同》,《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八日。
    《善与人同》,《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日。
    《上海北市丝业会馆筹赈公所施少钦经收顺直山东河南山西赈捐六月十四至十八日第三千六百十六至廿次清单》,《申报》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一日。
    《上海北市丝业会馆筹赈公所施少钦经收顺直山东河南山西赈捐四月廿四五日第三千五百六十九至七十次清单》,《申报》光绪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
    《上海北市丝业会馆筹赈公所施少钦经收顺直山东赈捐十二月二十至三十日第三千八百至八百十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年正月十四日。
    《上海北市丝业会馆济急善局经收第二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上海北市丝业会馆济急善局经收第三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八日。
    《上海北市丝业会馆济急善局经收第四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上海北市丝业会馆济急善局经收第五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等。
    《上海救济善会接陆纯伯部郎第二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三日。
    《上海救济善会接天津电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八日。
    《上海六马路仁济善堂经收济急善局资遣京津被难捐八月廿八至九月三十日第一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六日等。
    《上海丝业会馆济急善局经收第一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七日。
    《上海四马路浦滩文报局内协赈公所粤闽江浙募赈册启》,《申报》光绪十一年七月十二日。
    《申报馆协赈所经收济急善会捐款九月初一日至十五日止第四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七日。
    《申报馆协赈所经收济急善会捐款九月十六日至三十日止第五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三日。
    《申报馆协赈所经收济急善会捐款十一月初一日至二十九日止第八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三日。
    《申报馆协赈所经收济急善会捐款十月初一日至十五日止第六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十八日。
    《申报馆协赈所经收济急善会捐款十月十六日至三十日止第七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四日。
    《申报馆协赈所经收救济善会捐款八月十七日至三十日止第一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日。
    《申报馆协赈所经收救济善会捐款闰八月初一日至十五日止第二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十七日。
    《申报馆协赈所经收救济善会捐款闰八月十六日至二十九日止第三次清单》,《中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日。
    《声明代办》,《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日。
    《施当其厄》,《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收解清单》,《申报》光绪二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
    《署直隶臬司孙麟伯廉访致陆纯伯部郎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三日。
    《双轮并至》,《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日。
    《天津北京烟台来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六日。
    《同庆生还》,《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八日。
    《托寄信件汇款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七日。
    《托寄信件银两第三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一日。
    《托寄银洋信件第二次清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十九日。
    《挽联汇录》,《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一日。
    《挽浙江三忠联》,《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三月五日。
    《无量功德》,《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一日。
    《宪恩优渥》,《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日。
    《宪眷将临》,《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二十八日。
    《宪批照录》,《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五日。
    《协济善会启》,《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一日。
    《欣回故土》,《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三日。
    《新嵊会三邑水灾募赈公启》,《申报》光绪二十五年七月十七日等。
    《幸获生还》,《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一日。
    《续录救济善会由新丰轮船载回被难官民单》,《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二十四日。
    《悬匾酬神》,《申报》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四日。
    《旋里须知》,《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十二日。
    《谊笃梓桑》,《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四日。
    《余上乞振公函》,《申报》光绪二十五年六月二十九日。
    《阅本报纪匪平喜电率笔书此》,《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四日。
    《粤人好义》,《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七月十七日。
    《粤省平粜》,《申报》光绪二十四年三月十二日。
    《泽被宣南》,《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二十八日。
    《招寻孙仲英》,《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一日。
    《照会照登》,《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三十日。
    《照录杭垣潘君赤文致余上乞振公所书》,《申报》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五日。
    《照录李傅相札文》,《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八日。
    《照录李中堂救济会批》,《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
    《照录上海道照会各国领事创兴救济善会稿》,《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八日。
    《照录协济善会禀南北洋大臣稿并两江督部堂刘批词》,《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四日。
    《照录诸暨绅士灾函》,《申报》光绪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三日。
    《浙江藩宪恽方伯为救济会事致陶君铨生电》,《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
    《浙江杭州同善堂八月十六日起二十九日止经收晋赈捐数目》,《申报》光绪五年九月十六日。
    《振捐汇志》,《申报》光绪十九年正月十九日。
    《直隶藩司孙麟伯廉访致救济善会津局第二次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四日。
    《指日南旋》,《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致谢江浙诸大善士赈款》,《申报》光绪十一年六月十日。
    《种种阴功》,《申报》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二十二日。
    《众擎易举》,《申报》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三日。
    《助赈摭要》,《申报》光绪十九年九月十四日。
    《助赈摭要》,《申报》光绪十九年六月一日。
    《助赈摭要》,《申报》光绪十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驻津救济善会致上海第五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四日。
    《驻津救济善会致上海总会第五号公函》,《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十月四日。
    《驻清江粮台督办恽莘耘观察致浙江藩宪电》,《中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七日。
    《照录上海道照会各国领事创兴济善会稿》,《申报》光绪二十六年八月十八日。
    《八月十七日奉李中堂札》,《救济文牍》卷三。
    《八月十四日奉批》,《救济文牍》卷三。
    《保定救济善会分局章程》,《救济文牍》卷一。
    《北方救济并归顺春赈启》,《救济文牍》卷三。
    《本局告示》,《救济文牍》卷二。
    《禀复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
    《禀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
    《禀李中堂夹单》,《救济文牍》卷三。
    《禀两湖总督张、两江总督刘、四川总督奎》,《救济文牍》卷三。
    《禀山东抚院》,《救济文牍》卷三页。
    《禀粤督陶、粤抚德》,《救济文牍》卷三。
    《呈江督刘、鄂督张》,《救济文牍》卷三。
    《呈李中堂》,《救济文牍》卷三。
    《呈李中堂稿》,《救济文牍》卷三。
    《呈招商电报局督办盛》,《救济文牍》卷三。
    《筹创中国红十字会启》,《救济文牍》卷一。
    《德医官贝尔榜来书》,《救济文牍》卷五。
    《复沧州梅东益军门、张莲芬观察》,《救济文牍》卷四。
    《复孙麟伯廉访》,《救济文牍》卷四。
    《复余晋珊观察》,《救济文牍》卷四。
    《复朱子文观察》,《救济文牍》卷四。
    《告本会北来各司友》,《救济文牍》卷二。
    《济急会来书》,《救济文牍》卷五。
    《金兆蕃同年来书》,《救济文牍》卷五。
    《津局办理章程》,《救济文牍》卷一。
    《救济善会募捐启并章程》,《救济文牍》卷一。
    《刘铁云观察来书》,《救济文牍》卷五。
    《拟办天津工艺局启》,《救济文牍》卷一。
    《潘云孙观察来书》,《救济文牍》卷五。
    《上海道照会》,《救济文牍》卷二。
    《上聂仲芳护院、陆春江方伯》,《救济文牍》卷四。
    《上庆王夹单》,《救济文牍》卷四。
    《上盛杏荪丞堂》,《救济文牍》卷四。
    《上四川学台吴》、《上周玉山方伯》、《上柯逊庵都转》、《致陈云仲太守》等,《救济文牍》卷四。
    《上直报告白》,《救济文牍》卷二。
    《盛杏荪丞堂来书》,《救济文牍》卷五。
    《塘沽轮次告被难南旋各士商并章程八条》,《救济文牍》卷一。
    《天津设立施医舍材局启》,《救济文牍》卷一。
    《天津致都统衙门》,《救济文牍》卷四。
    《杨莘伯太守来书》,《救济文牍》卷五。
    《杨子通星使来书》,《救济文牍》卷五。
    《移招商局》,《救济文牍》卷二。
    《移直隶候补道张》,《救济文牍》卷二。
    《余晋珊观察来书》,《救济文牍》卷五
    《与德医官贝尔榜拟定天津开办章程》,《救济文牍》卷一。
    《与湖南学政载克臣附启》,《救济文牍》卷四。
    《谕各小工告示》,《救济文牍》卷二页。
    《袁仲默、袁叔浑来书》,《救济文牍》卷五。
    《恽莘耘观察来书》,《救济文牍》卷五。
    《再致上海本会潘、沈两君》,《救济文牍》卷四。
    《张贴天津各处晓谕居民告示》,《救济文牍》卷二
    《致陈辰田》,《救济文牍》卷四。
    《致陈志三》,《救济文牍》卷四。
    《致李中堂幕府杨、曾、杨、徐诸君》,《救济文牍》卷。
    《致那铁山观察附启》,《救济文牍》卷四。
    《致上海本会诸同人》,《救济文牍》卷四。
    《致唐凤池观察》,《救济文牍》卷四。
    《致天津都统衙门》,《救济文牍》卷四。
    《致杨莘伯太守》,《救济文牍》卷四。
    《致余晋珊观察》,《救济文牍》卷4。
    《致余晋珊观察附启》,《救济文牍》卷四。
    《致郑陶斋观察、唐凤池太守》,《救济文牍》卷四。
    《中国红十字救济善会募捐启》,《救济文牍》卷一
    《中国救济善会执照》,《救济文牍》卷二,
    《咨上海道余》,《救济文牍》卷二
    《复陆春江方伯》,《救济文牍》卷四。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