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性之源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教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现代性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为此本文的研究起点从路德神学开始。西方中世纪主要是一种基督教与哲学合流的统一性的文化结构、教权高于王权的二元性的政治结构以及以等级、神和专制为基础的宗教性的观念体系,其末期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世俗领域的崛起导致统一性结构的解体,在世俗和宗教分离的趋向下统一性根基退缩至教会权威。马丁·路德在十字架神学的教义突破、神本主义的思维转向和“因信称义”的范式转换下实现了一次全面性的结构变革——宗教与哲学的文化分离、宗教与政治的职能分离以及具有现代性特征的观念体系。在一致的范式基础和多元的宗教方向的发展势态下,宗教改革运动从封建主义变革为资本主义的宗教意识形态,促使西方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新教观念孕育和培植了西方现代性的自由思想、民族国家、民主政治、经济伦理、科学理性精神和理性主义哲学等方面,促成了西方世俗化的转向。从而近代哲学以哲学人本化为己任实现了一个世俗化以及哲学和宗教相分离的现代性文化。本文从新教视角和现代性理论视域来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马克思哲学自觉以无神论的哲学立场为出发点最终实现了从理论的解放到现实的解放的哲学转向。
Modernity is a fundamental question encountered by the western culture in the 20th century with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as its spiritual core and foundation. Exploration on the origin, development and generation mechanism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ories on modernity, while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 key direction of theoretic researches on modernity. In this dire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the origin of modernity, especially that between Protestantism and modernity, is a widely discussed topic and a focus of theorists’attention. As is well known, renaissance, the religious reform and enlightenment philosophy are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source of western modernity. The difficulty of relevant research lies in reasonable and objective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theoretic contribution,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the mutual relations between these three waves of thought. The complexity and contradiction of the religious reform per se further enhance this difficulty. Religious perspective or secular perspective alone cannot fully disclose the religious intension, cultural value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reform movement. Therefore, efforts have been made in this paper to explore the paradigm transition, structural reform and the innovation of conception of Lutheranism, to disclose the basic paradigm, the plurality of thoughts and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this religious reform, and to further elucidate the significance, religious value and far-reaching effects of Lutheranism and the religious reform as the source of western modernity. Efforts have also been made in this paper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otestantism and modernity from a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and to respond tentatively to the dilemma of western modernity from a religious perspective.
     First,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culture is religious culture. Christianity predominated medieval culture in the west and was a dominating ideology. In terms of thoughts and ideas, western culture consists of two cultural genes, namely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and Christian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any thinking concerning western culture and it is also the cause of the transformations of western culture. This dualistic feature took its form in the Hellenistic perio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from natural deity to the deity of reason constitutes the intermediate tache of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ulture from religious deity to the deity of reason and then back to religious deity again. Th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from intellectualism to mysticism and skepticism is key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from rationalism to belief and religion. On the other hand, Christianity utilized and reformed 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and thus realized the merge and unity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Rationalism and the tradition of logos in Christianity determine inherently the metaphysical feature of it. In the west, the overall paradigm of medieval Christianity is the transition from Augustan mysticism to Thomist intellectualism. The logical development of scholasticism put an end to this paradigm. The separation of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and the cultural separation become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transitional culture of modern times. The foundation of unity shrinks to church authority and the authority of revelation, and the principle of self-discipline the internal driving force in the liberation of secular field from religion. In terms of politics, the historic combination of Christian rulers and barbarian rulers retains the internal tension of the duality of religion and secularity.“The revolution of the Pope”brought forth the special political structure of the duality of politics and Christianity, and a pluralistic secular pattern, in which, the Roman Church develops itself into a universal form of organization of spirit, politics and law with as its foundations the system of church rungs, the monk class and the supremacy of the Pope. In terms of the system of conception, the feudal relationship of dependence shapes a value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e ranking conception among people, the concep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God and the conception of autarchy maintaining the feudal order. From the independence of economy and politics to the uprising of secular culture, the tendency of secularization at the end of the middle ages is enhanced and the sign of modernity is becoming clearer. The religious reforms points directly to the Roman Church,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unity. Therefor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intrinsic social structure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this reform, while at the same time, it becomes the object for reform.
     Second, Martin Luther realized the theological breakthrough via the doctrine breakthrough of the cross theology, the ideological shift of divinity-orientation and the paradigm shift of“justification by faith”. The gospel paradigm of Protestantism takes the place of the doctrine paradigm of the traditional Catholicism. This breakthrough in theology brings with it the cultural breakthrough: from catholic unitary culture to protestant culture of separation. The the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gospel paradigm of“justification by faith”lies in the corre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y of God and the faith of Christians, and Jesus Christ becomes the sole media between God and people. Its social significance lies in that this new conception of the direct communication between God and people negates the Pope as the media between God and people. Lutheranism acquires the power of innovation from theological theory to church practice: from historic church to functional church, from seven sacraments to two sacraments, from two classes to the doctrine that“everyone can be a flamen”and from“two swords”to“two kingdoms”. Therefore, Lutheranism signifies the origin of western modernity and it encompasses an overall structural reform, the replacement of the alliance between catholic theology and philosophy with the structural reform of the division between the discipline of theology and that of philosophy on a cultural level, the negation of the church power and churches deemed higher than king’s power in favor of the separation between religion and politics on a social level, the depreciation of collectivism, belief and autarchy in favor of individualism, secularism and freedom of thought on an ideological level. With the gospel paradigm of Lutheranism as a basis, the basic feature of this religious reform is the unity of paradigm foundation and the multiplicity of religious directions. In the sense that Lutheranism transcends the medieval tradition, it reflects the orientation of deity, while Protestantism reflects humanism, rationalism, doctrinarianism and moralism, or radicalism and sectism in a more radical sense.
     Third, in essence, the religious reform is a reform of ideology, from feudalist Catholicism to capitalist Protestantism, and it therefore is the first revolution of the bourgeoisie. In the sense of an overall structural reform, this religious reform helps promote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society to its modern state. The protestant ideology (Lutheranism and Calvinism) is the governmental basis and culture genre of a modern west. The significance and far-reaching effects of Protestantism on western modernity reveals themselve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tics, the popular sovereignty and revolutionary rebellion proposed by Calvinism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modern political thinking and revolutionary ideology. As an international movement, Calvinism challenges authoritarian system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constitutes a key point in the transition from feudalism to modern democracy. From the social perspective, Lutheran conception of“divine duty”and the protestant work ethics develop into the protestant conception of ethics which emphasize secularization and mortification. It gives birth to modern capitalist spirit with a rational way of life and economy. Calvinism is a transitional cultural phase which fits in the capitalist economy. From the cultural perspective, as a culture type focused on the separation between religion and philosophy, Protestantism cultivates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philosophy. Western culture transit from the culture of faith and belief to that of rationality and secularization. The humanitarianism of philosophy becomes the historical task of modern philosophy. The basic state of affairs of the separation between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is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the cultural thinking on western modernity. Lutheranism nourishes modern Christianity and enhances the practical influence of modern Christianity in a modern society via its gospel paradigm. All in all, protestant culture gives birth to the conception of freedom, nation states, democratic politics, economic ethics, scientific spirit and rationalistic philosophy in western modernity. Therefore, as a transitional religious culture, Protestantism secures the generation of western modernity and its secularization,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s the source of western modernity, Protestantism plays a major role in the cultural choice of unity and separation of western modernity with an active open mind and compatible methods.
     Last, to a certain degree, Lutheranism directly shap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velopment of German philosophy. Lutheranism initiates the German“theoretical liberation”with its nihilist foundation, deity orientation, mysticist nature and positivist attitude. It initiates the process of modernization of the school of German mysticism and the philosophical revolution. It makes it possible for Marxist philosophy to start from atheism and humanitarianism, to explain and change the world with the change of conceptions and ways of thinking, and to set as its secular and philosophical goal the realization of communis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utheranism, the real theoretic growing point and the everlasting charm of Marxist philosophy actually lie in its insistence of the atheist position.
引文
①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37页。
    ①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63页。
    ①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长川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第5页。
    ①[英]乔纳森·希尔:《兴奋时代的欧洲:1600-1800年》,李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第14页。
    ①[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157页。
    ②汪子嵩等主编:《希腊哲学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7,第31页。
    ①《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82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3页。
    ①赵林:《西方宗教文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第36页。
    ②叶秀山王树人编写:《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二卷(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51页。
    ③汪子嵩等主编:《希腊哲学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7,第72-83页。
    ①高文新:《论古希腊哲学范畴的形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8年第3期,第77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6页。
    ①叶秀山王树人编写:《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二卷(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52页。
    ②《资本论》第四卷(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I),人民出版社,1972,第26页。
    ③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上的神的观念的演变——兼论这种演变同两条哲学路线发展的联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78页。
    ①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40页。
    ①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58页。
    ②同上,第60页。
    ③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第63页。
    ④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上的神的观念的演变——兼论这种演变同两条哲学路线发展的联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年第1期,第81页。
    ①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第31页。
    ②[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15页。
    ③[德]恩斯特·卡西尔:《国家的神话》,范进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第124页。
    ④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第41页。
    ①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100页。
    ②[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103页。
    ③汪子嵩等主编:《希腊哲学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7,第89页。
    ④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第62页。
    ⑤同上,第64-65页。
    ①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95页。
    ②同上,第102页。
    ③[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刘小枫编,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第43页。
    ①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人民出版社,2007,第12页。
    ②[德]汉斯·昆:《基督教大思想家》,包利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8页。
    ③同上,第9页。
    
    ①[德]汉斯·昆:《基督教大思想家》,包利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6页。
    ②[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1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51页。
    ③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第118页。
    ②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105页。
    ③[法]吉尔松:《中世纪哲学精神》,沈清松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第22页。
    ④同上,第44页。
    ⑤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78页。
    ①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109页。
    ②许志伟:《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77页。
    ③同上,第78页。
    ②许志伟:《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94页。
    ③[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1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217页。
    
    ①[美]威利斯顿·沃尔克:《基督教会史》,孙善玲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第199页。
    ②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116页。
    ③[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2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9页。
    ④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第142页。
    ①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第143页。
    ②[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107页。
    ③[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286页。
    ①[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289页。
    ②[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64页。
    ③[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334页。
    ①[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176页。
    ②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第366页。
    ③[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169页。
    ④同上,第170-171页。
    ⑤同上,第171页。
    ①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第410页。
    ②[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172页。
    ①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第517页。
    
    ①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人民出版社,1994,第284页。
    ②[美]G·F·穆尔:《基督教简史》,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商务印书馆,1981,第295页。
    ③[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376页。
    ①[美]布林顿:《西方近代思想史》,王德昭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6页。
    ①[美]科林·布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查常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13页。
    ①[美]G·F·穆尔:《基督教简史》,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商务印书馆,1981,第134页。
    ①[美]G·F·穆尔:《基督教简史》,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商务印书馆,1981,第164页。②同上,第164页。
    ①[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114页。
    ②同上,第114-115页。
    ③同上,第138页。
    ④同上,第139页。
    ①[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第122页。
    ②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长川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第11页。
    ①贺照田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第90页。
    ①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长川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第195页。
    ②[德]卢曼:《宗教教义与社会演化》,刘锋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36页。
    ③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长川某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第200-201页。
    ④同上,第201页。
    ③[德]汉斯·昆:《基督教大思想家》,包利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121页。
    ①[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52页。
    ①[德]保罗·阿尔托依兹:《马丁·路德的神学》,段琦孙善玲译,译林出版社,1998,第2页。
    ②[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47页。
    ①在上帝之道与圣经的关系上,一些改教家认为两者的关系是绝对对等的,圣经是上帝之道,而路德、加尔文认为圣经盛载上帝之道,圣经内容(福音信息)才是根本与重要的。
    ②[德]保罗·阿尔托依兹:《马丁·路德的神学》,段琦孙善玲译,译林出版社,1998,第33页。
    ③[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45页。
    ④面对圣经权威以及圣经的解释方法与解释原则上,路德是多线作战的,既要反对罗马天主教在解释圣经上对传统权威的固守,又要反对唯灵论的“宗教狂”或“热心派”这些激进的改革家所宣称的超过圣经启示的圣灵启示。
    ⑤[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221页。
    ⑥[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54-157页。
    ①[德]保罗·阿尔托依兹:《马丁·路德的神学》,段琦孙善玲译,译林出版社,1998,第14页。
    ②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路德文集》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40页。
    ③同上,第40页。
    
    ①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路德文集》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41页。
    ②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人民出版社,2007,第145页。
    ③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路德文集》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41页。
    ①[德]保罗·阿尔托依兹:《马丁·路德的神学》,段琦孙善玲译,译林出版社,1998,第23页。
    ②同上,第23页。
    ③[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38页。
    ①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路德文集》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597页。
    ②[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39页。
    ②[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224页.
    ①许志伟:《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67页。
    ②同上,第17页。
    ③[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419页。
    ④同上,第419页。
    ②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路德文集》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401页。
    ③[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52页。
    ④同上,第52页。
    ③[德]保罗·阿尔托依兹:《马丁·路德的神学》,段琦孙善玲译,译林出版社,1998,第184页。
    ①[美]詹姆斯·基特尔森:《改教家路德》,李瑞萍郑小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56页。
    ②[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99页。
    ③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路德文集》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403页。
    ④同上,第329页。
    ①[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55页。
    ②信仰是接受恩典,不是善行,而是上帝的作为,路德正是从强调信仰的接受性质出发来定义信仰概念的。路德反对天主教把信仰与行为并列在一起作为称义的先决条件,也反对把单独信仰本身说成是称义的先决条件。因为路德认为人是全然败坏的,信仰指被接纳的接受性,而不是指做了一件信仰的善功、因为信仰的缘故而在上帝面前成为义。称义不是靠着信仰的作用,而是单单以信仰的方式靠着恩典的作用。“这个短语不应被了解为‘只因信仰’,而应了解为‘只因单独通过信仰而得到的神恩’。”([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214页)
    ③[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214页.
    ④[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06页。
    ⑤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路德文集》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405页。
    ⑥同上,第406页。
    ⑦[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08页。
    ⑧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路德文集》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407页。
    ①[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22页。
    ②路德与奥古斯丁在称义的问题上的不同,竟在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中成为新教与天主教之间的标准差别。在新教方面,从路德所理解的罪人称义是外在的义出发,梅兰希通进一步发展为“法律式称义”观念,区分被宣告为义的事件与成为义的过程以及划分称义与成圣或重生的概念,这标志着在称义的问题上新教与天主教传统的完全决裂,而主要改教家在不同程度上都采纳了这个观念。而在天主教方面,特兰托公会议最终维护了至奥古斯丁以来的中世纪传统,认为称义概念包含事件和过程的两方面。新教与天主教在称义概念的不同理解与混乱,至此成为双方在很长时间内的误解与分裂。直至20世纪60年代,在倡导基督教合一的梵二会议下,双方肯定了称义学说在神学层面不再分裂教会。
    ③[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56页。
    ①[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08-109页。
    ②[德]保罗·阿尔托依兹:《马丁·路德的神学》,段琦孙善玲译,译林出版社,1998,第114-115页。
    ③[德]汉斯·昆:《基督教大思想家》,包利民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第137页。
    ①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路德文集》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403页。
    ③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路德文集》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409页。
    ④同上,第415页。
    ①中世纪神学的恩典观、称义论与圣礼理论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构成了罪人救赎的完整意义。恩典是超自然的实体,通过中介性方式(洗礼和补赎的圣礼)以及人的信心和爱心的行为,把上帝之义注入到罪人的灵魂里,造成了人性的内在改变,从而开启了一个渐进成为义人的称义进程,通过习惯性的恩典(洗礼)、圣礼和悔改,罪人在里面成长到完美的境地以满足称义的先决条件,并依靠一直延伸到炼狱的称义行为最终在末日审判里才被上帝宣布为义人并进天堂。漫长的称义过程成为天主教教会建立圣礼制度、获致教士特权和垄断钥匙职的理论根源,因此天主教教会才得以成为上帝与人之间的救赎中介而成为救赎权威。在这种称义论的体系下,圣礼成为授予恩典的工具而具有物质化、巫术性、外在性、仪式化等特征。
    ②[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65页。
    ③[德]保罗·阿尔托依兹:《马丁·路德的神学》,段琦孙善玲译,译林出版社,1998,第396页。
    ①[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72页。
    ②在圣餐礼的神学解释上,路德使用的是十字架神学的矛盾吊诡方法以及神本主义取向的思维方式,以此来解释基督论的神人二性的属性相通原则。而对灵肉关系的理解分歧——是以罪而言看待灵肉的对立,还是以二元论或唯灵论的方式看待灵肉的对立,造成在圣餐上究竟是基督的真正临在还是属灵临在的分歧,不仅成为路德与茨温利之间的争论,而且也成为路德宗与加尔文宗之间的争论。
    ③[美]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马丁·路德传记》,陆中石古乐人译,译林出版社,1993,第118页。
    ①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路德文集》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281页。
    ②“圣事的世界观是一种认为神是现在出现于事物中、于行为中、于任何可见的和实在事物中被看见的的东西的世界观。”([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215页)因此,在上帝现在出现的观念下,罗马教会、圣礼、教士都获致了神圣性的意义和特权,而路德对上帝临在限定性的理解,把道成肉身或启示的途径限定在三种方式里——基督、圣经和圣餐礼,因而保留了圣餐礼的神圣性和神秘性。而茨温利在属灵意义的临在的理解下进一步消解了圣餐礼及圣礼的奥秘性。
    ③[德]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宗教、巫术、启蒙运动》,王亚平译,东方出版社,2005,第43页。
    ②[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216页。
    ①[英]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下卷),奚瑞森亚方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20页。
    ②同上,第21页。
    ③[德]马丁·路德,[法]约翰·加尔文:《论政府》,吴玲玲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第9页。
    ①[德]马丁·路德,[法]约翰·加尔文:《论政府》,吴玲玲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第4页。
    ②[英]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下卷),奚瑞森亚方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22页。
    ③[德]马丁·路德,[法]约翰·加尔文:《论政府》,吴玲玲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第28页。
    ④[美]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马丁·路德传记》,陆中石古乐人译,译林出版社,1993,第223-224页。
    ⑦[德]马丁·路德,[法]约翰·加尔文:《论政府》,吴玲玲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第28页。
    ②[德]马丁·路德,[法]约翰·加尔文:《论政府》,吴玲玲译,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第42页。
    ③[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220页。
    ①梅列日科夫斯基:《宗教精神:路德与加尔文》,杨德友译,学林出版社,1999,第12页。
    ②[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208页。
    
    ①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路德文集》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410页。
    ②[英]托马斯·马丁·林赛:《宗教改革史》,孔祥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第388页。
    ③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路德文集》第1卷,上海三联书店,2005,第401页。
    ④[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378页。
    ①[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第391页。
    ②[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384页。
    ③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人民出版社,2007,第137页。
    ④《〈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0页。
    ⑤[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177页。
    ②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人民出版社,2007,第141页。
    ③[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56页。
    ①[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253页。
    ①[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112页。
    ②[美]G·F·穆尔:《基督教简史》,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商务印书馆,1981,第247页。
    ③[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16页。
    ④[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111页。
    ①[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二卷)——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袁瑜琤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第77页。
    ②同上,第86页。
    ①[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二卷)——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袁瑜琤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第8页。
    ②同上,第105页。
    ③激进主义与宪制主义对待世俗政权的态度是不同的,这个也是他们之间的本质差别。宪制的宗教改革运动以路德的两个国度的政治思想为基础,主张以建制教会的方式来实现政教合一的传统社会信念,并以寻求世俗政权支持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来实现宗教改革和教会建制;而激进的宗教改革运动都存在对世俗权威的怀疑态度而采取积极主动的改革方式,由于破坏了传统权威、传统结构和传统信念而招致了宪制主义的排挤和世俗政权的压制,进而提出了与世俗政权分离的和平主义以及反抗世俗权威的革命主义。福音激进教派基本包括三个教派团体——再洗礼派、灵修派和反三位一体派。
    ④[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99页。
    ⑤[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刘小枫编,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第76页。
    ⑥[美]蒂莫西·乔治:《改教家的神学思想》,王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235页。
    
    ①[英]麦格拉思:《基督教概论》,马树林孙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196页。
    ②[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刘小枫编,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第74页。
    ③同上,第74页。
    ④同上,第75页。
    ⑤同上,第76页。
    ②[美]G·F·穆尔:《基督教简史》,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商务印书馆,1981,第241页。
    ①[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462页。
    ②同上,第462页。
    ①《德国农民战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卷,人民出版社,1998,第491页。
    ②同上,第494页。
    ③同上,第495页。
    ②[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232页。
    ③[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137页。
    
    ①[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84页。
    ②[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434页。
    ③同上,第434页。
    ①[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54页。
    ②同上,第154页。
    ③同上,第118页。
    ④[美]蒂莫西·乔治:《改教家的神学思想》,王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05页。
    ⑤[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435页。
    ①[美]蒂莫西·乔治:《改教家的神学思想》,王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05页。
    ②[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28页。
    ③同上,第117页。
    ④[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234页。
    ⑤同上,第235页。
    ①[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235页。
    ②同上,第236-237页。
    ③同上,第232页。
    ①[美]蒂莫西·乔治:《改教家的神学思想》,王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15页。
    ②“对于茨温利来说,‘教会’与‘国家’只是理解苏黎世城市的不同角度,而不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茨温利把苏黎世视为神治的政体,换言之,整个城市群体的生活都是在上帝的管治之下:牧师与地方官员都是受命宣讲与执行那管治。”([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220-221页)“与其他改革城市比起来,苏黎世的教会与市民团体更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属灵的和世俗的长官共同管理,他们都将圣经权威的原则作为其共同统治的基础来接受。”([美]蒂莫西·乔治:《改教家的神学思想》,王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16页)
    ③[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232页。
    ①[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232页。
    ②同上,第233页。
    ③同上,第237页。
    ④同上,第233页。
    ①[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267页。
    ②[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加尔文传——现代西方文化的塑造者》,甘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34页。
    ③同上,第152页。
    ①[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85页。
    ②[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加尔文传——现代西方文化的塑造者》,甘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158页。
    ①[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181页。
    ②[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245页。
    ③[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171页。
    ④同上,第171页。
    ①[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225页。
    ②同上,第256页。
    ①[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二卷)——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袁瑜琤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第390页。
    ②[德]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第386页。
    ③[美]布林顿:《西方近代思想史》,王德昭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27页。
    ④同上,第127页。
    
    ①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130页。
    ②[美]布林顿:《西方近代思想史》,王德昭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76页。
    ③《法学家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人民出版社,1985,第545-546页。
    ①《资本论》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42页。
    ②《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8页。
    ①[美]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第五卷),霍伟岸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20页。
    ②[英]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下卷),奚瑞森亚方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290页。
    ①[英]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下卷),奚瑞森亚方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295页。
    ②同上,第270页。
    ③同上,第270页。
    ④同上,第296页。
    ⑤[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刘小枫编,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第83页。
    ⑥同上,第83页。
    
    ①[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刘小枫编,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第83页。
    ②同上,第84页。
    ③同上,第84页。
    ④同上,第84页。
    ①[英]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下卷),奚瑞森亚方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339页。
    ①[英]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下卷),奚瑞森亚方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439页。
    ②同上,第433页。
    ③同上,第477-478页。
    ①[英]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下卷),奚瑞森亚方译,商务印书馆,2002,第493页。
    ①[美]凯利博士:《自由的崛起:16-18世纪,加尔文主义和五个政府的形成》,王怡李玉臻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第48页。
    ②[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刘小枫编,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第48页。
    ①[英]洛克:《论宗教宽容》,吴云贵译,商务印书馆,1982,第5页。
    ②同上,第8页。
    ②[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加尔文传——现代西方文化的塑造者》,甘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235页。
    ③[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257页。
    ①[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61-62页。
    ②同上,第63页。
    ①[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加尔文传——现代西方文化的塑造者》,甘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221页。
    ②[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259页。
    ①[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84页。
    ②同上,第87页。
    ①[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95-96页。
    ②同上,第186页。
    ①[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187页。
    ②[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加尔文传——现代西方文化的塑造者》,甘霖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252页。
    ③同上,第253页。
    ④[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刘小枫编,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第65页。
    ⑤[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城赵国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第616页。
    ①参见任继愈主编:《宗教大辞典》,“世俗化”词条,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
    ①[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二卷)——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袁瑜琤苗文龙译,法律出版社,2008,第393页。
    ①[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252页.
    ①[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252页。
    ②同上,第255页。
    ③同上,第255页。
    ①[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蔡锦图陈佐人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第266页。
    ②[荷]R·霍伊卡:《宗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丘仲辉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第167页。
    ③同上,第118页。
    ①[德]卢曼:《宗教教义与社会演化》,刘锋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第109页。
    ②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162页。
    ①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165页。
    ②[德]卡斯培:《现代语境中的上帝观念》,罗选民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11页。
    ①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6页。
    ②[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刘小枫编,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第43页。
    ③[美]布林顿:《西方近代思想史》,王德昭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31页。
    ①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165页。
    ②从根本上说,哲学性质的上帝观念与宗教性质的上帝观念有着本质差异。在基督教里,上帝的位格性是根本的,上帝的其他属性“一部分属于形而上的概念:全能、全知、永恒、不变性等;也有一部分属于道德性的概念:圣洁、智慧、公义、爱、善、信实等。一般来说,形而上的属性比较强调上帝的超越性,道德性的属性则比较直接地描述上帝的临现性”(许志伟:《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77页)。而在哲学里,上帝的观念一般被看作是绝对的精神实体,“这样的上帝不具有人格性,只具有实在性。上帝是人类理性思考的产物,而不是信仰的前提。”(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171页)
    ③高清海:《高清海哲学文存》第三卷,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第119页。
    ④同上,第120页。
    ①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181页。
    ②同上,第175页。
    ①[德]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荣震华王太庆刘磊译,商务印书馆,1984,第122页。
    ②[英]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1页。
    
    ①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人类理智再探》,人民出版社,1987,第121页。
    ②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229页。
    ③洛克:《人类理解论》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9,第686页。
    ④[美]科林·布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查常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92页。
    ⑤[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第3卷,陈泽民等译,译林出版社,2008,第362页。
    ⑥[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563页。
    ①[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561页。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第52页。
    ②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人类理智再探》,人民出版社,1987,第10页。
    ③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250页。
    ①赵林:《黑格尔的宗教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第40页。
    ①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人类理智再探》,人民出版社,1987,第16页。
    ②[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4,第22页。
    ③同上,第24页。
    ①赵林:《黑格尔的宗教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第19页。
    ②叔贵峰:《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革命变革——从理性的批判到实践的批判》,人民出版社,2008,序言第1页。
    ③[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4,第26页。
    ④同上,第42页。
    ⑤同上,第97页。
    ⑥同上,第25页。
    ①[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曹卫东译,译林出版社,2004,第189页。
    ②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第188页。
    ①[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李秋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第63页。
    ②同上,第441-442页。
    ③赵林:《黑格尔的宗教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第4页。
    ①赵林:《黑格尔的宗教哲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第266页。
    ②同上,第266-267页。
    ③《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92页。
    ④[美]威尔肯斯帕杰特:《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二),刘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75页。
    ①[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第67页。
    ②同上,第67页。
    ③同上,第243页。
    ④同上,第245-246页。
    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页。
    ⑥同上,第1页。
    ①[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李秋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第484页。
    ②[美]威尔肯斯帕杰特:《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二),刘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第139页。
    ①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497页。
    ②同上,第481页。
    
    ①[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584页。
    ②[德]卡斯培:《现代语境中的上帝观念》,罗选民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104页。
    ③[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624页。
    ①[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624页。
    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0页。
    
    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0页。
    ②[德]亨利希·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海安译,商务印书馆,1974,第55页。
    ③《〈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页。
    ①[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李秋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第456页。
    ②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人民出版社,2007,第144页。
    ①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人民出版社,2007,第148页。
    ②[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尹大贻译,东方出版社,2008,第231页。
    ③[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95页。
    ④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人民出版社,2007,第155页。
    ⑤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98,第182页。
    ①[德]亨利希·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海安译,商务印书馆,1974,第148-149页。
    ②同上,第37页。
    ③王志军:《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24页。
    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页。
    ②同上,第1页。
    ③《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20页。
    ④同上,第221页。
    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2页。
    ①《论犹太人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第446页。
    ②同上,第425页。
    ③《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55页。
    ④[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李秋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第473页。
    ①《〈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页。
    ②同上,第7页。
    ③[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李秋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第125页。
    ④《〈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15页。
    ⑤同上,第16页。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恩格斯论宗教[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中共编译局马列著作编译部.卡尔·马克思历史学笔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路德文集中文版编辑委员会.路德文集:第1-2卷[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
    [5][德]马丁·路德.马丁·路德文选[M].马丁·路德著作翻译小组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德]马丁·路德,[法]约翰·加尔文.论政府[M].吴玲玲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7]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现代性与现代中国[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8]李平晔.人的发现——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9]李平晔.宗教改革与西方近代社会思潮[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
    [10]于可.马丁·路德[M].天津:新蕾出版社,2000.
    [11]马立臣.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2]郭振铎主编:宗教改革史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89.
    [13]刘林海.加尔文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14]刘明翰主编.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15]马林韬.“第一周波”:西方自由主义的的文化革命——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到对旧神学批判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6]吕大吉主编.宗教学通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7]吕大吉.西方宗教学说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8]赵敦华.基督教哲学150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张志刚主编:宗教研究指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0]张志刚.宗教文化学导论[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21]赵林.西方宗教文化[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22]赵林.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3]王晓朝.宗教学基础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4]许志伟.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5]于可主编:世界三大宗教及其流派[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6]于可主编.当代基督新教[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
    [27]孙亦平主编.西方宗教学名著提要[M].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
    [28]中国大百科全书选编.基督教[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
    [29]高清海.找回失去的“哲学自我”:哲学创新的生命本性[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0]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专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31]高文新主编.马克思理论基本范畴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32]孙正聿.思想中的时代——当代哲学的理论自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3]孙正聿.哲学通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34]邹化政.<人类理解论>研究——人类理智再探[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35]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6]陈嘉映.哲学·科学·常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
    [37]陈嘉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8]刘述先.文化哲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39]衣俊卿.文化哲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0]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1]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2]徐文俊.近代西欧哲学及其宗教背景[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43]赵林.黑格尔的宗教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44]叔贵峰.马克思宗教批判的革命变革——从理性的批判到实践的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5]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46]苗力田主编.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48][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49][英]洛克.论宗教宽容[M].吴云贵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50][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1-4卷[M].贺麟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51][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52][德]亨利希·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M].海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53][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M].荣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4]卡莱尔.英雄与英雄崇拜[M].何欣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55][德]卡尔·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M].李秋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56][德]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M].曹卫东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57][德]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 .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8][德]韦伯.宗教社会学[M].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9][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M].刘小枫编,朱雁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60][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宗教改革运动思潮[M].蔡锦图陈佐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1][美]詹姆斯·基特尔森.改教家路德[M].李瑞萍郑小梅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2][美]蒂莫西·乔治.改教家的神学思想[M].王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3][德]保罗·阿尔托依兹.马丁·路德的神学[M].段琦孙善玲译,上海:译林出版社,1998.
    [64][美]罗伦培登.这是我的立场:马丁·路德传记[M].陆中石古乐人译,上海:译林出版社,1993.
    [65][英]格拉汉姆·汤姆凌.真理的教师:马丁路德和他的世界[M].张之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6][东德]沃尔夫冈·兰德格拉夫.马丁·路德[M].周正安译,周美琪校,北京:新华出版社,1988.
    [67]梅列日科夫斯基.宗教精神:路德与加尔文[M].杨德友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68][英]阿利斯特·麦格拉思.加尔文传——现代西方文化的塑造者[M].甘霖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69][美]威尔·杜兰.世界文明史:卷六宗教改革(上、下)[M].幼狮文化公司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70][美]G·F·穆尔.基督教简史[M].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71][英]尼尼安·斯马特.世界宗教[M].高师宁金泽朱明忠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2][英]麦格拉思.基督教概论[M].马树林孙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3][美]奥尔森.基督教神学思想史[M].吴瑞诚徐成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74][加]许志伟.基督教神学思想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75][德]汉斯·昆.基督教大思想家[M].包利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76][美]科林·布朗.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一[M].查常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7][美]史蒂夫·威尔肯斯,阿兰·G·帕杰特.基督教与西方思想:卷二[M].刘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8][美]冈察雷斯.基督教思想史:1-3卷[M].陈泽民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 [79[]美]保罗·蒂利希.基督教思想史——从其犹太和希腊发端到存在主义[M].尹大贻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
    [80][美]威利斯顿·沃尔克.基督教会史[M].孙善玲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81][美]伯克富.基督教教义史[M] .赵中辉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82][法]吉尔松.中世纪哲学精神[M].沈清松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83][德]卡斯培.现代语境中的上帝观念[M].罗选民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84][美]包尔丹.宗教的七种理论[M].陶飞亚刘义钮圣妮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85]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M].长川某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86]T.S.艾略特.基督教与文化[M].杨民生陈常锦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87][美]阿尔伯特·甘霖.基督教与西方文化[M].赵中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8][奥地利]弗里德里希·希尔.欧洲思想史[M].赵复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89][美]布林顿.西方近代思想史[M].王德昭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0][德]阿尔弗雷德·韦伯.文化社会学视域中的文化史[M].姚燕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91][荷]R·霍伊卡.宗教与现代科学的兴起[M].丘仲辉等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92][德]里夏德·范迪尔门.欧洲近代生活:宗教、巫术、启蒙运动.王亚平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93][英]昆廷·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下卷)[M].奚瑞森亚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94][美]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第五卷):宗教与现代性的兴起[M].霍伟岸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95][美]凯利博士.自由的崛起:16-18世纪,加尔文主义和五个政府的形成[M].王怡李玉臻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96][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M].贺卫方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97][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第二卷)——新教改革对西方法律传统的影响[M].袁瑜琤苗文龙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98][美]约翰·卡洛尔.西方文化的衰落:人文主义复探[M].叶安宁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99][英]乔纳森·希尔.兴奋时代的欧洲:1600-1800年[M].李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100][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M].刘北城赵国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01][德]卢曼.宗教教义与社会演化[M].刘锋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02][德]恩斯特·卡西尔.论人——人类文化哲学导论[M].刘述先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3][德]E·卡西尔.启蒙哲学[M].顾伟铭,等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
    [10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105][德]弗兰茨·梅林.中世纪末期以来的德国史[M].张才尧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
    [106][英]托马斯·马丁·林赛.宗教改革史[M].孔祥民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107]王志军.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08][德]路德,[法]加尔文.路德和加尔文论世俗权威(影印本)[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109]MARTIN LUTHER: A BIOGRAPHICAL STUDY, John M. Todd, Paulist Press, 1964
    [110]THE GERMAN REFORMATION, R. W. Scribner,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 1986
    [111]Robert E. McNally, S.J, THE NINETY-FIVE THESES OF MARTIN LUTHER: 1517-1967, Theological Studies, 28:3(1967: Sept.)
    [1]高文新.欧洲哲学史上神的观念的演变——兼论这种演变同两条哲学路线发展的联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5(1):78-84.
    [2]雷雨田.第八届路德研究国际代表大会综述[J].世界历史,1994(3):114-118.
    [3]李长林.中国学界对马丁·路德的研究综述[J].世界宗教研究,1995(4):124-131.
    [4]何光沪.宗教改革中的基督宗教与人文主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6-71.
    [5]赵林.西方两大宗教改革家——路德与加尔文[J].新东方,1996(3):67-71.
    [6]赵林.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J].学习与探索,1994(5):63-70.
    [7]赵林.论近代西方的文化起点问题[J].江海学刊,1994(5):108-114.
    [8]刘林海.西方史学界宗教改革研究中的新理论探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4-18.
    [9]彭小瑜.西方历史误读的东方背景:法律革命、宗教改革与修道生活[J].历史研究,2006(1):124-135.
    [10]万斌,金利安.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兴起与宗教改革互动关系的基本论述[J].浙江社会科学,2006(1):134-137.
    [11]张仕颖.论马丁·路德对德国文化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1):42-45.
    [12]吴树博.从马丁·路德到笛卡儿——论“因信称义”与近代主体性哲学兴起的关系[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96-1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