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技术、经济与社会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农业是古代社会具有决定性的部门,是人类一切生产活动的起点,直接关系到人类生存、社会安定和政治稳固。农业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与经济、社会融合在一起,成为支撑人类文明的有力杠杆。四川农业在整个长江流域发达较早,而清代对于该区乡土技术、经济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三农”一体,不可分割。中国“三农”问题极其复杂而独具魅力,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欲熟悉中国文化,反思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而认识中国国情,应首先了解“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涉及面广,需要打破学科畛域,充分借鉴、综合运用相关的研究方法,如科技史、经济史、环境史、社会史、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历史人类学等方法,走交叉融合之路。
     四川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幅员广大,土地资源丰富,气候复杂多样,生物资源繁盛,赋予农民从事技术-经济-社会活动的良好前提。自先秦以降,四川农业经历了漫长曲折的道路,在总体上比较稳定。这种自然资源禀赋、农业历史传统,为清代四川乡土技术、经济与社会的以及整个“三农”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背景。
     人口是综合性很强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明末清初的社会变乱中,四川人口大量损耗,残存人口约75万。清政府制定并实施一系列政策,奖励官吏增加辖区人口,招集流亡,鼓励、优惠移民实川,并实行相应的人口管理与控制。“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前后进行了将近200年。20来个省籍的移民、流民,主要从东、南、北不同路线进入四川,对该省人口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由于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密度加大,人均耕地减少,人地关系逐步紧张,出现了人口往周边省区逆向迁移的现象,甚至酿成新的社会动乱。
     土地是最为紧要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基础,是“三农”问题的枢纽站。与人口政策相适应,清政府在四川的土地政策亦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奖励地方官员招垦荒地,实行屯垦,发给开荒生产、生活资料,放宽起科年限,零星地土免于升科,保障地权,限制占垦田地数量,复增地方建制,将川边藏区改土归屯等。当清初战乱平息后,遗民归业,移民垦殖,努力于乡土重建事业。由于田地隐匿现象严重,首报不实,土地垦殖数量在官方统计上仅为扭曲表现。雍正时期,在田制甚乱的情况下,有关人员克服困难,完成了四川土地清丈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早期移民与土著占地甚广,稍后即开始土地的自由买卖与租佃。农民采用梯田、冬水田技术,改土造田,在土地利用上由粗放转向集约,但一些山地的利用仍较粗放;玉米、甘薯、马铃薯的引种,促进了边际土地的开发利用。农民与酷烈虎患斗争,大力垦殖,在水土保持方面亦有所建树,但由于开发过度,森林植被破坏比较严重,水土流失呈加剧之势,造成了较大危害。
     清代四川乡土经济结构的主要特点是因地制宜,多种经营。这种主导性的技术-经济思
As a decisive department in ancient times, and a starting-point of human productive activities all, agriculture is directly related to human existence, social stability and political firmness. Fused with economy and socie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is a powerful lever to support human civilization. Agriculture in Sichuan province developed quite early within the whole Yangtse valley, and the Qing dynasty made a considerable difference to Sichuan's local technology, economy and society.The "three-nong problems,"①as an entirety, are inseparable. Being extremely complicated and uniquely fascinating, the "three-nong problems" are essential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 and constrution. In order to have a good knowledge of, and to re-examine the uniqueness of, the Chinese culture, thereby, to see the Chinese situations clearly, the "three-nong" conditions ought to be understood first of all. Because the "three-nong problems" are extensive, it is necessary to break the disciplinary obstacles, to take advantage of inter-related studying methods (such as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istory of economy, history of environments, history of society, economics, sociology, history, anthropology, hispology, etc.) abundantly and comprehensively by means of crossing and fusing.Boasting comparatively advantageous natural environments, vast territory, rich land resources, complicated and various climate, thriving resources of living beings, Sichuan gave farsants good preconditions to conduct technological, economical and social activities. From the pre-Qin times on, Sichuan agriculture had been going through a long and tortuous way, and on the whole, it was relatively stable. The endowments of natural resources, along with the inheritance of agricultural history, provided the necessary background for the local technology,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for the study on all the "three-nong problems "in Sichuan during the Qing dynasty.Population was a very comprehensive and crucial factor. In the social upheavals from the end of Ming dynast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Sichuan population decreased sharply, the remained people about 750 000. The Qing authorities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a series of
    policies, such as rewarding the officials who had increased a certain number of population in the region, soliciting refugees, encouraging and giving preferential conditions to the migrates who entered Sichuan, and correspondingly, managing and controlling the population. The wave of migrates "Huguang people fill Sichuan" lasted for nearly 200 years. The migrates and refugees from about 20 provinces entering Sichuan mainly via the east, south and north roads, influenced the province's population unprecedentedly. Owing to the population increase, its density enlarged, and per capita land decrease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populaion-land relations forced some people move to some neighboring provinces, even led to new upheavals in society.Land, as the most critical base of technology, economy and society, is a hub of the "three-nong problems." To suit to the population policies, the Qing government's policies of land dealt with such aspects as 1) rewarding the local officials who had made a certain quantity of land reclaimed, 2) having some troops and other subjects open up wasteland and grow food grain, 3) offering some materials for the production and living of wasteland reclamation, 4) extending the taxation time, 5) exempting taxes of odd land, 6) guaranteeing the land ownership, 7) limiting the quantity of land occupying and reclaiming, 8) restoring and increasing local organizational systems, and 9) changing the Tibetan regions in Chuanbian from the system of Tusi into that of having some troops and other subjects cultivate, etc. After the putting-down of war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Qing dynasty, some remained people returned, many migrates entered to reclaim, trying to reconstruct the local society. Owing to serious concealment, and false report, of land, the official statistics of reclaimed land was simply warped. During Yongzheng r
引文
001、《大清律例》,天津古籍出版社,1993年。
    002、《高宗纯皇帝圣训》,光绪刊本。
    003、乾隆官修《清朝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004、《清实录》,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005、清文宗显皇帝圣训》,同治刊本。
    006、葛世浚《清朝经世文续编》,台湾文海出版社,1987年。
    007、贺长龄《耐庵奏议存稿》,道光刊本。
    008、贺长龄等辑《清经世文编》,台湾文海出版社,1987年。
    009、昆冈辑《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二十五年刊本。
    010、刘锦藻撰《清朝续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
    011、潘锡恩总纂《嘉庆重修一统志》,中华书局,1986年。
    012、琴川居士辑《皇清奏议》,光绪刊本。
    013、沈秉堃《敬慎堂公牍》,清末刊本。
    014、盛康辑《清朝经世文编续编》,台湾文海出版社,1987年。
    015、王延熙、王树敏辑《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光绪二十八年刊本。
    016、于成龙《于清端公政书》,乾隆刻本。
    017、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
    018、张之洞《张文襄公奏稿》,清末刊本。
    019、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020、自求强主人《皇朝经济文编》,光绪二十七年。
    021、包世臣《安吴四种》,同治刻本。
    022、丁宝桢《丁文诚公奏稿》,光绪刊本。
    023、丁治棠《丁治棠纪行四种》,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024、E. H. Parker: Up the Yangtze, Shanghai, 1899。
    025、范文荧《蜀难叙略》,知不足斋丛书本。
    026、费密《荒书》,乾隆刊本。
    027、冯家吉《锦城竹枝词百咏》,成都研精馆,1924年。
    028、傅崇矩《成都通览》,成都通俗报社,宣统刊本。
    029、甘汝来《甘庄恪公全集》,道光刊本。
    030、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道光刊本。
    031、贺守典等《涪乘启新》,光绪刻本。
    032、洪亮吉《洪江北诗文集》,光绪刊本。
    033、黄英《筹蜀篇》,荣县旭川书院,光绪刊本。
    034、李调元《童山文集》,丛书集成本。
    035、李榕《十三峰书屋全集》,光绪刊本。
    036、李彦章《江南催耕课稻编》,光绪刻本
    037、《刘光第集》,中华书局,1986年。
    038、刘衡《庸吏庸言》,道光刊本。
    039、刘石溪《蜀龟鉴》,裴氏家藏刻本。
    040、刘愚《醒予山房文存》,清末刊本。
    041、卢坤《秦疆治略》,道光刊本。
    042、欧阳直《蜀乱》,成都茹古收局本。
    043、彭遵泗《蜀碧》,道光刊本。
    044、《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五十四种),中华书局,1997年。
    045、《清代野史丛书》(七十二种),北京古籍出版社,2002年。
    046、王培荀《听雨楼随笔》,道光刊本。
    047、王庆云《石渠余记》,上海书局,光绪28年刊。
    048、《魏源集》,中华书局,1976年。
    049、魏煜《论九寨羌民》,清末刊本。
    050、吴好山《笨拙俚言》,咸丰五年稿本。
    051、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道光刊本。
    052、《锡良遗稿》,中华书局,1959年。
    053、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华书局,1985年。
    054、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道光三年刻本。
    055、严如熤《三省山内风土杂识》,丛书集成初编本。
    056、姚莹《康輶纪行》,道光刊本。
    057、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中华书局,1981年。
    058、钟体志《澡雪堂文钞》,清末刊本。
    059、周询《蜀海丛谈》,重庆大公报馆,1948年。
    060、陈振汉等《清实录经济史料·农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061、《重庆工商史料》第1辑,重庆出版社,1982年。
    062、戴鞍钢、黄苇主编《中国地方志经济资料汇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9年。
    063、戴执礼《四川保路运动史料》,科学出版社,1959年。
    064、Decennial Reports, 1892~1901, Chungking.
    065、Decennial Reports, 1902~1911, Chungking.
    066、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三联书店,1957年。
    067、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
    068、鲁子健《清代四川财政史料》,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1989年。
    069、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2卷,中华书局,1962年。
    070、彭雨新《清代土地开垦资料汇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071、《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1~12辑,中华书局,1978~1987年。
    072、四川大学历史系、四川省档案馆编《清代乾嘉道巴县档案选编》,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年。
    073、四川劝业道署编印《四川第四次劝业统计表》,宣统二年。
    074、四川省档案馆编《四川保路运动档案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075、《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5、7、11辑。
    076、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台北维新书局,1972年。
    077、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82年。
    078、《小方壶斋舆地丛钞》,道光刊本。
    079、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年。
    080、徐瀛等《川藏游踪汇编》,巴蜀书社,1985年。
    081、张肖梅《四川经济参考资料》,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1939年。
    082、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2辑,三联书店,1957年。
    083、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等编《康雍乾时期城乡人民反抗斗争资料》,中华书局,1979年。
    084、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等编《清代农民战争史资料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
    08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清代地租剥削形态》,中华书局,1982年。
    08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民变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85年。
    087、成都市龙泉驿区同安乡《黎氏族谱》,民国刻本。
    088、成都市金堂县土桥镇《陈氏家谱》。
    089、《夏氏宗谱》抄本,涪陵市志办公室存。
    090、《郑氏家谱》,载《璧山县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
    091、《傅氏宗谱》。
    092、中江《黄氏族谱》。
    093、绵阳《绵西张氏族谱》。
    094 《唐氏族谱》,同治刻本。
    095、云阳《涂氏族谱》。
    096、《万氏宗谱》。
    097、绵竹《赵氏家乘》。
    098、江律《邹氏族谱》。
    △按,本文所用方志,主要是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方志物产》与《方志综合》抄本,并酌参《中国地方志集成》(巴蜀书社,1992年)之有关部分。为避免繁琐,此处不再一一列出。
    099、《成都日报》1908~1911年。
    100、《成都商报》1909~1911年。
    101、《东方杂志》1901~1904年。
    102、《广益丛报》第1~239号。
    103、《快报》1888年11月16日。
    104、《农学报》1907年,第15期。
    105、《商务官报》1907年第23册,1908年第31册。
    106、《四川》1908年第2号。
    107、《四川官报》1904~1911年。
    108、《四川教育官报》1907~1911年。
    109、《渝报》第8、9册。
    110、A. Hosie: Sichuan, Its Products, Industries and Resources, Shanghai, 1922.
    111、[英]A·R·拉德克利夫-布朗《社会人类学方法》,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2、[美]艾恺《最后的儒家——梁漱溟与中国现代化的两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113、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1、17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14、[美]保罗·A·萨缪尔森《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2年。
    115、鲍晓娜《清代前期四川地区的田赋》,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116、北晨《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7、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史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118、毕宝德《土地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119、[英]彼得·百克《历史学与社会学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120、[美]卜凯《中国农家经济》,商务印书馆,1936年。
    121、[美]卜凯《中国土地利用》,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1941年。
    122、B. P. Togarheff: China as a Tea Producer, Shanghai, 1929.
    123、British Parliamentary Papers: China, Embassy & Consular Commerical Reports, 1888~1890, Pekin, Irish University Press, 1972, Vol. 16.
    124、[美]布林克曼《农业经营经济学》,农业出版社,1984年。
    125、博阳、魏昕主编《小康中国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126、[英]C.里特森《农业经济学》,农业出版社,1988年。
    127、蔡少卿《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中华书局,1987年。
    128、曹树基《中国人口史》第5卷《清时期》,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9、《陈锋自选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
    130、陈桂棣等《中国农民调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131、陈恒力《补农书研究》,农业出版社,1961年。
    132、陈世松等《四川简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
    133、程歗《晚清乡土意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134、成都市城市科学研究会编印《名城成都的保护和发展》,1987年。
    135、池子华《中国近代流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136、杜石然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2003年。
    137、[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138、杜受佑等《近现代四川场镇经济志》,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897年。
    139、范金民《明清江南商业的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0、[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41、冯尔康等《清人社会生活》,沈阳出版社,2002年。
    142、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43、[英]弗雷泽《金枝》,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144、甘祠森《最近四十五年来四川进出口贸易统计》,重庆民生实业公司经济研究室,1936年。
    145、高王凌《十八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政府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46、G. B. Gressy: China's Geographic Foundatians, New York, 1934.
    147、[日]根岸佶《清国商业综览》,光绪三十二年刊。
    148、[德]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
    149、龚书铎主编《中国社会通史》,山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150、古洛东《圣教入川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151、郭汉民等《四川租佃问题》,商务印书馆,1944年。
    152、郭松义等《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53、郭沫若《少年时代》,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
    154、郭文韬等《中国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6年。
    155、[美]何炳棣《明初以降人口及相关问题:1368~1953》,三联书店,2000年。
    156、洪焕椿、罗仑主编《长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史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157、胡庆钧《明清彝族社会史论丛》,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58、胡锡文主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麦》(上),农业出版社,1959年。
    159、胡昭曦《“张献忠屠蜀”考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160、黄冕堂《清史治要》,齐鲁书社,1990年。
    161、冀朝鼎《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162、[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主编《中国的现代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63、姜涛《人口与历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
    164、江应棠主编《中国民族史》,民族出版社,1993年。
    165、金毓黻编《宣统政记》,辽海书社,1934年。
    166、柯建中等《四川古代史稿》,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167、[法]克洛德·莱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年。
    168、[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华书局,1989年。
    169、[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170、蓝勇《历史时期西南经济开发与生态变迁》,云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171、[日]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7年。
    172、李长年主编《中国农学遗产选集·豆类》(上编),中华书局,1958年,。
    173、《李劼人选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174、李金铮《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5、李龙潜《明清经济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176、李曼村等主编《刘伯承传》,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
    177、李世平《四川人口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178、李文海等《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179、李文治等《明清时代的农业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180、李文治《明清时代封建土地关系的松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81、李文治、江太新《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182、[德]李希霍芬《李希霍芬男爵书信集(1870~1872年)》,上海,1903年。
    183、李向军《清代荒政研究》,农业出版社,1995年。
    184、[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第2卷,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85、《梁漱溟全集》,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
    186、《列宁选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
    187、林惠祥《文化人类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
    188、林济《长江中游宗族社会及其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89、林耀华《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三联书店,2000年。
    190、刘豪兴主编《农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1、刘洪康主编《中国人口·四川分册》,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年。
    192、刘永成《清代前期农业资本主义萌芽初探》,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
    193、刘志伟《在国家与社会之间》,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194、罗仑、景苏《清代山东经营地主经济研究》,齐鲁书社,1984年。
    195、罗玉东《中国厘金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196、吕平登《四川农村经济》,商务印书馆,1936年。
    197、[法]马克·布洛赫《法国农村史》,商务书馆,1991年。
    198、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年。
    19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85年。
    200、[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8年。
    201、[英]马林诺夫斯基《文化论》,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
    202、马寅初《新人口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
    203、《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204、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第3册,中华书局,1963年。
    205、缪启愉《齐民要术校释》,农业出版社,1998年。
    206、南京大学历史系编《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207、倪根金主编《粱家勉农史文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
    208、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
    209、彭雨新《清代土地开垦史》,农业出版社,1990年。
    210、[美]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211、[俄]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212、秦和平《四川鸦片问题与禁烟运动》,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年。
    213、冉光荣等《羌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
    214、任一民《四川近现代人物传》,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215、沈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年。
    216、[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与社会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17、[日]石川荣吉《现代文化人类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
    218、石声汉《中国农业遗产要略》,农业出版社,1981年。
    219、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0、孙旭军等《四川民俗大观》,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
    221、谭其骧《长水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
    222、唐力行《明清以来徽州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安徽大学出版社,2001年。
    223、唐启宇《中国作物栽培史稿》,农业出版社,1986年。
    224、陶德臣等《中国茶叶商品经济研究》,军事谊文出版社,1999年。
    225、[日]天野元之助《支那农业经济论》,改造社,1941年。
    226、[德]瓦格勒《中国农书》,商务印书馆,民国25年。
    227、W. G. Skinner: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Ⅰ,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24, New York, 1964.
    228、W. G. W. Skinner: Marketing System and Regional Economies, Their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229、王大华等《四川汉源梨树资源》,四川科技出版社,1984年。
    230、王尔敏《明清时代庶民文化生活》,岳麓书社,2002年。
    231、王红谊等《中国近代农业改进史略》,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年。
    232、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三联书店,1997年。
    233、王日根《乡土之链》,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234、王绳祖《中英关系史论丛》,人民出版社,1981年。
    235、王万茂《土地生态经济学》,科学经济文献出版社,1992年。
    236、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0年。
    237、王育民《中国人口史》,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238、王跃《成都批判》,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239、隗瀛涛《四川保路运动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240、闻钧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年。
    241、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三联书店,2001年。
    242、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年。
    243、吴毅《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244、吴玉章《辛亥革命》,人民出版社,1963年。
    245、[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年。
    246、[法]谢和耐《中国社会史》(耿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247、许道夫《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248、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2003年。
    249、徐新吾主编《江南土布史》,上海社科院出版社,1992年。
    250、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集》,科学出版社,1955年。
    251、杨国强《百年嬗蜕》,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252、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
    253、杨念群等《新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54、杨一星等《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研究》,民族出版社,1988年。
    255、杨直森等《凉山彝族谚语》,四川民族出版社,1982年。
    256、叶依能主编《中国历代盛世农政史》,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年。
    257、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3册,中华书局,1962年。
    258、尹良莹《四川蚕业改进史》,商务印书馆,1947年。
    259、游修龄《中国稻作史》,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260、喻松青《明清白莲教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261、余英时《土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262、袁庭栋《巴蜀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年。
    263、苑书义、董丛林《近代中国小农经济的变迁》,人民出版社,2001年。
    264、[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译林出版社,2001年。
    265、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267、张浩良《绿色史料札记》,云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
    268、张厚安等《中国农村政治稳定与发展》,武汉出版社,1995年。
    269、张力《四川义和团运动》,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270、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2000年。
    271、张研《清代社会的慢变量》,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272、《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年。
    273、章有义《明清时期徽州土地关系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274、赵世瑜《狂欢与日常》,三联书店,2002年。
    275、赵文林等《中国人口史》,人民出版社,1988年。
    276、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
    277、郑励俭《四川新地志》,正中书局,1949年。
    278、《中国农业全书·四川卷》,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年。
    279、周勇等编译《近代重庆经济与社会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
    280、周肇基《中国植物生理学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8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初步研究》,载《中国科学》,1973年第2期。
    282、《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
    283、庄孔韶《银翅》,三联书店,2000年。
    284、哀鸿《现行糖厘实行征农非转嫁说》,载《蜀报》第1年第1期,宣统二年七月。
    285、常建华《日本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8年第2期。
    286、陈春声、刘志伟《理解传统中国“经济”应重视典章制度研究》,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2期。
    287、陈锋《清代的钱粮征解与吏治》,载《平准学刊》第5辑。
    288、陈开泰《嘉陵江流域水利开发研究概述》,载《长江志季刊》1987年第1期。
    289、陈意新《美国学者对中国近代农业经济的研究》,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1期。
    290、程绍行《大渡河上游森林调查报告》,载《四川之森林》卷3,1938年。
    291、慈鸿飞《二十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载《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292、方行《清代前期小农经济的再生产》,载《历史研究》1984年第5期。
    293、方行《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1期。
    294、高王凌《乾嘉时期四川的场市、场市网及其功能》,载《清史研究集》第3集。
    295、高王凌《地租征收率的再探讨》,载《清史研究》2002年第2期。
    296、郭松义《中国社会史研究五十年》,载《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
    297、胡少权《贡井胡元和的兴起与衰落》,载《自贡文史资料选辑》第12辑。
    298、黄广明、李思德《乡党委书记含泪上书,国务院领导动情批复》,载《南方周末》2000年8月24日。
    299、黄均红《中国名酒——宜宾“五粮液”简史》,《中国经济史研究论丛》,四川大学出版社,1986年。
    300、黄主一《川北农民现状之一般》,载《东方杂志》第24卷16号,1927年8月。
    301、[美]黄宗智《三十年来美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概况》,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第9期。
    302、姜世碧《明清时期四川茶史论述》,载《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第4号。
    303、江太新《清代前期押租制的发展》,载《历史研究》1980年第3期。
    304、江太新《清初垦荒政策及地权分配情况的考察》,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5期。
    305、康昭宣《漫话中坝的会馆》,载《江油文史资料》第11辑。
    306、李伯重《“资本主义萌芽情结”》,载《读书》1996年第8期。
    307、李根蟠《二十世纪的中国古代经济史研究》,载《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
    308、李光涛《张献忠史实》,载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5本,1954年。
    309、李群《中国近代畜牧业发展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未刊稿),2003年。
    310、李映发《清代重庆地区农田租佃关系中的几个问题》,载《历史档案》1985年第1期。
    311、李映发《清代州县以下社会基层组织考察》,载《四川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312、刘克祥《清代永佃制的形成、分布和发展》,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第8集。
    313、刘志伟《历史学本位的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研究》,载《中国历史学年鉴》,三联书店,1998年。
    314、鲁子健《清代四川的仓政与民食问题》,载《四川历史研究文集》,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1987年。
    315、罗尔纲《太平天国革命前的人口压迫问题》,载《中国社会经济史集刊》第8卷第1期,1949年。
    316、罗仑《论清代苏松嘉湖地区农业计量研究的发展趋势》,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1期。
    317、罗筱元《自流井王三畏堂兴亡纪要》,载《自贡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
    318、吕实强《近代四川移民及其所发生的影响》,载《近代史所集刊》第6期。
    319、马格林《农民、种籽商和科学家》,译载《发展的幻象》,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320、蒲国树《建国前涪陵的鸦片》,载《涪陵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
    321、彭劭力《辛亥革命时期我的曲折经历》,载《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
    322、钱穆《农业与中国文化》,载《港台及海外学者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重庆出版社,1988年。
    323、[日]森正夫《日本80年代以来明清史研究的新潮流(要旨)》,载《史学集刊》1993年第4期。
    324、史德明《保持水土,拯救土壤》,载《中国土壤保持》1985年第4期。
    325、史建云《清代押租制度新探》,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7年第3期。
    326、宋湛庆《我国古代田间管理中的抗旱和水土保持经验》,载《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
    327、孙晓芬《川西客家庄园曾家寨》,载《成都晚报》1998年8月22~23日。
    328、王日根《近年来明清基层社会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载《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329、王先明《清代社会结构中绅士阶层的地位与角色》,载《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4期。
    330、五木《四川人之生活程度》,载《鹃声》第1年第2期。
    331、[日]西川正夫《四川保路运动——前夜社会状况》,见《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第45分册,昭和43年3月。
    332、夏明方《发展的幻象》,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333、萧正洪《论清代西部农业技术的区域不平衡性》,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2辑。
    334、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335、熊敬笃《新都县档案馆藏清代地契档案》,载《历史档案》,1985年第2期。
    336、徐旺生《传统农业哲学,二千年前的经验与教训》,载《农业考古》2002年第1期。
    337、杨向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学习笔记》,载《云南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58年第1期。
    338、杨直民《20世纪中国的农史研究》,载《古今农业》2000年第3期。
    339、余涛《四川近代蚕桑实业家陈开沚》,载《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2辑。
    340、张建民《清代秦巴山区的经济林特产开发与经济发展》,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
    341、张研《清代中后期中国基层社会组织的纵横依赖与相互关系》,载《清史研究》2000年第2期。
    342、章有义《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的再估计》,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4期。
    343、赵冈《清代的垦殖政策与棚民活动》,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辑。
    344、赵冈《历史上农地经营方式的选择》,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2期。
    345、钟禄元《漫谈客家山歌》,载《文史杂志》1989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