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鄂尔多斯基层社会控制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关于清末基层社会控制的研究,是中外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问题,并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内地的华北和沿江沿海等地,相对来讲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控制研究尚属薄弱。鉴此本文选取清末鄂尔多斯地区作为考察对象,对这一时期该地区的社会控制问题做一初步考察,以求丰富中国近代基层社会史的研究。
     本文运用国家与社会的分析框架,采用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并兼用历史比较法和历史人类学的方法,从中央与地方、国家(政治)与社会两个层面,以官府、宗教(喇嘛教和天主教)、士绅(地商)和民众为视点来考察清末鄂尔多斯地区的基层社会控制系统演变的趋向及其特点。
     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共分六章,其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本章概述了本文的选题缘由以及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并从清末基层社会控制研究和鄂尔多斯历史研究两个方面,对与本文有关的相关研究动态作了总结、归纳。
     第二章“清前期中央与鄂尔多斯的地方关系”。考察了清前期清政府与鄂尔多斯地方的关系,其内容涉及到:清政府对鄂尔多斯基层政权的设计以及清政府在鄂尔多斯实行的宗教政策。由此在鄂尔多斯形成了分别以蒙旗政权和喇嘛教为主体的世俗社会控制系统和宗教控制系统,并对这两个社会控制系统对社会的控制方式进行了考察。这两个控制系统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与同时期内地的基层政权相比,鄂尔多斯的基层政权具有较大的自主性。
     第三章“清末鄂尔多斯面临的变局”。由西方势力入侵引发的边疆危机和广大牧民反抗王公横征暴敛的运动,导致了清末鄂尔多斯社会的动荡。而汉族移民的大量移入和蒙旗吸纳汉民的局限性,对鄂尔多斯原有的社会控制提出了挑战,鄂尔多斯基层社会控制的重建成为历史的必然。
     第四章“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组:鄂尔多斯社会控制的新格局”。本章具体探讨了清末鄂尔多斯基层社会控制的构建。首先是蒙旗的基层政权通过调适,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形势的变化,但针对调适后的蒙旗基层政权的局限性,清政府不得不通过对鄂尔多斯基层政权的重建来弥补这一不足之处,这样鄂尔多斯出现了二元化的行政管理体制。清政府在鄂尔多斯基层政权的重建,导致了蒙旗自主权的部分丧失,引起了蒙古王公贵族的反抗。同时清政府宗教政策的改变,使得喇嘛教的社会控制力量逐渐降低。
     第五章“清末国家与社会的调适和互动”。首先分别考察了清末鄂尔多斯新的社会力量的产生及其社会活动空间的扩展;然后考察了清政府加强社会控制的努力。地商和天主教通过建立自己的社会控制系统、树立自己的权威、举办社会公益事业、维护社会治安等,扩展了其社会活动空间。由此,清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社会的控制,清政府加强社会控制的结果,一方面导致了绅权的蜕化;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天主教有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其势力呈现出进一步扩张的趋势,国家的社会控制力在天主教王国迅速流坠。
     第六章“结语——鄂尔多斯模式的总结”,对晚清鄂尔多斯的社会控制的模式进行了总结并从中概括出若干特点。清末鄂尔多斯社会控制的演变是以政治为先导的,集中表现为国家权力的下沉。此外,鄂尔多斯基层社会控制还具有控制主体的多元化和控制中心的分散化、行政管理体制的二元化、蒙旗原有社会控制的衰落、绅权作用的特殊性等特点。清末鄂尔多斯社会的动荡不安,体现了清政府在这一时期对社会整合的失败。
For a long time, the control of the local society of China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has been a problem concerned by the intellectual world home and abroad. A lot of relating researches on the control of the society have come up. These researches generally focused on North China and littoral and so on, but neglected the minority area. So this paper chooses ordox , where the minority of Mogolia live together , to research the control of the society in the minority area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ere parts------introduction, content and
    conclusion and it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of detailed analysis, which are listed out as follows:
    In chapter one, that is the introduction, firstly the author talks about why she do this research. Secondly she looks back and generalizes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the intellectual world from the "the control of the society" and "the history of Ordos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 and establishes the research pattern and frame of analysis.
    Chapter two looks back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its authority designed by Qing Dynasty, the religion in Ordos during early Qing Dynasty. In this part also talks about the government and the religion how
    to control the society.To compare with the other area of China ,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Ordos had much privilege.
    Chapter three is the background of the paper.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reviewes the complexsition changed in Ordos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from three aspects. The aggression of the Occident and the resistence of the Mogolian people in Ordos leaded to the turbulence and crisis in the society. And the same time large emigration of the Han Nationnality came to Ordos. The finance of the Qing Dynasty dried up was the direct reason to lead to the change of the control of the society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change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and the duality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Ordos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On the one h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of Mongolian and its authority were adjusted. On the other hang some new local government were founded, which deprived the governments of Mongolian of their privilege in some degree.
    Chaper five discusses the new social power-------Dishang,
    Catholicism and Duguilong which was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Mogolian people appeared during late Qing Dynasty. Dishang and the Catholicism obtained some influence on the society by some ways.This limited the fluence from Qing Dynasty. Qing Dynasty took some measures to rob dishang of their influence. The people launched movement to resist the
    Catholism, for its influence expanded. Because the Catholicism was protected by the Occident and the imparity treaties signed by them, Qing Dynasty had to give in. So Qing Dynasty lost the influence on the society.
    Chapter six summarizes a model case of the control no the society in Ordos and indicates some traits. The change of the control on the society was origined politics. Qing Dynasty took back its influence from two ways . But Qing Dynasty could not gain its ends.
引文
1 毕兰勒曾于1910年6月从北京出发,循陆路游缅甸,途经鄂尔多斯高原。
    1 费孝通主编:《社会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181页。
    2 国家与社会的涵义有多个层次,本文所说的国家是作为政府组织层面的国家,主要指各级政权组织及其正式制度组成的政府系统,除此之外,则是社会的领域。
    3 徐勇:《为民主寻根——乡村政治及其路径》,《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5期,8页。
    4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顾速、董方译:《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30页。
    5 徐勇:《为民主寻根——乡村政治及其路径》,《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5期,8页。
    1 [日]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168页。
    2 张穆著:《蒙古游牧记》,李毓澍主编:《中国边疆丛书》,第1辑,文海出版社印行1966年版,245—247页。
    3 傅增湘:《绥远通志稿》,卷1,内蒙古图书馆手抄本,1941年。
    1 牛录是满洲人在出师、打猎时,由参加的兵丁组成的一种军人团体,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由150人组成的满洲八旗的军事行政单位。
    2 18—56岁的男子称为丁。
    3 张永江著:《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变迁为中心》,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265页。
    4 [日]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119页。
    5 [清]理藩院修,杨选第、金峰校注:《理藩院则例》,卷六,设官,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110页。
    1 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466页。
    2 张永江著:《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变迁为中心》,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781页。
    3 鄂尔多斯7旗会盟于伊克召(即王爱召),所以清政府在鄂尔多斯建立的盟称为伊克昭盟。因此鄂尔多斯在清代又称做伊克昭盟。
    4 《蒙古优待条例》,北洋时期《政府公手报》,第113号。
    5 杨选第:《清代前期对内蒙古地区的服役征派及其特征》,《内蒙古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67页。
    6 [清]院藩院修,杨选第、金峰校注,《理藩原则例》,卷12,徵赋,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151页。
    7 [日]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209页。
    1 [日]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212页。
    2 《伊盟右翼四旗调查报告书》,《伊克昭文史资料》,第5辑,169页。
    3 《伊盟右翼四旗调查报告书》,《伊克昭文史资料》,第5辑,167页。
    1 《伊盟右翼四旗调查报告书》,《伊克召文史资料》,第5辑,14页。
    2 赵希鼎:《清代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上)》,《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3朗。
    3 赵希鼎:《清代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制度(上)》,《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3期。
    4 [意]图齐、[德]海西希著、耿升译、王尧校订:《西藏和蒙古的宗教》,天津古籍出版版社1989年版,383页。
    1 [意]图齐、[德]海西希著、耿升译、王尧校订:《西藏和蒙古的宗教》,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383页。
    2 王迅、苏赫巴鲁编著:《蒙古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98页。
    3 余元盫著:《内蒙古历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80页。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理论室编:《宗教与民族研究资料选辑》,1986年10月,466页。
    5 俺答汗:1507—1581年。
    6 格鲁藏语为“善律”之意,以提倡僧人严格遵守戒律而得名。格鲁派是西藏喇嘛教中最后兴起的一个大教派,兴起于15世纪初,创始人是宗喀巴(1357—1419)。15世纪,西藏社会中,教派林立,戒律松弛,僧人多不遵守戒律的约束,追求世俗权势和财产。宗喀巴针对当时西藏教派的腐败现象,倡导以僧人“严守戒律为主”的宗教改革,并在西藏农奴主的支持下,创立格鲁派。因当时此派的僧人头戴黄色尖顶僧帽作为戒法重兴的象征,故格鲁派俗称黄帽派或黄教。又因其主要寺院为甘丹寺(建于1409年),又称之为甘丹派。格鲁派的势力主要在西藏的山南。
    7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48册,卷525,列传312,藩部8,中华书局1977年版,总第14530—14531页。
    1 [意]图齐、[德]海西希著、耿升译、王尧校订,《西藏和蒙古的宗教》,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386页。
    2 昭梿:《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年版,卷10,361页。
    3 德勒格编著:《内蒙古喇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61页。
    4 德勒格编著:《内蒙古喇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61页。
    5 周颂尧:《鄂托克富源调查记》,《绥远建设季刊》,1929—1930年,第1期,15页。
    6 覃光广等编著:《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概览》,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31页。
    1 [清]理藩院修,杨选第、金峰校注:《理藩院则例》,卷60,喇嘛事例5,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427页。
    2 德勒格编著:《内蒙古喇嘛教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153页。
    3 彻辰洪台吉:乌审旗人,1540—1586年。
    4 孔宪珂:《喇嘛教与蒙古》,《边疆通讯》,第3卷第10期,5页。
    5 乌审旗的伊克西伯尔是库图克图彻辰洪台吉的家乡。
    6 梁冰著:《鄂尔多斯历史管窥》,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345页。
    7 梁冰著:《鄂尔多斯历史管窥》,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345页。
    8 王爱昭又称作伊克昭,明政府赐名广慧寺,全称乌哈格尼巴达古拉圪齐庙。位于达拉特王府东南40华里,其具体位置在达拉特旗的黄河南岸,北临黄河,西靠豪庆河,南为河滩草原。此庙既是鄂尔多斯7旗的总庙,又是王爷家庙。王爱召是汉藏结合式建筑,由衮必里克图墨根济农主持建造,当时修建此庙的目的是为了陈列其祖先的灵柩遗体。王爱召占地约50余亩,庙基坐西向东,共有256间建筑物。庙内有正殿49间,庙两侧分列两座鼓楼。山门口有四大天王殿,南面有奶奶庙、观音堂、五道庙。北面有千殿阎君、药王庙。中部正殿有白塔3座,西北角有九间家庙,内功鄂尔多斯7旗的祖先和郡王旗王爷的13座坟塔。庙的四周是喇嘛的宿舍。日本侵入内蒙古后,为研究蒙古人的宗教信仰,把王爱召内的东西抢劫一空,然后放火又将此庙烧掉。之后,王爱召的大喇嘛曹德纳木化通过布施筹集资金,在王爱召旧址的西部约半华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小庙,继续进行宗教活动。
    1 梁冰著:《成吉思汗陵与鄂尔多斯》,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81页。
    2 曹德巴整理、左丹译:《我们这里的黄教与召庙》,《鄂托克前旗文史资料》,第7辑,5页。
    1 《清世祖实录》,卷68,顺治9年9月,《清实录》第3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530页。
    2 王芑孙:《西陬牧唱词》,《历代西域诗抄》,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3 黄奋生:《蒙藏新志(下)》,广州中华书局1938年,718页。
    4 国民党政府蒙藏委员会:《伊盟右翼四旗调查报告书》,《伊克昭文史资料》,第5辑,177页。
    5 《伊盟右翼四旗调查报告书》,《伊克昭文史资料》,第5辑,177页。
    1 萧晋安:《蒙古之宗教信仰》,《新蒙古》,第4卷,第6期,20页。
    2 东方杂志社编纂:《蒙古调查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12月,52页。
    3 覃光广编著:《中国少数民族宗教概览》,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52页。
    4 孙宪珂:《喇嘛教与蒙古》,《边疆通讯》,第3卷,第10期,5页。
    5 梁冰著:《鄂尔多斯历史管窥》,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381页。
    6 东方杂志社编纂:《蒙古调查记》,上海商务书书馆1923年12月,55页。
    7 东方杂志社编纂:《蒙古调查记》,上海商务书书馆1923年12月,16页。
    8 [法]古柏察著、耿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224页。
    1 孔宪珂:《喇嘛教与蒙古》,《边疆通讯》,第3卷第10期,5页。
    2 俞方:《蒙古喇嘛教》,《蒙藏月报》,第2卷第3期,16—17页。
    3 康熙:《宏仁寺碑文》,张羽新辑注:《清代喇嘛教碑文》,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 梁冰著:《鄂尔多斯历史管窥》,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307页。
    1 《中俄边界条约集》,商务印书馆1973年,25页。
    2 《蒙古族通史(下卷)》,民族出版社2001年版,15页。
    3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72年,798页。
    1 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33,1909年上海崇文堂铅印本,8页。
    2 姚锡光:《呈覆经筹东四蒙条议》,姚锡光著:《筹蒙刍议(全1册)》,文海出版社1965年版,223页。
    3 《关于鄂托克旗独贵龙运动和内蒙革命历史的情况记载资料》,《鄂托克前旗文史资料》,第3辑,21页。
    1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研究所译:《核定法规集》,转引自白拉都格其等撰写:《蒙古民族通史》,第5卷(上),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34—235页。
    2 《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348,乾隆14年9月,《清实录》,第13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799页。
    3 《大清会典事例》,卷979。
    4 邢亦尘:《关于蒙垦分期问题的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58页。
    5 《清仁宗实录》,卷164,嘉庆11年7月,《清实录》,第30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137页。
    6 邢亦尘编:《清季蒙古实录》,上辑,77页
    1 [清]理藩院修,杨选第、金峰校注:《理藩院则例》,卷10,地亩,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133页。
    2 [清]理藩院修,杨选第、金峰校注:《理藩院则例》,卷10,地亩,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131—132页。
    1 梁冰著:《伊克昭盟的土地开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44页。
    2 《伊克昭盟志》,第1册,大事记,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61页。
    3 [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总第514页。
    1 张遐民著:《王同春与绥远河套之开发》,台湾商务印书馆印行1980年版,12页。
    2 王致云:《神木县志》,卷4,建置·里甲,道光21年。
    3 曾国荃:《山西通志》,卷99,风土上,光绪48年。
    4 何炳勋:《增修怀远县志》,卷2,种植,道光22年。
    5 张立德等编著:《陕西划界纪要》,卷2,《查界委员定边县知事会呈文(1920)》,静修斋印刷,1932年。
    6 梁冰著:《伊克昭盟的土地开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47页。
    7 私垦与官垦:蒙旗的私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蒙旗私招,即蒙旗的王公贵族未经过清政府的许可,私租私放的土地;另一种是“奏放”,蒙旗为了满足经济上的需要,主动上奏请政府,得到获准后招徕汉人开垦蒙地。不论是私招还是奏放,完全由蒙旗自行放垦,自行收租,其地租完全归于私放者个人。国家并不干预,驻地的将军大臣也不过问。官垦是由国家主持的在内蒙古开垦土地的形式。清政府在内蒙古最初的官垦主要是在官地上进行的,主要有官庄皇庄的招垦、军民屯垦、公主府地的招垦、借地养民4种形式。清朝末年的官垦与清朝最初在内蒙古推行的官垦虽然形式上相同,但是在内容上却有着实质性的区别。清末的官垦放垦的主要是蒙地,它是根据沿边各省督抚以及驻边将军、都统等的建议、要求,制定并付诸实施的一项具体政策。而且蒙旗土地的丈放、关于押荒岁租各项章程的制定,始终是有清政府派遣的垦务大臣、官员以及有关将军、都统等一手操办的,所以这次放垦被蒙旗称之为“官垦”,体现了清政府蒙禁政策的彻底废除。
    8 王致云:《神木县志》,卷3,建置上·边维,道光21年。
    1 《清圣祖实录》,卷181,康熙36年3月,《清实录》第5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939页。
    2 准格尔旗志史办编:《准格尔旗史料(6)》,内蒙古档案馆藏,1983年。
    3 潘复:《调查河套报告书》,京华书局1923年,219页。
    4 [清]李熙龄:《榆林府志》,卷21,榆林府公署刻本,道光21年。
    5 [清]李熙龄:《榆林府志》,卷21,榆林府公署刻本,道光21年。
    6 [日]]斋库治:《清末绥远的开垦》,《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6辑,26页。
    7 傅增湘:《绥远通志稿》,卷3,内蒙古图书馆手抄本,1941年。
    8 王致云:《神木县志》,卷3,建置上·边维,道光21年。
    9 张淑利:《“禁留地”初探》,《阴山学刊》,2004年第1期,92—93页。(关于伙盘地名称得来源,据王致云在《神木县志》中记载,由于牌界地由晋陕的农民雁行耕种,“春出冬归,暂时伙居盘踞,”因而又称为“伙盘地”。参见王致云:《神木县志》,卷3,建置上·边维)
    10 河套专指黄河以南、长城以北的鄂尔多斯高原,但通常也将黄河以北、狼山以南、乌拉山以西的地区包括在内。河套名城的来源据清朝人杨江的解释是:“河以磁名,主形胜也”,“譬河以绳,所套之地是也”。这种直观而形象地称为,来自鄂尔多斯高原东西北三面环河,南面有长城阻隔的套壮地里形势。清朝初年,黄河故道淤塞,改由南道东流,将今天的临河、五原、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等隔于黄河之北,称为后套。黄河以南的鄂尔多斯高原称为前 套。此外,还存在套西和套东的说法,黄河以西的地区称为套西;乌拉山以东至伦仑河一带称为套东。河套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的河套包括前套和后套两部分,狭义的套仅指后套。本文中所说的河套是狭义的河套即后套
    1 金天融、冯际隆:《河套新编》,《河套区域考·后套地区》,1921年稿本。
    2 陶继波:《人口与历史—内蒙古河套地区移民的历史考察》,《北方经济》,2002年第1期,45页。
    3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47册,卷520,列传304,藩部3,中华书局1977年版,总第14375—14376页。
    4 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奏议》,卷2,8页,1928年北京文华斋刻本。
    5 沈桐生辑:《光绪政要》,卷33,8页,1909年上海崇义堂铝印本。
    6 蒙图索德:《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内蒙古人民的革命斗争》,《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4年第2期,19页。
    1 [日]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占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310页。
    2 《伊克昭盟志》,第1册,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410页。
    3 五旗是指准格尔、郡王、札萨克、乌审、鄂托克旗。
    4 六县是指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县。
    5 《榆林道尹王健呈省长文(1919年4月3日)》,张立德等编辑:《陕绥划界纪要》,1932年。
    6 《伊克昭盟志》,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411页。
    7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编:《中国清代外债史料(1853—1911)》,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版,223页。
    1 刘秉麟:《近代中国外债史稿》,三联书店1962年版,12页。
    2 刘秉麟:《近代中国外债史稿》,三联书店1962年版,42页。
    3 [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5117页。
    4 《光绪谕折汇存》(朱批),《岑春煊奏折》,光绪27年11月26日。
    5 邢亦尘编:《清季蒙古实录》,下辑,340页。
    6 苏德:《关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放垦》,《蒙古史研究》,第7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441页。
    7 邢亦尘编:《清季蒙古实录》,下辑,451页
    1 阎天灵著:《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191页。
    2 《伊盟左翼三旗调查报告书》,《伊克召文史资料》,第3辑,189页。
    3 《准格尔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30页。
    4 金福增:《河曲县志》,卷3,疆域类·蒙古地界,同治11年刻本。
    5 刘维:《准格尔旗行政组织及其各项制度之演变》,《内蒙古文史资料》,第28辑,177页。
    6 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卷158,《户部·户口》。
    7 《尚书班第、总督庆覆奏有关鄂尔多斯开垦事宜折》(乾隆8年12月),转引自哈根巴斯博士学位论文:《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研究》,内蒙古大学2005年,49页。
    8 参见哈根巴斯博士学位论文:《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研究》,内蒙古大学2005年,52页。
    1 谢再善:《伊克昭盟七旗志略》,《西北论衡》,第10卷第2期,1942年。
    2 [日]田村英男:《蒙古社会构成的基础单位—苏木》,《满铁调查月报》,22—2,95页。
    3 田村英男:《蒙古社会构成的基础单位苏木》,《满铁调查月报》,22—2,93页。
    4 参见哈斯巴根的博士学位论文:《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研究—以伊克昭盟准格尔旗为中心》,内蒙古大学2005年,52—53页。
    5 刘维:《准格尔旗行政组织及各项制度之演变》,《内蒙古文史资料》,第28辑,177页。
    1 刘维:《准格尔旗行政组织及各项制度之演变》,《内蒙古文史资料》,第28辑,178页。
    2 田村英男:《蒙古社会构成的基础单位—苏木》,《满铁调查月报》,22—2,96页。
    3 哈斯巴根:《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研究—以伊克昭盟准格尔旗为中心》,内蒙古大学2005年,60页。
    4 谢再善:《伊克昭盟七旗志略》,《西北论衡》,第10卷第2期,1942年。
    5 《准格尔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604页。
    1 阎天灵著:《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282页。
    2 [法]古伯察著、耿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221页。
    3 准格尔旗史志办编:《准格尔旗史料(6)》,内蒙古档案馆藏,1983年。
    4 《杭锦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9—10页。
    5 [法]古伯察著、耿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221—222页。
    6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47册,卷520,列传307,藩部3,中华书局1977年版,总第14375页
    1 杨虎城、邵子力: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卷5,疆域,1934年铅印本。
    2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第47册,卷520,列传307,藩部3,中华书局1977年版,总第14375页。
    3 《蒙古律例》,卷六,盗贼。《蒙古律例·回疆则例》,中国边疆史地资料从刊·综合卷,1988年版。
    4 [清]理藩院修,杨选第、金峰校注:《理藩院则例》,卷55,杂犯,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374页。
    5 [法]古们察著,耿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204页。
    6 [法]古们察著,耿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版,221页。
    7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979,理藩院·设官,光绪25年本。
    1 光绪《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979,理藩院·设官,光绪25年本。
    2 [清]理藩院修,杨选第、金峰校注:《理藩院则例》,卷5,职守,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92页。
    3 [清]理藩院修,杨选第、金峰校注:《理藩院则例》,通例上,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7页。
    4 [清]理藩院修,杨选第、金峰校注:《理藩院则例》,通例上,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10页。
    5 《尚书班第、总督庆复奏有关鄂尔多斯开垦事宜折》(乾隆8年12月7日),转引自哈斯巴根博士学位论文:《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研究》,内蒙古大学2005年,43页。
    6 [清]理藩院修,杨选第、金峰校注:《理藩院则例》,卷43,断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335—336页。
    7 乌云格日勒:《略论清代内蒙古的厅》,《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99页。
    8 张永江:《论清代磨南蒙古地区的二元管理体制》,《清史研究》,1998年第2期,37页。
    9 参见定宜庄:《清代理事同知考略》,《王钟翰先生八十寿辰学术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267—274页。
    1 《光绪谕折汇存》,光绪28年10月初6日,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第5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总第4947—4949页。
    2 吴廷斌:布政使署理山西巡抚。
    3 周颂尧:《绥远河套治要》,《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三编,第89辑,37页。
    4 高庚恩:《归绥道志》,卷5,疆域沿革表,内蒙古大学抄本。
    5 《东胜市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28页。
    6 板素壕在明朝初年曾建东胜城,因此清政府在此设立的厅名曰“东胜厅”。
    1 《伊克昭盟志》,第1册,卷1,区域建置,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181页。
    2 阎天灵著:《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154页。
    3 《伊金霍洛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04页。
    4 《内蒙古自治区志·政府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版,98页。
    5 薛智平:《清代内蒙古地区设置述评》,刘海源主编:《内蒙古垦务研究》,第1辑,74页。
    6 王建革:《农牧交错与结构变迁:清代内蒙古地区的农业与社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3期,86页。
    7 赵云田:《清末边疆地区新政举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4期,72页。
    8 参见阎天灵著:《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154—155页。
    9 五堡是指龙州堡、镇靖堡、镇罗堡、新城堡、宁塞堡。
    10 丁锡奎:《靖边志稿》,卷1,户口志,光绪25年刻本。
    1 乌云格日勒:《略论清代内蒙古的厅》,《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99页。
    2 乌云格日勒:《略论清代内蒙古的厅》,《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99页。
    3 《东胜市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40页。
    4 谢再善:《伊克昭盟七旗志略》,《西北论衡》,第10卷第1期,1942年。
    5 贻谷:《绥远奏议》,《中国近代史料从刊续编》,第103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373页。
    6 《伊金霍洛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104页。
    7 廖兆骏:《绥远志略》,正中书局印行,1937年6月初版,16页。
    8 [日]安斋库治:《清末绥远的开垦》,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史研究室编印:《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6辑,30页。
    9 阎天灵著:《汉族移民与近代内蒙古社会变迁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286页。
    10 郑居中:《府谷县志》,卷2,田赋,乾隆48年刻本。
    11 王致云:《神木县志》,卷3,建置上,道光21年。
    1 金福增:《河曲县志》,卷3,疆域类·蒙古地界,同治11年年刻本。
    2 [日]安斋库治:《清末绥远的开垦》,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是研究室编印:《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6辑,45页。
    3 达拉特旗的四成地是由于黄河河道的变迁而形成的。达拉特旗和土默特旗对东起准格尔、南至黄河,北到归绥、萨拉起,西至包头这一片土地归属权一直有争议。为了这块土地的归属问题,达拉特旗和土默特旗之间出现了争执,光绪十一年,清政府派察哈尔都统绍祺查办此事。绍祺奏请清政府将这块土地丈量明确,决定把北部的六成归土默特旗,南部的四成归达拉特旗,由此形成了达拉特旗的四成地。义和团运动后,因教案赔款,达拉特旗把四成地拨给了垦务局,原议以交足两千顷为限,经过实际测量达拉特旗所交的四成地只有1,235顷,除去破水冲塌的部分,只剩下1,225顷25亩,不足两千顷。以后达拉特旗又从河套长胜渠黄老楼一带补拨土地1,000多顷,这块土地虽然距离四成地较远,但它是补四成地的不足部分,因此称作四成补地。虽然四成地和四成补地的所有权归达拉特旗所有,但是由垦务局租给农民,这些土地不征收押荒,所收岁租全部归地方官厅,达拉特旗不得劈分。
    1 [日]安斋库治:《清末绥远的开垦》,内蒙古大学历史系蒙古是研究室编印:《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6辑,35页。
    2 《伊盟左翼三旗调查报告书》,《伊克昭文史资料》,第3辑,196页。
    3 [日]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286页。
    4 对于蒙地的土地制度,国内很多学者把其说成土地归蒙旗所有,这种说法并不正确。严格的讲,蒙地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所有权,因为蒙地不能买卖。无论是蒙民还是蒙旗王公,都不是土地的所有权的法人代表,只是占有权的代表。因此说蒙地在土地制度方面实行的是占有制。蒙古王公虽然享有蒙地的领有权,但是他们并不直接占有土地的放牧权,放牧全实际上共有,在蒙地并没有私有的概念。蒙旗王公的土地占有权是从清政府那里得到的,清政府才使蒙地的真正所有者,只要清政府有需要,便可以随意占地。但是随着蒙地农业的发展,蒙古王公开始大量侵占牧地,将共有牧地华为私人占有的收租之物。(参见王建革:清代蒙地的占有权、耕种权与蒙汉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3年第3期。)
    5 《达拉特旗垦务简况》,《巴彦淖尔盟史料》,第7辑,16页。
    1 刘毅政:《丹丕尔抗垦起义始末》,《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12页。
    2 [日]安斋库治:《清末绥远地开垦》,《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6辑,38页。
    3 蒙图索德:《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内蒙古人民的革命斗争》,《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4年第2期,19页。
    4 [意]图齐、[西德]海西希著、耿昇译、王尧校订《西藏和蒙古的宗教》,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397页。
    1 李毓澍:《蒙事论从》,台北1986年印行,5页。
    2 [俄]阿·玛·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499页。
    3 东方杂志礼编纂:《蒙古调查记》,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12月初版,49页。
    1 山歌:《沙旺早年二三事》,《内蒙古档案史料》,1993年第1期,73页。
    2 [清]理藩院修,杨选第、金峰校注:《理藩院则例》,卷59,喇嘛事例4,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415—416页。
    3 《杭锦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10页。
    1 札那嘎尔迪:(约1803—1901年)是准格尔旗的第九代札萨克。
    2 袁志忠著:《百年风云—鄂尔多斯·世纪末回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04页。
    1 [日]古屋素五郎编:《前绥远垦务总局资料,手抄本》,参见梁冰著:《伊克昭盟的土地开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110页。
    2 [日]古屋素五郎编:《前绥远垦务总局资料,手抄本》,参见梁冰著:伊克昭盟的土地开垦,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110页。
    3 黄奋生编:《蒙藏新志》,下册,中华书局印行1938年10月,127页。
    4 纪霭士:《察哈尔与绥远》,绥远文化建设小丛书1937年本,93页。
    5 周颂尧:《准郡两旗旅行记》,《绥远建设季刊》1930年,第2期。
    1 王陶:《河套五原县调查记》,《地学杂志》,1921年2月25日初版,31—32页。
    2 韩美圃:《绥远省河套调查记》,绥远省民众教育馆丛书之一,绥远华北印刷局1934年,17页。
    3 《伊克昭盟志》,第6册,现代出版社2005年版,180页。
    1 王陶:《河套五原调查记》,《地学杂志》,1921年,第12卷,第2期。
    2 吕贤等修,王文墀纂:《临河县志》,第2册,1931年铅印本。
    3 陶继波:《晚清河套地商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第6期,第62页。
    4 姚学镜:《五原厅志稿(下册)》,风俗志·习尚,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2年9月。
    5 督办运河工程总局编辑处:《调查河套报告书》,北京京华印书局1923年,73页。
    1 旅蒙商是清代活跃于我国北部蒙古高原地区从事边境贸易的商人、商号和商帮的统称。旅蒙商以山西人为最多,此外还包括陕西人、河北人等。因它起源于明代的边商,由于边商从事随军赴蒙贸易,后来得名旅蒙商。旅蒙商兴起于17世纪初年,昌盛发展与18—19世纪,消亡于20世纪50年代末。他们大多从内地贩运布帛、粮食、砖茶和生产工具等货物到蒙古贸易。明代为解决大批边塞驻军的给养问题,推行“招商中盐,以“备边储”的办法,即当时的“开中法”。商人从中原各地运输粮食到边镇粮仓储备,即可取得一定数量的贩盐凭证,即“盐引”。凭借盐引商人就可以到产盐地购得食盐,贩卖取利。清朝初年,清政府为征伐漠北蒙古各部和准噶尔蒙古的封建割据势力,这些边商一路跟随清军提供军需粮饷和军马等物资。
    2 《伊金霍洛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517页。
    3 杨廷栋是陕西府谷人,同治年间在蛮会经营蒙古贸易,并向蒙旗租种地亩若干,利用黄土拉亥河的水进行灌溉。为了便于耕种,又在黄土拉亥河筑坝蓄水。
    4 张振达是山西交城人,在缠金开办万德源商号,并开渠种地。
    5 郭大义:四川人,后来把万德源商号据为己何。他除了经营商业外,还开渠种地。郭大义开挖了老郭渠,全渠面积大约3,000顷,能灌溉耕地1,700余顷。
    6 姚学镜:《五原厅志稿》,下册,风俗志·习尚,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出版,1982年9月。
    7 王同春:直隶顺德府人,号浚川,因少年时眇一日,人称“瞎进财”,是当时河套势力最大的地商。
    1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140页。
    2 常非:《天主教绥远教区传教简史》,《内蒙古文史资料》第22辑,137页。
    3 常非:《天主教绥远教区传教简史》,《内蒙古文史资科》第22辑第137页。
    4 周良宵、顾菊英:《元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844页。
    5 徐永志:《融溶与冲突—清末民国边疆少数民族与基督教研究》,民族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1 今河北省张家口崇礼县境内。
    2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藏:《准格尔旗札萨克衙门档案》,第48卷,95页。
    3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藏:《准格尔旗札萨克衙门档案》,第48卷,94页。
    1 《清穆宗实录》,同治4年6月,第146卷,《清实录》,第48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421页。
    2 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藏:《准格尔旗札萨克衙门档案》,第36卷,119页。
    3 《清穆宗实录》,同治8年4月,第257卷,《清实录》,第50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581页。
    4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621页。
    5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147页。
    6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107页。
    1 王学明:《天主教在内蒙古地区传教简史》,《内蒙古文史资料》,第22辑,14页。
    2 奇天祥:《天主教外国神甫在准格尔旗的活动》,《内蒙古文史资料》,第28辑,206页
    3 王学明:《天主教在内蒙古地区传教简史》,《内蒙古文史资料》,第22辑,147页。
    3 丁治国:《伊南边区调查报告》,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代号141,档号854。
    4 王学明:《天主教在内蒙古地区传教简史》,《内蒙古文史资料》,第22辑,178页。
    6 王学明:《天主教在内蒙古地区传教简史》,《内蒙古文史资料》,第22辑,169页。
    7 《绥蒙土地问题研究提纲》,1949年油印本,22页。
    1 参见戴学稷:《西方殖民者在河套鄂尔多斯等地的罪恶活动—帝国主义利用天主教侵略中国的一个实例》,《内蒙古近代史论从》,第1辑,69页。
    2 何炳棣著、葛剑雄译:《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三联书店2000年版,270页。
    3 潘复:《调查河套报告书》,京华书局1923年,219页。
    1 独贵龙的名称来源于蒙古语“多归拉那”,汉语译为环形。
    2 《伊盟左翼三旗调查报告书》,《伊克昭文史资料》,第3辑,212页。
    3 白拉都格其等撰写:《蒙古民族通史》,第5卷(上),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78页。
    4 伊盟政协文史委:《席尼喇嘛及其领导的“独贵龙”运动》,《内蒙古文史资料》,第19辑,第6页。
    5 宝音:《鄂尔多斯地区‘独贵龙’运动概况》,《伊盟革命斗争史料》,第10辑,126页。
    1 宝音:《鄂尔多斯地区‘独贵龙’运动概况》,《伊盟革命斗争史料》,第10辑,127页。
    2 王建革:《清末河套地区的水利制度与社会适应》,《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130页。
    3 [日]安斋库治:《清末绥远的开垦》,《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6辑,27页。
    4 《前给事中左绍佐奏西北边备重要拟请设立行省折》,朱启钤编:《东三省蒙务公牍汇编》,卷5,436页。
    5 顾颉刚:《介绍三篇关于王同春的文字》,《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6辑,124页。
    6 [日]安斋库治:《清末绥远的开垦》,《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6辑,27页。
    1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时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95页。
    2 张遐民:《王同春与绥远河套之开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元月1日,30页。
    3 杜亚松:《王同春事略》,《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6辑,28页。
    4 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时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92页。
    5 贾汉卿:《河套水利垦殖与王同春》,《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6辑,第10页。
    6 顾颉刚:《王同春开发河套记》,《巴彦淖尔史料.,第6辑,第123页。
    7 陈耳东:《地商的杰出代表—王同春》,《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6辑,第1页。
    8 张遐民:《王同春与绥远河套之开发》,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元月1日,30页。
    9 李西樵:《河套水利事业的开拓者——王同春》,《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6辑,37页。
    1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年版,17页。
    2 色音:《蒙古游牧社会的变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45页。
    3 顾颉刚:《介绍三篇关于王同春的文字》,《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6辑,第122页。
    1 李纪:《后套农业近况》,《农业周报》,第1卷第17期,1931年。
    2 廖兆骏编著:《绥远志略(全1册)》,正中书局1938年6月版,186页
    1 因为每年一到了夏天,河套地区的蚊子成群。
    2 顾颉刚:《王同春开发河套记》,《巴彦淖尔史料》,第6辑,123页。
    3 参见杜亚松:《王同春事略》,《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6辑,30页。
    1 参见苏希贤:《王同春—河套水利开发的杰出人才》,《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6辑,59页。
    2 顾颉刚:《王同春开发河套记》,《巴彦淖尔史料》,第6辑,124页。
    3 [日]安斋库治:《清末绥远的开垦》,《蒙古史研究参考资料》,第6辑,15页。
    4 《贻谷为批郑天馥、光道会禀郡王旗蒙古俟缓二三年再行封闭、札该旗暨包局遵照咨陕西巡抚查照》,内蒙古档案馆编:《清末内蒙古垦务档案汇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472页。
    5 张仲礼著、李荣昌译:《中国绅士——关于其在十九世纪中国社会中作用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60页。
    6 瞿同祖著、范忠信译、何鹏校:《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297页。
    7 李西樵:《河套水利事业的开拓者》,《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6辑,39页。
    1 傅增湘:《绥远通志稿》,卷29,灾异。
    2 张维华:《王同春生平事迹访问记》,《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6辑,136页。
    1 龙青山口述:《城川教堂的黑暗情况》,陈育宁编:《口述历史:鄂尔多斯“独贵龙”与反洋教》,120页。
    2 哈拉特勒亚马的意思是山羊胡子。
    3 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民教冲突》,《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92页。
    4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631页。
    1 四川档案馆:《四川教案与义和团档案》,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349页。
    2 秦正英:《解放前准格尔旗的教育概况》,《内蒙古文史资料》,第28辑,184页。
    3 《伊克昭盟志》,第5册,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421页。
    1 王守礼:《边疆公教社会事业》,91页。
    1 另一种说法认为:是姚学镜动员王同春将渠道归公。
    2 张维华:《王同春生平事迹访问记》,《内蒙古文史资料》,第36辑,第142页。
    1 郝崇理:《伊西革命根据地》,153页。
    2 董占:《天主教传入准旗及活动情况》,《内蒙古文史资料》,第28辑,204页。
    1 《伊克昭盟志》,第1册,现代出版社1994年版,75页。
    2 [澳]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册)》,知识出版社1986年版,216页。
    3 《伊盟右翼四旗调查报告书》,《伊克昭文史资料》,第5辑,154页。
    4 因在镇压回民起义中,准旗伤亡人,负担重。
    5 《达拉特旗赔款合同》,《近代史资料》,1963年第3期,199页。
    6 另一种说法为:自黄蒿塘以南,生滩地、哈拉图山、达巴图山以北,长80里,宽20里。
    1 王守礼:《边疆公教社会事业》,第1页。
    1 王守礼:《边疆公教社会事业》,24页。
    2 王守礼:《边疆公教社会事业》,20页。
    1 苏德:《清朝传统治边政策转变的经济原因及其启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2期,43页。
    [1] 内蒙古档案馆编:《清末内蒙古垦务档案汇编》,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1版。
    [2] 邢亦尘编:《清季蒙古实录》,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研究所出版,1981年。
    [3] 《清实录》第50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
    [4] 《清实录》第5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
    [5] 《清实录》第30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
    [6] 《清实录》第13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
    [7] 《清实录》第48册,中华书局1987年版。
    [8] [清]朱寿朋编:《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
    [9] [清]理藩院修,杨选第、金峰校注:《理藩院则例》,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
    [1] 姚锡光著:《筹蒙刍议(全)》,见《中国边疆丛书》第1辑,文海出版社,中华民国54年12月出版。
    [2] 贻谷:《垦务奏议》,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2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
    [3] 贻谷:《绥远奏议》,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3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
    [4] 贻谷:《蒙垦续供》,见《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104册,台湾文海出版社,1974年。
    [5]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97年8月第1版。
    [6] 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锡良遗稿》,中华书局,1959年4月第1版。
    [1] 丁锡奎:《靖边志稿》,光绪25年刻本。
    [2] 姚学镜:《五原厅志稿(全二册)》,南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2年9月
    [3] 金福增:《河曲县志》,同治11年刻本。
    [4] 高庚恩:《归绥道志》,内蒙古大学抄本。
    [5] 李熙龄:《榆林府志》,道光21年。
    [6] 吕咸等修、王文墀纂:《临河县志》,1931年铅印本。
    [7] 廖兆骏编著:《绥远志略(全一册)》。
    [8]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政府志》办公室编:《内蒙古自治区志·政府志》,方志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9] 卓宏谋编:《蒙古鉴》,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45辑,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10] 傅增相等:《绥远通志稿》,内蒙古图书馆手抄本,1941年。
    [11] 黄奋生:《蒙臧新志》。
    [12] 《杭锦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13] 《杭锦后旗志》,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14] 《伊克昭盟志》,第1、5、6册,现代出版社,1994年8月第1版。
    [15] 《伊金霍洛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第1版。
    [16] 《东胜市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17] 《准格尔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4月第1版。
    [18] 《巴彦淖尔盟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19] 《鄂托克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
    [20] 《乌审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21] 《鄂托克前旗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第1版。
    [22] 《五原县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
    [1] [日]沪友会编、杨华等译:《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大旅行记录》,商务印书馆2000年。
    [2] [法]古伯察著、耿昇译:《鞑靼西藏旅行记》,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
    [3] 《内蒙古文史资料》,第14、27、1、4、34、10、19、32、35、12、22、23、28、36辑。
    [4] 《杭锦后旗文史资料选编》,第5辑。
    [5] 《伊克昭文史资料》,第3、5、10辑。
    [6] 《鄂托克前旗文史资料》,第1、11、15辑。
    [7] 《巴彦淖尔文史资料》,第7,12辑。
    [8] 《东胜文史资料》,第1、3辑。
    [9] 《鄂尔多斯文史资料》,第1、2辑。
    [1] [澳]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册),知识出版社,1986年。
    [2] 《内蒙古自治区概况》编写组:《内蒙古自治区概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
    [3] 《绥蒙土地问题研究提纲》,1949年油印本。
    [4] 白拉都格其、金海、赛航撰:《蒙古民族通史(第5卷上)》,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5]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
    [6] 陈育宁著:《鄂尔多斯—河套历史概述》,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5月第1版。
    [7] 池子华著:《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8] 丁明楠、赵明杰等著:《帝国主义侵华史(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
    [9] [俄]阿·玛·波兹德涅耶夫著、张梦玲等译:《蒙古及蒙古人》,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年。
    [10] 方素梅、蔡志纯等编著:《中国少数民族革命史(1840—1949)》,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11] 冯筱才著:《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12] 复旦大学历史系《沙俄侵华史》编写组:《沙俄侵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75年12月第1版。
    [13] 顾长声著:《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
    [14] 何炳棣著:《明初以降人口及其相关问题1368—1953》,葛剑雄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年版。
    [15] [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16] 卢明辉著:《清代蒙古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年10月第1版。
    [17] 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18] 马大正著:《中国边疆研究论稿》,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19] 马敏著:《官商之间:社会巨变中的近代绅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
    [20] 马汝珩、成崇德主编:《清代边疆开发(上、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21] 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边疆开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22] 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4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2月第1版,1993年9月第2次印刷。
    [25] 内蒙古语文历史研究所《蒙古族史略》编写组:《蒙古族史略》,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
    [26] 牛敬忠著:《近代绥远地区的社会变迁》,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27] 宋蜀华、陈克进主编:《中国民族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年2月第1版。
    [28] 陶克涛著:《内蒙古发展概述》,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57年4月初版。
    [29] 王日根著:《明清民间社会的秩序》,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10月第1。
    [30] 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版。
    [31] 王先明著:《近代绅士——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32] [美]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6月第1版。
    [33] 王迅、苏赫巴鲁编著:《蒙古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0年3月第1版。
    [34] 乌云毕力格、成崇德、张永江撰:《蒙古民族通史(第4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35] 徐丽华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古籍集成(汉文版)》,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36] 徐永志著:《融溶与冲突—清末民国边疆少数民族与基督教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7] 晏可佳著:《中国天主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4月第1
    [38] 杨策、彭武麟主编:《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1840—1949)》,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39] 杨强著:《清代蒙古族盟旗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40] [日]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4月第1版。
    [41] 杨学琛著:《清代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第1版。
    [42] 于建嵘著:《岳村政治——转型时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12月第1版。
    [43] 余元盦著:《内蒙古历史概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44] 张穆著:《蒙古游牧记(全)》,见李毓澍主编:《中国边疆丛书》第1辑,海文出版社,1965年12月出版。
    [45] 张永江著:《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变迁为中心》,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46] [意]图齐、[西德]海西希著、耿昇译、王尧校订:《西藏和蒙古的宗教》,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第1版。
    [47] 张羽新辑注:《清代喇嘛教碑文》,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8] 张仲礼著:《绅士—关于其在19世纪中国社会中的作用》,李荣昌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
    [49] 赵秀玲著:《中国乡里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2版。
    [50] 赵云田主编:《北疆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51] 赵云田著:《清末新政研究—20世纪初的中国边疆》,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52] 赵云田著:《中国治边机构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1版。
    [53] 中共内蒙古地区党史研究所编:《内蒙古近代史论丛》,第1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第1版。
    [54] 周积明主编:《中国社会史论》(上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版。
    [55] 周良宵、顾菊英著《元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56] 周平著:《民族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57] 周清澍主编:《内蒙古历史地理》,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年。
    [58] 《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下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1] 孔宪珂:《喇嘛教与蒙占》,《边疆通讯》,第3卷第10期。
    [2] 俞方:《蒙古喇嘛教》,《蒙藏月报》,第2卷第3期。
    [3] 李安宅:《萨迦派的喇嘛教》,《边政公论》,第4卷,第7、8期。
    [4] 宝玉:《贻谷与垦务弹劾案》,《内蒙古档案史料》,1993年第2期。
    [5] 薄艳华:《1900年绥远地区教案经过—兼及相关史料的准确运用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6] 陈安丽:《康熙对蒙古的政策和措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9年 第2期。
    [7] 陈育宁:《近代内蒙古地区“独贵龙”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2期。
    [8] 陈育宁:《近代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及其影响》,《西北史地》,1988年第3期。
    [9] 戴学稷:《西方殖民者在河套鄂尔多斯等地的侵略活动—帝国主义利用天主教侵略中国的一个实例》,《历史研究》,1960年5—6期。
    [10] 肖瑞玲:《明清内蒙古西部地区土地开发的环境脆弱性机制分析》,《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1] 戴学稷:《一九○○年内蒙古西部地区各族人民的反帝斗争》,《历史研究》,1960年第6期。
    [12] 哈萨:《浅析清朝治蒙政策的根源及演变》,《内蒙古电大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13] 哈斯达赖:《清封禁蒙古的几个不同层次及其目的》,《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0年第4期。
    [14] 韩晓莉:《浅析清末山西北部蒙垦区的人口变迁》,《沧桑》,2001年第3期。
    [15] 郝维民:《伊克昭盟“独贵龙”运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内蒙古近代史论丛》,第1辑。
    [16] 黑龙:《试述清朝对蒙政策的转变》,《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17] 黄时鉴、特布信、郝维民:《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内蒙古人民的革命斗争》,《内蒙古近代史论丛》,第1辑。
    [18] 黄时鉴:《论清术清政府对内蒙古的“移民实边”政策》,《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4年第2期。
    [19] 黄时鉴:《日本帝国主义的“满蒙政策”和内蒙古反动上层的“自治”“独立”运动》,《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3年第1期。
    [20] 金海:《近代喇嘛教与蒙古地区的政治》,《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1] 金海:《民国时期伊克昭盟王公统治的衰落》,《蒙古史研究》第4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
    [22] 矿浩林:《评说清代内蒙古地区垦殖的得失》,《民族研究》,1985年第1期。
    [23] 李国栋:《清末民初蒙古地区的边疆危机》,《历史教学问题》,2003年第4期。
    [24] 李细珠:《史论清术新政时期政区变革的几个问题》,《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
    [25] 李玉伟:《略论清术绥远地区的蒙垦》,《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第1期。
    [26] 梁冰:《近代伊克昭盟社会形态初探》,《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27] 梁殿福:《内蒙古地区的义和团运动初探》,《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28] 梁义群:《清术新政与财政》,《历史档案》,1990年第1期。
    [29] 刘毅政:《丹丕尔抗垦起义始术》,《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30] 卢明辉:《论近代蒙古社会状况及清末“民族运动”的几个问题》,《蒙古史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1] 卢明辉:《清末“移民实边”对蒙古社会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32] 罗萍:《近代西方传教士与晚清乡土社会秩序的裂变》,《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33] 马敏:《“绅商”词义及其内涵的几点讨论》,《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34] 马尚云:《论王同春与河套农田水利的开发》,《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35] 马永山等:《清朝关于内蒙古地区禁垦放垦政策的演变》,《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5期。
    [36] 蒙图索德:《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内蒙古人民的革命斗争》,《内蒙古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64年第2期。
    [37] 纳古单夫:《内蒙古札萨克旗制概述》,《内蒙古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38] 牛海桢:《简论清代蒙古族地区的盟旗制度》,《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9] 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民教冲突—也说义和团运动爆发的原因》,《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40] 庆格勒图:《绥远地区解决“旗县并存,蒙汉分治”问题初探》,《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41] 山歌:《沙王早年二三事》,《内蒙古档案史料》,1993年第1期。
    [42] 苏德:《关于清末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放垦》,《蒙古史研究》,第7辑。
    [43] 苏德:《清朝传统治边政策转变的经济原因及其启示》,《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2期。
    [44] 苏德:《试论晚清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3期。
    [45] 苏德:《陕甘回民起义期间的伊克昭盟》,《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46] 苏德:《天主教与内蒙古地区的移民垦殖》,《中国天主教》,2000年第2期。
    [47] 孙喆:《清前期蒙古地区的人口迁入及清政府的封禁政策》,《清史研究》,1998年第2期。
    [48] 陶继波:《晚清河套地商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第6期。
    [49] 陶继波:《人口与历史—内蒙古河套地区移民的历史考察》,《北方经济》,2002年第1期。
    [50] 王嘉炜:《浅论清末民初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51] 王建革:《清末河套地区的水利制度与社会适应》,《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6期。
    [52] 王卫东:《鄂尔多斯地区近代移民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4期。
    [53] 乌力吉陶格套:《近代蒙古司法审判制度的演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54] 乌云格日勒:《略论清代内蒙古的厅》,《清史研究》,1999年第3期。
    [55] 乌云格日勒:《清末内蒙古的地方建制与筹划建省实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1期。
    [56] 吴春梅:《贻谷与内蒙古垦务》,《民族研究》,2000年第4期。
    [68] 肖瑞玲:《清末放垦与鄂尔多斯东南缘土地沙化问题》,《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59] 刑亦尘:《关于蒙垦分期问题的思考》,《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年第3期。
    [60] 邢亦尘:《略论清木蒙古地区的“新政”》,《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6年第3期。
    [61] 薛智平:《清代内蒙古地区设治述评》,《内蒙古垦务研究》,第1辑。
    [62] 薛子奇、于春梅:《近代日本漫蒙政策的演变》,《北方论丛》,2003年第1期。
    [63] 杨强:《论清代对蒙古地区的汉族移民的政策》,《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64] 杨选娣:《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汉族移民与“犋牛”村名的产生》,《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65] 于永:《明清内蒙古西部土地开发与沙化的历史借鉴》,《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66] 张永江:《论清代漠南蒙古地区的二元管理体制》,《清史研究》,1998年第2期。
    [67] 张彧:《晚清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民教冲突》,《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68] 赵飞、孙玲:《晚清对蒙古政策的变化》,《赤峰学院学报(文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69] 赵坤生:《近代外国天主教会在内蒙古侵占土地的情况及其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1985年第3期。
    [70] 赵云田:《近代我国边疆民族中央管理机构的演变》,《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1年第1期。
    [71] 赵云田:《清末边疆地区新政举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4期。
    [72] 赵云田:《清末新政期间的“筹蒙改制”》,《民族研究》,2002年第5期。
    [73] 赵之恒:《清代前期的封禁政策与内蒙古西部的土地资源环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74] 赵之恒:《清末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放垦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75] 钟正文:《血雨腥风的年代》,《内蒙古文史资料》,第28辑。
    [76] 周竞红:《清末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的政区管理体制变迁以及对蒙古族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77] 包红梅:《清代内蒙古地区灾荒成因分析》,《前沿》,2004年第4期。
    [78] 牛敬忠:《近代绥远地区的灾荒》,《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第3期。
    [79] 吴彤、包红梅:《清代后期内蒙古地区灾荒史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9年第3期。
    [1] 马占军:《晚清时期圣母圣心会在西北的传教(1873——1911)》,暨南大学,2005年。
    [2] 李世众:《晚清温州权力关系格局透视——以士绅为中心的考察》,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哈斯巴根:《18——20世纪前期鄂尔多斯农牧交错区域研究——以伊克昭盟准噶尔旗为中心》,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王春英:《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利与地方社会控制——以1928—1949年川康地区县政整改为例》,四川大学,200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