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民主决定于参与。政治参与是政治民主的主要内容,也是深刻影响政治民主的核心变量。因而,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就成为推进政治民主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网络政治参与是网络技术催生的新型政治参与方式,是政治参与在信息时代的新发展。本文以网络政治参与为研究对象,以网络政治参与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影响为基本线索,较为系统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网络政治参与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积极效应和发展困境,以及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出路问题。
     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及结语三大部分。
     论文的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缘起、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方法、重难点、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文章的正文部分分为五章。
     论文第一章论述了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网络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包括政治民主概念及网络政治参与概念。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包括政治参与基本理论、技术与民主的关系理论,媒介与民主的关系理论。
     论文第二章论述了网络政治参与在中国的兴起。网络政治参与的兴起,是网络技术的支撑、现实政治参与困境的挤迫和网络政治参与优势的吸引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网络政治参与在中国的兴起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1994-2002年是网络政治参与的肇始时期,2003-2007年是网络政治参与的初步发展时期,2008-现在是网络政治参与的深入推进时期。网络政治参与是以信息为基础,以网络空间为载体,以互动为加速器,以虚拟和现实相互作用为运作机制而实现的。
     论文第三章论述了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效应。中国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政治参与的困境,给中国民主带来了一系列积极效应,如增进政治表达,优化政治决策,强化政治监督,涵育公民文化等。网络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生态,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
     论文第四章论述了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困境。网络政治参与虽然给中国民主带来了一系列积极效应,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网络政治参与也存在一些制约性因素,如参与的非平等化、参与的非理性化、参与的可操纵性等。网络政治参与的这些制约性因素将不可避免地给中国政治民主发展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如影响民主的广度和深度、危害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导致社会的隐性控制等。
     论文第五章论述了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出路。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有一种乌托邦远见,要从战略上对网络政治参与进行科学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法治化原则和有序化原则;正确处理好虚拟和现实的关系、自由与秩序的关系、自主发展和学习借鉴的关系。在网络政治参与发展的具体路径上,应着力从三个方面加以推进:消弭数字鸿沟,推动网络政治参与的平等化发展;加强电子政府建设,不断提升网络政治参与制度化水平;治理网络环境,维护网络政治参与的正常秩序。
     论文的结语部分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前景进行了展望。网络政治参与毕竟是网络技术催生的新型政治参与方式,其发展前景与网络技术和民主的关系息息相关。从短期来看,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取决于现实政治体制的选择性吸收;从长远来看,网络技术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必将极大推动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对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抱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并采取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着力加以推进,唯有如此,才能使网络政治参与造福于中国的政治民主,造福于全体中国人民。
Democracy depends on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not only the main content ofpolitical democracy but also a core variable which profoundly influences political democracy.Therefore, it is an important path of promoting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democracy to expand citizens' orderly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 new typ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xpedited by networktechnology and a new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age. Taking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s the research target and influence of network politicalparticip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democratic politics as the clue, this dissertationsystematically and comprehensively deals with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etwork politicalparticipation on China’s democratic politics, the plight during its development and the way out of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mainly discusses 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the topic, document review and research thinking, methods, emphases and difficulties,innovations and shortcomings.
     The body of the dissertation is made up of five chapters.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related concepts, including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democracy and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oretic basis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network, including thetheory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democracy and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 and democracy.
     Chapter Two discusses the rise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 The rise of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China results from three factors: the support of networktechnology, the crush of the plight of realistic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attraction of theadvantage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rise of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has undergone three periods: the initial period (from1994to2002), the onset period (from2003to2007) and the period of in-depth development (since2008). The realization mechanism of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taking information as the base, cyberspace as the carrier, interaction as the accelerator and interaction of virtuality and reality as the operationalmechanism.
     Chapter Three deals with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rise of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as broken through the plight of tradition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in a large part and brought a series of positive effects to China’s democracy, such as theenhancement of political expression, optimization of political decision-making, strengthening ofpolitical supervision, and cultivation of civic culture.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as changedthe political environment to a large extent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oliticaldemocracy.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plight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during its development.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as brought a series of positive effects. However, it is undeniablethat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lso has some restrictive factors, such as unequal, irrationaland manipulable participation and etc. Inevitably, these restrictive factors will bring somenegative effec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litical democracy, for example, the breadth anddepth of democracy will be influence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will be endangered, thesociety will be implicitly controlled.
     Chapter Five deals with the prospects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o promote the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t is of utmost importance to havea utopia vision and make scientific plan of it. The principle of taking man as the end, rule of lawand ordering should be adhered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rtuality and reality, freedom andorder,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from others should be correctly dealt with. On theconcrete way of developing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mphasis should be put on threerespects: eliminating digital divide to promote equal development of network politicalparticip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to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level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improving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to safeguard thenormal order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The conclusion of the dissertation forecasts the future of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After all, network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a new type of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xpedited bynetwork technology. Therefore, the future of it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network technology and democracy. In the short term,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politicalparticipation depends on the optional absorption of realistic political system. In the long run, the network technology, as a revolutionary technology,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China’s political democracy. Therefore, we must have enough confidence and patience on it andtake various effective measures to promote it.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make the network politicalparticipation benefit China’s political democracy and Chinese people.
引文
①孟威:《互联网络——热力蔓延,憧憬无限》,《人民日报》,2008年2月22日。
    ②李河:《得乐园失乐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③袁峰:《网络效应改变政治生态》,《人民论坛》,2008年第13期,第20页。
    ④王晓东:《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⑤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年第3期,第15页。
    ⑥丁未:《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第19页。
    ①刘宗洪:《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研究》,三联书店2004年版。
    ①《哲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哲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406页。
    ②[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③[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刘元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①[古希腊]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30页。
    ②徐大同:《重民与民主》,载于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33页。
    ①俞可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论要——兼论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区别》,载于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8-109页。
    ②丛日云:《民主化浪潮:起源与扩张》,爱思想网,http://www.aisixiang.com。
    ③[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7页。
    ④张凤阳等著:《政治哲学关键词》,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⑤[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9页。
    ⑥[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23-128页。
    ①[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6页。
    ②[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沿》,顾昕等译,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76页。
    ③[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⑤《列宁选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6页。
    ⑥《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
    ①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90页。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44页。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39页。
    ④台湾人一般习惯于将“internet”翻译成“网路”。
    ⑤M. Benediket, Cyberspace: Some Proposals, in M. Benediket, Cyberspace: First Steps, Cambridge MA: TheMIT Press, p.123.
    ①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③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4页。
    ④[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63页。
    ⑤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66页。
    ①[美]诺曼·H·尼,西德尼·伏巴:《政治参与》,见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王沪宁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290页。
    ②[美]诺曼·H·尼,西德尼·伏巴:《政治参与》,见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王沪宁等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608-609页。
    ③[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④[美]塞缪尔·P·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页。
    ⑤[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0页。
    ⑥李元书,刘昌雄:《政治参与:涵义、特征和功能》,《学术交流》,1995年第6期,第65页。
    ①孙关宏,胡春雨:《政治学》(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7页。
    ①毕宏音:《网民心理特征分析》,《社科纵横》,2006年第9期,第38-39页。
    ②《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945页。
    ①俞可平主编:《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57-61页。
    ②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①陶文昭:《电子政务与民主参与》,《电子政务》,2010年第9期,第59页。
    ①[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70页。
    ②[英] 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43页。
    ③[英] 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68页。
    ①[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149页。
    ②[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7页。
    ③[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28页。
    ④[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110页。
    ⑤[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95-396页。
    ①[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吴良健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59页。
    ②[德]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三联出版社1998年版,第98页。
    ③[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①[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②[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不能,第8页。
    ③[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州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2页。
    ④[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20周年纪念版序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页。
    ⑤[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第498页。
    ①[美]约翰·纳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2页。
    ②[美]约翰·纳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62页。
    ③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第29页。
    ④何包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第245页。
    ⑤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①〔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久军,刘惠荣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1-4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5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③《列宁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
    ④《列宁全集》,第28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1页。
    ⑤《列宁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87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9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6页。
    ⑧《列宁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64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0页。
    ①[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赵绍棣,黄其祥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②[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彭斌,吴润州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③[美]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何道宽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3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4页。
    ⑤[法]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第2-8页。
    ⑥陈学明,吴松,远东编:《哈贝马斯论交往》,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①[美]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一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②[美]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刘士军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③[英]史蒂文·拉斯克:《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彭斌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
    ④刘学义:《话语权转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0页。
    ⑤徐志立:《科技政治空间的张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⑥[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246页。
    ⑦陶文昭:《信息时代政府变革的多元方向与特点》,《学术研究》,2004年第1期,第74页。
    ①[美]阿尔文托夫勒:《预测与前提》,栗旺等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320页。
    ②[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赵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1页。
    ③[美]罗伯特·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谢岳译,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236页。
    ①所谓“群体极化”,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参见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空间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②娄成武,张雷:《质疑网络民主的现实性》,《政治学研究》,2003年第3期,第66页。
    ③彭鹏:《电子乌托邦:网络民主的神话》,《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第115页。
    ①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3页。
    ②[美]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煜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36-337页。
    ③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属性与政治功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98页。
    ④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1页。
    ①任剑涛:《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6页。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366页。
    ③[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05页。
    ④[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47页。
    ⑤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属性与政治功能》,《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96页。
    ⑥周武军:《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功能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⑦Cohen, Bernard, The Press and Forein Poli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3, p13.
    ①转引自李彬主编;《大众传播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0页。
    ②韦尔伯·施拉姆等:《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54页。
    ③[英]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9页。
    ④吴丕,袁刚,孙广厦:《政治监督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页。
    ⑤David Easton and J. Dennis,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 McCraw-Hill,1969, p.7.
    ⑥[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
    ①李元书:《政治社会化:涵义、特征与功能》,《政治学研究》,1998年第2期,第18-19页。
    ②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2-283页。
    ①据海外媒体报道,英国Tesco Mobile公司于2010年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迄今为止最伟大的10项发明中,互联网排名第4。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新华网,2002年11月17日。
    ②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网,2007年
    9月25日。
    ③参见杨琳:《网络舆情飙升:贪腐等8方面事件最刺激公众神经》,《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7月6日。
    ①[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页。
    ②王沪宁:《比较政治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37页。
    ③王怡:《2003:公民权利年》,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10月02日。
    ④《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人民网,2000年10月18日。
    ⑤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新华网,2002年11月17日。
    ⑥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网,2007年9月25日。
    ①褚松燕:《我国公民参与的制度环境分析》,《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46页。
    ②《96℅网友认为政府社情民意通道不畅通》,人民网,2009年1月5日。
    ③刘俊奇:《关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6期,第80页。
    ④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77页。
    ①孙永怡:《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十大困境》,《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1期,第45页。
    ②蔡定剑:《公众参与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法律教育网,2011-4-6。
    ①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爱思想网,2004年12月5日。
    ②陈映芳:《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6期,第92页。
    ③杨亚佳,刘艳梅:《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第52页。
    ④赵金,闵大洪:《网络舆论,民意表达的平台》,《青年记者》,2004年第10期,第37页。
    ①李金河,徐锋:《当代中国公众参与和决策科学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页。
    ②张桂林:《体制迟钝激发群体性事件专家呼吁设群体代言人》,新华网,2008年12月8日。
    ③赵金,闵大洪:《网络舆论,民意表达的平台》,《青年记者》,2004年第10期,第38页。
    ①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页。
    ②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64页。
    ①[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290页。
    ②[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赵绍棣,黄其祥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③[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赵宏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1页。
    ④[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刘江等译,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220页。
    ⑤[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74页。
    ⑥[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270页。
    ①[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②[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③[美]马克.波斯特:《第二媒介时代》,范静哗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页。
    ④[英]约翰诺顿:《互联网:从神话到现实》,朱萍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1页。
    ①黄永炎,陈成才:《21世纪网络技术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1期,第125页。
    ①杨继红:《新媒体生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②杨继红:《新媒体生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页。
    ③王怡:《网络民意与“程序正义”》,《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1月19日。
    ①王怡:《网络民意与“程序正义”》,《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1月19日。
    ②范以锦:《红与黑:评点2007年度十大传媒事件》,《南方周末》,2008年1月10日。
    ③李泓冰:《2007,倾听中国网民》,《人民日报》,2008年1月4日。
    ①郭小安:《网络民主热的冷思考》,《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6期,第49页。
    ②《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③赵晓:《总书记上网与小平南巡—评网络民主为中国政治改革带来新契机》,http://qzone.qq.com,2008年6月25日。
    ④《唱响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记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新华网,2008年6与21日。
    ⑤《唱响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记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新华网,2008年6与21日。
    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人民网,2005年3月18日。
    ⑦《汪洋:顺应网络发展规律,构建网络民主平台》,南方报网,2008年4月17日。
    ⑧王维博:《“还权于民”潮起湖南》,中国新闻周刊网,2008年9月15日。
    ①《青海省委书记强卫:不上网不能算是现代化领导》,《人民日报》,2008年2月27日。
    ②截止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截至2010年11月底,中国网民总数达到4.5亿;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
    ①谢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现代传播》,2011年第5期,第70页。
    ②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人民网,2011年1月16日。
    ③李斌:《论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理论导刊》,2004年第6期,第39页。
    ①叶敏:《中国特色网络形态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11年。
    ①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5页。
    ②袁峰:《网络效应改变政治生态》,《人民论坛》,2008年第13期,第20页。
    ③东鸟:《网络战争:互联网改变世界简史》,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41页。
    ①《托夫勒著作选》,栗旺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版,第310页。
    ②[美]马克斯劳卡:《大冲击: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黄锫坚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页。
    ①黄少华:《论网络空间的社会特性》,载鲍宗豪编:《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①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人民网,2009年12月22日。
    ②娄成武,刘力锐:《论网络政治动员:一种非对称态势》,《政治学研究》,2010年第2期,第86页。
    ①《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增补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版,第1692页。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62页。
    ③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①李永刚:《互联网与民主的前景》,《江海学刊》,1999年第4期,43-4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01页。
    ①《列宁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90页。
    ②《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09-310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4—145页。
    ④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新华网,2002年11月17日。
    ①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网,2007年9月25日。
    ②[英]约翰密尔:《论自由》,陈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0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④李斌:《温家宝与新聘任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馆官员座谈》,新华网,2011年4月14日。
    ①王怡:《网络民意与“程序正义”》,中国《新闻周刊》,2004年1月19日。
    ②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1-312页。
    ③张淑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与权力的对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页。
    ④刘毅:《网络舆情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②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1页。
    ③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47页。
    ④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时代话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8页。
    ⑤[法]塔尔德:《传播与社会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237页。
    ①《辜胜阻:化解网络舆论危机要消除恐网症》,中国经济网,2011年08月23日。
    ②董天策,陈映:《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7期,第115页。
    ①杨善华:《当代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②[法]福柯:《性史》,张廷琛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第99页。
    ③转移自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④喻国明教授指出,目前中国的社会话语机制“呈现出明显的金字塔型特征——在社会话语系统中,政治精英占据绝对制高点;经济精英用财富支撑起话语霸权;知识精英的话语空间日趋扩张;社会弱势群体的话语权利则往往处于被轻视和边缘化的尴尬境地。”参见喻国明:《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0),人民日报出版社2010年版,第262页。
    ⑤杜俊飞:《2009中国网络舆情综述》,人民网,2010年4月19日。
    ⑥郑萍,金春义:《网络政治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影响作用探析》,《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74页。
    ①见2004年4月26日郭良在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演讲:《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其对民意的影响》,http://www.usc.cuhk.edu.hk。
    ②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356页
    ③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④《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人民网,2010年6月8日。
    ①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2页。
    ②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219页。
    ③俞可平:《增量民主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38页。
    ④朱旭峰:《推动公民有序参与决策》,《人民日报》,2011年10月19日。
    ⑤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8页。
    ⑥吴晓林,左高山:《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4期,第14页。
    ①胡宗仁:《网络政治参与背景下的政府行政改革之道》,《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第81页。
    ①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第99页。
    ②孙宇:《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政策议程和参与型治理》,《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2期,第65页。
    ①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人民网,2010年3月29日。
    ②彭伟步:《从咖啡屋到网络公共空间》,载陈卫星编:《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①米切尔·黑尧:《现代国家的政策过程》,赵成根译,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②何志武:《打开决策“黑箱”:大众媒介参与公共决策转化的核心环节》,《新闻大学》,2008年第1期,第77页。
    ①何志武:《打开决策“黑箱”:大众媒介参与公共决策转化的核心环节》,《新闻大学》,2008年第1期,第79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55页。
    ③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1页。
    ①杜俊飞:《2009中国网络舆情综述》,人民网,2010年4月19日。
    ②《中国政府网开通吸引世界目光专访田聪明》,新华网,2006年1月4日。
    ③《唱响奋进凯歌弘扬民族精神——记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新华网,2008年6月21日。
    ④《政府应在网上听取意见(总理答问(下)》,人民网,2006年3月15日。
    ⑤《“官员开博”成风把群众路线“传家宝”运用于虚拟世界》,新华网,2011年6月27日。
    ①《网络舆论成为“公开的内参”,民意汇进中南海》,《半月谈》,2004年4月10日。
    ②《网络成“十二五“建言主渠道民生和社会建设话题最热》,人民网,2010年12月9日。
    ③《4.8亿网民组成“民意库”官方微博“遍地开花”》,人民网,2011年6月26日。
    ①温家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求是》,2012年4月16日。
    ②何增科:《腐败防治与治理改革》,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13页。
    ④《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06-507页。
    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56-157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5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5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⑤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网,2007年9月25日。
    ⑥崔扬,郭柏良:《我国反腐败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载王爱琦、王寿林主编:《权力制约和监督专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①何增科:《腐败防治与治理改革》,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1-124页。
    ②张伟:《网络监督盛行源于传统监督失语》,《中国青年报》,2009年3月18日。
    ③祝华新,单学刚,胡江春:《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人民网,2011年12月23日。
    ④《中国网民又出“战果”》,《参考消息》,2009年2月24日。
    ①陶文昭:《论网络监督的性质》,《学习论坛》,2010年第6期,第47-48页。
    ②这是温家宝总理于2004年4月8日致《焦点访谈》栏目的亲笔信中所提出的重要观点。
    ③[英]阿克顿:《自由与权力——阿克顿勋爵论文集》,侯建,范亚峰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42页。
    ④[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54页。
    ①杨永华主编:《中国共产党廉政法制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5页。
    ②张子扬:《孟学农:权力必须放在笼子里,晒在阳光下》,中新网,2010年03月12日。
    ③刘毅:《网络舆情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56页。
    ④王峰,孙继斌:《网络反腐关键词:新型举报》,法制网,2012年4月18日。
    ①张淑华:《批评监督的网络之变》,《青年记者》,2008年3月(上),第26页。
    ②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25页。
    ①中国传媒的官方色彩比较浓厚,媒体一般都隶属于不同等级的党政机构,具有一定的行政级别。媒体开展舆论监督也是有限制的,早在建国初期,中宣部就做出决定,党报不能批评同级组织和上级组织,其他一些重要的批评报道也需经过有关部门的审批。
    ②2005年5月,中宣部下发了《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的实施办法》,要求“地方性媒体、都市类媒体不得跨地区进行监督采访报道,专业类媒体不得跨行业进行监督采访报道。”
    ③《八年举报一位省委书记》,《中国青年报》,2003年8月15日。
    ④《专家呼吁尽快制定举报法》,《中国青年报》,2009年年3月17日。
    ①张彬:《网络时代的民主政治》,《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②中国的传统媒体由于受“党和政府的喉舌”的功能定位和严格的媒体管理体制制约,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中国的舆论监督不是独立的媒体力量和根据法律对政府进行监督,而是由政府控制的,根据当前政策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自上而下、有管理的舆论监督,在本质上属于一种行政监督。”参见景跃进:《如何扩大舆论监督的空间——检点访谈的时间和新闻改革的思考》,《开放时代》,2000年第5期,第60页。
    ③顾丽梅:《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24-225页。
    ④胡传吉:《2007网络年鉴:谁都别想蒙网民》,《南方都市报》,2008年1月13日。
    ①张丽红:《试析网络舆情对网络民主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第页。
    ②《“周久耕事件”反腐启示录》,《南方周末》,2009年10月22日。
    ③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页。
    ④周甲禄:《舆论监督权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1页。
    ⑤知情是监督的前提,而知情必须以信息的公开透明为前提。互联网的出现,对于推动信息的公开透明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2009年77件影响力较大的社会热点事件的分析表明,其中由网络爆料而引发公众关注的有23件,约占全部事件的30%。也就是说,约三成的社会舆论因互联网而兴起。特别是在传统媒体因为种种顾虑而缺席或反应迟钝的情况下,互联网孤军深入,成为网民自发爆料和集结舆论的平台。见附表:2009年由互联网曝光的20件网络热点事件一览表。
    ⑥《中国网民正在形成有现实影响力的“压力集团”》,中国新闻网,2009年12月30日。
    “以前没有网络的时候多好啊,想让他们怎么说就怎么说”。参见郑廷鑫:《当校长遇上县长》,《南方人物周刊》,2008年第3期。
    ③这是中国青年报通过腾讯网对3259人实施的在线调查报告结果。参见《专家呼吁尽快制定举报法》,《中国青年报》,2009年年3月17日。
    ①陶文昭:《论网络监督的性质》,《学习论坛》,2010年第6期,第48页。
    ②《戴焰军:很赞成把网络变成反腐新阵地要立法规范》,人民网,2009年06月18日。
    ③《畅通网络反腐渠道》,《新京报》,2011年8月19日。
    ④《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人民网,2007年1月18日。
    ⑤《温家宝:中国对互联网的管理做法是国际通行做法》,人民网,2006年3月14日。
    ⑥《互联网快速发展拓宽了社会参与反腐的渠道》,新华网,2012年2月19日。
    ①[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26页。
    ②罗伯特达尔:《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8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22页。
    ①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3期,第5页。
    ②魏娜:《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人民论坛》,第18期,第40页。
    ③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4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8页。
    ⑤《贾谊集礼》。
    ⑥俞可平:《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论要——兼论民本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区别》,载于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②张华青:《论社会转型期的公民文化培育》,《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年第4期。
    ③[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西德尼·维巴:《公民文化》,马殿军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9页。
    ①[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85页。
    ②王浦劬等:《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6页。
    ③史献芝,张烁,李强彬:《和谐社会视阈中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价值的多位透视》,《理论探讨》,2010年第2期,第172页。
    ④[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谢莉莉译,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①杨恒均:《我们还能够在互联网上走多远》,凤凰网,2009年3月5日。
    ②Jovan Kurbalia,Eduardo Gelbstein:《互联网治理:问题、角色、分歧》,中国互联网协会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③《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第六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第1746页。
    ④Tichenor, P. J., Mass Communication and diffefential Growth in Knowledg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Smmmer,1970,158-170页。
    ⑤王小东:《信息时代的阶级、种族与国家》,《战略与管理》,1997年第5期,第19页。
    ①陶文昭:《电子政务与民主参与》,《电子政务》,2010年第9期,第59页。
    ②严小庆:《透视网络民主的有限性》,《长白学刊》,2002年第2期,第18-21页。
    ①[美] J-Y基:《普遍服务与因特网的所以商业化》,《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第91页。
    ②[美]阿尔温·托夫勒:《力量转移,面临21世纪的知识、财富和权力》,刘炳章、卢佩文译,新华出版社1991年版,第348页。
    ③杨继红:《新媒体生存》,清华出版社2008年版,第232页。
    ④张亚勇,杨丽梅:《规范网络民意,构建和谐社会》,《求实》,2007年第1期,72-73页。
    ⑤[美] W·赛佛林等:《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282页。
    ②赵瑞:《从网络文化看发展民主的条件》,《学习时报》,2008年9月27日。
    ③祝华新,胡江春,孙文涛:《2007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人民网,2008年2月1日。
    ④《“网络舆论暴力”现象,发人深省》,《解放日报》,2007年9月28日。
    ①张超:《中国极端民族主义思潮分析》,《当代青年研究》,2004年第3期,
    ②闵琦:《中国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难产的社会心理因素》,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21页。
    ③周志强:《网络“广场政治”的非理性缺陷》,《人民论坛》,2009年第15期,第23页。
    ④转引自陈闻:《人肉搜索与平民网络监督》,《理论探讨》,2009年第4期,第43页。
    ①陶文昭:《互联网的民粹主义思潮》,《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第47-48页。
    ②陶文昭:《审视网络暴民:虚拟世界并非违法天堂》,《人民论坛》,2010年第4期(中),第28页。
    ③张淑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与权力的对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页。
    ④“把关人”理论,亦称“守门人”理论,这一理论最早是由传播学大师库尔特·卢因提出,后经传播学者怀特、麦克内利等进一步完善的。该理论认为,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布满了“把关人”;“把关人”既可以指个人,如信源、记者、编辑等,也可以指媒介组织;“把关人”会按照个人预存立场、上级组织机构、媒介机构以及受众的反馈等,对大众传播的相关信息进行过滤或筛选,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把关不仅体现在各类信息传播媒体中,也反映在每一类媒体的各个传播环节之中。
    ⑤程宇:《虚拟技术与政治——网络的政治效应及其限度》,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第81-82页。
    ①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4页。
    ②谢新洲:《“沉默的螺旋”假说在互联网环境下的实证研究》,《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第19页。
    ①孙藜:《“人行道”还是“回音室”—网络民主的而风险及其管制》,《新闻记者》,2007年第11期,第114页。
    ②《网友滥用网络暴力名人频繁“被死亡”》,《北京晨报》,2010年6月7日。
    ③孙立平:《优化社会结构走出断裂社会》,南方报业网,2007年1月21日。
    ④相对剥夺感是人们心理期望与社会满足人们心理期望能力之间的落差所导致的一种被剥夺的感受,是人们将其现状与别人相比较而产生的一种不满足心理。参见谢金林:《网络舆论社会管理新课题——培育良好的网络社会心态》,《中国青年研究》,2012年第3期,第19页。
    ⑤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4页。
    ①陶文昭:《审视网络暴民:虚拟世界并非违法天堂》,《人民论坛》,2010年第4期(中),第28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25页。
    ③朱大可:《铜须、红高粱和道德民兵》,《东方早报》,2006年6月8日。
    ④[美]科恩:《论民主》,聂崇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59页。
    ⑤周志强:《网络“广场政治”的非理性缺陷》,《人民论坛》,2009年第15期,第22页。
    ⑥赵瑞:《从网络文化看发展民主的条件》,《学习时报》,2008年9月27日。
    ①[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29-132页。
    ②张淑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与权力的对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页。
    ③《人民日报》评论部:《希望杜绝一切非理性言行是不现实的》,《人民日报》,2011年5月19日。
    ④魏星河:《论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新特点》,《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2期,第75页。
    ⑤贺筱华:《论当前网络政治参与的有限性》,《唯实》,2011年第5期,第53页。
    ①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政治冲突的催化剂还是缓冲带》,《党政论坛》,2008年第4期,第37页。
    ②李永刚:《网络扩张对后发展国家政治生活的潜在影响》,《战略与管理》,1999年第5期,第70页。
    ③[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和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黄锫坚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7页。
    ④东鸟:《网络战争:互联网改变世界简史》,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第42页。
    ⑤钱振明:《网络时代的政治学和网络政治学》,《江海学刊》,2000年第4期,第80页。
    ①[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57页。
    ②石培华:《书生打天下》,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第150页。
    ③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334页。
    ④丁未:《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第21页。
    ②丁未:《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第21页。
    ①王小乔:《水淹互联网》,《南方周末》,2010年11月16日。
    ②湖边树:《网络民主的局限性》,中青在线,2009年4月23日。
    ①[美]皮帕·诺里斯:《数字鸿沟的三种形态》,载曹荣湘选编:《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9页。
    ②叶琼丰:《时空隧道——网络时代化话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③[美]约翰·纳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23页。
    ①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②丁未:《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现代传播》,2000年第6期,第23页。
    ③程宇:《虚拟技术与政治——网络的政治效应及其限度》,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8年。
    ④周光辉,周笑梅:《互联网对国家的冲击与国家的回应》,《政治学研究》,2001年第2期,第45页。
    ⑤季卫东:《通过互联网的协商与决策――《信息乌托邦》中文版序》, http://jwd.fyfz.cn,2008-10-05。
    ①邓小平曾经指出:“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比较少”,参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②《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人民网,2010年6月8日。
    ③颜海:《政府信息公开理论与实践》,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页。
    ④童兵:《“四权”建设:拓宽舆论表达渠道的突破口》,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4页。
    ①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②刘军宁:《从法治国到法治——政治中国》,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259页。
    ③占柏美:《论尚法精神》,《法制与社会发展》,1999年第3期。
    ④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276页。
    ⑤[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790页。
    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①李英:《论政治参与的法治化》,《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39页。
    ②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法》,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98页。
    ②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新华网,2002年11月17日。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8-29页。
    ①《人民日报》评论部:《希望杜绝一切非理性言行是不现实的》,《人民日报》,2011年5月19日。
    ②寇清杰,郑兴刚:《构建网络和谐社会需统筹兼顾》,《中国国情国力》,2011年第9期,第29页。
    ①郭奔胜,詹亦嘉,张丽娜:《“网络问政”:网上“群众观”网下“服务观”》,新华网,2011年6月26日。
    ②张品良:《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网络虚拟社会构建》,《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第142页。
    ③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所谓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特征之一。(参见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99-700页。)
    ④彭兰:《网络传播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74页。
    ⑤严耕等:《网络悖论——网络的文化反思》,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3页。
    ①陶文昭:《网络意见群体崛起与挑战》,《人民论坛》,2012年第2期下,第25页。
    ②人民日报评论部:《从“怎么看”迈向“怎么办”》,《人民日报》,2011年6月23日。
    ③杜俊飞:《中国网络社会心理报告》,人民网,2010年4月19日。
    ④陶文昭:《互联网的民粹主义思潮》,《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第49页。
    ⑤唐昊:《回应网络舆论,基层须回归公共服务》,《羊城晚报》,2011年8月15日,。
    ①《温家宝: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首要价值》,中国网,2008年3月18日。
    ②《温家宝: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人民网,2010年3月14日。
    ③王梅芳:《舆论监督与社会正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④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页。
    ⑤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54页。
    ①卜卫:《互联网络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国际新闻界》(下)1998年第4期,第38页。
    ②王钰,林醇:《中国信息化:互联网自由遭遇治理》,新浪网,2005年8月22日。
    ③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406页。
    ①宋华琳:《互联网信息政府管制制度的初步研究》,《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
    ①中办国办印发《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人民网,2006年5月8日。
    ②胡鞍钢,周绍杰:《中国如何应对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第11-12页。
    ①[美]莱斯特·亨利:《数字不平等、经济增长与潜在贫困的降低》,《解读数字鸿沟——技术殖民与社会分化》,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89页。
    ②Jovan Kurbalia,Eduardo Gelbstein:《互联网治理:问题、角色、分歧》,中国互联网协会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页。
    ①转引自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对社会预测的一项探索》,王宏周,魏章玲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486页。
    ②张九红:《跨越数字鸿沟,信息促进发展》,《互联网周刊》,2001年3月30日。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0页。
    ③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与中国改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④辛逸:《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页。
    ⑤辛逸:《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⑥[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0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60-61页。
    ②[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60页。
    ③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1页。
    ②《列宁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1页。
    ③转引自王名扬:《美国行政法》,中国行政出版社1995年版,第1页。
    ④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2页。
    ⑤丛日云:《当代世界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59页。
    ⑥袁峰等:《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①《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3页。
    ②《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56页。
    ③《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页。
    ④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新华网,2002年11月17日。
    ⑤《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网,2004年11月17日。
    ⑥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网,2007年9月25日。
    ⑦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央政府网,2007年4月24日。
    ①孙宇:《政府信息公开、公共政策议程和参与型治理》,《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2期,第66页。
    ①陶文昭:《电子政务与民主参与》,《电子政务》,2010第9期,第54页。
    ①[美]格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陈宪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
    ②[美]罗伯特· 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
    ③[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久军,刘惠荣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1-12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政府网,2011年10月25日。
    ②童兵:《“四权”建设:拓宽舆论表达渠道的突破口》,《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第2页。
    ③陈力丹:《谈谈网络管理的几个基本理念》,《现代传播》,2010年第4期。
    ②王锡锌主编:《公众参与和中国新公共运动的兴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年版,第44-45页。
    ③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新华网,2007年9月25日。
    ④谢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现代传播》,2011年第5期,第74页。
    ①《贵州召开瓮安事件汇报会要求公布事实真相》,金黔在线,2008年7月4日。
    ②康晓白:《运用互联网原则管理互联网》,光明网,http://www.gmw.cn,2009年4月26日。
    ③《加强网络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解放军报》,2008年6月26日。
    ①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54页。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54页。
    ③赵瑞:《从网络文化看发展民主的条件》,《学些时报》,2008年9月27日。
    ④加强行业自律是国际社会进行网络管理的普遍做法。目前世界各国出台了较多的网络行业自律规范,有针对整个互联网行业的,如美国的《计算机执业行为规范》,中国的《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也有针对互联网行业的某一具体行业的,如中国的《网络服务者(提供者)自律公约》、《网吧自律公约》、《博客服务自律公约》等。
    ⑤王钰,林醇:《中国信息化:互联网自由遭遇治理》,新浪网,2005年8月22日。
    ①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7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页。
    ②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39页。
    ③陶文昭:《论电子民主的两种取向》,《理论与改革》,2009年第3期,第8页。
    ①[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②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3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5.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6.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列宁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列宁选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0.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毛泽东文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2.毛泽东文集,第6-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3.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5.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2.〔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刘江等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美〕阿尔温·托夫勒.力量的转移—临近21世纪的知识、财富与权力.刘炳章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4.〔美〕埃瑟·戴森.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5.〔美〕比尔·盖茨.未来之路.辜正坤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6.〔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7.〔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刘元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8.〔美〕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精选.王沪宁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9.〔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西德尼·维伯.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制.徐湘林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0.〔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7.
    11.〔美〕卡罗尔·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陈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2.〔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13.〔美〕卡尔科恩.论民主.聂崇信,朱秀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14.〔美〕劳伦斯·迈耶,约翰·伯内特,苏珊·奥格登·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5.〔美〕罗伯特·A·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佟德志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6.〔美〕罗伯特·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谭久军,刘惠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17.〔美〕罗伯特·达尔.民主理论的前言.顾昕等译,三联书店,1999.
    18.〔美〕罗伯特·W·麦克切斯尼.富媒体穷民主:不确定时代的传播政治.谢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19.〔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0.〔美〕马克·斯劳卡.大冲突——赛博空间的高科技对现实的威胁.黄锫坚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1.〔美〕麦克尔·海姆.从界面到网络空间——虚拟实在的形而上学·金吾伦,刘钢译,上海:上海科学教育出版社,2000.
    22.〔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周凯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3.〔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1.
    24.〔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终结,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5.〔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6.〔美〕乔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3.
    27.〔美〕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刘为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28.〔美〕S·亨廷顿,J·纳尔逊.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9.〔美〕史蒂文·拉克斯编.尴尬的接近权——网络社会的敏感话题.禹建强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30.〔美〕托马斯·弗里德曼.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赵绍棣,黄其祥译,上海:东方出版社,2006.
    31.〔美〕西奥多·罗斯扎克·信息崇拜——计算机神话与真正的思维艺术·苗华健,陈体仁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4·
    32.〔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33.[美]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郤继红,刘士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4.〔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5.〔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吴良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36.〔美〕W.兰斯本奈特,罗伯特. M恩特曼.媒介化政治:政治传播新论.董关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37.〔英〕安德鲁·查德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任孟山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38.〔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39.〔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40.〔英〕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1.〔英〕J.S.密尔.代议制政府.汪瑄译,商务印书馆,1992.
    42.〔英〕洛克.政府论.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43.〔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4.〔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5.〔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46.〔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47.〔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与结构转型·1990年版序言.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48.〔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49.〔塞尔维亚〕Jovan Kurbalia,〔英〕Eduardo Gelbstein.互联网治理:问题、角色、分歧,中国互联网协会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50.〔日〕蒲岛郁夫.政治参与.解莉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89.
    5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1.陈家刚选编.协商民主.北京: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
    2.陈永森.公民精神纵横谈.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
    3.蔡翠红.信息网络与国际政治.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4.丛日云.当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5.崔国保.媒介变革与社会发展.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杜俊飞.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7.杜俊飞等.政府网络危机.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
    8.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9.凡奇,李静,王力尘.网络政治动员方式与途径的探索和研究.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6.
    10.冯鹏志.延伸的世界—网络文化及其限制.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11.顾成敏.公民社会与公民教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2.顾丽梅.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3.郭良·网络创世纪——从阿帕网到互联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5.郭小安.网络民主的可能及限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6.郭玉锦,王欢.网络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7.何包钢.民主理论困境和出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18.何精华.网络空间的政府治理.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9.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20.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1.刘华蓉.大众传媒与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2.刘向晖.互联网草根革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3.李超元.凝视虚拟世界.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24.李河.得乐园失乐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25.李永刚.我们的防火墙——网络时代的表达与监管.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6.刘德福,汪澄清.中国大势.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27.吕元礼.政治文化:转型与整合.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28.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9.刘学义.话语权转移.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0.李斌.网络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1.李斌.网络参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2.李河.得乐园失乐园.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33.李金河,徐锋.当代中国公众政治参与和决策科学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4.李民,李宏等.领导干部如何应对大众传媒.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8.
    35.李铁映.论民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6.刘军宁,王焱编.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北京:三联书店,1998.
    37.刘文海.技术的政治价值.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38.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一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39.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六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0.毛牧然,陈凡.论网络技术的价值二重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1.彭兰.网络传播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2.邱永文.当代中国政治参与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9.
    43.任剑涛.政治学:基本理论与中国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44.任剑涛.政治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5.施雪华主编.政治科学原理.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
    46.孙立平.断裂与转型: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7.唐守廉主编.互联网及其治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48.陶东明、陈明明.当代中国政治参与.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49.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0.王爱琦、王寿林主编.权力制约和监督专题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
    51.汪向东.中国网情报告.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52.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53.王小东.信息世界地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4.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5.王邦佐等.新政治学概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6.魏星河等.当代中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7.吴丕,袁刚,孙广厦.政治监督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58.谢岳.大众传媒与民主政治.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59.辛逸.制度论——关于制度哲学的理论建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0.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6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3.
    62.杨光斌.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3.杨继红.新媒体生存.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64.杨永华主编.中国共产党廉政法制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65.袁峰,顾铮铮,孙珏.网络社会的政府与政治——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政治效应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6.俞可平.治理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7.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68.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69.张昆.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70.张雷.虚拟技术的政治价值论.长春: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71.张明澎.中国“政治人”——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72.张淑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权利与权力的对话.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73.赵春丽.网络民主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74.中央编译局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编.公共参与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75.周甲禄.舆论监督权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76.邹庆国.应对“网络问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77.许静.舆论学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78.应克复等.西方民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79.于海青.当代西方参与民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80.张小罗.论网络媒体的政府管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1.毕宏音.网民心理特征分析.社科纵横,2006(9),
    2.陈力丹,郭镇之关于舆论监督的访谈.现代传播,2000(4).
    3.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3).
    4.陈正良.周蓉.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及其完善.中州学刊,2011(1).
    5.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3).
    6.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3).
    7.陈力丹.论网络传播的自由与控制.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3).
    8.陈力丹·党报如何沟通民意·人民论坛,2012(13)·
    9.陈剩勇,杜洁.互联网公共论坛:政治参与和协商民主的兴起.浙江大学学报,2005(3).
    10.陈桃生.网络环境中的言论自由及其规制.贵州大学学报,2006(1).
    11.陈闻.人肉搜索与平民网络监督.理论探讨,2009(4).
    12.陈尧.从参与到协商:当代参与型民主理论之前景.学术月刊,2006(8).
    13.戴长征.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征.新视野,2002(2).
    14.丁建军.网络民意对中国民主政治的影响.广西社会科学,2004(11).
    15.丁未.网络空间的民主与自由.现代传播,2000(6).
    16.东波,颜宪源,付晓东·基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双重性的政府回应路径·理论探讨,2010(3)·
    17.高宏星.网络政治: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模式.理论导刊,2009(9).
    18.郭明飞.国外对因特网管制的做法及其启示.政治学研究,2008(4).
    19.郭亚杰,刘刚.政治参与有序性论析.前沿,2010(10).
    20.官建文.利用网络实现快速有效的舆论监督——人民网对网上批评的探索.新闻战线,2000(1).
    21.郭明飞·国外对因特网管制的做法及其启示·政治学研究,2008(4)·
    22.郭小安.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功能及限度.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3.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政治冲突的催化剂还是缓冲带.党政论坛,2008(4).
    24.郝继明.网络政治参与的动力、阻力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0(1).
    25.侯斌.试析“网络民主”特征及其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5(1).
    26.胡同新.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透视.求实,2005(5).
    27.胡泳.媒体变革:公众的角度.读书,2002(12).
    28.黄蜺,郝亚芳.网络政治参与价值分析.理论导刊,2010(7).
    29.黄永炎,陈成才.21世纪网络技术对中国政治参与的影响.理论与改革,2001(1).
    30.姜胜洪.网络舆论引导和管理的舆情视角.未来与发展,2006(12).
    31.姜胜洪·怎样认识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红旗文稿,2012(1)·
    32.金太军,施从美.论政府的网上责任.新华文摘,2001(9).
    33.康健.试论网络社会及其特殊的现实性.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2(3).
    34.寇军,赵泽洪.网络政治参与的集约与弥散.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0(9).
    35.寇清杰,郑兴刚.构建网络和谐社会需统筹兼顾.中国国情国力,2011(9).
    36.李玲.论网络民主的现实与超现实.求索,2012(1).
    37.李永刚.互联网与民主的前景.江海学刊,1999(4).
    38.李永刚.互联网与国家安全.社会科学,1999(9).
    39.李永刚.网络控制对后发展国家政治生活的潜在影响.战略与管理,1999(5).
    40.李永刚.网络扩张对后发展国家政治生活的潜在影响.科学决策,2007(5).
    41.李永刚.宽容:一种政治哲学的解读.开放时代,2006(5).
    42.李永刚.中国互联网内容监管的预期与效果:事实及评价.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8(2).
    43.李华,严红.和谐社会更需要网络民意的合理表达.湖北社会科学,2006(8).
    44.李元书,刘昌雄.政治参与:涵义、特征和功能,学术交流,1995(6).
    45.李悦,吕艳红.权力和权利错位的政治哲学分析.学术论坛,2007(4).
    46.廖小平,孙欢.政治参与的价值论.北京大学学报,2011(1).
    47.刘文富,顾丽梅.网络政治学解读.探索与争鸣,1999(11).
    48.刘月平.公民权利意识培育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前沿,2008(9).
    49.蓝志勇.谈谈公共政策的决策理性.中国行政管理,2007(8).
    50.梁旭日.网络民意的政治学思考.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6(6).
    51.林雪霏.从网络运作机制看这个语境中的网络与民主.理论视野,2010(2).
    52.刘晓苏.数字鸿沟的政治学思考—以发展中国家为例.理论与改革,2002(1).
    53.刘洋·网络民主在转型期中国的意义与困境·天府新论,2009(2)·
    54.刘祖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党政论坛,2007(5).
    55.马临湘.互联网对我国社会政治的影响.吉首大学学报,2002(3).
    56.马青红,张慧平.公民参与权的理论检视.理论探索,2001(6).
    57.毛寿龙·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有效路径·人民论坛,2011(2)·
    58.彭鹏.网络舆论的功能及调控策略.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3).
    59.彭鹏.电子乌托邦:网络民主的神话.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5).
    60.齐百健.民主执政视角内的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及其对策研究.求实,2009(2).
    61.乔新生.防止“假民意”影响政府决策.人民论坛,2006(12).
    62.史献芝,张烁,李强彬.和谐社会视阈中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价值的多维透视.理论探讨,2010(2).
    63.尚九宾.网络与民意—从两会看我国政治参与的新特征.党政论坛,2006(8).
    64.任贤良·领导干部如何面对新兴媒体·红旗文稿,2012(9)·
    65.任远.理性认识网络舆论的现实民意表达.探索与争鸣,2006(9).
    66.石长峰.关注“网络暴民”现象.社会观察,2006(11).
    67.唐皇凤·回归政治缓冲:当代中国信访制度功能变迁的理性审视·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7)·
    68.唐丽萍.网络民主能重塑民主治理吗.学习与探索,2006(3).
    69.唐莹.浅论互联网时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意义及对策.理论导刊,2009(7).
    70.陶建钟.网络发展对政治参与的影响.社会科学,2002(2).
    71.陶文昭.信息时代的民主参与.社会科学研究,2006(2)
    72.陶文昭.电子政务与民主参与.电子政务,2010(9).
    73.陶文昭.论网络民主的基本性质.天府新论,2008(6).
    74.陶文昭.论电子民主的两种取向.理论与改革,2009(3).
    75.陶文昭.论网络监督的性质.学习论坛,2010(6).
    76.陶文昭.推进民主政治:网络公民社会的定位.探索与争鸣,2010(6).
    77.田作高.国外网络政治研究现状.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1).
    78.童兵·官方民间舆论场剖析·人民论坛,2012(13)·
    79.童星,罗军.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江苏社会科学,2001(5).
    80.文新良.网络舆论与公共政策.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
    81.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必要性分析.社会科学,2011(1).
    82.王爱玲,武文颖.网络民意的匿名制服效应及其有效调控.新闻界,2008(1).
    83.王春福.论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统一.政治学研究,2004(4).
    84.王金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中国行政管理,2011(5).
    85.王润泽,丁学梅.互联网:民意表达新通道.国际新闻界,2004(4).
    86.王绍光·中国公共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5)·
    87.王锡锌·公众参与:参与式民主的理论想象及制度实践·政治与法律,2008(6)·
    88.王烨:试论代议民主与网络民主.理论月刊,2006(3).
    89.吴国衡.论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科学社会主义,2000(2).
    90.谢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现代传播,2011(5)。
    91.熊光清.中国网络政治的兴起与政治文化的变迁.社会科学,2012(1).
    92.燕继荣.论民主及其限度.社会科学战线,1996(4).
    93.严小庆.透视网络民主的有限性.长白学刊,2002(2).
    94.杨冰之·政府网站发展趋势:走向“服务型”·人民论坛,2007(14)·
    95.杨波,刘锦绣.国外政治参与理论综述.甘肃理论学刊,2004(6).
    96.杨凤春·互联网是现代政治福音·人民论坛,2007(14)·
    97.杨福忠.公民有效网络政治参与的生成机制及法律保障.河北学刊,2012(3).
    98.杨蔚琪.网络政治参与:民主政治发展的路径选择.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1(1).
    99.杨永慧,熊代春.我国网络监督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困境与出路.领导科学,2009(9)中.
    100.杨永志.我国网络监督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困境与出路.领导科学,2009(9)中.
    101.杨永志.论互联网在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2).
    102.叶皓·在网络监督的常态下提高执政能力·现代传播,2010(2)·
    103.尹冬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新政治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0(2).
    104.于春玲·论马克思对西方哲学技术价值困境的超越——基于文化哲学的视角,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105.袁峰.网络效应改变政治生态.人民论坛,2008(13).
    106.曾祥正.论互联网在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9(2).
    107.章红伟.中外网络媒介管制现状与趋势.求索,2012(1).
    108.张彬.网络时代的民主政治.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109.张丽红.试析网络舆情对网络民主的影响.天津社会科学,2007(3).
    110.张千山.互联网对民主发展的负面影响.学术论坛,2001(2).
    111.张钦朋,马海龙.论政治参与的度.长白学刊,2009(4).
    112.张啸尘.论网络技术对政治社会化的影响.理论月刊,2001(4).
    113.张亚勇,杨丽梅.规范网络民意,构建和谐社会.求实,2007(1).
    114.张燕,顾承卫.马克思主义政治参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10(12).
    115.张志明,曹钰.“电子民主”剖析.学术论坛,2001(1).
    116.钟瑛,罗昕.我国主流媒体网站管理现状与建议.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1).
    117.周光辉,周笑梅·互联网对国家的冲击与国家的回应·政治学研究,2001(2)·
    118.周志强.网络“广场政治”的非理性缺陷.人民论坛,2009(15).
    119.朱碧波,尹向阳.政治心理视角下的网络政治参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2).
    120.郑萍,金春义.网络政治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影响作用探析,2010(1).
    121.郑曙村.当代西方社会民主政治思潮概观.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3).
    122.郑曙村.互联网给民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政治学研究,2001(2).
    123.郑兴刚,葛亚坤.媒体恶俗文化泛滥的成因、危害及治理.天府新论,2011(1).
    124.朱德米.网络政治学:虚拟和真实.国外社会科学,2001(1).
    125.朱海龙.网络社会信息嬗变对政治参与动员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3).
    1.陈红梅.网络传播与公众表达——网上公众表达的现状与影响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5
    2.程宇.虚拟技术与政治:网络的政治效应极及其限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08
    3.程玉红.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和政党变革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0
    4.吕坤良.网络言论传播引论:[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
    5.李春.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兴起:条件、形态与前景:[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4
    6.刘文.信息网络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5
    7.金毅.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网络政治参与的困境与出路:[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11
    8.桑丽.网络舆论研究.信息网络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1
    9.叶敏.中国特色网络民主形态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1.
    10.黄芳娟.论当代中国民主进程中的网络政治参与:[硕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10
    11.石艳文.论网络时代的参与式民主:[硕士学位论文].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12.赵丽.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1. Andrea Kavanaugh, ThanThan Zin, Joseph Schmitz, Mary Beth Rosson, B. Joon Kim andJohn M. Carroll. Local Groups Online: Political Learning and Participation. Human-ComputerInteraction Series,2009
    2. Anthony Wilhelm. 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Age: Challenges to Political Life inCyberspace. New York: Routledge,2000
    3. Bi, Jianhai. The Internet Revolution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2000
    4. Cynthia J. Alexander. Digital Democra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1998
    5. Damm, Jens and Simon Thomas. Chinese Cyberspace: Techononogy Changes andPolitical Effects. New York: Routledge,2006
    6. David M. Anderson and Michael Cornfield. The Civic Web: Online Politics andDemocratic Values. Rowman&Littlefield,2003
    7. Graeme Browning. Electronic Democracy: Using the Internet to Influence AmericanPolitics, Information Today Inc,1996
    8. Grossman, L. K. The Electronic Republic: Reshaping Democracy in the Information Age.New York: Viking
    9. Hague, Barry and Brian Loader. Digital Democracy. New York: Routledge,1999
    10. Harwit, Eric and Duncan Clark. Shaping the Internet in China: Evolution of PoliticalControl ove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nd Content. Ansian Survey41(3),2001.
    11. Jeff Cheste. Digital Destiny: New Media and the Future of Democracy. New Press,2007
    12. Kenneth L.Hacker,Jan van Dijk. Digital Democracy Issues of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2000
    13. Li Ho-Chun. Digital Democracy in China: Evaluating Chinese Citizens’ Fight for Rightsvia the Interne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Political Science,2007
    14. Mark N. Cooper. Media Ownership and Democracy in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Age.Center for Internet and Society. Stanford Law School,2003
    15. Matthew Hindman. The Myth of Digital Democrac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9
    16. Morison John, Newman David R. On-line Citizenship: Consultation and Participationin New Labour’s Britain and Beyond.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Law, Computers&Technology,2001, No.2, vol.15
    17. Parsons Christopher.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 and Western Pluralistic Democracies:Aligning Digital privacy to Facilitate Citizen-solidarity. University of Guelph (Canada),2008.
    18. Peter Dahlgren. Media and Political Engagement: Citizens, Communication, andDemocrac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19. R. Michael Alvarez and Thad E. Hall. Electronic Elections: the Perils and Promises ofDigital Democrac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8
    20. Richard Davis. Politics Online: Blogs, Chatrooms, and Discussion Groups in AmericanDemocracy. Routledge,2005
    21. Schesser, Stacey D, A New Domain for Public Speech: Opening Public Spaces Online,California Law Review,2006, No.6, Vol.94
    22. W. Lance Bennett. Civic Life Online: Learning How Digital Media Can Engage Youth.MIT Press,2008
    23. Zhou Yongmin. Historicizing Online Politics:Telegraph,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Participation in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