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信的法理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征信体系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和核心。尽管征信活动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事实,它得到了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的支持,但是,征信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其产生的那天起,征信就不断受到各种挑战和质疑。为了使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准备地、顺利地走向未来,我们还必须作艰苦的分析工作、认真的对话、甚至相当大的妥协。本文以征信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和运动过程为脉络,围绕征信活动中信用信息的法律保护与信息共享这一主题,将征信置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背景之下,并结合国内外的征信实践,研究我国征信活动的规范化、法制化原理,以消除人们对于征信的疑虑,促进信息的自由流动和信息共享,实现政府对征信市场的有效监管,促使市场主体关注自身信用、避免失信行为。
     除了导论和一个简短的结论外,全文共分五章。
     导论部分主要是说明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创新点、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等。促成本文选题的动机有三:一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信任危机,要求对市场主体进行信用调查并对失信者予以惩戒的呼声日盛;二是不少人对征信机构采集、处理和披露消费者信用信息或者企业信用信息的行为产生了顾虑,担心征信活动会危及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三是信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特殊价值,在信息社会里,信息已经成为最有价值的资源之一。从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关于社会信任的根源、信息社会的特点以及数据信息的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立法成果是相当丰富的,学者们注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传统对于信任的影响,并认为对于个人信息应着力于提供法律“保护”,对于政府行政等公共信息则应强调“公开”和共享,而企业信息主要是从商业秘密的角度加以保护。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哲学的矛盾分析法、法学的权利义务分析法、经济学的“成本—效益”分析法以及社会学的实地调查方法等。
     第一章“征信的多维解读”主要是阐明征信、信用、信任、信息、信用信息等概念的含义,并从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审视征信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意义。征信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分工和信用交易的伴生品。分工产生了交换,但交换离不开信任,信任可以获取信用,信任的建立则依赖于制度和信息。征信机构通过各种手段收集消费者个人和企业的信用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进行分类和筛选处理,并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析判断,以评估、验证调查对象的信用状况的社会中介服务活动,是为“征信”。而“信用”虽然可以在道德、经济和法律三个层面上使用,但它更多地与经济生活联系在一起。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信息具有三大基本功能,即传播功能、组织功能和促进功能。征信活动的客体是信用信息。根据数据主体的不同,征信可以分为个人征信和企业征信。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实际上说明,征信在建立社会信任、减少交易风险、改善企业管理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功能。至于征信的合法性,可以通过征信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征信目的的正当性与征信结果的效益性、关于权利让渡的契约理论等加以证明。
     第二章“征信机构的法律地位及模式”是对主体,尤其是征信机构的法律地位,以及征信机构模式的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促使立法对团体的法律人格予以确认和规范。在法律性质上,将征信机构视为企业法人或政府机构等都具有较大的弊端,而将其视为社会中介服务机构更具合理性。征信机构是征信法律关系中最核心的主体和矛盾的焦点,征信机构与信用信息的提供者、信息用户之间主要是基于契约形成的合同法律关系,而征信机构与数据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则比较微妙,主要是隐私权和商业秘密权保护法律关系,征信机构应当尊重数据主体的知情权,不得侵犯数据主体的隐私和商业秘密。在征信机构的设立模式上,主要包括美国的市场化民营化的信用局模式、欧盟的公共征信机构模式和日本的会员制模式三种。考虑到我国的征信现状,我国的征信体系建设宜选择“多元、多层次”的征信模式,并最终走向民营化。
     第三章“征信中信用信息的法律保护与共享”是对客体,即信用信息之上的权利冲突的法律研究。信用信息这一法律客体之上承载着财产、人格、国家安全、政治参与等不同性质的利益。在征信活动中,不同的主体对于信用信息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表现在法律上就是权利的冲突。数据主体竭力主张对于信息的控制权,以保护个人的隐私和企业的商业秘密。而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信息用户等却主张,为了社会成员能够充分利用信息资源,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市场秩序,保证信息民主,应当实现信息自由流动与信息共享。征信活动的数据来源很大部分出自政府部门,但是在部门利益的驱使下,却形成了信息独占、信息封锁和信息垄断,即“信息瓶颈”问题。为了对信用信息共享与保护数据主体的信息控制权加以更好的平衡,应当坚持四项基本法律原则,即利益平衡原则、区别保护原则、知情同意原则、合理与谨慎原则。
     第四章“征信行为的法律研究”主要是从行为的角度分析和论证征信活动应当遵循的法律规则。征信机构无论是采集数据主体的信用信息,还是处理、评估或者披露信用信息,都应当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尊重数据主体的相应权利。征信机构应当通过正当的渠道和方式采集信用信息,其既可以向数据主体直接采集信息,也可以向掌握数据主体信用信息的公共管理部门、其他单位和个人采集。在采集范围上,对于正面信息和负面信息应全面采集,并顾及到法律对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的保护。在处理信用信息时,必须尊重和维护数据主体的信用权利,尤其是在对数据主体的信用状况作出信用报告或进行信用评级时,为了保证征信产品的质量,应坚持完整性、准确性、有效性等标准,否则,征信机构将因为侵权而承担过错法律责任。征信机构在披露和传播信用信息时,也应当注意采取合理的方式,并对数据主体提出的信息查询、异议以及信用修复等正当要求作出积极的反应。
     第五章“政府信用管理与失信惩罚机制”主要研究政府与社会、社会与失信者之间的法律关系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并非纯粹的社会“守夜人”和秩序的维护者,还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与推动者。征信监管是一个包括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以及舆论的监督和信息用户监督等相结合的体系。一个富有效率的社会信用体系离不开政府对信用交易和信用管理行业的监督和管理。考虑到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可以通过立法授权由中央银行、工商、税务、海关、质监、商务等部门分别履行信用市场的监管职能,即构建一个多元化的信用市场监管体系。尽管传统法律对于惩罚失信者提出了质疑,但是,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的角度看,惩罚失信者是必要的。失信惩罚机制是一种融合了法律强制和社会自治特征的综合性防御应对体系,对失信者从经济上惩罚、道德上谴责甚至社会活动能力上予以限制,不是对失信者要一棒子打死,而是要达到惩罚与预防的双重目的。对于失信者的惩罚必须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并将惩罚控制在合理的限度内。
     结论部分主要是对信用与法律、道德的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并对征信法的部门法归属进行分析阐述。信用问题不是一个单纯的道德问题、经济问题或者法律问题,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当法律、道德、文化、经济等因素相互兼容、协调发展的时候,征信才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真正建立起来,并最终实现社会信任与和谐。从法律部门归属上看,将征信法置于经济法部门之下,有利于使征信法律制度与经济法的理念、原则、制度等实现更好的契合。
Constructing credit investigation system is the core to build social credit system. Though credit investigation, which is already a fact in social economic life, has achieved support from theories on sociolog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he business of credit investigation does not develop smoothly. It is faced with some strong challenges and suspicions. To make our social credit system built under good preparation, we have to do more hard work on analysis, careful dialogue, and even relatively much compromise.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balancing the confrong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egal protection for the rights of information and credit information sharing in credit investigation from jurisprudential perspective with a close eye on the operating process in credit investigation. By putting credit investigation within the context of building social credit system, and incorporating the practice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in China and abroad, The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normalization in Chinese credit investigation and its legal principle so as to eliminate the people's doubt on credit investigating, to realize the free conmmunication and sharing of information and the efficient supervision of government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market, and to promote the market bodies concerning their credits and avoid credit-losing activities.
     This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besides an introduction and a short conclusion.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discusses the motives and aims for writing this dissertation, the research conditions in relative fields in China and abroad, the innovation and deficiencies of the dissertation, and the approaches and thought for this topic. For the credit crisis in China's social economic life, it is called to carry out credit investigation on market bodies and punish the credit-losers, therefore the credit investigation occurs. At the same time, many people worry about the acts carried out by credit investigation agencies on collecting, dealing with and disclosing the consumers' or enterprises' credit information, worrying that the credit investigation may jeopardize personal privacy and commercial secret. In addition, information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valuable resources in information society. There are rich materials in research and legislation on the root in social trus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the protection of data information, which establishes a broad platfor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jurisprudential analysis is a response to these concepts and legislation achievements, which may act as a target for attack.
     ChapterⅠis the understanding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from multi-perspectives, which mainly focuses on implications of credit investigation and corresponding concepts, such as credit, trust, information and credit information,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redit investigation in social economic life from perspectives on sociolog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redit investigation to a large extent is a company of social division and credit trade. Social division creates exchange, but exchange could not go without trust, while the establishment of credit could gain trust. Credit investigation refers to a kind of service activities that the credit investigation agencies collect the consumers' and the enterprises' credit information by all kinds of means, sort and select the information, and evaluate and validate the credit of the target in accordance with certain standards. Though credit could be applied in three levels, moral, economic and legal, it relates to economic life more. Credit is a capability to gain commodity, service or currency without paying cash on the basis of trusting the promise from the debt payer to pay the creditor. Nevertheless, information refers to a state and form for things to move as an attribute of materials. There are three basic functions for information, that is, transmission, organization, and promotion. The object for credit investigation is credit information. Credit investigation consists of consumers' credit investigation and enterprises' credit investigation for their subjects. Theories on sociology,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an prove that credit investigation does have special value and function on establishing social trust, reducing trade risk and improving enterprises' management. The historical necessity of credit investigation, the rightness for the purposes of credit investigation, and the benefit from the credit investigation, and the contract theory on rights de-misability all prove the legitimacy for credit investigation.
     ChapterⅡis the legal status for agencies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and its establishing mode, which focuses on the legal subjects, esp. agencies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and the establishing mode on establishing agencies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The reality on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urges the confirmation and regulation on the legal personality on groups from legislation. It is more reasonable to regard agencies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as social service agencies than regarding it as enterprises or government agencies from legal nature. Agencies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are the core subjects and the core of contradiction.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ncies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the suppliers of credit inform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consumers is 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contra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encies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and data subjects is very subtle, and agencies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should respect the right to learn the truth from the data subjects without violating their privacy and commercial secrets. The mode to carry out credit investigation abroad mainly consists of the market operated credit bureau mode in US, pubic credit investigation agencies mode in EU, and the membership mode in Japan. Based on Chinese practice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China should follow the credit investigation mode involving multi bodes and levels, and the way that China's credit investigation system should go in the future is private-oriented.
     ChapterⅢis about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credit information and the information sharing in credit investigation's legal relation, which focuses on the rights and interest in credit information from legal relationship perspective. Credit information as legal subject is a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interests on property, personality, state security and political involvement. In credit investigation, different bodies have different interests' appeals represented by rights contradiction. Data bodies try to pursue the. control on information to protect individual privacy and enterprises' commercial secrets. While credit investigation agencies, information suppliers and information consumers try to hold that information should flow freely and be shared by society to secure the social bodies consum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to maintain social public interests and market order for the aim of information democracy. The data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manly comes from government agencies, which may cause information bottleneck because these agencies may form information monopoly for their own interests. To balance the sharing on credit information and protection on date bodies information control, we should insist on the following principles: principle of balanced interests, differential protection principle, principle of informed consent, principle of rationality and caution.
     ChapterⅣis legal research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behavior, which mainly analyzes and explains the legal principles followed by credit investigation behavior from behavior perspective. Credit investigation agencies may collect credit information through due channels, which may be carried out from the data bodies directly or from public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other units or persons. The negative and active credit information should be collected fully with some concern on the protection of individual privacy and the enterprises' commercial secrets. In dealing with credit information, we have to respect and protect the data bodies' right on credits, esp. when presenting the data bodies' credits report or evaluating the credit level.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credit products, we should insist on the standards of integrity, 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 otherwise, the credit investigation agencies should assume tort liability. When disclosing credit information, the credit investigation agencies should take reasonable means to take active response on the right requirement from the data bodies such as the information inquiry, objection and credit remedy.
     ChapterⅤ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and society, the society and credit-losers. Under market conditions, the government is not only a pure night watcher and an order protector, but also an important participator and propellant to build social credit system. Supervision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is a combined system involving government supervision, self-discipline from the trade, supervision from the press, and supervision form the consumers. Considering the current conditions for Chinese social credit system building, we may authorize departments on central bank,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ax administration, customs,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commerce by legislation to perform the supervision function on credit market. Though the traditional law doubt on punishing the credit-losers, it is necessary to punish credit-losers to maintain the social public interests and public order. Credit-losers' punishment mechanism is a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system combined legal obligations and social autonomy. The punishment on credit-losers focuses on economic, moral even social activities fields to achieve punishing and precautionary aims. The punishment on credit-losers is to be carried out after certain legal procedures within reasonable limits.
     The conclusion furth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redit, and law and moral, and discusses the attribution of law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Credit is not a pure moral, economic or legal issue but a large systematic project. When legal, moral, cultural, economic factors could co-ordinate and develop well, the credit investigation system could play its largest economic interests and social interests, and only under these conditions Chinese social credit system could be built eventually to reach social trust and harmony. It is reasonable to put law on credit investigation as part of economic law.
引文
1 夏航阳,程刚:“统计局公布平均工资受质疑民众感觉有所差异”,《中国青年报》,2007年8月24日;另见李小刚:“统计局公布上海楼市均价6385真实性存疑惑”,《国际金融报》,2005年2月6日.
    2 2007年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年3月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提出要“建立全国范围信贷征信机构与社会征信机构并存、服务各具特色的征信机构体系,最终形成体系完整、分工明确、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也就是说,信贷征信与社会征信是并列的,信贷征信机构也可以依法采集企业和个人信息。
    3 事实上,直到2007年4月,国务院才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4[美]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5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6 李向阳:《企业信誉、企业行为与市场机制——日本企业制度模式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 郑也夫:《信任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8[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9[美]汤姆··斯托尼尔:《信息财富——简论后工业经济》,吴健民、刘钟仁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
    10 华盛顿电子隐私信息中心(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 in Washington D.C.)主任罗滕伯格(Marc Rotenberg)甚至断言:“隐私之于下世纪的信息经济,如同消费者保护问题和环境问题之于20世纪的工业社会.”这句话的引文见James Gleick,“Big Brother is Us”,The New York Times,September29,1996.
    11[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刘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2 冯建伟:《信息新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173页。
    13 靖继鹏、吴正荆:《信息社会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14 参见娄耀雄:《信息法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15 周汉华:《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6 参见胡大武:《侵害信用权民事责任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7 参见樊世清:“我国信息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信息导报》,1999年第1期,第19-20页.
    18 刘飞宇:《转型中国的行政信息公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前言.
    19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页.
    20 这一专业机构一般用“征信机构”来指称.有时为了叙述的方便,或者为了忠实于本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原文,也用“信用服务机构”、“征信所”、“征信局”、“征信公司”、“征信企业”、“信用登记机构”等术语来指称“征信机构”。
    21 在本文中,为了讨论方便,或者为了忠实于文中引用的文献资料原文,若未特别指明,“数据信息”、“信息数据”、“征信数据”等,与“信用信息”是同一概念,有时还将“信用信息”简称为“信息”。
    22 本文在论及个人征信的时候,若无特别指明,“个人”、“消费者”或“消费者个人”往往交替着使用,都是指为了生活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的个人(包括家庭),不包括进行生产性或工作性消费的企业、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
    23 钟楚南主编:《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第5页。
    24 另外,一些学者也主张个人和企业享有“信用权”、“商誉权”等权利,因此,征信机构或者专门的信用认证机构应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对申请人提供资信证明或进行信用认证与评级。
    25 参见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250-251页。
    26 不过,市场调查、行业调查、国家风险分析与征信具有某些联系。比如,如果一个国家的“主权评级”等级较高,那么,这个国家内企业的信用评级等级也相对较高,相应地,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就相对容易一些.行业调查与企业征信一般是针对企业,而市场调查与个人征信则涉及到消费者。
    27 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62页。
    28 参见“信用概念的制度分析”,http://credit.icxo.com/hunlnews/2004/04/08/184393.htm.
    29 曾康霖、张庚:《信用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第181页.
    30 王利民:“关于诚信的法学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京),2002年第5期,第15-19页。
    31 德国经济学家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Bruno Hlidbrand,1812-1878)以交易方式作为划分经济时期的标志,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即以物物交换为特征的自然经济时期,以货币为交易媒介的货币经济时期和以信用为交易媒介的信用交易时期.转引自李新天、朱琼娟:“论‘个人信用权'——兼谈我国个人信用法制的构建”,《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第96页.另见曾康霖:《信用论》,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前言.
    32 转引自曾康霖、张庚:《信用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第322-328页.
    33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专业银行之间的授受信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基数贷款、再贷款和再贴现,商业银行、专业银行与顾客(包括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之间的信用形式主要是存款、放款和组织办理货币结算,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还存在着同业拆借、联行往来等信用形式。详细论述可参见曾康霖、张庚:《信用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第278-279页.
    34 王淑芹:“信用研究述评”,《哲学动态》(京),2002年第11期,第33-35页。
    35 弱宋希仁:“论信用和诚信”,《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5期,第130-133页.
    36 冯果:“由封闭走向公开——关于商事信用的若干理论思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期,第47-57页。
    37 王利民:“关于诚信的法学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京),2002年第5期,第15-19页.
    38 相关论述参见[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刘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34-38页.
    39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03页.
    40 也有一些法律原则似乎是“赋权性”的,比如,“法不禁止即可为”。
    41 参见[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42 杨立新:《人身权法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第694页。
    43 在西方社会科学界的信任研究中,以下观点值得关注:第一,信任是对情境的反应.心理学家多依奇(Deutsch)的囚徒困境实验证明,信任的有无以双方合作与否来反映,双方的信任程度会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第二,信任是一种经过社会学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点。心理学家罗特(Rotter)认为,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对人性的看法会使他(她)形成对他人的可信赖程度的通常期望或信念。有的人倾向于信任他人;有的人则倾向于怀疑他人.第三,信任是由人际关系中的理性算计和情感关联决定的。社会学家刘易斯(Lewis)和威格特(Weigert)等人认为,理性(rationality)和情感(emotionality)是人际信任中的两个重要维度,二者的不同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信任,其中认知信任(cognitive trust,基于对他人的可信程度的理性考察而产生的信任)和情感信任任(emotional trust,基于强烈的情感联系而产生的信任)是最重要的两种.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信任大都是这两者的组合。他们还认为,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和社会流动性的增加,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都以认知性信任而非情感性信任为基础。第四,信任是一种建立在理性的法律制度基础上的社会现象.第五,信任是一种建立在道德和习俗基础上的社会现象.卢曼(Lahmann)、巴伯(Barber)、祖克尔(Zucker)、福山(Fukuyama)等是第四、第五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他们都讨论了不同于“个人信任”(personal trust)的宏观层面的信任现象,但所用的术 语不太一致,如“系统信任”(system trust,Luhann)、“基于制度的信任”(institution-based trust,Zucker)、“社会信任”(sodal trust,Earle &Cvetkovich)等.近年来,使用“社会信任”一词的学者似乎更多一些.
    44[美]罗纳德·L·汤普森:《信息技术与管理》,陈丽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6页.
    45 冯建伟:《信息新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83-100页。
    46 刘长林:“论信息的哲学本性”,《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第38页.
    47 傅平:“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在认识论上提出的一些问题”,《哲学研究》,1981年第1期,第15页。
    48[美]N·维纳:《控制论》(第二版),赦季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第133页.
    49 参见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52页.
    50 谢新洲:《商业经济信息处理和检索》,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51 黄学忠:《经济信息知识手册》,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36-51页。
    52 参见冯建伟:《信息新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23-31页。
    53[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页。
    54 靖继鹏、吴正荆:《信息社会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5[美]汤姆·斯托尼尔:《信息财富——简论后工业经济》,吴健民、刘钟仁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年版.
    56 金海卫:《信息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版,第23页.
    57 邢志强、韩淑芳:《信息竞争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5-26页。
    58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55页。
    59 关于熟人社会的论述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11页。其中一段描述很经典:“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还乡。假如
    60[美]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法律、权威与文化》,高鸿钧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61 翟学伟:“熟人社会阻碍现代化进程”,《人民论坛》,2006年第10期.
    62 比如,传销就主要是利用亲人、朋友之间的信任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销售网络。但是,一些传销人员将亲朋之间善意的信任滥用了。郑也夫于2002年在北京大学的讲演“中国的信任危机”中对这种“杀熟”现象有精彩的分析。
    63[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0页.
    64 “征信向何处去”,来源:http://www.lnerediten/web/tbgz_003.htm。2006年12月10日访问。
    65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4-36页。
    66 翟学伟:“熟人社会阻碍现代化进程”,《人民论坛》,2006年第10期。
    67 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可以追溯到马克思·韦伯的《中国宗教:儒家和道教》一书。他认为清教的价值观是普遍主义,并以此为尺度,批判中国文化的“特殊主义”.参见[德]马克思·韦伯:《中国宗教:儒家和道教》,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8 余杰:“美国与中国,谁更‘个人主义'?——读福山《信任》”,《书屋》,2003年第2期,第40-41页。
    69 彭泗清教授对福山的观点进行了理论上的批评分析。他认为,福山没有区分对外人不信任的两个层面。一是起点上的不信任。因为不能确定其可信程度,所以不敢给以盲目信任。二是永远的不信任,即信任只局限自家人的小圈子,无论外人品德多么好能力多么高都不给予信任。事实上,:中国家族企业不存在对外人的永远不信任,也不存在对自己人无条件的永远信任。参见何轩:“家族企业的信任”《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2月14日.
    70[美]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71 “征信机构缺失威胁中国金融业发展”,《参考消息》,2005年10月20日。
    72 本部分较多参考了应飞虎教授所著的《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一书中的相关内容,在此表示感谢.
    73 应飞虎:《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74 应飞虎:《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70-152页.
    75 在传统社会中,信息存储在人的脑子里.信息的流动靠熟人之间的私下聊天(gossip)就解决了。See Sally Engle Merry,"Rethinking Gossip and Scandal",in Donald Black ed.,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Social Control,Academic Press,1984.
    76 李凌燕:《消费信用法律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13页。
    77 王金献:《现代企业管理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79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59-261页.
    80 谢旭:《挑战拖欠:东方国际保理中心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年版,第148页。
    81 林均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244页.
    82 “中国出口企业将组同盟赴美追债金额达100亿美元”,来源:中国企业家联合网http://www.ceceo.cn/Detail.asp?Ⅱ_ID=20334&CLS=105.2007年3月28日。
    83 关于我国企业信用文化的传统、企业失信行为的文化根源以及企业信用文化构建的进一步论述,参见李颖:《企业信用文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84 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性质上不仅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责任。更进一步的分析参见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与法学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85 宋显忠:“合理性、合法性与现代法治——法律社会学研究提要”,高鸿钧主编:《清华法治论衡》第三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86 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不道德的“法律”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纳粹德国可怕的歧视性法律以及美国奴隶制度的法律等。
    87 黄茂钦:“国家干预的合法性:法律社会理论的认知”,单飞跃、卢代富等:《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视域的解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53-76页.
    88 周楠:《罗马法原论》(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76页.
    89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58页.
    90 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246页。
    91 Newman,J.Wilson,1956,"Dun & Bradsteet:For the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of Trade",in Daniel Kleinl(ed.)Reputation(1997),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92 相关材料可参阅国家经贸委青年理论研究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课题组的“中国信用报告”——《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实践、政策、借鉴》,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413页.
    93 邹洁:《美国消费信用体系初探》,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52页。
    94 据统计,截止到1998年底,美国住房信贷余额约4.5万亿美元,其他非抵押性消费余额约1.33万亿美元,参见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248页.
    95 钟楚南主编:《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第1页。
    96 蔼庐:《中国征信所之创设》,《银行周报》第16卷第18期(1932年5月17日),转引自杜恂诚:“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信用制度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第178页。另见马长林:“旧中国征信机构发展始末”,《中国档案》,2002年第4期,第11-13页.
    97 马长林:“旧中国征信机构发展始末”,《中国档案》.2002年第4期,第11-13页。
    98 马长林:“联合征信所史料一组”,《档案与史学》,1994年第3期,第18-21页.
    99 参见梁明高:“中国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王小奕主编:《世界部分国家征信系统概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91-194页。
    100 “厦门有了不诚信企业‘黑名单'”,《海峡都市报》,2005年7月14日。
    101 最高法拟建‘执行黑名单'解决执行难”,来源:信用中国http://www.ccn86.com。2007年8月8日访问。
    102 Jeremy Bentham,"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London,1978),chp.1,sec.2 in Ethical Theor/es,ed.A.I.Meldon(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67),p.369.
    103 关于幸福有不同的定义。边沁将幸福与快乐等同起来,而密尔坚持快乐有层次之分,比如理智的快乐要高于感官的快乐。其他哲学家则认为幸福涉及许多内在的价值。比如勇气、健康、知识和友谊等.
    104 Harry W.Jones,"The Creative Power and Function of Law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17 Vanderbilt Law Review 135,P.139.
    105 参见“最恨老鼠屎的是汤”,《中国青年报》,2004年5月19日。
    107[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3页。
    108 杨立新:“征信:诚信社会的权利让渡”,《检察日报》,2004年5月19日。
    109[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51页。
    110 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111[意]彼得罗·彭凡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30、32页.
    112 夏勇:《人权与人类和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70页.
    113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宣称:“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是人的自然的不可动摇的权利。”随后,尽管1804年《法国民法典》对所有法国公民在民事方面的权利(主要是人身权和财产权)进行了开创性的制度设计,但是对法人制度却毫无触及.参见尹田:《法国物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
    114[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814-815页。
    115 从法律上看,政治哲学中经常提到的“第三主体”既不是以营利为目的企业(商法中的商人),也不是享有行政权力的政府组织(行政法上的行政主体).在国家干预经济(尤其是市场竞争秩序规制和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行业协会、消费者组织之类“既非营利、亦非政府”的第三主体的法律资格及其权利义务等受到了经济法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参见鲁篱:《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16 江平:《法人制度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117 资料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118 截至2006年1月底,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已经收录自然人数4.86亿,并在全国范围内正式运行,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个人征信数据库.
    119 “国内首个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在上海开通”,来源: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2-03/28/content_335488.htm.2006年12月13日访问。
    120 张东华等:“建立信用档案的法律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56-59页.
    121 事实上,我国于2007年已经公布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征信”作为一个法律术语正式出现在2007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的条文中(该法第231条规定:“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12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38-539页.
    123 参见[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7页。
    124 “个人信息政府能否私用”,《华东新闻》,2006年1月19日。
    125 裴丽萍:“论个人征信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法律调整”,《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31-36页.
    126 代表委员谈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们不能等待”,来源: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20071h/content_551115.htm.2007年3月14日。
    127 2007年5月,巴拿马和多米尼加在中国制造的两款牙膏“Mr.COOL(酷先生)”和“EXCELL(卓越)”中发现了当地禁用的二甘醇,因而禁止这些牙膏在当地销售。随后,美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相继要求停止销售中国内地牙膏.同年8月,中国玩具在美国和英国因铅超标而被要求召回。加拿大总理推波助澜,表示要在2007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成员峰会期间探讨中国产品安全问题.参见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2007年8月17日的报道,于网址:http://www.cacs.gov.cn/DefaultWebApp/showNews.jsp?newsId=201420011423.国外还有媒体以“中国制造死亡”(What's made in China-death?)为噱头诬蔑中国产品,推行贸易保护主张,见James P.Pinkcrton,“Protecting China trade,not us”,2007年7月19日,Newsday.com,网址:http://www.newsday.com/news/columnists/ny-oppin 195298083jull9,0,7498775.column?coll=ny.news.columnists。另见新华网2007年8月2日:“商务部:诋毁‘中国制造'的实质是贸易保护主义”;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网站http://www.china-embassy.org/chn/xw/t376326.htm:“中国企业直面‘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信任问题”。2007年10月29日访问.
    128 曹林:“‘捧队查信用'暴露公众的规则弱势”,《潇湘晨报》,2007年1月31日.
    129 本部分论述引用了《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一书中的案例和一些数据.参见[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刘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第191-201页.
    130 根据有关资料,美国的消费信用余额在1946年为98亿美元,1996年上升到1.2万亿美元,2001年则达到了7.5万亿美元.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小汽车销量的2/3、电视机和洗衣机销量的1/2都是通过分期付款的方式推销到消费者手中。现在,美国近80%的市场交易是通过消费信用的方式完成的。参见陈文玲:“美国信用体系的构架及其特点——关于美国信用体系的考察报告(一)”,《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1-8页。
    131 Robert H.Cole and Robert Hancock,Consumer and Commercial Credi Management,Homewood,IL:Irwin,1964,p.211ff.
    132 Michael Miller,"Credit-Report Firms Face Greater Pressure",The Wall Street Journal,September 23,1991,p.1.
    133 即TRW公司,曾经位居美国消费者信用调查行业的“老大”,1996年与英国的The Great Univarsal Stores PCL 以及CNN合并,组成了现在的益百利公司.
    135 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142-146页。
    136 国家经贸委青年理论研究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课题组:“中国信用报告”——《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实践、政策、借鉴》,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88-91页。
    137 相关历史背景见Amanda L.Fuchs,"Why Courts Should Look Instead to the Legislative History",Copyright(?)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fall,2001,96 Nw.U.L.Rev.339.
    138 王小奕:《世界部分国家征信系统概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45页.
    139 裴丽萍:“论个人征信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法律调整之——以法律关系为线索”,《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第35页。
    140 参见“地方政府不必再建征信数据库”,《深圳商报》,2005年11月12日。
    141 参见北京市工商局:“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工商行政管理》,2004年第9期,第35页。
    142 王建明:“我国基础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问题及对策”,《情报杂志》,2004年第5期,第24-27页.
    143 王小奕主编:《世界部分国家征信系统概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
    144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关于我国征信行业建设和发展的若干问题及政策建议》,来源:www.xacredit.com/zonghe/2/2.htm。2006年12月12日访问。
    145 同时,随着社会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成为信息法律关系客体的信息的类型和范围,也会跟着不断地变化和发展.
    146 《世界人权宣言》第19条规定:“人人有主张发表自由的权利,此项权利得包括保持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及经由任何方法不分国界以寻求、接受并传播消息意见的自由。”此外,《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也明确规定:“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参见周云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立法评析”,《暨南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第54-61页。另见[俄]B·A·科佩洛夫:“论信息法体系”,《国外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第40页。
    147 Arno Penzias,Ideas and Information,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89,P.22.
    148 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149 黄瑞华:《信息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7-50页.
    150 齐爱民:“论信息法的地位与体系”《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39页。
    151 黄瑞华:《信息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第46-48页.
    152 郑成思:《郑成思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64-269页.
    153 参见郑成思、朱谢群:“信息与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5期,第41-49页。
    154 2003年5月,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改革《专利合作条约》工作组的第四届会议上,瑞士提出了有关专利法在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领域的透明措施的提案,以促使各成员国通过专利立法满足在专利申请中申报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来源的要求.参见齐爱民:“论信息法的地位与体系”《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41页.
    155 黄学忠:《经济信息知识手册》,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36-51页.
    156 谢新洲:《商业经济信息处理和检索》,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2页.
    157 参见周汉华:《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58 杨立新:“征信:诚信社会的权利让渡”,《检察日报》,2004年5月19日.
    159 See Explanatory Memorandum in OECD Guidelines on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and Transborder Flows of Personal Data.参见明俊等:《个人数据保护:欧盟指令及成员国法律、经合组织指导方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07页.
    160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1983年12月8日通过,1996年修正)第1条、第2条的规定。
    161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12条的规定。
    162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1987年9月5日通过,1996年修正)第三章“档案的管理”中的相关规定。
    163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四章“档案的利用职权和公布”中的相关规定。
    164 汪丁丁:“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二)”,《读书》,1995年第5期。
    165 See Jeffrey Rothfeder,Privacy for Sale,New York:Simon & Schuste,1992,pp.124-152.
    166 Black's Law Dictionwy认为,隐私权法(Privacy Law)就是保护一个人“自在”(to be left alone)的权利或限制公众获得其纳税、医疗记录等方面的个人信息。See Black's Law Dictionary,7~(th) edition,ST.PAUL,MINN.,1999,P1213.
    167 国家经贸委青年理论研究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课题组:“中国信用报告”——《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实践、政策、借鉴》,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97页。
    168 Richard Wasserstrom,"Privacy:Some Arguments and Assumptions",in Philosophical Dimensions of Privacy:An Anthology,Ferdinand Schoeman,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p.328.
    169 孔祥俊:《商业秘密保护法原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第76-104页。
    170 参见李昌麒:《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8-93页。
    171 马德普:“从亲爱、忠爱到自爱、博爱——论传统农业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感情原则”,《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第10-17页.
    172[英]彼得·斯坦:《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第294页。
    173 马俊驹:“财产权制度的历史评析和现实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第21页。
    174 参见刘飞宇:《转型中国的行政信息公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75 参见周汉华:《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76 杨立新:“征信:诚信社会的权利让渡”,《检察日报>,2004年5月19日。
    177 冯晓青:“试论商业秘密法的目的与利益平衡”,《天中学刊》,2004年第12期,第25-28页。
    178 See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2000(United Kingdom)[Z].Part1-2-(2)-b.
    179 李文涛:“浅论商业秘密权的限制”,《科学·经济·社会》,2000年第4期,第78-80页。
    180[美]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法律、权威与文化》,高鸿钧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5-28页.
    181 “敏感时刻切忌信息失灵”,《深圳特区报》,2005年6月29日。
    182 参见应飞虎:《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183 徐爱国:《名案中的法律智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5-198页。
    184 “信息的属性与社会进步”,《科技日报》,1994年8月31日.
    185 事实上,直到2007年4月,我国国务院才出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187 比如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并非所有的申请者都可以得到贷款机会。一些大学生拖欠归还贷款,甚至造成了其他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受阻。一些银行对新的助学贷款申请都“一刀切”的规定:暂不予受理。相关报道见:“人民视点:一边热盼 一边受阻 助学贷款怎么了?”,http://opinion.people.com.cn/GB/40604/3200410.html.2006年12月30日。
    188 马荣伟:“征信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麻烦”,《南方周末》,2004年1月20日.
    189 国家发改委经济所信用研究中心:“信用体系建设中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对策”,http://www.e521.com/ztjj/chengxin/700005/1216162909.htm。2007年5月10日访问.
    190 樊世清:“我国信息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中国信息导报》,1999年第1期,第19-20页。
    191 高考成绩查询费用过高早就受到了社会公众的质疑.据报,某市公安局利用垄断人口信息的特权,给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提供人口信息查询服务。中国移动等每卖一部手机都要去公安局核实机主提供的信息是否准确,每查询一条交给公安局5元钱.当该市发改委提出让各委办局共享人口信息时,对方拍着桌子说:“不用说你们来,就是市长来了也不能共享。”参见宋乐永:“政府信息共享五大尴尬”,《计算机世界》,2004年10月18日。
    192 宋乐永:“政府信息共享五大尴尬”,《计算机世界》,2004年10月18日。
    193 宋乐永:“政府信息共享五大尴尬”,《计算机世界》,2004年10月18日。
    194 查庆九:“公共信息公开渐成潮流并走向法制化”,《法制日报》,2003年4月11日.
    195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1988年9月5日通过)第2条、第31条、第32条的规定。
    196 其他法规、规章如《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国家秘密设备、产品的保密规定》、《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和其他物品标志的规定》、《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
    197 宗建文:“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两个基本问题”,来源:http://www.iolaw.org.cn/showarticle.adp?id=1097.2005年12月10日.
    198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10条的规定。
    199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11条、第13条的规定。
    200 刘复之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辞书》,长春:长春出版社,1991年版,第289页。
    201 “信息公开,改革管理方式的必然要求”,《江南时报》,2005年7月28日。
    202 这八条基本原则出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隐私保护与个人数据跨界流动的指导方针(OECD Guidelines on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and Transborder Flows of Personal Data)”的第二部分“国内适用的基本原则(Basic Principles of National Application)”,参见明俊等:《个人数据保护:欧盟指令及成员国法律、经合组织指导方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97-599页;另见周汉华:《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203 肖勇:“论国家信息政策法规的制定原则”,《情报科学》,2003年第12期,第1328-1334页.
    204 See Explanatory Memorandum in OECD Guidelines on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and Transborder Flows of PersonalData.参见明俊等:《个人数据保护:欧盟指令及成员国法律、经合组织指导方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21页.
    205[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206 美国法律经济学家科斯(R.H.Coase)指出。一些在法律上看来毫无疑问的做法实际上掩盖了不得不做出选择的实质。比如,人们一般将问题视为甲给乙造成了损害,因此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制止甲?但这是错误的。我们正在分析的问题具有相互性,避免对乙的损害将使甲遭受损害,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是:是允许甲损害乙,还是乙损害甲?无论法院的最终决定如何,保护一方的权利,就必然使另一方的权利受损,这一现象被称为权利冲突或权利的相互性。
    207 马海群主编:《信息法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4-111页.
    208 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250页.
    209 John Markoff,"Europe's Plans to Protet Privacy Worry Business",The New York Times,April 11,1991,p.A1.
    210 参见《个人数据保护:欧盟指令及成员国法律、经合组织指导方针》中“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1995年12月24日关于涉及个人数据处理的个人保护以及此类数据自由流动的指令(95/46/EC)”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隐私保护与个人数据跨界流动的指导方针”中的相关规定。明俊等:《个人数据保护:欧盟指令及成员国法律、经合组织指导方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11 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57页。
    212 夏勇,郭红欣:“论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法律对策”,《当代法学》,2003年第7期,第62-65页。
    213 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关于我国征信行业建设和发展的若干问题及政策建议》,www.xacredit.com/zonghe/2/2.htm。2006年11月30日访问。
    214 “央行回应手机欠费将进银行黑名单不会一票否决”,《北京青年报》,2007年4月23日。
    215 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307-308页.
    21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考察团:“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征信机构的特点与启示”,《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82期,第16-20页.
    217 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中国企业信用现状”,《中国企业报》,2002年8月9日。
    218 2007年9月19日,北京银行上市引起了业内多方的普遍关注。北京银行招股书附件《非员工自然人股东名册》列出了股东们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有细心人从身份证号码所透露出的出生年月信息中看出了蹊跷,其中一位持股超过130万股的股东,登记的身份证显示其出生于1997年,其购买该行原始股时只有1岁。于是,这家银行立即陷入了舆论漩涡,并招致了一连串的恶意联想。有人甚至呼吁,北京银行必须对此做出合理解释,并请求证监会对此进行调查。参见张东锋:“北京银行股东名单惊现‘娃娃股东'最小仅1岁”,《南方都市报》,2007年10月10日。
    219 “厦门有了不诚信企业黑名单”,《海峡都市报》,2005年7月14日。
    220 王利民:《民法·侵权行为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9页.
    221 吴汉东:“论信用权”,《法学》,2001年第1期,第44页。
    222 张俊浩:《民法学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58页。
    223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224 覃有土、李正华:“论商业信用与商业信用制度之构建”,《法商研究》,2003年第2期,第66-72页.
    225 李新天、朱琼娟:“论‘个人信用权'——兼谈我国个人信用法制的构建”,《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第96-104页.
    226 葛晨虹:“诚信是一种社会资源”,《江海学刊》,2003年第3期,第23-26页.
    227 吕志祥、廖荣:“论信用及信用体系的现代构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第15-19页。
    228 参见胡大武:《侵害信用权民事责任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7-9页.
    229 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151页。
    230 当关税壁垒在WTO规则的冲击下节节“败退”后,国际范围内的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为了阻却国外产品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或者保护国内消费者的利益,形形色色的“标准”便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关税“退居二线”后备受亲睐的贸易保护策略。
    231 李扬:“信息产品责任初探”,《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第74页。
    232 See Explanatory Memorandum in OECD Guidelines on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and Transborder Flows of Personal Data.参见明俊等:《个人数据保护:欧盟指令及成员国法律、经合组织指导方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35页.
    235 参见李扬:“信息产品责任初探”,《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该文主张信息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过错推定责任,销售者应为生产者的过错对消费者承担责任,事实上足一种严格责任,只是免责事由的宽泛程度有所不同。另见张桂红:“美国产品责任法的最新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法商研究》,2001年第6期.
    237 根据益百利征信白皮书《征信所(局)存在的必要性》中的提法,征信所(局)提供的基本产品是“信用证明”,该服务检索并匹配(信用)申请人的相关数据并将结果反馈给(征信)产品的用户,数据形式为原始数据或是加以总结后的信息。而“信用评级”和其他防范欺诈的(征信)产品都属于“深层服务”.
    238 Gertz v.Robert Weltch,Inc.,Supreme Courts of the United States,1974,418 U.S.323.94 S.Ct.2997,41 L Ed.2d.789.
    239 绝对特免权包括议会里的言论和行动、司法诉讼中的陈述、国家高级官员履行职责的陈述和配偶间的陈述;而有限特免权是指当能证明其所作之陈述不是出于恶意时,可免予被提起诽谤侵权损害之诉。参见薛波:《元照英美法词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126页;另见[英]P·H·科林:《英汉双解法律词典》(陈庆柏、王景仙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430页。
    243 See The 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FCRA),15 U.S.C.Section 1681.
    244 参见《个人数据保护:欧盟指令及成员国法律、经合组织指导方针》中“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1995年12月24日关于涉及个人数据处理的个人保护以及此类数据自由流动的指令(95/46/EC)”以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隐私保护与个人数据跨界流动的指导方针”中的相关规定。另见明俊等:《个人数据保护:欧盟指令及成员国法律、经合组织指导方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45 参见吴国平:“关于征信立法中几个重大疑难问题的探析”,《学海》,2005年第5期,第147-155页。
    246 徐美:“湘潭6大领域使用信用报告”,《湘潭晚报》,2007年7月20日。
    247 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2002年内部资料《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参考资料》,第192页。
    248 See The 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FCRA),15 U.S.C.Section 1681.
    249 周汉华:《域外个人数据保护法汇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50页。
    250 吕艳滨:“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制”,田禾主编:《亚洲法论坛》(第一卷),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页.
    251 信用增级权本质上属于自我形塑权,即自行决定“我是什么”的权利。每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立的,每一个人也有权决定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德国联邦宪法法院亦提及自我形塑权之保护:“每个人原则上得自由决定,是否或如何对第三人公众表现自己。”参见许文义:《个人资料保护法论》,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版,第61-62页。
    253 参见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第39-40页。
    254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6页.
    255 同上,第114页。
    256[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页。
    257 同上,第54、80页。
    258 同上,第121-122页、133页。
    259[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27页.
    260[美]曼昆:《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导论。
    261[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0-91页。
    262 吴越:《经济宪法学导论——转型中国经济权利与权力之博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90-193页。
    263 参见李昌麒:《经济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8-31页。
    264[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81页。
    265 晏智杰:《西方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干预》.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266[德]柯武刚、史曼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第523页。
    267 王珏:“政府要学会‘适位'”,《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4月22日。
    268 吴敬琏:“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国民经济管理》,2004年第9期,第5-8页.
    269 葛为芬:“论政府管制与信用建设”,《宁波党校学报》,2003年第5期,第67页。
    270 此外,美国信用管理协会、信用报告协会、美国收账协会等一些民间机构在信用行业的自律管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271 参见陈文玲:“美国信用体系的构架及其特点——关于美国信用体系的考察报告(一)”,《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第2页。
    272 吴敬琏:“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国民经济管理》,2004年第9期,第5-8页。
    273 政府对市场主体尤其是企业的监管,比如工商部门对企业的分类监管,与政府对征信市场的监管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前者可以被认定为微观的规制,那么后者就是宏观的调控。
    274 张丽红:“信用信息共享的国际经验分析”,《广东经济》,2006年第3期,第59页。
    275 资源可以分为自然资源和制度资源,前者来源于自然界。如动植物、能源、矿物、人的体力和智慧,而后者是源于人类有意识的设计创造,比如知识产权、进出口配额、法律制度等;前者为个人单独生存所必需,如衣服、食品等,而后者乃人类群居所必需,并因独居而消逝,如名誉、尊严、平等的生存机会等.信用不是“天赋”的,它来源于社会也需要回到社会中去.参见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276 “亟待建立信用记录体系惩治失信”,来自:信用中国www.eredit.china.com.2005年11月18日。
    277 “洛克在《政府论》中说道:“法律按其真正的含义……是指导一个自由而有智慧的人去追求他的正当利益”,杰斐逊在《独立宣言》中也有类似表述:"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s,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Liberty,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参见[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5-36页;另见: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by Thomas Jefferson between June 11 and June 28,1776.
    278 “电话缴费信息纳入个人信用记录”,来源:中国新闻网,2007年4月22日。
    279 李凌燕:《消费信用法律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3页。
    280 “亟待建立信用记录体系惩治失信”,来自:信用中国www.creditchina.com.2005年11月18日.
    281[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70页.
    282 《圣经·马太福音25:29》.
    283 See The 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FCRA),15 U.S.C.Section 168li.
    284 Eric A.Posner:"The Regulation of Groups:the Influence of Legal and Nonlegal Sanctions on Collective Action",63U.ChiL.Rev.133(1996)(Ⅱ.B).
    285 鲁篱;“非法律惩罚——以行业协会为中心展开的研究”,王全兴主编:《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81-193页.
    286 参见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北京: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203页.
    287 “失信惩罚机制的设计和维护”,来源:http://www.china315.com。2006年12月28日访问.
    288 “亟待建立信用记录体系惩治失信”,来自:信用中国www.creditchina.com.2005年11月18日.
    289 这里的“预防”不仅包括对失信者再次产生失信冲动的特殊预防,还包括通过对失信者的惩罚,教育和威慑其他企业和个人努力避免出现失信的一般预防.
    290 See The 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FCRA),§605.Reqirements relating to information contained in consumer reports [15 U.S.C.§ 1681c].
    291 “苏州9项措施支持社会信用建设激励守信企业”,《江南时报》,2005年11月21日。
    293 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New York,Mentor Books,1964,p.ⅳ.
    294 吴晶妹:《现代信用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295 秦辉等:“论我国征信法的构建”,《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2月总第66期,第70-74页.
    296 何德平:“个人信用制度与个人信用立法”,《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第101页。
    297 徐孟州、侯作前:“市场经济、诚信政府和经济法”,《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
    298 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78-88页。
    299 张守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中国经济法学精粹》(2001年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300 参见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76-280页。
    301[美]考埃特等:《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石晓军、张振霞译,北京:机械出版社,2001年版,第443页。
    302 马海群主编:《信息法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85页。
    303 “建立失信惩罚机制”,http://zgb.mofcom.gov.cn/aarticle/bi/200307/20030700109816.html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3.[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英]洛克:《政府论》(下篇),叶启芳、瞿菊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5.[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6.[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7.[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8.周楠:《罗马法原论》(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9.[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冯兴元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0.[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刘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11.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版。
    12.[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
    13.[美]考埃特等:《演进着的信用风险管理》,石晓军、张振霞译,北京:机械出版社,2001年版。
    14.钟楚南主编:《个人信用征信制度》,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15.林钧跃:《社会信用体系原理》,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16.王小奕主编:《世界部分国家征信系统概述》,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7.张维迎:《信息、信任与法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18.马海群:《信息法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9.李凌燕:《消费信用法律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20.[美]弗里德曼:《选择的共和国:法律、权威与文化》,高鸿钧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1.李向阳:《企业信誉、企业行为与市场机制——日本企业制度模式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2.郑也夫:《信任论》,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版。
    23.冯建伟:《信息新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24.靖继鹏、吴正荆:《信息社会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5.周汉华:《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6.刘飞宇:《转型中国的行政信息公开》,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李昌麒:《经济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8.卢代富:《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学和法学分析》,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29.梁慧星:《民法解释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0.曾康霖、张庚:《信用论》,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
    31.国家经贸委青年理论研究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课题组:《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理论、实践、政策、借鉴》,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32.曾世雄:《民法总则之现在与未来》,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3.孔祥俊:《商业秘密保护法原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34.魏昕、博阳:《诚信危机——透视中国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35.吴晶妹:《现代信用学》,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36.张为华:《美国消费者保护法》,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37.孙智英:《信用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38.喻敬明等:《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39.盛洪:《经济学精神》,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40.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1.《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版。
    42.郭卫华等:《网络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对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3.蒋坡:《国际信息政策法律比较》,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4.娄耀雄:《信息法研究》,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45.[美]曼昆:《经济学原理》,梁小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版。
    46.崔维:《论信用权的内涵及其法律保护》,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47.郭奕:《我国信用征信法律制度之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48.徐刚:《个人信用征信若干法律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04硕士学位论文。
    49.应飞虎:《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0.李颖:《企业信用文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51.明俊等:《个人数据保护:欧盟指令及成员国法律、经合组织指导方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52.王金献:《现代企业管理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3.[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54.朱慈蕴:《公司法人格否认法理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5.[意]彼得罗·彭凡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6.夏勇:《人权与人类和谐》,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7.尹田:《法国物权法》,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58.[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59.江平:《法人制度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60.郑成思:《郑成思文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1.黄瑞华:《信息法》,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
    62.周汉华:《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63.孔祥俊:《商业秘密保护法原理》,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年版。
    64.[英]彼得·斯坦:《西方社会的法律价值》,王献平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65.徐爱国:《名案中的法律智慧》,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6.吴越:《经济宪法学导论——转型中国经济权利与权力之博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67.鲁篱:《行业协会经济自治权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8.王利民:《民法·侵权行为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69.张俊浩:《民法学原理》,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0.王泽鉴:《侵权行为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1.胡大武:《侵害信用权民事责任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72.薛波:《元照英美法词典》,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3.[英]P·H·科林:《英汉双解法律词典》,陈庆柏、王景仙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
    74.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司:2002年内部资料《企业和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参考资料》。
    75.周汉华:《域外个人数据保护法汇编》,《英汉双解法律词典》,陈庆柏、王景仙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76.许文义:《个人资料保护法论》,台北:三民书局,2002年版。
    77.[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78.晏智杰:《西方市场经济下的政府干预》,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年版。
    79.[德]柯武刚、史曼飞:《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0.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北京:群众出版社,1995年版。
    81.杨立新:《人身权法论》,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6年版。
    82.[美]罗纳德·L·汤普森:《信息技术与管理》,陈丽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83.[美]N·维纳:《控制论》(第二版),赦季仁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63年版。
    84.钟义信:《信息科学原理》,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5.邢志强、韩淑芳:《信息竞争论》,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夏勇、郭红欣:“论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法律对策”,《当代法学》,2003年第7期。
    2.郑成思:“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市场信息安全与信用制度的前提”,《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3.王锐等:“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法学思考”,《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
    4.杜微:“论我国征信法律制度的建立”,《当代法学》,2002年第9期。
    5.秦辉:“论我国征信法的构建”,《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6.许立新等:“征信法律制度研究”,《经济法论丛·第四卷》(漆多俊主编),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年版。
    7.张守文:“论经济法的现代性",《中国经济法学精粹》(2001年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8.齐爱民:“论信息法的地位与体系”,《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9.秦辉等:“论我国征信法的构建”,《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2月。
    10.徐孟州、侯作前:“市场经济、诚信政府和经济法”,《江海学刊》,2003年第4期。
    11.汪丁丁:“为《读书》写的经济学(之二)”,《读书》,1995年第5期。
    12.吕志祥、廖荣:“论信用及信用体系的现代构建”,《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3.吴汉东:“论信用权”,《法学》,2001年第1期。
    14.覃有土、李正华:“论商业信用与商业信用制度之构建”,《法商研究》,2003年第2期。
    15.李新天、朱琼娟:“论‘个人信用权'——兼谈我国个人信用法制的构建”,《中国法学》,2003年第5期。
    16.葛晨虹:“诚信是一种社会资源”,《江海学刊》,2003年第3期。
    17.王淑芹:“信用研究述评",《哲学动态》(京),2002年第11期。
    18.王利民:“关于诚信的法学思考”,《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京),2002年第5期。
    19.冯果:“由封闭走向公开——关于商事信用的若干理论思考”,《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1期。
    20.宋希仁:“论信用和诚信”,《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5期。
    21.徐可强:“拒绝重蹈韩国覆辙央行起草征信法”,《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3月16日。
    22.杨立新:“征信:诚信社会的权利让渡”,《检察日报》,2004年5月19日。
    23.查庆九:“公共信息公开渐成潮流并走向法制化”,《法制日报》,2003年4月11日。
    24.马荣伟:“征信可能给商业银行带来的麻烦”,《南方周末》,2004年1月20日。
    25.葛为芬:“论政府管制与信用建设”,《宁波党校学报》,2003年第5期。
    26.杜恂诚:“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信用制度的演进”,《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4期。
    27.马长林:“旧中国征信机构发展始末”,《中国档案》,2002年第4期。
    28.黄茂钦:“国家干预的合法性:法律社会理论的认知”,单飞跃、卢代富等:《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视域的解读》,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9.程合红:“商事人格权刍议”,《中国法学》,2000年第5期。
    30.翟学伟:“熟人社会阻碍现代化进程”,《人民论坛》,2006年第10期。
    31.余杰:“美国与中国,谁更‘个人主义'?——读福山《信任》”,《书屋》,2003年第2期。
    32.何轩:“家族企业的信任”,《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2月14日。
    33.“征信机构缺失威胁中国金融业发展”,《参考消息》,2005年10月20日。
    34.宋显忠:“合理性、合法性与现代法治——法律社会学研究提要”,高鸿钧主编:《清华法治论衡》第三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5.陈文玲:“美国信用体系的构架及其特点——关于美国信用体系的考察报告(一)”,《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6.刘长林:“论信息的哲学本性”,《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4期。
    37.傅平:“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在认识论上提出的一些问题”,《哲学研究》,1981年第1期。
    38.张东华等:“建立信用档案的法律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39.“个人信息政府能否私用”,《华东新闻》,2006年1月19日。
    40.裴丽萍:“论个人征信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法律调整”,《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41.地方政府不必再建征信数据库”,《深圳商报》,2005年11月12日。
    42.北京市工商局:“完善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工商行政管理》,2004年第9期。
    43.王建明:“我国基础信用信息共享机制的问题及对策”,《情报杂志》,2004年第5期。
    44.郑成思、朱谢群:“信息与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4年第5期。
    45.马德普:“从亲爱、忠爱到自爱、博爱——论传统农业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感情原则”,《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46.马俊驹:“财产权制度的历史评析和现实思考”,《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
    47.冯晓青:“试论商业秘密法的目的与利益平衡”,《天中学刊》,2004年第12期。
    48.宋乐永:“政府信息共享五大尴尬”,《计算机世界》,2004年10月18日。
    49.李文涛:“浅论商业秘密权的限制”,《科学·经济·社会》,2000年第4期。
    50.“央行回应手机欠费将进银行黑名单不会一票否决”,《北京青年报》,2007年4月23日。
    5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考察团:“英国、德国和意大利征信机构的特点与启示”,《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82期。
    52.吴汉东:“论信用权”,《法学》,2001年第1期。
    53.李扬:“信息产品责任初探”,《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
    54.鲁篱:“非法律惩罚——以行业协会为中心展丌的研究”,王全兴主编:《经济法前沿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55.吴国平:“关于征信立法中几个重大疑难问题的探析”,《学海》,2005年第5期。
    56.吕艳滨:“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制”,田禾主编:《亚洲法论坛》(第一卷),北京: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7.王珏:“政府要学会‘适位'”,《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4月22日。
    58.吴敬琏:“中国政府在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国民经济管理》,2004年第9期。
    59.叶世清:“征信:一个法律悖论”,《经济体制改革》,2007年第1期。
    60.国家发改委经济所信用研究中心中国信用体系建设课题组:“信用体系建设中信用信息开放问题”,http://www.ahxy.org.cn/news/shownews.asp?newsid=632。
    61.最高法拟建‘执行黑名单'解决执行难",来源:信用中国http://www.ccn86.com。
    62.“信用概念的制度分析”,http://eredit.icxo.com/htmlnews/2004/04/08/184393.htm。
    63.“人民视点:一边热盼 一边受阻 助学贷款怎么了?”,http://opinion.people.com.en/GB/40604/3200410.html,
    64.宗建文:“我国信息安全立法的两个基本问题”,http://www.iolaw.org.cn/showartiele.asp?id=1097。
    65.国家发改委经济所信用研究中心:“信用体系建设中信用信息的开放与对 策”,http://www.e521.com/ztjj/chengxin/700005/1216162909.htm。
    66.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关于我国征信行业建设和发展的若干问题及政策建议”,http://www.xacredit.com/zonglle/2/2.htm。
    67.“失信惩罚机制的设计和维护”,http://www.ehina315.com 2005-2-28。
    68.“我国立例‘征信'”,http://www.news.xinhuanet.com/credit/2003-04/16/content_835510.htm。
    69.“信用概念的制度分析”,http://credit.icxo.com/htmlnews/2004/04/08/184393.him。
    1.Black's Law Dictionary,7th edition,ST.PAUL,MINN.,1999,p.1213.
    2.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y English(New Edition),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7,p.241.
    3.Sally Engle Merry,"Rethinking Gossip and Scandal",in Donald Black ed.,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Social Control,Academic Press,1984.
    4.Harry W.Jones,"The Creative Power and Function of Law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17 Vanderbilt Law Review 135,p.139.
    5.Jeffrey Rothfeder,Privacy for Sale,New York:Simon & Schuste,1992,pp.124-152.
    6.John Markoff,"Europe's Plans to Protect Privacy Worry Business",The New York Times,April 11,1991,p.A1.
    7.Amanda L.Fuchs,"Why Courts Should Look Instead to the Legislative History",Copyright(?)Northwestern University Law Review,fall,2001,96 Nw.U.L.Rev.339.
    8.Robert H.Cole and Robert Hancock,Consumer and Commercial Credit Management,Homewood,IL:Irwin,1964,p.211ff.
    9.Michael Miller,"Credit-report Firms Face Greater Pressure",The Wall Street Journal,September 23,1991,p.1.
    10.Arno Penzias,ldeas and Information,New York:W.W.Norton & Company,1989,p.22.
    11.Richard Wasserstrom,"Privacy:Some Arguments and Assumptions",in Philosophical Dimensions of Privacy:An Antholog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p.328.
    12.Jeremy Bentham,"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London,1978),chp.1,sec.2 in Ethical Theories,ed.A.I.Meldon(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67),p.369.
    13.Newman,J.Wilson,1956,"Dun & Bradsteet:For the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of Trade",in Daniel KleinI ed.,Reputation,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97.
    14.Marshall 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New York,Mentor Books,1964,p.ⅳ.
    15.Gertz v.Robert Weltch,Inc.,Supreme Courts of the United States,1974,418 U.S.323.94 S.Ct.2997,41 L Ed.2d.789.
    16.OECD Guidelines on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and Transborder Flows of Personal Data.
    17.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 2000(United Kingdom).
    18.The Fair Credit Reporting Act(FCRA),15 U.S.C.Section 168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