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理念下政府信息传播体系初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政府信息传播现象是自人类社会出现了政府就存在了,但是真正意义上探索政府信息传播却是近三十年的事情,可以说政府信息传播是一个古老的而又现代的研究课题,本文只是初步研究其中一个十分狭窄的范畴——政府信息传播体系,基本内容概括如下:
     首先,作者认为只有社会发展条件成熟,从传统型模式、官僚制模式,发展到新公共管理模式后,政府信息传播体系才由隐性状态被人们认识到其存在,才具有研究的价值。所以,公共管理作为政府信息传播体系的背景,特别是公共管理理念对政府信息传播体系的影响是研究的前提。
     其次,在公共管理理念的引领下,由信息和政府信息的概念推导出政府信息传播的概念,再推导出政府信息传播体系的概念,并从公共管理多元主体的视角观察和解读了概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体系的要素、结构和运行模式。再次,与上文的论述相呼应,政府信息传播体系也充分体现了公共管理的理念,具体表现在政府信息传播体系的传播原则、机制以及公共管理职能等方面,这是对政府信息传播体系的更深入的论述。
     最后,从政府内部的改革、政府对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培育,以及体系中其他要素的发展等来探讨政府信息传播体系的构建,希冀能够使人们在感性认识政府信息传播体系的同时,更能够在实践上具有操作指导和具体举措。
The communication phenomenon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emerged when the government had been established in human society. However, we started to research this phenomenon carefully in the last 3 decades. So research on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is an ancient subject but it developed rapidly. In this paper, only a preliminary study in which a very narrow area,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summarized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would be recognized from recessive state, only with the maturity of society developing conditions which grew up from traditional model and bureaucracy model to new public management. As the background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the influence of public management philosophy is the premise of this research.
     Secondly,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inspired from the concept of government dissemination which derived from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and government information, under the guidance of public management ideas. The author observes and interprets the philosophy with multiple perspectives of public management.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elements, structure and operation mode of this system.
     Moreover,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gives full expression to the concept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specifically in the communication principles, mechanism and administration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are discussed deeply.
     Finally, the structur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discussed with the internal reform of government, the cultivation of market and social forces, and some other interrelated elements. The operating instructions and specific initiatives will be concluded from this paper, as well as the perceptual knowledge.
引文
[1]黄健荣等著:《公共管理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0-93页。
    [1] [美]简·芳汀著,邵国松译:《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26页。
    [2]黄健荣等著:《公共管理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1]宋德福主编:《中国政府管理与改革》,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页;转引自张创新主编:《中国当代政府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2]张创新主编:《中国当代政府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37页。
    [1]黄健荣等著:《公共管理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1页。
    [2] Hood, Christopher (1998). The Art of the State: Culture, Rhetoric, and Public Management. Oxford: Claremont Press, p.3.转引自黄健荣等著:《公共管理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94页。
    [3]余敏江:《论公共管理价值生成的宪政基础》,《理论与改革》,2004年6期。
    [1]黄健荣等著:《公共管理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2] [澳大利亚]欧文·E·休斯,沈卫裕译:《新公共管理的现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3] Held, David & Mc Grew, Anthony, et al. (2000). Global Transformations: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p. 16.转引自黄健荣等著:《公共管理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1] Yehezkel Dror (2002). The Capacity to Govern: A Report to the Club of Rome, London: Frank Cass Publishers, p. 73.转引自黄健荣等著:《公共管理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2页。
    [2]黄健荣等著:《公共管理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1]黄健荣等著:《公共管理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22-23页。
    [1]黄健荣等著:《公共管理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35-436页。
    [2]孟广均等著:《信息资源管理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页。
    [1]刘恒等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转引自陈晶晶:《杭州市政府信息传播及其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9年5月。
    [2]高波著:《政府传播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转引自陈晶晶:《杭州市政府信息传播及其策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浙江大学,2009年5月。
    [3]夏义堃:《公共信息资源的多元化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28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2007年4月5日。
    [5] [法]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郭俊:《加强和改进我国政府信息传播对策的思考》,《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5月。
    [2]林雪榕:《论政府公共信息传播法的制定》,《法制时代》,2004年第1期;转自高波:《我国政府传播论》(博士学位论文),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1]张永桃主编:《行政管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7-90页。
    [2]徐晓林编著:《数字城市政府管理》,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2-93页。原文是3G为G-G,G-B,G-C。政府与社会(G-C,Government - Civil Society)被分成具有群体意义的政府与非营利组织(G-N)和政府与公众(G-P)。
    [1]周庆山著:《传播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55页。
    [1] [英]麦奎尔等著,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转引自周庆山著:《传播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2]周庆山著:《传播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5-55页。
    [3] [英]麦奎尔等著,祝建华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转引自周庆山著:《传播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9页。
    [1]杨占营:《新公共管理价值观评析兼及公共管理发展的新方向》,《公共行政与人力资源》,2006年2期。
    [1]胡笑燕:《互联网环境下政府信息传播的政府-媒介-公众互动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第7页。
    [1] [美]曼瑟·奥尔森著,苏长和译:《权利与繁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17页。
    [1]魏大统:《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部门协力创造就业之初步分析——以劳委会“永续就业工程计划”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台湾国立政治大学,中华民国92年(2003年),第43-46页。
    [1]康锋:《论行政告知——一种指向社会的政府信息传播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2001年,第8页。
    [2]颜海著:《政府信息公开理论与实践》,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1]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著,孙柏瑛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2页。
    [1] [美]彼得·德鲁克著,闾佳译:《管理前沿》,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页。
    [2]黄健荣等著:《公共管理新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456页。
    [1]焦宝文主编:《政府CIO战略管理与技术实施》,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 [英]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转引自夏义堃著:《公共信息资源多元化管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2页。
    1.[澳]欧文·E·休斯,彭和平等译.公共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美] B·盖伊·彼得斯,吴爱明等译.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
    4.[美]曼瑟·奥尔森,苏长和等译.权利与繁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孙柏瑛等译.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夏义堃.公共信息资源多元化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7.颜海.政府信息公开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8.刘飞宇,王丛虎.多维视角下的行政信息公开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黄健荣等.公共管理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焦宝文.政府CIO战略管理与技术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美]简·芳汀,邵国松译.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2.顾丽梅.信息社会的政府治理:政府治理理念与治理范式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13.张创新.中国当代政府管理模式与方法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14.周庆山.传播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5.程喜乐.网络时代知识创新中的信息传播模式与机制[D],厦门:厦门大学,2006.
    16.高波.我国政府传播论[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
    17.白献阳.公共信息传播机制研究[D],石家庄:河北大学,2006.
    18.潘宏筠.论沟通型政府的构建[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
    19.康锋.论行政告知——一种指向社会的政府信息传播机制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1.
    20.于兴华.公共危机中地方政府信息传播机制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21.魏大统.非营利组织与政府部门协力创造就业之初步分析——以劳委会“永续就业工程计划”为例[D],台湾:台湾国立政治大学,2003(中华民国92年).
    22.陈晶晶.杭州市政府信息传播及其策略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23.胡笑燕.互联网环境下政府信息传播的政府-媒介-公众互动机制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6.
    24.[澳]欧文·E·休斯,沈卫裕译.新公共管理的现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6).
    25.杨威,张蕾.政府信息传播:危机管理有效实施的基点[J],求索,2007(8).
    26.尹淑兰.论政府信息传播的特点和技巧[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
    27.骆正林.基层政府在村民选举中的信息传播[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4).
    28.唐玉环.论构建促进农民政治认同的信息传播机制[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
    29.吴蜀红.政府信息资源公众获取的保障研究[J],图书馆,2004(6).
    30.颜海娜.政府公共政策传播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探索,2001(5).
    31.郭俊.我国政府信息传播的历史考察[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32.郑则文,廖晓明.论公共信息管理系统在提升政府危机管理能力中的作用[J],行政与法,2006(6).
    33.李政.美国政府信息传播利用的技术与政策[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1990(12).
    34.陈庆云等.公共管理理论研究:概念、视角和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05(3).
    35.美国首任联邦CIO:以信息化让民众监督政府[EB/OL].(2009-8-11) [2010-8-5].http://www.e-gov.org.cn/news/news004/2009-08-11/104098.html.
    36.国务院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EB/OL].(2007-4-27)[2010-10-8].http://www.gov.cn/zwgk/2007-04/24/content_592937.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