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图景与电视话语选择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北京奥运开幕式,是我国建国以来最盛大的国家庆典,充分调动民族经典符号与现代科技手段,展示了古老中国的伟大文明与共和国和平崛起的宏愿,赢得世界性赞誉。在3.14拉萨骚乱、奥运火炬海外传递受阻、汶川大地震等纷纷扰扰的国际舆论背景下,少数海外媒体表达了对中国、对北京奥运的抵制与质疑。在远非平等的国际话语秩序内,在北京奥运会这个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场域中,我们应积极向世界说明历史的和现今的中国,成为中国意义与价值的有效输出者和阐释者。
     当前中国的电视研究大多停留在经验实证主义理论的运用上,无法深刻揭示复杂文化语境中电视的文本特性。批评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流派方法,为我们研究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电视文本提供了一种解释性、情境化和建构性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整合出一个包括语境分析、文本分析和阐释分析的三维研究框架。通过对中国、日本、美国、英国、法国等5个国家京奥开幕式电视文本的比较,研究符号系统的意义生成机制、意义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变异及产生的原因,为以后的国家形象传播总结共享机制。
     语境分析,从历史语境和社会语境两个维度,梳理奥运会开幕式的电视转播史以及2008年中国所处的波诡云谲的国内外媒介环境,从而了解媒介发展(尤其是电视媒体)在奥运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勾勒出中国媒介话语在国际话语体系中的位置,理解京奥开幕式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
     文本分析,包括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两个部分。宏观分析,通过描述京奥开幕式意义的符号呈现方式,分析如何利用已有的中国元素来呈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归纳梳理如何吸收、转化已有的中国元素的意义生成机制。微观分析,将中国CCTV、美国NBC、英国BBC、日本NHK、法国2台的京奥开幕式电视文本进行横向比较。从文本结构、解说框架和镜头语言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比较,试图厘清各国电视文本意识形态的呈现策略。
     阐释分析,在分析比较京奥开幕式5国电视文本异同的基础上,运用萨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阐释各国电视转播文本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变异的原因。由于意识形态的“东西分立”、文化差异的根深蒂固、国家利益至上的必然选择,西方借助强大的信息传播网,用“他们/我们”的话语呈现策略,支配、重构、控制东方。西方社会对北京奥运会的褒贬不一都可以在“东方主义”话语下找到注解。
     电视话语的共享机制。当东西方文明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实现对话与交流时,我们获得了以西方为参照系深刻检视自我的宝贵机会:中国在世界眼中不应该只是一个“经济大国”,更应该是一个“文化大国”。借助奥运文化传播契机,了解电视文本话语秩序的转型趋势,建立更为国际化的议程设置和主题,使我们的媒介话语更和谐地纳入国际话语体系,进一步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传播效果,使世界了解中国、理解中国、信任中国。
The Beijing Olympic Opening Ceremony was the most grand celebration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which sufficiently applied the classical sign of nation and the modern technology of world. It had shown the great civilization of ancient Chinese and the great aspirations of peace rising as well as attained world praise. In the troublous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opinion environment including the Lhasa riots, the frustration for the Olympic Games torch overseas transmission, Wenchuan earthquake and so on, the overseas media especially the western media had expressed the resistance and question to China and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exchanges for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we should positively introduce the China's image in the past and now and become the effectively exporter and elucidator to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China.
     At the present, Chinese TV studies have mostly applied on positivism theory which is unable to deeply reveal the TV text attribute in the complicated culture context. The theories and school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DA) provide an interpretative, contextual and constitutive method to research the TV text for the Beijing Olympic Opening Ceremony. On this basis, we had intergated a three-dimension analytical framework including context analysis,text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analysis. Compared to the Tv text of CCTV, NBC, BBC, NHK and France channel 2(F2), we should research the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textual meanings of semiotic system, the significance variation and the reason in th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sum up the sharing mechanism for the nation's image communication in the future.
     The context analysis including historical and social context analysis, we should comb the history of television relaying about the Beijing Olympic Opening Ceremony and the complicated the public opinion environment at home and abroad in 2008. So then, we can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media development in the course of the Olympic culture diffusion, outline the position which the Chinese media discourse in the international discourse system, comprehe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to China and world.
     The text analysis includes macro-analysis and micro-analysis. In the macro-analysis, we should describe the symbolic meaning of the Beijing Olympic Opening Ceremony, analysis how to use the exsiting Chinese elements to pres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ontempory civilization, conclude the generative mechanism of textual meanings which to absorb and transform the exsiting Chinese elements. In the micro-analysis, we should compare with the Tv text of CCTV, NBC, BBC, NHK and F2 from 3 aspects including text structure, explanation framework and realflow and get down the representation strategies of ideology in the TV text of each country.
     The explanation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differences from 5 countries' TV texts, have applied on the theory of Said, that is Orientalism which contributes to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the misreading of TV texts in the interculture communication. Because of the ideology antagonism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deeply rooted cultural difference and the highest state interests, the Western with the help of the powerful network have applied the discourse strategy about "them/us" for dominating and reconstructing the Eastern. We can find the explanatory notes from the critically-acclaimed attitude about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in the western society.
     The last part is the sharing mechanism of the TV discourse. In the course of the Beijing Olympic Games, the civilization clash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we could obtain the precious chance which reflect upon ourselves contrasting the Western. Though we seemed to the world, China should not be a economic giant but a cultural giant. We should draw support from the chance of the Olympic cultural communication, understand the restructuring tendency of the discourse order about the TV texts, construct the more international agenda-setting, promote the soft power of Chinese culture, increase the effect of communication and make the world to understand and trust China.
引文
①胡鞍钢、张晓群,《中国传媒迅速崛起的实证分析》,《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3期,第24-34页。
    ①刘康,《如何打造丰富多彩的中国国家形象?》,《新闻大学》,2008年第3期,第1-6页。
    ②冯惠玲,胡百精,《北京奥运与文化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16-25页。
    1汪振城,《电视文本的特性——约翰·菲斯克电视文本理论解读》,《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第40-43页。
    ①管文虎等著,《国家形象论》,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页。
    ②徐小鸽,《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题》,载于刘继南著,《国际传播——现代传播论文集》,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①汪三汉,《媒介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年第3期,第81-84页。
    ①庹继光,《北京奥运会信息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博弈》,《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第1-4页。
    ②冯惠玲,胡百精,《北京奥运会与文化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第16-25页。
    ③涂光晋,宫贺,《北京奥运与国家形象传播中的议程建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7期,第6-7页。
    ①[英]约翰·B.汤普森著,高铦等译,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②以上五国北京奥运开幕式电视文本均下载自互联网,下载地址如下:美国NBC,http://www.mininova.org/tor/1679166英国BBC,http://www.mininova.org/tor/1676926法国2台,http://www.mininova.org/get/1678364日本NHK,http://www.mininova.org/tor/1702835中国CCTV,http://www.mininova.org/tor/1676625。
    ① Martin, J. R. Close Reading:Functional Linguistics as Tool for Critical Analysis [A]. In L. Unsworth (ed.). Researching Language in Schools and Communities:Functional Linguistics Approaches[C]. London:Cassel,2000. p87.
    ②张红燕,《论批评性话语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29-34页。
    ① Wodak, R. and Meyer, M.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 Sage Publications,2001. p9。
    ② Fowler, R. On Critical Linguistics [A]. In C. R. Cadas Coulthard and Malcolm Coulthard (eds.).Texts and Practices: Reading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p4。
    ③Wodak, R. and Meyer, M.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 Sage Publications,2001. p9。
    ④ Blommaert, J.Discourse:AcriticalIntroduction[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p24。
    ⑤[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9页。⑥辛斌,《语篇互文性的批评话语分析》,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专业1999年博士论文
    ①[美]波林·罗斯诺著,张国清译,《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②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2页。
    ③[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曹雷雨等译,《狱中札记》,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年版,第316页。
    ④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9页。
    ⑤[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⑥[荷]梵·迪克著,施旭等编译,《话语心理社会》,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70-171页。
    ①Van Dijk, T. A. Ideology: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 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8. p39。
    ②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③ Allen Lane,For Marx[M],The Penguin Press,1969, p233-234。
    ④[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曹雷雨等译,《狱中札记》,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年版,第214页。
    ①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页。
    ② Fairclough, N. Analysing Discourse: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Research[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3.p9.
    ③ Allen Lane,For Marx[M],The Penguin Press,1969,p367.
    ①Forgacs D.,A Gramsci Reader[M],London:Lawrence & Wishart,1988,p231.
    ②Habennas J.,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M],Boston:Beacon Press,1971,p324.
    ③张红燕,《论批评性话语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29-34页。
    ④张红燕,《论批评性话语分析》,《内蒙占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第29-34页。
    ①Foucault M., Power and Knowledge[M], Brighton:Harvester,1980,p216.
    ②黄念然,《当代西方文论中的互文性问题》,《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3期,第15-21页。
    ③[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
    ①[美]约翰·菲斯克著,祁阿红、张鲲译,《电视文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56页。
    ②[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94-95页。
    ①纪卫宁,《话语分析——批判学派的多维视角评析》,《外语学刊》,2008年第6期,第76-79页。
    ②[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①[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68页。
    ②Fairclough, N.Analyzing Discourse:TextualAnalvsis for SocialResearch[M]. Routledge,2003.p36
    ③纪卫宁,《话语分析——批判学派的多维视角评析》,《外语学刊》,2008年第6期,第76-79页。
    ①[荷]梵·迪克著,施旭、冯冰编译,《话语 心理 社会》,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68页。
    ②[荷]梵·迪克著,施旭、冯冰编译,《话语 心理 社会》,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77页。
    ③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0页。
    ①[荷]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②纪卫宁,《批判学派的多视角研究——<批评话语分析方法>评介》,《山东外语教学》,2007年第3期,第7-10页。
    ①[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②Wodak, R. andMeyer, M.Methods ofCriticalDiscourse Analysis[M]. Sage Publications,2001. p69。
    ①[英]约翰.B.汤普森,高铦等译,《意识形态和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04页。
    ①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2页。
    ②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63页。
    ①张红燕,《语言、思想及权力:2004年美国总统辩论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南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03级博士论文
    ①[英]诺曼·费尔克拉夫,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69页。
    ①Van Dijk. Text and context[A]. Explorations in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M]. Longman,1977. p138。
    ①贺晓宏、陈国强,《奥运电视报道的三个阶段》,《中国电视》,2008年第6期,第41-45页。
    ②[澳]凯文·高斯帕、格琳达·科波拉尔著,张秀萍、王世让译,《奥运人生》,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③卢群、赵兴玉,《奥运电视转播发展历程及技术发展现状(上)》,《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年第3期,第44-47页。
    ①种莉莉,《奥运会与电视媒体的互动发展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第20-22页。
    ②《奥运会的科技里程碑》,《每周电脑报》,2008年8月18日,第14-15页。
    ①王建宏、霍振恒,《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展望高清电视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4期,第58-59页。
    ②王建宏、霍振恒,《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电视转播展望高清电视的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4期,第58-59页。
    ①唐小兵,《西方媒体的滑铁卢?——拉萨骚乱之舆论反思》,《开放时代》,2008年第6期,第134-146页。
    ①胡百精,《权力话语、意义输出与国家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从北京奥运会、拉萨“3.14”事件看中国国家公关战略的建构》,《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5期,第14-19页。
    ①何树清,《伟大的透明和国家的成人礼灾难时刻的信息传播》,《新周刊》2008年5月19 日,第276期。
    ①[荷]梵·迪克著,施旭、冯冰编译,《话语心理社会》,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68页。
    ①[荷]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3页。
    ②[荷]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36-37页。
    ③[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④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5页。
    ①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6页。
    ②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6页。
    ①李显杰,《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第18-28页。
    ②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第147-149页。
    ①[美]爱·布拉尼根,叶周译,《视点问题》,《世界电影》,1991年第2期,第4-34页。
    ②张德寅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第243页。
    ③蔡亮,《广场影像叙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叙事策略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5期,第78-83页。
    ①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第19-30页。
    ②[英]诺曼·费尔克拉夫,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94页。
    ③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第19-30页。
    ①[苏]维·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译,《俄国作式主义文选》,三联书店出版社,1989年版,第78页。
    ②[苏]维·什克洛夫斯基著,刘宗次译,《散文理论》,北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0页。
    ①宋丽,《开幕式,国家浪漫主义——创意过程解密》,《世界博览》,2008年第18期,第10-17页。
    ②《张艺谋解读开幕式 中国元素让世界动容》,http://ent.sina.com.cn/s/m/2008-08-09/09142132110.shtml
    ①[英]大卫·宁著,常昌富、顾宝桐译,《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①吴旭,《“话语权”才是中国奥运的“首金”——兼论“后奥运时代”中国对外传播形势》,《对外传播》,2008年第9期,第20-22页。
    ①张英、夏辰,《张艺谋两万言解密开幕式》,南方周末,2008年8月14日。
    ①贾磊磊,《影像语言的感性形式与表述语境》,载于《中国电影艺术家研究从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②贾磊磊,《影像语言的感性形式与表述语境》,载于《中国电影艺术家研究从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22页。
    ①杨晓玲,《红和黑、白的妙用——试论张艺谋电影中的色彩》,《电影文学》,2009年第6期,第76-77页。
    ②[日]淹本孝雄、藤沉英昭著,成同社译,《色彩心理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第40页。
    ①王宁,薛晓源主编, 《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31页。
    ①[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②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8页。
    ①邵培仁、金苗,《美、日、澳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芝演出电视解说框架分析》,《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第126-135页。
    ①汤筠冰,《跨文化传播与申奥片的国家形象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播电视学2008年博士论文。
    ①纪卫宁,《批评话语分析视野中的预设研究》,《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104-106页。
    ① E. Goffman, Frame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1974, p74。
    ②转引自黄敏,《“冷战”与“主权”:中美南海对峙的媒体框架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年第4期,第61-71页。
    ① W. A. Gamson, D. Croteau & W. Hoynes, et al, "Media Imag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18(1992), p.373-393.
    ② R. M. Entman, " Framing: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43, No.4(1993), p51-58.
    ①邵培仁、金苗,《美、日、澳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视解说框架分析》,《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第126-135页。
    ①邵培仁、金苗,《美、日、澳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电视解说框架分析》,《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第126-135页。
    ①李采霞,《浅谈英语意群教学》,《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17期,第96-97页。
    ①王甫,《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觉传播的巅峰之作》,《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第57-60页。
    ②详见http://2008.sina.com.cn/hx/other/2008-08-08/2012168948.shtml.
    (?)颜强,《奥运电视转播的游戏规则》,《中国经营报》,2008年8月15日。
    ① Thompson.J.B., Studies in the Theories of Ideology, Cambridge:Polity Press,1984, p133。
    ①[英]雷蒙·道森著,常绍民、明毅译,《中国变色龙》,时事出版社/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②[英]雷蒙·道森著,常绍民、明毅译,《中国变色龙》,时事出版社/海南出版社,1999年版,第16页。
    ① Bill Ashcroft and Pal Ahluwalia, Edward Said, London:Routledge,2001.p137-138。
    ①朱丽,《西方视野下的东方——谈谈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11-15页。
    ②周宁,《东方主义:理论与论争》,《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第15-21页
    ①转引自朱丽,《西方视野下的东方——谈谈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第11-15页
    ②[美]爱德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版,第8页。
    ③[美]爱德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版,第4-5页。
    ①刘继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0页。
    ①唐世鼎,黎斌主编,《世界电视台与传播机构》,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163页。
    ①唐世鼎,黎斌主编,《世界电视台与传播机构》,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220页。
    ①刘康,《如何打造丰富多彩的中国国家形象?》,《新闻大学》,2008年第3期,第1-6页。
    ②王甫,《北京奥运会:视觉传播的巅峰之作》,《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第57-60页。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第127页。
    ①俞燕敏、鄢利群,《无冕之王与金钱——美国媒体与美国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07页。
    ①施爱国,《傲慢与偏见——东方主义与美国的“中国威胁论”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26页。
    ②[美]爱德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①周宁,《东方主义:理论与论争》,《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第15-21页。
    ①施爱国,《傲慢与偏见——东方主义与美国的“中国威胁论”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9-180页。
    ①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9页。
    ①苗炜,《超越这一天》,《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第30期,第59页。
    ①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②[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
    ③[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87页。
    ①[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92页。
    ②[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①[美]约翰·菲斯克著,李彬编,《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新华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②高洪波,《中国电视语态的变迁》,《电视研究》,2008年第11期,第45-47页。
    ③周兆军,《央视公开承认: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解说不尽如人意》,http://sports.sina.com.cn/o/2008-09-20/22223963016.shtml
    ①徐舫州,《电视解说词写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②徐舫州,《电视解说词写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47-148页。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①欧阳剑波,《对文化普世价值的思考》,《岭南学刊》,2009年第2期,第124-127页。
    ①李忱,《对话:传播的本质回归》,《现代传播》,2004年第3期,第38-41页。
    ②[俄]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铃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77页。
    ③[俄]巴赫金著,白春仁、顾亚铃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年版,第344页。
    ①陈默,《电视文化的新理念——多元对话性》,《现代传播》,2003年第4期,第111-112页。
    [1][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世界与战略的历史》,陈卫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2][法]德卢西奥·迈耶著,李玮、周水涛译,《视觉美学》,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版
    [3][法]蒂费纳·萨莫瓦约著,邵炜译,《互文性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版
    [5][荷]梵·迪克著,施旭等编译,《话语心理社会》,中华书局,1993年版
    [6][荷]梵·迪克著,曾庆香译,《作为话语的新闻》,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7][日]西川直子著,王青、陈虎译,《克里斯托娃:多元逻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8][美]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黄煜,裘志康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9][美]爱德华·萨义德著,李鲲译,《文化与帝国主义》,三联出版社,2003年版
    [10][美]爱德华·萨义德著,王宇根译,《东方学》,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11][美]约翰·菲斯克著,祁阿红、张鲲译,《电视文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2][美]约翰·费斯克著,郑明椿译,《解读电视》,台湾远流出版社,1993年版
    [13][美]W.J.T.米歇尔,《图像理论》,陈永国、胡永征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电视的真相》,魏礼庆、王丽丽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15][英]大卫·宁著,常昌富、顾宝桐译,《当代西方修辞学:批评模式与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16][英]格雷姆·伯顿,《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7][英]罗伯特·艾伦编,麦永雄、柏敬泽等译,《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著,殷晓蓉译,《话语与社会变迁》,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19][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英]尼克·史蒂文森,《媒介的转型:全球化、道德和伦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1][英]齐亚乌丁·萨达尔,李琨译,《东方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22][英]特伦斯·霍克斯,瞿铁鹏译,《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23][英]约翰·汤普森著,高铦等译, 《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24][英]约翰·基恩,《媒体与民主》,继红、刘士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25][英]詹姆斯·卡伦,《媒体与权力》,史安斌、董关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6][意]安东尼奥·葛兰西著,曹雷雨等译,《狱中札记》,中国社科出版社,2000年版
    [27][美]爱德华·萨伊德著,唐建清、张建民译,《东方不是东方——濒于消亡的东方主义时代》,《天涯》,1997年第4期
    [28][美]爱·布拉尼根,叶周译,《视点问题》,《世界电影》,1991年第2期
    [29][美]詹姆斯·法罗斯,《中国拙于宣传自己》,《世界博览》,2009年第2期
    [30]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1]刘继南,《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国际关系的新视角》,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2]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
    [33]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经》,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4]唐世鼎,黎斌主编,《世界电视台与传播机构》,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35]施爱国,《傲慢与偏见——东方主义与美国的“中国威胁论”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6]石长顺,《电视传播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7]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2003年版
    [38]王瑾,《互文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9]王宁,薛晓源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40]魏龙、柯北,《谋天下:从西北汉子到奥运会总导演》,中国画报出版社,2008年版
    [41]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2]徐舫州,《电视解说词写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3]杨伟芬,《渗透与互动——广播电视与国际关系》,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版
    [44]张德寅编选,《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5月版
    [45]周兰芝,《奥运精美的文化盛宴:美轮美奂的奥运文化纵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6]蔡骐、欧阳菁,《符号学与电视研究》,《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47]蔡亮,《广场影像叙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的叙事策略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5期
    [48]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外国文学》,1996年第1期
    [49]陈龙,《“霸权理论”与电视意识形态宰制论》,《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1期
    [50]陈默,《电视文化的新理念——多元对话性》,《现代传播》,2003年第4期
    [51]冯惠玲,胡百精,《北京奥运与文化中国国家形象建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52]甘险峰、彭利国,《意义输出的成功与中国形象的再造——西方主流媒体北京奥运开幕式报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分析》,《新闻记者》,2008年第10期
    [53]贺晓宏、陈国强,《奥运电视报道的三个阶段》,《中国电视》,2008年第6期
    [54]胡百精,《权力话语、意义输出与国家公共关系的基本问题——从北京奥运会、拉萨“3.14”事件看中国国家公关战略的建构》,《国际新闻界》,2008年第5期
    [55]李发根、刘明,《批评话语分析模式探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8期
    [56]李曦珍,《电视即符号——西方“电视镜像”符号批判理论探要》,《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57]李显杰,《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6期
    [58]焦亚东,《西方互文性理论的提出、发展及建构》,《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59]纪卫宁,《话语分析———批判学派的多维视角评析》,《外语学刊》,2008年第6期
    [60]林桂元,《张艺谋电影与“后殖民语境”》,《福建艺术》,1995年第6期
    [61]林亚军,《Fairclough的话语观:引进与阐释》,《外语学刊》,2008年第5期
    [62]廖益清,《批评话语分析综述》,《集美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63]刘康,《如何打造丰富多彩的中国国家形象?》,《新闻大学》,2008年第3期
    [64]陆道夫,《互文性的电视和主体性的观众——约翰·菲斯克电视文化理论研究之二》,《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年第2期
    [65]倪丹、洪璎,《从奥运开幕式看张艺谋的“中国味道”》,《电影评介》,2008年第22期
    [66]欧阳炜,《重大事件报道的快速透明有利于塑造国家形象——以“3·14拉萨事件”和“5·12汶川大地震”为例》,《新闻知识》,2009年第5期
    [67]欧阳剑波,《对文化普世价值的思考》,《岭南学刊》,2009年第2期,第124-127页
    [68]彭增安,《批评话语分析方法述评》,《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69]邵培仁、金苗,《美、日、澳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电视解说框架分析》,《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4期
    [70]庹继光,《北京奥运会信息传播中的中国国家形象博弈》,《成都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
    [71]涂光晋,宫贺,《北京奥运与国家形象传播中的议程建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8年第7期
    [72]汪振城,《电视文本的特性——约翰·菲斯克电视文本理论解读》,《文艺争鸣》,2007年第5期
    [73]王甫,《北京奥运会:视觉传播的巅峰之作》,《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74]吴靖,《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奇观美学》,《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75]吴旭,《“话语权”才是中国奥运的“首金”——兼论“后奥运时代”中国对外传播形势》,《对外传播》,2008年第9期
    [76]辛斌,《福柯的权力论与批评性语篇分析》,《外语学刊》,2006年第2期
    [77]辛斌,《语篇研究中的互文性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1期
    [78]庾莉萍,《奥运开幕式的艺术内涵解读》,《剧影月报》,2008年第4期
    [79]杨少伟,《张艺谋电影作品叙事风格的嬗变过程》,《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
    [80]曾庆香,《仿像与奇观——北京奥运开幕式的符号分析》,《现代传播》,2008年第5期
    [8l]张红燕,《论批评性话语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82]种莉莉,《奥运会与电视媒体的互动发展研究》,《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83]周宁,《东方主义:理论与论争》,《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1期
    [84]朱丽,《西方视野下的东方——谈谈萨义德的<东方主义>》,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85]汤筠冰,《跨文化传播与申奥片的国家形象建构》复旦大学广播电视学2008级博士论文
    [86]李凯,《全球性媒介事件与国家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复旦大学传播学2005级博士论文
    [87]张红燕,《语言、思想及权力:2004年美国总统辩论的批评性话语分析》,南开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03级博士论文
    [88]马琴婉,《媒介事件的国际传播:解读雅典奥运会开幕式》,四川大学新闻学专业2007级硕士论文
    [89]《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谈起——如何理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光明日报》,2009年8月31日
    [90]张英、夏辰,《张艺谋两万言解密开幕式》,南方周末,2008年8月14日
    [91]《张艺谋解读开幕式中国元素让世界动容》,http://ent.sina.com.cn/s/m/2008-08-09/09142132110.shtml
    [92]《BBC民调:如何看待中国》,《联合早报》,2008年8月6日
    [93]《张艺谋解读开幕式,中国元素让世界动容》http://www.ent.sina.com.cn/s/m/2008-08-09/09142132108.shtml
    [94]Blommaert. J. Discourse:A Critical Introdu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95]Donald Matheson, Media Discourses:Analysing Media Texts, Open University Press,2005
    [96]E. Goffman,Frame Analysis: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New York: Harper & Row,1974.
    [97]Fairclough, N. Analysing Discourse,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3.
    [98]Fowler, R. On Critical Linguistics. In C. R. Cadas Coulthard and Malcolm Coulthard (eds.).Texts and Practices:Readings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6.
    [99]Forgacs D., A Gramsci Reader,Landon:Lawrence & Wishart,1988.
    [100]Foucault M.,Power and Knowledge. Brighton:Harvester,1980.
    [101]Habermas J.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Boston:Beacon Press,1971.
    [102]John E. Richardson, Analysing Newspapers:An Approach from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Palgrave Macmillan,2007.
    [103]Julia Kristeva, Word, Dialogue and Novel, in The Kristeva Reader, ed. Toril Moi, 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104]Joanne Morra,Marquard Smith.Visual culture:critical concepts in 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London:Routledge,2006.
    [105]MaritaSturken, Lisa Cartwright.Praetices of Looking:AnlntroduetiontoVisual Cul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06]Titscher. S.& M. Meyer. Methods of Text and Discourse Analysis, Sage,2000
    [107]Van Dijk, T. A. Ideology: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998.
    [108]Van Dijk,Tex and context. Explorations in the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of discourse, Longman,1977.
    [109]Wodak, R. andMeyer, M.,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Sage Publications, 2001.
    [110]Aditi Bhati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political press conferences, Discourse Society, vol.17(2006).
    [111]Elisabeth El Refaie, Understanding visual metaphor:the example of newspaper cartoons, Visual Communication, vol.2,(2003).
    [112]Foad Izadi and Hakimeh Saghaye-Biria, A Discourse Analysis of Elite American Newspaper Editorials:The Case of Iran's Nuclear Progra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vol.31,(2007).
    [113]Li Juan,Intertextuality and national identity:discourse of national conflicts in daily newspap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Discourse Society, vol.20,(2009).
    [114]Gunhild Agger, Intertextuality Revisited:Dialogues and Negotiations in Media Studies, Canadian Aesthetic Journal 4,(1999)
    [115]Peter Teo, he News: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f News Reporting in Two Australian Newspapers, Discourse Society,vol.11, (2000).
    [116]Robert H. Deming, Theorizing Television:Text, Textuality, Intertextualit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Inquiry,vol.10,(1986).
    [117]R. M. Entman, "Framing: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43, No.4(1993).
    [118]Ruth Wodak, Mediation between discourse and society:assessing cognitive approaches in CDA, Discourse Studies, vol.8,(2006).
    [119]Stef Slembrouck, Explanation, Interpretation and Critique in the Analysis of Discourse, Critique of Anthropology, vol.21,(2001).
    [120]W. A. Gamson, D. Croteau & W. Hoynes, et al, "Media Imag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18(1992).
    [121]Wei Wang, Intertextual aspects of Chinese newspaper commentaries on the events of 9/11,Discourse Studies,vol.10,(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