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弱势群体社会心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社会不平等,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不平等现象日益加剧,社会各阶层分化日益明显,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问题越来越突出。这种过度的利益分化和社会不平等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社会不安定的潜在隐患和社会矛盾的深层次根源。
     社会心态,是反映特定环境中人们的某种利益或要求并对社会生活有广泛影响的思想趋势或倾向,它揭示的是特定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研究社会心态对于掌握社会居民的社会生活状况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依次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对于社会不平等研究的文献,详细分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社会转型中社会不平等产生的原因、社会不平等的机制以及社会不平等的后果。本文认为从再分配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市场化过程中对于公平与效率的政策性倾向、伴随着社会转型而进行的福利改革所造成的不同利益群体是社会不平等产生的重要原因。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教育资源的占有和分配、性别的不同、代际的差异、职业的分化,是社会转型中社会不平等的表现机制。阶层的分化、城乡差别的日益显现、社会弱势群体的产生以及社会居民在社会参与、社会信任、社会排斥、利益表达机制、生活满意度、社区满意度、社会疏离感等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社会心态,是社会不平等对于社会个体影响所产生的结果。
     本文使用调查数据(上海大学社会学院张海东教授主持的于2010年7月、8月在辽宁省沈阳市、吉林省四平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进行的研究东北社会群体问题的社会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通过受访者的个人状况、经济状况、社会信任、社会排斥、社会参与、民生问题、家庭教育和文化生活、利益受损与利益表达的测量得到的数据,对受调查者的生活满意度、社区满意度、社会疏离感、公共事务重视程度、受歧视程度、不公平待遇、成功归因、对民主权利的态度、社会信任,社会参与等反应受访者社会心态的指标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体制改革使得东北老工业基地大量工人下岗,这些以下岗职工为主的社会弱势群体大部分生活贫困,居住条件也比较落后,经济地位很低、文化水平不高、社会资源匮乏,因此再就业比例不高。这些以下岗工人为主的低收入弱势群体日常的文化娱乐活动也十分匮乏,一方面与个人经济条件、教育水平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地政府和社区服务不到位有关。另外,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间弱势群体生活状态存在差异:下岗职工的经济水平、福利待遇、社会保障、生活便利等方面不同城市之间存在差异。但是,从整体来看,以被调查的三座城市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政府对以下岗工人为主的弱势群体的政策性照顾都比较欠缺。因此弱势群体利益受损情况比较严重,大部分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社会不平等给下岗职工的社会心态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利益受损群体对利益既得群体产生不满,对各级政府机构产生不信任,而这些不信任可能会导致弱势群体选择相对极端的方式寻求帮助。这为社会的不稳定埋下了隐患,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基本形态、我国弱势群体社会政策产生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从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政策、弱势群体的就业政策、弱势群体的公共住房政策、弱势群体的子女教育政策四个方面对我国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和解读。
     分析认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社会资源分配制度存在缺陷、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缺乏系统性是我国目前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现实困境。提出了以明确社会公平是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价值基础为理念、构建弱势群体利益的合理表达机制为基础、建立弱势群体的就业激励制度为关键、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为保证、拓宽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的主体为突破的我国弱势群体社会政策的建构路径。
Social inequali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ociological research propositions.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ation of our society,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increasing social inequality, social stratific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evident,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conflicts of interest and more problems. This excessive interest differentiation and social inequality has become a potential risk of social instability and social conflicts of the deep-seated roots.
     This article generalizes sort of literature researchs about social inequality in and abroa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i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causes of social inequality, social inequality mechanisms and consequences of social inequality. This paper argues that from the redistribution of the planned economy to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market process in a fair and efficient policy for sexual orientation, with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welfare reform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interest groups is produced by social inequality important reason. Urban and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the poss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gender differences, generational differences, occupational differentiation, is a social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in the performance of social inequality. Stratification, urban-rural divide becomes increasingly obvious, the production of socially vulnerable groups and community residents in community involvement, social trust, social exclusion, to express the interests of the mechanism, life satisfaction, community satisfaction, social alienation, etc., shown by social psychology, social inequality for individuals in society affect the result.
     This article uses the survey data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 Professor Zhang Haidong hosted in July 2010, August in Shenyang City, Liaoning Province, Siping City, Jilin Province,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rbin, northeast of the study conducted by the issue of social groups, the survey data, using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by respondents' personal status, economic status, social trust, social exclusion, social participation, livelihood issues, family education and cultural life, damage to the interests and the interests of the measured expression data on the subject of investigation of the life satisfaction community satisfaction, social alienation, public affairs emphasis, by the extent of discrimination, unfair treatment, attributed the success of the democratic rights of the attitudes, social trust, social participation, response indicators of social psychology respondents were analyzed, that: reform for most of the laid-off workers, these workers laid off most of my life poorer, more backward living conditions, these laid-off workers is very low economic status, educational level is not high, lack of social resources, so the re-employment ratio is not high. These vulnerable groups,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daily is also very scarce, on the one hand and personal economic conditions, educational level on the other, with local government and community services are not in place for. The old industrial base cities are quite different. In the survey of three cities, Harbin, Shenyang and Siping compared, the laid-off workers the level of economic, benefits, social security, life facilitation are relatively good, and Shenyang and Siping is relatively poor. However, overall, three cities to take care of vulnerable groups of laid-off is still very lacking. The interests of vulnerable groups, the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more serious damage, but most of the problem is not well resolved, which resulted in some damage to the interests of vested interest groups, groups of dissatisfaction, government agencies at all levels of distrust, and these vulnerable groups do not trust will lead to selection of an extreme way to for help. This likely will lead to social inst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China's vulnerable groups, the basic form of social policy, explained China's policy of disadvantaged social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from social security policies of vulnerable groups, vulnerable groups, employment policy, public housing policy of vulnerable groups, vulnerable groups, children's education policy in four areas of our social policies constitute vulnerable groups were studied.
     Analysts believe that the mechanisms are inadequate to express the interests of vulnerable groups, social resource allocation system is flawed, vulnerable social protectio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vulnerable social policy is the lack of systematic policy of our country vulnerable social reality of the plight. Put forward a clear social equity is the value of vulnerable groups in social policy foundation for the idea, build a reasonable expression of the interests of vulnerable groups, based mechanism to establish the employment of vulnerable groups as the key incentive system, establish a sou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ensure and broaden the vulnerable groups the main social support of vulnerable groups to break through China's construction of social policy path.
引文
①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96年。81-87
    ②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88年。33-35
    ①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88年。37-38
    ②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88年。51-59
    ③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商务印书馆,1988年。61-64
    ①皮埃尔·勒鲁:《论平等》,商务印书馆,1988年。1-21
    ②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11-18
    ①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19-41
    ②诺奇克:《无政府、国家和乌托邦》,姚大志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46-47
    ③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一平等的理论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22-28
    ①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褚松燕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113-117
    ②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9-61
    ③王立:《平等的范式》,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1-30
    ①王立:《平等的范式》,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1-30
    ②孟祥仲:《平等与效率思想发展研究:经济思想史视角》,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41-57
    ①姜涌:《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平等”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10(7)
    ②李纪才:《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学术探索》,2008(10)
    ①赵人伟等:《中国居民财产分布研究》,《中国经济时报》,2005年4月26日。
    ②郑杭生:《警惕“类发展困境”———社会学视野下我国社会稳定面临的新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2年第3期。
    ①孙立平:《关于贫富差距的深层思考与制度重建》,《中国企业报》2001年10月31日。
    ②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经济分化》,《江苏社会科学》,2002(4).
    ③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1).
    ①林宗弘,吴晓刚:《中国的制度变迁、阶级结构转型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社会》,2010(6).
    ②张奎,王祖祥:《收入不平等与两极分化的估算与控制——以上海城镇为例》,《统计研究》,2009(8).
    ③薛进军:《中国的不平等:收入分配差距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91-161
    ①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112-139
    ①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4-61
    ②孙立平:《资源重新积聚下的底层社会的形成》,载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著《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①李强:《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新变化》,载李培林、李强、孙立平等著《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②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2:弱势群体与社会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①边燕杰、吴晓刚、李路路:《社会分层与流动:国外学者对中国研究的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34-81
    ①赖纳·汉克:《平等的终结:为什么资本主义更需要竞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年。91-104
    ①王弟海、龚六堂:《持续不平等的原因及其动态演化综述》,《经济学》,2008(2)
    ①刘小玄:《收入不平等的政府根源》,《中国改革》,2002(7).
    ②欧阳葵:《关于经济增长与不平等的综合评价:满意度、熵与社会福利》,《当代经济科学》,2010(5).
    ③朱奎:《等价交换中的不平等问题研究》,《学习与探索》,2006(5).
    ①边燕杰、张展新:《市场化与收入分配———对1988年和1995年城市住户收入调查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5).
    ①刘欣:《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理论争辩的焦点和有待研究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3(5).
    ②谢宇:《认识中国的不平等》,《社会》,2010(3).
    ③杨勇、罗能生:《社会经济全球化与不平等问题研究》,《统计与决策》,2007 (24).
    ①高红:《中国阶层分化中的社会公正性研究》,《理论探讨》,2006(3).
    ①黄民、叶杰军:《我国现阶段不平等的社会学透视》,《社会科学家》,2000(9).
    ②孟祥仲:《平等与效率思想发展研究:经济思想史视角》,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11
    ①赖纳·汉克:《平等的终结:为什么资本主义更需要竞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44-67
    ②冯必扬:《不公平竞争与社会风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3-4
    ①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9-110
    ②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44-51
    ①[美]莱茵肯沃斯,《收入不平等的真正原因》,《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5(3).
    ②王天夫、王丰:《中国城市收入分配中的集团因素:1986—1995》,《社会学研究.》2005(3).
    ①孙凤:《改革、发展与城乡居民医疗健康的不平等》,《统计观察》,2004(2).
    ②俞德鹏:《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24-26
    ①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59-66
    ①边燕杰、吴晓刚、李路路:《社会分层与流动:国外学者对中国研究的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8-73
    ②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41-73
    ①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45-47
    ②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93-97
    ①郝大海:《流动的不平等:中国城市居民地位获得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30-83
    ①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中国社会科学》,2003(3).
    ②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社会学研究》,2010(3)
    ①徐铮:《收入不平等与教育不平等的探索》,《探索与争鸣》,2006(5).
    ②魏下海、张建武、余玲铮:《人力资本不平等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关系》,《财经科学》,2011(1).
    ①张车伟:《人力资本回报率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经济研究》,2006(12).
    ②方长春、风笑天:《阶层差异与教育获得——一项关于教育分流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5).
    ①苏叶兰、詹莎:《.社会阶层流动视阈下的高等教育公平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10(6).
    ②张智敏:《教育水平对人口职业分层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03(3)
    ③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96-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6(4).
    ①郝大海:《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1949—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7(6).
    ②王处辉、李娜:《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研究——基于对某高校农村学生群体的报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4).
    ①白雪梅、吕光明:《教育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4(4).
    ②洪岩璧、钱民辉:《中国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一个文献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①陶红、杨东平:《我国高中生学业成就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1)
    ②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7-21
    ①刘祖云主编:《香港社会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0-33
    ①胡建国:《女性阶级位置与阶级意识的获得——中国社会分层体系的性别建构》,《人文杂志》,2010(6)
    ①〔美〕福和真子:《家务劳动分工和宏观层次的性别不平等》,《国外社会科学》,2005(6)
    ②蔡禾:《社会变迁与职业的性别不平等》,《管理世界》,2002(9)
    ③石彤:《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排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80-166
    ①刘雪斌:《代际正义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31-74
    ②魏颖:《中国代际收入流动与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40-131
    ①王春光:《中国职业流动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3(2).
    ②张海东:《城市居民社会不平等态度的代际差别———以长春市调查为例》,《青年研究》,2004(11).
    ③潘士远:《技术选择、工资不平等与经济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21-22
    ①陈钊、万广华、陆铭:《行业间不平等:日益重要的城镇收入差距成因———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中国社会科学》,2010(3).
    ①杨正喜:《现代化变迁中的社会分层、贫富分化与分配正义》,《江汉论坛》,2007(12).
    ②郝大海、李路路:《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2006(02).
    ①冯必扬:《不公平竞争与社会风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40-78
    ②边燕杰、吴晓刚、李路路:《社会分层与流动:国外学者对中国研究的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49-90
    ③李德志:《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问题研究:以政府的责任与对策为视角》,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9-11
    ①杨聪敏:《农民工权利平等与社会融合》,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51-89
    ①同春芬:《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1-90
    ①李学林主编:《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弱势群体》,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80-134
    ①怀默霆:《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社会学研究》,2009(1).
    ②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社会学研究》,2001(3)
    ①张海东:《城市居民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态度研究———以长春市调查为例》,《社会学研究》,2004(6).
    ②翁定军、何丽:《社会地位与阶层意识的定量研究:以上海地区的阶层分化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①林顺利、孟亚男:《国内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研究述评》,《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年11期。
    ①刘清玉:《“准弱势群体”: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岗职工的再思考》,《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卷第6期。
    ①崔学贤、刘玉芝:《保障弱势群体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理论探讨》2005年第5期。
    ①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一编
    ②周作翰、郑自立:《我国弱势群体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政策选择》,《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7卷第6期。
    ①马用浩:《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路径探析》,《前沿》2010年第4期。
    [1]邴正:《当代人与文化——人类自我意识与文化批判》,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邴正:《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奥肯著:《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4]勒鲁·皮埃尔:《论平等》,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5][法]邦纳罗蒂:《为平等而密谋》(上、下卷),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版
    [6]忠东:《平等与效率的对话: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现状及其出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7]李小江:《平等与发展》,三联书店,1997年版
    [8]巴特摩尔:《平等还是精英》,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9]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0]周仲秋:《平等观念的历程》,海南出版社,2002年版
    [11]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一平等的理论与实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2]卡利尼克斯著,《平等》,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13]汉克·赖纳:《平等的终结:为什么资本主义更需要竞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4]何怀宏:《平等二十讲》,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5]孟祥仲:《平等与效率思想发展研究:经济思想史视角》,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6]张翠娥:《差异与平等: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7]俞德鹏:《城乡居民身份平等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8]达尔:《论政治平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19]杨聪敏:《农民工权利平等与社会融合》,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0]谭琳:《全球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社会转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21]马特拉斯:《社会不平等:社会阶层化与流动》,李明译,桂冠图书公司,1990年版
    [22]阿明·萨米尔:《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国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23]彼得·布劳:《不平等与异质性》,王春光、谢圣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24]刘兆佳等:《发展与不平等:大陆与台湾之社会阶层与流动》,香港中文大学,1994年版
    [25]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李常山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6]仲大军:《国民待遇不平等审视:二元结构下的中国》,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
    [27]李路路:《透视不平等——国外社会阶层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28]佟新:《社会性别研究导论—两性不平等的社会机制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9]戴维·李、布赖恩·特纳:《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姜辉译,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30]曹林:《拒绝伪正义》,中国发展出版社, 2010年版
    [31]同春芬:《转型时期中国农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2]阿玛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王利文、于占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33]米兰诺维奇:《世界的分化:国家间和全球不平等的度量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4]阿明:《世界规模的积累:不平等理论批判》,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35]杨冠一:《世界经济展望:全球化与不平等》,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8年版
    [36]阿普尔:《教育的“正确”之路:市场、标准、上帝和不平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7]鲁比·沃森:《兄弟并不平等:华南的阶级和亲族关系》,时丽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38]威尔福莱德·亨氏:《被证明的不平等:社会正义的原则》,倪道钧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39]薛进军:《中国的不平等:收入分配差距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40]王弟海:《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平等:动态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1]潘士远:《技术选择、工资不平等与经济发展》,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9年版
    [42]魏颖:《中国代际收入流动与收入不平等问题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43]郝大海:《流动的不平等:中国城市居民地位获得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4]威尔金森、理查德:《不平等的痛苦:收入差距如何导致社会问题》,新华出版社, 2010年版
    [45]王洪亮:《收入不平等与收入流动性的实证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6]多德:《不平等与全球经济危机》,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版
    [47]贾可卿:《分配正义论纲》,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48]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49][美]查尔斯·赖特·米尔斯:《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50][英]伦斯基:《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关信平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51][美]科尔:《科学界的社会分层》,赵佳苓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
    [52][日]渡边雅男:《现代日本的阶层差别及其固化》,陆泽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53][英]陈少琪:《阶层:中国人的格调与阶层品味分析》,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54]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鹭江出版社,2000年版
    [55]陶文昭:《精英化世纪:现代知识阶层与社会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0年版
    [56] [美]威廉·亨利:《为精英主义辩护》,胡利平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57][美]巴巴拉·艾赫伦里奇:《美国底层生存方式揭秘》,袭艳春等译,新世界出版社, 2002年版
    [58] [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精英的兴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9]张敏杰:《中国弱势群体研究》,长春出版社, 2003年版
    [60]李路路:《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61]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62]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63] [法] 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4]查尔斯·赖特·米尔斯:《权力精英》,王崑,许荣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65]石彤:《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排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6]高华:《身分和差异:1949-1965年中国社会的政治分层》,香港中文大学,香港亚太研究所,2004年
    [67]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
    [68][英]戴维·李,布赖恩·特纳:《关于阶级的冲突:晚期工业主义不平等之辩论》,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69]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70]李学林:《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弱势群体》,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71]卢福营、刘成斌等:《非农化与农村社会分层:十个村庄的实证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5年版
    [72]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教育获得的社会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3]黄怡:《城市社会分层与居住隔离》,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74]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5]薛涌:《精英的阶梯:美国教育考查》,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76]胡杨:《精英与资本:转型期中国乡村精英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年版
    [77]刘祖云:《香港社会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78]李德志等:《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问题研究:以政府的责任与对策为视角》,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79][美]克里斯托弗·拉希:《精英的反叛》,李丹莉,刘爽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80]许嘉猷:《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三民书局, 1986年版
    [81]小雅子:《新阶层消费的时代:所得差距过大的衡击》,陈丽秋译,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0年版
    [82]黄毅志:《社会阶层、社会网络与主观意识:台湾地区不公平的社会阶层体系之延续》,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9年版
    [83]赵人伟等:《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84]钟鸣、王逸:《两极鸿沟?当代中国的贫富阶层》,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年版
    [85]蔡继明:《中国三大阶层的收入分配》,中国青年出版社, 1999年版
    [86]王御覃:《为人:中国当代社会各阶层生活品味报告》,西苑出版社, 2000年版
    [87] [英]莱斯利·斯克莱尔:《跨国资本家阶层》,刘欣、朱晓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2年版
    [88] [日]三浦展:《下流社会:一个新社会阶层的出现》,陆求实、戴铮译,文汇出版社, 2007年版
    [89]赵卫华:《地位与消费:当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消费状况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版
    [90]翁定军、何丽:《社会地位与阶层意识的定量研究:以上海地区的阶层分化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91]田野:《转型期中国城市不同阶层混合居住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8年版
    [92] (美)加缪:《正义者》,李玉民译,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
    [93] (美)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94] (美)阿德勒:《六大观念:真、善、美、自由、平等、正义》,陈珠泉、杨建国译,团结出版社, 1989年版
    [95] (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吴海针、王今一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96]周勤淑、赵学清:《要素报酬与社会公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年版
    [97]胡长清:《共同富裕论:中国公平分配模式选择》,湖南人民出版社, 1998年版
    [98] (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 2001年版
    [99]芭芭拉·斯托林斯、威尔逊·佩雷斯:《经济增长、就业与公正:拉美国家改革开放的影响及其经验教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年版
    [100]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01] (美)约翰·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店, 2002年版
    [102] (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褚松燕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103] (英)布莱恩·巴里:《正义诸理论》,孙晓春、曹海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4]迈克尔·D.贝勒斯:《程序正义:向个人的分配》,邓海平译,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105]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
    [106]杨扬:《全球化:社会发展与社会公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7]联合国社会发展研究所:《男女平等:在不平等的世界里争取公正》,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版
    [108]李炯等:《经济发展与公平分配:浙江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年版
    [109]冯必扬:《不公平竞争与社会风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版
    [110]李爽:《实现公平分配的制度与政策选择》,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年版
    [111]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 2007年版
    [112]何建华:《分配正义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13]李志江:《良序社会的政治哲学:罗尔斯分配正义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4]刘雪斌:《代际正义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1]邴正、丁晓燕:《推动全方位合作构建东北经济新格局》,《经济纵横》,2005(10)
    [2]邴正、钟贤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东北社会发展模式转型》,《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3]邴正、钟贤巍:《振兴东北必先振奋精神》,《新长征》,2004(4)
    [4]邴正:《城市化与吉林省的社会发展》,《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4(3)
    [5]邴正:《论人与文化的二重性矛盾》,《社会科学战线》,2003(2)
    [6]邴正:《探索吉林地域特色的文化精神》,《社会科学战线》,2002(6)
    [7]邴正:《振兴东北与社会结构的改造》,《社会科学战线》,2007(2)
    [8]邴正:《振兴东北与振兴东北文化》,《社会科学战线》,2004(5)
    [9]陶红、杨东平:《我国高中生学业成就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1)
    [10]王处辉、李娜:《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研究——基于对某高校农村学生群体的报告》,《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4)
    [11]刘欣:《阶级惯习与品味:布迪厄的阶级理论》,《社会学研究》,2003(6)
    [12]刘欣:《转型期中国大陆城市居民的阶层意识》,《社会学研究》,2001(3).
    [13]吕鹏:《生产底层与底层的再生产——从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谈起》,《社会学研究》,2003(2).
    [14]万广华:《不平等的度量与分解》,《经济学(季刊)》, 2008 (10).
    [15]丁小浩:《规模扩大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化》,《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2).
    [16]方长春、风笑天:《阶层差异与教育获得——一项关于教育分流的实证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5).
    [17]黄民、叶杰军:《我国现阶段不平等的社会学透视》,《社会科学家》,2000(9).
    [18]曹荣湘:《数字鸿沟引论:信息不平等与数字机遇》,《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1(6).
    [19]蔡禾:《社会变迁与职业的性别不平等》,《管理世界》,2002(9).
    [20]肖北庚:《法学视野中的身份平等》,《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l).
    [21]蒋志永:《国际收入不平等的中国因素分析――基于控制人口因素的方法》,《经济研究》,2005(11).
    [22]蒋志永:《国际收入不平等的中国因素和印度因素比较》,《工作论文》,2006(3).
    [23]蒋志永:《国际收入不平等的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不平等因素分析》,《工作论文》,2006(4)
    [24]赖德胜:《教育扩展与收入不平等》,《经济研究》,1997(10).
    [25]白雪梅,吕光明:《教育与收入不平等:中国的经验研究》,《工作论文》,2004.
    [26]白雪梅,吕光明:《教育与收入不平等关系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04(4).
    [27]刘宝,胡善联:《社会经济变革背景下的健康不平等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02(9).
    [28]孙凤:《改革、发展与城乡居民医疗健康的不平等》,《统计观察》,2004(2).
    [29]张车伟:《经济增长人力资本与不平等》,《工作论文》,2001.
    [30]姚先国,张海峰:《城乡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扩大——基于省级混合截面数据的实证分析》,《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2).
    [31]王洪亮、徐翔:《收入不平等孰甚:地区间抑或城乡间》,《管理世界》,2006(4).
    [32]王洪亮、徐翔、孙国锋:《我国省际间农民收入不平等与收入变动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3).
    [33]张平:《中国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不平等与非农就业》,《经济研究》,1998(8).
    [34]张春安、唐杰:《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4(6).
    [35]怀默霆:《中国民众如何看待当前的社会不平等》,《社会学研究》,2009(1).
    [36]王艳萍:《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增长与分配关系的理论研究及其最新进展》,《经济评论》,2003(6).
    [37]黄祖辉,王敏,万广华:《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基于转移性收入角度的分析》,《管理世界》,2003(3).
    [38] (美)弗朗西斯科H·G·佛雷拉,迈克尔·沃尔顿:《平等的困境》,尹小健译,《江西社会科学》,2006(3).
    [39] [英]爱德华·米利班德:《不平等为何重要?》邢立军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4).
    [40]张海东:《城市居民社会不平等态度的代际差别———以长春市调查为例》,《青年研究》2004(11).
    [41]张海东:《城市居民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态度研究———以长春市调查为例》,《社会学研究》,2004(6).
    [42]李汉林、李路路:《单位成员的满意度和相对剥夺感———单位组织中依赖结构的主观层面》,《社会学研究》,2000(2).
    [43]刘欣:《相对剥夺地位与阶层认知》,《社会学研究》,2002(1).
    [44]徐梦秋:《公平的类别与公平中的比例》,《中国社会科学》,2001(1).
    [45]郑杭生:《社会公平与社会分层》,《江苏社会科学》,2001(1).
    [46]朱奎:《等价交换中的不平等问题研究》,《学习与探索》,2006(5).
    [47]欧阳葵:《关于经济增长与不平等的综合评价:满意度、熵与社会福利》,《当代经济科学》,2010(5).
    [48]唐莉、姚树洁、王建军:《基尼系数分解分析中国城市居民收入不平等》,《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 (11).
    [49]蔡禾、何艳玲:《集体消费与社会不平等—对当代资本主义都市社会的一种分析视角》,《学术砰究》,2004(l).
    [50]〔美〕福和真子:《家务劳动分工和宏观层次的性别不平等》,《国外社会科学》,2005(6).
    [51]詹宇波:《健康不平等及其度量——一个文献综述》,《世界经济文汇》,2009(3).
    [52]房亚明:《民主、不平等与再分配:结果正义的维度》,《人文杂志》,2010(3).
    [53]杨国涛:《贫困与不平等的度量方法评介》,《乡镇经济》,2007(8).
    [54]潘建伟、王艳萍:《全球化、不平等与制度改革——评阿马蒂亚·森的全球化观点》,《当代经济研究》,2009(7).
    [55]魏下海,张建武,余玲铮:《人力资本不平等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关系》,《财经科学》,2011(1).
    [56]谢宇:《认识中国的不平等》,《社会》,2010(3).
    [57]贾俊平,谭英平:《社会经济不平等及其测度》,《统计研究》,2003(3).
    [58]杨勇,罗能生:《社会经济全球化与不平等问题研究》,《统计与决策》,2007 (24).
    [59]刘小玄:《收入不平等的政府根源中国改革》,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2002(7).
    [60][美]莱茵肯沃斯:《收入不平等的真正原因》,《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05(3).
    [61]徐铮:《收入不平等与教育不平等的探索》,《探索与争鸣》,2006(5).
    [62]张奎,王祖祥:《收入不平等与两极分化的估算与控制——以上海城镇为例》,《统计研究》,2009(8).
    [63]张克中,冯俊诚:《通货膨胀、不平等与亲贫式增长———来自中国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0(5).
    [64]万广华、张茵:《收入增长与不平等对我国贫困的影响》,《经济研究》,2006(6).
    [65]黄哲:《网络社会分层与地位不平等》,《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66]蓝瑛波:《西方近年来有关收入不平等的研究》,《学海》,1997(6).
    [67]魏翔:《闲暇时间、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跨国比较》,《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2).
    [68]陈钊,万广华,陆铭:《行业间不平等:日益重要的城镇收入差距成因———基于回归方程的分解》,《中国社会科学》,2010(3).
    [69]王利清:《中国不平等的消解有赖于共享式增长》,《前沿》,2009(12).
    [70]林宗弘,吴晓刚:《中国的制度变迁、阶级结构转型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社会》,2010(6).
    [71]陈志柔:《中国大陆的不平等结构与制度变迁》,《中国大陆研究》,1999.
    [72]冯士政:《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社会学研究》,2008(5).
    [73]林宗弘:《城市中国的无产化:中国城镇居民阶级结构的转型与社会不平等,1979-2003》,《台湾社会学》,2007(14).
    [74]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我国城镇社会阶层化问题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3).
    [75]刘欣:《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一种权力衍生论的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05(4).
    [76]陈光金:《中国收入不平等:U型变化与不确定的未来》,《江苏社会科学》,2010(5).
    [77]王春光:《中国职业流动中的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3(2).
    [78]权衡:《中印城乡不平等比较:经济学分析视角》,《世界经济研究》,2007(11).
    [79]黄哲:《网络社会分层与地位不平等》,《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3).
    [80]李春玲:《社会群体的收入差异:两极分化还是多层分化》,《战略与管理》,2004(3).
    [81]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经济分化》,《江苏社会科学》,2002(4).
    [82]李春玲:《中国社会分层与生活方式的新趋势》,《科学社会主义》,2004(1).
    [83]李路路:《论社会分层结构》,《社会学研究》,1999(1).
    [84]李路路:《制度转型与分层结构的变迁──阶层相对关系模式的“双重再生产》,《中国社会科学》,2002(6).
    [85]罗忠勇:《论转型期阶层地位的不一致性及其影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4).
    [86]张宛丽:《非制度因素与地位获得:兼论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社会学研究》,1996(1).
    [87]赵频、赵芬、刘欣:《美国学家关于地位不一致研究的概述》,《社会》,2001(5).
    [88]郑杭生:《社会公平与社会分层》,《江苏社会科学》,2001(3).
    [89]李春玲:《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社会学研究》,2005(2).
    [90]李春玲:《高等院校分层:一种社会阶层分析的视角》,《社会学研究》,2010(3).
    [91]李怀:《消费分层:一个社会分层的重要维度》,《江汉论坛》,2010(1).
    [92]郝大海:《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1949—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7(6)
    [93]杨正喜:《现代化变迁中的社会分层、贫富分化与分配正义》,《江汉论坛》,2007(12).
    [94]郁海明:《从教育与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关系看我国教育政策中的公平问题》,《理论前沿》,2007(10).
    [95]张必春:《社会流动视野下的中国社会公平》,《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3).
    [96]陈彬莉:《教育:地位生产机制,还是再生产机制——教育与社会分层关系的理论述评》,《社会科学辑刊》,2007(2)
    [97]高红:《中国阶层分化中的社会公正性研究》,《理论探讨》,2006(3).
    [98]李弘毅:《职业分层的方法论及其功能》,《学术交流》,2004(12).
    [99]李俊:《相对剥夺理论与弱势群体的心理疏导机制》,《社会科学》,2004(4).
    [100]刘欣:《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理论争辩的焦点和有待研究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3(5).
    [101]张智敏:《教育水平对人口职业分层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湖北省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03(3)
    [102]仇立平:《职业地位:社会分层的指示器——上海社会结构与社会分层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3).
    [103]李纪才:《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观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平》,《学术探索》,2008(10).
    [104]姜涌:《马克思“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平等”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10(7).
    [105]周绍朋:《关于公平、不平等与效率问题的思考》,《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4).
    [106]郝大海,李路路:《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2006 (02).
    [107]刘精明:《市场化与国家规制——转型期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分配》,《中国社会科学》,2006 (05).
    [108]侯风云,付洁,张凤兵:《城乡收入不平等及其动态演化模型构建——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理论机制》,《财经研究》,2009 (01) .
    [109]钟笑寒:《城乡移民与收入不平等:基于基尼系数的理论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08) .
    [110]张庆旭:《和谐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及其实现:以平等为例———法哲学视野中的不平等手段的合理性及其限度》,《德州学院学报》,2007(1)
    [111]崔树义:《“底层阶级”:当代西方社会的弱势群体》,《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4(3).
    [112]刘精明:《市场化与国家规制———转型期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分配》,《中国社会科学》,2006(5).
    [113]李实,罗楚亮:《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2).
    [114]王天夫,王丰:《中国城市收入分配中的集团因素: 1986—1995》,《社会学研究》,2005(3).
    [115]张车伟:《人力资本回报率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经济研究》,2006(12).
    [116]边燕杰,张展新:《市场化与收入分配———对1988年和1995年城市住户收入调查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5).
    [117]赫大海,李路路:《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2006(2).
    [118]张翼,(日)薛进军:《中国的阶层结构与收入不平等》,《甘肃社会科学》,2009(1).
    [119]胡建国:《女性阶级位置与阶级意识的获得———中国社会分层体系的性别建构》,《人文杂志》,2010(6).
    [120]苏叶兰,詹莎:《社会阶层流动视阈下的高等教育公平探析》,《西社会科学》,2010(6).
    [121]王翊:《人力资本、人力资本分配与收入不平等》,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02年.
    [122]王立:《平等的范式》,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23]刘宏斌:《认真对待平等》,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124]于仲秋:《制度变迁中的速富阶层》,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25]董运生:《地位不一致与阶层结构变迁》,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6年。
    [126]景学成,宋文兵:《是谁制造了不平等——詹姆斯·K.加尔布雷斯著作《人为的不平等》简介》,《管理世界》,2000(6).
    [127]关红,张人杰:《西方教育不平等社会学述评》,《外国教育动态》,1990(5).
    [128]唐琼一:《布迪厄高等教育公平观探析——<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解读》,《高教探索》,2007(3)
    [129]洪岩璧、钱民辉:《中国社会分层与教育公平:一个文献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130]胡荣、张义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131]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中国社会科学》,2003(3).
    [132]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96-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6(4).
    [133]李培林:《建设和谐社会应注意社会心态的变化》,《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9)
    [134]李培林:《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社会心态影响》,《经济导刊》2005(Z1)
    [135]侯晋雄:《转型期社会心态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136]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社会学研究》,2006(04)
    [137]王焕新:《塑造和谐的社会心态》,《求是》,2007(03)
    [138]李静,何云峰,冯显诚:《论社会心态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139]刘燕:《转型时期社会心态的主要趋势及调适目标》,《求索》,2004(06)
    [140]程家明,陈生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社会心态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01)
    [141]程家明:《关于社会心态研究的述评》,《学术研究》,2009(07)
    [142]沈杰:《当前时期我国的社会心态》,《北京观察》,2008(02)
    [143]李有发:《中国社会心态演变的趋向》,《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07)
    [144]胡云安:《社会心态与社会公正》,《党的建设》,1998(01)
    [145]张允熠:《论社会心态与社会稳定》,《社会科学研究》,1992(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