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湘籍作家“泛方言写作”现象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现代湘籍作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学湘军”,是五四新文学以来一个重要而独特的地域作家群体。论文“泛方言写作”研究视角的选择,既在于总体上分析、梳理现代湘籍作家采撷和运用方言进行文学创作的表现、动因、形式,归纳和总结泛方言写作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作用,揭橥方言与地域文学、方言与地域作家群体的根性联系;也在于通过现代湘籍作家群体中代表性作家语言策略分析和文本细读,探寻他们文学语言创新的努力和贡献、共性和个性、困惑和局限,进而呈现现代湘籍作家文学创作的地域文化底蕴以及风格特征的语言之维,昭显新世纪文学语言创新路向。
     论文主体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综合论,分别从现象、动因、形式和价值四个层面对现代湘籍作家泛方言写作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梳理和论述。首章“自发、自觉与自由——现代湘籍作家泛方言写作类型论”,主要是从历时流变以及共时聚合的角度,把现代湘籍作家的泛方言写作划分为自发、自觉和自由三种类型进行分别论述。次章“方言情结、楚辞传统与边缘策略——现代湘籍作家泛方言写作动因论”重追根溯源,文中提出,根深蒂固的“方言”情结、承续久远的方言写作传统以及自居边缘的文化策略是现代湘籍作家泛方言写作的三种主要动因。第三章“话语改造与方言出场——现代湘籍作家泛方言写作形式论”展开形式讨论。文中认为,现代湘籍作家泛方言写作话语改造及文本出场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方言话语的原生态直接出场,独特的地域声音、别样的方言词汇和古朴的方言语法在文本中登场亮相;二是方言话语的间接性再现,有注释、加引号以及同义复现等多种出场方式;三是方言话语本身成为文本的表现对象。第四章“方言审美与言语效用——现代湘籍作家泛方言写作价值论”侧重方言话语出场意义和文学审美价值分析。文中认为,现代湘籍作家泛方言写作具有凸现湘楚语音形象、描摹湘地人物形神、揭橥湘楚文化神髓等多方面文学审美作用。
     下编为作家作品论,也设四章,对沈从文、周立波、韩少功、彭家煌、古华和何顿等现代湘籍作家,一一结合文本进行泛方言写作个案论述。第五章“语言视域中的‘湘西世界’——沈从文论”,从沈从文“乡下人”身份认同和语言湘西根性坚守出发,通过其寻求语言自我塑造语言形象的过程分析,并结合《萧萧》、《边城》两个代表性文本的细读,最终得出“湘西口语:沈从文创作的语言基石”的结论,肯定了沈从文对现代汉语文学建构的贡献。第六章“主流话语缝隙中民间话语的再现——周立波论”,结合时代文化语境,分析了周立波走上泛方言写作之路的过程,并通过东北方言写作的《暴风骤雨》和母语方言写作的《山乡巨变》两个文本的比较性论析,指出了前者的缺失,肯定了后者回归母语的成功经验。第七章“文化寻根中的语言路向——韩少功论”,对韩少功文化寻根中的语言路向主要是泛方言写作的历程进行了梳理,同时以《马桥词典》为例,论述了韩少功对既有泛方言写作形式的突破和新形式的当下意义。第八章“泛方言写作的多向度拓展——彭家煌、古华、何顿合论”,以《怂恿》《芙蓉镇》、《我们像野兽》三个文本为个案,对彭家煌、古华、何顿的泛方言写作进行了分别论述。
Modern Hunan writers, commonly known as the“Literature Xiang army”, are important and unique regional writers since the New Literature of May 4th Movement. This dissertation "Pan-dialectal Writing" is written in the following perspectives: it analyses generally the phenomenon, cause and form in the Hunan writers’collecting and using of the Hunan dialect in their writing; it also summarizes the special aesthetic value of the dialectal writing and the ba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alect, the regional literature and the regional writer groups as well; by perusing and analyzing the language strategies of the magnum opus of Hunan writers,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ir attempt, contribution, the similarity and the characteristic, the perplexity and limitation in the innovation of the literary language, further showing the cultural deposits and the language features of the Hunan writers, and then directs the innovative way of the literary language in the new century.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generally analyses the phenomenon, cause, forms and value of the dialectal writing of the Hunan writers: the first chapter, Spontaneity, Self-consciousness and Originality--- the Analysis of the Types of the Pan-dialectal Writing of the Hunan Writers, has discussions respectively on three types, the spontaneity, self-consciousness and origin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diachronic development and the synchronic totality. The second chapter, The Dialectal complex, Tradition of the Odes of Chu and Marginal Strategy--- The Discourse on the Cause of the Pan-dialectal Writing of the Modern Hunan Writers, traces to the source and discusses the deep-rooted dialectal complex, the old tradition of the dialectal writing and the cultural strategy of self-marginalize is the three major causes of the dialectal writing of the modern Hunan writers. The third chapter, The Transform of the Discourse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 Dialect--- The Discussion on the Forms of the Pan-dialectal Writing of the Modern Hunan Writers, points that there are mainly three ways in the discourse transform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 dialect: firstly, the dialect appears originally, presenting its regional sound, unique dialectal vocabulary and the traditional dialectal grammar in the text; secondly, the dialect is presented indirectly by the ways of notes, quotations and repetitions. Thirdly, the dialect itself becomes the object of the text. The fourth chapter, The Dialectal Aesthetics and the Discourse Utility--- the Axiology of the Pan-dialectal Writing of the Modern Hunan Writers, analyses the value of the appearance of the dialect and that of the literary aesthetics, which is expressing the vocal figure, the features of the characters and cultural soul of Hunan.
     The second part consisting of four chapters has case studies to dialectal writing of the works of the modern Hunan writers, Shen Congwen, Zhou Libo, Han Shaogong, Peng Jia-huang, Guhua, Hedun and so on. The fifth chapter, the West Hunan in the area of language--- The discussion on Shen Congwen, peruses the works of”hsiao-hsiao”and“Bian Cheng”, analyzing how Shen Congwen portrays his characters with the language by identifying himself as the provincial and insisting on the west Hunan dialect. This chapter confirms the contribution of Shen Congwen to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that the west Hunan dialect is the language footstone of creation of Shen Congwen. The sixth chapter, The Appearance of the Folk Language in the Lacuna of the Main Stream of Languagethe---The Discussion on Zhou Libo, analyses the process of Zhou Libo’s dialectal writing in the context of time and culture. By comparing the text of“The Hurricane”(which is written in the northeast Chinese dialect)and“great changes in a mountain village”(which is written in his native dialect), this chapter points the faults of the former and confirms the success of the later. The seventh chapter, The Language Way in the Cultural Source-tracing---The Discussion on Han Shaogong, analyses the process of the pan-dialectal writing of Han Shaogong in his tracing of cultural source, and in the studying his work“Maqiao Dictionary”,this chapter discusses Han’s breakthrough to the existing pan-dialectal writing and the value to this new form. The eighth chapter, The Multi-direction Development of the Pan-dialectal Writing--- The Discussion on Peng Jiahuang, Guhe and Hedun, studies“Instigation”, A Small Town Called Hibiscus“and“We Look Like The Wild Animal“and discusses respectively the pan-dialectal writing of these three writers.
引文
①刘丹青:《南京方言词典》,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
    ②参见郭熙:《对新时期“推普”的一些思考:以江苏为例》,《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①罗雪挥:《拯救方言》,《新闻周刊》2004年第30期(总第192期)。
    ②汪晖:《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形式”的论争》,《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49页。
    ③郭熙:《对新时期“推普”的一些思考:以江苏为例》,《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①《赵元任语言学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880页。
    ②胡适:《吴歌甲集序》,《国语周刊》第17期,1925年10月4日。
    
    ①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新青年》第2卷第5号,1917年。
    ②鲁迅:《〈何典〉题记》,《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96页。
    ③刘半农:《〈瓦釜集〉代自序》,《语丝》第75期,1926年4月。
    
    
    ①郜元宝、张曦:《我的思想道路——郜元宝教授访谈录》,《学术月刊》2004年第11期。
    ②赵园:《北京:城与人·小引》,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144页。
    ①何锡章、王中:《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初论》,《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①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47页。
    ②黎锦明(1905-1999),湖南湘潭县人,创作小说有《出阁》、《复仇》、《人间》、《高霸王》、《水莽草》、《冯九先生的谷》等。
    ③彭家煌(1898-1933),湖南湘阴人,创作小说有《怂恿》、《活鬼》、《陈四爹的牛》、《喜期》、《喜讯》、《美的戏剧》、《牧童的过失》等。
    ④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49页。
    ⑤论文中所引《怂恿》均据严家炎选编:《彭家煌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7~35页。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25页。
    ②王亚蓉编:《沈从文晚年口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7页。
    ③《释名》,载《红黑》第1期。
    ④王亚蓉编:《沈从文晚年口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67页。
    ⑤沈从文:《玫瑰与九妹》,《沈从文文集》第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10页。文中下划线为笔者加。
    ①沈从文:《〈第二个狒狒〉引》,《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3页。
    ②贺玉波:《沈从文的作品评判》,《中国现代作家论》第二卷,上海:大光书局1936年。
    ③苏雪林:《沈从文论》,《文学》第3卷第3期,1934年。
    ④蒋牧良:《忆张天翼》,沈承宽、黄侯兴、吴福辉编:《张天翼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49页。
    ①蒋牧良(1901-1973),湖南湘乡(今涟源)人。原名希仲,后名再影、牧良,笔名涟沛、敬士等。著有《十年》、《铁流在西线》等,出版有《蒋牧良小说选》。张天翼(1906~1985) ,祖籍湖南湘乡,生于江苏南京,原名元定,号一之,另有笔名张无诤、铁池翰等。代表作有《包氏父子》、《华威先生》、《鬼土日记》等小说以及长篇童话《大林和小林》等。丁玲(1904-1986),原名蒋伟,字冰之,湖南临湘人。代表作有《莎菲女士日记》、《水》、《母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等。叶紫(1910-1939)原名余昭明,又名余鹤林、汤宠。湖南益阳人。主要作品有小说《丰收》、《星》、《山村一夜》等。
    ②蒋牧良:《忆张天翼》,沈承宽、黄侯兴、吴福辉编:《张天翼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51页。
    ③蒋牧良:《忆张天翼》,沈承宽、黄侯兴、吴福辉编:《张天翼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51页。
    ①张天翼:《答编者问》,沈承宽、黄侯兴、吴福辉编:《张天翼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②蒋牧良:《忆张天翼》,沈承宽、黄侯兴、吴福辉编:《张天翼研究资料》,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51页。
    ③丁玲:《丁玲选集》第3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17-418页。
    ④1982年,丁玲在《到群众中去》一文中还说:“作家是一个创作家,要描绘形象、抒写感情;但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他有高度的政治热情,把政治溶入他所描写的形象、感情中,使读者觉得这只是文学,但这些引人的优美的文学却起到了政治上的作用。”(《丁玲选集》第3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664页)。
    ⑤赵大民:《〈母亲〉:丁玲没有完成的作品》,《中华读书报》2005年6月13日。
    ①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37~838页。
    ②转引自胡光凡:《周立波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69页。
    ③周立波:《方言问题》,《周立波文集》第6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40~445页。
    ④周立波:《方言问题》,《周立波文集》第6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40~445页。
    ①周立波:《关于写作》,北京《文艺报》第2卷第7号,1950年6月。
    ②周立波:《方言问题》,《周立波文集》第6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40~445页。
    ③周立波:《关于〈山乡巨变〉答读者问》,《周立波文集》第6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24页。
    ④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1页。
    ⑤1950、1960年代以周立波为中心,先后还有周健明、未央、谢璞、刘勇、孙健忠、向秀清、彭伦乎、张步真、刘舰平、刘建安等湘籍作家,他们的创作均抒写乡土乡情,风格清新自然,人称为“茶子花派”。
    
    ①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0页。
    ②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5期。
    ③韩少功、崔卫平:《关于〈马桥词典〉的对话》,《作家》2000年第4期。
    
    
    ①韩少功、崔卫平:《关于〈马桥词典〉的对话》,《作家》2000年第4期。
    ②韩少功:《韩少功中篇小说选》,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66页。
    ③韩少功:《韩少功中篇小说选》,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10页。
     ①韩少功:《韩少功中篇小说选》,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9页。
    ①何顿(1958-),湖南长沙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就这么回事》、《我们像葵花》、《我们像野兽》、中篇《生活无罪》、《太阳很好》等。
    ②刘建彬:《城市民间的独特言说——何顿城市小说简论》,《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期。
    
    ①陈思和:《民间的沉浮》,《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39页。
    ②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41页。
    ①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44页。
    ②苏雪林:《沈从文论》,《文学》第3卷第3期,1934年9月。
    ③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70页。
    ④沈从文:《萧萧》,《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222、229页。
    
    
    ①沈从文:《长河》,《沈从文文集》第七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87-88页。
    ②沈从文:《边城》,《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73页。
    ①沈从文:《边城》,《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81页。文字着重点为笔者所加。
    ②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84页。
    ③沈从文:《边城》,《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75页。
    ④[德]马尔库塞著,张峰、吕世平译:《单向度的人》,红旗出版社1998年,第83页。
    
    
    ①沈从文:《水云》,《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0页。
    ②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84页。
    ③[美]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第133页。
     ①[法]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84页。
    
    
    ①此处参考了李阳春《湘楚文化与文学湘军》(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第73~74页有关论述。
    ②王亚蓉编:《沈从文晚年口述》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第3页。
    ③转引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25页。
    ④周立波:《后悔与前瞻》,《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
    ①[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出版社1980年,第287页。
    ②《孟子·腾文公上》中载:楚人陈相受许行影响,弃儒学农,遭到孟子的批评。孟子说:“今也南蛮鴂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於曾子矣。”孟子从语言地位的高下开始立论,指责许行为“南蛮鴂舌之人”。现在看来,孟子作为“亚圣”,缺乏语言平等观念,其心胸还是有不够宽广的一面。
    ③参见王亚蓉编:《沈从文晚年口述》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第82页。
    ④李夫泽:《蒋牧良与张天翼》,《湘中现代作家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10页。
    ⑤韩少功、王尧:《语言:展开工具性和文化性的双翼》,《钟山》2004年第1期。
    
    ①谢伯端:《试论方言情感》,《湘潭大学学报》(语言文字),1985年增刊。
    ②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年,第357~358页。
    
    ①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第二版),语文出版社2001年,第101页。
    ②见《全唐诗》卷一百四十四。
    ①比如李蓝在《湖南方言分区述评及再分区》(《语言研究》1994年2期)中分析湘语时认为:“湘语方言点主要集中在湘、资流域中下游和洞庭湖沿岸,向西南方向以邵阳、武冈等混杂性方言作为过渡,有城步、绥宁两个点,向东南方向以衡阳、耒阳(耒阳虽然归人西南官话,但混杂程度很高)作过渡,有永兴、资兴两个点。这四个点就整个音系来看仍属湘语,但都不纯粹,城步的韵母系统属官话系统。”
    ②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51~252页。
    ③转引自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7页。
    ④转引自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42页。
    ⑤海德格尔说:“早些时间我曾经十分笨拙地把语言称为存在的家。如若人是通过他的语言才栖居在存在之要求中,那么,我们欧洲人也许就栖居在与东亚人完全不同的一个家中。”(《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90页)。
    ⑥[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页。
     ①王长荣:《现代美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年,第258页。
    ①白居易:《诗解》,《全唐诗》第446卷。
    ②胡适:《吴歌甲集序》,《胡适文存三集》,上海书店“民国丛书”,1930年亚东版之影印本。
    ③海上漱石生(孙玉声):《退醒庐笔记》,见《海上花列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614页。
    ④胡适:《海上花列传﹒序》,《胡适文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63~284页。
    ⑤胡适:《吴歌甲集序》,《胡适文存三集》,上海书店“民国丛书”,1930年亚东版之影印本。
    ⑥俞平伯:《〈吴歌甲集〉序》,《俞平伯全集》第2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95页。
    ①钟敬文:《方言文学试论》,《钟敬文文集·诗学及文艺理论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2页。
    ②李元度:《平江县志论?文学》,《天岳山馆文钞》,第2404页,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70年。
    ③《吕氏春秋?音初》,《诸子集成》,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年。
    ④鲁迅:《汉文学纲要》,《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70页。
     ①胡适:《谈新诗——八年来一件大事》,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胡适编选,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10月印行,第294页。
    ②黄伯思:《校定楚辞·序》,《宋文鉴》(卷九十二)。
    
    
    ①老子:《老子》10章。
    ②庄子:《庄子·马蹄》。
    ③屈原:《九歌·少司命》。
    ①刘洪涛:《沈从文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第242页。
    ②沈从文:《凤子·神之再现》,《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387页。
    
    ①梁实秋:《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合集·饮冰室文集之七》,中华书局1989年,第4页。
    ②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梁启超史学论著四种》,岳麓书社1998年,第6~8页。
    ①[日]樽本照雄:《清末民初的翻译小说》,载王宏志编《翻译与创作——中国近代翻译小说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57页。
    ②刘禾:《跨语际书写》,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47页。
    ③关于晚清白话文运动和五四白话文运动的根本区别,学界已有定论,在此不赘言。
    ①我们应该看到这两种语言路向并不矛盾,而且恰恰构成了一个“古今中外”、多元互动的结构,促进了20世纪现代汉语和文学的建设。
    ②胡适:《海上花列传·序》,《胡适文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63~284页。
    ③转自罗雪挥:《拯救方言》,《新闻周刊》2004年第30期。
    ④鲁迅:《〈何典〉题记》,《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96页。
    
    ①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新版序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②《史记?楚世家》。
    ①屈原投江被儒者们斥为“匹夫匹妇自经于沟壑”,评价不高。司马光在《通鉴》里甚至连屈原的名字都不屑一提。至于楚辞的搬神弄鬼更为汉儒们所不齿。
    ②易中天:《西北风东南雨——方言与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③[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第179页。
    ④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43页。
    ①胡良桂主编,吴康等著:《湖南文学史·现代卷》,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394页。
    ②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531页。
    ③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38页。
    ④韩少功:《完美的假定》,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38页。
    ⑤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237页。
     ①南帆:《〈马桥词典〉:敞开和囚禁》,《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5期。
    ①宋·黄伯思:《校定楚辞·序》,《宋文鉴》(卷九十二)。
    ②蔡靖泉:《楚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3页。
    ③齐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④参阅白春香:《扎根于原生态的生命基石上的三位一体──浅谈文学创作的内部言语活动的构成》,《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第3期。
     ①[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75页。
    
    
    ①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2~13页。
    ②叶紫:《叶紫创作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
    
    ①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3页。
    ②[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95页。
    ①残雪:《下山》,《文艺湘军百家文库小说方阵·残雪卷》,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90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②韩少功:《月兰》,《人民文学》1979年第4期。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③谭谈:《空镜》,《当代湖南作家作品选·谭谈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第371页。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④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81页。
    
    
    ①此处论述参考罗昕如:湖南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现象,《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②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③[清]李渔:《闲情偶寄·上》。
     ①以上各句分见何顿:《我们像葵花》,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145、317、273、395页。
    ①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62页。
    ②周立波:《〈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东北日报》,1948年5月29日;文中着重点为笔者加。
    ③秦林芳认为,《暴风骤雨》“方言的运用,只能是一种机械的模仿,模仿的结果便是方言土语的照录照搬—他无法也无力对其讲行严格的选择和必要的提炼。”“对语言的运用决不能看作是现代小说语言的进步。”(秦林芳:《〈暴风骤雨〉的艺术迷雾》,《南通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④周立波:《关于〈山乡巨变〉答记者问》,《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①沈从文:《萧萧》,《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223页。
    ①沈从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325页。
    ②王安忆:《走出凤凰》,《沈从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
    ③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97页。
    ④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1页。
    ⑤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8页。
    ⑥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63页。
    
    ①周立波:《翻古》,《周立波选集》第1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73页。
    ②周立波:《山那边人家》,《周立波选集》第1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56~157页。
    
    
    ①韩少功:《韩少功中篇小说选》,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9页。
    ②韩少功:《韩少功中篇小说选》,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9~10页。
    ③韩少功、崔卫平:《关于〈马桥词典〉的对话》,《作家》2000年第4期。
    
    ①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1995年,第389页。
    ②韩少功:《即此即彼》,《文学的根》,山东文艺出版社2001年。
    
    
    ①[日]藤野岩友著,韩基国编译:《巫系文学论》,重庆出版社2005年,第124~126页。
    ②朱光潜:《散文的声音节奏》,《艺文杂谈》,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82~83页。
    ①胡适:《海上花列传.序》,《胡适文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63~284页。
    ②沈从文:《萧萧》,《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223页。
     ①沈从文:《湘行散记·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259页。
    ②彭家煌:《怂恿》,严家炎选编:《彭家煌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7~35页。
    ①[德]威廉·冯·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4,143~144页。
    ②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31页。
    ③古华:《爬满青藤的木屋》,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第28页。
    ④何顿:《我们像葵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10页。
    ⑤何顿:《我们像葵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245页。
    ⑥转引自蒋祖煊:《辣椒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02~103页。
    
    
    ①韩邦庆著,典耀整理:《海上花列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187~188页。
    ②彭家煌:《怂恿》,《彭家煌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③刘半农:《读〈海上花列传〉》,《刘半农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37页。
    ①沈从文:《湘西·题记》,《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330~331页。
    ②沈从文:《湘西苗族的艺术》,《沈从文文集》第十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222页。
     ①[美]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第133页。
    ②沈从文:《雨后》,《沈从文文集》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92页。
    
    
    ①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9页。
    ②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48~50页。
    ③胡适:《海上花列传·序》,《胡适文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63~284页。
    
    
    ①周立波:《方言问题》,《周立波选集》第6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42页。
    ②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42页。
     ①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95页。
     ①何顿:《我们像野兽》,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页;以下各段分见文本第127、346、、358、144、148页。
    ②阿英:《晚清小说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新1版),第170~171页。
    ①沈从文:《虎雏再遇记》,《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307~308页。
    ②沈从文:《辰河上的水手》,《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272页。
    ③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0页。
    ④[美]爱德华·萨丕尔著,陆卓元译:《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二版,第201~202页。
    ①[美]爱德华·萨丕尔著,陆卓元译:《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二版,第186页。
    ②[美]L.A.怀特著,曹锦清等译:《文化科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33页。
    ③钱基博著,傅道彬点校:《近百年湖南学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页。
    ④参见《湖南地图册·湖南地势》,湖南地图出版社1993年。
    ①沈从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325页。
    ②沈从文:《从文自传》,《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109页。
     ①古华:《古华中篇小说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348页。
    
    ①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288页。
    ②“冲锣”,疑为“冲摊”。益阳属湘方言区,湘方言中往往“n”“l”不分,根据作者的注释,应“冲摊”。
    ③张正明:《楚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12页。
     ①沈从文:《神巫之爱》,《沈从文文集》第八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242页。
     ①沈从文:《湘西》,《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354~355页。
     ①沈从文:《神巫之爱》,《沈从文文集》第八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251~252页。
     ①罗敏中:《论湖湘文化的“蛮性”精神》,《船山学刊》,1998年第1期。
    ①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大王》,《《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206页
    
    ①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289~290页。
    ②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98页。
    
    
    ①王亚蓉编:《沈从文晚年口述》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第267页。
    ②王亚蓉编:《沈从文晚年口述》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第82页。
    ①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读一本大书》,《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117~118页。
    ②沈童年生活的镇筸城如同苗族海洋包围着的汉族孤岛,苗族文化特别是语言必然影响城内汉人,沈在接受金介甫的采访时承认自己会简单的苗语,沈的一些作品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民歌成分就夹杂了一些苗语词汇。
    ③王亚蓉编:《沈从文晚年口述》,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第3页。
    ④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25页。
    ①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41页。
    ②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44页。
    ③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68页。下划线为笔者所加。
     ①苏雪林:《沈从文论》,《文学》第3卷第3期,1934年9月。
    ①王亚蓉编:《沈从文晚年口述》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第267页。
    ②《释名》,载《红黑》第1期。
    ③沈从文:《湘行散记·一个带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231页。
    ①沈从文:《腊八粥》,《沈从文文集》第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23页。
    ②沈从文:《湘西苗族的艺术》,《沈从文文集》第十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222页。
    ③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第133页。
    ①沈从文:《雨后》,《沈从文文集》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92页。
    ②沈从文:《柏子》,《沈从文文集》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101~102页。
    ③沈从文:《伐檀章今译——用湘西镇旱土话试译》,《文艺风景》第1卷第2期。
    ①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第133页。
    ②沈从文:《第二个狒狒·引》,《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3页。
    ③苏雪林:《沈从文论》,《文学》第3卷第3期,1934年9月。
    
    ①李鸥梵:《沈从文的短篇小说》,《文学的前途》,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96~79页。
    ②鲁迅:《鲁迅书信集》(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第72页。
    ①沈从文:《边城》,《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73页。
    ②沈从文:《边城》,《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78页。
    ③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6~7页。
    ①苏轼:《答谢民师书》。
    ②沈从文:《我的写作生活与水的关系》,《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325页。
    ③金介甫著,符家钦译:《沈从文》,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第2页。
    ④沈从文:《边城》,《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75页。
    ⑤王亚蓉编:《沈从文晚年口述》,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第267页。
    ⑥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84页
    ①《萧萧》作于1929年冬,最初发表于1930年1月10日《小说月报》二十卷一号。以下未加说明处全部引自《萧萧》(《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220~235页)。
    ②[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1页。
    ③[美]金介甫(JeffreyC.Kinkley)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第183页。
    ④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80页。
    ⑤凌宇、颜雄、罗成琰:《中国现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1999年,第336页。
    ⑥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637页。此类论文还有罗维:《《萧萧》的叙事结构及其深层意蕴》,《中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3期。
    ⑦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第320~321页。
    ⑧丁帆、朱晓进、徐兴无主编《新编大学语文》,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年,第55~56页。
    ⑨[德]威廉·冯·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97页。
    ①[德]威廉·冯·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1页。
    ②王安忆:《走出凤凰》,《沈从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
    ③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读一本大书》,《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109页。
    ①[德]威廉·冯·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72~73页。
    ②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41页。
     ①沈从文:《湘西苗族的艺术》,《沈从文文集》第十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222页。
    ①参见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77页。
    ①《边城》创作于1933年冬至1934年春,发表于《国闻周报》11卷1期至16期(1934年1月1日至1934年4月23日),署名沈从文。以下文本未加注均引自《边城》(《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70~163页)。
    ②刘西渭:《<边城>与<八骏图>》,《沈从文研究资料》(上集),花城出版社、香港三联1991年。
    ③钟敬文:《方言文学试论》,《钟敬文文集.诗学及文艺理论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312页。
    ④沈从文:《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325页。
    ⑤沈从文:《沈从文小说选集·题记》,《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70页。
    ①沈从文:《废邮底存·十一给一个读者》,《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332页。
    ②沈从文:《论穆时英》,《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203页。
    
    ①徐德明:《中国现代叙事的语言传统》,《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②胡适:《新大陆之笔墨官司》,《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
    ①沈从文:《从周作人鲁迅作品学习抒情》,《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52页。
    
    
    ①老舍:《我的“话”》,《老舍文集》第15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
    ②朱光潜:《现代中国文学》,《朱光潜全集》第9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
    ①[美]金介甫(JeffreyC.Kinkley)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第87页。
    ②[美]金介甫(JeffreyC.Kinkley)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第116页。
    ③沈从文:《情绪的体操》,《沈从文文集》第十一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327页。
    ④王晓明:《“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理想——论沈从文的小说文体》,《潜流与漩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10月版。
    
    ①沈从文:《抽象的抒情》,《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80页。
    ②苏雪林:《沈从文论》,《文学》第3卷第3期,1934年。
     ①茅盾:《反映社会主义跃进的时代,推动社会主义时代的跃进》,《人民文学》1960年第8期。
     ①毛泽东:《反对党八股》,《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37~838页。
    
    ①转引自胡光凡:《周立波评传》,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69页。
    ②周立波:《〈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东北日报》1948年5月29日。
     ①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第128页。
     ①周立波:《关于民族化和群众化》,《人民日报》1960年11月8日。
    
    
    ①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28页。
    ②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第178页。
    ①《暴风骤雨》(上)1947年底开始在《东北日报》上连载,1948年6月由东北书店出版单行本。而下册则在1948年12月由东北书店初版。本文以下未注明引文处均见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版。
    ②凌宇、颜雄、罗成琰:《中国现代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36页。
    ③董正宇:《我看“红色经典”》,《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①周立波:《〈暴风骤雨〉的写作经过》,《中国青年报》1952年4月18日。
    ②周立波:《〈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东北日报》1948年5月29日。
     ①周立波:《〈暴风骤雨〉座谈会记录摘要,《周立波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91~292页。
    ①周立波,《<暴风骤雨>是怎么写的》,《东北日报》1948年5月29日。
    ②周立波,《谈方言问题》,《文艺报》第3卷第10期,1951年3月。
    ③王一川:《近五十年文学语言研究札记》,《文学评论》1999年第4期。
    ④萧三:《论诗歌的民族形式》,1939年11月16日《文艺战线》第1卷5号。
    ⑤罗思:《论美术上的民族形式与抗日内容》,1939年11月16日《文艺战线》第1卷5号。
    
    
    ①周立波:《〈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东北日报》1948年5月29日。
    ②周立波:《后悔与前瞻》,《解放日报》1943年4月3日。
    ③林蓝:《战士与作家——〈周立波论文集〉编后记》,《周立波研究资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13页。
    
    
    ①周立波:《〈暴风骤雨〉是怎样写的》,《东北日报》1948年5月29日。着重点为笔者加。
    ②参见华东师范大学2007届现当代文学博士生佘丹清博士学位论文:“周立波新探”第四章第三节相关论述。
    
    
    ①参见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第278——279页论述。
    ②周立波,《谈方言问题》,《文艺报》第3卷第10期,1951年3月。
     ①周立波:《关于〈山乡巨变〉答记者问》,《人民文学》,1958年第7期。
    ①杨厚均:《三种文化形态的合流与抵悟——重解周立波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村小说》,《云梦学刊》2003年第1期。
    ②王光东:《十七年小说中的民间形态及美学意义——以赵树理、周立波、柳青为例》,《南方文坛》2002年第1期。
    ①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第193页。
    ②张均、韩少功:《用语言挑战语言——韩少功访谈录》,《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
    ③萌萌在《语言的寻根》(《当代作家评论》1996年第5期)中说“少功作为中国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以《马桥》为标志,完成了一次‘语言转向’,即从文化意义的寻根,转向语言。”朱珩青在《“怀疑论者”的收获——读〈马桥词典〉》(《小说评论》1996年第5期)也指出,“韩少功的寻根,寻到了人的家园——语言这个根,反过来更清楚看到了‘人’”。
    
    
    ①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4期。
    ②韩少功:《寻找东方文化的思维和审美优势》,《夜行者梦语》,东方出版中心1994年,第22页。
    ③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4期。
    
    ①张均、韩少功:《用语言挑战语言——韩少功访谈录》,《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
    ②韩少功、崔卫平:《关于〈马桥词典〉的对话》,《作家》,2000年第4期。
    ③韩少功、王尧:《语言:展开工具性和文化性的双翼》,《钟山》,2004年第1期。
    ④参见宋遂良:《周立波和湖南作家群的崛起》,《文艺报》,1982年第6期。
    ⑤韩少功、王尧:《语言:展开工具性和文化性的双翼》,《钟山》,2004年第1期。
    
    ①方长安:《对语言现代性的反思》,《理论与创作》,2002年第3期。
    ②杨春时:《语言的命运和人的命运》,《文艺评论》,1997年第3期。
    ③陈思和:《〈马桥词典〉:中国当代文学世界性因素之一例》,《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2期。
    ④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401页。
    ⑤鲁枢元:《倾听言语的深渊——读〈马桥词典〉》,《小说评论》,1996年第5期。
    ①韩少功:《马桥词典.编撰者序》,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页。
    ②此段话语为作者发表前所删掉,引自朱珩青:《“怀疑论者”的收获——读〈马桥词典〉》,《小说评论》,1996年第5期。
    ①[美]弗·杰姆逊讲演,唐小兵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9页。
    
    ①在马桥,地和天也是有性别区分的。参见文本“公地”、“母田”词条。
    ②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174~175页。
    ③王蒙:《道是词典还是小说》,《读书》1997年第1期。
    
    ①韩少功:《语言的节日》,《新创作》1997年第2期。
    ②郭熙:《对新时期“推普”的一些思考:以江苏为例》,《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①韩少功:《马桥词典?后记》,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262页。
    
    
    ①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261页。
    ②韩少功:《语言的表情和命运》,《南方文坛》,2006年第2期。
    
    ①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225页。
    ②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225~226页。
    ①论文中所引《怂恿》均据严家炎选编:《彭家煌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7~35页。
    ②据严家炎《彭家煌生平与创作年表》(《新文学史料》1984年3期):彭家煌为湖南湘阴(今汨罗县)人,其母语方言应属于新湘语长益片。由于与湘西北西南官话接近,因此,汨罗方言语言特征上受到西南官话的影响。更有个别语言学家甚至建议把新湘语归入西南官话。大体上可以认定的是,彭的母语方言为受到西南官话较深影响的湘语。
    ③鲁迅:《写在〈坟〉的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84页。
    ④黎君亮:《纪念彭家煌君》,《现代》第4卷,1933年第1期。
    ⑤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良友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影印。
    ①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良友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影印。
    ②鲁迅:《致陈烟桥》,《鲁迅全集》第1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391页。
    ③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59页。
    ④汪曾祺:《中国文学的语言问题——在耶鲁和哈佛的演讲》,林建法、乔阳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汉语写作与世界文学》,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第1页。
    ⑤严家炎先生说:“在彭家煌那里,没有粗制滥造的现象,作品往往要经过多次修改才拿去发表。”(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65页)。
    ⑥胡适:《海上花列传·序》,《胡适文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63~284页。
    ①李锐、王尧:《本土中国与当代汉语写作》,《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2期。
    ②古华,原名罗鸿玉,1942年6月出生于湖南郴州嘉禾县二象村,1962年11月在《湖南文学》上发表了他的处女作《杏妹》,代表作《芙蓉镇》最早发表于《当代》1981年第1期。本文所引《芙蓉镇》文本据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
    ③谭桂林:《寻求与创作主体的精神共振》,《芙蓉》1991年第4期。
    ①古华:《一代宗师沈从文》,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编:《长河不尽流--怀念沈从文先生》,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年。
    ②古华:《文学需要高度》,《芙蓉》1985年第5期。
    ③古华:《后记》,《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98页。
    ④古华:《自序》,《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扉页。
    ①沈从文:《边城》,《沈从文文集》第六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73页。
    ②沈从文:《长河·橘子园主人和一个老水手》,《沈从文文集》第七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44~45页。
    
    
    ①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9页。
    ②古华:《后记》,《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98页。
    
    ①张华立:《乡土文学的两种风格——析沈从文、古华对自然民俗的不同态度》,《求索》1987年第6期。
    ②蒋静编著:《茶子花流派与中国文艺》,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1页。
    ③古华:《话说〈芙蓉镇〉》,《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07页。
     ①古华:《后记》,《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98页。
    
    
    ①古华:《后记》,《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98页。
    ②谭桂林:《寻求与创作主体的精神共振》,《芙蓉》1991年第4期。
    ③何顿:《我们像野兽》,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页。以下引只注明页码。
     ①刘仲国:《论何顿的都市题材小说》,《当代文坛》,1998年第1期。
    
    ①孟泽:《天人合一与文道分解一一湖湘理学与湖南文学》,《湖南文学》1997年第9期。
    ②张新颖:《行将失传的方言和它的世界——从这个角度看<丑行或浪漫>》,《上海文学》,2003年第12期。
     ①田芳:《是“野兽”但不“流氓”》,《长沙晚报》,2005年12月10日。
    ①王朔:《我是王朔》(网络版)。
    ①李平:《何顿与市民文化》,《理论与创作》,2005年第1期。
    
    
    ①洪治纲:《缱绻与决绝——何顿小说论》,《南方文坛》,1998年第2期。
    ②洪治纲:《缱绻与决绝——何顿小说论》,《南方文坛》1998年第2期
     ①沈从文:《柏子》,《沈从文文集》第二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101~102页。
    ①周立波:《方言问题》,《周立波文集》第6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0~445页。
    ②王亚蓉等编:《沈从文晚年自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72、76页。
    ③见[美]金介甫(JeffreyC.Kinkley)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第133页有关论述。另见王亚蓉等编:《沈从文晚年自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2页对话中沈从文也承认作品中的苗语情歌“是浪漫的,没有考究”。
     ①钱钟书:《谈艺录》,中华书局1984年,第30页。
    ②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上了许多课仍然放不下那一本大书》,《沈从文文集》第九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第138~139页。
    
    ①鲁迅:《半夏小集》,《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98页。
    ②胡适:《海上花列传·序》,《胡适文集》第六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第263~284页。
    ③周立波:《关于〈山乡巨变〉答读者问》,《周立波文集》第6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24页。
    
    
    ①韩少功、崔卫平:《关于〈马桥词典〉的对话》,《作家》,2000年第4期。
    ②韩少功、崔卫平:《关于〈马桥词典〉的对话》,《作家》,2000年第4期。
    ③韩少功、崔卫平:《关于〈马桥词典〉的对话》,《作家》,2000年第4期。
    
    
    ①洪治纲:《寻找当代汉语污染源》,见朱竞编:《汉语的危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第87页。
    ②转引自《林白最新长篇小说〈妇女闲聊录〉》,《文学报》2005年3月4日。
    1、彭家煌:《彭家煌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2、黎锦明:《黎锦明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3、叶紫:《叶紫小说选》,中国文学出版社1999年
    4、蒋牧良:《蒋牧良小说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5、张天翼:《张天翼小说选》(上、下),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6、沈从文:《沈从文文集》(1~12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花城出版社1982年
    7、沈从文:《沈从文全集》(1~2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年
    8、沈从文:《抽象的抒情》,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9、周立波:《周立波选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10、周立波:《暴风骤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11、周立波:《山乡巨变》,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2、古华:《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13、古华:《爬满青藤的木屋》,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
    14、周健明:《柳林前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
    15、韩少功:《马桥词典》,作家出版社1996年
    16、韩少功:《夜行者梦语——韩少功随笔》,东方出版中心1996年
    17、韩少功:《暗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18、韩少功:《韩少功中篇小说选》,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
    19、韩少功:《大题小作》,湖南文艺出版社2005年
    20、何顿:《太阳很好》,中国华侨出版社1996年
    21、何顿:《我们像葵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2、何顿:《浑噩的天堂》,江苏文艺出版社2002年
    23、何顿:《我们像野兽》,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年
    1、陈原:《语言与社会生活——社会语言学札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
    2、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3、鲍厚星主编:“湘方言研究丛书”(包括《湘方言概要》、《湘方言词汇研究》、《湘方言语音研究》、《湘方言动词句式的配价研究——以隆回方言为例》、《湘方言动态助词的系统及其演变》),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4、吴启主主编:“湖南方言研究丛书”(包括鲍厚星等《长沙方言研究》、鲍厚星《东安土话研究》、罗昕如《新化方言研究》、崔振华《益阳方言研究》、陈晖《涟源方言研究》、李堆琦《祁阳方言研究》、彭泽润《衡山方言研究》、沈若云《宜章土话研究》、杨蔚《沅陵方言研究》、贺凯林《溆浦方言研究》、夏剑钦《浏阳方言研究》、张晓勤《宁远方言研究》、储泽祥《邵阳方言研究》等),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1999年
    5、刑福义主编:《文化语言学》(修订本),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6、湖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湖南省志·方言志》,湖南人民出版杜2001年
    7、江南:《汉语修辞的当代阐释》,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8、袁家骅等:《汉语方言概要》,语文出版社2001年
    9、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
    10、李如龙:《汉语方言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1、罗昕如:《湖南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2、易中天:《西北风东南雨——方言与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年
    13、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4、汪如东:《汉语方言修辞学》,学林出版社2004年
    15、周一农:《词汇的文化蕴涵》,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
    16、[德]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商务印书馆2004年
    17、[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著,高明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80年
    18、[美]爱德华·萨丕尔著,陆卓元译:《语言论》,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二版
    19、[德]威廉·冯·洪堡特著,姚小平译:《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商务印书馆1999年
    1、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年
    2、吉首大学沈从文研究室编:《沈从文研究》(第一辑),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
    3、赵园:《北京: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4、赵园:《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
    5、吴培显:《新时期小说的语言变异》,石油大学出版社1993年
    6、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7、严家炎主编:“20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丛书”(包括李怡《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诠释》、逄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李继凯《秦地小说与三秦文化》、彭晓丰、舒建华《“S”会馆与五四新文学的起源》)、朱晓进《“山药蛋”派与三晋文化》、费振钟《江南士风与江苏文学》、魏建、贾振勇《齐鲁文化与山东新文学》、马丽华《雪域文化与西藏文学》、刘洪涛《湖南乡土文学与湘楚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1997年
    8、蔡靖泉:《楚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9、田中阳:《区域文化与当代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一个侧面的审视》,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0、樊星:《当代文学与地域文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陈书良主编:《湖南文学史》(古代、现代、当代),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12、、、:《、语写作》,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13、张继华:《北京地域文学语言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张鹄:《文学语言艺术》,南方出版社1999年
    15、王一川:《汉语形象与现代性情结》,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彭继宽:《湖南少数民族文学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17、王汶成:《文学语言中介论》,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
    18、朱玲:《文学符号的审美文化阐释》,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
    19、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0、庾建设主编:《湖湘文化论坛》,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
    21、李锐:《网络时代的“方言”》,春风文艺出版社2002年
    22、秦秀白:《文体学概论》,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23、敬文东:《被委以重任的方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4、李夫泽:《湘中现代作家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5、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二版
    26、朱小平:《现代湖南女性文学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7、李阳春:《湘楚文化与文学湘军》,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
    28、靳明全:《区域文化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9、高玉:《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0、钱基博著,傅道彬点校:《近百年湖南学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31、雷淑娟:《文学语言美学修辞》,学林出版社2004年
    32、王亚蓉等编:《沈从文晚年自述》,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33、张新颖:《沈从文精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34、孙海洋:《湖南近代文学》,东方出版社2005年
    35、赵宪章:《文体与形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36、王尧:《在汉语中出生入死》,春风文艺出版社2005年
    37、李荣启:《文学语言学》,人民出版社2005年
    38、朱竞编:《汉语的危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
    39、颜景常:《古代小说与方言》,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40、陈平原:《中国现代小说的起点——清末民初小说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1、张桃洲:《现代汉语的诗性空间——新诗话语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2、何言宏、杨霞:《坚持与抵抗:韩少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43、夏晓虹、王风等:《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张卫中:《汉语与汉语文学》,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44、吴义勤主编:《韩少功研究资料》,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
    45、林建法、乔阳:《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汉语写作与世界文学》(上、下),春风文艺出版社2006年
    46、黄万华:《中国和海外20世纪汉语文学史论》,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
    47、刘进才:《语言运动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华书局2007年
    48、[德]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
    49、[英]迈克·克朗著,杨淑华、宋慧敏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0、[法]皮埃尔·马克·德比亚齐著,汪秀华译:《文本发生学》,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51、[日]藤野岩友著,韩基国译:《巫系文学论》,2005年
    52、[美]勒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53、[美]金介甫(JeffreyC.Kinkley)著,符家钦译:《沈从文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5年
    54、[美]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1、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吴祖缃:《文字永远追不上语言》,《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4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周立波:《方言问题》,《周立波文集》第6卷,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40~445页
    4、何锡章、王中:《方言与中国现代文学初论》,《文学评论》2006年第1期
    5、田中阳:《论方言在当代小说中的叙述功能》,《求索》1996年第1期
    6、田中阳:《论方言在当代小说中的修辞功能》,《中国文学研究》1995年第3期
    7、田中阳:《永恒的魅力—论区域风俗对文学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年4期
    8、田中阳:《沉重的“浪漫”—论湖南新时期小说的“湖湘文化”精神》,《理论与创作》1996年第5期
    9、张永中:《远离与回归——简论湘西当代作家对本土语言的探求》,《吉首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10、李胜梅:《方言的语用特征与文学作品语言的地域特征——以当代江西作家作品语言和江西地方普通话为考察对象》,《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6期
    11、吴俊:《文学:语言本体与形式建构》,《上海文论》1988年第1期
    12、胥会云:《文学语言方言化的极致与误区》,《理论与创作》2002年第4期
    13、张琦:《方言:他者的虚妄与真实》,《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2期
    14、汪政、晓华:《南方的写作》,《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3期
    15、张新颖:《行将失传的方言和它的世界——从这个角度看〈丑行与浪漫〉》,《上海文学》2003年第12期
    16、黄怀玉:《地域方言与〈马桥词典〉》,《语文学刊》2003年第3期
    17、张卫中、江南:《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方言使用的新特点》,《学术研究》2002年第1期
    18、石汝杰:《吴方言区作家的普通话和方言》,《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3期
    19、修宏梅:《方言—新时期文学创作不可或缺的资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3期
    20、陆衡:《泛方言写作创作实践的热闹与理论研究的匮乏》,《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第3期
    21、张新颖:《行将失传的方言和它的世界》,《上海文学》2003年第12期。
    22、黄子平:《得意莫忘言》,《上海文学》1985年第11期
    23、韩少功:《文学的根》,《作家》1985年第4期
    24、方长安:《对语言现代性的反思—韩少功的<马桥词典)新论》,《理论与创作》2002年第3期
    25、王卓慈:《方言:创作与阅读》,《小说评论》1999年第2期。
    26、李如龙:《方言与文化的宏观研究》,《暨南学报》1994年第4期
    27、王春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方言小说》,《文艺研究》2005年第8期
    28、陈红莲、张立平:《方言的生存现状及保护》,《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8期
    29、蒋德平:《浅谈文学创作中的语言》,《江西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30、吴漩:《简论方言和文化》,《佛山大学学报》1995年第10期
    31、潘翠琼、肖依虎:《对方言和民族共同语言的再认识》,《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7期
    32、敬文东:《方言及方言的流变—韩少功启示录》,《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2期
    33、曾毅平:《略论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学术研究》1997年第4期
    34、于坚:《诗歌之舌的硬与软:关于当代诗歌的两类语言向度》,《诗探索》1998年第1期
    35、葛兆光:《方言·民族·国家》,《天涯》1998年第6期
    36、赵宏:《语言和文化—从语言的分化融合看文化及其发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37、赵卫东:《新时期以来小说语言革新的几个特点》,《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3年第9期
    38、殷国明:《话语转换与现代中国文学的美学面貌—20世纪语言变革与文学发展关系的探讨》,《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39、彭会资:《方言与民间审美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6期
    40、罗听如:《从方言透视古华小说的地域文化特色》,《中国文学研究》2001年第3期
    41、罗听如:《湖南文学作品中的方言现象》,《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第1期
    42、毕飞宇、汪政:《语言的宿命》,《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43、刘学明:《马桥方言与文化寻根》,《豫西学院学报》2002年第12期
    44、刘进才:《从“文学的国语”到方言创作—四十年代方言文学运动的合理性及其限度》,《文学评论》2006年第4期
    45、杨学明、李勇忠:《从工具论到本体论—论汪曾祺对现代汉语小说语言观的贡献》,《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46、李阳春:《地域文化风情与现代文化意识—古华小说论》,《邵阳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47、汪晖:《地方形式、方言土语与抗日战争时期“民间形式”的论争》,《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44页
    48、孙德喜:《地域文化立场的书写与言说—20世纪后20年小说与言论之三》,《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49、郑张尚芳:《吴语在文学上的影响及方言文学》,《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第5期
    50、张钧、韩少功:《用语言挑战语言—韩少功访谈录》,《小说评论》2004年第6期
    51、钱乃荣:《论语言的多样性和“规范化”》,《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2期
    52、柯玲:《论方言的文学功能》,《修辞学习》2005年第3期
    53、何言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小说中的民间话语》,《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54、何言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语言资源问题》,《人文杂志》2004年第4期
    55、何言宏:《语言生命观和语言本体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作家的语言自觉》,《甘肃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