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住区公共交往空间的整体营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增进现代城市住区的邻里亲和,维系传统居住共同体的亲密、互助,已经成为近些年来我国建筑规划理论界所关注的重点。论文在对城市居住区公共交往空间现状存在问题反思的基础上,立足于当今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的双重视角进行研究的。文章力求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剖析并讨究其深层次的人文价值,结合建筑学及其他多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对以人为本的城市居住区公共交往空间的整体营建理论与方法进行综合的研究。
     论文首先对近些年来建筑规划理论界关于城市居住区公共交往空间的营建理论进行了细致地梳理。进而,论文通过历时的方法将城市居住区公共交往空间放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以及国家城市、社会结构演变的历史背景下,以此来切实把握城市居住区公共交往空间发展的内在根源和历史脉络,为论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依据。与此同时,论文对在当代城市社会结构变迁下的城市居住区人的交往现状与趋势进行剖析,以期较全面地把控城市居住区公共交往空间发展的内在机制。最后,论文得出结论,认为需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现实交往的现状与趋势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角度去探索城市居住区公共交往空间的整体营建。
Along with the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has been much faster, promoting the close neighborhood of urban residential districts to support the intimate relation and mutual aid of traditional residential common body, which have become into a weight-bearing point on the theories field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The thesi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problems of the public association space in the urban residential districts, and on the Chinese soci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dopt the dual angle of theories analysis and practice investigation to carry on research. I try myself to make overall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problems and its deep humanities value, and combine the latest theories resul of architecture and much other courses, in order to carry on comprehensive, thorough research of theory and method which base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humanitarian public association space in the urban residential districts.
     At first the thesis sum up the recent theories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which i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association space in the urban residential districts. It will build a solid basis of theories for the research. Then the thesis p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association space in the history background of the change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rogress and national city, social structures in order to know the inside source and the history grain, make some solid confidence for follow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At the same time the thesis analyse the person's association condition and trends under the social structure chang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inside decelopment mechanism of the public association space in the urban residential districts. The thesis thinks it need to explore the whole construction of the public association space, which is come from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and nature, and present condition and trends of association.
引文
1 参见:李芬,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1 王彦辉.走向新社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P30
    2 大卫·路德林,尼古拉斯·福克著;王健,单燕华译.营造21世纪德家园--可持续德邻里社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P122
    1 Heinjoke,C.M.(1956)Human Relations,Vol.2:105-176
    2 参见:李芬,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1 何肇发.社区概论.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1 杜立.关于公共空间的思索.国外城市规划,2002(3):P42-43
    1 王佳宁,上海传统社区邻里环境研究-基于石库门里弄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7
    1 该章节内容参考了刘先觉主编的《现代建筑理论》中关于环境心理学、行为建筑学等理论的介绍和王彦辉编著的《走向新社区》中的介绍
    1 项秉仁,城镇建筑学基础理论[博士论文],南京,东南大学,1985
    1 该论述参考了:马静,胡雪松,李志民.我国增进住区交往理论的评析.建筑学报,2006(10):P16-18
    2 周俭,蒋丹鸿,刘煜.住宅区用地规模及规划设计问题探讨[J].城市规划,1999(1):P38-40
    3 聂兰生,宋昆.营造宜人的居住空间-宜兴市高塍镇小康住宅区规划设计构思[J].建筑学报,1997(11):P29-31
    1 关瑞明.住宅的类设计模式-中国传统居住文化的延续与创新.建筑学报,2000(11):P40-41
    1 具体参见:陈惠芳,关瑞明.在生活中自然地交往-从大杂院谈起.建筑学报,2005(4):P37-39
    2 关瑞明.住宅的类设计模式.建筑学报,2000(11):P40-41
    3 聂兰生,宋昆.营造宜人的居住空间-宜兴市商塍镇小康住宅区规划设计构思.建筑学报,1997(11):P29-31
    1 参加:依俊卿.日常交往和非日常交往.哲学研究,1994(10)
    1 王佳宁,上海传统社区邻里环境研究-基于石库门里弄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7
    2 李淑湘,陈会昌,陈英和.6-15岁儿童对友谊特性的认知发展.心理学报,1997(1)
    3 杨雄.和谐社会与青年发展.当代青年研究,2006(1)
    1 齐光辉.中老年人从事交谊舞锻炼的动机及特征研究.曲阜师范大学学报,1999(2)
    2 李芬,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3 王佳宁,上海传统社区邻里环境研究-基于石库门里弄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7
    1 王小章,冯婷.城市居民的社区参与意愿-对H市的一项问卷调查分析.浙江社会科学,2004(4)
    2 Bridge G.The Neighbourhood and Social Networks.CNR Paner4.2002
    3[英]布莱思·劳森著;杨青娟,韩效等译.空间的语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4 薛丰丰.城市社区邻里交往研究.建筑学报,2004(4)注:其间笔者的研究表明:交往需求随收入上升而下降。
    1 郑萃.城市老龄化社区的研究:概念、特点及目标.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1(2)
    1 都胜君.建筑空间的性别差异研究.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3)
    2 李芬,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3[英]布莱思·劳森著;杨青娟,韩效等译.空间的语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 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社会学研究,1998(3)
    1 参见:沈荣康.城市居民闲暇生活探略.社会学,2000(12):P79-83
    2 参见:王彦辉.走向新社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P110
    1 参见:田银生.原始聚落与初始城市.城市规划汇刊,2001(2):P44-45
    1 参见: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第二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P214
    1 费孝通.乡土社会.北京:三联书店,1985
    2 杨威.略论中国传统日常交往关系的发生背景与类型特征.2004(6):P48-49
    1 沈华主编.上海里弄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1 参见:王佳宁.上海传统社区邻里环境研究-基于石库门里弄的实证研究(硕士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7
    1 何海兵.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管理世界,2005(6)
    2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武汉: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P69
    1 吕俊华,彼得·罗,张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P205
    1 邵磊.社会转型与中国城市居住形志的变迁.时代建筑,2005(05):P19
    1 吕俊华,邵磊.1978-2000年城市住宅的政策与规划设计思潮.建筑学报,2003(9):P7-10
    2 王彦辉.走向新社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P101
    1 参见: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第二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 参见: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1 参见:张鸿雁主编.城市·空间·人际--中外城市社会发展比较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P32-37
    1 格奥尔格·齐美尔著:费勇等译.时尚的哲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P188-189
    1(美)布莱克著.现代化的动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P43
    1 参见: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第二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P130
    2 邹颖,卞洪滨.对中国城市居住小区模式的思考.世界建筑,2000(5):P23
    1 参见:王彦辉.走向新社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P27
    1 参见:李芬,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1 参见:李芬,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2 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P96-98
    1[英]史蒂文·卢克斯著;阎克文译.个人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P55
    2 参见权虹.城市住区公共设施的研究(硕士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4
    1 魏皓严,关注于当代城市的共同居住生活--对当代城市住区营建的探索[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0
    1[美]路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单文慧.不同收入阶层混合居住模式.城市规划,2001(2):P26-29
    3 单文慧.不同收入阶层混合居住模式.城市规划,2001(2):P26-29
    1 马范文.教育程度与工资收入相关性的中外比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 参见:权虹,城市住区公共设施的研究(硕士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4
    3 魏皓严.社区中心的建立.规划师,2000,16(2):P112-115
    1[美]路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 2005:P514
    1[丹]杨·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 梁雪,肖连望.城市空问设计.天津:天律大学出版社,2000:P8
    1[丹]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英]布莱恩·劳森,杨青娟,韩效等译.空间的语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丹]扬·盖尔,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 有关图底分析法已在各种书刊中有所介绍,此处免去。
    2 魏皓严,关注于当代城市的共同居住生活--对当代城市住区营建的探索[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0
    1 请参阅董华.菊儿胡同的困惑.建筑师,1995:P87-89
    1 宋晔皓.结合自然整体设计--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1[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P105
    1 参见:王彦辉.走向新社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P179
    1 请参阅夏南.把握市场需求,坚持以人为本--万科地产开发城市近郊社区的几点思考.建筑学报,1999(12)
    2 许志坚,宋宝麒.台北市“社区规划师制度”详解.城市管理,2003(2):P36-40
    1 该例子参考:王谚辉.“社区建筑师”制度:居住社区营造的新机制.城市规划,2003(5)
    1 陈毓芬.永康社区梦想的蓝图.空间,2000(8)
    [1][美]琳达·格鲁特、大卫·王著;王晓梅译.建筑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美]路易斯·芒福德著;倪文彦,宋峻岭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英]大卫·路德林,尼古拉斯·福克著;王健,单燕华译.营造21世纪德家园--可持续德邻里社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美]克利斯托弗·亚历山大等著;王听度,周序鸿译.建筑模式语言(城镇·建筑·构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5][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黄兰谷等译,张良皋校.建成环境的意义--非言语表达方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6][荷]赫曼·赫茨伯格著;仲德崑译.建筑学教程:设计原理.台北:台湾圣元书局出版有限公司,1996
    [7][美]阿尔伯特 J·拉特利奇著;王求是,高峰译.大众行为与公园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8][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9][挪]诺伯格·舒尔茨著;施植民译.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台湾:尚林出版社,1984
    [9][挪]诺伯格·舒尔茨著,尹培桐转译.存在·空间·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0][挪]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著;李路珂,欧阳恬之译.西方建筑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1][加]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12][丹]扬·盖尔著,何可人译.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3][美]凯文·林奇著;林庆怡等译.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14]王彦辉.走向新社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15]郑时龄,薛密编译.黑川纪章.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16]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
    [17]吴良镛.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8]齐康主编.城市建筑.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19]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0]丁俊清.中国居住文化.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
    [21]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2]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3]朱文一.空间·符号·城市.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4]吴良镛著.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25]沈华主编.上海里弄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
    [26]吕俊华,彼得·罗,张杰.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7]历年来各期《城市规划》、《规划师》、《建筑学报》、《世界建筑》、《建筑师》、《时代建筑》等相关专业期刊。
    [28]顾朝林.城市社会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9][美]R.E.帕克等著;宋俊岭等译.城市社会学.第二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30]吴江霖 戴健林 陈卫旗.社会心理学.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1]宣兆凯.新编社会学概述.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0
    [32]徐永祥.社区发展论.武汉: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33]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第二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34]吴增基,吴鹏森等.现代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35]时正新主编.中国社会福利与社会进步报告(200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36]王雅林,董鸿扬.构建生活美-中外城市生活方式比较.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37]文军 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8]唐忠新.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概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9]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
    [40]林广,张雁鸿.成功与代价--中外城市化比较新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1987
    [42]费孝通.乡土社会[M].北京:三联书店,1985.
    [43]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44]王兴中等.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5]罗杰斯,伯德格著;王晓毅,王地宁译.乡村社会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46]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47]何肇发.社区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
    [48][英]史蒂文·卢克斯著;阎克文译.个人主义.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49][美]恩斯特.卡西尔著;甘阳译.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50]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闲.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
    [51][美]布莱克著.现代化的动力.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52][英]布莱思.劳森著,杨青娟,韩效等译.空间的语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53]格奥尔格.齐美尔著;费勇等译.时尚的哲学.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1]王学军,走向新住区--北京城市住区形态探讨[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
    [2]李芬,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基于武汉城区的实证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湖南,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3]何宁,我国当代住区整合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建筑系
    [4]郭秋华,生态·社区·网络--试析当代城市住区规划发展趋向[硕士学位论 文],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系
    [5]张程,和谐的邻里空间[硕士学位论文],安徽,合肥工业大学建筑系
    [6]王彦辉,群--城市中群与群的城市设计[硕士学位论文],南京,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1998
    [7]权虹,城市住区公共设施的研究[硕士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4
    [8]魏皓严,关注于当代城市的共同居住生活--对当代城市住区营建的探索[博士学位论文],重庆,重庆大学,2000
    [9]项秉仁,城镇建筑学基础理论[博士论文],南京,东南大学,19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