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生产的正义逻辑—一种正义重构与空间生产批判的视域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空间生产不仅是城市空间重组的过程,而且还是社会转型、政治重构的过程。由此,空间生产过程也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深层变化。具体而言,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统治模式以及财富的生产与分配形式都发生了调整。与此同时,空间资源占有与分配的不均、空间权力与权利配置的失衡等问题也造就了新的社会不平等。因而,空间正义主要调整与规范的就是人与人、人与区域、区域与区域在空间生产过程中的空间资源的占有与分配、空间权力与权利的获得与享有之间的关系问题。但是,“空间中事物的生产”转变为“空间的生产”的直接推动者或者背后的根本力量却是资本的空间扩张。因此,空间正义问题的核心是处理空间与资本之间的逻辑关系。所以,问题意识与对话意识、现实意识与批判意识的融合是本论文写作的主要基调。进而言之,空间正义的研究并不是从知识论的立场出发,构建一套空间正义论的完整体系,而是紧紧着眼于资本支配下的空间生产及其问题,围绕空间资本化、空间政治化、空间技术化等核心基点展开叙事。同时,空间正义的批判也不是对空间生产的一种道德化的诉说,而是重在客观揭示与呈现空间生产的内在运行机理、矛盾以及后果。而且,空间生产的批判必须是一种辩证的批判。空间正义评判的标准与依据是事实与价值批判的统一。空间正义的逻辑本质上也是一种历史的逻辑,必须坚持价值逻辑与事实逻辑、主观逻辑与客观逻辑的统一。
     在行文上,论文的写作遵循了历史叙事与空间叙事并进的叙事手法:一条是以资本创新与空间演变为尺度的历史叙事手法。随着资本的创新,资本的实现形式与形态不断更新。同时,随着资本的塑造与技术的建构,空间的形态以及空间的结构与组织形式也在不断发生变革。因此,随着资本形态与空间形式的相互塑造,空间正义的问题与问题域都在变化,空间正义的建构也必须发生变化。另一条是以资本化空间、政治化空间、信息化空间为图景的空间叙事手法。其根本目的在于使空间压迫与剥削得以立体、全方位呈现。这些空间图景相互交织在一起,既是制约空间正义的综合因素,又共同构筑了空间正义实现的场域。这两条叙事彼此交融,共同构筑了空间正义的具体形态。按照这样的叙事布局,全文由以下四个部分内容构成:
     首先,空间正义能否作为一个独立范畴,有无言说的必要性,关键取决于何种程度上理解空间、正义以及空间与正义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为此,第一部分主要是澄清空间与正义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阐释空间与正义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空间正义不是概念的臆造,而是空间的正义性与正义的空间性相互融合的产物。空间不仅具有物理性而且具有社会性与历史性。空间的社会性更直接地体现为空间的阶级性。因而,空间的组织形式、结构、意义与功能必然是统治阶级利益的体现。同样,正义也具有多重属性,是多重建构的。正义不仅具有历史性、社会性,而且正义也具有空间性。正义总是一定场域中的正义。正义理论的建构、正义规范的践行都内在包含一个空间维度。因此,空间正义是空间的正义性与正义的空间性双向互动、双向生成的产物。
     其次,空间正义的建构必须还原历史真实的问题,追问空间正义问题的根源。因此,第二部分主要是立足于资本空间化逻辑阐明空间正义问题的根源及其本质。具体而言,从资本与空间生产的关系出发,具体分析资本如何造就了空间生产,进一步追问资本主义主导下的空间生产如何生产与再生产了社会不平等。进而从对抗资本主义空间生产过程出发,提出推进空间正义的目标与可能性路径。
     再次,空间生产既是一个空间重组过程,也是一个政治重构过程。因此,随着空间生产的推进,空间资本化与政治化的融合,空间生产不仅塑造了新空间关系而且产生了新的政治关系,对于政治影响深远。由此,空间资本化导致了空间政治日益突显。因此,第三部分从空间政治的视角来分析空间正义问题。空间正义的实现必须由抵抗空间的资本化走向空间政治的反抗。
     最后,在信息时代,随着空间支配逻辑的转变,流动空间支配了地方空间。空间的生产越来越受制于流动空间。因此,空间正义的建构必然受到流动空间的制约。而且,在现实之中,流动空间仍然在生产与再生产着不平等。流动空间的正义问题也日趋突显。因此,流动空间成为正义建构的新的历史地平线。所以,以地方空间为基础的正义决不能简单照搬到流动空间之中。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流动空间的属性,重新定义与建构流动空间正义。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is not only a process of urban spatial expansion, but also theprocess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 of spatial organization. So, the process ofspatial production also led to deep changes of capitalist social relation. Specifically, theforms of capitalist exploitation, dominant,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wealth haveadjusted. Meanwhile, the problems such as the unevenness of possession and distributionof space resources, the imbalance of space power and power distribution all leads to thenew social inequalities. Therefore, spatial justice mainly adjusts and regulates relationshipissues about the posses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space resources between man and man, manand regional, regional and regional, and achievement and enjoyment of the spatial rightand power during the space production. However, the direct contribution or fundamentalforce of things production in space transform into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is the spatialexpansion of capital. Therefore, the core issue of spatial justice is to deal with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e and capital. Therefore, the integration of awareness of problemand dialogue, the consciousness of reality and critical is the main tone of writing. So, theresearch on spatial justice is not from the standpoint of knowledge theory to build acomprehensive system of spatial justice, but tightly focuses on spatial production and itsproblems under the domination of capital, expands narrative with the core basis points suchas the capitalization space, politicalize space and technicalization space. At the same time,the criticism of spatial justice is not a kind of moralize telling about spatial production, butemphases on announcing and revealing the inherent operational mechanism, contradictionand consequences of spatial production objectively.
     Textually, the writing of this essay follows the method of historical narrative andspatial narrative advancing together: one is the historical narrative method based on capitalinnovation and spatial evolution. With the innovation of capital, the realization form andpattern of capital are constantly updating. Meanwhile, with the shape of capital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chnical, the spatial form, spati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pattern arealso constantly changing. So, as the mutual shaping of capital pattern and space form, boththe issues and domain of spatial justice are chang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patial justicemust also change. Another narrative method is regarding capitalization space, space ofpolitic, informatization space as landscape. Its essential purpose is to enable the oppressionand exploitation of space emerges omni-directionally. The space scenes are intertwinedwith each other; they are not only the comprehensive factors that affecting spatial justice,but also construct the implementation field of space justice together. These two narrativemethods blend with each other and build concrete form of spatial justice together.According to this narration, the full-text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First of all, justice, can apace justice be an independent category and has it necessityto speak critically depends on the understanding degree of space, justice, as well as theinherent logic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ce and justice. To this end, the first part is mainly toclarify the concept of space and justice, interpret the inherent logic relationship betweenspace and justice on the basis of it. Spatial justice is not the concept of imaginary but theintegration results of space’s justice and justice’s space. Space is not only has the characterof physical, but also has the character of social and historical. The social character of spaceis more directly reflected by social character. Thus, th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meaningand function of space must be the embodiment of ruling class’ interests. Similarly, justicealso has multiple properties, and its construction is multiple. Justice not only has thecharacter of historic and social, but it also has space character. Justice must always be thejustice of specific field. The construction of justice theory and the practice of justiceprinciple both intrinsically contain a spatial dimension. Therefore, spatial justice is theinteraction and two-way product of space’s justice character and justice’s space character.
     Second, spatial justice construction must restore historical real problems and ask theroot of space justice problem. So, the second part illuminates the origin and nature of spacejustice logically based on the space capitalization. In particular, starting from therelationship between capital and space production, analyze how capital creates spaceproduction specifically, further questioning how the capitalist-led space productionproduce and reproduction social inequalities. Then set out from the resist process ofcapitalism space production and make goals and likely path to improve space justice.
     Again, space production not only a process of space reorganization, but also a process of political reconstruction. Therefore,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space production andthe integration of space capitalization and politicized, space production not only shapesnew spatial relations, but also creates new political relations and has deep impact onpolitical. Therefore, space capitalization leads to increasingly limelight of space politics.Accordingly,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spatial jus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acepolitical. The realization of space justice must be from the resistance of spacecapitalization to the resistance of space politicized.
     Finally, in the age of information, with the changes of space dominant logic, mobilespace dominates the local space. Space produc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subject to themobile space. Therefore, space justice construction will certainly be restricted by mobilespace. And, in reality, the mobile space is still producing and reproducing unequal. Theproblems of mobile space justice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mobilespace becomes new historical horizon of justice construction. So, the justice which basedon local space must not be simply copied to mobile space. We must redefine and constructmobile space justice correspond to properties of mobile space.
引文
①参阅拙著:《正义范式的转换:从社会正义到城市正义》,《东岳论丛》,2013年第5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03页。
    ②《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03页。
    ②参阅拙著:《正义范式的转换:从社会正义到城市正义》,《东岳论丛》,2014年第5期。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92页。
    ①《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7页。
    ②[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02页。
    ③李烈炎:《时空学说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240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99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08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108页。
    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89页。
    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85页。
    ⑥[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85页。
    ①吴国盛:《希腊空间概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页。
    ②《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第26页。
    ③《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第26-27页。
    ④《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第26-27页。
    ①[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年,第74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78页。
    ④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02页。
    ①[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53页。
    ②[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55页。
    ③Harvey, David,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Baltimore, Md: John Hopkins,1973, p.13.
    ④[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前言和后记,第11页。
    ①《莱布尼茨与克拉克论战书信集》,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7-18页。
    ①[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页。
    ②[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8页。
    ③[德]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0页。
    ④[德]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9页。
    ⑤冯雷:《理解空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2008年,第33页。
    ①[德]格奥尔格·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柳州: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9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9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8页。
    ④转引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页。
    ⑥《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3页。
    ⑦《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6页。
    ⑧[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前言和后记,第11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87页。
    ④《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5页。
    ①《现代汉语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720页。
    ②[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张庆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③[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131页。
    ①[德]海德格尔:《筑居思》,孙周兴.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6年,第1199页。
    ②[挪威]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第4页。
    ③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52-153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0页。
    ①[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57页。
    ②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0页。
    ③[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00页。
    ①[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55页。
    ②[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2页。
    ③[英]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3页。
    ④例如吉登斯认为后现代性只是现代性的延伸,而不是超越,所以将其称为激进的现代性。参见《现代性的后果》,南京市: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40-45页。
    ①[美]迈克·迪尔:《后现代血统》,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84页。
    ②[美]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43页。
    ③[美]迈克·迪尔:《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3页。
    ④[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94页。
    ⑤[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94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45页。
    ②[美]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78-79页。
    ①李强:《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②王林平、高云涌:《时空二元论的理论困难及其解决出路》,《哲学研究》,2013年第8期。
    ①许纪霖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94页。
    ②[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9页。
    ③[美]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④[美]曼努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04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2页。
    ②[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③[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0页。
    ①Anduzej Zidleniec, Space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2007, preface, P.8.
    ②[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00页。
    ①[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55页。
    ②[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99页。
    ③[美]曼努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04页。
    ④[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1页。
    ①[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35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苗力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03页。
    ③[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65页。
    ④[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52页。
    ①[奥地利]凯尔逊:《什么是正义?》,《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1年第8期,第6页。
    ②参阅拙著:《正义范式的转换:从社会正义到城市正义》,《东岳论丛》,2013年第5期。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4页。
    ④[美]托马斯内格尔:《全球正义问题》,赵永刚译.《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32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6页。
    ①参阅拙著:《正义范式的转换:从社会正义到城市正义》,《东岳论丛》,2014年第5期。
    ②[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褚松燕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第2-4页。
    ③许纪霖编:《共和、社群与公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86页。
    ④许纪霖编:《共和、社群与公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9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303页。
    ②[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谈瀛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60页。
    ③[法]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224页。
    ④[英]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2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第168页。
    ①[美]大卫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94页。
    ②[美]大卫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00页。
    ③转引自[美]迪尔:《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438-439页。
    ④[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16页。
    ⑤[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16页。
    ⑥[美]大卫哈维:《资本的空间》,王志弘等译.台北:群学出版社,2010年,第2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5页。
    ②[印]阿马蒂亚·森:《正义的理念》,王磊、李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页。
    ①[印]阿马蒂亚·森:《正义的理念》,王磊、李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4页。
    ②[印]阿马蒂亚·森:《正义的理念》,王磊、李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5页。
    ③[印]阿马蒂亚·森:《正义的理念》,王磊、李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页。
    ④[印]阿马蒂亚·森:《正义的理念》,王磊、李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序第3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06页。
    ①参阅拙著:《城市正义: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理论逻辑》,《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8月23日。
    ②任平:《交往实践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7页。
    ①在国内,任平教授在“差异性社会”的断定基础之上率先提出“差异的正义”,主张尊重差异,并规范差异。陈忠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流动的差异性正义”,主张通过流动规范差异。参见《论差异性社会的正义逻辑》,《江海学刊》,2011年第2期;《空间与空间正义:理论张力和现实可能》,《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②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19页。
    ③[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6页。
    ①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Blackwell press,1991, p.22.
    ②[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36页。
    ③[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96页。
    ④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8-19页。
    ①[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28页。
    ②[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1页。
    ③[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3-24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页。
    ②[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29页。
    ③[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03页。
    ①[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81页。
    ②[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3-14页。
    ③[美]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④Edward Soja. Seeking Spatial Justice, Minnesota: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10, P.1.
    ①陈忠、爱德华索亚:《空间与空间正义:理论张力和现实可能》,《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②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③[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60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94页。
    ②[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73页。
    ③[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68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68页。
    ②[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27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35页。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9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50页。
    ②任平:《空间的正义———当代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基本走向》,《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5期。
    ③[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76页。
    ①参阅陈忠:《走向微观正义——一种城市哲学与城市批评史的视角》,《学术月刊》,2012年第12期。
    ①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129页。
    ②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129页。
    ③[美]大卫·哈维:《资本的空间》,王志弘等译.台北:群学出版社,2010年,第292页。
    ①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8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66页。
    ③Harvey, David.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Baltimore, Md: John Hopkins,1973, p.27.
    ④陈忠、爱德华索亚:《空间与空间正义:理论张力和现实可能》,《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①参阅拙著:《正义范式的转换:从社会正义到城市正义》,《东岳论丛》,2013年第5期。
    ②陈忠、爱德华索亚:《空间与空间正义:理论张力和现实可能》,《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③Edward Soja, Seeking Spatial Justice, Minnesota: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10, P.1.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7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69页。
    ⑤《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71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7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5页。
    ②[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8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1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页。
    ⑤任平教授在国内率先提出了资本创新批判的理论,参见任平:《资本创新逻辑的当代阐释》,《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3期。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2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9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5页。
    ⑤任平:《交往实践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555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7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9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7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7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8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42页。
    ①[英]莫尔:《乌托邦》,胡凤飞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第2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6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9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57-75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07页。
    ④[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30-331页。
    ①转引自[美]戴维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3页。
    ②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5页。
    ③[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第34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98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57-75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85页。
    ①[美]大卫·哈维:《马克思的空间转移理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4期。
    ②[美]大卫·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29页。
    ①[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②[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39页。
    ③[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31页。
    ①[美]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55页。
    ②张长立、吴璟:《城市不是土地、建筑物与人口的简单叠加》,《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0月24日。
    ③[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①转引自[美]大卫·哈维:《巴黎城记》,黄煜文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6页。
    ②[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39页。
    ②[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9-50页。
    ③[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03页。
    ①[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6页。
    ②[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07页。
    ③[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④[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5页。
    ①[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②参见拙著《批判与拯救:现代城市危机的哲学沉思》,《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第2期。
    ③[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0页。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姜珊译:《发达资本主义的集体消费与城市矛盾》,《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第5期。
    ②[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③张一兵编:《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1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81页。
    ④张一兵编:《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1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181页。
    ①[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82页。
    ③[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④[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6页。
    ⑤[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5页。
    ①[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79页。
    ②[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80页。
    ③[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78页。
    ④[美]大卫·哈维:《资本的空间》,王志弘等译.台北:群学出版社,2010年,第358页。
    ⑤[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78页。
    ①[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74页。
    ②[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95页。
    ③[美]大卫·哈维:《资本的空间》,王志弘等译.台北:群学出版社,2010年,第453页。
    ④[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94页。
    ⑤[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101页。
    ①Lefebvre, H. The Urban Revolution, translated by Robert Bononno.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03,p.155.
    ②[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40页。
    ③[美]戴维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23页。
    ④[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95页。
    ①[美]大卫哈维:《列菲弗尔与<空间的生产>》,黄晓武译.《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期。
    ②[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0页脚注。
    ③任平:《创新时代的哲学探索》,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49-350页。
    ④Harvey, David, 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capitalist urbanization, Baltimore:th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5. p.222.
    ⑤[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49页。
    ①[美]大卫·哈维:《巴黎城记》,黄煜文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5页。
    ②[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0页。
    ③[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4页。
    ④[美]美克尔·哈特等:《帝国》,杨建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5页。
    ①[美]大卫·哈维:《巴黎城记》,黄煜文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35页。
    ②[美]保罗M.霍恩伯格,林恩霍伦利斯:《都市欧洲的形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76页。
    ③[美]大卫·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75页。
    ④[美]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169页。
    ①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3页。
    ②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③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①[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页。
    ②[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2卷),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第244页。
    ③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71页。
    ④[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51页。
    ⑤[美]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张旭春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⑥[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9页。
    ①[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页。
    ②转引自[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75页。
    ③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④[美]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53页。
    ①转引自[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24页。
    ②[英]多琳马西:《劳动的空间分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4-95页。
    ③[英]多琳马西:《劳动的空间分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5页。
    ④[英]多琳马西:《劳动的空间分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5页。
    ①[阿根廷]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苏振兴,袁兴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3页。
    ②[巴西]多斯桑托斯:《帝国主义与依附》,杨衍永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302页。
    ①[埃及]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高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中文版序第1页。
    ②[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3页。
    ③转引自[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2页。
    ④[美]大卫·哈维:《资本的空间》,王志弘等译.台北:群学出版社,2010年,第358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7页。
    ②[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8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7页。
    ②[英]多琳马西:《劳动的空间分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9页。
    ④[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4页。
    ①[英]多琳马西:《劳动的空间分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8页。
    ②[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94页。
    ③郎咸平:《产业链的阴谋2: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11页。
    ④郎咸平:《产业链的阴谋2: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第8页
    ⑤[英]多琳马西:《劳动的空间分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18页。
    ⑥[美]哈罗德R.克博:《社会分层与不平等》,蒋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45页。
    ①[美]哈罗德·R.克博:《社会分层与不平等》,蒋超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45页。
    ②[埃及]阿明:《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83页。
    ③[埃及]阿明:《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89页。
    ④[埃及]阿明:《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91页。
    ①[埃及]阿明:《不平等的发展—论外围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118页。
    ②[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③[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④转引自[美]安东尼奥罗姆等:《城市的世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⑤[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80页。
    ①[美]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133页。
    ②[美]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107页。
    ③[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1页。
    ④[美]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289页。
    ⑤[美]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第84页。
    ①[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60页。
    ②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5页。
    ①[英]多琳马西:《劳动的空间分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页。
    ②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7页。
    ①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5页。
    ②参阅拙著:《建构本土化的发展城市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月25日。
    ③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4页。
    ①Henri Lefebvre. 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 reproduction of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translated by FrankBryant. London: Allison&Busby,1976,P.85.
    ②[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7页。
    ③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2页。
    ①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1页。
    ②[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83页。
    ③[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95页。
    ①[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95页。
    ②Harvey, David. 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capitalist urbanization, Baltimore:th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5. p.222.
    ③[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80页。
    ④[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5页。
    ①[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5页。
    ①[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7-58页。
    ②纪晓岚:《论城市的本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5页。
    ③[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6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4页。
    ②张康之、张桐:《论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9期。
    ③张康之、张桐:《论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9期。
    ①[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77页。
    ①转引自[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5页。
    ②[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80页。
    ③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页。
    ①[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22页。
    ②[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4-45页。
    ①转引自[美]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7页。
    ②转引自[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29页。
    ③[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2页。
    ④[美]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①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②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③Site,学界有不同的译法,陈志梧先生在《不同上下文的空间》一文中将其译为“基地”,而王喆先生在《另类空间》一文中将其译为“位置”,陆扬在《第三空间》的译文中将其译为“地点”。
    ④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9页。
    ①傅熹年编:《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等级制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第101页。
    ②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1页。
    ③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3页。
    ④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8-69页。
    ①[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郑娟、梁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8页。
    ②傅熹年编:《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等级制度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前言第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4页。
    ④转引自[美]迪尔:《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1页。
    ①转引自[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94页。
    ②[法]列斐伏尔:《什么是现代性》,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3页。
    ①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②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8页。
    ③[法]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9页。
    ④[法]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6页。
    ①[德]哈贝马斯:《公共空间与政治公共领域》,《哲学动态》,2009年第6期。
    ②[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6页。
    ③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2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7页。
    ②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Blackwell press,1991, p.412.
    ①[英]诺南·帕迪森等:《城市研究手册》,郭爱军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2页。
    ②转引自[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12页。
    ③[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0页。
    ①[法]亨利列菲弗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33-134页。
    ②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③[法]亨利列菲弗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9页。
    ①[法]亨利列菲弗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②[法]亨利列菲弗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30页。
    ③[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7页。
    ④[法]亨利列菲弗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150页。
    ⑤[法]亨利列菲弗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版,第32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第248页。
    ②[德]汉娜阿伦特:《帝国主义》.蔡英文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68年,第23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必须保卫社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2页。
    ②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8页。
    ③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9页。
    ④[德]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干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0页。
    ⑤[德]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干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01页。
    ⑥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9页。
    ①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05页。
    ②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3-14页。
    ③[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第234页。
    ④[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第28页。
    ⑤转引自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⑥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6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第248页。
    ②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9页。
    ③[美]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09页。
    ④[美]迪尔:《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66页。
    ①[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42页。
    ②[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第218页。
    ③[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93页。
    ④[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318页。
    ⑤[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第82页。
    ⑥[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郑娟、梁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454页。
    ①[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三联书店,2012年,第193页。
    ②转引自[美]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9页。
    ③[法]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0页。
    ④[法]福柯:《规训与惩罚》,杨远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222页。
    ①[法]福柯:《规训与惩罚》,杨远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155页。
    ②[法]福柯:《规训与惩罚》,杨远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172页。
    ③[法]福柯:《规训与惩罚》,杨远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28页。
    ④[法]福柯:《规训与惩罚》,杨远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193-194页。
    ①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3页
    ②[法]福柯:《规训与惩罚》,杨远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224页。
    ③[法]福柯:《规训与惩罚》,杨远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226页。
    ④[法]福柯:《规训与惩罚》,杨远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206页。
    ⑤[法]福柯:《规训与惩罚》,杨远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184页。
    ⑥[英]克里斯希林:《身体与社会理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2页。
    ①包亚明主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58页。
    ②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③[法]福柯:《规训与惩罚》,杨远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242页。
    ④转引自[美]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9页。
    ⑤参见[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68页。
    ①[法]亨利列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50页。
    ②[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94页。
    ①[德]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彭尘舜、吴纪先译.上海:三联书店,1959年,第289页。
    ②汪安民等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0页。
    ③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2页。
    ④[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8页。
    ⑤[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8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1页。
    ②[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0年,第35页。
    ③[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郑娟、梁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40页。
    ④[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31页。
    ⑤转引自[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00页。
    ⑥[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25页。
    ①转引自[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26页。
    ②[美]大卫哈维:《资本的空间》,王志弘等译.台北:群学出版社,2010年,第279页。
    ③[美]安东尼奥罗姆等:《城市的世界》,曾茂娟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47页。
    ②[美]大卫哈维:《巴黎城记》,黄煜文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6页。
    ③[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郑娟、梁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27页。
    ④[美]保罗M.霍恩伯格,林恩霍伦利斯:《都市欧洲的形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276页。
    ①转引自[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14页。
    ②汪安民等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1页。
    ③[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4页。
    ④[美]大卫哈维:《巴黎城记》,黄煜文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6页。
    ⑤[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①[美]雅各布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第361页。
    ②[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郑娟、梁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95页。
    ③[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郑娟、梁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95页。
    ④汪安民等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01页。
    ①[英]多琳马西:《劳动的空间分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06页。
    ②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③[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郑娟、梁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9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52页。
    ②[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郑娟、梁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8页。
    ③[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67页。
    ④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Blackwell press,1991, p.26.
    ⑤[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82页。
    ⑥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①[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92页。
    ②[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283页。
    ③[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90页。
    ①《莱布尼茨与克拉克论战书信集》,陈修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第18页。
    ②[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91页。
    ③[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9页。
    ④[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郑娟、梁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91页。
    ①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0页。
    ②[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84页。
    ③[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9页。
    ①[美]詹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422页。
    ②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Blackwell press,1991, p.54.
    ③[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12页。
    ④[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27页。
    ⑤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Blackwell press,1991, p.26.
    ①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lated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 Oxford: Blackwell press,1991, p.26.
    ②[美]迪尔:《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70页。
    ③[美]道格拉斯凯尔纳等:《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第103页。
    ④衣俊卿:《论微观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23-28页。
    ①转引自[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1页。
    ②[英]多琳马西:《劳动的空间分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6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77页。
    ②[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第11页。
    ③[美]大卫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16页。
    ④[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36页。
    ①[美]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页。
    ②Don Mitchell, The Right to the City: Social Justice and the Fight for Public Space, New York and London: TheGuilford Press,2003, p.27.
    ③[美]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页。
    ④[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1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17页。
    ②[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申林译.北京:北京出版,2007年,第67-68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07页。
    ②[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8页。
    ③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7-58页。
    ①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8页。
    ②曹现强、张福磊:《空间正义:形成、内涵及意义》,《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4期。
    ③转引自[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社,2002年,第216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93页。
    ②[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6页。
    ③[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6-17页。
    ④[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7页。
    ①[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0页。
    ②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7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68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0页。
    ②[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0页。
    ③[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郑娟、梁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0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②转引自[美]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4页。
    ③[美]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36页。
    ④《列宁全集》第2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90页。
    ⑤《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42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77页。
    ②[美]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26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0页。
    ②[美]大卫·哈维:《资本的空间》,王志弘等译.台北:群学出版社,2010年,第486页。
    ①孙逊、杨剑龙主编:《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3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46页。
    ③[美]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01页。
    ④[美]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02页。
    ⑤[美]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31页。
    ⑥[美]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95页。
    ①[美]大卫哈维:《资本的空间》,王志弘等译.台北:群学出版社,2010年,第358页。
    ②[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80页。
    ③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92页。
    ④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49页。
    ①[美]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01页。
    ②孙逊、杨剑龙主编:《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35页。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6页。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6页。
    ③孙逊、杨剑龙主编:《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19页。
    ④[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7页。
    ⑤[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8页。
    ⑥[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6页。
    ⑦[美]曼努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作者序,第1页。
    ⑧[美]曼努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6页。
    ①孙逊、杨剑龙:《地方与全球:网络社会里的城市》,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4页。
    ②[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39页。
    ③[加]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0页。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6页。
    ⑤[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6页。
    ①[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6页。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3页。
    ③[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前言第12页。
    ④[美]曼努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05页。
    ⑤[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市: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6页。
    ⑥[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市:译林出版社,2011年,第18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54页。
    ②[美]曼努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06页。
    ③[美]曼努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90-491页。
    ④[美]曼努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05-506页。
    ①[美]曼努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05页。
    ①[美]曼努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中文版译者序,第4页。
    ①孙逊、杨剑龙主编:《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上海市: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36页。
    ②[加]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87页。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0-41页。
    ④[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1页。
    ⑤[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0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49页。
    ②[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59页。
    ③[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60页。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185页。
    ②[加]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9页。
    ③[美]曼努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2页。
    ①从一定意义上来讲,信息、知识与技术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的,它们之间并不是并列的。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乌家培也认为,信息应该包括知识。(参见乌家培:《正确认识信息与知识及其相关问题的关系》,《党政干部学刊》1999年03期)但是,从狭义角度来讲,信息、知识与技术之间又具有彼此之间的特殊性与独立性。本文为了突出强调它们之间的不同属性以及在流动空间生产中的各种作用,因而将其并列使用,但并不表示它们之间是一种并列关系。
    ②[美]曼努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06页。
    ①[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415页。
    ②[法]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第13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前言第10页。
    ①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17-318页。
    ②任平:《论空间生产与马克思主义的出场路径》,《江海学刊》,2007年第3期。
    ③[意]奈格里:《帝国》,杨建成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6页。
    ①[美]大卫哈维:《巴黎城记》,黄煜文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0页。
    ②[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90页。
    ①[英]查尔斯·梅尔:《文化与帝国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第256页。
    ②[美]迪尔:《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326页。
    ③[加]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9页。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59页。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的终结》,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46页。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6页。
    ④[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导言第7页。
    ⑤[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第117页。
    ⑥[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⑦[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6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50页。
    ②[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郑娟、梁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97页。
    ①[美]美克尔·哈特等:《帝国》,杨建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81页。
    ②[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45页。
    ③[美]曼努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40页。
    ①[意]奈格里:《帝国》,杨建成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92页。
    ①孙逊、杨剑龙编:《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466页。
    ②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16页。
    ③[美]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259页。
    ④[美]尼古拉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第270页。
    ⑤[加]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32页。
    ①孙逊、杨剑龙编:《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571页。
    ②孙逊、杨剑龙编:《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3页。
    ③[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刘江等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0页。
    ④[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刘江等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第25页。
    ⑤[美]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5页。
    ⑥[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7-18页。
    ①[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第63页。
    ②[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第63页。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416页。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03页。
    ②[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24页。
    ④[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10页。
    ⑤[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69页。
    ①[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54页。
    ②[美]曼纽尔卡斯特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4页。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09页。
    ②[英]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407页。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的终结》,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45页。
    ①[美]彼得F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傅振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序言第4页。
    ②[美]彼得F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傅振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序言第5页。
    ③[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前言第12-13页。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的终结》,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328页。
    ②任平:《知识经济生产方式、交往实践观与新全球化时代》,《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③[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的终结》,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61页。
    ①[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技术政治、新技术与公共领域》,闰玉刚译.《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年第2期。
    ②[美]曼努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569页。
    ③[加]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代译序第16页。
    ④[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导言第7页。
    ①[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第414页。
    ②[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8页。
    ③[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前言第1页。
    ①[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页。
    ②[美]威廉I.鲁宾逊着:《全球资本主义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31页。
    ①[美]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96页。
    ②孙逊、杨剑龙主编:《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上海市: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第36页。
    ③[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280页。
    ①[美]威廉·I.鲁宾逊着:《全球资本主义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31页。
    ②[美]威廉·I.鲁宾逊着:《全球资本主义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229页。
    ①[美]曼纽尔卡斯特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第381页。
    ②[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2页。
    ③虽然哈贝马斯在这里所说的是公共领域而不是公共空间。事实上,哈贝马斯对二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分。但是,公共空间与公共领域是相互生成、相互建构的。而且公共空间是公共领域中的核心构成要素,所以,公共空间与公共领域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有的译者将公共领域直接译为公共空间。本文在这里也主要是指二者之间的一致性与互动关系。
    ④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3期。
    ①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25页。
    ②[美]劳伦斯莱斯格:《思想的未来》,李旭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③[美]劳伦斯莱斯格:《思想的未来》,李旭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第27页。
    ①转引自许纪霖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4页。
    ②[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页。
    ③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第129页。
    ①[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前言第2页。
    ②[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页。
    ③[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4页。
    ④[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前言第2页。
    ⑤[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⑥[美]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第214页。
    ①[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第157页。
    ②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25页。
    ③汪晖、陈燕谷:《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第125页。
    ①曾国屏:《赛博空间的哲学探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9页。
    ②[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455页。
    ①[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第192页。
    ②布鲁斯韦斯顿、杰克罗森菲尔德:《全球工人阶级的分化》,《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2期。
    ①吴金平:《当代西方国家工人阶级分化问题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3年第5期。
    ②任平:《创新时代的哲学探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54页。
    ①任平:《论<共产党宣言>的当代启示》,《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7期。
    ②[美]戴维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44页。
    ①[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4页。
    ②彭勃:《国家权力与城市空间: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变革》,《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①[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74页。
    ②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年5期。
    ①何森、张鸿雁:《城市社会空间分化如何可能》,《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8期。
    ②[法]列斐伏尔:《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4-55页。
    ③陈忠:《资本的逻辑本性及其发展伦理制约》,《哲学动态》,2009年第4期。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2、3、5、6、7、8卷,北京:人们出版社,2009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6]《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7][德]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彭尘舜,吴纪先译.上海:三联书店,1959年版。
    [8][阿根廷]普雷维什:《外围资本主义》,苏振兴,袁兴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
    [9][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申林译.北京:北京出版,2007年版。
    [10][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12][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姚大志译.上海:三联书社,2002年版。
    [13][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褚松燕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14][印]阿马蒂亚·森:《正义的理念》,王磊,李航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5][美]斯蒂芬·K.怀特:《政治理论与后现代主义》,张曙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6][英]哈耶克弗里德利希·冯:《法律、立法与自由》第2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版。
    [17][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18][古希腊]柏拉图:《斐多》,杨绛译.辽宁: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2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选集伦理学卷》,苗力田,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22][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庞景仁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23][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李常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
    [24][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25][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杨祖陶校.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6][德]黑格尔:《自然哲学》,梁志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27][德]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28][英]牛顿:《牛顿自然哲学著作选》,王福山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年版。
    [29]许良英、范岱年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
    [30][德]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2卷),张博树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31][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2][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33][德]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4][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版。
    [35][美]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代理论》,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36][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37][德]胡塞尔:《欧洲科学危机和超验现象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38][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9][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40][美]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41][美]汉娜阿伦特:《人的条件》,竺干威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2][美]汉娜·阿伦特:《帝国主义》.蔡英文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68年版。
    [43][美]汉娜·阿伦特:《黑暗时代的人们》,王凌云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44][英]克里斯希林:《文化、技术与社会中的身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45][美]阿尔温托夫勒:《权力的转移》,刘江等译.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
    [46][美]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47][英]马克斯·H·布瓦索:《信息空间》,王寅通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
    [48][美]杰弗里·马丁:《所有可能的世界:地理学思想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49][美]克利福德·G·克里斯蒂安等:《媒介公正》,蔡文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50][法]梅洛·庞蒂:《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51][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杨远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52][法]米歇尔·福柯:《必须保卫社会》,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3][法]米歇尔·福柯:《性经验史》,余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54][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55][美]卡尔博格斯:《政治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56][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陶东风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2年版。
    [57][英]查尔斯·梅尔:《文化与帝国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58][美]美克尔哈特等:《帝国》,杨建国、范一亭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9][美]芬伯格:《技术批判理论》,韩连庆、曹观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0][法]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
    [61][法]利奥塔:《后现代性与公正游戏》,谈瀛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2][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63][德]海德格尔:《筑居思》,孙周兴译.海德格尔选集.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64][美]弗洛姆:《逃避自由》,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年版。
    [65][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66][法]柏格森着:《时间与自由意志》,吴士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8年版。
    [67][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68][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69][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版。
    [70][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71][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72][英]特里·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3][美]奈斯比特:《大趋势》,梅艳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74][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
    [75][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76][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7][美]曼纽尔卡斯特:《千年的终结》,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78][美]曼纽尔卡斯特主编:《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79][美]曼努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80][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跨文化的视角》,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81][加]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82][英]斯各特·拉什:《信息批判》,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3][美]阿尔温托夫勒:《第三次浪潮》,朱志焱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6年版。
    [84][美]彼得F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傅振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9年版。
    [85][美]戴维哈维:《正义,自然和差异的地理学》,胡大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6][美]哈维:《后现代的状况》,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87][美]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化的空间》,王志弘译.台北:群学出版社,2008年版。
    [88][美]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89][美]大卫·哈维:《巴黎城记》,黄煜文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0][美]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91][美]大卫·哈维:《资本的空间》,王志弘等译.台北:群学出版社,2010年版。
    [92][美]迪尔:《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93][美]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94][美]爱德华苏贾:《后大都市》,李钧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95][美]爱德华苏贾:《第三空间》,陆扬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96][英]约翰·伦尼·肖特:《城市秩序》,郑娟、梁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97][美]保罗·M.霍恩伯格,林恩·霍伦·利斯:《都市欧洲的形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98][英]多琳·马西:《劳动的空间分工:社会结构与生产地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99][美]威廉·I.鲁宾逊着:《全球资本主义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100][美]劳伦斯·莱斯格:《思想的未来》,李旭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
    [10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倪文彦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102][美]乔尔·科特金:《全球城市史》,王旭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03][美]伊利尔·沙里宁:《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年版。
    [104][英]约翰里德:《城市》,郝笑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5][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06][英]K.J.巴顿:《城市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107][美]安东尼奥罗姆等:《城市的世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8][美]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09][美]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110][美]雅各布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111][英]诺南怕迪森等:《城市研究手册》,郭爱军等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2][英]斯科特·拉什等:《符号经济与空间经济》,王之光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13][英]德雷克格利高里等:《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谢礼圣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4][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15][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
    [116][挪]诺伯格舒尔茨:《西方建筑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117][挪]诺伯格-舒尔茨:《存在空间建筑》,尹培桐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年版。
    [118][法]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9][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第二版),李春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20][英]乔安妮斯特雏斯特尔:《时髦的身体》,郜元宝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21][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23][美]理查德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版。
    [124]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25]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26]包亚明编:《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27]包亚明编:《城市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28]包亚明编:《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
    [129]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130]王志弘:《流动、空间与社会1991-1997论文选》,台北:田园城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8年版。
    [131]张一兵编:《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1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32]许纪霖编:《帝国、都市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33]孙逊、杨剑龙编:《都市空间与文化想象》,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134]孙逊、杨剑龙主编:《网络社会与城市环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版。
    [135]周宪主编:《文化现代性读本》,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136]汪安民等编:《城市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7]包亚明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38]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39]薛毅主编:《西方都市文化研究读本》第4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40]冯雷:《理解空间》,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41]高鉴国:《新马克思主义的城市理论》,北京:商务印刷馆,2006年版。
    [142]任平:《交往实践哲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43]任平:《创新时代的哲学探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44]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5]陈忠:《发展伦理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46]车玉玲:《遭遇虚无与回到崇高:白银时代的俄罗斯宗教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147]刘怀玉:《现代性的平庸与神奇》,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48]刘森林:《追寻主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149]刘森林:《发展哲学引论》,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0]邹诗鹏:《生存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51]谢娜:《空间生产与文化表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2]冯颜利:《全球发展的公正性:问题与解答》,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3]李烈炎:《时空学说史》,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154]吴国盛:《希腊空间概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55]邓晓芒:《邓晓芒讲黑格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56]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57]邓晓芒、赵林:《西方哲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158]傅熹年编:《中国古代建筑工程管理和建筑等级制度研究》,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
    [159]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60]高亮华:《人文主义视野中的技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61]沈丽珍:《流动空间》,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2]纪晓岚:《论城市的本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3]孙志刚:《城市功能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164]汪民安等编:《后身体:文化、权力与生命政治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65]葛红兵、宋耕:《身体政治》,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166]李志刚、顾朝林:《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转型》,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67]段进主编:《空间研究6》,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68]郎咸平:《产业链的阴谋2: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北京: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169]Harvey, David. 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capitalist urbanization,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85.
    [170]Harvey, David. The Limits to Capital, Oxford:Basil Blackwell,1973.
    [171]Harvey, David. 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 Baltimore, Md.:John Hopkins,1973.
    [172]Iris Marion Young. Polity and Group Difference:A Critique of the Ideal of UniversalCitizenship, in:Anne Phillips (ed.), Feminism and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173]Iris Marion Young.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Princeton, NJ:PrincetonUniversity Press,1990.
    [174]Lefebvre, H.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Donald Nicholson-Smith.oxford:Blackwell press,1991.
    [175]Henri Lefebvre.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 trans. Frank Bryant.London:Allison&Busby,1976.
    [176]Edward Soja,Seeking Spatial Justice, Minnesota: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10.
    [177]Don Mitchell,The Right to the City:Social Justice and the Fight for Public Space,New York and London:The Guilford Press,2003.
    [178]Anduzej Zidleniec. Space and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Ltd,2007.
    [1]任平:《空间的正义———当代中国可持续城市化的基本走向》,《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第5期。
    [2]任平:《论差异性社会的正义逻辑》,《江海学刊》,2011年第2期。
    [3]任平:《资本创新逻辑的当代阐释》,《学习与探索》,2013年第3期。
    [4]任平:《马克思“资本批判”辩证视域的当代启示》,《哲学动态》,2009年第04期。
    [5]李兰芬:《美好生活:城市意义的批判与建构》,《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2期。
    [6]陈忠:《空间辩证法、空间正义与集体行动的逻辑》,《哲学动态》,2010年第6期。
    [7]陈忠:《城市权利:全球视野与中国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8]陈忠、爱德华索亚:《空间与空间正义:理论张力和现实可能》,《苏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9]车玉玲:《对空间生产的抵抗》,《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1期。
    [10]车玉玲:《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转向与当代启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1期。
    [11]邢冬梅:《自然科学的“生活世界起源”》,《哲学研究》,2014年第1期。
    [12]庄友刚:《空间生产与资本逻辑》,《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1期。
    [13]庄友刚:《唯物主义视野中的空间生产、城市发展与人类解放》,《河北学刊》,2011年第4期。
    [14]王金福:《“空间、空间生产”五问》,《学术月刊》,2012年第1期。
    [15]张之沧:《论空间的生产、建构与创造》,《学术月刊》,2011年第7期。
    [16]刘怀玉:《历史唯物主义为何与如何面对空间化问题?》,载《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17]刘怀玉:《空间化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辨识》,《江海学刊》,2013年5期。
    [18]胡大平:《马克思主义与空间理论》,《哲学动态》,2011年第11期。
    [19]曹现强、张福磊:《空间正义:形成、内涵及意义》,《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4期。
    [20]高春花、孙希磊:《我国城市空间正义缺失的伦理视阈》,《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3期。
    [21]冯鹏志:《时间正义与空间正义》,《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年第1期。
    [22]郑芸:《空间生产、城市正义与中国问题》,《哲学动态》,2010年第8期。
    [23][加拿大]梁燕城:《寻索后后现代城市的灵性与正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4]李强:《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25]王林平、高云涌:《时空二元论的理论困难及其解决出路》,《哲学研究》,2013年第8期。
    [26]彭勃:《国家权力与城市空间:当代中国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变革》,《社会科学》,2002年第9期。
    [27]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天涯》,1997年5期。
    [28]何森、张鸿雁:《城市社会空间分化如何可能》,《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8期。
    [29]李志刚,等:《快速城市化下“转型社区”的社区转型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第5期。
    [30]张康之、张桐:《论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9期。
    [31]衣俊卿:《论微观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32]张凤超:《资本逻辑与空间化秩序》,《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7期。
    [33]董慧:《空间、生态与正义的辩证法》,《哲学研究》,2011年第8期。
    [34]李春敏:《大卫·哈维的空间正义思想》,《哲学动态》,2012年第4期。
    [35]仰海峰:《全球化与资本的空间布局》,《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36]卢世林:《身体的空间性与-环境人的生活世界》,《学术论坛》,2005年第6期。
    [37]袁贵仁:《主体性与人的主体性》,《河北学刊》,1988年第3期。
    [38]徐昕:《法庭上的妓女:身体、空间与正义的生产》,《政法论坛》,2009年第4期。
    [39]陈竹、叶珉:《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国际城市规划》,2009年第3期。
    [40]钱振明:《走向空间正义:让城市化的增益惠及所有人》,《江海学刊》,2007年第2期。
    [41]何舒文、邹军:《基于居住空间正义价值观的城市更新评述》,《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第4期。
    [42]姚新立:《资本空间化的历程与状况》,《苏州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3月。
    [43]牛俊伟:《城市中的问题与问题中的城市》,《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4月
    [44]赫曦滢:《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理论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2年12月
    [45][美]曼纽尔·卡斯特,姜珊译:《发达资本主义的集体消费与城市矛盾》,《国外城市规划》,2006年第5期。
    [46][美]道格拉斯·凯尔纳,闰玉刚译:《技术政治、新技术与公共领域》,《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年第2期。
    [47][美]布鲁斯韦斯顿、杰克罗森菲尔德:《全球工人阶级的分化》,《国外社会科学文摘》,2012年第12期。
    [48][法]福柯,王品译:《异质空间》,《世界哲学》,2006年第6期。
    [49][美]大卫哈维,黄晓武译:《列菲弗尔与<空间的生产>》,《国外理论动态》,2006年第1期。
    [50][美]凯尔逊:《什么是正义?》,《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61年第8期。
    [51][法]列斐伏尔,晓默译:《<空间的生产>节译》,《建筑师》,2005年0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