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小说接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许地山是五四时期颇有影响的作家,乃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其创作风格显示出与文学研究会同仁独异的个性,在文坛上颇有声誉。
     本文旨在通过运用接受美学理论,对许地山小说从开始发表到2008年之间的接受状况进行研究。由于年代的不同、主导思想的不同、接受角度的不同,各时代的读者对许地山小说的接受和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甚至同一时期的研究者之间也存在着迥异的看法。如何对作家及文本作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本论文分为四章,以读者的接受作为研究对象,对许地山的小说作接受研究,力图展现不同时期读者对许地山小说做出的不同反应的历史过程,体现各个时期不同读者的接受视野,展示不同时代接受者的审美趣味及关注点所在,并进一步寻找这种审美趣味变化背后深层的社会历史原因,同时针对许地山小说80多年来的接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一章梳理许地山小说作品在新文化背景下(1921-1949年)的接受情况。在本章节中,笔者重点分析了接受者们对许地山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哲学思想及人生观、作品现实指导意义、宗教这几个方面所生成的接受视野。这些接受视野有的已经得到公认,形成既定视野,有的尚待继续深化、具体化。
     第二章分析在当代文学这个大环境(1949-1978年)中的许地山小说作品接受状况。由于时代的原因,许地山接受研究环链在这一时期转了一个弯,无论是关于浪漫主义的介入、还是对许地山30年代以后创作的现实主义作品的接受、抑或是对许地山心路历程的分析,都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接受特色,其中的一些问题值得重视。
     第三章重点讨论许地山小说作品在80年代“人的文学”环境(1979-1989年)下,接受者的接受活动。由于这一时期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的形成,许地山小说接受活动有了新的进展和收获。不仅许地山的生平受到关注,浪漫主义和宗教思想得到重新阐释,接受者还运用了多种接受方法,使得许地山小说作品在艺术特色、创作阶段等接受点上生成了新的接受视野。
     第四章是对90年代以来多元文化环境下(1990-2008年)的许地山小说作品接受的分析研究。相对前三个阶段而言,这一时期的许地山小说接受视野有了新的延展和敞开,不仅产生了大量的研究论著,而且作品中的宗教意识形态在这一阶段受到了接受者的格外重视。
     结语部分对许地山小说作品接受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诸如普通读者的接受淡出许地山小说作品的接受视野、许地山创作阶段及转向、许地山小说研究新的角度、新的方法还有待发掘等问题作了必要的思考。
Xu Dishan was a very influential writer i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period, He is one of the initiators of Literary Association, His writing style shows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independent colleagues, and he has great reputation in literary circles.
     This paper aims through the use of acceptance aesthetic theory, laying heavy stress on the inspection of the various acceptances of Xu Dishan's novels. As the age differences, the guiding differences, accept different perspectives, the various times of the Xu Dishan's acceptance and evaluation of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exists, even in the same period also exist between researchers from different views. How to make authors and scientific evaluation of the text is a question worth pondering.
     There are four chapters which compose of the paper. It focused on Reader's acceptance, trying to show different responses of different readers on Xu Dishan's novels, reflecting the reader's acceptance of different horizons in each period, showing the aesthetic taste of the recipient and the concern, and further find the changes in aesthetic taste of the deep social and historical reasons behind it.
     ChapterⅠis of the acceptance research of the context of the new culture (1921-1949). The major analysis lies in characters, local colors and became an established vision. In this chapter, I analyzed the recipient's accept view lies in romanticism, realism, philosophy and outlook on life, works practical guide, and the religion. Some of these accept view has been recognized, formed the established view, and some yet to continue to deepen, specific.
     ChapterⅡis the analysis of the reception situ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1949-1978). Because of the era, the reception of Xu Dishan's novels during this period of the chain turned a corner, whether on a romantic involvement, or on the creation of Xu Dishan' realistic works of 30 years, or the analysis about Xu Dishan's mentality, all demonstrated characteristics of an era of acceptance, some of these issues deserve attention.
     In ChapterⅢthe analysis of the reception situation of human literature environment (1979-1989) is done. Because of this excellent research environment during the formation, the reception of Xu Dishan's Novels made new progress and harvest. Not only life, romanticism and get re-interpretation of religious thought, the recipient has accepted the use of a variety of methods, made some new acceptance field of view of Xu Dishan's novels, such as features in the arts, and the creation section.
     ChapterⅣis the analysis of the reception situation of the diverse environment (1979-2008). Relative to the first three stage, the acceptance of Xu Dishan's novels during this period be extended by a new and open, not only generated a lot of research works, and works of religious ideology at this stage are more respected.
     In the conclusion section, it made the necessary thinking about the problem of the reception of Xu Dishan's novels, such as the general reader fade out Xu dishan's novels acceptance, Xu Dishan's creation phase and transformation, new perspective, new methods of Xu Dishan's study have yet to be excavated.
引文
①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5页。
    ②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出版者前言》,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页。
    ③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页。
    ①铎:《附注》,载《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1号,第16页。
    ②铎:《附注》,载《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1号,第16页。
    ③慕之:《附注》,载《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5号,第18页。
    ④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见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影印版,第25、26页。
    ⑤成仿吾:《<命命鸟>的批评》,载《创造季刊》,1923年5月1日第2卷第1期,第29页。
    ①成仿吾:《<命命鸟>的批评》,载《创造季刊》,1923年5月1日第2卷第1期,第29页。
    ②老舍:《敬悼许地山先生》,原载《大公报》,1941年8月17日;见周俟松、杜汝淼主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19页。
    ③沈从文:《论落华生》,载《读书月刊》,1931年第1卷第1期,第191页。
    ④郑振铎:《悼许地山先生》,载《文艺复兴》,1946年7月第1卷第6期,第674页。
    ⑤茅盾:《落华生论》,载《文学》(月刊),1934年10月1日第3卷第4期,第809页。
    ①茅盾:《落华生论》,载《文学》(月刊),1934年10月1日第3卷第4期,第808页。
    ②茅盾:《落华生论》,载《文学》(月刊),1934年10月1日第3卷第4期,第809页。
    ③茅盾:《论地山的小说》,原载香港《大公报》(文艺综合版),1941年9月21日第1187期;见周俟松、杜汝淼主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94页。
    ④郁达夫:《敬悼许地山先生》,原载香港《星岛日报·星座》,1941年11月8月;见周俟松、杜汝淼主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12页。
    ①茅盾:《论地山的小说》,原载香港《大公报》(文艺综合版),1941年9月21日第1187期;见周俟松、杜汝淼主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95页。
    ②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影印版,第4页。
    ③许地山:《创作的三宝和鉴赏的四依》,载《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7号,第29页。
    ①茅盾:《论地山的小说》,原载香港《大公报》(文艺综合版),1941年9月21日第1187期;见周俟松、杜汝淼主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95页。
    ②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见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影印版,第26页。
    ③郁达夫:《敬悼许地山先生》,原载香港《星岛日报·星座》,1941年11月8月;见周俟松、杜汝淼主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12-413页。
    ④慕之:《附注》,载《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5号,第18页。
    ①瞿世英:《创作与哲学》,载《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7号,第5页。
    ②茅盾:《落华生论》,载《文学》(月刊),1934年10月1日第3卷第4期,第809页。
    ③茅盾:《落华生论》,载《文学》(月刊),1934年10月1日第3卷第4期,第810页。
    ④沈从文:《论落华生》,载《读书月刊》,1931年第1卷第1期,第192、193页。
    ①茅盾:《论地山的小说》,原载香港《大公报》(文艺综合版),1941年9月21日第1187期;见周俟松、杜汝淼主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95页。
    ②潘垂统:《对于超人命命鸟低能儿的批评》,载《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11号,第36页。
    ③吴守中:《批评落华生的三篇创作》,载《小说月报》,1922年第13卷第5号,第5页。
    ④吴守中:《批评落华生的三篇创作》,载《小说月报》,1922年第13卷第5号,第6页。
    ①潘垂统:《对于超人命命鸟低能儿的批评》,载《小说月报》,1921年第12卷第11号,第38、39页。
    ②箷蘅:《箷蘅的通信》,载《小说月报》,1922年第13卷第2号,第4页。
    ③陈炜谟:《读小说过刊》,载《小说月报》,1922年第13卷12号,第11-12页。
    ①吴守中:《批评落华生的三篇创作》,载《小说月报》,1922年第13卷第5号,第6、7页。
    ②编者:《最后一页》,载《小说月报》,1922年第13卷第2号,第6页。
    ③方兴:《商人妇缀网劳蛛的批评》,载《小说月报》,1922年第13卷第9号,第9、10、11页。
    ④方兴:《商人妇缀网劳蛛的批评》,载《小说月报》,1922年第13卷第9号,第12页。
    ①沈从文:《论落华生》,载《读书月刊》,1931年第1卷第1期,第190-191页。
    ①郁达夫:《敬悼许地山先生》,原载香港《星岛日报·星座》,1941年11月8日;见周俟松、杜汝淼主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411页。
    ②茅盾:《论地山的小说》,原载香港《大公报》(文艺综合版),1941年9月21日第1187期;见周俟松、杜汝淼主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94页。
    ③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见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影印版,第26页。
    ①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4页。
    ②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页。
    ③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5页。
    ④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见《周扬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513页。
    ⑤杨刚:《<许地山选集>序》,见《许地山选集》,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第9页。
    ⑥杨刚:《<许地山选集>序》,见《许地山选集》,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第8页。
    ①杨 刚:《<许地山选集>序》,见《许地山选集》,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第10页。
    ②瞿光熙:《许地山与缅甸》,载《新民晚报》,1961年1月29日。
    ③瞿光熙:《许地山的<杂感集>》,载《新民晚报》,1962年6月22日。
    ④常君实:《小说一集导言》,见《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内部材料,1964年5月20日,第132页。
    ⑤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第90、91页。
    ①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第230页。
    ②瞿光熙:《许地山与缅甸》,载《新民晚报》,1961年1月29日。
    ③常君实:《小说一集导言》,《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内部资料,1964年5月20日,第133页。
    ④杨刚:《<许地山选集>序》》,见《许地山选集》,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第12页。
    ①瞿光熙:《许地山的<杂感集>》,载《新民晚报》,1962年6月22日。
    ②杨刚:《<许地山选集>序》,见《许地山选集》,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第14页。
    ③杨刚:《<许地山选集>序》,见《许地山选集》,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第12、15页。
    ④杨刚:《追念许地山先生》,见周俟松、杜汝淼主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93、394页。
    ①杨刚:《<许地山选集>序》,见《许地山选集》,北京:开明书店,1951年,第7、10、15页。
    ①郑振铎:《<许地山选集>序》,见《许地山选集》(上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页。
    ①宋益乔:《佛教思想对许地山早期创作的影响》,载《中国现代小说研究丛刊》,1984年第1辑。
    ②宋益乔:《精神生活的深层开掘——再论佛教思想对许地山思想及创作的影响》,载《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1期。
    ③陈平原:《论苏曼殊和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载《中国现代小说研究丛刊》,1984年第3辑。
    ④郭志刚:《许地山创作的哲理化特点》,载《宁夏社会科学》,1987年第4期。
    ⑤郭志刚:《“东方式的反省”——论许地山小说中的文化意识》,载《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4期。
    ⑥谢昭新:《许地山艾芜的域外题材小说比较》,载《贵州社会科学》,1989年第12期。
    ⑦[苏]尼科利斯卡亚:《许地山小品的哲学美学趣味》,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年第1期。
    ⑧[美]路易斯·罗宾逊作、傅光明译:《许地山与基督教》,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9年第4辑。
    ⑨宋益乔:《追求终极的灵魂:许地山传》,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1988年。
    ⑩王盛:《许地山评传》,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
    ①薛绥之:《论许地山》,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3期。
    ②王文英、朱立元:《略论许地山的创作》,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3辑,第169页。
    ③黄维樑:《继续塑造美好女性的形象——许地山在香港的创作》,载《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①王文英、朱立元:《略论许地山的创作》,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3辑,第170、180页。
    ②郭志刚:《“东方式的反省”——论许地山小说中的文化意识》,载《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4期,第263、265页。
    ①鲍霁:《台湾作家许地山的创作道路》,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第17、19页。
    ②黄维樑:《继续塑造美好女性的形象》,载《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3期。
    ③王文英、朱立元:《略论许地山的创作》,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3辑,第188页。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391、392、393、395页。
    ②马以君:《从“怡情”到“养性”——许地山文学创作初探》,原载《春风》(沈阳),1984年第1期;见周俟松、杜汝淼主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30页。
    ③上官玉《<春桃>的艺术特色》,原载《春风》(沈阳),1984年第1期;见周俟松、杜汝淼主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36、337页。
    ①薛绥之:《论许地山》,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78年第3期,第22页。
    ②薛绥之:《论许地山》,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78年第3期,第24页。
    ③王文英、朱立元:《略论许地山的创作》,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3辑,第170页。
    ④鲍霁:《台湾作家许地山的创作道路》,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1期,第17页。
    ⑤王文英、朱立元:《略论许地山的创作》,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年第3辑,第170页。
    ①章秀定:《“‘花生’外面装得古里怪气的!”——评许地山早期小说创作的二重性》,载《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五期,第39-41页。
    ②王盛:《许地山评传》,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第25、26、30页。
    ③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373、375页。
    ④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第172页。
    ⑤赵遐秋、曾庆瑞:《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第456页。
    ①沈从文:《论落华生》,载《读书月刊》,1931年第1卷第1期,第191页。
    ①宋益乔:《佛教对许地山的影响》,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1辑,第75页。
    ②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3辑,第2、3页。
    ①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年第3辑,第26页。
    ②薛绥之:《论许地山》,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3期,第26页。
    ①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北平:北平杰成印书局,1933年,见上海书店影印版,1986年,第66页。
    ①王盛:《再论<春桃>》,载《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109页。
    ②朱庆华:《许地山小说宗教色彩的显与隐》,载《学术交流》,2004年第1期,第154页。
    ③王本朝:《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24、140、141页。
    ④王本朝:《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6页。
    ①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的心理学研究》,北京:北大出版社,2006年,第98、99页。
    ①易水寒:《困惑与超越——论许地山的理想人格建构》,载《江汉论坛》,1992年第1期,第72页。
    ②杨剑龙:《旷野的呼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6页。
    ③张晓东:《生存的智慧:悲观、执着、超脱》,载《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第70页。
    ④沈庆利:《死的向往与生的坚定——论许地山的生命哲学》,载《郑州大学学报》,2002年5月第35卷第3期,第123页。
    ①郑炜明:《许地山的佛教文学》,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6期,第91页。
    ②谭桂林:《论许地山与佛教文化的关系》,载《求索》,1994年第4期。
    ③许正林:《许地山“爱”的哲学与救世主义》,载《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2期,第70页。
    ④杨剑龙:《旷野的呼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55页。
    ①杨剑龙:《旷野的呼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61-71页。
    ②王本朝:《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18、124、135页。
    ③李辉:《静听教堂回声》,载《收获》,1995年第3期,第140页。
    ④汪正章:《弘扬“文艺为人生”和基督博爱精神——纪念许地山诞辰100周年》,载《商周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第6页。
    ⑤哈迎飞:《“五四”作家与佛教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241页。
    ①哈迎飞:《“五四”作家与佛教文化》,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第242、247、253页。
    ②杨金芳:《论许地山小说中的道家文化价值取向》,载《管子学刊》,2006年第1期,第78页。
    ③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的心理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7、94页。
    ①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的心理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95页。
    ②张桃洲:《宗教因素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三种表现形态——以许地山、无名氏、张承志作品为中心》,载《社会科学研》,2004年第3期,第136页。
    ③巫小黎:《<玉官>与许地山“宗教沟通”的文化构想》,载《文学评论》,2008年第3期,第112页。
    ④齐宏伟:《文学·苦难·精神资源》,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9页。
    ①上官玉:《<春桃>的艺术特色》,载《春风》(沈阳),1984年第1期;见周俟松、杜汝淼主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39页。
    [1]杨刚.许地山选集[M].北京:开明书店,1951.
    [2]郑振铎.许地山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3]赵家璧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影印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4]王哲甫.中国新文学运动史[M].北平:北平杰成印书局,1933年;见上海书店影印版,1986.
    [5]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上册)[M].北京:开明书店,1951.
    [6]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下册)[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3.
    [7]丁易.中国现代文学史略[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
    [8]刘绶松.中国新文学史初稿[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8.
    [9]复旦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
    [10]瞿光熙.中国现代文学史札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11]赵遐秋,曾庆瑞.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12]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13]邵伯周主编.简明现代中国文学史[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6.
    [14]H·R·姚斯,R·C·霍拉勃著,周宁,金元浦译.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15]黄修己.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
    [16]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17]王盛.落华生新探[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8]钱理群.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9]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0]杨剑龙.旷野的呼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21]王本朝.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22]哈迎飞.“五四”作家与佛教文化[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
    [23]刘勇.中国现代文学的心理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4]朱栋霖,朱晓进等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5]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6]齐宏伟.文学·苦难·精神资源[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
    [1]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C].内部资料,1964.
    [2]周俟松、杜汝淼主编.许地山研究集[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3]孔范今主编.中国新时期文艺思潮研究资料[C].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
    [4]漳州师范学院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编.漳州籍现代著名作家论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1]方兴.商人妇缀网劳蛛的批评[J].小说月报,1922,13(9).
    [2]吴守中.批评落华生的三篇创作[J].小说月报,1922,13(5).
    [3]陈炜谟.读小说过刊[J].小说月报,1922,13(12).
    [4]箷蘅.箷蘅的通信[J].小说月报,1922,13(2).
    [5]潘垂统.对于超人命命鸟低能儿的批评[J].小说月报,1921,12(11).
    [6]沈从文.论落华生[J].读书月刊,1931,1(1).
    [7]茅盾.落华生论[J].文学(月刊),1934,8(4).
    [8]薛绥之.论许地山[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3).
    [9]王文英,朱立元.略论许地山的创作[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3).
    [10]鲍霁.台湾作家许地山的创作道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原昆明师院学报),1981,(1).
    [11]朱寨.文学的新时期[J].十月,1983,(2).
    [12]马以君.从“怡情”到“养性”——许地山文学创作初探[J].春风(沈阳),1984,(1).
    [13]上官玉.《春桃》的艺术特色[J].春风(沈阳),1984,(1).
    [14]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3).
    [15]宋益乔.佛教对许地山的影响[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4,(1).
    [16]章秀定.“‘花生’外面装得古里怪气的!”——评许地山早期小说创作的二重性[J].河南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5).
    [17]郭志刚.“东方式的反省”——论许地山小说中的文化意识[J].社会科学战线,1987,(4).
    [18]易水寒.困惑与超越——论许地山的理想人格建构[J].江汉论坛,1992,(1).
    [19]郑炜明.许地山的佛教文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6).
    [20]许正林.许地山“爱的哲学”与救世主义[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8,(2).
    [21]李辉.静听教堂回声[J].收获,1995,(3).
    [22]朱崇娴.许地山小说审美特征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4).
    [23]孙中田.彼岸与彼岸之间——走进许地山的小说世界[J].北方论丛,1999,(5).
    [24]朱庆华.从浪漫传奇到客观写实——论许地山小说创作的嬗变[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22(3).
    [25]王盛.许地山先生的三种精神[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1,(1).
    [26]王高旺.论宗教文学与许地山作品的叙事艺术[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27]张晓东.生存的智慧:悲观,执着,超脱——许地山小说世界思想意蕴的诠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
    [28]孙玉生.绚丽斑斓的“女儿国”——对许地山“女性题材”作品的探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29]姜波.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汇——许地山小说《玉官》重评[J].学术论坛,2001,(5).
    [30]慕丽丽.试论许地山《春桃》中的生命意识,许昌师专学报,2001,(6).
    [31]宋琦.许地山与宗教文化之关系研究述评[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32]王澄霞.担一肩不俗的尘缘——再评许地山《春桃》[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1).
    [33]哈迎飞.佛其骨,道其心——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剖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2,(1).
    [34]沈庆利.死的向往与生的坚定——论许地山的生命哲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35]张永.“妈祖”原型与许地山小说的关系[J].江苏社会科学.2003,(1).
    [36]高少月.试论许地山的文学创作道路[J].漳州职业大学学报,2003,(3).
    [37]朱庆华.许地山小说宗教色彩的显与隐[J].学术交流,2004,(1).
    [38]张桃洲.宗教因素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三种表现形态——以许地山、无名氏、张承志作品为中心[J].社会科学研究,2004,(3).
    [39]孙玉生.用“释迦”的魔笛,吹出理想人生的音符——论许地山文学作品中的佛教文化意蕴[J].北方论丛,2002,(5).
    [40]汪正章.弘扬“文艺为人生”和基督博爱精神——纪念许地山诞辰100周年[J].商周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2).
    [41]申燕.鲁迅与许地山女性问题观异工[J].求索,2006,(12).
    [42]孙玉生.许地山文学作品中的宗教文化透视[J].学术交流,2006,(12).
    [43]杨金芳.论许地山小说中的道家文化价值取向[J].管子学刊,2006,(1).
    [44]巫小黎.《玉官》与许地山‘宗教沟通’的文化构想[J].文学评论,2008,(3).
    [1]孔令环.叩问生命[D].郑州:河南大学,2002.
    [2]刘安平.寻找精神家园[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1.
    [3]任春芹.论许地山的思想与创作[D].济南:山东大学,2005.
    [4]刘杰.简论许地山小说的艺术世界[D].西安:西北大学,2006.
    [5]富琳.借一双慧眼找寻人生的彼岸[D].长春:吉林大学,2004.
    [6]黄林非.论许地山创作的回归意向[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1]周扬.关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学艺术问题——1978年十二月九日在广东省文学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79-2-23.
    [2]瞿光熙.许地山与缅甸[N].新民晚报,1961-1-29.
    [3]瞿光熙.许地山的《杂感集》[N].新民晚报,1962-6-2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