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贫困地区小学校本师资培训研究与实验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论文是《加快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步伐的研究与实验》的子课题研
    究的阶段性成果。本研究选取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
    撒拉族自治县癿藏乡(学区)的36名教师为样本,采用行动研究的研究理
    念,综合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观察等多种方法对他们的
    培训需求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指导实验工作开展的详尽培
    训方案,并成立了强有力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以期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培训
    活动,从实践中探索出一条适合于为西北贫困地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加快
    普及义务教育步伐、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的教师在职进修
    教育模式——校本师资培训模式。
     校本师资培训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发展规划。在对学校教师的现状与潜
    力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通过自行规划
    设计或与专业研究机构、研究人员合作等方式开展的旨在满足学校发展需要
    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活动。这是在世界“教师教育”中职前培养教育
    与在职进修教育日趋统合和完善,教师的在职进修教育受到空前重视的时代
    背景下而出现的一种提高在职教师素质的新模式,并因其“以学校为中心”、
    “以学校为定向”的目标定位及其在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
    的突出贡献而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尤其是在职进修教育的主要模式和新
    的发展方向。因此,校本师资培训模式在西北贫困地区的实验及推广对于提
    高西北贫困地区的教师素质,促进该地区的教育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
    实践意义。
     本实验研究正是在此思想的推动下,结合西北贫困地区小学的实际,坚
    持“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和“在学校中”的原则,在“能教、“会教”
    
     ti·Ill·
     和“愿教”三个层吐,围绕“转变砒、提高能力、扩充知识”三方面采
     取了一系列的培训措施,进行的旨在探索适合于为西北贫困地区提高基础教
     育质量、加快普及义务教育步伐、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服务
     的校本师资培训新模式的尝试:
     在“转变观念”方面,举办了《对素质教育的基本认识》胞、组织了
     “为弘扬师蹬与呼”的专题宣传培训与“团结执教”的宣传教育活动、还
     通过组织实验教师到办学条件好、水平高的西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参观访
     问、交流学习,开阔他们的视野。
     在“提高能力”方面,以教师的课蛐学技术训练为重点,开展了写字
     示范教学、加强“听课一赔一一评课”的指导以及组织观摩兰州市
     教学新秀的课堂教学等活动,并为实验学校鹏教学基本功训练等录像带供
     广大实验教师观看学习。
     在“扩充知识”方面,因还不具备向实验教师系统传栅需知识的条件,
     只是栅一些相关的书报杂志,要求他们以自学的方式来扩充各自的本体性
     知识与条件性知识中的理论部分,至于郧性知识中的娜部分与实锄知
     识的扩充则力图寓于“提高能力”之中去实现。
     通过一年的实验研究我们发现,在本实验的条件下,实验教师的整体素
     质在实验前后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教学效果上表现为学生的成绩较前有了明
     显的进步。实践证明,校本师资培训模式的确是一种符合西北贫困地区小学
     实际、能切实从不同学校、不同教师的不同实际需要出发来提高在职教师的
     素质、促进该地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师资培训新模式。在西北贫困地区的
     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价值,应加以灿推广。
This thesis is a periodical achievement of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tion on Accelerating the Steps of Popularizing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Impoverishe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Thirty-six teachers, who came from nine primary schools in Biezang town, Jishishan Baoan, Dongxiang and Sala autonomous county, Linxia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 Gansu province in the northwest China, we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our research.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respective needs in the in-service education of teachers, we adopted Action Research pattern and used research methods synthetically,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in-depth interview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etc.. All we do is to advance an efficient way to enhance the in-service teachers?quality by using the school-based model of teachers?in-service education, and the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rimary education, and to accelerate the steps of popularizing the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the impoverishe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According to the schools?own development plans, and the assessment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s and potentialities of teachers, the school-based model of teachers?in-service education is to plan the training solely or collaborate with the academ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researchers, and make full use of all the resources inside or outside the schools that can contribute to the training,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s as well as all the teachers in the schools. This is a new model of improving teachers?quality, which emerges in the trends of the unity of pre-service education and in-service education in teachers?education. Now it has been the main melody of teachers?education, especially in teachers?in-service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 has the realistic significance in enhancing teachers?.Iv.
    
    
    
    Abstract V.
    
    qualities and advancing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impoverishe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theory, 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the impoverishe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and under the principles of 搃n school, based on school and for school? we draw up the specific plan for guiding the research, setting up training leading group and carrying out a series of training activities on three aspects: changing ideas; advancing abilities and enlarging knowledge.
     In order to change the participants?ideas, we conducted courses of lectures on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propagandized several topics, such as Applauding for the Morality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as a United Collective etc..
     In the respect of advancing abilities, especially the ability of teaching in classrooms, we developed writing teaching by demonstration, strengthened the guidance of how to prepare and evaluate a lesson, and visited the demonstration lecture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Lanzhou.
     In the respect of enlarging knowledge, because of the limitations ~of conditions, all we did was to provide the participants with some books, journals and other materials and tell them to study the subject-matter knowledge and the theoretic part of the conditional knowledge by themselves in their spare time.
     All the measures we have taken were proved that the school-based in-service education model i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service teachers, so it should be popularized in the impoverished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引文
(?)论著:
    [1] 马卡连柯: 《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2] 李秉德主编: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3] 鲁洁主编,吴康宁副主编: 《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 瞿葆奎主编,李涵生、马立平选编: 《教育学文集·教师》,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5] 瞿葆奎主编,丁证霖、施良方选编: 《教育学文集·教育与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6] 瞿葆奎主编,施良方、张云高选编; 《教育学文集·国际教育展望》,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7] 《提高处境不利地区初等教育质量综合实验研究》课题组: 《面临贫困的抉择——处境不利地区初等教育质量综合实验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
    [8]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9]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著: 《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0] 李定仁、蔡国英主编: 《中国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 皮连生主编: 《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版。
    [12] 中华民国课程与教学学会主编: 《学校本位课程与教学创新》,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版。
    [13] 贾馥名、杨深坑: 《教育研究方法的探讨与应用》,(台湾)师大书苑公司1998年版。
    [14] 王斌华著; 《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5] 熊川武著: 《反思性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6] 陈永明主编: 《国际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7] 扬春茂著: 《世纪之末的思考——教师队伍建设热点透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8] 江苏省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处编: 《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19] 张维仪主编: 《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热点问题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 陈向明著: 《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 谢维和著: 《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论文资料:
    [1] 韩向前:《国内外教师心理研究述评》,载《心理科学通讯》1988年第1期。
    [2] 吴晓川,《“说课”——一种开展继续教育的好形式》,载《中国教育学刊》1993年第2期。
    [3] 郑燕祥、谭伟明:《校本教师发展的理念:发展矩阵》,载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报》第二十二卷,第二期(1994年)。
    [4] 袁桂林:《英国教师在职进修的六阶段模式》,载《外国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
    [5] 杨春茂:《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技术的新举措——〈中国特级教师教学示范〉、〈中国特级教师教案精选〉评介》,载《中国民族教育》1995年第5期。
    [6] 万叔武译:《用2+2法评讲课教师》,载《培训与研究》1996年第1期。
    [7] 邱才训:《课堂教学设计要旨》,载《教学与管理》1996年第2期。
    [8] 王永成;《使用是最好的培养》,载《教学与管理》1996年第3期。
    [9] 苏奕:《论我国中小学教师进修制度》,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6年第5期。
    [10] 徐琳:《浅谈国外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发展及对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启示》,载《外国教育研究》1996年第5期。
    [11] 李瑾瑜:《学校本位师资培训模式述评》,载《外国中小学教育》1996年第6期。
    [12] 叶澜: 《创建上海中小学新型师资队伍决策性研究总报告》,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7年第1期。
    [13] 郑金洲:《“素质教育”质疑》,载《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第2期。
    [14] 朱嘉耀:《教师职业能力研究》,载《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
    [15] 顾锐萍:《试论师德建设中的自律与他律》,载《上海教育研究》1997年第7期。
    [16] 莫晓明、顾通达:《浅谈教师继续教育的“校本”模式》,载《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17] 傅维利、张东娇:《论教师职业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载《教育科学》1999年第4期。
    [18] 朱川彬:《终身教育与基础教育改革》,载《江苏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
    [19] 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1999年9月)经验交流材料:《贫困地区实施“面向21世纪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实践与探索》(甘肃省静宁县教育局);《走出去深下去把培训送到教师身边》(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教师进修学校);《针对贫困山区特点开拓继续教育之路》(霍山县教师进修学校);《经济欠发达地区开展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几点做法》(贵州省教委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办公室);《积极探索 努力实践 开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兰州市教育委员会);《农村骨干教师继续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浙江省上虞市教育体育委员会);《“五位一体”的进修学校办学模式有利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北京市昌平县教师进修学校);《努力开拓进取 不断深化改革 开创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 曾飞:《市场经济与职业道德教育》,载《中国培训》2000年第1期。
    [21] 赵蒙成:《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的发展方向》,载《中国成人教育》2000年第1期。
    [22] 赵蒙成:《校本培训:教师在职培训制度的创新》,载《教育与职业》2000年第2期。
    [23] 杨启亮:《论主体性教师素质的培养》,载《教育评论》2000年第2期。
    [24] 陈金龙、王嘉毅:《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模式初探》,载《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0年第3期。
    [25] 欧群慧、王彦:《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行动研究》,载《教育科学论坛》2000年第3期。
    [26] 周林:《教师研究简论》,载《教育科学论坛》2000年第3期。
    [27] 周寰:《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障碍与对策》,载《江西教育科研》2000年第3期。
    [28] 金丽红:《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规律及培育原则》,载《教育科学》2000年第3期。
    [29] 杨启亮:《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价值取向》,载《教育研究》2000年第4期。
    [30] 胡劲松:《论教师在职进修的分类和职业意义》,载《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31] 郑金洲:《走向“校本”》,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6期。
    [32] 朱益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之研究:背景、实践与本质》,载《上海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版)》2000年第7期。
    [33] 赵连山:《论师德的特殊性》,载《北京教育》2000年第9期。
    [34] 张贵新:《发达国家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载《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第10期。
    [35] 檀传宝:《论教师的良心》,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0期。
    [36] 陈金龙:《西北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在职进修教育的“校本”模式》(“基础教育改革与教师教育”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2000年10月,南京)
    [37] 陈金龙、潘洪建:《教师专业成长:历程与途径》。载《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0年专辑。
    [38] 刘瑞华:《校本在职教育特色课程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思考》,载《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第2期。
    [39]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指标及简析》,载《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3期。
    [40] 刘尧:《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构想》,载《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3期。
    [41] 洪永胜:《对“校本培训”的再认识》,载《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第4期。
    [42] 李玉娟:《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模式研究》,载《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年第4期。
    
    
    (?)传媒资料: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在职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1986年2月)。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载《中国教育报》1999年6月17日第1版。
    [3] 肖成全、熊维平:《自修·校本·科研——农村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的探索》,载《中国教育报》1999年9月2日师范版。
    [4] 《贯彻中央战略决策采取具体措施教育部支持西部大开发》,载《中国教育报》2000年3月15日第1版。
    [5] 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教育局:《积石山县教育系统“末位淘汰制”实施方案》,积县教发[2000]75号文件。
    [6] 郑金洲:《校本:教育改革的新动向》,载《中国教育报》2000年5月6日第4版。
    [7] 教育部(2000年5月29日):《1999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公报》 载《中国教育报》2000年5月30日第2版。
    [8]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吕福源在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2000年7月6日)上关于“大力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讲话精神。
    [9] 陈永明:《教师继续教育的最新动向》,载于中国基础教育网(www.cbe21.com)2000年11月16日。
    [10] 《甘肃教育年鉴(2000)》,甘肃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
    [11] 吴玉花:《开展教师素质评价 促进素质教育实施》,资料来源于Internet。
    (?)外文资料:
    [1] M·Frank Pajares: Teachers' beliefs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Cleaning up a Messy Construct.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vol 62(3).
    [2] Nixon,J.: School-focused In-service Education: an Approach to Staff Development. (1989)
    [3] Kristin Rauch, Catharine R.Whittaker, Observation and Fedback During Student Teaching: Learning from Peers,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1999,Ⅲ.
    [4] Valerie J.Bristor, Gloria M.Pelaez,and Sharon Crawley: An Integrated Elementary Education/ ESOL Teacher Preparation Program,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2000, Ⅱ.
    (?)调查资料:
    [1] 陈金龙:《甘肃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报告》(2000年3月)。
    [2] 癿藏学区:《癿藏学区奖罚制度》(2000年3月)。
    [3] 实验教师的《自我评价报告》。
    [4] 实验教师访谈、座谈记录。
    [5] 实验教师兰州之行的反馈报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