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与规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各种高科技手段进入了刑事司法领域。在这些应用于司法的高科技成果中,DNA证据无疑是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科学证据。DNA证据以其近乎百分之百的准确性,一举取代传统的“指纹证据”而成为当代的“证据之王”。在刑事司法领域,因为DNA证据的出现,大量的冤假错案被推翻,无辜者被平反昭雪;在侦查中,因DNA鉴定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准确的侦查线索,拓宽了侦查的途径,从而侦破了大量的疑难复杂案件。在审判活动中,因为DNA证据高度准确的人身同一认定价值,为准确的认定犯罪和排除无辜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学界和司法实务界广泛推崇DNA证据司法应用的热潮中,一些因DNA证据而发生的新型冤假错案也偶见报端,这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能不审慎地对待DNA证据。因为任何技术都有其“阿喀琉斯之踵”,都有其技术上的薄弱环节甚至盲点,也因为任何技术应用都离不开人的因素,也都有发生错误的可能性。DNA鉴定技术也一样有其缺陷和不足之处,需要我们警醒地对待。为此,笔者通过研究DNA鉴定技术原理以及司法应用的各个环节,探析DNA证据可能出错的各种情形,通过发掘错误背后的原因和潜在的错误可能性,提出DNA证据刑事司法应用的构建设想。同时,作为生命信息的遗传物质,DNA本身蕴含了人性尊严、生命传记等重要含义。另外,DNA证据的司法应用也会产生各种基本权利的冲突与矛盾。这些都需要一国完善的法律体系进行具体的规范,使DNA证据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能有序、合理、公正、有效。
     本论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为DNA鉴定技术的概述。本章将为大家开启认识DNA鉴定技术的大门,将从DNA鉴定技术的发展历史、DNA鉴定对象——DNA的生命机理和DNA鉴定技术的基本原理三个方面展开。通过其发展历史,了解DNA鉴定技术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各种技术的基本特点。对DNA生命机理的简介,撩开了DNA的神秘面纱,揭示了DNA鉴定的生理基础——DNA的遗传多态性。通过DNA鉴定的技术原理,我们会认识到DNA鉴定的特定性、稳定性和反映性的基本原理。我们将会认识到DNA鉴定的科学根据——DNA等位基因的多型性与DNA的统计遗传规律的真实面目。
     第二章直接切入本文的主题之一——有可能影响DNA鉴定误差的各种原因。本章从个方面展开:一是揭示能够导致DNA鉴定结论错误的各种可能性因素。从鉴定样本本身、外界环境、分型技术问题、人为因素和污染五个方面进行阐述,从中发现各种可能导致DNA鉴定结论错误的原因。二是从对DNA鉴定结论解读的角度发现DNA鉴定结论司法应用上的误差。这里将为大家揭开DNA鉴定科学结论与司法裁判的基本关系,阐释DNA鉴定结论解读误差的各种现象,以求回归DNA鉴定结论的科学本质和科学解释。三是从DNA鉴定制度规范上研究导致DNA鉴定结论偏差的各种原因。在DNA鉴定检体(包含检材和样本)的提取环节和DNA的鉴定环节,如果缺乏统一规范的制度措施,将会影响到DNA鉴定结论的统一性和标准化,或者造成错误的鉴定结论或者鉴定结论的冲突。鉴定方法、鉴定程序、DNA分型、鉴定结论表述和实验室管理与控制等构成了DNA鉴定品质保证的重要方面,也是容易引起DNA结论偏差的重要领域。四是从刑事司法证明制度研究可能影响DNA鉴定结论准确认识的原因,发现司法证明制度上的不足。从这四个方面全面的揭示可能影响DNA鉴定结论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各种原因,以树立审慎对待DNA鉴定技术与DNA鉴定结论的科学态度。
     第三章从DNA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功能作用角度谈起,进而发现其司法应用中的权利价值冲突和司法适用上的法律缺陷。本章研究了DNA证据隐含的各种权利,比如生命遗传性状上的个体隐私,并以DNA证据为线就真实发现与人权保障等权利冲突问题进行了探索,揭示了我国DNA证据立法上的不足。
     第四章从前述DNA鉴定品质保障上的不足,提出了DNA鉴定标准化构建的设想。以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为目的,对DNA检体的前处理,DNA鉴定实验室质量管理系统,DNA鉴定技术、DNA鉴定程序和DNA鉴定结论表述以及监督系统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规范化、标准化构建设想。可以说DNA鉴定的标准化将是DNA鉴定结论准确性、规范化、科学性的制度性策略,必将为DNA鉴定技术的有效应用提供制度性的保证。
     第五章从诉讼证据的角度研究了DNA鉴定结论司法适用的法律规则。按照司法证明的基本环节,对DNA鉴定结论证据涉及的重要的证据规则进行了研究,尤其对认证规则中的采纳与采信规则进行了更为具体细致的规则构建。本章和第四章是全文的主旨和目的,是本博士论文研究的意义所在,希望通过本博士论文的研究能为我国DNA鉴定技术的立法发展和司法进步提供参考。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numerous high-tech means have entered the field of criminal justice. Among those high-tech achievements applied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DNA is undoubtedly the most typical contemporary scientific evidence. DNA evidence, with its almost 100 percent accuracy, has replaced the traditional "fingerprint evidence" and become“the King of evidence" of the present time. In the field of criminal justice, with the emergence of DNA evidence, a great number of individual cases in which people were unjustly, falsely or wrongly charged or sentenced have been re-examined and the verdicts reversed. In criminal investigation activiti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DNA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accurate detective clues have been obtained, detection means have been broadened, thus resulting in the solu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difficult and complicated cases. In criminal trial, with its value of high accuracy in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DNA evidence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crime and innocence. Yet in judicial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craze for DNA evidence, new DNA-caused injustice cases have come to be reported in the newspapers. This undoubtedly sounds the alarm--- DNA evidence must be carefully dealt with. Like any technology, which has its "Achilles heel"---those technical weaknesses or blind spots and errors caused by human involvement in its application, DNA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s also possible of producing mistakes for its shortcomings and inadequacies and entails cautious treatment. To this end, the author analyzes in this research various cases where DNA evidence may lead to wrong judgments after a study of DNA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theories and a study of all aspects of its application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and, by identifying the causes of those errors and potential errors, proposes a framework for the proper employment of DNA evidence in criminal justice. In addition, as bio-information and genetic material, DNA itself contains such important implications as human dignity and life biography, and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DNA evidence would give rise to various conflicts and contradictions of fundamental rights. All these require a sound legal system of specific norms within a country, so that the use of DNA evidence in criminal justice can be orderly, rational, fair and effective.
     This paper includes five chapters:
     Chapter I is an overview of DNA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This chapter will open the door to an understanding of DNA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with an introduction of DNA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history, DNA's life mechanism and DNA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fundamentals. The study on the history of DNA explains the development of DNA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and the basic features of various technologies; the study on DNA's life mechanism lifts the mysterious veil of DNA and reveals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DNA identification—DNA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the research on the technical principles of DNA identification brings the specificity, stability and reflectivity of DNA identification to light. We will come to recogniz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DNA identification—DNA polymorphism alleles and statistical genetic law.
     Chapter II directly cuts into one of the themes of this article——various causes of DNA identification errors. This chapter includes four aspects. First, the possible factors for wrong DNA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s will be identified from a description of identification sample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ensic DNA typing techniques, human factors and pollution. Second, errors can be identified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DNA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s. The ba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judicial administration and DNA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s as well as various cases of DNA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 errors will be discussed here in order to find the scientific nature and scientific interpretation of DNA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s. Third, a variety of reasons for DNA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 bias are explored in the field of DNA identification system. In the process of DNA sample extraction and DNA identification, the absence of a unified and standardized system will affect the uniformity and standardization of DNA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s and cause wrong conclusions or conflicts of conclusions. Identification methods,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 DNA typing,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 interpretations, and laborator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constitute important aspects of DNA identifi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and are also important areas liable to produce biased conclusions. Fourth, deficiencies in the judicial system of criminal evidence may be discovered with an analysis of factors possibly affecting an accurate interpretation of DNA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s in the criminal justice evidence system. The overall research in those four areas fully reveals the possible cases affecting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DNA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s, and thus enab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and circumspect attitude towards DNA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DNA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s.
     Chapter III studies functions of DNA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n criminal justice and further presents value conflicts and legal deficiencies in the judicial application process. This chapter examines implicit rights in DNA evidence, such as the individual privacy of genetic traits, and, with DNA evidence as the line, explores such right conflicts as those between real discovery and human right protection, thus revealing the inadequacy of DNA evidence legislation in our country.
     Chapter IV, based on the forementioned deficiency of DNA identifi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puts forward a tentative idea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DNA identification. Aimed to achieve standardization, normalization and unification, a comprehensive normal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program is designed concerning the pre-treatment of DNA samples, DNA Identification Laborator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DNA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DNA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s, DNA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 presentations, and monitoring system. Undoubtedly the standardization of DNA identification will be the institutional strategy to render DNA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s accurate, standard, and scientific, and are bound to provide 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for an effective employment of DNA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Chapter V studies the legal rules for judicial application of DNA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igation evide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basic parts of judicial proof, the important rules related to DNA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 evidence are examined, and more specific and elaborate rules concerning evidence adoption and admission are proposed. This chapter and Chapter IV are the subject and purpose of this paper, and are also whe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doctoral thesis lies. The whole research is conducted with an intent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legislative development and judicial progress of DNA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引文
1.候一平主编:《法医物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
    2.叶健、丛斌编著:《法医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问答》,—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3.公安部政治部编:《生物物证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4.邓学仁、严祖照、高一书合著:《DNA鉴定——亲子关系争端之解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5.裴黎、赵兴春编著:《法医物证实验手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6.杨庆恩主编:《DNA在法庭科学中的运用》,—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樊崇义:《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8.徐继军著:《专家证人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9.罗结珍译:《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北京:法制出版社,1999版。
    10.张卫平:《民事证据制度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1.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12.宋英辉著:《刑事诉讼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13.[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
    14.刘品新著:《刑事错案的原因与对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
    15.何家弘著:《神证·人证·物证》,—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5月版。
    16.[台]《“立法院”公报》,第86卷第51期委员会纪录,1997年12月10日.
    17.张华著:《司法鉴定若干问题实务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
    18.王敏远、郭华著:《司法鉴定与司法公正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19.[台]林钰雄著:《刑事法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第1版。
    20.程味秋、[加]杨诚、杨宇冠编:《联合国人权公约和刑事司法文献汇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
    21.谢佑平万毅:《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2.陈学权:《科技证据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
    23.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4.赵兴春编著:《DNA作证》,—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
    25.何家弘、张卫平主编:《外国证据法选译》(增补卷),—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
    26.张千帆:《西方宪政体系》(下册),—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7.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修订版。
    28.[台]林辉煌著《论证据排除——美国法之理论与实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9.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30.郭金霞:《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
    31.何家弘主编:《证据的审查认定规则示例与释义》,—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11月第1版。
    32.季美君著:《专家证据比较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1.[美]John M. Butler著:《法医DNA分型——STR遗传标记的生物学、方法学及遗传学》,侯一平、刘雅诚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2.[英]麦高伟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谢怀栻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北京: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
    4.[美]霍华德·科曼(Howard Coleman)、艾利克·史威森(Eric Swenson)著:《法庭上的DNA(DNA in the Courtroom—A Trial Watcher’Guide)》,何美莹译,商业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2000年6月1日出版4刷
    5.[美]巴里·谢克、彼得·诺伊菲尔德、吉姆·德怀尔:《清白的罪犯》,黄维智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6.[日]芦部信喜著:《宪法》,李鸿禧译,—台湾:月旦出版社。
    7.[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8.[日]杉原泰雄:《宪法的历史》,吕永昶、渠涛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页。
    9.《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0.[美]约书亚·德雷斯勒、艾伦·C·迈克尔斯:《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一卷·刑事侦查)》,吴宏耀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11.[美]乔恩·R·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何家弘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2.[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刘迪、张凌、穆津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3.[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14.[英]安娜·克莱波尼著:《探索·基因与DNA》,陈杨、郭兴林、徐坚译校,—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15.[美]Ian W. Evett、Bruce S. Weir著:《DNA证据的解释——法庭科学中的统计遗传学》,黄代新,杨庆恩,刘超译,—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1.天竺启佑、三浦英明:《DNA鉴定——科学の名による冤罪》,绿风出版社,1996年6月。
    2.日本弁护士连合会编:《DNA鉴定と刑事弁护》,现代人文社,1998年9月。
    3.[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
    4.Datelline NBC:Blood Sample (NBC television broadcast, July 19, 1998),: Fred W. Drobner, DNA Dragnets: Constitutional Aspects of Mass DNA Identifucation Testing,
    28 Cap. U. L. Rev. 479. at 480, 2000.
    5.Ryan McDonald, supra note 103, at 345, 352. Veronica Valdivieso, Note: DNA Warrants: A Panacea for Old, COld Rape Cases? 90 Geo. L. J. 1009, April, 2002.
    6.Lawrence Kobilinsky、Thomas F·Liotti、Jamel Oeser-Sweat:《DNA:Forensic and Legal Applications》,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Inc.,Hoboken,New Jersey,2005.
    7.Wing Kam Fung and Yne-Qing Hu《:Statiscal DNA Forensics:Theory, Methods and Compution》,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Ltd, The Atrium, Southern Gate, Chichester,West Sussex PO19 8SQ, England,2008.
    1.韩瑞芳:《物证DNA分析技术的过去与现在》,载《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9月第23卷第5期。
    2.濑田季茂:《证据对象のDNA型鉴定にみる科学的背景(中)》,《警察学论集》,第49卷第9号,1996年9月,第143页。
    3.周维平:《诉讼法视野中的法医DNA证据研究》,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17卷(第4期)。
    4.高东燕:《DNA分析技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载《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9月第13卷第3期。
    5.黄建平:《刑事司法程序视野下DNA鉴定的探讨》,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3月第2期(总第107期)。
    6.胡志斌:《关于DNA证据价值的理性思考》,载《科技与法律》2008年总第71期。
    7.赵兴春等:《法医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载《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年第17卷第1期。
    8.袁丽:《论DNA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研究》,载《中国司法鉴定》,2008年第3期。
    9.唐晓佩、黎虹:《公安机关DNA实验室建设之我见》载《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9月第6卷第3期。
    10.黄代新、杨庆恩:《基因分型错误或异常的量化评估》,载《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年第23卷第3期
    11.黄建平:《刑事司法程序视野下DNA鉴定的探讨》,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3月第2期(总第107期)。
    12.邱格屏:《DNA证据的价值》,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5期。
    13.黄建平:《对刑事司法程序视野下DNA证据的探讨》,载《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12月第23卷第6期。
    14.杜国明:《理性对待DNA证据,建立鉴定程序规则》,载《广东公安科技》2006年第4期(总第85期)。
    15.高东燕:《DNA分析技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载《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9月第13卷第3期。
    16.陈学权:《刑事诉讼中DNA证据运用的实证分析——以北大法意数据库中的刑事裁判文书为对象》,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4期。
    17.王瑞恒、王蕊:《法医DNA鉴定结论的局限性及审查判断》,载《辽宁警专学报》2008年3月第2期(总第48期)。
    18.陈学权:《刑事诉讼中DNA证据运用的实证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4期。
    19.周维平:《法医DNA证据的诉讼法视野研究》,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7月第24卷第4期。
    20.鲍红香、郜亮:《“铁证”之质疑——论DNA证据的限制》,载《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4月第25卷第4期。
    21.宋远升、陆薇:《DNA证据的价值解析与法律判读》,载《中国司法鉴定》2007年刊。
    22.邱格屏:《论DNA的法律证据效应》,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第17期。
    23.刘大洪:《基因技术与隐私权的保护》,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
    24.陈瑞华:《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证据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构》,载《法学》2001年1月。
    25.何家弘:《证据法功能之探讨——兼与陈瑞华教授商榷》,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
    26.何家弘、何然:《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载《政法论坛》2008年3月第26卷第2期。
    27.颜阙安:《财产、人格,还是资讯?论人类基因的法律地位》,载《国立台湾大学法学论丛》第31卷第1期。
    28.李震山:《论信息自决权》,收录于《现代国家与宪法》(李鸿禧教授六十祝寿论文集)。
    29.简旭成:《体液证据与宪法保障之基本权》,载《刑事法杂志》,第43卷第4期,1999年8月。
    30.李俊亿:《台湾之DNA鉴定现状》,载《法庭上的DNA》,商周出版社,1999年2月。
    31.俞树毅:《科学证据DNA检验及其结论之研究》,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2.杜国明:《理性对待DNA证据,建立鉴定程序规则》,载《广东公安科技》2006年第4期(总第85期)
    33.周维平:《诉讼法视野中的法医DNA证据研究》,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17卷(第4期)。
    34.刘健等:《美国法庭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载《法医学杂志》1999年11月第15卷第4期。
    35.赵兴春:《美国法庭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载《法医学杂志》1999年11月,第15卷第4期。
    36.赵兴春等:《建立标准化DNA鉴定实验室》,载《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6期(总第26期)。
    37.陈光中、陈学权:《强制采样与人权保障之冲突与平衡》,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
    38.葛百川、郭红玲、王穗保:《美国、加拿大DNA数据库概括及对我国建立DNA数据库的思考》,载《刑事科技》2001年第4期。
    39.赵兴春、李路平、高洵:《英国DNA技术应用与国家DNA数据库》,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2期。
    40.黎锦明、张国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DNA数据库》,载《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第5期。
    41.赵兴春:《刑事案件DNA检验采样与鉴定立法现状》,载《证据科学》2009年2月第17卷,第1期。
    42.葛百川、胡兰、陈连康等:《DNA数据库建设与应用国际研讨会及新西兰警方、新西兰国家DNA数据库概况》,载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第二届全国法医DNA检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43.[台]谢秉琦:《论我国身体检查之缺失》,载(台湾)《军法专刊》第47卷第20期。
    44.黎锦明、张国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DNA数据库》,载《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第5期。
    45.Kimpton C. Gill P. D’Aloja E, et al. Report on the second EDNAP collaborative STR exercise [J]. Forensic Sci Int. 1995.
    46.Andersen J. Martin P. Carraeedo A. et al. Report on the third EDNAP collaborative STR exercise [J]. Forensic Sci Int. 1996.
    47.Gill P. Brinkmann B. D’A loja E. et al. Considerations from the European DNA profiling group (EDNAP) concerning STR nomenelature [J]. Forensic Sci Int 1997.
    48.Ju lie A. Singer, M onica K. Miller, Meera Adya:“The Impact of DNA and other Technology o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17Albany Law Joumal of Science andTechnollogy(2007).
    49.Paul C. Giannelli, Symposium; Serenity New or Insanity Later?: The Impact of Post-Conviction DNA Testing o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Panel Two: The Legal, Ethical, and Practical Issue of Post-Conviction DNA Testi ng: Impact of Post-Conviction DNA Testing on Forensic Science. 35 New Eng. L. R. 628, note 10, 2001.
    50.Laurie Stroum Yeshulas, DNA Dragnet Practices: Are They Constitutional? Suffolk J. Trial§App. Adv. 133, at 134, 2003.
    51.“DNA检测揭开美国冤案冰山一角”,《参考信息》2007年5月25日第6版。
    52.2001年3月31日《法制日报》。
    1.Http://www. Forensic. gov. uk。
    2.http://k.pcauto.com.cn/question/312011.html。
    3.http://www.lvanqi.com/shownews.asp?id=61。
    4.http://news3.xinhuanet.com/legal/2004-08/30/content_1927141.htm。
    5. http://news.sina.com.cn/s/l/2006-09-24/103911090848. shtm。
    6.http://www.ocn.com.cn/reports/2006368shengwujisu.htm。
    7.http://www.lmbe.seu.edu.cn/biology/bess/exercise-collection/2001s/gene_9099137.htm。
    8.http://www.legifrance.gouv.fr/home.jsp。
    9. http://www.nap.edu/openbook.php?record_id=1866&page=3。
    10.http://www.fbi.gov/hq/lab/codis/forensic.htm。
    11.http://www.interpol.int/default.asp。
    12.http://books.nap.edu/catalog.php?record_id=12589&utm_medium=etmail&utm_source=National%20Academies%20Press&utm_campaign=NAP+mail+new+08.05.09&utm_content=web&utm_term=。
    13. http://www.nap.edu/。
    14. http://wikipedia.jaylee.cn/。
    15.http://202.116.102.9/bs/bs2006/bs06111036/NCBI%20HomePage.htm。
    1候一平主编:《法医物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第48页。
    1 http://k.pcauto.com.cn/question/312011.html。
    1韩瑞芳:《物证DNA分析技术的过去与现在》,载《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9月第23卷第5期,第63页。
    1参见韩瑞芳:《物证DNA分析技术的过去与现在》,载《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9月第23卷第5期,第63页。
    1韩瑞芳:《物证DNA分析技术的过去与现在》,载《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9月第23卷第5期,第63页。
    1也有人认为染色体DNA分为基因DNA和基因外DNA,基因DNA分为编码区DNA和非编码区DNA。
    2 [美]John M. Butler著:《法医DNA分型——STR遗传标记的生物学、方法学及遗传学》,侯一平、刘雅诚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16页。
    1 [美]John M. Butler著:《法医DNA分型——STR遗传标记的生物学、方法学及遗传学》,侯一平、刘雅诚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18页。
    2 DNA双螺旋结构是由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詹姆斯·沃森沃森(James Watson)于1953年2月28日发现的。
    1 [美]John M. Butler著:《法医DNA分型——STR遗传标记的生物学、方法学及遗传学》,侯一平、刘雅诚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15页。
    
    1公安部政治部编:《生物物证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230页。
    2候一平主编:《法医物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第37页。
    1候一平主编:《法医物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第46页。
    1濑田季茂:《证据对象のDNA型鉴定にみる科学的背景(中)》,载《警察学论集》,第49卷第9号,1996年9月,第143页。
    1 [美]John M. Butler著:《法医DNA分型——STR遗传标记的生物学、方法学及遗传学》,侯一平、刘雅诚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331页。
    1 [美]John M. Butler著:《法医DNA分型——STR遗传标记的生物学、方法学及遗传学》,侯一平、刘雅诚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364——365页。
    2 [美]John M. Butler著:《法医DNA分型——STR遗传标记的生物学、方法学及遗传学》,侯一平、刘雅诚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374页。
    1参见[美]John M. Butler著:《法医DNA分型——STR遗传标记的生物学、方法学及遗传学》,侯一平、刘雅诚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375页。
    2 [美]John M. Butler著:《法医DNA分型——STR遗传标记的生物学、方法学及遗传学》,侯一平、刘雅诚主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第375页。
    1 http://news.china.com/zh_cn/history/all/11025807/20091028/15681642.html,科学家:“中国人祖先是纯正非洲人,土著怎样消失(1)”中国新闻网,2009年10月28日。
    2公安部政治部编:《生物物证学》,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229页。
    1 [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90页。
    1 [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90页。
    7参见[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 edge—Cavendish,第90-91页。
    1该部分主要参考翻译[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91-92页。
    1 http://baike.baidu.com/view/1339062.htm。
    1参见叶健、丛斌编:《法医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问答》,—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7年1月第1版,第70—71页。
    1侯一平主编:《法医物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第136页。
    1 [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94-95页。
    2侯一平主编:《法医物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第137—138页。
    1 [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95页。
    2侯一平主编:《法医物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第139页。
    3参见[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95页。
    1参见[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95页。
    2侯一平主编:《法医物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第140页。
    
    1侯一平主编:《法医物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第140页。
    2侯一平主编:《法医物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第140页。
    3侯一平主编:《法医物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第137页。
    1侯一平主编:《法医物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第138页。
    2裴黎、赵兴春编著:《法医物证实验手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315页。
    1侯一平主编:《法医物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第139页。
    2参见2001年3月31日《法制日报》。
    3参见http://news3.xinhuanet.com/legal/2004-08/30/content_1927141.htm.上海政府法制信息网,2004年9月30日。
    4杨庆恩主编:《DNA在法庭科学中的运用》,—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58页。
    1参见[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96页。
    2 [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96页。
    3邓学仁、严祖照、高一书合著:《DNA鉴定——亲子关系争端之解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33页。
    1参照日本弁护士连合会编:《DNA鉴定と刑事弁护》,现代人文社,1998年9月,第24~25页。
    1邓学仁、严祖照、高一书合著:《DNA鉴定——亲子关系争端之解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34页。
    2参见[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96~97页。
    3邓学仁、严祖照、高一书合著:《DNA鉴定——亲子关系争端之解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34页。
    1侯一平主编:《法医物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7月第3版,第142页。
    2邓学仁、严祖照、高一书合著:《DNA鉴定——亲子关系争端之解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34页。
    3参见[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97页。
    1参见叶健、丛斌编著:《法医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问答》,—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05页。
    2参见叶健、丛斌编著:《法医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问答》,—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05页。
    3参照叶健、丛斌编著:《法医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问答》,—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05页。
    4参见[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97~99页。
    1该部分主要参考[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108—123页。
    1参见[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109页。
    1参见[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111页。
    1参见see for example R v Deen TLR 1994 Jan 10, R v Adams, R v Adams(Denis)[1996]2Cr.App.R. 467, R v Doheny and Adams[1997]1 Cr. App. R. 369.
    1 R v Lonsdale[1995]2 Cr.App.R.565.
    2 R v Doheny and Adams[1997]1 Cr. App.R.369.
    3 [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113页。
    1 R v Doheny and Adams[1997]1 Cr. App. R. 369
    2参见[英]Andrei Semikhodskii:《Dealing with DNA Evidence:A Legal Guide》,first publshed 2007 by Routledge—Cavendish,第114页。
    1 R v Doheny and Adams[1997]1 Cr. App.R. 369.
    1 R v Doheny and Adams [1997]1 Cr.App.R.369.
    1周维平:《诉讼法视野中的法医DNA证据研究》,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17卷(第4期),第500页。
    1参见陶卫华、刘晓静《:15岁少女遭强奸怀孕DNA鉴定疑被人动手脚》,http://news.sina.com.cn/s/l/2006-09- 24/103911090848. 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09年6月3日。
    2高东燕:《DNA分析技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载《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9月第13卷第3期,第42页。
    1叶健、丛斌编著:《法医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问答》,—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71页。
    1参见胡志斌:《关于DNA证据价值的理性思考》,载《科技与法律》2008年总第71期,第79页。
    2袁丽:《论DNA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研究》,载《中国司法鉴定》2008年第3期,第80页。
    3赵兴春等:《法医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载《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年第17卷第1期,第47页。
    4 Kimpton C. Gill P. D’Aloja E, et al. Report on the second EDNAP collaborative STR exercise [J]. Forensic Sci Int. 1995. 71: 137.
    5 Andersen J. Martin P. Carraeedo A. et al. Report on the third EDNAP collaborative STR exercise [J]. Forensic Sci Int. 1996. 78:83.
    1 Gill P. Brinkmann B. D’A loja E. et al. Considerations from the European DNA profiling group (EDNAP) concerning STR nomenelature [J]. Forensic Sci Int 1997. 87: 185.
    2赵兴春等:《法医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载《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年第17卷第1期,第47页。
    3赵兴春等:《法医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载《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年第17卷第1期,第46页。
    1赵兴春等:《法医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载《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年第17卷第1期,第47页。
    2唐晓佩、黎虹:《公安机关DNA实验室建设之我见》载《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9月第6卷第3期,第62页。
    3黄代新、杨庆恩:《基因分型错误或异常的量化评估》,载《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年第23卷第3期,第190页。
    1黄建平:《刑事司法程序视野下DNA鉴定的探讨》,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3月第2期(总第107期),第42页。
    2樊崇义:《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201页。
    1参见邱格屏:《DNA证据的价值》,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第5期,第79页。
    1参见徐继军:《专家证人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页。
    2杜国明:《理性对待DNA证据,建立鉴定程序规则》,载《广东公安科技》2006年第4期(总第85期)第4页。
    3注:05年已经取消法院管理鉴定机构的权力。
    4赵兴春等:《法医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载《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年第17卷第1期,第47页。
    1参见陈学权:《刑事诉讼中DNA证据运用的实证分析——以北大法意数据库中的刑事裁判文书为对象》,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4期,第107—108页。
    1陈学权:《刑事诉讼中DNA证据运用的实证分析——以北大法意数据库中的刑事裁判文书为对象》,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4期,第108页。
    1陈学权:《刑事诉讼中DNA证据运用的实证分析——以北大法意数据库中的刑事裁判文书为对象》,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4期,第108页。
    2王瑞恒、王蕊:《法医DNA鉴定结论的局限性及审查判断》,载《辽宁警专学报》2008年3月第2期(总第48期)第27页。
    3陈学权:《刑事诉讼中DNA证据运用的实证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4期,第109页。
    1周维平:《法医DNA证据的诉讼法视野研究》,载《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7月第24卷第4期。第23页。
    2陈学权:《刑事诉讼中DNA证据运用的实证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4期,第109页。
    1陈学权:《刑事诉讼中DNA证据运用的实证分析》,载《中国刑事法杂志》2009年第4期,第110页。
    2参见鲍红香、郜亮:《“铁证”之质疑——论DNA证据的限制》,载《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4月第25卷第4期,第94页。
    3张卫平:《民事证据制度研究》,—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62页。
    4鲍红香、郜亮:《“铁证”之质疑——论DNA证据的限制》,载《坏化学院学报》2006年4月第25卷第4期,第94页。
    5《法国民事诉讼法》第246条规定:“法官不受技术的验证或结论的约束”,参见罗结珍译:《法国新民事诉讼法典》,北京:法制出版社,1999版,第50页。
    6《德国民事诉讼法》第412条第一款规定:“法院认为鉴定人不能令人满意时,可以命原鉴定人或命另一鉴定人为新的鉴定。”参见谢怀栻译:《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北京: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02页。
    1参见叶健、丛斌编著:《法医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问答》,—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3页。
    2 http://www.ocn.com.cn/reports/2006368shengwujisu.htm。
    3参见http://www.lmbe.seu.edu.cn/biology/bess/exercise-collection/2001s/gene_9099137.htm。
    1物证的关联性一般表现为连接两个事实要素的桥梁,而且往往一方面连接已知案件事实,一方面连接嫌疑客体或未知客体。这就是物证的“双联性”。参见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154页。
    1参见邓学仁、严祖照、高一书合著:《DNA鉴定——亲子关系争端之解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24页。
    2参见宋远升、陆薇:《DNA证据的价值解析与法律判读》,载《中国司法鉴定》2007年刊。
    1参见霍华德·科曼(Howard Coleman)、艾利克·史威森(Eric Swenson)著,何美莹译:《法庭上的DNA(DNA in the Courtroom—A Trial Watcher’Guide)》,商业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2000年6月1日出版4刷,第24页。
    1参见邱格屏:《论DNA的法律证据效应》,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第17期,第133—148页。
    1宋英辉著:《刑事诉讼原理》,—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0页。
    2 [美]巴里·谢克、彼得·诺伊菲尔德、吉姆·德怀尔:《清白的罪犯》,黄维智译,—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3 Ju lie A. Singer, M onica K. Miller, Meera Adya:“The Impact of DNA and other Technology on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 17Albany Law Joum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logy(2007), p 9.
    4参见“DNA检测揭开美国冤案冰山一角”,《参考信息》2007年5月25日第6版。
    5刘大洪:《基因技术与隐私权的保护》,载《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第75—82页。
    6参见宋远升、陆薇:《DNA证据的价值解析与法律判读》,载《中国司法鉴定》2007年,第67页。
    
    1陈瑞华:《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证据法理论基础的反思与重构》,载《法学》2001年1月。
    2参见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58—68页。
    3参见何家弘:《证据法功能之探讨——兼与陈瑞华教授商榷》,载《法商研究》2008年第2期。
    1芦部信喜著,李鸿禧译:《宪法》,月旦出版社,第133页。转引自邓学仁、严祖照、高一书合著:《DNA鉴定——亲子关系争端之解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63页。
    2参见朱富美(台湾)著:《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73页。
    1何家弘、何然:《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载《政法论坛》2008年3月第26卷第2期,第3页。
    2学说有“实体至上论”、“主观标准说”、“实质标准论”、“程序纠正论”和“责任追究论”等,参见刘品新著:《刑事错案的原因与对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前言第3页到第5页。
    3错案认识的观点有“实体错案说”、“程序错案说”、“主客观统一错案说”、“形式错案说”、“责任追究错案说”、“多重标准说”、“语境标准说”等,参见参见刘品新著:《刑事错案的原因与对策》,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3页到第8页。
    4刘品新著:《刑事错案的原因与对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3页到第9页。
    5参见刘品新著:《刑事错案的原因与对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第10页到第11页。
    6观点来源:2008年10月1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侦查系、法律部联合主办的“刑事错案的预防”研讨会。
    7何家弘、何然:《刑事错案中的证据问题——实证研究与经济分析》,载《政法论坛》2008年3月第26卷第2期,第3页关于刑事错案的引注①。
    1颜阙安:《财产、人格,还是资讯?论人类基因的法律地位》,载《国立台湾大学法学论丛》第31卷第1期,第34页。
    2参见我国《宪法》第33条到48条。
    1参见[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60页。
    1参见霍华德·科曼(Howard Coleman)、艾利克·史威森(Eric Swenson)著,何美莹译:《法庭上的DNA(DNA in the Courtroom—A Trial Watcher’Guide)》,商业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2000年6月1日出版4刷,第103—106页。
    1德国基本法第19条第2款规定“基本权利之核心内容绝不能受侵害”(In keinem Fall darfein Grundrecht in seinem Wesensgehalt angetastet werden)。旨在避免基本人权之本质内容保障沦为仅具宣示性、流于空转或被掏空。
    2 [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62页。
    3《刑事诉讼法》第105条第2款:“犯罪嫌疑人如果拒绝检查,侦查人员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强制检查。”
    
    1 [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67页。
    2参见何家弘著:《神证·人证·物证》,—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3年5月版。
    1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240页。
    1参见[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72页。
    1参见[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72——273页。
    2德国刑事诉讼法第81条a规定:“为确定诉讼上重要事实之必要,得命被告接受身体之检查。基于此项目的实施之验血及其他由医师依医疗规则在检查目的所为之身体上侵犯,如对于被告之健康别无不利之虞者,毋庸获得被告之同意(第一项)。前项命令由法官为之;在急迫之情形,检察官及其辅助人员(Hilfts beamten)法院组织法(Gerichteverfassungsgesetzes第152条)18亦得为之(第2项)。对被告事实之验血或抽取身体细胞,限于以此为基础或另系属中之诉讼程序为目的者,始得为之;当不再需要时,应即毁弃(第3项)。转引自[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74页引注⑤。
    3参见日本弁护士连合会人权拥护委员会编:《DNA鉴定と刑事弁护》,现代人文社,1998年9月,第150页关于《德国刑事诉讼法》第81条a之规定。转引自邓学仁、严祖照、高一书合著:《DNA鉴定——亲子关系争端之解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47页。
    1 Bundestag-Drucks(联邦议会资料)13/667,S. 1.引自Lothar Senge, stop, KK,§81e.
    2台湾地区李震山教授之用语为“信息自决权”,参见李震山:《论信息自决权》,收录于《现代国家与宪法》(李鸿禧教授六十祝寿论文集),第710页。
    3“在现代化数据处理的状况下,《基本法》第1条第1项和第2条第1项3的一般人格权包括了个人保护其其个人资料不受无限制地搜集、储存、利用以及提供,在此类活动中,就有关个人自我信息之放弃或利用,基本权原则上保障个人自我决定的权利。只有当存在更优位的公共利益考量时,才允许限制个人信息自决权。且此限制必须有合乎宪法的法律基础,而这个法律基础必须符合法治国家的法律规范明确性的要求。立法者进行立法规范时亦应遵守比例原则,并且为防止人格权被侵害的危险,必须研拟组织上及程序上的安全对策。”参见日本弁护士连合会人权拥护委员会编:《DNA鉴定と刑事弁护》,现代人文社,1998年9月,第151页。
    4简旭成:《体液证据与宪法保障之基本权》,载《刑事法杂志》,第43卷第4期,1999年8月,第81页。
    5参见[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48页。
    6参见[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74页引注③学说上对于实务作法之批判理由主要有四:(1)即使限于染色体非密码区之分析,亦不等同于血液型分析,盖DNA鉴定属于人格权核心的信息,况且即使在非密码区亦可能鉴定出亲子关系之存否与遗传病等个人隐私,而侵害人口普查判决中所确立的信息自我决定权,且仅有《刑事诉讼法》第81条a亦无法满足联邦法院判示之要求;(2)非密码区之DNA序列,即使科学家亦无法否定其将来变成“可解读区”的可能;(3)DNA资料比血液更具有敏感性,为避免滥用,必须比血液鉴定有更多的限制;(4)前
    1邓学仁、严祖照、高一书合著:《DNA鉴定——亲子关系争端之解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3页。
    2法国生命伦理的立法,于1994年以“保健领域上以研究为目的之信息处理”、“有关尊重人体之法律”及“有关人体诸要素及出产物之提供、利用、生殖之医疗协助或出生前诊断之法律”三项法案的形式通过立法。内容牵涉广泛,可分为三大主轴。首先是确立了“人体尊重”的原则,并在尖端技术的关系上建立个别规范;第二是“医疗上之协助生殖”,亦即以人工生殖及亲子关系为规范对象;第三是“有关器官移植及其他人体组织的提供与利用的规范”。参见邓学仁、严祖照、高一书合著:《DNA鉴定——亲子关系争端之解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63页。
    1有关的立法背景材料参见台湾《“立法院”公报》,第86卷第51期委员会纪录,1997年12月10日,第75~76页。
    2参见邓学仁、严祖照、高一书合著:《DNA鉴定——亲子关系争端之解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5页。
    3参见邓学仁、严祖照、高一书合著:《DNA鉴定——亲子关系争端之解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0——52页。
    4一般而言,基本权的抛弃不能侵犯人性尊严(人本身即是目的,不允许将人当作一种工具或手段)的核心,否则抛弃是无效的。因此,如果基于同意而抽取血液,只要不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应认为基本权抛弃有效。参见简旭成:《体液证据与宪法保障之基本权》,载《刑事法杂志》,第43卷第4期,1999年8月,第72—73页。
    5参考李俊亿:《台湾之DNA鉴定现状》,载《法庭上的DNA》,商周出版社,1999年2月,第14页。
    2 [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77-278页。
    3参见[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77-278页。
    1 Lothar Senge, stop, KK, 81g, 3.
    2参考《“立法院”公报》,第86卷第51期,第76~77页,转引自邓学仁、严祖照、高一书合著:《DNA鉴定——亲子关系争端之解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49页。
    1参见邓学仁、严祖照、高一书合著:《DNA鉴定——亲子关系争端之解决》,—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50页。
    1叶健、丛斌编著:《法医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问答》,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71页。
    1张华著:《司法鉴定若干问题实务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162页。
    1张华著:《司法鉴定若干问题实务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第162页。
    1王敏远、郭华著:《司法鉴定与司法公正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262页。
    2叶健、丛斌编著:《法医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问答》,—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73页。
    1杜国明:《理性对待DNA证据,建立鉴定程序规则》,载《广东公安科技》2006年第4期(总第85期)第4页。
    2公安部政治部编:《生物物证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238页。
    1周维平:《诉讼法视野中的法医DNA证据研究》,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17卷(第4期),第499——500页。
    2摘自公安部政治部编:《生物物证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238——239页。
    3裴黎、赵兴春编著:《法医物证实验手册》,—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24页。
    4公安部政治部编:《生物物证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240页。
    1周维平:《诉讼法视野中的法医DNA证据研究》,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17卷(第4期),第498页。
    2参见周维平:《诉讼法视野中的法医DNA证据研究》,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17卷(第4期),第500页。
    1参见陶卫华、刘晓静《:15岁少女遭强奸怀孕DNA鉴定疑被人动手脚》,http://news.sina.com.cn/s/l/2006-09- 24/103911090848. shtml,最后访问时间:2009年6月3日。
    1参见叶健、丛斌编著:《法医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问答》,—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73页。
    2刘健等:《美国法庭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载《法医学杂志》1999年11月第15卷第4期,第248页。
    3唐晓佩、黎虹:《公安机关DNA实验室建设之我见》,载《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9月第6卷第3期,第62页。
    4公安部政治部编:《生物物证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266页。
    1公安部政治部编:《生物物证学》,—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第1版,第266页。
    2参见赵兴春:《美国法庭DNA鉴定实验室质量控制标准》,载《法医学杂志》1999年11月,第15卷第4期。
    1唐晓佩、黎虹:《公安机关DNA实验室建设之我见》,载《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9月第6卷第3期,第63页。
    1参见:叶健、丛斌编著:《法医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问答》,—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第272页。
    1高东燕:《DNA分析技术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载《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9月第13卷第3期,第42页。
    1 [台]朱富美著:《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301页。
    1鲍红香、郜亮:《“铁证”之质疑——论DNA证据的限制》,载《坏化学院学报》2006年4月第25卷第4期,第94页。
    1林钰雄:《DNA:挑战法律的科学巨人?》,载《法庭上的DNA(DNA in the Courtroom)》霍华德·科曼(Howard Colemen)、艾利克·史威森(Eric Swenson)著,何美莹译,商业周刊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2月1日初版,第29页。
    1 [法]《人权宣言》第4条:“自由在于能够做不损害天然的任何事;因此,每个人行使自然权利的仅有限制,乃是那些保证社会其他成员享受同样权利之限制。只有法律才能规定这些限制。”
    2 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第29条第2款“人人在行使他的权利和自由时,只受法律所确定的限制,确定此种限制的惟一目的在于保证对旁人的权利和自由给予应有的承认和尊重,并在一个民主的社会中适应道德、公共秩序和普遍福利的正当需要。”参见程味秋、[加]杨诚、杨宇冠编:《联合国人权公约和刑事司法文献汇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版,第85页。
    3 [美]罗斯科·庞德:《普通法的精神》,唐前宏、廖湘文、高雪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428页。
    4参见谢佑平万毅:《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32页。
    5谢佑平万毅:《刑事诉讼法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第134页。
    1 [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德国刑事诉讼法典.>中译本引言》,载《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页。
    2参见[美]约书亚·德雷斯勒、艾伦·C·迈克尔斯:《美国刑事诉讼法精解(第一卷·刑事侦查)》,吴宏耀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第165—173页。
    3陈学权:《科技证据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212页。
    1陈新民:《德国公法学基础理论》(下册),—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70页。
    2参见陈学权:《科技证据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211页。
    3参见陈光中、陈学权:《强制采样与人权保障之冲突与平衡》,载《现代法学》2005年第5期,第51页。
    1赵兴春编著:《DNA作证》,—北京: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第28~32页。
    2参见葛百川、郭红玲、王穗保:《美国、加拿大DNA数据库概括及对我国建立DNA数据库的思考》,《刑事科技》2001年第4期。
    3参见赵兴春、李路平、高洵:《英国DNA技术应用与国家DNA数据库》,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2期。
    4参见何家弘、张卫平主编:《外国证据法选译》(增补卷),—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42页。
    1参见黎锦明、张国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DNA数据库》,载《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第5期。
    1参见赵兴春:《刑事案件DNA检验采样与鉴定立法现状》,载《证据科学》2009年2月第17卷,第1期,第108页。
    1赵兴春:《刑事案件DNA检验采样与鉴定立法现状》,载《证据科学》2009年2月第17卷,第1期,第107页。
    2 Lothar Senge,stop, KK, 81g, Rr. 15.
    1 [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75页
    2 Bundestag-Drucks 13/667, S. 11.
    3赵兴春:《刑事案件DNA检验采样与鉴定立法现状》,载《证据科学》2009年2月第17卷,第1期,第109页。
    1德国刑事诉讼法第81条a规定:“为确定诉讼上重要事实,如果有必要,可命被告接受身体的检查。基于此项目的实施的验血及其他由医师依据医疗规则进行的身体检查,如对被告的身体健康无不利之虞的,可不经被告同意进行(第1项)。前项命令由法官为之;在紧急情形,检察官及其辅助人员(Hilftsbeamten)依据法院组织法(Gerichtsverfassungsgesetzes第152条)18也可施行(第2项)。对被告实施的验血或抽取身体细胞,限于以此为基础或另系属中之诉讼程序为目的者,始得为之;当不再需要时,应即毁弃(第3项)。”转引自[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74页
    2 BverfGE 65,1=NJW 1984,419.
    3葛百川、胡兰、陈连康等:《DNA数据库建设与应用国际研讨会及新西兰警方、新西兰国家DNA数据库概况》,载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第二届全国法医DNA检验技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第3~5页。
    1何家弘、张卫平主编:《外国证据法选译》(增补卷),—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44~145页。
    1参见[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92页。
    2 BverfGE 16, S. 202, 1964.
    3 [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94页。
    4 24 BGHSt128, 1971.
    5 24 BGHSt128, 1971.
    6参见[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100页。
    7 NJW63,1597;71,1904;61,250.
    1身体不受侵犯权(Recht auf k?rperliche Unversehrtheit)在德国宪法的依据,系规定于基本法第2条第2项“人人有生命与身体的不可侵犯权。个人的自由不可侵犯。此权利只有根据法律才能干预”。
    2如放弃身体不受侵犯权,将导致个人生命丧失、人性尊严侵害或身体残障、精神障碍或丧失生殖能力等结果时,法律不予允许。参见[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67页。
    1 Schmerber v. California, 384 U. S 757. (1966).
    2 (台)谢秉琦:“论我国身体检查之缺失”,载(台湾)《军法专刊》第47卷第20期,第34页。
    3陈学权著:《科技证据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214页。
    4 [美]乔恩·R·华尔兹:《刑事证据大全》,何家弘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56页。
    5陈学权著:《科技证据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216页。
    1 U. S v. Lafayette, 462 U. S 640. (1983).
    2 [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85页。
    3 [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85页。
    4宋远升、陆薇:《DNA证据的价值解析与法律判读》,载《中国司法鉴定》第69页。
    1德国刑事诉讼法第81条c规定:除了被告以外,只有当其有可能作为证人或其身上发现可罚性行为的特定痕迹或结果时,方可违反其意思,对其进行身体检查(非侵入身体的检查,第三人对此有忍受的义务)(第1项)。其他被告以外的人(不限于证人或身上有犯罪痕迹物证的人),若对其健康并无不利,且对于真实的发现有必要时,无须获得其同意可进行确定血缘的检查及抽血检查(侵入身体的检查)。此种检查与采取血液限于医师始得为之(第2项)。如身体检查,衡酌一切情况不可能期待加诸实施时,则第1项与第2项之处分不得为之(第4项)。转引自[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102—107页。
    
    1赵兴春:《刑事案件DNA检验采样与鉴定立法现状》,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17卷(第1期),第111页。
    2赵兴春:《刑事案件DNA检验采样与鉴定立法现状》,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17卷(第1期)第111页。
    3 24 BGHSt,126、128、129.
    1参见黎锦明、张国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DNA数据库》,载《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第5期。
    2陈学权著:《科技证据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214页。
    3参阅Klotter, legal Guide for Police (5th ed. 1999)。
    1参见林辉煌著《论证据排除——美国法之理论与实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德国刑事诉讼法第81条f第1项规定“依第81条e所为之检查仅能由法官下令始得进行。法官必须以书面命令指定鉴定人。”
    3参见[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276~277页。
    1陈学权著:《科技证据论——以刑事诉讼为视角》,—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第1版,第224页。
    2参见赵兴春:《刑事案件DNA检验采样与鉴定立法现状》,载《证据科学》2009年第17卷(第1期)第112页。
    3德国基本法第2条第1项规定:“人人有自由发展期人格的权利,但以不侵害他人之权利或不违反宪法程序或道德规范为限”。
    4德国基本法第1条第1项规定“人的尊严不可侵犯,尊重和保护此项尊严是所有国家机关的义务”。
    5参见[台]朱富美:《科学鉴定与刑事侦查》,—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6年7月第1版,第300~301页。
    1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55页。
    2中国政法大学的卞建林等教授多以此种证据规则内容构建其教材和专著体系。
    3参见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该书对证据规则体系进行了非常详尽的体系性构建,分类清晰、归类严谨、涉猎面广泛。
    1关于鉴定启动权问题可参考王敏远、郭华著:《司法鉴定与司法公正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张华著:《司法鉴定若干问题实务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和郭金霞:《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第1版等。
    1参见徐继军著:《专家证人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03页。转引自Guideline on Expert’s Discussion in the Context of Clinical Dispute, From http;// www. Clinical-disputes-for um. Org. uk/publications/Appendix4. pdf.
    1具体参见第二章第二节DNA鉴定结论解读错误。
    2宋远升、陆薇:《DNA证据的价值解析与法律判读》,载《中国司法鉴定》第70页。
    1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429页。
    1 [德]克劳思·罗科信著:《刑事诉讼法》(第24版),吴丽琪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429—430页。
    2参阅EB. Schmidt, I, Rn. 426—428。
    3参见宋远升、陆薇:《DNA证据的价值解析与法律判读》,载《中国司法鉴定》第70页。
    4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70页。
    1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67—368页。
    2参见卞建林主编:《刑事证明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324——333页。
    3具体可见第二章第二节DNA鉴定结论的数据解读误差。
    1黄建平:《对刑事司法程序视野下DNA证据的探讨》,载《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12月第23卷第6期,第64页。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1条规定:“严禁以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凡经查证属实属于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其中鉴定结论并不在排除的证据类型之中。
    3宋远升、陆薇:《DNA证据的价值解析与法律判读》,载《中国司法鉴定》第70页。
    
    1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修订版,第358页。
    2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70页。
    1何家弘、刘品新著:《证据法学》,—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第378页。
    2比如有学者认为“补强证据规则,是指为了防止误认事实或发生其他危险性,而在运用某些证据力显然薄弱的证据认定案情时,必须有其他证据补强其证明力。”转引自卞建林主编:《证据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修订版,第361页
    3黄建平:《刑事司法程序视野下DNA鉴定的探讨》,载《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3月第2期(总第107期),第43页。
    4宋远升、陆薇:《DNA证据的价值解析与法律判读》,载《中国司法鉴定》第70页。
    1宋远升、陆薇:《DNA证据的价值解析与法律判读》,载《中国司法鉴定》第7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