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城市化质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中国的城市化率已逼近50%,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作为城市化(Urbanization)核心的人口城市化(Population urbanization),需要加快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人口城市化质量高低,不仅关系到人口城市化自身的健康发展,更关系到城市化的整体发展质量,最终关系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口城市化不仅仅是农民向市民转化的过程,还包括市民化了的农民与原城市居民在城市现代文明沐浴下共同再城市化的过程,实现全体城市人口现代化是人口城市化的最终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研究首先对人口城市化进行理论界定:人口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城市居民特征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从而使其从城市化概念中剥离出来而独立成为一个含义鲜明的概念;随后研究指出,当我国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城市化核心的人口城市化,迫切需要实现从追求数量扩张向重视质量提升的重大转变。研究着重对人口城市化质量展开系统的理论阐述,创新性地提出了高质量的人口城市化应该是人口城市化数量适度和人口城市化不同发展层次包容的综合。数量适度体现为人口城市化水平、速度与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转换、经济发展的同步协调,不同发展层次包容体现为对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生存能力增强、发展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提升三个发展层次的包容,既能满足城市居民生存、发展、享乐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又能推动这种需求不断地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在理论系统阐述的基础上,研究构建了人口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框架,并按照一定原则确定具体评价指标,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人口城市化质量,从水平速度适度性、发展层次包容性两方面作出时间纵向和区域横向的实证评价和比较分析,对我国人口城市化质量作出综合评估和审视。从全国整体看,虽然人口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协调,但水平却滞后于非农化水平,包容度也偏低,从而使我国人口城市化整体质量不高。分区域看,全国31个省、市、区人口城市化质量存在明显差异,大致上存在从东部到西部、随城市化水平逐级降低,人口城市化质量逐步下降的趋势;研究最后针对我国人口城市化质量面临的重大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选择。
With the urbanization rate approaching 50%, China is in the critical period of transforming from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o the modern mode.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s the core of Urbanization, should be accelerated along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quantity expansion to quality promotion. The quality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not only determine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tself, but also has an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overall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hence, it ultimately contributes to the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society.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not only embodies the process of converting farmers to townsfolk, also includes the process of the second urbanization of the newly-urbanized farmers and the original city residents in the bath of urban modern civilization.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s the realization of modernization for all the urban population. Based on such cognition, the research firstly provides the theoretical definition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s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percentage of the city dwellers in a state or area among the total population continually ascends. Thereby,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became an independent and clear concept after being split off from the concept of urbanization. The subsequent study reveals that, when the urbanization is developing rapidly in China, it is urgent to realize the significant transformation from quantity expansion to quality elevation in terms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The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syst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theories on quality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nd it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ve conclusion, i.e. the high-quality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must synthesize the appropriate quantity and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levels. The moderate quantity is embodied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level and speed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the transi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s and employment frames as well a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clusion of different development levels is manifested in the comprehension of the three development levels, in other words, the enhancement of survival abilities, the advance of development competence and the promotion of life quality. Hence, the high-quality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can meet the development demands of various levels, like survival, development and entertainment; on the other hand, it can impel the progression of the demand from the lower level to the higher one. On the basis of the illustr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the study constructs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the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t also specifies the concrete evaluation indexes according to certain principles. Then, it works out the synthetic evaluation and observation on the quality of China's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After adopting the multi-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pproach, it made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and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longitudinal time and the horizontal reg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oderation of levels and speed, and the inclusion of various development levels. Judging from the whole nation, the level of China's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lags behind the non-agriculture level although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rate coordinated with economic growth rate. The inclusive rate is relatively low as well. Consequently, the overall quality of China's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s not high. In view of regions, 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quality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in the 31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or autonomous regions. Overall, there is the tendency that the quality of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lowers successively in correspondence with the gradual lowering of urbanization levels from the eastern China to the western area. In conclusion, the study bring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the major issues on the quality of China's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引文
[1]Barry M., Popkin. Urbanization, Lifestyle Changes and the Nutrition Transition. World Development Vol.27,No.11,pp.1905-1916,1999
    [2]Barney Cohen.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urrent trends, future projections, and key challenges for sustainability. Technology in Society 28 (2006) 63-80
    [3]Cohen, B., Urban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urrent trends, future projections, and key challenges for ustainability. Technology in Society, 2006,28:63-80.
    [4]Cris Beauchemin. Migration to Cities in Burkina Faso:Does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in Sending Areas Matter? World Development Vol.33, No.7, pp. 1129-1152,2005
    [5]David Drakakis-Smith and Chris Dixon. Sustainable Urbanization in Vietnam. Geoforum.Vol.28.No.1, pp.21-38,1997.
    [6]Davis, K.. The Urbanization of the Human Population. Scientific American,1965. in LeGates, R. T. and Stout, F. The City Reader. London:Routledge,1996.
    [7]Garasky, S., Where are they going? A comparison of urban and rural youth's location choices after leaving the parental hom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2002,31:409-431.
    [8]Gerardo Azocar, Hugo Romero, Rodrigo Sanhueza, Claudia Vega, Mauricio Aguayo, Maria Dolores Munoz. Urbanization patterns and their impacts on social restructuring of urban space in Chilean mid-cities:The case of Los Angeles, Central Chile. Land Use Policy 24 (2007) 199-211
    [9]George Xiana, Mike Crane, Junshan Su. An analysis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its environmental impact on the Tampa Bay watershed.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Volume 85, Issue 4, December 2007, Pages 965-976
    [10]James Tobin,On Limiting the Domain of Inequality,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3 (1970) pp.263-77.
    [11]John E., Hasse, Richard G. Lathrop. Land resource impact indicators of urban sprawl. Applied Geography 23 (2003) 159-175.
    [12]Lampard,E.E. The History of Cities in the Economically Advanced Areas. In Friedman, J., and Alonso, W., eds.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Cambridge:M. I. T. Press,1964.
    [13]Li, S. M.,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1990 population census and the 1995 national one percent sample population survey.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2004,38(2):655-685.
    [14]Louis Wirth: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44(1938),P1-24.
    [15]P.J.Waller(1983) Town, city, and nation:England, 1850-1914,Oxford[Oxfordshi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Taylor, J. E., Rozelle, S. & Brauw, A., Migration and incomes in source communities:A new economics of migration perspective from China. Economics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2003,52(1):75-102.
    [17]Todaro.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69.1969.
    [18]Thomas W. McDade, Linda S. Adair. Defining the "urban" in urbanization and health:a factor analysis approach.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53 (2001) 55-70.
    [19]T. Scarlett Epstein and David Jezeph. Development-There is Another Way:A Rural-Urban Partnership Development Paradigm. Worl Development Vol.29, No.8,pp.1443-1454,2001.
    [20]United Nations.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6 Revision.
    [21]Wallance F Smith. Urban Development:The Process and The Problem. Berkeley Los Angeles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5.3-5.
    [1]白先春、凌亢等,我国县级城市发展质量综合评价——以江苏省县级市为例,《统计研究》,2005年第4期。
    [2][美]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著,顾朝林等译,《城市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3][美]布赖恩·贝利著(1973),顾朝林等译,《比较城市化——20世纪的不同道路》,商务印书馆,2008年。
    [4]陈伯君,换个思路发展中国——叫缓“城市化”进程,《光明观察》,2005年5月30日。
    [5]陈丰,从“虚城市化”到市民化:农民工城市化的现实路径,《社会科学》, 2007年第2期。
    [6]陈淮,中国城市化战略回顾与反思,发展论坛-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2006年1月24日
    [7]陈强、鲍悦华,城市发展质量评价:视角与指标体系,《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8]陈秀、藏少梅、于学江,农民市民化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4期。
    [9]陈小伟,城市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和功能,《社会学研究》,1987年第4期。
    [10]陈义平,关于生活质量评估的再思考,《社会科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1]陈钊、万广华、陆铭,行业间不平等:日益重要的城镇收入差距成因,《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12]程必定,论我国结构转换型的城市化,《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4期。
    [13]程贵铭,《农村社会学》,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8年。
    [14]程开明,当前我国城市化速度的论争与审视,《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
    [15]蔡昉,从劳动力供求看新农村建设的转折点, 《中宏数据库》2006年5月31日。
    [16]蔡孝箴,《城市经济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17]成艾华、姚上海,农民工的代际差异分析,《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10期。
    [18]诸大建,中国城市化:转变模式还是放慢速度?《解放日报》,2006年8月8日。
    [19]邓罗飞、周洪涛,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制度障碍与未来创新,《现代城市》,2009年第4期。
    [20]邓宇鹏,中国的隐性超城市化,《当代财经》,1999年第6期。
    [21][法]埃米尔·涂尔干著(1893),《社会分工论》,北京:三联出版社,2000年。
    [22][法]菲利普·潘什梅尔著,叶闻法译,《法国——环境、农村、工业与城市》(下),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23]樊纲、武良成主编,《城市化:一系列公共政策的集合,着眼于城市化的质 量》,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年。
    [24]方小斌,农民工市民化的变量与路径,《求索》,2009年第8期。
    [25]冯云廷,城市化转折点及其政策含义,《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第2期。
    [26]冯俊新,中国城市化所处阶段分析——基于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的跨国比较分析,《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增1期。
    [27]干春晖,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4期。
    [28]高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8年第3期。
    [29]高佩义著,《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增订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
    [30]高佩义著,《城市化发展学原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
    [31]顾朝林,新时期中国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政策的思考,《城市发展研究》,1999年第5期。
    [32]郭克沙、周叔莲等,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33]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编,《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0年。
    [34]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年。
    [35]黄祖辉,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和农民市民化,《经济研究》,1989年第3期。
    [36]黄祖辉,抓住机遇、加快浙江农业结构调整,《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
    [37]胡鞍钢,《人口与发展——中国人口经济问题的系统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
    [38]姜作培,从战略高度认识农民市民化,《中国城市经济》,2002年第11期。
    [39]姜作培,农民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及对策构想,《理论与改革》,2003年第6期,46-49页。
    [40]蒋国保,影响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分析,《特区经济》2005年12月, 130-132页。
    [41]金波等,浙江城市化的合理规模与效率分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42][美]吉利斯等著,《发展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
    [43][英]K.J.巴顿(1976),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经济研究室译,《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
    [44][苏]库采夫著,张叔君译,《新城市社会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
    [45]李德滨,当代中国移民的经验,《人口研究》,1995年第2期。
    [46]李竞能编著,《人口理论新编》,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01年。
    [47]李春玲著,《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48]李嘉岩,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质量,《经济管理》,2005年第2期。
    [49]李津逵,《中国:加速城市化的考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50]李涛,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社会学分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51]李伟,《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52]李培林等著,《当代中国民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 0年。
    [53][美]刘易斯·芒福德著(1961),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
    [54][美]阿瑟·刘易斯著.梁小民译,《增长与波动》,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
    [55]刘铮主编、李竞能副主编,《人口理论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
    [56]刘家强,中国人口城市化:动力约束与适度进程,《经济学家》,1998年第4期。
    [57]刘俊彦主编:《新生代——当代中国青年农民工研究报告》,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年。
    [58]刘传江、徐建玲等,《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59]刘传江、程建林,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人口研究》,2008年第5期。
    [60]刘春燕,乌鲁木齐城市化质量评价,《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第4期。
    [6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62]陆大道、叶大年等,采取综合措施遏制冒进式城镇化和空间失控趋势,《科学新闻》,2007年第8期。
    [63]陆大道、姚士谋等,基于我国国情的城镇化过程综合分析,《经济地理》,2007年第6期。
    [64]陆大道,还没摆脱城市化冒进误区,《人民论坛》,2010年7期。
    [65]梁伟、杨风,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障碍分析,《城市管理》,2005年第4期。
    [66]厉以宁著,《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67]罗志刚,对城市化速度及相关研究的讨论,《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6期。
    [68]毛丹、王燕锋,J市农民为什么不愿做市民——城郊农民的安全经济学,《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69]莫艳清,城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70]缪青,农民市民化要重视城市文明教育和公民教育,《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第3期。
    [71]孟晓晨,《西方城市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72]孟颖颖、邓大松,收入因素对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影响作用分析——来自武汉市“农民工生存状况”的调查,“经济社会转型中的人口与劳动力市场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人口科学》杂志社、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平台主办,2010年10月杭州。
    [73][德]马克思·韦伯(1922),《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74]年福华、姚士谋,21世纪我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的探索,《科技导报》,2002年第1期。
    [75]牛文元主编,《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2—2003)》,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76]牛文元主编,《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年。
    [77]牛凤瑞、潘家华,《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0.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78]钱文荣、黄祖辉,《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79]钱正武,新生代农民工的主观诉求与政策建议,《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第2期。
    [80]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工人日报》2010年6月21日。
    [81]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87-94页。
    [82]饶会林,再谈城市规模效益问题,《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第10期。
    [83]孙静、苗洁,河南省城市化质量问题研究,《消费导刊》,2008年第4期。
    [84]孙常敏,上海人口集聚与城市空间的重构,《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85][日]山鹿城茨著,朱德泽译,《城市地理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6年。
    [86]田雪原,警惕人口城市化中的“拉美陷井”,《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第1期。
    [87]田雪原主编,翟振武、李竞能副主编,《人口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88]田雪原,中国人口城市化三次历史性的重大转折,上海论坛《经济全球化与亚洲的选择》(人口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论文集,2007年5月上海。
    [89]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90]王桂新、沈建法、刘建波,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为例,《人 口与发展》,2008年第1期。
    [91]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92]王进、候远志,农民市民化问题研究综述,《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2期。
    [93]王嗣均,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效率差异对我国未来城镇化的影响,《经济地理》,1994年第1期。
    [94]王嗣均,论中国现阶段大城市的成长,《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5期。
    [95]王小鲁、夏小林,优化城市规模推动经济增长,《经济研究》,1999年第9期。
    [96]王成新、姚士谋、王学山,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质与量关系的辩证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5期。
    [97]王新文、管锡展,城市化趋向与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2期。
    [98]王桂新等著,《迁移与发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证》,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99]王金营,经济发展中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相关分析比较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第5期。
    [100]王茂林主编,《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年。
    [101]汪业周,社会转型期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建构,《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第5期。
    [102]汪小青、张晓玲等,建立中国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2004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统计学会城市统计委员会编,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103]吴业苗,农民工市民化的观念障碍与调适,《理论与改革》,2008年第1期。
    [104]吴宇哲,土地利用的伦理观,《中外房地产导报》,2002年第17期。
    [105]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市民化研究课题组,影响农民市民化的因素分 析,《经济研究参考》,2003年第5期。
    [106][美]W.P.托达罗(1969),《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107][美]西蒙·库兹涅茨编著(1966),戴睿、易诚译, 《现代经济增长》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年。
    [108]解本政,现代城市发展模式与策略研究(博士论文),天津:天津大学,2004年。
    [109]夏小林、王小鲁,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分析——兼评“城市化方针”,《改革》,2000年2期。
    [110]许新传,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5期。
    [111]叶裕民著,《中国城市化之路——经济支持与制度创新》,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112]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 《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7期。
    [113]袁晓玲、王霄、何维炜、陈跃,对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以陕西省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2期。
    [114]袁小燕,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市民化问题浅探,《资料通讯》,2005年第1期。
    [115]杨云彦著,《中国人口迁移与发展的长期战略》,武汉:武汉出版社,1994年。
    [116]杨云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人口均衡发展,《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年第5期。
    [117]于学军,我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现状、问题和建议,《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年第10期。
    [118]余立新,排除认识障碍加快城镇化进程,《人口研究》,1994年第1期。
    [119][澳]约翰·R·拉瓦蒂:《城市革命》,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
    [120]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 《城市规划》,2006年增刊。
    [121]周一星,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1999年第23期。
    [122]周长城著,《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23]周丽苹,走以大城市为主导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第4期。
    [124]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25]郑亚平,城市网络张力与区域经济发展,《城市问题》,2006年第6期。
    [126]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127]张国胜著,《中国农民工市民化:社会成本视角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128]张国忠、吕斌,市场经济条件下用经济分析的观点优化城市规模,《经济地理》,2005年第2期。
    [129]张惟英、周皓、刘爽、宋健,应不应该建立“人口准入制度”?(之一)(之二),《人口研究》,2005年第3期。
    [130]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述评,《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2期。
    [131]赵宝江,积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发展研究》,2000年第5期。
    [132]朱国宏、于学军、李建民,“三农”问题:人口学家如是说,《人口研究》,2003年第2期。
    [133]朱永安,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34]左学金、朱宇、王桂新主编,《中国人口城市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年。
    [135]中国统计学会城市统计委员会,《2004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年。
    [136]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蓝皮书: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①转引自高佩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22页。
    ①转引自向德平主编,《城市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47页。
    ①转引自闫永琴、靳共元、原玉廷,中国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在逐渐拉大,《社会观察》2005年第6期。
    ②资料来源:陈宪,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态势与缓解,http://news.xinhuanet.com/observation/2010-07/01/c 12285225.htm
    ③转引自李培林等著,《当代中国民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10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10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