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域中的创新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创新作为人类的一项独特实践活动,它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显著标志,也是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创新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创新实践就没有人类的产生,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创新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越来越由人类的自发行为发展到了自觉行为。人类进入到21世纪,知识经济化、信息网络化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知识更新频率加快,信息传播途径增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整个社会处在了一个迅速流变的过程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一切僵化守旧与不思进取的做法都将被时代所不容,而唯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打破常规,对现有一切及时实现超越,从而适应社会不断发展更新的要求。因此,当今社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需要创新,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的精神与社会发展的主题。
     创新重要性的凸显推动着创新实践的快速发展,而创新实践的发展又需要创新理论研究的出现。创新理论研究之初更多是在经济学领域进行,但是,随着创新实践逐渐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创新理论研究也便扩散到了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哲学等多学科领域。从当前研究现状来看,创新理论研究更多地还局限于某个具体的领域或特定的层面,虽然这有利于指导具体创新实践,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创新效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不利于创新本质特征与基本规律的深度挖掘,难以形成系统的创新理论。因此,如何运用哲学理念、思维、方法对创新进行新的综合,提炼出不同领域创新的共同特征,运用更具有概括性的范畴,提出更具普遍性的规律,就成为了当前创新理论研究的难点与重点。正是基于此,本文选择了创新研究的哲学视角,力求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创新研究体系。为此,本文围绕“什么是创新——为什么要创新——如何创新——如何更好地创新——如何运用创新”的逻辑追问来谋篇布局,全文共分六个部分,行文理路大体如下:
     导论。本部分首先从创新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作用的逐渐凸显、当代社会发展强烈要求创新、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也需要创新三个层面出发,确定了本文选题的背景与意义;接着介绍了国内外论题相关内容的研究现状,并作了简要的述评;然后分析了本文研究的逻辑结构与方法;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创新的内涵、构成要素、类型及规律。本部分主要回答了“什么是创新”的问题。据此,首先通过对创新的一般理解、哲学理解的概括梳理,给出了创新的哲学定义,总结了创新的主要特征,并甄别了创新相关的几对范畴;接着分析了创新的基本构成要素及类型;最后试着对创新的基本规律进行了独特的探寻。
     第二章创新的社会功能。本部分主要论证了“为什么要创新”的问题。据此,首先考察了创新对生产力中实体性要素、非实体性要素以及科学技术的影响;接着从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以及思想上层建筑三方面分析了创新对社会制度的作用;然后揭示了创新在理论知识和文化繁荣发展中的意义;最后指出了创新是人自身完善发展的根本途径。
     第三章创新的动力机制。本部分主要分析了“如何创新”的问题。据此,首先从生产力水平、创新主体素质、已有创新成果三个方面分析了创新的现实基础;接着从需要、利益、矛盾、实践、兴趣爱好五个方面探寻了创新的动力来源;最后从创新实现的社会环境及运行保障条件揭示了创新的实现条件。
     第四章创新的实践检验与价值评价。本部分主要论述了“如何评价创新”的问题。据此,从创新实践检验的必要性、基本内容以及创新价值评价的内涵、特点、意义、基本价值取向等方面,论述了创新的实践检验过程与价值评价取向。
     第五章创新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本部分主要研究了“当前如何推动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的问题。据此,首先从现代化进程、国际竞争力、科学发展三方面阐释了创新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接着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探析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制约创新发展的因素;最后针对创新的制约因素,指出了当代中国社会创新的发展路径。
As an unique human practice activity, innovation is not only a significant sign ofhuman beings that differs from the animals, but also a fundamental approach for thedevelopment of human and society. Innov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hist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We can say that there wouldn't be the appearance ofhuman beings without innovative activities, not alon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socie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ocieties, the importance of innovation isincreasingly apparent, whic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onscious behavior by thespontaneous behavior of the human development. Knowledge-based economy andinformation networks are the significant features in this era of the21st century. Withthe frequency to be accelerated with the updating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dissemination ways to be increasing with the rapid change of the science andtechnology, all the societies are in a rapidly rheological process. Under thisbackground, all the rigid, conservative and unambitious approaches will not inclusiveby times, whereas innovation, which is not only to continue to break the routine butalso to achieve to exceed the reality in a timely manner, would adapt to therequirements of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refore, we need forinnovation in today's society more than ever. Innovation has become the theme of the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spirit of the present era.
     The highlights of innovation is to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practice,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practice is to require innovative theoreticalresearch. The study of innovation theory begins mostly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butinnovation theoretical research spreads to the multidisciplinary fields of politicalscience, sociology, management science, philosophy and so on with the practice ofinnovation gradually penetrating into various fields of the developing society.Innovative theoretical research is limited mostly in a specific area or on a specificlevel from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Although this guidance specific innovativepractice can be target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novation, it is not conducive tomaster the essential innovative characteristics or the basic innovative law, it isdifficult to form a systemic innovation theory in certain extent. Therefore, it is thedifficulties and focuses how to use the philosophical thinking way to refine thecommon features of the different areas of innovation and how to use more general scope to propose a more universal law of current innovation theory. Based on this, thisdissertation is focus on study on innov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philosophy, and aimsto build a more complete and innovative research system by the viewpoints andmethods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So,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to organize and constructaccording logically to “what is innovation,why do we innovative, how toinnovative, how to better innovative, how to use the innovative”. There are sixsections. Generally as follows:
     Preface. This section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and the meanings of the dissertationaccording to the growing role of innov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being,urgently requirements of innovation in contempory society and the need forinnov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then, it introduces theresearch status in and aboard, emarks them simply; it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andways of this dissertion; finally, it introduces the shortcomings and the innovativepoints in this dissertion.
     Chapter Ⅰ, The connotation of the innovative elements, type and regularity. Thissection answers the “What is innovation”. Accordingly, it firstly starts to combe thegeneral understanding of innovation, general philosophical understanding, to give thephilosophical definition of innovation, to summary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innovation, and distern the elated conceptions on innovation; then it analyzes the basicelements and types of innovation; this section finally try to explore the basic law ofthe innovation.
     Chapter Ⅱ, social functions of innovation. This section argues largely with theproblem“Why we innovative?”. Accordingly, it examines firstly the impact ofinnovation on productivity in the substantive elements, non-substantive elements aswell a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n it analyzes the role of innovation on the socialsystem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base, political superstructure and theideological superstructure; then it reveals the significance of innovation in thedevelopment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this section concludesthat innovation is the fundamental way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people's own.
     Chapter Ⅲ,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innovation. This section analyzes the issueof “how to innovative”. Accordingly, it analyses firstly the basis of the reality, thequality of the innovation subjects and innovatived achievements; Then it exploresinnovative power resources from the needs, interests, conflicts, practice, and hobbies; Finally, this section reveals the innovative implementation of conditionsfrom innovation to achieve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run the security conditions.
     Chapter Ⅳ, The test of practice on Innovation and Valuation. This sectiondiscusses “how to estimate innovate”.Accordingly, it discusses the innovativepractice of the inspection process and the valuation orientation in terms of thenecessity and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test of practice on Innovation, the 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s, significance and the basic ori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Chapter Ⅴ, Innov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This section is mainly to solve the problem “how to impulse the innovation andrealiz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ccordingly, it firstly explains the significance ofinnov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s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process ofmodernizati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n itexplores the factors to constraint innov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Chinese society from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finally, this sectionanalyses negative factors on innovation, pointing out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socialinnovat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75页。
    ①陈劲:《创新型国家建设——理论读本与实践发展》,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页。
    ②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科学发展研究》,2011年11月3日,第21期。
    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21页。
    ①北京创新学会、北京创新研究所中国创新报告课题组:国家整体创新系统问题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版,第31页。
    ①北京创新学会、北京创新研究所中国创新报告课题组:国家整体创新系统问题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版,第31页。
    ②北京创新学会、北京创新研究所中国创新报告课题组:国家整体创新系统问题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版,第31页。
    ③北京创新学会、北京创新研究所中国创新报告课题组:国家整体创新系统问题研究,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版,第31页。
    ④颜晓峰:创新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版,第10页。
    ①《邓小平年谱》(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2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2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③《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43页。
    ④《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32页。
    ⑤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页。
    ⑥北大哲学系外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1页。
    ⑦柏格森:《创造进化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6页。
    ①(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1990年版,第7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①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5页。
    ①《列宁全集》(第2版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37页。
    ②《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8页。
    ①柳卸林:《技术创新经济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版,第148页。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8—9页。
    ①《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5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00—101页。
    ②《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①《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0页。
    ①《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1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3页。
    ①《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57页。
    ①《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8页。
    ②《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2页。
    ③《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21页。
    ①《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8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19—220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9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53—25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0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8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0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1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25—226页。
    ①毛良升:《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休闲哲学研究》,《社科纵横》2012年第1期,第1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2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50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第76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8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8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2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9页。
    ③《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85-586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92页。
    ②《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04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1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①《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92页。
    ②《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92页。
    ③《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392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
    ②旷三平、常晋芳:《唯物史观前沿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7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582页。
    ①《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4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5—296页。
    ①《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320页。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3—294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94页。
    ①《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220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2页。
    ①毛良升:《创新主客体维度分析及启示》,《前沿》2010年第17期,第41页。
    ①毛良升:《创新主客体维度分析及启示》,《前沿》2010年第17期,第42页。
    ②毛良升:《创新主客体维度分析及启示》,《前沿》2010年第17期,第42页。
    ③毛良升:《创新主客体维度分析及启示》,《前沿》2010年第17期,第42页。
    ④毛良升:《创新主客体维度分析及启示》,《前沿》2010年第17期,第42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4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7—538页。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4版,第17页。
    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商务印书馆2004版,第17页。
    ①《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们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②《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5页。
    ①《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45页。
    ①①陈喜贵:《维护政治理性——雷蒙·阿奎的政治哲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版,第161页。
    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民出版社2006版,第11—12页。
    [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集)[G].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集)[G].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4]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集)[G].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5]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13集)[G].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6]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集)[G].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7]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集)[G].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8]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集Ⅰ)[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集Ⅱ)[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10]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31集)[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47集)[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2]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集上)[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3]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集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14]中共中央编译局.资本论(第1~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5]恩格斯,于光远译.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16]中共中央编译局.列宁选集(第2、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7]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1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8]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邓小平文选(第2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江泽民文选(第1~3卷)[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0]江泽民.论科学技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1][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22][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3][美]吉尔伯特·罗兹曼,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M].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24][法]弗朗索瓦·佩鲁,张宁等译.新发展观[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25]赵理文.历史发展之谜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解答[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9.
    [26]杨春贵等.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27]中共中央党校本书课题组.唯物史观新视野[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9.
    [28]王伟光.创新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03.
    [29]王伟光.创新与中国社会发展[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0]庞元正.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
    [31]庞元正,董德刚.马克思主义哲学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32]庞元正,杨信礼.哲学视野中的发展与创新[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
    [33]颜晓峰.创新论[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2.
    [34]彭健伯.创新哲学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5]丰子义.发展的反思与探索——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阐释[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6]北京创新学会、北京创新研究所中国创新报告课题组.国家整体创新系统问题研究[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6.
    [37][荷]范·杜因.经济长波与创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38]罗崇敏.论创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9]赵卿敏.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版社,2002.
    [40][英]乔治·旺·克鲁夫.知识创新——价值的源泉[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1]殷石龙.创新学引论[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42][英]亚当·斯密,郭大力等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43]郎加明.创新的奥秘:创造新的世界与金三极思维法[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
    [44]王永生.创新方略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45]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46]唐五湘.创新论[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1999.
    [47]董振华.创新劳动论:从经济学到哲学的理论思考[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48]刘卫平.创新思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49]陈伟.创新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50]赵敏,胡珏.创新的方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51]王伟中.创新的方法与自主创新[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52]陶学忠.创新能力培养[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
    [53]张健.创新文化与文化创新[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54]匡长福.创新原理及运用[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55][美]梅耶,梁淑玲译.创新增长:硅谷的启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56]尚勇.创新纵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57]朱谢群.创新性智力成果与知识产权[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58]袁庆明.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59]胡志坚.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分析与国际比较[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0]查英青.科技创新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61]冯鹏志.技术创新社会行动系统论[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
    [62]李正风等.建设创新型国家——面向未来的重大抉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3]陈洪澜.知识分类与知识资源认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64]孟建伟.论科学的人文价值[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65]魏屹东.科学社会学新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6]钱时惕.科技革命的历史、现状与未来[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67]颜晓峰.知识创新:实践的诠释[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
    [68]韩志伟等.社会创新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9]陈劲等.创新思想者:当代十二位创新理论大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70]齐振海.认识论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71]董振华.创新实践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72][美]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罗马俱乐部关于人类困境的报告[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73]孙建霞等.创新:奔向成功—21世纪赢家秘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74]江金权.“中国模式”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道路解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75]王忠武.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现代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76]陈喜贵.维护政治理性—雷蒙·阿奎的政治哲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77]高岸起.利益的主体性[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78]高瑞泉.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中国的现代性观念谱系(增补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79]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5.
    [80]黄顺基.新科技革命与中国现代化[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81]周林东.人化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82]夏东民.现代化远点结构:冲突与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3]郑永廷.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4]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85]郭祥才.跨越发展:转变观念与创新模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6]张凤等.国家创新系统——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87]韩民青等.科学发展观经济建设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88]李兴山等.科学发展观研究[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89]陈劲等.创新型国家建设——理论读本与实践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90]高昌海等.国民素质教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91]魏杰.转型中国:难点与路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2]王伟光.利益论:难点与路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3]曾繁亮.科学发展的理论基石及其范式转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94]姜建成.科学发展观:现代性与哲学视域[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95]韩庆祥.构建能力社会——21世纪中国人的发展途径[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
    [96]韩庆祥等.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97]陆学艺等.转型中的中国社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
    [98][德]沃尔夫冈·查普夫著,陈黎等译.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99]丹增.文化产业发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100][美]马斯洛,陈明译.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101]远德玉等.科学技术发展史[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102]郑文范.科技价值论[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103]赵剑英等.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性建构[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4]魏小萍.唯物史观的发展和历史主客体理论[].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
    [105]杨耕.东方崛起: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反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6]侯贵松.知识管理与创新[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107]陈凡等.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108]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09]肖前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10]郭湛.面向实践的反思[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1]赵理文.创新能力: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核心素质[J].前线,2002(4),28-30.
    [2]赵理文.论历史发展的合主体性[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4(2),10-15.
    [3]赵理文.制度、体制、机制的区分及其对改革开放的方法论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5),17-21.
    [4]颜晓峰.试论国家创新能力[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0(3),23-25.
    [5]颜晓峰.知识创新:实践的诠释[J].哲学动态,2000(5),16-20.
    [6]颜晓峰.创新:从经济学到哲学[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1(1),21-25.
    [7]颜晓峰.论创新主体结构[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2(1),88-92.
    [8]颜晓峰.知识经济时代的创新[J].求实,2003(5),31-34.
    [9]颜晓峰.试论国家创新能力[J].理论研究,2000(3),23-25.
    [10]李兆友.哲学视野中技术创新[J].哲学动态,1999(7),18-21.
    [11]李兆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反思[J].系统辩证法学报,2003(4),50-53.
    [12]李亦博.“创新发展论”与中国的跨越式发展[J].改革与理论,2003(2),59-60.
    [13]彭健伯.创新的基本规律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2),84-88.
    [14]何小英.创新的哲学释义[J].湖南社会科学,2010(5),37-39.
    [15]吉彦波等.创新动力论:历史动力研究的新发展[J].淮海工业学院学报,2007(2),1-4.
    [16]刘江涛.论“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社会哲学意蕴[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3(4),41-44.
    [17]王文东.对创新的实践观规定[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9),37-39.
    [18]刘然.哲学视域下的创新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1),10-15.
    [19]刘然.创新实践与常规实践[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26-29.
    [20]甘建青.江泽民创新思想刍议[J].理论学刊,2002(2),11-13.
    [21]杨文圣.论创新的实践本质[J].东岳论丛,2004(1),170-176.
    [22]殷万维.江泽民创新思想研究综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6-9.
    [23]李校利.创新应成为社会哲学的一个基本范畴(述评)[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4),47-49.
    [24]李俊清.论创新与发展[J].理论探索,2004(2),9-11.
    [25]庞元正.创新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发展——江泽民“创新”思想简论[J].求实,2003(3),12、45.
    [26]庞元正等.邓小平创新思想研究[J].新视野,2002(4),9-11.
    [27]韩庆祥等.创新的文化阻滞力[J].创新科技,2007(2),14-19.
    [28]丁建波等.为创新营造良好的主客观环境——对创新环境的哲学认识[J].前沿,2005(3),36-39.
    [29]林晶.创新概念进入科学哲学论域的认识论意义[J].东北师大学报,2004(5),73-76.
    [30]王成哲.论“创新动力说”的科学内涵[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45-50.
    [31]冯德军.创新: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5),7-9.
    [32]蔡茂剑.创新是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直接动力[J].东北大学学报,2003(4),17-21.
    [33]孙国强.创新哲学的基本范式[J].贵州社会科学,2002(5),2-4.
    [34]罗会德等.对优化我国自主创新环境的理性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2008(1),96-99.
    [35]顾伯平.论创新的社会意义[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1(2),102-105.
    [36]毛良升.创新主客体维度分析及启示[J].前沿,2010(17),39-43.
    [37]彭坤明.论创新人才素质的基本特征[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7.
    [38]杨鲜兰.论马克思的需要动力思想[J].哲学研究,2011(5),17-21.
    [39]王伟光.论利益范畴[J].北京社会科学,1997(1),64-68.
    [40]孙显元.创新过程的基本要素[J].理论建设,2006(1),8-13.
    [41]王忠武.三维创新与中国现代化[J].天津社会科学,2009(1),4-9.
    [42]陈自芳.我国自主创新的体制性障碍与对策[J].理论导刊,2008(11),9-12.
    [43]衣保中等.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问题与对策——以吉林省为例[J].长白学刊,2009(4),109-112.
    [44]邓启清.创新的主要制约因素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0(6),49-50.
    [45]胡侠.试论制约创新的因素[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5),27、29.
    [46]陈思危.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J].中国软科学,2009(12),1-14.
    [47]李广畔.创新的实践检验与评价[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3-56.
    [48]鲁宁等.创新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J].理论界,2006(5),91-92.
    [49]李辉.自主创新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5),80-82.
    [50]范燕宁.当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1997(1),18-21.
    [51]李知恕.制度创新与社会发展[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6),42-44.
    [52]陶冶等.论技术创新中人的自主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4),41-44.
    [53]孙慕天.作为科学哲学概念的创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2-5.
    [54]刘红玉等.马克思关于创新的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7),92-96.
    [55]毛荐其等.技术创新的生态制约与平衡[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55-58.
    [56]曾国屏等.国家创新体系: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互动[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1),18-22.
    [57]彭宜新等.创新系统研究方法述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6),74-77.
    [58]赵彤等.国家创新体系的社会运行机制研究[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6),38-43.
    [59]魏江.创新系统演进和集群创新系统构建[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1),48-54.
    [60]郭淑芬.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演进历程[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11),55-6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