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基督教的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以来,五旬节-灵恩运动对基督教在欧美及全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在华基督教来说,该运动最重要影响是本土五旬节教派的兴起,对长期以来以西方宗派差会为主导的在华基督教格局来说,这种本土化的产生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为什么五旬节信仰会对长期以来很多中国信徒所努力探求而收效甚微的本土化产生这样明显的影响?为了对此做出更好的解答,本文致力将历史叙述与理论解释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围绕中国地方基督教的建构这个基本论题,对五旬节信仰在西方的产生和发展,其入华的基本历程及在华的主要实践内容作了一个整体性的论述。
     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过程,五旬节信仰由西来的五旬节派传教士和差会带到了中国,并以他们为主体展开了一系列的宣教活动,这些活动对西方主流宗派差会的权威产生了一定冲击,并在当时特定的基督教复兴背景中进一步促发了本土的五旬节-灵恩运动,这些都为本土信徒的地位上升和自主活动提供了重要空间。在此基础上,接受了五旬节信仰的理念和体验的本土信徒,以其自身及更多的当地信徒为行动主体,在具体的处境中逐渐建构出真正“三自”的本土五旬节教派。这些影响的产生同五旬节信仰表现出的复原主义和奋兴主义神学立场和实践特征紧密相关。
     对宗教社会学的研究来说,宗教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其最基本的分析视角。本研究在依循该基本视角的前提下,对信仰本身所具有的独立意义给予了充分重视,本文认为,信仰本身的理念内容和体验特性,对其所可能的社会实践模式有着重要影响,这首先体现在对上述五旬节信仰差传活动的分析中。不过对五旬节信仰来说,其最突出的方面是对神-人的直接交往及由此而来的神秘启示的强调及情感主义的信仰体验和表达方式,这尤其作用到了本土教派行动者主体性的建构。
     同时,对外来的五旬节信仰来说,这种影响还受限于其与中国社会文化间的选择性亲和机制,最基本地表现为其与信徒包括教派领袖的处境化需要和他们长期以来的信仰惯习之间的互动关系,后两者使得五旬节信仰中的某些要素更容易得到接受和落实,并在其所秉持的启示主义和复原主义等基本神学主张的影响下,使得这种接受和落实有了进一步的诠释和建构空间。这些复杂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后对本土五旬节教派的权威与灵性资本建构产生重要作用。
     在对本土五旬节教派的研究上,本文以真耶稣教会和耶稣家庭这两个近代最重要的教派为具体对象,在论述过程中力图呈现两者在基本实践模式上的相似,以及这些相似之外的一些具体差异,并对此做出尽可能的解释。这种比较与对照更能体现和揭示五旬节信仰所可能产生的独立意义、及该信仰与特定处境中的中国社会文化所可能发生的选择性亲和的过程和结果。
     基督教的发展在近代以来更加体现出一种全球地域化的特征,五旬节信仰在中国的所有这些实践最突出的结果,就是建构出了中国的地方基督教,这种地方基督教不仅在信仰内容和实践模式上具有鲜明的当地社会文化属性,在阶层和权力结构上同样具有相当的民众性和地方性。
Ever since the20th century, the Pentecostal-Charismatic Movement has exerted afar-reaching effe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ristianity in Europe, America and around theworld. For the Christianity in China, the most vital impact of this movement is the rise ofPentecostal denominations. The localization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as it may change thelong-term Christianity pattern in China dominated by the western church missionarysocieties.
     Why the Pentecostal belief has such obvious influences on the localization whichmany Chinese believers have pursued with many efforts but got little effect? The thesis iscommitted to combining historical narration with theoretical interpretation so as to offer abetter explanation. Orient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 local Protestantism, the thesis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Pentecostal belief with regard to its origin, development,dissimilation in China and relevant practical contents.
     Concerning its specific historical process, the Pentecostal belief was brought toChina by the Pentecostal missionaries and some missionary societies. They began topreach their religion through a series of activities, which to some extent shocked theauthority of the western dominant sectarian missionary societies. Moreover, it promoted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Pentecostal-Charismatic Movement under the Christianityrevival background. All these improved the status of the local believers and earned morespace for them to act independently. On this basis, the local believers, who had acceptedthe idea and experience of the Pentecostal belief, gradually set up the real “three-self”local Pentecostal denominations in a specific circumstance along with other believers. Itspread and developed fast after the emergence. It also has particular influence on ChineseChristianity.
     As for the sociology of religion, the most basic perspective focuses on theinteraction between religion and society. Pursuant to this point of view, the study paysmuch attention to the independent value of the belief itself. The thesis holds that thecontents and experience features of a belief has a critical role in its possible socialpractice pattern. The most salient aspect of the Pentecostal belief is the direct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s and deity, followed by the mystical inspiration,emotional religious experience, and means of expression. It has great impact on the 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of the local sectarian actors.
     At the same time, as for the foreign Pentecostal belief, this influence is limited to theselective affinity mechanism between itself and Chinese social culture. Generallyspeaking, it is reflected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tself and believers including thesectarian leaders plus their long-standing religious habits. The latter two make it easierfor some elements in the Pentecostal belief to be accepted and implemented. There ismore space to interpret and construct the acceptance and implementation under theinfluence of the Apocalypticism and Restorationism and other theological creeds. Thiscomplicated, systematically combin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uthorityof the Pentecostal denominations and the spiritual capital.
     Regarding the local Pentecostal denominations, the thesis focuses on the study oftwo important religious sects in modern times, namely, the True Jesus Church and JesusFamily. The thesis aims to manifest and illustrate the similarity and some specificdifferences in the practical patterns of the two. The contrast further embodies theindependent meanings that the Pentecostal belief may give rise to, as well as the selectiveaffinity relation between this belief and Chinese social culture in a particular context.Such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can further express and reveal the independent meaningbrought about by Pentecostalism as well as the selective process and outcome of affinityoccurred in the certain circumstances of china’s social culture.
     In modern era, Christianity develops with a more evident feature---globalocation.The prominent result of all the practices of Pentecostal belief in China is the constructionof Chinese local Protestantism. No matter in the belief contents or in the practical modes,such local Protestantism possesses a distinct property of local social culture. Within thestratum and power structure, it also has a considerable mass and local character.
引文
4转自邱永辉(2009:210)。
    1关于社会学研究中史学维度的变迁,可参考笔者拙文《古典社会学的历史学因子及其后续:以涂尔干与韦伯为例》,《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30-33页。
    2其实,作为其传统信仰,除有计划的传教活动外,西方殖民者如同一般的移民一样自然地将其信仰的基督教也带到其所到之处,当然基督教的传播主要还是依靠前者。此外,基督教的全球传播应被看作是一个久远的过程,西方基督教本身就是从中东而来的,而此后基督教依旧有向外的部分传播,如公元635年唐贞观9年的景教入华、公元1世纪“拿撒勒派”及4世纪景教在印度的传入(参胡光利,《基督教传入印度始末》,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总第90期,第105-106、32页)。
    3此处关于基督教中心南移的问题主要参考钟志邦的超星学术视频讲座,《世界基督教中心的转移对宗教研究的意义》,(讲者在演讲过程中偶然提到)讲座日期,2008年5月8日,视频发布日期,2009年6月25日。
    1沈以藩,《中国教会在神学思考中》,香港,中国与教会,第六十六期,1988年七、八月号,第18页,转引自,李韦(2010:7)。
    1尚新建,2003,《中译者导言》部分,来自詹姆斯(2008:13-15)
    1原始文献出自Faupel,Everiasting Gospel,182-6,208-9,212-6.
    1“From Christendom to World Christianity,” in The Cross-Cultural Process in Christian History,p.49.转引自裴士丹(2010:246-247)。
    2转引自连曦(2011:75),作者没有标明详细出处。
    1汪锡鹏,《记耶稣家庭》,中国基督教协进会乡村事业委员会,1950年,第45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101)。
    1该点上文中有交待,详参AllanAnderson(2007:129)。
    1该文作为该书引论部分,原文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题目有变更。
    3魏以撒,1947,“圣徒传记”部分,<壹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十一、使徒魏保罗自证>,并参Melissa(2010:44)
    4魏以撒,1947,“圣徒传记”部分,<壹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十一、使徒魏保罗自证>,该刊第626页。
    1同上,并参Melissa(2010:44)。
    2同上,并参Melissa(2010:44-45)。
    4魏恩波,《圣灵真见证书》上卷,第一章,同参谢顺道(1985:179)。
    1魏以撒,1947,“圣徒传记”部分,<壹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十二、使徒魏保罗最后之一日的启示>,该刊第630页。
    2谢顺道(1985:179)指出确切时间是1917年3月,阳历4月。
    3魏保罗,《圣灵真见证书》上卷,第一章。
    2魏保罗,《圣灵真见证书》上卷,第一章,同参Melissa(2010:50-51),其论述也主要参考该书。
    1魏以撒,1947,“大道之行”部分,<拾灵界大战魏保罗靠圣灵论>,魏保罗作,该刊第71-72页;“圣徒传记”部分,<壹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一、魏保罗经历略表真见证>,魏保罗作,该刊第612页。
    2魏以撒,1947,“大道之行”部分,<拾灵界大战魏保罗靠圣灵论>,魏保罗作,该刊第71-72页。。
    1魏以撒,1947,“大道之行”部分,<拾灵界大战魏保罗靠圣灵论>,魏保罗作,该刊第72-73页;又魏以撒,1947,“圣徒传记”部分,<壹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一、魏保罗经历略表真见证>,魏保罗作,该刊第612页,记述说当他在黄村禁食三十九天期满后,耶稣等又在旷野显现,与这次情况完全相同。
    2魏以撒,1947,“大道之行”部分,<拾灵界大战魏保罗靠圣灵论>,魏保罗作,该刊第72-73页。
    3后来有本会信徒李雅各(俗名李永庆)为魏的禁食专门作了见证,魏以撒,1947,“圣徒传记”部分,<壹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二、作真见证>,李永庆作,该刊第614页。
    4魏以撒,1947,“大道之行”部分,<拾灵界大战魏保罗靠圣灵论>魏保罗做,该刊第73页;“圣徒传记”部分,<壹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一、魏保罗经历略表真见证>,魏保罗作,该刊第612页。
    3敬奠瀛,《我的自传和自我检讨》,泰安市泰山区档案馆,1-16-9,第123页,转引自张春慧(2008:14)。
    3《敬奠瀛的自传和耶稣家庭的情况》,泰安市档案馆,1-16-9,第142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82)。
    4《耶稣家庭之起源及其经济之因素》,泰安市档案馆,1-16-10,第50页,转引自张春慧(2008:19)。
    1敬奠瀛与初求道的曹树森兄弟的信,《家庭书信》,1942年3月30日,泰安市档案馆,资料类,18-13-17,第37-38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86)。
    2《敬奠瀛的自我检讨》,泰山区档案馆,1-16-9,第164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285)。
    3有人记得敬是在8月31日去世的(童小军,1993b:7)。
    2原始文献出处为:”The content of Charismatic experience”in Welcome Holy Spirit:A Study of Charismatic Renewal in theChurch,ed.Larry Christenson(Minneapolis:Augsburg,1987),pp.29-30.
    2参魏以撒,1947,“真耶稣教会史记”部分,<壹河北省真会史略>,该刊第98-99页。
    3引自魏保罗《圣灵真见证书》上卷,第五十三章,同参《使徒魏保罗之定时释义》所引原文,载魏以撒(1947:85-86),并以后者校对修改。
    4引自魏保罗《圣灵真见证书》上卷,第五十五章。
    2引自魏保罗《圣灵真见证书》上卷,第三十四章,原文括弧内部分残缺,笔者按上下文意思补填,在后面的第四十三章中,魏重述了这一异象。
    3参连曦(2011:28),连的材料同样来自魏以撒(1947),因笔者所参《三十周年纪念专刊》为网络版本,因为无法与连所参正式出版本进行书页对照,故此详情可参连本书注释。
    4魏保罗,《圣灵真见证书》上卷,第二十五章。
    1引自魏保罗《圣灵真见证书》上卷,第六十二章。
    2魏以撒,1947,“大道之行”部分,<拾叁使徒魏保罗之定时释义>,该刊第79-87页,魏以撒1929年印于武昌。
    3《圣经》原文没有“日子”二字。
    4载于魏以撒(1947:75-76)。
    1该文载于魏以撒1947,“大道之行”部分,该刊第19-37页,位于该刊即《三十周年纪念专刊》开头部分,魏以撒所阐述的这些基本要道在真耶稣教会后来的发展中又有一些修正,不过四阶段的神定时代论保留了下来。据魏称这四阶段的教义早在《圣灵报》第十八卷四期上已经论说过了,其中《圣灵报》在1930年开除张巴拿巴之后发行了从五卷五期到十九卷三期,其发行时总部尚位于上海,1937年抗战爆发后总部迁往重庆,因此可推测十八期四期发行时为1930到1937年抗战爆发期间的后期。
    2巴比伦指现代变成了魔鬼的各教会,参魏以撒,1947,“大道之行”部分,<伍真耶稣教会的名称如何?>,郭多马作,该刊第54-55页。
    3,真耶稣教会1922年传单《大喜信息》,魏以撒(1947:389)。
    4张巴拿巴等作,湖南真耶稣教会传单《见证主快来》,魏以撒(1947:393-394)。
    1这一思想在敬奠瀛为1921年初成立的圣徒社写的一篇骈文中就已经初步显露,在此后则一再显示出对穷人和农民的关切,参陶飞亚(2012:75)。
    2陶飞亚(1998)对耶稣家庭的诗文作了专门研究,这一结论主要以此为基础。
    3指小妾。
    4引自陶飞亚(2012:108)。
    5敬奠瀛自马庄伯大尼致李瑞洁、杨宝清的信,1940年10月17日,《家庭书信》,泰安档案馆,资料类,18(大类)-13(小类)-17(册),第26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157).
    6敬奠瀛自马庄伯大尼致宋尚节函,1942年6月2日,同上第53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157)。
    1转引自张春慧(2008:47)。
    1《耶稣家庭对外布道诗歌》,第95页,耶稣家庭编印,年代不详,转引自陶飞亚(2012:160).
    2汪锡鹏选辑,《耶稣家庭诗歌选》,中华基督教协进会乡村事业委员会1950年7月出版,第6-7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60)。
    1汪锡鹏选辑,《耶稣家庭诗歌选》,中华基督教协进会乡村事业委员会1950年7月出版,,第2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161)。
    22敬奠瀛传慈侄女赴山西壮行,1942年7月24日,《家庭书信》,泰安市档案馆,资料类,18(大类)-13(小类)-17册,第72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162)。
    3“耶稣家庭有一种习惯就是专门给某位信徒写诗,通常是写在圣经上,作为圣经题词”(陶飞亚,2012:166)。
    4敬奠瀛给田思恭题词,《灵韵集》,杨洁民等收集编印,1980年代油印本,第12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208)。
    5礼拜单即耶稣家庭的年历,信徒可以从中看出哪天是礼拜,1949年的礼拜单照例是1948年底印好,参王神荫,(1984:111),文后注释,因此该礼拜单反映了1948年底的思想。
    6引自张春慧(2008:45)1949年礼拜单,同参王神荫(1984:105)。
    1转引自王神荫(1984:93)。
    2敬奠瀛,马成勋侄志爱,《灵韵集》,同上第16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212)。
    3敬奠瀛,《耶稣家庭平安别名》,《灵韵集》,同上第10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211)。
    1转引自连曦(2011:204-205)。
    2语出《灵宝略纪》,载《云集七谶》卷三<道教本始部>,转引自马西沙、韩秉方(2004:57)。
    2魏以撒,1947,“圣徒传记”部分,<壹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魏保罗经历略表真见证>,魏保罗作,该刊第612页。
    3魏保罗,《灵界大战魏保罗靠圣灵论》,载于魏以撒(1947:71-74)
    1李永庆(雅各)《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作真见证》,载于魏以撒(1947:614)。
    2参魏保罗,《圣灵真见证书》上卷,第七章、第九章。
    3张灵生,《北京真耶稣教会万国更正教报总理耶保罗恩波行述》,魏以撒(1947:618)。
    4参王惠姬编撰,2006,《教会历史大纲讲义》,第廿六讲,<真耶稣教会的神迹奇事>,第186页,原文来自豆丁网,http://www.docin.com/p-365237982.html,2013.04.12。
    5魏以撒,1947,“圣徒传记”部分,<壹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魏保罗经历略表真见证>,魏保罗作,该刊第612-613页、<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北京真耶稣教会万国更正教报总理耶保罗恩波行述>,张灵生作,该刊第618页;魏以撒,1947,“证明真道”部分,<拾治好各样病症:一、开了不能闻雷声的耳朵》,该刊第744页。
    1魏保罗,《圣灵真见证书》下卷,第四十三章。
    2魏以撒,1947,“圣徒传记”部分,<壹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魏保罗第一次被囚记>,该刊第616-617页。
    3魏以撒,1947,“圣徒传记”部分,<壹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魏保罗第二次被囚记>,该刊第618页。
    4魏保罗叫儿子魏文祥将自己的脚扛到他肩上,表示儿子立约而将他献给神所用。
    5魏以撒,1947,“圣徒传记”部分,<壹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使徒魏保罗最后之一日的启示>,该刊第628-632页。
    2魏以撒,1947,“圣徒传记”部分,<壹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魏监督生平>王彼得作,该刊第63页。
    3魏保罗,《圣灵真见证书》上卷,第八十三章。
    4魏以撒,1947,“圣徒传记”部分,<壹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使徒魏保罗最后之一日的启示>,该刊第628-629页。
    2魏以撒,1947,“圣徒传记”部分,<壹使徒魏保罗总监督传:北京真耶稣教会王国更正教报总理耶保罗恩波行述>,张灵生作,该刊第619页。
    3魏以撒,1947,“圣徒传记”部分,<伍李腓力长老>,该刊第641页。
    1《敬奠瀛的自传和耶稣家庭的情况》,泰安市泰山区档案馆,1-16-9,第148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119)。
    2这可从敬奠瀛所作的《耶稣家》第8节的内容中清楚看出:“耶稣家灵充满,见异象说方言,末日都被灵浇灌,跳舞灵歌发至乐,治病赶鬼显神权,圣灵亲自作证见,说什么新酒灌满,简直是戏景一般。”,转引自陶飞亚(2012:108)。
    3童小军(1991:16)称因为他们缺少时间进行深入的灵修,所以少异象而多异梦。
    4关于这一点还可参耶稣家庭的张奇珍所作的描述,详见陶飞亚(2012:189)。
    1关于对这一点的更详细分析还可参杨天恩(2002:182)所引用的汪锡鹏的相关论述原文。
    4敬奠瀛自马庄致陕西刘礼堂的信,1941年8月27日,见《家庭书信》,泰安市档案馆,资料类,18(大类)-13(小类)-17(册),第25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181)。
    5敬奠瀛,《灵韵集》,前言,杨洁民等收集编印,1980年代油印本,转引自陶飞亚(2012:174)。
    1朱信,《我所认识的耶稣家庭》,台湾《呼喊》季刊第48期,第267页,转引自童小军(1993a:13).
    1《敬奠瀛的自传和耶稣家庭的情况》,泰安市泰山区档案馆,1-16-9,第143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147)。
    2参魏以撒,1947,“异教之风”及“最高权力机关”部分。同参连曦(2011:41)。
    4参魏以撒,1947,“最高权力机关”、“本会监察机构”、“神学教育”、“治会法规”部分,同参连曦(2011:35-36)。
    3《批判敬奠瀛的谬误》,泰安市泰山区档案馆,1-16-9,第29页,转引自张春慧(2008:63)。
    3参《敬奠瀛的自传和耶稣家庭的情况》,泰安市泰山区档案馆,1-16-9,第142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82)。
    4参魏保罗,《圣灵真见证书》上卷,第六章。
    1《医药部感恩歌》,见徐家枢《耶稣家庭三十一年的历史》,山东省文教委宗教事务处编定(铅印本),1952年,山东省档案馆藏,第17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213)。
    2参张奇真为上函与莒(县)北反对之弟兄姐妹函,1942年4月,见《家庭书信》,泰安市档案馆,资料类,18(大类)13(小类)-17(册),第44、45页。转参自陶飞亚(2012:189-190)。
    2关于韦伯在这方面论述的探讨可参施路赫特(2004:13-23)。
    3身体显然是最为重要但也最特殊的,对肉体祛病消灾的关注也时常被引到心诚则灵的精神方面。但对肉身的关注同精神的超越时常有着明显的鸿沟,极端的救赎常以蔑视肉身为代价。
    4关于灵验主义的讨论还可参曹荣(2012)、陈彬、刘文钊(2012)等。
    1魏保罗,《圣灵真见证书》,上卷,第三十二章。
    2同上,第九章。
    3《敬奠瀛的自传和耶稣家庭的情况》,泰安市泰山区档案馆,1-16-9,第158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66)。
    1参魏以撒,1947,“治会法规”部分,<伍圣灵启示更正条约>,该刊第450-454页。
    3魏保罗,《圣灵真见证书》上卷,第三十八章。
    4魏以撒,1947,“书报与传单”部分,传单“大喜信息”,第389页。
    1魏以撒,1947,“书报与传单”部分,<壹报刊小史:万国更正教报>,该刊第342页;
    2饫,yu,书面语,也是“饱”的意思,参《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1541页。
    3魏保罗,《警告》,载于魏以撒,1947,“大道之行”部分,该刊第75页。
    1魏以撒,1947,“书报与传单”部分,<壹报刊小史:万国更正教报>,该刊第341页;
    2魏以撒,1947,“大道之行”部分,<拾伍真神的荣耀从东而来>,该刊第89页。
    3魏以撒,1947,“治会法规”部分,<捌真耶稣教会更正万国教总章>,该刊第458页。
    4魏以撒,1947,“大道之行”部分,<伍真耶稣教会的名称如何?>,郭多马作,该刊第54页。
    5魏以撒,1947,“大道之行”部分,<拾伍真神的荣耀从东而来>,该刊第90页。
    1魏以撒,1947,“书报与传单”部分,<肆传单:八宗教真革命>,(萍乡芦溪真耶稣教会重印,魏以撒稿),该刊第397页;
    2参魏以撒,1947,“政府往来文存”部分,<捌总会内迁重庆向政府办理立案文献>、<玖由渝返京之总会与政府文献>,该刊第578、593-594页。
    3魏以撒,1947,“政府往来文存”部分,<捌总会内迁重庆向政府办理立案文献>,该刊第578-588页;
    4同上,该刊第584页。
    1这批人到达宝鸡后在东堡子南垣居住,并形成了一条特别的移民街“苏民街”,建有一所会堂、一所小学、一个安老院,并成立了各种生产合作社及救济丧葬等合作部,对真耶稣教会在西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参魏以撒,1947,“服务事工”部分,<叁禁食为国祈祷>、<伍苏民逃难史略>,该刊第483-486页、488-498页。
    2魏以撒,1947,“服务事工”部分,<肆救护工作>,该刊第487页;
    3参《真耶稣教会三十周年纪念专刊》再版,<序集·题词>,来源于“真耶稣教会永生之道”网站,http://www.yszdnx.com/www/sub_sj_detail_1.php?id=434。
    4亦即其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3参《真耶稣教会三十周年纪念专刊》再版,<序集·题词>。
    1转引自陶飞亚(2012:108)。
    2敬奠瀛传慈侄女赴山西壮行,1942年7月24日,《家庭书信》,泰安市档案馆,资料类,18(大类)-13(小类)-17(册),第72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162)。
    1徐家枢,《耶稣家庭三十一年的历史》,山东省文教委宗教事务处编定(铅印本),1952年,山东省档案馆藏,第17页;汪锡鹏选辑,《耶稣家庭诗歌选》,1950年7月,中华基督教协进会乡村事业委员会出版,第14页,转引自陶飞亚(2012:209);同参王神荫(1984:93)。
    1敬奠瀛填,《中国基督教志愿赴朝医疗队登记表》,1951年6月15日,泰安市档案馆,转引自陶飞亚(2012:267)。
    2《全国教会大团结,开始革新运动》,《乡村教会通讯》第22期,中国全国基督教协进会乡村教会,1950年11月1日,转引自陶飞亚(2012:272)。
    艾德理,1981,《祂必保守》,罗锡为译,香港基督徒学生福音团契;
    ——,1988,《中国教会长征录》,中信翻译小组,台北:“中国信徒布道会”;
    爱弥儿·涂尔干,1999,《迪尔凯姆论宗教》,周秋良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6,《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安达姬,1994,《艾德理传:全力以赴的一生》,黄从真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2000,《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黄平校,南京:译林出版社,
    包尔丹,2005,《宗教的七种理论》,陶飞亚、刘义、纽圣妮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保罗·蒂利希,1988,《文化神学》,陈新权、王平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
    彼得·贝格尔,1991,《神圣的帷幕:宗教社会学理论之要素》,高师宁译,何光沪校,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天使的传言:现代社会与超自然的再发现》,高师宁译,何光沪审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宾路易师母,1997,《大地觉醒:威尔斯复兴运动》,戴致进译,台北:橄榄基金会;
    布哥顿,1962,《五旬节会的教义研究》,许乾泰译,马来亚基督教联合会出版;
    布鲁斯·雪莱,2004,《基督教会史》,刘平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C·赖特·米尔斯,2001,《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张永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陈麟书、袁亚愚主编,1992,《宗教社会学通论》,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大卫宝信,1998,《第四波》,叶妙枝译,香港亚洲归主协会;
    大卫·雷·格里芬,2003,《后现代宗教》,孙慕天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丹尼斯·史密斯,2000,历史社会学的兴起,周辉荣、井建斌等译,刘北成校,上海人民出版社;
    戴康生、彭耀主编,2000,《宗教社会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迪庆藏族自治州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1994,《迪庆州宗教志》,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
    段琦,2004,《奋进的历程:中国基督教的本色化》,北京:商务印书馆;
    古约翰等,1993,《灵火继焚烧:韩国大复兴续》,郑凤珺、吴亚青译,台北:橄榄基金会;
    ——,1998,《饮尽能力之源》,滕近辉编译,香港:宣道出版社;
    E.希尔斯,1991,《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范丽珠,2005,《当代中国人宗教信仰的变迁:深圳民间宗教信徒的田野调查》,台北:韦伯文化国际出版有限公司;
    ——,2006,James D. Whitehead, Evelyn Eaton Whitehead,《当代世界宗教学》,北京:时事出版社;
    ——,2010,James D. Whitehead, Evelyn Eaton Whitehead,《宗教社会学:宗教与中国》,北京:时事出版社;
    法兰克·巴特曼,1990,《火浪涌来:艾稣萨街复兴始末》,台北:橄榄基金会;
    法兰克·邓士道,2007,《从一本到万族:国际五旬节圣洁会百年宣教史》,巫佩怡译,香港:五旬节圣洁会法团;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弗兰克·帕金,1987,《马克斯·韦伯》,刘东、谢维和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高师宁、杨凤岗主编,2010,《从书斋到田野:宗教社会科学高峰论坛》(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高宣扬,2005,《当代社会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港澳大百科全书编委会,1993,《港澳大百科全书》,广州:花城出版社;
    顾长声,1991,《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
    辜鸿铭,2008,《中国人的精神》,秦海霞等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顾忠华,2004,《韦伯学说》,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顾卫民,2010,《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
    哈维·寇克斯,2008,《基督宗教》,孙尚扬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何光沪,1999,《何光沪自选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何晓东编译,1985,《古约翰传》,台北:大光文字团契出版;
    侯杰、范丽珠,2001,《神圣与世俗:中国民众宗教意识》,天津人民出版社;
    侯均生主编,2001,《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侯特,2007,《基督宗教灵修神学简史》,杨长慧译,香港:道声出版社;
    胡恩德,2005,《从圣经看灵恩运动》,香港:宣道出版社;
    黄彼得,1991,《近代灵恩运动的探讨》,印尼玛琅:东南亚圣道神学院;
    黄慧珍,2007,《信仰与觉醒:生存论视域下的信仰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黄朱伦,1994,《圣灵与初期教会:神迹、灵洗、方言、诗歌与敬拜的探讨》,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
    霍斯理,1989,《圣经中的圣灵》,香港:生命光福音事工团;
    计志文编著,1963,《复兴的火焰》,香港:基督教中国布道会圣道出版社;
    杰弗里·帕林德尔,1992,《世界宗教中的神秘主义》,舒晓炜、徐钧尧译,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杰拉德·德兰迪、恩靳·伊辛主编,2009,《历史社会学手册》,李霞、李恭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金泽、邱永辉主编,2009,《中国宗教报告:2009》,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中国宗教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
    J.M.英格编著,2006,《宗教社会学经典快读》,李向平、傅敬民译,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9,《宗教的科学研究》(上下册),金泽等译,刘澎校,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克恩斯,1989,《荣耀进行曲:近三百年来教会复兴史》(中),杨维美译,台北:橄榄基金会;
    ——,1990,《荣耀进行曲:近三百年来教会复兴史》(下),杨维美译,台北:橄榄基金会;
    ——,1994,《荣耀进行曲:近三百年来教会复兴史》(上),杨维美译,台北:橄榄基金会;
    克里斯蒂安·乔吉姆,1991,《中国的宗教精神》,王平、张广保等译,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
    柯理培,1999,《山东大复兴》,俞敬群译,台北:财团法人美南浸信会台北市事务所台湾浸信会神学院;
    柯文,2002,《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
    赖德烈,2009,《基督教在华传教史》,雷立柏、瞿旭彤等译,香港:道风书社;
    赖恩融,1992,《中国教会三巨人》,张林满镁等译,台北:橄榄文化事业基金会;
    莱斯特·库尔茨,2010,《地球村里的诸神:宗教社会学入门》(第2版),薛品,王旭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雷蒙·阿隆,1999,《社会学主要思潮》,葛志强、胡秉诚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李岱汶,1971,《“耶稣家庭”印象记》,香港:晨星书屋;
    李景汉编,1986,《定县社会概况调查》(重印本),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韦,2010,《吴雷川的基督教处境化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李向平,2006a,《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b,《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连曦,2011,《浴火得救:现代中国民间基督教的兴起》,何开松、雷阿勇译,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梁家麟,1988,《福临中华:中国近代教会史十讲》,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
    ——,1999a,《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农村教会》,香港:建道神学院;
    ——,1999b,《基督教会史略:改变教会的十人十事》,香港:更新资源(香港)有限公司;
    ——,1999c,《华人传道与奋兴布道家》,香港:建道神学院;
    ——,2006,《中国教会的今天和明天》,香港:建道神学院;
    梁漱溟,2005,《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林荣洪,1980,《风潮中奋起的中国教会》,香港:天道书楼;
    林治平,1993,《基督教与中国论集》,台北:宇宙光传播中心出版社;
    林治平编著,1998,《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论文集),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
    刘家峰编,2005,《离异与融会:中国基督徒与本色教会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刘少杰,2006,《国外社会学理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先康,1989,《圣灵兴起》,台北:台湾浸信会出版社;
    刘易斯·A.科瑟,1990,《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鲁道夫·奥托,2003,《论神圣:对神圣观念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与理性之关系的研究》,成穷、周邦宪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鲁道夫·奥托,2009,《神圣者的观念》,丁建波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卢克曼,2003,《无形的宗教:现代社会中的宗教问题》,覃方明译,刘小枫审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卢曼,2009,《宗教教义与社会演化》,刘锋、李秋零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罗伯特·K.殷,2010,《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周海涛、李永贤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
    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2004,《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杨凤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罗德尼·斯达克,2005,《基督教的兴起:一个社会学家对历史的再思》,黄剑波、高民贵译,上海古籍出版社;
    罗德尼·斯达克、威廉姆·希姆斯·本布里奇,2006,《宗教的未来》,高师宁,张晓梅,刘殿利译,高师宁审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罗兰·罗伯森(罗伯逊),2000,《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罗兰·斯特龙伯格,2005,《西方现代思想史》,刘北成,赵国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罗纳德·L.约翰斯通,1991,《社会中的宗教:一种宗教社会学》,尹今黎、张蕾译,袁亚愚校,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罗荣渠,1993,《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罗志田,2001,《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
    吕大吉,1998,《宗教学通论新编》(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玛丽·孟森,1990,《中国大复兴》,柯美玲译,台北:大光书房出版;
    马克斯·韦伯,2010,《经济与社会》,阎克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5,《宗教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a,《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b,《中国的宗教:儒教与道教》,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麦格拉思,2003,《基督教概论》,马树林、孙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毛泽东,1975,《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米尔恰·伊利亚德,2002,《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牟钟鉴、张践,2003,《中国宗教通史》(修订本)(上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欧大年,1993,《中国民间宗教教派研究》,刘心勇、严耀中等译,周育民、刘昶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欧伊文,1975,《东亚教会大复兴》,司徒焯正编译,张有德、台雅各译,香港:天道书楼;
    彭顺强,2005,《二千年灵修神学历史》,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
    皮埃尔·布迪厄,2003,《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乔纳森·特纳,2001,《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下),邱泽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乔治·马斯登,2004,《认识美国基要派与福音派》,宋继杰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秦家睿、孔汉思,1990,《中国宗教与基督教》,吴华译,北京:三联书店;
    热拉尔·努瓦利耶,2009,《社会历史学导论》,王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任杰、梁凌,2006,《中国的宗教政策:从古代到当代》,北京:民族出版社;
    沙百里,1998,《中国基督徒史》,耿昇、郑德弟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施同德,1993,《圣路加的灵恩神学》,杨子江译,香港:生命光福音事工团;
    邵玉铭编,1980,《二十世纪中国基督教问题》,台北:正中书局;
    山本澄子,2006,《中国キリスト教史研究》,日本东京:山川出版社;
    施路赫特,2004,《理性化与官僚化:对韦伯之研究与诠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斯蒂芬·亨特,2010,《宗教与日常生活》,王修晓、林宏译,黄剑波、张华译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宋尚节,1998,《灵力集光:主仆宋尚节日记摘抄》,利未整理,甘肃省定西基督教会1998年版内部资料;
    苏国勋,1988,《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孙尚扬,2007,《宗教社会学》(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陶飞亚,2004,《中国的基督教乌托邦:耶稣家庭(1921-1952)》,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12,《中国的基督教乌托邦研究:以民国时期耶稣家庭为例》,北京:人民出版社;
    陶飞亚、刘天路,1994,《基督教会与近代山东社会》,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汤清,1987,《中国基督教百年史》,香港:道声出版社;
    特洛尔奇,2004,《基督教理论与现代》,朱雁冰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滕近辉,1996,《从以弗所书中学习:在圣灵中长进》,香港:宣道出版社;
    托马斯·奥戴,1990,《宗教社会学》,刘润中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美秀、段琦等,2006,《基督教史》,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王明道,1995,《圣经光亮中的灵恩运动》,香港:灵石出版社;
    王玉德,2003,《神秘主义与中国近代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治心,2007,《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
    威廉·布雷尔、布鲁斯·亨特,1997,《野火燎原:韩国大复兴报导》,黄莉莉译,台北:橄榄基金会;
    威廉·詹姆斯,2008,《宗教经验之种种》,尚新建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魏仁遐,2005,《达秘传》,何伟祺译,香港:基道出版社有限公司;
    魏以撒编,1947,《真耶稣教会三十年纪念专刊》,南京:真耶稣教会南京总会。
    韦约翰,2000,《当代灵恩现象》,程长泰等译,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
    韦卓民,1997,《试论基督教的中国本土化》,载韦卓民著,高新民选编,《韦卓民学术论著选》,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吴恩溥等,1964,《评今日的方言运动》,香港:圣文社出版;
    吴恩溥,1987,《辨别圣灵邪灵》,香港:圣文社出版;
    吴恩溥,1992,《圣灵充满真义》,台北:圣文社出版;
    吴恩溥,1993,《全面认识圣灵》,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
    吴国安,2000,《中国基督徒对时代的回应(1919-1926):以<生命月刊>和<真理周刊>为中心的探讨》,香港:建道神学院;
    吴国杰,2008,《香港宗派大巡礼:透视主要基督教宗派》,香港:基稻田出版社;
    吴利明,1981,《基督教与中国社会变迁》,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吴主光,1991,《灵恩运动全面研究》,香港:角声出版社;
    吴梓明、李向平等,2009,《边际的共融:全球地域化视角下的中国城市基督教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西美尔,2003,《现代人与宗教》,曹卫东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希普里阿尼著,2005,《宗教社会学史》,劳拉·费拉罗迪英译,高师宁译,何光沪校,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萧楚辉,1989,《奋兴主教会:中国教会奋兴布道运动初探(1928至1937年)》,香港:福音证主协会证道出版社;
    肖耀辉,刘鼎寅,2007,《云南基督教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
    谢和耐,1995,《中国社会史》,耿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谢顺道,1985,《圣灵论》,台中:真耶稣教会台湾总会;
    ——,2000,《五大教义释疑》,台中:腓利门公司;
    邢福增,2006,《冲突与融合: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论集》,台北:宇宙光全人关怀;
    徐松石,1975,《中国本色教会的建立》,香港:浸信会出版部;
    亚当·斯密,1983,《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下卷),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颜德活,1992,《属灵的恩赐》,香港五旬节圣洁会;
    杨牧谷,1987,《复合神学与教会更新》,香港:种籽出版社有限公司;
    ——,1991,《狂飙后的微声:灵恩与事奉》,香港:卓越书楼;
    ——,2003,《狂飙后的微声:华人灵恩运动的历史回顾与神学反思》,香港:明风出版;
    杨庆堃,2006,《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及其历史因素之研究》,范丽珠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姚民权、罗伟虹,2000,《中国基督教简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姚西伊,2008,《为真道争辩:在华基督新教传教士基要主义运动(1920-1937)》,香港:宣道出版社:
    伊·尼·亚布洛科夫,1989,《宗教社会学》,王孝云、王学富译,王学富校,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于力工,1998,《夜尽天明:于力工看中国福音震撼》,台北:橄榄基金会出版部;
    袁方主编,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约翰·麦奎利,1989,《二十世纪宗教思想》,高师宁、何光沪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约翰·奚尔勒,1956,《世界大复兴》,包忠杰译,香港:宣道书局;
    赵君影,1981,《漫谈中国五十年来中国的教会与政治》,台北:“中华归主协会”;
    赵林,2005,《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基督教思想文化的演进》,北京:人民出版社;
    张慕暟,1981,《近代福音信仰运动》,香港:宣道出版社;
    ——,1999,《近代灵恩运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香港:建道神学院;
    真耶稣教会上海总部,1937,《真耶稣教会总部十周年纪念刊》,上海:真耶稣教会上海总部。
    真耶稣教会台湾总会编著,1976,《真耶稣教会台湾传教五十周年纪念刊》,台中:真耶稣教会台湾书报社。
    真耶稣教会台湾总会编审委员会编著,1986,《真耶稣教会台湾传教六十周年纪念刊》,台中:棕树出版社。
    真耶稣教会台湾总会编著,1996,《真耶稣教会台湾传教七十周年纪念刊》,台中:真耶稣教会台湾总会。
    真耶稣教会台湾总会编,1976,《认识真教会》,内部资料;
    郑腓力等,1992,《温约翰:是敌是友》,梁家麟译,香港:福音出版社(香港)有限公司;
    中华续行委办会调查特委会编,1987,蔡咏春、文庸、段琦、杨周怀译,《1901-1920中国基督教调查资料》(原《中华归主》修订版)(上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注:为方便起见,正文中引用直接称《中华归主》)
    周学信,1999,《灵恩神学与历史探讨》,台北:“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
    朱玉湘,1997,《中国近代农民问题与农村社会》,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张巴拿巴,1929,《传道记》,南京:真耶稣教会总部;
    张汝伦,2001,《现代中国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西平,卓新平编,1998,《本色之探:20世纪中国基督教文化学术论集》,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2003,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卓新平,1994,《神圣与世俗之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彼得·伯格,2005,《世界的非世俗化》,载于彼得·伯格等著,《世界的非世俗化:复兴的宗教及全球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22页;
    布莱恩·S·特纳,2009,《宗教历史社会学:政治与现代性》,载于杰拉德·德兰迪、恩靳·伊辛主编,《历史社会学手册》,李霞、李恭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22-647页;
    B.R.威尔逊,1992,《教派类型学》,葛壮译,载于罗伯特·鲍柯克、肯尼思·汤普森编,《宗教与意识形态》,龚方震、陈耀庭等译,赵月瑟校,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99-418页;
    曹荣,2012,《灵验与认同:对京西桑村天主教群体的考察》,民俗研究,2012年第5期,第146-151;
    曹南来,2010,《中国宗教实践中的主体性与地方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1月,第47卷第6期,第20-27页;
    查尔斯·梯利,1999,《未来的历史学》,载于S.肯德里克、 P.斯特劳、 D.麦克龙编,《解释过去了解现在:历史社会学》,王幸慧、江政宽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1-23页;
    陈彬、刘文钊,2012,《信仰惯习供需合力灵验驱动:当代中国民间信仰复兴现象的“三维模型”分析》,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4期,第100-107页;
    陈才俊,2009,《全球地域化:基督宗教在华传播史的一种诠释——对章开沅“传播与植根”观念的解读》,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1期,第206-210页;
    陈华杰,2002,《略谈圣灵感动》,天风,2002年4月,第22-23页;
    陈声柏,2007,《近代甘南地区的基督教传播》,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月,第35卷第1期,第58-64页;
    陈音,2006,《如何看待属灵恩赐》,天风,2006年1月,第26-28页;
    程翠英,2009,《疏离与忠诚:20世纪中国基督教本色化历程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7月,第48卷第4期,第105-109页;
    戴维·马丁(David Martin),2009,《另一类文化革命?:作为基督宗教第三支重要力量的五旬节派》,徐以骅译,载于徐以骅等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当代传教运动》第六辑,北京:时事出版社,第142-163页;
    邓肇明,1993,《真耶稣教会的昨天和今天》(上),载于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出版《桥》,1993年12月,第62期,第2-19页;
    ——,1994,《真耶稣教会的昨天和今天》(下),载于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出版《桥》,1994年2月,第63期,第2-15页;
    《宗教问题在湖南》,载于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出版《桥》,1996年2月,第75期,第2-11页;
    董江阳,2003,《试析灵性生活对个体基督徒的意义》,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4期,第71-78;
    杜维明,2005,《意义的追寻: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宗教》,载于彼得·伯格等著,《世界的非世俗化:复兴的宗教及全球政治》,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09-126页;
    段琦,1998,《从中国基督教历史看教会的本色化》,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1期,第137-141页;
    ——,2003,《当代中国基督教概况及所面临的问题》,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3期,第63-69页;
    范彼德(Peter van der Veer),2012,《现代社会中的灵性》,郁丹(Dan Smyer Yu)、梁艳译,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1期(总第72期),第115-124;
    范丽珠,1990,《中国民众的宗教意识》,天津社会科学,1990年第2期,第57-62页;
    ——,2008,《现代宗教是理性选择的吗?——质疑宗教的理性选择研究范式》,社会,2008年6月第28卷,第90-109页;
    方正,2001,《莫把“迷信”当“灵性”》,天风,2001年12月,第16页;
    方文,2005,《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25-59页;
    高师宁,2005,《当代民间信仰对基督教的影响》,浙江学刊,2005年第2期,第50-55;
    韩顺法,李向民,《经济增长的新范式:精神资本的视角》,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第29-35;
    黄剑波,2007,《自东而西:西北灵工团史述及思考》,载于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主办,《自西徂东:马礼逊牧师来华二百周年纪念暨第五届中国基督教史研讨会》论文集;
    黄兆坚,2001,《中国教会的特殊派别与教会发展》,载于林德浩主编,《中国基督教会发展:原因与路向》,香港:信义宗神学院;
    汲喆,2008,《如何超越经典世俗化理论?——评宗教社会学的三种后世俗化论述》,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第1-10页;
    蒋铁生,2001,《旧中国的一种特殊宗教团体:“耶稣家庭”探微》,史学集刊,2001年1月第1期,第41-45页;
    ——,2003,《变异·禁欲·共产:“耶稣家庭”再探析》,史学集刊,2003年7月第3期,第28-32页;
    Julien Freund,2004,《宗教与世界:韦伯的宗教社会学》,简惠美译,康乐校定,载韦伯,2004,《中国的宗教宗教与世界》,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413-445页;
    柯志明,2005,《历史的转向:社会科学与历史叙事的结合》,台湾社会学,第10期,第149-170页;
    李继璟,1993,《马庄耶稣家庭》,载于山东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山东文史集粹:民族宗教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第229-243页;
    李金强,1998,《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之兴起及其发展》,香港:《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第1卷,第5-30页;
    李向平,2004,《“本色化”与社会化:近代上海“海派基督教”的社会化历程》,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5月第11卷第3期,第5-13页;
    ——,吴小永,2008,《当代中国基督教的堂点模式:宗教的社会性与公共性视角》,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9月第15卷第5期,第104-111页;
    ——,2007a,《伦理·身份·认同:中国当代基督教徒的伦理生活》(上),天风,2007年第7期,第30-35页;
    ——,2007b,《伦理·身份·认同:中国当代基督教徒的伦理生活》(下),天风,2007年第9期,第26-33页;
    林鸿信,2008,《二十世纪宗教改革:灵恩运动》,台北:《校园》3、4月号,第9-17页;
    林同奇,2002,《“中国中心观”:特点、思潮与内在张力》,该文为柯文(2002)一书序言,北京:中华书局;
    刘殿利编译,2010,《宗教社会学的演变:主题与变奏》,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1期,第42-47页;
    刘家峰,2005,《从差会到教会:诚静怡的本色教会思想解析》,载刘家峰编,《离异与融会:中国基督徒与本色教会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04-234页;
    刘洁贞,1975,《中国基督教的独立教会》,邓肇明译,香港:《景风》,第四十六期,第2-8页;
    刘琪、黄剑波,《卡里斯玛理论的发展与反思》,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4期,第86-92页;
    刘贻,2010,《也说“灵恩问题”》,天风,2010年8月,第20-21页;
    刘义,2009,《全球宗教复兴及宗教政治:一个宗教社会学的理论考察》,载陶飞亚、刘义主编,《宗教·教育·社会:吴梓明教授荣休纪念文集》,上海:东方出版中心,第284-304页;
    卢云峰,2008,《超越基督宗教社会学——兼论宗教市场理论在华人社会的适用性问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第1-11页;
    罗志田,2006a,《尝试大同:讲述老百姓的故事——评陶飞亚著<中国的基督教乌托邦:耶稣家庭(1921-1952)>》,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191-193页;
    ——,2006b,《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第191-204页;
    麦拉伦(Brian Mclaren),2008,《灵恩与默观》,凌琪翔译,台北:《校园》5、6号,第20-25页;
    梅尔敦,2010,《中国宗教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历史因素》,载于高师宁、杨凤岗主编,《从书斋到田野:宗教社会科学高峰论坛论文集》(上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43-52页;
    倪光道,2008,《灵恩可强求?》,天风,2008年8月,第47页;
    《三字乎?非三自?:陕西、山西一些基督徒群体的困境》,载于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出版《桥》,1993年5月,第59期,第13-19页;
    黎育松,2006,《精神资本引论》,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11月,第59卷第6期,第741-746页;
    聂红萍、陈声柏,2007,《甘南地区基督教信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中国藏学,2007年第4期(总第80期),第83-90、124页;
    桑万邦,2002,《顺着圣灵而行——读<圣灵和圣灵的工作>有感》,天风,2002年1月,第31页;
    沈德溶,1998,《协助山东马庄“耶稣家庭”革新经过》,纵横,1998年第1期,第37-41页;
    史文森(Allen Swanson),1998,《台湾的独立教会》,载于林治平编著,《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论文集),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第272-291页;
    斯蒂芬·沃讷,2006,《宗教社会学范式及理论的新进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34-40页;
    陶飞亚,1998,《农民与基督教:耶稣家庭宗教诗文的一个诠释》,香港浸会大学历史系,林思齐东西学术交流研究所合办,《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讨会》论文集,第1-10页;
    ——,2003,《中国的基督教乌托邦为什么会解体:与<牛津基督教史>中一个观点的商榷》,东岳论丛,2003年9月,第24卷第5期,第20-28页;
    ——,2005a,《神圣与世俗之间:耶稣家庭宗教领袖的思想分析》,载于陶飞亚,《边缘的历史:基督教与近代中国》,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b,《复原还是趋新:中国农村教会走向的思考——以泰安马庄北新庄教会为例》,载于刘家锋编,《离异与融会:中国基督徒与本色教会的兴起》,第156-18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
    童小军,1993a,《现实历史里的耶稣家庭》,载于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出版《桥》,1993年2月,第57期,第8-23页;
    ——,1993b,《耶稣家庭历史片段补遗》,载于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出版《桥》,1993年7月,第60期,第7-13页;
    王敬弘,1993,《天主教的灵恩运动》,台北:《新使者》,8月第17期,第26-30页;
    王雷,2010,《灵恩现象考察及反思》,天风,2010年8月,第14-16页;
    王立新,2003,《后殖民理论与基督教在华传教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第31-37页;
    王宁,2002,《全球化与文化:对峙还是对话》,文为王宁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编者前言》,北京大学出版社,载该书1-14页;
    王神荫,1984,《马庄“耶稣家庭”始末》,载于中国政协山东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17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第89-111页;
    汪锡鹏,1986,《耶稣家庭的共产制度》,载于林荣洪编,《近代华人神学文献》,香港:中国神学研究院,第691-700;
    王志成,2011,《全球化、宗教共同体及全球灵性》,文史哲,2011第5期中,总第327期,第184-187页;
    魏德东,2006,《宗教社会学范式:探索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33页;
    文军,2005,《社会学理论的核心主题及其古典传统的创新:兼论社会学理论中“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建立》,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第37-42页;
    吴兵,2010,《正确对待圣灵的工作》,天风,2010年8月,第17-19页;
    吴义雄,2004,《自立与本色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基督教对华传教战略之转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124-132页;
    吴梓明,2005,《解读韦卓民博士之<让基督教会在中国土地上生根>》,载刘家峰编,《离异与融会:中国基督徒与本色教会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35-251页;
    ——,2007,《全球地域化: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的新视角》,历史研究,2007年第1期,第180-188页;
    ——,2009,《心系崇基中大四十年——代序》,该文为陶飞亚、刘义主编,《宗教·教育·社会:吴梓明教授荣休纪念文集》的序言,上海:东方出版中心,载于该书序言部分第1-18页;
    ——,2010,《韦卓民博士全球地域化理念考》,载于章开沅、马敏主编,《韦卓民纪念文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咸阳地区的真耶稣教会》,载于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出版《桥》,1997年2月,第81期,第5-15页;
    西达·斯考切波,2007,《社会学的历史想象力》,载西达·斯考切波编,《历史社会学的视野与方法》,封积文等译,董国礼校,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21页;
    辛西亚·海伊,1999,《何谓历史社会学》,载于S.肯德里克、 P.斯特劳、 D.麦克龙编,《解释过去了解现在:历史社会学》,王幸慧、江政宽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4-44页;
    邢福增,2005,《寻找真实的信仰:赵紫宸的宗教经验》,载刘家峰编,《离异与融会:中国基督徒与本色教会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第252-301页;
    徐思学,2009,《谈谈圣灵充满、方言问题》,天风,2009年5月,第50-51页;
    徐弢,2008,《当代基督教“灵恩运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中国宗教,2008年第5期,第63-64页;
    徐以骅,2002,《西方化与处境化:圣公会三位华人先驱牧师之研究》,美国问题研究,2002年,第310-341页;
    杨凤岗,2008,《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12月第25卷第4期,第93-112页;
    ——,2010,《游荡的信仰,空灵的社会》,该文为:李向平,2010,《信仰但不认同·序2》,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慧林,2003,《“本地化”还是“处境化”:汉语语境中的基督教诠释》,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1期,第64-74页;
    《耶稣家庭近况》,载于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出版《桥》,1989年3、4月,第34期,第14-16页;
    杨义,2006,《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精神资本》,商务周刊,2006年5月第20期,第90-91页;
    游斌、孙艳菲,《回归“大问题”意识:论现代社会与宗教——访美国著名宗教社会学家贝格尔》,世界宗教文化,2006年第4期,第1-7页;
    张宝海、徐峰,2001,《南京国民政府(1927-1937)宗教法规评析》,山东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第90-92页;
    张春慧,2010,《试析民国时期泰安耶稣家庭的兴起》,岱宗学刊,2010年9月,第14卷第3期,第54-55页;
    张清津,2010,《宗教信仰的经济学分析》,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第2期,第8-13期;
    ——,2012,《灵性资本与中国宗教市场中的改教》,文史哲,2012年第3期,第132-142页;
    张文伟,2010,《宋常光先生专访:香港新生命堂创堂史》,载香港新生命堂电子期刊《家讯》,2010年9月第15期,第4-5页;
    张远来,2010,《风起云涌看灵恩》,天风,2010年8月,第11-14页;
    《漳州教会鳞爪:真耶稣教会》,载于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出版《桥》,1994年4月,第64期,第16-19页;
    《真耶稣教会》,载于香港基督教中国宗教文化研究社出版《桥》,1990年6月,第41期,第15-17页;
    真耶稣教会台湾总会编,1976,《认识真教会》,台中:真耶稣教会台湾总会;
    张志刚,2006,《宗教是什么?——关于“宗教概念”的方法论反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第43卷第4期,第23-34页;
    张志鹏,2010,《灵性资本:内涵、特征及其在转型期中国的作用》,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4月第23卷第2期,第27-33页;
    赵鼎新,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赵林,2007,《文化保守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载《暮色中的十字架:赵林随思录》,北京:东方出版社;
    ——,2011,《后殖民时代基督宗教的全球发展态势》,江海学刊,2011第4期,第60-68页;
    周利敏,2011,《“全球地域化”思想及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人文地理,2011年第1期,总第117期,第24-28、9页;
    卓新平,1997,《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契合》,世界宗教文化,1997年第2期,第8-12页;
    陈彬,2007,《宗教权威的建构与表达》,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
    成富磊,2009,《“诸神之争”与“宗教替代”:<新青年>(1915-1920)文本中的信仰问题研究》,上海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论文;
    傅凌海,2011,《大学生灵性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黄剑波,2003,《四人堂纪事:中国乡村基督教的人类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论文;
    何子文,2010,《菩萨公民:佛教僧人的社会身份及其近代转变》,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论文;
    李峰,2004,《乡村教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温州市瓯北镇基督教教会组织研究》,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
    刘铁程,2008,《甘肃汉藏边界的基督教:历史与现状》,兰州大学民族学硕士论文;
    马莉,2007,《民国政府的宗教政策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宗教学博士学位论文;
    彭学娟,2007,《试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基督教的本土化运动》,天津师范大学专门史硕士论文;
    田燕妮,2009,《近代基督教在中国本色化的路径选择:戴德生的认识和实践初探》,苏州科技学院世界史硕士论文;
    王伟,2008,《清末民初教会合一运动研究(1900-1927)》,山东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学位论文;
    杨天恩,2002,《圣灵式基督教缔造的中国本土教会: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再思》,香港中文大学宗教及神学学部哲学博士论文;
    张春慧,2008,《泰安耶稣家庭述论》,山东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学位论文;
    张慧玲,2007,《当代美国政治中的新基督教右翼运动》,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博士学位论文;
    张心怡,2009,《台湾真耶稣教会的发展(1925-2008)》,台湾“国立”中兴大学历史学研究所硕士在职专班学位论文;
    刘春子,2010,《内蒙古西部地区基督教新教历史初探》,内蒙古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硕士学位论文;
    Melissa Wei-Tsing Inouye.2010.Miraculous Mundane:The True Jesus Church andChinese Christianit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哈佛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生院东亚语言文化系哲学博士学位论文;
    杨林霞,2011,豫南X地非登记教会与乡村社会秩序研究,上海大学社会学博士学位论文;
    Allan Aderson.2004. An Introduction To Pentecostalism: Global Charismatic Christianit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Spreading Fires: The Missionary Nature of Early Pentecostalism. SCM Press.
    Danah Zohar, Ian Marshall.2004. Spiritual Capital: Wealth We Can Live By. Berrett-KoehlerPublishers, INC.
    Donald E.Miller, Tetsunao Yamamori.2007. Global Pentecostalism: The New Face of ChristianSocial Engage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eorgen N.Patterson.1969. Christianity in Communist China. Word Books Publisher, Waco,Texas, London, England;
    Harvey Cox.1995. Fire from Heaven: The Rise of Pentecostal Spirituality and the Reshaping ofRelig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Kieran Flanagan, Peter C, Jupp. Ed.2007. A Sociology of Spirituality. ASHGATE.
    Luke Wesley.2004. The Church in China: Persecuted, Pentecostal, and Powerful. AJPSBOOKS;
    Mary K. Crawford.1933. The Shuantung Revial. The China Baptist Publication Society;
    Philip Sheldrake.2007. A Brief History of Spirituality. Blackwell Pubishing;
    Walter J. Hollenweger.1997. Pentecostalism: Origins and Developments Worldwide.Hendrickson Publishers;
    Allan Anderson.2004."Writing the Pentecostal History of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
    Journal of Beliefs&Values, Vol.25,No.2:139-151;——.2005."The Origins of Pentecostalism and its Global Spread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Transformation22/3:175-185;Authur Waldron.1998."Religious Revials in Communist China." Orbis, Vol.42, Issue
    2:325-333;Brian J.Grim.2009."Pentecostalism's Growth in Religiously Restricted Environments."
    Soc46:484-495;Chen-yang Kao."The House Church Identity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Pentecostal-style
    Protestantism in China."Chen-yang Kao.2009."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Pentecostal-style
    Protestantism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Religion,Vol.24,No.2:171-188;Cornelis Van Der Laan.1997."Beyond the Clouds: Elize Scharten(1876-1965), Pentecostal
    Missionary to China." In Wonsuk Ma&Robert P.Menzies. Ed. Pentecostalism in Context:Essays in honor of William W. Menzies. Sheffield Academic Press. pp337-360.Daniel H. Bays(裴士丹).1996."The Growth of Independent Christianity in China." In Daniel
    H. Bays. Ed. Christianity in China: From the Eighte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StanfordUniversity Press.——,2001."Pentecostalism in20thCentury China: Denominational Results of a
    Non-Denominational Movement." Paper of The2nd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in Modern China: Christian Denominational in Modern China:1-12;Daniel Woods,2001."Failure and success in the Ministry of T.J.McIntosh: the First
    Pentecostal Missionary to China."(Originally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PentecostalHoliness Church Archives Luncheon,24th General Conference, Cincinnati, Ohio, August9,2001),http://www.pctii.org/cyberj/cyberj12/woods.html(12January2001).Dehorah Kaye Cole.2006."Historiographic Approaches to Asian Pentecostalism." AJPS9:1:59-82;
    Deng Zhaoming(邓肇明).2005."Indigenous Chinese Pentecostal Denominations." In AllanAnderson&Edmond Tang. Ed. Asian and Pentecostal:The Charismatic Face of Christianity inAsia. APTS Press. pp437-466.
    John Mansford Prior SVD.2007."The Challenge of the Pentecostals in Asia Part One:Pentecoatal Movements in Asia." Exchage36:6-40;
    Joseph Tse-Hei Lee.2007."Christianity in China: An Update." Journal of Church&State,Vol.49,Issue2:277-304;
    Lian Xi.2008."A Messianic Deliverance for Post-Dynastic China: The Launch of theTrue Jesus Church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Modern China, Vol.34,No.4:407-441;
    Michael D.Wilson.2007."Contending for Tongues: W. W. Simpson's Pentecostal Experience inNorthwest China." Pneuma29:281-298;
    Michael Wilkinson."Sociological Narratives and the Sociology of Pentecostalism."Unpublished Paper.
    Murray A. Rubinstein.1996."Holy Spirit Taiwan: Pentecostal and Charismatic Christianity in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Daniel H. Bays. Ed. Christianity in China: From the EighteenthCentury to the Present.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O’Dea,1961,“Five Dilemmas in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Religion.” Journal for the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1:30-39.
    Wonsuk Ma.2004."Asian Pentecostalism: a religion whose only limit is the sky." Journal ofBeliefs&Values, Vol.25, No.2:191-2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