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阿尔泰边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清代西北边防体系中,阿尔泰地区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乾隆平定准噶尔以后,阿尔泰地区始全部纳入清朝的版图。乾隆皇帝在此编旗设盟,建立军府机构,修建卡伦、台站,实行屯田,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边防建设,为清代阿尔泰地区的边防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为此后百余年来阿尔泰边防的相对安定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治初年中俄第一次勘分西北边界,彻底打破了乾隆之后阿尔泰边防的平静局面,是清代阿尔泰边防的重要转折点。自此以后,与晚清时期全国的边防形势相契合,阿尔泰地区的边防进入一个严峻复杂、危机重重的历史阶段。此时的阿尔泰地区,是西北边疆地区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交汇处。对外紧邻强俄,处于防俄的第一线,面临着沙皇俄国的巨大威胁;对内处于新疆和外蒙古的交界地带,蒙古、哈萨克等民族在此游牧居住,民族关系复杂,宗教信仰歧异,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尖锐化。晚清时期发生在西北地区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诸如同治、光绪年间中俄两次勘分西北边界、同治年间新疆地区反清起义和外敌入侵导致的动荡局面、科塔借地之争和科阿分治以及清末在边疆地区推行新政等,都与阿尔泰地区有直接关系,都对阿尔泰地区的边防产生重大影响。可以说,晚清阿尔泰地区的边防就是晚清西北边防的一个缩影,是开启近代西北边防史研究的一把钥匙,是深入研究晚清西北边防史的一个绝好的标本。
     同治、光绪年间中俄两次勘分西北边界,使阿尔泰地区的边防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两次分界,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占据了阿尔泰地区的大片土地,阿尔泰地区的中俄边界线大规模内缩,腹地变为边地,边防形势严重恶化。两次分界,导致阿尔泰地区西北部的8座卡伦经历了内迁——裁撤——复设——再次内迁的曲折过程,使乾隆时期构建的阿尔泰地区的卡伦防护体系遭到极大破坏。两次内迁之后的8座卡伦,驻兵数额大幅减少,防护边界的能力大为下降,事实上已经无法正常地履行其防外安内的职能。两次分界,导致原来住牧于卡伦之外的哈萨克牧民大量越卡内迁,进入阿尔泰乌梁海等蒙古部落的游牧地。内迁的哈萨克牧民数量众多,不可避免地与当地蒙古各部落争夺水草和牧地等资源,从而导致蒙哈矛盾激化,严重威胁到阿尔泰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同治年间新疆地区各族人民反清大起义和外敌入侵导致的长达十余年的动荡局面,对毗邻新疆的阿尔泰地区影响重大。新疆的动乱对阿尔泰边防是一次极为严峻的考验,阿尔泰地区作为北路蒙古地区的屏障,其边防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凸显和提升。在新疆动乱的冲击下,阿尔泰地区的边防体系暴露出诸多严重问题,主要包括:清政府在蒙古地区的军事动员能力严重下降,物资、兵员征调困难;盟旗体制下的蒙古兵战斗力严重下降;蒙古封建主对清王朝的离心力大为增强,满蒙政治联盟出现严重危机;蒙古台站负担过重,运力有限,已无法有效承担运送兵员、物资等重任;蒙古台站在起义回民的冲击下更加疲敝废弛;相关官员因循疲沓,迁延观望,不肯实心办事;蒙古台站的管理、使用出现诸多弊端等。以上问题,表明清朝前期确立的阿尔泰地区的边防体制和设施已经不能适应同治朝以后阿尔泰危殆万分的边防形势,急需改弦更张,更新治边理念,探索更为有效的边防制度。但当时的清王朝已经处于衰败时期,既没有厉行改革、化解危机的财力,也缺乏康雍乾时期经营北疆的那种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和胸襟气度。
     发生于光绪末年的科布多、阿尔泰分治,表面上看只是阿尔泰地区行政区划的一次变革,但深入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却会发现,它与当时西北地区的边防形势息息相关。科布多、阿尔泰分治,最初起因于科布多与塔城的借地之争。长达20余年的科塔借地纠纷,之所以旷日持久,愈演愈烈,根本原因在于同治、光绪年间阿尔泰地区严峻复杂的边防形势。在科塔借地纠纷的背后,隐藏着的关键因素是哈萨克牧民的内迁与安置问题,而哈萨克的大量内迁,又起因于近代以来俄国在西北地区的不断侵略扩张。可见,科塔借地之争,本质上仍是一个边防问题,既涉及到“安哈”的内容,又关联着“防俄”的考量。清廷正是在处理旷日持久的科塔借地纠纷中,逐步认识到阿尔泰山迤西一带边防地位的重要性。为加强对阿尔泰山一带的管理和边防力量,清廷决定将阿尔泰山迤西一带从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区分划出来,单独设官分治,派兵驻防。事实证明,科阿分治对于加强和巩固阿尔泰山一带的边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清末新政是20世纪初清王朝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一次内容极为广泛的变法自强运动。在边疆地区,新政的推行虽然相对迟缓,但其意义不容低估。科阿分治后,科布多办事大臣锡恒等人借着清末新政的东风,大力加强阿尔泰地区的边防建设,主要涉及编练新式军队、改善武器装备、发展屯垦、整修台站、接设电线、兴办学堂等内容,无论是治边理念的转变,还是边防武装力量与边防设施的建设,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阿尔泰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均较前有很大进步。清末新政对于加强和巩固阿尔泰地区边防的意义和作用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
     晚清阿尔泰边防留下极为沉痛的教训,为新时期的边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启示:一是治边思想和治边政策要因时而变,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二是要妥善处理好边疆地区的民族和宗教问题,制定正确的民族和宗教政策;三是要高度重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尽快缩小内地与边疆地区的经济、文化差距;四是要加大边疆地区边防经费的投入,建设强大的边防,为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重要的安全保障。
At the Northwest frontier defence system of the Qing Dynasty,the Altai region had an extremely important strategic position.Since Qianlong emperor conquered Junggar,the Altai region had been unified into the territory of the Qing Dynasty.Qianlong emperor carried out a series of effective frontier defence constrction in the Altai region,such as the organization of Meng(盟) and Qi(旗),the establishment of military government agencies,the building of Karen(卡伦) and military stations and the reclamation of wasteland by army etc,which not only laye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rontier defence in the Altai region of the Qing Dynasty,but also provided an important safeguard for the latter relative stability of over a hundred years in the Altai region.
     It was the important turning point that the Sino-Russian border in northwest China was surveyed and redemarcated for the first time during the early years of Tongzhi,which completely broke the calm of frontier defence in the Altai region and marked great change in the formation of frontier defence in the Altai region.Since then,the frontier defence in the Altai region went into a grim complex and crisis-ridden historical phase,when a lot of contradictions and problems emerged and interchanged in the region.In view of outside situation,Altai was adjacent to strong Russia and in the first line of frontier defence,facing a huge threat to the Czar of Russia;In view of internal facts,Altai was located in the border area between Xinjiang and Outer Mongolia,where Mongolia Kazakh and other nomadic people lived.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ethnic relation and the great difference in religious belief,it might become acute even though the slightest mistake was made.Many major historical events happened in the north-west region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such as the two times of border demara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in the years of Tongzhi and Guangxu,the great uprisings of people and the invasion of foreign enemies in Xinjiang in the years of Tongzhi,the dispute about the Lended-land between Kobdo(科布多) and Tarbaghatai(塔尔巴哈台),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of Altai from Kobdo in the end of Qing,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olicies Reform in late Qing in Altai region and so on, were related directly to Altai region and had a major impact on the frontier defence of Altai.It can be said that the frontier defence in Altai region was the microcosm of the Northwest frontier defence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a key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west frontier defence of the late Qing.It also can be said that the frontier defence in Altai region was a great specimen to study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west frontier defenc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t was the two demarcation of Sina-Russia border in the north-west area during the years of Tongzhi and Guangxu that brought tremendous and profound changes to the frontier defence of Altai,which not only led to a heavy loss of land for Altai,but also resulted in a large-scale contraction of Sina-Russia boundary line in Altai region.The inner land in Altai region became border land and the situation of the frontier defence in Altai region was seriously deteriorated.The two demarcation of Sina-Russia border forced the eight Karens in the northwest part of Altai to undergo a tortuous process of inward-move,abolition, re-establishment and inward-move again,which damaged greatly the protection system in Altai region built in the period of Qianlong.Since being moved inwardly twice,the eight Karens had no any border-protected capacity and could not in fact carry out the functions of defensing foreign enemies and keeping internal stability.The two demarcation of Sina-Russia border also resulted in a great internal migration of Kazakh herdsmen who originally lived outside the line of Karen into the pasture-land of Altai Uriangkhai(阿尔泰乌梁海) and other Mongolia tribes.It was inevitable that the large number of Kazakh immigrants competed for resources such as water and pasture with the local Mongolia tribes,which led to intensive conflicts between Kazakh immigrants and Mongolia herders and brought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security and stability in Altai region.
     The turmoil and unrest lasted more than 10 years in Xinjiang which was caused by the great uprisings of the people of all nationalities and the invasion of foreign enemies during Tongzhi period,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frontier defence in Altai region.It was an extremely severe test to border defence of Altai.As an natural barrier to the North Road Mongol(北路蒙古),Altai region played a more important role in the frontier defence.Under the impact of the turmoil and unrest in Xinjiang area,many serious problems of frontier defence system in Altai were revealed and highlighted.For example,the ability of military mobilization for the Qing government in Mongolia region declined seriously and it wa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to make a material and personnel requisition.Under the system of Meng and Qi,the combat effectiveness of the Mongolian soldiers went greatly down and the centrifugal force of the Mongolian nobilities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Qing was extremely enhanced.Obviously,the political league of Man and Mongol(满蒙政治联盟) was facing a serious crisis.The military stations in Mongolia region were unable to bear the transportation of troops and materals because their burden was so heavey and their capacity of transportation was nearly up to the limits.At the same time,Mongolia stations were constantly attacked by the rebellious people of Hui(Muslim,Moslem,回族),which made the stations more slack and broken-down.Because relevant officials were negligent of their duties,a number of drawbacks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management and use of Mongolia stations.All th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 indicate that the systems and the facility of border defence in Altai region,which established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could not adapt to the dangerous border situation during and after the period of Tongzhi.It was urgent and necessary for the government of Qing to update the concept of ruling border areas and explore more effective regimes of frontier defence.However,at that time,the Qing Empire was on the decline and not only had no financial resources to resolve the crisis,but also no vigour and courage to reform completely.
     The division in administration between Kobdo and Altai in the end of Guangxu was in fact connected tightly to the whole situation of border defence in the northwest areas during the late Qing,altough it was only an administrative change looked in surface.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between Kobdo and Altai was initially due to the dispute on the Lending-land between Kobdo and Tarbaghatai.It was the dangerous and grim border situation in the Altai region in the years of Tongzhi and Guangxu that made the dispute about the Lending-land between Kobdo and Tarbaghatai lasted more than 20 years and intensified gradually.Behind the dispute between Kobdo and Tarbaghatai,we can see the key factors of internal migration and resettlement of Kazakh,which,however,caused by the aggression and expansion of the Tsarist Russia.Therefore,the dispute about the Lending-land between Kobdo and Tarbaghatai,in essence,was a problem of border defence,which involved the content of resettlement Kazakh,as well as the consideration of defence against Russia.Just in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the dispute about the Lending-land between Kobdo and Tarbaghatai,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Qing realized step by step the importance of the west-part of Altai in the whole systems of the north-west frontier defence.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the forces of border defence along the Altai Mountains,the Qing court decided to set up the office of the Minister for Altai Affairs(阿尔泰办事大臣) in the west-part of Altai region and stationed troops there.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division in administration between Kobdo and Altai played an positive role in strengthening and consolidating the border defence along the Altai Mountains.
     The New Policies Reforms in late Qing were a self-strengthening movement with an extremely wide range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which were implemented across the whole country in order to save the ruling crisis of Qing Empire.In the border areas,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Policies Reforms was relatively slow,but its significance should not be underestimated.After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between Kobdo and Altai in the end of Guangxu,Xiheng,the first Minister for Altai Affairs,tried vigorously to strengthen the frontier defence in Altai region,which mainly involved in training the new army,improving the weapons and equipments,developing agriculture and reclamation,buliding military stations,seting up wires of telegram establishing scools and so on.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New Policies Reforms in late Qing,there was a great progress in Altai region whether in the change of the concept of ruling border areas,or in the constraction of armed forces and infrastructures for border defence,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s,economy and culture which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border defence of Altai.In my opinion,the New Policies Reforms in late Qing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strengthing and consolidating the frontier defence in Altai region and its positive significance on the border defence of Altai should be fully affirmed.
     The frontier defence in Altai reg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left many important lessons from which we can draw inspiration for the boeder defence in the new era.First,the concept and policies of ruling border areas should be changed with time passing and should be adjusted to the circumstances and conditions.Second,it is very important to handle properly the ethnic and religious issues in border areas and to formulate correct ethnic and religious policies.Third,we should pay great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order areas and try to narrow the ecnomic and cultural gaps as soon as possible between inner-land and border-land.Finally,the funding investment for frontier defence should be greatly increased and improved.A strong border defence will be the best safeguard for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and production.
引文
[1]毛振发主编《边防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2页;李星主编《边防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页。
    [2]《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第2366页。
    [3]本书编纂组编《中国军事辞典》,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第251页。
    [4]李星主编《边防学》,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5页。
    [1]《清穆宗实录》卷201,同治六年四月壬寅。
    [1]谢晓钟:《国防与外交》,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5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1]复旦大学历史系编《沙俄侵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2]郭绳武、陈华主编《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人民出版社,1979年。
    [3]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沙俄侵华史简编》,吉林人民出版社,1976年。
    [4]特布信、郝为民主编《沙俄侵略我国蒙古地区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
    [1](苏)A·普罗霍罗夫:《关于苏中边界问题》(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7年。
    [2]希达:《沙俄对我国西部地区的早期侵略》,《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
    [3]余绳武:《<中俄北京条约>订立前沙俄对中国西北的侵略》,《近代史研究》1979年第2期。
    [4]韩敏:《我国西北边界变迁的历史真相》,《新疆历史论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77年。
    [5]薛衔天:《霸权主义的王法——关于<中俄北京条约>西部边界条款的几个问题》,《中俄关系史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78—98页。
    [6]李之勤:《卑鄙的手段,卑鄙的目的——揭批新老沙皇的“常设卡伦划界论”》,《中俄关系史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9—122页。
    [7]蔡锦松:《沙俄是如何侵吞中国西北领土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俄关系史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23—138页。
    [8]纪大椿:《中俄伊犁交涉的真相与普罗霍罗夫的梦呓》,《中俄关系史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39—151页。
    [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沙俄侵华史》,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1年。
    [2]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著《新疆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
    [3]何星亮:《边界与民族——清代勘分中俄西北边界大臣的察合台、满、汉五件文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4]何星亮:《清代阿尔泰汉、哈、满五件文书译注》,《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
    [1]何星亮:《清代科布多玛尼图噶图勒干卡伦侍卫的一件汉、察合台文书研究》,《西域研究》1998年第1期。
    [2]何星亮:《清代勘分中俄边界大臣的一件满文文书研究》,《民族研究》1998年第5期。
    [3]何星亮:《清代勘分中俄边界大臣的第二件察合台文书研究》,《民族语文》1999年第1期。
    [4]厉声:《中俄伊犁交涉》,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
    [5]吕一燃主编《中国近代边界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6]郑灿、傅元祥主编《中国近代边防史》,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7]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编著《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
    [8]郑灿主编《中国边防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9]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10]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11]李之勤:《清光绪九年勘定俄国借地界图实为同治年间塔城军民在科布多借住地界图》,《西北历史资料》1980年第2期。
    [1]李之勤:《略论<中俄伊犁条约>关于西疆分界的条款》,《西北历史资料》1983年第1期。
    [2]何星亮:《中俄科塔边界谈判研究》,《西域研究》1999年第1期。
    [3]张权:《<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与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境的变迁》,《新疆地方志》2004年第4期。
    [4]吕一燃主编《中国边疆史地论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59—72页。
    [5]厉声:《近代中国边界变迁与边疆问题》(一、二),《百年潮》2007年第9、10期。
    [6]吕一燃:《近代中国丧失领土之回顾》,《21世纪》1997年第1期。
    [7]吕一燃主编《中国边疆史地论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482—502页。
    [8]郦永庆:《浅议中俄两国疆域形成的不同特点及其原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年第1期。
    [9]王红蕾:《近代中国西部边疆变迁的原因》,《西北史地》1996年第3期。
    [10]张宗海:《中俄边界沿革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4期。
    [11]樊明方:《19世纪60年代中俄西段边界的划定》,《历史档案》2007年第2期。
    [12]程发轫:《中俄国界图考》(增订本),(台湾)蒙藏委员会,中华民国五十八年九月(1969年9月)。
    [1]胡良珍:《中俄疆界问题之研究》,(台湾)中央文物供应社,中华民国七十七年(1988年)。
    [2]富俊:《科布多政务总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6辑,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1]佚名:《乌里雅苏台志略》,吴丰培辑《科布多史料辑存》,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2]奕湘等编《定边纪略》,吴丰培辑《科布多史料辑存》,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
    [3]祁韵士:《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张彦博等编《清代蒙古史料合辑》,下册,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03年影印本。
    [4]张穆:《蒙古游牧记》,同治六年寿阳祁氏刻本。
    [5]何秋涛:《朔方备乘》,直隶官书局刊本。
    [6]王锡祺辑《小方壶斋舆地丛抄》(12帙、补编12帙、再补编12帙),上海著易堂排印本,光绪十七年(1891)、二十年(1894)、二十三年(1897)。
    [1]刘锦藻:《清朝续文献统考》,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
    [2]赵尔巽等撰《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年。
    [3]张印堂:《蒙古问题》,商务印书馆,1937年。
    [4]此志为稿本,未署编纂人姓名及编纂时间,据吴丰培先生考证,系吴廷燮所作。详请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编,吴丰培辑《清末蒙古史地资料荟萃》,“中国边疆史地资料丛刊”,蒙古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0年,第241—244页。
    [5]《蒙古盟旗制观》,《东方杂志》9卷第8期。
    [6]《蒙古政治考》,《东方杂志》10卷第2期。
    [7]王文萱:《清代蒙古政制研究》,《开发西北》3卷第4—6期。
    [8]扎奇斯钦:《近代蒙古之地方政治制度》,《国立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6卷第3期。
    [9]凌纯声:《中国边政之盟旗制度》,《边政公报》2卷第9、10期合刊。
    [10]参阅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8页。
    [1]陶克涛:《内蒙古发展概述》,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57年。
    [2]余元庵:《内蒙古历史概要》,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
    [3](日)田山茂:《清代蒙古社会制度》,潘世宪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
    [4]金峰:《清代蒙古台站的管理机构》,《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
    [5]金峰:《清代内蒙古五路驿站》,《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
    [6]金峰:《清代外蒙古北路驿站》,《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
    [7]冯锡时:《略论清代西北地区的卡伦》,《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
    [8]于福顺:《清代新疆卡伦述略》,《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
    [9]《中俄关系史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9—122页。
    [10]张兴唐:《蒙古盟旗制的意义和沿革》,(台湾)蒙藏委员会,1954年。
    [11]张兴唐:《蒙古盟旗地方行政制度介绍》,《中国内政》10卷第6期。
    [12]金兆鸿:《蒙古的盟旗制度》,《新夏月刊》1970年第8期。
    [1]张国柱:《盟旗制度的起源及演变》,《察哈尔省文献》1980年第2期。
    [2]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28页。
    [3]李毓澍:《定边左副将军建制考》,(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2年。
    [4]李毓澍:《外蒙古政教制度考》,(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
    [5]陈国干:《清代蒙古盟旗制度的来源和性质》,《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第1期。
    [6]文轩:《清代的盟旗制度》,《阴山学刊》1988年第2期。
    [7]翁独健主编《蒙古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8]赵云田:《清代蒙古政教制度》,中华书局,1989年。
    [9]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
    [1]乌云毕力格等编《蒙古民族通史》,第4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
    [2]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3]赵云田主编《北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4]杨强:《清代蒙古族盟旗制度》,民族出版社,2004年。
    [5]牛海桢:《简论清代蒙古族地区的盟旗制度》,《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6]李婧:《清代的盟旗制度》,《前沿》2006年第7期。
    [7]杨强:《简论盟旗制度》,《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8]李帝:《试论盟旗制在喀尔喀蒙古顺利推行的原因》,《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9]周竟红:《清末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政区管理体制变迁及对蒙古族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0]佟佳江:《清代盟旗制度与吉林省的行政建置》,《北方民族》1989年第1期。
    [11](日)冈洋树:《清朝在喀尔喀蒙古建立盟旗制度的过程——以牧地问题为中心》,《世界民族》1989年第3期。
    [12]乌力吉:《试论清代盟旗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第3期。
    [1]吕一燃主编《中国边疆史地论集》,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321—334页。
    [2]吕一燃:《阿勒坦诺尔乌梁海历任总管考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89年第6期。
    [1]周学军、白剑光:《札哈沁部编旗数目考》,《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2]赵云田:《清代蒙古政教制度》,中华书局,1989年。
    [3]赵云田:《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4]赵云田:《中国治边机构史》,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
    [5]赵云田主编《北疆通史》,中州吉籍出版社,2003年。
    [6]内蒙古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编《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
    [7]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8]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9]郑灿主编《中国边防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
    [1](日)冈洋树:《定边左副将军的权利回收问题》,张永江译,《蒙古学信息》1993年第1期。
    [2]季泽琦:“从定边左副将军的设置看清政府对外蒙古的统治”,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郭美兰:《清代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设立及其裁撤》,《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3期。
    [4]吴文衔:《清代前期呼伦贝尔的边防问题》,《北方论坛》1980年第1期。
    [5]刘邦厚:《1861年后清政府在黑龙江右岸的巡边活动》,《北方论坛》1980年第3期。
    [6]赵秉忠:《清朝前期对东北地区的管辖》,《历史教学》1981年第6期。
    [7]袁森坡:《康熙的北部边防政策与措施》,《清史论丛》第4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
    [8]马越山:《黑龙江卡伦考略》,《黑河学刊》1983年第4期。
    [9]马越山:《清代黑龙江卡伦始设于康熙朝考辩》,《黑河学刊》1984年第2期。
    [10]栗振复:《乾隆防御沙俄侵略的措施》,《历史档案》1983年第3期。
    [11]方杰:《清代奉天沿边卡伦考略》,《社会科学动态》1985年第2期。
    [12]胡宝林:《试论清代黑龙江边防》,《北方论坛》1985年第5期。
    [13]关克笑:《清代吉林地区卡伦概述》,《历史档案》1985年第4期。
    [14]齐钧:《清代的边境卡伦制度》,《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1]赵云田:《<清代的边境卡伦制度>一文质疑》,《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2]栗振复:《乾隆防御沙俄侵略的措施》,《历史档案》1983年第3期。
    [3]胡宝林:《试论清代黑龙江边防》,《北方论坛》1985年第5期。
    [4]栗振复:《乾隆防御沙俄侵略的措施》,《历史档案》1983年第3期。
    [5]金峰:《清代新疆西路台站》(一、二),《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2期。
    [6]金峰:《清代蒙古台站的产生与命名》,《内蒙古地名》1981年第1期。
    [7]韩儒林:《清代蒙古驿站方位》,《北方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1981年第5期。
    [8]赵云田:《清代蒙古台站考述》,《清史研究集》1986年第5期。
    [9]袁森坡:《康雍乾经营与开发北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0]姜涛:《清代中国北部沿边卡伦设置及沿边卡伦路》,《北方文物》1992年第4期。
    [1]邢亦尘:《清代蒙古驿政》,《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3年第2期。
    [2]马坚楚:《明清边政与治乱》,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3]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4]张羽新:《清代前期西部边政史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7—22页。
    [5]李之勤:《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清代西北边疆的巡边制度和巡边路线》,《中国历史地理》1995年第3期。
    [6]吕一燃:《伊犁索伦营卡伦的变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报告》1992年第3、4期。
    [7]潘志平:《清代新疆的交通和邮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2期。
    [8]汤洪庆:《清代黑龙江地区卡伦贸易考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1期。
    [9](日)佐口透:《清代塔尔巴哈台卡伦线和哈萨克游牧民》,《民族译丛》1993年第5期。
    [10]韩香:《清代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及其对新疆的开发》,《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3期。
    [1]陈明木:《卡伦》,《文史杂志》1993年第4期。
    [2]宝音朝克图:《清代北部边疆卡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3]马长泉:《清代卡伦制度研究》,哈尔滨出版社,2005年。
    [4]宝音朝克图:《清朝边防中的三种巡视制度解析——“卡兵巡查”、“巡查卡伦”、“察边”之区别与联系》,《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
    [5]宝音朝克图:《清代卡伦官兵的坐卡制度解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6]宝音朝克图:《嘉庆年间的大青山山后卡伦》,《清史研究》2007年第1期。
    [7]宝音朝克图:《清代蒙古地区卡伦设置时间考——以漠北地区为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8]马长泉:《卡伦的起源及类型问题》,《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9]马长泉:《清代新疆卡伦职能简论》,《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10]马长泉:《新疆卡伦的设立及作用》,《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11]马长泉:《清代前期巡边制度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2期。
    [1]孙喆:《康雍乾时期舆图绘制与疆域形成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2]周学军、刘焕峰:《中俄勘分西北边界与科布多西路八卡伦的两次内迁》,《西域研究》2003年第3期。
    [3]周学军、白剑光:《清代科布多西路哈喇塔尔巴哈台卡伦设置考》,《历史档案》2007年第2期。
    [4]刘文鹏:《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形成关系之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5]刘文鹏:《论清代新疆台站体系的兴衰》,《西域研究》2001年第4期。
    [6]刘文鹏:《清代驿传体系的近代转型》,《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
    [7]刘文鹏:《论清代东北驿站功能的发展》,《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8]杨强:《清代蒙古族盟旗制度》,民族出版社,2004年。
    [9]赵云田主编《北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10]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1]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编《哈萨克族简史简志合编》(铅印本),内部发行,1963年。
    [2](日)佐口透:《18—19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凌颂纯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
    [3](日)佐口透:《哈萨克和清帝国及其绢马贸易》,《游牧民族研究》,1955年4月。
    [4](日)佐口透:《清代塔尔巴哈台卡伦线和哈萨克游牧民》,《世界民族》1993年第5期。
    [1]苏北海:《沙俄对哈萨克小帐的侵略》,《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1期。
    [2]苏北海:《沙俄对中国哈萨克族中帐的侵略》,《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3]苏北海:《沙俄对中国哈萨克族大帐的侵略及人民的抗俄斗争》,《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
    [4]纳比坚·穆罕默德汗:《十八世纪清朝与哈萨克的关系》,《中亚研究资料》1995年第4期。
    [5]洪涛:《哈萨克汗国政治史略》,《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86年第4期。
    [6]洪涛:《简论阿布赉汗》,《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7]洪涛:《评乾隆皇帝的哈萨克政策》,《西域研究》2000年第3期。
    [8]王希隆:《乾嘉时期清政府对哈萨克族之关系与政策》,《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1期。
    [9]尼合迈德·蒙加尼等编著《哈萨克简史》,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纳比坚·穆罕默德汗:《清朝时期的哈萨克族》(哈文版),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
    [11]洪涛、贾合甫·米尔扎汗:《20世纪哈萨克族历史资料的搜集与研究》,《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1期。
    [12]姜崇仑主编《哈萨克族历史与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
    [13]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历史与民俗》,夏里甫罕·阿布达里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
    [1]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2版。
    [2]何星亮:《边界与民族——清代勘分中俄西北边界大臣的察合台、满、汉五件文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吕一燃主编《中国近代边界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64—265页。
    [4]马大正主编《中国近代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
    [5]马大正主编《中亚五国史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
    [6]郑成加等编著《新疆哈萨克族迁徙史》,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
    [7]段续:《哈萨克进入阿勒泰时间考》,《新疆文史》1998年第1期。
    [8]张荣:《清代阿尔泰地区哈萨克源流述论》,《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9]房若愚:《新疆哈萨克族人口规模变迁及分布》,《新疆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郧军涛:“中俄两国对外策略中的哈萨克汗国因素”,硕士学位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俄)维纽科夫:《准噶尔边区居民考》,马曼丽译,《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3期。
    [3]巴哈提·依加汉:《清末哈萨克族向“伊犁东路”的迁居及其社会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
    [4]何星亮:《解放前阿勒泰哈萨克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新疆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5]袁同凯:《新疆哈萨克族黑宰部历史渊源考略》,《西域研究》1997年第2期。
    [6]郭欣婷:《浅析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前后与哈萨克诸部的关系》,《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7]刘海燕:《从清朝与哈萨克族的关系透视其边疆民族政策》,《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8]李刚:《清末民初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哈萨克人口变迁刍议》,《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1]张永江、叶雪冬:《清季科布多塔城地区借地问题》,《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1]张荣、王希隆:《清末科塔借地之争述论》,《中国边疆地研究》2002年第1期。
    [2]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427—428页。
    [3]张荣:《清代阿尔泰地区哈萨克源流述论》,《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4]房若愚:《新疆哈萨克族人口规模变迁及分布》,《新疆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何志:《我对清末“移民实边”政策的一些看法》,《内蒙古日报》1962年1月23日。
    [2]留金锁:《略谈清末“移民实边”政策的作用》,《内蒙古日报》1962年11月3日。
    [3]黄时鉴:《论清末清政府对内蒙古的“移民实边”政策》,《内蒙古大学学报》1964年第2期。
    [4]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51—52页。
    [5]卢明辉:《清末移民实边对蒙古社会的影响》,《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
    [6]田志和:《论清末东部盟旗地方的移民实边问题》,《北方文物》1987年第2期。
    [7]陈育宁:《近代内蒙古地区“移民实边”及其影响》,《西北史地》1988年第3期。
    [8]蔡志纯:《试述清末蒙古地区的移民实边政策》,《西北史地》1988年第4期。
    [9]汪炳明:《是“放垦蒙地”还是“移民实边”》,《蒙古史研究》1989年第3辑。
    [10]林世慧、梁志忠:《近代东北边疆的危机与清末的移民实边思想》,《黑河学刊》1987年第2、3期。
    [11]白拉都格齐:《关于清末对蒙新政同移民实边的关系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1988年第2、3期。
    [1]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52—53页。
    [2]翁独键主编《蒙古族简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
    [3]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编著《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
    [4]赵云田:《清末边疆地区新政举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4期。
    [1]乌云格日勒:《清末内蒙古的地方建置与筹划建省“实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1期。
    [2]苏德:《晚清筹蒙改省奏议与治边政策概论》,《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3]苏德:《试论晚清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3期。
    [4]包淑梅:“清末蒙古王公与满汉大臣新政筹蒙奏议对比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大学,2004年。
    [5]田锋:“清末内蒙古“新政”及其社会影响”,硕士学位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汪炳明:《蒙古实业公司始末》,《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
    [1]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边疆开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52页。
    [2]何金山、特木尔巴根那:《试析清末蒙古王公兴办实业的新思想》,《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3]李晚霞、呼格吉勒:《清末新政与归化城土默特的垦务》,《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4]成崇德主编《清代西部开发》,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
    [5]赵云田主编《北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6]内蒙古社科院历史所编《蒙古族通史》,民族出版社,1991年。
    [7]樊明方:《清末外蒙新政述评》,《西域研究》2005年第1期。
    [1]赵云田主编《北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22页。
    [1]赵云田主编《北疆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523页。
    [2]《钦定理藩院则例》卷29,《军政》。
    [3]《钦定理藩院则例》卷29,《军政》。
    [1]富俊:《科布多政务总册·官制》,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第7页。
    [1]富俊:《科布多政务总册·官制》,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第8页。
    [2]富俊:《科布多政务总册·官制》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第8—11页。
    [3]何秋涛:《朔方备乘》,卷10《北徼喀伦考》,直隶官书局刊本。
    [4]《清世宗实录》卷111,雍正九年十月乙卯。
    [1]《钦定理藩院则例》卷34《边禁》。
    [2]关于卡伦巡视的方式,本文吸收了宝音朝克图先生的研究成果,特此声明并致诚挚谢意。详见宝音朝克图的《清朝边防中的三种巡视制度解析》,载《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
    [3]松筠修《钦定新疆识略》,卷11《边卫》,李毓澍主编“中国边疆丛书”第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影印本,第1058页。
    [4]佚名:《乌里雅苏台志略·查阅》,中国方志丛书·塞北地方,第39号,(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本,中华民国五十七年三月(1968年3月)。
    [1]富俊:《科布多政务总册·事宜》,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6辑,第23-24页。另见佚名:《乌里雅苏台志略·卡伦》,中国方志丛书·塞北地方,第39号,(台北)成文出版社据不著纂修人名氏抄本影印,中华民国五十七年(1968年)。
    [2]富俊:《科布多政务总册·事宜》,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第28页。
    [1]富俊:《科布多政务总册·军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第40-43页。
    [1]《清高宗实录》卷543,乾隆二十二年七月丙午。
    [2]《清高宗实录》卷488,乾隆二十年五月辛巳;卷543,乾隆二十二年七月丁未。
    [3]《清高宗实录》卷759,乾隆三十一年四月丙辰。
    [4]《清高宗实录》卷759,乾隆三十一年四月丙辰。
    [1]《清高宗实录》卷759,乾隆三十一年四月丙辰。
    [2]《清高宗实录》卷721,乾隆二十九年十月甲午。
    [3]《清高宗实录》卷732,乾隆三十年十三月乙酉;卷757,乾隆三十一年三月庚寅。
    [1]《清高宗实录》卷777,乾隆三十二年正月癸未。
    [2]《清高宗实录》卷780,乾隆三十二年三月己卯。
    [3]《清高宗实录》卷580,乾隆二十四年二月壬戌。
    [4]《清高宗实录》卷793,乾隆三十二年八月己丑。
    [1]《清高宗实录》卷700,乾隆二十八年十二月癸巳。
    [2]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历史与民俗》,夏里甫罕·阿布达里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5页。
    [3]段续:《哈萨克进入阿勒泰时间考》,《新疆文史》1998年第1期。
    [1]阿·伊·列夫申:《吉尔吉斯—哈萨克各帐及各草原的叙述》,新疆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摘译本,第49页。
    [2]姜崇仑主编《哈萨克族历史与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65—66页。
    [3]《清仁宗实录》卷270,嘉庆十八年六月癸丑。
    [4]《清宣宗实录》卷37,道光二年六月己未。
    [1]《清宣宗实录》卷37,道光二年六月己未。
    [2]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历史与民俗》,夏里甫罕·阿布达里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88—189页。
    [3]《清宣宗实录》卷90,道光五年十月甲戌;卷92,道光五年十二月乙丑。
    [1][俄]伊·费·巴布科夫:《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1859-1875年)》(上册),王之相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161页。
    [2]《清宣宗实录》卷70,道光四年七月乙丑;卷73,道光四年九月辛亥。
    [3]《清宣宗实录》卷264,道光十五年三月己巳。
    [1]《清宣宗实录》卷308,道光十八年四月丙午。
    [2]《清宣宗实录》卷271,道光十五年九月丁未。
    [3]《清宣宗实录》卷283,道光十六年五月甲申。
    [4]《清宣宗实录》卷313,道光十八年八月壬辰。
    [1]《清宣宗实录》卷314,道光十八年九月庚戌。
    [2]《清宣宗实录》卷314,道光十八年九月壬子。
    [3]《清宣宗实录》卷316,道光十八年十一月壬戌。
    [4]《清宣宗实录》卷321,道光十九年四月乙亥。
    [5]《清宣宗实录》卷324,道光十九年七月丁未。
    [6]《清宣宗实录》卷32,道光二年闰三月丁亥。
    [1]《清宣宗实录》卷287,道光十六年七月壬申。
    [2]《清宣宗实录》卷37,道光二年六月己未。
    [3]《清宣宗实录》卷316,道光十八年十一月癸亥。
    [4]周学军、白剑光:《清代科布多西路的哈喇塔尔巴哈台卡伦设置考》,《历史档案》2007年第2期。
    [5]长庚:《筹拟阿勒台山防守事宜折》,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4页。另见《清宣宗实录》卷397,道光二十三年九月丙戌。
    [1]《清宣宗实录》卷317,道光十八年十二月庚寅。
    [2]《清德宗实录》卷529,光绪三十年四月庚申、辛酉。
    [3]《清宣宗实录》卷339,道光二十年九月丁未。
    [4]《清宣宗实录》卷350,道光二十一年闰三月庚辰。
    [1]《清文宗实录》卷16,道光三十年八月甲申。
    [1]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三编),中华书局,1979年,第1086页。另见《清文宗实录》卷343,咸丰十一年二月壬申。
    [2]《明谊等奏陈关于筹备查勘西界办法五条》,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三编),中华书局,1979年,第1212页。
    [1]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9,同治元年闰八月丁未,第954页。
    [2]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9,同治元年闰八月丁未,第954—955页。
    [3]宝鋆:《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9,同治元年闰八月丁未,第955—956页。
    [4]《清穆宗实录》卷27,同治元年五月乙酉条:卷36,同治元年八月丁巳条。
    [5]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9,同治元年闰八月丁未,第957页。
    [6]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9,同治元年闰八月丁未,第957页。
    [1]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9,同治元年闰八月丁未,第961页。
    [2]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9,同治元年闰八月丁未,第962页。
    [3]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9,同治元年闰八月丁未,第962页。
    [4]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9,同治元年闰八月丁未,第962页。
    [5]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9,同治元年闰八月丁未,第962页。
    [6]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9,同治元年闰八月丁未,第969页。
    [7]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9,同治元年闰八月丁未,第969页。
    [1]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10,同治元年九月甲戌,第1018—1019页。
    [2]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10,同治元年九月甲戌,第1019页。
    [3]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10,同治元年九月甲戌,第1019页。
    [4]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10,同治元年九月甲戌,第1019页。
    [5]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10,同治元年九月甲戌,第1019页。
    [6]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10,同治元年九月甲戌,第1019—1020页。
    [7]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10,同治元年九月甲戌,第1020页。
    [8]松筠修:《钦定新疆识略》卷11,《边卫》,李毓澍主编“中国边疆丛书”第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影印本,第1059页。
    [1][俄]伊·费·巴布科夫:《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1859-1875年)》(上册),王之相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259页。
    [2]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18,同治二年七月己未,第1876页。
    [3]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18,同治二年七月己巳,第1913页。
    [4]《平定陕西甘肃新疆回匪方略》卷37,转引自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所编《新疆地方历史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56页。
    [1]《平定陕西甘肃新疆回匪方略》卷44,转引自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所编《新疆地方历史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56页。
    [2]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18,同治二年七月己巳,第1913页。
    [3]《清穆宗实录》卷89,同治二年十二月庚子。
    [4]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29,同治三年十月乙酉,第2887—2888页。
    [5]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29,同治三年十月乙酉,第2888页。
    [6]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29,同治三年十月乙酉,第2890—2891页。
    [7]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29,同治三年十月乙酉,第2891页。
    [8][俄]伊·费·巴布科夫:《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1859-1875年)》(上册),王之相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270页。
    [1]关于“乌梁海”一名的意义,目前学术界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饲养驯鹿的人”之意,有人认为是“灵巧的人”之意。参阅何星亮:《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49页。
    [2]何秋涛:《朔方各乘·征乌梁海述略》,直隶官书局刊本。
    [3]《清高宗实录》卷692,乾隆二十八年八月乙酉。
    [1]《清穆宗实录》卷67,同治二年五月己未。
    [2]《清穆宗实录》卷76,同治二年八月丁酉。
    [3]《清穆宗实录》卷66,同治二年五月己酉。
    [4]《清穆宗实录》卷67,同治二年五月己未。
    [5]《清穆宗实录》卷67,同治二年五月壬戌。
    [6]《清穆宗实录》卷66,同治二年五月己酉。
    [7]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20,同治二年九月丁未,第2046—2047页。
    [1]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27,同治三年七月辛丑,第2653页。
    [2]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28,同治三年九月乙丑,第2835—2837页。
    [3][俄]伊·费·巴布科夫:《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1859-1875年)》(上册),王之相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207页。
    [1][俄]伊·费·巴布科夫:《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1859-1875年)》(上册),王之相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208页。
    [2][俄]伊·费·巴布科夫:《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1859-1875年)》(上册),王之相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200页。
    [3][俄]伊·费·巴布科夫:《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1859-1875年)》(上册),王之相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201页。
    [4][俄]伊·费·巴布科夫:《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1859-1875年)》(上册),王之相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180页。
    [5][俄]伊·费·巴布科夫:《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1859-1875年)》(上册),王之相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182页。
    [6][俄]伊·费·巴布科夫:《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1859-1875年)》(上册),王之相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243页。
    [7]《清穆宗实录》卷65,同治二年四月乙巳。
    [1][俄]伊·费·巴布科夫:《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1859-1875年)》(上册),王之相译,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256页。
    [2]张权:《<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与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境的变迁》,《新疆地方志》2004年第4期。
    [1]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215页。
    [2]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49,同治六年六月庚子,第4740—4741页。
    [3]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58,同治七年四月甲辰,第5391页;卷59,同治七年闰四月庚午,第5417—5418页。
    [4]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61,同治七年九月癸未,第5628—5629页。
    [5]《清穆宗实录》卷230,同治七年四月甲辰。
    [1]《清穆宗实录》卷232,同治七年闰四月庚午。
    [2]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66,同治八年六月丙寅,第6114—6115页。
    [3]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77,同治九年九月丁亥,第7120页。
    [4]长庚:《筹拟阿勒台山防守事宜折》,马大正、吴丰培主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19—1231页。
    [1]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275—277页。
    [2]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276页。俄文本见《中俄边界条约集》(俄文汉译本),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51-53页。
    [3]《清穆宗实录》卷317,同治十年八月戊辰。
    [1]张权:《<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与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境的变迁》,《新疆地方志》2004年第4期。
    [2]《科布多办事大臣(应为参赞大臣)清安、(帮办大臣)额尔庆额等奏科布多边界复行勘分困难情形折》,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29,第546—547页。
    [1]朱克敬:《边事续抄》,转引自新疆社科院历史所编《新疆简史》(第2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211页。
    [2]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360-361页。
    [3]《大清国大皇帝致俄国声明崇厚所议条约违训越权窒碍难行国书》,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19,第355页。
    [1]杨楷校《中俄交涉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版,第4页。
    [2]关于中俄科塔边界谈判的具体情况,本节多处地方吸收了何星亮先生的研究成果,特此声明并致诚挚谢意。参阅何星亮:《中俄科塔边界谈判研究》,《西域研究》1999年第1期。
    [3]《总理衙门奏派大臣会办科塔界务折》,许同莘、汪毅、张承棨编《光绪条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卷9,第319页。
    [1]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382页。另见许同莘、汪毅、张承棨编《光绪条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卷5,第201—202页。
    [2]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361页。
    [3]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275—277页、第315—316页。
    [1]《德宗实录》卷148,光绪八年六月乙亥。
    [2]《科布多办事大臣(应为参赞大臣)清安、(帮办大臣)额尔庆额奏俄兵入科先事筹备折》,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27,第526—527页。
    [3]《清德宗实录》卷152,光绪八年九月丁未。
    [1]《清德宗实录》卷152,光绪八年九月丁未。
    [2]《伊犁将军金顺等奏勘分科塔界务议定中俄新界折》,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34,第641页。
    [3]《伊犁将军金顺等奏勘分科塔界务议定中俄新界折》,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34,第641页。
    [4]《伊犁将军金顺等奏勘分科塔界务议定中俄新界折》,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34,第641页。
    [1]《伊犁将军金顺等奏勘分科塔界务议定中俄新界折》,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34,第641—642页。
    [2]《伊犁将军金顺等奏勘分科塔界务议定中俄新界折》,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34,第642页。
    [3]《分界大臣额尔庆额等奏勘分科界完竣折》,许同莘、汪毅、张承棨编《光绪条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卷10,第353—354页。
    [1]《中俄科塔界约》(清(满)文译约),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34,第642—643页。
    [2]李之勤先生对《中俄科塔界约》、《中俄科布多新界牌博记》的满文、俄文各种汉译本在内容上做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厘清了满文汉译本的诸多不清晰、不准确之处。详见吕一燃主编《中国近代边界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59—376页。
    [1]《中俄边界条约集》(俄文汉译本),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75—76页。
    [2]《科布多新界牌博记》(清(满)文译约),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34,第645—646页;俄文汉译本见《中俄边界条约集》,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78—80页。
    [3]《中俄塔尔巴哈塔台北段牌博记》(清(满)文译约),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37,第702—705页;俄文汉译本见《中俄边界条约集》,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81—83页。
    [1]吕一燃主编《中国近代边界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375—376页。
    [1]关于科布多西路八卡伦的内迁与复设,本节多处地方吸收了我的同事周学军、刘焕峰二位先生的研究成果,特此声明并致诚挚谢意。详见周学军、刘焕峰:《中俄勘分西北边界与科布多西路八卡伦的两次内迁》,《西域研究》2003年第3期。
    [2]周学军、白剑光:《清代科布多西路哈喇塔尔巴哈台卡伦设置考》,载《历史档案》2007年第2期。
    [3]参阅《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第4条、第6条之规定。见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29,同治三年十月乙酉,第2907—2910页。
    [1]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49,同治六年六月庚子,第4740—4741页。
    [2]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58,同治七年四月甲辰,第5391页;卷59,同治七年闰四月庚午,第5417—5418页。
    [3]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61,同治七年九月癸未,第5630页。
    [4]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61,同治七年九月癸未,第5628—5629页。
    [5]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61,同治七年九月癸未,第5630页。
    [6]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61,同治七年八月丁未,第5594页。
    [7]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61,同治七年九月乙未,第5650—5652页:另可参阅《清穆宗实录》卷243,同治七年九月乙未。
    [1]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61,同治七年九月乙未,第5651—5652页。另可参阅《清穆宗实录》卷243,同治七年九月乙未。
    [2]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61,同治七年九月乙未,第5657—5658页。另可参阅《清穆宗实录》卷243,同治七年九月乙未。
    [3]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64,同治八年正月甲申,第5958—5959页。
    [4]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67,同治八年八月戊午,第6262页。
    [1]《清德宗实录》卷98,光绪五年七月壬午。
    [2]《总署奏议覆定边(左副)将军春福拟设科布多卡伦折》,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22,第417—418页。
    [3]《总署奏议覆定边(左副)将军春福拟设科布多卡伦折》,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22,第417—418页。另可参阅《清德宗实录》卷112,光绪六年四月庚子。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3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946页,杜噶尔等奏折。
    [1]《科布多办事大臣忠瑞咨外部呈送会议修改俄约调查表文》,王彦威、王亮编《清宣统朝外交史料》,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24,第4102页。
    [2]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524,《藩部传》七,第48册,中华书局,1977年,第14525页。
    [3]参阅《中俄边界条约集》(俄文汉译本),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51-53页。
    [4]参阅《科布多新界牌博记》(清(满)文译约),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34,第645—646页。俄文汉译本见《中俄边界条约集》,商务印书馆,1973年,第78—80页。
    [1]《清穆宗实录》卷77,同治二年八月丁酉。
    [1]故宫档案,外交类,703号卷,1号附件。转引自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新疆地方历史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444—445页。
    [2]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21,同治二年十月壬辰,第2169—2170页。
    [3]《清穆宗实录》卷77,同治二年八月丁酉。
    [4]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26,同治三年六月戊寅,第2587—2588页。
    [1]长庚:《筹拟阿勒台山防守折》,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5页。
    [2]房若愚:《新疆哈萨克族人口规模变迁及分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3]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影印本,卷29,同治三年十月乙酉,第2908—2909页。
    [4]故宫档案,哈萨克族项。转引自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新疆地方历史资料选辑》(人民出版社,1987年) 第446—447页。
    [1]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新疆简史》(第2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45页。
    [2]《甘督左宗棠奏俄国哈萨克人来著勒土斯山游牧陈明办法片》,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15,第297页。
    [3]《清德宗实录》卷98,光绪五年七月壬午。
    [1]贾合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历史与民俗》,夏里甫罕·阿布达里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96页。
    [1]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新疆简史》(第2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第101—107页。
    [1]袁大化、王树枬等:《新疆图志》卷116,李毓澍主编“中国边疆丛书”第1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5年影印本,第4308页。
    [1]巴达吾来特,又译作“巴达乌勒特”、“毕条勒特”,意为“洪福之王”。
    [2]《清穆宗实录》卷134,同治四年三月己未。
    [1]《清穆宗实录》卷172,同治五年三月庚午。
    [2]《清穆宗实录》卷177,同治五年五月乙亥。
    [3]《清穆宗实录》卷201,同治六年四月壬寅。
    [1]《清穆宗实录》卷123,同治三年十二月壬申。
    [2]《清穆宗实录》卷126,同治四年正月丁酉。
    [3]《清穆宗实录》卷154,同治四年九月庚辰。
    [4]《清穆宗实录》卷163,同治四年十二月庚戌。
    [5]《清穆宗实录》卷181,同治五年七月庚辰。
    [6]《清穆宗实录》卷182,同治五年八月庚子。
    [7]《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983,《理藩院·边务》。
    [1]《清穆宗实录》卷151,同治四年八月癸卯。
    [2]《清穆宗实录》卷163,同治四年十二月庚戌。
    [3]《清穆宗实录》卷126,同治四年正月丁酉。
    [4]《清穆宗实录》卷126,同治四年正月辛丑。
    [5]《清穆宗实录》卷154,同治四年九月庚辰。
    [6]《清穆宗实录》卷168,同治五年二月丁酉。
    [1]《清穆宗实录》卷168,同治五年二月己亥。
    [2]《清穆宗实录》卷173,同治五年三月癸未。
    [3]《清穆宗实录》卷125,同治三年十二月丙戌。
    [4]《清穆宗实录》卷126,同治四年正月丁酉。
    [5]《清穆宗实录》卷177,同治五年五月乙亥。
    [6]《清穆宗实录》卷178,同治五年六月己丑。
    [1]《清穆宗实录》卷177,同治五年五月甲戌。
    [2]《清穆宗实录》卷177,同治五年五月甲戌。
    [3]《清穆宗实录》卷177,同治五年五月乙亥。
    [1]《清穆宗实录》卷177,同治五年五月辛巳。
    [2]关于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设置及裁撤情况,本节多处地方吸收了郭美兰的研究成果,特此声明并致诚挚谢意。详情参阅郭美兰:《清代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设立及其裁撤》,《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3期。
    [3]《清穆宗实录》卷216,同治六年十一月甲子。
    [4]《清穆宗实录》卷270,同治八年十一月丁丑。
    [1]《清穆宗实录》卷202,同治六年五月己未。
    [2]《清穆宗实录》卷203,同治六年五月辛未。
    [3]《清穆宗实录》卷208,同治六年七月丙子。
    [1]《清穆宗实录》卷214,同治六年十月甲辰。
    [2]《清穆宗实录》卷221,同治七年正月壬子。
    [3]《清穆宗实录》卷243,同治七年九月甲午。
    [4]《清穆宗实录》卷270,同治八年十一月戊寅。
    [5]《清穆宗实录》卷273,同治八年十二月辛酉。
    [6]《总统伊犁事宜·厄鲁特营应办事宜》,转引自吐娜:《伊犁厄鲁特营的戍边》,《西域研究》2002年第3期。
    [7]吐娜:《清代塔尔巴哈台额鲁特蒙古十苏木的戍守和开发》,《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1期。
    [1]《清穆宗实录》卷209,同治六年八月戊子。
    [2]《清穆宗实录》卷211,同治六年九月辛酉。
    [3]《清穆宗实录》卷230,同治八年四月甲辰。
    [4]《清穆宗实录》卷218,同治六年十二月甲申。
    [1]《清穆宗实录》卷249,同治七年十二月戊辰。
    [2]《清穆宗实录》卷253,同治八年二月壬戌。
    [3]《清穆宗实录》卷254,同治八年三月甲戌。
    [4]《清穆宗实录》卷256,同治八年四月乙巳。
    [5]《清穆宗实录》卷262,同治八年七月丙子。
    [1]《清穆宗实录》卷324,同治十年十一月甲寅。
    [2]《清穆宗实录》卷336,同治十一年七月癸未。
    [3]《清穆宗实录》卷196,同治六年二月己亥。
    [4]《清穆宗实录》卷209,同治六年八月戊子。
    [1]《清穆宗实录》卷211,同治六年九月辛酉。
    [2]《清穆宗实录》卷226,同治七年三月庚申。
    [3]《清穆宗实录》卷269,同治八年十月王戌。
    [4]《清穆宗实录》卷325,同治十年十二月丁巳。
    [5]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档朱批奏折民族类,8-3。转引自郭美兰:《清代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设立及其裁撤》,《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3期。下引内容如无注明,均出自该奏折。
    [1]《清穆宗实录》卷216,同治六年十一月甲子。
    [2]《清穆宗实录》卷222,同治七年正月壬戌。
    [1]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民族类2420—1。转引自郭美兰:《清代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设立及其裁撤》,《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3期。
    [2]《清穆宗实录》卷242,同治七年九月癸未。
    [3]《清穆宗实录》卷198,同治六年三月丁卯。
    [4]《清穆宗实录》卷233,同治七年五月乙酉,五月丁亥;卷235,同治七年六月甲寅;卷242,同治七年九月癸未。
    [1]郭美兰:《清代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设立及其裁撤》,《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3期。
    [2]《清穆宗实录》卷235,同治七年六月甲寅。
    [3]《清穆宗实录》卷243,同治七年九月甲午。
    [4]《清穆宗实录》卷250,同治八年正月甲申。
    [5]《清穆宗实录》卷252,同治八年二月癸卯。
    [6]《清穆宗实录》卷262,同治八年七月乙酉:卷263,同治八年七月甲午;卷265,同治八年八月戊午。
    [7]《清穆宗实录》卷236,同治七年六月乙亥。
    [8]《清穆宗实录》卷244,同治七年十月丁巳。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档朱批奏折民族类2419,转引自郭美兰:《清代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设立及其裁撤》,《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3期。
    [2]《清穆宗实录》卷267,同治八年九月戊戌。
    [3]《清穆宗实录》卷270,同治八年十一月丁丑。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民族类,1576—2,转引自郭美兰:《清代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设立及其裁撤》,《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3期。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民族类,1576—2,转引自郭美兰:《清代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设立及其裁撤》,《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3期。
    [1]《清穆宗实录》卷129,同治四年二月辛未。
    [2]《清穆宗实录》卷154,同治四年九月庚辰。
    [3]《清穆宗实录》卷163,同治四年十二月庚戌。
    [4]《清穆宗实录》卷177,同治五年五月甲戌。
    [5]《清穆宗实录》卷168,同治五年二月丁酉。
    [1]《清穆宗实录》卷172,同治五年三月庚午。
    [2]《清穆宗实录》卷175,同治五年四月丙辰。
    [3]《清穆宗实录》卷181,同治五年七月庚辰。
    [4]《清穆宗实录》卷188,同治五年十一月乙丑。
    [5]《清穆宗实录》卷194,同治六年正月丙辰、正月己巳。
    [6]《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978,《理藩院·户丁》。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978,《理藩院·户丁》。
    [2]《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981,《理藩院·兵制》。
    [3]《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981,《理藩院·兵制》。
    [4]《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981,《理藩院·兵制》。
    [5]《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981,《理藩院·兵制》。
    [6]《清穆宗实录》卷123,同治三年十二月己卯。
    [1]《清穆宗实录》卷129,同治四年二月辛未。
    [2]《清穆宗实录》卷146,同治四年六月壬戌。
    [3]《清穆宗实录》卷163,同治四年十二月庚戌。
    [4]《清穆宗实录》卷181,同治五年七月庚辰、七月辛巳。
    [1]《清穆宗实录》卷290,同治九年九月庚午。
    [2]《清穆宗实录》卷302,同治十年正月壬寅。
    [3]《清穆宗实录》卷303,同治十年正月庚戌。
    [4]《清穆宗实录》卷358,同治十二年十月己卯。
    [1]《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卷982,《理藩院·边务》。
    [2]《清穆宗实录》卷130,同治四年二月辛巳。
    [3]《清穆宗实录》卷178,同治五年六月己丑。
    [4]《清穆宗实录》卷183,同治五年八月己酉。
    [1]《清穆宗实录》卷187,同治五年十月乙卯。
    [2]《清穆宗实录》卷269,同治八年十月壬戌。
    [3]《清穆宗实录》卷302,同治十年正月癸巳。
    [1]《清穆宗实录》卷323,同治十年十一月庚子。
    [2]《清穆宗实录》卷352,同治十二年五月甲申。
    [3]《清穆宗实录》卷280,同治九年四月己亥。
    [4]《清穆宗实录》卷285,同治九年六月乙卯。
    [1]《清穆宗实录》卷300,同治九年十二月丙子。
    [2]《清穆宗实录》卷319,同治十年九月乙未。
    [3]《清穆宗实录》卷320,同治十年九月癸卯。
    [4]《清穆宗实录》卷358,同治十二年十月甲申。
    [5]《清穆宗实录》卷358,同治十二年十月壬辰。
    [6]《清穆宗实录》卷360,同治十二年十二月甲申。
    [1]《清穆宗实录》卷300,同治九年十二月丙子。
    [2]《清穆宗实录》卷300,同治九年十二月丁丑。
    [3]《清穆宗实录》卷302,同治十年正月癸巳。
    [1]《清穆宗实录》卷304,同治十年二月丁卯。
    [1]《清穆宗实录》卷302,同治十年正月癸巳。
    [2]《清穆宗实录》卷267,同治八年九月戊戌。
    [1]《清穆宗实录》卷332,同治十一年四月戊寅。
    [2]《清穆宗实录》卷335,同治十一年六月甲子。
    [3]《清穆宗实录》卷350,同治十二年三月癸未。
    [1]《清德宗实录》卷529,光绪三十年四月庚申、辛酉。
    [2]《宫中档光绪朝奏折》,故宫文献特刊,第23辑,(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1975年4月,第796-798页。
    [3]署理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徐炘:《阿尔泰山借地交割完竣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725页。
    [1]《清穆宗实录》卷177,同治五年五月甲戌。
    [1]《清穆宗实录》卷209,同治六年八月戊子。
    [2]《清穆宗实录》卷216,同治六年十一月甲子。
    [3]《清穆宗实录》卷267,同治八年九月戊戌。
    [4]《清穆宗实录》卷269,同治八年十月壬戌。
    [5]《清穆宗实录》卷281,同治九年四月甲子。
    [6]《清穆宗实录》卷262,同治八年七月乙酉。
    [1]《清穆宗实录》卷324,同治十年十一月甲寅。
    [2]《清穆宗实录》卷332,同治十一年四月己卯;卷336,同治十一年七月壬辰。
    [3]《清穆宗实录》卷336,同治十一年七月癸未。
    [4]《清穆宗实录》卷366,同治十三年五月壬戌。
    [1]《清穆宗实录》卷348,同治十二年正月癸巳。
    [2]《科布多办事大臣(应为参赞大臣)清安、(帮办大臣)额尔庆额奏俄兵入科先事筹备折》,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27,第526页。
    [1]《伊犁将军金顺等奏请收回乌梁海属之阿勒台山一带游牧地片》,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卷31,第597页。另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4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131页。
    [2]《清德宗实录》卷160,光绪九年二月戊寅。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15—616页。
    [2]《清德宗实录》卷232,光绪十二年九月癸巳。
    [3]《清德宗实录》卷240,光绪十三年三月壬子。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4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388—389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1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45—648页。
    [2]《清德宗实录》卷243,光绪十三年五月戊辰。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4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358—360页。
    [4]《清德宗实录》卷243,光绪十三年五月戊寅。
    [1]刘锦棠:《刘襄勤公奏稿》卷13,马大正、吴丰培主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15-417页。
    [1]刘锦棠:《刘襄勤公奏稿》卷13,马大正、吴丰培主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416页。
    [2]《清德宗实录》卷245,光绪十三年七月辛巳。
    [1]《清德宗实录》卷250,光绪十三年十二月癸未。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18页,沙克都林扎布奏。
    [1]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1,《雷池集》,马大正、吴丰培主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09页。
    [2]《清德宗实录》卷267,光绪十五年二月癸卯。另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18-619页,沙克都林扎布奏。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19-620页,沙克都林扎布奏折。
    [2]《清德宗实录》卷274,光绪十五年九月甲寅。
    [1]巴尔鲁克山位于塔城西南,“袤延百余里”,地居伊犁、塔城、乌苏、精河往来要冲,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光绪九年(1883),中俄第二次勘分西北边界时,俄国以该地俄属哈萨克无地安插为由,强行“租借”该地,租期定为10年。光绪十九年九月,在中国政府的反复交涉和中国军民的坚决斗争下,俄国被迫同意归还巴尔鲁克山借地。九月初三日(1893年10月12日),中俄代表在塔城订立《中俄收回巴尔鲁克山文约》。不久,又订立《中俄管辖哈萨克等处条款》。依据这两个条约,中国政府从俄国人手中收回了巴尔鲁克山、额敉勒河南岸等处地方。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23-624页,额尔庆额奏折。
    [2]《清德宗实录》卷285,光绪十六年五月丁酉。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25页,额尔庆额奏片。
    [1]《清德宗实录》卷278,光绪十五年十二月甲戌。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4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460页,长顺奏折。
    [3]《清德宗实录》卷294,光绪十七年二月丁未。
    [4]《清德宗实录》卷295,光绪十七年三月庚寅。
    [1]《清德宗实录》卷297,光绪十七年五月丁亥。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30—631页,沙克都林扎布、额尔庆额、魁福会衔奏折。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30页,沙克都林扎布、额尔庆额、魁福会衔奏折。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30页,沙克都林扎布、额尔庆额、魁福会衔奏折。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30—631页,沙克都林扎布、额尔庆额、魁福会衔奏折。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31页,沙克都林扎布、额尔庆额、魁福会衔奏折。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31页,沙克都林扎布、额尔庆额、魁福会衔奏折。
    [1]《清德宗实录》卷313,光绪十八年闰六月庚申。
    [2]张荣、王希隆:《清末科塔借地之争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1期。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41页,春满奏折。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41页,春满奏折。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41—642页,春满奏折。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42页,春满奏折。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42—643页,春满奏折。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43页,春满奏折。
    [2]《清德宗实录》卷432,光绪二十四年十月甲辰。
    [1]《清德宗实录》卷491,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戊戌。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49页,瑞洵奏折。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49—650页,瑞洵奏折。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50—651页,瑞洵奏折。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51—652页,瑞洵奏折。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52页,瑞洵奏折。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53页,瑞洵奏折。另见《清德宗实录》卷498,光绪二十八年四月乙卯。
    [3]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3,《勉力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29页。
    [1]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3,《勉力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33页。《清德宗实录》卷504,光绪二十八年八月乙巳。
    [1]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3,《勉力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29—1130页。
    [2]《清德宗实录》卷506,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壬辰。
    [1]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3,《勉力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34页。
    [2]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3,《勉力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34—1135页。
    [1]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4,《岁寒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45—1146页。
    [2]《清德宗实录》卷508,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壬午。
    [3]《清德宗实录》卷511,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己巳。
    [4]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3,《勉力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33页。
    [1]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3,《勉力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33页。
    [2]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3,《勉力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33页。
    [1]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3,《勉力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33—1134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49—653页,瑞洵奏折。
    [3]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1,《雷池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15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57页,瑞洵奏折。另见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4,《岁寒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40页。
    [2]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4,《岁寒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42页。
    [3]《清德宗实录》卷510,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辛亥。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61页,瑞洵奏片。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65页,长庚等奏折。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65页,长庚等奏折。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65—666页,长庚等奏折。
    [1]《清德宗实录》卷515,光绪二十九年五月戊午。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70—672页,瑞洵奏折。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73—675页,春满奏折。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76—678页,英秀奏折。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86—689页,英秀奏折。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87页,英秀奏折。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87页,英秀奏折。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84页,瑞洵、英秀折。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86—689页,英秀奏折。
    [2]《清德宗实录》卷521,光绪二十九年九月甲辰。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88页,英秀奏折。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148页,瑞洵奏片。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79—683页,瑞洵奏折。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83—685页,瑞洵等折。
    [3]《清德宗实录》卷524,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乙卯。
    [4]杨钟羲:《科布多参赞大臣瑞洵传》,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15页。
    [5]瑞洵:《散木居奏稿·跋》,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17页。
    [6]参阅《清德宗实录》卷510,光绪二十八年十二月辛亥;卷511,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己巳。
    [1]参阅《清德宗实录》卷519,光绪二十九年七月戊申。
    [2]瑞洵:《密陈塔城电奏不免挟嫌及本城戍防满员清苦情形片》,《散木居奏稿》卷19,《造塔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70页。
    [3]关于同治、光绪年间涌入科布多乌梁海境内的哈萨克牧民的人数,史无确载。光绪八年(1882),科布多参赞大臣清安等奏称:“据哈萨克头目等禀称,哈民向隶塔城,现居科城者男妇老幼约计二万余人,均在乌梁海西北境内游牧,到处散居,其细数则难清查。”(参阅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光绪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5年影印本,卷30,第571页。)清安等所称2万余人,仅是流寓科布多境内,后为科城奏请收抚安插的哈萨克人数,即后来所谓的科属哈萨克人数,不包括在借地内居住的塔属哈萨克人数;光绪二十九年(1903)十一月,瑞洵奏称:“刻计新疆逃哈渐已陆续收回,搀住各旗哈众亦均待地安插,其阿拉克别克地方居住哈民前奉外务部函商,仍令迁移,现均遵照办理。合之科属旧管各鄂托克哈众,其名口约在四万以内,全须分别夏牧、冬牧择地安插。别旗蒙古既不能容,自未便强令同牧,致启争端,仍须安插乌梁海境内。现计哈众名数,转比乌梁海蒙古多至二万有余,地面日蹙,丁口日繁,殊有人满之虑。”(参阅瑞洵:《散木居奏稿》卷20,《《微管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82页。)瑞洵所称4万余人,则包括了科属哈萨克、从新疆等地收抚的所谓“逃哈”以及随同借地划归科布多管辖的哈萨克总人数。这一数字,据瑞洵的说法,比当地乌梁海土著人口多出2万余人,则当时阿尔泰乌梁海7旗的总人口,当在2万人以内,或者更少。另据何星亮先生的调查考证,阿尔泰乌梁海的人口数,乾隆年间收抚时约为2745户,以每户4人计,约有11000人左右。光绪年间的人口数未见记载。民国时期左右翼共有2700户,以每户5人计,约有13000余人。(参阅何星亮:《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47页。)综合上述材料,光绪时期阿尔泰乌梁海的人口数当在1—2万之间。
    [1]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1,《雷池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15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57页,瑞洵奏折。另见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4,《岁寒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40页。
    [1]长庚:《筹拟阿勒台山防守折》,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2页。另参阅《清德宗实录》卷225,光绪十二年三月甲寅。
    [2]陶模:《会商覆奏胡编修条陈边务折》,《陶勤肃公奏议遗稿》卷2;长庚:《筹拟阿勒台山防守折》。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957—961页;第1219—1231页。另见《清德宗实录》卷302,光绪十七年十月己酉。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52页,瑞洵奏折。
    [1]长庚:《筹拟阿勒台山防守折》,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0—1222页。
    [2]长庚:《筹拟阿勒台山防守折》,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2页。
    [1]长庚:《筹拟阿勒台山防守折》,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3页。
    [2]长庚:《筹拟阿勒台山防守折》,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4页。
    [1]长庚:《筹拟阿勒台山防守折》,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4—1227页。
    [1]长庚:《筹拟阿勒台山防守折》,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7—1228页。
    [2]长庚:《筹拟阿勒台山防守折》,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民出版社,1997年,第1228—1229页。
    [3]《清德宗实录》卷524,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王子。
    [1]瑞洵:《阿勒台设官分治仍应稍假财力片》,《散木居奏稿》卷20,《微管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77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97页,瑞洵奏折。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697页,瑞洵奏折。
    [1]瑞洵:《散木居奏稿》卷21,弥节集,《电陈筹议阿勒台接收事宜,请旨切谕春满速议勿延折》,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86页。
    [2]《清德宗实录》卷529,光绪三十年四月庚申。
    [3]《清德宗实录》卷529,光绪三十年四月辛酉。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709页,锡恒奏折。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723页,锡恒奏折。
    [1]《宫中档光绪朝奏折》,故宫文献特刊,第23辑,(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1975年,第796-798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6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影印本,第460—462页。
    [2]《清德宗实录》卷464,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丁卯。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6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影印本,第191页。
    [1]瑞洵:《密奏拟调旗兵暨办理蒙团请拨饷项片》,《散木居奏稿》卷3,《荷戈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36页。
    [2]瑞洵:《钦奉寄谕,谨遵办理并陈下情折》,《散木居奏稿》卷4,《筹笔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55页。
    [3]瑞洵:《遴派筹防处委员及开支津贴各项片》,《散木居奏稿》卷3,《荷戈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43页。
    [1]瑞洵:《请领火药办理清野情形片》,《散木居奏稿》卷3,《荷戈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37页。
    [2]瑞洵:《办理保甲情形片》,《散木居奏稿》卷3,《荷戈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39页。
    [3]瑞洵:《密奏拟调旗兵暨办理蒙团请拨饷项片》,《散木居奏稿》卷3,《荷戈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36页。
    [4]瑞洵:《筹办蒙团请留大员相助折》,《散木居奏稿》卷3,《荷戈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36—1037页。
    [5]《清德宗实录》卷466,光绪二十六年七月癸亥。
    [6]《清德宗实录》卷467,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乙丑。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185页,瑞洵奏折。
    [2]瑞洵:《密奏遵旨妥筹布置并陈管见折》,《散木居奏稿》卷3,《荷戈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37—1038页。
    [3]瑞洵:《请挪借商款办理蒙团暨拟招勇营片》,《散木居奏稿》卷3,《荷戈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38页。
    [4]瑞洵:《请领火药办理清野情形片》,《散木居奏稿》卷3,《荷戈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37页。
    [5]瑞洵:《密奏拟调旗兵暨办理蒙团请拨饷项片》,《散木居奏稿》卷3,《荷戈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36页。
    [1]瑞洵:《蒙团办齐请拨专款折》,《散木居奏稿》卷3,《荷戈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42页。
    [2]瑞洵:《蒙团办齐请拨专款折》,《散木居奏稿》卷3,《荷戈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41页。
    [3]瑞洵:《拟定军名暨现在筹防办法片》,《散木居奏稿》卷4,《《筹笔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53页。
    [1]瑞洵:《沥陈未能就地筹款实在情形折》(附清单),《散木居奏稿》卷4,《筹笔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50页。
    [2]瑞洵:《沥陈未能就地筹款实在情形折》(附清单),《散木居奏稿》卷4,《筹笔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49—1052页。
    [1]瑞洵:《蒙团办齐请拨专款折》,《散木居奏稿》卷3,《荷戈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41—1042页。
    [2]瑞洵:《挑练蒙兵应支饷需情形片》,《散木居奏稿》卷3,《荷戈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42—1043页。
    [3]《清德宗实录》卷473,光绪二十六年九月乙酉。
    [1]瑞洵:《覆陈科布多应办事宜请旨遵行折》,《散木居奏稿》卷6,《游刃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70页。
    [2]瑞洵:《拟派员往勘布渠片》,《散木居奏稿》卷6,《无药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00页。
    [1]瑞洵:《办理布伦托海渠工大概情形折》,《散木居奏稿》卷14,《岁寒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39页。
    [2]瑞洵:《台站遭灾亟筹赈济以恤蒙古折》,《散木居奏稿》卷3,《荷戈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033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212—216页,瑞洵奏折;另见瑞洵:《布伦托海渠屯各工告蒇请将用款开单报销折》,《散木居奏稿》卷21,《弥节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83—1184页。
    [2]瑞洵:《估计应办事宜所需经费约数折》,《散木居奏稿》卷11,《雷池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12—1114页。
    [1]瑞洵:《仰邀特旨酌拨经费尽心举办片》,《散木居奏稿》卷11,《雷池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16页。
    [2]瑞洵:《屯工需款请饬部拨折》,《散木居奏稿》卷16,《让贤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54页。
    [3]瑞洵:《需款急切,请敕户部妥议实在办法折》,《散木居奏稿》卷18,《棒喝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64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183—187页,瑞洵奏折;另见瑞洵:《需款急切,请敕户部妥议实在办法折》,《散木居奏稿》卷18,《棒喝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64—1166页。
    [1]瑞洵:《请仍筹拨屯田经费片》,《散木居奏稿》卷18,《棒喝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66页。
    [2]瑞洵:《布伦托海渠屯各工无法垫办片》,《散木居奏稿》卷24,《弃肋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208页;另见,《宫中档光绪朝奏折》,第26辑,故宫文献特刊,(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中华民国六十四年七月(1975年7月),第277—278页。(按:《宫中档光绪朝奏折》编者将该奏片认定为科布多参赞大臣连魁于光绪三十四年九月的奏片,是极为错误的。)
    [1]瑞洵:《散木居奏稿》卷11,《雷池集》,《请仍筹拨屯田经费片》:卷16,让贤集,《屯田局召募民勇片》,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19页、第1155页。
    [1]《宫中档光绪朝奏折》,第25辑,故宫文献特刊,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中华民国六十四年六月(1975年6月),第267—269页。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26辑,中华书局,1995年影印本,第642页,锡恒奏折;另参阅《清德宗实录》卷559,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丁丑。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55辑,中华书局,1995年影印本,第54页,锡恒奏折;另参阅《清德宗实录》卷555,光绪三十二年二月己酉。
    [1]《清德宗实录》卷559,光绪三十二年闰四月癸酉。
    [2]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524,藩部传第七,阿尔泰乌梁海,中华书局,1976年,第48册,第14525页。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55辑,中华书局,1995年影印本,第54—55页,锡恒奏折。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64辑,中华书局,1995年影印本,第102—103页,锡恒奏折。另参阅《清德宗实录》卷572,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庚辰。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55辑,中华书局,1995年影印本,第85—88页,锡恒奏折。另参阅 《清德宗实录》卷571,光绪三十三年三月辛丑。
    [3]《清德宗实录》卷576,光绪三十三年七月庚子。
    [4]《宣统政纪》卷21,宣统元年九月戊午。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26辑,中华书局,1995年影印本,第601—602页,锡恒奏折。另参阅《清德宗实录》卷593,光绪三十四年六月癸未。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717—718页,锡恒奏片。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55辑,中华书局,1995年影印本,第56—57页,锡恒奏折。另参阅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524,藩部传第七,阿尔泰乌梁海,中华书局,1976年,第48册,第14525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02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762—763页,锡恒奏折。另参阅《清德宗实录》卷575,光绪三十三年六月戊辰。
    [1]《清德宗实录》卷583,光绪三十三年十一月丙午。另参阅段续:《锡恒传略》,《新疆地方志》1998年第4期。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55辑,中华书局,1995年影印本,第55—56页,锡恒奏折。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93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877—878页,锡恒奏折。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93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949页,锡恒折。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93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949页,锡恒折。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93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951—952页,锡恒奏折。另参阅《清德宗实录》卷590,光绪三十四年四月癸酉。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93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950页,锡恒奏折。另参阅《清德宗实录》卷590,光绪三十四年四月癸酉。
    [3]《宣统政纪》卷31,宣统二年二月癸未。
    [1]《宫中档光绪朝奏折》,第25辑,故宫文献特刊,(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中华民国六十四年六月(1975年6月),第508—509页,连魁奏折。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570—572页。
    [3]段续:《锡恒传略》,载《新疆地方志》1998年第4期。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185页,瑞洵奏折。
    [2]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524,藩部传第七,阿尔泰乌梁海,中华书局,1976年,第48册,第14525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26辑,中华书局,1995年影印本,第642页,锡恒奏折。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第115辑,中华书局,1996年影印本,第183—187页,瑞洵奏折。另见瑞洵:《需款急切,请敕户部妥议实在办法折》,《散木居奏稿》卷18,《棒喝集》,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164—1166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上谕档。
    [2]《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5—1987年影印版。
    [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北京:中华书局,1995—1996年影印版。
    [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咸丰同治两朝上谕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影印版。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6]故宫文献特刊:《宫中档光绪朝奏折》(第1—26辑),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印行,民国六十二年(1973)六月——民国六十四年(1975)七月。
    [7]宝鋆等修:《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据中华民国十九年故宫博物院用抄本影印,1966年。
    [8]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2辑,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民国七十四年六月(1985年6月)影印本。
    [9]邢亦尘编:《清季蒙古实录》,呼和浩特: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蒙古史研究所,1981年10月。
    [10]马大正、吴丰培编:《清代新疆稀见奏牍汇编》(同治、光绪、宣统朝卷),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
    [11]中国历史地图集编辑组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八册·清时期),上海:中华地图学社出版,1975年第1版。
    [12]富俊纂:《科布多政务总册》,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6辑,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13]佚名辑:《乌里雅苏台志略》,中国方志丛书·塞北地方,第39号,台湾:成文出版社据不著纂修人名氏抄本影印,中华民国五十七年三月。
    [14]何秋涛著:《朔方备乘》,直隶官书局刊本。
    [15]张穆著:《蒙古游牧记》,同治六年寿阳祁氏刻本。
    [16]张荣铮等点校:《钦定理藩部则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17]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10月第1版。
    [18]魏源撰:《圣武记》,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2月第1版。
    [19]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9月第1版。
    [20]《中俄边界条约集》(俄文汉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年6月第1版。
    [21]许同莘、汪毅、张承棨编:《同治条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辑,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22]许同莘、汪毅、张承棨编:《光绪条约》,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辑,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印行。
    [23]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吴丰培辑:《科布多史料辑存》,中国文献珍本丛书,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2月第1版。
    [24]马大正、成崇德主编,吴丰培辑:《清末蒙古史地资料荟萃》,中国边疆史地资料丛刊·蒙古卷,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1990年1月第1版。
    [25]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理藩院资料辑录》,中国边疆史地资料丛刊·综合卷,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1988年10月第1版。
    [26]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中国边疆史地资料丛刊·新疆卷,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出版,1990年1月第1版。
    [27](清)会典馆编,赵云田点校:《钦定大清会典事例·理藩院》,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28]赵云田点校:《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29]包文汉整理:《清朝藩部要略稿本》,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2月第1版。
    [30]吴丰培辑:《乾嘉道三朝哈萨克史料》(科塔边务纪要),中央民族学院图书馆藏,1982年。
    [31]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新疆地方历史资料选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
    [32]松筠修:《钦定新疆识略》,李毓澍主编“中国边疆丛书”第1辑,台湾:文海出版社据光绪甲午(1894)仲春上海积山书局石印本影印。
    [33]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编:《清代中俄关系档案史料选编》(第三编),北京:中华 书局,1979年10月第1版。
    [34]杨楷校:《中俄交涉记》,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2辑,台湾: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3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哈萨克斯坦东方学研究所编:《清代中哈关系档案汇编》(二),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36]袁大化修、王树枬等纂:《新疆图志》,李毓澍主编“中国边疆丛书”第1辑,台湾:文海出版社据民国12年(1923)东方学会增补校正本影印,中华民国五十四年十二月(1965年12月)出版。
    [1]毛振发主编:《边防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2]李星主编:《边防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郑灿主编:《中国边防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4]郑灿、傅元祥主编:《中国近代边防史》(1840年—1919年),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4月第1版。
    [5]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经略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6]余太山主编:《西域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第2版。
    [7]赵云田主编:《北疆通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8]翁独键主编:《蒙古族简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
    [9]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蒙古族通史》编写组编著:《蒙古族通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年9月第1版。
    [10]乌云毕力格、成崇德、张永江编:《蒙古民族通史》(第4卷),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
    [11]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著:《新疆简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0年8月第1版。
    [12]谢晓钟著:《国防与外交》,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15辑,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影印本。
    [13]袁森坡著:《康雍乾经营与开发北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第1版。
    [14]马大正著:《边疆与民族——历史断面研考》,边疆史地丛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15]马大正、刘逖著:《二十世纪的中国边疆研究——一门发展中的边缘学科的演进历程》,边疆史地丛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修订版。
    [16]马大正、成崇德主编:《卫拉特蒙古史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5月第1版。
    [17]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的边疆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丛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4月第1版。
    [18]马汝珩、马大正主编:《清代边疆开发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11月第1版。
    [19]马大正主编:《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2月第1版。
    [20]成崇德主编:《清代西部开发》,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21]赵云田著:《清代蒙古政教制度》,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11月第1版。
    [22]赵云田著:《中国边疆民族管理机构沿革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12月第1版。
    [23]赵云田著:《中国治边机构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版。
    [24]赵云田著:《清代治理边陲的枢纽——理藩院》,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25]张羽新著:《清代前期边政史论》,边疆史地丛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
    [26]吕一燃主编:《中国边疆史地论集》,边疆史地丛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年3月第1版。
    [27]阿拉腾奥其尔、阎芳编著:《清代新疆军府制职官传略》,边疆史地丛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28]张永江著:《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变迁为中心》,边疆史地丛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
    [29]杜荣坤、白翠琴著:《西蒙古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年9月第1版。
    [30]苏德毕力格著:《晚清政府对新疆、蒙古、西藏政策研究》,蒙古史研究211丛书,卷三,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第1版。
    [31]曾问吾著:《中国经营西域史》,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52辑, 台湾: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民国二十五年(1936)版。
    [32]卓宏谋著:《蒙古鉴》,北京:养龢书屋,民国二十四年增订版。
    [33]李毓澍著:《外蒙政教制度考》,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8年再版。
    [34]方英楷主编:《中国历代治理新疆国策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35](日)田山茂著、潘世宪译:《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36](苏)符拉基米尔佐夫著、刘荣焌译:《蒙古社会制度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7]孙喆著:《康雍乾时期舆图绘制与疆域形成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
    [38]杨强著:《清代蒙古族盟旗制度》,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39]宝音朝克图著:《清代北部边疆卡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
    [40]马长泉著:《清代卡伦制度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
    [41]刘文鹏著:《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
    [42]吕一燃主编:《中国近代边界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4月第1版。
    [43]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沙俄侵华史》(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
    [44]郭绳武、陈华主编:《沙俄侵略中国西北边疆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
    [45]复旦大学历史系《沙俄侵华史》编写组编:《沙俄侵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12月第1版。
    [46]吉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沙俄侵华史简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6年4月第1版。
    [47]特布信、郝为民主编:《沙俄侵略我国蒙古地区简史》,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48][俄]伊·费·巴布科夫著,王之相译:《我在西西伯利亚服务的回忆(1859-1875年)》,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3年11月第1版。
    [49][苏]A.普罗霍罗夫著,北京印刷三厂工人理论组、近代史所《沙俄侵华史》编写组、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研究室译:《关于苏中边界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12月第1版。
    [50][俄]M.A.捷连季耶夫著,新疆大学外语系译:《征服中亚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10月第1版。
    [51][英]R.K.L.奎斯特德著,陈霞飞译:《1857—1860年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12月第1版。
    [52][美]巴巴拉·杰拉维奇著,福建师范大学外语系编译室译:《俄国外交政策的一世纪(1814-1914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11月第1版。
    [53][美]乔治·亚历山大·伦森编,杨诗浩译:《俄国向东方的扩张》,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年2月第1版。
    [54][美]安德鲁·马洛泽莫夫著,本馆翻译组译:《俄国的远东政策(1881-11904年)》,北京:商务印书馆,1977年7月第1版。
    [55]程发轫著:《中俄国界图考》,(台湾)蒙藏委员会,中华民国五十八年九月(1969年9月)初版。
    [56]胡良珍著:《中俄疆界问题之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6年4月第1版。
    [57]厉声著:《中俄伊犁交涉》,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
    [58]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俄关系史研究室、兰州大学历史系编:《中俄关系史论文集》,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
    [59]何星亮著:《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7月第1版。
    [60]何星亮著:《边界与民族——清代勘分中俄西北边界大臣的察合台、满、汉五件文书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
    [61]该简史编写组著:《哈萨克族简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2]姜崇仑主编:《哈萨克族历史与文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63]贾合甫·米尔扎汗著,夏里甫罕·阿布达里译:《哈萨克族历史与民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64]贾合甫·米尔扎汗著,何星亮、纳比坚·穆罕默德汗译:《哈萨克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
    [65]苏北海著:《哈萨克族文化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66]纳比坚·穆罕默德汗著:《哈萨克历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67]纳比坚·穆罕默德汗著:《清朝时期的哈萨克族》,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丛书编辑组编著:《哈萨克族社会历史调查》,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69]马大正、冯锡时主编:《中亚五国史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2月第1版。
    [70][日]佐口透著,凌颂纯译:《18—19世纪新疆社会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71]金春子、王建民编著《中国跨界民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年9月第1版。
    [72]郑成加、胡那皮亚等编著:《新疆哈萨克族迁徙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73]噶桑勒协著、吴均译:《察罕呼图克图衮噶嘉勒赞传》,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1]毛振发:《论清代边防及晚清边防危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3年第2期。
    [2]冯锡时:《略论清代西北地区的卡伦》,《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78年第1期。
    [3]于福顺:《清代新疆卡伦述略》,《历史研究》1979年第1期。
    [4]吴文衔:《清代前期呼伦贝尔的边防问题》,《北方论坛》1980年第1期。
    [5]刘邦厚:《1861年后清政府在黑龙江右岸的巡边活动》,《北方论坛》1980年第3期。
    [6]袁森坡:《康熙的北部边防政策与措施》,《清史论丛》(第4辑),中华书局,1982年版。
    [7]马越山:《黑龙江卡伦考略》,《黑河学刊》1983年第4期。
    [8]马越山:《清代黑龙江卡伦始设于康熙朝考辩》,《黑河学刊》1984年第2期。
    [9]栗振复:《乾隆防御沙俄侵略的措施》,《历史档案》1983年第3期。
    [10]方杰:《清代奉天沿边卡伦考略》,《社会科学动态》1985年第2期。
    [11]胡宝林:《试论清代黑龙江边防》,《北方论坛》1985年第5期。
    [12]关克笑:《清代吉林地区卡伦概述》,《历史档案》1985年第4期。
    [13]齐钧:《清代的边境卡伦制度》,《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14]赵云田:《<清代的边境卡伦制度>一文质疑》,《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学报》1986年第3期。
    [15]姜涛:《清代中国北部沿边卡伦设置及沿边卡伦路》,《北方文物》1992年第4期。
    [16]吕一燃:《伊犁索伦营卡伦的变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报告》1992年第3、4期。
    [17]汤洪庆:《清代黑龙江地区卡伦贸易考述》,《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1期。
    [18]李之勤:《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清代西北边疆的巡边制度和巡边路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
    [19]宝音朝克图:《清朝边防中的三种巡视制度解析——“卡兵巡查”、“巡查卡伦”、“察边”之区别与联系》,《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
    [20]宝音朝克图:《清代卡伦官兵的坐卡制度解析》,《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1]宝音朝克图:《清代蒙古地区卡伦设置时间考——以漠北地区为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22]马长泉:《卡伦的起源及类型问题》,《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
    [23]马长泉:《清代新疆卡伦职能简介》,《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24]马长泉:《清代前期巡边制度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第2期。
    [25]周学军、刘焕峰:《中俄勘分西北边界与科布多西路八卡伦的两次内迁》,《西域研究》2003年第3期。
    [26]周学军、白剑光《清代科布多西路的哈喇塔尔巴哈台卡伦设置考》,《历史档案》2007年第2期。
    [27]陈国干:《清代蒙古盟旗制度的来源和性质》,《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第1期。
    [28]文轩:《清代的盟旗制度》,《阴山学刊》1988年第2期。
    [29]佟佳江:《清代盟旗制度与吉林省的行政建置》,《北方民族》1989年第1期。
    [30](日)冈洋树:《清朝在喀尔喀蒙古建立盟旗制度的过程——以牧地问题为中心》,《世界民族》1989年第3期。
    [31]吕一燃:《阿勒坦诺尔乌梁海历任总管考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89年第6期。
    [32]乌力吉:《试论清代盟旗制》,《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第3期。
    [33]周学军、白剑光《扎哈沁部编旗数目考》,《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34]杨强:《简论盟旗制度》,《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5]牛海桢:《简论清代蒙古族地区的盟旗制度》,《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6]李婧:《清代的盟旗制度》,《前沿》2006年第7期。
    [37]李帝:《试论盟旗制度在喀尔喀蒙古顺利推行的原因》,《昌吉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38]周竞红:《清末民国时期内蒙古地区政区管理体制变迁及对蒙古族的影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39]金峰:《清代蒙古台站的管理机构》,《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
    [40]金峰:《清代内蒙古五路驿站》,《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
    [41]金峰:《清代外蒙古北路驿站》,《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2期。
    [42]金峰:《清代新疆西路台站》(一、二),《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1、2期。
    [43]金峰:《清代蒙古台站的产生与命名》,《内蒙古地名》1981年第1期。
    [44]韩儒林:《清代蒙古驿站方位》,《北方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1981年第5期。
    [45]赵云田:《清代蒙古台站考述》,《清史研究集》1986年第5期。
    [46]邢亦尘:《清代蒙古驿政》,《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3年第2期。
    [47]潘志平:《清代新疆的交通和邮传》,《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年第1期。
    [48]刘文鹏:《论清代新疆台站体系的兴衰》,《西域研究》2001年第4期。
    [49]刘文鹏:《清代驿传体系的近代转型》,《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
    [50](俄)维纽科夫:《准噶尔边区居民考》(马曼丽译),《新疆大学学报》1980年第3期。
    [51]苏北海:《沙俄对哈萨克小帐的侵略》,《新疆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
    [52]苏北海:《沙俄对中国哈萨克族中帐的侵略》,《新疆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53]苏北海:《沙俄对中国哈萨克大帐的侵略及人民的抗俄斗争》,《新疆大学学报》1983 年第3期。
    [54]王希隆:《乾嘉时期清政府对哈萨克族之关系与政策》,《新疆大学学报》1984年第1期。
    [55]何星亮:《解放前阿勒泰哈萨克族社会历史调查报告》,《新疆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
    [56]洪涛:《简论阿布赉汗》,《伊犁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第3期。
    [57]洪涛:《评乾隆皇帝的哈萨克政策》,《西域研究》2000年第3期。
    [58]段续:《哈萨克进入阿勒泰时间考》,《新疆文史》1998年第1期。
    [59]张荣:《清代阿尔泰地区哈萨克源流述论》,《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60]房若愚:《新疆哈萨克族人口规模变迁及分布》,《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61]巴哈提·依加汉:《清末哈萨克族向伊犁东路段迁居及其社会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
    [62]郭欣婷:《浅析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前后与哈萨克诸部的关系》,《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63]刘海燕:《从清朝与哈萨克族的关系透视其边疆民族政策》,《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64]李刚:《清末民初新疆与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族人口变迁刍议》,《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65]何星亮:《中俄科塔边界谈判研究》,《西域研究》1999年第1期。
    [66]何星亮:《清代科布多玛呢图噶图勒干卡伦侍卫的一件汉、察合台文文书研究》,《西域研究》1998年第1期。
    [67]张权:《<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与科布多参赞大臣辖境的变迁》,《新疆地方志》2004年第4期。
    [68]张宗海:《中俄边界沿革史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4期。
    [69]厉声:《近代中国边界变迁与边疆问题》(一、二),《百年潮》2007年第9、10期。
    [70]樊明方:《19世纪60年代中俄西段边界的划定》,《历史档案》2007年第2期。
    [71]郭美兰:《清代布伦托海办事大臣的设立及其裁撤》,《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3期。
    [72]吐娜:《伊犁厄鲁特营的戍边》,《西域研究》2002年第3期。
    [73]佟克力:《清代伊犁驻防索伦营始末》,《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74]李俊梅、高颖《清代伊犁索伦营考》,《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2年第4期。
    [75]吐娜:《清代塔尔巴哈台额鲁特十苏木的戍守和开发》,《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1期。
    [76]张永江、叶雪冬:《清季科布多塔城地区借地问题》,《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77]张荣、王希隆:《清末科塔借地之争述论》,《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第1期。
    [78]段续:《锡恒传略》,《新疆地方志》1998年第4期。
    [79]杨士宏:《棍噶扎勒参在卫拉特蒙古地区遗事述论》,《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1期。
    [80]管守新:《棍噶扎拉参活佛传略》,《西域研究》2008年第2期。
    [81]邢亦尘:《略论清末蒙古地区的新政》,《内蒙古社会科学》1986年第3期。
    [82]赵云田:《清末边疆地区新政举要》,《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4期。
    [83]乌云格日勒:《清末内蒙古的地方建置与筹划建省“实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1期。
    [84]苏德:《试论晚清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1年第3期。
    [85]苏德:《晚清筹边改省奏议与治边政策概论》,《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86]赵云田:《清末新政期间的“筹蒙改制”》,《民族研究》2002年第5期。
    [87]齐清顺:《论清末新疆“新政”——新疆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开端》,《西域研究》2000年第3期。
    [88]樊明方:《清末外蒙新政述评》,《西域研究》2005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