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人群 生存境遇与香港视野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一篇关于香港电视连续剧的文化研究论文。论者通过“表征—意象—意识形态”的整体框架,对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香港电视连续剧中的二元人物符号、生存境遇意象以及香港视野进行分层次论述,试图从电视剧的直观图象入手,以具体的历史视角,发掘出简单图象背后暗藏的历史语境,并建立起它们之间实现的途径。
     论文分为四章:其中,第一章是导语,梳理文化研究的理论发展及香港电视、电视连续剧的大致脉络,提出论文的理论目标;第二章从表征层面探讨香港电视连续剧中的二元人物符号;第三章从意象层面分析香港电视连续剧中的生存境遇;第四章从意识形态角度挖掘香港电视连续剧背后透射出的香港视角,包括香港意识、香港身份和香港边界。最后是结语,通过前章不同层次的论述,解析香港电视连续剧的总体特征。
     本文的结论是:1)通过“二元人物—生存境遇—意识形态”的结构,香港电视连续剧讲述的是“香港人存在的故事”,其实质是香港人对生存的描绘与选择。2)香港电视连续剧总是与当下的历史语境相联系,但是它是去政治化的。3)作为文化工业的产物,香港电视连续剧表现出消费性关系和重复的特质。
This dissertation deals with the topic of Hong Kong TV play series on cultural studies. With the overall frame of "Representation-Image-Ideology", the dissertation offers a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symbol of binary modes of characters, the image of existing circumstances and the vision of Hong Kong in Hong Kong TV play series from the end of 1970s. And it tries to feature out the historical context behind audio-visual symbol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There are four chapters of the dissertation. The Chapter On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studies theories, of Hong Kong TV industry and TV series, the thoerical topics of the dissertation included also. Chapter Two is devoted to the symbols of binary modes of characters in Hong Kong TV play series with the angel of representation. Chapter Three is for the existing circumstances with the angel of iamge. Chapter Four is for the vision of Hong Kong behind these TV play series with the angel of ideology, including the consciousness, the identity and the border of Hong Kong city. The Conclussion,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Hong Kong TV play series.The details as follows:1) The narrative content of Hong Kong TV play series is "the story of existence of Hong Kong people"-that is to say- the description and choices of existence.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ng Kong TV play series and concret historical context is very tight but less interference from the factor of politics.3) As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al indust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ong Kong TV play series are consumption and reprodution.
引文
(1) 苗棣 李黎丹:《美国电视的约束机制》,,《现代传播》2004年第4期
    (2) 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 鲍贵 陈光明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3页
    (3) 郭娜:“广告商追捧的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新周刊》2004年3月号
    (4) 香港自1991年10月以来,改以设置个人收视纪录系统来计算电视节目的平均收视。所谓收视率的点数,并非代表一般人所认为的收视百分比,而是代表一定数量的观众。而就目前来讲平时大家所说的收视一点则代表约65810名观众。
    (5) 苏轮机 钟庭耀主编:《电视节目欣赏指数:香港经验》,电视节目欣赏指数调查顾问团2001年3月出版,35页
    (6) 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 鲍贵 陈光明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1页
    (7) 戴维·莫利 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第1页
    (8) 谭万基:“没有陌生人的世界”,陈清侨主编:《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态》,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01页
    (9) 署名文章“香港电视剧的世俗品格”,1998年8月27日《戏剧电影报》
    (10) 署名文章“香港电视剧为何好看”,1998年7月23日《文艺报》
    (11) 程青松:“香港制造与黄金时代的记忆”(代序),曾子航主编:《香港制造—香港电视连续剧黄金20年珍藏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9月版,3页
    (12) 澄雨:“谁持彩练当空舞 赤橙黄绿青蓝紫——一个关于长篇电视剧的paradigm”,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07页
    (13) 舒寡:“《变色龙》的两个系统”,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13页
    (14) 苏轮机 钟庭耀主编:《电视节目欣赏指数:香港经验》,电视节目欣赏指数调查顾问团2001年3月出版,37页
    (15) 马杰伟:“再造香港:集体记忆、文化身份和普及电视”,《传播文化》1998年第3期,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研究所,1998年7月出版
    (16) 马杰伟:“电视文化的历史分析(节选)”,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685页
    (17) 马杰伟:“文化认同的逻辑”,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40页
    (18) 李欧梵:《寻回香港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版,92页
    (19) 梁款:“小箱子的故事一看看电视长篇剧”,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20、121页
    (20) 梁文道:“越来越热闹的香港 越来越寂寞的黄沾”,《南方周末》2004年12月2日
    [21] 梁丽娟:“电视文化与港人身份变迁”,李少南编:《香港传媒新世纪》,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172、173页
    [22] 相关资料参见《电视制作》,“香港广播七十五年—口述历史座谈会”七月廿六日,香港电台举办,资深电视人邝凯迎、萧若元、蔡和平和黄敬强任嘉宾。
    [23] 陈光与:“译序:文化研究在英国的历史变动轨迹”,Michael Gurevitch,Tony Bennett,James Curran,Janet Woollacott编:《文化、社会与媒体:批判性观点》,陈光与 方孝谦召集与校订,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4月版,13页
    [24]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罗刚 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70页
    [25] 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研究:两种范式”,罗刚 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65页,
    [26] 理察德·约翰生:“究竟什幺是文化研究”,罗刚 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8页
    [27] 罗刚 刘象愚:“前言: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论与方法”,罗刚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2页
    [28] 陈光与:“译序:文化研究在英国的历史变动轨迹”,Michael Gurevitch,Tony Bennett,James Curran,Janet Woollacott编:《文化、社会与媒体:批判性观点》,陈光与 方孝谦召集与校订,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4年4月版,2页
    [29] 多米尼克 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16页
    [30] 廖炳惠:“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媒体、消费大众、跨国公共领域”,《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郑树森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3页
    [31]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 王晓钰 刘北城 宋伟杰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版,187页
    [32] 布鲁纳:《国家与统治》,Bruenn,1943,s.386ff,转引自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 王晓钰 刘北城 宋伟杰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版,5页
    [33]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 王晓钰 刘北城 宋伟杰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版,32页、59页
    [34] 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二卷,顾良译,施康强校,三联书店2002年5月版,75、73页
    [35]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 王晓钰 刘北城 宋伟杰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版,191页
    [36] 邵健伟:“褪色的社区:都市重建计划下的春秧街”,郭恩慈编:《香港空间制造》,香港:Crabs Company Ltd.,1998,页122-149,页138
    [37] 沃纳·塞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版,4页
    [38] 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12月版,52页
    [39] 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168页
    [40] 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169页
    [41] 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版,390页
    [42] 吴俊雄 张志伟:“导言:阅读香港普及文化”,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7页
    [43] Theodor W. Adomo: 《The Culture Industry》,,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 M. Bernstein, First published 1991 by Routledge, page 158
    [44] 马杰伟:“文化认同的逻辑”,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138页,
    [45] Robert C.Allen编:《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李天铎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9月版,106页
    [46] 丘静美:“跨越边界—香港电影中的大陆显影”,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127页
    (1) Arley Gray,Della Summers主编:《朗文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2年5月版
    (2) James A. H. Murray, Henry Bradley, W. A. Craigie and C. T. Onions主编: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cond Edition Volume Ⅻ, Clarendon Press, Oxford, 1989, p399
    (3) 孙筑瑾:“中英抒情诗歌中情与景相关呈现模式的比较”,李达三 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264页
    (4) 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 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12月版,7页、8页
    (5) 饶芃子:《比较诗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版,78页
    (6) 澄雨:“谁持彩练当空舞 赤橙黄绿青蓝紫——一个关于长篇电视剧的paradigm”,吴俊雄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04页
    (7) 澄雨:“谁持彩练当空舞 赤橙黄绿青蓝紫——一个关于长篇电视剧的paradigm”,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08页
    (8) 马杰伟:“文化认同的逻辑”,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140页
    (9) 胡民广:《电视编剧指南》,香港明窗出版社,151页,
    (10) 涨美君:“回归之旅—八十年代以来香港流行曲中的家国情”,陈清侨编:《情感的实践—香港流行歌词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52、55页
    (11) 丘静美:“跨越边界—香港电影中的大陆显影”,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132、133页
    (12) 陈锦华 梁丽清:“社会政策与‘积极不干预’”,谢均才编:《我们的地方 我们的时间 香港社会新编》,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318页、336页
    (13) 季德琳:“全球化与地区经济整合:香港个案”,谢均才编:《我们的地方 我们的时间 香港社会新编》,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216页
    (14) 张定准:“香港草根阶层分析”,《当代中国政治研究通讯》2004年第3期
    (15) 王志铮:“阶层与阶级”,谢均才编:《我们的地方 我们的时间 香港社会新编》,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127页
    (16) 李欧梵:《寻回香港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版,27页
    (17) 费勇:《言无言》,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9年4月版,85页
    (18)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沙·巴利 阿·薛施蔼编:《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 1980年11月版,102页
    (19) Claude Levi-Strauss,: L'Anthropologie structurale, Paris, 1985, p280
    (20) 澄雨:“谁持彩练当空舞 赤橙黄绿青蓝紫——一个关于长篇电视剧的paradigm”,吴俊雄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07页
    [21] 克里斯蒂娜·格莱得希尔:“文类与性别:肥皂剧个案分析”,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版,393页
    [22] J.Fiske&J.Hartley:《解读电视》,郑明椿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3 年12月版,37、38页
    [23] 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 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 2003年11月版,15页
    (1) J.Fiske&J.Hartley:《解读电视》,郑明椿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12月版,9页
    (2) 彼得·布鲁克:《文化理论词汇》,王志强、李根芳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 2003年10月版,208页
    (3) 梁丽娟:“电视文化与港人身份变迁”,李少南编:《香港传媒新世纪》,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181页
    (4) 谢均才:“历史视野下的香港社会”,谢均才主编:《我们的地方 我们的时间—香港社会史新编》,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7页
    (5) 蔡益怀:《港人叙事—八、九十年代香港小说中的“香港形象”与叙事范式》,香港作家协会2001年版,23页
    (6) 《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7年7月版,450页
    (7) (唐)李延寿:《南史》卷七十五“隐逸上”,中华书局 1975年6月版,1856页
    (8) 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三联书店 2001年6月版,228页、233页
    (9) 陈平原:《千古文人侠客梦》,新世界出版社 2002年9月,154、256页
    (10) 张美君:“回归之旅—八十年代以来香港流行曲中的家国情”,陈清侨编:《情感的实践—香港流行歌词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55页
    (11) 沃纳·塞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翻译,华夏出版社 2003年版,84页
    (12) 张美君:“回归之旅—八十年代以来香港流行曲中的家国情”,陈清侨编:《情感的实践—香港流行歌词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63页
    (13) 王赓武:《香港史新编》,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7年7月版,865页
    (14) 谢均才:“历史视野下的香港社会”,谢均才主编:《我们的地方 我们的时间—香港社会史新编》,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23页、25页
    (15) 吕大乐:《唔该埋单!一个社会学家的香港笔记》,香港闲人行 1997版,页49-52
    (16) 张美君:“回归之旅:八十年代以来香港流行曲中的家国情”,陈清侨主编:《情感的实践: 香港流行歌词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50页
    (17) 舒寡:“电视不再神秘:《变色龙》的两个系统”,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122、123页
    (18) 张美君:“回归之旅:八十年代以来香港流行曲中的家国情”,陈清侨主编:《情感的实践:香港流行歌诃研究》,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52页
    (19) 本文原为英文论文“A Thick Description of Electronic Memory”,曾在台湾辅仁大学《第五届电影电视录像国际学术会议》(台湾,1997年5月)以及国际传播协会周年会议(加拿大,1997年5月)中宣读。中文撮要曾刊于《二十一世纪》(一九九七年六月号)。
    (20) 严家炎:《严家炎论小说》,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2年4月版,341页
    [21] 谷淑美:“文化、身份与政治”,谢均才主编:《我们的地方 我们的时间—香港社会史新编》,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366页
    [22] 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46页
    [23] 别林斯基:《普希金作品集》第五篇论文,《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 1958年版,51页
    [24] 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127页
    [25] J.Fiske&J.Hartley:《解读电视》,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12月第一版,30页
    [26] 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7月版,276、294页
    (1) 香港电视咨询委员会第9次报告书:1981年7月—1982年12月,香港政府印书局印,11页,
    (2) 陈世光:《香港大众传播产业概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6月版,150页
    (3) 苏轮机 钟耀庭主编:《节目欣赏指数:香港经验》,电视节目欣赏指数调查顾问团2001年3月版,35页
    (4) 梁款:“小箱子的故事:看看电视长篇剧”,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127页
    (5) 冼玉仪:“六十年代—历史概览”,田迈修、颜淑芬编:《香港六十年代》,香港艺术中心1995年版,页80-83,页83
    (6) 吕大乐:《唔该,埋单!一个社会学家的香港笔记》,香港闲人行 1997版,页20-30,页30
    (7) 吴俊雄:“寻找香港本土意识”,《明报月刊》,1998年3月,页23-29,页23
    (8)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年9月版,38、37页
    (9)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年4月版,179、180页
    (10)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 1997年7月版,38、39页
    (11) 朱伟志、陈荣生:“家庭:一个本土化的视角”,谢均才主编:《我们的地方 我们的时间—香港社会史新编》,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79页、85页
    (12) 澄雨:“小人物看世界—粤语喜剧片的意识形态”,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 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162页
    (13) 李明枋:“香港家庭的组织和变迁”,乔建编:《中国家庭及其变迁》,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暨亚太研究所1991年版
    (14) 戴维·莫利 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87、88页
    (15) 李欧梵:《寻回香港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7月版,91、92页
    (16) 罗永生:“以管理主义转化殖民主义”,罗永生编:《谁的城市?—战后香港的公民文化与政治论述》,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17) 孔诰烽:“论说六七—恐左意识底下的香港本土主义、中国民族主义与左翼思潮”,罗永生编:《谁的城市?—战后香港的公民文化与政治论述》,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18) 叶荫聪:“本地人从哪里来?—从《中国学生周报》看六十年代的香港想象”,罗永生编:《谁的城市?—战后香港的公民文化与政治论述>,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 尉迟秀:“浮城旧梦:香港电视悲欢录!”,南方日报,2002-12-06
    (20) 马伟杰:“文化认同的逻辑”,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 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41页
    [21] Walter Yust主编:Encyclopaedia Briannica Vol. 3, Encyclopaedia Briannica, Ltd, London, 1957年版,897页
    [22]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1961, 1970, 1975, 1000页
    [23] 《大公报》,1979年3月5日,转引自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17页
    [24] 梁款:“小箱子的故事—看看电视长篇剧”,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22页
    [25] 韩丽珠:“输水管森林”,许子东编:《香港短篇小说选 1996-1997》,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1月版,25页
    [26] 叶荫聪:“本地人从哪里来—从<中国学生周报>看六十年代的香港想象”,罗永生编《谁的城市—战后香港的公民文化与政治论述》,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20页
    [27] 郎天(香港):“你想周星驰OUT?等多十年啦”,《南方都市报》,2005年1月15日
    [28] 《参考消息》,1985年4月16日
    [29] 张振东等主编:《香港广播电视发展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7年3月版,149页
    [30] 本文原为英文论文“A Thick Description of Electronic Memory”,曾在台湾辅仁大学《第五届电影电视录像国际学术会议》(台湾,1997年5月)以及国际传播协会周年会议(加拿大,1997年5月)中宣读。中文撮要曾刊于《二十一世纪》(一九九七年六月号)。
    [31] 叶荫聪:“边缘与混杂的幽灵—谈文化评论中的‘香港身份’”,陈清侨主编:《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态》,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31页
    [32] 在“蝴蝶夫人”挥之不去的阴影之中,西方人以各种文化形式塑造了—系列亚裔女子形象,成为他们喜闻乐见的东方代名词,著名的包括龙女(The Dragon Lady),苏丝黄(Suzy Wong)、艺妓(The Geisha Girl)等。在千篇一律的再现过程中,亚裔女人被物化,成为带有异国情调并具性意味的神秘符号。
    [33] Mathew Turner,: "60s/90s: Dissolving the People," Transporting the Emporium: Hong Kong Art and Writing Through the Ends of Time (Canada: Canadian Magazine Publishers' Association, c1997), pp. 80-107, p. 84.
    (1) 舒寡:“《变色龙》的两个系统”,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修订版,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123页
    (2) 谢均才:“历史视野下的香港社会”,谢均才编:《我们的地方 我们的时间 香港社会新编》,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32页
    (3)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绪东编,陈清侨等译,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523页、399页
    (4) Ackbar Abbas: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63-90, pp. 70-71.
    (5) 马杰伟:“香港历史的删节与创造”,《明报》,1996年8月29日
    (6) 斯图亚特·霍尔:“编码解码”,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版,347页
    (7) 胡民广:《电视编剧指南》,明窗出版社1989年版,88页
    1、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张永喜 鲍贵 陈光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2、苏轮机 钟庭耀主编:《电视节目欣赏指数:香港经验》,电视节目欣赏指数调查顾问团2001年3月出版
    3、戴维·莫利 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翻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版
    4、陈清侨主编:《文化想象与意识形态》,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陈清侨主编:《身份认同与公共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6、陈清侨主编:《情感的实践》,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7、罗永生主编:《战后香港的公民文化与政治论述》,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罗卡 吴昊 卓伯棠合著:《香港电影类型论》,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吴俊雄 张志伟编:《阅读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0、谢均才主编:《我们的地方 我们的时间—香港社会史新编》,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11、罗金文等编:《香港经济:非经济学读本》,牛津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12、陈洁华等编:《性与性别:从属、不公、差异、越界》,牛津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3、李少南编:《香港传媒新世纪》,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2003年出版
    14、郭恩慈编:《香港空间制造》,香港Crabs Company Ltd.1998年出版
    15、吕大乐:《唔该埋单!一个社会学家的香港笔记》,香港闲人行1997出版
    16、陈世光:《香港大众传播产业概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1年6月版
    17、胡民广:《电视编剧指南》,明窗出版社1989年版
    18、田迈修 颜淑芬编:《香港六十年代》,香港艺术中心1995年出版
    19、乔建编:《中国家庭及其变迁》,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暨亚太研究所 1991年出版
    20、张振东等主编:《香港广播电视发展史》,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3月版
    21、香港电视咨询委员会:《香港电视咨询委员会第8次报告书:1980年1月 —1981年6月》,香港政府印书局印
    22、香港电视咨询委员会:《香港电视咨询委员会第9次报告书:1981年7月—1982年12月》,香港政府印书局印
    23、香港电视咨询委员会:《香港电视咨询委员会第10次报告书:1983年1月—1984年6月》,香港政府印书局印
    24、香港电视咨询委员会:《香港电视咨询委员会第11次报告书:1984年7月—1985年12月》,香港政府印书局印
    25、香港电视咨询委员会:《香港电视咨询委员会第12次报告书:1986年1月—1987年8月》,香港政府印书局印
    26、谢志文:《香港广播事业概论》,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81年2月版
    27、蔡益怀:《港人叙事—八、九十年代香港小说中的“香港形象”与叙事范式》,香港作家协会2001年版
    28、吕大乐:《普及文化在香港》,香港曙光出版社1983年版
    29、马杰伟:《电视与文化认同》,香港突破出版社1996年版
    30、马杰伟:《电视战国时代》,香港次文化堂1992年出版
    31、马杰伟:《解读普及媒介》,香港次文化堂1996年出版
    32、许子东编:《香港短篇小说选1994-1995》,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版
    33、许子东编:《香港短篇小说选1996-1997》,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版
    34、《香港年鉴:1990》,香港新闻处1991年版
    35、《香港年鉴:1991》,香港新闻处1992年版
    36、《香港年鉴:1993》,香港新闻处1994年版
    37、周蕾:《写在家国以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8、廖炳慧主编:《回顾现代文化想象》,台湾时报文化1995年版
    39、王庚武:《香港史新编》,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年7月版
    40、李欧梵:《寻回香港文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版
    41、郑树森编:《文化批评与华语电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
    42、Michael Gurevitch, Tony Bennett, James Curran, Janet Woollacott编:《文化、社会与媒体:批判性观点》,陈光与 方孝谦召集与校订,远流出版事业股 份有限公司 1994年4月版
    43、J.Fiske&J.Hartley:《解读电视》,郑明椿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3年12月第一版
    44、Robert C.Allen编:《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李天铎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9月第一版
    45、曾子航主编:《香港制造—香港电视连续剧黄金20年珍藏版》,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年9月版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12月版
    47、New Left Review编:《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文选》,徐平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6月第一版
    48、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版
    49、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 王晓钰 刘北城 宋伟杰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1月版
    50、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11月版
    51、费尔南·布罗代尔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顾良译,施康强校,三联书店2002年5月版
    52、沃纳·塞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郭镇之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1月版
    53、Arley Gray,Della Summers编:《朗文英汉双解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2年5月版
    54、李达三 罗钢主编:《中外比较文学的里程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12月版
    55、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年12月版
    56、饶芃子:《比较诗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版
    57、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沙·巴利 阿·薛施蔼编:《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 1980年11月版
    58、费勇:《言无言》,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4月版
    59、彼得·布鲁克:《文化理论词汇》,王志强、李根芳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2003年10月版
    60、《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7月版
    61、(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6月版
    62、约翰·汤姆林森:《全球化与文化》,郭英剑译,2002年4月版
    63、严家炎:《严家炎论小说》,江西高校出版社2002年4月版
    64、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65、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
    66、李泽厚:《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第1版
    67、罗兰·巴特:《流行体系—符号学与服饰符码》,敖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年7月版
    6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9月版
    69、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年4月版
    70、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三联书店2001年6月版
    71、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7月版
    72、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版
    73、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 方文译,王铭铭校,三联书店1998年5月版
    74、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1月版
    75、“香港历史的删节与创造”,一九九六年八月二十九日《明报》
    76、马杰伟:“A Thick Description of Electronic Memory”,台湾辅仁大学《第五届电影电视录像国际学术会议》(台湾,1997年5月),国际传播协会周年会议(加拿大,1997年5月)。中文撮要曾刊于《二十一世纪》(一九九七年六月号)。
    77、《参考消息》1985年4月16日
    78、苗棣 李黎丹:“美国电视的约束机制”,《现代传播》2004年第4期
    79、郭娜:“广告商追捧的电视台和电视节目”,《新周刊》2004年3月号
    80、“香港电视剧的世俗品格”,1998年8月27日《戏剧电影报》
    81、“香港电视剧为何好看”,1998年7月23日《文艺报》
    82、马杰伟:“再造香港:集体记忆、文化身份和普及电视”,《传播文化》1998年第3期,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研究所,1998年7月出版
    83、郎天:“你想周星驰OUT?等多十年啦”,《南方都市报》2005年1月15日。
    84、《大公报》
    85、尉迟秀:“浮城旧梦:香港电视悲欢录!”,《南方日报》2002年12月6日
    86、梁文道:“越来越热闹的香港 越来越寂寞的黄霑”,《南方周末》2004年12月2日
    87、香港电台:“香港广播七十五年—口述历史座谈会”,《电视制作》2003年8月
    88、张定准:“香港草根阶层分析”,《当代中国政治研究通讯》2004年第3期
    89、吴俊雄:“寻找香港本土意识”,《明报月刊》1998年3月
    91、Ackbar Abbas: Hong Kong: Culture and the Politics of Disappearanc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97
    92、Walter Yust主编:Encyclopaedia Briannica, Encyclopaedia Briannica, Ltd, London 1957
    93、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printed 1961, 1970, 1975
    94、Theodor W. Adomo: The Culture Industry, Edi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 M. Bemstein, First published 1991 by Routledge
    95、Claude Levi-Strauss: L'Anthropologie structurale, Paris, 1985
    96、Feminism and the Postmodern Impuls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6
    97、Mathew Turner: "60s/90s: Dissolving the People," Transporting the Emporium: Hong Kong Art and Writing Through the Ends of Time (Canada: Canadian Magazine Publishers' Association, c1997)
    98、Agnes Lain: "Poetry in Hong Kong: The 1990s", 《World Literature Today》Winter 1999, University of Oklahoma
    99、Lau Sin-kai: "The Problem of Identity on the Eve of Resumption of Chinese Sovereignty over Hong Kong", Hong Kong Institute of Asia-Pacific Studi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7
    100、Selina Ching Chan: "Politicizing Tradition: The Identity of Indigenous Inhabitants in Hong Kong," Etlmology Vol. 37 No. 1 (Winter 199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