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70年代“前朦胧诗”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主要关注20世纪60、70年代北京地区的非主流诗歌活动,与此前的“地下沙龙”、“民间诗歌”等指称不同,“前朦胧诗”主要在诗歌本体意义上强调其与此后的“朦胧诗”的历史和艺术关联。文章分上下两篇,上篇主要是“前朦胧诗”的历史和发生学考察,关注其周边环境和发生缘由,包括时代背景、社会氛围、家庭影响、朋友交往、情感阅历、个体取向等。下篇主要是“前朦胧诗”的文化和美学研究,主要从文本特征、审美性、文化政治内涵等方面解读诗人诗作,并在诗歌发展的坐标和网络中定义其自身。
     第一至三章分别观照时间段落中几个主要的“前朦胧诗”写作群体。第一章为60年代中前期的“X小组”和“太阳纵队”,关注的主要当事人有郭世英、张鹤慈、张郎郎等。第二章知青的诗歌活动与“白洋淀诗群”,主要当事人有徐浩渊、鲁双芹、依群、根子、多多、宋海泉、林莽、江河等。第三章关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今天》杂志和《今天》诗人群,主要当事人有北岛、芒克、赵一凡、周郿英、鄂复明、徐晓等。这三章主要通过当事者的口述资料来寻找关于历史的“声音”,还原历史的“细节”,并在其缝隙中探究内在的社会机理和诗歌的生存状况。第四章是论文上半部分的“综论”,讨论“前朦胧诗”的文化生态。首先是其发生学的考察:“大环境”方面,社会总体状况的高压、混乱与自由;“小环境”方面,家庭管控的“缺位”与“圈子”成员的互相影响;“个体”方面,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放逐,青春的激情与叛逆。其次讨论其“亚文化”空间:“青年亚文化”特点;现代主义的文化选择;人性、人道主义、个人主体等“人”的因素的留存。
     下篇第五至七章对七位重要的“前朦胧诗”时期的诗人进行专门探讨。第五章食指,从红色主流文化与个人话语之间的裂隙、冲突出发探讨“两个”食指的现象,指出其中不可弥合的分裂性,同时指出其“相信未来”式的信念与“窗式美”的新格律艺术体式之间的共通性乃至高度吻合。第六章讨论“白洋淀诗群”的四位诗人:根子决绝的反抗、“末日情结”、“直面人生的感性”、诗作整体的背谬情境;多多对现世生活的诅咒、对异域的想象、对“手艺”的重视;江河的英雄情怀、社会关怀、对“人”的呼唤、理性抒情;林莽从简单到复杂、从现实与浪漫向现代的转变,以及其古典情怀和古典美学取向。第七章观照《今天》两位代表诗人北岛与芒克:北岛的怀疑与反抗、“个人”与“革命”的双声话语,以及诗艺上从“浪漫”到“现代”的转化;芒克作为“自然之子”的“恋母情结”和“大地崇拜”,性灵写作和对诗歌语言的更新。第八章是下篇的“综论”,讨论“前朦胧诗”与中国当代诗歌的变革之间的关系,指出其与红色主流诗歌之间的互渗、共存、复杂纠缠,其与西方文学尤其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影响之间的重要关联和遥远呼应,最后探讨其对于中国新诗传统的承续和对此后诗歌的影响,指出它是新诗发展流脉中的一个有机环节。
     余论由本文的写作引申到“前朦胧诗”与文学史“叙述”的问题,并就现存的几种诗歌史叙述方式展开一定的反思和评价,探求更“理想”的诗歌史叙述可能。
The main focus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he marginal poetry in Beijing from 1960s to 1970s. The "pre-obscure poems" 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Underground Salon" and the "Folk Poetry". It puts more emphasis on the historical and artistic contact with obscure poems. This dissert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half mainly focus on the historical and embryological study of the pre-obscure poems, including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he family influence, the friends, the emotional experience, the individual orientation and so on. The second half is cultural and esthetical analysis of the pre-obscure poems. It studies the poets and their poetry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xt, aesthetics, the cultural and the political connotations, and gives a position of the pre-obscure poems i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modern poetry.
     The first three chapters are mainly about some of the major groups of the pre-obscure poems in that period of time. Chapter 1 is about the "X Group" and the "Sun Team" in the earlier period of the 1960s, the major poets are Guo Shiying, Zhang Heci, and Zhang Langlang and so on. Chapter 2 is about the poetry activity of the "educated youth" and "Baiyangdian Poetry Group", the representatives are Xu Haoyuan, Lu Shuanqin, Yi Qun, Gen Zi, Duo Duo, Song Haiquan, Lin Mang, Jiang He. Chaper 3 pays attention to the journal "Today" and its poetry group, whose members include Bei Dao, Mang Ke, Zhao Yifan, Zhao Meiying, E Fuming, Xu Xiao etc. These three chapters mainly concerns to seek the historical "sound" and restores the historical "details" to its origin through the interview record, and to discover its intrinsic social texture and the existential condition of poetry in the gleam of these materials. Chapter 4 is a summary of the first half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cultural specialties of the pre-obscure poems are discussed here. First is the embryological investigation: the macro-environmental aspects include the social pressure, the confusion, and freedom; the micro-environmental aspects include the absence of family control and the mutual influence among circle members; the individual aspects include exile, youth fervor and rebel. Next is the discussion of the space of the subculture: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youth subculture", the cultural choice of modernism, the preserves of the "human" factor, such as the human nature, humanitarianism, individuals and so on.
     The fifth chapter to the seventh chapter is a specialized study on the poets of the pre-obscure poems. Chapter 5 discusses the "two" Shi Zhi's phenomen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crevasse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red mainstream culture and the individual words; it points out the unavoidable split and the compatibility between the "future trusting" faith and the new classical writing style's with the "Window Aesthetics". The sixth chapter discuss four representatives of the "Baiyangdian poetry group": Gen Zi’s "the unfaltering revolt", "the doomsday complex", the "inspiration of the face straight", the absurd situation; Duo Duo’s curse to the present life, the imagination to the foreign land, the emphasis on the "craftsmanship"; Jiang He’s heroic mood, the care for the society, the call for the "human", the rational express of feelings; Lin Mang’s transformation from simplicity to complex, the realistic and romantically to modern as well as the "classical mood", "classical esthetics". The seventh chapter discusses two of the representative poets Bei Dao and Mang Ke of the journal“Today”. Bei Dao's suspicion and revolt, the alliteration words of "individual" and "revolution", as well a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oem skills from "romantic" to "modern". As "the son of nature" Mang Ke’s "Oedipus Complex", "earth worship", soul writing and the renewal to poetry language. The eighth chapter is the synthesis elaboration part. I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obscure poem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hinese contemporary poetry, it points out the infiltrate, the coexistence, the complex entanglement of the pre-obscure poems and the red mainstream poetry.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connection and distant echoes between the pre-obscure poems and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literature, particularly modern western literature. The pre-obscure poems inherited the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modern poetry and rendered huge influence after it. It formed an organic part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poetry.
     The epilogue of this dissertation expands to the topic of narration in literature history that is related to the pre-obscure poems, and launches certain reconsideration and the appraisal to the several existed narrative ways in the poetry history, and seeks a more "ideal" way of narration in the poetry history.
引文
①由于本文涉及“文革”、“知青”、“红卫兵”等专有名词较多,故一般不再依惯例加引号,以免过于累赘和繁琐。
    ②如陈超:《“X小组”和“太阳纵队”:三位前驱诗人郭世英、张鹤慈、张郎郎其人其诗》,《当代作家评论》, 2007年第6期。
    ③如李润霞的博士论文《从潜流到激流——中国当代新诗潮1966-1986》(武汉大学,2001年)。
    ①多多:《被埋葬的中国诗人(1972-1978)》,《开拓》1988年第3期。有必要指出的是,多多此文后来被广泛征引,成为一种“经典性”表述。上一引注中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所叙述的该部分内容便几乎是原文转引,略加改变,但并未注明出处。
    ②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55页。
    ③牟敦白口述,2008年6月2日。因本文引用口述材料较多,故引用口述文字一般不再加引号,但其起讫均有注明。
    ④芒克口述,2008年7月23日。
    ⑤王东白口述,2008年8月2日。
    ①徐浩渊口述,电话采访,2008年9月3日。
    ②转引自王晓:《有关“黄皮书”的不完全报告》,张立宪主编:《读库0703》,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78-79页。
    ③《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第991页。
    ①(英)保罗·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页。
    
    ①王尧:《文学口述史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初探》,《江海学刊》,2005年第4期。
    ②参见王宇英:《浅议文革史研究中文献法与口述法的综合运用》,《史学集刊》,2006年第5期。
    ①刘小萌:《关于知青口述史》,《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①宋永毅:《访“X”社张鹤慈》,引自“盛唐社区”:www.s-tang.net/viewthread.php?tid=173634。
    ②周国平:《岁月与性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6页。
    ①周国平:《岁月与性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8-89页。
    ②张饴慈:《张饴慈致邵燕祥的信》,李青松主编:《新诗界》(第3卷),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528页。
    ③周国平:《岁月与性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④周国平:《岁月与性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①宋永毅:《访“X”社张鹤慈》,引自“盛唐社区”:www.s-tang.net/viewthread.php?tid=173634。
    ②张饴慈:《张饴慈致邵燕祥的信》,李青松主编:《新诗界》(第3卷),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528页。
    ①周国平:《岁月与性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页。
    ②王东白口述,2008年8月2日。
    ③牟敦白:《X诗社与郭世英之死》,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2页。
    ④张饴慈:《张饴慈致邵燕祥的信》,李青松主编:《新诗界》(第3卷),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528页。
    ⑤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朝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①周伯昆:《“X”成员的高中时代》,引自“中美知青论坛”:www.acza.org/forum/showthread.php?t=447。
    ②牟敦白:《X诗社与郭世英之死》,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此外,第一句中“像这样处境的人在中国是天之骄子”系原文如此,似应为“像你这样处境的人……”。
    ③牟敦白:《X诗社与郭世英之死》,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7页。
    ④牟敦白口述,2008年6月2日。
    ①周国平:《岁月与性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25页。
    ②周国平:《岁月与性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95-96页。
    ③转引自万伯翱:《你,一颗划破夜空的流星》,此文原载于80年代初的《男子汉》创刊号,后亦有其他杂志转载。此处引自万伯翱:《四十春秋》,香港:开益出版社,2000年版,第41页。
    ①参见周国平:《岁月与性情》第119-126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②江畹铸:《郭世英在农大的最后岁月》,转引自“孙经武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b9e22010005yj.html。
    ③周国平:《岁月与性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131页。
    ④江畹铸:《郭世英在农大的最后岁月》,转引自“孙经武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b9e22010005yj.html。
    ①江畹铸:《郭世英在农大的最后岁月》,转引自“孙经武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b9e22010005yj.html。
    ②牟敦白:《X诗社与郭世英之死》,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页。
    
    ①宋永毅:《访“X”社张鹤慈》,引自“盛唐社区”:www.s-tang.net/viewthread.php?tid=173634。
    ②张饴慈:《张饴慈致邵燕祥的信》,李青松主编:《新诗界》(第3卷),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版,第528页。
    ①张郎郎:《“太阳纵队”的传说及其他》,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①张郎郎文章中称该诗名为《燃烧的心》,疑张新华记忆有误。
    ②张新华口述,2008年4月5日。
    ③据文意,此处“未必有些奢侈了”似应为“未免有些奢侈了”。
    ④筱白(牟敦白):《边缘人生:我的文革岁月》,香港:夏菲尔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71、72页。
    ①张新华口述,2008年4月15日。
    ②张郎郎:《“太阳纵队”的传说及其他》,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8-49页。
    ①张新华口述,2008年4月15日。
    ②张郎郎:《“太阳纵队”的传说及其他》,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4页。
    ③张郎郎:《“太阳纵队”的传说及其他》,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3页。
    ①筱白:《边缘人生:我的文革岁月》,香港:夏菲尔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72页。
    ②张郎郎:《“太阳纵队”的传说及其他》,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③张郎郎:《“太阳纵队”的传说及其他》,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9页。
    ④似应为《愤怒的回顾》,(英)奥斯本著,黄雨石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版。
    ①此段资料参看张郎郎:《“太阳纵队”的传说及其他》,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第36-38页,引文自第38页。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
    ②张新华口述,2008年4月15日。
    ①筱白:《边缘人生:我的文革岁月》,香港:夏菲尔出版公司,2006年版,第73页。
    ②参看张郎郎:《“太阳纵队”的传说及其他》,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第36-37页,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
    ①张新华口述,2008年4月15日。
    ②王东白口述,2008年8月2日。
    ③鲁双芹口述,2008年5月21日。
    ④徐浩渊口述,电话采访,2008年9月3日。
    ⑤张新华口述,2008年4月15日。
    ⑥张郎郎:《“太阳纵队”的传说及其他》,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9页。
    ①王东白口述,2008年8月2日。笔者查阅数种食指作品选,其中《相信未来》大多仅注1968年,未详细到月日。另据此时与食指交往很多的李恒久的回忆,《相信未来》应该写于“1968年初春”(参见李恒久:《路生与我》,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第82页,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该文在此处提供了诸多细节,似更可信。故王东白关于此诗写作时间的说法或有误。但从张郎郎1966年所说的“相信未来”,到1968年郭路生同名的诗,其中有较长时间,这个词在是时青年中流行较广之说应为不虚。
    ②见《诗歌月刊》下半月,2006年第4期。
    ③张新华口述,2008年4月15日。
    ①张郎郎:《太阳纵队的死者与生者》,金钟主编:《共产中国五十年》,香港:冲天有限公司开放杂志社,1999年版,第90页。
    ①徐浩渊:《我的反思——给老三届的伙伴们》,《中国青年研究》,1997年第11期。
    ②廖亦武、陈勇:《马佳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页。
    ③毛泽东指示,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编者按语。
    ①该数据引自[美]托马斯·伯恩斯坦:《上山下乡——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知青运动》,李枫等译,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页。
    ②郝海彦主编:《中国知青诗抄》,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①徐浩渊口述,电话采访,2008年9月3日。
    ②林莽口述,2008年6月16日。
    ③林莽口述,2008年6月16日。
    ①徐浩渊口述,电话采访,2008年9月3日。
    ②林莽口述,2008年6月16日。
    ③诗人食指的本名,1978年后用笔名“食指”,为行文方便与统一,本文均主要使用诗人或当事者笔名,口述资料中除外,不再一一说明。
    ①芒克口述,2008年7月23日。
    ②甘铁生:《春季白洋淀》,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页。
    ③廖亦武、陈勇:《林莽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85页。
    
    ①徐浩渊:《诗样年华》,《今天》,2008年第3期。
    ②参见廖亦武、陈勇:《林莽访谈录》,《沉沦的圣殿》,第289页,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
    
    ①徐浩渊口述,电话采访,2008年9月3日。
    ②多多:《被埋葬的中国诗人(1972—1978)》,《开拓》,1988年第3期。
    ③关于这一点杨桦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当时的禁书成了可贵的精神美餐,由于我父亲是搞文艺批评的,家中颇有藏书。全套的‘文史资料’、‘鲁迅全集’、‘沫若文集’、‘契诃夫’等。大量的西方古典名著,最可贵的是全套的‘文艺黄皮书’。这些书在知青中广为流传。许多书借来借去自然下落不明。”杨桦:《白洋淀的回忆》,该文标注写作时间是“1998年3月—4月初”,发表于《诗探索》理论卷2008年第2辑。
    ④廖亦武、陈勇:《林莽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86页。
    ⑤林莽口述,2008年6月16日。
    ①林莽口述,2008年6月16日。
    ②严力:《我也与白洋淀沾点边》,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第277页。
    ③宋海泉口述,2008年8月3日。
    ①关于此事,李恒久在其文章《对《质疑<相信未来>》一文的质疑》(《黄河》,2000年第3期)中写道:“诗人赵振开(北岛)送给诗人郭路生的油印本诗集《峭壁上的窗户》扉页上就工工整整地写道:‘送给郭路生:你是我的启蒙老师。1983年10月’。我想著名诗人北岛在写句话时大概不会是出于客套吧?”
    ②林莽口述,2008年6月16日。
    ③戈小丽:《郭路生在杏花村》,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第68页。
    ①李恒久:《路生与我》,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②严力:《阳光与暴风雨的回忆》,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4-305页。
    ③齐简:《到对岸去》,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第265页。
    ④林莽口述,2008年6月16日。
     ①《今天》第1期之“致读者”,1978年12月。
    ②刘洪彬整理:《北岛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29-230页。
    ①此处的“刘禹”在其他材料中多做“刘羽”,此处或有误。关于刘羽的更多情况,可参见北岛散文集《失败之书》中的《波兰来客》(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和徐晓散文集《半生为人》中的《穿越世界的旅行》(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
    ②唐晓渡:《芒克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42-343页。
    ③田志凌:《黄锐访谈:“星星”撼动了当时的社会》,《南方都市报》,2008年5月18日,B20版。
    ④田志凌:《北岛访谈:青春和高压给予他们可贵的能量》,《南方都市报》,2008年6月1日,B33版。
    ①转引自张清华:《朦胧诗:重新认知的必要和理由》,《当代文坛》,2008年第5期。
    ②李润霞:《文革后民刊与新时期启蒙运动———以<启蒙>与<今天>为例》,《新诗评论》,2006年第1辑。
    ③参见廖亦武、陈勇:《李南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60页。
    ④参见唐晓渡:《芒克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页。黄锐又加入了,黄锐当时也是反对。”参见刘洪彬整理:《北岛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第336页,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
    ①田志凌:《北岛访谈:青春和高压给予他们可贵的能量》,《南方都市报》,2008年6月1日,B33版。
    ①芒克口述,2008年7月23日。
    ②廖亦武等:《鄂复明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49页。
    ③田志凌:《北岛访谈:青春和高压给予他们可贵的能量》,《南方都市报》,2008年6月1日,B33版。
    ④唐晓渡:《芒克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页。
    ①田志凌:《北岛访谈:青春和高压给予他们可贵的能量》,《南方都市报》,2008年6月1日,B33版。
    ②查建英:《北岛访谈》,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2-73页。
    ③唐晓渡:《芒克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49页。
    ④芒克口述,2008年7月23日。这里“每月”与“每周”的时间差别较大,另据他人回忆,似乎持“每月一次”说的较多些,比如万之甚至具体到“每月第一个星期日的晚上”。不知这种时间差距是否与芒克比较“外向”、“好动”,比较热衷于参加和组织此类活动,因而觉得活动较多、时间过得较“快”有关。
    ①万之:《也忆老<今天>》,刘禾主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6-308页。
    ②查建英:《北岛访谈》,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2-73页。
    ①万之:《也忆老<今天>》,刘禾主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08-309页。
    ①田志凌:《北岛访谈:青春和高压给予他们可贵的能量》,《南方都市报》,2008年6月1日,B33版。
    ②查建英:《北岛访谈》,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3页。
    ③田晓青:《13路沿线》,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30-431页
    ①唐晓渡:《芒克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40-341页。
    ②田志凌:《北岛访谈:青春和高压给予他们可贵的能量》,《南方都市报》,2008年6月1日,B33版。
    ③廖亦武等:《鄂复明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43页。
    ④芒克口述,2008年7月23日。
    ⑤廖亦武等:《鄂复明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46页。
    ①一平:《为了告别的纪念——献给赵一凡》,刘禾主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1页。
    ②查建英:《北岛访谈》,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8页。
    ③《今天》编辑部:《纪念赵一凡先生》,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页。
    ③徐晓:《红色的五月》,徐晓:《半生为人》,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第3-4页。
    ①徐晓:《红色的五月》,徐晓:《半生为人》,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第9-10页。
    ②一平:《国槐:悼郿英》,刘禾主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280页。
    ③史铁生:《周郿英墓志铭》,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57页。
    ④查建英:《北岛访谈》,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6页。
    ①芒克口述,2008年7月23日。
    ②唐晓渡:《芒克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46页。??徐晓:《<今天>与我》,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06-407页。
    ④查建英:《北岛访谈》,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6页。
    ①田志凌:《北岛访谈:青春和高压给予他们可贵的能量》,《南方都市报》,2008年6月1日,B33版。
    ②刘洪彬整理:《北岛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36页。
    ③唐晓渡:《芒克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49页。
    ④廖亦武、陈勇:《王捷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75页。
    ①廖亦武、陈勇:《王捷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75页。
    ②郑先:《未完成的篇章——为纪念<今天>创刊十五周年而作》,刘禾主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3页。
    ③徐晓:《<今天>与我》,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04-405页。
    ①田志凌:《北岛访谈:青春和高压给予他们可贵的能量》,《南方都市报》,2008年6月1日,B33版。
    ②查建英:《北岛访谈》,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6页。
    ③徐晓:《<今天>与我》,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07-408页。
    ①万之:《也忆老<今天>》,刘禾主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2、315-316页。
    ①唐晓渡:《芒克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53页。
    ②万之:《也忆老<今天>》,刘禾主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0-312页。
    ①唐晓渡:《芒克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54-355页。
    ②芒克口述,2008年7月23日。
    ③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4-175页。
    ①刘洪彬整理:《北岛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28-329页。
    ②芒克口述,2008年7月23日。
    ③徐晓:《无题往事》,徐晓:《半生为人》,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第70、74-75页。
    ①廖亦武、陈勇:《蔡其矫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92-493页。
    ②田志凌:《北岛访谈:青春和高压给予他们可贵的能量》,《南方都市报》,2008年6月1日,B33版。
    ③廖亦武、陈勇:《蔡其矫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93-494页。
    ①万之:《也忆老<今天>》,刘禾主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319-320、320-322页。
    ①王家新:《朦胧诗:早春二月轰响的泥泞》,引自:http://www.thebeijingnews.com/news/reform30/2008/12-08/039@093857.htm。
    ②徐敬亚:《中国第一根火柴》,《南方都市报》,2008年6月1日,B33版。
    
    ①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朝华出版社,1993年版,第293页。
    ②芒克口述,2008年7月23日。
    ③宋海泉口述,2008年8月3日。
    ④甘铁生:《春季白洋淀》,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272页。
    
    ①徐浩渊口述,电话采访,2008年9月3日。
    ②芒克口述,2008年7月23日。
    
    ①张新华口述,2008年4月15日。
    ②鲁双芹口述,2008年5月21日。
    ③芒克口述,2008年7月23日。
    ④徐浩渊:《诗样年华》,《今天》,2008年第3期。
    
    ①徐浩渊口述,电话采访,2008年9月3日。
    ②鲁双芹口述,2008年5月21日。
    ①张郎郎:《“太阳纵队”的传说及其他》,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7页。
    ②Urdock, G: Mass communic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meaning,转引自自张平功:《青年亚文化的形成及表现》,《青年探索》,2007年第4期。
    ①苏文清:《青年亚文化探微》,《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②(英)伯尼斯·马丁:《当代社会文化流变》,辽宁人民出版社,李中泽译,1998年版,第182-183页。
    ①关于这一点可参看张福生:《我了解的“黄皮书”出版始末》,《中华读书报》,2006年8月23日,第10版;孙绳武:《关于“内部书”:杂忆与随感》,《中华读书报》2006年9月6日,第10版;张惠卿:《“灰皮书“的由来和发展》,《出版史料》,2007年第1期。
    ①宋永毅:《文革中的黄皮书和灰皮书》,香港:《二十一世纪》,1997年8月号。
    ②宋永毅:《文革中的黄皮书和灰皮书》,香港:《二十一世纪》,1997年8月号。
    ③查建英:《北岛访谈》,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69页。
    ④廖亦武、陈勇:《马佳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①王晓:《有关“黄皮书”的不完全报告》,张立宪主编:《读库0703》,新星出版社,2007年版,第74-75页。关于灰皮书、黄皮书出版的具体起止时间存在不同的说法,比如关于起始有1961、1962、1957几种说法,其终止时间也有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分歧。但其主要的存在时段为60年代初到70年代后期这一点则没有异议。
    ②宋永毅:《文革中的黄皮书和灰皮书》,香港:《二十一世纪》,1997年8月号。
    
    
    ①林莽口述,2008年6月16日。
    ②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诗探索》,1994年第4辑。
    ③北岛语,见《上海文学》1981第5期“百家诗会”。
    ④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诗探索》,1994年第4辑。
    ①芒克语,载《今天》第9期《答复——诗人谈诗》,1980年7月出刊。
    
    ①林莽、翟寒乐:《食指生平年表》,《诗探索》,2006年第4期。
    ②杨子:《诗人活在福利院》,张立宪主编:《读库0802》,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页。
    ③何京颉:《心中的郭路生》,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76页。
    ④食指:《<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和<鱼儿三部曲>写作点滴》,《诗探索》,1994年第2期。
    ⑤杨子:《诗人活在福利院》,张立宪主编:《读库0802》,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页。
    ①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诗探索》,1994年第4辑。
    ①关于这一点,张清华的文章《从精神分裂的方向看——食指论》(《当代作家评论》,2001年第4期)中有精彩论述。
    
    ①食指、泉子:《食指:我更“相信未来”——答泉子问》,《诗探索》理论卷,2007年第2辑。
    ②确有人谈到这一点,比如刘双:《质疑对<相信未来>诗的诠释》,《黄河》,2000年第1期。此文对食
    
    ①食指、泉子:《食指:我更“相信未来”——答泉子问》,《诗探索》理论卷,2007年第2辑。
    ②陈超:《食指论——冰雪之路上巨大的独轮车》,《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
     ①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诗探索》,1994年第4辑。
     ①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诗探索》,1994年第4辑。
    ②凌越:《我的大学就是田野——多多访谈录》,《书城》,2004年第4期。
    
    
    ①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诗探索》,1994年第4辑。
    ②凌越:《我的大学就是田野——多多访谈录》,《书城》,2004年第4期。
    ③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诗探索》,1994年第4辑。
    
    ①江河语,《今天文学研究会·文学资料之一》之“诗人谈诗”,1980年10月油印。
    ②江河:《诗二首》,《诗刊》,1980年第10期。
    ③江河语,见《上海文学》,1981年第3期。
     ①吴思敬:《追求诗的力度——江河和他的诗》,《诗探索》,1984年第1期。
    
    
    ①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诗探索》,1994年第4辑。
    ②江河:《诗二首》,《诗刊》,1980年第10期。
     ①林莽语,见林莽:《我流过这片土地》,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①林莽:《心灵的历程》(代序),《我流过这片土地》,新华出版社,1994年版。
    ②林莽口述,2008年6月16日。
    ①林莽:《林莽诗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
    ①张清华:《林莽:“我渴望在人们心中抛下一片火焰”》,《星星》,2004年11月上半月刊。
    
    ①北岛语,载《今天》第9期《答复——诗人谈诗》,1980年7月出刊。
    ②北岛语,见《上海文学》1981第5期“百家诗会”。
    ③北岛:《致读者》,《今天》创刊号,1978年12月。
    ①李欧梵:《既亲又疏的距离感》,此文为《午夜歌手:北岛诗选1972~1994》的序言,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版。关于这一点,他推而广之认为:“也许(至少我觉得)所有的大陆诗人都必须面对二十世纪革命的这一段大历史、大叙述的阴影。”
    ②翟頔:《中文是我惟一的行李——北岛访谈》,《书城》,2003年第2期。
    
    ②参见刘洪彬整理:《北岛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
    ③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诗探索》,1994年第4辑。
    
    ①多多:《被埋葬的中国诗人(1972-1978)》,《开拓》,1988年第3期。
    ②芒克语,载《今天》第9期《答复——诗人谈诗》,1980年7月出刊。
    ③李贽:《童心说》。
    ①[俄]高尔基:《谢尔盖·叶塞宁》,岳凤麟译,北京大学俄语系俄罗斯苏联文学研究所编译:《叶塞宁评介及诗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7页。
    ②芒克口述,2008年7月23日。
    ①徐晓:《<今天>与我》,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395-396页。
    ①翟頔:《中文是我惟一的行李——北岛访谈》,《书城》,2003年第2期。
    ②此诗转引自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版,第202—203页。大概是由于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中的误植,此后不少论者将此诗认为是依群所做。实际上依群的诗与此风格迥异,恰恰是因为对此诗的“愤怒”才促使他以另外的方式写了《巴黎公社》。
     ①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诗探索》,1994年第4辑。
    ①宋海泉口述,2008年8月3日。
    ②张郎郎:《“太阳纵队”传说及其他》,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8页。
    ③周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中国文学前进的道路》,《人民日报》,1953年1月11日,第3版。该文编者按云:“这篇文章是周扬同志为苏联文学杂志‘旗帜’写的,载于该杂志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号。现转载于此,供文艺工作者参考。”
    ①张郎郎:《“太阳纵队”传说及其他》,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第47页。
    ①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诗探索》,1994年第4辑。
    ②凌越:《我的大学就是田野——多多访谈录》,《书城》,2004年第4期。
    ①张郎郎:《“太阳纵队“传说及其他》,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42页。
    
    
    ①北岛:《时间的玫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②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诗探索》,1994年第4辑。
    ③徐浩渊口述,电话采访,2008年9月3日。
    ④凌越:《我的大学就是田野——多多访谈录》,《书城》,2004年第4期。
    ⑤宋海泉:《白洋淀琐忆》,《诗探索》,1994年第4辑。
    
    杨子:《诗人活在福利院》,张立宪主编:《读库0802》,新星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多多:《被埋葬的中国诗人(1972-1978)》,《开拓》,1988年第3期。
    参见廖亦武、陈勇:《蔡其矫访谈录》,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版。
    ①《洛尔伽诗钞》,(西)洛尔伽著,戴望舒译,作家出版社,1956年6月。
    ②《海涅诗选》(德)海涅著,冯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5月;《西利西亚的纺织工人》,(德)海涅著,冯至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布莱希特选集》,冯至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9月。
    ①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当时诗歌圈子并不固定,参加者众多,人员组成也不稳定,这里只能选择本文论述范围中较为重要的写作群体和写作者。此外,鉴于食指、江河、北岛虽并未在白洋淀长期插队,但均与“白洋淀诗群”有事实上和精神上的联系,也将之列入了广义上的“白洋淀诗群”成员。
    ②齐简:《到对岸去》,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新疆少年儿童出版社,1999年版,第265页。
    ①查建英:《北岛访谈》,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71页。
    ②多多:《被埋葬的中国诗人(1972-1978)》,《开拓》,1988年第3期。
    ③李宪瑜:《食指:朦胧诗人的“一个小小的传统”》,《诗探索》,1998年第1期。
     ①分别为:海南出版社,1998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①洪子诚:《当代诗歌史的书写问题——以<持灯的使者>、<沉沦的圣殿>为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②陈仲义:《撰写新诗史中的“多难问题”——兼及撰写中的“个人眼光”》,《诗探索》理论卷,2005年第3辑。
    ①王光明:《“锁定”历史还是开放问题?——关于当代文学的历史叙述》,《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
    杨健:《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文学》,朝华出版社,1993年。
    杨健:《中国知青文学史》,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
    廖亦武主编:《沉沦的圣殿——中国20世纪70年代地下诗歌遗照》,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9年。
    刘禾主编:《持灯的使者》,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
    北岛、李陀主编:《七十年代》,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
    食指:《诗探索金库·食指卷》,作家出版社,1998年。
    北岛等:《五人诗选》,作家出版社,1986年。
    《今天》第1-9期。
    《今天》“文学资料”第1-3期。
    郝海彦主编:《中国知青诗抄》,中国文学出版社,1998年。
    李润霞编选:《被放逐的诗神》,武汉出版社,2006年。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
    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澜(1953-196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美)麦克法夸尔、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美)托马斯·伯恩斯坦:《上山下乡》,李枫等译,警官教育出版社,1993年。
    
    (英)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年。
    (美)保罗·康那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光明日报》书评周刊编:《口述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刘小萌:《中国知青口述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傅光明:《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
    王俊义、丁东主编:《口述历史》第1~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2006年。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2007年。
    (法)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理性时代的疯癫史》,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
    (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
    (瑞士)荣格:《性与梦:无意识精神分析原理》,梁绿祺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
    (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高觉敷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
    
    陶东风编:《文化研究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三联书店,2002年。
    (美)埃里克·H·埃里克森:《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孙名之译,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美)史景迁:《天安门:知识分子与中国革命》,尹庆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
    (俄)别尔嘉耶夫:《俄罗斯思想》,雷永生、邱守娟译,三联书店,1995年。
    (英)伯尼斯·马丁:《当代社会文化流变》,辽宁人民出版社,李中泽译,1998年。
    许纪霖编:《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史论》,新星出版社,2005年。
    谢泳:《逝去的年代:中国自由知识分子的命运》,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
    钱理群:《论北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沈展云:《灰皮书,黄皮书》,花城出版社,2007年版。
    北岛:《时间的玫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谢冕、洪子诚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料选:1949-1975》,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徐晓主编:《民间书信:1966-1977》,安徽文艺出版社,2000年。
    周国平:《岁月与性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
    陈徒手:《人有病,天知否——一九四九年后中国文坛纪实》,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增订纪念本),中华书局,2006年。
    查建英主编:《八十年代访谈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
    徐晓:《半生为人》,同心出版社,2005年版。
    周国平:《岁月与性情》,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筱白:《边缘人生:我的文革岁月》,香港:夏菲尔出版公司,2006年。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孟繁华、程光炜:《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张清华:《中国当代先锋文学思潮论》,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
    刘志荣:《潜在写作:1949~1976》,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洪子诚、刘登翰:《中国当代新诗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程光炜:《中国当代诗歌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程光炜:《朦胧诗实验诗艺术论》,长江文艺出版社,1990年。
    王光明:《现代汉诗的百年演变》,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王光明:《艰难的指向——“新诗潮”与二十世纪中国现代诗》,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
    陈超:《打开诗的漂流瓶——现代诗研究论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孙玉石:《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江弱水:《中西同步与位移——现代诗人丛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王家平:《文化大革命时期诗歌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美)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美)奚密:《从边缘出发——现代汉诗的另类传统》,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尧:《文学口述史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初探》,《江海学刊》,2005年第4期。
    陈思和:《我们的抽屉——试论当代文学史(1949-1976)的“潜在写作”》,《文学评论》,1999年第6期。
    洪子诚:《当代诗歌史的书写问题——以<持灯的使者>、<沉沦的圣殿>为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李杨:《当代文学史写作:原则、方法与可能性——从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谈起》,《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朱学勤:《思想史上的失踪者》,《读书》,1995年第10期。
    徐浩渊:《我的反思——给老三届的伙伴们》,《中国青年研究》,1997年第11期。
    陈超:《“X小组”和“太阳纵队”:三位前驱诗人——郭世英、张鹤慈、张郎郎其人其诗》,《当代作家评论》,2007年第6期。
    陈超:《食指论——冰雪之路上巨大的独轮车》,《文艺争鸣》,2007年第6期。
    李宪瑜:《食指:朦胧诗人的“一个小小的传统”》,《诗探索》,1998年第1期。
    唐晓渡、张清华:《关于当代先锋诗的对话》(上、下),《当代作家评论》,2009年第1期、第2期。
    张清华:《黑夜深处的火光:六七十年代地下诗歌的启蒙主题》,《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第3期。
    张清华:《朦胧诗:重新认知的必要和理由》,《当代文坛》,2008年第5期。
    李润霞:《“潜在写作”研究中的史料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第3期。
    李润霞:《被湮没的辉煌——论“‘文革’地下诗歌”》,《江汉论坛》,2001年第6期。
    陈仲义:《撰写新诗史中的“多难问题”——兼及撰写中的“个人眼光”》,《诗探索》理论卷,2005年第3辑。
    王光明:《“锁定”历史还是开放问题?——关于当代文学的历史叙述》,《文艺研究》,2003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