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组织的权变性建构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复杂的社会空间中,形式组织结构变化的逻辑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是组织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已有的研究提出了三种解释机制:理性选择学派和持经济学视角的一些研究认为“效率因素”是决定组织结构变迁的重要因素;社会学的制度学派认为组织的“合法性”制度环境决定组织的结构及其变迁;权变理论的学者则提出了更为灵活的解释,认为组织结构与形式是环境的一种匹配之物。
     从某种角度来看,上述三种解释路径虽然各自都提出了一些较为周严的理论逻辑,并为人们观察正式组织的结构变迁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但它们都或多或少地忽略了现代组织运作中的这样两个特征:组织所采用的行动策略与组织所“感受”到的环境都是一种不确定的“建构之物”,组织的结构与环境之间并不存在着“一一对应的”“确定”的函数关系;组织的结构与决策行为之间并不存在着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结构与“决策”行为之间的界限正在日益模糊,换言之,在形式组织的变迁中隐藏着一个更为微妙的政治过程,结构与行动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建构的关系。正因为此,如果我们对组织结构变迁的逻辑认识仅仅建立在上述三种思路上,我们的观察将是不完善的。这也即是说:组织的结构变迁可能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深层的逻辑关系,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揭示。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观察了上海两个基层党组织结构变迁的过程。这两个基层党组织在工作环境复杂化的大背景下都以某种方式对自身结构进行了“微调”,所不同的是:其中楼宇党组织是在自下而上的动力下“静悄悄”的变革,而“阳光驿站”则是在上级部门的规划下,自上而下的按照既定的设计变更自身结构。本文发现,尽管这两个过程在形式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其变更过程中都隐含着相近的深层机制:组织结构的变更并不以某种单一理性为蓝本,它们并非被动地按照环境要求而“权变”,结构的变迁成为某种微观政治过程的产物,这个过程充满着行动者的策略,因而显现出很强的建构性特征。
     本文因而得到的理论启示是:组织以其结构的变化来对环境作出反应,这个过程并不是一个机械适应的过程,而是应被视为一系列来自组织内部的策略性选择相互“综合”后的整体性选择过程。组织结构在本质上与行动者的策略行动之间是相互建构的。
     这种启示有可能更好地引导研究者解读行动者构造结构的逻辑,进而深刻了解组织结构变革的动因,最终超越简单技术决定论带来的判断和以单一理性为依据的“合理性争论”。
In the complicated social space, what is the real logic of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formal organization? This question is all along a core research issue of organization study. On this topic, three main explaining mechanic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he first one is the rational choice school and some studies which prefer to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this researches state that "efficiency fact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fluence factor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he second approach is the institutionalism school of sociology, scholars in this field point out that the legitimacy institution environment of organization will determine its own structure and its transformation; The third perspective is contingency theory, it provide us a more flexible interpretation. Contingency theory researchers like to believe that the organization form and structure is a product of being adapting to its environments.
     Frankly to say, to some extent, those three explaining routes have presented some relative complex and strict theoretical logics and provided us certain theory support on understanding 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formal organization. However, these researches neglected the two characters of modern organizations in the practicing process more or less. Firstly, the organization's acting strategies and the environment are both uncertain constructive products, it would not necessarily exist a one by one corresponding and certain function relationship; Secondly, there is no one dividing line between the structure and strategy behavior of organization, the bound between structure and strategy act is increasingly ambiguous, in another word, the change of formal organization contains a more subtle political process, between structure and act, there is a relationship of mutual-construction. So, any perception and understanding on the logic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change would be incomplete. That is to say, another deep logic relation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would be probable on which our newly discovery is needed.
     In this paper, we empirically surveyed 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of two sub-branch units of CPC in Shanghai. These two sub-branch units of CPC had both made some modifications on their own structures in the complication context of the performance environment. However, difference is transparent: the quiet change of Louyu(mansion or building)'s CPC units is a process of from bottom to top, conversely,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Yangguangyizhan(sunshine stop) is conducted by its superior department according to the designed formal plan from the top to bottom. In this research, we found that there existed great difference on the form between the two processes, but they contained a sharing deep mechanic. Concretely to say,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would not be on single basis, this changing process is also necessarily contingent, the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is frankly one kind of subtle political process, during this process, there are so many strategies of actors, and thus it will present strong characters of construction.
     What theory inspiration we would obtain in this paper is that organization will react to the environment with its structure, and this process is not a mechanical one but a choice process which is the consequence of the synthesis among some strategies choices.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actors' strategy performance would be mutual constructed.
     This inspiration will probably conduct us to make an better interpre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n the logic of that how actors would construct the structure, then we could got a deep perception on the factors of organization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thus we could surpass the statement of simple technology determinism and the legitimacy argument which is based on single rationality.
引文
1 一般认为,科层组织的原形就是军队和体育团队。
    2 W·理查德·斯科特,《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
    3 A·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韦伯和杜尔克姆著作的分析》,剑桥大学出版社,1971。
    转引自:罗德里克·马丁著,丰子仪、张宁译,《权力社会学》,三联书店,1992)
    4 与韦伯的其它理论相似,韦伯的科层制理论也有许多含糊之处,韦伯没有给科层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而只是罗列了它的一些最突出的特征而已。
    5 参见斯格特2002。
    6 转引自彼得·布劳、马歇尔·梅耶著,《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学林出版社,2001年。
    7 同上
    8 同上
    9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2 理查德·H·霍尔,《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3 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4 W·理查德·斯科特,《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
    15 理查德·H·霍尔,《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7 弗莱蒙特·E·卡斯特,詹姆斯·E·罗森茨韦克,《组织与管理:系统方法与权变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8 Pennings and Goodman.1977,P152.转引自理查德·H·霍尔:《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19 埃哈尔·费埃德伯格,《权力与规则--组织行动的动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0 同上
    21 费埃德伯格/(法)克罗齐耶,《行动者与系统--集体行动的政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22 已有的不少研究已经富有成效地令研究者相信:“社会”作为相对于政治、经济领域而言具有独立的结构与功能的又一块重要领域,其潜在或现实的作用、运作规律、内在逻辑并不像前两者那样相对清晰、明确,因此往往容易被忽视。从历史分析的角度出发,人们可以发现,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过程中,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并由此带来许多不良后果的阶段都曾出现--“有增长,无发展”正是这种现象的鲜明写照。
    23 详可见:陆学艺等,《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陆学艺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24 详可见:孙立平先生所著的《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一书中的《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结构转型:中近期的趋势与问题》以及《90年代中期 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等三篇文章。
    25 详可见: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一书中的《机制与逻辑:关于中国社会稳定的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26 比如说,有一种观点认为长期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内需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滞后的城市化过程、现有收入结构等殖根于社会性领域的因素导致的。
    27 以下资料来源于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组织处展开的《上海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基本状况分析和对策思考》一文,该文载于《解读困惑:上海党建深层次问题研究内部文稿》,上海市党建研究会编写,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28 譬如说,海关统计资料显示:从1998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的进出口增长率同时出现下滑。1998年的出口基本上没有增长,而负增长的趋势在1999年的头两个季度之中仍未得到缓解。出口的结构方面,1998年对欧洲和北美的出口仍然保持了增长的势头,在亚洲市场上却全面败退,除了菲律宾之外,1998年中国对东亚主要国家的出口都下降了。然而到1997年为止,亚洲市场占到了中国出口市场的40%,到1999年8月这一比例进一步上升到52.35%。
    30 参见陈生洛,《中国国有企业的产权变革与企业党组织》,网络文献: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286785.shtml
    31 参见,李友梅:《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上海为例》,载于《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32 “S白领群体”表示的是面向市场的白领群体,S仅为一个符号标志,没有特别含义。
    33 张雄、张克文,《非公经济组织党建工作创新探索》,《党政论坛》2004年2月。
    34 青木昌彦(著),周黎安译(2001):《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远东出版社,第122页。
    35 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与流派》,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49-253页。
    36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下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年版,第744页。
    (01)米歇尔·克罗齐埃著,刘汉全译,《科层现象》,(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02)米歇尔·克罗齐埃著,狄玉明、刘培龙译,《被封锁的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03)米歇尔·克罗齐埃著,狄玉明译,《法令改变不了的社会--论法国变革之路》,(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04)乔纳森·特纳著,邱泽奇等译,《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05)科尔曼著,《社会理论的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06)丹尼斯·朗著,陆震纶、郑明哲译,《权力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07)理查德·斯格特著,邱泽奇、黄洋译,《组织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08)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09)李友梅著,《组织社会学及其决策分析》,(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10)戴维·奥斯本等著,《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11)赫伯特·西蒙著,《管理行为--管理组织决策过程的研究》,(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12)赫伯特·西蒙著,杨砾、徐立译,《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13)刘创楚著,《工业社会学》,(M)台北: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77。
    (14)泰罗著,《科学管理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15)梅约著,《工业文明中的人类问题》,载《费孝通译文集》,(C)群言出版社,2002。
    (16)G·戴思乐著,余朝权等译,《组织理论--整合结构与行为》,(M)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2。
    (17)翟学伟著,《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8)罗伯特·丹哈特著,(M)北京:《公共组织理论》,华夏出版社,2002。
    (19)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著,《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
    (20)托马斯·唐纳森等著,赵月瑟译,《有约束力的关系--对企业伦理学的一项社会契约论的研究》,(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1)H·孔茨等著,《管理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22)布劳著,孙非等译《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
    (23)奥尔森著,《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24)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5)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6)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27)罗素著,《人类的知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8)皮亚杰著,《结构主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9)陈怀林,《九十年代中国传媒的制度演变》,《二十一世纪评论》,1999。
    (30)李良荣,《十五年来新闻改革的回顾与展望》,(J)上海:《新闻大学》(春季号)
    (31]罗伯特.金.默顿著,《论理论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32)朱健刚、张来治,“城市基层政治权力结构的变迁”,《探索与争鸣》1998年,第3期
    (33)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54)道格拉斯·C·诺斯,“对制度的理解”,载于《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年
    (35)张静,《国家与社会》,(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36)黄宗智,“中国经济史中的悖论现象与当前的规范认识危机”,载《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37)贾西津、沈恒超、胡文安等,《转型时期的行业协会--角色、功能与管理体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38)李猛,“评论:如何触及社会的实践生活”,载《国家与社会》,张静主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
    (39)徐道稳,“城市社区建设:市民社会的实践”,(J)《学术论坛》1998年第2期。
    (40)李骏,“社区建设:构建中国的市民社会”,(J)《唯实》2003年第4期。
    (41)徐勇,“论城市基层社区建设中的社区居民自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42)徐勇,“治理转型与竞争-合作主义”,(J)《开放时代》2002年第7期。
    (43)赵联飞,“社区改制及其制约因素分析”,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硕士论文,打印稿。
    (44)孙立平:“社区治理的实践逻辑与反思--以北京市一街道改制为个案”,(J)《社区研究通讯》2002年第40期。
    (45)赵辰昕,“城市社区建设、市民社会与政治发展(一、二)”,(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3期。
    (46)王思斌,“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
    (47)赵孟营、王思斌,“走向善治与重建社会资本--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的理论分析”,(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48)卢汉龙,“从党政管理到社区治理”,“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2002年。
    (49)朱德米,“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兴起”,(J)《复旦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50)万仁德,“转型期城市社区功能变迁与社区制度创新”,(J)《华中师范大 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51)黄先碧,“制度创新与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J)《城市问题》1999年第6期
    (52)刘君德,“中国城市社区组织制度的创新与思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53)李植斌,“城市社区管理制度的创新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02年第6期
    (54)罗鹏飞,“管治与我国城市社区组织的制度创新”,(J)《现代城市研究》2003年第2期
    (55)魏娜,“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发展演变与制度创新”,(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56)叶南客,“中国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历程与体制创新”,(J)《江海学刊》2001年第5期
    (57)曾文慧,“社区自治:冲突与回应--一个业主委员会的成长历程”,(J)《城市问题》2002年第4期
    (58)杨 团,“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经验研究--导入新制度因素的两种方式”,(J)《管理世界》2001年第4期
    (59)陈伟东,“论城市社区民主的制度结构--以武汉市江汉区社区建设实验为例”,(J)《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
    (1)Erhard Friedberg,Local Orders:Dynamics of Organized Action,Jai Press Inc,1997.
    (2)Michel Crozier,and Erhard Friedberg.Actors and Systems:The Politics of Collective Action.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Sue E·S Crawford,1995:Elinor Ostrom,A Grammar Institu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89 No.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