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思想与魏晋文学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魏晋时期,玄学作为当时社会思想的主流,对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往学界对魏晋玄学和文学之关系着力颇多。其中,隐逸文学、游仙文学与玄言文学三种文学主题亦是这一时期文学研究的重镇,研究成果已十分丰富。但无论是对魏晋文学的整体研究,还是对这三种文学主题的研究,搜检研究资料可以发现,论及思想影响,研究者基本上都只谈及玄学,却没有细致辨析三玄中老庄传统道家思想与儒道结合之玄学思想对文学影响的异同。本文研究发现,不能将道家思想在魏晋的流衍完全归置到玄学思潮中。魏晋时期传统道家思想仍然有其发展的惯性与痕迹在,对魏晋社会思想特别是文人心灵与文学创作的影响一直有所表现。本文围绕着这一核心论点,在梳理魏晋时期道家思想的发展及其与玄学思想异同的基础上,分别对魏晋隐逸文学、游仙文学和玄言文学与道家思想的关系作了专题研究。这三类文学主题在魏晋文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并与道家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每一个文学主题的研究,都分为两个部分,先是探讨道家思想与文学主题思想内涵或文学表达方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按时代集中论述道家思想对魏晋时期这一主题发展流变的影响作用。从文学主题思想内涵及表达入手探究思想与文学的关系和流变;从一个时代的不同时期考察道家思想对一类文学主题的影响作用,这个研究内容和方法也是本文所力求创新之处。
     本文认为隐逸思想是道家自然社会人生思想的全面表现。隐逸避世是道家自然道论的直接指向,道家以形而上的哲学思辨树立了隐逸思想的哲学本源。目前学界对道家思想与隐逸文学关系的论述很多,其中有可商榷之处。本文细致梳理了道家自然之“道”与“隐”的关系,认为道家从本体道论到政治哲学,最后落实到人生哲学,都具有隐的本质特征。道家隐逸思想的内涵是“复性”,而非目前学界所认为的“适性”,复性的外物、去欲与齐物逍遥的逻辑过程反映在魏晋隐逸文学的思想内容中;道家隐逸思想所具有的至高境界性、主动性以及心灵化的特征也在魏晋隐逸文学中有很多体现,道家隐逸哲学的特点决定了其超越意识和批判精神,与玄学人生观有所不同,道家的重生意识和超越精神始终存在于魏晋不同时期的隐逸文学作品中。
     本文认为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游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游仙文学的起源、思想表达方式、游仙文学“仙”之形象以及思想内涵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道家道教为魏晋游仙文学创造了富有想象力的文学形象,更重要的是道家“仙”与自然之道的联系使魏晋游仙文学的思想内涵具有了超越精神和批判意识;从重生到养生避祸,再到齐一生死的道家自然生命观是魏晋游仙文学思想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魏晋游仙文学始终执着于对生命忧虑的排遣,最后以玄学委运任化的精神实现了生命意识的超越,这个过程是道家思想与玄学思潮共同作用的结果。魏晋游仙文学的从长生主题到道家人生哲学的开拓与转变反映了以自然生命观为主的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作用。
     玄言文学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以玄学思维方法体悟玄理的文学,但本文认为玄言文学中老庄思想义理也有所表现,而学界所谓的玄学思想方法的表述也不够准确。在这个认识基础上本文梳理了玄言诗称名、义界和流变等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玄言诗是道家玄学(后期又有佛理)等抽象义理进入文学的内容与表达的诗歌形式;玄言诗的思维方法仍是从现实具象开始的,以言不尽意的方法脱略具象究心于抽象玄理只是玄言诗思维方法的一部分过程而不是全部;玄言诗所要表达的最终落脚点仍是现实人生。本文细致辨析了道家言意之辩与玄学思维方法及其与玄言诗中运用的思维方法之关系,再结合道家思想在玄言诗中的表现,认为魏晋玄言文学的发展是道家思想与玄学共同作用的结果,玄言文学反映道家思想与玄学义理的区别就在于所要表现的理想人格和人生境界中蕴含的义理是否具有超越精神。魏晋时期玄言文学的发展是不断深入的一个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原始道家思想的内容和表达的作用都参与其中。游仙、隐逸和玄言文学的流变最终向表现山水自然处合流,后者则是以文学诠释道家自然思想最好和最艺术化的主题。
During the Wei and Jin period, metaphysics as the mainstream of social thing made a tremendous impact on literature. Taoism scholars of the past had focu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taphysics and literature a lot. About all the research of literature themes, The Fairy literature, recluse literature and Metaphysical literature were the center of literature study at that period, the research results have been very rich. But regardless of the Wei, Jin, a comprehensive study of literature, or the study of the three literary themes, searching the results could find: addressed on ideological influence, the researchers basically only talk about metaphysics, but not in detail analysis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n literary impact between Laozhuang traditional Tao thinking in the three themes and the metaphysics thinking of Confucianism and Tao. Context study found that should not completely put thinking’s evolvement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to metaphysics. During Wei and Jin periods traditional Taoist thinking still has traces and inertia of development and always has shown influence on Wei and Jin’s social thinking, especially on humanism soul and literature. This paper around this core argument did monographic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Fairy literature, recluse literature, Metaphysical literature and Taoist thinking separately ,based on card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Taoist thinking and it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metaphysics in Wei and Jin period. The three literature theme took a large percentage in Wei and Jin literature and linked with Taoist thinking. A literary theme for each study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first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ism and the meaning of literature or literary theme expressing method, based on this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by Taoist ideas on the them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period theological effects. This literary theme starting with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expression of thought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theology of an era, as well as from the different periods of study Taoist thinking of the theme of a class of literature on the impact of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is paper is to innovation.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e natural Taoist hermit literature is thinking of a comprehensive social life performance. Reclusion of society is natural Taoism’s direct point. Metaphysical philosophy of Taoism set a hermit speculative philosophy and thinking of the origin. At present academia discuss a lot of the link between Taoist thinking and recluse literature, about which there are many points need to b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meticulous combing the relationship of Taoist nature "Road" and "implicit" , believing from nominal Taoism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 finally to weltanschauung all have the feature of recluse. Taoist hermit thinking of the connotations of "rehabilitation", instead of the current scholars think the "right", of the outside of the complex, with the desire-to the logic of the process of Happy reflected in the literature of the Wei, Jin and hermit ideological content; Taoist hermit thinking with the high level of initiativ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ul of the recluse literature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are a lot of reflec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oist philosophy hermit its decision beyond awareness and critical spirit, and the Metaphysics of life be different, the two the difference is also reflected in contact with the different periods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recluse literature.
     This article holds that the China Taoist thinking constitut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origin immortals culture, influenced the expression of thought, visualize of“immortal”in immortal literature and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Buddhist literature for the Wei, Jin Fairy created imaginative literature image, what more important is the link of Taoist "immortal" and nature of Tao gave Fairy literary and ideological connotations a beyond critical spirit. The sense of life Taoist from concept to health Bijou reborn again, Daze a life and death of the natural life in the Wei, Jin Fairy literature ideological content played an important component in the Wei, Jin Fairy literature. It always sticks to a literary life worrying Brazilian final Metaphysics appointed W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sense of life beyond, this process is thought of metaphysics Taoism and the result of the role.
     Metaphysical literature has always been take as a literature which digest by metaphysics method, but in this paper shows that Laozhuang thinking also performed in the metaphysics literature, and the so-called definition of Metaphysics way of thinking is not accurate enough.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is understanding it cards of Metaphysical Poetry said, the justice sector and the theological and so on, and put forward its own point of view. Taoism Metaphysical Poetry is the content of expression of the poetry forms, which metaphysics (another late Buddhism) abstract argumentation enter the literature. Metaphysical Poetry is the way of thinking from reality, not a statement from the name of the method as a slightly heart metaphysics theory only in the abstract way of thinking Metaphysical Poetry part of the process but not all.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of Taoist meaning differentiate, metaphysics thinking method and using thinking method in metaphysics poetry, then combined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Taoism thinking in metaphysics, believ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aphysics literature was influenced by both Taoism and metaphysics. Metaphysics literature express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aoism and metaphysics theory is whether the theory has outdo sprit in the ideal personality and life ambit. Fairy, recluse and Metaphysical literature rheology ultimately to the expression of the natural landscape, and the latter is the best and most natural artistic theme to annotation Taoist thinking by Taoism natural thinking.
引文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186页。
    
    ①牟钟鉴,《论道》,台湾宗教哲学研究社《宗教哲学》,1996年第2期。
    ②本文所引《老子》,如无说明,均出自《诸子集成》,王弼《老子注》,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①本文所引《庄子》,如无说明,均出自郭庆藩《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②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①汤一介,《郭象与魏晋玄学》(增订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3页。
    ②参见高晨阳,《玄学的本质及其对道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中国哲学史》1996年第4期。
    ①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6-153页。
    ②同上,第53页。
     ①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新版,第305页。
    ①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61页。
    ②同上,第62页。
    ③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④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页。
    
    ①唐长儒,《魏晋玄学之形成及其发展》,《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上海:三联书店1955年,第311页。
    ②贺昌群,《魏晋清谈思想初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11页。
    ③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3页。
    ①王毅《中国士大夫隐逸文化的兴衰》,《文艺研究》,1989年第3期。
    ①本文所引《论语》,如无说明,均出自《诸子集成》,刘宝楠《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本文所引《孟子》,如无说明,均出自《诸子集成》,焦循《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
    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47页。
    ②南怀瑾《禅宗与道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144页。
    
    ①魏征、令狐德棻,《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1751页。
    ②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92页。
    ③杨明照,《抱朴子外篇校笺》下,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71页。
    ①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02-203页
    ①本文所引魏晋诗,如无说明,均出自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②张涛等,《申鉴、中论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1年。
    ③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089页。
    ④赵幼文,《曹植集校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7页。
    ⑤同上,第154页。
    ①王毅,《中国士大夫隐逸文化的兴衰》,《文艺研究》,1989年第3期。
    
    ①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0页。
    ②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67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828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70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21页。
    ②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同上,第1322页。
    ③阮籍,《大人先生传》,同上,第1322页。
    ④同上,第1315页。
    ⑤同上,第2250页。
    ⑥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63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0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04页。
    ②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注引《魏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04-605页。
    ③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10页。
    ④阮籍,《大人先生传》,同上,第1316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70页。
    ②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41页。
    ③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王粲传》注引《魏氏春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04页。
    ④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21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21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孙楚传附孙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44页。
    ②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4页。
    ③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79页。
    ④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74页。
    
    ①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91页。
    ②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416页。
    ③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871页。
    ④庾峻,《上书请易风俗兴礼让》,同上,第1666页。
    ⑤同上,第1964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012页。
    ②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02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790页。
    ②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69页。
    ③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012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789页。
    ②同上,第2009页。
    ③同上,第1980页。
    ④同上,第1981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嵇含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01页。
    ②房玄龄等,《晋书·潘尼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07页。
    ③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789页。
    ④同上,第1987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132页。
    ②同上,第2010页。
    ③房玄龄等,《晋书·隐逸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26-2440页。
    ①葛洪著,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86页。
    ②同上,第411页。
    ③葛洪著,王明校释,《<抱朴子·内篇>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48页。
    ④葛洪著,杨明照校笺,《<抱朴子·外篇>校笺》,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第1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152页。
    ②同上。
    ③同上。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70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孙楚传附孙绰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44页。
    ①《世说新语·栖逸》,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61页。
    ②房玄龄等,《晋书·邓粲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51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谢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57页。
    ②《世说新语·排调》,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08页。
    ③房玄龄等,《晋书·刘惔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992页。
    ④《世说新语·栖逸》,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62页。
    ⑤房玄龄等,《晋书·桓玄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593页。
    ⑥房玄龄等,《晋书·孙楚传附孙统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43页。
    ⑦同上,第1544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谢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072页。
    ②同上,第2072-2075页。
    ③房玄龄等,《晋书·王羲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1页。
    ④房玄龄等,《晋书·许迈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107页。
    ⑤《世说新语·容止》,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618页。
    ⑥《世说新语·言语》,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0页。
    ①朱熹著,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第三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874页。
    ①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01-229页。
    ①《世说新语·容止》,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①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460页。
    ①日·山田利明《游仙诗》,福井康顺等监修《道教》第一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75页。
    ②闻一多,《神化与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75页。
    
    ①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780页。
    ②葛洪《神仙传》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道家类,第104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页。
    ②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604页。
     ①张海明,《魏晋玄学与游仙诗》,《文学评论》1995年6月,第125-133页。
    ①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94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22页。
    ②嵇康,《养生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24页。
    ③嵇康,《答难养生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25页。
    ④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36页。
    ⑤嵇康,《答难养生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25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22页。
    ②嵇康,《养生论》,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324页。
    ③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续修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①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5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999页。
    ①韦凤娟:《游仙诗的人间化及其原因》,光明日报,1983年11月8日。
    
    ①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899页。
    ②同上,第2106页。
     ①黄侃《文选平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第91页。
    
    ①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页。
    ②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18页。
     ①卢盛江:《玄言诗二题》,《北方论丛》,1994年第4期,第36-41页。
    
    ①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23页。
    ②同上,第694页。
    ③萧望卿,《陶渊明批评》,上海:上海开明书店1947年。
    ④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时序》,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5页。
    ②钟嵘,《诗品序》,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4页。
    ③同上,第247页。
    ④《世说新语·文学》,“简文称许椽云”注引檀道鸾《续晋阳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62页。
    ⑤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8页
    ⑥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08页
    ⑦《世说新语·政事》,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82页。
    
    ①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133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69页。
    ②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20页。
    ③王钟陵,《玄言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5期。
    ④张伯伟,《禅与诗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139页。
    ⑤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145页。
    ①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145页。
    ②张海明,《玄妙之境》,哈尔滨:东北师大出版社1997年,171-185页。
    ③胡大雷,《玄言诗的魅力及魅力的失落》,《文学遗产》1997年第2期;《怎样读玄言诗》,《古典文学知识》1998年第6期。
    ①如王钟陵《玄言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5期;葛晓音《东晋玄学自然观向山水审美观的转化》《.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1期;卢盛江《玄言诗二题》,《北方论从》1994年第4期。
    ②龚斌《玄言诗的流变》,《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李绍华《正始玄言诗论》,《学术论坛》1997年第5期。张可礼,《刘勰论魏晋玄言诗》,《文史哲》1995年第6期。陈洪《玄学的诗化和诗的玄学化——关于玄言诗的发展、特征和价值的再认识》,《东方丛刊》2001年第1期。胡大雷《玄言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3月。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62页。
    ②同上,第263页。
    
    ①归青,《“淡乎寡味”吗?——玄言诗风行百年原因试析》,《中州学刊》1998年第3期。
    ②邓福舜,《东晋玄言诗的艺术价值》,《北方论丛》2000年第4期。
    ③钱钢,《东晋玄言诗审美三题》,《上海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
    ④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①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言意之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3页。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11页。
    ①参见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第二章第二节,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②《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296页。
    ③参见胡大雷,《玄言诗研究》第一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5页。
    ④录自《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一。文渊阁四库全书·集部·诗文评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1480册。逯钦立所录有阙文。
    ⑤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327页。
    ①参见《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孙明对何晏诗的分析,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292-294页。
    ②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页。
    ③同上,第327页。
    ④同上,第674页。
    ⑤同上,第635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第345页。
    ②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62页。
    ③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700页。
    ④同上,第67页。
    
    ①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123页。
    ②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067页。
    ①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210页。
    ①参见胡大雷,《玄言诗研究》第四章,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74页。
    
    ①司马光,《资治通鉴》卷八十二“惠帝元康七年”条,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
    ②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第四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97页。
    ③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53页。
    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67页。
    ①曹旭,《诗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第385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668页。
    ②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95页。
    ③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56页。
    
    ①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668页。
    ②参见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88页。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德行”二十三条“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注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4页。
    ②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39页。
    ③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67页。
    ④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05页。
    ⑤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言语”二十四条“王武子、孙子荆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注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6页。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言语”二十四条“王武子、孙子荆各言其土地人物之美”注引,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54页。
    ②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366页。
    ③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679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007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259页。
    ②王钟陵,《中国中古诗歌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464页。
    
    ①胡大雷,《玄言诗的魅力及魅力的衰落》,《文学遗产》1997年第二期。
    ②胡大雷,《玄言诗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202页。
    ①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778页。
    ②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908页。
    ③参考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④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89页。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875页。
    ②同上,第470页。
    
    ①房玄龄等,《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2370页。
    ②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71页。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文学”九十七条注引《续晋阳秋》,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274页。
    ②萧统编,李善注,《文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130页。
    ①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63页。
    ②参考徐公持《魏晋文学史》论及湛方生的章节,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第551-556页。
    ①游国恩,《中国文学史》(一),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第270页。
    ②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第55页。
    ①陈寅恪,《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第201-229页。
    ②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7页。
    ①张晶,《陶诗与魏晋玄学》,《文学评论》1991年第2期。
    《十三经注疏》,阮元校刻,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
    《汉书》,班固著,颜师古注,中华书局1962年。
    《后汉书》,范晔著,李贤等注,中华书局1965年。
    《三国志》,陈寿著,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年。
    《晋书》,房玄龄等著,中华书局1974年。
    《九家旧晋书辑本》,汤球辑,杨朝明校补,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众家编年体晋史》,乔治忠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
    《晋将相大臣年表》,万斯同编著,《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6年。
    《晋方镇年表》,吴廷燮编著,《二十五史补编》本,中华书局1956年。
    《宋书》,沈约著,中华书局1974年。
    《南齐书》,萧子显著,中华书局1972年。
    《梁书》,姚思廉著,中华书局1973年。
    《隋书》,魏征等著,中华书局1973年。
    《资治通鉴》,司马光著,中华书局1956年。
    《通典》,杜佑著,中华书局1988年。
    《文献通考》,马端临著,中华书局1986年。
    《二十二史札记校证》,赵翼著,王树民校证,中华书局1984年。
    《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著,余嘉锡笺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54年。
    《老子指归》,严遵著,王德有点校,中华书局1994年。
    《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王卡点校,中华书局1993年。
    《老子想尔注校笺》,张道陵等注,饶宗颐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帛书老子校注》,高明校注,中华书局1996年。
    《老子注译及评价》,陈鼓应著,中华书局1984年。
    《庄子集释》,郭庆藩辑,中华书局1961年。
    《庄子集解》,王先谦集解,中华书局1987年。
    《庄子鬳斋口义校注》,林希逸著,周启成校注,中华书局1997年。
    《南华真经注疏》,郭象注,成玄英疏,中华书局1998年。
    《列子集释》,张湛注,杨伯峻集释,中华书局1979年。
    《人物志》,刘邵著,上海三联出版版社2007年。
    《抱扑子内篇校释》,葛洪著,王明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
    《抱扑子外篇校笺》(上、下),葛洪著,杨明照校笺,中华书局1991年、1997年。
    《神仙传》,葛洪著,学苑出版社1998年。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1983年。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严可均辑,中华书局1958年。
    《文选》,萧统选编,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玉台新咏笺注》,徐陵编,吴兆宜注,中华书局1985年。
    《艺文类聚》,欧阳询著,汪绍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乐府诗集》,郭茂倩编著,中华书局1979年。
    《曹操集》中华书局1974年。
    《曹植集》,赵幼文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王弼集校释》楼宇烈校释,中华书局1980年。
    《嵇康集校注》戴明扬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
    《阮步兵咏怀诗注》黄节注,华忱之校订,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阮籍集》陈伯君校注,中华书局1987年。
    《陆机集》金涛声注,中华书局1982年。
    《陆机文集·陆云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年。
    《潘岳集校注》,董志广校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刘琨集》,赵天瑞著,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博物志校证》,张华撰,范宁校证,中华书局1980年。
    《文赋集释》,陆机著,张少康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陶渊明集笺注》,袁行霈笺注,中华书局2003年。
    
    《文心雕龙注》,刘勰著,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
    《文心雕龙义证》,刘勰著,詹锳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诗品集注》,钟嵘著,曹旭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注》,张溥著,殷孟伦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
    《采菽堂古诗选》,陈祚明选,清康熙丙戌刊本。
    《诗薮》,胡应麟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58年。
    《诗源辨体》,许学夷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
    《诗比兴笺》,陈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古诗源》,沈德潜选,中华书局1963年。
    《古诗赏析》,张玉榖选著,许逸民点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古诗评选》,王夫之评选,张国星校,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年。
    《历代诗话》,何文焕辑,中华书局1981年。
    《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中华书局1983年。
    《清诗话》,丁福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诗话续编》,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永瑢等著,中华书局1965年。
    
    《魏晋风度及其他》,鲁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闻一多全集》,闻一多著,三联出版社1982年。
    《管锥编》第二册,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79年。
    《谈艺录》补订本,钱钟书著,中华书局1979年。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北京大学出版版社1985年。
    《中国哲学史》修订本,任继愈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
    《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任继愈著,人民出版社1988年。
    《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金明馆丛稿初编》,陈寅恪著,三联书店2001年。
    《金明馆丛稿二编》,陈寅恪著,三联书店2001年。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陈寅恪著,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7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唐长孺著,三联书店1955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唐长孺著,三联书店1959年。
    《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唐长孺著,中华书局1983年。
    《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魏晋南北朝史》,王仲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沉思集》,庞朴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东晋门阀政治》,田余庆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汉晋学术编年》,刘汝霖著,中华书局1987年。
    《艺境》,宗白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中国美学史》,李泽厚、刘纲纪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著,人民出版社1986年。
    《中国思想史》第一卷,葛兆光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
    《中国中古社会史论》,毛汉光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道家文化研究》辑刊,陈鼓应主编,香港道教学院主办,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任继愈主编,人民出版社1988年。
    《庄老通辨》,钱穆著,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
    《论道》,金岳霖著,商务印书馆1987年。
    《庄子学案》,郎擎宵著,上海书店1992年。
    《庄子哲学及其演变》,刘笑敢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老庄新论》,陈鼓应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庄学研究》,崔大华著,人民出版社1992年。
    《中国老学史》,熊铁基等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中国庄学史》,熊铁基等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庄子范畴心解》,涂光社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道家与中国哲学(魏晋南北朝卷)》,孙以楷主编,陆建华等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
    《汉晋之际道家思想研究》,马良怀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
    
    《魏晋玄学论稿》,汤用彤著,汤一介等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理学·佛学·玄学》,汤用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才性与玄理》,牟宗三著,台北学生书局1985年。
    《魏晋清谈思想初论》,贺昌群著,商务印书馆1999年。
    《魏晋思想论》,刘大杰著,林东海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魏晋的自然主义》,容肇祖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
    《郭象与魏晋玄学》,汤一介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著,中华书局1996年。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罗宗强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
    《正始玄学》,王葆玹著,齐鲁书社1987年。
    《魏晋玄学史》,许抗生等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
    《魏晋玄学史》,余敦康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儒道会通与正始玄学》,高晨阳著,齐鲁书社2000年。
    《中国文化的清流》,王晓毅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儒释道与魏晋玄学形成》,王晓毅著,中华书局2003年。
    《论魏晋的自然观——中国艺术自觉的哲学思考》,章启群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向郭庄学之研究》,林聪舜著,文史哲出版社(台北)1981年。
    《郭象玄学》,庄耀郎著,台湾里仁书局1998年。
    《易传与道家思想》,陈鼓应著,三联书店1996年。
    《魏晋清谈》,唐翼明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魏晋玄谈》,孔繁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道教史》,许地山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中国道教史》,任继愈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中国道教史》,卿希泰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王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魏晋神仙道教》,胡孚琛著,人民出版社1989年。
    《中国游仙文化》,汪涌豪,余灏敏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天师道》,郭树森等编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从道家到道教》,孔令宏著,中华书局2004年。
    
    《中古文学系年》,陆侃如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
    《中古文学文献学》,刘跃进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料述略》,穆克宏著,中华书局1997年。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刘师培著,程千帆等导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汉魏六朝文学》,陈钟凡著,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年。
    《中古文学史论》,王瑶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萧涤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朱自清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乐府文学史》,罗根泽著,东方出版社1996年。
    《古代文学研究集》,余冠英等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
    《古诗考索》,程千帆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中古文学史论文集》,曹道衡著,中华书局1986年。
    《汉魏六朝文学论文集》,曹道衡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古文学史料从考》,曹道衡、沈玉成著,中华书局2003年。
    《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胡国瑞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魏晋文学史》,徐公持编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袁行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中国中古诗歌史》,王钟陵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年。
    《汉唐文学的嬗变》,葛晓音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八代诗史》修订本,葛晓音著,中华书局2007年。
    《魏晋诗歌艺术原论》,钱志熙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钱志熙著,东方出版社1997年。
    《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傅刚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
    《中古文学集团》,胡大雷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文选诗研究》,胡大雷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中古诗人抒情方式的演进》,胡大雷著,中华书局2003年。
    《魏晋南北朝赋史》,程章灿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
    《两晋诗论》,邓仕樑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72年。
    《西晋文学研究》,佐藤利行著,周延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太康文学研究》,姜剑云著,中华书局2003年。
    《两晋诗风》,王澧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西晋作家的人格与文风》,叶枫宇著,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西晋士风与诗歌——以“二十四友”研究为中心》,张爱波著,齐鲁书社2006年。
    《东晋文艺系年》,张可礼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东晋诗歌论稿》,陈道贵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东晋玄言诗派研究》,陈顺智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魏晋玄言诗研究》,张廷银著,文史哲出版社(台北)2003年。
    《玄言诗研究》,胡大雷著,中华书局2007年。
    《宋前隐逸诗研究》,霍建波著,人民出版社2006年。
    
    《竹林七贤研究》,何启民著,台北学生书局1984年。
    《郭璞研究》,连镇标著,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阮籍评传》,高晨阳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阮籍评传》,田文棠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阮籍评传》,韩传达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嵇康论》,皮元珍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嵇康评传》,王晓毅著,广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傅玄及其诗文研究》,王绘絜著,文津出版社(台北)1997年。
    《傅玄评传》,赵以武、魏明安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挚虞研究》,邓国光著,香港学衡出版社1990年。
    《陆平原年谱》,姜亮夫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
    《左思生平及其诗之析论》,叶日光著,文津出版社1979年。
    《中古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第一卷,吕慧鹃等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
    《中古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续编一,吕慧鹃等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
    
    《中古文学理论范畴》,詹福瑞著,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王运熙、杨明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穆克宏等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丛》,周勋初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9年。
    《中古文学与文论研究》,刘文忠著,学苑出版社2000年。
    
    《道家与道家文学》,李炳海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魏晋玄学和文学》,孔繁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玄妙之境》,张海明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魏晋玄学与中国文学》,卢盛江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
    《魏晋玄学与六朝文学》,陈顺智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
    《道家思想与汉魏文学》,尚学锋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魏晋六朝文学与玄学思想》,袁峰著,三秦出版社1995年。
    《玄学与魏晋文学》,皮元珍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庄子与中国文学》,宋效永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年。
    《鹏翔无疆——庄子文学研究》,刘生良著,人民出版社2004年。
    《道教文学史》,詹石窗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
    《汉魏六朝道教与文学》,张松辉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道教文学史论稿》,杨建波著,武汉出版社2001年。
    
    《魏晋风度:中古文人生活行为的文化意蕴》,宁稼雨著,东方出版社1992年。
    《中古文人生活研究》,范子晔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魏晋风度研究》,马良怀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魏晋文学与魏晋人格》,李建中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汉魏文学与政治》,孙明君著,商务印书馆2003年。
    《魏晋诗人与政治》,景蜀慧著,文津出版社1991年。
    《两晋南北朝的士族》,苏绍兴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
    《世族与六朝文学》,程章灿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六朝江东世族之家风家学研究》,王永平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魏晋本土文学地理研究》,胡阿祥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庄子与魏晋文学》,宗明华撰,1999年北京大学博士论文,褚斌杰指导。
    《汉魏六朝游仙诗研究》,朱立新撰,2000年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曹旭指导。
    《秦汉魏晋游仙诗的渊源流变论略》,张宏,1998年北京大学博士论文,陈贻焮指导。
    《玄言诗研究》,杨合林撰,2003年上海师范大学博士论文,曹旭指导。
    《魏晋玄学与玄言诗研究》,王章才撰,2003年河北大学博士论文,詹福瑞指导。
    《中古隐逸诗研究》,许晓晴撰,2005年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骆玉明指导。
    《先秦隐逸思想及先秦两汉隐逸文学研究》,肖玉峰撰,2006年西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项楚指导。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