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互保与晚清政局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清前中期,中央高度集权,督抚对清廷常存畏惧,皇上的一纸诏书即可对其或杀或贬,如雍正时期的年羹尧功震西陲,后因诸种原因,雍正就下诏将他械送京师;再如道光时期的钦差大臣林则徐,虽有禁烟之功,但道光帝却一纸诏书将其谪贬新疆。太平军兴以后,督抚权势日炽,迨至晚清,清廷一兵一卒、一粮一糗皆仰仗督抚,清朝外重内轻的局面自此出现且积重难返。东南互保的实现,正是基于此种背景而成的。
     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动,并对义和团剿、抚政策摇摆不定,义和团得以勃兴并蓬勃发展。而此时的清廷恰处顽固守旧势力掌控之中,由于传统守旧观念的一致,他们与义和团发生了感应。慈禧、载漪等顽固派企图利用义和团,实现其废立阴谋。守旧士大夫阶层企图联合义和团,反对洋人、洋教和洋务,用封建主义来战胜资本主义。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由于中外双方在交流上的误解:戊戌政变后,慈禧最关注的是维持垂帘听政地位,而此时的驻京公使团大多对中国都是门外汉,不愿也不屑了解中国政体和文化,却积极干涉朝政并做出一系列的错误判断和决定。造成慈禧太后不愿在义和团问题上与公使团合作。随着事态的发展,当外患大于内忧后,清廷对义和团抚而用之,向列国宣战。
     早在义和团运动兴起时,东南督抚就做过种种避战努力,但结果事与愿违,在清廷最终走向对外战争后,东南督抚见避战失败,便转而酝酿同列强实行“东南互保”。列强因相互牵制,出于保护自己在华尤其在长江流域利益的考虑,对东南督抚的互保建议,给予了热烈回应。经中外三次磋商,初步商定了《东南保护约款》。其后,山东、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省的督抚,也纷纷宣布加入互保行列,并分别制定了互保章程。
     互保最终虽然没有正式签字,显得无疾而终,实际上它的重要性并不在于签字与否,而在于它反映了中国的时局和督抚的心态:稳定东南,进而“延宗社,保两宫”。无疾而终的背后是铁的事实,而成效却有目共睹。
     互保是中外相互需要的产物,它的达成,既是南北政治经济分野背后,南方士绅努力的结果,也是东南督抚在驻外使节的帮助下,利用帝国主义之间的相互牵制而多次斡旋的产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它维护了国家的主权,保障了江南地区的稳定,但它的出现也加剧了朝廷和地方的离心力,加速了清廷的衰落,便于帝国主义实行分而治之的侵略方针。
     庚子之乱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满族统治,清廷宣布实行新政。在新政改革的一系列措施中,重建中央武装力量的军事改革是重中之重。要顺利完成军事改革,就要筹措大量练兵经费,而要筹措军费,就要改变咸同以后外重内轻的政治格局,打破地方督抚尤其是东南督抚对本地区财政垄断的局面。1904年,清廷以江南制造总局迁移为契机,派铁良南下,完成了“划一营制”与筹措军饷的任务,打破了东南督抚对东南地区财权和军权的垄断,互保局面至此瓦解。
     然而,出乎清廷意料的是,铁良南下和中央集权化的最大受益者并非清廷,而是直隶总督袁世凯。随着袁世凯集团势力的扩展,袁世凯与满族亲贵的矛盾也日益激化。恰在此时,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相继过世,清朝统治阶层中失去了一批可以对各种社会势力进行平衡并可以在满汉矛盾中起缓冲作用的人物。最终,满族亲贵与袁世凯的矛盾愈演愈烈,清廷采取措施削弱袁世凯的权势,导致袁世凯与清廷的决裂和清朝的覆亡。
During the prometaphase of Qing Dynasty,The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is very overwhelming. The Directory Governments are very fear to the Qing government. The Qing government can kill or downplay the people in the Directory Governments just through a piece of rescript. For example,Nian Geng yao does succeed in the west of China, however, the Qing government use a piece of rescript and sent him to Bei Jing due to all kinds of reasons. Another example is Imperial Commissioner Lin Ze Xu in Dao Guang period. Although he did very good in the smoking-prohibited movement, the king depreciated and sent him to Xin Jiang. After the taiping rebellion, The power of the Directory Governments become more and more throng. Until to the late of Qing, all the solders and grain of Qing government are depended on the Directory Governments. The situation of Qing government emphasize much of the inner rather than the external, become irrecoverable. The appear of Joint Defence of Southeast is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e imperialist carve up China deeply, the Chinese national crisis reached unprecedented level.There is a large change within the Qing government, The government has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on the boxers. So the Boxers can grow vigorously and flourish. At this time,the Qing government is in the charge of conservative forces. As the traditional old-fashioned concept of coherence, they react to each other.Cixi, Zai Yi and other diehards tried to use the Boxers to achieve its waste legislation purpose. Old-fashioned literati class attempt to unite Boxers to against the foreigners, foreign religion and foreign affairs. They use feudalism to defeat capitalism with the purpose of saving China.
     After the rise of Boxer Rebellion, due to a misunderstanding on foreign exchange:After the 1898 coup, the Ci Xi most concerned about the status of the reign behind a curtain, but at this time most of the members of the envoy mission in Peking, do not want to understand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and culture. However, they actively interfere in affairs of state and make a series of wrong judgments and decisions. So Cixi unwilling to co-operate with the ministers on Boxers problem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when foreign aggression is more serious than internal problems, the Qing government finally stop the termination of boxing action and prepared to use the Boxer on a declaration of war.
     As early as the rise of the Boxer movement, Southeast governors do their best to avoid the war, but it did not work. After the Qing government finally moved toward the war. Seeing the failure of avoiding war, the southeast governors turned to brew mutual insurance with the foreign powers. Powers by restraining each other, out to protect themselves, especially in the Yangtze River in China, interest considerations, the Governor of the southeast, ask a mutual insurance proposals to give the enthusiastic response. After three consultations, they initially agreed on the "south-east to protect some sections." Subsequently, Shandong, Guangdong, Guangxi, Zhejiang, Fujian and other provinces of the governor have also announced it has joined the ranks of mutual insurance and mutual insurance statutes were enacted.
     Although there was not final signature and it appeared to die a natural death. In fact, its importance was not so much a simple signature or not,but because it reflected China's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governor. Making the southeast stable and then "Nobumune Society, Paul Liang Gong. " Die a natural death is behind the real fact, while the results are obvious to all.
     The success of Mutual insurance was due to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ifferences between north and south, behind the result of the efforts the southern gentry, but also the southeast governor, ask the diplomatic envoys w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use of imperialism, but many times to contain the product of mediation. Although a certain extent, it will uphold the national sovereignty, ensuring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Jiangnan region. But it has also exacerbated the emergence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centrifugal force, accelerated the decline of the Qing government to facilita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mperialist divide and rule policy of aggression.
     After the Boxer Rebellion, the Qing government tried to reinforce the centralization of power by military reforms. So the government send Tieliang to the south of china, to seize manufacture Bureau, to break the southeast governor, check the south-eastern financial authority and military power of the monopoly.Until now the mutual insurance companies collapse.
     However, contrary to the Qing government expected that the Tieliang to the south and centralization is not the biggest beneficiaries of the Qing, but Zhili Governor Yuan Shih-kai.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Yuan forces, the Qing court was forced to take measures to weaken its power, and eventually lead to a break with Yuan Shikai and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the perish by military reforms the Qing Dynasty.
引文
①章开沅:《关于孙中山研究的思考》,《辛亥前后史事论丛续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②林世明:《义和团事变期间东南互保运动之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
    ①金家瑞:《东南互保条约是什么时候由那些军阀与那些军阀订的?它的内容怎样?》,《历史教学》1952年10月第22期,第25页。
    ②祁龙威:《从“东南互保”看洋务派破坏人民反帝斗争的罪行》,《历史教学》1963年第12期,第9-13页。
    ③_王明中:《义和团运动中英国与“东南互保”》,《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第12期.第80-97页。
    ①谢俊美:《“东南互保”再探讨》,《档案与历史》1986年第2期,第53-59页。
    ②安静波、孙孝恩:《“东南互保”再析》,《北方论丛》1990年第6期,第29-35页。
    ③赵正桥:《“东南互保”的社会成因》.《历史教学问题》1999年第1期。
    ①李鹏军、张俊:《“东南互保”新探》,《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月第18卷第1期,第57-61页。
    ②谭特立:《刘坤一策划“东南互保”始末》,《湖北档案》2002年第2期,第37-39页。
    ③徐碧微:《刘坤一与东南互保》,《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6月第14卷第2期,第61-64页。
    ④薛学共:《刘坤一与晚清政局述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12月第1卷第4期。
    ⑤谢俊美:《张謇与晚清社会变迁》,《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6-10页。
    ⑥参阅高翠莲:《落日孤臣:李鸿章》,北京:团结出版社,2007年;赵焰:《晚晴有个李鸿章》,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王家俭:《李鸿章与北洋舰队:近代中国创建海军的失败与教训》,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雷颐:《李鸿章与晚晴四十年》,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董丛林:《李鸿章的外交生涯》,北京:团结出版社,2008年。
    ①参阅章回:《张之洞》,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吴剑杰:《张之洞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②参阅夏东元:《盛宣怀年谱长编》,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夏东元:《盛宣怀传》,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年;苏同炳:《中国近代史上的关键人物》,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上海图书馆编《上海图书馆藏盛宣怀档案萃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③王尔敏:《拳变时期之南省自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编辑委员会,第217-230页。
    ④戴玄之:《盛宣怀与东南互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编辑委员会,第85-92页。
    ⑤戴玄之:《盛宣怀与东南互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 台北:大陆杂志社编辑委员会,第85-92页。
    ①林世明:《义和团事变期间东南互保运动之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6页。
    ②林世明:《义和团事变期间东南互保运动之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54-56页。
    ①王尔敏:《拳变时期之南省自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编辑委员会,第226-228页。
    ②王尔敏:《拳变时期之南省自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编辑委员会,第228页。
    ①林世明:《义和团事变期间东南互保运动之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24-134页。
    ②Chester C. Tan:The Boxer Catastroph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55.
    ③朱葆晋:《论东南互保》,中国义和团研究会《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济南:齐鲁书社,1992年。
    ①罗尔纲:《湘军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18页。
    ①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16,职官志三,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336-3337页。
    ②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16,职官志三,第3336页。
    ③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16,职官志三,第3346-3348页。
    ④庄吉发:《清代奏折制度》,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1980年,第41页。
    ⑤光绪七年二月张观准奏:“我朝定制,外则统之以督抚,内则综之以六部,内外相维,法至善也”。朱寿朋等:《光绪朝东华录》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1048页:
    ①贾小叶:《晚清大变局中督抚的历史角色——以中东部若干督抚为中心的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第15页。
    ②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14,职官志一,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264页。
    ③梅曾亮:《梅伯言全集·文集》卷2,《上方尚书》,线装。
    ①王定安:《湘军记》,长沙:岳麓书社,1983年,第338页。
    ②罗尔纲:《湘军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08页。
    ①《文宗显皇帝实录》第40册,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第368、395页。
    ②彭泽益:《十九世纪后半期的中国财政与经济》,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46页:
    ③罗玉东:《中国厘金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20页:
    ①何瑜:《晚清中央集权体制变化原因再析》,《清史研究》,1992年第1期,第75页。
    ②朱寿朋等:《光绪朝东华录》第2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2195页。
    ③朱寿朋等:《光绪朝东华录》第1册,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623页。
    ④赵尔巽等:《清史稿》卷111,选举六,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3228页。
    ①参阅刘伟:《甲午前四十年间督抚权力的演变》,《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第59-78页;杨明:《晚清督抚制度与权力制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0期,第42-45页。
    ①《左宗棠全集》,奏稿8,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第592页。
    ②《国闻备乘》,《近代稗海》第一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50页。
    ③魏光奇:《清代后期中央集权财政体制的瓦解》,《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1期,第207-230页:
    ①康有为《裁行省议》,《康南海文集》卷4,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80辑,台北:台湾文海出版社,1972年: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04页。
    ①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44-45页;《胶州事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义和团史料》(上),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80页。
    ②《庚子记闻》,《义和团史料》(上),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22页。
    ③关于义和团兴起的缘由,参阅[美]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张俊义、王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路遥:《义和拳运动起源探索》,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
    ④《军国民篇》,《蔡锷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9页。
    ①《由经济上解释中国近代思想变动的原因》,《李大钊文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80页。
    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1-202页。
    ③《庚子诗鉴》,《义和团史料》(上),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33页。
    ①罗悖曧:《庚子国变记》,上海:上海书店,1982年,第14页。
    ②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义和团史料》(上),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61页。
    ①中国史学会主编《戊戌变法》第3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418-419页。
    ①《北京之谜》,《字林西报》周刊,1898年1月6日,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3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489页。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3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538页。
    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3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548页。
    ④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7-38页。
    ①恽毓鼎:《崇陵传信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1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477-478页。
    ①章华:《语林》,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4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321-322页。
    ②周育民:《已亥建储与义和团运动》,《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第8-17页。
    ③费行简:《近代名人小传》,台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第134-135页。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4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313、360页。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第4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234页。
    ③戚其章:《论庚子事变中的和战之争》,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编《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316-337页。
    ①李希圣:《庚子国变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1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11页。
    ②《综论义和团》,《义和团史料》(上),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96页。
    ③《悟澈源头》,《义和团史料》(上),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30-233页。
    ①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209-211页。
    ①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57-360页。
    ②关于“假照会”与清廷宣战的关系,可参阅林华国:《庚子宣战与“假照会”关系考辨》,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编《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338-353页。
    ①恽毓鼎:《崇陵传信录》,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1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49页。
    ②(台)傅启学:《中国外交史》(上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72年,第168-169页:
    ①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62-163页。
    ②陈振江:《清政府的内外政策与义和团运动》,中国义和团运动史研究会编《义和团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第308-309页:
    ①《张文襄公全集》第3册,卷160,电牍39,《致京荣中堂》,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825页。
    ①《张文襄公全集》第3册,卷163,电牍42,《致上海李中堂盛京堂江宁刘制台》,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885-886页。
    ②《刘坤一遗集》第3册,电奏2,《寄总署》,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31-1432页。
    ①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卷80,电奏8,《致总署、荣中堂》,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149-2150页。
    ②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卷80,电奏8,《致总署、荣中堂》,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150页。
    ①《愚斋存稿》,卷35,电报12,《寄刘岘帅张香帅》,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833页。
    ②《愚斋存稿》,卷35,电报12,《刘岘帅来电》,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833页。
    ③《愚斋存稿》,卷36,电报13,《寄京庆亲王荣中堂》,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843-844页:
    ①济,济南。沁为五月二十七日,公历6月22日。指该日袁世凯赞同联名镇压义和团的电奏文。
    ②《愚斋存稿》,卷36,电报13,《寄李中堂刘岘帅张香帅》,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844页。
    ③《张文襄公全集》第3册,卷160,电牍39,《刘制台来电》,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837页。
    ④《愚斋存稿》,卷36,电报13,《张香帅来电》,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845页。
    ①《李鸿章全集》第8册,电稿卷22,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4088页。
    ②《李鸿章全集》第8册,电稿卷22,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4088页。
    ③《张之洞全集》第3册,卷80,电奏8,《会衔电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150-2151页:
    ①《张文襄公全集》第2册,卷80,电奏8,《刘坤一、张之洞会衔电奏》,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368页。
    ②《张文襄公全集》第2册,卷80,电奏8,《刘坤一、张之洞会衔电奏》,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368-369页。
    ①王尔敏:《拳变时期之南省自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第218页。
    ②《军机处寄各省督抚上谕》,《义和团档案史料》(上),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56-157页。
    ①《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2卷,孙瑞芹泽,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66页。
    ①《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2卷,孙瑞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66-67页。
    ②《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运动资料选译》,胡滨译,丁名楠、余绳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1页。
    ③《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运动资料选译》,胡滨译,丁名楠、余绳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42页。
    ④《张文襄公全集》第2册,卷103,公牍18,《张之洞札江汉关照会各领事力任保护洋人》, 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803页。
    ①《张文襄公全集》第3册,卷160,电牍39,《致伦敦罗钦差华盛顿伍钦差东京李钦差》,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833页。
    ②[日]吉田良太郎编译:《西巡回銮始末记》,卷6。
    ③王尔敏:《拳变时期之南省自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 台北:大陆杂志社,第222-223页。
    ①《张文襄公全集》第3册,卷160,电牍39,《致华盛顿伍钦差》,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831页。
    ②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00, P247.Mr. Hay to Mr Wu Tingfang, Washington,22 June 1900.
    ②王尔敏:《拳变时期之南省自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第223页。
    ①《张文襄公全集》第3册,卷160,电牍39,《吕钦差来电》,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839页。
    ②《刘制台致张之洞电并致李中堂袁抚台王抚台俞抚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3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345页。
    ③《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2卷,孙瑞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 第184-185页。
    ①《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2卷,孙瑞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84-185页。
    ②《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2卷,孙瑞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185页。
    ③《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2卷,孙瑞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第232页。
    ①王尔敏:《拳变时期之南省自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第222页。
    ②《张文襄公全集》第3册,卷160,电牍39,《致东京李钦差》,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830页。
    ③《张文襄公全集》第3册,卷160,电牍39,《李钦差来电》,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831页。
    ①李国祁:《张之洞的外交政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年,第185页。
    ②林世明:《义和团事变期间东南互保运动之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95页。
    ①《张文襄公全集》第3册,卷160,电牍39,《张之洞致江宁刘制台》,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828-829页。
    ②林世明:《义和团事变期间东南互保运动之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96页。
    ①戴玄之:《盛宣怀与东南互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第87页。
    ①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49》上卷第2分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59-160页:
    ①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49》上卷第2分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60-161页:
    ①《愚斋存稿》,卷36,电报13,《寄江鄂刘张两帅》,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850页。
    ②李国祁:《张之洞的外交政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年,第164-165页。
    ①《日本外交文书》,卷33,别册1,第486-487页:
    ①《愚斋存稿》.卷37.电报14,《寄刘张两督帅》,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868页。
    ①《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运动资料选译》,胡滨译,丁名楠、余绳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2-123页。
    ①《刘坤一遗集》第6册,电信卷1,《寄张制军盛京堂余观察》,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73页。
    ②《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运动资料选译》,胡滨译,丁名楠、余绳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2页。
    ③《刘制台致张之洞电并致李中堂袁抚台王抚台俞抚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3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第345页。
    ①《愚斋存稿》,卷36,电报13,《浙藩恽菘耘方伯来电》,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854页。
    ②《愚斋存稿》,卷36,电报13,《浙藩恽菘耘方伯来电》,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854页。
    ③《愚斋存稿》,卷36,电报13,《浙藩恽菘耘方伯来电》,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858页。
    ④《李鸿章全集》第8册,电稿卷22,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年,第4083页。
    ①《愚斋存稿》,卷36,电报13,《寄闽督许筠仙》,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854页。
    ②《日本外交文书》,卷33,别册1,第510-516页。
    ①关于日寺被焚是意外还是日本的密谋?至今争议颇多,笔者倾向于王尔敏先生的日本自焚说,他认为“厦门事件是庚子拳变时期数百件教案中一项最奇怪的事变。全国各地闹教对象都不外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独有厦门的本愿寺是一座佛教堂。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在形式上极少有所分别,如果有暴徒闹教,则厦门自有不少西洋教堂可作对象,在此处西洋教堂未被惊扰,而佛教堂反被焚烧,确是一件出色的教案,所以中外人士都感到怀疑”。王尔敏:《弱国的外交:面对列强环伺的晚清世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312页。
    ②陈旭麓、顾廷龙、汪熙主编《义和团运动——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212页。
    ③《鄂督张电李鸿章并致盛刘许善电》,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3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第356页。
    ④林世明:《义和团事变期间东南互保运动之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15 页。
    ①《愚斋存稿》,卷37,电报14,《粤护督德静帅来电》,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第884页。
    ①林世明:《义和团事变期间东南互保运动之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217页。
    ②《日本外交文书》,卷33,别册1,第515-516页。
    ①林世明:《义和团事变期间东南互保运动之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18-119页。
    ②林世明:《义和团事变期间东南互保运动之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18页。
    ③王尔敏:《拳变时期之南省自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第225页。
    ①《刘坤一遗集》第3册,电奏卷2,《寄东抚袁》,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432页。
    ②谢俊美:《“东南互保”再探讨》,《档案与历史》1986年第2期,第59页。
    ①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卷80,电奏8,《会衔电奏》,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第2156页。
    ①《中国近代经济史》(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25页。
    ②谢俊美:《“东南互保再探讨”》,《档案与历史》1986年第2期,第56页。
    ①《张文襄公全集》第3册,卷161,电牍40,《致东京李钦差》,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856页。
    ②《张文襄公全集》第3册,卷161,电牍40,《致东京钱念劬》,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857页。
    ③吕海寰:《庚子海外纪事》,卷2,台北:文海出版社,1950年。
    ④吕海寰:《庚子海外纪事》,卷2,台北:文海出版社,1950年。
    ⑤吕海寰:《庚子海外纪事》,卷2,台北:文海出版社,1950年。
    ①谢俊美:《“东南互保再探讨”》,《档案与历史》1986年第2期,第57页。
    ②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980页。
    ③[澳]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上海:知识出版社,1986年.第244页:
    ①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第1002-1008页。
    ②谢俊美:《“东南互保”再探讨》,《档案与历史》1986年第2期,第58页。
    ①张謇:《蔷翁自订年谱》,转引自王尔敏:《拳变时期之南省自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第228页。
    ②王尔敏:《拳变时期之南省自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第228页。
    ③王尔敏:《拳变时期之南省自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第228页。
    ④祁龙威:《从“东南互保”看洋务派破坏人民反帝斗争的罪行》,《历史教学》1963年,第12期,第9-13页。
    ①王尔敏:《拳变时期之南省自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第228-229页。
    ①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第4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年,第81页。
    ①张之洞:《致西安鹿尚书》,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10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8527页。
    ②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1327-1328页。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编:《杨儒庚辛存稿》,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年,第205-217页。
    ②来新夏:《北洋军阀》(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481页。
    ③李宗一:《袁世凯传》,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01页。
    ④李宗一:《袁世凯传》,北京:中华书5局,1980年,第102页。
    ①《张文襄公全集》第2册,卷62,奏议62,《拟编湖北常备军制折》,北京:中国书店,1990年,第43页。
    ①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第3册,卷60,奏议60,《筹办移设制造局添建枪炮新厂折》,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560-1561页。
    ②《东方杂志》,1904年第9期,社说,第218-220页。
    ③朱寿朋、张静庐:《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200页。
    ④朱寿朋、张静庐:《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207页。
    ①《东方杂志》,1904年第7期,社说,第148页。
    ②宫玉振:《铁良南下与清木中央集权》,《江海学刊》1994年第1期,第155页。
    ③宫玉振:《铁良南下与清末中央集权》,《江海学刊》1994年第1期,第155页。
    ①关于袁铁之争,可参阅梁义群、宫玉振:《袁世凯与满族亲贵争夺军权斗争述论》,《许昌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第43-49页;滕新才:《良弼、铁良与清末政局》,《文史杂志》1994年第3期,第15-18页。
    ①楚双志:《变革中的危机——袁世凯集团与清末新政》,北京:九州出版社,2008年,第196页。
    ①李国祁:《张之洞的外交政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年,第174页。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朝朱批奏折》,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
    2、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戊戌变法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4、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馆编:《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5、世续等:《清实录》(光绪朝),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6、朱寿朋、张静芦:《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
    7、贺长龄辑:《皇朝经世文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4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8、葛士溶辑:《皇朝经世文续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5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9、陈忠倚辑:《皇朝经世文三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6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10、何良栋辑:《皇朝经世文四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年。
    11、赵尔巽:《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
    12、《清史列传》,王钟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3、蔡冠洛:《清代七百名人传》,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
    14、朱孔章:《中兴将帅别传》,长沙:岳麓书社,1989年。
    15、《清代野史》,成都:巴蜀书社,1987年。
    16、章伯锋、荣孟源编:《近代稗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1989年。
    17、徐珂:《清稗类钞》,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18、文庆等:《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19、贾桢等:《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20、宝鋆等:《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62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21、王彦威、王亮编:《清季外交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年。
    22、《清季外交史料选辑》,台湾文献史料丛刊第4辑,台北:大通书局,1984年。
    2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清末教案》,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24、廉立之、王守中:《山东教案史料》,济南:齐鲁书社,1980年。
    25、四川省档案馆:《四川教案与义和拳档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26、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义和团档案史料》,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7、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义和团档案史料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28、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义和团史料》,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
    29、北京大学历史系:《义和团运动史料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64年。
    30、中国史学会:《义和团》,上海:神州国光社,1951年。
    31、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
    32、中国史学会:《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33、茅海建主编《清代兵事典籍档册汇览》(100册),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年。
    34、复旦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组:《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1840-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35、王铁崖编:《中外旧约章汇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36、《英国蓝皮书有关义和团资料选译》,胡滨译,丁名楠、余绳武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37、《德国外交文件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孙瑞芹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0年。
    38、吉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1900-1901年俄国在华军事行动资料》, 董果良译,济南:齐鲁书社,1981-1982年。
    39、盛宣怀:《愚斋存稿》(全5册),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
    40、陈旭麓主编《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41、《李鸿章全集》(全9册),海南:海南出版社,1997年。
    42、窦宗一编:《李鸿章年谱》,台北:文海出版社,1980年。
    43、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主编《张之洞全集》(全12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44、许同莘编:《张文襄公年谱》,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
    45、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主编《刘坤一遗集》(全6册),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46、杜春和、耿来金、张秀清编:《荣禄存札》,济南:齐鲁书社,1986年。
    47、陈义杰整理:《翁同酥日记》(全6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48、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室编:《庚子记事》,北京:中华书局,1978年。
    49、吕海寰:《庚子海外纪事》,台北:文海出版社,1950年。
    50、[澳]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上),刘桂梁等译,北京:知识出版社,1986年。
    《万国公报》《东方杂志》 《上海事务日报》 《时报》 《湘学报》 《湘学新报》 《天津大公报》 《申报》 《逸经》 《文史资料选辑》 《近代史资料》
    1、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樊百川:《清季的洋务新政》,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
    3、冯契:《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4、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5、傅启学:《中国外交史》,台北:商务印书馆,1972年。
    6、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7、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8、郭廷以:《俄帝侵略中国简史》,台北:文海出版社,1983年。
    9、郭廷以:《近代中国史事日志》,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10、郭汉民:《晚清社会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11、郭汉民:《中国近代史事探索》,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侯宜杰:《二十世纪初政治改革风潮:清末立宪运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13、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年。
    14、胡成:《困窘的年代——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和道德重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
    15、黄正铭:《中国外交史》,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出版委员会,1959年。
    16、黄凤志主编《中国外交史:1840-1949》,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贾小叶:《晚清大变局中督抚的历史角色——以中东部若干督抚为中心的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
    18、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北京:团结出版社,2006年。
    19、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大纲》,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
    20、金林:《义和团运动》,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21、金家瑞:《义和团运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22、孔祥吉:《晚清政治史探微》,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
    23、雷颐:《李鸿章与晚清四十年》,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
    24、李时岳:《近代中国反洋教运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25、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26、李侃等:《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
    27、李文海:《世纪之交的晚清社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28、李剑农:《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4年。
    29、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30、李育民:《近代中国的条约制度》,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31、李育民:《中国废约史》,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32、李国祁:《张之洞的外交政策》,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年。
    33、林世明:《义和团事变期间东南互保运动之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0年。
    34、刘伟:《晚清督抚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35、路遥:《义和团运动》,成都:巴蜀书社,1985年。
    36、路遥:《义和团运动史研究》,济南:齐鲁书社,1988年。
    37、罗尔纲:《湘军兵志》,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38、骆乘烈:《从“巨野教案”到山东义和团》,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9年。
    39、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40、桑兵:《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41、唐庆增:《中美外交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
    42、汪荣祖:《从传统中求变——晚清思想史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2年。
    43、汪荣祖:《晚清变法思想论丛》,北京:新星出版社,2008年。
    44、王尔敏:《晚清政治思想史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45、吴相湘:《近代史事论丛》,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年。
    46、吴相湘:《俄帝侵略中国史》,台北:国立编译馆,1969年。
    47、吴相湘:《晚清宫廷实纪》,台北:正中书局,1957年。
    48、相蓝欣:《义和团战争的起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49、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
    50、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1、辛向阳:《大国诸候: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之结》,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年。
    52、杨国强:《晚清的士人与世相》,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
    53、杨公素:《晚清外交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54、张朋园:《梁启超与清季革命》,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
    55、张力、刘鉴唐:《中国教案史》,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
    56、周谷城:《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57、朱东安:《曾国藩集团与晚清政局》,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年。
    58、朱宗震:《大视野下清末民初变革》,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年。
    59、左舜生:《中国近百年史资初编》,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2003年。
    60、[美]丁韪良:《花甲记忆:一位美国传教士眼中的晚清帝国》,沈弘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61、[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62、[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年。
    63、[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年。
    64、[美]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65、[美]黄仁宇:《中国大历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
    66、[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
    67、[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68、[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69、[美]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
    70、[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71、[美]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张俊义、王栋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
    72、[日]吉田良太郎:《西巡回銮始末记》,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3年。
    1、安静波、孙孝恩:《“东南互保”再析》,《北方论丛》1990年第6期。
    2、陈美祥、陈敦庸:《“东南互保”浅议》,《台州师专学报》1997年第1期。
    3、戴玄之:《义和团源流考》,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第1-6页。
    4、戴玄之:《义和团的变质》,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第139-147页。
    5、戴玄之:《义和团的本质》,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第154-159页。
    6、戴玄之:《盛宣怀与东南互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第85-92页。
    7、戴玄之:《许景澄袁昶三疏真伪辨》,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第78-84页。
    8、郭丽萍:《论晚清“东南互保”中的两个问题》,《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9、黄敏:《论东南互保》,《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10、赖正斌、喻林:《试论晚清地方势力的兴起及影响》,《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5期。
    11、李崇德:《清“东南互保”前期地方对外政策》,《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2、李鹏军、张俊:《“东南互保”新探》,《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13、李凤君:《“东南互保”出现探因》,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14、廖一中:《“东南互保”与袁世凯》,《贵州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15、刘伟:《甲午前四十年督抚权力的演变》, 《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
    16、刘伟:《清末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年第4期。
    17、彭淑庆:《空间·结构·心态——区域社会史视角下的“东南互保”运动》,《东岳论丛》2009年第2期。
    18、祁龙威:《从“东南互保”看洋务派破坏人民反帝斗争的罪行》,《历史教学》1963年第12期。
    19、孙昉、孙向群:《己亥建储与晚清政治危机》,《北方论丛》2009年第5期。
    20、谭特立:《刘坤一策划“东南互保”始末》,《湖北档案》2002年第2期。
    21、王尔敏:《拳变时期之南省自保》,大陆杂志史学丛书第二辑第五册《近代史研究论集》,台北:大陆杂志社,第217-230页。
    22、王明中:《义和团运动中英国与“东南互保”》,《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1964年第12期。
    23、谢俊美:《“东南互保”再探讨》,《档案与历史》1986年第2期。
    24、谢俊美:《张謇与晚清社会变迁》,《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25、徐碧薇:《刘坤一与东南互保》,《历史教学问题》2000年第4期。徐松荣:《论己亥建储与义和团运动》,《求索》2001年第1期。
    26、薛学共:《刘坤一与晚清政局述论》,《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27、杨明:《晚清督抚制度与权力制衡》,《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28、易春秋:《“东南互保”原因浅析》,《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9、张琨:《晚清督抚专政的形成》,《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30、赵正桥:《“东南互保”的社会成因》,《历史教学问题》1999年第1期。
    31、赵凤文:《背道中的卫道:评述“东南互保”的爱国性质》,《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4期。
    32、周育民:《己亥建储与义和团运动》,《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
    1、Fleming, Peter, The Siege at Peking, London,1959.
    2、Martin, Christopher, The Boxer Rebellion, London,1968.
    3、Purcell, Victor, The Boxer Uprising, Cambridge,1963.
    4、Beasley, W. G., Japanese Imperialism 1894-1945, Oxford,1987.
    5、Young, L. K., British Policy in China 1895-1902, Oxford,1970.
    6、Wakeman, Frederic, Jr., The Fall of Imperial China, London,1977.
    7、Atkinson, James, Australian Contingents to the China Field Force 1900-1901, Kensington,1976.
    8、Cohen, Paul A., History in Three Keys, the Boxers as Event, Experience and Myth, New York,1997.
    9、Balozemoff, Andrew, Russian Far Eastern Policy 1881-1904, Berkrley, 1958.
    10、McCordock, R.Stanley, British Far Eastern Policy,1894-1900, New Yok, 1931.
    11、Chester C. Tan:The Boxer Catastroph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York,1955.
    12、Marilyn Blatt Young:The Rhetoric of Empire:America China Policy 1895-1901,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1968.
    13、小林一美:《義和團戰爭と明治國家》,束京:汲古書院,1986年。
    14、铃木良:《帝國主義へ道一羲和團事燮と日本》,東京:每日朝聞社,196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