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山地梯田环境下的生产与生活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龙脊梯田位于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和平乡境内,由平安壮族梯田和金坑红瑶梯田(也称大寨梯田)两部分组成。本文选择红瑶大寨梯田作为研究对象,期望能有所收获。
     龙脊红瑶人民世代居住于梯田之间,他们以稻作农耕为生,在与自然长期共存的过程中,他们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梯田景观。在这个伟大杰作的背后,是龙脊红瑶人艰辛的创业奋斗史。本论文尝试运用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实地田野考察和个案研究,以及对文献资料的考证,阐述了龙脊大寨梯田环境下的生产与生活,以及这种生产与生活跟当地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论文首先对本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其中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及区划情况、主要生活群体的基本信息以及大寨梯田的开发历史、过程、结构特点等内容。通过这部分的论述,我们对研究区域的大致情况就会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也为后面深入梯田系统的论述做好了铺垫。第二部分,文章进入了梯田社会及梯田运作系统的研究,分别探讨和阐述了大寨梯田的土壤改良问题、梯田的灌溉系统以及大寨梯田系统的管理与维护问题。其中梯田的土壤改良和灌溉条件可以说是保障梯田稻作生产正常进行的最重要因素,也是整个社区秩序建立的基本前提。众所周知,水稻种植对地理环境的要求很高,光热条件、水分条件、土壤条件等缺一不可。红瑶人民充分利用当地的地理资源,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劳创造出了这些必备条件,维持了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对梯田系统进行管理与维护包括涵养水源的植被系统、输送水源的沟渠系统和田间系统,这是保证梯田正常运作的必要工作,也是红瑶人民将在梯田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知识加以运用的最直接体现。第三部分是论文的升华部分,重点探讨了红瑶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和当地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揭示了人只有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环境所赋予的各种资源条件并加以合理利用才能够争取最大发展的道理,同时,环境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生活在这个社区内群体的行为方式和精神内涵,包括生活习俗和传统文化等。
     总之,本文是一篇基于龙脊大寨地方性知识考察的研究。论文虽然是以大寨梯田作为考察对象,但研究的最终落脚点还是运作大寨梯田的红瑶人民。红瑶是一个具有传统稻作习俗的民族,龙脊的山地环境决定了红瑶的生产方式——耕山种稻,大寨梯田是红瑶在适应龙脊山地环境的过程中从事稻作的结果。因此,红瑶成为了大寨梯田的主人,他们的生产与生活也随着梯田的运作发生着适应性的变化。
Longji Terrace is located in the peace town of Longsheng County, Guangxin province, inclucing the Ping'an Zhuang Yao terraces and Jingkeng terraces (also known as Dazhai terraces) two parts.This article chose Red Yao Dazhai terra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hoping to gain something.
     Longji Yao people lived for generations in between them to rice farming for a living, long-term coexistence with nature in the process, they created a unique terraced landscape.Behind in this great masterpiece, There is the arduous pioneering history of struggling of Longji Yao peopl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anthropology, history, geography and other disciplines, research methods, by field visits and case studies, as well as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to explain the Back Dazhai terraced produc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the local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relationship.
     In the article,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study area was combed and summarized, including the natural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history and zoning cases, the main groups of life's basic information and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Dazhai Terrace, proces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o on. Through this part of the discussion, we approximate the situation of the study area will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but also prepare the way deeply discussed for behind the terrace system.In the second part, the terraced community and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of terraces were discussed and explained, solving the problems Dazhai terrace soil improvement, irrigation systems and terraces Dazhai terrace system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issues. Terraces where soil improvement and irrigation of rice terraces can be said to protect the normal production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but also the entire community order to establish the basic premise. As we all know, rice cultivation on th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is demanding, light and heat conditions, water conditions, soil conditions are indispensable. Red Yao people take advantage of local geographical resources, with their wisdom and hard work created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to maintain thei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The terrace system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vegetation, include water conservation systems, water delivery systems and field systems ditches, i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work of terraces, but also Red Yao people will be summed up in the terraced fields in production experience and knowledge to use the most direct expression. The third part is the sublimation of part of the article, focusing on the Red Yao people's producing, living and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local environment, revealing that only by making good use of the various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make rational use of resources can they make the largest process in the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while the environment is also largely determines the community behavior and spiritual content, including customs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life.
     In short, this thesis is a study based on local knowledge Longji Dazhai. Although the article as a study object is Dazhai terraces, but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 operation of the terrace of the Red Yao people Dazhai. Red Yao has a traditional custom of the national rice, Longji Red Yao mountain environment determines the mode of production-farming hill rice, Red Yao Dazhai terrace is due to mountain environments and the adaptation of Longji in Rice Cultivation. Therefore, the Red Yao Terrace Dazhai became the masters of their production and life with the operation of terraced adaptive changes taking place.
引文
①侯甬坚:《梯田的诞生为何属于过去的南方山地?》,杨伟兵主编:《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6,第17-36页。
    ②这一见解的依据是各种现存汉籍资料,对于少数民族中流传的古歌等资料则未加整理利用。然而对于少数民族古歌等资料的整理利用,却存在着难以确定的历史断代问题。
    ③韦贻存:《广西龙脊廖家古壮寨梯田水利调查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3页。
    ①韦贻春:《广西龙脊廖家古壮寨梯田水利调查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3页。
    ①韦贻春:《广西龙脊廖家古壮寨梯田水利训查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5页。
    ②田松:《纳西族传统宇宙观、自然观、传统技术及生存方式之变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02年3月,第1页。
    ③吕洁:《毛南族花竹帽纺织工艺及文化功能考察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8页。
    ①王清华:《哈尼族的梯田文化》,载《民族调查研究》,1988年第1期。
    ②白玉宝:《论哈尼族梯田稻作的生态机制》,载《思想战线》,1994年第4期。
    ③陈丁昆:《漫话哈尼族的梯田文化》,载《中国典籍与文化》,1996年第1期。
    ④角媛梅:《哈尼梯田文化生态系统研究》,载《人文地理》,1997年增刊。
    ⑤曹正学:《略论哈尼“梯田文化”森林经济的特点及发展思路》载《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1期。该期发表的相关文章还有张lJ东、卢朝贵的《红河哈尼梯田元阳核心区民族文化村开发建设的构想》,罗继霖的《浅谈元阳哈尼梯田的旅游前景与开发保护》以及李章华的《论哈尼梯田水产所有权文制度的法制化》。
    ⑥白玉宝:《美学视野中的哀牢山水与梯田》,载《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0期。
    ⑦史军超:《中国湿地经典——红河哈尼梯田》,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⑧粱多俊:《梯田文化》,载《中国民族》,2005年第3期。
    ⑨马倩:《对梯田精神内涵的分析》,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⑩侯甬坚:《红河哈尼梯田形成史调查和推测》,载《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1史军超:《文明的圣树:哈尼梯田》,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①工清华:《凝视山神的脸谱:神奇的红河哈尼族梯田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②成官文等:《广西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载《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③文彤:《家庭旅馆业的发展——以桂林龙脊梯田风景区为例》,载《旅游学刊》,2002年第1期。
    ④杨树喆等:《龙脊壮族旅游景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考察研究》,载《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3年第5期。
    ⑤冯磊、吴郭泉:《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以龙胜龙脊梯田为例》,载《大众科技》,2010年第2期。
    ⑥[日]安达真平:《哀牢山梯田的灌溉多样性及开田过程》,杨伟兵主编:《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6,第1-16页。
    ⑦侯甬坚:《梯田的诞生为何属于过去的南方山地?》,杨伟兵主编:《明清以来云贵高原的环境与社会》,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0.6,第17--36页。
    ①卞亚平、陶涛:《梯田的灌溉与排水技术》,载《中国农村水利水电(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98年第10期。
    ②付广华:《龙脊壮族梯田文化的生态人类学考察》,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07届硕士毕业论文。
    ③[清]黎映斗:《龙脊茶歌》,《义宁县志》卷六《艺文》,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道光二年抄本。
    ④[清]周诚之:《龙胜厅志·山》,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道光二十九年石印本。
    ①[清]周诚之:《龙胜厅志·风俗》。
    ②[清]周诚之:《龙胜厅志·风俗》。
    ③《七十团第一营参与龙胜一隅平瑶经过》,载《七军年刊》1933年刊。
    ④刘锡蕃:《岭表纪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22页。
    ①韦贻春:《广西龙脊廖家古壮寨梯田水利调查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笫6页。
    ②[美]克利福德·吉尔兹著,王海龙、张家谊译:《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1月。
    ①[英]拉德克利夫·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12月。
    ②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月,笫287页。
    ③[美]R.Mcc.内亭:《文化生态学与人类生态学》,民族译丛,1985第3期。
    ④R.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中文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151页。
    ⑤韦贻春:《广西龙脊廖家古壮寨梯田水利调查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7页。
    ⑥宋蜀华:《论中国民族学研究的纵横观》,民族研究,1995(2)。
    ⑦田松:《纳西族传统宇宙观、自然观、传统技术及生存方式之变迁》,中国科学院博士论文,2002年3月。
    ⑧吕洁:《毛南族花竹帽纺织工艺及文化功能考察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第10页。
    ①韦贻春:《广西龙脊廖家古壮寨梯田水利调查研究》,载《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9期。
    ②龙胜县志编纂委员会:《龙胜县志》,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
    ③韦贻春:《广西龙脊廖家古壮寨梯田水利调查研究》,载《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9期。
    ①龙胜各族自治县林业局编:《龙胜各族自治县林业志(内部资料)》,1999年。
    ②龙胜各族自治县林业局编:《龙胜各族自治县林业志(内部资料)》,1999,第22页。
    ③龙胜各族自治县水利电力局:《龙胜各族自治县水利电力志》,1991,第11页。
    ④龙胜各族自治县水利电力局《龙胜各族自治县水利电力志》,1991,第14页。
    ⑤龙胜各族自治县林业局:《龙胜各族自治县林业志》,1999,第20页。
    ⑥韦贻春:《广西龙脊廖家古壮寨梯田水利调查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9页。
    ①韦贻春:《广西龙脊廖家古壮寨梯田水利调查研究》,载《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9期。
    ②韦贻春:《广西龙脊廖家古壮寨梯田水利调查研究》,广西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9页。
    ③成官文等:《广西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载《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④参见樊登、粟冠昌等调查整理:《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第91页。
    ①参见樊登、粟冠昌等调查整理:《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一册),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第92页。
    ②以上数据来自实地GPS定位测量数据,基点选择为寨中大致的几何原点。
    ③2010年11月9日在大寨村委会采访得知。
    ④粟卫宏等:《红瑶历史与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第2页。
    ①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局:《龙胜红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第4页。
    ①粟卫宏等:《红瑶历史与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第3--4页。
    ②[宋]周去非:《岭外代答》,见《龙胜厅志》。
    ③[清]周诚之:《龙胜厅志·原始》。
    ④[清]蒋若渊等:《兴安县志》,卷10。
    ⑤[清]周诚之:《龙胜厅志·关隘》。
    ⑥[清]周诚之:《龙胜厅志·风俗》。
    ⑦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4),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6,第228页。
    ⑧董必武、陆定一、舒同等著:《红军长征记》,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6,第95页。
    ①粟卫宏等:《红瑶历史与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第20页。
    ②[明]戴璟:《广东通志初稿》,卷35。
    ③[清]谢启昆:《广西通志》,卷278。
    ④《古今图书集成》,卷]415。
    ⑤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第140页。
    ⑥粟卫宏等:《红瑶历史与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第21页。
    ⑦粟卫宏等:《红瑶历史与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第29页。
    ①马倩:《对梯田精神内涵的分析》,载《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②方勺:《四库全书·泊宅编》,卷3,第518页。
    ③张孝样、过兴安:《呈张仲钦》,《于湖居士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54页。
    ④[宋]范成大:《骖弯录》,丛书集成。
    ⑤[元] 王帧:《农书·农器图谱集·田制门》。
    ①2010年11月9日,于龙脊大寨110。09’21”E,25。48’54”N处测得数据。
    ①成官文等:《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载《经济地理》2001年增刊。
    ②廖国、廖仕贵编撰,从龙脊廖家寨廖兆干家收集。据廖兆干老人家讲:当时龙脊廖家寨每家每户都分发有此两份材料。
    ①侯庆英:《候氏族谱·前言》,藏于龙脊候家寨村妇女主任侯晓平家,编纂于1997年清明。
    ②《龙胜县大木村等处潘姓始祖墓志碑》,载广西民族研究所编:《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60页。当年的编辑者还有编者说明曰“后段叙述由庆远、南丹迁来,与封建王朝征调狼兵屯戍有关。”
    ①2010年11月10日,在大寨新寨三组潘兰军田地考察询问得知。
    ①2010年11月10日,在大寨村景区门口,路遇接待游客的几位红瑶老人,经询问得知。
    ①方喜和等:《盐碱地水稻田的改良和培肥》,载《现代农业》,2009年第2期。
    ②方喜和等:《盐碱地水稻田的改良和培肥》,载《现代农业》,2009年第2期。
    ①2010年11月10日,在大寨村委会采访支书潘照财得知。
    ①董国忠:《稻田秋整地》,载《农民致富之友》,2002年第10期。
    ②董国忠:《稻田秋整地》,载《农民致富之友》,2002年第10期。
    ③孙维琴、李彦泉:《水田秋整地的好处及技术要点》,载《农村科学实验》,2009年第10期。
    ①2010年11月9日,在龙脊大寨村村委会采访所得材料。
    ①潘德庆搜集整理:《红瑶礼仪歌集》,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局内部刊物,1992年4月,第72页。
    ①[清]吴震方:《闵叙·粤述·说铃》,卷20。
    ①《龙脊地方禁约碑稿》,载《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第201页。
    ①《龙脊地方禁约》,载《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第207页。
    ②龙脊大寨村党支部、村公所:《封山育林公约》,龙脊大寨村委会办公室所藏档案。
    ③龙脊大寨村党支部、村委会:《龙脊大寨村治安管理村规民约》,龙脊大寨村委会办公室所藏档案。
    ①《龙脊乡规碑》,载《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第154页。
    ②《龙胜南团永禁章程》,载《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第174页。
    ①《龙胜柒团禁约简记》,载《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第177-178页。
    ②《村民委员会村规民约》:见龙脊村村民委员会公告栏,2000年12月立。
    ①2010年11月9日,在龙脊大寨村新寨三组采访潘长恩老人所得材料。
    ①2010年11月9日,载龙脊大寨村新寨三组采访潘乔生老人所得材料。
    ②2010年11月9日,在龙脊大寨村新寨三组采访潘兰军所得材料。
    ①2010年11月9日,在龙脊大寨村新寨三纽粟球香家中询问得知。
    ②2010年11月9日,在龙脊大寨村新寨三组采访粟风飞老人所得材料。
    ①《康熙字典》卷十四。
    ②[宋]范成大:《骖鸾录》,载《范成大笔记六种》。
    ①《广西农业地理》编写组:《广西农业地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1页。
    ②伍发积:《龙脊梯田》,载黄钟警等:《龙胜风情》,桂林:漓江出版社,1988年版,第11页。
    ①[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岭外代答·外国门下》049猺人篇。
    ②[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
    ①广西壮族自治区通志馆:《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调查资料汇编》,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93页。
    ②付广华:《龙脊壮族梯田文化的生态人类学考察》,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第45页。
    ③《温度对水稻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原载广东省科技情报研究所《水稻中造早熟高产资料专辑》。
    ①成官文等:《广西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载《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②《广西农业地理》编写组:《广西农业地理》,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33页。
    ③梁光商:《水稻生态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134-142页。
    ④梁光商:《水稻生态学》,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年版,第229-247页。
    ①2010年11月9日,在龙脊大寨村新寨一组采访潘桂珍老人所得材料。
    ②2010年11月9日,在龙脊大寨村新寨一组采访潘桂珍老人所得材料。
    ①[清]周诚之:《龙胜厅志》,清道光二十六年好古堂刻本,第98页。
    ②粟卫宏等:《红瑶历史与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第114页。
    ①民国六年(1917年)龙脊石刻乡约《永古遵依》,《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石刻碑文集》。
    [1](唐)刘恂.岭表录异[M].从书集成初编本.
    [2](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M].中华书局标点本.
    [3](宋)范成大.骖鸾录[M].中华书局标点本.
    [4](宋)范成大.石湖居士诗集[M].四库丛刊初编本.
    [5](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6](宋)范成大撰,孔凡礼点校.范成大笔记六种[M].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7](元)苏天爵.元文类[Z].国学基本从书本.
    [8](元)王桢.农书[M].从书集成初编本.
    [9](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
    [10](清)张廷玉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11](清)李调元.南粤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本.1985年.
    [12](清)黎映斗.义宁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道光二年抄本.
    [13](清)周诚之.龙胜厅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道光二十九年石印本.
    [14](清)谢启坤.广西通志[M].光绪十六年补刻本.
    [15](民国)李繁滋.灵川县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影印民国十八年石印本.
    [16](民国)陈远坤.龙胜县志[M].桂林图书馆1984年据容县档案馆抄本复印本.
    [17]广西省政府民政厅.民国二十二年度·广西各县概况·龙胜县[M].1934年.
    [18]龙胜县志编撰委员会.龙胜县志[M].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
    [19]兴安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兴安县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1]白玉宝.论哈尼族梯田稻作的生态机制[J].思想战线.1994(4).
    [2]陈重明等.民族植物与文化[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3]成官文等.广西龙脊梯田景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生态环境保护[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2(1).
    [4]广西农业地理编写组.广西农业地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
    [5]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
    [6]龙胜各族自治县林业局编.龙胜各族自治县林业志(内部资料)[C].1999年.
    [7]樊登、粟冠昌.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乡壮族社会历史调查.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C].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
    [8]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碑文契约资料集[C].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
    [9]赵文林、谢淑君.中国人口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
    [10]龙胜各族自治县文化局编.中国歌谣集成广西分卷龙胜各组自治县资料[C].
    [11]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局编.龙胜红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
    [12]刘锡蕃.岭表纪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
    [13]罗康隆、黄贻修.发展与代价:中国少数民族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14]覃彩銮.广西龙脊木制农具考释[J].农业考古.1996(3).
    [15](日)田中二郎著,宋建华译.生态人类学[J].民族译丛.1987(3).
    [16]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徐赣丽.民俗旅游与民族文化变迁:桂北壮瑶三村考察[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18]杨抑.中国南方丘陵山区水土保持史考略[J].农业考古.1995(1).
    [19]杨庭硕、罗康隆、潘盛之.民族·文化与生境[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20]杨庭硕.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1]杨庭硕.地方性知识的扭曲、缺失和复原[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22]尹绍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
    [23]游俊、吴正彪.生态人类学田野调查纲要概说[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4]游修龄.中国稻作史[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年.
    [25]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生态宣言:走向生态文明[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26]廖国一.历史教学与田野调查[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4年.
    [27]吕大吉、何耀华.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壮族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28]汪家伦、张芳.中国农田水利史[M].农业出版社.1990年版.
    [29]凯.米尔顿(Kay Milton)多种生态学:人类学、文化与环境[J].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
    [30]邓红蕾、胡海洋.乡土社会调解的法律文化学思考[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6).
    [31]彭兆荣.现代社会中的乡土知识与民间智慧[J].民族艺术.2001(1).
    [32]柏贵喜.乡土知识及其利用与保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
    [33]邢启顺.乡土知识与社区可持续生计[J].贵州社会科学.2006(3).
    [34]于磊.保护和建设民族地区生态与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5(5).
    [35]朱青晓、王忠丽.民族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一以哈尼梯田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3).
    [36]马倩.对梯田精神内涵的分析[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4).
    [37]张芳.论中国灌溉水利起源于南方原始水田区[J].中国农史.2005(2).
    [38]张芳.明清南方山区的水利发展与农业生产[J].中国农史.1997(1).
    [39]李亦园.环境、族群与文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
    [40]吕拉昌.文化生态学与民族区域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5(11).
    [41]广西瑶族研究学会编.瑶族研究论文集[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年.
    [42]张有隽.瑶族历史与文化[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
    [43]吴忠军.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0年.
    [44]王明生、王施力.瑶族历史要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
    [45]廖炯然.瑶民概况[M].北京:中华书局.1948年.
    [46]姚舜安.瑶族民俗[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47]胡起望、华祖根.瑶族研究论文集[M].武汉:中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1985年.
    [48]广西瑶族研究学会编.瑶族研究论文集[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87年.
    [49]广西民族研究所编.瑶族研究论文集[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50]毛殊凡.瑶族历史文化与现代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
    [51](日)竹村卓二.瑶族的历史与文化:华南、东南亚山地民族的社会人类学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
    [52]邓友铭、盘福东.瑶族农民起义史[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年.
    [53]吴永章.中国南方民族文化源流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54]何光岳.南蛮源流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55]庞新民.两广瑶山调查[M].上海:中华书局.1935年.
    [56]苏胜兴等编.瑶族民间故事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
    [57]周大鸣、范涛编.龙脊双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大寨和古壮寨调查与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年.
    [58]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两金区瑶族社会历史调查[C].1964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