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介词“X”与“X着/了”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对六组形似义近的介词“X”与“X着/了”进行比较研究,它们分别是介词“朝”和“朝着”、介词“沿”和“沿着”、介词“顺”和“顺着”、介词“趁”和“趁着”、介词“为”、“为了”和“为着”、介词“对”和“对着”。每一组介词自成一章。全文共分八章。
     第一章《引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论题、目标、意义,并详细地介绍了开展此项研究工作的基础,包括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本文的思路,最后介绍了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二章到第七章,共六章,每一组介词自成一章。每一章,首先说明我们选择“X”与“X着/了”作为相似介词比较研究个案的原因,提出问题:用为介词的“X”和“X着/了”之间在句法语义上存在哪些差异?“X着/了”处于一个什么语法地位?“X着/了”是“介词+助词”结构还是本身就是一个介词?然后,我们以语料库查询、网络搜索等方式收集到的介词“X”与“X着/了”用例为基础,分析介词“X”与“X着/了”在句法语义上的纠结与分工,包括介词“X”与“X着/了”所引介的宾语在音节数量、语法性质、语义类别上的差别以及由介词“X”、“X着/了”构成的介词短语的句法分布情况等。再次,考察由介词“X”与“X着/了”构成的介词短语与所修饰的VP的匹配情况,以及VP的时体表现。最后,考察介词“X”与“X着/了”的虚化过程与虚化机制,证实介词“X”、“X着/了”虚化的时间不同,来源同中有异,介词“X着/了”里的“着/了”,是一个失去了原有功能的词内成分。
     第八章是全章的结语,主要对本文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计划。
In this paper, a contrastive study has been made on six pairs of prepositions: "X" and "X zhe (着)/le (了)", which are similar both in form and meaning. They are "chao (朝)", "chaozhe (朝着)"; "yan (沿)", "yanzhe (沿着)"; "shun (顺)", "shunzhe (顺着); "chen (趁)", "chenzhe (趁着)"; "wei (为)", "wile (为了)", "weizhe (为着)"; and "dui (对)", "duizhe (对着)". Eight chapters are included in this paper.
    In chapter one,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made in this paper are introduced. And the basis of this study, some relevant achievements and the outline of the paper are made clear here, too.
    From chapter two to seven, these six pairs of prepositions are studied one by one. Firstly, the reason why "X" and "X zhe (着)/le (了)" are chosen as the topic is explained and some relevant questions are raised: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repositions "X" and "X zhe (着)/le (了)"? What is the grammatical status of "X zhe (着)/le (了)"? Is "X zhe (着)/le (了)" a structure or a word? Secondly, based on the language material gathered from corpus and Internet, a contrastive analysis is made on "X" and "X zhe (着)/le (了)", including the number of the syllabus, the nature and semantic category of the objects after them,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repositional phrases of "X" or "X zhe (着)/le (了)". Thirdly, the collocation of the prepositional phrases of "X" or "X zhe (着)/le (了)" with the VP they modify, and the tense and aspect of the VP are investigated. Finally, the grammaticalizaiton process and mechanism of prepositions "X" and "X zhe (着)/le (了)" are discussed.
    In chapter eight a conclusion of the whole paper is made.
引文
北京大学中文系1955、1957级语言班1982《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北京:商务印书馆。
    曹广顺 1995《近代汉语助词》,语文出版社。
    陈昌来 1994《关于介词能否用“X不X”格式提问》,《学语文》第2期。
    陈昌来 2002a《现代汉语介词的内部差异及其影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陈昌来 2002b《汉语介词的发展历程和虚化机制》,《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9期。
    陈昌来 2002c《介词与介引功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陈昌来 2005《现代汉语介词的语用功能分析》,《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陈重瑜 2002《“动性”与“动态”的区别:汉语与英语的状态动词比较》,《语言研究》第4期。
    陈平 1987《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第2期。
    陈平 1998《论现代汉语时间系统的三元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陈伟琳 1999《由介词“为”的兼容用法引发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
    储泽祥 1997 《现代汉语方所系统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储泽祥 2005 《处所角色宾语及其属性标记的隐现情况——兼论联络标记和属性标记的“配套”问题》,武汉:“动词与宾语”国际学术研讨会。
    戴耀晶 1991《现代汉语表示持续体的“着”的语义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戴耀晶 1997 《现代汉语时体系统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董为光 2004 《介词“打”来源补说》,《语言研究》第1期。
    范干良 1990《“向、往、朝”及其相关介词》(硕士毕业论文)
    范晓 1990《介宾短语·复指短语·固定短语》,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费春元 1992《说“着”》,《语文研究》第2期。
    傅雨贤等 1997《现代汉语介词研究》,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蒋冀骋,吴福祥 1997《近代汉语纲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高名凯 1948《汉语语法论》,开明书店。
    高增霞 2003《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高增霞 2005《处所动词、处所介词和未完成体标记——体标记“在”和“着”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生院学报》第4期。
    龚千炎 1991 《谈现代汉语的时制表示和时态表达系统》,《中国语文》第4期。
    龚千炎 1994《现代汉语时间系统》,《世界汉语教学》第1期。
    郭锐 1993 《汉语动词的过程结构》,《中国语文》第6期。
    郭锐 1997《过程与非过程——汉语谓词性成分的两种外在时间类型》,《中国语文》第3期。
    郭锡良 1997《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中国语文》第2期。
    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汉语水平考试部1992《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胡竹安等 1992《近代汉语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
    蒋冀骋、吴福祥 1997《近代汉语纲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蒋绍愚 1994《近代汉语研究概况》,北京大学出版社。
    金昌吉 1995《动词后的介词短语及介词的虚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金昌吉 1996a 《谈动词向介词的虚化》,《汉语学习》1996年第2期。
    金昌吉 1996b 《汉语介词和介词短语》,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金奉民 1991 《助词“着”的基本语法意义》,《汉语学习》第4期。
    康国章 1999《引进动作行为受益对象的介词“为”之起源》,《殷都学刊》第2期。
    李临定 1985《介词短语使用漫谈》,《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李讷、石毓智 1997《论汉语体标记诞生的机制》,《中国语文》第2期。
    李向农 1997a《现代汉语时间参照定位的语表形式——X前/后》,《语言研究》年第1期。
    李向农 1997b《论现代汉语时点时段的功能类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第3期。
    李向农,张军2001《“V着V”结构的意义关系及结构中V的语义特征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
    李宇明 2000《汉语量范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宇明 2002《论“反复”》,《中国语文》第3期
    廖秋忠 1987《篇章中的管界问题》,《中国语文》第4期。
    刘大为 1997《介词“为”为什么被误用》,《语文建设》第10期。
    刘丹青 2004《语序类型学与介词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坚 1989《试论“和”字的发展,附论“共”字和“连”字》,《中国语文》第6期。
    刘坚、江蓝生等 1992《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
    刘坚、曹广顺、吴福祥 1995《论诱发汉语词汇语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国语文》第3期。
    刘剑艺 1998《“为”并没有被误用——与刘大为先生商榷》,《语文建设》第12期。
    刘宁生 1985《论“着”及其相关的两个动态范畴》,《语言研究》第2期。
    刘培玉 2005《介词“向”“往”“朝”的功能差异及解释》,武汉:“动词与宾语”国际学术研讨会。
    刘月华等 1983《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卢福波 2000《对外汉语常用词语对比例释》,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鲁川 1987《介词是汉语句子语义成分的重要标志》,《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陆俭明 1995《“着(·zhe)”字补议》,《中国语文》第5期。
    吕叔湘 1942《中国文法要略》,商务印书馆。
    吕叔湘 2002《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
    马贝加 1991《介词“向”的产生及其发展》,《语文研究》第1期。
    马贝加 1992a《介词“照”的产生》,《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马贝加 1992b《方式介词“凭、据、随、论”的产生》,《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马贝加 1992c《介词“沿”的产生》,《语文研究》第3期。
    马贝加 1993《介词“同”的产生》,《中国语文》第2期。
    马贝加 1996《介词“因”辩义》,《语文研究》第2期。
    马贝加 1999《介词“经”的产生及发展》,《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期。
    马贝加 2000《对象介词“将”的产生》,《语言研究》第4期。
    马贝加 2002a《近代汉语介词》,中华书局。2002b《时处介词“从”的产生及其发展》,《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马贝加 2003《在汉语历时分析中如何区分动词和介词》,《中国语文》第1期。
    马建忠 1983《马氏文通》,北京:商务印书馆。
    马庆株 2005《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一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真 1988《简明实用汉语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真 2004《现代汉语虚词研究方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梅祖麟 1988《汉语方言里虚词“著”字三种用法的来源》,《中国语言学报》第3卷。
    木村英树 1983《关于补语性词尾“着/zhe”和“了/le”》,《语文研究》第2期。
    钱乃荣 2000《体助词“着”不表示进行意义》,《汉语学习》第4期。
    饶长溶 1960 《试论副动词》,《中国语文》第4期。
    饶长溶 1991 《再说次动词》,载于《语法研究和探索(五)》,北京:语文出版社。
    孙朝奋 1997《再论助词“着”的用法及其来源》,《中国语文》第2期。
    尚平 2005《“介词+着”现象考察》,《语言文字应用》增刊。
    邵则遂 1993《毛泽东著作中“为了”、“为着”用法考察》,载邢福义主编《毛泽东语言论析》,湖北教育出版社。
    邵则遂 1999《“为了”表示原因刍议》,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第4期。
    沈家煊 1995《有界与无界》,《中国语文》第5期。
    沈家煊 1998《实词虚化的机制》,《当代语言学》,第3期。
    石毓智 1992《论现代汉语的“体”范畴》,《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石毓智 1995《时间的一维性对介词衍生的影响》,《中国语文》第1期。
    康国章 1999《引进动作行为受益对象的介词“为”之起源》,《殷都学刊》第2期。
    汪树福 1984《介词结构是全能结构》,《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第4期。
    王金鑫 1998 《动词的时间系统》,《汉语学习》第5期。
    王珏 1999《介词短语作定语四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王力 1945《中国语法理论》,中华书局。
    王力 1980《汉语史稿》,中华书局。
    王应凯 1994《介词源流考》,《唐都学刊》第4期。
    文炼 1984《处所、时间和方位》,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吴春花 2003《动词介词化研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
    吴福祥 2003《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中国语文》第1期
    邢福义 1991《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的两个“三角”的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邢福义1994《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小三角”和“三平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第2期。
    邢福义 1997《汉语语法学》,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邢福义 2002《汉语语法三百问》,北京:商务印书馆。
    邢福义 2003《词类辨难》(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徐丹 1992《汉语里的“在”与“着(著)”》,《中国语文》第6期。
    杨国文 2001《汉语物质成分过程中的“范围”成分与“目标”成分的区别》,《语言研究》第4期。
    于根元 1983《关于动词后附“着”的使用》,载《语法研究和探索》(一),北京大学出版社。
    于广元1999《介词短语的句法、语义、语用漫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俞士汶等 1998《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张建平 1999《介词结构时间状语与谓词的关系》,《雁北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
    张黎 1996《“着”的语义分布及其语法意义》,《语文研究》第1期。
    张俐 2001《介词“向、往、朝”》,《河南大学学报》,第5期。
    张旺熹 2004《汉语介词衍生的语义机制》,《汉语学习》第1期。
    张谊生 2000《现代汉语虚词》,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赵宝珍 1997《介词短语作主语宾语》,《锦州师范学院学报》第2期。
    赵淑华 1996《介词和介词分类》,载于《词类问题考察》,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赵元任 (吕叔湘泽)1968/1979《汉语口语语法》,北京:商务印书馆。
    周小兵 1990《汉语“连”字句》,《中国语文》第4期。
    周小兵 1997《介词的语法性质和介词研究的系统方法》,《中山大学学报》第3期。
    周晓林 2001《介词“对”与“向”之异同》,《汉字文化》第2期。
    朱德熙 1982《语法讲义》,商务印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1《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2003《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
    Baron, Stephen (1970):Aspect "le" and Particle "le" in Modern Spoken Mandarin. M.A. thesis, Seton Hall University.
    Comrie,B. (1981)《语言共性和语言类型》,沈家煊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Hopper, Paul J. and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Yang, Lucia (1983) JièCí In Mandarin Chinese: Terminology And Function,载于《第十四届国际汉藏语言会论文集》,台湾学生书局。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