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诠释学视域中的公正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公正作为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历来备受社会科学诸领域关注,古今中外相关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也随之带来了对公正概念的“理解问题”。本文之所以选择对公正概念的理解问题作为研究主题,主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拟为当代中国的战略发展目标提供理论支持和理论服务。众所周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社会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期。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各阶层间的利益冲突和区域发展的不协调等问题不断显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拉大,产业之间、代际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和谐状态。由上述问题引发了很多公正问题,这就需要从政治哲学的高度进一步研究公正。
     其二,针对国内理论界对公正的理解存在的问题,试图在认真考察政治哲学研究中既有的理解路径、解释方法与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运用政治诠释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总体上全方位地审视公正概念的理解问题,并对此进行逻辑的、谱系化和诠释性分析,拓展政治哲学在概念研究问题上的思路,从而为公正理论以及政治哲学的创新与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其三,针对国内理论界对公正概念的解释较为任意和泛化的情况,力争在审慎考察公正概念的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在政治诠释学的视域中对公正的框架性、多维性、解释性特征进行分析,力图较为清晰地阐释“作为解释性框架概念的公正”,并以此为基础,辨析公正与其他主要相关范畴的关系,以便为说明和考量公正提供理论指导。
     论文主要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对诠释学的基本内容、政治诠释学的理论谱系、政治诠释学与理解公正的逻辑关系、政治诠释学视域下的公正概念的历史理解、公正具有的概念结构与内涵、在政治概念体系中的地位、理解公正过程中的解释冲突等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提出自己的一孔之见。
     第一,旨在较为系统地介绍诠释学和政治诠释学。论文认为诠释学不但是关于理解的哲学理论,而且是政治诠释学的基础,由此决定了政治诠释学的本质属性、理论视野、认识结构、基本方法和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阐释了政治诠释学的义界和特征,与此同时,阐明政治诠释学的本质,通过与哲学诠释学、解释的政治学、法学诠释学、“诠释学的伦理学”等相关理论的比较,揭示其特性。认为只有科学地认识政治诠释学,才能正确地理解政治诠释学作为一种理论视域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为了说明政治诠释学是一种具体化的理论视域,论文从政治诠释学的根本任务、核心范畴、基本方法和认识结构等四个角度论述了其主要内容,为探究其与研究公正的理解问题之间的关联性提供知识谱系学的准备。
     第二,试图论述政治诠释学与理解公正之间的关系。在当代,人们对于公正的理解和解释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形成了许多研究成果,在知识论层面,这些解释在思维方式上主要体现为两种主要路径,即建构论和行动论。本文通过对建构论和行动论的意指、特征与主要结论的总结,分析了其局限性。并通过对两种理论路径、相互批判以及整体的反思,指出政治诠释学有助于更好理解公正。并通过总结和阐述政治诠释学在理解公正过程中的理论优势和可能需要克服的缺陷,进一步说明在理解公正的过程中政治诠释学在历史理解、概念解释和承认话语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运用政治诠释学考察和分析公正概念的在历史上的诸种理解。在归纳和检视公正的历史理解的三种现有模式的基础上,论述政治诠释学在分析公正的历史理解时的优势,认为公正的概念史可以从词义史、转义史和构义史等三个阶段展开,由此表现和证明公正如何在不同的时代背景、社会条件和解释者那里得到解释,并逐渐形成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
     第四,发挥政治诠释学的解释功能和反思功能,借助政治诠释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范畴,指出解释性分析框架内的公正在政治世界中存在三维映像,并在当代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中的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论文对公正与近似相似范畴进行比较,揭示公正作为基本政治概念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揭示公正的解释冲突的实质,说明在政治诠释学的视域中公正的解释冲突有可能实现“承认的理解”。
     应该指出的是,本文旨在提供一种更为开放的理论视野,试图唤醒人们审慎地对待并反思政治哲学中任何“公理性的思维”,倡导人们运用“逻辑空间的测绘法”的政治哲学新理念。事实上从政治诠释学角度分析公正的理解问题,仅仅是这一新理念的一种尝试。面向未来,此种政治哲学的理念和路径能够被更加自然和简洁地描述出来,并以其作为考量其他政治概念的途径和方法,在某种意义上,这或许是论文的“宏大理想”。
     当然,理解公正涉及的内容十分丰富,相关研究方兴未艾,本文只选择几个基本问题加以研究,并带有很大探索性,特别是在论述“对公正的理解问题”、构建政治诠释学的理论框架、分析作为解释性框架公正的过程中,牵涉大量的哲学知识、政治哲学知识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囿于个人能力和论文的篇幅,本文仅是管中窥豹、抛砖引玉而已。上述的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多学者的共同努力。
As a major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ssue, the question of justice has taken centralstage in the field of social sciences, especially in politics, ethics, economics, law andsociology. Moreover, there are cartloads and housefuls of books about the concept ofJustice as yet. There are three reasons for my choice.
     First of all, I intend to provide support and service for the Chinese developmentstrategy with theories. With the further advancement of the Reforming and opening inChina, especially with rapid progress of economics and society, China has entered acritical period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Contemporary China is undergoing extensiveand profound changes, and the society is going through a wide-range profoundtransformation. In keeping up with changes in domestic situations and in light of theexpectation of the people, it becomes necessary for us to take fairness and impartialityseriously so as to safeguard justice better. In order to meet the call of the time and thedemand of practice, these problems will have to be considered-how to understand justiceand to make it systematical and comprehensive with political philosophy.
     Secondly, I hope to contribute my humble effort to developing and creating thejustice theory and political hermeneutics. Within my scope of survey, research on the topicof understanding of justice is still lacking. I hope to try my best to promote this academictheorem, by constructing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political hermeneutics, promoting thehorizon of political hermeneutics, and by analyzing justice which is a core andcontroversial political concept. Over and above these specific contributions, myinterpretation intends to support the idea of“Re-examining the problem of understandingthe concept of justice”in relation to contested political concepts. Furthermore, I argue thatthe political hermeneutics is a new theoretical thinking for both justice theory and politicalphilosophy.
     Moreover, Chinese justice theory consists of a pragmatic vision of justice, specifiedby two features not making a distinction between many political items, and combiningseveral political values in a single political concept. In response, I argue that we can andshould detach other items from the concept of justice. To survey and research on theunderstanding of justice, I adopt the frame of hermeneutics and link the twotheories-hermeneutics and micro-political philosophy-together, to explore a new approachwhich I called“political hermeneutics”(PH). Given these presumptions, I view and pointout the three initially plausible demissions of justice in“political world”, and seek toreconstruct and reconstrue the conceptual characters of frame, multi-dimensions andinterpretive. I also do this, first, by interpreting“the concept as an interpretive framework”,to seek to reconfigure justice along other four key political concepts, and secondly, byshowing the hermeneutic applied functions, to expand our ideas on contesting politicalconcepts.
     With the approach of the normative study, I have analysis following specific topics inthis thesis: theoretical genealogy of political hermeneutics, the logic relevance of PH and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justice, the history of understanding on the concept ofjustice in the PH horizon, and the concept structure and conception of justice as aninterpretive framework concept, which occupies core position of political value system,and by which we can reflect on our political practice, etc.
     I start by returning to the theoretical frame of hermeneutics. It evidently raises onepuzzle: what is hermeneutics? Where does that leave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philosophy? I start with the 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 idea that the definition ofunderstanding is not necessarily plausible. This suggests that we must take theunderstanding problem or“Hermeneutic Paradox”seriously. My main argument is goingto be that what are the conceptions of hermeneutics is a philosophical problem. And then,for understanding hermeneutics, I think it bound to depend on grasping its essentialattribut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basic approach and primary contents. Consequently, theargument proceeds in three stages: First, I analyze the conceptions of hermeneutics and itshistory. Second, I put out the categorization of modern hermeneutics. Finally, I try toanswer some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hermeneutics to widen our field of visionon“understanding things and interpreting problems”, focusing on some of normative aspects of hermeneutics, political philosophy and political conceptual theory.
     What, then, is the political hermeneutics? Is it distinctive from the other theories andapproaches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By analyzing the philosophical conceptions ofpolitical hermeneutics, I point out that PH is a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of theneo-thinking in 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Then, more particularly, I compared it withphilosophical hermeneutics, interpretive politics, legal hermeneutics, and ethics ofhermeneutics. And I give another analogy with hermeneutics itself which will help us tograsp the uniqueness of PH in the genealogy of hermeneutics. At the end of this part, Iperform the political hermeneutic horizon we engage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fourprimary essentials, including basic tasks of PH, its central category, basic approaches andcognitive structure.
     This is one task that I propose to take up in this thesis. In the course of it, I want todevelop a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PH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justice,I also view two main interpretive approaches, namely constructionism and actionism.Sen’s recent research provides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this subject and gives usefulorientation for anyone who wants to grapple with the questions raised by Sen, Dworkinand Edgar Morin. This thesis analyses the contents of transcendental institutionalism (TI)and realization-focused comparison (RC), each of which contributes to a fullerunderstanding of the PH. By implication, we might conclude that constructionism andactionism, especially like TI and RC, have no longer sufficed for the growing wants ofunderstanding political concepts like justice. They only sketches how to describe andexplain justice in expert’s own special vision, but he does ignore or skirt round all thesensitive questions that the concept of justice is a product of many interpretations andunderstandings this concept might not be equal to epistemic justice and applied it to socialreality. Typically, I argu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justice is a problem of PHand it needs PH’s horizon.
     As I mentioned earlier, the understanding history of the concept of justice is a vitalpart of this thesis. I have not yet suggested how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y of justice. But,as I hope one can see three research directions emerging here: political theory mode,historical-semantic-political philosophy mode, and conceptual history mode, and thesethree modes are not sufficient to opt into the topic of this thesis. To sum up my point here, the idea of PH on the history of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justice would normallyentail three main grounds such as item history, tropic history and Als-conceptual history.This hermeneutic and abstract view gains its apparent plausibility from the kind ofconsiderations we often employ in judging the conceptual history of justice. The broadtrends which this thesis calls required theoretical clarification and articulation, and theyneed to be highlighted, in their view; the history of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justice isan understanding history in deed. Moreover, this history will be the well-grounded forexplaining what is the concept as an interpretive framework and will give a clearindication of why we need re-construe the concept justice as a concept of an interpretiveframework.
     While this re-construe may seem persuasive, I must also consider the politicalhermeneutic conception of justice outlined still faces a serious challenge. One mightobject to it on the grounds that it leaves some basic important normative aspects ofconceptual study not involved. Indeed, if this thesis is rational, the political hermeneuticconception is flawed. According to the ordinary epistemology, I need conceptualizingjustice. And if I maintain that justice as a concept, an interpretive framework is not aformal concept that may only exist in the PH’s logic; I shall give a further explanation.And the below is, I think, as it should be. To begin with, the idea that justice is a politicalconcept is always used in political world within the hypothesis of this thesis, Iconceptualize justice with three dimensions which is the images of domains of“Gesetzliche Rechte”in which one can more precisely consider his(or her) certain idea ofjustice to the particular social interactive activities. And then, this account may give us aspecific definition more or less, but it still need prove the concept of justice is thecore-concept logically in the multi-valued set of political concepts. So I have comparedjustice with freedom and equality, fairness, especially with just. In the end, I argue that theinterpretive map of the concept of justice illuminates some of the trade-offs we face whenwe try to find a compelling definition of justice. The trilemma of understanding,describing and achieving recognition also sharpens our thinking about the other possibilityinterpretations, insofar as it reminds us of expanding our visions on justice from a special,narrow-minded view to the dialectical,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All of these parts above should enhance the utility of the proposed horizon and approach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the concept of justice. Moreover, now, we cananticipate that the payoffs will be as vital for this thesis. In this context, I want to point outthat any definition of justice is only one detail on the map of the understanding justice. So,we can not make reorganization on a specific definition, whether it is comprehensive ornot. But we can make reorganization on the proposition of understanding itself and itsproceeds. And this type of proposal could ask a more large scope of dialogue, and we willbecome aware of that there is the inner unification of justice as a concept of interpretiveframework and reorganization discourse as the applied function of political hermeneutics.
     Over and above this specific contribution, my broader aim is to illustrate therelevance of the new axiomatic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justice moregenerally, and to support the idea of“cartography of logical space”in relation toconceptualizing and contesting political concepts. The present discussion to map out thehermeneutic horizon of justice provides just one example of what such a cartographicexercise might look like. If readers find this approach natural and elegant, and perhapsworth replicating in the case of other conceptualizing and contesting political concepts, thethesis will have achieved its implicit purpose.
     It should now be clear what is meant by the claim that what is PH and how it appliesto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 of justice. These are the“simplest”explanations insofar asthey are not comprehensive. But that is a story for another day.
引文
①[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5页。
    ①[美]涛慕斯博格:《罗尔斯:生平与正义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页。
    ②杨海蛟:《平等:人类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诉求》,吉林大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③[英]安格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页。
    ①姚大志:《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②一项在全美较权威的政治学理论教师中进行了调查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来至本世纪初的20年间,罗尔斯是最为重要的政治学理论家;但是在预测2010年之后20年内的最重要政治学理论家时,罗尔斯已经跌出前10位,而诸如桑德尔、哈贝马斯、森等人也不过勉强进入前50位。而诺齐克、德沃金等因得票不足4票而未被统计。参见Matthew J. Moore. Political Thoery Today: 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 PS: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Vol.43, 2010: 2. pp.265-272.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页。
    ④[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8页。
    ①公正参理见论郑研究言立、足亓点的光研:《究2综0述世》纪,9廊0坊年师代范以学来院国学内报公,正2理00论8研年究第述2评期》。,探索,2008年第1期;亓光:《国内
    ②以中国知网检索结果为例,从1978年1月至检索日(2011年5月20日),在与公正命题相关性较大的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包含以下学科:史学理论、哲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政治学、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法理、法史、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社会学及统计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经济体制改革、管理学、领导学与决策学)文献中,以公正以为来文的献文标献题约的占文到献检(索含结期果刊的与报92纸.3%)。共这计一5统95计9篇还,不2包00括5以年公以正来为的主文题献和数关量键均词保的持其在他50相0关篇文次献以,上以,及而数20量0更0年为巨大正义、公平、公道相关研究。
    ③由于牵涉文献数量较大,我们将它们展现在在最后列举的参考文献之中,且以著作类为主。
    ④其基本观点认为公正应存在于一定的道德体系内,它是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德性指导法则与道德行为准则,其主要是一种道德评价、理想状态,或道德建构的普世性品格;在现实生活中,公正是人们日常生活和理矛与盾制处度理道中德的》基,本人伦民理出规版范社。2如00,3程年立版显;:甘《绍伦平理:学《与论社“公会正公”正先》于,“北关京护大”》学,出哲版学社动态20 0220 0年6版年;第唐3代期兴;:等《。公正伦
    ⑤相关定义的共同点在于它们强调平等是公正的价值内核,经常以公平、正义界定公正,强调公正具有对等、公共平享辨、按析劳》,分南配开的学价报值2属00性6。年如第,2万期俊;人冯:建《军寻:求《普论世公伦正理》,》,河北南京师大范学大出学版学社报2 020090 7年年版第;3冯期颜;利任:《者正春义:《、公公正正、:当代伦理的精神指向》,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等。
    ⑥即给人应得,保证每个人在追求个体幸福中所需、付出和所得的适配性,进而形成在一定社会范围内对社会角色的公平合理分配使得每一个成员得其所应得。如,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赵汀阳:2《00论4可年能版生;活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杨海蛟:《平等: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诉求》,吉林人民出版社
    ⑦认为公正主要是指将人的权利、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财富的分配以及其他人类社会的需要安排、交换和配置的资源通过一定的配比方式实现均衡状态,它建构与个体、群体与社会之间,其指向的是具体的社会主体和抽象会的公社正会与结社构会之进间步的若相干对问稳题定》状,态山。东如人,民高出兆版明社:《20制05度年公版正;论等》,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丛小峰、刘溪:《社
    ⑧认为公正是指向社会结构层面的规范性价值,它与一定的社会基本制度相联,在达到社会结构的合理状态的目的下实现社会成员、资源与利益的最佳状态,它不是狭义的,而存在于社会范畴、历史范畴和学科范畴的共同架构之上,是政治性概念而非道德体系。如,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詹世佑:《公义与公器——正义视域中的公共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汪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等。
    ⑨这主要两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观念源起说”,即公正的本质是一种基本秩序,而各种公正观的差异性来自于如何认识和确定这一基本秩序;第二种态度是“唯物史观”,或马克思主义公正观,即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论述中提炼出的“政治价值说”,而现实社会中的不同公正观都是在此基础上的阶级的意识形态。
    ①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01页。
    ②Philip Pettit. Judging Justice: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 KeganPaul Ltd, 1980. p.ix.
    ③因篇幅所限,本报告仅列入主要英文著作,而未计入相关论文。
    ④这类方面的著作主要是:John Rawls. ATheory of Justic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RobertNozick. Anarchy, State, and Utopia. Basic Books, 1977. Ronald Dworkin. Sovereign Virtue: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Equal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H. L. A. Halt. The Concept of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AmartyaSen. The Idea of Justic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⑤阐释性研究,例如:Brian Barry. Theories of Justice: A Treatise on Social Justi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1. Eugene Kamenka, Alice Erh-Soon Tay. Justic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0. Philip Pettit. Judging Justice.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0. Tom Campbell. Justice. London :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8. PaulRicoeur. The Jus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3. Harry Brighouse. Justi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4. SamuelFreeman. Rawls. Routledge, 2007.等等;学派建构性研究,则可包括如:John Rawls. Political Liberalism: ExpandedEdi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nd edition), 2005. John Rawls. Justice as Fairnes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University Press(2nd edition), 2001. Kenneth Arrow. Social Choice and Individual Values. Wiley, 1951. Brain Barry. TheLiberal Theory of Justice. Clarendon Press, 1973. Julius Stone. Human Law and Human Justice. London, Stevens, 1965.F. A. Hayek.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8. T. Naget, Thomas Scanlon, Marshall Cohen,Thomas Nagel. Marx, Justice and Histor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0. Alasdair Macintyre. Whose Justice WhichRationality.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89. Michael J. Sandel.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nd edition), 1998. Amartya Sen, Bernard Williams. Utilitarianism and Beyond.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2. G. A. Cohen. Rescuing Justice and Equalit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等等。
    ⑥例如:Hans Kelsen. What is Justi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57. Ch. Perelman. The Idea of Justice and theProblem of Argument. Routledge, 1963.Brian Barry. Justice as Impartiality.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1995. OnoraO'Neill. Bounds of Justi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D. D. Raphael. Concepts of Justice.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1. David Miller. Principles of Social Justic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1.等等。
    ①例如:Eric Havelock. The Greek Concept of Justice: From Its Shadow in Homer to Its Substance in Plato.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1978. Bernard Williams. Moral Luck, Cambridge Unversity Press, 1981. Bernard Williams. Ethics and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Michael Walzer. Spheres Of Justice: A Defense Of PluralismAnd Equality. Basic Books, 1984. David Gauthier. Morals By Agreement. Calarendon Press, 1986. Geoffrey Cupit.Justice As Fittingnes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Samuel Freeman. Justice and the Social Contract: Essays onRawlsian Political Philosoph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Thomas Nagel. Equality and Partiality. Oxford UniversityPress, 1995. Christine M. Korsgaard. The Sources of Normativ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Thomas Scanlon.What We Owe to Each Other.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Serena Olsaretti. Desert and Justice. Oxford UniversityPress, 2007.Michael J. Sandel.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9.等等。
    ②例如:Young. Justice and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 Unversity Press, 1990. BruceAckerman. Social Justice inthe Liberal State.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1. Klaus R. Scherer. Justic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92. Brian Barry. Why Social Justice Matters. Polity, 2005. Martha C. Nussbaum. Frontiers of Justice:Disability, Nationality, Species Membership.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Thomas Pogge, DarrelMoellendorf. Global Justice: Seminal Essays. Paragon House. 2008.等等。
    ③在这项调查中,作者选取了全美2073所学校,其中1226所拥有政治理论课程,420所拥有政治科学专业但没有政治理论课程,306所没有政治科学方面的研究。在这些高校中,作者选择了5144名调查对象,其中大致一半是政治理论学者,剩下一半则非此类学者。共有4351名受访者收到了在线问卷,并有1086名受访者完成了部分或者全部问卷,约占有效投放问卷的25%(1086/4351),因此问卷显示的政治学理论学者与我们预估的同类项之比为49.3%(1086/2203)。参见Matthew J. Moore. Political Thoery Today: 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 PS: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Vol. 43, 2010: 2. pp.265-272.
    ④在调查中,统计结果表明,在过去20年中(1990-2010),对政治学理论产生最大影响的政治学家的前10位分别为:约翰罗尔斯(279票)、于尔根哈贝马斯(148票)、米歇尔福柯(122票)、威廉姆康奈利(Connolly,William)(84票)、列奥施特劳斯(73票)、米歇尔沃尔泽(71票)、查尔斯泰勒(70票)、谢尔顿沃林(64票)、约德斯巴特勒(Butler,Judith)(62票)、汉娜阿伦特(53票)。参见Matthew J. Moore. Political Thoery Today: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 PS: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Vol. 43, 2010: 2. pp.267.
    ⑤在这一项调查中,罗尔斯得票仅仅为5票,参见Matthew J. Moore. Political Thoery Today: Results of a NationalSurvey. PS: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s, Vol. 43, 2010: 2. pp.268.
    ⑥又如,查尔斯泰勒得到18票、迈克尔沃尔泽得到15票、哈贝马斯得到11票、桑德尔得到10票、阿玛蒂亚森得到9票,等等。参见Matthew J. Moore. Political Thoery Today: Results of a National Survey. PS: PoliticalScience and Politics, Vol. 43, 2010: 2. pp.268.
    ①[美]罗伯特L西蒙:《社会政治哲学》,陈喜贵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0页。
    ②W. D. Ross. The Right and the Good. Indianapolis: Hackett, 1988. p.23.
    ③D. D. Raphael. Concepts of Justi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01. p.242.
    ④戴华、郑晓时:《正义及其相关问题》,“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1991年版,第2页。
    ①AmartyaSen.TheIdeaofJustice.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9.pp.5-8.
    ①如,罗建平:《汉字原型中的政治哲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许超:《正义与公正、公平、平等之关系辨析》,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2期;吴忠民:《汉语语境中的公正和正义概念的区别》,理论视野,2011年第4期。
    ②如,王广:《正义之后》,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林进平:《马克思的“正义”解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董建萍:《公正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中国社会公正若干问题研究》,学林出版社2010年版;范广军:《中国共产党社会公正思想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陈传胜:《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正义观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等。
    ①许超:《正义与公正、公平、平等之关系辨析》,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2期,第189页。
    ①[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91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97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99页。
    ①[英]杰弗里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顾肃、刘雪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②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317-318页。
    ①方雷、王元亮:《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②杨海蛟、亓光:《政治学恢复以来的政治学方法论研究:阐释与创新》,求索2011年第2期,第50页。
    ①杨海蛟:《平等:人类对理想社会秩序的诉求》,吉林大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②姚大志:《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页。
    ④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前言,第1页。
    ⑤[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2-553页。
    ①[法]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平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0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3页。
    ①Charles Taylor. Interpretation and the Science of Man, Review of Metaphysics, Volume XXV, no. 1(September1971), p.24.
    ②《哲学大辞典》(上),上海辞书出版社2001年版,第653页。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中的“解释学”辞条相比,这一描述较为客观和全面。顺便提及,《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中“解释学”词条内“解释学一词于1954年首次出现于J.丹豪色的著作中,……”应为J.K.丹恩豪尔于1654年出版《圣经诠释学或圣书文献解释方法》一项之误印。
    ③所谓义界,按黄侃所释:“义界者,谓此字别于他字之宽狭通别也。夫缀字为句,缀句为章,字、句、章三者其实质相等。盖未有一字而不含一句之义,一句而不含一章之义者。凡以一句解一字之义者,即谓之义界。”(语出《训诂学笔记》),这就说明依语境或者类关系而断字\词义的界划或界限。相对于“内涵”、“定义”所反映的概念中的事物的特有属性或者解释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的用法,“义界”这一表述能够较为精确表达出本文中“诠释学作为哲学问题”的实质。
    ①[古希腊]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6页。
    ②赫尔墨斯除了是神的信使之外,还是风神、掌管畜牧、财贸、商业、旅行、工艺、演说、口才乃至偷窃,他还是体育运动和医学的保护神。
    ③Gadamer, H.G. On Education, Poet and History: Applied Hermeneutics, ed. D. Misgeld and G. Nicholson. Albany:State Un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2.216.
    ④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页。
    ⑤[加拿大]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8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00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01-102页。
    ③张汝伦:《二十世纪德国哲学》,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④[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3页。
    ⑤这里的“意见”,借用的是黑格尔的界定,即基于感情、愿望和直观等主观的根据,一般地说,即基于主体之特殊性的信念。它与基于思想的信念,即由于洞见事物的概念和性质而产生的思想的信念相对立。在黑格尔看来,哲学意见在哲学史中占到了主流,因此必须谨慎的甄别。
    ①参见Charles Taylor.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p.7.
    ②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解释篇》,方书春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93页。
    ④[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67页。
    ①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3页。
    ②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29页。
    ③原文为“解释学”,在原文用词与本文替换词之间意义一致的基础上,为了本文行文的统一性,本文将所引文献中的“解释学”、“释义学”等词全部替换为诠释学,下文不再赘述,只以“(原词)”形式标注。
    ④[日]久米博:《解释学的课题和发展——以原文理论为中心》,载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资料》(第六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80页。
    ①F. Shcleiermacher. Hermeneutics: The Handwritten Manuscript. ed. H.Kimmerle, tans. J. Duke and J. Forstmann.Missoula, Montana: Scholars Press, 1977. p.150
    ②F. Shcleiermacher. Hermeneutics: The Handwritten Manuscript. ed. H.Kimmerle, tans. J. Duke and J. Forstmann.Missoula, Montana: Scholars Press, 1977.p.151.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83页。
    ①[德]德罗伊森:《历史知识理论》,耶尔恩吕森、胡昌智编,胡昌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3页。
    ②W. Dilthey. Selected Writings. ed. Trans and introduced H. Rickm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6.转引自R. M. Berns,H. R. Pickard:《历史哲学:从启蒙到后现代性》,张羽佳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41页。
    ③伽达默尔转引狄尔泰原文对这一概念的说明较为准确地描述了“扩大的原文”的范围,狄尔泰认为:“我们正试图理解生命的是在,并且以正确的概念来表现这种实在。以这种方式,客观精神不被我们看作为片面建立在那种表现世界精神本质的普遍的理性之上,并且摆脱了某种观念构造,所以关于它的新概念才变成可能的。它现在包括语言、风俗、所有各种生命的形式和方式,同样也包括家庭、市民社会、国家和法律。甚至黑格尔现在作为绝对精神而与客观东西向区别的东西,如艺术、宗教和哲学也包括在这个概念之内……”。(《狄尔泰全集》(德文版),第7卷,第150页)转引自[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27页。
    ④参见保罗利科:《论弗洛伊德》,转引自[日]久米博:《解释学的课题和发展——以原文理论为中心》,载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资料》(第六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3页。
    ①转引自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303-304页。
    ②[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47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30页。
    ④Nicholas Davey. Twentieth-Century Hermeneutics. et. Dermot Moran. The Routledge Companion to TwentiethCentury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2008. .p.704.
    ⑤[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35页。
    ⑥[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58页。
    ⑦[日]久米博:《解释学的课题和发展——以原文理论为中心》,载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资料》(第六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57页。
    ⑧[德]伽达默尔:《价值伦理学和实践哲学》,邓安庆译,载于《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页。
    ①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96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16页。
    ④沈清松:《解释、理解、批判——诠释学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载于台湾大学哲学系:《当代西方哲学与方法论》,东大图书公司1988年版,第22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00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00页。
    ①参见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作为“现实”的活动具有两个重要特点。其一,“现实”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活动(ergon),即为了达到目的的活动,而“实现”(entelecheia)则是达到了目的的“现实”;其二,“所有不消灭的永恒的东西都是现实”(《亚里士多德全集》:1050b6-18),而实践哲学只有努力“现实”,才能避免成为仅仅为行动而行动的“创制知识”,而保持其关于当前有关事情的、以行动为目的且兼顾求真目的的知识。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99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00页。
    ④[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87页。
    ⑤[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16页。
    ①[加拿大]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1页。
    ①[日]久米博:《解释学的课题和发展——以原文理论为中心》,载于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外国哲学资料》(第六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6-177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18-219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88页。
    ②[德]威尔海姆狄尔泰:《诠释学的起源》,洪汉鼎译,载于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92页。
    ③[德]伽达默尔、杜特:《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金惠敏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71页。
    ④[德]伽达默尔、杜特:《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金惠敏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8页。
    ①参见伽达默尔:《解释学与社会科学》,转引自张能为:《理解的实践——伽达默尔实践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22页。
    ②李幼蒸:《历史和伦理——解释学的中西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2页。
    ③[德]约尔根哈贝马斯:《诠释学的普遍性要求》,高地、鲁旭东、孟庆时译,载于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275-276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95页。
    ②近年来,西方学者开始关注诠释学问题,并将其引入政治学研究中,以此与强调价值无涉或客观语言主义的政治科学相区别,他们将这一研究范型称为“解释的政治学”(Interpretation of Politics),他们的研究表明政治的诠释是一种长期被隐匿的重要研究思维。参见Michael T. Gibbons. Interpreting Politics.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Ltd, 1987. pp.1-11.
    ③德沃金在其《适于刺猬的正义》一书中,提出了道德哲学的三个原则,即道德判断的独立原则,道德价值的统一性原则以及道德价值的概念解释原则,他认为这是阐发一切道德哲学理论的基础所在。参见Ronald Dworkin.Justice for Hedgehogs.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1.
    ④[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6-557页。
    ①何卫平:《关于解释学的普遍性的深刻沉思》,载于洪汉鼎:《中国诠释学》(第3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3页。
    ②[加拿大]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25页。
    ③[法]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④[法]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第65、53页。
    ⑤衣俊卿:《论微观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23页。
    ⑥陈晏清:《政治哲学的兴起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15页。
    ⑦衣俊卿:《论微观政治哲学的研究范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第24页。
    ①Michael T. Gibbons. Introduction: The Politics of Interpretation, ed. Michael T. Gibbons. Interpreting Politics,Oxford: Basil Blackwell Ltd., 1987. p.28.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5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59页。
    ④[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59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2-553页。
    ②何卫平:《解释学之维——问题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2页。
    ②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2页注释②。
    ③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页注释③。
    ④[德]伽达默尔、杜特:《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金惠敏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8-69页。
    ⑤[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96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97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99-100页。
    ④[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3页。
    ①[法]保罗利科尔:《诠释学的任务》,李幼蒸译,载于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410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89页。
    ③李幼蒸:《历史和伦理——解释学的中西对话》,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6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67-268页。
    ②[德]伽达默尔、杜特:《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金惠敏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1-22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63页。
    ①所谓实践智慧,又被译为“实践的智慧”或“明智”,“迄今为止一直是被作为一种道德德性来说明的。……明智被作为理智的一种德性而与道德德性区别开来,尽管它的确与道德德性不可分离。……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明智被说成是适合于治理者的唯一德性,因而是实践的智慧,不过是在国家事务上的实践智慧。在《尼各马克伦理学》中,明智被与智慧相互区别,并且其范围包括了个人生活”(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88页注释①),因此在政治诠释学的语境中,我们基本使用实践智慧。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90页。
    ③[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高地、李河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81页。
    ④[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高地、李河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93页。
    ⑤[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高地、李河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99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版),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9页。
    ②[德]约尔根哈贝马斯:《诠释学的普遍要求》,高地、鲁旭东、孟庆时译,载于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285页。
    ①Ulrich Schroth , Philosophische und juristische Hermeneutik , in : A. Kaufmann/ W. Hassemer (Hrsg. ) , Einführungin Rechtsphilosophie und Rechtstheorie der Gegenwart , 6. Auflage , S.198ff.参见并转引自郑永流:《出释入造:法律诠释学及其与法律解释学的关系》,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30页。
    ①Michael T. Gibbons. Interpreting Politics. Oxford, UK: Basil Blackwell Ltd, 1987. p.1.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35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59-460页。
    ③郑永流:《出释入造——法律诠释学及其与法律解释学的关系》,法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27页。
    ①[英]摩尔:《伦理学原理》,长河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26页。
    ②[德]伽达默尔:《价值的本体论问题》,邓安庆译,载于《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页。
    ③Philip Pettit. Analytical Philosophy. In R. Goodin and P. Pettit (eds.) A Companion to Contemporary PoliticalPhilosophy, Oxford: Blackwell, 1993. p.8.
    ①T. D. Weldon. The Vocabulary of Politics. Harmondsworth: Penguin, 1953. p.74.
    ②William N. Dunn. An Introduction to Public Policy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1981.转引自杰D.怀特:《公共行政研究的叙事基础》,胡辉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①[法]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民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8-9页。
    ②[法]保罗利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袁耀东、冯俊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8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2页。
    ②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3页。
    ③严平:《走向解释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31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版),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7页。
    ②先行具有、先行视见和先行掌握,又被译为“前有、前见和前把握”,分别是指:“前有”表明人在具有自我意识或反思意识之前,就预先置身于他的世界之中,即文化背景、传统观念与习惯风俗,为理解提供了可能;“前见”则表明解释所根植于我们预先看见的东西,即切入点;“前把握”则意味着我们在理解之前已经具有的观念、前提和界定等。这些都是“主-客二分”的认识论之前的此在状态,是人在法权现象领域的本体论意义。参见严平:《走向解释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③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55页。
    ①斯坦伯格:《法学概论》,转引自[法]科耶夫:《法权现象现象学纲要》,邱立波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
    ②[法]科耶夫:《法权现象现象学纲要》,邱立波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①参见杰弗里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顾肃、刘雪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②[德]伽达默尔:《概念史与哲学语言》,邓安庆译,载于《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①[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版),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4页。
    ②[德]亨利迈尔:《最近五十年来的西洋哲学》,贺麟译,载于贺麟:《近代唯心论简释》,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61页。
    ③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6页。
    ④[法]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民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页。
    ①[法]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民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0页。
    ②[法]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民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8页。
    ①洪汉鼎:《当代西方哲学两大思潮》(下),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11页。
    ②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5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15页。
    ①Roy J. Howard. Three Faces of Hermeneutics. 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 p.3.
    ②[美]乔治J. E.格雷西亚:《文本性理论:逻辑与认识论》,汪信砚、李志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6-207页。
    ③[美]乔治J. E.格雷西亚:《文本性理论:逻辑与认识论》,汪信砚、李志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9-210页。
    ①[英]苏珊哈克:《证据与探究:走向认识论的重构》,陈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4-435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4-435页。
    ①[法]高宣扬:《当代政治哲学》(上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②从解释性框架的公正观而言,罗尔斯的公正理论是围绕差异平等建构的,这不同于其正义理论整体的“公平性”,即作为公平的正义。
    ③应得与正义是传统公正理论中重要的理论资源,其代表人物有斯密、康德、密尔、西季维克等,但是缺乏将应得作为公正理论的基础的专论,但是武基尼齐萨德斯基的“‘均衡’理论使得应得成为一种假设的核心概念,以此为基础的正义在其各种具体形式内获得了作为受益与负担之间平衡的理论地位。”(Justice,by Campbell)其代表作《应得之应得:社会正义与立法理论》(Giving Desert its Due: Social Justice and Legal Theory)是其作为应得公正理论的集中体现。
    ④姚大志:《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页。
    ①[美]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李世祥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②A. W. Musschenaga. The Debate on Impartiality: An Introduction, 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Vol.8, No.1/2(Apr., 2005), p.4.
    ③[美]涛慕思博格:《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刘莘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251页。
    ④森认为前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霍布斯、卢梭、康德、罗尔斯、德沃金、诺齐克、高塞尔(David Gauthier),等;而后者的支持者则是斯密、孔多塞、边沁、沃尔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马克思、斯图亚特密尔等。
    ⑤周濂:《把正义还给人民》,载于邓正来:《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第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4页。
    ①H. A. Bedau. Social Justice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In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Ⅲ: Studies in Ethical Theory,eds. P, A, French, T. E. Uehling, and H. K. Wettstei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8. p.159.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54页、第58页。
    ③梁文韬:《论米勒的制度主义社会正义论》,台湾政治学刊,2005年第1期,第131页。
    ④[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434-452页。
    ①慈继伟:《社会公正的落实危机及其原因》,载于梁治平:《转型期的社会公正:问题与前景》,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570页。
    ②AmartyaSen.TheIdeaofJustice.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9.pp.149-152.
    ③[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7页。
    ①[美]克里斯蒂娜科尔斯戈德:《规范性的来源》,杨顺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4-5页。
    ②[美]涛慕思博格:《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刘莘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288页。
    ①这种复杂性至少可以将公正概念从64种概念区块加以设定,笔者以为,如此复杂的区块也就证明了为何当前公正理论中建构论者的体系、论点、内容在数量和功能上的巨大影响力;由此也可以说明,许多看似观点不同甚至对立的公正的概念见解,只不过是建构论策略自身的组成部分或者不同部分内部的认识冲突。进而言之,这也就是为何罗尔斯在提供了一种建构主义的公正论后,能够长时间影响公正理论的设计,并成为一种“罗尔斯产业”的原因。
    ②慈继伟:《正义的两面》,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31页。
    ③[美]齐雅德胡萨米:《马克思论分配正义》,林进平译,载于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4页。
    ①[法]蒙甘:《从文本到行动——保尔利科传》,刘自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页。
    ②AmartyaSen.TheIdeaofJustice.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BelknapPressofHarvardUniversityPress,2009.pp.68-69.
    ③在行动论策略中,一般存在较强性策略和较弱性策略,前者如马克思、休谟、密尔等人,后者如斯密、孔多塞、森等人。较强的公正行动论不但批判建构论的先验性,而且提供了一种公正概念的基本框架、本质分析乃至演变趋势等解释;而较弱的公正行动论则主要集中在批判建构论的缺陷,并以现实不公正问题为导向,采取一种“比较进路”(森)或“描述进路”(孔多塞),而较易被建构论同化(斯密)。
    ①[美]詹姆斯博曼:《社会科学的新哲学》,李霞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②Neelima Mahajan-Bansal, Udit Misra.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Perfect Justice, Forbes India Magazine, Aug 28,2009.参见http://www.forbes.com/2009/08/23/amartya-sen-the-idea-of-justice-forbes-india.html
    ③周濂:《把正义还给人民》,载于邓正来:《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第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15页。
    ①[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序言第14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政治哲学史讲义》,杨通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③金岳霖:《知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691页。
    ④《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7页。
    ①[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5-26页。
    ②[德]维特根斯坦:《维特根斯坦读本》,陈嘉映译,新世界出版社2010年版,第10页。
    ③周濂:《把正义还给人民——评阿玛蒂亚森<正义观>》,复旦政治哲学评论(第2辑),2010年第1卷,第215页。
    ④Donald Davidson. Inquiri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183.
    ⑤[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9页。
    ⑥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就持有类似观点,为了更好地体现原文主旨,本处引用原文加以佐证。“Thus it seemsnatural to think of the concept of justice as distinct from the various conceptions of justice and as being specified by therole which these different sets of principles, these different conceptions ,have in common.”参见John Rawls. A Theoryof Justice (Revised Editio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p.5.
    ①即回到所谓的“人”的问题,特别是主客二分及其对立思维下的规范性来源问题上。而这是一个循环论证,从意志论—实在论—怀疑论—义务论——反思评价论—反思评价基础上的“实在、意志、再反思”论,即从人对于公正这种概念范畴的意志主导性回到反思的人所决定下的公正概念。正如科尔斯戈德的《规范性来源》费尽周折地论述了规范性问题的演变和批判,但归根到底还是回到了下述结论——“世界上存在着一些既能告诉我们做什么,又能驱使我们这样做的实体,这是人类熟知的事实。这些实体是我们人,还有其他动物。”参见[美]克里斯蒂娜科尔斯戈德:《规范性的来源》,杨顺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91页。
    ②参见Arthur Isak Applbaum. Legitimacy without the Duty to Obey.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Volume 38, Issue 3,Summer 2010. p.216.
    ③D. D. Raphael. Concepts of Jus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p.249.
    ④《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9页。
    ⑤R. Jay Wallace. Introduction, see Joseph Raz. The Practice of Value. New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pp.2-3.
    ⑥[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62页。
    ⑦[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8页。
    ①[德]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66页。
    ②[意]埃米里奥贝蒂:《作为精神科学一般方法的诠释学》,洪汉鼎译,载于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127页。
    ③何卫平:《解释学之维——问题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54页。
    ①[美]涛慕思博格:《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刘莘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133页。
    ②[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76页。
    ③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引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①Laurence Bonjour. The Elements of Coherentism, in Linda Alcoff. Epistemology: The big Question, Wiley-Blackwell,1998. p.216.
    ②[德]康德:《任何一种可能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页。
    ③[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褚松燕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24页。
    ①[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褚松燕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②[美]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朱慧玲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20页。
    ③[美]布莱恩巴里:《正义诸理论》,孙晓春、曹海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8页。
    ④参见Brian Barry. Justice as Impartiali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p. 112.
    ①D. D. Raphael. Concepts of Justi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01. p. 230.
    ②殷鼎:《理解的命运》,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1页。
    ①陈金钊:《法律解释(学)的基本问题》,载于洪汉鼎主编:《中国诠释学》(第2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页。
    ①[法]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平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03页。
    ②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的释义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3页。
    ①[德]哈贝马斯:《诠释学的普遍要求》,高地等译,载于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6年第2版,第297页。
    ②[美]罗蒂:《哲学与自然之境》,李幼蒸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85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60页。
    ④[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552-553页。
    ⑤对法权现象和公正观之间的内在关联,科耶夫曾经有过一段重要的阐释,他指出:“法权是某种正义理念向特定社会相互作用的活动。因此,它的内容既取决于作为其基础的正义理念的性格,又取决于作为这一理念适用对象的相互作用的性质。因此,研究法权的起源与进化,也就是研究社会相互作用本身的起源与进化、研究历史的产生和作为整体的历史进程。”参见[法]科耶夫:《法权现象学纲要》,邱立波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51页。
    ①[美]迈克尔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朱慧玲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第317页。
    ②[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页。
    ③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83页。
    ④转引自[美]托马斯麦卡锡:《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王江涛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95-396页。
    ①[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93页。
    ②[德]安东尼娅格鲁嫩贝格:《阿伦特与海德格尔——爱与思的故事》,陈春文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4页。
    ③【子部诸子】[战国]庄周:《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
    ④[德]海涅:《海涅选集》,张玉书编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307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4页。
    ①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40页。
    ①[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第四版)》(上),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页。
    ①《哈贝马斯在华演讲集》人名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②[美]乔治·萨拜因:《政治学说史(第四版)》(上)邓正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3页。
    ③[美]杰弗里·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顾肃、刘学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④[英]昆廷·斯金纳《观念史中的意涵与理解》,任军锋译,载于《思想史研究》(第一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⑤[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周保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⑥[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周保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政治哲学史讲义》,杨通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②[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周保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③[美]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李世祥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18页。
    ④[美]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李世祥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48页。
    ⑤[美]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李世祥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65页。
    ①[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8页。
    ②[美]杰弗里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顾肃、刘雪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①[德]赖因哈德科泽勒克:《概念史》,载于[德]斯特凡约尔丹:《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词典》,孟钟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0-21页。
    ②李宏图:《<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导言》,载于[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周保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页。
    ③李宏图:《<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导言》,载于[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周保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页。
    ④参见方维规:《概念史研究方法述要》,载于丛日云、庞金友:《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256页。
    ⑤[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引论<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载于[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周保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页。
    ①转引自[德]汉斯恩里克鲍德克:《概念意义话语:重新思考“概念史”》,载于[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周保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4页。
    ②[德]汉斯恩里克鲍德克:《概念意义话语:重新思考“概念史”》,载于[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周保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5页。
    ③丛日云:《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方法论的几点思考》,载于丛日云、庞金友:《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308页。
    ①[美]杰弗里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顾肃、刘雪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政治哲学史讲义》,杨通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政治哲学史讲义》,杨通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④王岩:《西方政治哲学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①参见李剑鸣:《历史语义学、语境主义与政治思想史研究》,载于丛日云、庞金友:《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52页。
    ②[美]郎佩特:《‘什么是政治哲学’中的论证》,李雪梅译,载于[美]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李世祥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305页。
    ③[美]施特劳斯:《什么是政治哲学》,李世祥等译,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第81页。
    ④参见[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9页。
    ①S ren Kierkegaard. The Concept of Irony, transl. L. M. Capel, London 1966. p.47.
    ②[美]特伦斯保尔:《“概念史”和“政治思想史”》,载于[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周保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6页。
    ③[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下),李天然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46页。
    ④[德]博纳德舒尔茨:《语境中的“概念史”:重建一门研究性学科的术语》,载于[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周保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33页。
    ⑤方维规:《概念史研究方法述要》,载于丛日云、庞金友:《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63页。
    ①[英]昆廷斯金纳:《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上卷:文艺复兴),奚瑞森、亚方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4页。
    ①[法]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姜志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7页。
    ②[法]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姜志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③[德]赖因哈德科泽勒克:《概念史》,载于[德]斯特凡约尔丹:《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词典》,孟钟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页。
    ④严平:《走向解释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页。
    ①参见[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20-421页。
    ②[德]汉斯恩里克鲍德克:《概念意义话语:重新思考“概念史”》,载于[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周保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8页。
    ①[美]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分配正义简史》,吴万伟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页。
    ②[英]约翰邓恩:《政治理论史》,傅乾译,《政治思想史》2011年第2期,第153页。
    ③Quentin Skinner. Mea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Visions of Politics, Vol. 1,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118.
    ④Quentin Skinner. Mean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Visions of Politics, Vol. 1,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86.
    ⑤李剑鸣:《历史语义学、语境主义与政治思想史研究》,载于丛日云、庞金友:《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247-248页。
    ①[德]贡特尔托依布纳:《自我颠覆的正义——法的或然符咒,或是超验符咒?》,载于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总第14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4-235页。
    ②Paul Ricoeur. History and Hermeneutic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 73, No. 19. p. 683.
    ①[德]伽达默尔:《概念史与哲学语言》,邓安庆译,载于《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第150页。
    ②[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46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00页。
    ④[德]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版,第48页。
    ⑤邹诗鹏:《解释学史学观批判》(上),《学术月刊》,2008年第1期。
    ①Paul Ricoeur. History and Hermeneutic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 73, No. 19. p. 684.
    ②[英]杰拉德德兰迪、恩勒伊辛:《历史社会学手册》,李霞、李恭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0页。
    ③[法]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姜志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2页。
    ④[英]杰拉德德兰迪、恩勒伊辛:《历史社会学手册》,李霞、李恭忠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19页。
    ⑤[法]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姜志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第24页。
    ①Paul Ricoeur. History and Hermeneutics.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 73, No. 19. p. 688.
    ②[美]理查德J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郭小平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9页。
    ③[美]理查德J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郭小平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9-10页。
    ①[美]理查德J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郭小平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287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③[美]理查德帕尔默:《诠释学》,潘德荣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98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604页。
    ②这不仅是指语言形式的多样性,还因为语言属于任何可被理解的事物,是“能被理解的存在”。
    ③[美]约埃尔魏因斯海默:《哲学诠释学与文学理论》,郑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7页。
    ④[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11-112页。
    ①[美]约埃尔魏因斯海默:《哲学诠释学与文学理论》,郑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9页。
    ②[英]迈克尔H.莱斯诺夫:《二十世纪的政治哲学家》,冯克利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95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07页。
    ①殷鼎:《理解的命运》,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43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版),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6页。
    ③[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版),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7页。
    ④[德]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伽达默尔选集》,夏振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69页。
    ⑤[德]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伽达默尔选集》,夏振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71页。
    ①[德] H-G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论柏拉图》,余纪元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第11页。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版),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9页。
    ③[德]赖因哈德科泽勒克:《概念史》,载于[德]斯特凡约尔丹:《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词典》,孟钟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1页。
    ④[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73-74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34页。
    ②[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吴海针、王今一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③[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90页。
    ①转引自[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周保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7-78页。
    ②[美]托马斯R.马丁:《古希腊简史:从史前到希腊化时代》,杨敬请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11年版,第22页。
    ③这是《申命记》(Deuteronomy 16:20)中的一句话,后来King James的《圣经》权威版将其又译为“That whichis altogether just shalt thou follow”,这也是流传最广的译法;此外还有一种较新的译法“Justice,and justice alone,you shall pursue”。对此,较为通行的汉译法为“你要追求至公、至义”。
    ①D. D. Raphael. Concepts of Jus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18.
    ②Eric A. Havelock. The Greek Concept of Justice: from its Shadow in Homer to its Substance in Plato. Cambridg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13.
    ③[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19-20页。
    ④[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6页。
    ⑤[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20页。
    ①[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21页。
    ②[英]杰弗里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顾肃、刘雪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③[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34、35页。
    ④[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第34页。
    ①[经部十三经注疏],[东汉]何休解诂、徐彦疏《春秋公羊传注疏》隐公卷一(起元年,尽元年)/阮元校刻本
    ②[经部十三经注疏],[东晋]郭璞注、宋邢昺疏《尔雅注疏》卷一释诂第一/阮元校刻本
    ③[经部其他],[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一、卷十一/道光陈立白虎通疏证本
    ④[子部道家],汉《太平经》丙部之十六(卷五十)/重刊道藏辑要本
    ⑤[经部其他],[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二/江宁局本
    ⑥[史部别杂史等],[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八/世界书局影印鄱阳胡氏本
    ⑦[史部别杂史等],[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三十哲宗元祐四年/四库全书本
    ⑧[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徐铉校订,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8页。
    ①[子部儒家],[晋]傅玄《傅子》/《丛书集成》本
    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徐铉校订,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39页。
    ③罗建平:《汉字原型中的政治哲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79页。
    ④徐铉注:“此与善同意,故从羊宜寄切。”参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徐铉校订,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67页。
    ①[经部十三经注疏],王弼等注、孔颖达疏《周易正义》上经乾传卷一/阮元校刻本
    ②[经部十三经],《周易》下经/阮元校刻本
    ③[经部十三经],《周易》下经/阮元校刻本
    ④[经部十三经],《礼记》曲礼上第一/阮元校刻本
    ⑤[经部十三经],《尚书》周书毕命第二十六/阮元校刻本
    ⑥[经部十三经],《春秋左传》隐公(元年~十一年)/阮元校刻本
    ⑦[经部十三经],《论语》阳货第十七/阮元校刻本
    ⑧[经部十三经],《孟子》卷十四尽心下/阮元校刻本
    ⑨刘清平:《析“正义”作为“可接受性”的核心语义》,中国社会科学论丛2011秋季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17页。
    ①Eric A. Havelock. The Greek Concept of Justice: from its Shadow in Homer to its Substance in Plato. Cambridg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14.
    ②邬昆如:《柏拉图<理想国>的“正义”概念及其现代意义》,载于戴华、郑晓时主编:《正义及其相关问题》,“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1年版,第13-14页。
    ③[德]汉斯恩里克鲍德克:《概念意义话语:重新思考“概念史”》,载于[英]伊安汉普歇尔-蒙克:《比较视野中的概念史》,周保巍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6页。
    ④Koselleck.‘Response’in Lehmann and Richter, The Meaning of Historical Terms and Concepts, No.15(1996): 65.
    ①荷马式的词语“dikē”(英译“justice”)在73个六韵部诗中以单数形式出现了20次,复数形式出现了8次;荷马式的词语“dikaios”(“英译“just”)出现了5次,而adikos(英译“nonjust”)出现了两次;除此以外,还有复合形容词“ithu-dikēs”(赫西奥德以此来形容正直公正的人)。平均计算,两个半六韵部诗中就出现一次与公正概念有关的话语。而事实上,有一段由23个六韵部诗组成的段落中只出现了4次“dikē”及其变型,这说明在其他部分中,公正的概念话语的比重更大。参见EricA. Havelock. The Greek Concept of Justice: from its Shadowin Homer to its Substance in Plato.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194.
    ②Eric A. Havelock. The Greek Concept of Justice: from its Shadow in Homer to its Substance in Plato. Cambridg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230-231.
    ③参见Eric A. Havelock. The Greek Concept of Justice: from its Shadow in Homer to its Substance in Plato.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p.312.
    ①A. J. 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版社1995年版,第58页。
    ②[美]A·麦金太尔:《公正:变化中的美德观念》,程立显译,载于苏国勋、刘小枫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社会理论文集IV:社会理论的政治分化》,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62页。
    ③Richard Kraut. Aristotle:Political Philoso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100-101.
    ①参见Richard Kraut. Aristotle:Political Philosoph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101.
    ②《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颜一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6页。
    ③原文为“Iustitia est constans et perpetua voluntas ius suum cuique tribuendi”(英译为“Justice is the constant andpermanent will to render to each person what is his right.”),意思是“公正是赋予每个人权利的、稳定而持久的意志。”由于“suum”的多义性,它可以被理解为“本应”(his due)、“应得”(his deserves)、“所得”(what is owned to him),因此它既具有包容性又是一种空洞的形式。
    ④[英]厄奈斯特巴克:《希腊政治理论》(上),卢华萍译,吉林大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02页。
    ⑤D. D. Raphael. Concepts of Jus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57.
    ⑥Josef Pieper. The Four Cardinal Virtues, Notre Dame,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1966. pp.104-113.
    ①奥古斯丁在《新约布道》中清楚地阐释了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公正应该是“富人,捐出你的钱;穷人,不要去抢劫。富人,分配你的财富;穷人,约束你的欲望。你没有像富人一样的房子,但是你有同样的天堂和同样的光明。只寻求小康,适可而止,不要渴望太多”,需要注意的是,富人没有义务,穷人没有权利主动实现这样的公正,这与今日的分配正义是大相迳庭的。
    ②[美]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分配正义简史》,吴万伟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28页。
    ③E. Clinton Gardner. Justice and Christian Eth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pp. 48-50.
    ④Paul Tillich. Love, Power, and Jus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p.64.
    ⑤Paul Tillich. Love, Power, and Jus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p.71.
    ①[德]贡特尔托依布纳:《自我颠覆的正义——法的或然符咒,或是超验符咒?》,载于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总第14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2页。
    ②Eugene Kamenka, Alice Erh-Soon Tay. Justic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0. p.17.
    ③今日看来,公正话语的滥觞与其作为一种体现理念的、关于正直的、伦理的、慈善的,且具有语词符号的局限性的概念话语,却因为它的模糊性、包罗性、道义性和形式性而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概念话语,以至于成为一种支配性观念。
    ④[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18页。
    ⑤贾可卿:《分配正义论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0页。
    ①[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年1981版,第258页。
    ②[美]伯尔曼:《信仰与秩序》,姚剑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版,第255页。
    ③[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年1981版,第258页。
    ①WilliamA. Galston. Justice and the Human Goo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pp.56-58.
    ②WilliamA. Galston. Justice and the Human Goo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p.6.
    ③转引自汤玉奇等:《社会公正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32页。
    ④WilliamA. Galston. Justice and the Human Goo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p.69.
    ①[德]贡特尔托依布纳:《自我颠覆的正义——法的或然符咒,或是超验符咒?》,载于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总第14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7页。
    ②转引自汤玉奇等:《社会公正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第46页。
    ③参见Philip Pettit. Judging Justice: 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hilosophy, London: Routledge &Kegan Paul Ltd, 1980.
    ④[美]海登怀特:《话语的转义》,董立河译,大象出版社、北京出版社2011年版,第6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政治哲学史讲义》,杨通进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7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8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307页。
    ③[美]艾伦伍德:《马克思对正义的批判》,林进平译,载于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④Jeffrey Reiman. Justice and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7.
    ⑤事实上,罗尔斯自己业已指出“一种社会正义观将在一开始就被视作是为确定社会基本结构中的分配而提供的一个标准。然而,这个标准不可混淆于确定别的德性的原则,因为社会基本结构和一般的社会安排可能是有效率或无效率的、自由或不自由的等等,就像它们可能是正义或不正义的一样。”参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
    (修订版),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页。
    ①Gilbert Harman. Though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 158-159.
    ②Gilbert Harman. Though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pp. 168.
    ③J. Feinberg. Non-comparative Justice, Philosophical Review, 83(1974):312.
    ④Jeffrey Reiman. Justice and Modern Moral Philosoph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0. p.11.
    ⑤John Kane. Justice, Impartiality, and Equality: Why the Concept of Justice Does Not Presume Equality, PoliticalTheory, 24(1996): 378.
    ⑥[美]乔治恩德勒:《经济伦理学大辞典》,李兆荣、陈泽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4页。
    ⑦[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57页。
    ①何建华:《分配正义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5页。
    ②龚群:《罗尔斯政治哲学》,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页。
    ③钱永祥:《政治思想史的哲学面向:以正义概念的内在逻辑为例》,载于丛日云、庞金友:《西方政治思想史方法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94页。
    ④姚大志:《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8页。
    ⑤Brian Barry. Justice as Impartiali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5. p.7.
    ⑥[匈]阿格妮丝赫勒:《超越正义》,文长春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页。
    ①H. L. A. Hart. Justice, Philosophy, Vol.28, No. 107(Oct., 1953):348.
    ②姚大志:《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4页。
    ③[美] 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18页。
    ④Michael Dillon. Another Justice, Political Theory, Vol.27, No. 2 (Apr., 1999): 159.
    ⑤Joseph Raz. The Practice of Valu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2003. p. 121.
    ⑥William E. Connolly. The Ethos of Pluralisation, Minneapolis: Minnesota University Press, 1995. p. 1.
    ①Barbara Johnson, ed., Freedom and Interpretation:The OxfordAmnesty Lecture 1992, NewYork: Basic Books, 1993.
    ②[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版),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74页。
    ③D. D. Raphael. Concepts of Jus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242.
    ④Ben Jackson. The Conceptual History of Social Justice,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Vol.3 (2005): 370.
    ①[美]帕尔默:《诠释学》,潘德荣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76页。
    ②[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第三次普通语言学教程》,屠友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2页。
    ①[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8页。
    ②[美]帕尔默:《诠释学》,潘德荣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176页。
    ③[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3页。
    ①[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82-283页。
    ②此一部分曾以《作为三维均衡之上的公正概念》为题发表于《学海》,收入本文时,笔者对原文的观点和表述进行了修改。参见亓光、杨海蛟:《作为三维均衡之上的公正概念》,学海,2010年第1期,第135-139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6页。
    ①王海明:《公正:以德治国的最重要原则》,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第45页。
    ②《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颜一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9、101页。
    ③《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颜一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97、98页。
    ④《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颜一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1页。
    ①[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93页。
    ②金观涛:《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47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99-100页。
    ②[德]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31页。
    ①[德]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240页。
    ②[英]昆廷斯金纳:《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修订版),李宏图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自由”的著名命题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①[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4页。
    ②[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3页。
    ①[美]希拉里普特南:《实在论的多副面孔》,冯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②[英]亚当斯威夫特:《政治哲学导论》,萧韶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102页。
    ③王海明:《公正与人道——国家治理道德原则体系》,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70页。
    ①[法]科耶夫:《法权现象学纲要》,邱立波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4页。
    ②[法]科耶夫:《法权现象学纲要》,邱立波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92页。
    ①关于这一论点具体论述我们将在下文中进行专门讨论,这里可以简要说明的是,自由和平等之所以不能具备与政治价值体系构建的结构一致性,主要原因在于它们的内在向度是一元或者封闭多元的,即它们需要指向个体或者若干个体的价值诉求,而只能停留在有限的政治生活中,无法通过政治世界与社会生产方式发生关系。
    ②[美]希拉里普特南:《实在论的多副面孔》,冯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7页。
    ③笔者借此处转介一下普特南的“道德映像”理论,以此可以从侧面说明外在价值映像和综合价值映像的差异性。普特南指出,“把一个理想描述为一种道德映像,是说这远不只是把某个人的特征或某个人的行为模式刻画成为有德性的。固然,康德式的道德映像却是包括这个断言,即反思自己将如何生活是一种美德,确切地说,它也包括许多其他思想。它包括这个思想,即这种美德不只是一种美德,而我们修炼这种美德的能力是我们具有的最重要的到的能力;它包括这个断言,即一个已经选择不去反思自己将如何生活的人,或被迫‘要求’不能去反思自己将如何生活的人,已不能过一个健全人的生活。它也包括对为了那种能力而要相互尊重的个体人社会的想象,包括这些思想,即关于这样一个社会应该如何组织,关于这样个社会的成员所持的道德立场,关于他们能够和不能够知道什么。简言之,它是对保函和组织一个复杂的价值系统的一种想象。”参见[美]希拉里普特南:《实在论的多副面孔》,冯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3-54页。
    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注释导读本),邓安庆译,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0-201页。
    ①李龙:《公平正义的法理学解读》,载于徐显明:《法治与社会公平》,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
    ②Charles Taylor. Interpretation and the Science of man. Introductory Reading in Philosophy od Science, pp.117-127.
    ③杨海蛟:《平等: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诉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9页。
    ①需要指出的是,森的开放性和封闭性是一种针对“社会判断和社会安排的评价中焦点团体”的位置问题,即在焦点团体内的就是封闭的公正,而在焦点外就是开放的公正。这与本文在价值范畴的外在向度上所论及的封闭性与开放性根本不同。森将公正概念的论证者作为其划分标准,却类似于本研究中价值范畴的内在向度中关于主体、主体关系、主客体关系的单一性和多元性的分析。不过,本文并不认为“公正的第三者”作为开放的公正具有更高水平的选择意义。
    ②[印]阿玛蒂亚森:《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应奇等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434-435页。
    ③《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285页。
    ④[英]杰弗里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顾肃、刘雪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78页。
    ①[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注释导读本),邓安庆译,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00页。
    ①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107页。
    ②王桂艳:《正义、公正、公平辨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139页。
    ③杨海蛟:《平等: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诉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9-40页。
    ①这句名言来自于柏拉图在《理想国》第617节阐述生活模式的选择及其必然性问题时的论述,他借由苏格拉底的神话描述指出:“不是神决定你们的命运,是你们自己选择命运。谁拈得第一号,谁就第一个挑选自己将来必须度过的生活。美德任人自取。每个人将来有多少美德,全看他对它重视到什么程度。过错由选择者自己负责,与神无涉。”参见[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421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I: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384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I: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11页。
    ④[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152页。
    ①Richard Rorty. Philosopgy as Culture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gh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45.
    ②[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7-8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②[英]迈克尔奥克肖特:《近代欧洲的道德与政治》,顾玫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63页。
    ③[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冯平、余泽娜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第197页。
    ①[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52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7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197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37页。
    ①这一论述在《正义论》的修订版中被删去了,转而为正义原则和优先规则提供给较为稀薄的理论辩护,但本文认为其对一般正义观的排除有其特定的理论意义。参见[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03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7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109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2页。
    ②[美]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28-329页。
    ①《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颜一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08页。
    ②[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③《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颜一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5页。
    ④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71页。
    ⑤[德]怀特海:《思维方式》,刘放桐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15页。
    ①[德]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8页。
    ②[德]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9页。
    ③[德]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61-62页。
    ④李宏图:《概念史与历史的选择》,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第4页。
    ①周保巍:《概念史研究对象的辨析》,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1期,第10页。
    ②[英]安德鲁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7页。
    ①[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107页。
    ②Eugene Kamenka, Alice Erh-Soon Tay. Justic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80. p.17.
    ③[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1页。
    ④[印]阿玛蒂亚森:《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应奇等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第220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48页。
    ②Ronald Dworkin. Law’sEmpir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The Belknap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pp.73-74.
    ①[法]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63页。
    ②沈晓阳:《正义论经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4页。
    ③沈晓阳:《正义论经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2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6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3-35页。
    ④[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钢译,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27页。
    ①[美] R. B.培里:《价值与评价——现代英美价值论集萃》,刘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页。
    ②利科在谈到正义的层级问题时候,有一段名言:“妥协永远比不同城邦之间的内部纽带要脆弱。那么,其结果就是:如果某种更高位阶的共同善仅仅是由一般性相互影响而达成的妥协所追求的目的的话,那么,就像妥协而建立起来的纽带是脆弱的一样,这种共同善也是不确定的。在没有伊甸园的乌托邦的情况下,总是受到‘可能成为危害’的威胁的妥协,仅仅会沿着一个斜面自动诉求人们对其进行调整和管理,这让人们想起沃尔泽在‘转化’的语义中所谴责的反常效果。”参见[法]保罗利科:《论公正》,程春明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页。
    ①[法]保罗利科:《论公正》,程春明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92页。
    ①《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颜一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22页。
    ②[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③[美]R.B.培里:《价值与评价——现代英美价值论集萃》,刘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30页。
    ①[美] R. B.培里:《价值与评价——现代英美价值论集萃》,刘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8页。
    ②[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第71页。
    ③W. D. Wood. The Right and the Good. Indianapolis: Hackett, 1988. p.23.
    ①[英]洛克:《人类理解论》(上),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99页。
    ②《哲学大辞典》(下),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56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52页。
    ①[美]理查德罗蒂:《哲学与自然之境》,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37-338页。
    ②[法]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平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407页。
    ③[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注释导读本),邓安庆译,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68页、第169页。
    ①[美]戴维伊斯顿:《政治分析之框架》,转引自[美]罗德里克马丁:《权力社会学》,丰子义、张宁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论哲学在政治上的无能》,张小简译,载于《哲学家的休息》,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8页。
    ③[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论哲学在政治上的无能》,张小简译,载于《哲学家的休息》,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59页。
    ①[波兰] W兰:《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哲学译丛1991年第5期,第1页。
    ②[波兰] W兰:《马克思主义的公正观》,哲学译丛1991年第5期,第4页。
    ③[英]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9-30页。
    ①[德]狄尔泰:《精神科学中历史世界的建构》,安延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8页。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诠释学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09页。
    ②[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诠释学Ⅱ》,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410页。
    ③以下五点的基本逻辑是,第一反思说明通过反思性解释的公正不是一个追求价值定在的概念,第二反思则指出在取消传统价值给定对公正概念的观念挟持后何者是认识公正概念的合格主体,第三反思和第四反思从语言和意识两个层面分别论述反思性解释在理解公正的解释性框架及其象征形式和结构之间的双重反思。
    ①[德]安东尼娅格鲁嫩贝格:《阿伦特与海德格尔——爱与思的故事》,陈春文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34-135页。
    ①[美]罗尔斯:《公共理性理念新探》,谭安奎译,载于谭安奎:《公共理性》,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1页。
    ②这种公共性包括:“作为自由而平等的公民们的理性;它是公共的理性;它的主题是关乎根本性政治正义问题的公共善,这些问题有两类,即宪政的根本要素和基本正义问题;它的性质和内容是公共的,它们通过一类被合乎情理地认定满足相互性标准、本身是合乎情理的政治正义观念在公共推理中表达出来。”参见[美]罗尔斯:《公共理性理念新探》,谭安奎译,载于谭安奎:《公共理性》,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22页。
    ③转引自[法]高宣扬:《利科的反思诠释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页。
    ①[法]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平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3页。
    ①[法]高宣扬:《利科的反思诠释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1页。
    ②[法]利科:《解释的冲突——解释学文集》,莫伟平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21页。
    ①[美]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200页。
    ②[英]爱德华·卡尔:《历史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事实》,载于刘北成、陈新:《史学理论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页。
    ③薛华:《理解和承认》,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17页。
    ①[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公共理性观念新论》,张晓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1页。
    ②[美]布鲁姆:《人应该如何生活——柏拉图<王制>释义》,刘晨光译,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第33页。
    ③[美]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35页。
    ④舒国滢:《法哲学沉思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8页。
    ⑤[德] G.邵尔慈:《承认之为诠释学的要素》,薛华译,世界哲学2006年第3期,第33页。
    ①[法]保罗·利科:《承认的过程》,汪堂家、李之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5-6页。
    ②[法]保罗·利科:《承认的过程》,汪堂家、李之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页。
    ③[法]保罗·利科:《承认的过程》,汪堂家、李之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0页。
    ①曹卫东:《从“认同”到“承认”》,人文杂志2008年第1期,第44页。
    ②[德]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胡继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③丁三东:《承认:黑格尔实践哲学的复兴》,世界哲学2007年第2期,第85页。
    ④[法]保罗·利科:《承认的过程》,汪堂家、李之喆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0页。
    ⑤[美]涛慕思·博格:《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刘莘、徐向东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第290页。
    ①[美]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36页。
    ②[法]保罗·利科:《承认的过程》,汪堂家、李之喆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1页。
    ③[英]杰弗里·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顾肃、刘雪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①[法]保罗·利科:《承认的过程》,汪堂家、李之喆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7-218页。
    ②[法]保罗·利科:《承认的过程》,汪堂家、李之喆翻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19页。
    ③[美]约翰·罗尔斯:《万民法:公共理性观念新论》,张晓辉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43页。
    ④陈良斌:《承认话语的当代诠释——霍耐特思想的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8年第7期,第82页。
    ①[美]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335-336页。
    ②[法]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莫伟民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第18页。
    ③薛华:《理解和承认》,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第17页。
    ④[英]布莱恩·巴里:《正义诸理论》,孙晓春、曹海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4页。
    ①[日]川本隆史:《罗尔斯:正义原理》,詹献斌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②[英] G. A.柯亨:《卡尔马克思的历史理论:一个辩护》,岳长龄译,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序言”。
    ①[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作为理论和实践双重任务的诠释学》,洪汉鼎译,载于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513页。
    1、《资本论》(第1册),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二章“交换过程”,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2、《资本论》(第1册),第三篇“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4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3、《资本论》(第3册),第21章“生息资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46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7、《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8、《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9、《哥达纲领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0、《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1、《论住宅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2、《论犹太人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3、《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14、《马克思致施韦泽:论蒲鲁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6卷),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15、《恩格斯致马克思》(1861年12月2日书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16、汤玉奇:《社会公正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年版。
    17、唐能斌:《道德范畴论》,重庆出版社1994年版。
    18、崔延强:《正义与逻格斯——希腊人的价值理想》,泰山出版社1998年版。
    19、王海明:《公正、平等、人道——社会治理的道德原则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王海明:《公正与人道》,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21、戴华、郑晓时:《正义及其相关问题》,“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1年版。
    22、慈继伟:《正义的两面》,三联书店2001年版。
    23、高兆明:《制度公正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24、程立显:《伦理学与社会公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5、陈周旺:《正义之善——论乌托邦的政治意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6、张书琛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7、万俊人:《义利之间——现代经济伦理十一讲》,团结出版社2003年版。
    28、唐代兴:《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9、袁久红:《正义与历史实践——当代西方自由主义正义理论批判》,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1、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2、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3、姚洋:《转轨中国:审视社会公正和平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4、杨海蛟:《平等: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诉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35、丛小峰、刘溪等:《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若干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6、詹世友:《公义与公器——正义视域中的公共伦理学》,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7、倪勇等:《社会变革中的正义观念》,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8、沈晓阳:《正义论经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9、董建萍等:《社会主义与公平正义》,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40、陈少峰:《正义的公平》,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41、黄显中:《公正德性论:亚里士多德公正思想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42、文长春:《正义:政治哲学的视野》,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3、李惠斌、李义天:《马克思与正义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4、王广:《正义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5、贾克卿:《分配正义论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6、汪荣有:《经济公正论》,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47、赵苑达:《西方社会的主要公平和正义理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年版。
    48、洪汉鼎:《理解与解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49、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0、张汝伦:《意义的探究——当代西方释义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1、张汝伦:《海德格尔与现代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2、严平:《走向解释学的真理——伽达默尔哲学述评》,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53、何卫平:《通向解释学辩证法之途》,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54、何卫平:《解释学之维——问题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5、[法]高宣扬:《利科的反思诠释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6、殷鼎:《理解的命运》,三联书店1988年版。
    57、杜小真:《利科北大讲演录》,杜小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8、王玉樑:《价值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59、李连科:《价值哲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60、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61、李从军:《价值体系的历史选择》(第3版),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62、《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
    63、《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64、《大美百科全书》(第22卷),台湾光复书局1994年版。
    65、王守昌:《西方社会哲学》,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66、李梅:《权利与正义:康德政治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6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
    68、王彩波:《个人权利与社会正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69、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三联书店1994年版。
    70、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三联书店1995年版。
    71、罗建平:《汉字原型中的政治哲学》,广东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72、[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73、《亚里士多德全集》(第8卷).颜一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7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7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注释导读本),邓安庆译,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7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颜一、秦典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77、[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78、[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79、[英]威廉葛德文:《政治正义论》,何慕李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80、[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1、[英]休谟:《人性论》,潘志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82、[法]卢梭:《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83、[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任立、孟庆时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84、[英]伦纳德霍布豪斯:《社会正义要素》,孔兆政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5、[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86、[美]约翰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87、[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修订版),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88、[美]罗伯特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89、[美]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万俊人等译,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年版。
    90、[美]威廉帕克莱默:《理念与公正》,周征怀、王浦劬、方向勤译,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91、[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信春鹰、吴玉章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版。
    92、[美]罗纳德德沃金:《至上的美德》,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3、[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第2卷),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94、[英]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哈耶克文集》,冯克利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95、[美]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96、[美]桑德尔:《公正:该如何做是好?》,朱慧玲译,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97、[美]戴维米勒:《社会正义原则》,应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98、[美]迈克尔沃尔泽:《正义诸领域:为多元主义与平等一辩》,褚松燕译,译林出版社2002年版。
    99、[美]布莱恩巴里:《正义诸理论》,孙晓春、曹海军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0、[美]布莱恩巴利:《社会正义论》,曹海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101、[美]布莱恩巴利:《作为公道的正义》,曹海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02、[德]奥特弗利德赫费:《政治的正义性》,庞学铨、李张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103、[印]阿玛蒂亚森:《后果评价与实践理性》,应奇等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104、[法]保罗利科:《论公正》,程春明译,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05、[美]塞缪尔弗莱施哈克尔:《分配正义简史》,吴万伟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106、[美]涛慕斯博格:《康德、罗尔斯与全球正义》,刘莘、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107、[美] R. G.佩弗:《马克思主义、道德与社会正义》,吕梁山、李旸、周洪军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108、[匈]阿格尼丝赫勒:《超越正义》,文长春译,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9、[日]沟口雄三:《中国的公与私公私》,郑静译,三联书店2011年版。
    110、[德]狄尔泰:《精神科学中的历史世界的结构》,安延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11、[德]狄尔泰:《历史中的意义》,艾彦、逸飞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112、[德]狄尔泰:《精神科学引论》(第一卷),童奇志、王海鸥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113、[美]鲁道夫马可瑞尔:《狄尔泰传》,李超杰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14、[德]马丁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修订版),陈嘉映、王庆节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
    115、[德]海德格尔:《存在论:实际性的解释学》,何卫平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16、[德]海德格尔:《形式显示的现象学:海德格尔早期弗莱堡文选》,孙周兴译,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17、[德]马丁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周兴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
    118、[德] H-G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论柏拉图》,余纪元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119、[德] H-G伽达默尔:《伽达默尔论黑格尔》,张志伟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120、[德]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Ⅱ: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21、[德]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薛华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122、[德]伽达默尔:《赞美理论——伽达默尔选集》,夏镇平译,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123、[德]伽达默尔:《伽达默尔集》,严平编选、邓安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
    124、[德]伽达默尔、杜特:《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伽达默尔与杜特对谈录》,金惠敏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25、[法]保罗利科:《解释的冲突》,莫伟民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126、[法]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姜志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127、[法]保罗利科尔:《解释学与人文科学》,陶远华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28、[法]保罗利科:《哲学主要趋向》,李幼蒸、徐奕春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29、[法]甘蒙:《从文本到行动——保尔利科传》,刘自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0、[美]赫施:《解释的有效性》,王才勇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31、[美]理查德罗蒂:《哲学与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32、[美]理查德帕尔默:《诠释学》,潘德荣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133、[加]让格朗丹:《哲学解释学导论》,何卫平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34、[美] D.C.霍埃:《批评的循环——文史哲解释学》,兰金仁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35、[美] L德莱弗斯、保罗拉比诺:《超越结构主义与解释学》,张建超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136、[美]理查德J伯恩斯坦:《超越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郭小平等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92年版。
    137、[美]列奥施特劳斯、约瑟夫克罗波西:《政治哲学史》(上、下),李天然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138、[英]亚当斯威夫特:《政治哲学导论》,萧韶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139、[英]杰弗里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顾肃、刘雪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40、[美]詹姆斯博曼:《社会科学的新哲学》,李霞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1、[美]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2、[英]昆廷斯金纳:《自由主义之前的自由》(修订版),李宏图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43、[德]康德:《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44、[德]康德:《任何一种可能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庞景仁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45、[德]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46、[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47、[苏联]图加林诺夫:《马克思主义中的价值论》,齐友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48、[美]R. B.培里:《价值与评价——现代英美价值论集萃》,刘继编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49、[美]彼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150、[英]亨利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51、[美]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52、[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3、[英] C. D.布劳德:《五种伦理学理论》,田永胜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4、[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55、[德]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三联书店2003年版
    156、[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下卷),刘莘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157、[美]希拉里普特南:《实在论的多副面孔》,冯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58、[美]列奥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彭刚译,三联书店2006年版。
    159、[印]阿马蒂亚森:《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再考察》,王利文、于占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160、[美]约翰杜威:《评价理论》,冯平、余泽娜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161、[美]涛慕斯博格:《罗尔斯:生平与正义理论》,顾肃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2、[美]克里斯蒂娜科尔斯戈德:《规范性的来源》,杨顺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
    163、[美]托马斯内格尔:《本然之见》,贾可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64、[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165、[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166、[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
    167、[美]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168、[法]法拉格:《思想起源论》,王子野译,三联书店1965年版。
    169、[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沈叔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170、[法]让-皮埃尔韦尔南:《希腊思想的起源》,秦海鹰译,三联书店1996年版。
    171、[美]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72、[美]黑尔:《道德语言》,万俊人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73、[英]迈克尔奥克肖特:《近代欧洲的道德与政治》,顾玫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174、[美]贝纳加:《施特劳斯、韦伯与科学的政治研究》,陆月宏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75、[德]怀特海:《过程与实在》,杨富斌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年版。
    176、[美]芭芭拉赫尔曼:《道德判断的实践》,陈虎平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177、[美]路易斯P波伊曼:《知识论导论》,洪汉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78、[德]萨维尼:《萨维尼法学方法论讲义与格林笔记》,杨代雄译,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179、[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
    180、[德]郭蒂尼:《现代世界的结束》,陈永禹译,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5年版。
    181、Barry, Brian. Political Argument: A Reissue with a New Introduction. HemelHempstead: Harvester Wheatsheaf, 1965.
    182、————Justice as Impartiality.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1995.
    183、Bedau, H. A. Social Justice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In Midwest Studies inPhilosophy,Ⅲ: Studies in Ethical Theory, eds. P, A, French, T. E. Uehling, and H. K.Wettstei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8.
    184、Brighouse,Harry. Justi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4.
    185、Campbell, Tom. Justice.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8.
    186、Cohen, G. A. Rescuing Justice and Equality.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University Press, 2008.
    187、Davidson,Donald. Inquiries into Truth and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1.
    188、Day, J. P. Liberty and Justice. Ipswich, Suffolk: Croom Helm Limited, 1987.
    189、Freeman, Samuel.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Rawls.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190、Galston, William A. Justice and the Human Goo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Chicago Press, 1980.
    191、Gardner, E. Clinton. Justice and Christian Ethics.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96.
    192、Jasay, Anthony de. Political Philosophy, Clearly. Indianapolis, US: Liberty Fund,Inc., 2010.
    193、Kamenka, Eugene, Alice Erh-Soon Tay. Justic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1980.
    194、Korsgaard, Christine M. Creating the Kingdom of Ends.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96.
    195、————The Constitution of Agency : Essays on Practical Reason and MoralPsychology.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196、————Self-constitution: Agency, Identity, and Integrity, New York :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9.
    197、Miller,David. A Response. edited by Daniel A. Bell, Avner de-SH. Forms ofJustice: Critical Perspective on David Miller’s Political Philosophy, Oxford: Rowman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2003.
    198、Nagel, Thomas. Equality and Partial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199、Nussbaum, Martha C. Sex & Social Justice.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00、————Frontiers of Justice: Disability, Nationality, Species Membership.Cambridge, Mass: Belknap, 2007.
    201、Olsaretti, Serena. Desert and Jus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02、Pettit, Philip. Judging Justice.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0.
    203、Pojman, Louis P. Ethical Theory: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Readings.Belmont, Californi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95.
    204、Raphael,D. D. Problems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second edition). MacmillanEducation Ltd, 1990.
    205、————Concepts of Justic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206、————The Impartial Spectator.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07、Raz, Joseph. The Practice of Valu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208、Ricoeur, Paul. Oneself As Anoth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209、Rosen, Allen D. Kant's Theory of Justice.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93.
    210、Scanlon, T. M. Moral Dimension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elknap Press of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211、Scherer, Klausr. Justic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92.
    212、Sen, Amartya. The Idea of Justi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Belknap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213、Strauss, Leo. Jewish Philosophy and the Crisis of Modernity. New York: State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7.
    214、Sullivan, Robert R. Political Hermeneutics: The Early Thinking of Hans-GeorgGadarmer.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89.215、Williams, Bernard. Ethics and the Limits of Philosophy. Cambridge,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216、————Making Sense of Human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17、Wood, W. D. The Right and the Good. Indianapolis: Hackett, 1988.
    218、王小锡:《“公正”新论》,江苏社会科学,1988年第3期。
    219、拉斐尔:《公正——一个复杂的概念》,永清、非文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0年第9期。
    220、张汝伦:《正义是否可能》,读书,1996年第6期。
    221、胡海波:《正义与正义观的哲学理解》,教学与研究,1997年第8期。
    222、杜承铭:《论公正的评价本质》,江汉论坛,1998年第6期。
    223、程立显:《论社会公正、平等与效率》,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224、谢洪恩:《论公正及其实现》,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6期。
    225、倪勇:《论正义标准》,文史哲,2000年第1期。
    226、高兆明:《多元社会的价值冲突与政治正义》,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227、江山:《再说正义》,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229、姚大志:《呼唤公正》,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230、冯颜利:《公正与正义》,道德与文明,2002年第6期。
    231、冯颜利:《公正(正义)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4年第4期。
    232、廖申白:《西方正义概念:嬗变中的综合》,哲学研究,2002年第11期。
    233、廖申白:《<正义论>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修正》,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234、张传有:《正义的困境》,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4期。
    235、麻宝斌:《政治正义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要求》,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236、杨国荣:《全球正义:意义与限度》,哲学动态,2004年第3期。
    237、杨国荣:《“正义”的历史限度及其超越》,学术月刊,2009年第10期。
    238、洋龙:《平等与公平、正义、公正之异同》,文史哲,2004年第4期。
    239、王新生:《马克思超越政治正义的政治哲学》,学术研究,2005年第3期。
    240、王新生:《马克思是怎样讨论正义问题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241、黄显中:《公正作为德性——亚里士多德的公正德性探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242、王桂艳:《正义、公正、公平辨析》,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43、王南湜:《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社会正义问题——一种复合正义论论纲》,求是学刊,2006年第3期。
    244、仲崇盛:《社会正义的政治性解读》,思想战线,2006年第4期。
    245、欧阳英:《关于正义的不同认识》,哲学动态,2006年第5期。
    246、易小明:《对等:正义的内在生成原则》,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247、郭大为:《正义观念的三个支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年第3期。
    248、冯建军:《论公正》,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249、杨晓东、马俊峰:《政治正义的历史传统与马克思的正义观》,北方论丛,2009年第1期。
    250、吕艳红:《公正与公平、平等差异辨析》,岭南学刊,2009年第1期。
    251、陈进华、宋煜萍、张静芳:《三种公正标准的批判性考量》,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252、史少博:《中华原典论“正”的现代启迪》,理论学刊,2009年第8期。
    253、李兰芬:《公正标准体系的批判与重构》,哲学研究,2009年第12期。
    254、张天勇:《走进“差异的正义”》,哲学动态,2009年第12期。
    255、[美]托马斯博格:《作为公平的正义:三种论辩》,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3期。
    256、詹世友:《康德正义理论的设计与论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257、陆树程、刘萍:《关于公平、公正、正义三个概念的哲学反思》,浙江学刊,2010年第2期。
    258、杨伟清:《正义的优先性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259、许超:《正义与公正、公平、平等之关系辨析》,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2期。
    260、韩锐:《正义与平等——当代西方社会正义理论综述》,开放时代,2010年第8期。
    261、陈喜贵:《论罗尔斯正义理论的方法论困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1期。
    262、周凡:《历史漩涡中的正义能指——关于“塔克尔——伍德命题”的若干断想》,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3期。
    263、黄勇:《论加达默解释学的实存主义倾向》,学术月刊,1988年8期。
    264、严平:《解释学的历史演变及其运用初探》,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265、江风扬:《解释学:现代西方各派哲学将要追踪的基础》,云南社会科学,1993年第5期。
    266、潘德荣、齐学栋:《诠释学的源与流》,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1期。
    267、潘德荣:《理解方法论视野中的读者与文本——加达默尔与方法论诠释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268、张汝伦:《解释学在20世纪》,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269、王金福:《解释学与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江海学刊,1997年第4期
    270、刘文旋:《新解释学及其效果》,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2期。
    271、刘兴章、彭介中:《领悟马克思的解释学哲学理论》,学习与探索,2001年第2期。
    272、李红:《分析哲学和解释学的融合趋向》,哲学动态,2001年第6期。
    273、仰海峰:《“历史性”理解的合法性:解释学发展的深层逻辑》,福建论坛,2001年第3期。
    274、洪汉鼎:《诠释学与中国》,文史哲,2003年第1期。
    275、张能为:《伽达默尔与实践哲学传统和解释学重建》,学术界,2010年第10期。
    276、邵华:《论伽达默尔对实践哲学和解释学的融合》,现代哲学,2010年第5期。
    277、万斌:《略论政治哲学》,政治学研究,1987年第3期。
    278、应奇:《当代政治哲学的三足鼎立》,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279、韩冬雪:《政治哲学论纲》,政治学研究,2000年第4期。
    280、罗贵秋:《我国政治哲学研究的现状》,哲学动态,2002年第6期。
    281、郑维东:《论政治哲学的性质、内容和功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282、任剑涛:《政治哲学的问题架构与思想资源》,江海学刊,2003年第2期。
    283、聂安祥:《西方政治哲学的范围、主题与沿革》,东南学术,2004年第2期。
    284、丁立群:《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及其现代效应》,哲学研究,2005年第1期。
    285、张汝伦:《作为第一哲学的实践哲学及其实践概念》,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286、万俊人:《从政治正义到社会和谐——以罗尔斯为中心的当代政治哲学反思》,哲学动态,2005年第6期。
    287、万俊人、李义天:《政治哲学研究:历史、现在与未来》,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288、陈晏清、郁建兴、衣俊卿、孙正聿:《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阐释与创新》,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89、侯小丰:《政治哲学中的阐释与创新》,社会科学辑刊,2006年第6期。
    290、贺来:《论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政治意蕴》,哲学研究,2007年第1期。
    291、韩水法:《什么是政治哲学》,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1期。
    292、邹诗鹏:《当代政治哲学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传统》,学术月刊,2006年第12期。
    293、Armstrong, Chris. Arguing about Justice: Domestic and Global European.Journal of Political Theory, Vol.9, No.3, 2010:376-375.
    294、Arneson, Richard J. Justice after Rawl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45-50.
    295、Barry, Brain. A Commitment to Impartiality: Some Comments on the Comments.Political Studies. XLIV, 1996: 328-342.
    296、Becker, Lawrence C. Impartiality and Ethical Theory. Ethics, Vol.101, July1991: 698-700.
    297、Berkwitz, Peter. God and John Rawls. Policy Review, Vol.155, June/July2009:83-90.
    298、Bufacchi, Vittorio. Why Political Philosophy Matters: Reading Brian Barry onSocial Justice.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Theory, Vol.7, No.2, 2008: 255-264.
    299、Butt, Daniel. On Benefiting from Injustice.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Vol.37, No.1, March 2007: 129-152.
    300、Carey, Seamus. A New Vision for Justice.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Vol.27,No.3, July 2001: 501-518.
    301、Ceva, Emanuela. Plural Values and Heterogeneous Situations. European Journalof Political Theory, Vol.6, No.3, 2007: 359-375.
    302、Claeys, Gregory. The Concept of ''Political Justice'' in Godwin's Political Justice:a Reconsideration. Political Theory, Vol.11, No.4, November 1983: 565-584.
    303、Cooper, John M. Two Theories of Justice. 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American Philosophy Association, Vol.74, No.2, November 2000: 3-37.
    304、Cottingham, John. Ethics and Impartiality. Philosophy Studies: An InternationalJournal for Philosophy in the Analytic Tradition, Vol.43, No.1, January 1983: 83-99.
    305、Duncan, Sam. The Borders of Justice: Kant and Waldron on Political Obligationand Range Limitation.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Vol.33, No.1, Jan 2007: 27-46.
    306、Fikentscher, Wolfgang. The Sense of Justice and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Justice.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Vol.34, No.3, 1991: 314-334.
    307、Foster, Roger. Strategies of Justice. Philosophy Social Criticism, Vol.25, No.2,1999: 87-113.308、Gibbard, Allan. Constructing Justice.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Summer1991: 264-279.
    309、Goff, Edwin L. Justice as Fairness: The Practice of Social Science in a RawlsianModel. Social Research, Vol.50, No.1 1983: 81-97.
    310、Goodin, Robert E. Clubbish Justice. Politics, Philosophy & Economics, Vol.7,No.5, 2008: 233-237.
    311、Gougevitch, Victor. Rawls on Justice. Review of Metaphysics, Vol.28, No.3,March 1975: 485-519.
    312、Hampshire, Stuart. Justice is strife Philosophy. Social Criticism, Vol.28, No.6,2002: 635–645.
    313、Hardin, Russell. From Order to Justice. Politics,Philosophy & Economics,Vol.4,No.6,2005: 175-194.
    314、Harlap, Shmuel. Thrasymachus's Justice. Political Theory, Vol.7, No.3, 1979:347-370.
    315、Henberg, M. C. Impartiality. Canadian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 VIII, No.4 1978: 715-724.
    316、Herzog, Annabel. Justice or Freedom.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Theory,Vol.4, No.2, 2005: 188-199.
    317、Hockett, Robert. Justice in Time. The George Washington Law Review, Vol.77,No.5, 2009: 1135-1172.
    318、Jecker, Nancy S. The Role of Standpoint in Justice Theory. The Journal of ValueInquiry, Vol.41, 2007: 165-182.
    319、Kane, John. Justice, Impartiality, and Equality: Why the Concept of Justice Doesnot Presume Equality. Political Theory, Vol.24, No.3, 1996: 375-393.
    320、Kaufmann, Walter. The Origin of Justice. Review of Metaphysics, Vol.23, No.2,Dec 1969: 209-239.
    321、Kirchheimer, Otto. Politics and Justice. Social Research, Vol.22, No.1, 1955:377-398.
    322、Krause, Sharon. Partial Justice. Political Theory, Vol. 29, No. 3, June 2001:315-336.
    323、————Desiring Justice: Motivation and Justification in Rawls andHabermas.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eory, No.4 2005:363-385.
    324、Mendus, Susan. Some Mistakes about Impartiality. Political studies, XLIV, 1996:319-327.
    325、————Impartiality. 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Theory. OxfordUniversity Press, 2006: 423-435.
    326、Miller, David. Two Ways to Think about Justice. Politics, Philosophy &Economics, Vol.1, No.1 2002: 5-28.
    327、————Justice and Boundaries. Politics,Philosophy & Economics, Vol.8,No.8, 2009: 291-309.
    328、Musschenga, Albert W. The Debate on Impartiality: An Introduction. Ethical、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Vol.8, No.1, April 2005: 1-10.
    329、Nathan, N. M. L. Democracy and Impartiality. Analysis, Vol. 49, No. 2, March1989: 65-70.
    330、Neal, Patrick. Justice as Fairness: Political or Metaphysical? Political Theory,Vol.18, No.1, Feb 1990: 24-50.
    331、Nielsen, Kai. Marxism and Arguing for Justice. Social Research, Vol.56. No.3,1989: 713-739.
    332、Pettit, Philip. A Theory of Justice. Theory and Decision. Vol.6, No.1, 1974:311-324.
    333、Pogge, Thomas W. Kant's Theory of Justice. Kant-Studien, Vol.79, No.4, 1988:407-433.
    334、Reeve, Andrew. Impartiality between what? Lifestyles, Conceptions of the Good,and Harm. Political studies, XLIV, 1996: 314-318.
    335、Rosen, F. The Political Context of Aristotle's Categories of Justice. Phronesis,Vol.20, 1975: 228-240.
    336、Sellers, Mortimer. Republican Impartiality. Oxford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Vol.11, No.2, summer 1991: 273-282.
    337、Sen, Amartya. Open and Close Impartiality.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Vol.99,No.9, September 2002: 445-469.
    338、Spiekermann, Kai. Clubbish Justice (Reply ). Politics,Philosophy &Economics,Vol.7, No.4, 2008: 447-453.
    339、Spragens, Tom. Justice, Consensus, and Boundaries: Assessing PoliticalLiberalism. Political Theory, Vol. 31 No. 4, August 2003: 589-601.
    340、Sugden, Rober. Impartiality and Mutual Advantage. Ethics, Vol.101, April 1991:634-643.
    341、Tara, Smith. Justice as a Person Virtue. Social Theory and Practice, Vol.25, No.3,Fall 1999: 361-384.
    342、Toens, Katrin. The Dilemma of Regress: Social Justice and Democracy inRecent Critical Theory.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Theory. Vol.6, No.2, 2007: 160-179.
    343、Vanderschraaf, Peter. The Circumstances of Justice. Politics, Philosophy &Economics, Vol.5, No.3, 2006: 321–351.
    344、Wagner, R. Harrison. Impartiality and Equality. Theory and Decision, Vol.12,No.1, March 1980: 61-74.
    345、Watner, Carl. The Proprietary Theory of Justice in the Libertarian Tradition. TheJournal of Libertarian Studies, Vol.6, No.3-4, 1982: 289-316.
    346、Whelan, Frederick G. Justice: Classical and Christian. Political Theory, Vol.10,No.3, August 1982: 435-460.
    347、Woozley, A. D. Hume on Justice. Philosophical Studies, Vol.33, No.1, Jan 1978:81-99.
    348、Impartiality.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Thomason Gale Press 2006: 619-621.
    349、Justic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Thomason Gale Press, 2006: 862-86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