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语词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彝语分六大方言。本研究的彝语属于北部方言。本研究以彝语北部方言为个案,对彝语词法概貌作一个比较深入系统的形类描写。彝语词法的研究,在彝族语言研究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彝族语言教育教学也有了不起的应用价值。
     本课题的研究共分十章。
     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彝族、语言、文字。对国内外彝语和彝语词法研究的历史作了回顾和总结。并交代了彝语词法研究的意义和目的、内容和目标、语料来源和技术路线、创新之处和难点所在。
     第二章彝语词法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介绍彝语词法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彝语词类、语素、词、词组、词缀和类词缀、词法研究的边界等一系列术语进行界定。
     第三章彝语词法的构成和构件,主要对彝语词法的基本单位、基本类别、彝语词库等作分析和研究,并从词法的角度对彝语语素进行分类,还提出完形词的概念。
     第四章彝语派生名词词法研究,主要从意义与功能的角度出发,用形类的研究方法描写了派生名词的内部构词形态。
     第五章彝语派生动词/形容词词法研究,主要从意义与功能的角度出发,用形类的研究方法描写了派生动词/形容词的内部构词形态。
     第六章彝语复合词法研究,这是彝语词法的强势模式,本研究主要用形类的研究法对彝语复合词内部结构进行描写。内容包括复合名词、复合动词、复合形容词
     第七章彝语重叠词法研究,用形类的描写方法主要描写名词、动词和形容的重叠结构。
     第章八彝语四音格词法研究,用形类的研究方法对彝语四音格内部构词形态进行深入的描写。
     第九章彝语语音与词法的关系,内容包括彝语语音、声调、节律等对词法的作用,还描写了彝语借词的几种类型。
     第十章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回顾,对论文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总结,并提出今后论文深入研究的方向。
Yi language has six dialects. This dissertation aims at a systematic research of the form class description of lexical features of Yi language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North Yi dialect, which is of great academic value in Yi language as well as essential application significance in Yi language teaching.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10chapters.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including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Yi people, Yi language and Yi word, an overview of Yi language and research of morphology of Yi language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explanation of Yi language lexical research meaning and purpose, content and target, data sources and the route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difficulty.
     Chapter Two gives a discussion of the relevant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orphological research, namely,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orphological research on Yi Language, especially the definition of a series of terms like word class, morpheme, word, phrase, affix, quasi affix, and morphological research boundary is specified in this dissertation.
     Chapter Three analyzes the constitution and components of morphology of Yi Language, detailed in the basic units, categories and thesaurus of Yi Language, the classification of morphemes in Yi Language in the perspective of morphology. A definition of gestalt is also put forward in the research.
     Chapter Four studies the morphological research on noun derivations of Yi Language, with the form class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nal word formation of derivatio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meaning and function
     Chapter Five studies the morphological research on verb derivations and adjective derivations of Yi Language, with the form class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nal word formation of derivations in the perspective of meaning and function
     Chapter Six is the research on the compound morphology of Yi Language, the strong mode. With the form class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Yi Compounds, it focuses on noun compounds, verb compounds, and adjective compounds.
     Chapter Seven is the research on reduplication morphology of Yi Language, with the form class description of the reduplication structure of nouns, verbs, and adjectives.
     Chapter Eight is the research on the tetrasyllabic morphology, with the detailed form class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nal word formation of Yi tetrasyllables.
     Chapter Nine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onology and morphology of Yi Language, including the impacts of pronunciation, intonation, and rhythm on morphology, as well as the types of borrowing words in Yi Language.
     Chapter Ten is the conclusion, including the reviews of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the main viewpoints, and the suggestive suggestions of the further researches
     afterwards.
引文
1孔祥卿.《彝文源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342页。
    2参见丁椿寿、朱文旭等.《现代彝语》[C].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11-12页。
    3国际语音学会.《国际语音学会手册》[M].江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1-2页。
    4此观点作者请教过江荻教授。
    5潘文国、叶步青、韩洋.《汉语构词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页。
    6朱文旭.《彝语方言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48页。
    7潘悟云.《面向经验科学的第三代音韵学》.《语言科学》[J].2011,第1期:59页。
    8高名凯.《语法理论》[M]第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92-93页。
    9(英)马修斯(Matthews,P.H).《形态学》[M].汪榕培.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12页。
    10杨亦鸣、余光武.《汉语词法:语言学和认知的研究》评述.《当代语言学》[J].2003第1期:66页。
    11[美]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M].索振羽、叶蜚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74页。
    12潘悟云.《汉语方言学与音韵学研究方向的前瞻》.《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5,第5期:105页。
    13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M].修订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60页。
    14杨亦鸣、余光武.《汉语词法:语言学和认知的研究》评述.《当代语言学》[J].2003第1期:66页。
    15马学良.《马学良民族语言研究文集》[C].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221页。
    16陈昌来.《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95页。
    17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7页。
    18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37页。
    19陈士林.《彝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80页。
    20[日]小门典夫.《凉山彝语词类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
    21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9—14页。
    22彝语前人的研究都按照《语法讲义》的理论界定语素、词和词组。
    23丁椿寿、朱文旭.《现代彝语》[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5.145页。
    24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3页。
    25张世铁.构词法和造词法.周荐.《20世纪中国词汇学》[C].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160页。
    26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93页。
    27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3_34页。
    28杨亦鸣、余光武.《汉语词法:语言学和认知的研究》评述.《当代语言学》[J].2003第1期:66页。
    34丁椿寿等、朱文旭.《现代彝语》[C].中央民族学院,1991.83页。
    35江荻.现代藏语派生名词的构词方法。何大安等编《山高水长:丁邦新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
    (语言暨语言学专刊外编之六)[C].台北:“中研院”语言学研究所,2006.397页。
    36戴庆厦、岭福祥.《彝语词汇学》[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7页。
    37张余蓉等(1995)认为:彝语语素可分为词汇语素(即实体语素),语法语素(即辅助语素)
    39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9_10页。
    41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页。
    42朱建新.《试论凉山彝语词头“a33-”》.《民族语文》[J].1984,第6期:33页。
    44朱建新.《简论凉山彝语附加式构词法》.《民族语文》[J].1986,第2期:48页。
    48董秀芳.《汉语词库与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页。
    49董秀芳.《汉语词库与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0页。
    50林群峰.《现代汉语词缀的界定》.《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报》[J].2008,专刊:40页。
    54戴庆厦、岭福祥.《彝语词汇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46_48页。
    55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33页。
    56陈士林.《彝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56页。
    59参见Packard根词(自由的、实义的);粘着词根(粘着的、实义)。
    60戴庆厦.《藏缅语族语言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71页。
    62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M]修订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68页。
    63杨亦鸣、余光武.《汉语词法:语言学和认知的研究》评述.《当代语言学》[J].2003,第
    5卷:67页。
    64杨亦鸣、余光武.《汉语词法:语言学和认知的研究》评述.《当代语言学》[J].2003,第
    5卷:68页。
    65戴庆厦、岭福祥.《彝语词汇学》[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7页。
    66丁椿寿、朱文旭等.《现代彝语》[C].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169页。
    67曲木铁西.《彝语义诺语植物名词的语义分析》.《语言研究》[J].1993,第2期:186页。
    68刘青丹.《汉藏语系重叠形式的分析模式》.《语言研究》[J].1988,第1期:168页。
    69李民.《凉山彝语人称代词的几个问题》.《中央民族学院学报》[J].1978,第3期:72页。
    70高华年.《彝语语法研究》[M].科学出版社,1958.第2页。
    71前人有的研究中把这里的“mu33”看作结构助词,那是把A_mu_ABB看作短语所故;当然mu33本有助词的一面,并在句中起语法成分的辅助作用。但这里我们认为看作形态标记可能比较妥当,因为前面我们已经解释过,此结构已经词汇化为固定的结构模式了,不再是短语了。
    72王莉、苏连科、唐黎明.《凉山彝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版)[J].2008,第201期:83页。
    73吴东海.《汉藏语系四音格产生的必然性》.《云南民族大学学报》[J].2008,第6期:135页。
    74戴庆厦.《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C].太原:书海出版社,1998.58页。
    75孙艳.《汉藏语四音格词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90页。
    76戴庆厦.《彝语词汇学》[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7页。
    77谢志礼、苏连科.《谈四音格词语的结构兼及凉山彝族的源流问题》[J].西南民族大学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1990,第1期:29页。
    78陈士林.《彝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64_65页。
    79李珊.《动词重叠式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206页。
    80朱翠萍.《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语义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19页。
    81曲木铁西.《彝语义诺话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40页。
    82李民.《凉山彝语骈俪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J].1984,第2期:66页。
    83参见陈士林、边仕明等.《凉山彝语的使动范畴》.《中国语文》[J].1962。朱文旭、方虹.《彝语使动范畴后缀词素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1999,第3期:93_125。
    84朱建新.《凉山彝语声调的语法化作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0第7期:36页。
    85彝语自动与使动的发现是陈士林先生在彝语研究使上的一大贡献。
    86转引陈朝达、胡再英.《陈士林先生著述及纪念文选集》[C].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18_20页。
    87彝语元音的紧松对立是著名语言学家马学良先生对彝语研究的一大重要贡献。
    88李民、马明.《凉山彝语语音概论》[C].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35页。
    89陈士林先生认为,这是表音重音区别词汇意义的结果。
    90戴庆厦、岭福祥.《彝语词汇学》[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261页。
    91丁椿寿、朱文旭等.《现代彝语》[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1.113页。
    92Packard提出两条规则来说明汉语词的形式:规则1X一0→X一0,一1,{w}, X一0,一1,{w}规则2X一0→X一0,G。X一0(根词);X一1(粘着词根);Xw(构词词缀);G(语法词缀)。规则1说的是,在构词中不管形类如何,词都用自由语素和或粘着词根组成({w}表示只能选取一个Xw)。
    何耀军《彝汉大词典》[Z].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8。
    马黑木呷.《彝语大词典》[Z].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
    沈成军.《汉彝词汇对译手册》[Z].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7。
    陈士林、李秀清、谢志礼.《彝汉四音格词典》[Z].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马林英等.《彝汉英常用词词汇》[Z].民族出版社,2007。
    [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Z].沈家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潘悟云.《面向经验科学的第三代音韵学》.《语言科学》[J].2011,第1期。
    潘悟云.《汉语方言学与音韵学研究方向的前瞻》.《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5,第5期。
    江荻.《义都语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江荻.《汉藏语言演化的历史音变模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江荻.《藏语语音史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江荻.现代藏语派生名词的构词方法。何大安等编《山高水长:丁邦新先生七秩寿庆论文集》
    (语言暨语言学专刊外编之六)[C].台北:中研院语言学研究所,2006。
    陆志韦.《汉语的构词法》[M]修订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64。冯胜利.《汉语韵律、词法与句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孔祥卿.《彝文源流》[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马学良.《撒尼彝语研究》[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1。
    马学良.《马学良民族语言研究文集》[C].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
    袁家骅.《阿细彝语及其民歌》.《语言学专刊》[J].1953,第5种。傅懋勣.《彝语亲属称谓受话者性别的影响》.《大细亚杂志》[J].1951,第2卷。
    高华年.《彝语语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出版,1958。
    吕叔湘.马庆株.《语法研究入门》[M]商务印书馆,1999。
    蒋宗许.《汉语词缀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9。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美]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M].索振羽、叶蜚声.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胡素华《彝语结构助词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胡素华.《彝语支语言颜色词试析》.《语言研究》[J].1993,第2期。
    陈康.《彝语的紧调类》.《民族语文》[J].1988,第1期。
    陈康.《彝语的声调对应》.《民族语文》[J].1986.第5期。
    李民.《凉山彝语人称代词的几个问题》[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第3期。
    朱文旭.《凉山彝语ABAB式形容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J].2002,第6期。
    李民.《凉山彝语动词形容词的重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J].1982.第2期。
    李民.《凉山彝语名词构词初探》.《中央民族学院学报》[J].语言学增刊1986。
    李民.《凉山彝语骈俪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J].1984,第2期。
    李民.《凉山彝语人称代词的几个问题》.《中央民族学院学报》[J].1978,第3期。
    朱建新.《简论凉山彝语附加式构词法》.《民族语文》[J].1986,第2期。
    朱建新.《试论凉山彝语词头“a-”》.《民族语文》[J].1984,第6期。
    陈康.《凉山彝语四音词词素意义的搭配》.《中国民族语言论文集》[J].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曲木铁西.《彝语义诺话颜色词的语义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J].1997,第2期。
    曲木铁西.《彝语义诺语植物名词的语义分析》.《语言研究》[J].1993,第2期
    曲木铁西.《彝语义诺话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木乃热哈.《凉山彝语形容词词缀分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J].1994.第1期。
    木乃热哈.《凉山彝语语素的结合》.《西南民族大学学报》[J].1999,总20卷,增刊。
    汪国胜、谢晓明.《汉语重叠问题》[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朱翠萍.《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语义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高名凯.《语法理论》[M]第2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吴东海.《汉藏语系四音格产生的必然性》.《云南民族大学学报》[J].2008,第6期。
    丁椿寿、朱文旭等.《现代彝语》[C].北京:中央民族学出版社,1991。
    国际语音学会.《国际语音学会手册》[M].江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潘文国、叶步青、韩洋.《汉语构词法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朱文旭.《彝语方言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48页。(英)马修斯(Matthews,P.H).《形态学》[M].汪榕培.北京:外语教学和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
    杨亦鸣、余光武.《汉语词法:语言学和认知的研究》评述.《当代语言学》[J].2003第1期。
    [美]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M].索振羽、叶蜚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陈昌来.《二十世纪的汉语语法学》[M].太原:书海出版社,2001。
    陈士林.《彝语简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
    [日]小门典夫.《凉山彝语词类研究》[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民族出版社,2006。
    张世铁.构词法和造词法.周荐.《20世纪中国词汇学》[C].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7。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丁椿寿等、朱文旭.《现代彝语》[C].中央民族学院,1991.83页。
    戴庆厦、岭福祥.《彝语词汇学》[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林群峰.《现代汉语词缀的界定》.《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报》[J].2008,专刊。
    P.H Matthews.《形态学》(Morphology)[M].汪榕培.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2000.21页。
    刘丹青.汉藏语系重叠形式的分析模式.《语言研究》[J].1988,第1期。
    肖晓晖.《汉语并列双音词构词法规律研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王莉、苏连科、唐黎明.《凉山彝语形容词的有标记和无标记现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J].2008,第201期。
    戴庆厦.《二十世纪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C].太原:书海出版社,1998。
    孙艳.《汉藏语四音格词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戴庆厦、岭福祥.《彝语词汇学》[C].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谢志礼、苏连科.《谈四音格词语的结构兼及凉山彝族的源流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J].1990,第1期。
    李珊.《动词重叠式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朱翠萍.《现代汉语状态形容词语义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陈士林、边仕明等.《凉山彝语的使动范畴》.《中国语文》[J].1962。
    朱文旭、方虹.《彝语使动范畴后缀词素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1999,第3期。
    朱建新.《凉山彝语声调的语法化作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0第7期。
    陈朝达、胡再英.《陈士林先生著述及纪念文选集》[C].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马鑫国.《彝语构词变调及其成因析》.《贵州民族研究》[J].2000,第4期。
    马兴国.《凉山彝语描摹词问题初探》.《民族语文》[J].1991,第3期。
    李民、马明.《凉山彝语语音概论》[C].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戴庆厦.《藏缅语族语言研究》[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1。
    石德富.《卑南语构词法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沙马打各.《变调在凉山彝语语法中的作用》.《民族语文》[J].2006,第5期。
    阿育几坡.《谈凉山彝语副词词法及其与形容词的区别》.《西昌学院学报》[J].2009,第1期。
    Packard, Jerome L.2000. The morphology of Chinese: A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Approach.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Yi, Po-Ching.2000.The Chinese Lexicon: A Comprehensive Survey. London: Routledge.
    Andrew Spencer, Arnold M. Zwicky.1998. The Handbook of Morphology, BlackwellPublishers Ltd.
    Matthews, P.H. Morphology.2000.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Pres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