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的《劝学篇》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西方列强对中国的军事冲击,拉开了中国近代化路程的序幕,与之相关联的一系列问题由此而生。其中,“中学”与“西学”的冲突问题以及如何调整二者关系的问题,成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课题。自魏源、龚自珍、林则徐等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先进士大夫以来,顽固派、洋务派、改良派、维新派、革命派等人对此皆有过不同的阐述。相比较而言,“中体西用”论似乎是其中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种选择,而张之洞的《劝学篇》正是这一思想的集大成者。一方面,他批评了顽固派的固步自封与盲目排外,另一方面,又否认了维新派的激进主张,在顽固派和维新派之间寻找到了第三条道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张之洞作为“身系朝局疆寄之重者四十年”的资深政治家,先后担任过翰林院编修、湖北学政、四川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商务大臣、军机大臣等要职,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重要的是,张之洞所生活的这一时段,恰是中国历史上由“传统”到“现代”的重要转型期——“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这一过程中,张之洞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思考颇深,在改革政治、振兴实业、发展教育、编练军队以及改变外交策略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思想对当时的社会潮流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而《劝学篇》一书,正是其大半生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而衍生出的思想结晶之载体。职是之故,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张之洞的《劝学篇》进行研究。
     在第一章中,本文从张之洞的家世与其时代背景、张之洞的求学及科举历程和张之洞的早期仕宦历程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张之洞的传统士大夫形象。从张之洞的生卒年来看,历经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五朝,这一期间几乎涵盖了中国近代史的绝大部分时段,而且,其间的重大活动皆有张之洞的间接和直接参与,这一历史背景为张之洞“中体西用”形成的重要前提。
     在第二章中,着重探讨了张之洞的“中学”与“西学”的思想渊源。在他的仕宦历程中,经历了从“清流派”到“洋务派”的身份转型,而这一身份的转变,恰是张之洞的政治思想由“中学”转向“西学”的重要因素。但由于张之洞长期的科举经历,其“中学”的学术取向构成了他的“中体西用”思想的根基。更重要的是,在他转入洋务派之后的实践中,写成了《劝学篇》一书。
     在第三章中,论述了“中体西用”思想在《劝学篇》中的逻辑脉络。由于“中体西用”的思想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在鸦片战争之后的历史脉络下不断发展形成的。其中,《劝学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围绕着如何保国、保教、保种等问题,阐述“中学为体”的具体作法。《劝学篇》“外篇务通,以开风气”,从教育、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规划了“西学为用”的蓝图,从而构成了“中体西用”完整脉络。
     在第四章中,重点研究了《劝学篇》思想在晚清新政中的外在应用。从新政的纲领性文件“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开始,到其具体内容的方方面面,都烙下了《劝学篇》思想的影子,尤为关键的是,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思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局的变化不断损益,从他对君主立宪制的态度中,就可看出他对《劝学篇》的发展与超越。
The Western Powers to Chinese military impact, opened a prelude to the modernizationof China, a series of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event. Among it, the conflict problem of“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how to 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Chinese modern history. Since the Wei Yuan, Gong Zizheng,Lin Zexu, the first batch feudal scholar-officials of “opening the eyes to observe the world”,the die-hards, advocates of the Westernization, reformists, revolutionaries and others that haddifferent states. by comparison,“Chinese learning as fundamental structure and Westernlearning for practical use” seems to be the best choice which conforms to the historicalconditions at that time, and Zhang Zhi dong's Quan Xue Pian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isthought. On the one hand, he criticized the die-hards entrenchment and blind xenophobia, onthe other hand, denied the radical reformers, between the die-hards and reformers to find thethird road—“Both are imperative, but we repeat that the old is to form the basis and thenew is for practical perposes”.
     Zhang Zhi dong as the senior politicians of forty years, has served as the HanlinAcademy editing, Hubei Xuezheng, Sichuan Xuezheng, Shanxi governor, Governor-generalof Guangdong and Guangxi, Governor-general of HuGuang, Minister of Commerce, JunjiMinister and other key positions, with Zheng Guo fan, Li Hong zhang, Zuo Zong tang called“Four Famous Official”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Importantly, this time of Zhang Zhi dong’slife, it was the history of China from “traditional” to “modern” transition—“three thousandyears of no great changes ", in this process, Zhang Zhi dong based on the country's future anddestiny of thinking was quite deep,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form of the political,the revitalization of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training of army and changedthe diplomatic strategy, the thought has produced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social trend. Andthe book of Quan Xue Pian was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which derived fromthe political carrier. Therefore, this paper from four aspects, research on Zhang Zhi dong'sQuan Xue Pian.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paper from three aspects of Zhang Zhi dong's family and Timesbackground, education, the early political career, elaborated the traditional feudalscholar-official’s image of Zhang Zhi dong. From Zhang Zhidong 's birth and mortality years,through the five Dynasties of DaoGuang, XianFeng, TongZhi, GuangXu, XuanTong, thisperiod covered almost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a. Moreover, During the period mostimportant activities were indirectly and directly taken part in by Zhang Zhi dong, the background was the important premise of Zhang Zhidong's "Chinese learning as fundamentalstructure and Western learning for practical use" forming.
     In the second chapter, emphatically discusses the thought origin of Zhang Zhidong’s"Tradition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In his political career, had undergone an identitytransformation from the "QingLiu Party" to "Westernization Party" and the identity changewa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his political thought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Culture" to"Western Culture". However, because of Zhang Zhi dong’s long-term "Traditional Culture"experienc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s academic orientation constituted the foundation of histhought of "Chinese learning as fundamental structure and Western learning for practical use".More importantly, the practice after he transferred to the "Westernization Party", wrote thebook of Quan Xue Pian.
     In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the logic of "Chinese learning as fundamental structureand Western learning for practical use" thought in Quan Xue Pian. Because of the "Westernlearning" thought was not a sudden, but it was formed in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fter theOpium War. Among it,"Quan Xue Pian"’s inner part was "Radical Principles a means ofrectifying the Heart", it was plain that three things claim our attention just now—theprotection of the Empire, the Religion and Race, elaborated "Chinese learning as fundamentalstructure". Quan Xue Pian’s outer part was "The Intercourse of Nations a means ofEnlightenment", from the education, economy, military, diplomatic and other aspects to planthe blueprint of "Western learning for practical use", which constituted the complete thread of"Chinese learning as fundamental structure and Western learning for practical use".
     In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external application of Quan Xue Pian thought inthe New Polici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From a programmatic document "Three Memorialsfrom the Governors-general of Jiang and Chu Provinces to the Throne for Reform", thespecific content of the aspects, have branded the Quan Xue Pian shadows of the mind, the keypoint was, Zhang Zhi dong's "Chinese learning as fundamental structure and Western learningfor practical use" thought was not immutable and frozen, but with the political situationchanged constantly income, from his attitude to the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we can see thathis way to Quan Xue Pian’s development and transcendence.
引文
①拙文:《张之洞与晚清政局》,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5月。
    ①任放:《近百年张之洞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
    ③苑书义、孙华峰、李秉新等主编:《张之洞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下引同。
    ④魏连科:《新版<张之洞全集>之<劝学篇>点校纠误》,《河北学刊》,2001年2期。
    ①张之洞:《抱冰堂弟子记》,收入《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第10621页。
    ②冯天瑜:《张之洞及其<劝学篇>》,《光明日报》,2006年5月29日第011版。
    ①张之洞:《劝学篇·序》,光绪二十四年两湖书院刊印,第1—3页。下引同。
    ②《上谕档》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七,《清代起居注册》光绪朝,台北:联合报文化基金会国学文献馆,1987年,第30929页。
    ①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10页。
    ②《上谕档》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七,《清代起居注册》光绪朝,台北:联合报文化基金会国学文献馆,1987年,第30929页。
    ③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10页。
    ④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6期。
    ⑤胡思敬:《戊戌履霜录》卷一,载《戊戌变法》(第一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53年,第361页。
    ①苏舆:《翼教丛编·序》,收入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六十五辑),台北:文海出版社,第2—4页。
    ②《<劝学篇>书后》,载何启、胡礼垣:《新政真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83页。
    ③《饮冰室合集·专集》卷二百一十二,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①沈翔云:《复张之洞书》,收入张枬等编:《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一卷),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7年,第765页。
    ①Chih-tung Chang:, Nabu Press,2010,P3.
    ②范文澜:《中国近代史》,收入《范文澜全集》(九),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51页。
    ③任放:《近百年张之洞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2003年第2期。
    ④周谷城:《中国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462—463页。
    ①冯天瑜:《张之洞及其<劝学篇>》,《光明日报》,2006年5月29日第11版。
    ①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下),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第227—228页。
    ②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第77—80页。
    ③陈旭麓:《论“中体西用”》,《历史研究》,1982年5期。
    ①胡钧:《张文襄公(之洞)年谱》,收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第9—10页。下引同。
    ②王德干等纂修:《南皮县志》,民国22年(1933)铅印本。
    ③梁启超撰、何卓恩评注:《李鸿章传》,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5页。
    ④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①黄遵宪:《日本国志》,收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第3—4页。
    ①《申报》,1894年7月11日1版。
    ②梁启超:《变法通议·不变法之害》,收入梁启超著、吴松等点校:《饮冰室文集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18页。
    ③韩东育:《从“脱儒”到“脱亚”: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之思想过程研究》,台北: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
    ①1906年9月3日,《申报》2版。
    ②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
    ④贺嘉:《评<钦定宪法大纲>》,《比较法研究》,1994年,第3、4期。
    ①张剑:《<钦定宪法大纲>与清末政治博弈》,《史学月刊》,2007年,第6期。
    ②陈向阳:《90年代清末新政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
    ③孙代尧,王文章:《巨龙的苏醒——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求探》,北京:文津出版社,1993年。
    ④(美)周锡瑞著,杨慎之译:《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
    ①胡钧:《张文襄公(之洞)年谱》,第11页。
    ②胡钧:《张文襄公(之洞)年谱》,第11页。
    ③胡钧:《张文襄公(之洞)年谱》,第12—13页。
    ①有学者考证,根据张之洞幕僚宋绍锡的《庸庵书存卷》所载,张之洞当时并未回原籍应试,而是在广西百色直隶厅参加的,这样做是为了避嫌。详见: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2页。
    ②胡钧:《张文襄公(之洞)年谱》,第14页。
    ③张之洞:《輶轩语》,收入《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第9782—9783页。
    ①胡钧:《张文襄公(之洞)年谱》,第15页。
    ②冯天瑜、何晓明:《张之洞评传》,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页。
    ③胡钧:《张文襄公(之洞)年谱》,第25—26页。
    ④胡钧:《张文襄公(之洞)年谱》,第27页。
    ①《张之洞全集卷二百八十》(十二),第10046页。
    ①李侃、李占领:《清流派与中法战争》,《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1期。
    ②赵尔巽:《清史稿·张之洞传(卷437)》,北京:中华书局,第12377页。
    ③张之洞:《畿辅旱灾请速筹荒政折》,收入《张之洞全集》(第一册),第26页。
    ④张之洞:《灾象可忧请储粮平粜折》,收入《张之洞全集》(第一册),第29页。
    ①张之洞:《畿辅旱灾请速筹荒政折》,收入《张之洞全集》(第一册),第28页。
    ①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奏稿:卷三四,南京金陵刊本,1908年。
    ②张之洞:《熟权俄约利害折》,收入《张之洞全集》(第一册),第32—33页。
    ④同上,第35—36页。
    ①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光绪三十一年版。
    ②刘新华、秦仪:《略论晚清的海防塞防之争——以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考察》,《福建论坛》,2003年第5期。
    ①张之洞:《熟权俄约利害折》,收入《张之洞全集》(第一册),第35页。
    ②孟旭:《张之洞在山西》,《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1年10期。
    ①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50页。
    ③张之洞:《谨陈海防事宜折》,收入《张之洞全集》(第一册),第51页。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①张之洞:《延访洋务人才启》,收入《张之洞全集》(第四册),第2400页。
    ②胡钧:《张文襄公(之洞)年谱》,第72页,第80页。
    ①张之洞:《法衅已成敬陈战守事宜折》,收入《张之洞全集》(第一册),第183页。
    ②张之洞:《法患未已不可罢兵折》之后,收入《张之洞全集》(第一册),第192页。
    ③张之洞:《筹议海防要策折》,收入《张之洞全集》(第一册),第307页。
    ②叶国洪:《儒家思想与中华现代化:西方文化冲击儒家思想的历史个案的回顾》,《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2期。
    ③辜鸿铭:《张文襄幕府纪闻》(民国笔记小说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5—26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2-7页。
    ①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页。
    ①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二):帝国与国家》,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第518—519页。
    ③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5页。
    ④陈其泰:《清代公羊学》,北京: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2页。
    ①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28—129页。
    ②张之洞:《抱冰堂弟子记》,收入《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第10631页。
    ①张之洞:《輶轩语》,收入《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第9782—9783页。
    ②张之洞:《輶轩语》,第9780—9781页。
    ③张之洞:《輶轩语》,第9781页。
    ④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叙》,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第1页。
    ①张之洞:《輶轩语》,第9794页。
    ②张之洞:《輶轩语》,第9795页。
    ③张之洞:《创建尊经书院记》,收入《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第9795页。
    ④张之洞:《輶轩语》,第9794页。
    ①张之洞:《读经札记二》,收入《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第10039—10040页。
    ①张之洞:《读经札记二》,收入《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第10041—10042页。
    ②(清)阮元校刻:《春秋公羊传注疏》,《十三经注疏》版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195—2196页。
    ③张之洞:《輶轩语》,第9783页。
    ①张之洞:《抱冰堂弟子记》,收入《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第10621页。
    ②《上谕档》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七,《清代起居注册》光绪朝,台北:联合报文化基金会国学文献馆,1987年,第30929页。
    ③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10页。
    ④《上谕档》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七,《清代起居注册》光绪朝,台北:联合报文化基金会国学文献馆,1987年,第30929页。
    ⑤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210页。
    ⑥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6期。
    ①黄明同,吴熙钊等编:《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61—262页。
    ③张之洞:《吁请修备储才折》,收入《张之洞全集》(第二册),第989—1001页。
    ①张之洞:《学术》,收入《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第10559页。
    ②对于公羊之学,章太炎说道:“内中国,外夷狄,《春秋》三家所同。弑君称君为君无道,三家亦不有异。实录之与虚言,乃大殊耳。”详见: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59页。
    ③皮锡瑞:《师伏堂未刊日记》,《湖南历史资料》,1958年第4期,第74页。
    ④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5页。
    ⑤辜鸿铭:《张文襄幕府纪闻》(民国笔记小说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5—26页。
    ①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第340页。
    ②周谷城:《中国通史》(下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462—463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光绪二十四年两湖书院刊印。
    ①方克立:《中国哲学中的体用范畴》,《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
    ②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万有文库本,第24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76—80页。下引同。
    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十四·子部·杂家类存目二·辨学遗牍》,第76页。
    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十四·子部·杂家类存目二·二十五言》,第76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十四·子部·杂家类存目二·西学凡》,第78—79页。
    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十四·子部·杂家类存目二·灵言蠡勺》,第79—80页。
    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十四·子部·杂家类存目二·空际格致》,第80页。
    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十四·子部·杂家类存目二·寰有诠》,第80页。
    ④丁伟志:《“中体西用”论在洋务运动时期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①魏源:《海国图志》(卷二十七),清光绪二年(1876)平庆泾固道署刊本,第28—29页。
    ②魏源:《海国图志》(卷二十七),清光绪二年(1876)平庆泾固道署刊本,第27页。
    ③李素平:《<海国图志>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④丁伟志:《“中体西用”论在洋务运动时期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①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子部·儒家类》。
    ①王韬:《变法中》,收入《弢园文录外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2—23页。
    ②王韬:《变法上》,收入《弢园文录外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9—20页。
    ③王韬:《弢园尺牍》,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0页。
    ④郑观应:《盛世危言》,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页,第112页。
    ⑤1898年6月16日《申报》1版,《本馆接奉电音》。
    ⑥张之洞:《劝学篇·内篇》,第1—2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光绪二十四年菁华报馆本,第34页。本文的《劝学篇》外篇皆以此版本为准。下引同。
    ②此段负面评价转印自黎仁凯:《张之洞<劝学篇>新论》,《历史教学》,1989年第10期。
    ③辜鸿铭:《张文襄幕府纪闻》(民国笔记小说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25—26页。
    ①马忠文:《戊戌保国会解散原因新探——汪大燮致汪康年函札考》,《东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6期;陈新田:《试论保国会》,《湖北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1期。
    ②梁启超:《南海康先生传》,收入《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六),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③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同心》,第3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同心》,第4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同心》,第4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内篇·教忠》,第5—11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内篇·教忠》,第12页。
    ③何启,胡礼垣:《<劝学篇>书后》,收入《新政真诠》,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47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内篇·明纲》,第13—14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内篇·明纲》,第15页。
    ③张之洞:《劝学篇·内篇·知类》,第15—16页。
    ④张之洞:《劝学篇·内篇·知类》,第16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内篇·知类》,第20—21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内篇·正权》,第21—22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内篇·正权》,第22页。
    ③张之洞:《劝学篇·内篇·正权》,第23页。
    ④张之洞:《劝学篇·内篇·正权》,第23页。
    ⑤韦杰廷、陈先初:《孙中山民权主义探微》,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4页。
    ①沟口雄三:《中国民权思想的特色》,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现代化论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91年,第344页。
    ②何启,胡礼垣:《<劝学篇>书后》,收入《新政真诠》,第415—416页。
    ③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9页。
    ④张之洞:《劝学篇·内篇·正权》,第24页。
    ⑤张之洞:《劝学篇·内篇·正权》,第25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循序》,第26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守约》,第29页。
    ①石文玉:《儒学道统与晚清社会制度变革:张之洞劝学篇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②张之洞:《劝学篇·外篇·益智》,第1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外篇·益智》,第2页。
    ②张之洞:《鄂督张饬行全省官销时务报札》,收入《时务报》(第6册),载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三十三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0年,第8页。
    ③张之洞:《劝学篇·外篇·游学》,第4页。
    ④张之洞:《劝学篇·外篇·游学》,第4—5页。
    ⑤张之洞:《劝学篇·外篇·游学》,第5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广译》,第11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广译》,第11页。
    ③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广译》,第11—12页。
    ④张之洞:《劝学篇·外篇·阅报》,第12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外篇·阅报》,第12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外篇·阅报》,第13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外篇·设学》,第7—8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学制》,第9页。
    ③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学制》,第9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变科举》,第15—16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变科举》,第17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农工商学》,第21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农工商学》,第22页。
    ③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农工商学》,第22页。
    ④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农工商学》,第23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农工商学》,第23页。
    ②陈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大连:大连出版社,1990年,第134页。
    ③张之洞:《劝学篇·外篇·矿学》,第28页。
    ④张之洞:《劝学篇·外篇·矿学》,第28页。
    ⑤张之洞:《劝学篇·外篇·矿学》,第28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外篇·矿学》,第28—29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兵学》,第26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兵学》,第27页。
    ③张之洞:《劝学篇·外篇·铁路》,第30页。
    ④张之洞:《劝学篇·外篇·铁路》,第30页。
    ⑤张之洞:《劝学篇·外篇·铁路》,第30页。
    ⑥张之洞:《劝学篇·外篇·铁路》,第31页。
    ⑦张之洞:《劝学篇·外篇·铁路》,第31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外篇·非弭兵》,第34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外篇·非弭兵》,第35页。
    ③张之洞:《劝学篇·外篇·非弭兵》,第35页。
    ④张之洞:《劝学篇·外篇·非攻教》,第36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外篇·会通》,第31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外篇·会通》,第32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外篇·会通》,第34页。
    ①夏炎德:《中国近百年经济思想》,民国丛书,1948年,第29—31页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第26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60—462页。
    ②张之洞:《会衔电奏》(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三十日),收入《张之洞全集》(第三册),第2151页。
    ①《文史资料选辑》(第八辑),第185页。
    ②劳祖德:《郑孝胥日记》第2册,中华书局,1993年,第782页。
    ③李细珠:《张之洞与<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历史研究》,2002年2期。
    ④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第4册,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771页。
    ①张之洞:《致江宁刘制台(发后转成都奎制台、广州陶制台、福州许制台、云南丁署制台、济南袁抚台、安庆王抚台、南昌李抚台、苏州聂抚台、杭州余抚台、长沙俞抚台、贵阳邓抚台、清江张漕台、上海盛大臣》,收入《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第8533—8534页。
    ②《张之洞全集》(第二册),第1394页。
    ③《张之洞全集》(第二册),第1407页。
    ①《张之洞全集》(第二册),1451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序》。
    ①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107页。
    ①张之洞:《遵旨筹议变法拟整顿中法十二条折》,收入《张之洞全集》(第二册),第1428页。
    ②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第363页。
    ①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第5036—5037页。
    ①张之洞:《致瞿子玖》,收入《张之洞全集》(第十二册),第10303页。
    ②张百熙、荣庆、张之洞:《重订学堂章程折》,收入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第195页。
    ③张之洞:《劝学篇·外篇·设学》,第7—8页。
    ④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下引同。
    ⑤《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收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291页。
    ⑥《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收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06页。
    ①《奏定中学堂章程》,收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17页。
    ②《奏定高等学堂章程》,收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28页。
    ③《奏定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收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39页。
    ④《奏定大学堂章程(附通儒院章程)》,收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390页。
    ①《奏定实业学堂通则》,收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473页。
    ②《奏定译学馆章程》,收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431页。
    ①《奏定进士馆章程》,收入《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第438页。
    ②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学制》,第9页。
    ①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变科举》,第15—16页。
    ①张之洞:《变通政治人才为先遵旨筹议折》,收入《张之洞全集》(第二册),第1404—1405页。
    ①胡钧:《张文襄公(之洞)年谱》,第245—250页。
    ①张之洞:《致江宁刘制台、广州陶制台德抚台、济南袁抚台、安庆王抚台、苏州聂抚台、杭州余抚台、上海盛大臣》,收入《张之洞全集》(第十册),第8540—8541页。
    ②胡钧:《张文襄公(之洞)年谱》,第255页。
    ①《八月初七日张之洞入京奏对大略》,收入《时务汇录》(抄本),丁未时务杂录。
    ②孔祥吉:《张之洞与清末立宪别论》,《历史研究》,1993年第1期。
    ①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光绪朝内政类奏折》,转引自孔祥吉:《晚清轶闻丛考——以戊戌维新为中心》,成都:巴蜀书社,1998年,第78页。
    ②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四),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4页。
    ③《专电》,《申报》光绪三十四年五月十八日。
    ①梁启超撰、何卓恩评注:《李鸿章传》,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94页。
    ②恽毓鼎:《澄斋日记》,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555页。
    ①陈旭麓:《论“中体西用”》,《历史研究》,1982年第5期。
    [1]张之洞:《劝学篇·内篇》,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两湖书院刊印。
    [2]张之洞:《劝学篇·外篇》,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菁华报馆本。
    [3]苑书义等主编:《张之洞全集》(十二册),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4]何启,胡礼垣:《<劝学篇>书后》,收入《新政真诠》,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5]胡钧:《张文襄公(之洞)年谱》,收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五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年。
    [6]黄遵宪:《日本国志》,收入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十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4年。
    [7]梁启超著、吴松等点校:《饮冰室文集点校》,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
    [8]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南京金陵刊本,1908年。
    [9]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10]辜鸿铭:《张文襄幕府纪闻》(民国笔记小说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
    [11]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12]魏源:《海国图志》,清光绪二年(1876)平庆泾固道署刊本。
    [13]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收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版)。
    [14]王韬:《弢园文录外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
    [15]王韬:《弢园尺牍》,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1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7]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
    [18]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19]故宫博物院明清档案部:《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中华书局,1979年。
    [20]国立故宫博物院:《清代起居注册·光绪朝》,联合报文化基金会国学文献馆,1987年。
    [1]冯天瑜、何晓明著:《张之洞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2]冯天瑜、陈锋主编:《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3]吴剑杰编著:《张之洞年谱长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
    [4]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2009年。
    [5]郭晶:《张之洞》,大象出版社,2009年。
    [6]胡晓曼:《张之洞传》,京华出版社,2002年。
    [7]马东玉:《张之洞大传》,团结出版社,2008年。
    [8]任晓兰:《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法律出版社,2009年。
    [9]刘平:《张之洞传》,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
    [10]陈山榜编:《张之洞教育文存》,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11]庞坚校点:《张之洞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12]丁永刚:《张之洞近代化思想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13]吴剑杰:《张之洞的升迁之路》,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黎仁凯等:《张之洞幕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
    [15]孙广权、孙建:《南皮香帅》,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
    [16]张之洞:《书目答问校补》,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17]唐上意:《中法战争与张之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18]张建安:《张之洞传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黎仁凯、钟康模:《张之洞与近代中国》,河北大学出版社,1999年。
    [20]吴维健、魏岷主编:《张之洞绝学》,时代文艺出版社,2001年。
    [21]孟旭:《张之洞教育思想专题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22]谢放:《中体西用之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23]孙济中主编:《纪念张之洞引种陆地棉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
    [24]黄新宪:《张之洞与中国近代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年。
    [25]李国祁:《张之洞的外交政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发行,1984年。
    [26]苏云峰:《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
    [27]陈山榜:《张之洞<劝学篇>评注》,大连出版社,1990年。
    [28]李国祁:《张之洞的外交政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0年。
    [29]彭友元:《末代名臣张之洞》,汉欣文化事业公司,1994年。
    [30]蔡振生:《张之洞教育思想研究》,辽宁教育出版社,1994年。
    [31]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32]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
    [33]梁启超撰、何卓恩评注:《李鸿章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34]韩东育:《从“脱儒”到“脱亚”: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之思想过程研究》,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9。
    [35]孙代尧,王文章:《巨龙的苏醒——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求探》,文津出版社,1993年。
    [36](美)周锡瑞著,杨慎之译:《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华书局,1982年。
    [37]李提摩太著,李宪堂、侯林莉译:《亲历晚清四十五年——李提摩太在华回忆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
    [38]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39]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三联书店,2008年。
    [40]陈其泰:《清代公羊学》,东方出版社,1997年。
    [41]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42]黄明同,吴熙钊等编:《康有为早期遗稿述评》,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
    [43]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
    [44]周谷城:《中国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
    [45]韦杰廷、陈先初:《孙中山民权主义探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46]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现代化论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91年。
    [47]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48]石文玉:《儒学道统与晚清社会制度变革:张之洞劝学篇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
    [49]夏炎德:《中国近百年经济思想》,民国丛书,1948年。
    [50]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1]宋德华:《重评张之洞的中西文化观——以<劝学篇>为中心》,《学术研究》,2011年2期。
    [2]唐柳春:《从两部<劝学篇>试分析福泽谕吉与张之洞的差异及原因》,《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3期。
    [3]石文玉:《超然于新旧之间的一次思想努力——张之洞<劝学篇>的写作背景研究》,《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5期。
    [4]石文玉:《张之洞政治思想初探——以<劝学篇>为中心》,《史学集刊》,2008年2期。
    [5]温晓静:《从<劝学篇>和<癸卯学制>初探张之洞的历史教育思想》,《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6期。
    [6]邓颖芝:《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西文化观》,《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4期。
    [7]屈凯《:张之洞<劝学篇>带给当今高等教育变革的启示》,《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1期。
    [8]郑燕虹:《张之洞的<劝学篇>与福泽谕吉的<劝学篇>之比较》,《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6期。
    [9]张勇:《张之洞的“中体西用”与程朱理学的关系——以<劝学篇>为中心的考察》,《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2期。
    [10]金燕:《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3期。
    [11]王晓平:《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西方文化观》,《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1期。
    [12]徐玲、崔新明:《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中西文化观》,《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4期。
    [13]程慧超:《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西洋观》,《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3期。
    [14]贾小叶:《从<劝学篇>看张之洞的立宪思想》,《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1期。
    [15]张卫波:《试论张之洞与康有为文化观之异同——从<劝学篇>谈起》,《历史教学》,2001年9期。
    [16]黄兴涛:《张之洞<劝学篇>的西文译本》,《近代史研究》,2000年1期。
    [17]周志初:《张之洞<劝学篇>评析》,《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4期。
    [18]赵晓雷:《论张之洞<劝学篇>的革命性和传统性》,《史学月刊》,1989年6期。
    [19]陈山榜:《福泽谕吉<劝学篇>与张之洞<劝学篇>之比较研究》,《外国教育研究》,1989年4期。
    [20]黎仁凯:《张之洞<劝学篇>新论》,《历史教学》,1989年10期。
    [21]彭久松:《张之洞<劝学篇>是反对维新派的宣言书》,《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4期。
    [22]刘建国:《张之洞<劝学篇>述评》,《长白学刊》,1985年5期。
    [23]赵荣:《张之洞和他的<劝学篇>》,《贵州文史丛刊》,1981年1期。
    [24]孙桂芝、吴戌文:《一个尊孔卖国的黑标本——略评张之洞的<劝学篇>》,《山东师院社会科学版》,1975年2期。
    [25]丁凤麟:《张之洞的<劝学篇>体现什么精神——驳周谷城先生对时代精神的歪曲》,《学术月刊》,1964年12期。
    [26]高剑:《张之洞军事经济思想刍议》,《军事经济研究》,2011年3期。
    [27]樊波成:《张之洞经学涵养管窥——以<读聂氏〈三礼图〉札记>为考察中心》,《史林》,2011年1期。
    [28]张云峰:《再论戊戌变法中的张之洞》,《沧桑》,2011年1期。
    [29]周孟雷:《张之洞教案政策探析》,《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期。
    [30]安东强:《张之洞<书目答问>本意解析》,《史学月刊》,2010年12期。
    [31]李君,《郑孝胥与张之洞关系考述》,《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期。
    [32]孔祥吉:《再释张之洞帝王之梦——兼答李细珠先生》,《近代史研究》,2010年5期。
    [33]戴海斌:《庚子年张之洞对日关系的若干侧面——兼论所谓张之洞的帝王梦》,《学术月刊》,2010年11期。
    [34]张实:《张之洞与黄石水泥工业》,《武汉文史资料》,2010年9期。
    [35]冯天瑜:《张之洞与武汉大学》,《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1期。
    [36]张艳国:《简析张之洞中国文化自信论》,《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0年9期。
    [37]彭雷霆:《张之洞与编订名词馆》,《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38]孔祥吉:《日本档案中的张之洞与革命党——以吴禄贞事件为中心》,《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5期。
    [39]茅海建:《戊戌变法期间张之洞之子张权,之侄张检、张彬的京中密信》,《中华文史论丛》,2010年3期。
    [40]刘光书《:十一童文惊四座,半山亭名播四方——晚清重臣张之洞<半山亭记>赏析》,《名作欣赏》,2010年26期。
    [41]郝祥满:《论张之洞调整中日俄三角关系的外交主张》,《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42]张新:《福泽谕吉与张之洞的<理想国民>之比较》,《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4期。
    [43]严昌洪:《汉版<张之洞全集>读后》,《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8期。
    [44]方秋梅:《张之洞督鄂与湖北省府主导汉口市政改革》,《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1期。
    [45]李欣荣:《如何实践<中体西用>:张之洞与清末新刑律的修订》,《学术研究》,2010年9期。
    [46]钟家鼎:《李端棻、张之洞与百日维新》,《贵州文史丛刊》,2010年2期。
    [47]李冬梅:《张之洞西学态度对晚清政策的影响》,《人民论坛》,2010年29期。
    [48]戴海斌:《庚子事变时期张之洞的对日交涉》,《历史研究》,2010年4期。
    [49]李细珠:《张之洞庚子年何曾有过帝王梦——与孔祥吉先生商榷》,《近代史研究》,2010年3期。
    [50]葛荃、贾干初、刘坤:《张之洞政治人格刍议——基于政治文化的视角》,《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1期。
    [51]王顺贵:《晚清名臣曾国藩与张之洞诗学研究三题》,《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2期。
    [52]喻中:《张之洞百年祭》,《读书》,2010年12期。
    [53]喻中:《张之洞的当代意义》,《博览群书》,2009年12期。
    [54]温春来:《从英国公共档案馆中文档案看张之洞与华工出洋问题》,《历史档案》,2009年2期。
    [55]任晓兰:《张之洞的东学观探析》,《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
    [56]任晓兰:《张之洞对传统义利之辨的继承与突破》,《北方论丛》,2009年6期。
    [57]马景源:《张之洞与汉阳铁厂》,《武汉文史资料》,2009年10期。
    [58]何叙律、海涛:《清末“新政”时期张之洞的体育教育思想》,《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5期。
    [59]何广:《从两件文物看张之洞与士流》,《武汉文史资料》,2009年10期。
    [60]武晓华:《张之洞兴学育才思想探源》,《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3期。
    [61]吴小鸥、艾琼《:张之洞与新式教科书的编撰——以<张相国新撰唱歌教科书>为例》,《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年2期。
    [62]敖福军:《试论张之洞的刚性外交》,《黑龙江史志》,2009年20期。
    [63]冯天瑜:《张之洞传》,《武汉文史资料》,2009年10期。
    [64]严昌洪:《张之洞编练湖北新军》,《武汉文史资料》,2009年10期。
    [65]周孟雷:《张之洞在义和团时期的教案思想探析》,《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年5期。
    [66]董贵胜:《张之洞与中国经济近代化》,《齐鲁学刊》,2009年5期。
    [67]何云鹏:《张之洞与福泽谕吉政治法律思想管窥》,《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6期。
    [68]徐珂:《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浅析》,《开封大学学报》,2009年1期。
    [69]黄建华:《十九世纪后期中日教育思想变革及其实际成效——张之洞、福泽渝吉教育思想之比较》,《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9年2期。
    [70]黄凡、罗恰:《张之洞的洋务思想及其在湖北的实践》,《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期。
    [71]刘振修:《张之洞审光绪》,《文史博览》,2009年9期。
    [72]张玉山:《张之洞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萌芽》,《求索》,2009年7期。
    [73]杨庆博、张振铎:《张之洞家庭教育思想综述》,《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1期。
    [74]莫华生:《中法战争前后张之洞和冯子材关系的曲折演变》,《学术论坛》,2009年7期。
    [75]孙宏年:《张之洞与中越边界》,《世界知识》,2009年4期。
    [76]张立群:《张之洞的军事改革思想与实践》,《军事历史》,2008年5期。
    [77]聂蒲生:《略论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张之洞》,《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
    [78]刘莎、李超:《张之洞发展中国近代教育的实践》,《南都学坛》,2008年6期。
    [79]胡迎建:《论张之洞的诗学主张及其诗作》,《学术研究》,2008年9期。
    [80]方鹏、易卉:《张之洞<书目答问>浅析》,《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0期。
    [81]高艳:《晚清法律移植与张之洞监狱改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8年5期。
    [82]任晓兰:《张之洞的宪政观探析》,《兰台世界》,2008年5期。
    [83]聂蒲生:《种豆得瓜:张之洞治鄂与武昌首义》,《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8期。
    [84]谢清溪:《略论张之洞在清末新政中的作用及其影响》,《黑龙江史志》,2008年12期。
    [85]王维江:《<清流>张之洞》,《社会科学》,2008年1期。
    [86]兰淼:《中法战争时期的张之洞》,《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87]彭卫民:《清季张之洞<君子儒>探赜》,《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6期。
    [88]陈立波、王洪忠:《论张之洞的留学教育思想》,《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
    [89]杨艳中:《1990年以来张之洞研究述评》,《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4期。
    [90]孔祥吉、村田雄二郎:《对毕永年<诡谋直纪>疑点的考察——兼论小田切与张之洞之关系及其进呈<诡谋直纪>的动机》,《历史教学》(高校版),2008年7期。
    [91]陈向阳:《90年代清末新政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1期。
    [92]任晓兰:《从张之洞经世思想的人文气韵看中国近代儒学的困境》,《求索》,2008年7期。
    [93]刘凝凡:《论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年2期。
    [94]崇小云:《从癸卯学制看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观》,《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4期。
    [95]苍向荣:《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文史博览理论》,2008年12期。
    [96]黄耀华:《张之洞与湖广铁路借款》,《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4期。
    [97]张笃勤:《我所发现的张之洞佚文两篇》,《武汉文史资料》,2008年4期。
    [98]郭庆汉:《张之洞:武汉现代化的奠基人》,《湖北档案》,2008年12期。
    [99]吴廷俊、裴晓军:《张之洞报刊管理与报刊思想的双重性》,《国际新闻界》,2008年8期。
    [100]赵蕾:《张之洞女子教育思想刍议》,《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期。
    [101]李光泉:《张之洞经济思想实践与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求索》,2008年1期。
    [102]王勇:《张之洞<废幕友改委文案>说辨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期。
    [103]周煦:《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述评》,《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1期。
    [104]姚伟钧:《张之洞与武汉近代工业文化遗产》,《武汉文史资料》,2008年7期。
    [105]王广军:《张之洞与中国近代留学教育思想》,《理论界》,2008年5期。
    [106]何晓明、何顺进:《张之洞治鄂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6期。
    [107]曾科:《从<缓办>到<速办>:张之洞与粤汉铁路》,《文史博览理论》,2007年9期。
    [108]杨萌芽:《张之洞幕府与清末民初的宋诗运动》,《齐鲁学刊》,2007年2期。
    [109]李茂祝:《论张之洞的经学思想》,《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1期。
    [110]周光明、邹文平:《论张之洞与近代报刊》,《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5期。
    [111]茅海建:《戊戌年徐桐荐张之洞及杨鋭、刘光第之密谋》,《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4期。
    [112]陈国平:《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与实践述评》,《教育与职业》,2007年33期。
    [113]刘亚玲:《张之洞与湖北近代农业产业化》,《农业考古》,2007年3期。
    [114]方方:《张之洞与武汉的崛起》,《决策与信息》,2007年10期。
    [115]熊俊:《早年张之洞》,《贵阳文史》,2007年4期。
    [116]刘超、唐国庆、夏金星:《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初探》,《职业教育研究》,2007年1期。
    [117]王希安:《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法律思想的辩证思维》,《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7年7期。
    [118]凌振荣:《张謇与张之洞城市化实践之比较》,《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4期。
    [119]阳美燕:《张之洞与<时务报>维新派的文化关系》,《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1期。
    [120]董贵胜:《论张之洞对中国近代教学思想的创新与贡献》,《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5期。
    [121]马彦丽:《张之洞与中国的近代化》,《沧桑》,2007年5期。
    [122]樊学庆:《张之洞与清末学堂冠服政策》,《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123]桑兵:《盖棺论定论难定:张之洞之死的舆论反应》,《学术月刊》,2007年8期。
    [124]牛白琳:《浅析蔡元培与张之洞教育思想之异同》,《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10期。
    [125]梁小民:《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商界中国商业评论》,2007年2期。
    [126]宁宁:《张之洞早期外交思想述论——以伊犁事件为中心的考察》,《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4期。
    [127]刘合新:《张之洞的与时俱进思想》,《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期。
    [128]王建辉:《李鸿章、张之洞洋务事业比较研究》,《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7年2期。
    [129]刘阁春:《张之洞法制思想的演变与近代中国法制建设》,《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8期。
    [130]刘亚玲:《督粤期间的张之洞与华侨问题》,《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期。
    [131]宋伟琼、贺方润:《清季张之洞调和汉学和宋学的努力》,《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9期。
    [132]刘亚玲:《略论张之洞的教育管理思想》,《咸宁学院学报》,2007年4期。
    [133]刘亚玲:《督鄂期间张之洞的多种经济作物种植观》,《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2期。
    [134]闭雄壮:《从“化民成俗”到“国民教育”——论张之洞的教育观》,《河池学院学报》,2007年1期。
    [135]孔祥吉:《“出淤泥而不染”的张之洞——读稿本<张文襄公辞世日记>感言》,《历史教学高校版》,2007年11期。
    [136]江琳:《晚清教育改革中的张百熙和张之洞》,《兰州学刊》,2007年6期。
    [137]甄建均:《癸卯学制与张之洞的教育思想简议》,《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1期。
    [138]杨丽:《张之洞与清末学制变迁的动力机制》,《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4期。
    [139]张维坤:《张之洞的“守约”读书法》,《华夏文化》,2006年4期。
    [140]彭小舟:《简评黎仁凯教授新著<张之洞幕府>》,《历史教学》,2006年3期。
    [141]任革新、刘光义:《论魏源、张之洞、康有为、蔡元培之中西教育内容观》,《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9期。
    [142]张维坤:《张之洞的“以一为主、以余为辅”读书法》,《华夏文化》,2006年1期。
    [143]王姗萍:《张之洞与晚清法律教育》,《贵州文史丛刊》,2006年2期。
    [144]刘亚玲:《张之洞道德教育观管窥》,《江汉论坛》,2006年9期。
    [145]朱海龙、胡晶君:《张之洞与早期现代化的癸卯学制》,《江淮论坛》,2006年2期。
    [146]李福英:《张之洞与张謇企业战略管理思想比较》,《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期。
    [147]李扬帆:《残阳如血——晚清涉外人物系列超越张之洞命题》,《世界知识》,2006年8期。
    [148]何俊华:《张之洞与四川近代教育的萌芽》,《文史杂志》,2006年6期。
    [149]刘亚玲:《张之洞开发海南的思想与实践》,《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3期。
    [150]黎仁凯、王向英:《曾国藩与张之洞幕府之比较》,《河北学刊》,2006年3期。
    [151]龚春英:《倡导与阻碍——张之洞在清末法制改革中的矛盾心理探察》,《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1期。
    [152]黄师让:《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纱布丝麻四局》,《武汉文史资料》,2006年11期。
    [153]周群:《张之洞督鄂时期湖北农村社会经济关系的变更》,《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6年4期。
    [154]向元芬:《张之洞建汉阳铁厂始末》,《湖北档案》,2006年12期。
    [155]王勇:《张之洞幕府与晚清地方政治》,《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5期。
    [156]刘亚玲:《张之洞整饬吏治的思想与实践》,《江汉论坛》,2005年3期。
    [157]周章琪、何峰:《张之洞创办近代湖北警察》,《武汉文史资料》,2005年10期。
    [158]武增锋、韩春英:《试论梁鼎芬与张之洞的关系》,《历史档案》,2005年1期。
    [159]黎仁凯:《张之洞幕府人员的结构与特色》,《文史博览》,2005年
    [160]黎胜禄:《张之洞与癸卯学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
    [161]王姗萍、黎仁凯:《张之洞聘任洋员探析》,《安徽史学》,2005年4期。
    [162]肖红松:《张之洞治黎方策与绩效论析》,《历史教学》,2005年7期。
    [163]方方:《张之洞,一个人和一座城市》,《武汉文史资料》,2005年1期。
    [164]刘亚玲:《刍议张之洞的农业教育观》,《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2期。
    [165]孔祥吉:《张之洞在庚子年的帝王梦——以宇都宫太郎的日记为线索》,《学术月刊》,2005年8期。
    [166]同书琴:《袁世凯、张之洞与北洋、湖北新军异化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5期。
    [167]彭忠德:《<张之洞全集·论金石札>标点正误》,《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
    [168]张洪林:《试析最新公布的一批张之洞书信》,《武汉文史资料》,2004年3期。
    [169]赵可:《张之洞调停满汉畛域的努力与晚清政局的演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1期。
    [170]迟云飞:《晚清新政与张之洞研究的新进展——读李细珠<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研究>》,《近代史研究》,2004年4期。
    [171]高汉成:《晚清法律改革动因再探——以张之洞与领事裁判权问题的关系为视角》,《清史研究》,2004年4期。
    [172]吴宝晓:《张之洞在中俄伊犁谈判问题上的态度》,《西域研究》,2004年4期。
    [173]徐碧薇:《张之洞与中日甲午战争》,《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2期。
    [174]黄长义:《张之洞的工业化思想与武汉早期工业化进程》,《江汉论坛》,2004年3期。
    [175]章征科、刘学照:《张之洞对近代化追求的政治文化特色新论》,《学术月刊》,2004年1期。
    [176]张昭军:《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张之洞对传统儒学的调适和锢蔽》,《孔子研究》,2004年4期。
    [177]王亮停:《张之洞所办民用企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历史教学》,2004年9期。
    [178]何玲:《张之洞与清末经济特科》,《中州学刊》,2004年2期。
    [179]朱从兵:《张之洞与芦汉铁路的建设》,《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期。
    [180]陈礼茂:《张之洞在中国通商银行创办过程中的言论述评》,《安徽史学》,2003年5期。
    [181]唐杰:《图强求变张之洞》,《学习月刊》,2003年1期。
    [182]罗福惠:《张之洞对商人群体的扶持维护》,《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期。
    [183]任放:《近百年张之洞研究述评》,《近代史研究》,2003年2期。
    [184]赵德馨:《<张文襄公全集>奏折部分的几个问题——兼与<张之洞全集>的编者商榷》,《江汉论坛》,2003年2期。
    [185]江满情:《张之洞主持湖北新政的财政基础》,《江汉论坛》,2003年4期。
    [186]黎霞:《“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5期。
    [187]涂文学、宋晓丹:《张之洞<湖北新政>遗产的历史命运》,《江汉论坛》,2003年8期。
    [188]姚会元:《王朝没落中的“张之洞现象”》,《江汉论坛》,2003年12期。
    [189]于月清:《张之洞、梁启超教育思想比较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3年2期。
    [190]祝安顺:《从张之洞、吴汝纶经学课程观看清末儒学传统的中断》,《孔子研究》,2003年1期。
    [191]方秋梅:《张之洞抚晋时期的政治取向》,《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期。
    [192]肖家祥:《张之洞与古今大冶》,《党史天地》,2003年9期。
    [193]把增强:《近五年来张之洞研究的新进展》,《历史教学》,2003年7期。
    [194]黎仁凯:《张之洞历史定位之我见》,《历史教学》,2003年9期。
    [195]吴剑杰:《论张之洞湖广任内的外才引进》,《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2期。
    [196]黎仁凯:《张之洞督鄂期间的幕府》,《史学月刊》,2003年7期。
    [197]刘四平、李细珠:《张之洞与晚清货币改革》,《历史档案》,2002年1期。
    [198]吴宝晓:《张之洞与清末新政的起源——兼论清末新政的多种动机及其影响》,《历史档案》,2002年4期。
    [199]李细珠:《张之洞与<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历史研究》,2002年2期。
    [200]李细珠:《张之洞与晚清湖北新军建设——兼与北洋新军比较》,《军事历史研究》,2002年1期。
    [201]黎仁凯、王姗萍:《甲午战争时期张之洞的保台活动》,《历史教学》,2002年4期。
    [202]张莉、李朝:《在实践中理解历史在历史中体验生活——关于<张之洞与武汉>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历史教学》,2002年4期。
    [203]杨华祥:《扛鼎武汉早期近代化的张之洞——评<一位总督·一座城市·一场革命>》,《学习与实践》,2001年10期。
    [204]史春风:《张之洞中西文化观的演变》,《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5期。
    [205]吴春梅:《张之洞调和满汉思想述论》,《安徽史学》,2001年4期。
    [206]李细珠:《张之洞与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安徽史学》,2001年4期。
    [207]张力群:《张之洞与<时务报>》,《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2期。
    [208]霍成勋:《协同庆巧结张之洞》,《沧桑》,2001年
    [209]袁为鹏:《张之洞与湖北工业化的起始:汉阳铁厂<由粤移鄂>透视》,《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1期。
    [210]孔润常:《张之洞与<书目答问>》,《文史杂志》,2001年6期。
    [211]韩春英:《张之洞研究的新开拓——<张之洞与近代中国>评介》,《历史教学》,2000年8期。
    [212]刘亚玲、胡世刚:《张之洞与癸卯学制》,《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4期。
    [213]欧阳红:《张之洞与<时务报>》,《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0年4期。
    [214]喻大华:《张之洞在晚清儒学没落过程中的卫道活动》,《南开学报》,2000年1期。
    [215]秦进才:《<张之洞家书>辨伪》,《历史研究》,2000年2期。
    [216]董贵胜:《张之洞与中国教育近代化》,《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4期。
    [217]罗肇前:《比较李鸿章、张之洞官督商办之异同》,《社会科学》,2000年12期。
    [218]关晓红:《张之洞与晚清学部》,《历史研究》,2000年3期。
    [219]王先明:《张之洞与晚清新学》《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4期。
    [220]邬秋龙:《略论薛福成的设领思想──兼与张之洞相比较》,《学术月刊》,2000年11期。
    [221]刘轶强:《甲午战后张之洞与维新运动》,《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年10期。
    [222]杨锦銮:《张之洞政治性格的矛盾性多变性刍议》,《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5期。
    [223]傅美林、唐竑彦:《论张之洞的外债思想与实践》,《湖北社会科学》,2000年7期。
    [224]龚书铎、黄兴涛:《“儒臣”的应变与儒学的困境──张之洞与晚清儒学》,《清史研究》,1999年3期。
    [225]朱忠焰:《张之洞:中国近代外语教育的奠基人》,《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1期。
    [226]刘杰辉:《试论张之洞与清末留日运动》,《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4期。
    [227]冀满红:《张之洞与台湾》,《台湾研究》,1999年2期。
    [228]吴剑杰:《张之洞与近代中国铁路》,《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3期。
    [229]胡平:《张之洞和<书目答问>》,《贵图学刊》,1999年4期。
    [230]朱从兵:《粤汉路权赎回后张之洞的自建主张与实践》,《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3期。
    [231]吴剑杰:《为张之洞辩一诬》,《近代史研究》,1999年6期。
    [232]吴春梅:《张之洞与清末立宪》,《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6期。
    [233]王宪明《:解读<辟韩>——兼论戊戌时期严复与李鸿章张之洞之关系》,《历史研究》,1999年4期。
    [234]秦进才:《张之洞全集的整理历程》,《文史精华》,1999年1期。
    [235]冯天瑜:《张之洞与戊戌维新》,《清史研究》,1999年1期。
    [236]史滇生:《张之洞的海防思想》,《军事历史研究》,1999年1期。
    [237]徐凯希:《张之洞署理湖北时的水利与水政》,《文史精华》,1999年12期。
    [238]苏小东:《张之洞在甲午战争中的海军作战方略》,《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5期。
    [239]柳菊兴:《鉴往开来写前踪——评电视剧<总督张之洞>》,《求是》,1998年5期。
    [240]赵德馨、周秀鸾:《张之洞与湖北经济的崛起》,《江汉论坛》,1998年1期。
    [241]赵新平:《张之洞的近代教育活动及其贡献》,《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2期。
    [242]唐浩明:《从诗歌创作看张之洞的真性情》,《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1期。
    [243]王俊梅:《张之洞轶事》,《文史精华》,1998年6期。
    [244]肜新春、汤萌:《张之洞督鄂与新式教育》,《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2期。
    [245]邓红洲:《张之洞“从缓”“从速”立宪论》,《近代史研究》,1998年3期。
    [246]罗晓东:《张之洞师日观的形成及其效日主张》,《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4期。
    [247]钟康模:《张之洞在中俄交收东三省谈判期间的言行评析》,《学术研究》,1998年12期。
    [248]闻哲:《怪杰张之洞》,《贵州文史天地》,1998年4期。
    [249]谢放:《“张之洞反对民权”说剖析——兼析19世纪后期中文词汇“民权”与“民主”的涵义》,《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2期。
    [250]罗汛河:《张之洞十一岁写<半山亭记>》,《贵州文史天地》,1998年4期。
    [251]戚其章:《全面评价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文化观》,《人文杂志》,1998年3期。
    [252]姜铎:《张之洞对近代企业的贡献》,《社会科学》,1998年1期。
    [253]张一文:《张之洞与“自强军”》,《军事历史研究》,1997年3期。
    [254]王显春:《李榕与张之洞》,《文史杂志》,1997年3期。
    [255]唐文起:《张之洞与江苏近代工业的兴起》,《学海》,1997年6期。
    [256]罗肇前:《由官办向商办的转变──张之洞经济思想研究之一》,《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3期。
    [257]冯祖贻:《张之洞与张謇》,《贵州社会科学》,1997年6期。
    [258]谭晓曙:《张之洞兴办湖北洋务企业历史作用初探》,《江汉论坛》,1997年10期。
    [259]谢放:《张之洞与戊戌政制改革》,《历史研究》,1997年6期。
    [260]戴逸:《我看张之洞》,《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3期。
    [261]曹成建、彭久松:《张之洞与四川教育》,《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2期。
    [262]钟康模:《张之洞的清议及其作用》,《学术研究》,1997年4期。
    [263]荟文:《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学术讨论会述评》,《河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3期。
    [264]郑剑顺:《张之洞维护利权与对外开放思想》,《学术月刊》,1997年12期。
    [265]黎仁凯:《张之洞与晚清政治》,《河北学刊》,1997年5期。
    [266]刘望龄:《张之洞与湖北报刊》,《近代史研究》,1996年2期。
    [267]吴传清:《张之洞与中葡澳门交涉》,《江汉论坛》,1996年1期。
    [268]陈晓东:《张之洞与晚清铁路》,《史学月刊》,1995年6期。
    [269]何晓明:《张之洞教育思想论》,《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3期。
    [270]何晓明:《略论张之洞的治术》,《安徽史学》,1995年3期。
    [271]张敏:《辜鸿铭与张之洞》,《史林》,1995年4期。
    [272]朱维铮:《张之洞与<书目答问>二种》,《读书》,1994年10期。
    [273]《张之洞的书生气》,《江淮文史》,1994年4期。
    [274]欧阳跃峰:《张之洞洋务思想论析》,《安徽史学》,1994年4期。
    [275]何晓明:《张之洞经济思想论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4年3期。
    [276]何晓明:《张之洞政治风格论》,《江汉论坛》,1994年2期。
    [277]田锡富:《张之洞与中日甲午战争》,《江汉论坛》,1994年12期。
    [278]田锡富:《张之洞教案观初探》,《江汉论坛》,1993年11期。
    [279]范正宇:《从“文化保守主义”切入——略论新<张之洞评传>的文化史透视方法》,《清史研究》,1993年2期。
    [280]雕胡:《认识“中体西用”论的新思路——评冯天瑜、何晓明著<张之洞评传>》,《社会科学辑刊》,1993年1期。
    [281]何晓明:《张之洞文化人格论》,《哲学研究》,1993年10期。
    [282]冯天瑜:《张之洞著作刊刻述略》,《江汉论坛》,1992年6期。
    [283]马东玉:《论张之洞洋务思想的多元性》,《文史哲》,1992年4期。
    [284]何晓明:《张之洞军事思想论略》,《军事历史》,1992年5期。
    [285]姜铎:《后来居上的新洋务派张之洞》,《学术月刊》,1992年11期。
    [286]皮明勇:《张之洞军事思想研究》,《近代史研究》,1992年2期。
    [287]洪九来:《张之洞军事教育思想初探》,《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2期。
    [288]廖宗麟:《中法战争期间的刘永福与张之洞》,《学术论坛》,1992年1期。
    [289]何晓明:《张之洞外交思想论》,《求索》,1992年2期。
    [290]钟康模、钟海模:《论张之洞对待外敌入侵的态度——兼论张之洞对外态度变化的原因》,《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4期。
    [291]黎仁凯:《论张之洞与维新派之关系》,《文史哲》,1991年4期。
    [292]廖大伟:《袁世凯、张之洞一奏折入奏日期辨正》,《史学月刊》,1991年6期。
    [293]陈钧:《张之洞经济管理思想简论》,《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3期。
    [294]赵荣:《张之洞与晚清名人》,《贵州文史丛刊》,1991年1期。
    [295]陈钧、任放:《张之洞与辛亥武昌首义——兼论政治家成为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6期。
    [296]陈钧:《论张之洞治晋》,《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3期。
    [297]王金科:《张之洞电稿一》,《文物春秋》,1990年1期。
    [298]王金科:《张之洞电稿二》,《文物春秋》,1990年2期。
    [299]王金科:《张之洞电稿三》,《文物春秋》,1990年3期。
    [300]陆有信《:一部可读性很强的人物传——略评<张之洞大传>》,《社会科学辑刊》,1990年3期。
    [301]舒梅:《简评<张之洞大传>》,《文史哲》,1990年4期。
    [302]黎仁凯:《张之洞“假维新”辨析》,《江汉论坛》,1990年11期。
    [303]高路:《张之洞“官督商办”思想辨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6期。
    [304]陈钧:《张之洞与清末湖北农政》,《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6期。
    [305]欧阳跃峰:《论张之洞的军队建设思想》,《人文杂志》,1989年4期。
    [306]马帆:《张之洞洋务思想浅探》,《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1期。
    [307]陈长年:《从<时务报>看张之洞与维新派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2期。
    [308]安静波:《试论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学术交流》,1989年6期。
    [309]康树欣:《张之洞与汉冶萍公司》,《历史教学》,1989年5期。
    [310]赵晓雷:《论张之洞的洋务思想》,《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1期。
    [311]徐凯希:《张之洞与近代鄂棉改良》,《湖北社会科学》,1988年11期。
    [312]赵荣:《天南地北访碑记——关于<张公祠碑>和<张之洞墓志铭>》,《贵州文史丛刊》,1988年3期。
    [313]沈继成:《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军事教育的兴起》,《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2期。
    [314]黄开国:《廖平与张之洞》,《文史杂志》,1988年2期。
    [315]褚超福:《张之洞与清末新军的编练》,《军事历史研究》,1988年1期。
    [316]黎仁凯:《张之洞东南互保新探》,《江汉论坛》,1988年7期。
    [317]黄新宪:《论张之洞的留学观及历史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2期。
    [318]钟康模:《张之洞在<辛丑条约>开议前后的言行评析》,《历史教学》,1987年4期。
    [319]林仙庭:《王懿荣与张之洞书记略》,《历史教学》,1987年7期。
    [320]康树欣:《张之洞的爱国思想和行为》,《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3期。
    [321]朱志经:《张之洞和两湖书院》,《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2期。
    [322]王魁伟:《张之洞的<輶轩语>和<书目答问>》,《文史杂志》,1987年3期。
    [323]周秀鸾:《张之洞办企业是怎样筹集资金的》,《江汉论坛》,1987年5期。
    [324]吴啸英:《张之洞善本概念考述》,《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2期。
    [325]赵晓雷:《张之洞经济思想论析》,《学术月刊》,1987年8期。
    [326]曹均伟:《张之洞利用外资的思想》,《学术研究》,1986年3期。
    [327]严仲义:《再论张之洞与洋务活动》,《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1期。
    [328]苏沛:《张之洞与戊戌变法》,《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3期。
    [329]陈钧:《清末张之洞的路政经济思想》,《河北学刊》,1986年6期。
    [330]周溯源:《试论张之洞的军事思想》,《求索》,1986年1期。
    [331]岑生平:《关于张之洞在维新运动中的几个问题》,《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6年3期。
    [332]沈继成:《张之洞与清末军制改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4期。
    [333]董宝良:《重视改革清末封建传统教育的张之洞》,《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4期。
    [334]陈钧、任放:《向历史的纵深处挖掘——评冯天瑜的<张之洞评传>》,《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4期。
    [335]黎仁凯:《张之洞与义和团运动》,《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3期。
    [336]黄玉兰:《张之洞与我国近代教育》,《历史教学》,1986年5期。
    [337]冯天瑜:《庚子年间的张之洞》,《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1期。
    [338]陈钧:《张之洞与清末湖北商政》,《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6期。
    [339]姚会元:《湖北省经济史学界讨论“张之洞在湖北的经济活动”》,《江汉论坛》,1985年9期。
    [340]陈钧:《张之洞商业思想简论》,《江汉论坛》,1985年11期。
    [341]周秀鸾:《张之洞办企业对武汉民族工业的影响》,《江汉论坛》,1985年5期。
    [342]黎仁凯:《张之洞》,《历史教学》,1985年3期。
    [343]茅家琦:《张之洞与洋务运动——兼论洋务运动终结的时间》,《学术月刊》,1984年11期。
    [344]戚其章:《张之洞与反割台运动》,《历史教学》,1984年10期。
    [345]王贵忱:《张之洞创办广东钱局考略》,《学术研究》,1984年5期。
    [346]冯天瑜:《张之洞与湖北近代教育》,《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3期。
    [347]冯天瑜:《甲午战争期间张之洞主战言行评析》,《江汉论坛》,1984年5期。
    [348]黎仁凯:《略论张之洞从清流派向洋务派的转化》,《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2期。
    [349]冯天瑜:《张之洞的道路——从清流党到洋务派》,《江汉论坛》,1983年10期。
    [350]吕达:《论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3期。
    [351]李德芳:《一则有关张之洞父亲的史料——介绍<原任兴义府南皮张公遗爱祠碑记>》,《武汉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3期。
    [352]黄继宗:《从“通经致用”到“中体西用”——论张之洞教育思想的转变》,《社会科学》,1982年9期。
    [353]冯天瑜、周积明:《张之洞<振兴实业>夭折的原因》,《江汉论坛》,1982年3期。
    [354]丁凤麟:《论张之洞的洋务观》,《学术月刊》,1982年10期。
    [355]《张之洞致袁世凯电稿二件》,《文献》,1981年3期。
    [356]谷林:《张之洞反对“闲话虚字”》,《读书》,1981年4期。
    [357]方衍:《略论张之洞的目录学》,《学习与探索》,1981年3期。
    [358]《洋奴哲学必须彻底批判——从张之洞的洋务活动看洋奴哲学的反动实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
    [359]《反动派为什么吹捧张之洞》,《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1期。
    [360]罗思鼎:《评周谷城所谓“张之洞—梁启超—胡适”的道路》,《学术月刊》,1965年2期。
    [361]陈月清:《张之洞所办企业的性貭和特点》,《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4年2期。
    [362]陈辉:《从清流派到洋务派——略谈张之洞对帝国主义态度的变化过程》,《江汉学报》,1964年3期。
    [363]胡滨:《张之洞与洋务运动》,《文史哲》,1963年5期。
    [364]江中孝:《关于康有为和戊戌维新的指导思想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6期。
    [365]贺嘉:《评<钦定宪法大纲>》,《比较法研究》,1994年,第3、4期。
    [366]张剑:《<钦定宪法大纲>与清末政治博弈》,《史学月刊》,2007年,第6期。
    [367]方克立:《中国哲学中的体用范畴》,《中国社会科学》,1984年第5期。
    [368]丁伟志:《“中体西用”论在洋务运动时期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
    [369]李素平:《<海国图志>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370]丁伟志:《“中体西用”论在洋务运动时期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4、学位论文:
    [1]刘薇:《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兵工企业》,武汉大学,导师陈锋,2010年,博士。
    [2]祝伊湄:《张之洞诗学及诗歌创作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导师刘永翔,2010年,博士。
    [3]刘士义:《张之洞散文研究》,兰州大学,导师宁俊红,2010年,硕士。
    [4]曹良海:《张之洞行政思想研究》,汕头大学,导师范耀登,2010年,硕士。
    [5]任晓兰:《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南开大学,导师孙晓春,2009年,博士。
    [6]焦丽娜:《论清末立宪中官制改革的两种主张》,吉林大学,导师刘会军,2009年,硕士。
    [7]白雁钊:《张佩纶与张之洞比较论》,河北师范大学,导师董丛林,2009年,硕士。
    [8]石文玉:《儒学道统与晚清社会制度变革》,吉林大学,导师宝成关,2008年,博士。
    [9]杨宏伟:《张之洞的西学态度及其演变研究》,河北师范大学,导师吴宝晓,2008年,硕士。
    [10]夏秀华:《张之洞其人其诗》,苏州大学,导师马亚中,2007年,硕士。
    [11]高攀:《张之洞”中体西用”法律思想述评》,山东大学,导师马建红,2007年,硕士。
    [12]喻艳:《张之洞的实业教育思想研究》,西南大学,导师巴登尼玛,2007年,硕士。
    [13]赵灵芝:《西方学科分类在中国的引入》,大连理工大学,导师李文潮,2007年,硕士。
    [14]刘超:《张之洞实业教育思想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导师唐国庆、夏金星,2007年,硕士。
    [15]任彬彤:《张之洞与清末留日教育》,河北大学,导师范铁权,2006年,硕士。
    [16]童绥宝:《张之洞与武汉教育近代化》,华中师范大学,导师黄华文,2006年,硕士。
    [17]陈伦兵:《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教育思想与实践初探》,华中师范大学,导师张全明,2006年,硕士。
    [18]曾带丽:《张之洞与晚清书院的改革及改制》,湖南大学,导师肖永明,2006年,硕士。
    [19]周娜:《“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河南大学,导师李申申、赵国权,2006年,硕士。
    [20]李成增:《张之洞近代教育模式研究》,西安理工大学,导师赵华朋,2006年,硕士。
    [21]段红智:《张之洞中西文化观研究》,河北大学,导师李振纲,2005年,硕士。
    [22]李建中:《论张之洞的农商思想及其实践》,河南大学,导师张九洲,2005年,硕士。
    [23]王珞霞:《浅探吴汝纶、张之洞的学术渊源与学制思想》,河北师范大学,导师刘虹,2005年,硕士。
    [24]王志龙:《一位儒臣的政治诉求》,安徽大学,导师吴春梅,2005年,硕士。
    [25]宁宁:《论张之洞外交思想》,安徽大学,导师汤奇学、周干,2005年,硕士。
    [26]敖福军:《试论张之洞的外交思想》,内蒙古大学,导师张凤翔,2005年,硕士。
    [27]朱海龙:《张之洞与癸卯学制》,华南师范大学,导师黄明喜,2004年,硕士。
    [28]李欣哲:《体制内的渐进式政治改革》,中国政法大学,导师杨阳,2004年,硕士。
    [29]秦博:《戊戌变法中的张之洞》,吉林大学,导师李书源,2004年,硕士。
    [30]把增强:《张之洞备荒赈灾思想与实践》,河北大学,导师黎仁凯,200年,硕士。
    [31]徐碧薇:《张之洞与晚清铁路》,华东师范大学,导师易惠莉,2004年,硕士。
    [32]鞠北平:《论张之洞与晚清国防建设》,河南大学,导师张九洲,2003年,硕士。
    [33]周孟雷:《张之洞与近代反洋教运动》,河南大学,导师张莲波,2003年,硕士。
    [34]王向英:《略论张之洞幕府》,河北大学,导师黎仁凯,2003年,硕士。
    [35]王姗萍:《张之洞与中国法律的近代转型》,河北大学,导师黎仁凯,2003年,硕士。
    [36]闭雄壮:《张之洞人才思想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导师朱从兵,2003年,硕士。
    [37]梁云:《张之洞与近代中国教育创新》,东北师范大学,导师胡赤军,2002年,硕士。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