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齐国陈氏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受国土面积扩大和周王室控制力减弱的影响,春秋早期出现了一次卿大夫立家的高潮,齐国陈氏家族就是在此期间壮大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异姓家族通过数代族人的努力,陈氏成功击败了国氏、高氏、栾氏、鲍氏等竞争对手,从一个小家族发展成取姜齐而代之的执政者。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齐国陈氏家族在春秋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
     文章共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旨趣,并对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归纳。
     第二部分是对陈氏家族缘起的探索。齐国陈氏家族源于有虞氏,具有悠久的历史。其先代祖先虞幕、虞舜等人在中国古史系统中是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本部分着重考察了虞幕、虞舜时期的有虞氏家族的发展,以及胡公满受封建立陈国的过程。对陈氏家族缘起的探讨是齐国陈氏家族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能使我们从整体上把握陈氏家族的发展轨迹。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的论述了陈氏家族在齐国的发展历程。先是陈完通过出色的个人素质获得了在齐国的立足之地,经过两代人的积累后,陈文子开始崭露头角,使陈氏家族参与到齐国高层政治斗争中,并从中获得实利。陈桓子则是陈氏家族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物。他以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超的政治手腕帮助陈氏家族在齐国快速扩张势力,并适时的战略收缩,巩固成果。此后的陈僖子、陈成子等人沿着前代祖先开辟出的道路一步步的将陈氏家族推向巅峰,实现了陈氏代齐。
     第四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总体梳理了陈氏发展的经过,并对陈氏得以代齐的原因进行了归纳总结,简要论述了陈氏代齐的意义及其对齐国后续发展的影响。
Influenced by land area expanded and controlling force decayed of zhou dynasty,In early of Chunqiu Period,lots of high officials started constitute their own forces, achieve feod from seigneurs.This wave overspreaded the whole world. Chen family was growing up in this period in Qi State.As a family which had different surname with the seigneur,by generations of efforts,Chen family successfully born down all oppositions,such as Guo family,Gao family,Luan family,Bao family, developed into a powerful family which can replace former seigneur of Qi state.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combing the developed process of Chen family in Qi state.
     The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part, mainly elucida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opic. And also summarizing former related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e second part is to explore the origin of Chen family. Chen family comes from You-yu clan,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Their ancestors,such as Yumu,Yushun,are so important figures that should not be neglected in chinese ancient system.In this part,we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You-yu clan in the period of Yumu Yshun.And we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hen state. the discussion of Chen family's origin is indispensable constituent part of Chen family investigate,which can make us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hen family's development track.
     The third part is the main body part, specific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Chen family in Qi state. First,Chen-wan obtained the foothold by outstanding personal qualities.Then,Chen-wen-zi cut a figure.At this generation, Chen family involved in the high-level political struggle of Qi state,gainning benefit. ChenHuanZi is the key figure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en family.He has a keen political sense and superb statesmanship,which help Chen family rapid expansion ang timely strategic contraction. Following the footmarks of predecessors,step by step,Chen family was climaxed by Chen-xi-zi,Chen-chen-zi.Chen family take the Jiang family's space as the imperator of Qi state.
     The fourth part is to summarizing full text. Combed the development of Chen family, summarized the reasons of Chen family's development, briefly discuss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ubstitution and influence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Qi state.
引文
①参见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②参见许卓云:《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动》,收入邢义田、林丽月主编《社会变迁——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41--43页。
    ①《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②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中华书局,2006年,第90-94页,第298--299页。
    ①王阁森、唐致卿:《齐国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②李玉洁:《齐国史》,新华出版社,2007年。
    ③路英勇:《田齐的建立》,《管子学刊》,1995年第1期。
    ④陈秋祥:《孙武七世祖田敬仲完——孙武世系考述之二》,《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⑤赵世超:《论春秋时代的齐国贵族及“田氏代齐”的性质》,《先秦史论文集(人文杂志专刊)》,1982年5月。
    ⑥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⑦杨宽:《试论西周春秋间的宗法制度和贵族组织》,载于《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版。
    ⑧参见金景芳:《论宗法制度》,载于《古史论集》,齐鲁书社,1981年版;陈恩林:《关于周代宗法制度中君统与宗统的关系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程有为:《西周宗法制度的几个问题》,《河南师大学报》1981年第1期;吴浩坤:《西周和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的几个问题》,《复旦学报》1984年第1期;刘家和:《宗法辨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梁颖:《关于西周春秋时代宗统与君统关系的探讨》, 《史学集刊》1989年第1期;李向平:《西周春秋时期士阶层宗法制度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5期。
    ①王兰仲:《试论春秋时代宗法制与君主专制的关系》,《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1期。
    ②田昌五的《中国历史体系新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5年。
    ③沈长云等《赵国史稿》,中华书局,2000年。
    ④白国红:《春秋晋国赵氏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
    ⑤杜正胜:《传统家族试论》,收入黄宽重、刘增贵主编《家族与社会——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1-87页。
    ⑥许卓云:《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动》,收入邢义田、林丽月主编《社会变迁——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第41-43页。
    ⑦孙曜:《春秋时代的世族》,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版。
    ⑧段志洪:《周代卿大夫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印行,1994年版。
    ①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②晁福林:《论周代卿权》,《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③钱宗范:《西周春秋时代的世禄世官制度及其破坏》,《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
    ④童书业:《春秋史》,中华书局,2006年。
    ⑤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⑧《马王堆汉墓帛书·春秋事语》,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①[西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杰正义:《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31页。
    ②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昭公八年,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
    ③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56页。
    ④《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32页。
    ⑤[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卷十六《离娄下》,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第537页。
    ⑥魏嵩山:《舜帝生地诸冯、姚墟地望分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第101-102页。
    ⑦何宁撰:《淮南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卷《原道训》,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6页。
    ①《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33页。
    ②《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33页。
    ③《左传》昭公八年有“自幕至于瞽瞍”的字句;徐元诰撰,王树民、沈长云点校:《国语集解》第四《鲁语上》“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条:“幕,能帅颛顼者也,有虞氏报焉”(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第160页)则虞幕为确为舜的祖先无疑,《国语》、《世本》解释中以幕为虞舜后代虞思的说法不正确。虞幕听风见《国语》第十六《郑语》“桓公为司徒”条(第466页)。
    ④关于舜父是听风者的论述,详见何光岳:《东夷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38页
    ⑤《史记》卷二十四《乐书》:“昔者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第1197页)
    ⑥文献中有大量关于有虞氏与风的记载和传说,足见凤已经成为有虞氏的代表和象征。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卷十《大荒南经》载舜时“爰有歌舞之鸟,鸾鸟自歌,凤鸟自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71页);[清]孙星衍撰,陈抗、盛东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二《皋陶谟下》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30页):[梁]沈约撰:《宋书》卷二十七《符瑞上》载:“(舜)及即帝位,蓂荚生于阶,凤凰巢于庭”(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762页);f东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卷一《虞舜》则载:“舜葬苍梧之野,有鸟如雀,自丹州而来,吐五色之气,氤氲如云,名日凭霄雀,能群飞衔土成丘坟。此鸟能反形变色,集于峻林之上,在木则为禽,行地则为兽,变化无常。”(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28页)
    ⑦《左传》昭公十七年。
    ①朱芳圃遗著、王珍整理:《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52-54页。
    ②《左传》昭公十七年:“太昊氏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
    ③《国语集解》第四《鲁语上》“海鸟曰爱居,止于鲁东门之外”条:“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项,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第159页)《礼记》卷二十三《祭法》与之记载略有出入,曰:“有虞氏禘黄帝而郊喾,祖颛顼而宗尧;夏后氏亦禘黄帝而郊鲧,祖颛顼而宗禹;殷人禘喾而郊冥,祖契而宗汤:周人褅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清]朱彬撰、饶钦农点校:《礼记训纂》卷二十三《祭法》,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第690页)然细考之,两者并无区别,帝喾即帝舜,郭沫若、杨宽等均有提及。见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收入吕思勉、童书业编著:《古史辩》(第七册上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232-238页;郭沫若:《青铜时代》,收入郭沫若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编:《郭沫若全集》(历史编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325-327页。
    ④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97页。
    ⑤《山海经》卷九《大荒东经》有“少昊孺帝颛顼”的记载(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第338页)。
    ⑥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86页。
    ⑦《国语集解》第四《鲁语上》“海鸟曰爰居,止于鲁东门之外”条:“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第159页)
    ①朱芳圃遗著、王珍整理:《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中州书画社,1982年,第53页:何光岳:《东夷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34-137页。
    ②[清]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卷七《帝系》,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126页;【宋]《路史》卷四十四《吕梁碑》载:“舜祖幕,幕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乔牛,乔牛生瞽叟,瞽叟产舜。”
    ③何光岳:《东夷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36页。
    ④《国语》第十六《郑语》“桓公为司徒”条(第466页)。
    ⑤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年,第77-85页。
    ⑥《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33-34页。
    ①[周]尸佼撰、[清]汪继培辑:《尸子》卷下《散见诸书文汇集》,载入《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374-375页。
    ②田昌五:《华夏文明的起源》,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年,第106-110页。
    ③见《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载:“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此十六族者,世济其美,不陨其名。至於尧,尧未能举。”(第35页)
    ④《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20页。
    ⑤《左传》文公十八年载:“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德,丑类恶物,顽嚣不友,是与比周,天下之民谓之浑敦。少嗥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崇饰恶言,靖谮庸回,服谗蒐慝,以诬盛德,天下之民谓之穷奇。颛顼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很明德,以乱天常,天下之民谓之檮杌。此三族也,世济其凶,增其恶名,以至于尧,尧不能去。’
    ⑥《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38-43页。
    ⑦《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载舜时的早期国家形貌曰“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第43页)
    ⑧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43页。
    ⑨[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卷二十《恃君览·召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369页。
    ①[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卷十九《五蠹》,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445页。
    ②《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一《尧典下》载:“窜三苗于三危”(第56页);《史记》卷一《五帝本纪》载:“分北三苗”(第39页)。
    ③《吕氏春秋新校释》卷二十《恃君览·召类》载曰:“舜却苗民,更易其俗。”(第1369页)
    ④何光岳:《东夷源流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99-209页。
    ⑤《左传》庄公十三年、昭公三年、昭公八年。
    ①《史记》卷三十六《陈杞世家》,第1575、1576、1581、1582页。
    ②对于舜妫、姚二姓的问题有两姓兼信者,如郑樵;有前姚后妫者,如孔颖达等;还有田昌五的姚主妫次说,何光岳的由妫改姚说等。众说纷纭,难以定论,故暂从《史记》之说。
    ③《史记》卷一《五帝本纪》司马贞索隐曰:“商均封虞,在梁国,今虞城县也。”(第45页)
    ④《左传》哀公元年。
    ⑤陈国为妫姓在目前的众多陈国青铜器铭文上有诸多例证。如“陈侯作王妫媵”簋(临潼县文化馆:《陕西临潼发现武王征商簋》,《文物》1977年第6期);“陈侯作王仲妫”簋(见《善斋吉金录》,转引自徐少华:《陈国铜器及其历史地理与文化综论》,《江汉考古》1995年第2期);陈子匝(罗振玉编:《三代吉金文存》,北京:中华书局,第1817页)陈侯壶(徐中舒主编、四川大学历史研究所编:《殷周金文辑录》,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433页)。
    ⑥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第193页。
    ⑦《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2515页。
    ①《尚书》中有不少这种记载。如《尚书今古文注疏》卷十八《召诰》中的“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天既遐终大邦殷之命”(第395、396页),卷十四《大诰》载:“天休于宁王,兴我小邦周”(第348页),卷二十《多士》载:“非我小国敢弋殷命”(第425页)。
    ②《左传》宣公十五年。
    ③《左传》桓公十一年。
    ④《史记》卷四《周本纪》,第126-127页。
    ⑤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李学勤审定:《逸周书汇校集注》卷四《世俘》载:“侯来命伐靡集于陈”(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446页)。
    ①《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②《逸周书汇校集注》卷四《世俘》,第456页。
    ③《国语集解》第五《鲁语下》“仲尼在陈”条,第204页。
    ④雁侠:《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62-169页。
    ①《左传》桓公二年。
    ②白国红:《春秋晋国赵氏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4页。
    ③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卷五《非攻中》,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203页。
    ④《左传》隐公六年:“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
    ⑤顾得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165-171页。
    ⑥《左传》宣公十二年。
    ⑦《墨子校注》卷五《非攻中》,第203页。
    ⑧齐灭纪、郕、谭、遂、阳、莱等地见《左传》庄公四年,八年,十年,十三年,闽公二年。
    ⑨f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卷二《有度》,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31页。荀子,国语也有类似说法,[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卷三《仲尼篇》:“诈邾袭莒,并国三十五”(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106页)《国语集解》第六《齐语》“桓公曰,吾欲南伐,何主”条:“一战帅服三十一国”(第233页)。
    ①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87页。
    ②《国语集解》第六《齐语》“桓公自莒反于齐”条,“正月之朝,乡长复事”条,第215-238页。对于《国语·齐语》中所记载的管仲改革齐国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当为战国学者假托之文,故不录其内容。详见臧知非:《齐国行政制度考源——兼谈<国语·齐语>的相关问题》,《文史哲》1995年第4期,第48-53页。
    ③[清]秦嘉谟辑补:《世本辑补》卷六:“广韵二十五德云。国氏太公之后”,“高氏出于齐文公”(第151、152页)收入[东汉]宋衷注、[青]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
    ④《左传》僖公十二年。
    ⑤《礼记训纂》卷五《王制》,第170页。
    ①《左传》昭公十三年。
    ②《国语集解》第六《齐语》“桓公曰,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条,第224页。
    ③蔡峰:《国人的属性及其活动对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第117-120页。
    ④关于国人的含义属性,笔者认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郭沫若、徐中舒、童书业的观点.参见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第287页;徐中舒:《先秦史论稿》,成都:巴蜀书社,1992年,第107页;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0-132页。
    ①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0-121页。
    ②王阁森、唐致卿主编:《齐国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87-308页。
    ③《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1480页。
    ④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卷一《乘马》,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88页;《管子校注》卷八《小匡》,第402页。
    ⑤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16页。
    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鲁昭公十年,鲁哀公六年。
    ⑦《史记》卷三十六《陈杞世家》,第1578页。
    ①《国语集解》第六《齐语》“桓公曰,吾欲从事与诸侯,其可乎”条,第229-230页。
    ②《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1487页。
    ③[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卷三,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00页。
    ④《左传》庄公二十二年载陈完辞卿曰:“羁旅之臣,幸若获宥,及于宽政.赦其不闲于教训而免于罪戾,弛于负担,君之惠也,所获多矣。敢辱高位,以速官谤。请以死告。《诗》云:‘翘翘车乘,招我以弓,岂不欲往,畏我友朋。’”,其后,齐桓公至陈完家饮酒,“公日:‘以火继之。’辞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不敢。’”
    ①《左传》庄公十五年。
    ②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春秋史(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4-165页。
    ③《左传》庄公十四年,庄公十五年,庄公十六年,庄公十九年。
    ④《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①《左传》宣公十年。
    ①《左传》成公十七年。
    ②《左传》成公十七年。
    ③《左传》成公十七年。
    ④《左传》成公十八年。
    ⑤《左传》鲁成公十七年:“齐侯使崔杼为大夫,使庆克佐之”。齐灵公八年以前的历次会盟,齐国使者大概均为国、高。自灵公八年后,鲁成公十八年,鲁襄公元年、二年的两次会盟的与会者变成崔杼,则崔地位可见。可参见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92页。
    ⑥《左传》襄公十九年。
    ⑦《左传》襄公八年。
    ⑧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春秋史(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26页。
    ①《左传》成公九年。
    ②《左传》成公十年。
    ③《左传》成公十一年。
    ④《左传》成公十二年。
    ⑤此前学者曾有一种观点认为鲁成公十二年的会盟并不能认为是国际性的弭兵会盟,第一次弭兵之会是不成立的,不过从其会盟国家的影响力和盟会誓词的“国际化”倾向来看,第一次弭兵之会应该是存在的,标志就是鲁成公十二年的诸侯会盟。详见杨升南:《春秋时期的第一次“弭兵盟会”考——兼论对“弭兵”盟会的评价》,《史学月刊》1981年第6期。
    ⑥《国语集解》第八《晋语二》“反自稷桑”条,第281页。
    ⑦《左传》昭公三年载叔向语,曰:“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口不悛,以乐慆忧。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
    ⑧《左传》襄公十一年。
    ⑨晁福林:《论周代卿权》,《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①《左传》襄公六年载:“陈无宇献莱宗器于襄宫”。
    ②从《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开始,至鲁襄公二十八年止,除了鲁襄公二十六年外,每年都有对陈文子的记载,其活跃程度可见一斑。
    ③《左传》襄公二十三。
    ④《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⑤程树德撰,陈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新编诸子集成)卷十《公冶下》,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335页。
    ①《论语集释》卷十《公冶下》,第331页。
    ②《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③《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④《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⑤《左传》襄公二十八载曰:“公膳,日双鸡。饔人窃更之以鹜。御者知之,则去其肉而以其洎馈。子雅、子尾怒。”
    ⑥《左传》襄公二十八,鲁昭公四年。
    ⑦两姓均出于齐惠公,子雅父为公子栾坚,子尾父为公子高祁,其后因以为氏。《世本辑补》卷六:“惠公生公子栾坚,栾坚生子雅灶,灶生子旗施”,“惠公生公子高祁,高祁生子尾虿,虿生子良疆”(第153页)。
    ①《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①《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②《左传》襄公六年。
    ③《史记》卷四十六《田仲敬完世家》,1881页。
    ④《左传》襄公十年。
    ⑤《左传》襄公元年、鲁襄公二年。
    ⑥《左传》襄公十八年。
    ⑦《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⑧《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①《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②《左传》襄公二十七、鲁襄公二十八年。
    ①《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②《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④《左传》昭公八年。
    ⑤孙曜:《春秋时代之世族》,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第35页。
    ①《左传》昭公八年。
    ②《左传》昭公十年。
    ③王阁森、唐致卿主编:《齐国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64页。
    ④对于“遭子良醉而骋”有两种解释,杜预认为:“欲及子良醉,而告鲍文子。”则断句应为“遭子良醉,而骋”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在拜访鲍国时碰到了喝醉的子良。本文采用后一种说法。
    ⑤《左传》昭公十年。
    ⑥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第1049页。
    ①《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载庄公元年:“晋闻齐乱,伐齐,至高唐”(1500页);《左传》哀公十年:晋赵鞅伐齐,“取犁及辕,毁高唐之郭,侵及赖而还。”
    ②钱林书:《战国齐五都考》,收入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编:《历史地理》(第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15页。
    ③《左传》庄公二十八年“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日邑。”
    ④关于春秋时期高唐的驻兵问题史料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从战国时高唐被列为齐五都之一的情况看来,其在春秋时期必为军事重镇。详见钱林书《战国齐五都考》。
    ⑤《左传》昭公十年。
    ①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58页。
    ②《左传》昭公十年。
    ③《左传》昭公三年。
    ④《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①《左传》昭公十年。
    ②《左传》昭公八年。
    ③《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鲁昭公五年。
    ④《左传》昭公三年。
    ①《左传》昭公二十年。
    ②《左传》昭公三年。
    ③《左传》昭公十二年。
    ④《左传》昭公十六年。
    ⑤《左传》昭公十九年、鲁昭公二十二年。
    ⑥《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⑦《左传》定公七年,鲁定公九年。
    ⑧《左传》定公十年。
    ①《左传》定公十四年,鲁哀公元年,鲁哀公二年,鲁哀公三年,鲁哀公四年。
    ②《左传》襄公六年。
    ③《左传》定公九年。
    ①《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第2134页。
    ②吴则虞撰:《晏子春秋》(新编诸子集成)卷五《内篇杂上》“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条,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04页。
    ③《左传》昭公三年。
    ④《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⑤《左传》昭公十年。
    ⑥[西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第二十九《哀公上》杜预注曰:“孺子,荼也。景公尝衔绳为牛,使荼牵之,荼顿地,故折其齿。”(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744页)
    ①《左传》哀公五年。
    ②《晏子春秋》(新编诸子集成)卷一《内篇谏上》“景公欲废适子阳生而立荼晏子谏”条,第38-39页。
    ③《左传》哀公五年。
    ④《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十七,收入[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348页。
    ①《左传》哀公六年。
    ②《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二十七载曰:“景公谓陈乞曰:‘吾欲立舍何如?’陈乞曰:‘所乐乎为君者,欲立之则立之,不欲立则不立。君如欲立之,则臣请立之。’阳生谓陈乞曰:‘吾闻子盖将不欲立我也。’陈乞曰:‘夫千乘之主,将废正而立不正,必杀正者。吾不立子者,所以生子者也,走矣!’与之玉节而走之。”(第2348页)
    ③《左传》哀公六年。
    ④《左传》哀公六年。
    ①《左传》哀公十年。
    ②《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1883页。
    ③《晏子春秋》(新编诸子集成)卷一《内篇谏上》“景公欲废适子阳生而立荼晏子谏”条,第39页。
    ④《左传》哀公八年。
    ⑤《左传》哀公六年。
    ①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春秋史(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57页。
    ②《国语》第十九《吴语》“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条:“吴王夫差乃告诸大夫曰:‘孤将有大志于齐,吾将许越成,而无拂吾虑。若越既改,吾又何求?若其不改,反行,吾振旅焉。’”(第536-537页);《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也有:“吴王夫差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1471页)可见吴欲伐齐久矣。
    ③《左传》哀公十一年。
    ④《世本辑补》卷六,第152、153页。
    ⑤《左传》哀公十年。
    ⑥《春秋左传集解》第二十九《哀公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738页。
    ⑦《左传》哀公十一年。
    ①《左传》哀公六年。
    ①《左传》哀公十年。
    ②《左传》哀公十一年。
    ③此是据《左传》哀公十一年文,《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与此有异,曰:“虏齐高、国以归。”(1743页)
    ④《左传》哀公十四年。
    ⑤此事见《左传》哀公十一年。
    ①《左传》哀公六年。
    ②《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田常成子与监止俱为左右相,相简公。”(1883页)
    ③《春秋左传集解》第二十九《哀公上》杜预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776页。
    ④《左传》哀公十四年。
    ①《左传》哀公十四年。
    ②《左传》哀公十四年。
    ③《左传》哀公十四年。
    ①《左传》哀公十四年。
    ②《春秋左传集解》第三十《哀公下》杜预注:“豹亦陈氏族。”(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800页)
    ③据《左传》哀公六年所载,阚止当为公子阳生家臣,并且长期与简公在鲁,在齐国内部的势力应当有限。而且从其攻闱与大门均不胜的情况看来,阚止之徒也的确不多。
    ①《左传》哀公十四年,哀公十五年。
    ②参见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春秋史(校订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257-258页。
    ③《左传》哀公十五年。
    ④《左传》哀公十五年。
    ⑤《左传》哀公十五年。
    ⑥《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1884页。
    ①《左传》哀公十七年。
    ②《左传》哀公十五年。
    ③《史记》卷四十六《陈仲敬完世家》,1884页。
    ④分见《左传》哀公二十三年、十七年、二十一年。
    ①《左传》哀公十五年:“子玉曰:‘然,吾受命矣,子使告我弟。’”
    ②《韩非子集解》卷二《二柄》,40页。
    ③《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1883页。
    ④《韩非子集解》卷十三《外储说右上》,312页。
    ⑤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26页。
    ⑥《春秋左传集解》第三十《哀公下》杜预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第1843页。
    ⑦《吕氏春秋新校释》卷四《孟夏纪·尊师》,第208页。
    ①《韩非子集解》卷三《十过》,73页。
    ②《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1884页。
    ③《史记》卷四十六《陈仲敬完世家》,1885页。
    ④《史记》卷四十六《陈仲敬完世家》,1885页。
    ⑤《史记》卷四十六《陈仲敬完世家》:“宣公四十三年,伐晋,毁黄城,围阳狐。明年,伐鲁、葛及安陵。”(1885页)
    ⑥《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司马贞索隐引《竹书纪年》:“齐宣公十五年,田庄子卒。明年,立田悼子。悼子卒,乃次立田和。”(第1886页)。方诗铭、王修龄校注:《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引雷学淇《考订竹书纪年》卷五论其“齐宣公十五年”实为“齐宣公四十五年”,从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99页)
    ⑦《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田太公相齐宣公。宣公四十八年,取鲁之郕。明年,宣公与郑人会西城。伐卫,取毌丘。”(第1886页)
    ⑧[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卷二十四引《竹书纪年》曰:“晋烈公十一年,田悼子卒,田布杀其大夫公孙孙,公孙会以廪丘叛于赵。田布围廪丘,翟角、赵孔屑、韩师救廪丘,及田布战于龙泽,田布败逋”。(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575页)晋烈公十一年即齐宣公五十一年、周威烈王二十一年。见《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载“《竹书》云:‘烈公十二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翟员伐齐,入长城’”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101-102页)。
    ⑨《吕氏春秋新校释》卷十五《慎大览·不广》,第925页。
    ①《水经注校证》卷二十六引《竹书纪年》曰:“晋烈公十二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及翟员伐齐,入长城。”(第629页)
    ②《吕氏春秋新校释》卷十五《慎大览·下贤》,第887页。
    ③《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伐鲁,取最”,“齐伐取襄陵”(第712、713页)。
    ④《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载言其为魏文侯(第1886页)。然而对魏文侯在位年限,《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言为三十八年,司马贞索隐引《竹书纪年》云为五十年(第1841页),说法不一,如依《史记》,则此会当为文侯,如依《竹书纪年》所载,则当为武侯。
    ①王阁森、唐致卿主编:《齐国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362-378页。
    ①关于陈公子完姓氏问题,《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载曰:“敬仲之如齐,以陈字为田氏。”(第1880页)田陈为同音之转,故由陈变田,当为可信之说,但太史公言陈公子完入齐后便以田为氏,恐未必见得。考之《左传》,对于陈公子完后裔,均冠之以“陈”,且春秋以前有以国名为氏的传统,则至少春秋以前,陈公子完家族当以陈为氏。改陈为田当为战国时事。详见韩玉德:《陈公子完世家姓氏流变考述》,《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②陈夷,《世本》作陈其夷,陈芒盈,《世本》作陈盈。《世本辑补》卷六载:“无宇生武子开、僖子乞。乞生子士、瓘、成子恒、昭子庄、简子齿、宣子其夷、穆子安、廪邱子意兹、芒子盈、惠子得。”(第154页)
    ③《春秋左传集解》第二十九《哀公上》曰:“僖子使子士之母养之”,杜注曰:“子士母,僖子妾。”(第1743页)
    1.[西晋]杜预:《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2.[清]顾栋高辑,吴树平、李解民点校:《春秋大事表》,中华书局1993年版。
    3.[清]惠栋:《惠氏春秋左传补注》,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4.[清]沈钦韩:《春秋左氏传补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5.[清]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版。
    6.[清]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9年版。
    7.徐元诰撰,王树民、沉长云点校:《国语集解[修订本]》,中华书局2002年版。
    8.[清]孙星衍撰,陈抗、盛东铃点校:《尚书今古文注疏》,中华书局1986年版。
    9.[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版。
    10.[清]王聘珍撰:《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年版。
    11.[西汉]刘向集录、范祥雍笺证、范邦瑾协校:《战国策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12.[汉]宋衷注、[清]秦嘉谟等辑:《世本八种》,中华书局2008年版。
    13.[西汉]司马迁、[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引、[唐]张守节正义:《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版。
    14.[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版。
    15.程树德撰,陈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90年版。
    16.[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17.[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88年版。
    18.[清]王先慎撰、钟哲点校:《韩非子集解》(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98年版。
    19.吴毓江撰、孙启治点校:《墨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93年版。
    20.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2004年版。
    21.吴则虞撰:《晏子春秋》(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62年版。
    22.[战国]吕不韦著、陈奇猷校释:《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23.何宁撰:《淮南子集释》(新编诸子集成),中华书局1998年版。
    24.[宋]郑樵撰:《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版。
    25.[清]马骕撰、王利器整理:《绎史》,中华书局2002年版。
    26.[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27.[清]孙诒让著,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
    28.[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王辉整理:《仪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29.[清]朱彬撰、饶钦农点校:《礼记训纂》,中华书局1995年版。
    30.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1.[东晋]王嘉撰、[梁]萧绮录、齐治平校注:《拾遗记》,中华书局1981年版。
    32.黄怀信、张懋镕、田旭东撰,李学勤审定:《逸周书汇校集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33.[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年版。
    34.方诗铭、王修龄校注:《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5.[北魏]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中华书局2007年版。
    36.[梁]沈约撰:《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1.孙曜:《春秋时代的世族》,上海中华书局1931年版。
    2.吕思勉:《先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3.吕思勉:《中国制度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
    4.张萌麟:《中国史纲(上古篇)》,三联书店1955年版。
    5.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第一编)》,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6.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第一册)》,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7.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上)》,福建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8.詹子庆:《先秦史》,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9.沈长云:《中国历史(先秦史)》,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顾颉刚:《史林杂识》(初编),中华书局1963年版。
    11.顾颉刚:《春秋三传及国语之综合研究》,巴蜀书社1988年版。
    12.李亚农:《西周与东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13.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年第二版。
    14.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春秋左传研究(校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5.童书业著、童教英校订:《春秋史(校订本)》,中华书局2006年版。
    16.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7.王阁森、唐致卿:《齐国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18.李玉洁:《齐国史》,新华出版社,2007年。
    19.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年版。
    20.杨宽:《战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1.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的几个问题》,中华书局1962年版。
    22.金景芳:《中国奴隶社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3.朱凤瀚:《商周家族形态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24.朱凤瀚、徐勇《先秦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5.李学勤:《东周与秦代文明》,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26.许倬云:《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流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7.黄宽重、刘增贵:《家族与社会——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28.邢义田、林丽月:《社会变迁——台湾学者中国史研究论丛》,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
    29.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0.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1.刘泽华:《先秦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32.谢维扬:《周代家庭形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3.赵伯雄:《周代国家形态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34.赵世超:《周代国野制度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5.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36.段志洪:《周代卿大夫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37.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38.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39.沈长云等:《赵国史稿》,中华书局2000年版。
    40.徐中舒:《先秦史论稿》,巴蜀书社1992年版。
    41.白国红:《春秋晋国赵氏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
    42.蔡锋:《春秋时期贵族社会生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43.印群:《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东周墓葬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44.朱芳圃遗著、王珍整理:《中国古代神话与史实》,中州书画社1982年版。
    45.何光岳:《东夷源流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6.田昌五:《华夏文明的起源》,新华出版社1993年版。
    47.雁侠:《中国早期姓氏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4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49.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两周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50.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编:《历史地理》(第五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1.《马王堆汉墓帛书·春秋事语》: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1.金景芳:《论中国奴隶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3期。
    2.詹子庆:《先秦士阶层的演变及其历史地位》,《史学月刊》1984年第6期。
    3.郝铁川:《论西周春秋的国家政体》,《史学月刊》1986年第6期。
    4.马雍:《中国姓氏制度的沿革》,载于《中国文化研究集刊2》,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
    5.张淑一:《周代天子诸侯、卿大夫阶层的姓氏特征》,《求是学刊》2000年第6期。
    6.陈恩林:《关于周代宗法制度中君统与宗统的关系问题》,《社会科学战线》1989年第2期。
    7.陈恩林、孙晓春:《关于周代宗法制度的两个问题》,《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第 6期。
    8.程有为:《西周宗法制度的几个问题》,《河南师大学报》1981年第1期。
    9.吴浩坤:《西周和春秋时代宗法制度的儿个问题》,《复旦学报》1984年第1期。
    10.刘家和:《宗法辨疑》,《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1期。
    11.梁颖:《关于西周春秋时代宗统与君统关系的探讨》,《史学集刊》1989年第1期。
    12.李向平:《西周春秋时期士阶层宗法制度研究》,《历史研究》1986年第5期。
    13.王兰仲:《试论春秋时代宗法制与君主专制的关系》,《中国史研究》1984年第1期。
    14.王兰仲:《春秋时代卿大夫封建领主性质简论》,《中国古代地主阶级研究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
    15.牛继清:《家臣与春秋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1995年第1期。
    16.邵维国:《周代家臣制述论》,《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3期。
    17.孙晓春:《春秋时期宗族组织的经济形态初探》,《史林》总二期,1986年2月。
    18.汤雄平:《关于春秋时代的“室”》,《史学月刊》1987年第6期。
    19.刘泽华:《从春秋战国封建主形成看政治的决定作用》,《历史研究》1986年第6期。
    20.晁福林:《论周代卿权》,《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6期。
    21.晃福林《论战国相权》《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5期。
    22.晃福林《试论战国相权的若干问题》《史学月刊》1999年第5期。
    23.晃福林《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5期。
    24.赵伯雄:《周代大夫阶层的历史发展》,《内蒙古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25.朱凤瀚:《关于春秋时期的新兴地主阶级》,《史学集刊》1986年第3期。
    26.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历史研究》1983年第3期。
    27.王恩田:《从鲁国的继承制度看嫡长制的形成》,《东岳论丛》1980年第3期。
    28.吕文郁:《春秋时代采邑制度的变革》,《学术月刊》1993年第9期。
    29.郝铁川:《论春秋官制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1期。
    30.杨善群:《论春秋战国间的世卿制》,《求是学刊》1988年第5期。
    31.魏嵩山:《舜帝生地诸冯、姚墟地望分析》,《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年第1期。
    31.钱宗范:《西周春秋时代的世禄世官制度及其破坏》,《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3期。
    32.晁福林:《春秋时期礼的发展与社会观念的变迁》,《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5期。
    33.周苏平:《春秋时期晋国政权的演变及其原因之分析》,《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2期。
    34.赵世超:《论春秋时代的齐国贵族及“田氏代齐”的性质》,《先秦史论文集(人文杂志专刊)》1982年5月。
    35.朱凤瀚:《关于春秋鲁三桓分公室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1984年第1期。
    36.韩玉德:《陈公子完世家姓氏流变考述》,《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4期。
    37.陈秋祥:《孙武七世祖田敬仲完——孙武世系考述之二》,《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
    38.林甘泉:《从出土文物看春秋战国间的社会变革》,《文物》1981年第5期。
    39.常建华:《二十世纪的中国宗族研究》,《历史研究》,1999年第5期。
    40.臧知非:《齐国行政制度考源——兼谈<国语·齐语>的相关问题》,《文史哲》1995年第4期。
    41.蔡峰:《国人的属性及其活动对春秋时期贵族政治的影响》,《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42.杨升南:《春秋时期的第一次“弭兵盟会”考——兼论对“弭兵”盟会的评价》,《史学月刊》1981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