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三一”义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三一”是道教义理中的重要概念,其内涵非常丰富,涵盖了道教教义教理中的宇宙论、修道论、治理论、神仙谱系、经教体系和哲学思辨等多个方面,在道教中运用极为广泛。“三一”概念源于《太平经》,《太平经》中已经具备“三一”的理论雏形。《道教义枢》将“三一”区分为旧义和新义,旧义主要包含了“从一到三”的宇宙生成论和由存思身体神发展起来的“存三守一”的存思之术,新义主要是借鉴大乘佛教般若学的中道观而进行的形上思辨,是道教哲学“道体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旧义到新义,是“三一”义发展过程中的重大转折,也标志着道教哲学在思辨领域的巨大突破。
     论文主要采用概念辨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三一”义的形成和逻辑发展进行了梳理,重点探讨了“三一”义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来源,分析了“三一”义发展变化的影响因素,尤其对“三一”义发生转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论文总结出“三一”义发展演变的一些基本特征,分析了“三一”义在道教史、道教思想史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绪言部分首先对“三一”义作出了界定,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将“三一”义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论文主要对广义的“三一”义为研究对象,包括:“一分为三”的思想方法;“从一到三”和“由三归一”的思维模式:“从一到三”主要体现在道教的宇宙生成论中,“由三归一”或“返本归根”主要和“存三守一”的存思道术相关;“非一非三”、“而一而三”的理论思辨,主要运用于“境智”、“体用”、“应寂”关系之上,涉及道体问题、道物关系、修道论等各个方面。
     第一章首先探讨了“三一”义传统的理论渊源。老庄哲学对“三一”义的影响是全面的,主要有表现在思想方法、思维模式以及宇宙论、修道论中的“三一”,并且新义也是依靠发挥老庄哲学而形成。黄老之学的影响主要在于宇宙生成论和修道论,尤其突出了修道论中“守一”之法的社会政治色彩。汉代元气论的宇宙观成为道教宇宙生成论的主要思想来源。汉代老学的两部著作——《老子指归》和《老子河上公章句》也影响了“存三守一”存思道术。
     第二章主要讨论“三一”义的形成,即《太平经》的“三一”义。主要包括了“一分为三”的思想方法、元气自然论基础上的宇宙论、存思身神之术、“守一”之法、重视“精气神”三宝等内容,“三一”义在宗旨上体现出“理身”和“治国”两个重要方面。《太平经》的“三一”义广泛吸收了传统的思想成果,但稍显杂糅。此外,早期道经《老子想尔注》还将“守一”理解为“守道诫”,扩大了“守一”之法的内涵。
     第三章主要论述了“三一”旧义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早期上清经、古《灵宝经》和天师道经典之中,包含了两个层面:一是宇宙生成论上突出“太始、太初、太素”三个阶段,并逐渐与道教的至上神结合,发展出神创的宇宙论;二是“存三守一”的存思道术越来越细致和发达,“三一”表现为“三一神”、“三丹田”、“三元宫”、“精气神”等。其中,神创宇宙论很可能间接受到婆罗门教“金卵说”的影响,存思道术中的身体神观念也和婆罗门教中的“我”非常相似。
     第四章首先介绍了“三一”旧义在南北朝的继续完善。《登真隐诀》使存思道术更加系统化;《九天生神章经》、《太上开天龙蹻经》和《三天内解经》三部道经在宇宙论上重视“玄、元、始”三气,并与天尊法体创世说结合,完善了宇宙论的“三一”义。这其中,受到了佛教的宇宙结构论和法身创世说的影响。其次论述了“三一”新义的发生与发展。《玄门大论·三一诀》记载了孟景翼、孟智周、宋文明、臧矜诸家的“三一”义,这些道教学者的“三一”义主要采用了重玄双遣的方法,并将“三一”义运用到“体用”、“境智”、“应迹”等范畴中。“三一”新义的出现,影响了道教的修道旨趣,主要体现在《升玄内教经》中对智慧升玄的追求。《道教义枢》对历史上的“三一”义进行了总结,以“三一”新义为核心,并给旧义保留了地盘。“三一”新旧义并存的现象,体现在隋末唐初以降的道教著作中。“三一”新义不仅借鉴了佛教般若中观的方法论,吸收了佛教天台、三论宗的理论成果,也可能受到婆罗门教哲学“梵我一如”理论的影响。
     结论部分首先分析了影响“三一”义发展演变尤其是由旧义向新义转变的具体原因。从道教自身看,主要是构建与完善宗教教义和教理的需要;从外部看,“三一”义的理论重心和发展方向受制于占统治地位的儒家意识形态、佛道关系以及六朝时期士族知识分子对理论思辨的兴趣。此外,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规定着“三一”义的理论高度,“三一”义始终突破不了一元论的思维模式。
     总的来看,“三一”义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以下的特征:理论内涵的融摄性、理论形态的思辨化倾向以及社会政治色彩的逐渐淡化。从这些特征中,我们可以发现道教之所以被施舟人喻为“中国文化基因库”的奥秘,也反映出六朝时期整个社会知识阶层对形上思辨领域的兴趣,还可以看出在儒家意识形态的强大压力之下,道教逐渐丧失在社会政治领域的话语权,退守到纯粹的个人修炼的领域。“三一”义对道教以及道教思想史意义重大,“三一”旧义使道教在教义教理上更加完备,宗教气质得以彰显。“三一”新义的出现,以一种全新的理论方法统一了教义教理,并且标志着道教在哲学思辨领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也使道教初步具备了与长于思辨的佛教对话的能力。“三一”新义不仅发展了道家哲学,同时对后来的隋唐道教哲学影响深远。“三一”新义中提出的许多新的概念、命题,以及新义提供的理论方法,在隋唐以降的道教哲学尤其是重玄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The notion of “Three-One”, with its broad connot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conceptin Taoist doctrines, which covers many aspects of the Taoist beliefs and doctrines, likeits cosmology, monasticism, theorization, pedigree of immortals, scholastic system, aswell as philosophical speculation, hence widely applied.
     The concept of “Three-One” first appeared in Scripture of Great Peace, where anearly theory had been shaped. Then An Interpretation of Taoist Doctrines split it into theold doctrine and the new one. The former mainly referred to cosmos forming theory,“from One to Three”, and the method of existence and meditation by “Keeping Threeand Sticking to One”, which, developed from the skills of brooding thoughts in fleshand spirit. The latter, an integral and significant part of the Taoist philosophy “Treatiseson Taoist Noumenon”, is a metaphysical meditation on the Midway View borrowedfrom the Study of Prajna of Mahayana, a Buddhist branch. The conversion from the oldto the new was a great tur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One” doctrine, representing aremarkable breakthrough of Taoist philosophy in terns of speculation.
     This thesis, by means of concept discrimination and historic analysis, tries to locatethe forming and logical development of “Three-One” doctrine, focuses on and discusses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the doctrine, and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d the processof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of it, especially that caused the conversion. Based on these,the thesis concludes some basic features during the development, with an analysis onthe significance of “Three-One” doctrine to the Taoist religion and Taoist thoughtshistory.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Three-One” doctrine is defined at the first step. Based onthe existing studies, this thesis defines it in its narrow sense and broad sense, the latter of which is the target of the research. It covers the following parts:
     The thinking method of “dividing One into Three”; The thinking pattern of “FromOne to Three” and “From Three to One”(wherein “From One to Three” is mainlyimplied in the cosmos forming theory; while “From Three back to One”, or “Back toRoot” is practically related to “Keeping Three and Sticking to One”, the thoughts onexistence and meditation);
     The theoretical speculation of “Not One nor Three” and “One or Three”, which arebasically applied in the relationship among “Objective Wisdom”,“Essence Function”and “Induction Stillness”, concerns issues like the essence of Taoism, the relationshipbetween Taoism and the material world, and monasticism, etc.
     The first chapter probes into the theoretical origin of “Three-One” doctrinetradition. Lao Zi philosophy and Zhuang Zi philosophy has a thorough impact on it,which can be found in thinking methods, thinking patterns, as well as cosmos formingtheory and monasticism. Moreover, the new doctrine gains its being by interpreting theirphilosophy. The impact from the learning of Emperor Huang and Lao Zi mainly consistsin cosmos forming theory and monasticism, and it lightens the social political aspect ofthe “Sticking to One” method in monasticism. The vitality theory during Han Dynasty(206BC-220AD) made the major source of the Taoist cosmos forming theory. Twobooks in Lao Zi study, An Introduction to Lao Zi, and Sir River’s Remarks on Lao Zi,also shaped the philosophy of existence and meditation to “Keeping Three and Stickingto One”.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how “Three-One” doctrine, that from The Scriptureof Great Peace, came into being. It includes the thinking method of “Dividing One intoThree”, Cosmos theory based on Vitality nature theory, techniques to brood thoughts inflesh and spirit, skills to “Sticking to One”, and importance of three treasures of“energy, breath, and spirit”. On its very purpose, the “Three to One” doctrine attachedgreat importance in “shaping one’s ego” and “ruling a society”. The doctrine in thisbook absorbed the elite of traditional thoughts, but in a mixture. Other than that, anearly Taoist book Xiang’er Annotation of Lao Zi, took “Sticking to One” as “Sticking to Taoist Commandments”, thu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notion is expanded.
     The third chapter first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ld domain of“Three-One” doctrine, mainly about the early classics as Shang Qin Scripture, theancient Ling Bao scripture, and The Grand Master’s Way. It covers two aspects. Thefirst is a projection of three stages of cosmos forming theory: the origin, the beginning,and the primitive. Then it gradually blended itself with the ultimate Taoist God, anddeveloped a theory that Taoist God created the cosmos. The second is the developmentof the Taoist technique in existence and meditation into a more advanced and moresubtle stage.“Three-One” became “Three-One God”,“Three Elixir Fields”,“ThreeMeta Palace”,“Energy Breath Spirit”, and so on. Among them, the “Taoist GodCreating Cosmos Theory” could be indirectly influenced by “Golden Egg Theory” fromBrahmanism.
     The starting part of the fourth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 of further improvement ofthe old “Three-One” doctrine during South-and-North Dynasty Period (420AD-589).The Secret Code to the Ultimate Truth made the Taoist techniques in existence andmeditation more systematic. The three Taoist books, Scripture of God from NinthHeavens, Scripture of Grand Dragon Breaking the Heaven, and Scripture of ThirdHeavens Interior Solution, attached significance on metaphysical air, original air andprimitive air. And the theory incorporated the belief of Taoist God Creating the World,therefore it perfected “Three-One” doctrine in cosmology. During the period, it wasaffected by the Buddhist cosmos structure and Buddha Creation Theory. The followingpart of this chapter describes the mak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Three-One”doctrine. In the book A Grand Argument of the Metaphysics Field: Three-One Codethere recorded various explanations of the doctrine by different schools represented byMeng Jingyi, Meng Zhizhou, Song Wenming, and Zang Jin, etc. These Taoist scholarsargued in a Double Metaphysical Way, and applied the doctrine into concepts ofObjective wisdom, essence-function, and induction-stillness. The appearance of the newdoctrine reshaped the purpose of monasticism, reflected in the pursuit of the elevationfrom wisdom into metaphysics demonstrated in from Scripture of Interior Learning of Elevation to Metaphysics. The book An Interpretation of Taoist Doctrines carried out aconclusion over “Three-One” doctrine history. It concentrated on the new doctrine butleft room for the old one. Trances of the co-existence of the old and new doctrine can befound in the Taoist works since the end of Sui Dynasty (581-618). The new doctrine notonly borrowed the methodology of Midway View from Prajna of Mahayana, and took inthe theoretical fruits of Tiantai Buddhist School and Three Doctrine Buddhist School,but also took the influence of the philosophical theory of “Brahma and Self as One”from Brahmanism.
     The conclusion part of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specific factors that cause the shift of“Three-One” doctrine during its development, especially the conversion from the olddoctrine to the new one. From the viewpoint of Taoist religion itself, the shift was tomeet the demand to build and perfect its religious beliefs and doctrines. From anexterior perspective, the theory focus and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ree-One”doctrine subjected to Confucius ideology in ruling position, Buddhist-Taoistrelationship, and the mainstream of the social opinions. Furthermore, the traditionalthinking method of “Heaven and Human as One” has foretold the theoretical height of“Three-One” doctrine, and the latter can never surpass the thinking pattern of monism.
     In general, during the forming and development of “Three-One” doctrine, it beganto tak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thespeculation-orientated patterns of theory and the shrinkage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color.By these features we are able to discover the secret why Taoism is called as “the genereservoir of Chinese culture” by Shi Zhouren, along with a demonstration of the stronginterest in metaphysical meditation from the intellectual circle during Six DynastyPeriod (229-589). We are able to detect as well how Taoism gradually lost its discoursepower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field under heavy pressure from Confucius ideology, andwithdrew into purely self-cultivation.“Three-One” doctrin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history of Taoist religion and Taoist Thoughts. The old doctrine perfected the religiousbelief and creed, strengthened its power; while the appearance of new doctrine unifiedthe believes and creeds with a totally new theory, and indicated a higher landmark in the philosophical meditation field, and empowered Taoism with initial ability to conversewith Buddhism whose advantage lies in argumentation. The new doctrine not onlydeveloped Taoist philosophy, but also cast long-lasting impact upon the religion in Suiand Tang Dynasty, since which, the new concepts and topics, as well as new theoriesproposed in the new doctrine, were further developed in the field of Taoist philosophyand Double Metaphysics.
引文
①该文是由预定刊登于福永光司编辑的《唐代的道教和佛教》上的《<道教义枢>和南北朝隋初唐的道教教义学》节选而成。
    ②[日]麦谷邦夫:《南北朝隋唐初道教教义学管窥》,载辛冠杰等编:《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85,第287页。
    ①卢国龙:《中国重玄学》,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第56页。
    ①强昱:《从魏晋玄学到初唐重玄学》,上海文化出版2002,第102页。
    ①有关老庄“道”论方面的研究主要有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徐梵澄:《老子臆解》(载氏著:《徐梵澄文集》,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高亨:《老子正诂》(载氏著:《高亨著作集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王夫之:《庄子解》(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64),王先谦、刘武:《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中华书局1987),张松如等著:《老庄论集》(齐鲁书社1987)等;黄老之学的相关研究主要有陈奇猷《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何宁:《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7),黎翔凤:《管子校注》(何运华整理,中华书局2004)等,汉代老学的相关研究主要有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王卡点校:《老子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等,成果众多,不能一一列举。
    ②如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为深入研究早期道经的“三一”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③主要有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
    ④比较重要的有[日]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李庆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施舟人:《<老子中经>初探》(载氏著:《中华文化基因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王家葵:《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
    ①卢国龙:《中国重玄学》,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第55页。
    ②胡孚琛主编:《中华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第444页。
    ①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
    ②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415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224页。
    ②古棣、周英著:《老子通·上部·老子校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第16页。
    ③胡孚琛、吕锡琛著:《道学通论》(修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63页。
    ④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第一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第63页。
    ①朱伯崑:《道家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形上学传统》,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9页。
    ②王德有:《严遵与王充、王弼、郭象之学源流》,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222-223页。王德有注意到了“道”和本体范畴的差异,因此用“本因”名之。
    ③周立升:《<易><老>相通论》,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228页。
    ①转引自俞孟宣:《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20页。
    ②俞孟宣:《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27页。
    ③张岱年:《论老子在哲学史上的地位》,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80、81页。
    ④俞孟宣:《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第88页。
    ①冯契、张岱年、杜维明等:《中国哲学范畴集》,人民出版社1985,第130页。
    ②这四类解释内部也存在着区别和分歧,详说见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77-83页。
    ③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85页。
    ④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85-86页。
    ⑤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86页。
    ①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136页。
    ④朱伯崑:《老庄哲学中有无范畴的再检讨——兼评冯友兰先生的有无观》,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134页。
    ⑤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第65页。
    ⑥朱伯崑:《老庄哲学中有无范畴的再检讨——兼评冯友兰先生的有无观》,载《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136页。
    ①[日]金谷治:《“无”思想之展开——从老子到王弼》,载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91页。
    ①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第15页。
    ②胡孚琛、吕锡琛著:《道学通论》(修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47页。
    ③陈赟反对自然—物理学的阐释,认为其误区在于一、将道生万物作了以元气为中介的生成论解释,二是将道作了形而下的“混沌”的理解,并且断章取义地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象帝之先”等老子文本中对“道”的描述作为论据。作者认为《老子》中对“道”的这些描述是以譬喻形式出现的虚性言述,“老子借以表达的是,天地人物都内含着时空的规定,而道则在逻辑上先于时空,它与时空分属于不同的畛域。”还认为《淮南子·原道训》:“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对老子思想极具阐释性,“在这里道、一、万物处在同一平列层面的思想得到了强调,三者的出现并不是时间上的关系。……更主要的是,道在这里完全脱离了那种物化的理解,而是展开为‘一立而万物生’本身,……道在这里成了万物所由之路,在万物遵道而行的过程中,‘一’作为万物的统一性也就自然地呈现了。”(详见陈赟:《形而上学与此在世界的发生——老子“三一”思想的阐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第18页)
    ④徐梵澄:《老子臆解》,载氏著:《徐梵澄文集》(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280页。
    ⑤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6,第129页。
    ①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6,第131页。
    ②徐梵澄:《老子臆解》,载氏著:《徐梵澄文集》(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321页。
    ③关于《列子》是否为张湛伪作,学界尚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是张湛编纂而成的,抄录了先秦的一些材料,但大部分是魏晋时代的思想。”(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第130页)另一种观点认为“此书虽属伪书,而作伪者不是张湛,……此书伪作于张湛之前,张湛或者也是上当受骗者之一。”(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第3页)
    ①徐梵澄:《老子臆解》,载氏著:《徐梵澄文集》(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321页。
    ②徐梵澄:《老子臆解》,载氏著:《徐梵澄文集》(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297页。
    ③《大正藏》第50册,第442页上。
    ④徐梵澄:《老子臆解》,载氏著:《徐梵澄文集》(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321-322页。
    ①高亨:《老子正诂》,载氏著:《高亨著作集林》(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第135页。
    ②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439页。
    ③牟宗三和傅伟勋的观点比较特别,刘笑敢对他们的观点有详细的分析和评价,其结论是:“一方面我们不必把道生万物的过程具体化为某种阴阳之气或天地的产生过程,另一方面也不应该把它归结为牟氏的主观境界的观照或傅氏的完全没有生成关系的抽象在先。”(氏著:《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442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344页。
    ②载戴君仁:《谈易》,台湾:开明书店1976。
    ③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第263页。
    ④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第35页。
    ①徐梵澄:《老子臆解》,载氏著:《徐梵澄文集》(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第294页。
    ②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第39页。
    ③高亨:《老子正诂》,载氏著:《高亨著作集林》(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第126页。
    ④高亨:《老子正诂》,载氏著:《高亨著作集林》(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第58页。
    ⑤高亨:《老子注释》,载氏著:《高亨著作集林》(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第271页。
    ①钱穆、牟宗三认为《庄子》成书早于《老子》,日本学者池田久之认为《庄子·齐物论》是比老子更早的思想家们的作品,应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参见池田知久:《庄子》上下卷,日本学习研究社1983、1986年版)
    ②讨论《庄子》诸篇作者的研究很多,如苏轼《庄子祠堂记》怀疑《盗跖》、《渔父》、《让王》、《说剑》四篇为伪作;黄震《黄氏日抄》认为《庄子》之书未必尽出于庄子;宋濂在《诸子辨》中有和苏轼一样的怀疑;当代学者冯友兰、任继愈、张德明、张恒寿、罗根泽等人都对《庄子》内篇或外篇、杂篇的思想作出了探讨。
    ③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第70页。
    ①《庄子》原文据郭庆藩撰:《庄子集释》本(王孝鱼点校,中华书局1961)
    ②陈鼓应:《庄子论“道”——兼评老庄道论之异同》,载张松如、陈鼓应、赵明等:《老庄论集》,齐鲁书社1987,第102页。
    ③王先谦、刘武:《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中华书局1987,第16页。
    ④王孝鱼点校:《庄子解》,中华书局1964,第18-19页。
    ⑤王先谦、刘武:《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中华书局1987,第19页。
    ①王孝鱼点校:《庄子解》,中华书局1964,第19页。
    ②宣颖:《南华经解》卷二,载龚鹏程、陈廖安主编:《中华续道藏·初辑》第15册,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9。
    ③钟泰:《庄子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第47页。
    ①王先谦、刘武:《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北京:中华书局1987,第20页。
    ①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221-222页。
    ②牟宗三:《才性与玄理》,载氏著:《牟宗三先生全集》2,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3,第205-206页。
    ③陈鼓应:《庄子论“道”——兼评老庄道论之异同》,载张松如、陈鼓应、赵明等:《老庄论集》,齐鲁书社1987,第90页。
    ①陈鼓应:《庄子论“道”——兼评老庄道论之异同》,载张松如、陈鼓应、赵明等:《老庄论集》,齐鲁书社1987,第94-95页。
    ②陈鼓应:《庄子论“道”——兼评老庄道论之异同》,载张松如、陈鼓应、赵明等:《老庄论集》,齐鲁书社1987,第94页。
    ③郭象注、成玄英疏《南华真经注疏》,中华书局1998,第242页。
    ④王孝鱼点校:《庄子解》,中华书局1964,第105页。
    ⑤黄焯汇校:《经典释文汇校》,中华书局2006,第754页上。
    ①钟泰:《庄子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第144页。
    ②黄淮信撰:《鶡冠子汇校集注》,中华书局2004,第255页。
    ③黄焯汇校:《经典释文汇校》,中华书局2006,第770页上。
    ④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南华真经注疏》,中华书局1998,第223页。
    ⑤黄暉撰:《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第472页。
    ⑥[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第951页。
    ⑦王世舜、王蒨:《庄子气论发微》,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102页。
    ①萧登福:《道教“守一”修持之法之源起及其演变》,《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1期,第2页。
    ①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第634页。
    ①陈奇猷著:《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259-260页。
    ②如钱宝琮:《太一考》(民国:《燕京学报》第十二期),程憬:《泰一考》(民国:中央大学《文史哲季刊》二卷一期),顾颉刚《三皇考》:(载氏著:《古史辨》第七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周勋初:《九歌新考》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③姜亮夫:《姜亮夫全集·楚辞学论文集》(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第300-301页。
    ④陈奇猷著:《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258-259页。
    ⑤陈奇猷著:《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174-175页。
    ①陈奇猷著:《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162页。
    ②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7,第37页。
    ③陈奇猷著:《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第162页。
    ④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991页。
    ⑤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60页。
    ①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2-4页。
    ②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991页。
    ③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58-59页。
    ④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992页。
    ①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244页。
    ②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1380页。
    ③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457页。
    ④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565页。
    ⑤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165-167页。
    ①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91-96页。
    ②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第316页。
    ③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第780页。
    ①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第937页。
    ②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第948页。
    ③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60页。
    ④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582-583页。
    ①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585-586页。
    ②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第515页。
    ③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第780页。
    ①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第945页。
    ②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第938-939页。
    ③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第759页。
    ④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第764页。
    ⑤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第767页。
    ⑥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第931页。
    ①《道藏》第21册,第7页上-中。
    ②《道藏》第21册,第394页下。
    ③《道藏》第21册,第19页下。
    ④《道藏》第21册,第56页下。
    ⑤《道藏》第21册,第106页上-中。
    ⑥《道藏》第21册,第371页中。
    ①卢光明、李申整理:《周易正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第340页。
    ②苏舆撰、钟哲点校:《春秋繁露义证》,中华书局1992,第362页。
    ③[汉]许慎撰、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第1页。
    ①黄晖著:《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第776页。
    ②黄晖著:《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第144页。
    ③彭铎校正:《潜夫论笺》,中华书局1979,第367页。
    ④见周立升:《<易><老>相通论》,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227-239页。
    ⑤一般认为,纬书起于西汉末年哀、平之际。李学勤根据清人的研究成果《纬书不起于哀平辨》,指出“成帝时已有整齐的六纬,同五经相提并论,足证纬书有更早的起源。近年发现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埋藏于文帝前期,有的内容已有与纬书相似之处。哀、平之际,不过是纬书的大盛而已。”([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序》,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第4页)
    ⑥[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0-11页。
    ①[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016页。
    ②[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第12页。
    ③[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第3215页。
    ①[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第3页上。
    ②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第421-422页。
    ③[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第2页下。
    ④[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第2页下。
    ⑤彭铎校正:《潜夫论笺》,中华书局1979,第365页。
    ⑥《列子》一书,多数学者证其为伪书,这里采杨伯峻之说,认为其位魏晋时代的伪书。(见杨伯峻:《列子著述年代考》,载氏著:《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
    ①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第5-8页。
    ②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辑佚》,中华书局1994,第161页。
    ③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辑佚》,中华书局1994,第155页。
    ①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17-18页。
    ②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18页。
    ③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65页。
    ④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41页。
    ⑤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15页。
    ⑥《道藏》第12册,第291页上。
    ①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9页。
    ②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9页。
    ③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17页。
    ④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辑佚》,中华书局1994,第122页。
    ⑤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3页。
    ⑥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辑佚》,中华书局1994,第128页。
    ①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辑佚》,中华书局1994,第128页。
    ②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辑佚》,中华书局1994,第143页。
    ③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112页。
    ④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23页。
    ⑤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49页。
    ⑥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50-51页。
    ①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42页。
    ②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53页。
    ③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110页。
    ④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110页。
    ①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99页。
    ②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105页。
    ③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120页。
    ④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79页。
    ①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82页。
    ②饶宗颐、汤一介及日本学者吉冈义丰均同意此说。另外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一是马叙伦的“王弼之后”说(马叙伦:《老子校诂》,中华书局1974)以及谷方的“魏晋葛洪时代”说(谷方:《<老子河上公章句>考证——兼论其与<抱朴子>的关系》,《中国哲学》(第七辑),三联书店1982);第二种是当今学者金春峰和黄钊的“西汉中前期”说(金春峰:《也谈<老子河上公章句>之时代及其与<抱朴子>之关系》,《中国哲学》(第九辑),三联书店1983;黄钊:《<<老子>河上公章句>成书时限考论》),《中州学刊》2001年第3期);第三种是日本学者楠山春树和小林正美的“成书于六朝”说(楠山春树:《老子传说研究》,东京:创文社1979;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但他们推论《章句》的原始注本仍是东汉末年的作品。
    ③王明:《老子河上公章句考》,北京大学出版部1948。
    ④黄焯汇校:《经典释文汇校》,中华书局2006,第719页。
    ⑤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461页。
    ⑥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8页。
    ⑦[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第2771页。
    ⑧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34页。
    ①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54页。
    ②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99页。
    ③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2页。
    ④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96页。
    ⑤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7页。
    ⑥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87页。
    ⑦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68-169页。
    ⑧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3页。
    ①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35页。
    ②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84页。
    ③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39页。
    ④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250页。
    ⑤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4页。
    ①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21页。
    ②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292页。
    ③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34页。
    ④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1页。
    ⑤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9页。
    ⑥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页。
    ⑦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46页。
    ⑧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39页。
    ⑨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207页。
    ⑩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279页。
    ①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231页。
    ②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54页。
    ③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1页。
    ④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21页。
    ⑤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8页。
    ⑥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41页。
    ⑦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62页。
    ⑧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86页。
    ①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279页。
    ②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34页。
    ①蒙文通:《古学甄微》,载氏著:《蒙文通文集》(第一卷),巴蜀书社1987,第315页。
    ②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17页。
    ③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89-90页。
    ④王明:《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108页。
    ⑤[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第1081页。
    ⑥《道藏》第24册,第814页下。
    ①陈撄宁:《太平经的前因与后果》,载氏著:《道教与养生》,华文出版社1989,第45页。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148页。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16页。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662页。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254页。
    ④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78页。
    ⑤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149页。
    ⑥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694页。
    ⑦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16页。
    ⑧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305页。
    ①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22页。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185页。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214页。
    ④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470页。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675-676页。
    ②王卡点校:《老子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34页。
    ③王卡点校:《老子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68-169页。
    ④王卡点校:《老子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34页。
    ⑤王卡点校:《老子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第134页。
    ⑥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12页。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88页。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289页。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289页。
    ④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23页。
    ⑤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289页。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222页。
    ②黄晖撰:《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第335页。
    ③戴明阳:《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第144页。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739页。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728页。
    ③胡孚琛认为“身国同构”是“道学”的基本特征之一,这种致思方式源于《老子》。“老子的‘道’,就是从人身中体验出来的,人身就是一个小天地、小宇宙,从人身中体验出来的自然规律必然也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大天地和自然界的大宇宙。因此说,道学是一种‘身国同构’的学说,道的原则既可以用于治身,也可用于治国,推而至于天下,故倡导天人同构,身国一理。”(胡孚琛、吕锡琛著:《道学通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第25-26页)这种“身国同构”论也可以看作是传统“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表现之一。
    ④牟钟鉴、胡孚琛、王葆玹:《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齐鲁书社1991,第347页。
    ⑤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第198-199页。
    ⑥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726页。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13页。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292页。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731页。
    ④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716页。
    ①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第938-939页。
    ②[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第1153页。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369页。
    ④胡道静等选辑:《道藏要籍选刊》(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682页。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第148-149页。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第392页。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148页。
    ④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第150页。
    ⑤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第217页。
    ⑥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第739页。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第150页。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第15页。
    ③牟钟鉴、胡孚琛、王葆玹:《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齐鲁书社1991,第353页。
    ④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12-13页。
    ⑤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258-259页。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60页。
    ②[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第2979页上。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309页。
    ④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699页。
    ⑤刘文典撰:《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89,第143页。
    ⑥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684页。
    ⑦胡道静等选辑:《道藏要籍选刊》(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第322页下-323页上。
    ①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一),中华书局2003,第406页。
    ②《正统道藏》第18册,第481页下。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18页。
    ④[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第207页。
    ⑤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12页。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14页。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292页。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27-28页。
    ④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743页。
    ⑤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743页。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743页。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743页。
    ③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16页。
    ④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716页。
    ⑤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722页。
    ①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12-13页。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60页。
    ③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第110页。
    ④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408页。
    ⑤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409-410页。
    ①汤用彤:《读<太平经>所见》,载《汤用彤全集》(第五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260页。
    ②汤用彤:《读<太平经>所见》,载《汤用彤全集》(第五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264页。
    ③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载《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82页。
    ④汤用彤:《读<太平经>所见》,载《汤用彤全集》(第五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268页。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载《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83页。
    ②汤一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道教》,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第289页。
    ③贺麟:《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第23页。
    ④蒙文通:《古学甄微》,载氏著:《蒙文通文集》(第一卷),巴蜀书社1987,第315页。
    ⑤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59页。
    ⑥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59页。
    ①李养正:《道家“守一”法非滥觞佛经义》,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134页。
    ②李养正:《道家“守一”法非滥觞佛经义》,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135页。
    ③李养正:《道家“守一”法非滥觞佛经义》,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136页。
    ④李养正:《<太平经>是否抄袭<四十二章经>议——读书随想之一》,《中国道教》1995年第1期,第21页
    ⑤国内学界对《四十二章经》的成书年代的考证,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胡适(《四十二章经考》,载《胡适论学近著》(第一集),上海书店1989)、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三章《四十二章经考证》,《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卷)第二章第三节《两汉之际佛教的输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为代表,他们坚持《四十二章经》为印土著作,且为汉代作品;另一种是以梁启超(《佛学研究十八篇·四十二章经辨伪》,中华书局1989)、陈垣(《关于<四十
    ①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第81页。
    ②参见徐明生:《承负与轮回——道佛二教果报理论的比较》,《江苏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2期。
    ③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载《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第84页。
    ①龙晦:《太平经注·序》,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第164页。
    ②一种观点认为,这些名辞本来就是《太平经》原创,如“《太平经》述教祖老子的神话式传记用了‘本起’一词。可是,讲佛陀传略的《本起经》的翻译皆在《太平经》成书以后,如汉灵帝、献帝时由康孟祥和竺大力译《修行本起经》、昙果和康孟祥译《中本起经》、三国吴支谦译《瑞应本起经》等。再如《太平经》出现‘三界’一词(‘超凌三界之外,游浪六合之中’),但从全书内容看,‘三界’应为天、地、人三者,而没有如佛教所说‘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意思。”(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第136页)笔者更倾向于王明的观点,由于《太平经钞》甲部晚出,并且其它篇章中也有后人孱入的内容,出现佛教的名辞是合情理的。
    ③王明:《论<太平经钞>甲部之伪》,载《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十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87,第384页。
    ④“闾丘方远是治守一行气之术的,现存《太平经圣君秘旨》里辑存守一之法甚多,这是可注意的一点。”(王明:《太平经合校·前言》,中华书局1997,第16页)
    ⑤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第136页。
    ①[日]镰田茂雄著:《简明中国佛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第20页。
    ②[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第1082页。
    ③关于《老子化胡经》的出世,一般认为是天师道祭酒王浮和佛教徒争论失败而造,是道教伪造经典以和佛教争地位的高下。而日本学者镰田茂雄提出了大胆的猜测,认为“老子变成释迦和老子教化释迦,也许都是为使中国社会接受佛教才提出的权宜之说,或者说,最初是佛教方面提出来的。”(氏著:《简明中国佛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第39页)联系当时佛教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影响来看,是很有可能的。
    ④《大正藏》第17册,第519页下。
    ⑤[汉]荀悦:《申鉴》,上海中华书局线装本。
    ①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第121页。
    ②《大正藏》第1册,第835页下。
    ③《大正藏》第15册,第452页下。
    ④《大正藏》第15册,第453页中。
    ⑤《大正藏》第17册,第714页中。
    ⑥《大正藏》第4册,第568页中。
    ①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第242页。
    ②《老子想尔注》的作者问题,尚有争论。国内学者基本上都认同《想尔注》是张氏天师道的经典,对老子作了人格化的神仙的理解,也将老子之道发挥为长生久视之道。分歧在于《想尔注》到底是张陵还是张鲁所作。日本学者大渊忍尔也认同《想尔注》为天师道一系的经典。而麦谷邦夫、楠山春树认为其为魏晋以后的作品。(参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135-136页)
    ①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4页。
    ②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第290页。
    ③马承玉《“想尔”释义——<老子想尔注>与<四十二章经>之关系》,《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4期,第137页。
    ④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12页。
    ①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6页。
    ②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7页。
    ③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16页。
    ④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18页。
    ⑤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19页。
    ⑥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25页。
    ⑦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29页。
    ⑧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46页。
    ①《道藏》第18册,第218页中。
    ②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298页。
    ③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23页。
    ④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21页。
    ①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19页。
    ②金春峰:《读<太平经>》,《齐鲁学刊》,1982年第3期,第28页。
    ③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89-90页。
    ①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37页。
    ②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44页。
    ③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第44页。
    ①姜生、汤伟侠主编:《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2002,第133页。
    ①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页181。
    ①[汉]牟融:《理惑论》,载《四部精要》(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4页上。
    ②[汉]牟融:《理惑论》,载《四部精要》(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3页下。
    ③[汉]牟融:《理惑论》,载《四部精要》(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7页中下。
    ④[汉]牟融:《理惑论》,载《四部精要》(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7页下。
    ①[汉]牟融:《理惑论》,载《四部精要》(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8页中。
    ②[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181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182页。
    ④[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126页。
    ⑤[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183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182页。
    ②[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183页。
    ③[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54页。
    ④[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77页。
    ①[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78页。
    ②戴明阳校注:《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第144页。
    ③戴明阳校注:《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第165-166页。
    ④戴明阳校注:《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第167页。
    ①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171页。
    ②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171页。
    ③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177页。
    ④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323页。
    ①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1页。
    ②刘韶军点校:《太玄集注》,中华书局1998,第212页。
    ①《道藏》第11册,第492页上。
    ②《道藏》第11册,第507页上。
    ③《道藏》第11册,第510页上。
    ④《道藏》第11册,第511页上。
    ⑤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第155页。
    ①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第159-160页。
    ②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第160页。
    ③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第194页。
    ④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第266页。
    ①《道藏》第21册,第692页中。
    ②《道藏》第20册,第126页下。
    ③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323页。
    ④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324页。
    ①李小光:《道教“真一”思想考》,《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第37页。
    ②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324页。
    ③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324-325页。
    ④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324页。
    ⑤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325页。
    ⑥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177页。
    ①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325页。
    ②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325页。
    ③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第325页。
    ④戴明阳:《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第156页。
    ⑤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第16页。
    ①姜生、汤伟侠主编:《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汉魏两晋卷),科学出版社2002,第137页。
    ②[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载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民国:商务印书馆1936,第1页。
    ③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第111-112页。
    ①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第1128页。
    ②《道藏》第34册,第462页下。
    ③《道藏》第34册,第463页上。
    ④《宋本艺文类聚》,中华书局上海毓辑所影印本,第2页。
    ⑤朱越利:《道藏分类解题》,华夏出版社1996,第56页。
    ①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第18页。
    ②[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第37页上。
    ③《道藏》第6册,第488页上。
    ④《道藏》第6册,第707页下。
    ⑤《道藏》第34册,第275页中。
    ①《道藏提要》认为该经“似出唐代”。(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第198页)
    ②段晴:《读薛克翘先生<中印文学比较研究>有感》,《南亚研究》2003年第2期,第92页。
    ③段晴:《读薛克翘先生<中印文学比较研究>有感》,《南亚研究》2003年第2期,第93页。
    ①温玉成亦有此论:“其中‘阐三教’者,就是在礼制建设中,把阐扬‘儒、佛、梵’三教定为国策。”(氏著:《读“南诏德化碑”小识》,载《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第1期)
    ②段立生:《婆罗门教在中国传播之新证》,《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第6期,第4页。
    ③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第21页。
    ④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第65页。
    ⑤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第130页。
    ⑥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载《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399页。
    ①见[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第四册)卷三十四《经籍三》,中华书局1973,第1019、1020、1026、1037、1047页。
    ②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上),中华书局2000,第188页。
    ③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第235页。
    ①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第241页。
    ②饶宗颐:《安荼论与吴晋间之宇宙观》,载氏著:《梵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61页。
    ③饶宗颐:《安荼论与吴晋间之宇宙观》,载氏著:《梵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75页。
    ④饶宗颐:《安荼论与吴晋间之宇宙观》,载氏著:《梵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第62页。
    ①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518页。
    ②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20页。
    ③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20页。
    ④《大正藏》第21册,第402页下。
    ①《大正藏》第32册,第158页中。
    ②《大正藏》第32册,第157页下-158页上。
    ③《宋本艺文类聚》,中华书局上海毓辑所影印本,第2页。
    ④《太平御览》卷一引《三五历记》云:“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溟涬始牙,濛鸿滋萌,岁在摄提,元气肇始,又曰清轻者上为天,重浊者下为地,冲和气者为人,故天地含精,万物化生。”([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第一册,中华书局1960,第1页上)《绎史》卷一引《五运历年记》云:“元气濛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乃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氓。”([清]马骕撰、王利器整理:《绎史》,中华书局2002,第2页)任昉《述异记》云:“昔盘古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梁]任昉著、王轶群校:《述异记》,民国《丛书集成初编》本,第1页)
    ①关于《枕中书》的作者存在争议,《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其为后人伪撰,学者石衍丰认为“《枕中书》(又名《元始上真众仙记》)是《真书》和《真记》两本书的拼合,《真书》部分即《枕中书》,《真记》部分即《元始上真众仙记》,《真记》非葛洪所作,是葛洪之后的人所撰;而《枕中书》出现的时间当在刘宋之前,旧本题作者是葛洪之说,不能轻易否定。”(石衍丰:《<枕中书>及其作者》,《宗教学研究》1986年00期,第
    49页)
    ②[清]马俊良辑:《龙威秘书》第一集第七册,第2页。
    ③《大正藏》第25册,第29页中-下。
    ④《大正藏》第52册,第486页下。
    ⑤《大正藏》第52册,第144页中。
    ①王明:《<黄庭经>考》,载氏著:《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335页。
    ②《道藏》第4册,第844页上。
    ①王明:《<黄庭经>考》,载氏著:《道家和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343、347、350页。
    ②陈国符著:《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63,第80页。
    ③[法]施舟人:《<老子中经>初探》,载《中华文化基因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108页。
    ④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第924页。
    ①《道藏》第27册,第146页中。
    ②《道藏》第27册,第144页中。
    ③《道藏》第27册,第152页上。
    ④《道藏》第27册,第154页中-下。
    ①[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187页。
    ②《正统道藏》第1册,第552页上。
    ③《正统道藏》第1册,第553页上。
    ①《道藏》第33册,第402页上。
    ②《道藏》第33册,第402页下。
    ③《道藏》第33册,第403页上。
    ④《道藏》第33册,第403页中。
    ⑤《道藏》第33册,第404页上。
    ①《道藏》第33册,第404页中。
    ②《道藏》第33册,第405页上。
    ③《道藏》第33册,第406页下。
    ④《道藏》第33册,第407页上。
    ⑤《道藏》第33册,第407页下。
    ⑥《道藏》第33册,第409页上。
    ①《道藏》第33册,第409页上-中。
    ②《道藏》第33册,第409页中。
    ③《道藏》第33册,第409页下。
    ④《道藏》第33册,第412页上。
    ⑤《道藏》第33册,第412页下。
    ⑥《道藏》第33册,第410页上。
    ⑦《道藏》第33册,第413页中。
    ①《道藏》第33册,第414页中。
    ②《道藏》第33册,第414页下。
    ③《道藏》第33册,第416页上。
    ④《道藏》第33册,第421页中。
    ①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第205页。
    ①王卡点校:《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载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四册,第82页下。
    ②王卡点校:《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载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四册,第61页上。
    ③王卡点校:《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载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四册,第61页中。
    ④王卡点校:《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载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四册,第82页下。
    ①王卡点校:《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载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四册,第62页下-63页上。
    ②王卡点校:《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载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四册,第62页中。
    ③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第200页。
    ①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第214页。
    ②[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第43页。
    ③黄心川:《中国密教的印度渊源》,载氏著:《东方佛教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65页。
    ④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第311-312页。
    ①[汉]牟融:《理惑论》,载《四部精要》(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5页中。
    ②《大正藏》第17册,第723页上。
    ③《大正藏》第3册,第51页中。
    ④如方立天在《慧远及其佛学》中就指出慧远的“法性”说受到《阿毗昙心论》的影响,并且指出慧远佛学体系中的一个根本的矛盾,即“一者强调法性是‘法真性’,一者则肯定法性是‘无性’。”(氏著:《慧远及其佛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第41页)这种矛盾实际上反映了慧远以本土文化为本位同后期接触到鸠摩罗什介绍的比较“正宗”的般若中观学之间的矛盾;姚卫群:《慧远的“神”与印度佛教中的“我”》
    (《中华文化论坛》1997年第4期)就讨论了慧远的“神”的观念和印度佛教尤其是部派佛教中各种变相的“我”的关系;夏金华:《说一切有部“实有”观念对慧远思想的影响》(《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指出慧远“法性实有”论主要受到小乘有部毗昙学和犊子部经典《三法度论》的影响。
    ⑤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第127页。
    ①《大正藏》第26册,第74页中。
    ②《大正藏》第32册,第316页中。
    ③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777页。
    ①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777页。
    ②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990页。
    ①“清整道教”所反对的道术主要有《魏书·释老志》所载寇谦之借太上老君之口所宣的“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代之以“礼度为首,而加以服食闭练。”从其内容看,主要是删除和世俗政权相冲突的道团的组织制度以及和儒家伦理相悖的内容。而实际上,这些内容并未绝迹,宣布这些改革,主要是为了调和道教与世俗政权以及儒家意识形态的矛盾,改善道教的负面形象。在后来的文献中,往往可见记载。如《老君音诵戒经》:“然房中求生之本,经契故有百余法,不在断禁之列。若夫妻乐法,但勤进问清正之师,按而行之,任意所好,传一法亦可足矣。”(《道藏》第18册,第216页下)《弘明集》卷八《辨惑论》:
    ①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第9页。
    ②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第5-6页。
    ③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第6页。
    ①《道藏》第33册,第408页中。
    ②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第7页。
    ③《道藏》第33册,第408页下。
    ④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第7页。
    ⑤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第223页。
    ⑥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第11页。
    ①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第13页。
    ②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第13-14页。
    ③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第14页。
    ④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第13页。
    ①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第193-194页。
    ②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第290页。
    ③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第52-53页。
    ④《道藏》第33册,第404页下。
    ①麦谷邦夫:《南北朝隋唐初道教义学管窥》,载辛冠杰等编:《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85,第
    286页。
    ②《道藏》第5册,第843页中。
    ③《道藏》第5册,第843页下。
    ①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9册,华夏出版社2004,第228页下。
    ②《四部精要》(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59页中。
    ③《四部精要》(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59页中。
    ①《道藏提要》认为“三洞之称始见于南北朝初期,此书之成盖在其后。”(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②《道藏》第33册,第731页上。
    ③《道藏》第33册,第732页上-中。
    ①张松辉依据经文中作者的思想主张、对曹魏政权的矛盾态度及经中所记载的有关历史情况等内证,认为该经成书于曹魏正元年间,其作者是一位与张鲁政权有密切关系的人。(张松辉:《<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成书年代考》,载《世界宗教研究》1994年第1期)
    ②《道藏》第18册,第235页下。
    ①《道藏》第28册,第413页中。
    ①《四部精要》(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45页上。
    ①《四部精要》(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23页上。
    ②[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第1810页下-1811页上。
    ①[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第1811页上。
    ①《四部精要》(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37页上。
    ②《四部精要》(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75页中。
    ③《四部精要》(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21页中-下。
    ①《四部精要》(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19页下。
    ②麦谷邦夫:《南北朝隋唐初道教教义学管窥》,载辛冠杰等编:《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286页。
    ①关于《玄门大论》一书的考证,王宗昱在《<道教义枢>研究》第一章第三节“《道教义枢》与《玄门大义》之关系”中有详细论述,并且着重考证了《道教义枢》对《玄门大义》的取舍。(见氏著:《<道教义枢>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第21-32页。)
    ②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第1089页。
    ③《大正藏》第46册,第578页上。
    ④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第1089页。
    ①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第1090页。
    ①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第1090页。
    ②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第268页。
    ③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第1090-1091页。
    ①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第1091页。
    ①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第1091-1092页。
    ②《大正藏》第1册,第804页上。
    ③《大正藏》第1册,第805页中。
    ④《大正藏》第2册,第248页下。
    ⑤《大正藏》第2册,第249页上。
    ⑥《大正藏》第16册,第505页下。
    ①《大正藏》第12册,第383页上-中。
    ②《大正藏》第30册,第1页中。
    ③《大正藏》第30册,第35页下。
    ①《大正藏》第45册,第138页。
    ②《大正藏》第45册,第140页。
    ③《大正藏》第25册,第417页。
    ①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2001,第270-271页。
    ②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2001,第271页。
    ①《大正藏》第30册,第32页下。
    ②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9册,华夏出版社2004,第228页下。
    ①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9册,华夏出版社2004,第228页下-229页上。
    ②《道藏》第13册,第285页中。
    ①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2001,第261页。
    ①后世的宋明理学同样如此,在大量汲取佛道理论成果的同时,又标榜是对原始儒家的回归,竭力证明新的理论和方法本来就蕴藏在儒家典籍之中,这种“师其法而不用其人”的缺乏勇气的行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所谓“道统”的一致性和纯粹性。
    ②卢国龙:《中国重玄学》,第56页。
    ③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华夏出版社2004,第215页下。
    ④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华夏出版社2004,第257页上。
    ①强昱:《从魏晋玄学到初唐重玄学》,上海文化出版2002,第195页。
    ②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巴蜀书社2001,第425页。
    ③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第267页。
    ①参见冯禹:《庄子与商羯罗之比较研究》,载陈鼓应主编:《道教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②黄心川:《印度吠檀多哲学与中国佛道思想的交流》,载氏著:《东方佛教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第108页。
    ③婆罗门教哲学也可能经由佛教经典影响道教哲学,因为佛教中否定性的表达方式和婆罗门教本来就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姚卫群在《佛教哲学的否定型认识及其与婆罗门教哲学的渊源关系》(载氏著:《佛教思想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69-180页)一文中对佛教经典和《奥义书》中的否定型表达方式均作了梳理,并指出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巧妙地借鉴了《奥义书》中的否定型表达方式,并且将其发展得更为细致和深刻。此外,姚卫群在《古代汉文佛典对婆罗门教思想的记述》(载氏著:《佛教思想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40-153页)一文中概括了汉文佛典中对婆罗门教思想记述的内容和特点,特点之一是记述的婆罗门教思想比较典型,反映了婆罗门教中有代表性的或核心的观念。姚卫群的研究说明,汉地知识分子是有可能了解婆罗门教的核心观念和理论的,而道教的“道”和婆罗门教的“梵”在具有实体性方面具有共通性,因此道教学者在阐释“道”的时候更有可能倾向于婆罗门教阐释“梵”的方式。
    ④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255页。
    ①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481页。
    ②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451页。
    ③婆罗门教支流吠檀多哲学对于“梵我一如”有多种解释,如早期吠檀多有“二梵说”、“二我说”、“二智说”;中期吠檀多的杰出人物乔荼波陀主张绝对一元论,其弟子商羯罗吸收大乘空宗的理论,建立“无分别不二论”,在其影响下出现了许多吠檀多支派,出现了“有分别不二论”、“清净不二论”、“梵我一异论”、“不可思议异不异论”等。(参巫白慧著:《印度哲学:吠陀经探义和奥义书解析》中《印度吠檀多主义哲学》,东方出版社2000)
    ①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382-383页。
    ②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410页。
    ③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第434页。
    ①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第1086页。
    ②卢国龙:《中国重玄学》,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第84页。
    ③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
    ④万毅:《敦煌本<升玄内教经>补考》,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279页。
    ①万毅:《敦煌本<升玄内教经>补考》,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281页。
    ②万毅:《敦煌本<升玄内教经>补考》,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282页。
    ③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5册,华夏出版社2004,第96页上。
    ①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5册,华夏出版社2004,第101页中-下。
    ②文中所引《道教义枢》内容,均据王宗昱校本。(见氏著:《<道教义枢>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③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5册,华夏出版社2004,第91页下。
    ④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第1088-1089页。
    ①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第1095页。
    ①万毅:《敦煌本<升玄内教经>补考》,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第286页。
    ②卢国龙:《中国重玄学》,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第23-24页。
    ③《道藏》第25册,第101页上-中。
    ①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5册,华夏出版社2004,第106页中。
    ②张继禹主编:《中华道藏》第5册,华夏出版社2004,第85页中。
    ①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第1092页。
    ①麦谷邦夫:《南北朝隋唐初道教教义学管窥》,载辛冠杰等编:《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85,第287-288页。
    ②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第223页。
    ①麦谷邦夫:《南北朝隋唐初道教教义学管窥》,载辛冠杰等编:《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85,第316页。
    ①[法]施舟人讲演:《中国文化基因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第8页
    ①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第二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第242页。
    ①[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第179页。
    ②[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第96页。
    ③[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第109页。
    ④[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1959,第176页。
    ⑤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第222页。
    ⑥[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第729页。
    ①[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第613页上。
    ②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载氏著:《汤用彤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第545页。
    ③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上册),中华书局1983,第260页。
    ④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第241页。
    ⑤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第249页。
    ①蒙文通:《校理<老子成玄英疏>叙录》(节录),载氏著:《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第348页。
    ②卢国龙在《中国重玄学·绪论》中指出:“所谓‘重玄之道’,有两层指意,第一是指解注《老子》的一个学术流派,第二是指一种思想方法。”(氏著:《中国重玄学》,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重玄学为道教的一种思想方法为学术界公认,但对于是否存在重玄学派尚存在争议,葛兆光认为:“重玄只是隋唐之际道教的一种思想取向,并不能说是一个学派,参见葛兆光《评砂山稔<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载《唐研究》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氏著:《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三联书店2003,第108页)不管是否存在重玄学派,重玄双遣的方法在道教中被广为运用,是不争的事实。
    ③蒙文通:《道教史琐谈》,载氏著:《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第323页。
    ④《道藏》第14册,第341页。
    ①《道藏》第13册,第902页。
    ②[梁]僧祐撰:《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第404页。
    ③《大正藏》第45册,第150页。
    ④《大正藏》第45册,第160页。
    ①[德]马克斯·韦伯著、洪天富译:《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第157页。
    ①陈寅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载氏著:《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第284-285页。
    《太上老君太素经》
    《太上老君开天经》
    《太上老君中经》
    《黄庭内景经》
    《西升经》
    《上清大洞真经》
    《洞真太上素灵大有妙经》
    《金阙帝君三元真一经》
    《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
    《上清黄书过度仪》
    《洞真黄书》
    《太上老君大存思图注诀》
    《灵宝洞玄自然九天生神章经》
    《上清太上开天龙蹻经》
    《三天内解经》
    《升玄内教经》
    (以上均见之于三家本《道藏》)
    [后汉]安世高译:《分别善恶所起经》
    [后汉]支曜译:《阿那律八念经》
    [后汉]支曜译:《成具光明定意经》
    [后汉]严佛调译:《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
    [吴]竺律炎、支谦译:《摩登伽经》
    [后魏]菩提流支译:《提婆菩萨释楞伽经中外道小乘涅槃论》
    [姚秦]鸠摩罗什译:《中论》
    慧远问、罗什答:《鸠摩罗什法师大义》
    (以上均见之于《大正藏》)
    曹础基、黄兰发点校:《南华真经注疏》,中华书局1998
    陈奇猷著:《吕氏春秋新校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戴明阳校注:《嵇康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古棣、周英著:《老子通·上部·老子校诂》,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
    胡道静等选辑:《道藏要籍选刊》(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黄晖撰:《论衡校释》,中华书局1990
    《弘明集》、《广弘明集》,载《四部精要》(15),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何宁撰:《淮南子校释》,中华书局1998
    黄淮信撰:《鶡冠子汇校集注》,中华书局2004
    黄焯汇校:《经典释文汇校》,中华书局2006
    李永晟点校:《云笈七签》,中华书局2003
    黎翔凤撰、梁运华整理:《管子校注》,中华书局2004
    楼宇烈校释:《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中华书局2008
    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彭铎校正:《潜夫论笺》,中华书局1979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石峻等编:《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
    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
    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4
    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
    王孝鱼点校:《庄子解》,中华书局1964
    王明著:《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
    王先谦、刘武:《庄子集解·庄子集解内篇补正》,中华书局1987
    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中华书局1993
    王德有点校:《老子指归》,中华书局1994
    王明:《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97
    王家葵辑校:《登真隐诀辑校》,中华书局2011
    徐梵澄译:《五十奥义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杨伯峻:《列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79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
    [唐]姚思廉撰:《梁书》,中华书局1973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
    [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
    [清]严可均辑:《全三国文》(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日]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日]吉川忠夫、麦谷邦夫编,朱越利译:《真诰校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陈国符著:《道藏源流考》,中华书局1963
    陈鼓应:《老子译注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
    冯契、张岱年、杜维明等:《中国哲学范畴集》,人民出版社1985
    葛荣晋:《中国哲学范畴通论》,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高亨:《老子正诂》,见《高亨著作集林》(第五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胡孚琛、吕锡琛著:《道学通论》(修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姜亮夫:《楚辞学论文集》,载《姜亮夫全集》(八),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姜生、汤伟侠主编:《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2002
    卢国龙:《中国重玄学》,人民中国出版社1993
    卢国龙:《道教哲学》,华夏出版社1997
    李刚:《重玄之道开启众妙之门——道教哲学论稿》,巴蜀书社2005
    刘笑敢:《老子古今:五种对勘与析评引论》(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李养正:《道教义理综论》,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
    蒙文通:《古学甄微》,巴蜀书社1987
    牟钟鉴:《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齐鲁书社1987
    牟钟鉴、胡孚琛、王葆玹:《道教通论——兼论道家学说》,齐鲁书社1991
    潘桂明:《中国佛教思想史稿》,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强昱:《从魏晋玄学到初唐重玄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2
    卿希泰主编:《中国道教思想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
    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载《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汤用彤:《读<太平经>所见》,载《汤用彤全集》(第五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王明:《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王宗昱:《<道教义枢>研究》,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徐梵澄:《老子臆解》,载氏著:《徐梵澄文集》(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俞孟宣:《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姚卫群:《佛教思想与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张岱年:《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北京:三联书店1982
    钟泰:《庄子发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日]镰田茂雄著、郑彭年译、力生校:《简明中国佛教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日]小林正美著、李庆译:《六朝道教史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金春峰:《读<太平经>》,《齐鲁学刊》,1982年第3期
    陈撄宁:《太平经的前因与后果》,载氏著:《道教与养生》,华文出版社1989
    陈赟:《形而上学与此在世界的发生——老子“三一”思想的阐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段晴:《读薛克翘先生<中印文学比较研究>有感》,《南亚研究》2003年第2期
    段立生:《婆罗门教在中国传播之新证》,《世界宗教文化》2012年第6期
    冯禹:《庄子与印度商羯罗之比较研究》,载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李养正:《<太平经>是否抄袭<四十二章经>议——读书随想之一》,《中国道教》1995年第1期
    李养正:《道家“守一”法非滥觞佛经义》,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龙晦:《太平经注·序》,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九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李小光:《道教“真一”思想考》,《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
    马承玉《“想尔”释义——<老子想尔注>与<四十二章经>之关系》,《世界宗教
    研究》1998年第4期强昱:《道教的“三一”论》,《中国哲学史》1998年第4期
    饶宗颐:《安荼论与吴晋间之宇宙观》,载氏著:《梵学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王德有:《严遵与王充、王弼、郭象之学源流》,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王世舜、王蒨:《庄子气论发微》,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万毅:《敦煌本<升玄内教经>补考》,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
    万毅:《敦煌本<升玄内教经>的南朝道教渊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万毅:《敦煌本<升玄内教经>与南北朝末期道教的“三一”新论》,《敦煌研究》,2007年第2期
    万毅:《隋代道教“三一”观新解——敦煌本<升玄内教经>与<玄门大论三一诀>》,《敦煌研究》2007年第4期
    万毅:《南北朝末季道教<升玄经>中的新教义》,《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萧登福:《道教“守一”修持之法之源起及其演变》,《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1期
    张岱年:《论老子在哲学史上的地位》,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周立升:《<易><老>相通论》,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八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朱伯崑:《道家的思维方式与中国形上学传统》,载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二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朱伯崑:《老庄哲学中有无范畴的再检讨——兼评冯友兰先生的有无观》,载
    陈鼓应主编:《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辑,北京:三联书店1998
    [法]施舟人:《<老子中经>初探》,载《中华文化基因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日]麦谷邦夫:《南北朝隋唐初道教义学管窥》,载辛冠杰等编:《日本学者论中国哲学史》,中华书局1985
    [日]金谷治:《“无”思想之展开——从老子到王弼》,载陈鼓应《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任继愈主编:《道藏提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胡孚琛主编:《中国道教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朱越利:《道藏分类解题》,华夏出版社199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