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佛顶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密教作为佛教三大教派之一,是晚期佛教的主流,至今仍影响着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佛项部是胎藏界、金刚界、苏悉地密法之外的另一重要密法系统,形成于4世纪前后,5世纪后则非常兴盛。“佛顶部”这一概念包括经典体系、神祇体系、密法体系、信仰体系。若强调密法,则称为“佛顶法”。
     佛顶佛的产生是佛顶部形成的逻辑起点。佛顶佛,既特指释迦佛顶佛,亦泛指所有佛顶佛。佛顶佛是佛顶部神祇体系中的重要一支,佛顶思想的演变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因顶有尊胜之意,故佛顶成为佛陀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一,自一开始就广受崇拜。持明密教时期,在“泛佛陀信仰”和佛项骨舍利崇拜的刺激下,佛项从佛陀身体局部分离出来,最终成为一尊独立神祇——佛顶佛。佛顶佛的出现标志着佛顶法的初步形成。因为佛有无数,所以佛顶佛亦有无数,体系化构建成为佛顶类神祇发展的必然,三佛顶、五佛项、八佛项等体系应运而生。
     佛顶轮王,简称项轮王,是佛项部神祇中的另一重要体系。顶轮王是佛顶佛和转轮王结合的产物,由于转轮王有金、银、铜、铁之分,以金轮王最胜,所以顶轮王中也以金轮佛顶影响最大。一字佛顶轮王是顶轮王家族中的一尊重要神祇,一字指梵字Bhrum,其与金刚界大日如来关系密切,其密法思想对金刚界密法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另外,尊胜佛顶也是佛顶部的一尊重要神祇,影响极大。
     以佛顶部神祇为核心形成的经典体系称之为佛顶部经轨,此类经轨大多题中直接冠以“佛顶”、“佛顶轮王”、“金刚顶”等。就现存佛顶部文献来看,汉译经轨最多,亦有其他语言文字的佛顶部经轨,如《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被转译成藏文、西夏文、蒙古文等。
     佛顶法处在密教史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继承发展了陀罗尼密教,又吸收佛教主流思想作为其理论基础,最终形成包括灌项法、曼荼罗法、像法、供养法、护摩法等在内的密法体系,对金胎两部密法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佛顶法中曼荼罗法的地位开始凸显,出现以曼荼罗为中心统摄其他密法的趋势,同时形成方形院落和环形结构的曼荼罗样式。这都被后来的胎藏界和金刚界密法继承发展,最终成为曼荼罗定式。金胎两部密法形成之后,佛顶法被融入两部密法当中,但仍有尊胜佛顶、白伞盖佛顶单独流传。
     佛顶佛产生之后,流传日益广泛,造像也因此兴起。佛顶佛造像以早期佛教释迦牟尼菩提树下降魔成佛为原型,但对其进行了密教化的改造,使其顶戴七宝天冠、项臂宝钏严饰等,具有浓厚的密教色彩。之所以选择释迦降魔作为佛顶佛造像的原型,一方面因为降魔成佛故事在佛教中本来就具有特殊内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佛顶法的兴起与降魔成佛有密切关系。佛顶佛造像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兴的佛顶法对前期佛教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这种继承与发展不仅体现在哲学义理层面,也反映在文物造像层面。
     佛顶法在印度、西域形成以后,经典很快被译成汉文,在中土广泛传播;唐代洛阳、关中、四川、敦煌多地石窟中出现佛顶佛造像;有弘传佛顶法的密教僧侣,其中以菩提流志和不空为代表;佛顶部神祇体系中的顶轮王,由于其作为政治统治者和佛教最高神灵融合的形象,与政权发生密切关系。佛顶法又经由求法僧传至日本,对日本密教也产生重要影响。
Esoteric Buddhism is one of three sects of the Buddhism, and is also the mainstream of later period of the Buddhism. It still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many countries and regions of Asian even today. Buddhosnisadhatu is another esoteric Dharma system, besides Garbhadhatu, Vajradhatu, Susiddhikara, which formed about in the fourth century, thrived after the fifth century. The concept of BuddhosnTsa sect includes classics system, deities system, esoteric Dharma system, belief system. It should be calls Buddhosnisadhatu, when emphasize its esoteric Dharma system.
     Arising of Buddhosnisa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forming of Buddhosnisa sect. Buddhosnisa especially means Sakya-Buddhosnisa, as well as all of Buddhosnisa. Buddhosnisa is one of important group of deities system of Buddhosnisa sect, evolution of Buddhosnisa thought is the fundamental cause of forming of Buddhosnisa. Usnisa has a meaning of dignity, so it becomes one of thirty-two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ighty secondary marks of the Buddha, and it was worshipped from the outset. Buddhosnisa worship also reflected in Buddhist statue. In the early stage of esoteric Buddhism(Vidya Esoteric Buddhism), stimulate by generalized Buddha worship and Buddhosnisa Sarira worship, Buddhosnisa finally broke away from Buddha, and became a independent deity. Emerging of Buddhosnisa marks initial forming of Buddhosnisadhatu. Theoretically speaking, there are countless Buddhosnisa, because Buddha is countless, so systematic constructing is necessary for Buddhosnisa deities, three Buddhosnisa system, five Buddhosnisa system, eight Buddhosnisa system emerge at the right moment.
     Buddhosnisa-Cakravartirajan, also call Usnisa-Cakra for short, is another significant system of Buddhosnisa deities. Buddhosnisa-Cakravartirajan-Bhrum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ity of Buddhosnisa-Cakravartirajan. It closely related to Vairocana of Vajradhatu, and the esoteric Dhrama thought of Buddhosnisa-Cakravartirajan-Bhrum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forming of Vajradhatu. Besides, Vikirna is also one of important deity of Buddhosnisa sect, has a tremendous impact.
     Classics of Buddhosnisa sect are such sutra which is Buddhosnisa-centered, most of these classics are named with Usnisa, Usnisa-Cakra, Vajrosnisa. Chinese buddhist sutra are the most in existing classics of Buddhosnisa sect.
     Buddhosnisadhatu is in a crucial time that is between the preceding and the following, it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the esoteric Buddhism of Dharani, assimilated mainstream thought as its theoretical basis, formed a esoteric Dhrama system which is include Abhisecani, Mandala, Homa, and so on, mad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forming of Vajradhatu. In the Buddhosnisadhatu, status of Mandala was emphasized, appearing a trend, that is, Mandala becomes the centre in all of the content of esoteric dhrama. Meanwhile, it arise the square structure and circle structure as Mandala mode, and this was inherited by Garbhadhatu and Vajradhatu, it becomes the Mandala at last. Buddhosnisadhatu was blended in Garbhadhatu and Vajradhatu, when Garbhadhatu and Vajradhatu form, but Vikirna and Sitatapattra still spread independently.
     When Buddhosnisa forms, it spread more and more widely. Its impact becomes bigger and bigger, and statue of Buddhosnisa spring up. Statue of Buddhosnisam take the mode which Sakyamuni surrenders devils and becomes the Buddha under the bodhi tree as the prototype, but it was reshaped in a way of esoteric Buddhism, which is, wearing coronet in the head, wearing jewelry in the neck and arms, and so on. The reason why Buddhosnisa statue choose the this mode which Sakyamuni surrenders devils and becomes the Buddha under the bodhi tree as the prototype are which, firstly, the story that Sakyamuni surrendering devils and becoming the Buddha has a special meaning in the Buddhism, secondly, rising of Buddhosnisadhatu has a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implied meaning of Sakyamuni surrendering devils and becoming the Buddha. Buddhosnisa statue reflect from one side that the new forming Buddhosnisadhatu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earlier Buddhist thoughts. The inheriting and developing do not reflect on thought aspect only, but also reflect on statue aspect.
     When Buddhosnisadhatu forms in India and Western Regions, it spread to China rapidly, and it spread in China more and more. Classics of Buddhosnisa sect were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more and more, Buddhosnisa statues are appear in many grottos of China, such as Luoyang, Guanzhong, Sichuan, Dunhuang. There are also many esoteric Buddhism monks who advance and enrich the Buddhosnisadhatu, and that is represented by Bodhiruci and Amoghapasa. Usnisa-Cakra of deities of Buddhosnisa sect, on account of the figure which is combined by imperator and Buddhist deity, it has a close links with regime. Buddhosnisadhatu also spread to Japan via those monks who come to China for pursuing Buddhism, and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Japanese esoteric Buddhism.
引文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2页上。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2页上。
    ②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15页中。
    ③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3,《中华藏》第65册,第503页上。
    ④ (唐)宝思惟译《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中华藏》第23册,第396页上中。
    ⑤ (唐)输波迦罗译《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中华藏》第23册,第622页下。
    ①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3,《中华藏》第65册,第506页下。
    ②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项轮王经》卷5,《中华藏》第65册,第522页中。
    ③ (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下,《中华藏》第65册,第363页上。
    ④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65册,第481页下。
    ⑤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2,《中华藏》第65册,第494页下、495页上。《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下亦说:“修轮王佛项真言成就者,若食汝不应执过,不应恼害,不应夺悉地,不应令心散动。以我教令修佛顶真言者,不应起恶心。汝等见彼修行者应起慈心,勿令汝等移动本处。若违我语于彼起异心者,不得住于阿咤迦嚩底王宫、金刚手秘密主宫。违越我教令,我当损罚,及余所有天龙、药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喉罗伽一切饿鬼昆舍遮起尸作障昆那夜迦羯咤布单那拏吉尼等,不应于修轮王佛顶真言者起恶心,令心散动,及彼等营从若作障难,我以金刚杵碎彼顶,我语诚实。”((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下,《中华藏》第65册,第361页下、362页上。)
    ① (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上,《中华藏》第65册,第336页中下。
    ②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24页下。
    ③ (唐)金刚智译《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卷上,《中华藏》第68册,第399页中下。
    ④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4,《中华藏》第65册,第514页下。
    ⑤ (唐)赵迁撰《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卷1,《大正藏》第50卷,第292页下。
    ①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卷14,《中华藏》第55册,第315页下。
    ② (清)咫观记《法界圣凡水陆大斋法轮宝忏》卷9,《卍续藏》第74卷,第1006页上。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1页上。
    ② (唐)不空译《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中华藏》第66册,第196页中。
    ① (隋)费长房撰《历代三宝记》卷11,《中华藏》第54册,第299页上。
    ②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196页上。
    ③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2页上。
    ④ (唐)明佺等撰《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卷4,《中华藏》第54册,第747页中。
    ⑤ 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① 参见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持明咒藏》和持明密教的形成”,第36-40页。
    ② 吕建福认为独立的陀罗尼经典至迟也在3世纪初出现。(见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2页。)
    ① (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上,《中华藏》第65册,第337页下。
    ② (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中,《中华藏》第65册,第350页中。
    ③ (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上,《中华藏》第65册,第337页下。
    ④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1,《中华藏》第20册,第188页上。
    ⑤ B.A.李特文斯基、M.I.沃罗比耶娃—捷夏托夫斯卡娅著《宗教与宗教运动(二)》,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364页。
    ⑥ Ph.吉纽、B.A.李特文斯基著《宗教与宗教运动(一)》,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342页。
    ⑦ Ph.吉纽、B.A.李特文斯基著《宗教与宗教运动(一)》,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350页。
    ① B.A.李特文斯基、M.I.沃罗比耶娃—捷夏托夫斯卡娅著《宗教与宗教运动(二)》,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374页。
    ② 参见释印顺著《印度佛教思想史》,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349页。
    ③ 王治来著《中亚通史》(古代卷上),新疆人民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73页。
    ① “沙门阁那耶舍,此云藏称,摩伽陀国人。共二弟子,耶舍掘多、阁那崛多。以周武帝保定四年岁次甲申至建德元年,为大冡宰晋荡公宇文护,于长安四天王寺译《定意天子所问经》(五卷)、《大乘同性经》(四卷)、《入如来智不思议经》(三卷)、《宝积经》(三卷)、《佛顶呪经并功能》(一卷)、《大云轮经请雨品第一百品》(一卷),总六部,合一十七卷。沙门圆明道辩及城阳公萧吉等笔受,上柱国平高公候寿为总监检校。”((唐)靖迈撰《古今译经图纪》卷4,《中华藏》第54册,第942页下。)
    ② (隋)费长房撰《历代三宝纪》卷11,《大正藏》第54册,第299页上。
    ③ (隋)费长房撰《历代三宝纪》卷11,《中华藏》第54册,第299页上。
    ④ (唐)靖迈撰《古今译经图纪》卷4,《中华藏》第54册,第942页下。
    ⑤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卷7,《中华藏》55册,第142页下、143页上。
    ① (唐)明佺等撰《大周刊定众经目录》12,《中华藏》第54册,第851页中。
    ② (唐)明佺等撰《大周刊定众经目录》4,《中华藏》第54册,第747页中。
    ③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卷14,《中华藏》第55册,第315页下。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190页上。
    ② 这是Buddha(佛)和usnisa(顶)组成的复合词,第一个词尾的a和第二个词首的u发生二合,变成o,所以写为Buddhosnisa。
    ③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48,《中华藏》第58册,第387页下、388页上。
    ④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13,《中华藏》第57册,第652页下。
    ⑤ (宋)法云编《翻译名义集》卷5,《大正藏》第54卷,第1138页上。
    ⑥ (宋)法云编《翻译名义集》卷35,《中华藏》第58册,第100页下。
    ⑦ (唐)一行撰《大毗卢遮那经疏》卷9,《大正藏》第39卷,第677页中。
    ① (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上,《中华藏》第65册,第336页上。
    ② (唐)法崇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卷1,《大正藏》第39卷,第1014页上。
    ③ (唐)法崇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卷1,《大正藏》第39卷,第1012页下、1013页上。
    ④ (唐)一行撰《大毗卢遮那经疏》卷10,《大正藏》第39卷,第693页中。
    ⑤ (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上,《中华藏》第65册,第339页中。
    ⑥ (宋)子璿集《首楞严义疏注经》卷1,《大正藏》第39卷,第826页上。
    ⑦ (隋)阁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卷1,《中华藏》第35册,第610页中。
    ⑧ 失译《别译杂阿含经》卷2,《中华藏》第44册,第372页下。
    ⑨ 详见:(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1页中下。
    ① (西晋)竺法护译《普曜经》卷6,《中华藏》第15册,第441页上。
    ② (唐)地婆诃罗译《方广庄严经》卷9,《大正藏》第3卷,第597页上。
    ③ 花与华在古汉语中是异体字,华盖与花盖所指相同,另据《一切经音义》载:“云翳,伊计反郭注,《尒雅》云:翳,奄也,考声蔽也。说文:花盖也,从羽殴,声殴音同上也”;(《中华藏》第58册,第217页下)同经又说:“云翳,繁计反贾注,国语云:翳,犹屏也。郭注方言云:翳谓蒙幕也。又曰:翳谓奄覆也。广雅云:翳犹障也。《说文》:翳谓华盖也,从羽,殴声殴音同上繁音噎[前-刖+(?)]反”(《中华藏》第58册,第44页下),也可以看出花盖即是华盖。
    ④ (三国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1,《中华藏》第50册,第490页上中。
    ⑤ (三国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1,《中华藏》第50册,第491页上。
    ⑥ (三国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1,《中华藏》第50册,第492页中。
    ⑦ (三国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1,《中华藏》第50册,第505页上。
    ⑧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27,《中华藏》第57册,第965页上。
    ①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31,《中华藏》第6册,第308页上。
    ②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31,《中华藏》第6册,第308页下。
    ③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31,《中华藏》第4册,第288页下。
    ④ 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载:“尔时,世尊即便微笑,从面门出金色光明,普照十方无边世界,还来梵世现大神通,渐至佛边右遶三匝,作神变已入佛顶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50,《中华藏》第6册,第491页上)又载:“十方无量无边佛土无数如来、应、正等觉眉间毫相皆放光明,照此三千大千世界,幽暗之处无不大明,遍鹫峰山其光赫奕。作斯事已各还本界,右遶三匝入佛顶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67,《中华藏》第6册,第662页上)
    ⑤ (宋)法护译《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卷6,《中华藏》第69册,第170页中。
    ⑥ (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卷80,《中华藏》第9册,第90页下。
    ① 关于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一一列举,详见:(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31,《中华藏》第6册,第308页上-309页中。
    ② (梁)慧皎撰《高僧传》卷13,《中华藏》第61册,第455页下。
    ③ 详见(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2,《中华藏》第20册,第21页中-25页下。
    ④ (唐)善无畏译《苏悉地羯罗经》卷下,《中华藏》第23册,第826页上。
    ⑤ 失译《大日如来剑印》卷1,《大正藏》第18卷,第201页上。
    ①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3,《中华藏》第23册,第435页上-443页下。
    ②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196页上。
    ③ (西晋)法炬译《顶生王故事经》卷1,《中华藏》第34册,第42页下。
    ④ (西晋)法炬译《顶生王故事经》卷1,《中华藏》第34册,第40页中。
    ① (梁)僧祐撰《出三藏记集》卷4,《中华藏》第53册,第885页上。
    ②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卷13,《中华藏》第55册,第275页上。
    ③ (隋)彦琮撰《众经目录》卷2,《中华藏》第54册,第380页上。
    ④ (隋)达磨笈多译《起世因本经》卷10,《中华藏》第33册,第710页中。
    ⑤ (宋)施护译《顶生王因缘经》卷1,《中华藏》第68册,第196页下。
    ⑥ (宋)施护译《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大正藏》第18卷,第531页下-536页上。
    ⑦ (宋)施护译《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大正藏》第19卷,第721页下-726页上。
    ①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3、54页。
    ② (宋)昙无密多译《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大正藏》第9卷,第391页中。
    ③ (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卷64,《中华藏》第8册,第977页上。
    ④ (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卷96,《大正藏》第9册,第231页下。
    ⑤ (三国)支谦译《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1,《中华藏》第9册,第556页上。
    ⑥ (三国)支谦译《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1,《中华藏》第9册,第556页中下。
    ⑦ (宋)日休校辑《佛说大阿弥陀经》卷1,《中华藏》第18册,第685页中。
    ① (宋)惟净等译《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5,《中华藏》第69册,第433页中下。
    ② (刘宋)昙无蜜多译《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卷1,《大正藏》第9卷,第391页中。
    ③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中华藏》第1册,第4页中。
    ④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说:“尔时世尊举身毛孔皆悉熙怡,各出六十百千俱胝那庾多光,是一一光各照三千大千世界,从此展转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必得无上正等菩提。尔时,世尊演身常光照此三千大千世界,从此展转遍照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其中有情遇斯光者,必得无上正等菩提。”((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01,《中华藏》第5册,第3页下)《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一也说:“尔时世尊举身毛孔皆亦微笑而放诸光,遍照三千大千国土,复至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世尊以常光明遍照三千大千国土,亦至东方如恒河沙等诸佛国土,乃至十方亦复如是。若有众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后秦)鸠摩罗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中华藏》第7册,第285页上)
    ① (唐)达磨栖那译《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鬓炽盛佛顶经》卷1,《大正藏》第19卷,第339页下、340页上。
    ②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项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65册,第483页中。
    ① (唐)地婆诃罗译《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咒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299页下。
    ② (唐)地婆诃罗译《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咒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301页中。
    ①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22,《中华藏》第57册,第852页下。
    ②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2,《大正藏》第54卷,第321页中。
    ③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2,《大正藏》第54卷,第321页中。
    ④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13,《大正藏》第54卷,第386页中。
    ⑤ (唐)玄奘译《异部宗轮论》,《中华藏》第50册,第130页上。
    ⑥ (唐)玄奘译《异部宗轮论》,《中华藏》第50册,第131页中下。
    ① (梁)慧皎撰《高僧传》卷13,《中华藏》第61册,第455页中。
    ② [日]桑山正进,张亚平节译《迦毕试国编年史料稿》,《南亚研究》1985年12月31日,第30页。
    ③ (唐)义净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1,《中华藏》第61册,第140页上。
    ④ (唐)义净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2,《中华藏》第61册,第153页上
    ① (东晋)法显记《高僧法显传》卷1,《大正藏》卷51卷,第858页下。
    ① (唐)慧立、彦惊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2,《大正藏》第50卷,第229页中。
    ② (唐)玄奘撰《大唐西域记》卷1,《中华藏》第60册,第620页中下。
    ③ (唐)玄奘撰《大唐西域记》卷2,《中华藏》第60册,第629页中。
    ④ (唐)不空译《一字一字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中华藏》第66册,第307页下。
    ⑤ (唐)不空译《一字项轮王念诵仪轨》卷1,《中华藏》第65册,第786页上。
    ⑥ (日)心觉抄《金轮炽盛光》,《别尊杂记》卷9,《大正藏》图像第3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第129页中。
    ⑦ 失译《奇特最胜金轮佛顶念诵仪轨法要》卷1,《大正藏》第19卷,第192页上。
    ① (唐)玄奘撰《大唐西域记》卷2,《中华藏》第60册,第629页中。
    ② [新罗]慧昭、(唐)圆照等撰《游方记抄》卷1,《大正藏》第51卷,第980页上
    ③ 详见:(唐)道宣撰《释迦方志》卷1,《大正藏》第51卷,第953页中-954页上;(唐)道宣撰《释迦方志》卷1,《大正藏》第51卷,第954页下;[新罗]慧昭、(唐)圆照等撰《游方记抄》卷1,《大正藏》第51卷,第980页上;(后魏)杨炫之撰《洛阳伽蓝记》卷5,《大正藏》第51卷,第1021页下。关于现代学术研究,亦可以参考:王孺童《佛顶骨舍利源流考》,《法音》2012年第8期。
    ① (西晋)竺法护译《大宝积经》卷10,《中华藏》第8册,第475页上。
    ② (唐)不空译《略述金刚顶瑜伽分别圣位修证法门》卷1,《大正藏》第18卷,第291页下。
    ③ (唐)一行撰《大昆卢遮那成佛经疏》卷9,《大正藏》第39卷,第677页中。
    ④ (唐)不空译《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卷1,《大正藏》第18卷,第198页下。
    ⑤ (隋)费长房撰《历代三宝记》卷11,《中华藏》第54册,第299页上。
    ⑥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35,《大正藏》第54卷,第539上。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196页上。
    ②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2页上。
    ③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2页上。
    ④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14页上。
    ⑤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206页上。
    ⑥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6,《中华藏》第20册,第104页中。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206页上。
    ① 任继愈为方广锠《中国写本大藏经研究》所写序言,见方广锠著《中国写本大藏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附录一,第646页。
    ① 吕澂著《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说明》,《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三,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638页。
    ② 吕澂著《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说明》,《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三,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639页。
    ③ 吕澂著《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说明》,《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三,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639页。
    ④ 吕澂著《新编汉文大藏经目录说明》,《吕澂佛学论著选集》卷三,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639页。
    ① 布顿大师著,郭和卿译《佛教史大宝藏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310页。
    ② 布顿大师著,郭和卿译《佛教史大宝藏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409页。
    ① 东北帝国大学法文学部编《西藏大藏经总目录索引》,华宇出版社,1934年版,第91页。
    ② 任继愈为方广铝《中国写本大藏经研究》所写序言,见方广铝著《中国写本大藏经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附录一,第646页。
    ③ 此部分所引敦煌佛顶部密教文献均来自:黄永武主编《敦煌宝藏》,新文丰出版集团,从1981年开始陆续出版。后文省略出版信息。
    ① 《敦煌本古逸经论章疏井古写经目录》,《法宝总目录》第一卷,第1059页下。
    ② [高丽版]《大藏目录》卷下,《法宝总目录》第二卷,第110页中。
    ③ 《大日本佛教全书总目》,《法宝总目录》第三卷,第642页中。
    ④ 《大日本佛教全书总目》,《法宝总目录》第三卷,第644页中。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卷,第1页下—2页上。
    ①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0页。
    ②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卷9,《中华藏》第55卷,第179页中。
    ③ (唐)善无畏译《苏悉地羯罗经》卷上,《中华藏》第23册,第783页上。
    ④ (唐)善无畏译《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中华藏》第23册,第813页下。
    ⑤ (唐)善无畏译《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中华藏》第23册,第812页中。
    ⑥ (唐)善无畏译《苏悉地羯罗经》卷下,《中华藏》第23册,第820页上。
    ① 《大正新修大藏经勘同目录》,《法宝总目录》第一卷,第323页上。
    ②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卷12,《中华藏》第55册,第255页下。
    ③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卷9,《中华藏》第55册,第179页中。
    ④ (唐)智升撰《续古今译经图记》卷1,《中华藏》第54册,第955页下。
    ⑤ 布顿大师著,郭和卿译《佛经史大宝藏论》,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版,第237页
    ⑥ (唐)般剌密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7,《中华藏》第23册,第532页下。
    ① [日]大村西崖著,吴信如主编《密教发达志》(下),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418页。
    ② (唐)般刺密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7,《中华藏》第23册,第532页上。
    ③ (唐)般刺密帝译《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80页中。
    ④ [日]大村西崖著,吴信如主编《密教发达志》(上),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219页。
    ① B.A.李特文斯基、M.I.沃罗比耶娃—捷夏托夫斯卡娅著《宗教与宗教运动(二)》,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380页。
    ②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2页中。
    ③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21页下。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4页中。
    ②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25页下。
    ③ B.A.李特文斯基、M.L沃罗比耶娃—捷夏托夫斯卡娅著《宗教与宗教运动(二)》,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380页。
    ④
    ⑤ 参见: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⑥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7,《中华藏》第14册,第72页下。
    ⑦ 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⑧ (北凉)昙无谶译《大般涅槃经》卷7,《中华藏》第14册,第73页中。
    ①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1,《中华藏》第9册,第1011页中下。
    ②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1,《中华藏》第9册,第1012页上。
    ③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1,《中华藏》第9册,第1012页上。
    ④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1,《中华藏》第9册,第1012页上。
    ⑤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18页上中。
    ⑥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10页中下。
    ① 吕建福对菩提心的渊源有详细考察,并认为菩提心思想是密教的核心思想。见吕建福《密教哲学的基本议题及其重要概念》,《密教论考》,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170-193页。
    ②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21页上。
    ③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项轮王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460页上。
    ④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5,《中华藏》第23册,第473页下。
    ⑤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28页上。
    ⑥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2,《中华藏》第20册,第24页下。
    ⑦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3,《中华藏》第20册,第46页上。
    ⑧ (唐)善无畏译《尊胜佛顶修瑜伽法仪轨》卷1,《中华藏》第68册,第298页下。
    ⑨ (唐)不空译《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中华藏》第66册,第196页下。
    ⑩ 失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真言》卷1,《大正藏》第19卷,第391页中。
    ① (唐)不空译《一字顶轮王瑜伽观行仪轨》卷1,《大正藏》第19卷,第314页上。
    ②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24,《中华藏》第31册,第592页中。
    ③ (后魏)菩提流支译《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1,《中华藏》第17册,第844页下。
    ④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⑤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0页。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5页上。
    ②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25页中。
    ③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3,《中华藏》第23册,第443页下。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3,《中华藏》第20册,第40页中。
    ② 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6页。
    ③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3,《中华藏》第20册,第42页下。
    ④ 相关内容,参见张文良《弥勒净土与弥陀净土》,《五台山研究》1994年第2期;汪志强《印度佛教净土思想研究》,2006年四川大学博士论文:普慧《略论弥勒、弥陀净土信仰之兴起》,《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冬之卷。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3,《中华藏》第20册,第41页中。
    ②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3,《中华藏》第20册,第48页中。
    ③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8,《中华藏》第20册,第136页上。
    ④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4,《中华藏》第20册,第74页上。
    ⑤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202页中。
    ⑥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6页中下。
    ⑦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5,《中华藏》第20册,第82页中。
    ⑧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5,《中华藏》第20册,第84页中。
    ① 相关内容详见:(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2,《中华藏》第20册,第31页中下。
    ②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2,《中华藏》第20册,第32页中。
    ③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4,《中华藏》第20册,第74页中下。
    ④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2,《中华藏》第20册,第28页中。
    ⑤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页。
    ⑥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9页。
    ⑦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2,《中华藏》第20册,第29页下。
    ①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9页。
    ②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7,《中华藏》第20册,第122页上。
    ③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8,《中华藏》第20册,第139页下。
    ④ 释印顺著《印度佛教思想史》,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29页。
    ⑤ 详见:《异部宗轮论》,《大正藏》第50册,第128页上—131页中。
    ⑥ 《佛如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佛陀灭度后信徒们的沉痛与疑惑。详见:失译《佛如涅槃密迹金刚力士哀恋经》,《大正藏》第12卷,第1116页上—1118页上。
    ①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47卷,《中华藏》第33册,第209页上。
    ②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法鼓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196页上。
    ①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78,《中华藏》第6册,第769页上。
    ② (唐)金刚智译《金刚顶瑜伽理趣般若经》卷1,《中华藏》第69册,第136页下。
    ③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8,《中华藏》第13册,第63页上。
    ④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2,《中华藏》第20册,第33页中。
    ⑤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7,《中华藏》第20册,第109页上。
    ⑥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1,《中华藏》第20册,第177页上。
    ⑦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192页上。
    ① 方广铝说:“我主要的学术创新点其实只有两点:第一是提出要重视对中国佛教中信仰层面佛教的研究;第二是提出要佛教发展中‘文化汇流’现象的研究……上述两点,第一点指出当今中国佛教研究的缺憾,如果解决,可以推动中国佛教研究大步前进:第二点则关涉整个佛教研究的全局,如果重视,将打开佛教研究的新局面”。(方广锠著《敦煌文书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学术自述,第3页。)密教作为佛教发展的最后阶段,是客观事实,有其历史必然性。与其他佛教派别、宗派相比,密教、密宗的宗教性达到顶峰,信仰的成分最浓。密教的形成和发展又受到多种宗教思想的影响,包括印度传统宗教、新兴的印度教、道教以及中亚的其他宗教,等等,“文化汇流”现象非常明显。密教传到中国内陆,最终形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196页上。
    ② “申臂及掌”,同意吕建福书中的观点。参考: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页。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2页上。
    ②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14页上。
    ③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205页中。
    ④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6,《中华藏》第20册,第104页中。
    ⑤ (日)觉禅集《一字金轮》,《觉禅钞》卷18,《大正藏》图像第4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第578页下。
    ⑥ (日)心觉抄《金轮炽盛光》,《别尊杂记》卷9,《大正藏》图像第3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第129页中。
    ① (唐)金刚智译《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卷下,《中华藏》第68册,第404页中。
    ② (宋)天息灾译《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卷5,《中华藏》第64册,第230页中。
    ③ (唐)金刚智译《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卷下,《中华藏》第68册,第406页中。
    ④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65册,第485页中。
    ⑤ (日)心觉抄《金轮炽盛光》,《别尊杂记》卷9,《大正藏》图像第3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第127页下。
    ⑥ “虚空诸如来,尽入于轮内,即观此智轮,变成金轮王。遍照如来身,形服如素月,以一切相好,用庄严法身,戴金刚宝冠,轮鬘为首饰,众宝庄严具,种种拔饰身,持智拳大印,处于师子座,日轮白莲台,智拳印所谓,中小名掘梅,头指柱大背,金刚拳乃成,右握左头指,一节面当心,是名智拳印,当诵此密言,(bhrum)勃噜吨(三合,以此国无字同故,以三字声成一字急呼之)。”(唐)不空译《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中华藏》第66册,第197页上。
    ⑦ (唐)不空译《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中华藏》66册,第196页中。
    ① 详见: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41-第445页内容。
    ②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42页。
    ③ 失译《大日如来剑印》,《大正藏》第18卷,第196页中。
    ④ (日)心觉抄《金轮炽盛光》,《别尊杂记》卷9,《大正藏》图像第3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第134页下。
    ⑤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5,《中华藏》第65册,第527页上。
    ⑥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07页中下。
    ① (唐)一行撰《大昆卢遮那成佛经疏》卷5,《大正藏》第39卷,第634页上。
    ① (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9,《中华藏》第31册,第102页下。
    ② (唐)善无畏译《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2,《大正藏》第19卷,第378页中。
    ③ (唐)一行撰《大昆卢遮那成佛经疏》卷5,《大正藏》第39卷,第634页上。
    ④ (唐)输婆迦罗译《摄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入莲华胎藏海会悲生曼荼[打-丁+罗]广大念诵仪轨供养方便会》卷2,《大正藏》第18卷,第76页中。
    ⑤ (唐)善无畏、一行译《大昆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578页中。
    ⑥ (唐)一行撰《大昆卢遮那成佛经疏》卷5,《大正藏》第39卷,第634页上。
    ⑦ (唐)一行撰《大昆卢遮那成佛经疏》卷5,《大正藏》第39卷,第634页上。
    ⑧ (唐)善无畏译《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2,《大正藏》第19卷,第378页中。
    ① (唐)一行撰《大昆卢遮那成佛经疏》卷5,《大正藏》第39卷,第634页上。
    ② “形象1”出自(唐)善无畏译《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1《修瑜伽画像品》,《大正藏》第19卷,第376页上,下同。
    ③ “形象2”出自(唐)菩提流志译《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9,《中华藏》第19册,第424页下,下同。
    ④ “真言1”据失译《大昆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悲生曼荼罗广大成就仪轨供养方便会》卷2,《大正藏》第18卷,第121页上,下同。
    ⑤ “真言2”出自失译《大日如来剑印》卷1,《大正藏》第18卷,第196页下,下同。
    ⑥ “真言3”出自(唐)法全集《大昆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莲华胎藏菩提幢幖帜普通真言藏广大成就瑜伽》卷2,《大正藏》第18卷,第159页中,下同。
    ⑦ 失译《胎藏梵字真言》卷1,《大正藏》第18卷,第167页中。
    ① 失译《胎藏梵字真言》卷1,《大正藏》第18卷,第167页中。
    ② 失译《胎藏梵字真言》卷1,《大正藏》第18卷,第167页中。
    ③ 失译《大日如来剑印》卷1,《大正藏》第18卷,第196页下。
    ④ 失译《胎藏梵字真言》卷1,《大正藏》第18卷,第167页中。
    ① 失译《胎藏梵字真言》卷1,《大正藏》第18卷,第167页下。
    ① 崇进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卷2,《大正藏》第39卷,第1028页上。
    ①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1、42页。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192页上中。
    ②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192页中。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192页上。
    ② “内院东面当中安般若波罗蜜多华座,次右边安释迦牟尼佛座,次左边安一切佛心佛座。次于北面正当门中安大势至菩萨座,次右边安观世音母座,次左边安观世音菩萨座。次于南面正当门中安金刚啰阁座,次右边安摩么鸡座(是名金刚母),次左边安摩帝那座(名金刚使者)。次于西面院门南安普贤菩萨座,次院门北安弥勒菩萨座,次院东北角安阿舍尼座,次东南角安跋折啰苏皤(二合)悉地(二合)迦啰座,西南角安跋折啰健茶,西北角安火神座。次外院东面北头第一先安曼殊室利菩萨座,以次南安十方一切佛座,次安梅檀德佛座,次安阿閦佛座。当院门中安阿弥陀佛座,次安相德佛座,次安虚空藏菩萨座,次安乌瑟尼沙座,次安十方一切佛顶座。当院北面从东向西第一先安陀罗尼藏座,次安地藏菩萨座,次安马头观世音座,次安不空羂索座,次安一瑳三跋底伽座。当院门中安随心观世音座,次安摩诃室唎耶座,次安六臂观世音座,次安毗俱知观世音菩萨座。当院南面从东第一安乌抠沙摩座(唐云不净金刚),次安跋折啰咤诃娑座,次安跋折啰母瑟知座(名金刚儿),次安跋折啰央俱施座(名为金刚小女)。次当院门安苏摩诃座,次安跋折啰商迦罗座(名为金刚天女),次安迦儞俱嚧陀座),次安随心金刚座,次安跋折啰阿蜜哩多军茶利座。当院西面门南安乌摩地毗摩座,次安尼蓝跋罗座,次安一切天座。次其门北安摩酰首罗座,次安母爵(二合)陀咤怯座(此是正位四十五),次安毗[口*梨](?)唎知座。当院东北角安婆[打-丁+翕]毗伽座,东南角安母爵(二合)陀咤迦座(此是摄位),西南角安迦尼俱嚧陀(此是摄位),西北角安跋折啰室哩(二合)尼座。至次外院东面北头安毗那夜迦座,次安毗陀耶(二合)陀啰座,次安首陀会天座,次安提头赖咤座。剂院门北安帝释弟子座,剂院门南安帝释天座,次南安月天座,次安跋摩天座次安星天座,次安佛使者座。当院北面东头第一安伊萨那鬼王座,次安婆罗酰鬼座,次安遮文茶座,次安蓝毗迦座。剂院门东安跋折啰健茶座,剂院门西安毗沙门王座,次西安俱毗啰药叉座,次安旃达波罗婆娑菩萨座,次安摩尼跋陀座,次安斯驮遏他座。当院南面东头第一安火天座,次安毗蓝婆咒驮座,次安那罗延座,次安弥嚧尸怯啰座。剂院门东安毗楼茶迦座,剂院门西安琰摩坛茶座,次西安琰摩弟子座,次安紧那罗王座,次安毗舍遮王座,次安啰刹娑王座。当院西面门南第一安难陀龙王座,次安日天座,次安摩唎支座,次安阿素啰王座,次安阎罗王座。剂院门北安忧婆难陀龙王座,次安地天座,次安毗楼博叉座,次安干闼婆座,次安风天座。当院东北角安枳唎枳唎俱嚧陀座,东南角安跋折啰栖那座,西南角安婆榆稗伽座,西北角安跋折啰尸佉罗座。”((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196页中-197页中。)
    ③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196页中。
    ① (西晋)竺法护译《渐备一切智德经》卷1,《中华藏》第13册,第567页上。
    ② (宋)施护等译《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经》卷4,《大正藏》第18卷,第459页下。
    ③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209页上。
    ① 中央一院,纵阔二肘,正中莲花座上置轮,毂辐辋形皆悉具足,为道场主之位。但是关于道场主依然并不确定,随施主喜好可以是任意佛菩萨。外院纵阔四肘,四角镶以十字羯磨杵,并以金刚地印印之。东北角印名稣摩诃,东南角印名稣皤(二合)悉地(二合)伽罗,西南角印名跋折啰健茶,西北角印名曰火神,是等名为金刚地印。第一院(凡四角印名为摄位,花座上者名为正位,以下例然)东面北头:第一华座名为佛母般若之位,莲花座上作如方印,两双线道交彻印角,其印一印一角,柱华座上光焰围绕。第二华座是佛心位,莲花座上作佛头面,光焰围绕。南面东头:第一华座是金刚母摩么鸡位,莲花座上安跋折啰,光焰围绕。第二即是金刚王位,莲华座上作跋折啰,光焰围绕。西面南头:第一座主名首陀会天,莲华座上作火焰光。第二座主名跋啰摩天,莲花座上作火焰光。北面西头:第一座主名观世音王,莲花座上作含莲花,光焰围绕。第二座主名观世音母,莲花座上作含莲花,光焰围绕。其跋折啰皆作金色,诸光焰形皆黄赤色,以下皆然。第一院竟(凡四角印名为摄位,花座上者名为正位,以下例然)第二院,纵广八肘,二十六位,四角地印,形状布置如前所说。东北角印名婆揄昆伽,东南角印名阿耆尼俱嚧陀,西南角印名怯力伽陀施罗,西北角印名波陀尼差曳婆。东面北头:第一座主名微妙声佛顶,莲华座上安置盋形,光焰 头面似佛而眼稍大,着鱼鳞甲,半身而出,光焰围绕。第七座主名随心金刚,莲花座上作跋折罗,光焰围绕。第八座主名婆榆昆伽(此是正位),莲花座上作金刚杵,光焰围绕。第九座主名昆蓝婆咒驮,莲花座上作咥[口*梨]首罗头,光焰围绕。第十座主名功德天,莲花座上作如意珠,光焰围绕。第十一座主名大辩天神,莲花座上作光焰形。第十二座主名弥嚧尸怯啰,莲花座上作咥[口*梨]首罗头,光焰围绕。第十三座主名一切鬼,莲花座上作伏突刀,光焰围绕。第十四座主名一切罗刹,莲花座上作竖剑形,光焰围绕。西面南头:第一座主名阿素啰王,莲花座上作竖角弓,光焰围绕。第二座主名摩唎支天,莲花座上作天扇形,其扇中作西国万字,光焰围绕。第三座主名曰天子,莲花座上作日轮形,纯黄赤色,光焰围绕。第四座主名散脂大将军,莲花座上作竖剑形,光焰围绕。第五座主名一切天,莲花座上作光焰形。第六座主名难陀那(去音)伽[*]罗阁,形如蟒蛇举头而视。次二肘地为道场门次其门北:第一座主名优婆难陀那(去音)伽[*]罗阁,身相如前难陀形状,亦举头视。第二座主名日地天,莲花座上作宝[賏/凡]形,满成七宝,光焰围绕。第三座主名昆[口*梨](?)喇知,莲花座上作光焰形。第四座主名紧那(上音)啰,作莲花座。第五座主名摩睺罗伽,作莲花座。第六座主名昆嚧跛叉,莲花座上作盘羂索,光焰围绕。北面西头:第一座主名曰风天,莲花座上作竖幡竿,竿上悬幡,光焰围绕。第二座主名皤嚧那提婆(唐云天水),莲花座上作光焰形,莲花座下有水波文。第三座主名斯驮遏(去音)他,莲花座上作光焰形。第四座主名摩尼咒陀,莲花座上作光焰形。第五座主名旃陀波罗婆娑菩萨,莲花座上作青莲花,含而未敷,光焰围绕。第六座主名俱昆啰药叉,莲花座上作咥[口*梨]首罗头,纯青铁色,光焰围绕。第七座主名昆沙门王,当门安置,莲花座上作五节椎,八楞成就,状如宝柱,纯黄金色,光焰围绕。第八座主名跋折啰犍茶(此是正位),莲花座上作跋折啰光焰围绕。第九座主名商枳儞,莲花座上作似瓶形而腹小瘦,中有竖楞,楞中上口如铎口,其色纯黄青,光焰围绕。第十座主名蓝昆迦,作莲花座。第十一座主名遮文茶,莲花座上作似银(?),圆宝承底,其盋腹左边偏开一眼如神王目,光焰围绕。第十二座主名婆罗酰鬼,莲花座上作竖剑形。第十三座主名伊湿伐(二合)罗,莲花座上作咥[口*梨]首罗头。第十四座主名伊萨那鬼王,莲花座上作咥[口*梨]首罗头,作纯黄色。((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大正藏》第20册,第204页下—209页上。)
    ①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4,《中华藏》第65册,第514页下。
    ②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65册,第484页上。
    ① (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上,《中华藏》第65册,第342页中。
    ② (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上,《中华藏》第65册,第342页中。
    ③ (唐)不空译《一字项轮王念诵仪轨》卷1,《中华藏》第65册,第783页下。
    ④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70页中中。
    ⑤ (唐)天息灾译《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卷5,《中华藏》第64册,第230页中下。
    ⑥ (唐)达磨栖那译《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卷1,《大正藏》第19卷,第339页下第340页上。
    ① (隋)舍那崛多译《起世经》卷2,《中华藏》第33册,第627页下。
    ②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项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65册,第483页中。
    ③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2,《中华藏》第65册,第491页中。
    ① (宋)法云编《翻译名义集》卷5《中华藏》第84册,第348页上。
    ② (宋)法云编《翻译名义集》卷5,《中华藏》第84册,第348页中。
    ③ 如《大楼炭经·转轮王品》、《起世经·转轮圣王品》、《起世因本经·转轮王品》、《中阿含·王相应品·转轮王经》、《佛说轮王七宝经》、《法界安立图·六轮王》《法界安立图·增劫四轮王》、《圆觉经道场修证仪·述转轮王》、《轮王七宝经》、《大宝积经·四转轮王品》、《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持国轮王先行品》、《佛说地藏菩萨发心因缘十王经·第十五道转轮王厅》、《诸经日诵集要·如意宝轮王陀罗尼》、《释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罗尼集·轮王佛顶一字陀罗尼》等。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196页上。
    ① (宋)施护译《佛说轮王七宝经》卷1,《中华藏》第67册,第359页中、360页上。
    ② (宋)法天译《佛说七佛经》卷1,《中华藏》第64册,第449页中下。
    ① (唐)一行撰《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8,《大正藏》第39卷,第666页下、6667页上。
    ② 失译《大日如来剑印》,《大正藏》第18卷,第196页中。
    ③ (元)道[厄*殳]集《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卷1,《中华藏》第71册,第96页中。
    ④ (唐)广智撰《悉昙字记》卷1,《大正藏》第54卷,第1189页下。
    ⑤ (唐)澄观述《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55《中华藏》第86册,第835页下、836页上。
    ⑥ (唐)不空译《一字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卷1,《中华藏》第66册,第307页上中。
    ① (唐)不空译《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会释》卷下,《中华藏》第103册,第141页上。
    ② (唐)不空译《总释陀罗尼义赞》卷1,《大正藏》第18卷,第898页上。
    ③ (唐)不空译《总释陀罗尼义赞》卷1,《大正藏》第18卷,第898页上。
    ④ (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卷29,《中华藏》第8册,第653页中。
    ⑤ (日)觉禅《觉禅钞》第18卷,《大正藏》图像部第4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第588页上。
    ⑥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项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08页下。
    ⑦ (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项经》卷上,《中华藏》第65册,第342页中。
    ⑧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5,《中华藏》第65册,第527页上。
    ①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07页中下。
    ② 《大正藏》图像第3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图像No.62。
    ③ 《大正藏》图像第3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图像No.11。
    ④ (唐)不空译《一字一字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卷1,《中华藏》第66册,第307页下。
    ① (唐)不空译《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卷1,《中华藏》第65册,第786页上。
    ② (日)心觉抄《金轮炽盛光》,《别尊杂记》卷9,《大正藏》图像第3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第129页中。
    ③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13页中。
    ④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2,《大正藏》19卷,第198页下。
    ⑤ (唐)不空译《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大正藏》第19卷,第322页上。
    ⑥ 关于偈颂体的断句,不能只看原文的句读,还要考虑语义的完整、连贯,有些可能两句合起来才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该经开篇就存在这一问题,原文如下:“稽首礼普贤,诸佛转轮王,现证大菩提,受名金刚界,为转教勅轮,从自顶流出,大金轮明王,威光逾众日,七宝具围绕,为一切佛顶,轮王之轮王,才现奇特身,诸圣众皆没,显胜绝不共”,这里根据语义明显应该是“从自项流出大金轮明王”、“为一切佛顶轮王之轮王”,此两处如果依据偈颂体的句读分开,则文义不通。
    ① (唐)金刚智译《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卷下,《中华藏》第68册,第404页中。
    ② (唐)金刚智译《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卷下,《中华藏》第68册,第405页中。
    ③ (唐)不空译《金刚顶瑜伽三十七尊出生义》卷1,《大正藏》第18卷,第298页下。
    ④ (唐)不空译《一字一字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卷1,《中华藏》第66册,第307页下。
    ⑤ (唐)不空译《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卷1,《中华藏》第65册,第786页上。
    ⑥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21,《中华藏》第32册,第228页上。
    ①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06,《中华藏》第4册,第52页上。
    ②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88,《大正藏》第4册,第822页上中。
    ③ (宋)施护译《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1,《大正藏》第18卷,第470页上。
    ④ (宋)施护译《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卷1,《大正藏》第18卷,第537页下。
    ⑤ (唐)输波迦罗译《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中华藏》第23册,第815页中。
    ⑥ (唐)输波迦罗译《苏悉地羯罗经》卷上,《中华藏》第23册,第783页上。
    ⑦ (唐)不空译《一字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卷1,《中华藏》第65册,第307页上。
    ⑧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2,《中华藏》第65册,第492页上。
    ⑨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12页下。
    ⑩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13页上。
    ①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13页中。
    ②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顶佛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13页中。
    ③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顶佛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13页下。
    ④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2,《中华藏》第23册,第416页下。
    ⑤ (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上,《中华藏》第65册,第340页中。
    ① 吕建福持第一种观点,详见《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页-268页。持第二种观点者以雷玉华为代表,见雷玉华、王剑平《试论四川的“菩提瑞像”》,《四川文物》2004年第1期,《再论四川的“菩提瑞像”》,《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6期。持第三种观点者以宿白、常青、陈明光为代表,见宿白《敦煌莫高窟密教遗迹札记》,常青《试论龙门初唐密教雕刻》,《考古学报》2001年3期,常青《初唐宝冠佛像的定名问题——与吕建福(中国密教史)商榷》(《佛学研究》1996年号,总第6期,陈明光《菩萨装施降魔印佛造像的流变——兼谈大日如来尊像的演变》(《敦煌研究》2004年第5期。
    ② 参见: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57页-268页;雷玉华著《巴中石窟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328页-331页。
    ③ (唐)一行撰《大毗卢遮成佛那经疏》卷1,《大正藏》第39卷,第579页中。
    ④ (唐)一行撰《大毗卢遮成佛那经疏》卷14,《大正藏》第39卷,第728页上。
    ⑤ (唐)一行撰《大毗卢遮成佛那经疏》卷14,《大正藏》第39卷,第728页上。
    ①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3,《中华藏》第23册,第434页下。
    ② 《大日如来剑印》卷1云:“先合掌,以左右二无名指二小指,右押左相叉入掌,二中指直竖屈第一节,头相跓如剑形,二大指入掌,平伸二头指,屈押二大指甲头相跓,名顶轮王根本印。”见失译《大日如来剑印》卷1,《大正藏》第18卷,第200页上。
    ③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65册,第483页中。
    ④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65册,第483页中。
    ⑤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08页上。
    ⑥ (唐)菩提流志译《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卷1,《大正藏》第19卷,第264页下。
    ⑦ 失译《大圣妙吉祥菩萨说除灾教令法轮》卷1,《中华藏》第23册,第356页上。
    ⑧ (唐)不空译《一字一字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卷1,《中华藏》第66册,第307页上中。
    ⑨ 失译《白伞盖大佛顶王最胜无比大威德金刚无碍大道场陀罗尼念诵法要》卷1,《大正藏》第19卷,第400页中。
    ① (唐)宝思惟译《大陀罗尼末法中一字心咒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394页中。
    ②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28页上。
    ③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451页中。
    ④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448页中—451页中。
    ⑤ (唐)弘辩集《顶轮王大曼茶罗灌顶仪轨》,《大正藏》第19卷,第328页上—第329页下。
    ⑥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大正藏》第18卷,第889页上。
    ①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经本、仪轨、陀罗尼本以及撰集、注释等共约15种,其中译本12种,集注类3种。译本中有经本6种:阇那耶舍译、杜行顗译、佛陀波利译、彦惊译、地婆诃罗译、义净译。仪轨1种:不空译。陀罗尼本共有5种,包括题金刚智译的加句本、不空双译本、法天译、慈贤译、指空译、明译。撰集2种:题善无畏译的瑜伽本、题若那译的别行本。注释1种:法崇本。按同本异译的陀罗尼计,尊胜陀罗尼共有15译,即阇那耶舍译、杜行颐译、佛陀波利译、彦惊译、地婆诃罗译、义净译、善无畏译(瑜伽本)、金刚智译(加句本)、不空译、法崇译、法天译、法天另译(一切佛顶本)、慈贤译、指空译、明译。”吕建福着《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页。
    ①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央掘魔罗经》卷3,《中华藏》第23册,第70页中。
    ②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中华藏》第12册,第39页下。
    ③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6,《中华藏》第29册,第657页上。
    ④ (宋)法贤译《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6,《中华藏》第64册,第999页中。
    ⑤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78,《中华藏》第13册,第428页下。
    ⑥ (宋)施护译《菩提心离相论》卷1,《中华藏》第67册,第628页上。
    ⑦ (唐)法崇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卷1,《大正藏》第39卷,第1014页上。
    ① (唐)善无畏译《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2,《大正藏》第19卷,第378页中。
    ② 吕建福着《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③ (唐)不空译《佛顶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中华藏》第65册,第731页上中。
    ① 该图来自:(唐)善无畏译《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1,《大正藏》19卷,第370页中。
    ①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78,《中华藏第》第6册,第766页上。
    ② (唐)不空译《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么耶经》卷1,《中华藏》第69,第128页上中。
    ③ (唐)不空译《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卷1,《中华藏》第65册,第294页下。
    ④ (宋)施护译《佛说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卷1,《中华藏》第68册,第2页下。
    ⑤ (唐)不空译《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卷1,《中华藏》第65册,第852页中。
    ① (宋)法贤译《佛说八大菩萨经》卷1,《中华藏》第69册,第691页上。
    ② (唐)达磨栖那译《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卷1,《大正藏》第19卷,第340页下。
    ③ (宋)天息灾译《一切如来大秘密王未曾有最上微妙大曼拏罗经》卷2,《中华藏》第64,第217页下。
    ④ 失译《无畏三藏禅要》卷1,《大正藏》第18卷,第943页中。
    ⑤ (唐)达磨栖那译《大妙金刚大甘露军拏利焰鬘炽盛佛顶经》卷1,《大正藏》第19卷,第340页下。
    ① (唐)善无畏译《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1,《大正藏》第19卷,第375页下—376页中。
    ① 吕建福着《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页。
    ② (唐)善无畏译《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1,《大正藏》第19卷,第376页中。
    ① 失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真言》卷1,《大正藏》第19卷,第389页下、第390页上。
    ② (唐)若那译《佛项尊胜陀罗尼别法》卷1,《大正藏》第19卷,第396页中。
    ① 该图来自:(唐)善无畏译《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卷2,《大正藏》19卷,第378页上。
    ② 陈金华《传善无畏所译三部密教仪轨出处及年代考》,《藏外佛教文献》第四辑,第394页—第328页。
    ③ 善无畏译《佛顶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卷1,《大正藏》第19卷,第913页下。
    ① (唐)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卷1,《大正藏》第19卷,第351页中。
    ② 《辞源》(修订本)(上册),商务印书馆1983年修订第一版,第986、987页。
    ③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1,《中华藏》第57册,第418页上。
    ①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36,《中华藏》第58册,第121页上。
    ② (唐)礼言集《梵语杂名》卷1,《大正藏》第54卷,第1238页中。
    ③ (北凉)昙无谶译《佛所行赞》卷5,《中华藏》第50册,第478页中。
    ④ (西晋)无罗叉译《放光般若经》卷1,《中华藏》第7册,第2页中。
    ⑤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中华藏》第1册,第5页上中。
    ⑥ (唐)一行撰《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9,《大正藏》第39页,第673页上。
    ① (唐)菩提流志译《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787页上中。
    ② (唐)一行撰《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11,《大正藏》第39页,第698页下。
    ③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76页。
    ①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8页。
    ② 王惠民《敦煌佛项尊胜陀罗尼经变考释》,《敦煌研究》1991年第1期,第7页:[日]下野玲子著,牛源译,刘永增审校,《莫高窟第217窟南壁经变新解》,2011年第1期。
    ③ 敖特根《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献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其中“回鹘蒙古文《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印本残叶”。
    ④ 谢道辛《大理地区佛教密宗梵文碑刻与白族的佛顶尊胜信仰》,《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⑤ 李玉昆《泉州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及其史料价值》,《佛学研究》2000年第1期。
    ⑥ 杜文玉《唐代长安佛教经幢题记与题名研究——以佛教信众的结构为中心》,《人文杂志》2012年第6期。
    ⑦ 赵改萍《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在山西的流布》,《山西档案》2012年第2期。
    ⑧ 黄吉君《洛阳发现佛项尊胜陀罗尼北宋墓幢》,《中原文物》2000年第3期。
    ⑨ 尤李《房山石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其相关问题考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⑨ 陈金华《传善无畏所译三部密教仪轨出处及年代考》,《藏外佛教文献》第四辑,第394页一第328页。
    ① (唐)法崇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卷1,《大正藏》第39卷,第1012页上。
    ② (唐)法崇述《佛顶尊胜陀罗尼经教迹义记》卷1,《大正藏》第39卷,第1012页中。
    ③ [英]约翰·马歇尔著,王冀青译《犍陀罗佛教艺术》,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9页。
    ① [英]约翰·马歇尔著,王冀青译《犍陀罗佛教艺术》,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
    ① [法]雷奈·格鲁塞著,常任侠、袁音译《印度的文明》,商务印书馆,1965年。(下不一一注明)
    ② [英]约翰·马歇尔著,王冀青译《犍陀罗佛教艺术》,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下不一一注明)
    ① [法]雷奈·格鲁塞著,常任侠、袁音译《印度的文明》,商务印书馆,1965年。
    ① 邢军《广元千佛崖初唐密教造像试析》,《文物》1990年第6期。丁明夷《川北石窟札记——从广元到巴中》,《文物》1990年第6期。常青《试论龙门初唐密教雕刻》,《考古学报》2001年第3期。
    ② 吕建福《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参见第三章第三节“持明密教造像”部分。
    ③ 雷玉华著《巴中石窟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五章第二部分“菩提瑞像”。
    ④罗世平《广元千佛崖菩提瑞像考》,《故宫学术季刊》1992年第2期。姚崇新《巴蜀佛教石窟造像初步研究——以川北地区为中心》,中华书局2011年版,参见第六章第二节。
    ⑤ [日]肥田路美著,李静杰译《唐代菩提伽耶金刚座真容像的流布》,《敦煌研究》2006年第4期。
    ⑥ 李崇峰《菩提像初探》,《石窟寺研究》2012年12月。
    ① 之所以称为大日如来,因为与光有秘密关系。“昆楼遮那佛,亦云毗卢遮那,译云胜光,亦云种种光也。”(失译《翻梵语》卷1,《大正藏》第54卷,第981页下。)一行解释说:“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者,梵音毗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遍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有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边不至一边,又唯在昼,光不烛夜。如来智慧日光则不如是,遍一切处作大照明矣,无有内外方所昼夜之别。复次日行阎浮提,一切卉木藂林随其性分各得增长,世间众务因之得成。如来日光遍照法界,亦能平等开发无量众生种种善根,乃至世间出世间殊胜事业莫不由之而得成办。又如重阴昏蔽日轮隐没,亦非坏灭,猛风吹云日光显照,亦非始生。佛心之日亦复如是,虽为无明烦恼戏论重云之所覆障而无所减,究竟诸法实相三昧圆明无际而无所增。以如是等种种因缘,世间之日不可为喻,但取其少分相似故,加以大名曰摩诃毗卢遮那也。”(一行撰《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卷1,《大正藏》第39卷,第579页上)
    ② 如《杂阿含经》载:“今毘卢遮那,清净光明显。”(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22,《中华藏》第32册,第890页上。
    ③ 如《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15载:“内院中画七宝莲花,台上宝殿中毘卢遮那如来右手作摩顶相,面西结加趺坐师子宝座。”((唐)菩提流志译《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卷15,《中华藏》第19册,第481页中。)有学者以此为据认为此时毗卢遮那佛已经成为密教的核心,笔者以为考察一尊神祇是否在社会上、信众中产生普遍的影响,要综合考察佛教史的发展,不能单纯以经典中出现为依据。
    ① 雷玉华著《巴中石窟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208页。
    ② 李崇峰《菩提像初探》,《石窟寺研究》2012年12月,第204页。
    ③ 李崇峰《菩提像初探》,《石窟寺研究》2012年12月,第204页。
    ④ 常青《试论龙门初唐密教雕刻》,《考古学报》2001年第3期。
    ⑤ 详见:雷玉华著《巴中石窟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229页。
    ⑥ 善无畏译《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3,《中华藏》第23册,第600页中。
    ① (唐)金刚智译《金刚顶瑜伽修习昆卢遮那三摩地法》卷1,《中华藏》第65册,第277下。
    ② (唐)不空译《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蜜多理趣释》卷1,《中华藏》第65册,第856下、857上。
    ③ 雷玉华著《巴中石窟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231页。
    ④ 详见雷玉华著《巴中石窟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224页。
    ⑤ 《大唐西域记》卷八载:精舍既成,招募工人,欲图如来初成佛像。旷以岁月,无人应召。久之,有婆罗门来告众曰:“我善图写如来妙相。”众曰:“今将造像,夫何所须?”曰:“香泥耳。宜置精舍之中,并一灯照我,入已,坚闭其户,六月后乃可开门。”时诸僧众皆如其命,尚余四日,未满六月,众咸骇异,开以观之。见精舍内佛像俨然,结加趺坐,右足居上,左手敛,右手垂,东面而坐,肃然如在。座高四尺二寸,广丈二尺五寸,像高丈一尺五寸,两膝相去八尺八寸,两肩六尺二寸,相好具足,慈颜若真,唯右乳上图莹未周。既不见人,方验神鉴。众咸悲叹,殷勤请知。有一沙门宿心淳质,乃感梦见往婆罗门而告曰:“我是慈氏菩萨,恐工人之思不测圣容,故我躬来图写佛像。垂右手者,昔如来之将证佛果,天魔来娆,地神告至,其一先出,助佛降魔。如来告曰:‘汝勿忧怖,吾以忍力,降彼必矣。’魔王曰:‘谁为明证?’如来乃垂手指地言:‘此有证。’是时第二地神踊出作证。故今像手仿昔下垂。”众知灵鉴,莫不悲感。于是乳上未周,填厕众宝,珠璎宝冠,奇珍交饰。设赏迦王伐菩提树已,欲毁此像,既睹慈颜,心不安忍,回驾将返,命宰臣曰:“宜除此佛像,置大自在天形。“宰臣受旨,惧而叹曰:”毁佛像则历劫招殃,违王命乃丧身灭族,进退若此,何所宜行!“乃召信心以为役使,遂于像前横垒砖壁,心惭冥暗,又置明灯。砖壁之前画自在天。功成报命,王闻心惧,举身生疱,肌肤攫裂,居未久之,便丧没矣。宰臣驰返,毁除障壁。时经多日,灯犹不灭。像今尚在,神工不亏。既处奥室,灯炬相继,欲睹慈颜,莫由审察,必于晨朝持大明镜,引光内照,乃睹灵相。夫有见者,自增悲感。(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下),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674、675、676页。)
    ⑥ 《法苑珠林》卷29载:依王玄策行传云,西国瑞像无穷,且录摩诃菩提树像,云昔师子国王名尸迷怯拔摩(唐云功德云)梵王遣二比丘来诣此寺,大者名摩诃諵(此云大名),小者优波(此云授记),其二比丘礼菩提树金刚座讫。此寺不安置,其二比丘乃还其本国。王问比丘:“往彼礼拜圣所来,灵瑞云何?”比丘报云:“阎浮大地无安身处。”王闻此语,遂多与珠宝,使送与此国王三谟陀罗崛多。因此以来,即是师子国比丘。又金刚座上尊像,元造之时有一外客来告大众云:“我闻募好工匠造像,我巧能作此像。”大众语云:“所须何物。”其人云:“唯须香及水及料灯油支料。既足,语寺僧云:“吾须闭门营造。限至六月,慎莫开门,亦不劳饮食。”其人一入即不重出。唯少四日未满六月,大众平章不和各云:“此塔中狭迮,复是漏身,因何累月不开见出?”疑其所为,遂开塔门,乃不见匠人。其像已成,唯右乳上有少许未竟。后空神惊诫大众云:“我是弥勒菩萨。”像身东西坐,身高一丈一尺五寸,肩阔六尺二寸,两膝相去八尺八寸,金刚座高四尺三寸,阔一丈二尺五寸。其塔本阿育王造石钩栏塔。后有婆罗门兄弟二人,兄名王主,弟名梵主。兄造其塔,高百肘,弟(《大正藏》作“帝”,误,应是“弟”,据文意改)造其寺。其像自弥勒造成已来, 一切道俗规模图写,圣变难定,未有写得。王使至彼请诸僧众及此诸使人至诚殷请,累日行道忏悔,兼申来意,方得图画,髣髴周尽。直为此像出其经本,向有十卷,将传此地,其匠宋法智等巧穷圣容,图写圣颜来到京都,道俗竞摸。((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卷29,《中华藏》第71册,第640页中下。)
    ① (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卷29,《中华藏》第71册,第640页中。
    ② (唐)勿提提犀鱼译《佛说十力经》,《中华藏》66册,第813页中。
    ③ (唐)道宣撰《广弘明集》卷15,《中华藏》第63册,第88页中。
    ④ (元)觉岸编《释氏稽古略》卷4,《大正藏》第49卷,第898页下。⑤ (宋)志盘撰《佛祖统纪》卷43,《中华藏》第82册,第723页下。
    ⑥ 《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咒经》两次提到菩提像,其卷一说:“于菩提像前正心右跪,诵此陀罗尼咒满-千八遍,是人所有诸罪业障悉皆消灭”,又说“是人应当白月十五日在菩提像前……一切罪报悉皆消灭”。((唐)地婆诃罗译《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咒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301页下。)《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义净)“从此北行数日,先到那烂陀,敬根本塔。次上耆阇崛,见[迭*毛]衣处。后往大觉寺,礼真容像。山东道俗所赠紽绢,持作如来等量袈裟,亲奉披服。濮州玄律师附罗盖数万,为持奉上。曹州安道禅师寄拜礼菩提像,亦为礼讫。于时五体布地,一想虔诚。先为东夏四恩,普及法界含识。愿龙华总会,遇慈氏尊,并契真宗,获无生智。次乃遍礼圣迹,过方丈而届拘尸;所在钦诚,入鹿园而跨鸡岭。住那烂陀寺,十载求经,方始旋踵,言归还耽摩立底。未至之间,遭大劫贼,仅免剚刃之祸,得存朝夕之命。于此升舶,过羯荼国。所将梵本三藏五十万余颂,唐译可成千卷,[打-丁+雚]居佛逝矣。”((唐)义净著,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53、154页。)这段材料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有关“真容像”、“菩提像”的记载。义净所述,“真容像”与“菩提像”应不是同一尊,否则同一处怎么用两个不同的名称,而且此中所说“菩提像”,金本作“菩萨像”。((唐)义净著,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56页。)从中可知“真容像”在大觉寺,同时“真容像”即是大觉寺“慈氏所制真容”。((唐)义净著,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5页。)似乎说明大觉寺既有真容像,又有菩提像。
    ⑦ 如《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说:“复有一法,右绕菩提树像行道念诵满一百万遍,即见佛菩萨罗汉为其说法。”((唐)金刚智译《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卷1,《大正藏》第20卷,第174页下。)同经又载:“复次有法,右绕菩提树像,诵咒满千万遍,即见菩萨为其说法,欲随菩萨即得随从。”((唐)金刚智译《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244页上。)《大唐大 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说:“次西南十余里有窣堵波,是佛买华处。又东南度沙岭十余里,到佛项骨城。城有重阁,第二阁中有七宝小塔,如来顶骨在中。骨周一尺二寸,发孔分明,其色黄白,盛以宝函。但欲知罪福相者,摩香末为泥,以帛练裹,隐于骨上,随其所得以定吉凶。法师即得菩提树像;所将二沙弥,大者得佛像,小者得莲华像。其守骨婆罗门欢喜,向法师弹指散花,云:‘师所得甚为希有,是表有菩提之分。’复有髑髅骨塔,骨状如荷叶。复有佛眼睛,睛大如奈,光明晖赫,彻烛函外。复有佛僧伽胝,上妙细[迭*毛]所作。复有佛锡杖,白铁为环,栴檀为茎。法师皆得礼拜,尽其哀敬,因施金钱五十,银钱一千,绮幡四口,锦两端,法服二具,散众杂华,辞拜而出。”((唐)慧立本、彦惊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二,《中华藏》第61册,第18页下、19页上。)此中可知,菩提树像与佛顶骨崇拜有密切关系。《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那烂陀寺西北有大精舍,高三百余尺,婆罗阿迭多王之所建也,庄严甚丽,其中佛像同菩提树像。”同时也说明,佛像与菩提树像是不同的。
    ① 广元千佛崖第366号窟碑记有“菩提瑞像”的说法。(雷玉华著《巴中石窟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221页。)
    ② (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卷29,《大正藏》第53卷,第502页下、503页上。
    ③ (唐)慧立本、彦悰笺《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3,《中华藏》第61册,第32页上。
    ④ (唐)义净著,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5页。
    ⑤ (唐)义净著,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168页。《三宝感应要略录》有类似记载:“释灵运,天竺名般若提波,本襄阳人也,追寻圣迹,越南滨,达西国,于那兰陀寺画弥勒真容菩提树像。”((宋)非浊集《三宝感应要略录》卷2,《大正藏》第51卷,第844页中。)
    ① [英]约翰·马歇尔著,王冀青译《犍陀罗佛教艺术》,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插图67,表现的是释迦降魔的情形;[法]雷奈·格鲁塞著,常任侠、袁音译《印度的文明》,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图116、117。
    ② 不仅石窟造像骤然兴盛,而且文献中有关唐代菩提树像的记载也不少,如《广弘明集》说:“京城内胜光寺模得陕州舍利石函变现瑞像娑罗双树等形相者”云云,此中“瑞像娑罗双树等形象”疑与菩提树像有关。((唐)道宣撰《广弘明集》卷17,《中华藏》第63册,第132页中。)《华严经传记》卷一亦载:“有勅从之京师诸德造绯罗珠宝袈裟,附供菩提树像,勒锡神钟一口及请幡像、供具、遵途。”((唐)法藏集《华严经传记》卷1,《大正藏》第51卷,第154页下。)
    ① 佛项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佛顶佛就是释迦佛顶佛,广义的佛顶佛则涵盖所有的佛顶类神祇。本文中如果特指释迦佛顶佛,就用“释迦佛顶佛”这一称谓,如使用“佛顶佛”,则泛指佛顶类神祇。
    ② 之所以说复兴,因为释迦降魔成道像一直受到崇拜,但并不突出,并没有如玄奘当时所见那么兴盛,所以说复兴。
    ④ (东晋)法显记《高僧法显传》卷1,《大正藏》第51卷,第863页中。
    ① 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2005年版,“中期大乘佛学”,第150页起。
    ②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196页上。
    ① 详见:(唐)义净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1,《大正藏》第51卷,第2页上。(唐)义净撰《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2,《大正藏》第51卷,第7页上。(东晋)法显记《高僧法显传》卷1,《大正藏》卷51卷,第858页下。(唐)慧立、彦悰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2,《大正藏》第50卷,第229页中。
    ② 关于佛顶骨舍利的流传,可参考:王孺童《佛项骨舍利源流考》,《法音》2012年第8期
    ③ (唐)慧立、彦惊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2,《中华藏》第61册,第18页下、19页上。
    ④ 吕建福亦持相似观点,详见: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5、266页。
    ⑤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65册,第480页中。
    ⑥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04页上。
    ⑦ (唐)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321页上。
    ① (唐)地婆诃罗译《最胜佛项陀罗尼净除业障咒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301页下。
    ② (唐)地婆诃罗译《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咒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302页中。
    ③ 早期犍陀罗有关释迦牟尼降魔成佛的造像中就出现菩提像,如[英]约翰·马歇尔著,王冀青译《犍陀罗佛教艺术》,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插图67。
    ④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66、267页。
    ⑤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6页。
    ① 此处文字各个版本有所不同,吕建福对刊诸本,认为应是“伸臂及掌”。(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笔者同意这一观点,因为根据后文的“当右膝上,指头垂下”可知如果是“伸臂仰掌”的话指头不可能垂地。
    ②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2页上中。
    ①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10页下、411上。
    ②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11,《中华藏》第31册,第435页中。
    ③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庄严论经》卷2,《中华藏》第29册,第621页中。
    ① (后魏)吉迦夜、昙曜译《杂宝藏经》卷1,《中华藏》第51册,第644页上中。
    ②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2,《中华藏》第12册,第5页中。
    ③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2,《大正藏》第9卷,第727页下。
    ④ (唐)实叉难陀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8,《大正藏》第10卷,
    ⑤ (刘宋)昙摩蜜多译《虚空藏菩萨经》,《中华藏》第11册,第292页上。
    ⑥ (唐)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卷80,《中华藏》第9册,第94页中。
    ⑦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3,《中华藏》第20册,第40页上中。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6,《中华藏》第20册,第102页上中。
    ②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6,《中华藏》第20册,第103页中下。
    ③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1,《中华藏》第20册,第183页中。
    ① (东晋)法显记《高僧法显传》卷1,《大正藏》第51卷,第863页中。
    ① 另外,姚崇新也否认大日如来说,说“即便它与密教主尊有关,也应与杂密主尊有关,大日如来是两部密法兴起以后的时期”。详见:姚崇新《巴蜀佛教石窟造像初步研究——以川北地区为中心》,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228页。
    ② 参考:姚崇新《巴蜀佛教石窟造像初步研究——以川北地区为中心》,中华书局2012年版,第六章第二节。
    ③ K.查克拉巴尔蒂著《笈多王国》,B.A.李特文斯基主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版,第154页。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1,《中华藏》第20册,第188页上。
    ② [日]大村西崖著,吴信如主编《密教发达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27页。
    ③ (唐)善无畏译《佛项尊胜心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三身佛果三种悉地真言仪轨》卷1,《大正藏》第18卷,第913页下。
    ① 雷玉华著《巴中石窟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版,第221页。
    ①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31,《中华藏》第6册,第308页下。
    ② (西晋)竺法护译《佛说普曜经》卷6,《中华藏》第15册,第441页上。
    ③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31,《中华藏》第6册,第310页上。
    ④ (西晋)竺法护译《大宝积经》卷10,《中华藏》第8册,第475页上。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196页上。
    ② (唐)善无畏译《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578页中。
    ③ (唐)全真集《唐梵文字》卷1,《大正藏》第54卷,第1221页下。
    ④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2,《中华藏》第32册,第10页上。
    ⑤ (唐)一行撰《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疏》卷2,《大正藏》第39卷,第580页上。
    ⑥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1,《大正藏》第9卷,第657页中、下。
    ① (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2,《中华藏》第8册,第369页上。
    ② (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卷2,《中华藏》第8册,第372页中。
    ③ (东晋)佛陀跋陀罗译《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2,《中华藏》第22册,第481页中。
    ④ (唐)不空译《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6,《中华藏》第67册,第129页上。
    ⑤(宋)智圆述《维摩经略疏垂裕记》卷4,《大正藏》第38卷,第754页中。
    ⑥ (宋)施护等译《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经》卷3,《大正藏》第18卷,第456页上。
    ⑦ (唐)菩提流志译《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卷23,《中华藏》第19册,第574页上。
    ⑧ (唐)海云记《两部大法相承师资付法记》卷上,《大正藏》第51卷,第784页中。
    ⑨ 失译《翻梵语》卷1,《大正藏》第54卷,第1231页中。
    ① (唐)金刚智译《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卷上,《中华藏》第68册,第399页中。
    ② [日]空海撰《金刚经开题》,《大正藏》第61卷,第2页中。
    ③ 失译《翻梵语》卷5,《大正藏》第54卷,第1015页上。
    ④ (宋)法云编《翻译名义集》卷3,《中华藏》第84册,第324页中。
    ⑤ (宋)希麟集《续一切经音义》卷5,《中华藏》第59册,第385页中。
    ⑥ (宋)希麟集《续一切经音义》卷5,《中华藏》第59册,第403页中。
    ⑦ (宋)法云编《翻译名义集》卷3,《中华藏》第84册,第380页中。
    ⑧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34,《大正藏》第57册,第237页下。
    ⑨ (唐)金刚智译《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卷下,《中华藏》第68册,第404页中。
    ⑩ (唐)金刚智译《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卷下,《中华藏》第68册,第405页中。
    ① (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卷21,《中华藏》第57册,第822页下。
    ② (唐)不空译《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中华藏》第66册,第196页上。
    ③ (唐)不空译《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中华藏》第66册,第201页下。
    ① (唐)不空译《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中华藏》第66册,第197页下。
    ② 关于偈颂体的断句,不能只看原文的句读,还要考虑语义的完整、连贯,有些可能两句合起来才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该经开篇就存在这一问题,原文如下:“稽首礼普贤,诸佛转轮王,现证大菩提,受名金刚界,为转教勅轮,从自顶流出,大金轮明王,威光逾众日,七宝具围绕,为一切佛顶,轮王之轮王,才现奇特身,诸圣众皆没,显胜绝不共”,这里根据语义明显应该是“从自顶流出大金轮明王”、“为一切佛顶轮王之轮王”,此两处如果依据偈颂体的句读分开,则文义不通。
    ③ (唐)不空译《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中华藏》第66册,第198页上。
    ④ (唐)不空译《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中华藏》第66册,第199页下。
    ①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42页。
    ② (唐)不空译《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中华藏》第66册,第198页上。
    ③ (唐)金刚智译《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卷下,《中华藏》第68册,第404页上。
    ④ (唐)金刚智译《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卷下,《中华藏》第68册,第404页中。
    ①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21,《中华藏》第32册,第228页上。
    ②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07,《中华藏》第4册,第58页上。
    ③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88,《中华藏》第4册,第822页上。
    ④ (宋)施护译《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1,《中华藏》第67册,第284页下。
    ⑤ (宋)施护译《一切秘密最上名义大教王仪轨》卷1,《中华藏》第67册,第799页中。
    ⑥ (唐)输波迦罗译《苏悉地羯罗经》卷中,《中华藏》第23册,第815页下。
    ⑦ (唐)输波迦罗译《苏悉地羯罗经》卷上,《中华藏》第23册,第783页上。
    ⑧ (唐)不空译《一字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卷1,《中华藏》第66册,第307页上。
    ⑨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卷2,《中华藏》第65册,第492页上。
    ⑩ (唐)不空译《一字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卷1,《中华藏》第66册,第307页下。
    11 (唐)不空译《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卷1,《中华藏》第65册,第786页上。
    12 [日]心觉抄《金轮炽盛光》,《别尊杂记》卷9,《大正藏》图像第3卷,佛陀教育基金会印赠,第129页中。
    ① 失译《奇特最胜金轮佛顶念诵仪轨法要》卷1,《大正藏》第19卷,第192页上。
    ② (唐)金刚智译《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卷下,《中华藏》第68册,第405页中。
    ③ (唐)不空译《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卷1,《中华藏》第65册,第473页中。
    ④ (唐)不空译《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卷1,《中华藏》第65册,第474页中。
    ①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7页。
    ② (唐)不空译《一字项轮王瑜伽经》卷1,《中华藏》第65册,第773页上。
    ③ (唐)不空译《一字项轮王瑜伽经》卷1,《中华藏》第65册,第773页下。
    ④ (唐)不空译《一字顶轮王瑜伽经》卷1,《中华藏》第65册,第772页下。
    ⑤ (唐)不空译《一字顶轮王瑜伽经》卷1,《中华藏》第65册,第773页下。
    ⑥ (唐)不空译《一字顶轮王瑜伽经》卷1,《中华藏》第65册,第773页中。
    ⑦ (唐)不空译《一字顶轮王瑜伽经》卷1,《中华藏》第65册,第773页下。
    ① (唐)金刚智译《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卷上,《中华藏》第68册,第399页中。
    ②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9页。
    ① (宋)法云编《翻译名义集》卷3,《中华藏》第84册,第346页中。
    ② (宋)法云编《翻译名义集》卷3,《中华藏》第84册,第346页中。
    ① (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13,《中华藏》第31册,第157页下。
    ② (后秦)竺佛念译《转轮圣王品》,《长阿含经》卷18,《中华藏》第31册,第231页中。
    ③ (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长阿含经》卷6,《中华藏》第31册,第73页中。
    ④ (西晋)法立、法炬译《大楼炭经》卷1,《中华藏》第33册,第818页上。
    ⑤ (后秦)竺佛念译《转轮圣王品》,《长阿含经》卷18,《中华藏》第31册,第232页中下。
    ⑥ (唐)玄奘译《阿昆达磨俱舍论》卷12,《中华藏》第47册,第108页下。
    ① (唐)玄奘译《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卷30,《中华藏》第45册,第156页下。
    ② (宋)法护等译《施设论》卷1,《中华藏》第69册,第77页上。
    ③ 王红梅、杨富学《回鹘文藏密经典所见“七宝”考》,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2005年8月。
    ④ 王红梅、杨富学《回鹘文藏密经典所见“七宝”考》,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2005年8月。
    ⑤ 希都日古《论17世纪蒙古编年史所谓转轮王的概念》,《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7月第23卷第4期。
    ① (唐)玄奘译《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571,《中华藏》第6册,第700页下。
    ②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7,《大正藏》第9卷,第764页下。
    ③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2,《大正藏》第9卷,第728页下。
    ④ (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4,《大正藏》第9卷,第739页上。
    ⑤ (唐)般若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20,《大正藏》第10卷,第753页中。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206页中。
    ②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中华藏》第20册,第14页上。
    ③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206页上。
    ④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6,《中华藏》第20册,第104页中。
    ⑤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12,《中华藏》第20册,第206页上。
    ①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卷9,《中华藏》第55册,第194页中。
    ②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卷9,《中华藏》第55册,第194页下。
    ③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卷8,《中华藏》第55册,第176页中。
    ④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卷9,《中华藏》第55册,第194页中。
    ⑤ (宋)智磐撰《佛祖统纪》卷40,《中华藏》第82册,第694页下。
    ①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4页。
    ②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38页。
    ③ 杜斗城《关于武则天与佛教的几个问题》,《宗教学研究》1994年第1期。
    ④ 杜斗城《关于武则天与佛教的几个问题》,《宗教学研究》1994年第1期。
    ⑤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中阿含经》卷28,《中华藏》第31册,第637页上。
    ①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2,《大正藏》第25卷,第72页中。
    ② (北凉)昙无谶译《大方等无想经》卷4,《中华藏》第18册,第37页下。
    ③ (唐)菩提流志译《佛说宝雨经》卷1,《中华藏》第16册,第562页下、563页上。
    ④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23,《中华藏》第33册,第901页上。
    ① 《旧唐书》卷183,中华书局标点本,第4742页。
    ② (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卷9,《中华藏》第55册,第194页下。
    ③ 吕建福著《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49页。
    ①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1,《中华藏》第23册,第410页下、411页上。
    ②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459页上。
    ③ (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上,《中华藏》第65册,第307页下。
    ④ (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中,《中华藏》第65册,第350页中下。
    ⑤ (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中,《中华藏》第65册,第350页上中。
    ⑥ (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卷上,《中华藏》第65册,第337页下。
    ① 侯慧明《论密教密法之渊源——佛教早期咒法》,《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
    ①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47,《中华藏》第33册,第209页上。
    ② (后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4,《大正藏》第25卷,第84页上。
    ③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2,《中华藏》第20册,第33页中。
    ④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7,《中华藏》第20册,第109页上。
    ⑤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7,《中华藏》第20册,第109页中。
    ① (唐)阿地瞿多译《佛说陀罗尼集经》卷7,《中华藏》第20册,第123页中
    ② 失译《奇特最胜金轮佛顶念诵仪轨法要》,《大正藏》第19卷,第190页中。
    ① (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佛项轮王经》卷2,《中华藏》第65册,第494页中。
    ② (唐)不空译《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卷1,《中华藏》第69册,第767页上。
    ③ (唐)不空译《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卷1,《中华藏》第65册,第793页上。
    ④ (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卷4,《中华藏》第23册,第453页下。
    [1](唐)阿地瞿多译:《陀罗尼集经》十二卷,《中华藏》第20册,中华书局,1986年。(凡《中华藏》均用中华书局版,下不一一注明)
    [2](唐)菩提流志译:《一字佛顶轮王经》五卷,《中华藏》第23册。
    [3](唐)不空译:《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五卷,《中华藏》第65册。
    [4](唐)不空译:《一字奇特佛顶经》三卷,《中华藏》第65册。
    [5](唐)不空译:《一字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一卷,《中华藏》第66册。
    [6](唐)不空译:《一字顶轮王念诵仪轨》一卷,《中华藏》第65册。
    [7](唐)不空译:《一字金轮王佛顶要略念诵法》一卷,《中华藏》第66册。
    [8](唐)地婆诃罗译:《最胜佛顶陀罗尼净除业障咒经》一卷,《中华藏》第20册。
    [9](唐)不空译:《佛项尊胜陀罗尼念诵仪轨法》一卷,《中华藏》第65册。
    [10](唐)杜行顗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中华藏》第20册。
    [11](唐)义净译:《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中华藏》第20册。
    [12](唐)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卷,《中华藏》第20册。
    [13](后秦)竺佛念译:《转轮圣王品》,《长阿含经》卷18,《中华藏》第31册。
    [14](唐)善无畏译:《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七卷,《中华藏》第23册。
    [15](唐)不空译:《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三卷,《中华藏》第65册。
    [16](唐)不空译:《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一卷,《中华藏》第66册。
    [17](唐)输波迦罗译:《苏悉地羯罗经》三卷,《中华藏》第23册。
    [18](唐)金刚智译:《金刚峰楼阁一切瑜伽瑜祇经》二卷,《中华藏》第68册。
    [19](唐)不空译:《金刚顶经瑜伽十八会指归》,《中华藏》第65册。
    [20](唐)菩提流志译:《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三十卷,《中华藏》第19册。
    [21](唐)慧立、彦惊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十卷,《中华藏》第61册。
    [22](唐)慧琳撰:《一切经音义》二十五卷,《中华藏》第56、57、58册。
    [23](宋)希麟集:《续一切经音义》十卷,《中华藏》第59册。
    [24](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十二卷,《中华藏》第71册。
    [25](隋)费长房撰:《历代三宝纪》十五卷,《中华藏》第54册。
    [26](唐)靖迈撰:《古今译经图纪》四卷,《中华藏》第54册。
    [27](唐)智升撰:《开元释教录》二十卷,《中华藏》第55册。
    [28](唐)明佺等撰:《大周刊定众经目录》十五卷,《中华藏》第54册。
    [29](宋)施护译:《佛顶放无垢光明入普门观察一切如来心陀罗尼经》二卷,《中华藏》第63册。
    [30](宋)施护译:《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七卷,《中华藏》第67册。
    [31](宋)法云编:《翻译名义集》七卷,《中华藏》第84册。
    [32](宋)施护译:《佛说轮王七宝经》一卷,《中华藏》第67册。
    [33](西晋)竺法护译:《渐备一切智德经》五卷,《中华藏》第13册。
    [34]失译《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五卷,《大正藏》第19卷,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凡《大正藏》均用此版本,下不一一注明)
    [35]《大正新修大藏经·图像部》(全12册),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5年。
    [36](唐)一行撰:《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二十卷,《大正藏》第39卷。
    [37](唐)善无畏译:《尊胜佛项修瑜伽法轨仪》二卷,《大正藏》第19卷。
    [38]失译《胎藏梵字真言》二卷,《大正藏》第18卷
    [39]失译《大日如来剑印》一卷,《大正藏》第18卷。
    [40](唐)弘辩集:《顶轮王大曼荼罗灌顶仪轨》一卷,《大正藏》第19卷。
    [41](元)沙巴罗:《佛顶大白伞盖陀罗尼经》一卷,《大正藏》第19卷。
    [42]失译《佛顶尊胜陀罗尼》一卷,《大正藏》第19卷。
    [43](东晋)法显记:《高僧法显传》一卷,《大正藏》第51卷。
    [44](唐)全真集:《唐梵文字》一卷,《大正藏》第54卷。
    [45]失译《翻梵语》十卷,《大正藏》第54卷。
    [46](宋)施护等译:《佛说秘密三昧大教王经》四卷,《大正藏》第18卷。
    [47](唐)善无畏译:《尊胜佛顶修瑜伽法轨仪》二卷,《卍续藏》第19册,河北省佛教协会印制,2006年。
    [48](梁)释僧祐著,苏晋仁、萧炼子点校:《出三藏记集》,中华书局,1995年。
    [49](唐)玄奘、辩机原著,季羡林等校注:《大唐西域记校注》(上、下),中华书局,2000年。
    [50](唐)义净原著,王邦维校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中华书局,2000 年。
    [1]张曼涛主编:《密宗概论》,《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1册,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2]张曼涛主编:《密宗教史》,《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2册,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3]张曼涛主编:《密宗思想论集》,《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3册,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4]张曼涛主编:《密宗仪轨与图式》,《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4册,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
    [5]吴立民主编:《威音文库》,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6]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汇编《民国密宗期刊文献集成》(全42册),东方出版社,2008.
    [7]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全110册),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印行,2001.
    [8]《佛教小百科》(全32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9]吕建福: 中国密教史》(修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
    [10]吕建福:《密教论考》,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11]严耀中:《汉传密教》,学林出版社,1999年。
    [12]李小荣:《敦煌密教文献论稿》,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13]夏广兴:《密教传持与唐代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4]吕瀓:《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15]吕瀓:《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
    [16]蓝吉富主编,《现代佛学大系》,弥勒出版社1982年、1983年。
    [17]多罗那他著,张建木译:《印度佛教史》,中国佛教协会印行,1983年。
    [18]《海潮音文库》,新文丰出版公司,1985年。
    [19]刘长久、胡文和、李永翘编著:《大足石刻研究》,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
    [20]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21]王亚荣:《大兴善寺》,三秦出版社,1986年。
    [22]方立天:《佛教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年。
    [23]罗竹风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
    [24]日本种智院大学密教学会编:《西藏密教研究》《世界佛学名著译丛》第75册,华宇出版社,1988年。
    [25]黄心川:《印度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89年。
    [26]李冀诚、丁明夷著:《佛教密宗百问》,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年。
    [27]杨曾文、姚长寿译:《印度佛教史概说》,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28]蒋维乔:《中国佛教史》,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
    [29]元亨寺汉译南传大藏经编译委员会:《汉译南传大藏经》,元亨寺妙林出版社,1990年。
    [30]黄忏华:《中国佛教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31]全佛编辑部编:《密教曼茶罗图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32]李申著:《宗教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33]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组织编选:《徐梵澄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34]赖永海:《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35]索男才让(汉名:许得存)著:《西藏密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36]马小鹤著:《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7]刘黎明著:《中国古代民间密教信仰研究》,巴蜀书社,2010年。
    [38]李四龙著:《欧美佛教学术史——西方的佛教形象与学术源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9]周一良著,钱文忠译:《唐代密宗》,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
    [40]赵橹:《论白族神话与密教》,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
    [41]张锡禄著:《大理白族佛教密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
    [42]赵玲著:《印度秣菟罗早期佛教造像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
    [43]潘桂明著:《中国佛教思想史稿》(全三卷六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
    [44]姚崇新著:《巴蜀佛教石窟造像初步研究——以川北地区为中心》,中华书局,2011年。
    [45]雷玉华著:《巴中石窟研究》,民族出版社,2011年。
    [46]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编:《中亚文明史》(第二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年。
    [47]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编:《中亚文明史》(第三卷),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3年。
    [48]吕建福主编:《密教思想与密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
    [49]陕西师范大学宗教研究中心编:《第二届中国密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3年。
    [1][日]大村西崖著,吴信如编:《密教发达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
    [2][日]栂尾祥云著,吴信如编:《曼茶罗之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11年。
    [3][日]石田尚豊:《曼荼罗の研究》,东京美术出版社,1975年。
    [4][英]查尔斯·埃利奥特著,李荣熙译:《印度教与佛教史纲》(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
    [5][法]雷奈·格鲁塞著,常任侠、袁青译:《印度的文明》,商务印书馆,1965年。
    [6][英]约翰·马歇尔著,王冀青译:《犍陀罗佛教艺术》,甘肃教育出版社,1989年。
    [7][美]米尔恰·伊利亚德著,宴可佳、吴晓群、姚蓓琴译:《宗教思想史》,上海科学出版社,2004年。
    [8][英]斯坦因著,向达译:《西域考古记》,商务印书馆,2013年。
    [9][英]沃德尔著,王世安译: 《印度佛教史》,商务印书馆,1987年。
    [10][法]列维-布留尔著,丁曲译:《原始思维》,商务印书馆,2010年。
    [11][日]中村元著,林光明编译:《广说佛教语大辞典》,嘉丰出版社,2009年。
    [12][俄]舍尔巴茨基著,宋立道译:《佛教逻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
    [13][俄]舍尔巴茨基著,宋立道译:《大乘佛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4][俄]舍尔巴茨基著,宋立道译:《小乘佛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
    [15][美]皮特·N.斯特恩斯等著,赵轶峰译,赵轶峰校:《全球文明史》(第三版),中华书局,2006年。
    [16][美]刘易斯·霍普菲、马克·伍德沃德著:Religions of The World(第九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17][美]Paul Williams, Buddhism-Critical Concepts in Religious Studies, Routledge, Abingdon,2005.
    [18][印度]Sadhu Santideva, Encyclopaedia of Buddhist Tantra, Cosmo Publications, New Delhi,2001.
    [19][德]Andreas Bsteh, Johannes Bronkhorst, Der Buddhismus als Anfrage an christliche Theologie und Philosophie, Verlag St. Gabriel,2000.
    [20][英]Weinstein, Stanley, Buddhism under the Tang,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1]吕建福:《关于中国汉传密教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法音》1989年第1期。
    [2]吕建福:《五台山文殊信仰与密宗》,《五台山研究》1989年第2期。
    [3]黄心川:《密教的中国化》,《世界宗教研究》1990年第2期。
    [4]王惠民:《敦煌佛项尊胜陀罗尼经变考释》,《敦煌研究》1991年,第1期。
    [5]赵灵芝:《尊胜幢小考》,《中州学刊》1994年第5期。
    [6]高英民:《赵县陀罗尼经幢》,《文物天地》1982年第6期。
    [7]石世梁:《佛教密宗释论》,《西藏研究》1988年第3期。
    [8]常青:《初唐金冠佛像的定名问题——与吕建福<中国密教史>商榷》,《佛学研究》1997年。
    [9]刘淑芬:《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与唐代尊胜经幢的建立一经幢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96年第1期。
    [10]李玉昆:《泉州佛项尊胜陀罗尼经幢及其史料价值》,《佛学研究》2000年第1期。
    [11]黄晓枫:《成都东门大桥出土佛顶尊胜陀罗尼石经幢》,《文物》2000年第8期。
    [12]黄吉君:《洛阳发现佛顶尊胜陀罗尼北宋墓幢》,《中原文物》2000年第2期。
    [13]吕建福:《密教哲学的基本论题及其重要概念》,《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1期。
    [14]杨永兴:《唐佛项尊胜陀罗尼经幢》,《文博》2003年第5期。
    [15]夏广兴、方海燕:《佛项尊胜陀罗尼信仰与唐代民俗风情》,《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6]郭祐孟:《敦煌石窟的“卢舍那佛并八大菩萨曼荼罗”初探》,《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1期。
    [17]李彦、张映莹:《<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经幢》,《文物世界》2007年第5期。
    [18]魏郭辉:《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相关问题考略》,《敦煌学辑刊》2007年第4期。
    [19]尤李:《房山石经<佛项尊胜陀罗尼经>及其相关问题考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0][日]千渴 龙祥:《佛顶尊腾陀羅尼经褚傅の研究》,《密教研究》1939年第68号。[日]松永有见:《三种悉地破地狱仪轨の研究》,《密教研究》1929年第35号。
    [21][日]佐藤 仁兴:《绎迦文院本觉禅钞の特異点について(一)》,《密教研究》1931年第43号。
    [22][日]栂尾 祥霎:《密教教典と護国思想》,《密教研究》1940年第74号。
    [23][日]瀬成 世眼:《顯密二教の比较研究》,《密教研究》1921年第6号。
    [24][日]橋本 進吉:《入唐僧智聪と悉(?)蔵の聡法师》,《密教研究》1920年第4号。
    [25][日]佐和 隆研:《醍醐寺聖教库藏图像抄录》,《密教研究》1940年第75号。
    [26][日]岩鹤 密雲:《八大菩萨とその曼荼羅》,《密教研究》1935年第56号。
    [27][日]户部 隆吉:《东寺観智院の五大虚空蔵に就て》,《密教研究》 1920年第3号。
    [28][日]中野 义照:《东寺觀智院金刚藏藏本賢寳僧都奥书集(二)》,《密教研究》1928年第29号。
    [29][日]大山 公淳:《东密と台密(四)》,《密教研究》1925年第18号。
    [30][日]大山 公淳:《平安朝时代の密教思想》,《密教研究》1940年第74号。
    [31][日]干潟 龙祥:《弘法大师と三论教学との关系》,《密教研究》1933年第51号。
    [32][日]逸见 梅荣:《觉禪阿闍梨と释迦文院藏觉禅钞》,《密教研究》1931年第42号。
    [33][日]栂尾 祥云:《学道史序说》,《密教研究》1941年第79号。
    [34][日]中野 义照:《东寺観智院金刚蔵蔵本賢宝僧都奥书集(一)》,《密教研究》1928年第28号。
    [35][日]水谷 恭顺:《伝教、弘法两大师入唐伝密管见清》,《密教研究》1927年第27号。
    [36][日]佐藤 仁兴:《释迦文院本觉禅钞の特異点について(二)》,《密教研究》1932年第45号。
    [37][日]森田 龙僊:《眞言陀羅尼の研究》,《密教研究》1931年第40号。
    [38][日]行繩 荣範:《金刚顶经の藏汉对照上に於ける一考察(续)》,《密教研究》1930年第38号。
    [39][日]笠原 实道:《天野山金刚寺考小》,《密教研究》1938年第67号。
    [40][日]栂尾 祥云:《理趣经曼荼羅の研究》,《密教研究》1928年第28号。
    [41][日]小野 玄妙:《弘法大师以前の密教芸术》,《密教研究》1927年第25号。
    [42][日]水上 文义:《初期台密にぉける五仏顶法》,《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7卷,1978年第1号。
    [46][日]乾仁志:《仏说大秉観想曼拏羅浄诸恶趣経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7卷,1989年第2号。
    [47][日]千葉 照観:《不空の密教と金阁寺》,《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5卷,1987年第2号。
    [48][日](张)聖厳:《智旭の思想と天台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3卷,1974年第1号。
    [49][日]八田幸雄:《胎蔵マンダラ最外院》,《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4卷,1975年第1号
    [51][日]真鍋俊照:《别尊曼荼羅の构图と构造》,《印度學佛教学研究》第50卷2001年第1号。
    [52][日]木内央:《傅教大師の胎金兩部相承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13卷1965年第1号。
    [53][日]坂内 龙雄:《陀耀尼の翻訳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學研究》第23卷,1974年第1号。
    [54][日]栗山秀纯:《『五藏曼茶羅和會釋』と五藏觀思想》,《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15卷,1966年第1号。
    [55][日]春日 禮智:《一切经中の印度佛教史料》,《印度学佛教學研究》第16卷,1967年第1号。
    [58][日]苫米地 誠一:《真言密教と阿弥陀如来像》,《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45卷,1996年第1号
    [60][日]鐙本光信:《仫頂の禅法と芭蕉の禅法》,《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9卷,1980年第1号
    [61][日]三崎良周:《山王神道と一字金翰佛顶》,《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8卷,1960 年第2号。
    [62][日]林敏:《『大仏顶别行法』の褚本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55卷,2007年第2号。
    [63][日]三崎 良周:《唐末の密教と苏悉地》,《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14卷,1966年第2号。
    [64][日]三崎 良周:《安然の诸阿闍梨眞言密教部类惣录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16卷,1968年第2号。
    [65][日]三崎 良周:《神佛习合思想と悲华经》,《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9卷,1961年第1号。
    [66][日]三崎 良周:《台密の苏悉地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10卷,1962年第1号。
    [68][日]清田 寂雲:《円珍の「菩提场经略议釈」について》,《密教文化》1983年第143号
    [71][日]中山 华子:《チベツト系大日经122尊曼荼羅の研究》,《密教文化》1996年第194号。
    [72][日]堀内 宽仁:《文殊仪轨契印品について(再说)》,《密教文化》1953年第21号。
    [73][日]酒井 真典:《八辐翰曼茶羅について》,《密教文化》1969年第87号。
    [74][日]长部 和雄:《汉訳三种悉地法の系谱》,《密教文化》1966年第77-78号。
    [75][日]三崎 良周:《慈镇和尚の仏眼信仰》,《密教文化》1964年第69-70号。
    [76][日]松长 有庆:《三种悉地と破地狱》,《密教文化》1978年第121号。
    [77][日]武田 和昭:《大阪·金刚寺蔵北斗曼荼羅について》,《密教文化》1998年第199-200号。
    [78][日]松长 有庆:《两部マンダラの系谱》,《密教文化》1969年第87号。
    [80][日]稻谷 祐宣:《奈良时代の密教经典と空海》,《密教文化》1965年第73号。 160号。
    [82][日]八田幸雄:《三翰流神道と理趣经曼荼羅》,《密教文化》1985年第151号。
    [83][日]中野羲照:《现图胎蔵マンダラ最外院の构想》,《密教文化》1969年第88号。
    [84][日]畏部和雄:《唐代後期纯密の代表作と唐代後期密教史研究上の二つの课题》,《密教文化》1965年第71-72号。
    [85][日]有贺匠:《星曼茶羅七妙见菩萨の图像学的研究》,《密教文化》2000年第204号。
    [86][日]仲尾俊博:《寂光大师円j澄と慈觉大师円仁(一)》,《密教文化》1977年第119号。
    [87][日]松畏有庆:《シナ訳密教经典に承る国王観》,《密教文化》1966年第77-78号。
    [88][日]宫坂 宥腾:《胎蔵曼荼羅最外院の构成》,《密教文化》1969年第88号。
    [89][日]逸见 梅荣:《东方アジア曼茶羅の研究》,《密教文化》1969年第88号。
    [90]李南:《佛教密宗女性神佛》,《南亚研究》2007年第2期。
    [91]杨德聪:《“阿嵯耶”辨识》,《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4期。
    [92]刘建华:《“大兴善寺与唐密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2期。
    [93]任曜新,杨富学:《<孔雀明王经>文本的形成与密教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94]李南:《<胜乐根本续>及其注疏研究》,《南亚研究》2011年第4期。
    [95]索南才让:《<时轮根本略续>及其宇宙和谐论》,《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96]张雅静:《<续部总集>中记述的喜金刚曼荼罗》,《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年第1期。
    [97]李翎:《“玄奘画像”解读——特别关注其密教图像元素》,《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年第4期。
    [98]党措:《<诸星母陀罗尼经>的密咒解读及内容解析》,《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1期。
    [99]黄正良、张锡禄:《20世纪以来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卷>研究综述》,《大理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100]陈粟裕:《榆林25窟一佛八菩萨图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9年第5 期。
    [101]徐东明、孔繁秀、董希媚:《1978年以来我国藏传佛教研究文献(藏文等译著)综述》,《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102]李东红:《阿叱力教派与白族本主崇拜》,《思想战线》1999年第4期。
    [103]李晋昆:《阿吒力教传入大理的分布范围研究》,《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21期。
    [104]吴棠:《白族信仰中的“观音”形象》,《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105]杜斗城、任曜新:《鲍威尔写本<孔雀王咒经>与龟兹密教》,《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2期。
    [106]黄韵如:《北传密教菩萨造像起源初探——敦煌第332窟之珞珈山观音变》,《麦积山石窟艺术文化论文集(下)——'2002年麦积山石窟艺术与丝绸之路佛教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
    [107]赖依缦:《被遗忘的曼陀罗:唐代初传的金刚界曼陀罗》,《故宫博物院院刊》2007年第5期。
    [108]王尧:《藏传佛教与灵童转世》,《中国文化》2009年第2期。
    [109]赵橹:《藏传密教与剑川石钟山石窟》,《西藏研究》1994年第2期。
    [110]李冀诚:《藏密曼荼罗的哲学意义》,《西藏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2期。
    [111]王承昊:《藏密曼荼罗观想图像的精神意义探析》,《新美术》2009年第5期。
    [112]陈兵:《藏密心气不二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13]吴成国:《持松法师与民国时期唐密的复兴——以武汉宝通寺为例》,《民国档案》2012年第2期。
    [114]阳明君,彭业仁:《藏传佛教密宗与瑜伽的关系浅析》,《才智》2010年第12期。
    [115]洲塔,齐德舜:《藏传佛教世俗化研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探析》,《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16]陈术石,佟强:《从兴城白塔峪塔看辽代佛教的密显圆通思想》,《北方文物》2012年第2期。
    [117]侯冲:《从张胜温画<梵像卷>看南诏大理佛教》,《云南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118]尼丁·库马尔撰,王璞译:《大乘密教美术的色彩象征》,《民族艺术研究》2003年第2期。
    [119]傅光宇:《大黑天神神话在大理地区的演变》,《思想战线》1995年第5期。
    [120]邱宣充:《大理崇圣寺三塔主塔的实测和清理》,《考古学报》1981年第2期。
    [121]谢道辛:《大理地区佛教密宗梵文碑刻与白族的佛项尊胜信仰》,《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22]张海超:《大理佛教密宗阿吒力教派兴衰变迁考》,《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1期。
    [123]舒家骅,何永福:《大理密教文化》,《大理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124]袁志伟:《大同善化寺二十四诸天像考辨》,《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4期。
    [125]吕建福:《大兴善寺遍觉大师智慧轮生平及其思想》,《人文杂志》2012年第2期。
    [126]马旷源:《滇密初论》,《楚雄师专学报》1994年第4期。
    [127]薛克翘:《读<大日经>心得》,《东方论坛》2012年第4期。
    [128]田中公明撰,刘永增译:《敦煌出土胎藏大日八大菩萨像》,《敦煌研究》2010年第5期。
    [129]余欣:《敦煌佛寺所藏珍宝与密教宝物供养观念》,《敦煌学辑刊》2010年第4期。
    [130]霍巍:《敦煌莫高窟第465窟建窟史迹再探》,《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
    [131]刘颖:《敦煌莫高窟吐蕃后期密教菩萨经变研究》,《美术研究》2011年第3期。
    [132]王惠民:《敦煌毗那夜迦像》,《敦煌学辑刊》2009年第1期。
    [133]王惠民:《敦煌千手千眼观音像》,《敦煌学辑刊》1994年第1期。
    [134]刘永增:《敦煌石窟八大菩萨曼茶罗图像解说(上)》,《敦煌研究》2009年第4期。
    [135]刘永增:《敦煌石窟八大菩萨曼荼罗图像解说(下)》,《敦煌研究》2009年第5期。
    [136]彭金章:《敦煌石窟不空羂索观音经变研究——敦煌密教经变研究之五》,《敦煌研究》1999年第1期。
    [137]陈粟裕:《敦煌石窟中的于阗守护神图像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12 年第4期。
    [138]余欣:《敦煌文献与图像中的罗喉、计都释证》,《敦煌学辑刊》2011年第3期。
    [139]赖富本宏撰,孙学雷译:《敦煌文献在中国密教史上的地位》,《北京图书馆馆刊》1997年第4期。
    [140]沙武田:《敦煌西夏石窟分期研究之思考》,《西夏研究》2011年第2期。
    [141]彭建兵:《敦煌早期密教写经的分类》,《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142]白文:《法门寺地宫八重舍利宝函上的毗卢遮那佛的图像研究》,《文物世界》2010年第1期。
    [143]李南:《梵文金刚乘典籍》,《南亚研究》2010年第2期。
    [144]尤李:《房山石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其相关问题考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145]李东红:《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与白族文化》,《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146]郑筱筠:《佛教与白族本主崇拜神系》,《学术探索》2001年第3期。
    [147]郑筱筠,赵伯乐,牛军:《佛教与白族龙文化》,《思想战线》2001年第2期。
    [148]张总:《佛教造像与宗教仪轨的矛盾现象》,《美术研究》1991年第3期。
    [149]姚卫群:《佛教中有关“神”的基本观念》,《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150]白文:《佛塔与法身——五重佛舍利塔的佛像构成》,《文物世界》2010年第2期。
    [151]明道:《古代云南大理的佛教》,《佛教文化》2004年第3期。
    [152]薛克翘:《关于印度佛教金刚乘八十四悉陀》,《东南亚南亚研究》2011年第3期。
    [153]黄杰华:《国外大黑天研究述评》,《中国藏学》2010年第1期。
    [154]沈卫荣:《黑水城文献的多语文、跨学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8月20日。
    [155]韦兵:《黑水城文献汉文普礼类型礼忏文研究》,《西夏学》第8辑。
    [156]李尚全:《教相判释:空海对唐密日本化的贡献》,《法音》2011年第10期。
    [157]吴明娣,石瑞雪:《金刚杵纹考》,《中国藏学》2012年第2期。
    [158]侯慧明:《近代以来中国密教研究》,《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3期。
    [159]佛日:《近今密宗热之反思》,《法音》1996年第1期。
    [160]赖文英:《具有密法性质的药师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5月26日。
    [161]卢盛江:《空海的思想意识与<文镜秘府论>》,《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162]王晓平:《空海愿文研究序说》,《敦煌研究》2011年第4期。
    [163]刘弘:《凉山佛教密宗石刻的初步研究》,《四川文物》1999年第4期。
    [164]赖天兵:《两种毗卢遮那佛造型:智拳印与最上菩提印毗卢佛造像探讨》,《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
    [165]王家祐:《柳本尊与密教》,《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2期。
    [166]李小荣:《论<陀罗尼集经>中的清乐问题》,《法音》2002年第1期。
    [167]吕建福:《论不空的政教思想》,《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4期。
    [168]王智汪:《论佛教密宗从印度传入云南的时间不可考》,《南亚研究季刊》2007年第4期。
    [169]扎曲:《论佛教与印度教中的“曼荼罗”文化》,《西藏研究》2012年第5期。
    [170]侯慧明:《论密教早期之曼茶罗法》,《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3期。
    [171]何孝荣:《论明宣宗崇奉密教》,《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7期。
    [172]王涛:《论唐宋时期毗沙门天王向城市保护神的转化》,《晋阳学刊》2010年第1期。
    [173]李南:《略论<喜金刚本续>》,《南亚研究》2012年第4期。
    [174]李立:《曼荼罗的文化学浅释》,《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第5期。
    [175]董晓荣:《蒙元时期藏传佛教在敦煌地区的传播》,《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76]杨学政:《密教阿吒力在云南的传播及影响》,《云南社会科学》1992年第6期。
    [177]闫爱宾:《密教传播与宋元泉州石造多宝塔》,《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2年第3期。
    [178]张锡禄:《密宗传入云南大理的时间及路线考》,《大理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179]孙华:《民国时期藏密在汉地的传播》,《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80]沈卫荣,安海燕:《明代汉译藏传密教文献和西域僧团——兼谈汉藏佛教史研究的语文学方法》,《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181]赵晓星:《莫高窟吐蕃时期塔、窟垂直组合形式探析——吐蕃统治敦煌时 期的密教研究之五》,《中国藏学》2012年第3期。
    [182]赵改萍:《能海法师对五台山藏传佛教发展的贡献》,《西藏研究》2009年第1期。
    [183]李晋昆:《浅论阿吒力教传入大理的时间研究》,《科技信息》2009年第27期。
    [184]赵改萍:《浅析元朝蒙古上层崇信藏传佛教之原因》,《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85]中村一基撰,李广志译:《日本的“佛舍利”信仰》,《古代文明》2009年第2期。
    [186]张明远:《善化寺五方佛塑像的创建年代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敦煌研究》2009年第4期。
    [187]程狄:《试论敦煌的密教形象》,《书画世界》2011年第3期。
    [188]常青:《试论龙门初唐密教雕刻》,《考古学报》2001年第3期。
    [189]王雪梅:《试论弥勒信仰与密教的融合》,《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
    [190]本源:《试论密教的理论基础》,《法音》1991年第4期。
    [191]王世丽,杨晓坚:《试论南诏大理国的佛教源流与“阿姎白”的文化内涵》,《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92]李翎:《试论新疆地区的密教信仰——以千手观音图像为例》,《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93]李雁芬:《试析大理地区的金刚杵》,《大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194]罗同兵:《太虚对“东密”的理性抉择:从密教对武昌佛学院的冲击说起》,《宗教学研究》2002年第1期。
    [195]丁小平:《太虚法师对藏传密教的融铸》,《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96]鲁珊:《坛城:人与世界和谐的心理原型》,《文艺争鸣》2010年第20期。
    [197]杨曾文:《唐代“开元三大士”及其译经》,《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98]周广荣:《唐代<悉昙章>传本辑述》,《文献》2000年第4期。
    [199]严耀中:《唐代的婆罗门僧和婆罗门教》,《史林》2009年第3期。
    [200]赵改萍:《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在山西的流布》,《山西档案》2012年第2期。
    [201]杜斗城,李艳:《唐代佛教与祈雨》,《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11期。
    [202]邓兴立:《唐代密教对唐宋传奇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影响》,《剑南文学(经典 教苑)》2012年第6期。
    [203]海波,赵万峰:《唐代政权与文殊菩萨信仰的互动》,《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4期。
    [204]霍巍:《唐宋墓葬出土陀罗尼经咒及其民间信仰》,《考古》2011年第5期。
    [205]夏广兴:《唐宋时期佛教流播与祈雨活动的盛行》,《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206]余欣:《唐宋之际“五星占”的变迁:以敦煌文献所见辰星占辞为例》,《史林》2011年第5期。
    [207]段炳昌:《天竺僧人与南诏土著白族的婚配融合》,《思想战线》1997年第2期。
    [208]金理那、李淑姬著,李正恩译:《统一新罗时代智拳印毗卢遮那佛像研究的争论之点及其有关问题》,《敦煌研究》2001年第3期。
    [209]黄阳兴:《图像、仪轨与文学——略论中唐密教艺术与韩愈的险怪诗风》,《文学遗产》2012年第1期。
    [210]席琳:《吐蕃佛教石刻造像综述》,《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11]刘永明:《吐蕃时期敦煌道教及相关信仰习俗探析》,《敦煌研究》2011年第4期。
    [212]沙武田:《吐蕃统治时期敦煌石窟研究综述》,《西藏研究》2011年第3期。
    [213]杨清凡:《五方佛及其图像考察》,《西藏研究》2007年第2期。
    [214]许得存:《西藏密教研究综述》,《佛学研究》1998年。
    [215]杜鲜:《西藏艺术对南诏、大理国雕刻绘画的影响》,《思想战线》2011年第6期。
    [216]罗同兵:《显密之理,相应一贯——太虚大师融通汉藏显密佛教的思想》,《宗教学研究》2001年第3期。
    [217]潘显一,汪志斌:《新发现<金刚宝忏>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18]巫新华:《新疆和田达玛沟佛寺考古新发现与研究》,《文物》2009年第8期。
    [219]安吉拉·霍华德著,张艳梅译:《星象崇拜——中国密教的一些文字证明材料》,《敦煌研究》1993年第3期。
    [220]薛克翘:《印度佛教金刚乘成就师坎诃巴》,《世界宗教研究》2012年第3期
    [221]薛克翘:《印度佛教金刚乘主要道场考》,《南亚研究》2012年第4期。
    [222]孙林:《印度密宗宗派对西藏的影响》,《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2期。
    [223]熊文彬:《元代皇室成员施刊的藏文佛经》,《中国藏学》2009年第3期。
    [224]师敏:《圆仁的入唐求法及其对日本文化的影响》,西北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225]侯冲:《云南阿吒力教辨识》,《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4期。
    [226]周鸣琦:《云南佛教文化的特点及其形成》,《思想战线》1991年第4期。
    [227]李靖寰:《云南民族美术研究(续三)——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美术概说(下)》,《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228]霍巍:《早期密教图像在敦煌的传播及其来源的新探索——田中公明<敦煌密教与美术>评介》,《敦煌研究》2006年第2期。
    [229]陈兵:《中国20世纪佛学研究的成果》,《宗教学研究》1999年第3期。
    [230]吴超:《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所见大黑天信仰》,《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231]程狄:《中国古代民间密教发展》,《大众文艺》2011年第14期。
    [232]何建明:《中国近现代密教文化复兴运动浅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233]黄阳兴:《中晚唐时期四川地区的密教信仰》,《宗教学研究》2008年第1期。
    [234]高玉春:《著名天文学家佛学家僧一行》,《高校社科动态》2010年第5期。
    [235]谢道辛《大理地区佛教密宗梵文碑刻与白族的佛顶尊胜信仰》,《云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236]李玉昆《泉州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及其史料价值》,《佛学研究》2000年第1期。
    [237]杜文玉《唐代长安佛教经幢题记与题名研究——以佛教信众的结构为中心》,《人文杂志》2012年第6期。
    [238]赵改萍《唐代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在山西的流布》,《山西档案》2012年第2期。
    [239]黄吉君《洛阳发现佛顶尊胜陀罗尼北宋墓幢》,《中原文物》2000年第3期。
    [240]尤李《房山石经<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其相关问题考论》,《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241]陈金华《传善无畏所译三部密教仪轨出处及年代考》,《藏外佛教文献》第四辑,第394页一第328页。
    [242]邢军《广元千佛崖初唐密教造像试析》,《文物》1990年第6期。
    [243]丁明夷《川北石窟札记——从广元到巴中》,《文物》1990年第6期。
    [244]常青《试论龙门初唐密教雕刻》,《考古学报》2001年第3期。
    [245]罗世平《广元千佛崖菩提瑞像考》,《故宫学术季刊》1992年第2期。
    [1]侯慧明:《胎藏曼茶罗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2]伍小劫:《大灌顶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3]董知珍:《7-18世纪西域与西藏佛教交流研究》,兰州大学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4]黄阳兴:《咒语、图象与法术》,复旦大学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5]雷玉华:《巴中石窟研究》,四川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6]扎西卓玛:《藏传佛教佛经翻译史研究》,兰州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7]郝一川:《藏传佛教图像学经典<成就法鬘>之<圣真实名成就法>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8]赵志琴:《从石钟山石窟看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的本土化》,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9]阮丽:《敦煌石窟曼茶罗图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10]郭珉芳:《敦煌文献中汉文<金光明经>题名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11]黎晓铃:《福建密教研究》,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12]阴怡然:《广元石窟密教造像的图像风格与思想源流》,重庆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13]吕德廷:《摩醯首罗天形象在中国的演变》,兰州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14]朴城军:《南诏大理国观音造像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博士学位论文。
    [15]郭耀华:《宁玛派大圆满法见地与修行果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16]夏金华:《隋唐佛学三大核心理论的争辩之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博士学位论文。
    [17]李艳:《唐代佛教史籍研究》,兰州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18]郭占宁:《唐代迎奉法门寺佛骨舍利之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学位论文。
    [19]马军:《唐代长安、沙州、西州三地胡汉民众佛教信奉研究》,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论文。
    [20]陈粟裕:《唐宋时期敦煌石窟中的于阗因素研究》,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博士学位论文。
    [21]赵娜:《唐玄宗时期的佛教法术现象探析》,西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22]党燕妮:《晚唐五代宋初敦煌民间佛教信仰研究》,兰州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23]李永斌:《悟光法师密教思想研究》,西北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论文。
    [24]崔红芬:《西夏时期的河西佛教》,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学位论文。
    [25]侯冲:《中国佛教仪式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26]李正晓:《中国内地早期佛教造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博士学位论文。
    [27]敖特根:《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蒙古文文献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