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顗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Zhiyi, who is the founder of Tien Tai Sect, is known as the fourth-generation forefather in the history of Tien Tai Sect of Chinese Buddihsm. He carried on the practices of the second forefather of Tien Tai, the practice of "three aspects of knowledge and one mind" and the practice of "three meditations of one mind" and developed the zen style of the third forefather, who proposed to lay equal stress on stoppings and contemplations and "Concentration and lsight".He regarded the Saddharmapundarika sutra translated by Luoshen as the traditional sutra of Tien Tai Sect, Saddharmapundarika sutra belongs to the early Maha-prajna-paramita sutra, but its thought is interlinked with Nirvana sutra, which is the last word of Buddha according to legend. Therefore, Zhiyi can compromise the thought of the Prajna and the Buddhist nature and assimilate the thought of "the Delun religious sect", "the Shelun religious sects " and "the Sanlun religious sect"critically. His thought centered on the Dharmata theory and developed the three dogmas of "three meditations of one mind", which means the three dogmas, namely, void, unreal and mean are co-existent and integrated,to enter into the state of "An idea,Three thousand events"
     This thesis analyzes his thought from three aspects by four special projects. Firstly, I review the history of the "cause and effect" thought which is the foundation of Buddhism. The thought has experienced the stage of original Buddhism, the stage of Sectarian Buddhism, the stage of Middle way of Mahayana, the stage of Yogachara and so on.Based on the three stag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Theory during the history of the Buddihsm in India:"the sin cause","the feeling cause",and " the different categorists cause",to study the different train of thoughr about the Cause Theory of Zhiyi's, and to reveal the "three meditations of one mind",and the state of "An idea,Three thousand event".Secondly, I explain the connotation of dharma-mimitta, the nature of beings, dharma-dhatu, the nature of idea by the analysis of the theory of dharma of Buddhism. And by the research of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nature of beings and the dharma-dhatu and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nature of idea and dharma-mimitta to explain the state of the Buddha in the practice as Tien Tai Sect's theory.From the ultimate realm of the Buddha, the nature of beings,the beings,and the nature of ideas, three forming an organic whole. Thirdly, To reveal how to enter into the state of "An idea,Three thousand event".concretely Fourthly, analyze the theory of marking the religious secof Zhi based on Saddharmapundarika sutra. He concluded his predecessors's theory to "three groups in South,and seven groups in North." and evaluated them respectively. And then he proposed the most typical "five period and eight teachings "to mark the religious sect。The five periods is a classification of Shakyamuni Buddha's sutra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in which they were expounded. The eight teachings consists of two sub-classifications:the four teaching of method and the four teaching of doctrine. The four teaching of method, a classification by method of teaching,are the sudden teaching,the gradual teaching, the secret teaching and the indeterminate teaching. The four teachings of doctrine, a classification by content, are the Tripitaka teaching, the connecting teaching, the specific teaching and the perfect teaching. The four teachings of doctrine is the key point of marking the religious sect, so it is also called "Tien tai fou teachings".
     The Buddhism comes through the last stage of Han, Wei, Jin, and Nan-bei Dynasties in the central mainland and the Tang Dynasty is the heyday of it. Zhiyi's thought was the first arising typical thought at that time. It indicates that Buddhism,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e local culture of China was really absorbed and had a further development in China for the first time. Zhiyi's advanced thoughts give many inspir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 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引文
[1]《妙法莲花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9册。
    [2]《正法华经》,[西晋]竺法护译,《大正藏》第9册。
    [3]《无量义经》,[萧齐]昙摩伽陀耶舍译,《大正藏》第9册。
    [4]《大般涅槃经》,[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12册。
    [5]《大方广佛华严经》(《六十华严》),[东晋]佛陀跋陀罗译,《大正藏》第9册。
    [6]《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12册。
    [7]《大宝积经·胜鬘夫人会》,[唐]菩提流支译,《大正藏》第11册。
    [8]《维摩诘所说经》,[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14册。
    [9]《金光明经》,[北凉]昙无谶译,《大正藏》第16册。
    [10]《解深密经》,[唐]玄奘译,《大正藏》第16册。
    [11]《中阿含经》,[东晋]瞿昙僧伽提婆翻译,《大正藏》第1册。
    [12]《杂阿含经》,[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第2册。
    [13]龙树著:《大智度论》,[姚秦]鸠摩罗什译,龙树著《大正藏》第25册。
    [14]龙树著:《中论》,[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30册。
    [15]诃摩跋梨著:《成实论》,[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正藏》第32册。
    [16]世亲著:《佛性论》,[陈]真谛译,《大正藏》第31册。
    [17]世亲著:《十地经论》,[北魏]菩提流支译,《大正藏》第26册。
    [18]无著著:《摄大乘论》,[陈]真谛译,《大正藏》第31册。
    [19]无著著《摄大乘论》,[唐]玄奘译,《大正藏》第31册。
    [20]无著著《显扬圣教论》,[唐]玄奘译,《大正藏》第31册。
    [21]护法等著:《成唯识论》,[唐]玄奘译,《大正藏》第31册。
    [22]韩廷杰校释:《成唯识论校释》,中华书局1998年版。
    [23]圣天著,护法释:《大乘广百论释论》,[唐]玄奘译,《大正藏》第33册。
    [24][姚秦]僧肇著:《肇论》,《大正藏》第45卷
    [25]慧远著:《大乘义章》,《大正藏》第44册。
    [26]《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
    [27]《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册。
    [28]《随自意三昧》,《卍績藏經》第55册。
    [29]《南岳思大师立誓愿文》,《大正藏》第46册。
    [30]《大乘止观法门》,《大正藏》第46册。
    [31]《摩诃止观》,《大正藏》第46册。
    [32]《法华文句》,《大正臧》第34册。
    [33]《法华玄义》,《大正臧》第33册。
    [34]《金光明经玄义》,《大正藏》第39册。
    [35]《金光明经文句》,《大正藏》第39册。
    [36]《观音玄义》,《大正藏》第34册。
    [37]《观音义疏》,《大正藏》第34册。
    [38]《佛说观无量寿经疏并序》,《大正藏》第37册.
    [39]《维摩经玄疏》,《大正藏》第38册。
    [40]《四念处》,《大正藏》第46册。
    [41]《四教义》,《大正藏》第46册。
    [42]《金刚般若经疏》,《大正藏》第33册。
    [43]《观心论》,《大正藏》第46册。
    [44]《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大正藏》第46册。
    [45]《六妙法门》,《大正藏》第46册。
    [46]《法界次第初门》,《大正藏》第46册。
    [47]《童蒙止观》(《天台小止观》),《大正藏》第46册。
    [48]李安校释:《童蒙止观校释》,中华书局,1988年版。
    [49][隋]灌顶著:《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正藏》第50册。
    [50][隋]灌顶著:《国清百录》,《大正藏》第46册。
    [51][唐]慧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大正藏》第50册。
    [52][梁]慧皎著:《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
    [53]《高僧传》,汤用彤校注,中华书局1992年版。
    [54][唐]道宣著:《续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
    [55][宋]赞宁著:《宋高僧传》,《大正藏》第50册。
    [56]《高僧传合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57][宋]志磐著:《佛祖统记》,《大正藏》第49册。
    [58]潘桂明著《智顗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9]潘桂明 吴忠伟著:《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60]张风雷著:《智顗评传》,京华出版社,1995年版。
    [61]董平著:《天台宗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62]李四龙著:《天台智者研究——兼论宗派佛教的兴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3]曾其海著:《天台佛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64]心皓法师著:《天台教制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5]朱封螯 韦彦铎著:《中华天台宗通史》,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
    [66]圣严法师著:《<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
    [67]王雷泉释译:《摩诃止观》,台湾佛光文化实业有限公司,1997年版。
    [68]程群著:《摩诃止观——修道次第解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69]太虚著:《法相唯识学》上下册,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70]黄忏华著:《中国佛教史》,东方出版社,2008年版。
    [71]吕瀓著:《吕瀓佛学论著选集》1-5卷,齐鲁书社,1991年版。《中国佛学源流略讲》,中华书局,1979年版。《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72]汤用彤著:《汤用彤全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3]周叔迦著:《周叔迦佛学论著集》,中华书局,1991年版。
    [74]方立天著:《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5]方立天主编:《宗教研究》2008年年刊,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版。
    [76]任继愈著:《汉唐佛教思想论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77]郭朋著:《隋唐佛教》,齐鲁书社,1980年版。
    [78]赖永海著:《中国佛性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9]桑大鹏著:《三种<华严>及其经典阐释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80]夏金华著:《缘起、佛性、成佛——隋唐佛学三大核心理论的争议之研究》,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81]曹曙红著:《聚散因缘——佛教缘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
    [82][台湾]张曼涛主编:《天台典籍概论》,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
    [83]张曼涛主编:《天台思想论集》,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
    [84]张曼涛主编:《天台学概论》,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
    [85]张曼涛主编:《天台宗之判教与发展》,台湾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版。
    [86][台湾]印顺著:《印度佛教思想史》,台湾正闻出版社,1988年版。
    [87][台湾]牟宗三著:《佛性与般若》,台湾学生书局,1993年版。
    [88][台湾]陈善英著:(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台湾东初出版社,1995年版。
    [89][台湾]释昭慧著:《初期唯识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脉络》,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
    [90][日]山口益著:《般若思想史》,肖平 杨金萍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91][日]松本史郎:《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 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92][美]杰米·霍巴德,保罗·史万森主编:《修建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龚隽冯焕珍 周贵华 刘景联 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93][美]保罗·L·史万森著:《天台哲学的基础——二谛论在中国佛教中的成熟》,史文 罗同兵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94][美]任博克著:《善与恶——天台佛教思想中的遍中主体论、交互主体性与价值吊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95][英]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王世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96][英]AB凯恩著:《印度和锡兰佛教哲学——从小乘佛教到大乘佛教》,宋立道舒晓炜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97]黄夏年:《二十世纪天台佛教研究》,《社会科学动态》,2000年第10期。
    [98]赖永海:《性具与性起:天台华严佛性思想比较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87年第2期。
    [99]赖永海:《缘起论是佛法的理论基石》,《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5期。
    [100]谢瑕龄:《格义、反向格义中的是是非非——兼论气本论不是唯物主义》,《复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01]李四龙:《天台智的如来藏思想述评》,《中国哲学史》,2004年第4期。
    [102]宋玉波:《佛教中国化历程研究》,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2004年博士论文。
    [103]刘朝霞:《早期天台学对唯识古学的吸收与抉择》,四川大学2005年宗教学博士论文。
    [104]韦汉杰:《从观法与中道理释智者大师的化法四教》,《香港志莲文化集刊》第三期,香港志莲净苑出版社,2007年。
    ①灌顶著:《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大正藏》第50册,第191页。又:《法华经》、《无量义经》、《普贤观经》为《法华》三经。
    ②志磐著:《佛祖统记》卷第六,《大正藏》第49册,第177页。
    ① 道宣著:《续高僧传传》卷十七,《大正藏》第50册,第562页。
    ② 《佛祖统记》卷第六,《大正藏》第49册,第178页。
    ③ 智顗著:《摩诃止观》卷第一上,《大正藏》第46册,第1页。
    ④参见龙树著《大智度论》卷二十七相关内容,《大正藏》第25册。
    ⑤《续高僧传传》卷十七,《大正藏》第50册,第562页。
    ⑥《续高僧传传》卷十七,《大正藏》第50册,第564页。
    ① 《佛祖统记》卷第七,《大正藏》第49册,第186页。
    ② 赞宁著:《宋高僧传》卷第六,《大正藏》第51册,第102页。
    ①《续高僧传》卷十七,《大正藏》第50册,第566页。
    ②《摩诃止观》卷第一上,《大正藏》第46册,第1页。
    ③《摩诃止观》卷第一上,《大正藏》第46册,第1页。
    ①《佛祖统记》卷第七,《大正藏》第49册,第188-189页。
    ②《佛祖统记》卷第七,《大正藏》第49册,第189页。
    ①参见吕澂著:《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相关内容,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②慧远著:《大乘义章》卷第十,《大正藏》第44册,第667页。
    ③参见周叔迦著:《周叔迦佛学论著集》相关内容,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①参见刘朝霞:《早期天台学对唯识古学的吸收与抉择》,四川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②参见曾其海著:《天台佛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及黄夏年:《二十世界天台佛教研究》,《企业导报》2000年第10期。
    ③参见郭朋著:《隋唐佛教·为统一的隋王朝服务的天台宗》,齐鲁书社1980年版。
    ④参见周叔迦著:《周叔迦佛学论著集》相关内容,中华书局,1991年版。
    ①潘桂明 吴伟忠著:《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61页。
    ②相关内容参见潘桂明 吴伟忠著:《中国天台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③[美]任博克著:《善与恶——天台佛教思想中的遍中主体论、交互主体性与价值吊诡·译者序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④见周叔迦著:《周叔迦佛学论著集》,中华书局,1991年版,第346-347页。
    ①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25页。
    ②参见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①[英]渥德尔著:《印度佛教史》,王世安译,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第17页。
    ②参见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40页。
    ③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78页。
    ①吕澂著:《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第78页。
    ①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① 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54页。
    ① 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全集》第一卷,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13页。
    ①慧思著:《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9页。
    ②《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9页。
    ③[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藏》第12册,第220页。又:[唐]菩提流支译《大宝积经·胜鬘夫人会》中本段经文为:“烦恼有二:谓住地烦恼,及起烦恼。住地 有四,何等为四?渭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世尊,此四住地,能生一切遍起烦恼。起烦恼者,刹那刹那与心相应。世尊,无明住地,无始时来心不相应。世尊,四住地力,能作遍起烦恼所依,比无明地,算数譬喻所不能及。世尊,如是无明住地,於有爱住地,其力最大。”《大正藏》第11册,第675页。
    ①见一切处住地:一切众生对真理迷惑而产生的烦恼,属于见道时所要断除的烦恼。欲爱住地:欲界众生由贪爱执著所产生的烦恼。色爱住地:色界众生由贪爱所生烦恼。有爱住地:无色界众生贪爱所生烦恼。
    ②《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藏》第12册,第220页。
    ③《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9--640页。
    ①《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9页。
    ②《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9页。
    ③《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9页。
    ④慧思著:《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册,第700页。
    ⑤《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9页。
    ①《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册,第700页。
    ②《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4页。
    ③《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3页。
    ④《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3页。
    ⑤《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4页。
    ⑥《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4页。
    ①《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册,第701页。
    ②《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9页。
    ③《法华经安乐行义》,《大正藏》第46册,第699页。
    ①《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40页。
    ①[刘宋]求那跋陀罗译:《胜鬓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藏》第12册,第220页。又:[唐]菩提流支译《大宝积经·胜鬓夫人会》中本段经文为:“於诸法中,见高下者不证涅槃。智平等者、解脱等者、清净等者,乃证涅槃。是故涅槃名等一味,云何一味?谓解脱味。”《大正藏》第11册,第675页。
    ②《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8页。
    ③《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28页。
    ④《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27页。
    ①《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6页。
    ②《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3页。
    ③《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28页。
    ④《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7页。
    ①《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7页。
    ②《续高僧传》卷十七,《大正藏》第50册,第563页。
    ③《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7页。
    ④《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37页。
    ⑤《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40页。
    ⑥《诸法无诤三昧法门》,《大正藏》第46册,第640页。
    ①慧思著:《隨自意三昧》,《卍新纂续藏经》第55册,第503页。
    ②《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藏》第12册,第221页。
    ①《杂阿含经》卷十二,《大正藏》第2册,第66-67页。
    ②[台湾]释慧昭著:《初期唯识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脉络》,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142页。
    ③[日]山口益著:《般若思想史》,肖平杨金萍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①《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二十,《大正藏》第27册,第120页。
    ①龙树著,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第一,《大正藏》第25册,第61页。
    ②真谛译:《摄大乘论》,《大正藏》第31册,第115页。
    ③玄奘译:《摄大乘论》,《大正藏》第31册,第134-135页。
    ④吕澂著:《缘起与实相(下)》,《吕佛学论著选集》第三册,第1367页。
    ⑤吕澂著:《缘起与实相(上)》,《吕佛学论著选集》第三册,第1344页。
    ①龙树著,鸠摩罗什译:《中论》卷第一,《大正藏》第30册,第1页。
    ②《中论》卷第一,《大正藏》第30册,第1页。
    ①《中论》卷第一,《大正藏》第30册,第2页。
    ②本段中引文见《中论》卷第一,《大正藏》第30册,第2-3页。
    ③《中论》卷第一,《大正藏》第30册,第2页。
    ④《中论》卷第一,《大正藏》第30册,第1页。
    ①《中论》卷第四,《大正藏》第30册,第33页。
    ②《中论》卷第四,《大正藏》第30册,第33页。
    ③僧肇著:《肇论·不真空论》,《大正藏》第45册,第152页。
    ④[台湾]释昭慧著:《初期唯认识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脉络》,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200页。
    ①《解深密经》卷一,《大正藏》第16册,第692页。
    ②护法等著,玄奘译:《成唯识论》卷第三,《大正藏》第31册,第14页。
    ③[台湾]释昭慧著:《初期唯认识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脉络》,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139页。
    ④《解深密经》卷第一,《大正藏》第16册,第692页。
    ⑤《成唯识论》卷第五,《大正藏》第31册,第24页。
    ⑥《成唯识论》卷第五,《大正藏》第31册,第24页。
    ⑦《成唯识论》卷第五,《大正藏》第31册,第24页。
    ①《成唯识论》卷第三,《大正藏》第31册,第13页。
    ①《成唯识论》卷第二,《大正藏》第31册,第9页。又:《摄大乘论》释种子六意义为:“种子六义:一念念生灭。二与生起识俱有。三随逐乃至治际穷於生死。四决定为善恶等因。五观福非福不动行为因。於爱憎二道成熟为道体。六能引显同类果。一切生起识。虽具六义得为种子。但与熏习四义相反。由阿黎耶识具种子六义。及熏习四义故。能受熏习转为种子。馀识则不尔。”《摄大乘论》,《大正藏》第31册,第166页。
    ①《成唯识论》卷第二,《大正藏》第31册,第10页。
    ②真谛译:《摄大乘论》,《大正藏》第31册,第115页。
    ③玄奘译:《摄大乘论》,《大正藏》第31册,第135页。
    ④《成唯识论》卷第二,《大正藏》第31册,第8页。又:《摄大乘论》中该段引文为:诸法於识藏 识於法亦尔 此二互为因 亦恒互为果见《摄大乘论》卷上,《大正藏》第31册,第115页。
    ⑤《解深密经》卷第一,《大正藏》第16册,第693页,
    ⑥《成唯识论》卷第八,《大正藏》第31册,第46页。
    ①无著著,玄奘译:《显扬圣教论卷六·摄净义品第二》,《大正藏》第31册,第507页。
    ②[台湾]释昭慧著:《初期唯识思想》,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129页。引文引自玄奘译:《摄大乘论》卷中,《大正藏》第31册,第139页。原文为:“从自熏习熏子所生,依他缘起故名依他起。”
    ③《成唯识论》卷第八,《大正藏》第31册,第6页。
    ④本段中引文见《成唯识论》卷第八,《大正藏》第31册,第6页。释文参考《丁福保佛学辞典》。
    ⑤《成唯识论》卷第八,《大正藏》第31册,第46页。
    ①指《显扬圣教论·成空品第六》。
    ②《显扬圣教论·成无性品第七》,《大正藏》第31册,第557页。
    ③《解深密经》,《大正藏》第16册,第694页。
    ④《解深密经》,《大正藏》第16册,第694页。
    ①慧立著:《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第四,《大正藏》第50册,第244页。
    ②《解深密经》卷第二,《大正藏》第16册,第697页。
    ③释慧昭著:《初期唯识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脉络》,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页。
    ①《成唯识论》卷第九,《大正藏》第31册,第48页。
    ②圣天著,护法释,玄奘译:《大乘广百论释论》卷第六,《大正藏》第30册,第219页。
    ①《摩诃止观》卷第一上,《大正藏》第46册,第5页。
    ②《摩诃止观》卷第一上,《大正藏》第46册,第5页。
    ① 《大般涅槃经·圣行品第七》,《大正藏》第12册,第442页。
    ①智顗著:《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699页。
    ②《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699页。
    ③《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698页。
    ④《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699-700页。
    ⑤《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699.页。
    ⑥《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700.页。
    ①《法华玄义》卷第一上,《大正藏》第33册,第.685-686.页。
    ②《法华玄义》卷第一上,《大正藏》第33册,第683.页。
    ③熊十力著:《佛家名相通释》,世纪出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④熊十力著:《佛家名相通释》,世纪出版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⑤《成唯识论》卷第五,《大正藏》第31册,第24页。
    ①智顗著:《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大正藏》第46册,第621页。
    ②《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3页。
    ③《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6页。
    ④《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2页。
    ①智顗著:《四念处》卷第四,《大正藏》第46册,第576-577页。
    ②《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2页。
    ①《摩诃止观》卷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2页。
    ②《摩诃止观》卷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2页。
    ③《摩诃止观》卷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2页。
    ④《四念处》卷第四,《大正藏》第46册,第576页。
    ①《四念处》卷第四,《大正藏》第46册,第577页。
    ②《摩诃止观》卷一下,《大正藏》第46册,第8页。
    ③《摩诃止观》卷一下,《大正藏》第46册,第8页。
    ④《摩诃止观》卷一下,《大正藏》第46册,第8页。
    ⑤《摩诃止观》卷一下,《大正藏》第46册,第8页。
    ⑥《摩诃止观》卷一下,《大正藏》第46册,第9页。
    ①《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702.页。
    ②智顗著:《四教义》卷第二,《大正藏》第46册,第.728.页。
    ③《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大正藏》第12册,第523页。
    ①《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大正藏》第12册,第523页。
    ②《法华玄义》卷第一上,《大正藏》第33册,第682页。
    ③《法华玄义》卷第一上,《大正藏》第33册,第682页。
    ④相关原文为: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观察十方,欲令大众重增踊悦,生正信故,以偈颂曰:微难知圣道 非分别离念难得无垢浊 智者智行处自性常寂灭 不灭亦不生自体本来空 有不二不尽远离於诸趣 等同涅槃相见世亲著,[北魏]菩提流支 勒那摩提译:《十地经论·初欢喜地卷之二》,《大正藏》第26册,第132页。
    ⑤《法华玄义》卷第一上,《大正藏》第33册,第682页。
    ①《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702页。
    ①《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702.页。
    ②智螟著:《维摩经玄疏》卷第六,《大正藏》第38册,第556页。
    ③《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702.页。
    ④《维摩经玄疏》卷第六,《大正藏》第38册,第556页。
    ⑤《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702.页。
    ⑥《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702.页。
    ⑦《维摩经玄疏》卷第六,《大正藏》第38册,第556页。
    ⑧《维摩经玄疏》卷第六,《大正藏》第38册,第556页
    ⑨《维摩经玄疏》卷第六,《大正藏》第38册,第556页。
    ⑩《维摩经玄疏》卷第六,《大正藏》第38册,第556页。
    ①《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702.页
    ②《维摩经玄疏》卷第六,《大正藏》第38册,第556页。
    ③《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704页。
    ④《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704.页。
    ①《四教义》卷第二,《大正藏》第46册,第727页。
    ②《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705页。
    ③本段中引文见《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704-705页。
    ① 吕澂著:《缘起与实相》,《吕澂佛学论著选集》第三卷,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343页。
    ② [台湾]陈善英著:《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台湾东初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
    ③ 《摩诃止观》卷第三下,《大正藏》第46册,第28页。
    ① 《法华玄义》卷第二,《大正藏》第33册,第704页.
    ② 真谛译:《摄大乘论》卷上,《大正藏》第31册,第113页。
    ③ 真谛译:《摄大乘论》卷上,《大正藏》第31册,第113页。
    ①[美]保罗·史万森著:《他们为何说禅不是佛教——近期日本的佛性批判》,《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页。
    ②[美]杰米·霍巴德著:《修剪菩提树——“批判佛教”的风暴·导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页。
    ③[日]松本史郎著:《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④[日]松本史郎著:《如来藏思想不是佛教》,《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页。
    ⑤[日]松本史郎著:《论缘起》,《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①[日]松本史郎著:《论缘起》,《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②[日]松本史郎著:《论缘起》,《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0页。
    ③[日]松本史郎著:《论缘起》,《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④[日]松本史郎著:《论缘起》,《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2页。
    ①[日]松本史郎著:《论缘起》,《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8页。
    ②[日]松本史郎著:《论缘起》,《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③[日]松本史郎著:《论缘起》,《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④[日]松本史郎著:《论缘起》,《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⑤[日]松本史郎著:《论缘起》,《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页。
    ⑥[日]松本史郎著:《论缘起》,《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⑦[日]松本史郎著:《论缘起》,《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①[日]松本史郎著:《论缘起》,《缘起与空——如来藏思想批判》,肖平,杨金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8页。
    ②吕澂:《缘起与实相》,《吕澂佛学论著选集》第三册,齐鲁书社1991年版,第1344页。
    ① 《大智度论》卷第二,《大正藏》第25册,第74页。
    ② 《中阿含经》卷第六十,《大正藏》第1册,第803页。
    ③ 《中阿含经》卷第六十,《大正藏》第1册,第804页。
    ① 《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6页。
    ① 《维摩经玄疏》卷第六,《大正藏》第38册,第555页。
    ② 《妙法莲花经》,《大正藏》第9册,第5页。
    ① 参见《丁福保佛学辞典》。
    ② 《成唯识论》卷第一,《大正藏》第31册,第1页。
    ③ 窥基著:《成唯识论述记》卷第一,《大正藏》第43册,第239页。
    ④ 太虚著:《法空人空与唯识》,《法相唯识学》下册,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68页。
    ⑤ 熊十力著:《佛家名相通释》,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年,第16页。
    ⑥ 《大智度论》卷第二,《大正藏》第25册,第74页。
    ① 太虚著:《法空、人空与唯识》,《法相唯识学》下册,商务印书馆,2006年,第70页。
    ② 《大乘义章》卷第二,《大正藏》第44册,第506页。
    ③ 《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第一》,《大正藏》第14册,第537页。
    ④ 《中论》卷第一,《大正藏》第30册,第3页。
    ⑤ 本段中引文见《大智度论》卷三十二,《大正藏》第25册,第297页。
    ①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大正藏》第27册,第366页。
    ②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大正藏》第27册,第367页。
    ③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大正藏》第27册,第367-368页。
    ④ 见:《中国大百科全书》“法界”条。
    ① 宗密注:《注华严法界观门》,《大正藏》第45册,第684页。
    ① 《摩诃止观》卷第一,《大正藏》第46册,第6页。
    ② 《妙法莲花经》,《大正藏》第9册,第37页。
    ③ 《摩诃止观》,《大正藏》第46册,第7页。
    ① 湛然著:《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五之三,《大正藏》第46册,第292页。
    ② 《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3页。
    ③ 《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3页。
    ④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大正藏》第46册,第23页。
    ⑤ 《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49页。
    ⑥ 慧思著:《大乘止观法门》卷第一, 《大正藏》第46册,第644页。
    ①《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4页。
    ②《法华玄义》卷第五下,《大正藏》第33册,第744页。
    ③引自净影寺慧远:《大乘义章》卷第三(末),《大正藏》第44册,第525页。又:慧远(523-592),师从北道地论论重要人物法上,是其最著名的弟子。慧远俗姓李,敦煌人。年十三出家,曾师华阴沙门僧思禅师,十六岁随湛律师往邺,二十岁依法上,受具足戒。随侍七年。是北道地论论代表人物。从其综合学术成就而论,可称为“一代之师”
    ①《大乘义章》卷第三(末),《大正藏》第44册,第524页。
    ②《大乘义章》卷第三(末),《大正藏》第44册,第524页。
    ③《四念处》卷第四,《大正藏》第46册,第578页。
    ①《摩诃止观》卷第二上,《大正藏》第46册,第14页。
    ②《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6页。
    ③《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6页。
    ④智顗著:《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第34册,第879页。
    ① 《杂阿含经》卷第十六,《大正藏》第2册,第489页。
    ② 《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第34册,第878页。
    ③ 《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第34册,第880页。
    ④ 世亲著,真谛译:《佛性论》卷第二,《大正藏》第31册,第794页。
    ⑤ 《佛性论》卷第二,《大正藏》第31册,第794页。
    ⑥ 《佛性论》卷第二,《大正藏》第31册,第794页。
    ⑦ 《佛性论》卷第一,《大正藏》第31册,第796页。
    ⑧ 《佛性论》卷第二,《大正藏》第31册,第795页。
    ⑨ 《佛性论》卷第二,《大正藏》第31册,第796页。
    ① 《佛性论》卷第二,《大正藏》第31册,第796页。
    ② 《佛性论》卷第二,《大正藏》第31册,第796页。
    ③ 《佛性论》卷第二,《大正藏》第31册,第796页。
    ④ 《佛性论》卷第二,《大正藏》第31册,第795-796页。
    ⑤ 《佛性论》卷第二,《大正藏》第31册,第796页。
    ⑥ 《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6页。
    ⑦ 《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6页。
    ⑧ 《法华玄义》卷第一上,(大正藏)第33册,第684页。
    ⑨ 《胜鬓经》,《大正藏》第12册,第221页。唐代菩提流支所翻译《大宝积经·胜鬘夫人会》中,此段经文译为:世尊,如来藏者,即是如来空性之智。如来藏者,一切声闻、独觉所未曾见,亦未曾得。唯佛了知及能
    ① 《法华玄义》卷第三下,《大正藏》第33册,第714页。
    ② [日]山口益著:《般若思想史》,肖平杨金萍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9-50页。
    ①《维摩经玄疏》卷第六,《大正藏》第38册,第555页。
    ②《无量义经》,《大正藏》第9册,第385页。
    ③《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大正藏》第12册,第603页。
    ④《大般涅槃经》卷第四十,《大正藏》第12册,第603页。
    ①《法华玄义》卷第八下,《大正藏》第33册,第783页。
    ②《法华玄义》卷第一上,《大正藏》第33册,第683页。
    ③《法华玄义》卷第一上,《大正藏》第33册,第683页。
    ④《法华玄义》卷第五下,《大正藏》第33册,第743页。
    ① 《法华玄义》卷第一,《大正藏》第33册,第683页。
    ② 《法华玄义》卷第一,《大正藏》第33册,第685页。
    ①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大正藏》第46册,第1页。
    ② 《摩诃止观》卷第一上,《大正藏》第46册,第1-2页。
    ③ 《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3页。
    ①《四念处》卷第四,《大正藏》第46册,第577页。
    ②《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6页。
    ③《摩诃止观》卷第二上,《大正藏》第46册,第15页。
    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大正藏》第46册,第623页。
    ⑤《摩诃止观》卷第二上,《大正藏》第46册,第15页。
    ①《摩诃止观》卷第二上,《大正藏》第46册,第15页。
    ②《摩诃止观》卷第二上,《大正藏》第46册,第15页。
    ③《摩诃止观》卷第二上,《大正藏》第46册,第15-16页。
    ④《摩诃止观》卷第二上,《大正藏》第46册,第16页。
    ⑤《摩诃止观》卷第二上,《大正藏》第46册,第16页。
    ①《摩诃止观》卷第二上,《大正藏》第46册,第16页。
    ②《摩诃止观》卷第二上,《大正藏》第46册,第8-9页。
    ③见东晋 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大正藏》第9册,第458页。原文为:心如工画师 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 无法而不造
    ① 《法华玄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699页。
    ② 《摩诃止观》卷第一下,《大正藏》第46册,第8页。
    ③ 《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3页
    ① 《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2页。
    ② 《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2页。
    ③ 《妙法莲花经》卷第一,《大正藏》第9册,第5页。
    ④ 《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4页。
    ⑤ 《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3页。
    ① 本段中引文见《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3页。
    ② 《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3页。
    ③ 《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3页。
    ④ 《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3页。
    ⑤ 《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3页。
    ⑥ 《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3页。
    ⑦ 《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3页。
    ⑧ 《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4页。
    ① 《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3页。
    ② 《法华玄义》卷第三上,《大正藏》第33册,第706页。
    ③ 《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5页。
    ④ 《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3页。
    ① 《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6页。
    ② 智顗著:《金光明经玄义》卷上,《大正藏》第39册,第2页。
    ① 《金光明经玄义》卷上,《大正藏》第39册,第3页
    ② 《金光明经玄义》卷上,《大正藏》第39册,第3页。
    ① 《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5页。
    ② 《摩诃止观》卷第二下,《大正藏》第46册,第9页。
    ③ 《金光明经玄义》卷上,《大正藏》第39册,第2页。
    ①《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4页。
    ②《四念处》卷第四,《大正藏》第46册,第574-575页。文有“信一实谛成于停心”:信顺不思议一实四谛是也,信一念具十法界,生死即苦谛;一心具十法界,烦恼即集谛;集谛即菩提,菩提是道谛也;生死苦谛即涅盘,是灭谛也。此四非四,此一非一,而名实谛。
    ③《摩诃止观》卷第一下,《大正藏》第46册,第94页。
    ④《四念处》卷第四,《大正藏》第46册,第578页。智者《四念处》共四卷,即是按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的级次加以组织的,念处之“念”为观慧,“处,,者境也。卷第四阐发“圆教四念处”。
    ⑤萨婆若:梵文Sarvajn a,又作萨云若,萨云若,萨云然,即一切种智、佛智。
    ① 《四念处》卷第四,《大正藏》第46册,第578页。
    ② 《四念处》卷第四,《大正藏》第46册,第578页
    ③ 《四念处》卷第四,《大正藏》第46册,第578页。
    ④ 《四念处》卷第四,《大正藏》第46册,第578页。
    ⑤ 段中引文见《四念处》卷第四,《大正藏》第46册,第578页。
    ① 《四念处》卷第四,《大正藏》第46册,第578页。
    ② 《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5页。
    ③ 《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第34册,第880页。
    ① 《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第34册,第880页。
    ① 《观音玄义》卷上,《大正藏》第34册,第883页。
    ② 《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2页。
    ③ 《法华玄义》卷第五下,《大正藏》第33册,第743页。
    ④ 《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藏》第33册,第698页。
    ① 《续高僧传》卷第十七,《大正藏》第50册,第562页。
    ① 《法华玄义》卷第一,《大正藏》第33册,第684页。所引内容见《法华经·如来神力品》,《大正藏》第9册,第页。
    ② 《妙法莲花经》卷第一,《大正藏》第9册,第5页。
    ③ 《妙法莲花经》卷第一,《大正藏》第9册,第7页。
    ④ 《妙法莲花经》卷第一,《大正藏》第9册,第7页。
    ⑤ 详见陈善英所著:<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第一章,台湾东初出版社,1995年版。
    ⑥ 《法华文句》卷第一,《大正藏》第34册,第2页。
    ⑦ 《法华玄义》卷第一,《大正藏》第33册,第682页。
    ① 《法华玄义》卷第一上,《大正藏》第33册,第682页。
    ② 《法华玄义》卷第一上,《大正藏》第33册,第682页。
    ③ 《法华玄义》卷第一上,《大正藏》第33册,第683页。
    ④ 《摩诃止观》卷第三上,《大正藏》第46册,第26页。
    ①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藏》第12册,第221页。
    ② 《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大正藏》第12册,第221页。
    ③ 《法华玄意义》卷第二下,《大正藏》第33册,第701页。
    ④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大正藏》第9册,第42页。
    ①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大正藏》第9册,第43页。
    ②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大正藏》第9册,第45页。
    ③ 《观音玄义》,《大正藏》第34册,第878页。
    ④ 《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大正藏》第12册,第524页。
    ⑤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3页。
    ⑥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大正藏》第9册,第13页。
    ⑦ 《法华玄义》卷第七下,《大正藏》第33册,第769页。
    ①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1页。
    ②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1页。
    ③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1页。
    ④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1页。
    ⑤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1页。
    ⑥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1页。
    ①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1页。
    ②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1页。
    ③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1页。
    ④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1页。
    ⑤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1页。
    ①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2页。
    ②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2页。
    ③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3页。
    ④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4页。
    ⑤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4页。
    ⑥ 《法华玄义》卷第十上,《大正藏》第33册,第804页。
    ① 本段中引文见:《法华玄义》卷第一,《大正藏。第33册,第683-684页。
    ② 《四教义》卷第二,《大正藏》第46册,第.728.页。
    ① 《四教义》卷第一,《大正藏》第46册,第.721页。
    ② 《四教义》卷第一,《大正藏》第46册,第.721页。
    ③ 见《法华玄义》卷第八下,《大正藏》第33册,第785页。
    ④ 《四教义》卷第一,《大正藏》第46册,第.722页
    ① 《四教义》卷第一,《大正藏》第46册,第.721页。
    ② 《四教义》卷第一,《大正藏》第46册,第.721页。
    ③ 《四教义》卷第一,《大正藏》第46册,第.722页。
    ④ 《法华玄义》卷第八下,《大正藏》第33册,第785页。
    1 张曼涛主编:《天台宗之判教与发展·编辑旨趣》,台湾大乘出版社,1979年版,第2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