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救助俄属远东地区难侨研究(1918-1920年)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都处于列强环伺、内争不断的窘境。然而,1918—1920年北洋政府却在兵弱于敌、国贫于内的情况下出兵俄属远东地区,救助身处危难的中国侨民。本论文即是以台湾中央研究院整理出版的《中俄关系史料》为核心文献,同时利用中、美、日、俄等国史料和近五十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运用历史学、政治学、国际法学的知识和方法,深入研究北洋政府救助俄属远东地区难侨的这一段历史。
     本论文力图通过分析北洋政府所处的时代背景,梳理北洋政府与国内外各方势力的关系,探究北洋政府对俄出兵的真正原因和决策过程,重现北洋政府救助俄属远东地区难侨的历程,评价北洋政府此次救助难侨活动的历史意义和历史局限性,使人们对北洋政府的侨务政策乃至北洋政府本身有一个更为客观、全面的认识,进一步为当代中国的侨务工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其中,北洋政府如何在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决策出兵救助难侨是本论文关注的重点所在。
     本论文由前言、正文、结语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概括介绍国内外学术界对协约国列强和北洋政府出兵俄国远东的研究现状,指出本论文开展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着力阐述俄属远东地区华侨社会的形成和十月革命后华侨的艰难处境以及华侨对俄国社会变革的多元性反应。第二章重点研究北洋政府出兵救助俄属远东地区难侨的时代背景和政策形成过程,指出协约国武装干涉苏俄革命为北洋政府对俄出兵创造的历史机遇,剖析北洋政府决策出兵的真正原因。第三章主要叙述北洋政府如何根据形势变化采取不同措施救助俄属远东地区的难侨,从初期的外交护侨到充实边防声援华侨,再到以日本、英国为例遣舰护侨,直至在联合干涉框架下出兵救助难侨。第四章着重从历史地位与意义、历史局限性、现实意义等三个方面对北洋政府救助俄属远东地区难侨进行客观评价。结语部分简要总结了本论文的内容和观点。
In a rather long period after the Revolution of 1911, China was in a predicament of foreign aggressions and internal conflicts. In the years from 1918 to 1920, although poor and militarily weak, the Northern Warlords government sent troops to Russia's Far East to relieve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distress. By the use of Sino-Russian Relationship Archives compiled by the Taiwan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the core reference material for this dissertation,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China, America, Japan, Russian and so on, and the recent fifty years'relating research achievements by scholar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rough historical, political and international law relating knowledge and researching methods,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a thorough research on the history of the Northern Warlords government's relief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distress in Russia's Far East area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Northern Warlords government and the study of its relations with multiple forc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dissertation strives to explore the true causes and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the Northern Warlords government's dispatch of troops to Russia, to reproduc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Northern Warlords government's relief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distress in Russia's Far East, and to evaluate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s and limitations of this relief operation, aiming at to provide people with a more objective and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Northern Warlords government's overseas Chinese policy and draw on historical experiences for today's 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Among the discussions, a major concern is how the Northern Warlords government, under the situation of being beset with troubl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made the decision to send troops to relieve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distress.
     The dissertation consists of three parts:preface, body and conclusion. The preface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dispatches of troops to Russia's Far East by powers of the Entente Countries and the Northern Warlords government, hereupon explain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researches of this dissertation. The body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chapterⅠfocuses on the descrip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society in Russia's Far East, the difficult situation they faced after the October Revolution,1917, and their diverse reactions toward Russia's great social changes; chapterⅡconcentrates on the study of the background and the policy making process of the Northern Warlords government's dispatch of troops to Russia's Far East for the relief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distress, on this basis points out the historical opportunity created for the Northern Warlords government's dispatch of troops to Russia by the Entente Countries'armed intervention of the Soviet Russian Revolution, and then analyzes the true reasons of the Northern Warlords government's decision to send troops; chapter III mainly discusses how the Northern Warlords government took different measures to relieve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distress in Russia's Far East according to changing situations, firstly to provide the overseas Chinese with diplomatic protections, next to reinforce boundary defense to support them, then to follow Japan and England to send ships to protect them, and finally to send troops to relieve them under the framework of joint interference; chapterⅣcarries out objective evaluations of the Northern Warlords government's relief of the overseas Chinese in distress in Russia's Far East in terms of three aspects, namely its historical status and significances, its historical limitations and its practical meanings.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d the contents and major viewpoints of this dissertation.
引文
21884年,俄国政府成立了阿穆尔沿岸总督辖区,管辖范围包括外贝加尔省、阿穆尔省、滨海省、符拉迪沃斯托克军事辖区和萨哈林岛。
    3王晓菊:《沙俄远东移民运动史略》.《西伯利亚研究》2002年第1期。
    5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编:《中华民族之国外发展》(缩微品——光盘).国家图书馆,2001年,第13-14页。
    6殷剑平:《远东早期开发中的外国劳工》(下).《西伯利亚研究》1997年第6期。
    7《中华民族之国外发展》.第14页。
    8[俄]Л·保尔霍维季诺夫著,姜延祚译:《俄国远东的中国人》.《黑河学刊》1985年第4期。
    9[俄]Л·保尔霍维季诺夫:《俄国远东的中国人》。
    10李永昌:《旅俄华工与十月革命》.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18页。
    11李志学:《试析1860年—1914年间的赴俄华侨》.《暨南学报》2006年第1期。
    12李明欢:《欧洲华侨华人史》.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第800页。
    13[俄]A·拉林:《俄罗斯华侨历史概述》.《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4殷剑平:《远东早期开发中的外国劳工》(下).《西伯利亚研究》1997年第6期。15[俄]Л· 保尔霍维季诺夫:《俄国远东的中国人》。
    16华侨在西伯利亚商业领域(还有部分制造业)的优势一直延续到苏俄早期,据俄国学者的研究称:“1918年8月1日,布拉戈维申斯克834个商业企业中,209个企业是俄罗斯人的(占总数34.8%),505个企业是中国人的(占总数60.5%)。在1919年布拉戈维申斯克登记的1064个企业中,苏俄公民拥有476个企业,中国公民拥有528个企业。纺织、水果、蔬菜、食品杂货、服装、皮鞋等行业大多掌握在中国人手中,其中56个纺织企业中中国公民拥有45个,90个水果企业、两个蔬菜企业者是中国人的,76个食品杂货企业中中国公民拥有63个”。[俄]O.V.扎列斯卡娅:《苏俄阿穆尔州与中国东北边境地区1917—1924年间的经贸关系》.《黑龙江史志》2004年第4期。
    17殷剑平:《帝国主义时期西伯利亚与远东的外国资本》(上).《西伯利亚研究》1998年第2期。
    18[俄]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07—108页。
    19[俄]库罗帕特金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译:《俄国军队与对日战争》.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2页。
    20[俄]A·拉林:《俄罗斯华侨历史概述》.《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23丁进军选编:《宣统年间华侨经商及佣工史料》.《历史档案》1986年第3期。
    24陈翰笙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第一辑).中华书局,1985年,第1809—1810页。
    25B·扎采平(常胜):《华人对俄罗斯远东城市发展的贡献》.《西伯利亚研究》2007年第4期。
    26李永昌:《十月革命前夕的旅俄华工》.《世界历史》1987年第5期。
    27《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欧战华工史料(1912-1921)》.(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年,第603-607页。
    28薛衔天:《旅俄华人共产党组织的形成》.《国外中国近代史研究》第14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第317页。
    29华侨华人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历史卷).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第93页。
    30殷剑平:《远东早期开发中的外国劳工》(下).《西伯利亚研究》1997年第6期。
    32《中俄关系史料·俄政变与一般交涉》(一).(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第351页。
    38《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510页。
    39《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552、633、663、671、672、679页。
    40《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406、532、570、633页。
    43李永昌:《苏联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的旅俄华人组织及其活动》.《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第3期。
    44《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第14—26页。
    45《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第26页。
    46李玉贞:《十月革命前后的旅俄华人组织及其活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第5期。
    47“尽管我们在阿穆尔原始森林中备受苦难,但我们仍然组织起二十万中国人,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阶级利益,同我们步调一致地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从哈巴罗夫斯克到库页岛,全部阿穆尔边区解放了,苏维埃政权恢复了”。《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第24页。
    56《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46、148、187、188、197页。
    57《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495-497页。
    62《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355页。
    63《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第3—4页。
    64胡才珍:《浅议英国武装干涉苏俄的原因》.《武汉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65[美]唐纳德·E·戴维斯尤金·P·特兰尼著,徐以骅 等译:《第一次冷战——伍德罗·威尔逊对美苏关系的遗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66细谷千博:ロシァ革命と日本.原书房1972年版,第31—32页。
    67这些俘虏主要关押在伊尔库茨克和赤塔等地。Betty Miller Unterberger:America's Siberian Expedition,1918-1920. Duke University Press,1956.第45页。
    68崔丕: 《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92—93页。
    69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大正六年第1册.1967年版,第594页.转引自《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第339页。
    81《第一次冷战——伍德罗·威尔逊对美苏关系的遗产》.第37页。
    82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册,第二分册).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397—406页。
    83《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上册,第二分册).第401—402页。
    84[美]华盛顿著,聂崇信、吕德本、熊希龄译:《华盛顿选集》.商务印书馆,1983年,第324页。
    85 America's Siberian Expedition,1918—1920.第33页。
    86America's Siberian Expedition,1918—1920.第40页;《第一次冷战——伍德罗·威尔逊对美苏关系的遗产》.第140页。
    87America's Siberian Expedition,1918—1920.第67—68页。
    88America's Siberian Expedition,1918—1920.第70页;《第一次冷战——伍德罗·威尔逊对美苏关系的遗产》.第153页。
    90王芸生: 《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七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第108-239页。
    91《中日山东问题换文》第六条. 《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第472页。
    92《孙中山全集》(第四卷).中华书局,1986年,第185页。
    94《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七卷).第127—170页。
    95《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七卷).第171页。
    96《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七卷).第241-242页。
    97《日本军国主义》(第二册).第196页。
    98即清室复辟时期遭张勋强行解散的国会。
    99《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第44页。
    100《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120、122、124、127、129、145、146、147、149、159、160、161、164、175、180、181、182、185、193、194、205页。
    101《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35页。
    102America's Siberian Expedition,1918—1920.第232页。
    103 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1918. Russia. Vol. Ⅱ.第58页。
    104《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202页。
    105ロシァ革命と日本.第27-28页。
    106《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第8页。
    107《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七卷).第246页。
    108《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34页。
    109《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9页。
    110《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14页。
    111《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1、2、4、9、29、67、68、138、139页。
    112《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210页。
    113《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48、52页。
    114《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216、223页。
    115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1918. Russia. Vol.Ⅱ.第304—305页;《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223页。
    116《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229页。
    117日本方面以车辆不敷使用为由,对中国使用南满铁路运兵一再拖延,并提出苛刻条件:“一、勉强设法每日只能运送一百八十人,并盼于三日前通知。二、车辆不足,中国军队只可用有篷货车。三、铁路附属地已无空余,中国军队须此外另寻营舍地段。四、军队抵奉天、长春后,须彼此注意,勿使两军之间生出误会”。《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249-250页。
    118《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第48页。
    119《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9—11页。
    1201918年2月25日,张作霖所部奉军在秦皇岛劫走了北京政府以参战名义从日本购置的一大批军械。此后,奉军又大举入关,驻扎在京津要地,对北京政府构成直接威胁。
    121《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16-18页。
    122《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35页。
    123《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46、52、56、72、150、258页。
    124《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57、67、76、91、116、123页。
    125《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224页。
    126原晖之:ッベリァ出兵——革命と干涉.筑摩书房1989年版,第372页。
    127America's Siberian Expedition,1918-1920.第89—90页。
    128ッベリァ出兵——革命と干涉.第373页。
    129《日本军国主义》(第二册).第215页。
    130《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262、266、268、270、272页。
    131ロシァ革命と日本.第181页注133。
    132据中国谍报员向北洋政府报告,日本“发布动员令之后,即于海参崴及哈尔滨方面军队经过之处,其所需货币,以朝鲜银票为其支用。故现在朝鲜银行……收拾银行卷数百万元,日内输送于海参崴”。《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251页。
    133北洋政府对日本在中国境内发行军票一事并不敢提出异议,只得无奈地宣布:“日军使用之军用手票既系一种通货,不得不通融,听其行使”。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白俄西伯利亚临时政府认为“日军军用票,破坏俄之经济”,一面向日本提出了抗议,一面采取措施阻止日本军票在俄境内流动。《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295、309、310、325、337页。
    134ロシァ革命と日本.第128—129页。
    134李凡:《日苏关系史(1917—1991)》.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3—24页。
    136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1918. Russia. Vol.Ⅱ. 第349、 378页;《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261、262、301页。
    137ロシァ革命と日本.第63页;America's Siberian Expedition,1918—1920.第107—111页。
    138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1918. Russia. Vol. Ⅱ.第433—435页。
    139《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第357页。
    140ロシァ革命と日本,第105-106页。
    141 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1919. Russia.第327页。
    142America's Siberian Expedition,1918—1920.第126、127、133页。
    143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1919. Russia.第424—425页。
    144《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七卷),第259页。
    145《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471—473页。
    146America's Siberian Expedition,1918—1920.第119页。
    147《中日关系史料·东北问题》(二).(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第669页。
    148《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461、465、497、679页。
    154王子岛计划主要内容就是由协约国出面邀请当时俄国的所有派别举行集体会晤,以协调各方观点,实现和平,最终解决“俄国问题”。该计划遭到了英、法等国的极力反对。除苏俄和爱沙尼亚以外,俄国其它各方也都拒绝接受邀请。王子岛计划流产以后,威尔逊总统的顾问豪斯上校又派遣布利特使团前往莫斯科,与苏俄方面展开接触。经过与契切林、李维诺夫、列宁等人会谈以后,双方达成初步协议:俄国各事实政府继续保持存在,协约国撤出驻扎在俄境内的军队,停止对各事实政府的援助,苏俄承担旧俄政府留下的债务等等。由于协约国各方的反对,这一协议也没有付诸实施。南森计划即是参照前比利时救济委员会的方式,向俄国运送食品,以解决“布尔什维克所造成的混乱和饥馑”。参见《第一次冷战——伍德罗·威尔逊对美苏关系的遗产》.第167—184页。
    155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1919. Russia.第388页。
    156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1919. Russia.第394—395、408—410页。
    157 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1919. Russia.第576—577页。
    158America's Siberian Expedition,1918—1920.第171—172页。
    159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1919. Russia.第586—587页。
    160外务省编:《日本外交文书》大正九年第1册下卷.1971年版,第835页.转引自《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第364页。
    161ロシァ革命と日本,第156—157页。
    102 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1920. Vol. Ⅱ.第487-490页。
    103 America's Siberian Expedition,1918—1920.第177页。
    164《第一次冷战——伍德罗·威尔逊对美苏关系的遗产》.第169、174页。
    165《日本军国主义》(第二册).第234页。
    166《第一次冷战——伍德罗·威尔逊对美苏关系的遗产》.第201页。
    167原奎一郎编:原敬日记·首相时代.福村出版株式会社,1981年,第200页。
    168《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第7—8、27—31、131、629页。
    169相对于1920年9月27日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外交人民委员部至中国外交部照会》,1919年7月的宣言被称为“第一次对华宣言”。《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第59—60页。
    1701918年2月23日,中国驻俄公使就已经撤离了彼得格勒。同年12月24日,旅俄华工联合会中央执行委员会进驻原中国驻俄公使馆大楼。
    171《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第64页。
    172《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第73—74页。
    173《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第64—65页。
    174 《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第74—75页。
    175《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第54页。
    176一战结束以后,督办参战事务处失去了存在的依据。1919年7月,北洋政府将督办参战事务处改成督办边防事务处,仍由段祺瑞任督办。
    177《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第54页。
    1781921年初,布拉戈维申斯克、哈巴罗夫斯克等地再度发生华侨被勒索、劫掠的恶性事件。1921年6月,经过旅俄华侨的不断请求,北洋政府“派军舰江亨赴黑河,利捷驻三江口,利绥、利川赴伯利”,“专备保护侨民之用”。《中俄关系史料·俄政变》.(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第19、38、78-79页。
    192德国法学家拉沙·法朗西斯·劳伦斯·奥本海(1858-1919年)是这一理论的主要鼓吹者,其所著的《国际法》常被帝国主义列强作为法律依据,为自己的侵略行径进行辩解。
    193标志性的事件就是1864年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翻译的《万国公法》在中国出版发行。
    194《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第457页。
    195《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第463—464页。
    204如被符拉迪沃斯托克总领馆设法解回国内的“积恶通事卢宝彦、王永臣,及胡匪陈建训”等人。《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第192页。
    205李海峰:《正确处理侨务工作的若干关系》.《求是》2009年第15期。
    [1]中俄关系史料·俄政变[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
    [2]中俄关系史料·中东铁路[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4年
    [3]吕浦等编译:“黄祸论”历史资料选辑[G].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4]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G].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1年
    [5]中俄关系史料·俄政变与一般交涉[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6]中俄关系史料·出兵西伯利亚[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7]陈翰笙主编:华工出国史料汇编[G].第一辑.中华书局,1985年
    [8]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撰: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上册)[G].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
    [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整理编辑:政府公报[G].上海书店,1988年
    [10]赵一凡编:美国历史文献[G].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年
    [11]中日关系史料·东北问题[G].(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0年
    [1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外交[G].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13]褚德新,梁德主编:中外约章汇要(1689—1949)[G].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
    [14]薛衔天、李嘉谷等:中苏国家关系史资料汇编(1917—1924年)[G].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15]文公直:中俄问题之全部研究[M].益新书社,1929年
    [16]张忠绂:中华民国外交史[M].正中书局,1945年
    [17]Betty Miller Unterberger:America's Siberian Expedition,1918-1920[M]. Duke University Press,1956
    [18]E.M.茹科夫主编:远东国际关系史[M].世界知识出版社,1959年
    [19]Cahen Gaston著,江载华译:早期中俄关系史[M].商务印书馆,1961年
    [20]细谷千博:ロシァ革命と日 本[M].原书房,1972年.
    [21]G.F.Muller、[德]P.S.Palls著,李雨时译:西伯利亚的征服和早期俄中交往、战争和商业史[M].商务印书馆,1979年
    [22]井上清、铃木正四著,杨辉译:日本近代史(下册)[M].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79年
    [23]鲍里斯·罗曼诺夫著,陶文钊等译:俄国在满洲(1892-1906)[M].商务印书馆,1980年
    [24]华侨革命史编纂委员会编:华侨革命史[M].(台湾)正中书局,1981年
    [25]井上清著,尚永清译:日本军国主义(第二册)[M].商务印书馆,1985年
    [26]陈三井:华工与欧战[M].(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6年
    [27]罗曼诺夫著,民耿译:帝俄侵略满洲史[M].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
    [28]西原征夫著,赵晨译:哈尔滨特务机关[M].群众出版社,1986年
    [29]章伯锋:皖系军阀与日本[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
    [30]来新夏:北洋军阀[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993年出版
    [31]陈水逢:日本近代史[M].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
    [32]李永昌:旅俄华工与十月革命[M].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年
    [33]原晖之:ッベリァ出兵——革命と干涉[M].筑摩书房,1989年
    [34]依田熹家著,卞立强等译:日本帝国主义和中国(1868-1945)[M].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35]章伯锋、李宗一主编:北洋军阀[M].武汉出版社,1990年
    [36]林军:中苏外交关系,1917-1927[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37]崔丕: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
    [38]Roy Watson Curry著,张玮瑛、曾学白译:伍德罗·威尔逊与远东政策[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年
    [39]David S. Foglesong:America's Secret War Against Bolshevism:U. s. Intervention In The Russian Civil War,1917-1920[M].Uni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95
    [40]张惠芝:“五四”前夕的中国学生运动[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41]马士·宓亨利著,姚曾廙等译:远东国际关系史[M].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
    [42]唐启华:北京政府与国际联盟[M].(台湾)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43]洪圣斐:孙文与三井财阀[M].(台湾)文英堂出版社,1998年
    [44]来新夏:北洋军阀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年
    [45]郭剑林:北洋政府简史[M].天津古籍出版社,2000年
    [46]李齐芳:中俄关系史[M].(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0年
    [47]周南京主编:华侨华人百科全书(历史卷)[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48]李明欢:欧洲华侨华人史[M].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年
    [49]王晓菊:俄国东部移民开发问题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0]栾景河主编: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51]刘华:华侨国籍问题与中国国籍立法[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
    [52]李凡:日苏关系史(1917—1991)[M].人民出版社,2005年
    [53]高书全、孙继武、顾民:中日关系史[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54]胡玉海:“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境内外国军事势力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5]杨闯、高飞、冯玉军:百年中俄关系[M].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
    [56]金光耀、王建朗主编: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
    [57]唐纳德·E·戴维斯尤金·P·特兰尼著,徐以骅 等译:第一次冷战——伍德罗·威尔逊对美苏关系的遗产[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58]米庆余:近代日本的东亚战略和政策[M].人民出版社,2007年
    [59]黄定天:中俄关系通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60]汪朝光:中国近代通史(第六卷)·民国的初建(1912—1923)[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61]陈廷湘:新时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
    [62]刘磊:美国干涉西伯利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6届硕士论文
    [63]李朋:东北亚国际关系中的美国政策研究(1784-1931)[D].东北师范大学2007届博士论文
    [64]尉迟光斌:合作与对抗—美日西伯利亚联合干涉问题研究[D].上海大学2007届硕士论文
    [65]马莉:中俄关系视野下的华侨华人[D].暨南大学2008届硕士论文
    [1]山边健太郎、竹村英辅著,杨辉译:十月革命对日本的影响[J].历史教学,1958年第5期
    [2]章伯锋:试论一九一七年所谓“参战问题”的实质[J].史学月刊,1965年第3期
    [3]李显荣:旅俄华工与十月革命[J].历史教学,1979年第11期
    [4]崔丕:论沙俄与日本在日俄战前的外交谈判[J].东北师大学报,1980年第3期
    [5]李玉贞:十月革命前后的旅俄华人组织及其活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1年第5期
    [6]来新夏、郭剑林、焦静宜:略论北洋军阀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学术月刊,1982年第4期
    [7]谢本书:吴佩孚与西南军阀的勾结[J].贵州社会科学,1983年第5期
    [8]张义德:日本在西伯利亚武装干涉的破产[J].历史教学,1983年第7期
    [9]崔丕: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沙皇俄国的联日政策[J].东北师大学报,1984年第5期
    [10]李永昌:苏联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的旅俄华人组织及其活动[J].社会科学辑刊,1985年第3期
    [11]崔丕:义和团运动前后帝国主义列强侵华政策的再认识[J].东北师大学报,1985年第6期
    [12]李树藩:论苏俄远东形势与日苏两国建交——兼谈后藤新平在外交中的作用[J].日本学论坛,1986年第2期
    [13]崔丕:也谈日本的大陆政策和二十一条要求——与郎维成同志商榷[J].世界历史,1986年第3期
    [14]李永昌:十月革命前后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旅俄华人[J].黑河学刊,1986年第3期
    [15]胡才珍:浅议英国武装干涉苏俄的原因[J].武汉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
    [16]李嘉谷:协约国列强诱逼北洋政府参加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及其对中国的侵略[J].黑河学刊,1987年第1期
    [17]李嘉谷:中苏关于中东铁路问题的交涉(1917—1925年)[J].黑河学刊,1987年Z1期
    [18]崔丕:中日《马关条约》形成问题研究[J].近代史研究,1987年第4期
    [19]范同寿:一九一九年的南北议和与南北勾结[J].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5期
    [20]李永昌:十月革命前夕的旅俄华工[J].世界历史,1987年第5期
    [21]张镇强: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武装干涉苏俄中的作用[J].美国研究,1988年第4期
    [22]崔丕:日本《帝国国防方针》的中国观[J].东北师大学报,1989年第1期
    [23]唐济生:威尔逊“十四点”与美国外交[J].山东师大学报,1989年第3期
    [24]何慧:1918年美国出兵西伯利亚原因探析[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25]李永昌:中国学生反对《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斗争述论[J].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1期
    [26]章伯锋:谈谈北洋军阀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北洋军阀(1912-1928)》前言[J].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4期
    [27]陈正卿:1919年“南北和议”前后西南内部的斗争[J].民国档案,1990年第4期
    [28]崔丕:日美共同出兵西伯利亚时期的关系初探[J].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2期
    [29]李永昌:1918—1920年中国出兵西伯利亚述论[J].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1期
    [30]张秀兰、赵静:霍尔瓦特与西伯利亚各政府间的摩擦和斗争[J].求是学刊,1993年第1期
    [31]蒋顺兴、杜裕根:论北洋政府的侨务政策[J].民国档案,1993年第4期
    [32]崔丕:《日苏北京条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史学集刊,1993年第4期
    [33]张小路:中国参战与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中美关系[J].民国档案,1994年第2期
    [34]刘富书:孙中山与军阀[J].民国档案,1994年第4期
    [35]张淑贤:从“仇敌”到“盟友”的巨变—1905~1907年日俄关系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第4期
    [36]陆建洪:苏俄与北洋政府的建交始末[J].民国档案,1994年第4期
    [37]杨彪:威尔逊的史观及其对政策的影响[J].世界历史,1994年第6期
    [38]李玉刚:孙中山对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反应[J].历史研究,1994年第6期
    [39]薛志成:从英日同盟看列强在远东的争霸[J].安徽史学,1995年第1期
    [40]张秀兰:中日甲午战争是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的重大转折[J].学习与探索,1995年第1期
    [41]许肇琳:略论清代后期的设领护侨政策[J].八桂侨史,1995年第1期
    [42]喜富裕:关于中国北洋政府出兵西伯利亚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1995年第3期
    [43]来新夏:北洋军阀史文献述略[J].民国档案,1995年第4期
    [44]汪谦干:风波迭起的中东铁路[J].文史精华,1995年第6期
    [45]李树藩:论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的日苏外交[J].东北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
    [46]张广翔:西方史学界对俄国国内战争与武装干涉问题的研究述评[J].东北亚论坛,1996年第2期
    [47]郭立明:近代美国东北亚外交政策和实践的历史演变[J].延边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48]张盛发:关于帝国主义三次联合武装进攻苏俄问题的再思考[J].东欧中亚研究,1997年第1期
    [49]张惠芝:浅析《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J].河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50]殷剑平:远东早期开发中的外国劳工(上)[J].西伯利亚研究,1997年第4期
    [51]殷剑平:远东早期开发中的外国劳工(下)[J].西伯利亚研究,1997年第6期
    [52]曲晓范:试述1918—1921年北洋政府在西伯利亚的护侨活动[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1998年第1期
    [53]殷剑平:帝国主义时期西伯利亚与远东的外国资本(上)[J].西伯利亚研究,1998年第2期
    [54]殷剑平:帝国主义时期西伯利亚与远东的外国资本(下)[J].西伯利亚研究,1998年第3期
    [55]王春良:论1918—1925年的日苏关系[J].济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56]唐宏:庙街事件始末[J].航海,1999年第1期
    [57]来新夏:50年来北洋军阀史研究述论[J].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第5期
    [58]汪津生:威尔逊“十四点”计划的背景及其影响[J].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辑刊
    [59]王春良:论1918—1925年苏俄反对日本武装干涉的策略[J].聊城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60]E.A.别洛夫著,陈春华译:1915年至1919年期间争夺乌梁海的斗争[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0年第3期
    [61]徐煜:一战后远东角逐中的英美关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62]杜君:1917—1924年苏俄在中东铁路问题上的对华政策再探[J].史学集刊,2000年第4期.
    [63]万晓宏:浅论清政府对海外华侨政策之演变[J].八桂侨刊,2001年第1期
    [64]张林,黄湛:论甲午战争前后东北亚国际关系格局的形成[J].北华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65]黄秋迪:十月革命大潮中的西伯利亚革命[J].西伯利亚研究,2001年第1期
    [66]王霄飞:20世纪美国宣言——伍德罗.威尔逊“十四点”述评[J].长白学刊,2001年第2期
    [67]蔡干豪:孙中山侨务思想初探[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68]田雪梅:1918年留日学生救国团活动述评[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8期
    [69]王春良:简论1918—1922年日本与苏联的关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70]王晓菊:沙俄远东移民运动史略[J].西伯利亚研究,2002年第1期
    [71]刘大平、张学智:试议苏俄的远东政策(1917—1923年)[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72]高晓莉:试论日俄战争后东北亚国际政治格局与日本的对策[J].世纪桥,2002年第6期
    [73]胡晓:段祺瑞武力统一政策失败原因探析[J].安徽史学,2003年第1期
    [74]李丹阳:苏俄在华发表的第一个文件——关于文本内容与发表背景的研究[J].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75]黄秋迪:苏俄国内战争时期高尔察克反动政权的溃灭[J].西伯利亚研究,2003年第4期
    [76]郭蕴深:1840—1920年间的中俄关系[J].西伯利亚研究,2003年第4期
    [77]张文伟:“十四点”计划与美国霸权模式的奠定——兼论旧国际关系格局的改良[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78]魏延秋:试论北洋军阀政府前期的“维持外交”[J].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79]张青:伍德罗·威尔逊构建世界新秩序的原因初探[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80]王文丰:苏联早期远东政策述评[J].济南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81]包爱芹:孙中山侨务思想析论[J].东方论坛,2004年第1期
    [82]唐启华:“北洋外交”研究评介[J].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83]王小侠:论威尔逊的全球主义[J].辽宁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84]刘敬忠:苏俄占领外蒙古及对华外交活动[J].史学月刊,2004年第2期
    [85]杜君:二十年代初期苏俄对华策略选择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86]汪津生:威尔逊“十四点”原则的提出及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87]杜裕根:北洋政府的侨资政策及其评价[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4年第3期
    [88]王晓菊:西伯利亚开发与俄国现代化(1861—1917)[J].世界历史,2004年第3期
    [89]徐天新:评“十四国武装干涉苏俄”及其它[J].历史教学问题,2004年第3期
    [90]黄定天:从《中俄协定》到《苏日协定》—1924年前后苏联的对华对日外交[J].学术交流,2004年第3期
    [91]胡玉海:北洋政府维护和收复中东路主权的交涉[J].史学集刊,2004年第4期
    [92]王彦敏:列宁的《和平法令》与威尔逊的“十四点”[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93]来新夏:北洋军阀与日本:20世纪末中国学者的研究[J].学术月刊,2004年第8期
    [94]史晓红:威尔逊民族自决与西伯利亚远征[J].历史教学,2004年第12期
    [95]姚永超:1906—1931年日俄经济势力在东北地区的空间推移——以港口、铁路、货物运销范围的变化为视角[J].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5年第1辑
    [96]张力:庙街事件中的中日干涉[J].民国研究,2005年第1期
    [97]王春良、李蓉:简论远东共和国[J].聊城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98]朱海燕:日俄战争后日俄美的东北亚政策[J].日本学论坛,2005年第1期
    [99]陈秋杰:十月革命前朝鲜人向俄国远东地区迁移述评[J].西伯利亚研究,2005年第1期
    [100]A.拉林著,阎国栋译:俄罗斯华侨历史概述[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年第2期
    [101]黄定天:论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J].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4期
    [102]李志学:割地成侨——俄罗斯华侨华人史的特殊一页[J].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5期
    [103]刘传春:从反帝国主义到自由国际主义——1898—1918年美国民主党的外交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
    [104]韩莉:1917年俄国革命与美国的政策[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05]黄秋迪:苏俄国内战争时期高尔察克反动政府的货币政策[J].西伯利亚研究,2005年第6期
    [106]宋建设:日本大陆政策、俄国远东政策与中国东北[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07]任贵祥:孙中山、袁世凯及其代表的南北政府侨务政策比较研究[J].江汉论坛,2005年第7期
    [108]李志学:试析1860年~1914年间的赴俄华侨[J].暨南学报,2006年第1期
    [109]叶艳华:论俄国自由派的远东经济政策(1906—1914年)[J].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第1期
    [110]宋效峰、石彩霞:20世纪初英日同盟与列强在中国问题上的博弈[J].学术探索,2006年第1期
    [111]孙国军:试论美国对华外交中的门户开放政策[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2期
    [112]李海燕:试析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两洋战略[J].邵阳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113]李朋:日俄战争期间美国的东北亚政策[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6年第3期
    [114]李青:威尔逊主义外交政策理念及影响[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115]陈秋杰:十月革命前俄国远东朝鲜人的经济活动[J].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第4期
    [116]欧阳杰:比较史学视野下的列宁与威尔逊的“民族自觉权”思想[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第5期
    [117]应俊:试论1918—1920年北洋政府与俄关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118]彭传勇:试论《奉俄协定》对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影响[J].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第6期
    [119]乔传义:“霍尔瓦特票”发行始末[J].中国钱币,2007年第1期
    [120]张冬梅:1917~1927年奉苏关系及其成因浅析——以奉张与苏俄围绕中东铁路诸问题的斗争为例[J].理论界,2007年第1期
    [121]唐靖、吕琼:孙中山联日策略及其动机评析[J].宜春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22]夏正伟、尉迟光斌:苏俄国内战争期间日本干涉西伯利亚问题初探[J].军事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123]郭雪云:试论庙街事件中的日苏交锋[J].西伯利亚研究,2007年第3期
    [124]B.扎采平(常胜):华人对俄罗斯远东城市发展的贡献[J].西伯利亚研究,2007年第4期
    [125]尚明霞:苏联学者对西伯利亚地区十月革命的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07年第4期
    [126]陈建宁、陈文星:福建暨南局兴废始末[J].福建论坛,2007年第4期
    [127]沈莉华:试论美国对苏维埃俄国的武装干涉[J].西伯利亚研究,2007年第5期
    [128]黄秋迪:试论十月革命中西伯利亚苏维埃政权基础的不稳固性[J].西伯利亚研究,2007年第6期
    [129]李朋:国家利益变迁与美国早期东北亚政策(1784-1894)[J].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2期
    [130]黄定天、潘晓伟:协约国干涉西伯利亚革命时期美日矛盾探析[J].学习与探索,2008年第2期
    [131]李海峰:正确处理侨务工作的若干关系[J].求是,2009年第15期
    [1]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Papers relating to the foreig n re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DB/OL]. http://digicoll.library.wisc. edu/cgi-bin/FRUS/FRUS-idx?type=browse & scope=FRUS. FRUS1
    [2]国立暨南大学南洋文化事业部编:中华民族之国外发展[CD].国家图书馆,2001年
    [3]章伯锋:皖系军阀与日本帝国主义的关系[EB/OL]. http://jds. cass. cn/A rticle/20090526135613. asp
    [4]1911年拉美排华清朝派军舰护侨墨西哥服软[EB/OL]. http://news. ifeng. 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200908/0828_7180_1324959. shtml
    [5]为打倒袁世凯,孙中山曾提出租让东三省给日本[EB/OL].http://news.ifeng.com/history/1/midang/200905/0508_2664_1144954.shtml
    1.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美国的对印政策.暨南学报2008年第4期
    2.威尔逊政府对苏俄政策的演变.北华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3.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的南亚政策.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4.艾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政策.社会科学论坛2009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