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融中心法制变迁及决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上海开埠后金融业即起步发展,贸易优势的发挥推动上海成为全国经济中心,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逐步确立并终在1930年代成为远东国际金融中心。伴随金融业发展,上海金融法律建立完善并最终形成与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相适应的金融法律制度。上海金融法律制度既是上海金融发展的果,又是推动上海金融中心发展的因。金融法制的历史积淀,对当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决策与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力求从经济史学、金融史学、法律史学和政治史学相结合的学术视角,以法律史研究为主体,提炼出上海金融中心法律制度变迁的本质特征,以有裨益于当代的决策实践。
     导论主要交待了选题的缘起和意义。当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大国和平崛起的需要,具有特殊时代意义。以往对上海近代以来金融法律的研究,侧重于经济、金融本身,其对金融法律的涉及基本还是服务于金融史研究主线的需要。本文则是以金融法律研究为主线,把金融法律制度作为金融中心发展的内生机制予以考察,进而对当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是自发性与自觉性相结合的命题作出更深刻的回答。同时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归类,并对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等与本文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作了介绍分析;还对本文研究重点、难点和主要观点,研究方法、思路和缺憾作了交待。
     第一章主要对清末上海金融中心法律制度初创进行考察。上海开埠后的贸易繁荣、租界建立,对上海金融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外商银行集聚使上海金融实力和控制力明显增强,并对上海华商金融业产生、发展具有示范和刺激作用。随着清末修律和上海华商金融业发展,上海金融法律制度形成。上海银行业关于监理机构、市场准入、业务监理的规定已经出现,《中国通商银行章程》是这个时期上海侧重单个银行立法特征的典型代表。同时上海商会积极推动证券立法完善,保险契约法和保险业法等也进入初创阶段。
     第二章主要对北洋政府时期上海金融中心法律制度发展进行考察。这个时期中国金融业发展环境较为宽松,上海金融中心获得较大发展。国家“双央行”法律制度建构对上海金融法律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为代表的上海地方金融实力显著增强,独立品格渐显。上海银行业关于监理机构、市场准入、业务审慎监理和银行公会的法律规定有所完善,上海银行公会也更积极地承担起行业自律监理职能,并推动有关立法。上海证券法律制度进步颇多,租界当局、证券交易所的证券法律规定、自律性规定,对上海证券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上海保险法律制度虽无显著创新,但已然将外商保险机构纳入法律规制范围。
     第三章主要对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金融中心法律制度确立进行考察。此时上海金融已形成资源集聚和释放的内生机制,加之中央政权鼎力支持,上海金融中心乃至远东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正式确立。随着时局变化,上海金融监管经历了由单一制向多元制的变迁,金融监管效率总体而言不断加强。上海的中央银行法律制度日趋完善,商业银行法律制度体系完备,在沪国家金融专业行局均适用特别法监理,银行同业救助法律规定亦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了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的不足。上海证券监理法律制度日趋成熟,证券交易所和证券行业组织的自律性规范有了较大完善。上海保险法律体系确立,保险同业公会积极发挥行业自律功能,并推动保险立法完善。
     第四章主要对新中国建立后计划经济体制下上海金融中心法律制度进行考察。这个时期上海金融完全归入国家高度集中的“大一统”金融监管体制,由于法律虚无主义盛行,国家以党代政、政策代法,上海金融法律制度在国家法律层面比较苍白,在地方法律层面几乎空白,行业自律规范阙如。上海金融对全国金融立法无甚影响,国家亦无须对上海金融做出专属性规范或考量,上海金融中心法律制度不复存在。
     第五章主要对当代上海金融中心法制重建和决策变迁进行考察。这个时期上海金融中心法律制度重新确立,上海金融中心建设作为战略逐步进入决策层视野。与近代以来显著不同,当代上海金融中心已经由“自发”发展,转变为“自觉”建设,并从地方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这个决策过程以上海金融发展为基础,包括了法律制度重建和政策推动两个方面。政策推动更加注重对法制的借鉴,改变了主要依靠讲话和内部文件的做法,更多地采用了制定法律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当代上海金融中心法律制度包括了比较完善的中央银行法律制度、商业银行法律制度以及证券、保险法律制度,其中比较先进的地方金融促进法、比较健全的行业自律性规范以及比较完善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尤其可圈可点。结论主要是在对上海金融中心法律制度变迁及决策进行考察基础上的提炼
     总结。上海金融中心法律制度的形成是历史性成长过程,金融中心形成发展与金融法律制度构建演进具有非常密切的互动共生联系。从历史上看,上海金融中心法律制度是法律移植和法律本土化结合的典范。金融中心及其法律制度发展是当代上海发展的重要内容;上海金融中心及其法律制度发展对全国金融发展及其法律制度演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个逻辑关系,从法律作为金融中心内生机制的视角,对当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国家战略决策史进行研究,以史为鉴,于当代更加科学化、法制化地决策实践无疑具有极强现实意义。当代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应当着力加强航运金融业发展,继续完善决策的法制化路径,加强上海地方性金融监管,更加重视发挥法制作为金融中心内生机制所具有的重要推动作用。
Finance started to develop in Shanghai when the city opened the port in the 19~(th) century. Nourished by commerce, Shanghai gradually became the national economic centre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In 1930, Shanghai was the leadi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IFC) in Far East. During this developing process, new financial laws were approved and amended and finally a qualified financial legal system was established to match Shanghai’s position. The system, initially the consequence of 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accelerated the developing process in return. This phenomenon has great influence and throws light on contemporary policy and practice to build Shanghai as an IFC. The thesis will try to approach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change of the financial legal system in Shanghai in order to benefit temporary policy making and practice by studying the economics history, financial history, the combination of law history and politic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each other.
     The Introduction part states the reason and the purpose of choosing the topic. Building Shanghai as an IFC is a part of China’s peaceful rise, which is regarded an important event of this age, but the modern study of the Shanghai legal system on financial sector mainly focused on subjects like economics and finance, of which the involvement of financial laws served only as a supplement. However, this thesis focuses on financial laws, studying the inner mechanis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nancial legal system and financial centre development, so as to justify the spontaneity and essentiality of future Shanghai as IFC. Also stated in the Introduction are the brief presentation of basic concept and basic theory of FC/IFC, former study achievements, and the focal point, difficulties, main point, methodology, as well as weak points of the thesis.
     Chapter one reviews Shanghai as financial centre at the end of Qing dynasty and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its legal system, when thriving commerce and the emergence of international concessions greatly promoted the local financial industry. As foreign banks flocked to the city, Shanghai banking industry became more powerful and dominating, attracting and motivating Chinese businessmen to participate in this new field. With local finance industry developing and Qing’s legislation changing, the financial legal system in Shanghai started to form. There were regulations about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market entry and business supervision. The Articles of Imperial Bank of China as an evidence showed that Shanghai banking legislation placed emphasis on single bank; Shanghai Chamber of Commerce pushed legislation for securities; Insurance formulated contracts and insurance regulations emerged for the first time.
     Chapter two reviews the financial legal system in Shanghai under the reign of Beiyang government, when the finance industry enjoyed an agreeable overall environment, and Shanghai became national financial centre. The“twin central banks”had a great influence of the financial legal system in Shanghai. Because one of the central banks was located in Shanghai, the finance activities in Shanghai turned increasingly independent. The bank guild took a leading role in promoting integrity and self-discipline in the industry. New laws and regulations about supervision, market entry, due diligence and industry association were approved. Foreign insurance companies, for the first time, were regulated, althoug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legal innovation in the insurance industry.
     Chapter three reviews the financial legal system in Shanghai under the reign of Nanjing government, when Shanghai financial industry enjoyed the economy of scale which enabled amounts of capital to gather and operate freely in Shanghai. With supports from the central government, Shanghai became IFC in the Far East. In the mean time, regulatory efficiency improved; the central bank laws were amended for Shanghai as financial centre, and the commercial banks better regulated; Shanghai security supervision improved as self-discipline of security-traders and security associations became essential in their business; the insurance system in Shanghai was officially established due to the persuasion of Shanghai Insurance Guild.
     Chapter four reviews the financial legal system of Shanghai after 1949 when China adopted centrally planned economy. In this stage, the financial activities were completely regulated by central government. The Party replaced the government, policies replaced laws. Local financial laws were overridden by national regulations, and self-discipline almost disappeared in the financial industry. While Shanghai had no influence on national financial legislatio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idn’t carry forward any specialized regulations for Shanghai, which both implied that Shanghai had lost its identity as financial centre in terms of the legal system.
     Chapter five reviews the reconstruction and policy-making changes of Shanghai financial legal system. There is a remarkable change at this stage, that the development was more a national strategy than a local demand. The change wa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finance industry, including the rebuilding of legal system and the promoting of new policies. Besides, the policies got more legally accurate, as formulated documents and contracts replace meeting memorandums and speaking. Nowadays, Shanghai has establish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law collection of central bank, commercial bank, securities and insurance, not to mention the new regional finance development acts, industry-wide self-discipline regulations and strict local financial supervisions.
     The conclusion part is the summarization of all the reviews though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Shanghai financial legal system. The formation of a financial centre was a long procedure, so did that of a financial legal system. The system in Shanghai used to be a typical combination of foreign laws and local regulations. In add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plays a crucial rol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at has been the financial centre of a nation. Therefore the trail of the system development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national finance industry and legislation. Like an old saying, learn from the history and look into the future, studying the change of the financial legal system shall benefit contemporary policy-making. Shanghai as IFC should focus on the financial shipping, continue to complete the legislation procedure, enhance regional finance regulation, and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impetus of the legal system as an innate mechanism of an IFC.
引文
1参见厉无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指标意义》,载《文汇报》2009年3月31日第5版。
    1洪葭管:《20世纪的上海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洪葭管:《上海金融150年》,载《上海金融》1996年第12期。
    3吴景平、马长林:《上海金融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4杜恂诚:《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杜恂诚:《近代中国钱业习惯法——以上海钱业为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参见李飞、赵海宽、许树信、洪葭管:《中国金融通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7杨荫博:《上海金融组织概要》,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8如时事问题研究会:《抗战中的中国经济》,中国现代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印1957年版;秦孝仪:《中华民国经济发展史》,近代中国出版社1981年版;黄鉴晖:《中国银行业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卜明:《中国银行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崔国华:《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金融政策》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黄立人:《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经济研究》,档案出版社1998年版;姚遂:《中国金融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孙建华:《近代中国金融发展与制度变迁(1840—1945)》,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年版;魏宏运:《重视抗战时期金融史的研究——读<四联总处史料>》,载《抗日战争研究》,1994年第3期;张兆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财金政策研究》,载《江海学刊》1995年第4期;刘慧宇:《中国近代中央银行体制演变刍议》,载《民国档案》1997年第1期;董长芝:《论国民政府抗战时期的金融体制》,载《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4期;杜恂诚:《中国近代两种金融制度的比较》,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吴秀霞:《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中央银行体制的确立》,载《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李桂花:《论近代中国中央银行的形成时间、制度类型与功能演进》,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1年第2期;潘晓霞:《近十年中国近代金融史研究综述》,载《江海学刊》2005年第6期;夏友仁:《国民政府中央银行制度研究》,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等等。
    9陈曾年:《近代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10参见杜询诚:《金融中心重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1王力:《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
    12胡坚、杨素兰:《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兼及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分析》,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9月,第40卷第5期。
    13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变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马志刚:《中国近代银行业监理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2刘平:《近代中国银行监管制度研究(1897—1949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程霖:《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1859—1949)》,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刘慧宇:《中国中央银行研究(1928—1949)》,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5如朱晓辉:《试析中国近代银行监管制度及思想(1859~1927)》,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2年;简传红:《近代中国银行业监管制度研究》,云南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魏浩然:《中国中央银行的现代化(1928~1945)——以银行立法为视角》,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张军:《论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及其制度完善》,华东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张乃中:《四联总处第三次改组前后国民政府银行监管制度研究》,四川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姜宏业:《四联总处与金融管理》,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万立明:《中国近代银行监理官制度的发展轨迹及其启示》,载《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潘健:《论立法变革对近代中国中央银行的影响》,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2期;兰日旭:《近代中国的银行内部监督机制探析》,载《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王红曼:《四联总处对战时货币发行的法律监管》,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8年第3期;王红曼:《四联总处对战时银行机构的法律监管》,载《安徽史学》2008年第6期;等等。
    6刘志英:《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7王志华:《中国近代证券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8杨荫博:《中国交易所论》,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朱彤芳:《旧中国交易所介绍》,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版。
    9如李本森:《中国近现代证券立法的特点及启示》,载《法学》1996年第3期;成九雁、朱武祥:《中国近代股市监管的兴起与演变:1873—1949年》载《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等等。
    10赵兰亮:《近代上海保险市场研究(1843—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杨东霞:《中国近代保险立法移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12岳宗福、张秀芹:《近代中国保险立法述论》,载《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13如邹宗伊:《中国战时金融管制》,财政评论社1942年版;《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经济战略措施研究》课题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财政经济战略措施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黄立人:《四联总处的产生、发展和衰亡》,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2期;易棉阳、姚会元:《中国政府金融监管制度的演进与特点(1900—1949)》,载《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吴永光:《国民政府时期金融监管体制变迁研究》,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等等。
    1项俊波:《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张望:《金融争霸—当代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风险和监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高长春:《战略金融:国际金融中心生存报告》,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4徐冬根、王传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的法律主导作用》,载《法学》2004年第11期;徐冬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建设》,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5如吴景平:《近代中国金融中心的区域变迁》,载《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杜恂诚:《上海成为近代金融中心的充要条件》,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5年第1期;王传辉:《国际金融中心产生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载《世界经济研究》2000年第6期;段军山:《国际金融中心成长因素的理论分析及在上海的实证研究》,载《上海金融》2005年第7期;闫彦明:《金融资源集聚与扩散的机理与模式分析—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选择》,载《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李成、郝俊香:《金融中心的理论、总结与展望》,载《上海金融》2006年第11期;华民、曹宏成:《构建国际金融中心的路径》,载《南京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戴天柱:《长三角多层次资本市场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效率分析》,载《国际商务研究》2007年第4期;徐新华、陈铭仁:《金融中心形成模式比较及启示》,载《经济纵横》2007年第12期;高洪民:《金融体系极化效应及其对当代国际金融中心发展的影响》,载《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5期;丁丁:《区域金融中心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宁越敏:《论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与延边—兼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硕士论文,2005年;韩雪:《论我国多层次金融中心体系的建设》,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孙剑:《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划分与构建模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等等。
    6如国务院研究室财经贸易研究司课题组:《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的研究》,载《管理世界》1994年第5期;周丽华、卞政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和政府定位》,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6月;蒋晓全:《构建市场化金融监管机制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载《上海金融》2007年第12期;陆红军《发展我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思考》,载《上海金融》2008年第1期;钟绍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4年;向君:《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对策研究》,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闫莉:《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朱慧:《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关联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姚炜:《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划分的实证研究—兼论上海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路径》,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等等。
    1 Kingderberger, Chris: The Formation of Centers: A Study in Comparative Economy History, Princeton Study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 1974, p.36.
    2王力:《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2页。
    3项俊波:《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1项俊波:《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2王巍、李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机理及历史考评》,载《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 Kingderberger, Chris: The Formation of Centers: A Study in Comparative Economy History, Princeton Study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1974,p.36.
    1参见冯德连、葛文静:《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理论分析》,载《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6期,第42—43页。
    2参见游碧蓉:《透视国际金融中心的百年变迁》,载《亚太经济》2001年第21期,第11—13页。
    3参见孙立坚:《上海能成为金融中心吗?》,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1月29日。
    4参见孙立坚:《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格局与沪、港面临的机遇》,载《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第4期。
    5王云:《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上海综合经济》1996年第4期,第50页。
    1参见陈曾年:《近代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页。
    2参见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1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49—150页;[英]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康成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63—164页;汪敬虞:《论清代前期的禁海闭关》,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第2期;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润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上),载《经济研究》1955年第1期。
    1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31页。
    2 See J·Davids:American Diplomatic and Public Paper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eries 1, 1973, Vol.18, PP. 107—111.
    3有关史料参见[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张汇文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64—366页;J·Davids: American Diplomatic and Public Paper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eries 1, 1973, Vol.19, PP.153、306;《北华捷报》1851年9月27日,第34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348页。
    5有关史料参见[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张汇文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413页附表;J·Davids:American Diplomatic and Public Paper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eries 1, 1973, Vol18, P. 107,Vol19, P. 281;Great Britain Foreign Office: Commercial Reports from Her Majesty’s Consuls in China, 1872, P.12。
    6有关史料参见[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张汇文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366页;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1页。
    7参见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1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1—1612页。
    8有关史料参见黄苇:《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附表4,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42页;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91页。
    9有关史料参见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1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15—1616页。
    10参见E.Griffin: Clippers and Consuls: American Consular and Commercial with Eastern Asia(1845-1860),1938, published by Edwards Bros., Ann Arbor, Mich., P.399—400.
    1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出版社1957版,第35页。
    2上海史资料丛刊《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4页。
    3有关史料参见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1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46页;[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张汇文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404—416页。
    4有关史料参见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润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上),载《经济研究》1955年第1期。
    1有关史料参见[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张汇文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第389页。
    2有关史料参见孙毓堂:《中日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附录1,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3参见洪葭管:《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第63页。
    1有关史料参见《北华捷报》,1864年6月4日,1872年6月10日,第772页。
    2参见李飞、赵海宽、许书信、洪葭管:《中国金融通史》第2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3有关史料参见洪葭管:《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89—193页。
    4有关史料参见F.H.H.King: The Hongkong Bank in Late Imperial China,1864—1902, 1987,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 73.
    5有关史料参见叶世昌、潘连贵:《中国古近代金融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1页;张辑颜:《中国金融论》,黎明书局1936年版,第331页;《北华捷报》,1866年8月25日;汪敬虞:《汇丰银行的成立及其在中国的初期活动》,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第5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69—276页;汪敬虞:《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04—506页。
    6有关史料参见《字林西报》,1866年9月20日,第210页。
    1有关史料参见Frank H. H King: The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Vol.1, PP.80、81、192、290、317、432、478。这组数据还包括汇丰银行发钞量,但由于资料所限难以剔除。
    2参见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上册,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04—307页。
    3有关史料参见《字林西报》,1892年8月17日,第163页;《北华捷报》,1894年7月6日,第16页。
    4参见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1853—1927)》,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50页。
    1有关史料参见洪葭管:《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76—207页。
    2有关史料参见R. B. Forbes: Personal Reminicenes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882, P. 359。
    3有关史料参见A. Wright: Twentieth Century Impression of Hong Kong, Shanghai and other Treaty Ports of China, 1900, P.116.
    4参见《上海新报》, 1865年9月14日。
    5参见W. F. Mayer: Treaty Ports of China &Japan, 1867, P. 394。
    1参见《通闻西报》(Shanghai Evening Courier),1874年3月17日。
    2有关史料参见《北华捷报》,1889年11月29日,第662页;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下册,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77页。
    3也有学者认为上海证券交易最早的记载是1862年,当年有人在《上海新报》刊登出售所持有的一股火轮船股票。参见田水秀:《1862—1883年中国的股票市场》,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4参见《字林西报》,1867年7月29日,第3060页。
    5参见C. Mackenzie: Realm of Silver:One Hundred Years of Banking in the East , Routledge & Kegan Paul, 1854, P. 10。
    6参见汪敬虞:《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48页。
    7参见《北华捷报》,1870年2月1日,第77页。
    8参见《申报》,1874年7月29日。
    9参见更生:《上海西商证券交易所之略史》,载《银行周报》第3卷,第34期,1919年9月16日。
    1参见《北华捷报》,1859年10月29日,第50页。
    2有关史料参见《北华捷报》刊载的汇丰银行各年营业报告。
    3有关史料参见S. R. Wagel: Finance in China, published by North-China Daily News and Herald, 1914, P.238.
    4参见杨荫博:《上海金融组织概要》,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71页。
    5《上海市通志馆未刊稿》(金融篇),上海历史文献馆藏。
    1参见《申报》,1878年12月10日。
    2参见《字林西报》,1884年2月9日。
    3有关史料参见《申报》,1883年12月6日,1884年1月23日; J. Edkins: Banking and Price in China,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1905, P. 34。
    4有关资料“苏松太道借据原件”,现存于北京历史博物馆,借据日期为1862年4月30日;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1853—1927》,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页。
    5有关史料参见《筹办夷务始末》,同治朝,卷九六,第18—19页。
    6参见《北华捷报》,1879年2月28日。
    7有关史料参见张国辉:《中国金融通史》第2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244页;张国辉:《论外国资本对洋务企业的贷款》,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4期。
    8有关史料参见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藏抄件。
    1参见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1853—1927)》,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6—10页。
    2参见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1853—1927)》,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页。
    3参见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1853—1927)》,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页。
    4参见张国辉:《中国金融通史》第二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年版,第278页。
    5有关史料参见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1册,第639页;[美]菲利浦·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胡滨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38页。
    6参见《赫德致金登干电》1896年3月24日,《金登干致赫德函》1896年4月3日,载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13、215页。
    7有关史料参见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第735页。
    8参见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347页。
    1有关史料参见洪葭管:《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45—147页。
    2有关史料参见洪葭管:《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24页。
    3有关史料参见洪葭管:《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69—172页。
    4《清史稿·刑法志》。
    1有关史料参见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载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1955年版,第2册;《大清光绪新法令》,商务印书馆1909年版,第10册,第7页;沈家本:《寄簃文存·奏议·删除律例内重法折》,中华书局1985年版;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第448—464页。
    2参见张怡祖:《张季子(謇)九录·实业录》,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3转引自王志莘:《中国之储蓄银行史》,上海人文印书馆1934年版,第18页。
    4参见程霖:《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1859—1949)》,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5参见《大清银行则例》第十二条,载郭庠林、张立英:《中国近代市场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1参见马志刚:《中国近代银行也监理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第7—9页。
    2参见成霖:《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1859—1949)》,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1本节有关《银行通行则例》规定的史料,参见周葆銮:《中华银行史》,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2但中国通商银行设立遵循的是特许主义,这将在后文阐述。特许主义是指“国家对于创办特种银行业之银行,制定一种专门法规,以为依据。《中国银行条例》与《交通银行条例》皆依据特许主义所制定之制法”。参见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下册),张知本校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3页。
    3参见郭庠林、张立英:《中国近代市场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4参见《大清光绪新法令》第10册,商务印书馆1909年版,第70—74页。
    5参见郭庠林、张立英:《中国近代市场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6《银行通行则例》、《银行通行法》等银行一般立法和《试办户部银行章程》、《大清银行则例》、《中国银行则例》、《交通银行则例》等中央银行立法对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均未规定。有关史料参见邵之堂:《皇朝经世文统编》卷58,上海慎记书庄1901年石印本。
    7有关史料参见上海作新社:《政法类典》(经济之部),上海作新社印刷局1905年版,第116页。
    8转引自郭庠林、张立英:《中国近代市场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
    9有关史料参见邵之堂:《皇朝经世文统编》卷58,上海慎记书庄1901年石印本;上海作新社:《政法类典》(经济之部),上海作新社印刷局1905年版,第116页;周葆銮:《中华银行史》,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第3—7页;郭庠林、张立英:《中国近代市场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39页。
    1关于《通用银钱票暂行章程》的史料,参见大清银行档:《度支部厘定通用银钱票的奏折与清单》,1909年6月初八日;度支部档案:《度支部令大清银行查报纸币的咨文》,1909年正月20日;度支部档:《度支部为整顿官商行号发行银钱票的咨文》,1909年4月。
    2参见盛宣怀:《请设银行片》,载邵之堂:《皇朝经世文新编》卷2,上海慎记书庄1901年石印本。
    3盛宣怀:《愚斋存稿》卷25,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3年版。
    4有关史料参见盛宣怀:《愚斋存稿》卷25,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3年版。
    5参见《时务报》第30册,1897年5月21日。
    1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9—100页。
    2资料参见上海档案馆馆藏“中国通商银行”档案,Q281—1—1,第56—58页。
    3参见陈礼茂:《中国通商银行的创立与早期运作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第59—60页。
    4参见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00页。
    1参见盛宣怀:《请设银行片》,载邵之堂:《皇朝经世文新编》卷2,上海慎记书庄1901年石印本。
    2盛宣怀:《愚斋存稿》卷1,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3年版。
    3参见《中国通商银行》,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80页。
    4参见盛宣怀:《愚斋存稿》卷25,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3年版。
    1有关史料参见朱荫贵:《引进与变革:近代中国企业“官利”制度分析》,载《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4期;《轮船招商局历年大事记》,载《旧中国的股份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版,第38页。
    2有关史料参见匡家在:《旧中国证券市场初探》,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
    3参见朱荫贵:《近代中国的第一批股份制企业》,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4《劝华商集股说》,载《申报》1882年6月12日。
    1有关史料参见上海市档案馆:《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63页。
    2参见《申报》1882年9月27日、28日。
    3有关史料参见《上海股票市场史话》,载《股票新闻》第1卷第1期,1942年2月21日。
    4参见匡家在:《中国证券市场初探》,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
    5参见张春廷:《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简史》,载《证券市场导报》,2001年第4期。
    6有关史料参见洪葭管、张继凤:《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46—147页。
    7参见朱荫贵:《近代中国的第一批股份制企业》,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8有关史料参见奇良:《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概况》,载《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5)财政金融,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第282页。
    9上海市档案馆:《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70页。
    1参见王效文:《公司法·绪论》,现代法学社1931年发行,《现代法学》第一卷。
    2参见鲍乐蒂:《股票及其发行》,载《企业周刊》第1卷,1943年9月29日。
    3有关评论参见《公司律调查案理由书·叙例》,《新商法·公司条例释义》,载上海商务总会等:《商法调查案》,民友社1914年版,第2页。
    4参见《新商法“商人通例”“公司条例”释义》,《公司律调查案理由书》,载上海商务总会等:《商法调查案》,民友社1914年版。
    1有关史料参见丁日初:《上海近代经济史》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69页;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65页。
    2参见[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85页。
    3聂宝璋、朱荫贵:《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12页。
    4沈雷春:《二十五年来我国之保险业》,载《信托季刊》1937年第2卷第3期。
    5有关史料参见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委员会:《上海对外贸易》上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09页;[英]勒费窝:《怡和洋行——1 842—1895年在华活动概述》,陈曾年、乐嘉书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43页;聂宝璋、朱荫贵:《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07页。
    6参见中国征信所:《上海之保险业》,载《申报》1936年4月22日至5月4日。有关资料参见上海档案馆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档案号Q275-1-1823。
    7参见[日]杉村广藏:《列国对支投资概要—第一调查委员会报告书别册》,第97、98页。
    1参见王仁全:《洋商保险业之在华情形》,载《保险月刊》1940年第3期。
    2 [日]森次勋:《在华列强资本的研究》,张汉译,载《中国经济》1934年第5期。
    3参见中国征信所:《上海之保险业》,载《申报》1936年4月22日;《申报年鉴》,1936年版,第615页。
    4参见《中国保险事业二十年》,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档号Q0-9-150。
    5钱承绪:《中国金融之组织:战前与战后》,中国经济研究会1941年版,第77页。
    6参见沈雷春、曹鹏:《中国保险年鉴》,中国保险年鉴社1937年版,第7页。
    7参见颜鹏飞等:《中国保险史志》,第96、110页。有关史料可以参见张永敬:《上海华商保险业概况》,载《中央银行月报》1935年第8号;沈雷春:《二十五年来我国之保险业》,载《信托季刊》1937年第3期;沈雷春:《我国人寿保险业概况》,载《工商半月刊》,1934年第8号;《中国保险事业二十年》,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档号Q0—9—150;《各国在华保险业调查》,上海市档案馆藏金城银行档案,档号Q264—1—1157。
    8 [美]雷麦:《外人在华投资》,蒋学楷等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355页。
    9参见王仁全:《洋商保险业之在华情形》,载《保险月刊》第2卷第3期,1940年3月。
    10参见[日]杉村广藏:《列国对支投资概要——第一调查委员会报告书别册》,第95页、102页表。
    11参见《各国在华保险业调查》,上海市档案馆藏金城银行档案,档号Q264—1—1158。
    1有关史料参见洪葭管:《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67—268页。
    2参见中国保险史编委会:《中国保险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30页。
    3《上海新报》1865年5月27日。
    4中国保险史编委会:《中国保险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41页。
    5有关史料参见中国保险史编委会:《中国保险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37页。
    6有关史料参见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甲,购买船炮(三),台湾艺文印书馆1957版,第816页。
    7有关史料参见张后铨:《招商局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第79页;张肖梅等:《中外经济年报》第七编,世界书局1941年版,第20页。
    8参见《招商局总管理处汇报》,1929年刊行,第163页。
    9有关史料参见中国保险史编委会:《中国保险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51页。
    10《申报》1878年3月16日。
    11参见中国保险史编委会:《中国保险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61—62页。
    12有关史实参见《申报》1874年9月17日。
    1《申报》1875年11月4日。
    2中国保险史编委会:《中国保险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48页。
    3参见[美]费维恺:《中国早期工业化》,虞和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44页;《申报》1882年6月11日;赵兰亮:《近代上海保险市场研究(1843—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4—200页。
    4参见洪葭管:《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27页。
    5有关史料参见聂宝璋:《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15页。
    6《申报》1876年4月28日。
    7聂宝璋、朱荫贵:《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16页。
    8《上海新报》,1871年3月16日。转引自张忠民:《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第121页。
    9 W. E. Cheong :Mandarins and Merchants: Jardine Matheson & Co. , a China Agency of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Scandinavian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 Monograph Series, No. 26, London : Curzon Press, 1979, p.37.
    10有关史料参见张忠民:《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126页。
    11颜鹏飞:《我国民族保险业溯源》,载《江汉论坛》1987年第3期。
    12参见《申报》1875年11月14日。
    1参见《上海新报》,1865年5月27日。《上海新报》即是《字林西报》中文版。
    2有关史料参见汪敬虞:《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12页;Shanghai Evening Courier,1870.2.14,P.1678;North China Daily News,1867.1.16,P.2503。
    3有关资料参见Harold D. Skipper, Jr.,1998, International Risk and Insurance:An Environmental-Managerial Approach, Irwin/ McGraw-Hill,p.168;马明哲:《挑战竞争—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23—327页。
    4有关史料参见沈雷春:《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社1939年版,第195页。
    5颜鹏飞:《中国保险史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118页。
    6钱承绪:《中国金融之组织“战前与战后》,中国经济研究会1941年印行,第91页。
    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金融(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26页。
    8参见颜鹏飞、邵秋芬:《第一部中国保险业法规草案考订》,载《上海保险》1993年第4期。
    1参见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7—53页。
    2参见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中册,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83页。
    3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7页。
    1参见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0页。
    1参见董长芝、马东玉:《民国财政经济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1—66页。
    2参见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九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430—431页。
    3参见程霖:《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1859—1949)》,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4页。
    1有关史料参见程霖:《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1859—1949)》,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6—73页;周叔嫃:《周止奄先生别传》,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65页。
    2参见徐沧水:《从法规上以观察吾国之银行制度》,载《银行周报》1920年第4卷26号。
    3有关史料参见沈世荀:《中华民国第一期临时政府财政部事类辑要·钱法》,《中华民国第一届临时政府财政部事类辑要·总务》,台湾学海出版社1970年版;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页。
    4参见吴其样:《中国银行制度》,上海大东书局1933年版,第49页。
    5有关史料参见周保銮:《中华银行史》,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第40页。
    6有关史料参见中国银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67页。
    1有关史料参见周叔嫃:《周止奄先生别传》,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64—65页。
    2中国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115页。
    3参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民国十三年编订法律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96—600页。
    4参见洪葭管:《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第256页。
    5参见贾士毅:《民国财政史》第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8页;徐沧水:《从法规上以观察吾国之银行制度》,载《银行周报》1920年4卷26号;周葆銮:《中华银行史》第一编,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第41、62页。
    6有关史料参见张家璈:《一年半来之中国银行》,载《银行周报》1919年第3卷14号。
    1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省金融志编委会:《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第238—247页。
    2徐永祚:《永久维护中行之独立》,载《银行周报》1919年第3卷26号。
    3参见洪葭管:《在金融史园池里漫步》,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第256页。
    1参见洪葭管:《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150—151页。
    2李飞、赵海宽、许树信、洪葭管:《中国金融通史》,第三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第96页。
    3参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民国十三年编订法律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602页。
    1参见钟思远、刘基荣:《民国私营银行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2《申报》1915年11月18日。
    3参见《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148—149页。
    4有关史料参见风岗及门子弟:《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影印版)下册,上海书店1990年版,第509页。
    5参见自洪葭管:《中国金融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11页。
    1参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民国十三年编订法律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613、620页。
    2参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民国十三年编订法律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622页。
    3参见黄鉴晖:《中国银行业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134页—135页。
    4参见钟思远、刘基荣:《民国私营银行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46页。
    5参见唐传泅、黄汉民:《试论1927年以前的中国银行业》,载《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1985年第4辑,第63页。
    6参见洪葭管:《中国金融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23页。
    1有关史料参见洪葭管:《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117—118页。
    1有关史料参见洪葭管:《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2003年版。
    2参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民国十三年编订法律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621页。
    3有关史料参见参见张辑颜:《中国金融论》,上海黎明书局1936年版,第204—207页。
    1有关史料参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民国十三年编订法律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609、603、613页。
    2参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民国十三年编订法律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596页。
    3参见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民国十三年编订法律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第621页。
    4《申报》,1920年12月10日。
    1参见彭南生:《行会制度的近代命运》,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124页。
    2参见杨荫溥:《上海金融组织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286页。
    1参见杨荫溥:《中国交易所》,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第118页。
    2有关史料参见陈善政:《我国证券市场之发展史》,载《证券内容专刊》,1946年,第34页。
    3参见洪葭管:《中国金融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6页。
    1参见《日本取引所调查录》(一),载《银行周报》1918年第2卷第39号。
    1参见上海市档案馆:《旧中国的股份制1866—1949》,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版,第154—155页。
    2参见上海市档案馆:《旧中国的股份制1866—1949》,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版,第149—154页。
    3参见上海市档案馆:《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74—281页。
    1参见《交易所监理官条例》,载《银行周报》第10卷第36号,1926年。
    2有关史料参见《交易所反对监理官》,载《银行周报》1926年第10卷第37号。
    3有关史料参见《交易所对于设置监理官提起之行政诉讼》,载《银行周报》1926年第10卷第42号。
    4参见徐沧水:《内国公债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印行,第3页。
    5徐沧水:《内国公债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33页。
    6章程具体内容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1027—69。
    7参见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第712—715页。
    1有关史料参见《农部咨外部请禁交易所文》,载《申报》1921年8月10日。
    2参见《法总领事将取缔交易所》,载《申报》1921年10月12日;《法总领事取缔交易所续闻》,载《申报》1921年10月13日。
    3具体内容参见《法租界取缔交易所规则》,载《银行周报》1922年第6卷第5号。
    4《证券物品交易所今日开幕》,载《申报》1920年7月1日。
    5具体内容参见上海市档案馆:《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5—47页。
    1参见上海市档案馆:《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第107—110页;杨荫博:《中国交易所论》,金融史编委会编:《旧中国交易所股票金融市场资料汇编》,(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73页
    2具体内容参见金融史编委会:《旧中国交易所股票金融市场资料汇编》上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74—475页。
    3有关史料参见《证券物品交易所股东会纪》,载《申报》1921年1月17日。
    4参见《证券物品交易所消息》,载《申报》1920年7月7日。
    5参见上海市档案馆:《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41页。
    6有关内容参见《交易所订定审查委员规程》,载《申报》1920年8月13日。
    1本节有关外商保险公司史料除特别注明外,参见洪葭管:《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292页。
    2有关史料参见上海社科院经济所:《上海对外贸易》上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12—213页。
    3有关史料参见《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徐雪筠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75—179页。
    4有关史料参见沈雷春:《中国保险年鉴》,中编,中国保险年鉴社1937年版,第2页;《申报》1936年4月22日;[日]杉村广藏:《列国对支投资概要——第一调查委员会报告书别册》,东亚研究所1943年版,第105页。
    5参见仲维:《欲求中国商业之发展必先提倡保险事业》,载《商业杂志》1931年第5卷第9号。
    6有关史料参见杜恂诚:《日本在旧中国的投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380页;丁日初:《上海近代经济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页;张肖梅:《日本对沪投资》,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2—13页。
    7有关史料参见张肖梅:《日本对沪投资》,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10页;中国征信所:《上海之保险业》,载《申报》1936年4月23日;颜鹏飞等:《中国保险史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190页。
    8有关史料参见参见仲维:《欲求中国商业之发展必先提倡保险事业》,载《商业杂志》1931年第5卷第9号。
    1有关史料参见上海社科院经济所:《上海对外贸易》上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68页;丁日初:《上海近代经济史》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2参见王仁全:《洋商保险业之在华情形》,载《保险月刊》1940年第2卷第3期。
    3参见《各国在华保险业调查》,上海市档案馆藏金城银行档案,档号Q264—1—1158。
    4有关史料参见《各国在华保险业调查》,上海市档案馆藏金城银行档案,档号Q264—1—1158。
    5转引自赵兰亮:《近代上海保险市场研究(1843—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49页。
    6有关史料参见仲维:《欲求中国商业之发展必先提倡保险事业》,载《商业杂志》1931年第5卷第9号;洪葭管:《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79—288页。
    7参见王仁全:《洋商保险业之在华情形》,载《保险月刊》1940年第2卷第3期。
    8参见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报告册,1937年,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档案,档号S181—1—88。
    9有关史料参见《上海通史》第八卷,《民国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10参见《银行周报》1920年第4卷第46号。
    11有关史料参见方宪堂:《上海近代民族卷烟工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9页。
    12参见颜鹏飞:《中国保险史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42页。
    13本节有关华商保险公司史料除特别注明外,参见洪葭管:《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232—245页。
    1参见中国保险学会:《中国保险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71页;《本埠人寿保险公司之调查》,载《申报》1920年8月8日。
    2参见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1902—192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86页。
    3参见张桓忠:《上海总商会研究》,台北知书房印行1996年版,第90页。
    4参见丁日初:《上海近代经济史》,第2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64页表。
    5但是该公司最终成立与否及其业务如何,目前尚无确切资料证明。
    6参见颜鹏飞:《中国保险史志》,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4页。不过这个数据的代表性尚需进一步考证。
    7参见孔涤庵:《信任保险论》(上、下),载《银行周报》1927年6月第11卷第22期、23期。
    1参见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34页。
    2参见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2页。
    3《修正农商部官制》,载(北洋)《政府公报》第589号,1913年12月23日。
    4《农商部分科规则》1914年1月8日,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农商(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5页。
    5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72页。
    6《修正农商部分科规则》,1923年5月5日,载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农商(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10页。
    1参见《银行周报》,第2卷第48期,1918年12月10日。
    1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27页。
    1参见全国经济会议秘书处:《全国经济会议专刊》,上海大东书局1928年版,第41页。
    2丁洪范:《我国银行制度之改造》,《金融知识》1943年第2卷第1期。
    1参见刘佐人:《省银行泛论》,广东省银行1946年刊印,第68页。
    2参见丁洪范:《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管制》,《财政评论》1942年第8卷第5期。
    1关于中央银行名称及之前史料,参见黄鉴晖:《中国银行业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148页。
    2参见马寅初:《中国经济改造》,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59页。
    1有关史料参见《四联总处281次理事会议记录》,载吴鼎昌:《中国新经济政策》,第142页,转引自程霖:《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1859—1949)》,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页;《四联总处的产生、发展及衰亡(代序)》,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四联总处史料》上册,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2、4页。
    2《四联总处年度工作报告》,转引自洪蔑管:《中国金融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49页。
    3参见《四联总处的产生、发展及衰亡(代序)》,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四联总处史料》上册,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1有关史料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四联总处史料》中册,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573页。
    2有关史料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四联总处史料》上册,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0页。
    3有关史料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四联总处史料》中册,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566页。
    4有关史料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四联总处史料》中册,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571页。
    5对商业行庄,中央银行则以重贴现、转质押及转押汇等方式取得了最后贷款人地位。
    6有关史料参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金融历史研究室:《中国近代金融业管理》,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3页。
    1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四联总处史料》中册,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98、501、504页。
    2有关史料参见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金融历史研究室:《中国近代金融业管理》,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3页。
    1参见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下册),张知本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54页。
    1参见《县银行法》,沈长泰:《省县银行》,大东书局1948年版。
    1有关史料和法律规定,参见四联总处秘书处:《四联总处重要文献汇编》,《四联总处档案资料》,1947年,藏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
    2参见吴承禧:《中国的银行》,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46页。
    3有关史料参见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丛刊: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年—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518—520页。
    1参见王正宪:《我国银行专业化问题》,载《金融知识》1943年第2卷第1期。
    2参见章乃器:《金融业之惩前毖后》,《银行周报》第750号;余捷琼:《战后银行机构改造问题》,《财政评论》1940年第3卷第4期。
    3参见1935年《邮政储金汇业事务年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从刊: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年—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620页。
    4参见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3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846页。
    1参见贾士毅:《国债与金融》,转引自叶笑山等:《中国战时经济特辑》,中外出版社1938年版,第37页;荣尔仁:《论本总公司经营纺织事业之方针》,载《人钟月刊》1931年第1卷第6期。
    2参见吴承禧:《中国的银行》,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81页。
    3有关立法内容参见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3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2844、2846页
    1参见《陈光甫先生言论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49年印行,第16页。
    2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四联总处史料》中册,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380页。
    3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四联总处史料》中册,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68页。
    4具体法律规定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主编:《四联总处史料》中册,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96页;财政部财政年鉴编纂处:《财政年鉴三编》,中央印务局1948年版,第242页。
    1参见唐云鸿:《呈请修改银行法》,载《银行周报》1947年第32卷第2号。
    2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四联总处史料》中册,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566页。
    1有关法律规定参见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法规大全》第3册,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963页。
    1有关史料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四联总处史料》下册,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第469页。
    2有关史料参见叶笑山、董文中:《中国战时经济特辑》,中外出版社1939年印行。
    1有关史料参见上海市档案馆:《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142—146页。
    1有关史料参见金融史编委会:《旧中国交易所股票金融市场资料汇编》下册,第1107—1266页。
    2有关数据史料参见董文中:《中国战时经济特辑续编》,中外出版社1940年版,第101页。
    3有关史料参见吴承禧:《战时上海银行业之动向及其出路》,载《财政评论》1940年第3卷第2期。
    4有关史料参见俞增康:《上海证券交易所副业问题》,载《银行通讯》1946年第4期。
    1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796页;《债券市场暂缓开拍》,载《证券市场》1946年第1卷第2期。
    2参见《金融及商品市况(八月份)·华股》,载《商业月报》1948年第24卷第7、8、9号刊。
    1参见《金融监理局改为镍币司之函知》,载《钱业学报》1928年第8卷第8号。
    2有关法律规定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三(1)—2717。
    3有关法律规定参见财政部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726—727页。
    4有关法律规定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2012—2167。
    5有关法律规定为参见杨德惠:《上海的华股市场(下)》,载《商业月报》1946年第22卷第2号。
    6有关法律规定参见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2012—2167。
    7有关法律规定参见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R1—14—448。
    8有关法律规定参见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2003—3688。
    1参见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2003—3719。
    2有关史料参见《财部体念商艰不开征交易税》,载《中行月刊》1936年第12卷第1、2期。
    3有关法律规定参见《证券交易税条例》,载《证券市场》1946年第1卷第1期。
    4有关法律规定参见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Q327—1—291。
    5有关法律规定参见财政部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711—712页。
    6参见财政部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年)》,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712—715页。
    1参见《交易所法》、《交易所法施行细则》,上海市档案馆:《旧上海德证券交易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94—306页;郑爰诹:《交易所法释义》,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印行。
    2有关法律规定参见《立法院修正交易所法条文》,载《交易所周刊》1935年第1卷第15期。
    3参见《制止公务员投机》,载《钱业月报》第15卷第5号(1935年5月)。
    4参见财政部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年)》,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版,第154页。
    1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省金融志编委会:《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90年版,第599页。
    2参见《发行公债及订借款项限制办法》,载《钱业月报》1928年第8卷第9号。
    3有关法律规定参见财政部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年)》,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年版,第156页。
    4参见刘慧宇:《中国中央银行研究(1928—1949)》,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146页。
    5有关法律规定参见《立法院通过国债基金保管委员会组织条例》,载《钱业月报》1933年第13卷第6号。
    6有关史料参见千家驹:《旧中国公债史料(1894—1949)》,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42页。
    7有关法律规定参见上海市档案馆:《旧中国的股份制(1968—1949)》,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版,第290—295页。
    1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46—49页;
    2有关法律规定参见《国营事业让民营,行局组银团募股》,载《中央日报》1948年3月27日。
    3有关法律规定参见王雄华:《上海华股市场的过去及将来》,载1946年《中央银行月报》(复刊)第1卷第1期。
    4有关法律规定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三(2)—3187。
    1参见《上海证券交易所修正管理证券套利办法》,载《证券市场》1947年第1卷第8期。
    2有关规定参见上海市档案馆:《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39—40页。
    3有关规定参见金融史编委会:《旧中国交易所股票金融市场资料汇编》上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71页。
    4有规定参见上海市档案馆:《旧中国的股份制(1868年—1949年)》,第419页。
    5有关规定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2003—3715。
    6有关法律规定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三(2)—3187。
    1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Q327—1—392。
    2有关规定参见上海市档案馆:《旧中国的股份制(1868年—1949年)》,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版,第252—254页;金融史编委会:《旧中国交易所股票金融市场资料汇编》,(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第471页。
    3有关规定参见上海市档案馆:《旧中国的股份制(1868年—1949年)》,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版,第422页。
    4有关规定参见《上海证券交易所复业前后》,载《财政评论》1946年第15卷第4期。
    5有关规定参见上海市档案馆:《旧中国的股份制(1868年—1949年)》,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版,第423—425页。
    6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2003—3715。
    1有关规定参见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Q327—1—5。
    2有关规定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三(2)—3187。
    3有关法律规定参见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Q327—1—292。
    4有关规定参见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R1—14—415。
    5参见《上海证券交易所复业前后》,载《财政评论》1946年第15卷第4期。
    1有关规定参见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Q327—1—43。
    2参见杨德惠:《现阶段上海证券市场》,载《商业月报》1946年第22卷第7号。
    3参见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Q327—1—293。
    4参见《新康证券号宣告清理》,载《证券市场》1946年第1卷第1期。
    1参见赵兰亮:《近代上海保险市场研究(1843—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沈雷春:《中国保险年鉴》中编,中国保险年鉴社1937年版,第15—28页。
    2有关史料参见赵兰亮:《近代上海保险市场研究(1843—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0、53页;《各国在华保险业调查》,上海市档案馆馆藏金城银行档案,档号Q264—1—1157。
    3参见《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社1939年版,第384页。
    4参见沈雷春:《中国保险年鉴》,中国保险年鉴社1937年版,第6页;沈雷春:《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社1939年版,第382页。
    5《泰山保险公司重开创立会议记录》,1933年1月28日,上海市档案馆泰山保险公司档案,档号Q362—1—1。
    6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调查报告,第13416号,1937年2月1日,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75—1—1823。
    1参见上海社科院经济所:《上海对外贸易》上册,上海社会科学院1989年版,第520页。
    2王仁全:《洋商保险业之在华情形》,载《保险月刊》1940年第2卷第3期。
    3 1929年,在上海经营火险业务的德商保险公司仅1家,经营海上保险业务的不过4家。参见仲维:“欲求中国商业之发展必先提倡保险事业”,载《商业杂志》1931年第5卷第9号。
    4参见吴景平:《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37页。
    5参见颜鹏飞:《中国保险史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40页。
    6参见《行政院秘书处致上海市保险同业公会函》,1931年5月14日,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档号Q365—1—57。
    7参见行政院批文,批字第183号,1931年6月8日,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档号Q365—1—57;《行政院关于国有财产及国营事业一律归中国公司保险训令》,1931年7月3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41页。
    8参见颜鹏飞:《中国保险史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42页。
    9参见沈雷春:《二十五年来我国之保险业》,载《信托季刊》1937年第2卷第3期。
    1参见《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报告册》,1937年,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档案,档号S181—1—88。
    2有关资料参见沈雷春:《中国保险年鉴》上编,中国保险年鉴社1936年版,第197页;沈雷春:《二十五年来我国之保险业》,载《信托季刊》1937年第2卷第3号;张肖梅等:《中外经济年报》第七编,世界书局1941年版,第26页。
    3颜鹏飞:《中国保险史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69页。
    4参见《中国保险事业二十年》,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档号Q0—9—150;沈雷春:《中国保险年鉴》上编,中国保险年鉴社1937年版,第34页。
    5参见赵兰亮:《近代上海保险市场研究(1843—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71页。
    6参见颜鹏飞:《中国保险史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28—230页。
    7参见赵兰亮:《近代上海保险市场研究(1843—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7—238表6—1。
    8参见交通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交通银行史料》第1卷(1907—1949)下册,中国金融出版
    社1995年版,第1212—1245页。
    1参见赵兰亮:《近代上海保险市场研究(1843—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42—245页。
    2参见《调查报告书》,1935年,上海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S181—1—89;《我国保险业概况》,载《工商半月刊》第6卷第1号,1934年1月1日。
    3马寅初:《中国保险业与新中国建设之关系》,载《马寅初全集》第九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6页。
    4有关规定参见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三) 31076,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391页。
    5有关规定参见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三)(2)4787,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史档案馆:《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394页。
    1有关规定参见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l页。
    2有关规定参见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三)2859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391页。
    3有关法律规定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一),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13页。
    4有关法律规定参见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三(2)329,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第91页。
    5《实业部组织法》,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第34册,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81页。
    6有关法律规定参见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90—94页。
    7参见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835页。
    1参见中国保险学会:《中国保险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页。
    2参见颜鹏飞:《中国保险史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92页。
    3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141页。
    4有关史料参见张素文:《设立中央保险监理局之必要》,载沈雷春:《中国保险年鉴》特编,中国保险年鉴出版社1937年版,第34页。
    5参见吴景平等:《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65页。
    6参见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页。
    7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页。
    1有关法律规定参见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 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58页。
    2有关史料参见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Q53—2—47;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国银行档案,档号Q54—1—39。
    3有关法律规定参见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3—127页。
    1马寅初:《中国保险业与新中国建设之关系》,载《马寅初全集》第九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37页。
    2张素文:《设立中央保险监理局之必要》,载沈雷春:《中国保险年鉴》特编,中国保险年鉴社出版1937年版,第34页。
    3有关史料参见《上海保险公会申请成立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并抄送章程及会员名单呈》, 1928年12月5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四),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738—739页。
    4有关规定参见《修正工商同业公会规则》,1918年4月27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三辑,农商(二),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844—845页;《工商业同业公会法》,1929年8月17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一编,财政经济(八),第689—691页。
    5参见上海百货公司等:《上海近代百货商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78页。
    6参见颜鹏飞等:《中国保险史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第237页。
    7参见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页。
    1有关史料参见《保险业同业公会报告册》,1936年,上档保险档,档号S181—1—88。
    2有关史料参见《保险业同业公会报告册》,1937年,上档保险档,档号S181—1—88。
    3有关史料参见《同业公会执委会会议记录》,1937年2月4日,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档案,档号Q365—1—17。
    4有关史料参见《印花税暂行条例》,1927年8月4日,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三(8)/838,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4页。
    5有关史料参见《保险业同业公会呈行政院、立法院、财政部、实业部、上海特区地方法院文》,1931年6月18日;《保险业同业公会致上海特区保险业印花税局函》,1931年6月18日;《上海特区保险印花税局致保险业同业公会函》,1931年6月20日;《实业部批文》商字第5414号,1931年7月2日;《上海特区印花税办事处致保险业同业公会函》,1931年7月8日;《实业部训令》商字第7202号1931年9月1日等,上海档案馆保险档,档号Q365—1—57。
    6有关规定参见《印花税法》(1934年12月8日),国民政府财政部档案三/24429,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第1044页。
    7《印花税率表》内容参见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第52册,黄山书社1999年版第93页。
    8具体史料可参见《本会为保险业新印花税率标准过重而向政府请愿的来往文书》,《保险业公业公会致宋汉章等函》,1935年8月10日;《保险业同业公会致孔祥熙函》,1935年8月24日;《保险业同业公会致财政部、统税署函》,1936年8月27日等,上海档案馆保险档,档号S181—1—49。
    9有关史料参见《保险业同业公会报告册》,1936年,上海档案馆藏档,档号S181—1—88。
    10有关史料可参见《保险业同业公会会员大会纪录》,1936年8月26日;《保险业同业公会呈立法院文,1936年9月2日;《保险业同业公会报告册》,1936年,上海档案馆藏档,档号S181—1—88。
    11有关史料参见《保险业同业公会致中央党部、行政院、财政部、实业部、上海市政府函》,1931年4月
    14日,上海档案馆保险档档号Q3365—1—57。
    1有关史料参见《立法院起草之保险业法草案及保险业同业公会修改意见》,载《保险业同业公会报告册》,1934年,上海档案馆藏档,档号Q365—1—58。有关最终公布的保险法内容,参见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67—175页。
    1根据上海银行周报社:《全国银行年鉴》1936年版的数据计算。
    2参见《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3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35页。
    3参见《银行周报》,1936年第20卷第7期。
    4参见洪葭管、张继风:《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36页。
    1参见张一凡、潘文安:《财政金融大辞典》,上海世界书局1937年版,第80页附录。
    2参见洪葭管、张继风:《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1页。
    3参见洪葭管、张继风:《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89页。
    4参见寒芷:《战后上海的金融》,香港金融出版社1941年版,第97页
    5投资周刊社:《黄金交易须知》,中国文化服务社1947年版,第19页。
    1参见中国银行行史编辑委员会:《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年)》,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版,第327页。
    2参见汪敬虞:《中国工业生产力变动初探(1933—1946)》,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第5页。
    1本节参考了李飞、赵海宽、许树信、洪葭管:《中国金融通史》第四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164页。
    2有关史料参见张静如、卞杏英:《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1有关史料参见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289页。
    2有关史料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省金融志编委会:《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下册,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第429页、1000页。
    3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室:《四联总处史料》上册,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
    1参见姜宏业:《四联总处与金融管理》,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
    2李立侠、朱镇华:《中央银行的建立及其在上海的活动》,载《旧上海的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44页。
    3有关法律规定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室:《四联总处史料》上册,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561—563页。
    4有关规定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室:《四联总处史料》上册,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67、186页。
    5有关史料参见《徐柏园就封存资金后之金融方针给蒋介石的呈》,1940年9月8日,载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室:《四联总处史料》上册,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276页。
    6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省金融志编委会合:《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上册,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第660—662页。
    7杨荫溥:《五十年来之中国银行业》,载中国通商银行:《五十年来之中国经济》,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1辑,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1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室:《四联总处史料》下册,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514—528页。
    2参见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省金融志编委会合:《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上册,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第690页。
    3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室:《四联总处史料》下册,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481页。
    1有关法律规定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室:《四联总处史料》上册,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35页。
    2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室:《四联总处史料》下册,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482页。
    3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室:《四联总处史料》下册,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432—433页。
    4参见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室:《四联总处史料》上册,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707—711页。
    1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室:《四联总处史料》上册,档案出版社1993年版,第32页。
    1本节参阅了洪葭管:《20世纪的上海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4页。
    1尚明、陈立、王成铭:《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大事记》,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第311页。
    2在中国政治和法治语境下,领导人在特定场合的讲话,往往是重大的决策信号或者决策“宣言”。出于史实考察的需要,本章还会在若干处引用对全国和上海金融改革具有重要影响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
    3参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2页。
    1有关史料参见赵启正:《浦东逻辑—浦东开发与经济全球化》,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7—8页
    1参见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上海党史大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12页。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13页。
    1参见徐建刚、严爱云、郭继:《上海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5页。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66—367页。
    3参见黄奇帆:《搞好金融是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对邓小平同志视察浦东的一段回忆》,载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开发开放:浦东迈向现代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第98页。
    1江泽民:《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199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26页。
    1参见马学新、陈江岚:《当代上海城市发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62页。
    1王荣华:《构建和谐发展的世界城市—上海“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8页。
    1盛宣怀:《愚斋存稿》卷二十五,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3年版。
    2参见周叔嫃:《周止奄先生别传》,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第64—65页。
    1参见丁洪范:《我国银行制度之改造》,载《金融知识》1943年第2卷第1期。
    2参见何勤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1949—2009)》,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1、洪葭管:《20世纪的上海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杜恂诚:《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杨荫博:《上海金融组织概要》,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
    4、陈曾年:《近代上海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5、王力:《中国区域金融中心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
    6、程霖:《中国近代银行制度建设思想研究(1859—1949)》,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7、刘慧宇:《中国中央银行研究(1928—1949)》,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版。
    8、刘志英:《近代上海华商证券市场研究》,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9、杨荫博:《中国交易所论》,商务印书馆1929年版。
    10、赵兰亮:《近代上海保险市场研究(1843—1937)》,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徐冬根:《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建设》,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12、项俊波:《国家战略视角下的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3、张望:《金融争霸—当代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风险和监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高长春:《战略金融:国际金融中心生存报告》,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15、杜询诚:《金融中心重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16、朱彤芳:《旧中国交易所介绍》,中国商业出版社1989年版。
    17、姚贤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第1册,中华书局1962年版。
    18、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1卷,中华书局1962年版。
    19、黄苇:《上海开埠初期对外贸易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20、孙毓堂:《中日甲午战争前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21、洪葭管:《在金融史园地里漫步》,中国金融出版社1990年版。
    22、张辑颜:《中国金融论》,黎明书局1936年版。
    23、汪敬虞:《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4、徐义生:《中国近代外债史统计资料》,中华书局1962年版。
    25、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6、王志莘:《中国之储蓄银行史》,上海人文印书馆1934年版。
    27、谢振民:《中华民国立法史》下册,张知本校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周葆銮:《中华银行史》,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29、钱承绪:《中国金融之组织:战前与战后》,中国经济研究会1941年版。
    30、张后铨:《招商局史》,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版。
    31、张忠民:《艰难的变迁——近代中国公司制度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32、汪敬虞:《外国资本在近代中国的金融活动》,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33、马明哲:《挑战竞争—论中国民族保险业的改革与发展》,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34、吴其样:《中国银行制度》,上海大东书局1933年版。
    35、钟思远、刘基荣:《民国私营银行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6、黄鉴晖:《中国银行业史》,山西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
    37、杜恂诚:《日本在旧中国的投资》,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38、张肖梅:《日本对沪投资》,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39、方宪堂:《上海近代民族卷烟工业》,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40、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1902—192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41、张桓忠:《上海总商会研究》,台北知书房印行1996年版。
    42、刘佐人:《省银行泛论》,广东省银行1946年刊印。
    43、马寅初:《中国经济改造》,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44、沈长泰:《省县银行》,大东书局1948年版。
    45、吴承禧:《中国的银行》,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
    46、郑爰诹:《交易所法释义》,上海世界书局1930年印行。
    47、吴景平:《抗战时期的上海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48、寒芷:《战后上海的金融》,香港金融出版社1941年版。
    49、张静如、卞杏英:《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50、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51、赵启正:《浦东逻辑—浦东开发与经济全球化》,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
    52、马学新、陈江岚:《当代上海城市发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3、[英]格林堡:《鸦片战争前中英通商史》,康成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
    54、[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张汇文等译,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
    55、[英]菲利浦·约瑟夫:《列强对华外交》,胡滨译,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56、[美]罗兹·墨菲:《上海—现代中国的钥匙》,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57、[英]勒费窝:《怡和洋行——1842—1895年在华活动概述》,陈曾年、乐嘉书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
    58、[美]费维恺:《中国早期工业化》,虞和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5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
    1、吴景平、马长林:《上海金融的现代化与国际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
    2、李飞、赵海宽、许树信、洪葭管:《中国金融通史》第2—6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版。
    3、复旦大学中国金融史研究中心:《上海金融中心地位的变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叶世昌、潘连贵:《中国古近代金融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上册,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下册,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王铁崖:《中外旧约章汇编》第1册,三联书店1957年版。
    8、[美]费正清:《筹办夷务始末》,中华书局1979年版。
    9、郭庠林、张立英:《中国近代市场经济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0、邵之堂:《皇朝经世文统编》,上海慎记书庄1901年石印本。
    11、上海作新社:《政法类典》,上海作新社印刷局1905年版。
    12、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13、上海市档案馆:《旧中国的股份制》,中国档案出版社1996年版。
    14、上海市档案馆:《旧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15、洪葭管、张继凤:《近代上海金融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16、《现代法学》第1卷,现代法学社1931年发行。
    17、丁日初:《上海近代经济史》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8、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9、聂宝璋、朱荫贵:《中国近代航运史资料》第1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0、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市国际贸易学会学术委员会:《上海对外贸易》上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1、沈雷春、曹鹏:《中国保险年鉴》,中国保险年鉴社1937年版。
    22、中国保险史编委会:《中国保险史》,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版。
    23、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海防档》,台湾艺文印书馆1957版。
    24、张肖梅等:《中外经济年报》,世界书局1941年版。
    25、沈雷春:《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社1939年版。
    26、颜鹏飞:《中国保险史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9年版。
    2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8、周华孚、颜鹏飞:《中国保险法规暨章程大全(1865—1953)》,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9、汪敬虞:《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30、董长芝、马东玉:《民国财政经济史》,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1、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第九卷),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32、沈世荀:《中华民国第一期临时政府财政部事类辑要》,台湾学海出版社1970年版。
    33、周葆銮:《中华银行史》,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
    34、中国银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
    35、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民国十三年编订法律大全》,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36、贾士毅:《民国财政史》第六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
    37、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江苏省金融志编委会:《中华民国金融法规档案资料选编》,档案出版社1989年版。
    38、风岗及门子弟:《三水梁燕孙先生年谱》(影印版),上海书店1990年版。
    39、洪葭管:《中国金融史》,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40、洪葭管:《上海金融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41、何勤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1949—2009)》,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2、徐沧水:《内国公债史》,商务印书馆1923年印行。
    43、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1927—1937)》,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44、金融史编委会:《旧中国交易所股票金融市场资料汇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年版。
    45、《上海近代社会经济发展概况(1882—1931)〈海关十年报告〉译编》,徐雪筠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46、[日]杉村广藏:《列国对支投资概要——第一调查委员会报告书别册》,东亚研究所1943年版。
    47、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英美烟公司在华企业资料汇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48、上海社科院经济所:《上海对外贸易》上册,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49、熊月之:《上海通史》第8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51、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室:《金城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52、全国经济会议秘书处:《全国经济会议专刊》,上海大东书局1928年版。
    53、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法规大全》,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54、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四联总处史料》上、中、下册,档案出版社1988年版。
    55、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金融研究所金融历史研究室:《中国近代金融业管理》,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6、《陈光甫先生言论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1949年印行。
    57、财政部财政年鉴编纂处:《财政年鉴三编》,中央印务局1948年版。
    58、董文中:《中国战时经济特辑续编》,中外出版社1940年版。
    59、千家驹:《旧中国公债史料(1894—1949)》,中华书局1984年版。
    60、沈雷春:《中国金融年鉴》,中国金融年鉴社1939年版。
    61、沈雷春:《中国保险年鉴》,中国保险年鉴社1936年版。
    62、交通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交通银行史料》第1卷,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年版。
    63、《实业部组织法》,蔡鸿源:《民国法规集成》第34册,黄山书社1999年版。
    64、上海百货公司等:《上海近代百货商业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65、《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第3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
    66、投资周刊社:《黄金交易须知》,中国文化服务社1947年版。
    67、中国银行行史编辑委员会:《中国银行行史(1912—1949年)》,中国金融出版社1995版。
    68、尚明、陈立、王成铭:《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大事记》,中国金融出版社1993年版。
    6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70、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上海党史大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1、徐建刚、严爱云、郭继:《上海改革开放三十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2、《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73、王荣华:《构建和谐发展的世界城市—上海“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74、盛宣怀:《愚斋存稿》,文海出版社影印本1963年版。
    75、李秉衡:《李忠节公奏议》。
    76、李鸿章:《李文忠公全书》。
    77、张之洞:《张文襄公全集》。
    78、《清史稿·刑法志》。
    79、《大清光绪新法令》,商务印书馆1909年版。
    80、张怡祖:《张季子(謇)九录·实业录》,文海出版社1983年版。
    81、《中国通商银行》,盛宣怀档案资料选辑之五,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2、奇良:《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概况》,载《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上海书店出版社1999年版。
    83、《公司律调查案理由书·叙例》,《新商法·公司条例释义》,载上海商务总会等:《商法调查案》,民友社1914年版。
    84、周叔嫃:《周止奄先生别传》,文海出版社1966年版。
    85、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2卷,中华书局1982年版。
    1、胡坚、杨素兰:《国际金融中心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兼及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分析》,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2、王巍、李明:《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机理及历史考评》,载《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冯德连、葛文静:《国际金融中心成长的理论分析》,载《中国软科学》2004年第6期。
    4、游碧蓉:《透视国际金融中心的百年变迁》,载《亚太经济》2001年第21期。
    5、参见孙立坚:《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格局与沪、港面临的机遇》,载《对外经贸实务》2008年第4期。
    6、王云:《国际金融中心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载《上海综合经济》1996年第4期。汪敬虞:《论清代前期的禁海闭关》,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3年第2期。
    7、严中平:《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润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上),载《经济研究》1955年第1期。
    8、张永敬:《上海华商保险业概况》,载《中央银行月报》1935年第4卷第8号。
    9、田水秀:《1862—1883年中国的股票市场》,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
    10、张国辉:《论外国资本对洋务企业的贷款》,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4期。
    11、李玉:《19世纪80年代初上海股市风潮对洋务民用企业的影响》,载《江海学刊》2000年第3期。
    12、朱荫贵:《近代中国的第一批股份制企业》,载《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
    13、沈雷春:《我国人寿保险业概况》,载《工商半月刊》1934年第6卷第8号。
    14、匡家在:《旧中国证券市场初探》,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4期。
    15、鲍乐蒂:《股票及其发行》,载《企业周刊》1943年9月29日。
    16、沈雷春:《二十五年来我国之保险业》,载《信托季刊》1937年第2卷第3期。
    17、王仁全:《洋商保险业之在华情形》,载《保险月刊》1940年第2卷第3期。
    18、[日]森次勋:《在华列强资本的研究》,张汉译,载《中国经济》1934年第2卷第5期。
    19、颜鹏飞:《我国民族保险业溯源》,载《江汉论坛》1987年第3期。
    20、颜鹏飞、邵秋芬:《第一部中国保险业法规草案考订》,载《上海保险》1993年第4期。
    21、唐传泅、黄汉民:《试论1927年以前的中国银行业》,载《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资料》1985年第4辑
    22、《日本取引所调查录》,载《银行周报》1918年第2卷第39号。
    23、仲维:《欲求中国商业之发展必先提倡保险事业》,载《商业杂志》1931年第5卷第9号。
    24、丁洪范:《我国银行制度之改造》,《金融知识》1943年第2卷第1期。
    25、丁洪范:《政府对商业银行的管制》,《财政评论》1942年第8卷第5期。
    26、王正宪:《我国银行专业化问题》,载《金融知识》1943年第2卷第1期。
    27、余捷琼:《战后银行机构改造问题》,《财政评论》1940年第3卷第4期。
    28、荣尔仁:《论本总公司经营纺织事业之方针》,载《人钟月刊》1931年第1卷第6期。
    29、唐云鸿:《呈请修改银行法》,载《银行周报》1947年第32卷第2号。
    30、吴承禧:《战时上海银行业之动向及其出路》,载《财政评论》1940年第3卷第2期。
    31、俞增康:《上海证券交易所副业问题》,载《银行通讯》1946年第4期。
    32、《债券市场暂缓开拍》,载《证券市场》1946年第1卷第2期。
    33、《金融及商品市况·华股》,载《商业月报》1948年第24卷第7、8、9号刊。
    34、《金融监理局改为镍币司之函知》,载《钱业学报》1928年第8卷第8号。
    35、《财部体念商艰不开征交易税》,载《中行月刊》1936年第12卷第1、2期。
    36、《证券交易税条例》,载《证券市场》1946年第1卷第1期。
    37、《立法院修正交易所法条文》,载《交易所周刊》1935年第1卷第15期。
    38、《制止公务员投机》,载《钱业月报》1935年第15卷第5号。
    39、《发行公债及订借款项限制办法》,载《钱业月报》1928年第8卷第9号。
    40、《立法院通过国债基金保管委员会组织条例》,载《钱业月报》1933年第13卷第6号。
    41、《国营事业让民营,行局组银团募股》,载《中央日报》1948年3月27日。
    42、王雄华:《上海华股市场的过去及将来》,载1946年《中央银行月报》第1卷第1期。
    43、《上海证券交易所修正管理证券套利办法》,载《证券市场》1947年第1卷第8期。
    44、《上海证券交易所复业前后》,载《财政评论》1946年第15卷第4期。
    45、杨德惠:《现阶段上海证券市场》,载《商业月报》1946年第22卷第7号。
    46、《新康证券号宣告清理》,载《证券市场》1946年第1卷第1期。
    47、《我国保险业概况》,载《工商半月刊》1934年第6卷第1号
    48、汪敬虞:《中国工业生产力变动初探(1933—1946)》,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1期。
    49、姜宏业:《四联总处与金融管理》,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89年第2期。
    50、朱荫贵:《引进与变革:近代中国企业“官利”制度分析》,载《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4期。
    1、汪敬虞:《汇丰银行的成立及其在中国的初期活动》,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集刊》第5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中国海关与中日战争》,载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中华书局1983年版。
    3、上海史资料丛刊《上海公共租界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4、中国史学会:《戊戌变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
    5、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中华书局1932年版。
    6、叶笑山、董文中:《中国战时经济特辑》,中外出版社1938年版,
    7、马寅初:《中国保险业与新中国建设之关系》,载《马寅初全集》第九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8、李立侠、朱镇华:《中央银行的建立及其在上海的活动》,载《旧上海的金融》,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9、杨荫溥:《五十年来之中国银行业》,载《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81辑,文海出版社1974年版。
    10、黄奇帆:《搞好金融是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对邓小平同志视察浦东的一段回忆》,载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开发开放:浦东迈向现代化》,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1、马志刚:《中国近代银行也监理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1年。
    2、陈礼茂:《中国通商银行的创立与早期运作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年。
    3、杨东霞:《中国近代保险立法移植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4、王志华:《中国近代证券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03年。
    5、王红曼:《中国近代货币金融史论》,厦门大学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研究工作报告,2007年。
    6、王红曼:《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金融法律制度研究》,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史博士流动站研究工作报告,2009年。
    7、张彦:《金融产业集聚的实现路径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上海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8年。
    8、李嘉晓:《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
    9、荛秋根:《制约与创新:近代中国银行市场化(1905—194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3年;
    10、杨菁:《四联总处与抗战时期的中国金融》,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5年。
    1、厉无畏:《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指标意义》,载《文汇报》2009年3月31日第5版。
    2、参见孙立坚:《上海能成为金融中心吗?》,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1月29日。
    3、《北华捷报》1851年9月27日,1858年6月12日,1859年10月29日,1864年6月4日,1870年2月1日,1872年6月10日, 1879年2月28日,1894年7月6日,
    4、《字林西报》,1867年7月29日,1884年2月9日,1892年8月17日。
    5、《上海新报》,1865年5月27日,1865年9月14日,1871年3月16日,
    6、《通闻西报》,1874年3月17日
    7、《申报》,1874年7月29日,1874年9月17日,1875年11月4日,1876年4月28日,1878年3月16日,1878年12月10日,1882年6月11日,1882年9月27日,1882年9月28日, 1883年12月6日,1884年1月23日,1890年2月14日,1915年11月18日,1920年7月7日,1920年8月8日,1920年8月13日,1920年12月10日,1921年1月17日,1921年8月10日,1921年10月12日,1921年10月13日, 1936年4月22日,1936年4月23日
    8、《时务报》,1897年5月21日。
    9、《上海西商证券交易所之略史》,《银行周报》1919年9月16日。
    10、《上海股票市场史话》,载《股票新闻》1942年2月21日。
    11、张春廷:《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简史》,载《证券市场导报》,2001年第4期。
    12、徐沧水:《从法规上以观察吾国之银行制度》,载《银行周报》1920年第4卷26号。
    13、张家璈:《一年半来之中国银行》,载《银行周报》1919年第3卷14号。
    14、徐永祚:《永久维护中行之独立》,载《银行周报》1919年第3卷26号。
    15、《交易所监理官条例》,载《银行周报》1926年第10卷第36号。
    16、《交易所对于设置监理官提起之行政诉讼》,载《银行周报》1926年第10卷第42号。
    17、《法租界取缔交易所规则》,载《银行周报》1922年第6卷第5号。
    18、《银行周报》1920年12月7日,1918年12月10日。
    19、孔涤庵就:《信任保险论》(上、下)一文,载《银行周报》第11卷第22期、23期,1927年6月14日,21日。
    20、杨德惠:《上海的华股市场(下)》,载《商业月报》1946年第22卷第2期。
    21、伍玉璋:《为撤并县银行问题申辩》,载《南京大刚报》1946年5月1日。
    1、大清银行档:《度支部厘定通用银钱票的奏折与清单》,1909年6月初八日。
    2、度支部档案:《度支部令大清银行查报纸币的咨文》,1909年正月20日。
    3、度支部档:《度支部为整顿官商行号发行银钱票的咨文》,1909年4月。
    4、上海档案馆馆藏“中国通商银行”档案,Q281—1—1。
    5、上海档案馆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档案号Q275-1-1823。
    6、《中国保险事业二十年》,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档号Q0-9-150。
    7、《各国在华保险业调查》,上海市档案馆藏金城银行档案,档号Q264—1—1157,Q264—1—1158。
    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1027—69。
    9、《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报告册》,1937年,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档案.档号S181—1—88。
    10、《财政部驻沪调查金融专员李焱棻关于上?鹑谇榭龅谋ǜ妗罚?920年10月20日,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1、《四联总处档案资料》,藏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12、《四联总处重要文献汇编》,1947年,藏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
    13、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三(1)—2736。
    1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三(1)—2717。
    1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2012—2167。
    16、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2003—3719。
    17、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R1—14—448。
    18、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2003—3688。
    19、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三(2)—3187。
    20、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2003—3715。
    21、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Q327—1—392。
    22、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Q327—1—5。
    23、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Q327—1—292。
    24、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R1—14—415。
    25、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Q327—1—43。
    26、上海市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Q327—1—293。
    27、上海市档案馆馆藏金城银行档案,档号Q264—1—1157。
    28、《泰山保险公司重开创立会议记录》,1933年1月28日,上海市档案馆泰山保险公司档案,档号Q362—1—1。
    29、《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调查报告》,第13416号,1937年2月1日,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档号Q275—1—1823。
    30、上海档案馆保险档,档号Q365—1—57。
    31、行政院批文,批字第183号,1931年6月8日,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档号Q365—1—57。
    32、上海档案馆藏档,档号Q365—1—58
    33、《中国保险事业二十年》,上海市档案馆藏档,档号Q0—9—150。
    34、《调查报告书》,1935年,上海档案馆馆藏档案,档号S181—1—89。
    35、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央银行档案,档号Q53—2—47。
    36、上海市档案馆藏中国银行档案,档号Q54—1—39。
    37、《同业公会执委会会议记录》,1937年2月4日,上海市档案馆藏上海市保险业同业公会档案,档号Q365—1—17。
    38、上海档案馆保险档,档号S181—1—49
    39、上海档案馆保险档,档号S181—1—1
    40、《上海市通志馆未刊稿》(金融篇),上海历史文献馆藏。
    1、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关于储蓄率问题的思考》、《关于改变宏观和微观顺周期性的进一步探讨》,http://news.hexun.com/2009/xwrw302/,2009年5月1日访问。
    2、王岐山:G20 must look beyond the need of the top 20,《泰晤士报》2009年3月27,http://news.ifeng.com/mainland/200903/0327_17_1079948.shtml,2009年5月1日访问。
    1、Kingderberger, Chris: The Formation of Centers: A Study in Comparative Economy History, Princeton Study in International Finance, 1974.
    2、E.Griffin: Clippers and Consuls: American Consular and Commercial with Eastern Asia(1845-1860), published by Edwards Bros., 1938.
    3、F.H.H.King: The Hongkong Bank in Late Imperial China,1864—190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4、R. B. Forbes: Personal Reminiceness,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882。
    5、W. F. Mayer: Treaty Ports of China &Japan, 1867.
    6、C. Mackenzie: Realm of Silver: One Hundred Years of Banking in the East, Routledge & Kegan Paul, 1854.
    7、S. R. Wagel: Finance in China, North-China Daily News and Herald, 1914.
    8、J. Edkins: Banking and Price in China,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1905.
    9、W. E. Cheong :Mandarins and Merchants: Jardine Matheson & Co., a China Agency of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Scandinavian Institute of Asian Studies Monograph Series, Curzon Press, 1979.
    10、Harold D. Skipper, Jr.: International Risk and Insurance: An Environmental-Managerial Approach, Irwin/ McGraw-Hill, 1998.
    1、J·Davids:American Diplomatic and Public Papers: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eries 1, Vol.18, 1973.
    2、Frank H. H King: The History of the Hong Kong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Vol.1, 198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