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网络聊天语言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飞速进步,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互联网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诸多的影响和改变,这体现在语言学领域就是产生了一种全新的语言社会变体——网络语言,它以自己崭新的面貌和独特的吸引力在网民甚至更多的人中流行、使用。但同时,社会各界对待网络语言这一新生事物的态度也褒贬不一,关于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则渐渐成为热点。
     本文作者是一名在中国学习汉语的韩国留学生,对于汉语和韩语在各方面的共性和差异都有比较敏感的认识。在论述了网络聊天语在当今社会中巨大的影响力、出现的原因及其概念的界定、具有的性质特点等问题的基础上,本文还针对中韩网络聊天语言中新词语的构成类型及规范化问题进行了比较,希望在比较中寻找中韩两国网络聊天语言的异同及规范其发展的经验。
     关于网络语言的研究,无论在中国还是韩国,都已成为语言学界的一个热点。学者们普遍认为,网络聊天语言的出现除了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之外,对输入速度的追求、对网络交际中人情味和形象化的追求、对个性化和时尚感的张扬等一系列因素也是催生其产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本文所讨论的网络聊天语,不同于网络语言,它是仅指聊天时的用语,并不包括网络专业术语。这种特殊的语言既有口语的实时互动性,又有书面语的单向异步性,属于“互动的书面语篇”,其中的许多语言成分是网民们在已经熟识的、现成的语言成分中,使用各种方法制造出的新词语,所以说无论在产生的途径还是结果上,网络聊天语都在传统语言系统的语言形式和修辞方式的基础上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异。
     作为基础语言的一个新生的社会变异,网络聊天语与规范化的语言之间最明显差别体现在词汇方面。本文指出,中韩两国网络聊天语都不乏谐音形式、字母缩略形式、情状符号、旧词语获得新意义、新造词语等类型。但是,两者之间也存在相当多的差异。之所以如此,除去社会文化背景的因素外,两种语言系统及相应的书写系统的差异也是重要的原因。中韩两国的网络聊天语较为显著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汉语的谐音形式比较多,而韩语中的谐音形式比较少。第二,汉语网络聊天语中旧词语获得新意义的现象非常多,而韩语中则相对较少。第三,韩语中字母缩略的例子非常多,而汉语网络聊天语中的字母缩略词则远少于韩语。第四,韩语中的情状符号数量繁多、成分复杂,而汉语中的情状符号相比之下则数量较少,构成简单。
     网络聊天语非常新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它对语言的规范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络语言规范化的问题是中韩两国各界人士都十分重视的,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两国都已经开始了积极的探索,其中,韩国在实践方面做得更加具体和深入一些,这对中国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启示和借鉴。韩国在规范网络聊天语的使用上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在学校给低龄学生开设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从小培养国民规范使用语言的习惯;规定网络管理员有责任驱逐聊天室中蓄意污染语言的网民,营造健康和谐的用语环境;同时还鼓励各种民间组织都积极地发起净化网络语言的国民运动等等。
With the rocketing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network technology, the Internet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eople's everyday life. In the same course, a completely new social language variety---network language-has come into being. This new language, with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is popular in Internet users and even in more and more other people widely. There are many controversial discussions about this newborn language among the whole society.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begin to probe into this field.
     The writer of this thesis is a Korean student who studies Chinese in China. He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 commonness and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n.This thesis describe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imposed by society, the cause of its formation, boundary of definitions, and the specialty of online chatting language. Besides, it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new words created by Chinese and Korean Internet users, and the morphology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online chatting language, on the purpose of finding the commonness and difference of the two languages and draw experience for developing standardization of language from it.
     The research on network language is a hot issue in both Chinese and Korean linguistic circles. 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the formation of an online chatting language system not only benefit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but also from many other reasons; for example, the requirement of input efficiency, the pursuance of humanity and visualization in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the exhibition of individuality and a sense of pioneering.Different from professional network language, the network language concerned in this thesis only refers to on-line chatting language, excluding professional jargons. This special language is not only a synchronized interactivity but also an asynchronous written language, in other words, a kind of "interactive discourse". Internet users make new words or derive new meanings from the existing words with which they are very familiar with. They also use many non-native language symbols to form new words. To some degree, they vary the conventional language form and methods of rhetoric.
     As a completely new social language variety,the most promine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hatting language system and the standard language system lies in the lexical level.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at there are many homonyms (partial tone words or different words with the same pronunciation), alphabet abbreviations, symbols, words with widened meanings, and newly invented words that occur in both Chinese and Korean chatting languages.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new languages, which are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soci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nd especially by the different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systems.There are promine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Korean chatting language, mainly in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Firstly, there are many homonyms in Chinese, but very few in Korean. Secondly, there are many more words with widened meanings in the Chinese chatting language than in the Korean. Thirdly, there are many more abbreviated words in Korean. Fourthly, there are many symbols with complex components in Korean, while in Chinese there are only a small number of symbols which are all very simple. Chatting language is a new system, but it is still based on the old lexical system. New words are produced by combining the original lexemes through morphological rules.
     Both Chinese and Korean people are concerned with the problem of standardization and have made great efforts in research both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 The Korean researchers have made greater achievements in the practical aspect, which is an inspiration and reference for Chinese people. For example, they hold special instructional courses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forum hosts on BBS are expected to ban people who say dirty words deliberately; and governmental and variou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lso sponsor movements to purify language.
引文
[1]薛涌文《对网络语言不能采取鸵鸟态度》,《新京报》,2004年12月24日
    [1]www.cnnic.cn,
    [2]#12
    [1]周君兰《虚拟的沟通艺术:一个网络文化的初探性研究》博客中国网 2004.1.13
    [1]#12
    [2]李莉,《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语文研究》第一期,2005年。
    [3]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81页。
    [1]刘海燕,《网络语言》,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52-58页。
    [1]郭熙,《中国社会语言学》,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2-44页。
    [2]#12
    [3]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189页。
    [4]Leech,G.N,《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London:Longman 1969,柴磊(2005年)再引用。
    [5]冯广艺,《变异修辞学》,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9页。
    [6]王德春,《修辞学探索》,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年。
    [1]秦秀白,《网语和网话》,《外语电化教育》第六期,2003,柴磊(2005年)。
    [2]陈建民,《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
    [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 2001年4月第一版,265-266页
    [1]网络语言中的记音汉字 孙菊芬 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2006年
    [1]浅谈网络词汇的造词,呐喊无声 2007-01-08
    [1]网络语言的解构特性 蒋成峰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2006年
    [2]试论网络语言的自动调节能力 乐耀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系 2006年11月
    [1]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影响。本部分例子主要来自以下渠道 www.263.com 全国聊天网(引自北大中文论坛http://www.pkucn.com)
    [1]任学礼,《让小学生背诵四书五经》[N].华商报,2006
    [1]《浅议网络语言中的别字》,田晓荣.陕西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2006年10月。
    [1]《浅议网络语言中的别字》田晓荣 陕西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2006年10月
    [1]陈再辉《语言学概论复习指导》网易博客 2007-06-27
    [1]陶东风,《大话文学与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的命运》,天津社会科学 2005(3)。
    [2]陈光明,《对网络语言中“新兴音译”的后现代解读——兼谈网络语言的规范》2007年,第18卷第一期。
    1、《语言学概论》葛本仪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年10月第2版。
    2、《汉语词汇学》葛本仪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2版。
    3、《现代汉语词彩学》杨振兰 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6年6月第1版。
    4、《汉语词汇学—网络流行语》葛本仪 王军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年10月。
    5、《网络语言的四点特征》杨孝如 上海教育 2002年1月。
    6、《社会语言学专题四讲》陈原 语文出版社 1998年。
    7、《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毕继万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年。
    8、《中国的语言学研究与应用》董燕萍 王初明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年。
    9、《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于根元 刘海燕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年6月。
    10、《现代汉语》黄伯荣 廖序东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7年7月第2版。
    11、《语言论》布龙菲尔德(美)著 袁家骅 赵世开 甘世福 译 商务印书馆1980年4月第1版。
    12、《普通语言学教程》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瑞士)著 高名凯 译 商务印书馆1980年11月。
    13、《现代汉语词汇概要》武占坤 王勤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1983年7月第1版。
    14、《语言论》爱德华·萨丕尔(美)著 商务印书馆 陆桌元 译 陆志韦 校订1985年2月北京重排第2版。
    15、《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年3月第1版。
    16、《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 商务印书馆 1990年11月第1版。
    17、《语言论》高名凯 商务印书馆 1995年1月第1版。
    18、《当代中国词汇学》苏新春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1版。
    19、《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 现代汉语教研室 2000年11月北京第4次印。
    20、《语言学纲要》叶蜚声 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4月第3版。
    21、《社会语言学》陈原 商务印书馆 2000年6月第1版。
    22、《现代汉语词汇学》葛本仪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4月第1版。
    23、《网络流行语》北京康世经济发展研究所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1年4月。
    24、《普通语言学教程》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著 张绍杰 译注 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1年10月第1版。
    25、《词汇学理论与实践》李如龙 苏新春 商务印书馆 2001年12月第1版。
    26、《应用语言学概论》陈章太 于根元 商务印书馆 2003年8月第1版。
    27、《实用网络用语手册》亢世勇 刘海润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1版。
    28、《网上语言表达》廖小鸿 杨宁 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3年11月第1版。
    29、《现代汉语词汇研究》曹炜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2月第1版。
    30、《流星语与社会时尚文化》黄涛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年1月第1版。
    31、《语言和语言学》胡明扬 语文出版社 2004年2月第1版。
    32、《词汇学的理论与应用》苏新春 苏宝荣 商务印书馆 2004年2月第1版。
    33、《现代汉语》北京大学中文系 现代汉语教研室(重排本)商务印书馆2004年3月。
    34、《现代汉语词汇》符淮青(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4月第2版。
    35、《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词汇论著指要》周荐 商务印书馆 2004年7月第1版。
    36、《社会语言学教程》游汝杰 邹嘉彦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第1版。
    37、《现代汉语词汇学》葛本仪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年10月第2版。
    38、《汉语修辞学》王希杰(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2004年10月第1版。
    39、《语言学的理论与应用》北京市语言学会 赵金铭 2004年12月第1版。
    40、《中国流行语2005发布榜》周勇闯 文汇出版社 2005年5月第1版。
    41、《普通语言学》赵蓉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年6月第1版。
    42、《最流行的词语》文江 马杰 李勇军 黄山书社 2005年7月第1版。
    43、《语言学概论》高名凯 石安石 中华书局 2005年7月北京第26次印刷。
    44、《汉语石稿》王力 中华书局 2005年8月北京第10次印刷。
    45、《网友问字》张碧涌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年9月第1版。
    46、《汉语描写词汇学》刘叔新(重排本)商务印书馆 2005年10月第2版。
    47、《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申小龙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11月第1版。
    48、《普通语言学概要》伍铁平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年1月第2版。
    49、《中国社会语言学》郭熙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年2月第2次印刷。
    50、《普通语言学》裴文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6年3月第1版。
    51、《中国逻辑研究》孙中原 商务印书馆 2006年6月第1版。
    52、《汉语词汇研究》葛本仪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7月第1版。
    53、《汉语词汇讲话》周祖谟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7月第1版。
    54、《新世纪汉语新词词典》王均熙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6年7月第1版。
    55、《汉语词汇》孙常叙(重排本)商务印书馆 2006年7月第1版。
    56、《新世纪汉语新词词典》王均熙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6年7月。
    57、《词汇研究》刘叔新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年11月第1版。
    58、《流行新词语》王晟 金盾出版社 2007年3月第1版。
    59、《中国网络语言词典》周洪波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年。
    60、《汉语口语》陈建民 北京出版社 1983年。
    61、《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陈建民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年。
    62、《语言变异研究》陈松岑 广东教育出版社 1999年。
    63、《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夏建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
    64、《网络文化概论》鲍宗豪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
    65、《变异修辞学》冯广艺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
    66、《“因特网”新词汇赏析》汤惠、刘洪泉 中国科技翻译 2000年13卷第一期。
    67、《网络流行语语情调查》王存美 武汉大学硕士 2004年5月13日。
    68、《网络语言风格的性别差异》李晓春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 2003年4月1日。
    69、《中国网络时代语言变体的分析》陈紫云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 2003年3月1日。
    70、《网络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现象分析》祝敏青 福建师范大学硕士2003年5月1日。
    71、《网络词语初探》 安志伟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 2003年4月30日。
    72、《现代网络中的语言分析》刘全明 山西大学硕士 2003年6月1日。
    73、《论网络聊天室缩略语及其原词语的特点》徐燕飞 大连海事大学硕士2001年3月1日。
    74、《网络语言变异现象初探》 刘静 广西大学硕士 2004年5月1日。
    75、《网络词语面面观》 何干俊《理论月刊》 2003年第5期。
    76、《关于网络时代语言规划的思考》张普《语言研究》 1999年第3期。
    77、《关于语言规范问题的若干思考》许嘉璐《语言文字应用》 1998年第2期。
    78、《网络语言的后现代化解读》 张治江 李玉艳《新闻传播》 2004年第10期。
    79、《网络新词汇的构成方式及语义特征》汤爱生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80、《部分网民建议:去水点宜远离黑虎泉》张洪波《文摘报》 2004年12月24日。
    81、《对网络语言不能采取鸵鸟态度语言》薛涌文《新京报》 2004年12月24日。
    82、《网络,网络语言与中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陈群秀 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华网 2004年11月1日。
    83、《网络词语的发展及其规范》陈建华 福州大学外语学院硕士 2003年3月3日。
    84、《谈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 张红镝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2004年第2期。
    85、《网络语言的风格特点》谢芷欣 平定山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62-67。
    86、《网络语言规范与建设构想》江南 庄园 扬州大学学报 2004年8卷第2期。
    87、《语文教学如何应对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申芬芳 娄底广播电视大学2004年第5期。
    88、《浅谈网络语言表意形式的多样化》刘慧 欧阳春宜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89、《“e”时代的新语言:网络语言》汤丽英 机械职业教育 2004年第2期。
    90、《网络语言—语言作为符号的变异》 牛光夏 山东艺术学院硕士论文2004年5月6。
    91、《“网络语言”典型特征论》刘钦明 攀登 2004年第3期。
    92、《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未来展望》陈光明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93、《网络语言的特点和优势》王顺箐 新闻记者 2004年第5期。
    94、《网络语言的审美特征》廖建春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年第5期。
    95、《网络语言:不应成为语言规范的死角》郁敏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96、《网络语言研究》刘彦超 宁方民 武警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
    97、《新新人类网络语言魔鬼词典》 新浪网 2004年8月20日。
    98、《论网络语言与规范问题》邓军 段慧如 求索 2004年第8期。
    99、《网络语言对网民心理的折射》李存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3期。
    100、《网络语境特点和网络语言的形式意味化手段》武晓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01、《网络语言对传统汉语语言的挑战》欧红秋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5期。
    102、《中韩网络语言的差异比较》陆欣 中国青年科技 2006年第5期。
    103、《修辞视角下的网络语言》左海霞,姚喜明 上海大学 外国语学院第107期2006年2月。
    104、《略论网络语言中的词汇变异现象》姚智清 洛阳师范学院 2005年第6期。
    105、《网络语言的风格特点》谢芷欣 广州大学 2004年2月第19卷第1期。
    106、《试论网络聊天语言的影响》游麟 湘潭大学 2006年10月第20卷第10期。
    107、《网络词语的形式与规范》杜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06年。
    108、《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对网民心理的体现》张会娟 山东经济学院文学院2006年11月第11期 总第153期。
    109、《网络语言的负面影响与规范原则》李铁范 北煤炭师范学院。张秋杭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2006年第2期总134期。
    110、《网络语言流行对书面语言的影响》赵忠山 写作2005年第19期。
    111、《对网络语言规范的探讨》梁书杰 广西工学院 2005年12月第6期。
    112、《试论网络语言的自动调节能力》乐耀 华中师范大学 2006年11月第4期。
    113、《议网络语言中的别字》田晓荣 西渭南师范大学 2006年。
    114、《论网络语言中谐音的运用》严斌慧 四川大学 2005年9月第13卷第3期。
    115、《网络语言:现代与后现代的冲突》刘绪义 钱宗武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55-59。
    116、《论网络语言研究中的“两个三角"问题》柳青军 孙清海 山东交通学院理论界 2006年第11期184-186。
    117、《网络语言的规范化》王琦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6年第11期。
    118、《对网络语言中“新兴音译”的后现代解读》——兼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陈光明 福建漳州师范学院 2007年1月第18卷第1期。
    119、《论网络语言的言说方式》罗曼 武汉大学 2005年6月 第25卷 第6期。
    120、《网络语言伦理的原则与规范》吕耀怀 胡愈 刘春娥中南大学哲学系2005年2月第10卷第1期。
    121、《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网络语言》周旭阳 湘潭大学 2006年12月。
    122、《网络字母缩略研究》 吕艳辉 语海新探(第五辑)——信息网络时代中日韩语文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23、《从网络语言的特征谈其价值和前景》阳蓉 西南科技大学2006年6月第18卷第2期。
    124、《汉语委婉语在网络语言中的新发展》陈雅 万杰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5年第5期。
    125、《网络文化中的网络语言特点探析》洪青皎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28卷第4期33-37。
    126、《网络语言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及对策》曹晓红 杨洪军 文教资料2007年第3期。
    127、《网络语言认知情况的社会调查与分析》武小军 西华大学学报 2005年04期。
    128、《网络语言探析》申丽辉 云南师范大学 2006年4月第4卷 第2期。
    129、《网络语言特点浅析》赵华伦 语言文字应用 2006年S2期。
    130、《浅析网络语言》林艳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z1期。
    131、《网络语言漫谈》姜斌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年第27卷第3期。
    132、《浅谈网络语言的词语变异现象》邓红华 文史博览 2005年Z2期。
    133、《略论我国网络语言研究现状及趋向》杜韦华 王辉 信息部 2006年第12期。
    134、《浅析网络语言》胡蓉 钟耀萍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6年11期。
    135、《网络语言面面观》张德惠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5年第8期。
    136、《网络语言现象的语汇特点分析》王力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05年6期。
    137、《在张力理论视角下网络语言的隐语浅析》李林蔚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38、《论网络语言的修辞现象》赵华伦 语言文字应用 2005年S1期。
    139、《网络语言——语言的新变体》朱传玲 广东商学院 2005年6月20日。
    140、《网络交际语言的特点及其社会心态研究》翁平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S1期。
    141、《从网络符号论角度谈“网络语言”中的非语言符号》纪丽宏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第7期。
    142、《网络语言的修辞理据》朱莉莉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23卷第11期。
    143、《网络语言的特点及社会价值》刘正江 和田师范转科学校学报 2005年1期。
    144、《符号理论观照下的网络语言》宗丽 李菁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第1期63-66。
    145、《浅谈网络语言在词汇层面上的变异》徐晶 刘莎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112-114。
    146、《网络语言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彭姣娟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1期。
    147、《网络论坛语言对夸张手法的运用及其语言心理》李伟大 刘松燕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第10期。
    148、《释“饿气”——兼谈网络语言对汉语词汇的影响》贺卫国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年第4期。
    149、《网络语言中的双语现象探析》吴汉平 中国西部科技 2005年第19期。
    150、《网络语言特点浅析》言岚 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
    151、《网络语言符号的传播特征及其形成》梅龙宝 范焕珍 桑龙扬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5年第3期。
    152、《简析网络交际语言》温志国 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年8期。
    153、《网络语言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夏历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27卷第4期。
    154、《从网络聊天语言现象看言语经济原则的应用》白静 郑仰成 渤海大学忻洲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
    155、《网络语言:语言作为符号的变异》谷瑞丽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18卷第6期。
    156、《网络语言概说》赵均 现代传播 双月刊2005年第2期 总第133期。
    157、《网络语言现象的思考》洪青皎 宁波教育学院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
    158、《网络语言探究》周杰 王艳 辽阳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159、《网络语言的解构特性》蒋成峰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语言文字应用 2006年S2期。
    160、《从语言学角度看网络语言》柳丽慧 重庆社会科学 2006年第9期总141期。
    161、《网络语言成因探析》龙娟 孝感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
    162、《网络聊天语言的特色简析》何莹 文学与传播学院 学生论文库贵州民主学院信息部 2005年10月31日。
    163、《谈语言与言语》葛本仪 杨振兰 山东大学文学院。
    164、《在言语及言语学会议上的发言》李如龙 厦门大学中文系2002年12月25日。
    165、《网络语词概说》张会 广西社会科学 2001年第4期:139-141。
    166、《从网络语言的特点看网络语言的发展前景》刘文燕 宁夏大学 人文学院周末文汇学术导刊 2006年第2期。
    167、《网络语言与传统汉语语言的符号学对比》陈雅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分院2006年第6期。
    168、《汉语网络语言变体探析》王鸿雁 西北民族大学语言文化传播学院2005年4月总第20卷第2期。
    169、《解读“网络语言”》孙杰 中老年保健 2005年11月。
    170、《如何对待网络语言》张艺 浙江纺织服装学院 2005年7月第27卷。
    171、《网络语言的产生及其特点分析》方治强 宁波工程学院 2004年9月8日。
    172、《网络语言的特殊性》陈飞鲸 东南传播 2006年第一期。
    173、《网络语言研究综述》李铁范 上海师范大学 对外汉语学院 2005年第9期。
    174、《网络语言中的记音汉字》孙菊芬 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生 阅读与写作 2006年第一期。
    175、《谐音:网络语言中一种语用策略》陈向红 浙江财经学院 外国语学院王晓静 防空兵指挥学院 基础部语言教研室 2006年第3期第25卷。
    176、《从概念整合理论来解读网络语言》沈彤,刘俊 四川外语学院英语系2006年第5期(总第114期)。
    177、《网络语言对语用学原则的挑战》苏一凡,王秀容 西南大学 外国语学院2006年9月第3期。
    178、《从符号学角度审视“网络语言”》朱立志 济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岩松 武警济南指挥学校 2006年第1期总第113期。
    179、《浅析网络语言中的辅助性手段》付丽伟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6年1月。
    180、《网络语言的类型、特点及其语用学意义》郭笃凌 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文法系,郝怀芳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2006年3月。
    181、《从后现代主义思潮到网络语言符号》---网络语言符号动因论之一郭涛 周利娟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2006年6月第18卷第2期。
    182、《网络语言研究》耿华 天津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4年5月1日。
    183、《网络语言——语言作为符号的变异》牛光夏 山东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5月6日。
    184、《网络流行语语情调查》王存美 武汉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4年5月13日。
    185、《基于语料调查和语言对比的网络新词语造词方法研究》林界军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年4月1日。
    186、《网络言语行为分析——从语用角度透视网络聊天》郑燕芳 福建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2005年5月1日。
    187、《论网络语言对语言教学的影响》楼向红 云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6月6日。
    188、《中国社会语言学》郭熙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42-44页
    189、《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夏建中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7年189页
    190、Leech,G.N,《A Linguistic Guide to English Poetry》 London:Longman 1969年柴磊(2005)。
    191、《变异修辞学》冯广艺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年9页
    192、《网络词语的性质及特点》《语文研究》李莉 2005年第一期。
    193、《语言学纲要》叶蜚声 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181页
    194、《网络语言》刘海燕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2年52-58页
    195、《网语和网话》秦秀白《外语电化教育》 2003年第六期。
    196、《中国语言和中国社会》陈建民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1年。
    197、《网上词语的规范有待时日》,《文汇报》,戴耀晶第8版刊《网络语言不规范引起关注》 2000年6月26日。
    198、《新的网络环境肯定会产生新的语言》 《人民日报》网络版“强国论坛”版主钢铁,2000年6月30日。
    199、《大话文学与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的命运》陶东风,天津社会科学 2005(3)。
    200、《对网络语言中“新兴音译”的后现代解读——兼谈网络语言的规范》陈光明,2007年1月,第18卷第一期。
    201、《外来词 异文化使者》史有为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4年。
    202、《网络哲学引论》常晋芳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年。
    203、《汉语缩约研究》俞理明 巴蜀书社 2005年。
    204、《网络文化》李钢 王旭辉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年。
    205、《汉语与中国文化》林宝卿 科学出版社 2003年。
    206、《社会语言学》赵蓉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年。
    207、《现代汉语使用语境学》周明强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年。
    208、#12
    209、#12
    210、《网络聊天语言》(?)国立国语研究院。
    211、#12
    212、#12
    213、#12
    214、#12
    215、#12
    216、#12
    217、#12
    218、#12
    219、#12
    220、#12
    221、#12
    222、#12
    223、#12
    224、#12
    225、#12
    226、#12
    227、#12
    228、#12
    229、#12
    230、#12
    231、#12
    232、#12
    233、#12
    234、#12
    235、#12
    236、#12
    237、#12
    238、#12
    239、#12
    240、#12
    241、#12
    242、#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