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代表:从主权、政府和社会三个层面深化对代表的认识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代表是政治学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同自由、平等和民主等概念一样,是西方的政治家、政客与一般宣传家所喜欢使用与最长使用的概念之一。在日常政治话语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代表的宣称:“我(们)代表……”或“我(们)是……的代表”,如何判断这些多种多样的代表主张在何种意义上是有效的(或无效的)呢?为了判断各种代表主张的有效性或无效性,传统的以议会为中心的代表观无法给我们提供答案,本文试图超越传统上以政府(尤其是议会)为中心的对代表的理解,拓宽对代表的认识层面。为了达到此一目的,本文从三个不同的层面来理解代表:即主权层面的代表、政府(议会)层面的代表和社会领域层面的代表。三个层面的代表各自有着不同的内涵、不同的判断其有效性的标准以及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我们唯有区分清楚各个层面的代表的承认规则、功能和目标,才能防止不同层面的代表的混淆,才能识破不同层面的代表者对“代表”一词的偷梁换柱:以A层面的代表身份来僭称B层面的代表身份,用A层面的代表的承认规则来苛责或操纵B层面的代表的产生。
     在讨论三个不同层面的代表的内涵之前,我们首先简要回顾了代表观念的历史演变过程,因为,历史总是我们认识现实的一面镜子。通过历史的考察,我们发现,代表的不同含义是先后出现的。但是“先后出现”并不意味着先前出现的含义完全被后来出现的含义所覆盖甚至消失,相反,它们依然存在着,是将多重含义同时叠加在同一个词汇上,即“代表”。含义的叠加使得同一个概念有了多种不同的含义,这就为混乱语言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人们运用同一个词,却是在完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可以说,代表观念在历史不同时期呈现的不同面貌,是我们当代人混淆或滥用代表一词的历史渊源。因此,我们必须首先识别出它有哪些面貌,然后才有可能辨别其是否出现了情境的滥用。
     对主权层面的代表的分析,我们主要借鉴了霍布斯的代表理论。在霍布斯的理论中,主权层面的代表的产生方式是逻辑上的虚拟的授权,授权者是虚拟的自然状态下的抽象的个体,主权者代表的目的是保全个体生命和维持基本秩序,其基本结构是:代表者是主权者,被代表者是国家,而非人民,也不是人民产生之前的个体的聚合物。主权层面的代表,其功能在于维护国内基本秩序,使个体生命免受暴死之恐惧。主权层面的代表身份的确认,事实上是一种后果确认,即只要某人或组织有效地垄断了国内最高权力,基本维持了国内统一和秩序,而不管他是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我们便承认其主权代表身份。主权层面的代表,回答的是“为什么要国家”或“为什么不要无政府”的问题,用西蒙斯的话来讲,它回答的是证成性的问题,而非正当性的问题。
     政府层面的代表,我们主要以议会为中心展开讨论的。在当代民主语境下,议会中的代表的产生方式必须是自由而公平选举产生的结果。对于议会层面的代表的有价值的讨论是如何保证代表的负责性。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我们在借鉴协商民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协商问责制原则。协商问责制认为代表和选民的关系应该是基于公共理性的公开的对话和互动的过程,协商问责制的新意在于以下几点:第一、从代表负责的对象来看,协商问责制原则要求代表向全体选民负责,而非有限选民负责。第二、从代表负责的方式来看,协商问责制要求代表就其行为向选民给出理由,代表们有义务给出能够为选民所接受的理由。第三、协商问责制向公民提出了更高的责任要求,要求公民在公共理由和公益观念的指引下而非私利私意的指引下参与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代表的行为,同时要求公民对所有人负责。第四、从代议机构的角度来看,协商问责制要求代议机构更具包容性,以保证协商的代表性以及协商质量的提升。总之,政府层面的代表回答的其实是公共权力的运行方式的问题,针对的是如何保证政府的民主性和负责性的问题。
     社会层面的代表,由于人们需求的多样化,其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其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社会层面的代表的产生方式,不同于政府层面的代表,它不是来自于选票。利益集团或互益——倡导型NGO的代表身份的获得是来自于其会员的明确认可(表现形式是交纳会费)。而公益——倡导型NGO(或公共利益集团)的代表身份的获得则没有明确的被代表者的授权,但并不能因此而质疑其代表身份,它们自有其它的合法性来源,如组织声誉和影响力、专业知识以及隶属于更大的正式组织等等。公益——倡导型NGO也面对问责的问题,本文从内部问责和外部问责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讨论。社会层面的代表所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社会的自治功能和代表被忽视的群体争取权益的倡导性功能。其中,实现自治是发挥好代表功能的必要前提之一。很难想象一个受政府操纵和摆布的组织能够在政府面前代表公民的利益和诉求。社会层面的代表身份的获取与政府层面的代表身份的获取非常不同。政府不能以“没有选举,就不是代表”为名,来“民主化”发挥代表功能的社会组织。相反,政府应该尊重社会领域的自治权,接纳社会中不同组织根据自己的组织原则所产生的站在政府面前的代表。
     总之,只有从主权、政府、社会三个层面来理解代表,才能够对其有全面的把握,才能看见“代表”的全貌以及“代表”的不同面貌。
Represent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concepts of political theory as well as freedom,equality and democracy, it is a concept that western politican, statesman and generalpropagandist like using. There is a wide variety of representative's claim in thepolitical discourse everyday:“we represent......” or we are the representation of……”,how to judge whether various claims of representatives are valid or not. In order to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r ineffectivity that the various representative claims, thetraditional representational conception centered on parliamen can't give us the answer,an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go beyond the traditional idea about representative centredon government, especially parliament, and broaden understanding on representative.In order to achieve this purpose, this paper will explain representative from threedifferent aspects: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overeign level, representatives of thegovernment (parliament) level and representatives of social level. Representations ofthe three levels has different connotation, different judgemental standards and play adifferent function. Only by clearifying their rules of recognition, functions andobjectives can we avoid confusing different levels of representatives and discern theconfusions of ‘representative’—to arrogate the qualification of B level with that of Alevel and to manipulate representatives of B level with the rules of recognition of Alevel.
     First of all, because the history always is a mirror of as we know reality, beforediscuss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three different levels, we briefly reviewed the representative concepts of historical evolution process,. Afterinvestigate the history, we found that the different meaning of representation wassuccessively appeared. But “Successively appeared”, does not mean previouslyappeared completely covered or even disappeared by the later appeared meaning,contrary, it still exist, is going to the multiple meanings superpose meanwhile on thesame word, namely “representative”. The meanings of the superposition make thesame concept with a variety of different meanings, it provides the conditions andpossibilities for chaos language, in fact, people use the same word, but on acompletely different meaning. in a manner of speaking, representative concept in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ppear different faces, that are our modern people confuseor abuse the word of representative historical origin. Therefore, we must first identifythat it has what kind of face, then it’s possible to identify whether it appeared thesituation of abuse.
     Before discussing the connotation of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three differentlevel, we first briefly review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process of representativeconcepts, because the history is always a mirror we know reality. By reviewing thehistory, we found that the different meanings of represents appeared successively."Successively appeared", however, does not mean that the meaning previouslyappeared completely covered even disappear by the meaning later appeared, instead,they still exist, and superimpose multiple meanings on the same words at the sametime, named "representative". The meaning of the superposition allows the sameconcept with a variety of different meanings, it provides the conditions andpossibilities for confusing the language: people use the same word, but on acompletely different meaning. So to speak, because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showing different faces in different history period,we modern people have theopportunity to confuse or abuse the word. Therefore, we must first identify what arethe faces, then it's possible to identify whether we abuse it.
     In analysising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overeign level, We mainly use therepresentative theory of Hobbes. In Hobbes's theory, the producing way of sovereignrepresentative is the virtual logical authorized,the author is the virtual abstractindividuals under nature state, sovereign representative's purpose is to protect theindividual's life and maintain the basic order, the basic structure is: the represent is thesovereign, the represented is the country, rather than the people, nor the crowed. In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sovereign level, its function is to maintain the domestic basicorder, make the individual life from the fear of sudden death. The identity of therepresentative of the sovereign level confirmation, is actually a result confirmation: aslong as a person or organization monopolized the domestic top power effectively,maintained the national unity and order, and no matter how to achieve this goal, werecognise it as the represent. The representativesof the sovereign level answers that"Why we need the nation" or "Why not the anarchy", with Simmons's words, itanswers the question of justification, not the question of legitimacy.
     In analysising the representatives of of the government level, we mainly centeredon parliamentary.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democratic, the appointing of therepresentatives in the parliament must be through free and fair elections. For therepresentatives in the parliament,the valuable discussion is how to ensure thevaluable discussion is how to ensure the representative is responsible for the citizens.To answer this question, we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deliberative accountability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Deliberative accountabilitythinks that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represent and the voters should be a process of opendiscuss and interaction based on the public ress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deliberativeaccountability is the following: First, From the representative's responsible for theobject, the deliberative accountability demands the representative responsible to allthe voters, rather than responsible to the limited voters. Second, from the way ofrepresentative's responsible, the deliberative accountability requirements the representatives give reasons to the voters for its behavior,the representatives had anobligation to give reasons to the voters that they can be accepted. Third,thedeliberative accountability put forward higher responsibility to the citizen, whichrequesting the citizens participation in discussion on the guidance of the publicreason, rather than under the guidance of self-interest, and requiring the citizensresponsible for all the people. Forth, from the point of 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s, thedeliberative accountability requires the 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s more inclusive, inorder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representativeness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deliberative process. All in all,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government level answers thequestion of the operation mode of the public power, which aimed at how to ensure thedemocracy and the responsible of the government.
     As for representatives of the social level,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representative ofthe government level, its appointing is not from the vote. The representativequalification of the interest groups or reciprocity-advocacy NGOs comes from theclear recognition of its members (its forms is to pay the membership fee). But therepresentative qualification of the Public welfare-Advocacy NGOs comes from suchas the organization's reputation and influenc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affiliatingwith more formal organization and so on.. The Public welfare-Advocacy NGOs alsoface the problem of accountability,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 it from the externalaccountability and internal accountability. Amomg them, autonomy is is a necessaryprerequisite to play the representative function. It's hard to imagine a groupe which ismanipulated by the government can represent the interests and demands of thecitizens in front of the government official. On the contrary, the government shouldrespect the right of social autonomy.Social representatives have a different way to gettheir qualification from that of their governmental counterparts. Government can notdemocartilize the represntitative social orgnizations with the excuse of “no election,no representative”. On the contrary, government should respect social autonomy and accept the representatives generating from different scial organizations in accordancewith their own principles.
     All in all, only from the sovereign, government, social, the three aspects tounderstand the representative, we can have a comprehensive grasp, and see the Wholepicture of the "representative" and different appearance of the"representative".
引文
①A.H.Birch:《代表: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朱坚章译,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78版,译序第1页。
    ①[澳]菲利普·佩蒂特:《共和主义:一种关于自由与政府的理论》,刘训练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②[美]詹姆斯·A.古尔德、文森特·V.瑟斯比:《现代政治思想:关于领域、价值和趋向的问题》,杨淮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版,第201页。
    ③[美]詹姆斯·A.古尔德、文森特·V.瑟斯比:《现代政治思想:关于领域、价值和趋向的问题》,杨淮生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版,第212页。
    ④[英]海伍德:《政治学核心概念》,.吴勇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④沃格林语,转引自萨尔沃·马斯泰罗内:《当代欧洲政治思想(1945-198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①Pitkin,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P9.
    ②A.H.Birch:《代表: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朱坚章译,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78版,第1-2页。
    ①Pitkin,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P226.
    ①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political-representation/
    ②Andrew Rehfeld,,The Concept of Constituency: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Democratic Legitimacy andInstitutional Desig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4.
    ③[法]阿兰·图海纳:《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相差异》,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4页。
    ①Michael Saward, Authorisation and Authenticity: Representation and the Unelected, Journal of PoliticalPhilosophy,2009(17),P22.
    ②Urbinati, Nadia and Mark Warren,.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Democratic Theory,Annual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2008(11), P390.
    ③[加]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马莉,张昌耀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④[加]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马莉,张昌耀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页。
    ①许纪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76页。
    ②[加]威尔·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刘莘译,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89—590页。
    ③[[加]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马莉,张昌耀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页。
    ④[加]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马莉,张昌耀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6页。
    ①许纪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90页。
    ②Andrew Rehfeld,, The Concept of Constituency: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Democratic Legitimacy andInstitutional Desig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47-51.[加]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马莉,张昌耀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48页。
    ④[加]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马莉,张昌耀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8—199页。
    ①[加]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马莉,张昌耀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99页。
    ②[加]坎宁安:《民主理论导论》,谈火生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第128页。
    ③谈火声:《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0页。
    ④[加]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马莉,张昌耀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⑤[加]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马莉,张昌耀译,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3页。
    ①[加]坎宁安:《民主理论导论》,谈火生等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第128页。
    ①转引自萨尔沃·马斯泰罗内:《当代欧洲政治思想(1945-198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②转引自萨尔沃·马斯泰罗内:《当代欧洲政治思想(1945-198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2页。
    ③Andrew Rehfeld,A General Theory of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68, No.1, February2006,P3.
    ①Andrew Rehfeld,A General Theory of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68, No.1, February2006,P5.
    ②Andrew Rehfeld,A General Theory of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68, No.1, February2006,P14.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3页。
    ②[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5页。
    ③Hobbes's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I,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8, No.2(Jun.,1964), P328-340; Hobbes's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II,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8, No.4(Dec.,1964), P902-918.
    ④Pitkin,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P55.
    ⑤Quentin Skinner,Hobbes and the purely artificial person of the state,in Visionsof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VolumeIII,2002,P177–208;Hobbes on Represent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P155–184;Hobbes on Persons,Authors and Representation,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OBBES’SLEVIATHAN,Edited by Patricia Springbor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P157-180;《霍布斯与共和主义自由》,上海三联书店2011版,第162-190页。
    ①David Runciman,What Kind of Personis Hobbes’s State?A Reply to Skinner’,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Philosophy2000(8),268–78;Hobbes’s Theory of Representation: Anti-Democratic or Proto-Democratic? Paperfor Yale conference on Representation and Popular Rule,27-28October2006
    ②[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版,
    ③施特劳斯:《﹤政治的概念﹥评注》,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法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9页
    ④蔡英文:《主权国家与市民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80页。
    ①[英]拉斯基:《现代国家中的权威》,耶鲁大学出版社1919版,第65页,此处转自邹永贤等:《国家学说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46页。
    ①[日]内田满:《现代美国压力政治》,唐亦农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57页。
    ②[日]内田满:《现代美国压力政治》,唐亦农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版,第132页。
    ③[美]E.E.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一个现实主义者眼中的美国民主》,任军锋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④许纪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0—289页。
    ⑤[美]赫茨克:《在华盛顿代表上帝》,徐以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5页。
    ⑥[美]赫茨克:《在华盛顿代表上帝》,徐以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页。
    ①Nadia Urbinati and Mark Warren,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in Contemporary Democratic Theory,Annual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2008,27.
    ②Monica Vieira,and David Runciman,Representa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2008,P160.
    ③Mark E.Warren.,Citizen Representatives,Prepared for Designing Democratic Renewal, in review, CUP;另外Mark B. Brown, Citizen Panels and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2006.Volume
    14, Number2, P203–225和Mark. Stephan, Citizens as Representatives: Bridging the Democratic TheoryDivides,Politics and Policy2004.(32:1), P118-135都对“公民代表”做了讨论。
    ①阿克曼,费希金:《审议日》,谈火声主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28-129页。
    ②Albert Weale:《民主政治》,谢政达译,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第130页。
    ③周光辉、彭斌:《理解代表———关于代表的正当性与代表方式合理性的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④景跃进:《代表理论与中国政治———一个比较视野下的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⑤陈伟:《政治代表论——兼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①潘冠瑾:《澳门社团体制变迁——自治、代表与参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85页。
    ②潘冠瑾:《澳门社团体制变迁——自治、代表与参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18页。
    ③潘冠瑾:《澳门社团体制变迁——自治、代表与参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
    ①曼斯菲尔德:《近代代议制与中世纪代表制》,载于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法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359—360页。
    ②[英]约翰·索利:雅典的民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版,第33页。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1页。
    ②Hanna Pitkin,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P241。
    ③M. B. Vieira and D. Runciman,Representation, Polity Press,2008,P7。
    ④M. B. Vieira and D. Runciman,Representation, Polity Press,2008,P8。
    ⑤[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2-123页。
    ①M. B. Vieira and D. Runciman,Representation, Polity Press,2008,P8。
    ②M. B. Vieira and D. Runciman,Representation, Polity Press,2008,P9关于本段的详细论述可参见本书p8-9.
    ③M. B. Vieira and D. Runciman,Representation, Polity Press,2008,P11.
    ①[爱尔兰]菲利普·佩蒂特:《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页。
    ②[爱尔兰]菲利普·佩蒂特:《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页。
    ③[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7页。
    ④[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8页。
    ⑤[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9页。
    ⑥[法]菲利普·内莫:《教会法与神圣帝国的兴衰——中世纪政治思想史讲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87页。
    ①[法]菲利普·内莫:《教会法与神圣帝国的兴衰——中世纪政治思想史讲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88页。
    ②[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68页。
    ③[英]J.H.伯恩斯: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年至1450年)(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53页。
    ④[法]菲利普·内莫:《教会法与神圣帝国的兴衰——中世纪政治思想史讲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90页。
    ⑤[英]J.H.伯恩斯: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年至1450年)(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53页。
    ①[英]J.H.伯恩斯: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年至1450年)(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608-609页。
    ②[英]J.H.伯恩斯: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年至1450年)(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57页。
    ③[英]J.H.伯恩斯: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年至1450年)(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58页。
    ④[英]J.H.伯恩斯: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年至1450年)(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59页。
    ①[英]J.H.伯恩斯: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年至1450年)(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59页。
    ②[英]沃尔特·乌尔曼:《中世纪政治思想史》,凤凰传媒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79页。
    ③[英]J.H.伯恩斯: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年至1450年)(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761页。
    ①[法]菲利普·内莫:《教会法与神圣帝国的兴衰——中世纪政治思想史讲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96页。
    ②M. B. Vieira and D. Runciman,Representation, Polity Press,2008,P14。
    ③[法]基佐:《欧洲代议制政府的历史起源》,张青津、袁淑娟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8页。
    ①[法]基佐:《欧洲代议制政府的历史起源》,张青津、袁淑娟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3页。
    ②李祖训、程汉大:《试论十三世纪英国议会产生的历史条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③李祖训、程汉大:《试论十三世纪英国议会产生的历史条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④[美]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卷三中世纪晚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7—148页。
    ⑤英]沃尔特·乌尔曼:《中世纪政治思想史》,凤凰传媒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第148页。
    ①[美]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卷三中世纪晚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页。
    ②[美]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卷三中世纪晚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6页。
    ③沃格林所谓的“连属(articulate)一词,形容一种经过分化、融合后的社会状态。相应的,连属化(articulation)指一个‘社会’的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文化群体分化、整合成一个有机关联的整体的过程。与连属状态相对立的状态有两种,一种是无区分、无阶层的混沌状态,一是支离破碎、界限判然的碎片状态……判断某个共同体、阶级是否连属,是否已经或正在经历一个连属化过程,必须以对相关共同体或阶级的成分或目标的意识为前提”。[美]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卷三中世纪晚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8页。,脚注②[译按]。
    ④[美]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卷三中世纪晚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6页。
    ⑤[美]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卷三中世纪晚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4页。
    ⑥[美]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卷三中世纪晚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3页。约瑟夫·德·迈斯特早就有类似的说法:“地方的共同体一经形成,皇权便召集它们参加国民议会;这些共同体只能委派代表出席,代表制就是这样出现的”。[法]约瑟夫·德·迈斯特:《信仰与传统——迈斯特文集》,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28页。
    ①[美]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卷三中世纪晚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46页。
    ②程汉大:《14世纪英国议会的发展》,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③M. B. Vieira and D. Runciman,Representation, Polity Press,2008,P16.
    ④关于上下两院的分离是这样的:“直到1341年,议会才最终确立起上、下两院的组织形式。这一年,下级教士代表退出了议会,于是,议会中只剩下教、俗贵族和平民代表。教、俗贵族都属于大封建主阶层都是原来‘大会议’的成员,都瞧不起卑微粗俗的平民。因而单独聚会一室,组成了‘贵族院’亦名上院。农村骑士虽然也属于贵族阶层,但从亨利二世改革以后,他们的大多数都通过缴纳‘免役税’摆脱了亲随国王从军打仗的军事义务,成为致力子各种生财之道的乡绅,因而逐惭与尚武好斗、以勋爵禄位为钻营目标的大贵族分道扬镳,而与市民阶级越来越‘志趣相投’,并且,骑士和市民在议会中都属于‘新成员’,都是通过综合宣召令召集、由选举产生的‘代表’。因此,骑士和市民代表联合一起,组成了‘平民院’,亦名下院”。程汉大:《14世纪英国议会的发展》,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①“等级会议,在其组织方面,是和近代的议会,颇不相同。——等级会议是没有代表国民全体的性质,只是由于国民当中的某种特别阶级或阶级的代表而成立。不仅如此,就是关于所谓代表,近世的议会,是所谓‘自由代表’,固然是由于议员本身的自由意思而评议而决定的。但是,当然认为代表国民的意思。至于等级会议的代表,则为所谓‘命令的委任’,一切行动都要秉承选举人的意旨,而其行动的结果,是要报告于选举的母体的。中世纪的等级会议,……和近世的议会完全不同性质”。[日]美浓部达吉:《议会制度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7—8页。
    ②刘新成:《“乡绅入侵”:英国都铎王朝议会选举中的异常现象》,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柯克的话出自Edward Coke, The Fourth Part of the I nsti tutes of the L aws of England: Concerning the J uris dictionofCourts, London,1644, p.14. David Dean, L aw2Making and S ociet y in L ate El i z abethan England, p.17;托马斯·斯密斯的话出自Mary Dewar, ed., DeRepubl ica A nglorum by S i r Thomas S mi th, p.79.(这两个出处皆是刘新成文章的脚注,此处特别标注出来,便于有意者查找)。
    ③Hanna Pitkin,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P245。
    ①Hanna Pitkin,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P246.
    ①有关Henry parker对议会的代表作用的理解,详细的可以参考M. B. Vieira and D. Runciman,Representation, Polity Press,2008,P20-22;Quentin Skinner, Hobbes on Representation,European Journal ofPhilosophy13:2, P163-164.
    ②Hanna Pitkin,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P249.
    ③Quentin Skinner,Hobbes on Represent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13:2, P162.
    ④“中世纪的人还不熟悉作为个人集合体的政治共同体概念,在他们的观念中,政治共同体是若干次级共同体(等级、城市和其他法人团体等)的有机组合,而代表也是这些次级共同体的代表。……由于个人不是共同体的基础,所以,代表的基础是社团,如等级、领地、教会、教区、城市、修道院(或修会)、行会等,而不是个人”。丛日云、郑红:《论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起源》,世界历史,2005年第2期。
    ⑤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53页。
    ①海因茨·尤劳:《代议制度观念之变迁》,应奇编:《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33页。
    ②哈贝马斯指出:“只要王公和他的领地中的贵族‘就是’国家,而不仅仅是这个国家的表现(代表),他们就可以再一个特定的意义上表现(代表)这个国家。他们不是为了人民,而是‘面对’人民而表现他们的领主地位”。[德]哈贝马斯:《公域的结构性变化》,邓正来、杰弗里·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增订版)》,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1页。
    ①列宁:《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38卷》,第277页,此处转引自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49-50页。
    ①Hanna Pitkin,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7,P14.
    ①Quentin Skinner,Hobbes on Represent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13:2,P155-184.
    ②[爱尔兰]菲利普·佩蒂特:《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1页。
    ③转自陈瑞崇:《论利维坦的命令:“我们要造人”》,政治科学论丛2009年第30期,p65。
    ④此种“对臣民义务的普遍无知”表现如下:“恐怕万人之中也难觅一个,能够懂得别人有命令自己之权,能够了解有必要存在国王或国家,哪怕这样会付出违逆自己意志、上交自己资财的代价;相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所拥占的一切他人都休想觊觎,即便是出于公共安全之需,若无他的同意也断无可能从他那里拿走分毫。他们认为,国王不过是个最高的荣衔,就像士绅、骑士、男爵、公爵、伯爵一般,只要有钱财的帮助,便可一步步攀爬到那个位置上去;他们不念衡平之规则,只信先例(precedents)或习惯(custom);如果他碰巧是个最为反感国王特别津贴及其他公共支出的家伙,就会被认作智慧超群,被选入议会再合适不过。”此处转引自孔新峰:《<比希莫特>与霍布斯的政治教育》,哲学研究,2011年第8期。
    ①王利:《国家与正义:利维坦释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页。
    ②王利:《国家与正义:利维坦释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33页。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3页。
    ②霍布斯的原话如下:Of persons artificial, some have their words and actions owned by those whom theyrepresent. And then the person is the actor, and he that owneth his words and actions is the author, in which casethe actor acteth by authority. For that which in speaking of goods and possessionsis called an owner, and in Latindominus in Greek cúrioj; speaking of actions, is called author.《Leviathan or the Matter, Forme,&Power of aCommon-wealth Ecclesiasticall and Civill》。 Prepared for the McMaster University Archive of the History ofEconomic Thought, by Rod Hay.此处引子霍布斯1651年原版,译文与黎思复合黎廷弼先生的中译文略有不同。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3页。
    ②[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4页。
    ③[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4-125页。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74页。
    ②Quentin Skinner,Hobbes on Representation,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13:2,P158.
    ③[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2-123页。译文参照原文,与黎思复合黎廷弼先生的中译文略有不同。
    ①[爱尔兰]菲利普·佩蒂特:《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76页。
    ②David Runciman,What Kind of Personis Hobbes’s State?A Reply to Skinner,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Philosoph(2000(8), P269.
    ③[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3页。
    ④吴增定:《利维坦的道德困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21页。
    ①斯金纳把某人在戏剧中扮演一个并不存在的角色的人,称为虚构地代表,而将代表无行为能力的人或去的行为,称之为“纯粹的人造人格(the purely artificial person),而主权者正是purely artificial person,虽然斯金纳也承认霍布斯本人并未使用过该词汇。David Runciman则认为应该根据霍布斯自己的界定,将之称为虚构的代表或虚构的人格,而将扮演某个并不真实存在的角色的人称为“纯粹的虚构的代表”(purelyfictitious persons),主权者是国家的虚构的代表。David Runciman之所以专文回应斯金纳将国家称之为“纯粹的人造人格”的理由是,将国家称为人造人格,不足以将国家的人格与其它人造人格(如有行动能力的会议(assembly))作出区分;同时,将国家称为“纯粹的”人造人格,某种程度上似乎意味着国家是一个不真实的(unreal)发明。事实上,国家作为一个人造物,作为一个发明,是真实地存在的。David Runciman,WhatKind of Personis Hobbes’s State?A Reply to Skinner,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2000(8), P276.
    ②David Runciman,What Kind of Personis Hobbes’s State?A Reply to Skinner,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Philosoph(2000(8), P269.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25页。
    ①[爱尔兰]菲利普·佩蒂特:《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6页。
    ②[爱尔兰]菲利普·佩蒂特:《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6页。
    ③[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2页。
    ①[法]福柯:《必须保卫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0页。
    ②[法]福柯:《必须保卫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1页。“实际上,霍布斯认为,如果人与人之间事实上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差距明显地表现出来,而且很清楚不能逆转的话,那么很明显战争就会马上停止”。80
    ③[爱尔兰]菲利普·佩蒂特:《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5-96页。
    ①Quentin Skinner, Hobbes on Represent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13:2,P158.
    ②[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0-141页。
    ③Quentin Skinner, Hobbes on Represent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13:2,P170.
    ①[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②[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③[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1-132页。
    ④吴增定:《利维坦的道德困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124页。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00页。
    ②[法]阿尔都塞:《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82页。
    ③[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4页。
    ④王军伟:《霍布斯的政治思想》,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223页。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5页。
    ②[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1页。
    ③[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2页。
    ④[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6页。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页。
    ②[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版,第68页。
    ③[爱尔兰]菲利普·佩蒂特:《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8页。
    ④[爱尔兰]菲利普·佩蒂特:《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9页。
    ①David Runciman, What Kind of Personis Hobbes’s State?A Reply to Skinner,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Philosoph2000(8), P274.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271页。
    ②[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36页。
    ③[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98页。
    ④[德]韦伯:《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96页。
    ①[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
    ②[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上午印书馆1986年版,第534页。
    ③[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193页。
    ④应星:《霍布斯与现代政治的概念》,出自《现代政治与道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203页。
    ①[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1页。
    ②[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2页。
    ③[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2-143页。
    ①Quentin Skinner, Hobbes on Represent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hilosophy13:2,P172-173.
    ②[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3页。
    ③[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41页。
    ④[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①陈伟:《政治代表论——兼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②[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当代欧洲政治思想(1945-198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3页。
    ③[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当代欧洲政治思想(1945-198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38-42页
    ①Simmons,Justification and Legitimacy, Ethics,1999(7), P742.
    ②周濂:《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3页。
    ③周濂:《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43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70页。
    ①[美]潘恩:《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46页。
    ②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81页。
    ①张贤明:《论政治责任》,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页。
    ②邹平学:《中国代表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③Richard F·Fenno, Strengthening a Congressional Strength, in Congress Reconsidered, ed. Lawrence C.Doddand Bruce I. Oppenheimer,New York:Praeger,1977,P261-268.
    ④海因茨·尤劳:《代议制度观念之变迁》,出自应奇:《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50-51页。
    ⑤Philip Pettit, Varieties of Public Representation, in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ed. Ian Shapiro, Susan C. Stokesand Elisabeth Jean Woo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9, P62.
    ①邹平学:《中国代表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第142页。
    ②王世杰、钱端生:《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页。
    ①[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0页。.
    ②[英]柏克:《自由与传统——柏克政治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66页。
    ③[英]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179页。
    ④H.F. Pitkin,The paradox of representation, in J.R. Pennock and J.W. Chapman(ed.). Reresentation, NewYork:Atherton Press,1968,p41.
    ①谢军:《责任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第72页。
    ①[法]卢梭著:《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21页。
    ②Hanna. Pitkin,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P155.
    ③Hanna. Pitkin,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2,P41.
    ①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0页。
    ②转引自谈火声:《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299页。
    ①科恩著:《论民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00页。
    ①[美]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77页。
    ②Warren E. Miller, Donald E. Stokes, Constituency Influence in Congres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Review, Vol.57, No.1(Mar.,1963),P45.经验研究对代表与选民关系的分析和验证,其出发点主要是政策的一致性程度,即国会议员在法案立场上与其选民在法案立场上的相关性或一致性程度。学者们通过经验研究,可以质疑委托与独立的简单二分,指出随着具体环境的不同(代表者自身的素质和动机、被代表者的情况、代表者处理的不同议题)代表与选民的互动关系和代表的行为方式会有不同的变化。但是,经验研究依然局限于委托与独立二分的思维模式下,只是经验研究指出现实生活中委托与独立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在两者之间的连续谱。这种思路指导下的经验研究,可能看不到现实中存在着的其他代表模式及其负责形式。
    ①Bernard, Manin, Adam Przeworski and Susan C. Stokes.. Elections and Representation,in Adam Przeworski,Susan C. Stokes and Bernard Manin (eds.) Democracy, Accountability and Represent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9,P29-54.
    ②姜峰:《立宪选择中的自由与权威:联邦党人的政治与宪法思想》,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第142—143页,详细参见[美]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上)》,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8—11页。
    ①Bernard, Manin, Adam Przeworski and Susan C. Stokes.. Elections and Representation,in Adam Przeworski,Susan C. Stokes and Bernard Manin (eds.) Democracy, Accountability and Represent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99,P29-54.
    ②Jane Mansbridge, Rethinking Representati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97, No.4(Nov.,2003), P515-528本小节内容主要是对简·曼斯布里奇这篇引用率极高的文章的介绍,因此,文中在引用作者的原话是不在作出详细注释,只标注出页码。
    ①Andrew Rehfeld.Representation Rethought: On Trustees, Delegates, and Gyroscopes in the Study of PoliticalRepresentation and Democra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103, No.2,2009(5),P214-230本小节内容主要是对安德鲁·雷菲尔德一文的介绍,因此,文中在引用作者的原话时不再作出详细注释。
    ①[美]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20页。本小节对于协商民主的介绍主要来自笔者硕士学位论文《审议民主及其代表问题——一种批判性的视角》
    ①艾里斯·杨:《沟通及其他:超越审议民主》,出自谈火声主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11页。
    ②乔舒亚·科恩:《审议与民主的合法性》,出自谈火声主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78页,译文略有改动。
    ③[英]托马斯:《政治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5页。
    ①詹姆斯·博曼:《实现一种作为探究模式的审议民主:实用主义,社会事实和规范理论》,出自谈火声主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91页。
    ②[美]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著:《民主与分歧》,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③[美]乔治.M.瓦拉徳姿:《协商民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第三期
    ④本哈比:《走向审议式的民主合法性模式》,出自谈火声主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94页。
    ①[美]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著:《民主与分歧》,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②[美]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著:《民主与分歧》,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①[美]约·埃尔斯特:《协商民主:挑战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年版,第246页。
    ②科恩著:《论民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98-99页。
    ①科恩著:《论民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1页。
    ②David Runciman. The Paradox of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Volume15,Number1,2007,P95.
    ③[美]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9-20页。
    ④[美]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著:《民主与分歧》,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46页。
    ⑤[美]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著:《民主与分歧》,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58页。
    ①[美]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著:《民主与分歧》,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55页。
    ②[美]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著:《民主与分歧》,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158页。
    ③[加]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521页。
    ④[英]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1页。
    ⑤[英]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231页。
    ①[美]毕塞特:《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出自陈家刚:《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7页。
    ②[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上午印书馆2004年版,第71篇。
    ③[美]毕塞特:《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出自陈家刚:《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5页。
    ④[美]毕塞特:《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出自陈家刚:《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50页。
    ①[南非]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9页。
    ②谈火声:《民主审议与政治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175页。
    ①郭道辉:《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
    ②[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95-96页。
    ③王华:《治理中的伙伴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①[印]阿玛蒂亚·森:《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09年版,第5页。
    ②J·R·彭诺克:《代表:理论及实际上的探讨》,出自应奇:《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102页。
    ①J·R·彭诺克:《代表:理论及实际上的探讨》,出自应奇:《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第101页。
    ②[美]莱斯利·里普森:《政治学重大问题》,华夏出版社,第34页。
    ③康晓光:《转型时期的中国社团》,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9年冬季号总第28期。
    ①[加]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6页。
    ②[美]南茜·弗雷泽:《有关正义实质的论辩:再分配、承认还是代表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9年第4期
    ③赵秀芳:《从公民话语权看弱势群体利益的维护》,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第3期。
    ①吴志敏:《断裂与重构: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利益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10页。
    ①吴志敏:《断裂与重构: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利益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1期。
    ②转自戴烽:《公共参与——场域视野下的观察》,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8页。
    ③[美]南茜·弗雷泽:《有关正义实质的论辩:再分配、承认还是代表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双月刊),2009年第4期。
    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②[美]加布里埃尔·阿尔蒙德,小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页。
    ③[法]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第16、23页。
    ①张钟汝、范明林:《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合作机制建设——对两个非政府组织的个案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62页。
    ②王建芹:《非政府组织的理论阐释——兼论我国现行非政府组织法律的冲突与选择》,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①[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38页。
    ②[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页。达尔也持类似的界定:“从最广泛的含义上说,任何一群为了争取或维护某种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而一起行动的人,就是一个利益集团”。[美]罗伯特·达尔:《美国的民主》,波士顿赫夫顿.密夫林公司1981年版,第235页。国内学者施雪华也以这种宽泛的角度界定:“所谓利益团体,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一些有某种共同利益要求的社会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组织起来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组织。施雪华:《政治科学原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36页。
    ③[美]戴维·B.杜鲁门:《政治过程》,陈尧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86、41页。
    ①[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85页。
    ②[美]杰弗里·M·贝瑞和克莱德·威尔科克斯:《利益集团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6页。
    ①Jeffery M. Berry, Lobbying for the People,1977,p7转引自谭融《美国利益集团政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00页。
    ①王建芹:《非政府组织的理论阐释——兼论我国现行非政府组织法律的冲突与选择》,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第42页。
    ②[美]莱斯特·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③Schweitz, NGO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he Question of Legitimacy in the Growing Role of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1995, Vol189,P413-415.
    ④有关国内外学者对NGO的分类方法可以参见扶松茂:《开放与和谐——美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7-29页。
    ①[美]莱斯特·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498-499页。
    ②王名:《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功能及其分类》,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
    ③叶常林、许克祥、虞维华等:《非政府组织前沿问题研究》,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86页。
    ①Lester M. Salamon. The Future of Voluntary Organizations.London: Croom Helm,1978,P23.
    ②李景鹏:《关于非政府组织若干问题的探讨》,新视野,2003年第1期。
    ③[美]丽莎·乔丹[荷兰]彼得·范·图埃尔主编:《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0页。
    ①王名主编:《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②傅金鹏:《西方非营利组织问责理论评介》,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①[美]丽莎·乔丹[荷兰]彼得·范·图埃尔主编:《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①[美]丽莎·乔丹[荷兰]彼得·范·图埃尔主编:《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50
    ②在回应对非会员制的NGO以及未来导向性NGO的代表性的质疑时,Enrique Peruzzotti认为这种组织发挥的功能不应该从代表的角度来理解,相反,“这类政治的重要性正是在于它的非代表性特征,即拒绝遵守现行的政治文化的主导标准,努力触发最终会重塑社会认同和行为的政治学习过程”。“市民社会不应被迫处于一种与公民的代表关系中”,并进一步指出,通常所质问市民组织的“你代表谁”的问题,不足以衡量市民组织的主张,而是应该提问“你代表什么”,这才是其获得合法性的根本所在。(p51)[美]丽莎·乔丹[荷兰]彼得·范·埃尔主编:《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我们认为,对NGO的提问应该是两种情况同时并存的:“你代表谁”和“你代表什么”,这是针对不同的被代表者而言的,被代表者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几乎所有事物都是可以被代表的”。当NGO代表弱势群体时,前一个问题显然是有效的;当NGO代表某种志业(如环境、动物权利、后代子孙的权利等)时,提问“你代表什么”则是有效的。另外,认为市民社会不应处于一种与公民社会的代表关系中,EnriquePeruzzotti犯了他所批判的对象的同样的错误,它所批判的对象是错误地将NGO的代表性混同于正式政治机构的代表性,而Enrique Peruzzotti则否定了NGO与公民之间的代表关系。准确地讲,NGO和公民确实是一种代表关系,只是不同于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代表形式,它既是公民参与的形式,也是社会领域中代表的新形式。
    ①Suzanne Dovi, The Good Representative, New York: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2007,P52-57.
    ②隶属于某种正式组织而取得自身代表地位的合法性,这在我国社会团体中,尤其体现在它们对行政权力的依赖和挂靠,在我国真正独立于行政权力的非政府组织只能是以非法状态生存,目前处于社会的边缘地带。由于传统和现实的影响,我国行政权力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社会团体获得行政机关的认可,才有正式的身份,某种程度上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只有挂靠于某些事业单位或获得政府部门的认可,其声称代表某些群体而进行政策倡议,才更有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政府的接纳。
    ①Suzanne Dovi, The Good Representative, New York: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2007,P62-65.
    ②Michael Saward, Authorisation and Authenticity: Representation and the Unelected,The Journal of PoliticalPhilosophy,2008,P9-15.
    ①M. Edwards, and D. Hulme, Beyond the Magic Bullet: NGO Performance and Accountability in the Post-ColdWar World, Kumarian Press,1996,P42.
    ①李军:《非营利组织问责理论初探》,学会,2009年第11期。
    ②[美]丽莎·乔丹[荷兰]彼得·范·图埃尔:《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①转自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6页。
    ②Paul Jepson, Governance and Account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NGOs, Environmental Science&Policy,Vol.8,2005,P515-524.
    ①陈晓春、张娟:《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共责任探析》,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12期。
    ②潘左华:《第三部门失灵及其矫治》,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③[美]丽莎·乔丹[荷兰]彼得·范·图埃尔主编:《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④傅金鹏:《西方非营利组织问责理论评介》,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①[美]丽莎·乔丹[荷兰]彼得·范·图埃尔主编:《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②[美]丽莎·乔丹[荷兰]彼得·范·图埃尔主编:《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1页。
    ①W. Bello,What is Wrong with Oxfam Trade Campaign? www.context.nz:8080/stories
    ②[美]丽莎·乔丹[荷兰]彼得·范·图埃尔主编:《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4页。
    ③W. Bello,What is Wrong with Oxfam Trade Campaign? www.context.nz:8080/stories
    ①[美]丽莎·乔丹[荷兰]彼得·范·图埃尔主编:《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②P.J. Spiro,Accounting for NGO s, Chicag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 aw,2002,Vol3,P161.
    ①[美]丽莎·乔丹[荷兰]彼得·范·图埃尔主编:《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3页。
    ②Dennis·Young,Governing,Leading, and Managing Nonprofit Organizations: New Insights from Research andPractice,转引自朱小平、宗文龙:《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的综述与展望》,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
    ③田凯:《西方非营利组织治理研究的主要理论述评》,经济与社会比较体制,2012年第6期。
    ①L M. Salamon.Of market failure, voluntary failure,Third-Party Government Journal of Voluntary ActionResearch,1987,16(1):39.
    ②[美]丽莎·乔丹[荷兰]彼得·范·图埃尔主编:《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8页。
    1.A.H.Birch:《代表: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朱坚章译,幼狮文化事业公司出版1978年版。
    2.应奇编:《代表理论与代议民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3.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代表机关的论述》,1992年版。
    4孙哲:《全国人大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5.蔡定剑:《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6.邱家军:《代表谁?——选民与代表》,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7.潘冠瑾:《澳门社团体制变迁——自治、代表与参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8.周叶中:《代议制度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何俊志:《从苏维埃到人民代表大会制: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代议制的构想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0.何俊志:《制度等待利益:中国县级人大制度模式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11.徐振光:《中国共产党人大制度理论发展史稿》,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2.刘政、程湘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3年版。
    13.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话》,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1992年版。
    1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所:《与人大代表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田穗生:《中外代议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6.周光辉:《论公共权力的合法性》,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7.毛寿龙:《政治社会学:民主制度的政治社会基础》,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8.胡胜仪:《中外选举制度比较》,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9.张贤明:《论政治责任:民主理论的一个视角》,吉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0.丛日云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第二卷)》,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21.丛日云:《在上帝与恺撒之间--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22.王玉亮:《英国中世纪晚期乡村共同体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23.彭宗超:《公民授权与代议民主:人民代表直接选举制度比较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4.邹平学:《中国代表制度改革的实证研究》,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25.林尚立:《选举政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版。
    26.曹沛霖:《议会政治》,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3年版。
    27.史卫民:《规范选举(2001-2002年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28.史卫民:《间接选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29.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0.蒋劲松:《议会之母》,中国民主法治出版社1998年版。
    31.蒋劲松:《责任政府新论》,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32.刘新成:《英国都铎王朝议会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3.谢军:《责任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年版。
    34.王军伟:《霍布斯政治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35.孔新峰:《从自然之人到公民:霍布斯政治思想新诠》,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版。
    36.艾克文:《霍布斯政治哲学中的自由主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37.王利:《国家与政治:利维坦释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38.刘科:《霍布斯道德哲学中的权利》,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39.吴增定:《利维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现代政治哲学的问题与脉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版。
    40.黄其松:《和平与得救——<利维坦>的两面》,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41.蔡英文:《主权国家与市民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渠敬东主编:《现代自然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3.王沪宁:《国家主权》,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4.许崇德:《国家元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5.蔡定剑主编:《中国选举状况的报告》,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46.王绍光:《左脑的思考》,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7.王绍光:《民主四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48.王绍光:《安邦之道》,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49.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际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0.康晓光冯利主编:《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51.康晓光等:《依附式发展的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52.叶常林许克祥虞维华:《非政府组织前沿问题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3.朗友兴主编:《非政府部门的发展与地方治:2006年非政府部门与中国地方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4.王建芹:《非政府组织的理论阐释:兼论我国现行非政府组织法律的冲突与选择》,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
    55.刘培峰:《结社自由及限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56.吴玉章:《民间组织的法理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57.扶松茂:《开放与和谐:美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与政府关系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58.何增科主编:《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59.朱健刚:《行动的力量:民间志愿组织实践逻辑研究》,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60.王名:《中国民间组织30年:走向公民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
    61.贾西津:《第三次改革:中国非营利部门战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2.邓正来J·亚历山大主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3.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64.康晓光主编:《中国第三部门研究年鉴——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社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65.陈嘉映:《说理》,华夏出版社2011年版。
    66.秦德君:《政治设计与政治发展》,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67.姜国华:《宪法哲学导论》,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68.王世杰钱端生:《比较宪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9.陈家刚主编:《协商民主》,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70.谈火声主编:《审议民主》,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71.谈火生:《审议民主与政治合法性》,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
    72.李范文:《协商民主的发展: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地方民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73.刘军宁等:《公共论丛: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三联书店1995年版。
    74.许国贤:《个人自由的政治理论》,法律出版社2008年版。
    75.张灏:《幽暗意识与民主传统》,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76.郭秋永:《当代三大民主理论》,新星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77.赵汀阳:《没有世界观的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8.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79.许纪霖:《公共性与公民观》,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0.林火旺:《正义与公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版。
    81.许纪霖:《共和、社群与公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82.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83.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中华书局2005年版。
    84.周濂:《现代政治的正当性基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85.张凤阳:《政治哲学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6.陈家刚:《协商民主与政治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87.郭道辉:《社会权力与公民社会》,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88.姜峰:《立宪选择中的自由与权威:联邦党人的政治与宪法思想》,法律出版社2011年版。
    89.陈端洪:《制宪权与根本法》,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
    90.萧公权:《政治多元论:当代政治理论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91.[法]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92.[英]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93.[意]萨尔沃·马斯泰罗内:《当代欧洲政治思想(1945-198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94.[德]施米特:《霍布斯国家学说中的利维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95.[美]约翰·麦考米克:《施米特对自由主义的批判》,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96.[德]施米特:《政治的浪漫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7.[德]施米特:《政治的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98.刘小枫选编:《施米特与政治法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99.[英]昆廷·斯金纳《霍布斯与共和主义自由》,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版。
    100.[爱尔兰]菲利普·佩蒂特:《语词的创造:霍布斯论语言、心智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101.[美]施特劳斯:《霍布斯的政治哲学》,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02.[英]奥克肖特:《利维坦》导读,载于《现代自然与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3.[法]福柯:《必须保卫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04.[法]阿尔都塞:《阿尔都塞读本》,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05.[德]韦伯:《韦伯作品集:学术与政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106.[美]施特劳斯:《自然权利与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
    107.[美]佩特曼:《参与和民主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8.[美]萨拜因:《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109.[美]哈罗德·J·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西方法律传统的形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110.[法]菲利普·内莫:《教会法与神圣帝国的兴衰——中世纪政治思想史讲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1.[英]J.H.伯恩斯:剑桥中世纪政治思想史(350年至1450年)(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112.[英]沃尔特·乌尔曼:《中世纪政治思想史》,凤凰传媒出版集团译林出版社2011年版。
    113.[法]基佐:《欧洲代议制政府的历史起源》,张青津、袁淑娟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4.[美]沃格林:《政治观念史稿·卷三中世纪晚期》,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15.帕多瓦的马西利乌斯:《和平的保卫者(小卷)》,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6.[法]约瑟夫·德·迈斯特:《信仰与传统——迈斯特文集》,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
    117.[法]皮埃尔·罗桑瓦龙:《公民的加冕礼》,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18.[意]布鲁诺·莱奥尼等:《自由与法律》,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19.[法]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0.[法]马里旦:《人和国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121.[英]柏克:《自由与传统——柏克政治论文选》,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22.[英]约翰·密尔:《论自由》,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3.[英]约翰·密尔:《代议制政府》,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124.[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25.[英]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126.[美]潘恩:《潘恩选集》,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127.[美]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上)》,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28.[美]路易斯·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129.[英]约翰·邓恩编:《民主的历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30.[澳]J.S.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31.[南非]登特里维斯:《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32.[澳]德雷泽克:《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133.[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主编:《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
    134.[美]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民主与分歧》,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135.[美]埃米·古特曼丹尼斯·汤普森:商议民主,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
    136.[英]墨菲:《政治的回归》,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37.[美]波斯纳:《法律、实用主义与民主》,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8.[美]森斯坦:《偏颇的宪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39.[美]本杰明·巴伯:《强势民主》,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0.[美]斯蒂芬·L·埃尔金:《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141.[美]达尔:《民主及其批评者》,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2.[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版。
    143.[美]夏比洛:《民主理论现状》,城邦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44.[法]让-马克·夸克:《合法性与政治》,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2年版。
    145.[美]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46.[意]萨托利:《民主新论》,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147.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48.[加]金里卡:《当代政治哲学》,三联书店2005年版。
    149.[法]勒庞:《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年版。
    150.戴维·米勒等:《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51.[美]森斯坦:《设计民主:论宪法的作用》,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52.[美]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53.[以]塔尔蒙:《极权主义的起源》,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4.[美]赫茨克:《在华盛顿代表上帝》,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55.[日]内田满:《现代美国压力政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156.[美]E.谢茨施耐德:《半主权的人民:一个现实主义者眼中的美国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157.[加]威尔·金利卡:《多元文化的公民身份——一种自由主义的少数群体权利理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58.[加]坎宁安:《民主理论导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版。
    159.[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60.[美]丽莎·乔丹[荷兰]彼得·范·图埃尔主编:《非政府组织问责:政治、原则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61.[美]朱莉·费希尔:《NGO与第三世界的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62.周光辉、彭斌:《理解代表———关于代表的正当性与代表方式合理性的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63.景跃进:《代表理论与中国政治———一个比较视野下的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3期;
    164.陈伟:《政治代表论——兼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65.冉昊:《“代表”的概念理解》,浙江学刊,2009年第5期。
    166.张福建:《代表与议会政治—一个政治思想史的探索与反省》,行政暨政策学报,,2007年第45期。
    167.张福建:《代表的理论与实际》,政治与社会哲学评论,2006年6月第一期。
    168.张福建:《北美立宪前后“代表理念”的争议:一个革命式的转折》,政治科学论丛1999年第10期.
    169.让-帕斯卡尔·达洛兹:《政治代表如何赢得合法性:一种符号学研究方法》
    170.王华:《治理中的伙伴关系: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间的合作》,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171.陈瑞崇:《论利维坦的命令:“我们要造人”》,政治科学论丛2009年第30期。
    172.李祖训、程汉大:《试论十三世纪英国议会产生的历史条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173.程汉大:《14世纪英国议会的发展》,贵州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74.刘新成:《“乡绅入侵”:英国都铎王朝议会选举中的异常现象》,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175.丛日云、郑红:《论代议制民主思想的起源》,世界历史,2005年第2期。
    176.郭秋永.多元民主理论:《公民审议的一个理论基础》,台湾民主季刊2007年14卷第3期.
    177.孔新峰:《<比希莫特>与霍布斯的政治教育》,哲学研究,2011年第8期。
    178.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一个研究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理论框架》,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第5期。
    179.徐湘林:《政治特性、效率误区与发展空间—非政府组织的现实主义理性审视》,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8月。
    180.张远凤:《德鲁克论非营利组织管理》,外国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9期。
    181.潘左华:《第三部门失灵及其矫治》,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82.陈晓春张娟:《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公共责任探析》2007年第12期。
    183.王名:《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功能及其分类》,学术月刊2006年9期。
    184.李军:《非营利组织公共问责的现实考察———基于资源依赖的视角》,学会2010年第6期。
    185.李军:《非营利组织问责初探》,学会2009年第11期。
    186.王清玲:《论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责任:缺失与施救对策》,学会2007年第8期。
    187.崔开云:《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履行途径选择与缺失根源分析》,江淮论坛2008年第2期。
    188.徐勇:《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伦理初探》,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6期。
    189.于常有:《非营利组织问责:概念、体系及其限度》,中国行政管201年第4期。
    190.陈志广:《非营利组织问责:公共选择的分析》,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191.陈志广:《非营利组织问责类型:一个成本导向的解释》,中国行政管理2012年第7期。
    192.傅金鹏:《非营利组织问责的深层困境与对策探讨》,探索与争鸣2012年第6期。
    193.傅金鹏:《西方非营利组织问责理论评介》,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194.郜绍辉:《公共精神:非政府组织问责的价值维度》,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95.陈秋苹:《公共治理视角下的非营利组织公共责任机制》,学术月刊2006年第9期。
    196.邓国胜:《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问责机制》,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3期。
    197.李松林李世杰:《建立和完善我国NGO监督机制——基于“多元共治”模式的构想》,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98.蔡磊:《论非营利组织的公共责任机制》,学术探索2004年第4期。
    199.张洪武:《论非营利组织的责任及责任治理》,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200.李虹:《论非营利组织社会公信力的建设》,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201.刘俊:《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的问责机制》,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202.肖和保:《我国慈善组织的外部监督》,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03.陈晓春王辉:《我国非营利组织问责适应性探析》,行政论坛2008年第4期。
    204.李水金侯静:《中国非营利组织问责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205.李勇:《非政府组织问责研究》,中国非营利评论2010年第4期。
    206.刘宏鹏:《非营利组织理事会角色与责任研究——基于中美比较分析的视角》,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第1期。
    207.陈晓春赵晋湘:《非营利组织失灵与治理之探讨》,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3期。
    208.朱小平宗文龙:《非营利组织治理问题的综述与展望》,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
    209.周美芳:《论非营利组织治理理论与我国非营利组织治理的方向》,经济纵横2005年第8期。
    210.李炳秀陈晓春:《内部人控制与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探讨》,云梦学刊2005年第2期。
    211.田凯:《西方非营利组织治理研究的主要理论述评》,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第6期。
    212.王占玺:《八仙过海:运作型国际NGO在中国的行动逻辑-以爱滋治理领域为例》,第二届发展研究年会。
    213.Charles Beitz. Political Equalit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9.
    214.Suzanne Dovi. The Good Representative, Wiley-Blackwell Publishing2007.
    215.David Lublin.The Paradox of Representation: Racial Gerrymandering andMinority Interests in Congres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9.
    216.Bernard Manin, The Principles of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1997.
    217.J. Roland Pennock and John Chapman.Representation, New York: AthertonPress1968.
    218.Hanna Fenichel Pitkin,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University ofCalifornia1967.
    219.Andrew Rehfeld. The Concept of Constituency: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Democratic Legitimacy and Institutional Desig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220.Andrew Sabl.Ruling Passions: Political Offices and Democratic Ethic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02.
    221.Monica Vieira, David Runciman, Representation, Cambridge: PolityPress2008.
    222.Dara Z.Strolovitch. Affirmative Advocacy: Race, Class, and Gender inInterest Group Politics,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2007.
    223.Lani Guinier.The Tyranny of the Majority: Fundamental Fairness inRepresentative Democracy, New York: Free Press1994.
    224.Adam Przworksi,Susan C.Stokes,and Bernard Manin.Democracy,Accountability, and Represent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225.Anne Phillips. Politics of Presence, New York: Clarendon1995.
    226.Anne Phillips. Democracy and Representation: Or, Why Should It MatterWho Our Representatives Are? in Feminism and Politics, Oxford University1998.
    227.Melissa Williams. Voice, Trust, and Memory: Marginalized Groups and theFailings of Liberal Represen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1998.
    228.Iris Marion Young, Justice and the Politics of Difference, PrincetonUniversity1990.
    229.Iris Marion Youn.Inclusion and Democra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230.Philip Pettit.Varieties of Public Representation,in Ian Shapiro, Susan C.Stokes andElisabeth Jean Wood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2009.
    231.Quentin Skinner. Hobbes on Persons,Authors and Representation,in TheCambridge Companion to HOBBES’S LEVIATHAN,Edited by Patricia Springborg,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232.Richard F·Fenno.Strengthening a Congressional Strength,in CongressReconsidered, New York:Praeger1977.
    232.Lester M.Salamon.The Future of Voluntary Organizations,CroomHelm,1978.
    233.M.Edwards and D.Hulme. Beyond the Magic Bullet: NGO Performance andAccountability in the Post-Cold War World, West Hartford, Kumarian Press.1996.
    234.Linda Alcoff. The Problem of Speaking for Others,Cultural Critique,1991Winter。
    235.John Dryzek, Niemeyer Simon. Discursive Representation,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Review,2008(4).
    236.Russell Hardin. Representing Ignorance, Social Philosophy and Policy,2004(21).
    237.Jane Mansbridge, Rethinking Represent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Review,97(4),2003.
    238.David Plotke. Representation is Democracy,Constellations,1997(4).
    239.Andrew Rehfeld. 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TheJournal of Politics,2006(68).
    240.David Runciman.The Paradox of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Journal ofPolitical Philosophy,2007(15).
    241.Nadia Urbinati.Representation as Advocacy: A Study of DemocraticDeliberation, Political Theory,2000(28).
    242.Nadia Urbinati and Warren Mark.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inContemporary Democratic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2008(11).
    243.Mark Warren and Castiglione Dario.The Transformation of DemocraticRepresentation,Democracy and Society,2004,2(I).
    244.Mark Brown.Survey Article: Citizen Panels and the Concept ofRepresent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2006(14).
    245.Michael Saward.Authorisation and Authenticity: Representation and theUnelected,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2009(17).
    246.Jane Mansbridge.A Selection Model of Represent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Philosophy,2009:17(4).
    247.Jane Mansbridge.Should Blacks Represent Blacks and Women RepresentWomen? A Contingent ‘Yes’,The Journal of Politics,1999(61).
    248.Jane Mansbridge.Rethinking Representation,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Review,2003(97).
    249.Nadia Urbinati.Representation as Advocacy: A Study of DemocraticDeliberation,Political Theory,2000(28).
    250.Nadia Urbinati and Warren Mark.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inContemporary Democratic Theory,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2008(11).
    251.Brown Mark.Citizen Panels and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Journal ofPolitical Philosophy: Volume14, Number2,2006.
    252.Stephan Mark.Citizens as Representatives: Bridging the Democratic TheoryDivides,Politics and Policy2004(32).
    253.David Runciman.What Kind of Personis Hobbes’s State?A Reply toSkinner,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2000(8).
    254.David Runciman.Hobbes’s Theory of Representation: Anti-Democratic orProto-Democratic? Paper for Yale conference on Representation and Popular Rule,October2006.
    255.Quentin Skinner. Hobbes and the purely artificial person of the state,,inVisions of Polit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VolumeIII2002.
    256.Quentin Skinner. Hobbes on Represent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Philosophy13:2ISSN0966-8373.
    257.Hanna Pitkin.Hobbes's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I, The 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8, No.2(Jun.,1964).
    258.Hanna Pitkin.Hobbes's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II, The American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8, No.4(Dec.,1964).
    259.Johannes Pollak, Jozef Bátora, Monika Mokre, Emmanuel Sigalas PeterSlominski.On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Myths and Challenges RECON OnlineWorking Paper2009/03, May2009,http://www.reconproject.eu/projectweb/portalproject/RECONWorkingPapers.html
    260.S.Dovi,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political-representation/
    261.Duncan Kelly.Carl Schmitt's Political Theory of Representation,Journal ofthe History of Ideas,Volume65, Number1, January2004.
    262.Warren E. Miller, Donald E. Stokes, Constituency Influence in Congress,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7, No.1,1963.
    263.Simmons.Justification and Legitimacy,Ethics,July1999,
    264.Mili Schweitz.NGO Participation in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heQuestion of Legitimacy in the Growing Role of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1995, Vol189.
    265.Paul Jepson,Governance and Account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NGOs,Environmental Science&Policy,Vol.8,2005.
    266.P.J.Spiro.Accounting for NGOs, Chicago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2002,Vol3.
    267.Georgina Peter Ole Saibul, NGO Legitimacy in Supporting InformalSettlements Communities: Representation, Particip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ExploredThrough a South African Case Study,A thesis submitted to the Faculty of Engineeringand the Built Environment, University of the Witwatersrand, Johannesburg, in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268.S.Arnstein, 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Institute of Planner,1969Vol. Xxxv, no4.
    269.I.Atack,,Four Criteria of Development NGO Legitimacy, WorldDevelopment1999Vol.27, no5.
    270.V.Collingwood, NGOs, Power and Legitimacy in International Society.Review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2006Vol.32, no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