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教育学家、文艺理论家,他在法国思想界的地位,堪于萨特、福柯、德里达等重要思想家媲美。布尔迪厄思维敏捷、知识渊博,在社会学、哲学、美学、教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都颇有建树。西方世界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对其思想开始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尤其对其社会学、教育学以及文化思想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并有大量的成果问世。国内学术界对布尔迪厄思想关注较晚,但对其接受路径与西方大致相同,也主要集中在社会学、教育学与文化思想方面,其文艺思想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重视。目前,除了翻译过来的布尔迪厄的相关著作之外,国内仅有的几本关于布尔迪厄的研究专著基本上都集中在对布尔迪厄社会学思想和文化思想的探讨上,几乎没有涉及到布尔迪厄的文艺思想。期刊论文中倒是零星可见对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的介绍,其中也不乏有真知灼见之作。但整体来讲,目前国内对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的研究,要么浅尝辄止、不够深入;要么过于零散、不够系统,亟待进行一次深入、全面的挖掘与整合。
     布尔迪厄的文艺思想实质上是其社会学思想、文化思想在文学艺术领域的拓展与运用。他将其场域理论运用到文学艺术领域,提出了作为其文艺思想核心的“艺术场”概念;他将其试图超越一系列虚假二元对立的理论批判形式运用到文学艺术领域,表达了要超越文艺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之间虚假对立的理论诉求;他将其关系性、生成性、反思性思维方式运用到文学艺术领域,重新还原与分析了艺术场域的历史形成和结构特征,并深刻反思了烙印在文学艺术研究者身上的种种制度化特征以及“唯智主义”倾向;他将其社会阶层区隔理论运用到文学艺术领域,对康德的“审美趣味无功利性”进行了一次迄今为止最为深刻的祛魅解读;他将其文化批判思想运用到文学艺术领域,对新闻媒介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并提供了一种艺术新闻批评的可能性路径。此外,他还以艺术场域理论为核心,关注到了艺术范畴、艺术史写作、艺术博物馆等诸多艺术活动,其中的精到论述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参考价值。另外,布尔迪厄在论述其文艺思想的过程中秉承了其一贯的理论作风:坚定不移地反对“宏大叙事”、反对“一揽子”理论。因此,对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的研究我们认为应当在仔细阅读与梳理文本的基础上,客观描述出他的文艺思想,而不是预先设定一个严密的系统,让他的文艺思想来迁就我们的框架。此外,借用布尔迪厄本人的反思性思维方式,对于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的研究,我们打算采取一种梳理与阐释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尽量客观、全面地呈现出其文艺思想的全貌;另一方面在梳理的过程当中,批评与反思其文艺思想的合理性程度,并努力在考察其跨语境转换的可能性限度的基础上,揭示其文艺思想对中国当下文学艺术研究的有益启示。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导论部分首先简要概述了布尔迪厄文艺思想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着重分析了国内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目前存在的缺憾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难点、方法、目的以及逻辑框架。
     第一章扼要考察了布尔迪厄的生平,简洁梳理了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的发展历程,有选择性地分析了其文艺思想的理论渊源,这些是了解其文艺思想全貌的基础。
     第二章主要探讨布尔迪厄的核心概念工具及其文艺研究方法。要想全面了解布尔迪厄的文艺思想,必须首先了解构成其文艺思想的骨架,即场域、资本、习性、幻象四个重要概念工具。场域是艺术场域概念提出的基础,也是所有文学艺术行动者进行文学艺术活动最基本的场所;资本是文学艺术行动者们借以确定位置以及改变位置的最基本的要素;习性是文学艺术行动者无意识策略选择的最根本的原因,也同时是艺术场域通过行动者与其他场域交互影响的深层关联;幻象则是艺术场域最起码的准入原则和最基本的信仰。它们共同构成了艺术场域的基本骨架。此外,这一章中我们还着重探讨了布尔迪厄的关系性、生成性、反思性文艺研究方法:关系性思维方式旨在突破以往文艺研究过程当中的实体性思维的局限,力图将文学艺术、文学艺术家放置在一个广阔的社会空间关系中去考察;生成性思维方式旨在打破以往文学艺术研究超时空演绎的弊端,力图恢复文学艺术研究过程当中的历史维度;反思性思维方式则旨在提请文艺研究者们时刻反省研究过程当中存在的种种认识论偏见,从而保障文学艺术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第三章主要探讨了布尔迪厄艺术场域理论。艺术场是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的核心,他通过对19世纪法国文学界、绘画界自主革命的历史性分析,总结出了艺术场的“双重位置”(统治阶层中的被统治者)与“双重结构”(有限生产场与大生产场)特征;并进一步指出了艺术作品科学分析应该具备的三个具体步骤;最为重要的是,他还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超越文艺内部与外部研究虚假对立的理论诉求。通过艺术场理论,布尔迪厄不仅具体展现与运用了其核心概念工具,而且彻底贯彻与表达了其文艺研究方法,还为分析具体的艺术活动打下了理论的基础。
     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布尔迪厄基于艺术场域对审美趣味、艺术范畴、艺术史写作等狭义艺术活动的分析。布尔迪厄在恢复传统趣味内涵的基础上,对康德的“审美趣味无功利性”进行了质疑,认为对审美趣味的认识必须还原到历史语境与社会结构中去,审美趣味的纯粹无功利之下实际隐蔽执行着社会区隔的功能;布尔迪厄在追溯“范畴”原初内涵的基础上对艺术范畴进行了重新的解释,认为艺术范畴实际上是艺术家和艺术研究者们区隔自身、追求差异的一种工具;在对艺术经典进行社会机制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艺术史写作的反思。另外,布尔迪厄还系统阐述了其“语言符号权力”与“语言交换经济”的语言观,试图揭开语言行为背后以“预期利润”为目的符号权力运作,对我们理解文学语言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第五章主要探讨了布尔迪厄基于艺术场域对电视媒介、艺术博物馆、摄影艺术等广义艺术活动的分析。布尔迪厄利用电视媒介对电视进行批判,提出了一种艺术新闻批评的可能性路径;在对博物馆进行经验性调查的基础上,提出了艺术博物馆隐蔽的社会区隔功能,指出了教育在艺术活动中扮演着不平等再生产的角色;另外,他还通过对摄影艺术的分析,进一步指出艺术活动具有社会区隔的特征。
     第六章试图对布尔迪厄文艺思想进行较为全面、合理、辩证的评价,在肯定布尔迪厄文艺思想中有价值因素的同时,也正视其不足与缺陷。在分析布尔迪厄中国跨语境转换可能性限度的基础上,努力挖掘布尔迪厄对中国当代文艺研究的有益启示,突出其生成性与关系性文艺研究方法的重要性。
     总之,布尔迪厄坚决反对宏大叙事的理论特质;追求超越艺术研究过程当中系列虚假对立的理论诉求;关系性、生成性、反思性的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对一切不公平现象无情批判的知识分子的良知对我们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启示意义。认真考察与探讨其文艺思想不仅可以为我们了解西方文艺思想发展的动态提供重要的参考,而且对国内当代文艺研究、文艺理论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Pierre Bourdieu (1930-2002), a famous contemporary French sociologist, anthropologist, educator, literary theorist. His intellectual status in France could be comparable to Sartre, Foucault, Derrida and other important thinkers. Bourdieu had the profound knowledge and the wise and farsighted thoughts,had a unique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of Sociology, philosophy, aesthetics, education, literature and art and so on. The Western world began to concern his thoughts extensively as early as the 70s in the 20th century, especially his sociology, education, and cultural thought has been more fully studied and a large number of results come out. Domestic academic paid attention on Pierre Bourdieu’s thoughts later than the west, but it adopted a same way with the west, also focused on sociology, education and cultural thinking, and has largely ignored his literary theory. There were a few Academic papers on journal focused on Bourdieu’s literary and artistic thoughts, some of them had high perspicacity. But overall speaking, the researches on his literary theory presently, which are either too shallow, not profound; or too fragmented, not systematic. We have to carry out a intensively and comprehensive mining and integration.
     In truth, Bourdieu’s works on sociology and literature center on expounding the aspect of literary art appreciation. He used his field theory to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nd art, proposed the core of his literary theory“art field”concept; He tried to pass a series of false to the theory of dualism applied to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field, expressed to go beyond the opposing theories of false between the art of internal research and external; He applied the relationship, generation,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nd art, the art of re-reduction and analysis of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istorical formation and structure, and deep reflection of the mark in the body of literature and art researchers as well as various institutional features of“intellectualism”tendencies; He applied his social class segregation theory into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nd art, conducted an so far most profound disenchantment unscramble to Kant's“aesthetic interest no utilitarian”; He used his cultural criticism to the field of literature and art thoughts of news media, made a profound discussion, and provided a kind of possibility of art journalism criticism path. In addition, he also took the art field theory as the core, paid attention to art category, art-historical, writing, art museum, and many other artistic activities, the precise of elaboration has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and reference value to us. Besides, Bourdieu discussed his literary thought process in the theory of its consistent style: unswervingly against "grand narrative," against "package" theory. So, to Pierre Bourdieu literary thought research we think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a genesis method, on the basic of carefully read and comb his texts, objectively descript out his literary thought, Rather than a rigorous system of predefined, let his literary thought to suit our framework. In addition, to Pierre bourdieu literary thought of research, we intend to take a comb method combining with the interpretation: On the one hand, try to obj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presents his literary thought; On the other hand, the criticism and the reflection on the rationality of his literary thought level, and efforts in examining its cross the possibility of context conversion based on the limits, reveals the helpful enlightenment to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thought of literature and art research.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seven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wants to introduce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Pierre Bourdieu literary though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domestic Pierre Bourdieu literary thought research existing defects and deficiencies.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research difficulties, methods, purpose and logical framework.
     Chapter I briefly examines the Pierre Bourdieu's life, concise analyses the Pierre Bourdieu’s literary thought development course, selectively analyses its literary thought theoretical origin, they are the foundation to understand the panorama of his literary thought.
     Chapter II mainly discusses Pierre Bourdieu's core concept tools and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s. To fully understand Pierre Bourdieu's literary thought, must first understand constitute its literary thought skeleton, namely field, capital, habitus and illusion. Field is fundamental to the art field idea concept, also is the most basic place which all actors carries on the literary arts movement. Capital is the most basic elements to determine the actors of literature and art position and change the position, Habitus is a literature art actors unconscious strategy selection of the most fundamental reasons, also is art field through the actors and other field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deep association, Illusion is the most basic principles and beliefs to access art field. They constitute the basic skeleton of art field. In addition, this chapter we also discusses Pierre Bourdieu's relational, generative, reflective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s. Relational way of thinking aims to break the limitations of substantive thinking through the literature and arts study, wants to place the literature artists in a broader social space relationships inspection; Generative thinking is for the purpose of breaking the former ultra space and time deduction to literature and art study, trying to restore the historical dimension; Reflective thinking mode is designed to request literary researchers to recognize the various epistemology faults, thus safeguarding prejudice the objectivity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y.
     Chapter III mainly discusses Pierre Bourdieu art field theory. Art field is Pierre Bourdieu literary thought core. Pierre Bourdieu summarized art field "dual position" (the ruling classes by rulers) and "dual structure" (limited production field and big production field) features through to the 19th century French literature, painting independent revolutionary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further points out that the art of scientific analysis should have three specific steps. The most important is that He puts forward beyond literary internal and external research false opposing theory demand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bove. Through the art field theory, Pierre Bourdieu use his core concepts in detail, and thoroughly expressed his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s, all this work laid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ctivities for analysis of concrete art.
     Chapter IV mainly discussed the Pierre Bourdieu’s analysis on aesthetic interest, art category, art history writing, and so on narrow art activities. Pierre bourdieu on the basis reviving the traditional taste connotation, questioned Kant's "aesthetic interest no utilitarian", and considered that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must be returned to the social structure, aesthetic taste of unalloyed under actual concealed carry out a utilitarian social segregation function; Pierre Bourdieu traced back to the original connotation of“category”to explanation category, that art category is actually artists and art researchers segregation itself, a tool of pursuit differences; On basic of analysing social and institutional classic art, put forward some reflection of writing. In addition, Pierre Bourdieu system expounded its“language symbolic power”and“language exchange economy”language view, tried to unravel the language behavior as“expected profit”behind for the purpose symbolic power operation,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literary language has the certain enlightenment significance.
     Chapter V mainly discusses Bourdieu’s analysis of General arts, such as TV media, art museums, photography based on the art field. Bourdieu used the media on TV to criticize the television, he put forward a possibility of an Art News Criticism; and he also proposed a hidden function of social segmentation based on the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museum, besides that, he pointed out that arts education plays an inequality role in the reproduction. In addition, Bourdieu pointed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segmentation of art activit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photography.
     Chapter VI tried to Pierre Bourdieu literary thought for a comprehensive, reasonable, dialectical evaluation, affirmed Pierre Bourdieu literature thought has value, but also face factors of its shortcomings and defects. On the analysis of Pierre Bourdieu China cross context conversion possibility, on the basis of limits to mining Pierre Bourdieu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studies on the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highlighted its generative and relational the importance of literary research methods.
     In short, Pierre Bourdieu firmly opposed grand narrative theory characteristics. Theoretical pursuit that he pursues transcends art research in the process of those false conflicts. Relational, generative, reflexivity, these theory research methods and his Intellectual conscience which harshly criticize all unfair phenomena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and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To inspect and discuss his literary thought can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literary thought of dynamic and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it also has an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for domestic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studies and literary theory construction.
引文
[1]弗朗索瓦.多斯著,季广茂译《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下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92页。
    [2]转引自朱国华著《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页。
    [3]参考朋尼维兹:《布迪厄社会学的第一课》,孙智绮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4] Bridget Fowler, Pierre Bourdieu and Cultural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p1.
    [1]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1.
    [2]张意:《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2.
    [2]参见布尔迪厄著《男性统治》,刘晖译,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封底。
    [3]详见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4]详见Bridget Fowler, Pierre Bourdieu and Cultural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5]详见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1]参考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3-44页。
    [2]详见Bridget Fowler, Pierre Bourdieu and Cultural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1]详见Richard Jenkins, Pierre Bourdieu,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pp82-86.
    [2]详见Richard Shusterman :Bourdieu: A Critical Reader .Oxford: Blackwell, 1999, pp214-219.
    [3] Michael Grenfell&Cheryl Hardy, Art Rules: Pierre Bourdieu and the Visual Arts, New York: Berg, 2007.
    [4] Jacques Dubois,“Pierre Bourdieu and Literature”, SubStance, 29/3(2000), pp84-102.
    [1]参见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2.
    [1]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3.
    [1]台湾地区该书由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于2002年出版发行,在内地发行时更名为《布尔迪厄的社会理论》,由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2]该书由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全书以布尔迪厄实践理论为核心,全面介绍了布尔迪厄的核心工具及社会学思想全貌,然令人遗憾的是介绍性文字稍多,分析与评价不足。
    [3]弗朗索瓦.多斯著,季广茂译《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下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2页。
    [4]转引自上书第101页。
    [5]朱国华,《艺术编码的社会条件——管窥布迪厄艺术社会学》,载《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
    [1]可参见朱国华《文学场的历史发生与文学现代性》,《河北学刊》2005年第4期。
    [2]可参见朱国华《颠倒的经济世界:文学场的结构》,《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1]参照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50——155页。
    [1]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13.
    [2] Pierre Bourdieu,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77.
    [2] 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p202-205.
    [3]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4-35页。
    [1] Michael Grenfell, Pierre Bourdieu Key Concepts, Trowbridge: Acumen Press, 2008, p12.
    [1] 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209.
    [2]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18.
    [1]实际上布尔迪厄也达成了这一信念。朋尼维兹认为,法国当代社会学可以分为四派: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或者布东的功利主义;克齐耶的策略学派;行动社会学或者图海纳的行动主义;布尔迪厄的发生结构主义。原述可参见朋尼维兹的《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第21页,该概括可以参考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21页。
    [1]参见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2]参见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01页。
    [1]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30页。
    [2]张宁:《法国知识界解读布迪厄》,《读书》,2002年第4期,第36页。
    [1]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35页。
    [1]参见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29.
    [2]以下关于巴什拉以及康吉翰思想的论述主要来源就是Pierre Bourdieu& J.-C. Passeron& J.-C. Chamboredon, The Craft of Sociology: Epistemological Preliminaries, NewYork: Walter de Gruyter, 1991.此外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p35-41.中也论述了巴什拉对布尔迪厄的影响,朱国华,《继承与断裂:布迪厄的哲学思想渊源》,《现代哲学》2003年第4期,也提供了这方面的信息。
    [3] 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251.
    [1] 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229.
    [1] Pierre Bourdieu,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86.
    [2]参见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1]参见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46页。
    [2]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15-16页。
    [3]该书的中文译本由冯韵翻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出版,2008年再版。书中通过一系列的数据与经验性案例,描述了自杀这一作为个人行为背后的社会机理。
    [1] Pierre Bourdieu,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17.
    [2] Pierre Bourdieu,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36.
    [3]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41.
    [1] Pierre Bourdieu,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95.
    [1] Pierre Bourdieu,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4.
    [2]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15.
    [3]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18.
    [1] Louis Althusser,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1, pp128-130.
    [2] Edited by Slavoj ?i?ek, Mapping Ideology, London: Verso, 1994, p267.
    [1]参见赵奎英,《当代文艺学研究趋向与‘语言学转向’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6期。
    [2]索绪尔著,高名凯译,《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02页。
    [1]布尔迪厄著,褚思真刘晖译,《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页。
    [2]参考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1]布尔迪厄著,褚思真刘晖译,《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页。
    [2]邱天助,《布尔迪厄文化再制理论》,台北,桂冠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2]邱天助,《布尔迪厄文化再制理论》,台北,桂冠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3] Pierre Bourdieu,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42.
    [1]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页。
    [2]详见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20.
    [3]详见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21.
    [1]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0页。
    [1] Pierre Bourdieu,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 Sociological Theory, Vol.7, No.1, p16.
    [2]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1] Editored by Michael Grenfell, Pierre Bourdieu Key Concepts, Trowbridge: Acumen, 2008, pp67-68.
    [2] 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p95-96.
    [3] 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96.
    [4] 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97.
    [1]布尔迪厄著,刘成富等译《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页。
    [2]布尔迪厄著,刘成富等译《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3]布尔迪厄著,刘成富等译《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2页。
    [4] 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96.
    [1]布尔迪厄著,刘成富等译《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1页。
    [2]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0页。
    [1] Pierre Bourdieu,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161-165.
    [1] 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p104-105.
    [2] Editored by Michael Grenfell, Pierre Bourdieu Key Concepts, Trowbridge: Acumen, 2008, pp78-80.
    [1]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148页。
    [2]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9页。
    [3]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47页。
    [4]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89页
    [1]关于马克思与布尔迪厄资本概念的不同之处也可以参考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74.中的论述。
    [2] Pierre Bourdieu,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Combridge: Polity Press, p230.
    [3]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页。
    [4]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5]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2页。
    [6]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2页。
    [1]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75.
    [2]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5-196页。
    [3]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8页
    [4]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8页
    [1]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0页
    [2]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1页
    [3]关于布尔迪厄对符号系统的论述可以参考Pierre Bourdieu,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Combridge: Polity Press, pp164-166.中的论述,他以表格的形式详细区分了符号系统的认知、交流以及社会分化三个重要功能。
    [4]“误识”(misrecognition),是布尔迪厄在讨论符号权力过程中经常运用到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指的是在符号权力“超功利”性的欺骗下,人们对统治产生了错误性的判断,甚至不认为那是一种压迫性的统治,从而与统治者一道儿完成对自己的统治。
    [5]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90.
    [1] Pierre Bourdieu,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118.
    [2]布尔迪厄关于符号资本的更多论述可参见布尔迪厄著、谭立德译《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三联书店2007年,第95-103页,以及布尔迪厄著、刘晖译《帕斯卡尔式的沉思》,三联书店2009年,第283-290页中的论述。
    [3]包亚明译《布尔迪厄访谈录——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09-210页
    [4]该词法语为habitus,也被译为“惯习”,学者高宣扬先生则将其翻译为“生存心态”。
    [5]布尔迪厄关于习性概念作用的论述可以参考《帕斯卡尔式的沉思》,刘晖译,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61页,《实践与反思》,李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171页。
    [6]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p101-102.
    [1]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73页。
    [2]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96.
    [3]转引自戴维.斯茨沃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
    [4] Pierre Bourdieu,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53.
    [5]布尔迪厄著,刘晖译,《帕斯卡尔式的沉思》,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83页。
    [1] Pierre Bourdieu,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p214.
    [2]乔姆斯基以及布尔迪厄所运用的生成性都是generative,但却都肯定了发展性与创造性,实际上现代哲学所提倡的生成性应当是becoming,因为这个词体现了现代哲学中重视时间性的特征。关于这点,我们将在下文中有详细的论述。
    [3]布尔迪厄著,刘晖译,《帕斯卡尔式的沉思》,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65页。
    [1]戴维.斯茨沃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25页。
    [2]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8页。
    [3]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4]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4页。
    [5]布尔迪厄著,谭立德译,《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61页。
    [1]戴维.斯茨沃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116页。
    [2]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页。
    [3]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71-172页。
    [4]同上,第172页。
    [1]布尔迪厄著,谭立德译,《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29页。
    [2]布尔迪厄著,谭立德译,《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42页
    [3]布尔迪厄著,谭立德译,《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43页。
    [4]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9页。
    [5] Pierre Bourdieu, In Other Words,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87.
    [6]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57页。
    [7]国内有的学者,比如谭立德先生将这个词翻译为“幻觉”。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帕斯卡尔式的沉思》,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3页。
    [2]布尔迪厄著,谭立德译,《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上海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28页。
    [3]布尔迪厄著,刘晖译,《帕斯卡尔式的沉思》,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14页。
    [1]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101.
    [2]布尔迪厄,《纯美学的历史起源》,周宪主编《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1]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61.
    [2]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3]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1]布尔迪厄著,蒋梓骅译,《实践感》,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2] Pierre Bourdieu,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81.
    [3]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22.更多关于“实体思维”的论述也可以见同书的21-23页中的论述。
    [4]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51页。
    [1] Pierre Bourdieu,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122-124.中的关于19世纪法国文学场的细节表格,实际上就是布尔迪厄关于文学场的一种列联表。此外,在《区隔》当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表达,都表达了布尔迪厄对关系性思维的贯彻与坚持。
    [2]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9.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277页。
    [2]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63.
    [3]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前言二,第11页。
    [1]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7页。
    [2]布尔迪厄,《纯美学的历史起源》,周宪主编《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3]布尔迪厄,《纯美学的历史起源》,周宪主编《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4]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页。
    [5]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6-127页。
    [6]布尔迪厄著,刘晖译,《帕斯卡尔式的沉思》,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03页。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帕斯卡尔式的沉思》,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77页。
    [2]布尔迪厄,《纯美学的历史起源》,周宪主编《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6-47页。
    [3]布尔迪厄著,刘晖译,《帕斯卡尔式的沉思》,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第138-139页。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4页。
    [2]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4页。
    [3]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8页。
    [1]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00页。
    [2]布尔迪厄著,陈圣生等译,《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3]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39页。
    [1]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272.
    [2]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47页。
    [3]朱国华著,《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45页。
    [1]布尔迪厄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07页。
    [2] 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39.
    [3] 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68.
    [1]戴维.斯茨沃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11页。
    [1]布尔迪厄,《纯美学的历史起源》,周宪主编《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8页。
    [2]布尔迪厄,《纯美学的历史起源》,周宪主编《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页。
    [1]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p238.
    [2]大卫(Jacques-Louis David, 1748-1825),法国著名的学院派画家,新古典主义的开创者,他的代表作有《马拉之死》、《贺拉斯兄弟的宣誓》等。安格尔(Ingres),法国著名学院派画家,新古典主义的中坚,主要代表作有《瓦尔宾松的浴女》、《荷马至圣》、《泉》等。
    [3]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p239-249.
    [4]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p243.
    [5]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45.
    [1]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p245.
    [2]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43-244.
    [1]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47.
    [2] Ibid.
    [3]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49.
    [1]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48.
    [2] Cachin.F著,朱燕译,《马奈:画我所见》,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9页。
    [3] Cachin.F著,朱燕译,《马奈:画我所见》,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53页。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页。
    [2] Pierre Bourdieu,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49.
    [3] Pierre Bourdieu,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50.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87页。
    [2]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3]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6页。
    [4]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8页。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82页。引文根据英文版稍作了改动。
    [2]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95页。
    [3]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按英语原文略有改动。
    [4]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按英语原文略有改动。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2]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3]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72页。引用时参考英文原文略有改动。
    [1] Pierre Bourdieu,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57.
    [2] Ibid.
    [3]布尔迪厄,《纯美学的历史起源》,周宪主编《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1页。
    [1]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79页。
    [2]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0页。
    [1]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5-86页。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0页。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5页。
    [2]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页。
    [3]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1页。
    [4]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39.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272页。
    [2]刘拥华著,《布迪厄的终生问题》,上海三联出版社2009年版,第135-136页,同时也可参考谈火生《作为社会-科学概念的‘合法性’如何可能》,载《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5年第3卷一文中的论述。
    [1]引自哈贝马斯著,刘北成、曹卫东译,《合法化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页。
    [2]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1页。
    [3]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4页。引用时参考英语原文略有改动。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5页。
    [2]朱国华,《颠倒的经济世界:文学场的结构》,《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3] Pierre Bourdieu,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230.
    [1] Pierre Bourdieu,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230.
    [2] Ibid.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2页。
    [2]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9页。
    [3]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9页。
    [4]朱国华,《颠倒的经济世界:文学场的结构》,载《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5]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4页。
    [6]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81页。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01页。
    [2] Pierre Bourdieu,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262.
    [3]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19页。引用时参考英文版略有改动。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55-156页。
    [2] Pierre Bourdieu,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tity Press, 1990, p94-95.
    [1]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58.引文翻译参考了朱国华先生《颠倒的经济世界:文学场的结构》,载《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2]布尔迪厄,《纯美学的历史起源》,周宪主编《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7-58页。
    [1] 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pp104-105.
    [2]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62页。
    [1]周宪主编《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3页。
    [2]布尔迪厄,《纯美学的历史起源》,周宪主编《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7页。
    [3]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49页。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401页。
    [2]布尔迪厄、汉斯·哈克著,桂裕芳译,《自由交流》,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6年,第70-71页。
    [1]韦勒克、沃伦著,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张意著,《文化与符号权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页。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7页。
    [2]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397页。
    [3] Pierre Bourdieu,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95-196.
    [4] Pierre Bourdieu,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197.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9页。
    [2]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33-34.
    [1] Pierre Bourdieu, Who created the creator? From The Sociology of Art :A Reader , Edited by Jeremy Tanner,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p97.
    [2] Pierre Bourdieu, Who creat the creator? From The Sociology of Art :A Reader , Edited by Jeremy Tanner,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p98-99.
    [1]张意著,《文化与符号权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页。
    [2]张意著,《文化与符号权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08页。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6-277页。
    [2]张意著,《文化与符号权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13页。
    [1]参见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35页。
    [2]曹俊峰著,《康德美学引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3页。
    [3]曹俊峰著,《康德美学引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70页。
    [1]曹俊峰著,《康德美学引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21-122页。
    [2]曹俊峰著,《康德美学引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61页。
    [3]康德著,邓晓芒译《实用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8-149页。
    [4]康德著,邓晓芒译《实用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52-153页。
    [5]康德著,邓晓芒译《实用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1]康德著,邓晓芒译《实用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2]曹俊峰著,《康德美学引论》,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4页。
    [3]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5页。
    [4]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5]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72页。
    [1]布尔迪厄著,陈圣生等译,《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6页。
    [2]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6.
    [3]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1.
    [4]朱国华,《合法趣味、美学性情与阶级区隔》,《读书》2004年第7期。
    [1]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56.
    [2]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208-224.
    [1]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386.
    [2]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p346-370.
    [3]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366.
    [4]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365.
    [1]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101.
    [2]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468.
    [3] Pierre Bourdieu,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p468.
    [1]李武林、谭鑫田等主编:《欧洲哲学范畴简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2]苗力田主编,《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七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1-122页。
    [3]李武林、谭鑫田等主编:《欧洲哲学范畴简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页。
    [1]李武林、谭鑫田等主编:《欧洲哲学范畴简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页。
    [2]康德著,庞景仁译,《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99页。
    [3]李武林、谭鑫田等主编:《欧洲哲学范畴简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7页。
    [1]谢庆绵著,《西方哲学范畴史》,江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314-315页。
    [1]舍斯塔科夫著,理然译,《美学范畴论》,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264页。
    [2]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62.
    [3]李武林、谭鑫田等主编:《欧洲哲学范畴简史》,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4]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62.
    [1]布尔迪厄,《纯美学的历史起源》,周宪主编《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页。
    [2]布尔迪厄,《纯美学的历史起源》,周宪主编《激进的美学锋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5-56页。
    [1]陶水平,《当下文学经典研究的文化逻辑》,见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67页。
    [2]朱国华,《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见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页。
    [3]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1]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2]哈罗德·布鲁姆著,江宁康译《西方正典:伟大作家和不朽作品》,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7页。
    [3]朱国华,《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见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1页。
    [4]朱国华,《文学经典化的可能性》,见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2页。
    [5] Pierre Bourdieu,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p254.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页。
    [1]布尔迪厄著,刘晖译,《艺术的法则》,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8页。
    [2]详细可参见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6-200页中;张意《文化与符号资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1-123页中;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97-105页中的论述。另外,可参考苑国华先生发表于2009年第2期《北方论坛》的《论布尔迪厄的社会语言学》,余永林发表于2010年第4期《理论界》的《布尔迪厄论合法语言的生产》等文章。
    [1]布尔迪厄著,褚思真、刘晖译《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2-3页。
    [2]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页。
    [3]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8页。
    [4]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页。
    [5]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190页。
    [1]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页。
    [2]布尔迪厄著,褚思真、刘晖译《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19页。关于这一点,从我们身边学习普通话的例子看就可一目了然。国家大力提倡讲普通话,并且通过普通话证书来作为衡量能否进入教师队伍的文化资本之一。我们不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当中被告知一定要讲普通话,而且公共场合里不会讲普通话也将被视为一种没知识、没涵养的表现。
    [3]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2页。
    [4]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在上海做演讲时,上台之前向自己的随从现学了一句上海话“侬好”,从而赢得了长久的掌声,也拉近了距离,这其实也是一种“屈尊”策略的体现。
    [1]布尔迪厄著,褚思真、刘晖译《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56页。
    [2]关于布尔迪厄语言观与尼采、后期维特根斯坦以及福柯语言观的比较可以参考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02-103页中的论述
    [3]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3页。
    [4]布尔迪厄著,褚思真、刘晖译《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49-50页。
    [1]布尔迪厄著,褚思真、刘晖译《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62页。
    [2]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198页。
    [3]参见赵奎英,《当代文艺学研究趋向与‘语言学转向’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1]赵奎英,《当代文艺学研究趋向与‘语言学转向’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2]赵奎英,《当代文艺学研究趋向与‘语言学转向’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3]福柯著,莫伟民译,《词与物——人类科学考古学》,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第393页。
    [1]布尔迪厄著,褚思真、刘晖译《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页。
    [2]当然,在这方面做出贡献的并不止布尔迪厄一个人,布尔迪厄所批判吸收过的奥斯汀、后期维特根斯坦,还有尼采以及福柯在这方面也同样对我们有着相近的启示。
    [3]布尔迪厄等著,李猛等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7页。
    [1]布尔迪厄著,褚思真、刘晖译《言语意味着什么》,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9页。
    [2] http://news.sina.com.cn/w/2004-12-09/12574477694s.shtml
    [3] http://www.china.com.cn/news/60years/2009-07/28/content_18217868_2.htm
    [4]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9页。
    [1]周宪,《文化工业/公共领域/收视率——从阿多诺到布尔迪厄的媒体批判理论》,《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4期。
    [2]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8页。
    [3]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87页。
    [4]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7页。
    [5]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8页。
    [1]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8页。
    [2]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65-66页。
    [3]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53页。
    [4]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5页。
    [5]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6页。
    [1]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14-15页。
    [2]周宪,《文化工业/公共领域/收视率——从阿多诺到布尔迪厄的媒体批判理论》,《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4期。
    [3]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71页。
    [1]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72页。
    [2]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74页。
    [3]布尔迪厄著,许钧译《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版,第78页。
    [1]布尔迪厄、汉斯.哈克著,桂裕芳著,《自由交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引言第1-2页。
    [2]布尔迪厄、汉斯.哈克著,桂裕芳著,《自由交流》,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页。
    [3]布尔迪厄、汉斯.哈克著,桂裕芳著,《自由交流》,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83页。
    [1]布尔迪厄、汉斯.哈克著,桂裕芳著,《自由交流》,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9页。
    [2]布尔迪厄、汉斯.哈克著,桂裕芳著,《自由交流》,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9-20页。
    [3]布尔迪厄、汉斯.哈克著,桂裕芳著,《自由交流》,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2页。
    [4]布尔迪厄、汉斯.哈克著,桂裕芳著,《自由交流》,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8页。
    [5]布尔迪厄、汉斯.哈克著,桂裕芳著,《自由交流》,三联书店1996年版,引言第3页。
    [1]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15.
    [2] Pierre Bourdieu,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220.
    [3]布尔迪厄的研究者戴维·斯茨沃发现,教育在布尔迪厄的研究中占有核心地位,因为在布尔迪厄看来,通过对教育的研究,可以揭开特权、权力不平等为什么代代相传却没有得到公开抵抗,甚至没有人意识到这点儿之谜。参见《文化与权力》一书,第218-219页中的论述。
    [4]布尔迪约,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0页。
    [5]布尔迪约,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0-21页。
    [1]布尔迪约,帕斯隆著,邢克超译,《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24页。
    [2]布尔迪约,帕斯隆著,邢克超译,《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3页。
    [3]布尔迪约,帕斯隆著,邢克超译,《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15页。
    [4]布尔迪约,帕斯隆著,邢克超译,《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1页。
    [1] Pierre Bourdieu. et al., The Love of Art:European Art Museums and their Publi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113.
    [1]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0页。
    [2]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0-21页。
    [3]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2页。
    [4]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5页。
    [1]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5页。
    [2]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6页。
    [3]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5页。
    [4]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7页。
    [1]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4页。
    [2]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5页。
    [3]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55页。
    [4]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4页。
    [5]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5页。
    [1]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7-68页。
    [2]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9页。
    [1]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70页。
    [2]布尔迪厄著,周舒译,《论摄影》,吴琼、杜予编《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73页。
    [1]周宪著,《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6页。
    [2]周宪著,《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0页。
    [3]参见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20页。
    [1]参见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21-322页。
    [2]徐贲,《文化批评理论的跨语境转换问题》,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1]周宪著,《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2]周宪著,《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9页。
    [1]布尔迪厄、华康德著,李猛、李康译《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3-124页。
    [1]萨义德著,单德兴译,《知识分子论》,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67页。
    [2]布尔迪厄著,包亚明译《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1]参见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98页。
    [1]朱国华著,《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32-133页。
    [2]朱国华著,《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33页。
    [1]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p13-14.
    [1]朱国华,《对反思性社会学诗学的反思》,《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2]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6页。
    [3]朱国华,《对反思性社会学诗学的反思》,《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1]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325页。
    [1]徐贲,《文化批评理论的跨语境转换问题》,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1]徐贲,《文化批评理论的跨语境转换问题》,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2]可参考周晓红:《中国中产阶级:现实抑或幻象》,《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1]徐贲,《文化批评理论的跨语境转换问题》,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2]徐贲,《文化批评理论的跨语境转换问题》,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4期。
    [3]朱国华,《对反思性社会学诗学的反思》,载《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1]详细参见陶东风,《反思社会学视野中的文艺学知识建构》,《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2]详细参见朱国华,《对反思性社会学诗学的反思》,载《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1]邹广文,崔唯航,《从现成到生成——论哲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载《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
    [2]邹广文,崔唯航,《从现成到生成——论哲学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载《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3年第2期。
    [3]海德格尔著,陈嘉映、王庆节译,《存在与时间》,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年版,第51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4页。
    [1]金吾伦:《生成哲学》,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3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39页。
    [1]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2]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1]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1]详见陶东风主编:《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导言部分的论述。
    [2]详见葛红兵《超越‘民族化’和‘西方化’——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学发展的思考》、《关于建立‘生成论’文学发展观的讨论》等文章。
    [3]朱立元:《实践存在论美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20—321页。
    [1]陶东风等著,《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版,第3页。
    [1]详细可参见李衍柱先生《主导多元综合创新——当代中国文艺学发展的基本态势》,载《路与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多元共生和而不同——新世纪文学理论的走向》,载《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等文章以及著作中的论述。
    [2]李衍柱,《多元共生和而不同——新世纪文学理论的走向》,载《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1]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性思想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2]关于熵定律的论述可参见拙文《熵视域下的文学现象反思》,载《山东文学》2009年第4期。
    [1]埃德加.莫兰,《论复杂性思维》,载《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
    [2]埃德加.莫兰,《论复杂性思维》,载《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
    [3]参见欧阳康,《复杂性与人文科学创新》,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7期。
    [4]普利戈金、斯唐热著,曾庆宏、沈小峰译《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页。
    [5]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性思想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第1页。
    [1]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性思想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2]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性思想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8页。
    [3]普利戈金、斯唐热著,曾庆宏、沈小峰译《从混沌到有序》,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前言第1页。
    [4]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性思想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前言第2页。
    [1]普利戈金、斯唐热著,曾庆宏、沈小峰译《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99页。
    [2]埃德加.莫兰著,陈一壮译,《复杂性思想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这段话是埃德加.莫兰在阐述复杂性的过程当中引用布尔迪厄业师法国哲学家巴什拉(Bachelard)的思想。
    [1]埃德加.莫兰,《论复杂性思维》,载《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
    [2]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思想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3]赵凯荣著,《复杂性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9页。
    [1]埃德加.莫兰,《论复杂性思维》,载《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
    [2]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复杂性可以参考欧阳康《复杂性与人文科学创新》一文,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7期。
    [3]参见欧阳康,《复杂性与人文科学创新》,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7期,李醒尘,《审美的复杂性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2期,赵刚建,《复杂性思维与我国文学理论创新》,载《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拙文《中国当代美学发展出路献芹——从实践、后实践美学之争谈起》,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等文章。
    [1]赵刚建,《复杂性思维与我国文学理论创新》,载《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
    [1]详细参考南帆,《文学研究:本质主义,抑或是关系主义》,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8期。
    [2]杨守森著,《艺术境界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5页。
    [3]杨守森著,《艺术境界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26页。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4.
    Language and symbolic capital,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The Question of the Sociolog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In Other words: 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On Television, New York: New Press, 1998.
    Photography: A Middle-Brow Ar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ascalian Meditation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0.
    Masculine Domina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2001.
    Pierre Bourdieu & Wacquant,L.D.,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
    Pierre Bourdieu & A.Darbel & D.Schnapper, The Love of art: European Art Museums and their Public,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Pierre Bourdieu & J.-C, Chamboredon & J.-C Passeron, The Craft of Sociology, Berlin; New York: Walter de Greuyter, 1991.
    Pierre Bourdieu & J.-C Passeron,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0.
    Bridget Fowler, Pierre Bourdieu and Cultural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7.
    David Swartz, Culture and Power: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Jacques Dubois,“Pierre Bourdieu and Literature”, SubStance, 29/3(2000), pp84-102.
    Michael Grenfell & Cheryl Hardy, Art Rules: Pierre Bourdieu and the Visual Arts, New York: Berg, 2007.
    Michael Grenfell, Pierre Bourdieu Key Concepts, Trowbridge: Acumen, 2008.
    Richard Jenkins, Pierre Bourdieu,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7.
    Richard Shusterman, ed, urdieu: A Critical Reader .Oxford: Blackwell, 1999.
    Robbins, D., Bourdieu and Cultural,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0.
    Webb, J. & Schirato, T. & Danaher, G., Understanding Bouridieu,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2.
    Louis Althusser,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1.
    Michel Hockx, ed, The Literary Field of Twentieth-Century China, London: Curzon Press, 1999.
    Mike Gane, French Social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3.Slavoj (?)i(?)ek, ed, Mapping Ideology, London: Verso, 1994.
    《遏制野火》,河清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单身者舞会》,姜志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年版。
    《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关于电视》,许钧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海德格尔的政治存在论》,朱国华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
    《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刘成富、张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法兰西学院专题讲座》,陈圣生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男性统治》,刘晖译,深圳:海天出版社2002年版。
    《帕斯卡尔式的沉思》,刘晖译,北京:三联书店2009年版。
    《人:学术者》,王作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实践感》,蒋梓骅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实践理性:关于行为理论》,谭立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艺术的法则:文学场的生成和结构》,刘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邢克超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自由交流》,桂裕芳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
    《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褚思真、刘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美]戴维.斯沃茨著,陶东风译,《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高宣扬著,《布尔迪厄》,台北: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年版。
    高宣扬著,《布迪厄的社会理论》,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刘拥华著,《布迪厄的终生问题》,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邱天助著,《布尔迪厄文化再制理论》,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8年版。
    朱国华著,《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朱伟珏著,《布迪厄文化资本研究》,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张意著,《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邴稚牛、张照进、童庆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思维导论》,陈一壮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匈]阿若德.豪译尔:《艺术社会学》,居延安编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
    [美]汉娜.阿伦特:《人的境况》,王寅丽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南非]保罗.西利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曾国屏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法]德里达:《书写与差异》,张宁译,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严蓓雯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英]戴维.洛奇:《二十世纪文学评论》,葛林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法]福柯:《权力的眼睛——福柯访谈录》,严锋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法]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法]福柯:《福柯集》,杜小真编选,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3年版。
    [法]弗朗索瓦.多斯:《从结构到解构:法国20世纪思想主潮》,季广茂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德]哈贝马斯:《合法化危机》,刘北成,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三联书店2006年版。
    [德]胡塞尔:《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美]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唐小兵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美]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德]康德:《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卡林奈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李瑞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德]卡西尔:《人论》,甘阳译,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年版。
    [法]雷蒙.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年版。
    [法]利奥塔:《后现代主义》,赵一凡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法]罗兰.巴特:《符号学原理》,黄天源译,桂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版。
    [法]罗贝尔.埃斯皮尔卡:《文学社会学》,符锦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德]马克思.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法]梅洛.庞帝:《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
    [比]普利戈津、[法]伊.斯唐热:《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曾庆宏、沈小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法]帕斯卡尔:《思想录》,何兆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瑞]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宜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美]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
    [美]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版。
    [德]瓦尔特.本雅明等:《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吴琼、杜予编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英]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英]伊格尔顿:《美学意识形态》,王杰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曹俊峰:《康德美学引论》,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陈嘉明等著:《现代性与后现代性》,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陈炎:《反理性思潮的反思》,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方向红:《生成与解构——德里达早期现象学批判疏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七卷本),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金吾伦:《生成哲学》,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刘劲杨:《哲学视野中的复杂性》,长沙:湖南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版。
    刘象愚、杨恒达、曾艳兵:《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李泽厚:《实践理性与乐感文化》,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李衍柱:《经典文本与文艺学范畴研究》,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李衍柱:《西方美学经典文本导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李幼蒸:《结构主义和符号学》,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版。
    彭新武:《复杂性思维与社会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钱中文:《文学发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钱中文:《钱中文文集.第二卷》,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陶东风、金元浦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谭好哲:《文艺与意识形态》,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童庆炳、陶东风主编:《文学经典的建构、解构和重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童庆炳:《中国现代文学理论价值观的演变》,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王岳川:《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王岳川:《当代西方最新文论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夏之放:《文艺学元问题的多维审视》,济南:齐鲁书社2000年版。
    夏之放:《论块垒——文艺理论元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杨春时:《艺术符号与解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杨守森:《艺术境界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曾繁仁:《西方美学论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周均平:《美学探索》,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周均平:《秦汉审美文化宏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赵凯荣:《复杂性哲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周宪:《文化表征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赵毅衡:《文学符号学》,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0年版。
    [法]埃德加.莫兰,《论复杂性思维》,陈一壮译,《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年第5期。
    [美]华康德:《社会学家布尔迪厄》,张怡译,《文化研究》2003年第4辑,第233页。
    [美]卡尔洪、华康德:《社会科学与社会良知》,张怡译,《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第10期。
    陈彦:《布迪厄,使穷人感到骄傲的理论家》,《文景》2002年第2期。
    陈炎:《“初级关怀”与“终极关怀”:新时期文艺的双重使命》,《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黄伟:《布尔迪厄美学命题的经典例证》,《读书》2001年第1期。
    李红满:《语言与符号暴力——多维视野中的布迪厄语言观探索》,《外语学刊》2007年第5期。
    李文阁:《生成性思维:现代哲学的思维方式》,《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李衍柱:《从定义出发,还是从文学实际出发?》,《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
    李衍柱:《多元共生,和而不同——新世纪文学理论的走向》,《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南帆:《文学研究:本质主义,抑或是关系主义》,载《文艺研究》2007年第8期。
    欧阳康:《复杂性与人文科学创新》,载《哲学研究》2003年第7期。
    陶东风:《文学的祛魅》,《文艺争鸣》2006年第1期。
    陶东风:《反思社会学视野中的文艺学知识建构》,《文学评论》2007年第5期。
    谭好哲:《关于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思考》,《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第5期。
    谭好哲:《论新时期文艺理论的开放性特征》,《理论学刊》2008年第8期。
    童庆炳:《反本质主义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文艺争鸣》2009年第7期。
    王铭铭:《布尔迪厄:制度实践与再生产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2期。
    许嘉猷:《布尔迪厄论西方纯美学与艺术场域的自主化》,《欧美研究》2004年第34卷3期。
    萧俊明:《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与文化再生产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杨守森:《文学:审什么“美”》,《文史哲》2008年第4期。
    曾繁仁:《新时期西方文论影响下的中国文艺学发展历程》,《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曾繁仁:《当代社会文化转型与文艺学学科建设》,《学术研究》2004年第3期。
    朱国华:《继承与断裂——布迪厄的哲学思想渊源》,《现代哲学》2003年第4期。
    朱国华:《艺术编码的社会条件——管窥布迪厄艺术社会学》,《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第4期。
    朱国华:《当代文论语境中的布迪厄》,《社会科学》2005年第12期。
    朱国华:《颠倒的经济世界:文学场的结构》,《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朱国华:《对反思性社会学诗学的反思》,《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朱国华:《对祛魅理论的祛魅解读——布迪厄社会学诗学研究策略》,《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朱国华:《文学场的历史发生与文学现代性》,《河北学刊》2005年第4期。
    朱国华:《去魅、解构与大众文化的自主性——当代语境中的布迪厄美学社会学理论》,《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
    朱国华:《合法趣味、美学性情与阶级区隔》,《读书》2004年第7期。
    赵刚建:《复杂性思维与我国文学理论创新》,《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
    张宁:《法国知识界解读布迪厄》,《读书》2002年第4期。
    赵奎英:《当代文艺学研究趋向与‘语言学转向’的关系》,《厦门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周宪:《文化工业—公共领域—收视率,布尔迪厄的媒体批判理论》,《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张旭东:《符号空间与时间性》,《东方文化》2000年第6期。
    张意:《符号权力与抵抗政治——布迪厄的文化理论》,《国外理论动态》2003年第3期。
    张玉能:《文学场论文论与当代中国文论建设——文学场论文论与文学社会学》,《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姜春:《布迪厄文学场理论研究》(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张利群),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刘小兵:《解读布迪厄的文学场理论》(硕士论文,指导老师:黄赞梅),南昌大学2007年。
    戴陆:《区隔——布迪厄对趣味的社会学批判》(硕士论文,指导老师:邹跃进),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王圣华:《布迪厄的艺术场理论》(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孔新苗),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