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野下的西汉文学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在各自所处的一定的环境中产生、成长和发展。物质世界如此,精神世界同样如此。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界生物的存在环境、人的生存环境开始给予更多关注,并进行理性研究,于是就有了“生态学”,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认识逐渐趋于成熟,又先后有了“植物生态”、“动物生态”等。近年来,随着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学术界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精神世界,思考并总结精神生产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探究其发生规律,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目的是探究人类文化在生成、发展以至繁荣的进程中,其自身内部各要素之间,文化与其他要素之间的依存、生发、激励、消涨之关系,试图在人类文化发展中更好地把握规律,促进文化的繁荣和进步。那么,文学作为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精神之花,她不仅仅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而且作为一个“存在物”,有着自身的文化环境及其文化之外的“文学的环境”。如果借用人类学研究术语的话,则可以用“文学生态环境”来概括。也就是说,文学处在它的环境之中,不仅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着符号性交换,同时,也与“环境”中的各种系统,诸如政治的、意识形态的、文化的、经济的、社会的环境之间发生着关系。有机体与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可称之为“生态”,那么,文学与其“存在环境”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可称之为“文学生态”,或“文学生态环境”。
     汉代文学在继承先秦文学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汉赋兴盛,散文长足发展,史传文学勃兴,乐府、四言诗、五言诗占据诗坛、文人五言诗成熟,小说观念形成。这不但是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而且与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依附与存在的关系,它是文学与上述“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符号交换作用的有机关系,即“生态”关系。单就西汉文学来说,也毫不例外地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存在着“生态”关系。而这种关系的本质属性乃在于文学本身的各种规定性与“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我们着力探讨西汉文学所存在的环境与文学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这不是简单的背景分析。
     文学存在的和谐状态与其所处的生态系统的和谐结构是相通的,因此,文学生态系统的和谐,必然会带来文学和谐性生存。然而,生态危机不仅发生在自然领域、社会领域,同时也发生在精神领域。在人类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文学艺术的命运与大自然的状况、人类精神的状况是血脉相连、息息相关的。如何在这一生态系统中让文学之树常青,就成了值得探究的问题。因此,文学生态研究是文学研究突破与创新的需要,是解救文学与文化危机的需要,是使文学研究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走出困境并改善“生存”状态的需要。
     我们从生态学的视角研究文学,发现并把握汉代盛世与汉代文学盛况之间的生态规律。处在汉代盛世开端及前期的西汉,其文学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局面,而这一局面与新的王朝及其存在环境之间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关系,尤其值得我们关注。因此,西汉文学研究也应当放在生态视野中给予观照。西汉文学生态研究,还可以补充西汉文学整体研究的不足。西汉文学研究,目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诸文体研究,有文学文化研究,有文学精神研究等等,但是,从文学生态这-具有开放性、超越性的视野,对西汉文学进行整体观照的还不多见,因此,该论题的研究能够弥补相应的不足,也可算作是西汉文学研究方面的突破与创新。
     论文共分为九章。第一章就政论散文(含奏议文)的嬗变与文学对政治的适应进行探讨。认为政治生态的变化影响了政论散文。西汉政论散文在各个不同时期的政治生态环境下,“生长”的情况就不同。汉初,政论文内容以反思历史教训,阐说治国方略为主。武宣之时,论说文更多的则是儒学的治国功能论。到了中后期,国家政治局势走向衰落,政论文则更多的是对政治危机的担忧。西汉时期的奏议文与汉代政治环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汉初治理需求使得言治国之策的奏议文丰富;然随着“黄老”、“休息无为”方略的实施,“奏议文”呈“晏息”之势;汉武帝的大有作为,又刺激了“奏议文”的“丰长”;西汉末政治的衰弊,文人们再次上书以陈政事,“奏议文”就又一次繁盛。
     第二章着重探讨历史散文对政治合法性论证。司马迁通过历史记述中正反两方面的历史教训,阐释重德思想的重要功能,说明“德治”是政治合法性的保障,“以民为本”是建构政治合法性的根本,正统是政治合法性的表现。西汉的大统政治,乃是孕育并诞生《史记》这样伟大历史散文的政治生态环境。大一统的政治形势需要讴歌,大一统的经验需要总结,大一统的合法性需要论证。在这样的政治生态环境下,《史记》的出现就成为必然。司马迁在《史记》中,通过历史记述,分别从重德、以民为本、正统等方面阐释了历史成败得失的必然性,完成了政治合法性的论证。
     第三章论述了政治对赋的介入和扶持。汉初政治统治集团有着楚地故里的地域文化心理,这种文化心理所表现出的对楚歌、楚舞、楚服的尚好,以及对楚辞的浓厚兴趣,就成了骚体赋发达的政治生态之一。帝王对文辞的好尚,对辞赋的兴趣,无形中使用了政治权力对文人赋家进行影响,完成了文学的建构,使汉赋辞采竞繁的特征得以彰显。此外,他们运用自己作为皇帝的政治权利,对汉赋作家讲行扶持,在其周围聚集了一批赋家,推动了赋的创作和繁荣。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西汉文学的意识形态环境。在道家思想意识形态环境下,文学作品中表达了老庄的哲学思想。文人用道家清静无为、万物同一的观念调节自己的苦闷和悲愤,从而形成了文学中的自遣主题。同时,他们以道家的“委于自然”来处世,就有了文士的隐逸,这也是道家思想意识形态下文学及文人的存在状况。在儒学作为意识形态的生态环境下,无论是政论散文的现实主题,还是政论散文作家的事功精神,抑或是辞赋的“润色鸿业”,都突出地显现了儒家思想影响的痕迹。也就是说,儒学乃是政论散文和辞赋中现实精神得以强化的意识形态背景。
     第五章主要论述经学语境下的西汉文学。经学作为官方学术是在政治权力的支持下得到确立的,然而经学最为基础的范本则是先秦的典籍,而这些经典都是产生在文史哲不分的文化状况下。存在于经学背景和语境下,散文与经学互相影响,就散文之于经学而言,政论散文作为经术的文本载体,承负着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的政治学说,促成了儒学官方化的改造,并使得经学最终定型,确定了经学的官方意识形态地位。再就经学之于散文而言,西汉文章的风格受经学的影响而为之一变。散文风格由汉初的激情澎湃、气盛辞壮而变为中后期的醇厚典雅。作为“五经”之一的《诗经》,在成为官方学术的历程中,其讽谏功能得到了强化和放大。在经学语境下,作为古诗之“流裔”的赋,随着《诗经》学一道共同担负起讽谏的重任,发挥着各自的社会政治功能。另外,在经学生态下,文论话语得到催生,《诗》之教化说得到发展,“诗达情礼”说得到深化;经学还促成了“劝”、“讽”的政治功能论和“《诗》无达诂”的诗歌接受论。
     第六章论述了西汉文化制度对于文学的影响。西汉的中央官学、地方官学、私学均有所发展,为文人学士接受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也是文学的教育文化生态。汉代博士文人群体的经学修养,形成了汉代博大的文化气质,宏阔的人文精神。博士的设立和健全乃至于增加,经学的兴起、炽盛乃至于传播,对于西汉时期文学在走向自觉的特殊阶段,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第七章论述了文学与物质文化的关系。经济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为文学提供了其生产、存在和传播的材料。汉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对物质表现极为丰富。汉乐府中对于农业、手工业、交通业的发展情况也有所表现。经济的发展状况决定了承载、传播文学的方式,这种方式的改变,就使得文学创作在西汉成为重要的文化活动,而物质条件也使得文学作品的载体多样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让物质成为文学发展的动因之-
     第八章论述了礼制文化对于文体生成的生态影响。西汉时期的礼制乃是文体多样化的成长空间,礼仪文化是文体类别繁衍的土壤,礼仪制度也就成了文体的“寄生环境”。
     第九章主要探讨音乐文化背景下西汉前期歌诗生产及消费性质的嬗变。地域性强的各地民间歌诗、楚歌诗,连同民间仪式活动、宴乐活动的歌诗,其生产者都是民间个体艺人,具有自发的自觉性,其生产性质当是民间个体自觉生产。汉武帝大规模扩建乐府,生产新乐,此时的歌诗生产则主要是官方组织生产。因此,西汉前期歌诗有着由民间自觉生产到官方组织生产的嬗变。在歌舞娱乐艺术十分兴盛的情况下,当时的歌诗的消费主要是娱乐消费。自汉武帝设立乐府以后,歌诗的消费就有了由此前的娱乐消费到政治消费的嬗变。
     总之,论文在生态学视野下,对西汉文学予以观照,从政治生态环境、意识形态生态环境、文化生态环境、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作了阐说,并挖掘文学在不同的成长环境中嬗变的规律。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originates and developed in the certain environment. Physical world works this way, so does the spiritual worl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people began to do more research on the environment that people are living in, and then the concept of ecology appeared. Later, the concept of plant ecology and animal ecology appeared respectively.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ers have begun doing research on spiritual world, stud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igin of spiritual world and the environment where it originated. At this time,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ecology was brought up for the sake of making human's culture develop better. As the product of culture, literature does not only exist in the certain environment but also in the literature environment. It can be summarized as literature ecology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anthropologic definition. The literature always exchanges political, cult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environment. Organism and living environment's affecting each other is called ecology,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its environment can be called literature ecology or literature ecology environment.
     Based on the good foundation of early Qin dynasty, the literature in Han dynasty was prosperous. Han Dynasty poetry was popular, prose developed smoothly, historical literature was prosperous, si yan poem(Chinese classical poem with four characters each line) and wu yan poem(Chinese classical poem with five characters each line) played an important part in poetic circles, meanwhile, the concept of novel formed. All these prosperities were caused by the political, economic, cultural environment. Thi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ason and result is ecological relation which is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 So that's why we should concentrate more on the rules of west Han Dynasty's litera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where it existed instead of just analyzing its background.
     The harmonious existence of literature and its harmonious ecological structure have a lot in common. Therefore, the harmony of literature ecology will definitely bring the harmonious existence of literature. However, ecological crises will not only happen in natural, social field, but also in spiritual fiel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s society, culture and history, the destiny of literature related closely with the nature, human's spirit. How to make the tree of literature always green is a topic worth discussing. Therefore, literature ecology is the need of innovation, it's also the right way to deal with the cultural crises. Most importantly, it can help the research on China's ancient literature improve from difficult position.
     We study the litera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y and master the ecological relations between Han Dynasty's prosperity and Han Dynasty's culture. We should study the early Han Dynasty, west Han Dynasty first. The most valuable part of west Han Dynasty's ecological literature its supplement to the study of west Han Dynasty's literature.
     This thesis consists of nin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study of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prose and the adaption of literature to politics. The author thinks the change of politics affected the political prose. Political prose developed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political environments. In the very first beginning, the political prose was most about learning from history. In Wu xuan time, it was most about Confucius's management of nation. In the final years of Han, the political prose was about the worry for the political crisis. The political prose in west Han has a close relation with Han's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prose went through prosperity, decline and prosperity again.
     The second chapter is about the historical prose's legal demonstration to politics. Si Maqian's masterpiece Shi Ji(Historical Records) proved that civilians'willingness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nation's management. Shi Ji's success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Han's political environment. Si Maqian stated how the history came in this way, proved the legitimacy of politics.
     The third part is about how the politics affected poetry in Han Dynasty. The Han's governors'interests in Chu songs, dance, and garment made the popularity of the poetry of Sao form. The Emperors'interests in literature, poetry helped the development of Han literature because of the political rights'huge influence.
     The fourth part is about the west Han literature influenced by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s a office study,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was founded on the base of early Qin Dynasty's culture, at that time,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weren't yet separated.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 prose influenced each other, helped the Confucius's study to be officialised. The prose in west Han Dynasty changed from passionate to meaningful and profoun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As one masterpiece in Five Masterpieces (Wu Jing), the Book of Songs became an official academy, its sarcastic function was magnifi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lassics, the poetry and the Book of Songs began to affect the politics with their sarcastic function.
     The sixth chapter talks about the west Han's cultural regulations'influence to literature. The west Han's central academic academy, local official academy and private academy all developed, provided good conditions for the scholars, this is educational ecology. The scholars'accomplishments in Han Dynasty made the good cultural atmosphere. This kind of cultural atmosphere had a big influence on Han's culture.
     The seventh chapter is about the relations between literature and physical cultur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provided the literature the material for producing, existence and communication. Han poetry(Han Fu) illustrated the physical world vividly as a special form of literature. Yue Fu poem also illustrated the society at that time. That's why physical culture became one of the motivations for the literature's development.
     The eighth chapter talks about the courtesy's influence on the origin of article's form. The courtesy in west Han Dynasty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origin of article's form. From a certain sense, it can be called the "parasitic environment of article's form"
     The ninth chapter states the change of poetry under the influence of song poem(Ge Shi) background. In this period of time, many kinds of song poem began to appear. Gradually, song poem became a kind of official art form. After Han wu emperor set yue fu, the form of song poem changed from entertainment to politics.
     This thesis illustrates political ecology, conscious ecology, cultural ecology and economic ecology from the general ecology. Meanwhile, it states the rules of the change of the literatures in different environments.
引文
①“符号交换”理论,系法国哲学家波德里亚提出的是一个从语言学视角研究社会消费和商业传播(如广告等形式)的社会批判理论。这一理论在本质上属于商品符号学的范畴。他认为,作为个体的消费者所消费的只是社会所指(即符号)所表示的某种特定的意义而非产品本身,这种意义一般是由广告传播所赋予的。消费者购买产品并非完全出于物质方面的考虑,而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某种心理需要。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购买商品,是因为在商品与符号之间发现了一种等量关系,即能指与交换价值的关系相当于所指与使用价值的关系。此处借用这一术语,来表明文学与自身所处的环境之间自然环境、人类社会以文字符号进行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①这种元素构成参见[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文学的外部研究》,刘象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65—144页。
    ②这样的外部环境构成要素分类,参见[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文学的外部研究》,刘象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4—312页。
    ③[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94页。
    ④关于中国文学的“自觉”,以前公认的说法足始于魏晋。此说见于1920年日本人铃木虎雄在《艺文》上发表的《魏晋南北朝文学论》一文。他认为:“魏的时代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其原因是:“自孔了以来直至汉末,基本上没有离开道德论的文学观,并且在这一段时期内进而形成只以对道德思思鼓吹为手段来看文学的存在价值的倾向。”而“魏之三祖即武帝(曹操)、文帝(曹丕)、明帝(曹叡),都足作为文学家而同时以统治者的权力来推广、保护文学者。。建安、黄初之时,文学郁然兴起,而关于文学的议论,亦自曹不及其弟曹植始。”“这里,铃木虎雄认为魏的时代是从文学自身看其存在价值的时代。此后的1927年9月,鲁迅在广州的一次学术演讲会上所作的题为《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的演说,此演说文后被收入《鲁迅全集》第三卷中。在此文中,鲁迅继铃木虎雄之后提出了“魏晋文学自觉说”。他认为:“不著有《典论》,现已失散无全本,那里面说:‘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典论》的零零碎碎,在唐宋类书中:一篇整的《论文》,在《文选》中可以看见。后来有一股人很不以他的见解为然。他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 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用近代的文学眼光来看,曹不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Art for Art's Sake)的一派。”(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04页。)自此以后,“文学自觉始于魏晋”成了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定论。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提出中国文学自觉应从汉代开始的观点。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纷纷陈说。如龚克昌《汉赋——文学自觉时代的起点》(载《文史哲》1988年第5期),郭芳《文学从这里开始走向自觉——试论汉大赋的意义》(载《社会科学辑刊》1988年第3期),李炳海《黄钟大昌之音——古代辞赋的文本阐释》(占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他们从研究辞赋入手,论证汉代的文学自觉。又有张少康《论文学的独立和自觉非自魏晋始》(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2期)、赵敏俐《“魏晋文学自觉说”反思》(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等。他们从诸如文学观念的演变、文学创作的繁荣、各种文体的成熟、专业文人队伍的形成、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说。因为,汉代的文学己经“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人不仅“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足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汉人已经“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①载《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4期。
    ②载《山东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1期。
    ③该书由齐鲁书社2010年出版。
    ④载《文史哲》1989年第5期。
    ⑤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⑥该书由东方出版社1997年出版。
    ⑦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⑧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
    ⑨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①该书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出版。
    ②杨树增《汉代文化的特色及其形成》一书由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③该书由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出版。
    ④该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
    ⑤该书由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⑥该书由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
    ⑦该书由人民出版社2009年出版。
    ⑧该书由北京师范大学1994年出版。
    ⑨该书由吉林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
    ⑩该书由商务印书馆2006年出版。
    11关于西汉文学研究,成果有郜积意《经典的批判——西汉文学思想研究》(2000)专著,还有《西汉帝王与经学及文学》(2006)、《汉高祖与西汉文学》(2006)、《论汉大赋体制的形成与辞赋散文化及西汉文学审美观念的关系》(2009)等单篇论文。
    ①[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页。383.
    ②有研究者认为,思斯特·海克尔起初提出“生态学”概念时,只不过是生物学中的一个分支,一门研究叶草”、“金龟子”、“花斑鸠”、“黄鼠狼”之间相互关系的生动有趣则又无关宏旨的学问。参见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③雷毅:《生态伦理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4页。
    ④[英]坦斯利:《植物生态学导论》,载《生态学杂志》(伦敦)1935年第6期。
    ⑤戢斗勇:《文化生态学 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6-8.
    ①[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2页。
    ②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③吴圣刚:《文化的生态学阐释和保护》,载《理论界》2005年第5期。
    ④战斗勇:《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8页。
    ①[美]J·H·斯图尔德:《文化变迁理论》,台湾: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9年版,第35页。
    ②[美] J·H·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载《民族译从》1983年第6期。
    ③孙卫卫:《文化生态——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视野——兼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及其培育》,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④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⑤鲁枢元受法国思想家D·D·夏尔丹的地球上“除了生物圈外,还有一个通过综合产生意识的精神圈。”([德]G·R·豪克:《绝望与信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58页。)观点的启发,结合系统论之父F·贝塔朗菲把“语言-符号系统”看作地球生态系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层面,一个高居于生物圈之上的精神层面这一观点,提出了类似于文化生态系统的另一个概念——“精神圈”。他指出:生态学家们(包括社会生态学家)喜欢用“多层同心圆”的系统模式描摹地球上的生态景观,认为在这个独一无二、美丽奇妙的天体上是可以划分出许多层“圈”的,有“物理圈”、“生物圈”、“技术圈”、“社会圈”等。除此之外,在地球之上,在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的上空,还悬浮着一个“圈”,一个以人的思维、判断、理想、信仰、感悟、想象、友爱、同情、意向、憧憬为内涵的“圈”。这个虚悬着的“圈”,该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精神圈”。参见鲁枢元:《文学艺术与生态学时代——兼谈“地球精神圈”》载《学术月刊》1996年第5期。
    ①俞兆平,罗伟文:《“文学生态”的概念提出与内涵界定》,载《南方文坛》2008年第3期。
    ②我们还要把“文学生态”’与时代背景,作家的经历、生平的区别和联系。有学者认为,“对文学文化生态关系的研究不同于过去所谓的‘外部规律’研究,即文艺社会学研究。文化生态视野的意义在于,以活态文学的观念审视文本意义的生成条件,从而为文本研究开拓史广阔的空间。”“文学研究的文化生态视野并非简单地在研究中增加社会文化和地理环境要素,而是展开另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文本中心研究理念,也可以说是种‘文本诗学’的研究理念。”(高小康:《非文本诗学:文学的文化生态视野》载《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如果说时代背景,生存环境足整体的面(背景、环境)与个体的点(作家个体)的关系;那么‘文学生态’所关注的,则足如网络中多个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循环往复、相互制衡的系统。”(俞兆平,罗伟文:《“文学生态”的概念提出与内涵界定》,载《南方文坛》2008年第3期。)有学者认为,编撰诗人年谱,考证诗人生平、探究作品本事虽小失为古典诗歌研究的优良传统,但这毕竟是诗歌学术研究徘徊于外围、悬浮于浅层的初步。那么,“把握作品的生成过程,亦即了解作品的原生态,无异十创设了一个触摸、体贴作者的有效空间和感受、体验作品的具体情境;只有步入其间,才能走近作者心灵、挖掘作品内涵,从而挺进研究深度、提高研究层次。”“真正属于心灵的创造,必然取决于生态的需要,正好比花开的形态,除了取决于种子的质性之外,离不开气候、环境、土壤的影响一样。诗人创造的需要除了来自于诗人自己的内在生命冲动外,更来自于自然、社会、文化这三大生态环境对主体(作者、读者)的制约作用中产生的生存需要。”(陈玉兰:《论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文学生态环境》,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
    ①[苏]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70页。
    ②刘学军:《“政治文化”一解》,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法]米丽亚·克里斯蒂娃:《诗歌语言的革命》,见[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450页。
    ①张啸虎:《中国政论文学史稿》,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年版,第2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6页。
    ①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②贾谊:《过秦论》,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85页。
    ③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1页。
    ④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7页。
    ⑤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第37页。 师古注亦曰:“谊上疏言可为长太息者六,今此至三而止,盖史家直取其要切者耳’,然则班固于其所上之疏,凡以为疏而不切者,皆不加采掇。其他凡陈古义,不涉世事者,更无论也。故凡载于《汉书》者,乃从五十八篇之中撷其精华,宜其文如万选青钱。后人于此数篇,童而习之,而《新书》则读者甚寡,其书又传写脱误,语句多不可解,令人厌观,偶一涉猎,见其皆不i如见于《汉书》者之善,亦固其所。班固之掇五十八篇之文,剪裁熔铸,煞费苦心,试取《汉书》与《新书》对照,其间斧凿之痕,有显然可见者。”他认为,《新书》中的《事势》部分为贾谊自著,至于《连语》、《杂事》诸篇,则为“与门人讲学之语”,“平日所称述诵习者”,“皆不必贾生手著”。最近几年,对于贾谊《新书》真伪问题的考辨和论述较为详明的,则有1982年第2期《文学遗产》所载王洲明《(新书)非伪书考》一文。王文基本上附和了卢、余两家的观点,认为姚鼐的妄断是一因出于对“妃”字在该篇该处真正含义(王氏认为应作“匹配”、“配偶”解)的误解,二因没有估计到汉承秦制和诸侯王越轨自僭的可能性所致。在对宋代以前史籍和类书中有关《新书》篇目次序和内容方面的著录情况分别作了考察后,王文指出,今本《新书》和古本《新书》当同出十一个系统;贾谊的作品在汉代以来长期流传的过程中虽有散佚,但今本《新书》则保存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可作为研究贾谊思想及文学成就的根据。为了证明《新书》不是一部伪书,不是后人割裂《汉书》拼凑而成,相反倒是《汉书》选用了《新书》的材料,王文特地将《汉书》和《新书》的有关章节列举出来作了具体对比,发现不少地方《汉书》所载小如《新书》史合情理,《汉书》称引的贾谊作品,有明显删削《新书》的斧凿痕迹。该文还就《新书》所引《诗经》文字内并联系汉代传诗情况进行考察,从而证明《新书》为汉初作品,其成书时代离贾谊不远;同时从贾谊受学渊源显系儒家,《新书》本身遗词造句又多有重出之例两方面说明,《新书》中的《事势》部分出自贾谊之手,其《连语》、《杂事》部分,除《先醒》、《劝学》篇外,也基本肯定出自(?)谊之手,而决非为后人所伪造。后来,又有阎振益、钟夏在《新书校注》前言中认为“新书书伪作”是没有确实证据的,是可信的真本。我们从此说。(见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①王充:《论衡·书解》,国学整理社:《诸了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75页。
    ②班固:《答宾戏》,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10页。
    ③孔融:《上书荐谢该》,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19页。
    ④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5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才略》,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96页。
    ①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43页。
    ②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会》,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①贾谊:《新书·大政上》,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40页。
    ②贾谊:《新书·数宁》,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经: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32页
    ③贾谊:《新书·制小定》,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3页
    ①杨树增:《汉代文化特色及其形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页。
    ①班固:《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84页。
    ②班固:《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85页。
    ①班固:《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86页。
    ②班固:《汉书·元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020页。
    ①班固:《汉书·匡张孔马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49页。
    ②范晔:《后汉书·阴识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30页。
    ③范晔:《后汉书·樊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25页。
    ④刘向:《说苑·君道》,向宗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页
    ①刘向:《说苑·臣术》,向宗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8页。
    ②刘向:《说苑·政理》,向宗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15页。
    现存《新序》亦为十卷,盖宋时之遗本。清儒卢文弨《群书拾补》辑《新序》佚文五十二条。严可均《全汉文》卷三十九均收录其期中。经赵仲邑先生的研究考证,又结合张国铨先生《新序佚文校辑》,重新校订补辑,得《新序》佚文六十条,附于其著作《新序详注》之后。本文的论述以现存的《新序》十卷本为准,小包括佚文。刘向将全部故事,共一百八十余章,大体以类相从,编为若干类,分《杂事》五卷,《刺奢》一卷,《节士》一卷,《义勇》一卷,《善谋》两卷。一至五卷《杂事》未按内容性质标题,且占全书卷数之半,如此分卷,令后世研究者颇感费解。台湾学者许素菲就此问题指出:“刘向撰作《新序》,既为节士、刺奢、义勇、善谋分卷,而不为杂事分类立名,其可怪也欤!一由此可知此书篇章未加整理也。”但“审其一至五卷,虽以杂事为题,然所述无出政事者,且要归于仁政。”可见,刘向如此分卷,也是有其道理的。刘向撰此书的目的既然是向成帝“言得失,陈法戒”,那么于政事的部分占很大比重,也足理所当然的。同样,从全书的内容上也可以看出作者在这方面的用心。
    ①刘向:《新序》,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40页。
    ②卢元骏:《<新序)今注今译卷首语》,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影印台湾商务印书馆版,1987年版,第1页。
    ①班固:《汉书·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1页。
    ②班固:《汉书·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1页。
    ③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1-62页。
    ①陆贾:《新语·至德》,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14页。
    ②班固:《汉书·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54页。
    ③班固:《汉书·刑法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98页。
    ①班固:《汉书·食贷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7页。
    ②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13页。
    ③司马迁:《史记·曹丞相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21页。
    ①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三)·汉初布衣将相之局》,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6页。
    ①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1页。
    ②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0页。
    ③班固:《汉书·高后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96页。
    ④班固:《汉书·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8页。
    ①班固:《汉书·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8页。
    ②班固:《汉书·晁错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90页。
    ①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0页。
    王启才:《汉代奏议的文化意蕴与美学阐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①班固:《史记·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12页。
    ①关于“黄老”的称谓及渊源,《论衡·自然》云:“黄占,黄帝也;老者,老子也。”《汉书·艺文志》录有黄帝书21种;又马王堆汉墓出土了4种古佚书,即,《经法》、《十六经》、《称》和《道原》,为黄学之学代表作。这是在战国黄老之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金春峰说:“面对春秋战国的大争之世,老子全力研究着战争、角智、斗力、弱肉强食,以及积存自己发展自己的谋略和方法”;老子的思想包含着两方而发展的可能性,或发展为庄学的出世主义,“或者面向政治和社会,由否定文化、道德、教育的作用与价值,而全力倾注于成败、祸福、得失的研究,发展出一套和儒家对立的社会、政治、军事思想。黄老《帛书》即战国时的黄老思想,代表了《老子》思想向后一方面的发展。……所谓‘黄老’正是《老了》思想向法家、兵家发展并与之相结合的结果。”参见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②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40页。
    ③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89-3290
    ④范晔:《后汉书·樊宏阴识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26页
    ①司马迁:《史记·礼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60页。
    ②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28-2029页。
    ③司马迁:《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15页。
    ④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028-2029页。
    ①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52页。
    ②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5页。
    ③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7页。
    ①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5-156页。
    ②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7页。
    ③班固:《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33-1234页。
    ①班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75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时序》,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91页。
    ③班固:《汉书·东方朔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45页。
    ④王启才:《汉代奏议的文化意蕴与美学阐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①王琳,邢培顺:《西汉文章论稿》,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第311页。
    ①[法]让-弗朗索瓦·得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98页
    ②余晓明:《文学生态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第35页。
    《礼记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29页
    ③余晓明:《文学生态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第35-36页。
    ④余晓明:《文学生态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第35页。
    ①班固:《汉书·公孙弘卜式兄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33页。
    ①司马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09页。
    ②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5页。
    ③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9页。
    赵翼:《廿二史札记·李广利之降年考》,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书局1984年版,第102页。
    ①司马迁:《史记·秦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3页。
    ②司马迁:《史记·楚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689页。
    ③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39页。
    ④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75页。
    ⑤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79页。
    ⑥司马迁:《史记·东越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979页。
    ①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12页。
    ②其来源是对英文Legitimacy"一词的意译。Legitimacy的词根“Leg-”源自于拉丁文“Lex”,意为“法律”、“约法”、“约款”等,其涵义是指“由人制定和颁布的法”,主要涉及的是国家的结构与生活。[63]英文词典对“合法性”也有着不同的解释。《牛津英语词典》(Qxford English Dictionary)认为,“合法性”是“合法婚生”和“拥有完全子女权利的资格”,“当君主和贵族的资格和头衔依靠遗传原则时,这一概念自然也被应用于那些最高统治者身上。”另外,“合法性”最早的含义是指“使得某人合法或对其做出权威性合法声名的行为或过程,在扩展意义上,也指使某事物成为符合法律的行为。”《韦氏词典》(Webster's Dictionary)的解释是“合法的政府所具有的特征足‘合于法律或合于法定形式和需求’。在类推意义上,合法性也用于表从一系列给定的前提按照逻辑而得出的命题。从这一用法出发,合法性也明显表达了这样的观念,即‘符合规定或原则’的主张。”学者们对于“合法性的学理分析也是十分透辟的。保罗·戈洛拉克(Paul Groarke)认为,在一般使用的意义上,“合法性”这一术语反映了观念史中两种不同的趋势。“在中世纪,君主惟有遵从自然法所确立的道德秩序,他才是合法的。而这一中世纪的概念最终被不得转让的自然权利(natural or inalienabie rigwts)取代。”cf.Paul Groarke.Dividing the State:Legitimacy,Secession and the Doctrine of Oppression (Aldershot, England; Burlington,VT:Ashgate,2004),p.12.)
    ③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04页。
    ①张星欠:《论合法性研究的依据、学术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3期。
    ②[德]卡尔·施米特著:《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402页
    ③从学术史或学术源渊的角度讲,关于政治合法性问题的探讨是启蒙思想家洛克(John Locke)和卢梭(Jean-Jacque Rousseau)提出来的,马克斯·韦们(Max Weber)被认为足近代第一次对政治合法性问题作过系统探讨和研究的学者。按照他的理解,政治合法性足促使一些人服从某命令的动机。任何群体足否可能服从统治者的命令主要取决于群体是否相信统治者的合法性。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与马克斯·韦伯的观点略有小同。他认为“政治合法性”乃意味着“一个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
    ④张康之:《合法性的思维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载《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⑤《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28页
    ①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7页。
    ②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7
    ③陆贾:《新语·术事》,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页。
    ④贾谊:《新书·过秦论(下)》,阎振益,钟夏:《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7页。
    ⑤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722页。
    ⑥班固:《汉书·诸侯王年表序》,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6页。
    ①《尚书·周书·洪范》,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90页
    ②这一思想散见十《尚书·无逸》《尚书·康诰》《尚书·梓材》《尚书·召诰》《尚书·召奭》《尚书·洒诰》等典籍。
    ③《论语·为政》,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0页。
    ④《论语·为政》,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2页。
    ⑤《孟了·公孙丑上》,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0页。
    ⑥《老了·第五十四章》,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页。
    ①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305页。
    ②司马迁:《史记·天官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51页。
    ③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5页。
    ④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35页。
    ⑤司马迁:《史记·孙了吴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167页。
    ①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230页。
    ②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页。
    ③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16页。
    ④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59页。
    ①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4页。
    ②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6页。
    ③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765页。
    ④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7页。
    ⑤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02页。
    ⑥司马迁:《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803页。
    ①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82页。
    ②参见安平秋等:《史记研究集成·史记通论》,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第292-293页。
    《管了·霸言》,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5页
    ①《荀子·大略》,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24页。
    ②《论语·学而》,国学整理社:《诸了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页。
    ③《孟子·尽心下》,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73页。
    ④《尚书·夏书·五子之歌》.阮元校刻:《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6页。
    ⑤《左传·昭公三十二年》,阮元校刻:《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28页。
    ⑥《管子·牧民》,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页。
    ⑦《论语·颜渊》,国学整理社:《诸了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66页。
    ⑧《论语·尧曰》,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16页。
    ⑨《论语·雍也》,国学整理社:《诸了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6页。
    ⑩《孟子·离娄上》,国学整理社:《诸了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83页
    11《荀子·大略》,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2页。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页。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页。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页。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5页。
    司马迁:《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58页。
    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3页。
    司马迁:《史记·殷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97页。
    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3页。
    ①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35页。
    ②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23页。
    ③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36页。
    ④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37页。
    ⑤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58页。
    ⑥司马迁:《史记·周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6页。
    ①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75页
    ②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520页。
    ③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785页。
    ④司马迁:《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957页。
    ⑤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48页。
    ⑥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98页。
    ①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1页。
    ②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19页。
    ③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23页。
    ①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122页②有的辞典将其解释为“旧称一系相承,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为正统。”(台湾天成出版社《文史辞源》“正统”条。)有的又解释说,“正统”是“封建社会中,某一王朝在统一全国后,对其一系相承的系统的自称。”(《辞源》、《辞海》“正统”条。)
    ③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1页。
    ④孙家州:《正统之争与正统史学》,载《争鸣》1988年第2期。
    ⑤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①《尚书·多士》,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19页。
    ②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25-138页。
    ③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页。
    ④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9负。 邹衍五行相胜的五德终始说,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邹衍著有《终始》、《大圣》之篇10余万言,《汉书·艺文志》也著录有《邹了》49篇和《邹子终始五德》56篇,而这些自著均已散佚,只能据《吕氏春秋·应同》和《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封禅书》、《孟子荀卿列传》等篇的相关记载来了解。
    ②在《汉书·郊祀志》赞中,班固认为,以五行相生之五德终始说来解说自伏羲以来王朝更替历史的是刘向、刘歆父子。汪高鑫在《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秦汉卷》中认为,五行相生五德终始说的创立者是刘歆而非刘向。详见《中国史学思想通史·秦汉卷》,黄山书社2002年版,第312-314页。
    ③赵英:《司马迁史学思想的正统化倾向》,载《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①班固《汉书·郊祀志》云:“孝武之世,文章为盛,太初改制,而兄宽、司马迁等犹从臣、谊之言,服色数度,遂顺黄德。彼以五德之传从所不胜,秦在水德,故谓据土而克之。
    ②汪高鑫:《五德终始说与汉代史学的正统观念》,载《安徽史学》2007年第6期。
    陆贾:《新语·术事》,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8页。
    ①班固:《两都赋序》,严可均辑:《全土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02页。
    ②萧统:《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页。
    ①杨树增:《汉代文化特色及其形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3页。
    ②《汉书·艺文志》:“春秋之后,周道浸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了云,竞为侈俪闳衍之词,没其风谕之义。是以扬子悔之,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序诗赋为五种。”(班固:《汉书·艺文志》)
    ③《文心雕龙·淦赋》云:“夫京殿苑猎,述行序志,并体国经野,义尚光大。既履端于倡序,亦归余于总乱。序以建言,首引情本,乱以理篇,写送文势。按《那》之卒章,闵马称乱,故知殷人辑颂,楚人理赋,斯并鸿踩之寰域,雅文之枢辖也。至于草区禽族,庶品杂类,则触兴致情,因变取会,拟诸形容,则言务纤密:象其物宜,则理贵侧附:斯又小制之区畛,奇巧之机要也。”(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④参见马积高:《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2-15页。
    ①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第一册),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04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辨骚》,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9页
    ①地域文化的形成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远古的中国大陆上,各个分散的民族、部落以及部落联盟在相对孤立的土壤上生存,此后的历史发展,也逐渐地产生了交流与融合。即使这样,民族的出现,始终有着显著的地域特征,于是就有了不同地域民族,小同地域的民族便创造发展和壮大着民族地域文化,同时也就有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心理。而这种地域文化心理往往深深地根植于其思想深处,并表现为一种政治行为,即用自己的文化同异己的文化相抗争。上古的黄帝、炎帝之战,即有着文化的“杀伐”,夏、商、周的更迭,也有着文化的“殖民”,即使在西周的大一统时期,周王朝也在文化由相异走向相同的过程中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乃足对地域文化存在差异的认同,而“绝淫祀”则是为了消除地域文化心理对十政治一统带来的消极影响。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争霸斗争更加固川化了各国在坚守自己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排斥其他地域文化对六国文化的征服。
    ②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页。
    ①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4页。
    ②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20页。
    ③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46贝。
    ④司马贞《史记索隐·高祖本纪》,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46-347页。
    ①楚地的人们通常以短衣为常服。《战国策·秦策》载:“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王后悦其状,高其知,曰:‘吾楚人也’,而自子之,乃变其名曰楚。”鲍彪注:“以王后楚人,故服楚制以说之。”这种楚服的形制如何,文献材料没有进一步说明。《史记·叔孙通传》记载叔孙通见刘邦时说:“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衣短衣,楚制,汉王喜。”《楚辞·九辩》云:“被荷之晏晏兮,”王逸注:“袛也,若矣。”《说文》:“低、短衣。”是一种单短衣,比袍服短。《急就篇》注:长衣曰袍,下至足跗,短衣曰,自膝以上。”可见袍与的区别是一个稍长,一个略短。根据这些材料,可以推断“异人”穿的楚服是一种短衣,而这种短衣乃是楚人的一种常服。
    ②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89页。
    ③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47页。
    ④司马迁:《史记·吕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03-404页。
    ⑤班固:《汉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3页。
    ①班固:《汉书·朱买臣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92页。
    ②万光治即持此说。见万光治:《汉赋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年版,第149页。
    ③张新科在《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中有一章《以经立论:汉代人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对此问题论说,颇为全面、精辟。
    ④班固:《汉书·扬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5页。
    ①万光治:《汉赋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②冯小禄:《汉赋书写策略与心态建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66页。
    ①朱晓海:《汉赋史略新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贝。
    ②万光治:《汉赋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年版,第150页。
    ③从本质上讲,权力是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换句话说权力使他人不以其选择而行事。而“权力的实现常常借助于权力支配者与被权力支配者的小自觉同谋。当权力拥有者将符合自身利益或少数集团利益的观念体制化的时候,那些处于被支配地位的人把这些观念视之为体制自身本当具有的内在逻辑而加以遵守。参见朱国华:《文学与权力:文学合法性的批判性考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页。
    ④政治权力,从广义来讲,是权力现象与权力行为在政治领域的反映。从狄义来讲,政治权力指的是公共权力,即行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在公共事务方面控制社会资源、从事社会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影响相关行为者的一种能力。政治权力的特征是:公共性:政治权力垄断了暴力的合法实用;政治权力具有广泛性、深入性、弥散性和强制性的特点。那么,文学作为政治上层建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政治的影响。
    ①班固:《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45页。
    ②终军:《白麟奇木对》,班固:《汉书·终军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16页。
    ①班固:《汉书·严助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89-2790贝。
    ②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56页。
    ③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56-3059页。
    ①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60-3062页。
    ②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56页。
    ③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90页。
    ④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6页。
    ①班固:《汉书·东方朔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48页。
    《礼记·祭统》,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02页。
    ①司马相如:《上林赋》,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17-3040页。
    ②司马相如:《上林赋》,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17-3041页。
    ③司马相如:《上林赋》,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17-3042页。
    ①司马相如:《士林赋》,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20-3039页。
    ②司马相如:《士林赋》,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25-3040页。
    ③程章灿:《汉赋览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57页。
    ④曲德来:《汉赋综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8-234页。
    ①司马相如:《土林赋》,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42页。
    ②枚乘:《七发》,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38页。
    ①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4页。
    ②陶秋英:《汉赋研究》,杭州:浙江占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93页。
    ③胡学常:《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汉赋与两汉政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8页。
    ④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62页。
    ⑤班固:《汉书·严朱吾丘主父徐严终王贾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78页。
    ①班固:《两都赋序》,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02页。
    ②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65页。
    ③班固:《汉书·贾邹枚路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65页。
    《礼记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56页。
    《礼记正义》,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78页。
    《淮南了·泰族训》,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53贝。
    ①覃召文,刘晟:《中国文学的政治情结》,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143页。
    ②班固:《两都赋序》,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二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02页。
    “乐为政象”说最早见于《国语·周语》:周王欲大耗民资铸无射巨钟,伶州鸠于是为周王论乐:“臣间之,琴瑟尚宫,锺尚羽,石尚角,匏竹利制,大不逾宫,细不过羽。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圣人保乐而爱财,财以备器,乐以殖财。故乐器重者从细,轻者从大。是以余尚羽,石尚角,瓦丝尚宫,匏竹尚议,革木声。”又以乐音之序以比政治之序:“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苹木以节之,物得其常曰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如是,而铸之金,磨之石,系之丝木,越之匏竹,节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风。于是乎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物备而乐成,上下不罢,故曰乐正。”这里,把“诗”和“乐”的艺术表现看作是“政象”。
    ①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96页。
    ②班固:《汉书·东方朔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58页。
    ③路乔如:《鹤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39页。
    ①邹阳:《酒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33页。
    ②枚乘:《柳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36页。
    ③王充:《论衡·须颂篇》,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98页。
    ④班固:《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38页。
    ⑤司马迁:《史记·马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28页。
    ①龙文玲:《汉武帝与西汉文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14-115页。
    ②班固:《汉书·严助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80页。
    ③班固:《汉书·东方朔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46页。
    ①龙文玲:《汉武帝与西汉文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119-142页。
    ②张明非:《帝王文化与中国文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
    ①[美]詹明信:《文本的意识形态》,见张旭东:《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②贾谊以儒为主而采阴阳五行与法家,陆贾以儒为主采纵横家之说。
    ①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38页。
    ②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66页。
    ③司马迁:《史记·乐毅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36页。
    ④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50页。
    ⑤司马迁:《史记·郦生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
    ⑥班固:《汉书·扬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92页。
    ①班固:《汉书·张释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10页。
    ②班固:《汉书·直不疑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02页。
    ③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46页。
    ④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49页。
    ⑤班固:《汉书·外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943页。
    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08页。
    ①《老子(第四十八章)》,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9页。
    ②佘正松:《道家思想与汉代抒情小赋》,载《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①于迎春:《汉代道家思想的兴盛及其对文人的影响》,载《齐鲁学刊》1996年第1期。
    ②董仲舒《士不遇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50页。
    ③参见于迎春:《汉代道家思想的兴盛及其对文人的影响》,载《齐鲁学刊》1996年第1期。
    ④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2页。
    ⑤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99页
    ①贾谊:《鹏鸟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8页。
    ②关于《惜誓》的作者问题前人多有质疑,最早提出为贾谊所作的是东汉的王逸,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惜誓》者不知谁所作也,或曰贾谊,疑不能明也。”(黄灵庚疏证《楚辞章句疏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五册,第2701页。)虽有置疑,但正式提出了贾谊之名。南宋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认为 《惜誓》中之语意与《吊屈原赋》颇同,故二者乃同出一人之手,(洪兴祖《楚辞补注》,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第203页。)即《惜誓》为贾谊所作。明代王夫之在《楚辞通释》中明确肯定《惜誓》为贾谊所作。(王夫之《楚辞通释》,《续修四库全书·集部·楚辞类》,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十一卷,第272页。)虽然诸家的言论均含有推理的成分,但在还没有确凿的反证之前,我们仍认定《惜誓》的作者乃是贾谊。
    ①贾谊:《旱云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8页
    ①司马迁:《悲士不遇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70页
    ②[美]宇文所安著,田晓菲译:《他由的石头——宇文所安自选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8页。
    ③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03页。
    ④班固:《汉书·扬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9页。
    ⑤班固:《汉书·扬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20页。
    ⑥班固:《汉书·扬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21页。
    ①扬雄:《解嘲》,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12页。
    ②扬雄:《解嘲》,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12页。
    ③班固:《汉书·扬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18页。
    ④扬雄:《太玄赋》,严可均辑:《全上占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8页
    ⑤张松辉:《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第106页。
    ①许结认为:“扬雄一生的思想发展,是儒、道冲突、交融的过程,如果说他在大赋系列创作时是儒家入世思想占上风,其作品有明显的‘美刺’功能,那么,在他的太玄系列作品中显然是道家隐世思想占上风,表现出与先秦道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相同的荡然肆志、玄静无拘思想境界。然而他的这种思想境界并非‘无我’的超载,而是‘有我’的升华。正因有我,所以这一时期他创作思想的主题就足对倾斜社会的忧患和远身进祸的自尊。”见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2月版,第208页。
    ②王洲明:《诗赋论稿》,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8页。
    ③王继训:《汉代“隐逸”考辫》,载《理论学刊》,2005年第5期。
    指秦末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唐秉、角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刘邦久闻四皓的大名,曾请他们出山为官,而被拒绝,后来他们隐居十商山,过清贫安乐的生活。
    ④挚峻:《报司马迁子长》,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73页。
    ①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21页
    ②班固:《汉书·王吉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59页
    ③班固:《汉书·龚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80页。
    ④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1页。
    ⑤班固:《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80
    ①高诱:《淮南了叙》,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945页。
    ②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7页。
    ③严忌:《哀时命》,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31页。
    ④刘歆:《遂初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45页。
    ①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17页。
    ②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89页。
    ①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8页。
    ②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9页。
    ③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859页。
    ④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98页。
    ①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 1982年版,第3118页。②陈启云认为:武帝朝中的数十年,儒家并未取得全面的胜利,武帝的行政主要倾向法家(阳儒阴法),而他的郊祀、封禅、改历等措施,大多出十阴阳五行之手。这样以来,西汉儒学到汉元帝时期(前48—前33年),儒学才取得比较全面性的胜利。马积在《两汉文学思想的变迁‘与儒学》(载《求索》1989年第1期)一文中认为:汉初,从高帝到景帝,在这大家公认的黄老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其实,以儒学为主吸取其他各家学说的倾向也在形成中。在一般认为儒学已在文化思想土古统治地位的武宣之世,但在实际看来,惴学的影响确在逐渐扩大,只是儒家在政治上的出头和儒学在思想上的优势已经开始了。然武帝到宣帝都是‘王霸道杂”或“外儒内法”,儒学的仁义礼乐实际不过是一种装饰,即“缘饰以儒术。”元成帝以后至东汉和帝,才是惴学真正占统治地位的时期。
    ①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能作望文生义之理解。“独尊”不能作百分之百纯净状态理解,只小过以儒家为主导;“罢黜”只是在朝廷而不是在社会,百家思想仍然流行,只是不像原来那样百家中非儒家的某-家思想可以成为朝延的主要施政依据。(刘文勇:《楚化与儒化:阐释汉代文学思想的一个框架》,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②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序》,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③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1页。
    ①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书馆1994年版,第148-149页。
    ②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41页。
    ③班固:《汉书·贾山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27页。
    ①贾山:《至言》,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5页。
    ②贾山:《至言》,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5页。
    ③贾山:《至言》,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5页。
    ④贾山:《至言》,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205页。
    ⑤班固:《汉书·贾谊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22页。
    ⑥贾谊:《陈政事疏》,《汉书·贾谊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28页。
    ①董仲舒:《贤良对策》,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95页。
    ②董仲舒:《贤良对策》,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96页。
    ③董仲舒:《贤良对策》,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97页。
    ①董仲舒:《贤良对策》,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98页。
    ②王洲明:《中国文学精神(汉代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92-93页。
    ③班固《两都赋序》,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02页。
    ①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1页。
    ①余晓明:《文学生态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第52页。
    ②[英]特里·伊格你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34页。
    ③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56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论说》,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65页。
    ②如《庄子·天下》中有“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这足指墨了后学传诵墨家的著作。
    《庄子·天运》,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6页。
    ③班固:《汉书·邹阳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38页。
    ①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0页。
    ②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3页。
    ③在汉代,又有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分。这是清代自道光、咸丰时期及其以后对汉代经学的一个分别。概而言之,今文经学就是以今文(即汉代通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为依据的学派,古文经学就是以古文(通行于战国时期的篆书)书写的经书文本为依据的学派。然而学术界的讨论比这要复杂得多。钱穆认为:“然则东京所谓“古学”者,其实乃西汉初经师之遗风,其视宣帝以后,乃若有古今之分:此仅在其治经为章句与训诂,不谓其所治经文有古今也”。今学守家法,古学尚兼通,此一义也。(钱穆:《两汉经学今占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38-239页。)这是说,“今文经”与“古文经”的区分,并不是当时实际存在,而是在学术研究的历史过程当中出现的范畴,汉时并无“今文经”和“古文经”,而只是“今学”和“古学”的区别。“今学”、“古学”出自《后汉书·儒林传》“卫宏字:敬仲,东海人也。少与河南郑兴俱好古学。“初,九江谢曼卿善《毛诗》,乃为其训。宏从曼卿受学,因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十今传于世。后从大司空杜林史受《古文尚书》,为作《训旨》。时济南徐巡师事宏,后从林受学,亦以儒显,由足古学大兴。光武以为议郎。”“常避地教授,门徒数百。颇涉猎古学。尝读《左氏传》,虽乐文采,然谓不得圣人深意以为前世陈元、范升之徒更相非折,而多引图谶,不据理体,于是作《难左氏义》四十一事。”虽未能提出“今学”,但已经可以有与之相对的“古学”。
    ①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26-27页。
    ②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56页。
    ③班固《汉书·兄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28页。
    ④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656页。
    ①陆贾:《新语·道基》,国学整理社:《诸了集成》,北京:中华书书局2006年版,第9页。
    ②班固:《汉书·匡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36页。
    《淮南了·泰族训》,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47页。
    ①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5页。
    ②刘松来:《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③刘松来:《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11页。
    ④刘勰:《文心雕龙·宗经》,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页。
    ⑤刘勰:《文心雕龙·宗经》,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页。
    ①刘松来:《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324页
    ②刘松来:《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338页。
    ①王葆玹,《今古文经学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69页。
    ②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容》,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33页。
    ③董仲舒,《春秋繁露·郊语》,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98页。
    ④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通三》,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29页。
    ⑤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之行》,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1992年版.第458-459页。
    ⑥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02页。
    ⑦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通三》,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30页。
    ⑧董仲舒,《春秋繁露·俞序》,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1页。
    ⑨董仲舒,《春秋繁露·尧舜不擅移》,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20 页。
    ①董仲舒,《春秋繁露·山川颂》,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24-425页。
    ②董仲舒,《春秋繁露·为人者天》,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18-319页。
    ③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44页。
    ④钱穆:《略论中国文学》,见其《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53页。
    ①董仲舒,《春秋繁露·人副天数》,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54页。
    ②董仲舒,《春秋繁露·立元神》,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8页。
    ③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94页,296页,302页。
    ④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锤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02页。
    ⑤董仲舒,《春秋繁露·实性》,,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 1992年版,第311 页
    ⑥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99页
    ⑦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98页,303页
    ⑧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265页
    ⑨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73页
    ⑩董仲舒,《春秋繁露·郊语》,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97贝
    ①董仲舒,《春秋繁露·盟会要》,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0-141页
    ②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4页
    ③董仲舒,《春秋繁露·俞序》,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62页
    ④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施》,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70页
    ⑤董仲舒,《春秋繁露·正贯》,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44页
    ⑥陈衍:《石遗室论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⑦郭预衡说:“在他(按,指董仲舒。)以后,一些儒者,讲政治,谈哲学,无不涉及天人感应,阴阳灾异。文章的内容和风格都发生了变化。汉代文章从纵横驰聘转变为坐而论道,可以说是从董仲舒开始的。”《中国散文史》(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253页。
    ①刘松来:《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351页。
    ②王琦珍:《传统儒学与古代散文的历史走向》,载《江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
    ①董治安:《两汉文献与两汉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136页。
    ②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69页。
    ①郭绍虞,王文生:《中国历代文论选: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14页。
    ②刘向:《说苑·正谏》,向宗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57页。
    ①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73页。
    ②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6页。
    ③班固:《汉书·扬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22页。
    ①司马相如:《上林赋》,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39页。
    ②师法足指一个学派的传统和规范,弟了不得违背;家法是指经生后学既恪守师法,又自然形成自己学派的特点,这就是所谓“家法’
    ③班固:《汉书·扬雄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38页。
    ①程勇:《汉代经学文论叙述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第112-113页。
    《尚书·舜典》,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31页。
    《论语·为政》.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1页。
    《论语·阳贷》,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74页。
    《孟子·万章上》,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68贝。
    《孟子·万章下》,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25页。
    ②蔡仲翔等主编的《中国文学理论史》中提出:“这里的‘意’是说诗占的‘意’,而‘志’则是作诗者的‘志’,以说诗者的‘意’去逆作诗者的‘志’,就难免不带主观成分。这样去解诗往往是拿诗来为我所用,未必真能得到诗人的本意。”这种方法对于汉代经学解读经典文本并最终导致经学阐释穿凿附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参见蔡仲翔等主编《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出版社,1987版,第35页。
    ①《荀子·儒效》,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85页。
    ②陆贾:《新语·慎微》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0页。
    ①《荀子·礼论》,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41页。
    ②《荀子·乐论》,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54页。
    ③《荀子·性恶》,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92负。
    ①韩婴:《韩诗外传(卷二)》,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34页。
    ②韩婴:《韩诗外传》(卷四),许继通:《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82页。
    ③韩婴:《韩诗外传》(卷四),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78页。
    ④韩婴:《韩诗外传》(卷五),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95页。
    ⑤韩婴:《韩诗外传》(卷二),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28页。
    ⑥韩婴:《韩诗外传》(卷五),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99页。
    ①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6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98页。
    ②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6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198页。
    《诗经·魏风·葛屦》中“维是编心,是以为刺”;《诗经·小雅·节南山》中“以究王汹”:《诗经·大雅·民劳》中“王欲玉女,是用大谏”,则是《诗》以“剌”。《诗经·大雅·卷阿》中“矢诗不多,维以遂歌”;《诗经·大雅·烝民》中“占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水怀,以慰其心”,则是《诗》以“美”。当然,还有其他
    ‘美”、“刺”之诗,这里就不不再一一列举。
    ③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11页。
    ①班固:《汉书·王吉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62页。
    ②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上》,中华书局,1987年,第1页。
    ③《论语·学而》,国学整理社:《诸了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3页。
    ④《孟子·尽心下》,国学整理社:《诸了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571页。
    ①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33页。
    ②董仲舒:《春秋繁露·玉杯》,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8页。
    ③苏舆:《春秋繁露义证》,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33页。
    ④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06页。
    ①董仲舒:《春秋繁露·精华》,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2页。
    ②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3页。
    ①董仲舒:《春秋繁露·竹林》,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85页。
    ①此处所说的“太学”,乃足承续夏、商、周三代时期的大学。这足汉初有识之士在总结秦朝灭亡教训,讨论治国方略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了儒家思想对于巩固政权义的重要性之后提出的兴学以“修先王之道”,与前代的大学甚有不同。
    ②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16页。
    ③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08页。
    ④太学的兴立和发展有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是与知识群体特别是儒生集团的参政,与王朝之最终把儒术奉为正统意识形态的过程是一致的。”参见姜维公:《汉代学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4年。
    ⑤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3页。
    ①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3页
    ②秦彦士认为:“通观《史记》、《汉书》全无兴办太学一事的明确记载。《史记》所载历史资料止于太始元年(公元前九十六年,距元朔五年已有近三十年时间,而《武帝本纪》叙事亦至太初二年),全无武帝兴办太学的记载。作为一位亲受经学大师教授的弟子和实事求是的大史学家,如果历史上有这么一件大事,司马迁是不会不记载的。”参见秦彦士:《汉代太学的考证与批判》,《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③班固:《汉书·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8页。
    ④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8页。
    ①班固:《汉书·王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24页。
    ②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5页。
    ③班固:《汉书·鲍宣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93页。
    ④班固:《汉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30页。
    ①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6页。
    ②我个人认为“满百”、“增倍”以及史书中的千人,三千人都当以约数观之。
    ③刘霄:《汉代教育文化》,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54页。
    ④刘霄:《汉代教育文化》,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57页。
    ⑤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16页。
    ①露三年,为平议《五经》异同,召开了石渠阁会议,宣帝亲自出席会议,“称制临决”。会上讨论的问题,由于文献散佚,难以尽知其详,从《通典》保存的《石渠礼论》中的部分资料看,它涉及子诸如“继宗子”“大射乡射”、“诸侯之大夫为天了服”、“齐缞”、“为人后”等问题。其中,既有对经典中有关问题的解答,也有对现实生活中的礼仪规范的讨论。这种讨论涉及的是具体的礼仪名物,在理论上对儒学的发展没有什么作用,却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价值。正足这些具体的礼仪名物的分疏和议定,使礼学由抽象的原则转化为可操作性的社会日常规范。石渠阁会议促进了儒学礼义向具体的典章制度、礼仪规范的转化,或者说,为建立汉代的社会规范体系提供了更为具体的依据和蓝本。从某种意义上说,石渠阁会议既是一次经学会议,也是一次制宪会议。
    ②班固:《汉书·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4贝。
    ③班固:《汉书·循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5页。④此存两说,无关紧要。
    ①班固:《汉书·循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26贝。
    ②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96页。
    ③班固:《汉书·平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5页。
    ④班固:《汉书·韩延寿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13页。
    ①班固:《汉书·何武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83页。
    ①刘霄:《汉代教育文化》,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51页。
    ②另外,由察举而为文学官者不少,其中尤为明经科为最。
    ③班固:《汉书·诸葛丰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48页。
    ④范哗:《后汉书·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书局1965年版,第2581页。
    ⑤范哗:《后汉书·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74页。
    ①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03页。
    ②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50页。
    ③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154页。
    ④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20页。
    ⑤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21页。
    ⑥班固:《汉书·韦贤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02页。
    ①班固:《汉书·眭两夏侯京翼李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54页。
    ②班固:《汉书·疏广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39页。
    ③班固:《汉书·朱博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99页。
    ④刘霄:《汉代教育文化》,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171页。
    ⑤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1页。
    ①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75页。
    ②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20页。
    ③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25页。
    ④班固:《汉书·终军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814页。
    ①班固:《汉书·王式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10页。
    ②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112页。
    ③班固:《汉书·萧望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78页。
    ④扬雄:《答刘歆书》,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10页。
    ①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09页。
    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98页。
    ①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认为,“(魏)文侯初置博士官,实为以国力推行孔学之始。”他还说:“秦承魏制,设博士官。”见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4页。
    ②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47页。
    ③蒙文通:《经学抉原》,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464页。
    ④司马迁:《史记·循吏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01页。
    ⑤班固:《汉书·贾山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27页。
    ⑥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75页。
    ⑦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247页。
    ①[美]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②王洪军:《汉代博士文人群体与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8页。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5页。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6页。
    ①贾谊:《新书·过秦下》,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0页。
    ②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载:“汉兴,然后诸儒始得脩其经蓺,讲习大射乡饮之礼。叔孙通作汉礼仪,因为太常,诸生弟子共定者,咸为选首,於是喟然叹兴於学。然尚有干戈,平定四海,亦未暇遑庠序之事也。孝惠、吕后时,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孝文时颇微用,然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及至孝景,小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
    ①见卫宏《汉旧仪补遗》卷上,孙星衍集:《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89页。
    ②汉武时期之所以置“五经博士”,乃是政治文化发展的水到渠成之势和汉代重视思想文化建设的必然结果。
    ①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页。
    ②班固:《汉书·武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97页。
    ①班固:《汉书·公孙弘卜式兒宽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613页。
    ②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18页。
    ③班固:《汉书·儒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18页。
    ④班固:《汉书·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2页。
    当时,十三家博士分别是:齐《诗》、鲁《诗》、韩《诗》,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小夏侯《尚书》,大戴《礼》、小戴《礼》,施《易》、孟喜《易》、梁丘《易》,公羊《春秋》、谷梁《春秋》。
    ②王洪军:《汉代博士文人群体与汉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页。
    ③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诗学观念的生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79页。
    ④班固:《汉书·匡衡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40页页。
    ⑤《论语·阳货》,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79页。
    ⑥《论语·阳货》,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74页。
    ①《论语·季氏》,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55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宗经》,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6页。
    ③刘勰:《文心雕龙·宗经》,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页。
    ①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08页。
    ①朱熹:《朱子类语(上)》卷一三九,黎靖德编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第3299-3300页。
    《礼记集解·经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10页。
    《礼记集解·经解》,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09页。
    《荀子》,国学整理社:《诸了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9页。
    ②许继通:《韩诗外传集释》卷五,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82页。
    ①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23贝。
    ②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24页。
    ③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28页。
    ④刘勰:《文心雕龙·诏策》,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8页。
    ⑤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126页。
    ①许建平:《文学研究的新经济视角与分析方法》,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②班固:《汉书·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58页。
    ③d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5贝。
    ①班固:《汉书·伍被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170页。
    ②班固:《汉书·严助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78贝。
    ③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68页。
    ④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540页。
    ⑤班固:《汉书·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52页。
    ⑥班固:《汉书·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1页。
    ⑦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28页。
    ⑧许建平:《文学研究的新经济视角与分析方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49页。
    ①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35负。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65页。
    ②据长沙马王堆汉墓考古发现,当时有大豆、赤豆、姜、大麻子、花椒、葵、荠菜、藕、甜瓜、砂梨、梅、大枣等。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4年版,第462页。
    ③据徐州博物馆:《江苏徐州子房山西汉墓清理简报》文物编辑委页会,《文物资料从刊》(第四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第59-69页。
    ④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徐州狮了山西汉楚王陵出土铁器的金相实验研究》,载《文物》1997年第7期。
    ⑤司马迁:《史记·齐悼王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08页
    ⑥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66页。
    ⑦班固:《汉书·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586页。
    ①班固:《汉书·文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3页。
    ②班固:《汉书·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56页。
    ③班固:《汉书·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78页
    ④班固:《汉书·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86页。
    ①班固:《汉书·食货志》,北京:中华书书局1962年版,第1138页。
    ②班固:《汉书·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57页。
    ③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269页。
    ④班固:《汉书·货殖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691页。
    ⑤桓宽:《盐铁论·禁拼》,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6页。
    ⑥桓宽:《盐铁论·错币》,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5页。
    ①桓宽:《盐铁论·复古》,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页。
    ②桓宽:《盐铁论·禁耕》,国学整理社:《诸了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6页。
    ③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35页。
    ④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37页。
    ⑤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41页。
    ⑥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38页。
    ①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43页。
    ②桓宽:《盐铁论·本议》,国学整理社:《诸了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页。
    ③司马迁:《史记·平准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440页。
    ④桓宽:《盐铁论·力耕》,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2页。
    ①班固:《汉书·贡禹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83页。
    ①扬雄:《羽猎赋并序》,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6页。
    ①《三辅黄图》,何清谷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70-271页。
    ①潘岳:《关中记》,刘庆柱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44-45页
    ②何清谷:《三辅黄图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2-273页。
    司马相如:《上林赋》,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17-3040页。
    ③潘岳:《关中记》,刘庆柱辑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40页。
    ④张守节:《史记正义·范雕蔡泽列传》,司马迁:《史记·范雎泽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405页。
    ⑤参见姚生民:《汉甘泉遗址勘查记》,载《考古与文物》,1980年第2期。
    ①《三辅黄图》,何清谷校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1月版,第278页。
    ②扬雄:《甘泉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3页。
    ③扬雄:《甘泉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3页。
    ④扬雄:《甘泉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3页。
    ①扬雄:《甘泉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书局1958年版,第403页。
    ②参见姚生民:《云阳宫·林光宫·甘泉宫》,载《文博》,2002年第4期。
    ①扬雄:《甘泉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03页。
    ②张永鑫:《汉乐府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226负。
    ① 充:《论衡·量知篇》,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23页。
    ②罗振玉,王国维《流沙坠简》,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58页。
    ③据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4年第7期。晓菡:《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概述》,载《文物》1974年第9期。
    ①劳干:《<中国古代书史)后序》,钱存训:《中国古代书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81年版。
    ②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67-468页。
    ③据湖南省博物馆等:《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载《文物》1974年第7期。晓菡:《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概述》,载《文物》1974年第9期。
    ①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18页。
    ②班固:《汉书·惠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89页。
    ③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65页。
    ④班固:《汉书书·景十三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411页。
    ⑤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66页。
    ⑥班固《汉书·艺文志》:“《杨氏》二篇”。注曰:“名何,字叔元,淄川人。”
    ①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046页。
    ②孔德明:《汉代藏书制度对汉代文学传播的影向—以汉赋为例考察》,载《齐鲁学刊》2010年第2期。
    ③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71页。
    ①傅璇踪,谢灼华:《中国藏书史》,宁波:宁波出版社2001年版,第68页
    ②班固:《两都赋序》,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02页。
    ③刘光侨,陈静:《秦汉书籍政策》,载《出版史料》2004年第2期。
    ①吴九龙:《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载《文物》1974年第2期。
    ②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55页。
    ③班固:《汉书·杜邺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477页。
    ④范晔:《后汉书·杜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36页。
    ⑤班固:《汉书·游侠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07页。
    ⑥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48页。
    ⑦汉代的图书由“图”、“书”两大门类组成,当时的“图”主要有“兵阵图”、“天文图”、“地图”三类;而“书”主要是写于简牍丝帛上的文字资料。见张弘、靳力:《汉代图书市场述论》,载《东岳论从》2007年第5期。
    ①参见许建平:《文学研究的新经济视角与分析方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9-12页。
    ①班固:《汉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9页。
    ②班固:《汉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68页。
    ①盟,《周礼》曰:“国有疑则盟,诸侯在相与会,十二岁一盟。北面诏天之司慎司命。盟杀生歃血,朱盘玉敦以立牛耳。(《说文解字》)
    ②铭,记也。(《说文解字》)铭,名也,记名其功也。(《释名·释高語》)铭,名也,述其功美,使可称名也。(《释名·释典艺》)
    《说文解字》云:“诔,谥也。”《释名·释典艺》云:“诛,祟也。祟列其事而称之也。
    《说文解字》云:“碑,’竖石也。”《释铭·释典艺》云:“碑,被也。此本王莽时所设也。施其辘轳,以绳被其上以引棺也,臣了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
    《说文解字》曰:“赞,见也。”段玉裁注曰:“此以叠韵为训,疑当作所以见也。谓彼此相见必资赞者,注皆曰:‘赞,佐也。’,《周礼·大宰》注曰:‘赞,助也。’是则凡行礼必有赞,非独相见也。”《释名·释典艺》曰:“称人之美曰:赞。赞,篡也。篡集其美而叙之也。
    ③卜国维:《观堂集林》,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107页。
    ①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93页
    ②刘师培:《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利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
    《礼记·礼运》,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14页
    ③郗文倩:《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以汉代文体为中心》,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④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长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18页。
    《礼记·礼运》,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416页
    ①刘师培:《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
    ②春秋时期,“文”还有以恰切美懿的言辞作为人装饰和美化的重要手段,并十分重视人的言语表达。《论语》中有“辞达而已矣。”“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荀子》中有“文而致实,博而党正。”
    ①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23页。
    ②班固:《汉书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55页
    ①司马迁:《史记·礼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68页。
    ②陆贾:《新语·至德》,国学整理社:《诸了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4页。
    ③贾谊:《新书·礼》,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220页。
    ①司马迁:《史记·礼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69页
    ②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第134贝。
    ③班固:《汉书·郊祀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93
    ④“五礼”之制,始于周代,杜佑《通典·礼典》以类相从,别为五门。后历世效仿。
    《礼记·祭统》,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04页。
    ⑤班固:《汉书·郊祀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90页。
    ①《礼记·曲社上》,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50页。
    ②据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第237页。
    ③郗文倩:《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以汉代文体为中心》,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④刘勰:《文心雕龙·颂赞》,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7页。
    ⑤刘勰:《文心雕龙·祝盟》,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9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祝盟》,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9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诔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3页。
    ③刘勰:《文心雕龙·诔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4页。
    ④刘勰:《文心雕龙·哀吊》,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5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哀吊》,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26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诏策》,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38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章表》,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44页。
    ①刘勰:《文心雕龙·奏启》,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46页。
    ②刘勰:《文心雕龙·奏启》,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46页。
    ③《文心雕龙》有时两汉并论,但我认为还是能说明诸多问题的。
    ④班固:《汉书·郊祀志》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56页。
    ①范晔:《后汉书·祭祀志》,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68页。
    ②董仲舒:《春秋繁露·止雨》,苏舆撰《春秋繁露义“》,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54页。
    ①参见郗文倩:《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以汉代文体为中心》,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①钱志熙:《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洛阳: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31页。
    ①《礼记正义·乐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28页。
    《淮南了·本经训》,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115页。
    ②陈立:《白虎通疏证·礼乐》,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95-96页。
    ③杜佑:《通典》(卷一五四),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58页。
    ①《尚书正义·虞书·舜典》,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8页
    ②《国语·鲁语下》(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10页。
    ③《礼记正义·乐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35贝。
    ④《礼记正义·乐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546贝。
    ⑤刘勰:《文心雕龙·乐府》,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第13页。
    ⑥《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吴公子札所观的周乐,系指乐工所歌《诗经》之篇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能入乐可歌,亦证《诗经》为乐歌总集。那么,乐工为吴公子札所歌《周南》、《召南》等,就足 “歌《诗》”。《国语·鲁语下》记载, 晋悼公飨叔孙穆子之乐,乐工所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及《文王》《大明》《绵》等乐歌,亦皆《诗经》中之篇章。这说明当时的诗可入乐而歌,“歌”“诗”是合为-体的。
    ①《尚书·舜典》“歌永言。”郑注:“永,长也。”《诗·关雕·正义》:“长言曰泳。”所谓“长言”,乃指歌唱时语言具摇曳之旋律,较通常曰语一字一声为长,故王念孙疏证云:“《乐记》云‘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詠之言永也,所谓歌永言也。”《释名·释乐器》曰“人声曰歌”
    ②《小雅·四月》:“君子作歌,维以告哀。”《诗·陈风·墓门》:“歌以训之。”[笺]曰:“歌,谓作此诗也。
    ③《魏风·园有桃》:“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传]云:“曲合乐曰歌,徒歌曰谣。”[疏]正义曰:“谣既徒歌,则歌不徒矣。故云:曲合乐曰歌。歌谣对文如此,散则歌为总名,未必合乐也。”(《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园有桃》,[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年9月版,页357-358。
    《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尤相夺伦,神人以和。”郑玄注:“诗所以言人之志意也。”(《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卷3《舜典》,第131页) 《国语·鲁语下》云:“诗所以合意,歌所以泳诗也。今诗以合室,歌以詠之,度於法矣。”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十三经注疏·诗大序》卷1,第269-271页。)
    ④《荀子·劝学篇》:“诗者,中声之所止也。”注曰:“诗,谓乐
    ⑤“诗三百”皆入乐可歌,学者多有证说,诸家所云,多以《墨了》所云为主要证据,有曰:“姑姊舅甥,皆有数月之丧,或以不丧之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孙诒让:《墨子间诂》卷12《公孟》,诸子集成本,第275页。) 《国语·鲁语下》:“夫歌《文王》、《大明》、《绵》,则两君相间之乐也。”《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载,吴公了札来聘,请观十周乐。使乐工为之歌《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幽》《秦》《魏》《唐》《陈》《郐》《小雅》《大雅》《颂》等《诗》中之歌。这说明“诗”本水就是用以歌的。
    ①班固:《汉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3页。
    ②班固:《汉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50页。
    ③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43页。
    ④班固:《汉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8页。
    ①有些诗篇多用汉代以前地域称谓,如左冯翎秦歌诗、京兆尹秦歌诗、河南周歌诗、河南周歌声曲折、周谣歌诗、周谣歌诗声曲折、周歌诗等,这些歌诗,当在汉武帝立乐府采诗时仍流行於这些地区,故被采集保存下来。但这仍然能够说明此时歌诗的民间性。
    高莉芬:《绝唱——汉代歌诗人类学》,台湾:里仁书局2008年版,第58页。
    ①班固:《汉书·郊祀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24页。
    ②范哗:《后汉书书·东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14页。
    ①范晔:《后汉书·东夷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816页。
    ②杨恽:《报孙会宗书》,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303页。
    ③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国学整理社:《诸了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33页。
    ④刘旭青:《汉代歌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第135页。
    ①班固:《汉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62页。
    ②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11页
    ③参见王传飞:《汉代音乐文化的“尚俗”取向及对“巨”“众”之乐的追求》,载《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5年第3期。
    ④班固:《汉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55页。
    ①班固:《汉书·艺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34页。
    ②班固:《两都赋序》,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02页。
    ③班固:《汉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65贝。
    ④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第106-107页。
    ①班固:《两都赋序》,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602页。
    ②班固:《汉书·李延年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728页。
    司马迁:《史记·乐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86页。
    ①武帝太初元年曾增为三人。
    ①实际上,西汉乐府机构的人员数量远小止此数,在汉哀帝罢废乐府之前,已有过两次乐府裁员之举。《汉书·宣帝纪》云:“四年春正月,诏曰:‘盖闻农者兴德之本也,今岁不登,已遣使者振贷困乏。其令太官损膳乐府减乐人,使归就农业。”(卷八,第245页)《汉书·元帝纪》云:六月,以民疾疫,令大官损膳,减乐府员,省苑马,以振困乏。(卷九,第280页)
    ②马驰:《论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载《社会科学》1998年第10期。
    ③赵敏俐:《汉代社会歌舞娱乐盛况及从艺人员构成情况的文献考察》,载《中国诗歌研究》第1辑。
    ④班固:《汉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58页。
    ⑤修海林:《古乐的沉浮》,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版,第31页。
    ①王传飞:《汉代音乐文化的“尚俗”取向及对“巨”“众”之乐的追求》,载《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5年第3期。
    ②司马迁:《史记·乐书》,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80页。
    ③班固:《汉书·高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47页。
    ④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047页。
    ①详见赵敏俐:《汉代社会歌舞娱乐盛况及从艺人员构成情况的文献考察》,载《中国诗歌研究》第1辑,第102页。
    ②张衡:《西京赋》,严可均辑:《全上古二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763页。
    ③、f见赵敏俐:《汉代社会歌舞娱乐盛况及从艺人员构成情况的文献考察》,载《中国诗歌研究》第1辑,第105-108页。
    ①班固:《汉书·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35页。
    ②班固:《汉书·郊祀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221页。
    ①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一)》,王运熙、王国安:《乐府诗集导读》,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页。
    ①赵敏俐:《汉代乐府与歌诗研究·总序》,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5页。
    ①张新科《“史记学”体系的建立及其意义》,载《中国典籍与文化》2004年第1期。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版。
    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贾谊:《新书》,阎振益、钟夏校注:《新书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
    刘向:《说苑》,向宗鲁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董仲舒:《春秋繁露·天地阴阳》,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锺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版。
    桓宽:《盐铁论》,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刘勰:《文心雕龙》,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年版。
    萧统:《文选》,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
    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卫宏《汉旧仪补遗》卷上,孙星衍集:《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
    朱熹:《朱子类语(上)》卷一三九,黎靖德编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版。
    陈立:《自虎通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
    杜佑:《通典》(卷一五四),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一)》,王运熙、王国安:《乐府诗集导读》,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
    赵翼:《廿二史札记》,王树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王国维:《观堂集林》,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蒙文通:《经学抉原》,刘梦溪:《中国现代学术经典》,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钱存训:《中国占代书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学1981年版。
    陈直:《汉书新证》,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刘师培:《文学出于巫祝之官说》,陈引驰编校:《刘师培中古文学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雷毅:《生态伦理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戢斗勇:《文化生态学——珠江三角洲现代化的文化生态研究》,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王诺:《欧美生态文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张啸虎:《中国政论文学史稿》,武汉:武汉出版社1992年版。
    张新科:《文化视野中的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阎步克:《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任继愈:《中国哲学发展史(秦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杨树增:《汉代文化特色及其形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徐复观:《徐复观论经学史二种》,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王启才:《汉代奏议的文化意蕴与美学阐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王琳,邢培顺:《西汉文章论稿》,济南:齐鲁书社2006年版。
    张文显:《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安平秋等:《史记研究集成·史记通论》,北京:华文出版社2005年版。
    庞天佑:《秦汉历史哲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马积高:《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
    李长之:《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万光治:《汉赋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4年版。
    冯小禄:《汉赋书写策略与心态建构》,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朱晓海:《汉赋史略新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程章灿:《汉赋览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曲德来:《汉赋综论》,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鲁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陶秋英:《汉赋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胡学常:《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汉赋与两汉政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覃召文,刘晟:《中国文学的政治情结》,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龙文玲:《汉武帝与西汉文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
    张明非:《帝王文化与中国文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松辉:《先秦两汉道家与文学》,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许结:《汉代文学思想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王洲明:《诗赋论稿》,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钱穆:《国史大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王洲明:《中国文学精神(汉代卷)》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周予同:《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皮锡瑞:《经学历史》,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刘松来:《两汉经学与中国文学》,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王葆珐,《今古文经学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陈衍:《石遗室论文》,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董治安:《两汉文献与两汉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程勇:《汉代经学文论叙述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5年版。
    蔡仲翔等:《中国文学理论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87版。
    朱自清:《朱自清全集·第6卷》,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
    刘霄:《汉代教育文化》,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王洪军:《汉代博士文人群体与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李春青:《诗与意识形态——西周至两汉诗歌功能的演变与中国诗学观念的生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许建平:《文学研究的新经济视角与分析方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
    徐州博物馆:《江苏徐州子房山西汉墓清理简报》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资料从刊》(第四辑),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张永鑫:《汉乐府研究》,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余嘉锡:《余嘉锡说文献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
    傅璇琮,谢灼华:《中国藏书史》,宁波:宁波出版社2001年版。
    郭沫若:《十批判书·孔墨的批判》,北京: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郗文倩:《中国古代文体功能研究——以汉代文体为中心》,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杨志刚:《中国礼仪制度研究》,长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钱穆:《秦汉史》,北京:三联书店2005年版。
    林剑鸣:《秦汉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钱志熙:《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洛阳:大象出版社2000年版。
    高莉芬:《绝唱——汉代歌诗人类学》,台湾:里仁书局2008年版。
    [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英]坦斯利,《植物生态学导论》,《生态学杂志》(伦敦),1935年第6期。
    [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美]J·H·斯图尔德:《文化变迁理论》,台湾: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版。
    [美]J·H·斯图尔德:《文化生态学的概念和方法》,载《民族译丛》1983年第6期。
    [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年版。
    [德]G·R·豪克:《绝望与信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苏]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法]朱丽业·克里斯蒂娃:《诗歌语言的革命》,见[英]拉曼·塞尔登编:《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刘象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法]让-弗朗索瓦·得奥塔:《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岛子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版。
    [德]卡尔·施米特著:《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詹明信:《文本的意识形态》》,见张旭东:《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陈清侨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
    [英]特里·伊格你顿:《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王逢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美]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古代知识阶层的兴起与发展》,上海:上海人民 出版社2003年版。
    [美]宇文所安著,田晓菲译:《他山的石头——宇文所安自选集》,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吴圣刚:《文化的生态学阐释和保护》,载《理论界》2005年第5期。
    梁渭雄,叶金宝:《文化生态与先进文化的发展》,载《学术研究》2000年第11期。
    孙卫卫:《文化生态——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视野——兼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及其培育》,载《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鲁枢元:《文学艺术与生态学时代——兼谈“地球精神圈”》,载《学术月刊》1996年第5期。
    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载《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
    俞兆平,罗伟文:《“文学生态”的概念提出与内涵界定》,载《南方文坛》2008年第3期。
    陈玉兰:《论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文学生态环境》,载《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
    高小康:《非文本诗学:文学的文化生态视野》,载《文学评论》2008年第6期。
    刘学军:《“政治文化”一解》,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张星欠:《论合法性研究的依据、学术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载《法学评论》2000年第3期。
    张康之:《合法性的思维历程——从韦伯到哈贝马斯》,载《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孙家洲:《正统之争与正统史学》,载《争鸣》1988年第2期。
    赵英:《司马迁史学思想的正统化倾向》,载《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3期。
    汪高鑫:《五德终始说与汉代史学的正统观念》,载《安徽史学》2007年第6期。
    佘正松:《道家思想与汉代抒情小赋》,载《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3期。
    于迎春春:《汉代道家思想的兴盛及其对文人的影响》、《齐鲁学刊》1996年第1期。
    王继训:《汉代“隐逸”考辫》,《理论学刊》,2005年第5期。
    刘文勇:《楚化与儒化:阐释汉代文学思想的一个框架》,载《西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王琦珍:《传统儒学与古代散文的历史走向》,载《江西师大学报》1994年第1期。
    秦彦士:《汉代太学的考证与批判》,《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徐州狮子山西汉楚王陵出土铁器的金相实验研究》,载《文物》1997年第7期。
    孔德明:《汉代藏书制度对汉代文学传播的影响—以汉赋为例考察》,载《齐鲁学刊》2010年第2期。
    刘光裕,陈静:《秦汉书籍政策》,载《出版史料》2004年第2期。
    吴九龙:《山东临沂西汉墓发现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竹简的简报》,载《文物》1974年第2期。
    王传飞:《汉代音乐文化的“尚俗”取向及对“巨”“众”之乐的追求》,载《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季刊)》2005年第3期。
    马驰:《论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载《社会科学》1998年第10期。
    赵敏俐:《汉代社会歌舞娱乐盛况及从艺人员构成情况的文献考察》,《中国诗歌研究》第1辑。
    余晓明:《文学生态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刘旭青:《汉代歌诗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扬州大学2003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