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系女作家”研究(1938—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文坛,由特殊的历史条件所致,可谓新人辈出,佳作云集,尤其是涌现出一大批年轻的女作家,将这个异常敏感的时间段升华成为“五四”以来女性作品最为喷薄的重要时期。其中最优秀的当属今日已在专业研究领域与大众阅读层面都受到相当瞩目的张爱玲、苏青。随着对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文学构成的进一步深入考察,更多早已如珠散落的女作家逐渐进入今日文化界的视野。包括施济美、汤雪华、俞昭明、程育真、杨琇珍、郑家瑷等人在内的“东吴系女作家”便是当时曾经风行一时的著名女作家群体。
     受来自于自身与时代的多重因素制约,她们在解放后数十年中一直没有获得重新“浮出历史地表”的机会。尽管如此,她们作为曾经与张爱玲、苏青等“同台献艺”的女作家,仍然被一些有心的文学史家和海派女性文学研究者投以注目。本文正是在已有的零星研究成果基础上,对“东吴系女作家”这一概念模糊、作品分散、历史印象十分苍白的女作家群体进行系统研究。
     全篇论文除导论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七章,在辨析上海沦陷区特殊的社会环境基础上,展开对研究课题的审视与研究,希望能比较全面、深刻地探究这一女性作家群体的来龙去脉,为文学史填补一块小小的空白。
     上编基本上属于关于该课题的外部研究,是整个研究体系的起点,并为下编做好铺垫和准备。
     第一章是全文的基础,引入“东吴系女作家”这个在特定历史时期存在过的概念,厘清她们的成员构成、出现并且得名的原因。
     第二章着重论述“东吴系女作家”崛起的文学风土,即独一无二的时空条件为她们的文学实践活动得以成功展开所提供的历史机遇。
     第三章着重挖掘她们的成长背景和登上文坛、逐步成熟直至解放后销声匿迹的主要生活经历与创作道路。
     下编是该课题的内部研究,是全篇的重点,致力于对研究对象的整体文学世界进行深入剖析,客观评价。
     第四章主要对这个女作家群体有代表性的文学主题进行提炼和分析。
     第五章主要对“东吴系女作家”的艺术美学风格进行分析。
     第六章主要总结主要女作家截然不同的创作个性,从而揭示出这个群体趋于一致同时又充满多元元素的创作特色。
     第七章为比较研究,把研究对象放在整个海派文学的范畴之内,通过作品主题、人物类型以及内在精神等诸方面的比较,凸现这个女作家群的特异之处,从而为她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海派文学内部找到客观的历史位置。
     结语主要对全篇论文进行总结,提出这个女作家群在价值取向上的理想性,及其对今天中国文化界特别是女性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In Shanghai literary circles of 1940's , new writers and excellent works came forth in large numbers for abnormal conditions of society . A group of young women writers particularly sprang up , which raised this special period literary from the May 4~(th) Movement . Eileen Zhang and Su-qing are the most famous ones in it , being warmly received both by research circles and common readers . In pace with a deep study of the literature in this unusual age , more forgettable women writers get into the field of vision of today's cultural circles . "Women Writers from Soochow University" was a well-known women writer group at that time, including Shi Jimei, Tang Xuehua , Yu Zhaoming, Cheng Yuzhen , Yang Xiuzhen, Zheng Jiaai.
    Being restricted by historical conditions, they had no chance to be gazed at after liberation , and at the same time , some literature historian and research workers pay a little attention to them , who once enjoyed equal popularity with Eileen Chang and SuQing . This text devotes itself to make a systematic study of "Female Writers'group from Soochow University" which has no clear conception , scientific collection of works or sharp image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
    Besides forewords and epilogue, this thesis has two parts and seven chapters .
    The first part belongs to a kind of external study and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whole study system , which fully and well prepare for the second part.
    Chapter I is the basis of the whole essay , pointing out this specific concept , making clear of the group's members, name and arising reasons .
    Chapter II discusses the literature soil for the rising of "Women Writers from Soochow University" , which is unique space-time conditions.
    Chapter III makes a thorough inquiry on their main experiences of life such as family background , education background and creative working road .
    The second part is internal study and focal point of the whole thesis , devoting itself to analyze thoroughly and evaluate objectively the group's literature word .
    Chapter IV summarizes and analyses representative subjects of their works .
    Chapter V analyses their aesthetic perception in their works .
    Chapter VI is comparing study , that is to say , putting "female writers' group from Soochow University" in the whole literature of Shanghai style .The comparison in theme , characterization and spirit shows the group's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and their places in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history .
    The epilogue gives a concise summary of the whole thesis , thereby points out that this group always in their idealism believed universal love can remodel society and which is of momentous current significance to today's China cultural circles especially to women culture.
引文
1 迅雨《论张爱玲的小说》,《万象》第3年第11期,1944年5月1日。
    2 这16位女作家分别为:张爱玲,苏青,杨琇珍,曾文强,程育真,邢禾丽,汪丽玲,严文涓,汤雪华,陈以淡,施济美,俞昭明,吴克勤,周炼霞,张憬,燕雪雯。但据丹苹《女作家集中之男作家》(《海报》1945年4月1日,1056号)介绍,“燕雪雯”其实是作者友人某先生的化名,并非新进女作家。另据无名记者《严文涓的天书》(《光化日报》1945年7月2日,80号)所言,_吴中女作家严文涓女士也即陈以淡,是《当代女作家小说选》的编者弄错了。如果两说成立的话,那么收入女作家当为14位。
    3 丹苹《女作家集中之男作家》,《海报》1945年4月1日,1056号。
    1 见拙作《寻访“小姐作家”》,《文学自由谈》2006年第4期。
    2 贾植芳《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序》,徐迺翔、黄万华《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页1,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1 谭正璧《当代女作家小说选·叙言》,上海太平书局,1944年12月。
    2 据《幸福》主编沈寂介绍,谢紫是当时活跃于多种文艺刊物的一位作者。他和施济美是邻居,但二者并不熟识。他根据自身的阅读体验写下了这篇评论文章投给《幸福》。沈寂对该文表示认可,在征得施济美的同意后刊发。(2006年5月16日,在沈寂家中的访问)
    3 谢紫《施济美的作品》,《幸福》第1年第6期,1947年2月25日。
    1 王文英主编《上海现代文学史》,页481,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2 徐迺翔、黄万华《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页547,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1 吴福辉《为海派文学正名》,施济美《海派作家作品精选·凤仪园》,页1,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1 刘呐鸥《风景》,《刘呐鸥小说全编》,页10,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
    2 刘呐鸥《游戏》,《刘呐鸥小说全编》,页2,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
    3 同2,页8。
    4 柯灵《遥寄张爱玲》,《贵族才女张爱玲》,页9,萧南选编,四川文艺出版社,1995年5月。
    1 张爱玲《倾城之恋》,《张爱玲文集》第2卷,页84,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2 汤哲声《流行百年:中国流行小说经典》,页154—155,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1月。
    3 张曦《古典的余韵:“东吴系”女作家》,《书屋》2002年第9期。
    1 张堂锜《寻找施济美——钩沉现代文学史上的“东吴女作家群”》,收入《2005海峡两岸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354—355,宋如珊、刘秀美执行编辑,(台北)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南亚技术学院出版,2005年12月。
    2 《汤雪华自传之二·十年笔耕》,汤雪华口述、令狐远整理,《苏州杂志》1993年第2期,页35。
    1 徐开垒《书情与友情》,《书屋》1998年第3期。
    1 黄影呆《四个学校区的素描》,《上海生活》1939年第6期,收入《上海生活(1937—1941)》,吴健熙、田一平主编,页178,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7月。
    2 同上,页177。
    1 梁永《东吴派与女作家施济美》,《文艺报·文海钩沉》,1990年11月24日。
    1 周允中《胡山源和我父亲》,《绿土》第53期,2001年3月。
    2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施济美”,页107,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1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俞昭明”,页10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2 程育真《追忆胡山源老师》,《苏州杂志》1990年第6期。
    3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陈蝶衣”,页7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1 胡山源《记“上海文联”——文艺青年的大集合》,《青年界》复刊号,1946年1月。
    2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计中原”,页26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1 素心《<万象>四位女作家》,《海报》1942年6月22日,53号,第二版。
    2 盛晓峰《遭际凄楚 情思悲绝》,《施济美小说·凤仪园》页1,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
    3 张常锜《寻找施济美——钩沉现代文学史上的“东吴女作家群”》,收入《2005海峡两岸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355,宋如珊、刘秀美执行编辑,(台北)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南亚技术学院出版,2005年12月。
    1 张曦《古典的余韵:“东吴系”女作家》,《书屋》2002年第9期。
    2 殷志扬《被遗忘的“东吴”女作家》,《苏州杂志》1990年第1期,页46。
    3 《汤雪华自传之二·十年笔耕》,汤雪华口述、令狐远整理,《苏州杂志》1993年第2期,页35。
    4 陶岚影《闲话小姐作家》,《春秋》第1年第8期,1944年5月15日。
    5 就此问题,作者曾亲自请教过《幸福》主编沈寂。(2006年5月16日,在沈寂家中的访问)
    1 参见拙作《寻访“小姐作家”》,《文学自由谈》2006年第4期。
    2 施济英《怀念我的姐姐施济美》,《苏州杂志》1994年第4期,页36。
    3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俞昭明”,页10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4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何守恬”,页11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5 作者曾亲自采访东吴大学社会学系肄业生李宗善,她和叶玫珍是好友。(2006年11月15日,在李宗善家中的访问)
    1 胡山源《记“上海文联”——文艺青年的大集合》,《青年界》复刊号,1946年1月。
    2 撷青《小砾山的落日》,《宇宙》复刊第4期,1948年10月31日。
    1 陶岚影《闲话小姐作家》,《春秋》第1年第8期,1944年5月15日。
    1 潘淑娴《小姐学校》,《申报》1942年8月17日,第七版。
    1 《现代汉语词典》,页1538,商务印书馆,1979年9月。
    2 邵迎建《传奇文学与流言人生:张爱的玲的文学》,页24,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6月。
    1 《汤雪华自传之二·十年笔耕》,汤雪华口述、令狐远整理,《苏州杂志》1993年第2期,页33。
    2 黄世瑜《记忆中的施济美先生》,1998年4月13日,《文汇报·笔会》,第12版。
    1 张爱玲《写什么》,《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133,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2 张爱玲《<传奇>再版序》,《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135,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3 张子静《我的姊姊张爱玲》,页106,学林出版社,1997年1月。
    1 徐世强《陈毅大刀阔斧改造娼妓》,《党史文苑》,2002年第5期,页42。
    2 张爱玲《谈女人》,《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72,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3 李其荣《对立与统一——城市发展历史逻辑新论》,页167,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1 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一个断片)》,孙中田、逄增玉主编《穆时英小说全集》(上),页261,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
    2 哈莉·萨琼特(Harriet)Sargeant、《上海》Shanghai,伦敦:Jonathan Cape,1991年版,页3,转引自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页4注释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3 [美]霍恩(Horn,Marilyn J.)著,乐竟泓等译,《服饰——人的第二皮肤》,页54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10月。
    1 王周生《“女作家”是什么?》,《文学自由谈》2000年第2期。
    2 周瘦鹃《写在紫罗兰前头》,《紫罗兰》第3期,1943年6月10日。
    3 李宗善《“女作家”?》,《光化日报》1945年9月2日,142号,第二版。
    1 《申报》,1944年2月8日,第3版。
    1 李宗善《“女作家”?》,《光化日报》1945年9月2日,142号,第二版。
    1 凤三《女作家》,《海报》1943年10月19日,534号,第二版。
    2 根据2006年9月15日笔者对丁宗蕴老人的亲访。40年代她曾在华东文专就读.解放后担任徐汇中学语文教师,直到退休。
    1 胡山源《<诞生>序——论女作家》,方培茵《诞生》,日新出版社,1947年2月。
    2 胡山源《从<弥洒>说起》,《红茶》第2期,1938年7月1日。
    3 同1。
    4 1901年梁启超专著《烟上披里纯》一文,强调灵感的意义。
    1 胡山源《红茶的由来》,《红茶》创刊特大号,1938年6月16日。
    2 胡山源《从<弥洒>说起》,《红茶》第2期,1938年7月1日。
    3 胡山源《由家庭小说说到张恨水》,《文艺综论》页85,大东书局,1948年10月。
    4 胡山源《所望于副刊编者的》,《文人综论》页45,大东书局,1948年10月。
    5 汤雪华《我的寄父胡山源》,《胡山源研究》,页240,杨郁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
    1 汤雪华《我的寄父胡山源》,《胡山源研究》,页240,杨郁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
    2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施济美”,页10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3 胡山源《几个模范的作家》,《文人综论》,页85,大东书局,1948年10月。
    1 蒋濒《旧的过去和新的未来》,《中国文艺》3卷5期。
    1 钱今昔《孤岛文艺细流》,《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9月。
    2 同1。
    3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顾冷观”,页75,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1 陆守伦、顾冷观《创刊的话》,《小说月报》创刊号,1940年10月1日。
    2 同上。
    1 钱今昔《孤岛文艺细流》,《上海“孤岛”文学回忆录》,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9月。
    2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陈蝶衣”,页7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1 陈蝶衣《通俗文学运动》,《万象》第2年第4期,1942年10月1日。
    1 陈蝶衣《万象信箱》,《万象》第1年第8期,1942年2月1日。
    2 平襟亚《编辑室》,《万象》第1年第8期,1942年2月1日。
    3 柯灵《编辑室》,《万象》第3年第1期,1943年7月1日。
    4 陈蝶衣《前置辞》,《春秋》创刊号,1943年8月15日。
    1 蝶衣《编辑室》,《春秋》第1年第2期,1943年9月15日。
    1 周瘦鹃《写在紫罗兰前头》(一),《紫罗兰》创刊号,1943年4月1日。
    2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水的文人》“周瘦鹃”,页124,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1 周瘦鹃《写在紫罗兰前头》,第5期,1948年8月10日。
    1 周瘦鹃《写在紫罗兰前头》,《紫罗兰》第3期,1943年6月1日。
    2 周瘦鹃《写在紫罗兰前头》,《紫罗兰》第5期,1943年8月10日。
    3 周瘦鹃《写在紫罗兰前头》,《紫罗兰》第7期,1943年10月10日。
    4 周瘦鹃《写在紫罗兰前头》,《紫罗兰》第8期,1943年11月10日。
    1 张堂锜《寻找施济美——钩沉现代文学史上的“东吴女作家群”》,收入《2005海峡两岸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页375,宋如珊、刘秀美执行编辑,(台北)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南亚技术学院出版,2005年12月。
    2 同上。
    1 陶岚影《闲话小姐作家》,《春秋》第1年第8期,1944年5月15日。
    2 《古屋梦寻》中写母亲曾于1926年她生日当天在园中一棵修竹上亲手刻下“梅子七周岁生日。丙寅年腊月十五”的字样。
    3 周池碧《抗日救国浪潮里的培明女中(1935、12—1937、7),收入《青春的步伐——解放前上海大中学校学生运动史专辑》,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
    1 施济英《怀念我的姐姐施济美》,《苏州杂志》,1994年第4期,页35—36。
    2 见拙作《惊鸿照影——俞昭明其人其文》,《苏州杂志》2006年第5期,页38。
    1 施济英《怀念我的姐姐施济美》,《苏州杂志》,1994年第4期,页35。
    2 高尔松(1900—1086),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1922年毕业于南洋公学,1924年由沈雁冰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青浦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五卅”惨案发生后,任宋庆龄创办的《民族日报》编辑。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国家出版总署编审、商务印书馆编辑。他勤奋好学,精通日语、英语、法语和世界语,翻译编辑了大量的外国名著。
    1 汤雪华《我的回忆》,《苏州杂志》1990年第4期,页42。
    2 汤雪华《我的寄父胡山源》,《胡山源研究》,页236,杨郁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
    1 《汤雪华自传之四·人在中年》,汤雪华口述,令狐远整理,《苏州杂志》1993年第4期,页34。
    2 据汤雪华的儿子计天明介绍,汤雪华受到籍云龙的牵连,虽工作成绩突出,其身份却饱受质疑,被评为九江市劳动模范也是由市委书记卢永江力排众议而特批的。(2007年4月21日对计天明的访问)
    1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页12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2 登月《程育真往事》,《苏州杂志》1990年第4期,页44。
    3 陶岚影《闲话小姐作家》,《春秋》第1年第8期,1944年5月15日。
    1 “女作家书简”——8、邢禾丽,《春秋》第2年第2期,1944年9月。
    2 “读者信箱”,《幸福》第1年第5期,1946年12月10日。
    3 喜鹊《女作家选得如意郞!周毓英邢禾丽昨订婚》,《海报》1945年5月15日,1100号。
    4 玉露《邢禾丽之吉期》,《海报》1945年6月5日,1121号。
    1 陶岚影《闲话小姐作家》,《春秋》第1年第8期,1944年5月15日。
    2 汤雪华《我的回忆》,《苏州杂志》,1990年第4期,页42。
    1 杨郁“后记”,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页33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2 根据2006年9月27日笔者对杨郁教授的电话采访。
    3 到目前为止,笔者仅和施济美的外甥女、俞昭明的先生、汤雪华的儿子、程育真的侄子四位家属有过联系,对其他三位作家邢禾丽、郑家瑷和杨琇珍的挖掘则毫无头绪,只能凭借只言片语的材料竭尽所能地进行勾勒。这也是今后对该课题继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4 《汤雪华自传之二·十年笔耕》,汤雪华口述,令狐远整理,《苏州杂志》1993年第2期,页36。
    1 据汤雪华在《汤雪华自传之二·十年笔耕》中回忆,她的处女作是《在病房中》(即《在医院中》),发表在上海新亚药厂主办的《健康家庭》杂志上,而1940年开始在此连载长篇小说《弥陀》,直至抗战胜利后杂志停刊。据笔者所知,《健康家庭》月刊仅部分存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包括第2期(1939年5月1日)至第6期(1939年9月1日)、第10期(1940年1月1日)至第16期(1940年7月),共12期,其中未见汤雪华的作品。因此只能推测《在医院中》发表在1939年10月到12月之间,因它被收入汤雪华1947年2月由日新出版社出版的文集《朦胧》之中,才有幸得窥全貌。
    1 《小说月报举办大中学生文艺奖金》,《小说月报》第2期,1940年11月1日。
    1 据素心《<万象>四位女作家》中介绍,程育真另有一个笔名“永修”,那么这篇署名东吴大学学生“永修”的习作应当出自程育真之手。
    1 张爱玲《自己的义章》,《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173,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2 张爱玲《烬余录》,《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63,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1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沈寂”,页11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1 沈寂《编辑后记》,《幸福》创刊号,1946年5月1日。
    1 胡山源《“日新文艺丛书”序》,汤雪华《朦胧》,日新出版社,1947年2月。
    2 朱联保(1904—1988),浙江桐乡人,浙江桐乡人,13岁入杭州中华书局当练习生,17岁入上海世界书局任函购部主任,1946年任出版部主任。1949年6月任新华书店华东总分店出版部副主任,1951年任华东人民出版社经理部副经理,1952年任华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经理。曾在《出版史料》(1~10)内连续发表《解放前上海书店、出版社印象记》,著有《关于世界书局的回忆》等。
    3 根据巴彦《抗战胜利后胡山源主编的<日新文艺从书>》一文制表,收入《胡山源研究》,页68—71。杨郁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
    1 程育真《追忆胡山源老师》,《苏州杂志》1990年第6期。
    1 《汤雪华自传之二·十年笔耕》,汤雪华口述,令狐远整理,《苏州杂志》1993年第2期,页36。
    1 施济美《逝水》,《天地》第4期,1944年1月10日。
    2 施济美《小雨点》,《申报》1948年3月17日“文学周刊”15期。
    3 施济美《小雨点》,《申报》1948年3月27日“自由谈”。
    4 施济美《小雨点》,《申报》1948年3月28日“自由谈”。
    5 旌济美《小雨点》,《申报》1948年4月16日“自由谈”。
    6 施济美《小雨点》,《申报》1948年8月4日“自由谈”。
    1 施济美《小雨点》,《申报》1948年8月4日“自由谈”。
    2 施济美《金翅膀》,《幸福》第25期,1949年3月1日。
    1 茅盾《子夜》,页1,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4月。
    2 同上,页17—18。
    1 薛采蘩(旌济美)《岸》,《幸福》第2卷第10期(总22期),1948年10月30日。
    2 同1。
    3 郑家瑷《落英》,《新地》第2期,1944年9月5日。
    1 郑家瑷《在学校的时候》,《青年界》第2卷第3号,1946年11日。
    2 施济美《古屋梦寻》,《春秋》第1年第6期,1944年2、3月合刊。
    1 杨依芙《西泠桥畔的黄昏》,《生活》第6期,1948年3月10日。
    2 郑家瑷《霏微园的来宾》,《幸福》第1年第5期,1946年12月10日。
    3 同2。
    4 施济美《寻梦人》(在《春秋》月刊上发表时原名《蓝园之恋》),《凤仪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1 施济美《寻梦人》,《凤仪园》,页27,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2 同上。
    1 《幸福》第6期“读者信箱”,(三十二),上海宋文英(二),1947年2月25日。
    2 施济美《凤仪园》,《凤仪园》页154,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3 张爱玲《我看苏青》,《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238,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1 施济美《苏州》,《今日妇女》创刊号,1946年4月15日。
    2 施济美《提防》,《申报》1946年1月7日,“春秋”。
    3 施济美《郊游两题》,《春秋》第1年第8期,1944年5月15日。
    4 施济美《风沙》,《申报》1947年1月7日“春秋”。
    1 黄立钧《忆故都北平》,《青年界》第16期,1938年6月25日。
    2 梁遇春《猫狗》,《梁遇春散文选集》,页109,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1月。
    1 梁遇春《猫狗》,《梁遇春散文选集》,页109,百花文艺出版社,1992年1月。
    2 施磐《上海和北平》,《茶话》第30期,1948年11月15日。
    3 俞昭明《长乐园》,《春秋》第2年第2期,1944年12月28日。
    4 沃思《社会学教程》,页227—229,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
    5 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页79,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
    1 笔者在2007年3月20日上午对施济美外甥女施弘女士进行了第二次访问,从中得知,她正在积极向扬州市房管部门申请归还她家有据可查的若干处房产。
    1 转引自李陀主编《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页137—138,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1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页456—462,三联书店,2003年8月。
    2 施济美《古屋梦寻》,《春秋》第1年第6期,1944年2月、3月合号。
    3 施济美《寻梦人》,《凤仪园》页31,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1 施济美《凤仪园》,《凤仪园》页156,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2 杨琇珍《圣保罗教堂的晨钟》,《万象》,第2年第1期,1942年7月。
    3 同2。
    1 施济美《古屋梦寻》,《春秋》1944年2月号、3月号合刊,第1年第6期。
    1 杨琇珍《蓝色的多瑙河》,《万象》第1年第7期,1942年1月1日。
    2 汤雪华《菰城之春》,《春秋》,第2年第5期,1945年5月1日。
    3 同2。
    4 [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页16,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2月。
    1 [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页31,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2月。
    2 同1,页33。
    3 施济美《寻梦人》,《凤仪园》,页32,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1 穆时英《被当作消遣品的男子》,《穆时英小说全集》(上),页205,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
    1 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刘呐鸥小说全编》,页46,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
    2 刘呐鸥《游戏》,《刘呐鸥小说全编》,页6,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
    3 施济美《寻梦人》,《凤仪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1 汤雪华《一朵纯白的莲花》,《紫罗兰》第11期,1943年2月。
    2 同1。
    3 施济美《童年》,《小说月报》第31期,1943年4月1日。
    4 施济美《小雨点》,《申报·自由谈》,1948年8月2日。
    1 张爱玲《花凋》,《张爱玲文集》第1卷,页137,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2 程育真《爱》,《天籁》,页74,日新出版社,1947年2月。
    3 同2。
    1 程育真《爱》,《天籁》,页74,日新出版社,1947年2月。
    1 程育真《爱人如己》,《天籁》,日新出版社,1947年2月。
    1 程育真《生的礼赞》,《大众》1944年5月号。
    1 程育真《心有灵犀一点通》,《启示》第1期,1946年8月1日。
    2 同1。
    1 施济美《野草》,《紫罗兰》创刊号,1943年4月1日。
    2 施济美《巢》,《启示》第1年第4期,1946年11月1日。
    1 张爱玲《十八春》,《张爱玲文集》第3卷,页116,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2 张爱玲《我看苏青》,《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225,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1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188,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2 张爱玲《金锁记》,《张爱玲文集》第2卷,页123,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1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188,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2 张爱玲《沉香屑 第一炉香》,《张爱玲文集》第2卷,页44,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2月。
    3 张爱玲《倾城之恋》,《张爱玲文集》第2卷,页60,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2月。
    1 哈拉尔德·布拉尔姆《色彩的魔力》,陈兆译,页107,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年。
    2 施济美《凤仪园》,《凤仪园》页139,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3 郑家瑷《落英》,《新地》第2期,1944年9月5日。
    1 施济美《淡水》,《启示》第1期,1946年8月1日。
    2 施济美《紫色的礼赞》,《启示》第3期,1946年10月1日。
    3 张爱玲《谈音乐》,《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164,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4 施济美《紫色的婴粟花》,《凤仪园》,页44,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1 《汤雪华自传之二·十年笔耕》,汤雪华口述,令狐远整理,《苏州杂志》1993年第2期,页33。
    2 汤雪华《平凡的结合》,《伉俪》第2年第9期,1948年2月。
    1 汤雪华《平凡的结合》,《伉俪》第2年第9期,1948年2月。
    1 施济美《别》,《春秋》创刊号,1943年8月15日。
    1 施济美《井里的故事》,收入“上海四十年代文学作品系列”中篇小说集之一《投机家》,页295,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6月。
    1 汤雪华《罪的工价》,《紫罗兰》第5期,1943年8月10日。
    1 汤雪华《一朵纯白的莲花》,《紫罗兰》第11期,1943年2月。
    2 陶岚影《闲话小姐作家》,《春秋》第1年第8期,1944年5月15日。
    1 施济美《凤仪园》,《凤仪园》页155,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2 同1,页136。
    3 同1,页155。
    1 郑家瑷《落英》,《新地》第2期,1944年9月5日。
    2 施济美《井里的故事》,收入“上海四十年代文学作品系列”中篇小说集之一《投机家》,页293—294,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6月。
    1 郑家瑷《落英》,《新地》第2期,1944年9月5日。
    2 同1。
    3 施济美《古屋梦寻》,《春秋》第1年第6期,1944年2月、3月合刊。
    1 施济美《古屋梦寻》,《春秋》第1年第6期,1944年2月、3月合刊。
    2 施济美《寻梦人》,《凤仪园》,页28,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3 同2。
    4 同1,页26。
    5 施济美《凤仪园》,《凤仪园》页160,黑龙江人们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6 张爱玲《留情》,《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212,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1 郑家瑷《落英》,《新地》第2期,1944年9月5日。
    2 施济美《紫色的婴粟花》,《凤仪园》,页55,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3 汤雪华《一朵纯白的莲花》,《紫罗兰》第11期,1943年2月。
    1 俞昭明《古城之夜》,《万象》第2年第11期,1943年5月1日。
    2 蒋孔阳、朱立元《西方美学通史》第3卷,页249,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1 黄见德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研究》,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年。
    1 汤雪华《难忘的歌声》,《启示》第7期,1947年7月1日。
    2 汤雪华《我的寄父胡山源》,《胡山源研究资料》页236,杨郁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
    3 《汤雪华自传之一·天涯孤女》,汤雪华口述,令狐远整理,《苏州杂志》1993年第1期,页45。
    4 同2。
    5 同1。
    1 邢禾丽“女作家书简”8,《春秋》第2年第2期,1944年9月。
    2 汤雪华“女作家书简”4,《春秋》第2年第2期,1944年9月。
    3 施济美《悲剧与喜剧》,《凤仪园》,页191,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1 李嵘明《浮世代代传——海派文人说略》,页219,华文出版社,1997年2月。
    2 施济美《绿水青山》,《幸福》第2卷第1期,1947年11月30日。
    3 同2。
    1 施济美《星光》,《春秋》第1年第2期,1943年9月。
    2 汤雪华《三角香炉》,《春秋》第1年第10期,1944年7月。
    1 俞昭明《望》,《紫罗兰》第5期,1943年8月10日。
    1 歌德《论愉快与不愉快的感情》,转引自永毅、晓华《喜怒哀乐论》,页103,广州文化出版社,1988年。
    2 雪莱《为诗辩护》,《十九世纪英国诗人论诗》,页150,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1 施济美《嘉陵江上的秋天》,《紫罗兰》第7期,1943年10月10日。
    1 杨琇珍《圣保罗教堂的晨钟》,《万象》第2年第1期,1942年7月。
    2 同上。
    1 郑家瑷《逝去的晴天》,《春秋》第2年第7期,1945年8月1日。
    2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页108,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8月。
    1 陶岚影《闲话小姐作家》,《春秋》第1年第8期,1944年5月15日。
    1 孙德镇《你最爱那一种报、那一种杂志、那一本书、那一位作家》,《上海文化》第2期,1946年2月10日。
    1 施济美《十二金钗》,《凤仪园》,页103—10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
    2 同上,页97。
    1 施济美《十二金钗》,《凤仪园》,页116,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
    2 同上,页128。
    1 施济美《莫愁巷》第六章,《幸福》第20期,1948年8月25日。
    1 黄世瑜《记忆中的施济美先生》,《文汇报·笔会》,1998年4月13日。
    1 谢紫《施济美的作品》,《幸福》第1年第6期,1947年2月25日。
    2 登月《程育真往事》,《苏州杂志》1990年第4期。
    1 陶岚影《闲话小姐作家》,《春秋》第1年第8期,1944年5月15日。
    1 程育真《赎罪记》,《小说月报》第32期,1943年5月1日。
    1 谭正璧《当代女作家小说选·叙言》,上海太平书局,1944年12月。
    2 周瘦鹃《写在紫罗兰前头》,《紫罗兰》第8期,1943年11月10日。
    1 汤雪华《烦恼丝》,《春秋》第1年第8期,1944年5月15日。
    1 谭正璧《当代女作家小说选·序言》,上海太平书局,1944年12月。
    1 汤雪华《罪的工价》,《紫罗兰》第5期,1943年8月10日。
    2 汤雪华《我的寄父胡山源》,收入《胡山源研究》,页240,杨郁编,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
    3 《汤雪华自传之二·十年笔耕》,汤雪华口述,令狐远整理,《苏州杂志》1993年第2期,页33。
    1 汤雪华《万能博士》,第1年第5期,1943年12月号、1944年1月号合刊。
    2 汤雪华《一对小鸟的死》,《紫罗兰》第13期,1943年5月。
    1 汤雪华《杜鹃和凤仙》,《万岁》第1卷第6期,1943年4月5日。
    1 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页261,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2 同1。
    3 汤雪华《最舒服的时候》,《小说月报》第33、34期合号,1943年7月1日。
    1 陶岚影《闲话小姐作家》,《春秋》第1年第8期,1944年5月15日。
    2 《汤雪华自传之二·十年笔耕》,《苏州杂志》1993年第2期,页36。
    3 《女作家书简·汤雪华》,《春秋》第2年第2期,1944年9月。
    1 周瘦鹃《写在紫罗兰前头》,《紫罗兰》第5期,1943年8月10日。
    2 陶岚影《闲话小姐作家》,《春秋》第1年第8期,1944年5月15日。
    1 俞昭明《幽兰公土》,《万象旬刊》第7期,1942年7月1日。
    2 谭正璧《当代女作家小说选·叙言》,上海太平书局,1944年12月。
    1 王一川《京味文学的含义、要素和特征》,《当代文坛》2006年第2期。
    2 俞昭明《黑芍药》,《生活》第3期,1947年7月25日。
    1 东方蝃蝀《花卉仕女图》,收入《团圆》(“上海四十年代文学作品系列”短篇小说集之四),页133,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6月。
    2 《文会花絮录》,《幸福》第2卷第3期,1948年2月17日。
    1 根据本文作者对李宗善的亲访。(2006年4月16日,于李宗善家中)
    1 施蛰存《春阳》,《施蛰存文集·十年创作集》,页44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
    2 迅雨《论张爱玲的小说》,收入《张爱玲的风气——1949年前张爱玲评说》,页9,陈子善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5月。
    1 邢禾丽《瞑日》,《万象》第2年第11期,1943年5月1日。
    1 邢禾丽《上帝的信徒》,《万岁》第1卷第3期,1943年2月20日。
    1 邢禾丽《睡莲》,《万象》第2年第3期,1942年9月1日。
    2 同上。
    1 谭正璧《当代女作家小说选·叙言》,上海太平书局,1944年12月。
    1 施济美《紫色的婴粟花》,《凤仪园》,页45,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1 潘柳黛《路边谈话》,《海报》1942年12月30日,968号。
    1 潘柳黛《黑衣天使》,《海报》1944年12月29日,967号。
    2 潘柳黛《路边谈话》,《海报》1942年12月30日,968号。
    3 潘柳黛《退职夫人自传》,页139,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8月。
    4 程育真《白衣天使》,《天籁》,1947年2月。
    1 程育真《白衣天使》,《天籁》,1947年2月。
    2 张爱玲《谈女人》,《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70,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1 张爱玲曾把自己刊登在《天地》杂志上的照片送给胡兰成,背面题写着这样的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这里是化用。
    2 张爱玲《爱》,《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78,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3 张爱玲《我看苏青》,《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238,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4 程育真《爱》,《天籁》,页74,日新出版社,1947年2月。
    1 张爱玲《我看苏青》,《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238,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2 程育真《白衣天使》,《天籁》,日新出版社,1947年2月。
    3 张爱玲《留情》,《张爱玲文集》第1卷,页212,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4 程育真《圣歌》,《小说月报》第30期,1943年3月1日。
    5 张爱玲《沉香屑 第二炉香》,《张爱玲文集》第1卷,页14,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6 程育真《心有灵犀一点通》,《启示》第1期,1946年8月1日。
    7 施磐《上海与北平》,《茶话》第30期,1948年11月15日。
    1 刘呐鸥《两个时间的不感症者》,《刘呐鸥小说全编》,页43,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
    1 刘呐鸥《风景》,《刘呐鸥小说全编》,页10,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
    1 许道明《海派文学论》,页94,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2 刘郎《见一见张爱玲》,《海报》1944年12月1日,940号。
    3 谭正璧《当代女作家小说选·叙言》,上海太平书局,1944年12月。
    1 许道明《海派文学论》,页97,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2 如刘郞在《见一见张爱玲》一文中,记录自己渴望一睹张爱玲的风采,偶遇张的表兄李先生,代为邀请,却碰了钉子。这种想法和遭遇在当时的文化界中当并非个案。
    3 陶岚影《闲话小姐作家》,《春秋》第1年第8期。1944年5月15日。
    4 张爱玲《我看苏青》,《张爱玲文集》第4卷,页238,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1 苏青《如何生活下去》,《苏青散文集》,页366,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
    1 陈青生《年轮——四十年代后半期的上海文学》,页147,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2 振甫《读<生死恋>后》,《伉俪》第2年第12期,1948年5月。
    1 施济英《怀念我的姐姐施济美》,《苏州杂志》1994年第4期。
    2 汤雪华《汤雪华自传之四·人在中年》,《苏州杂志》1993年第4期。
    1 张爱玲《爱》,《张爱玲文集》(第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1 《莫愁巷》是否曾经在香港出版,至今无法确认。正如陈青生所说:“据沈寂先生说,五十年代初,由他经手,在香港印行了《莫愁巷》单行本;但笔者多年寻觅,终未得见。”(《年轮——四十年代后半期的上海文学》第104页)
    1、《万象》月刊
    2、《万象》旬刊
    3、《春秋》
    4、《小说月报》
    5、《紫罗兰》
    6、《幸福》
    7、《茶话》
    8、《万岁》
    9、《大众》
    10、《启示》
    11、《生活》
    12、《宇宙》
    13、《少女》
    14、《伉俪》
    15、《申报月刊》
    16、《巨型》
    17、《第二代》
    18、《新地》
    19、《今日妇女》
    20、《青年界》
    21、《青年周报》
    22、《正言文艺》
    23、《永安月刊》
    24、《文潮》
    25、《潮流》
    26、《碧流》
    27、《健康家庭》
    28、《人文》
    29、《西影》
    30、《飚》
    31、《中艺》
    32、《大上海》
    33、《上海文化》
    34、《小朋友》
    35、《红茶》
    36、《乐观》
    37、《吉普》
    38、《集纳》
    39、《上海女青年》
    40、《大光》
    41、《天地》
    42、《绿茶》
    43、《莘莘》
    44、《海报》
    45、《光化日报》
    46、《大公报·儿童园地》
    47、《新闻报·新园林》
    48、《申报·春秋》、《申报·自由谈》、《申报·出版界》
    49、《中央日报·黑白》、《中央日报·文综》
    1、施济美《凤仪园》,大众出版社,1947年5月。
    2、施济美《鬼月》,大地出版社,1948年5月。
    3、汤雪华《劫难》(署名“中原”),同新出版社,1947年2月。
    4、汤雪华《转变》(署名“汤仙华”),日新出版社,1947年2月。
    5、汤雪华《朦胧》(署名“张珞”),日新出版社,1947年2月。
    6、程育真《天籁》,日新出版社,1947年2月。
    7、施济美《凤仪园》,上海书店出版社,1989年12月。
    8、施济美《凤仪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0月。
    9、施济美《凤仪园》,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4月。
    10、《张爱玲文集》(1—4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5年9月。
    11、《苏青文集》(上下册),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9月。
    12、潘柳黛《退职夫人自传》,新世界出版社,2003年8月。
    13、林淑华《生死恋》,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年7月。
    13、施蛰存《施蛰存文集·十年创作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
    11、《张资平小说选》(上下册),李葆琰选编,花城出版社,1994年10月。
    11、《穆时英小说全集》(上下册),孙中田、逄增玉主编,时代文艺出版社,1998年2月。
    12、《刘呐鸥小说全编》,学林出版社,1997年12月。
    1、素心:《<万象>四位女作家》,《海报》1942年6月22日,53号,第二版。
    2、《万象》编者:《一个反对女作家者》,《海报》1943年3月11同,第312号,第3版。
    3、凤三:《女作家》,《海报》1943年10月19日,534号,第二版。
    4、见月:《谈女作家》,《海报》1944年8月5日,821号。
    5、宣天:《东吴系女作家谋出路》,《海报》1944年9月23日,870号,第四版。
    6、子洛:《抛下笔杆 现身说法 女作家齐上舞台》,《海报》1944年9月26日,873号,第四版。
    7、喜鹊:《女作家选得如意郎!》,《海报》1945年5月15日1100号。
    8、玉露:《邢禾丽之吉期》,《海报》1945年6月5日,1121号。
    9、李宗善:《女作家?》,《光化日报》1945年9月2日,142号,第二版。
    10、殷志扬:《被遗忘的“东吴”女作家》,《苏州杂志》1990年第1期。
    11、汤雪华:《我的回忆》,《苏州杂志》1990年第4期。
    12、登月:《程育真往事》,《苏州杂志》1990年第4期。
    13、程育真:《追忆胡山源老师》,《苏州杂志》1990年第6期。
    14、汤雪华:《汤雪华自传之一:天涯孤女》,《苏州杂志》1993年第1期。
    15、汤雪华:《汤雪华自传之二:十年笔耕》,《苏州杂志》1993年第2期。
    16、汤雪华:《汤雪华自传之三:恋爱婚姻》,《苏州杂志》1993年第3期。
    17、汤雪华:《汤雪华自传之四:人在中年》,《苏州杂志》1993年第4期。
    18、汤雪华:《汤雪华自传之五:终老苏州》,《苏州杂志》1993年第5期。
    19、胡高雁:《忆中原姐姐》,《苏州杂志》1993年第5期。
    20、施济英:《怀念我的姐姐施济美》,《苏州杂志》1994年第4期。
    21、朱雯:《朱雯教授谈施济美》,《苏州杂志》1994年第6期。
    22、沈寂:《悲惨人生——女作家施济美之死》,《苏州杂志》1995年第4期。
    23、王殊:《我在上海读苏州的中学》,《苏州杂志》1998年第1期。
    24、朱衡:《当年苏州<凤仪园>》,《苏州杂志》1998年第2期。
    25、梁永:《东吴派与女作家施济美》,《文艺报·文海钩沉》,1990年11月2日。
    26、黄世瑜:《记忆中的施济美先生》,1998年4月13日《文汇报·笔会》12版。
    27、李伟:《东吴才女施济美》,《民国春秋》1996年第5期。
    28、钱今昔:《春泉清冽忆山源》,《新文学史料》2003年第4期。
    1、谢紫:《施济美的作品》,《幸福》第1年第6期,1947年2月25日。
    2、野萍:《读<凤仪园>》,《申报·出版界》1948年2月5日。
    3、谭正璧:《当代女作家小说选·叙言》,上海太平书局,1944年12月。
    4、王琳:《园林里的寻梦人——评施济美的小说创作》,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年第4期。
    5、左怀建:《论施济美的小说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6、左怀建:《解读<凤仪园>》,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7、左怀建:《不该被遗忘的作家——施济美及其创作》,《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第6期。
    8、张曦:《古典的余韵:“东吴系”女作家》,《书屋》2002年第9期。
    9、左怀建:《精神守望者的哀歌——论施济美小说精神内蕴的价值特征》,《社会科学》2002年第11期。
    10、王丽娟:《施济美爱情小说论》,《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1、丁宇鹰《废园里的群莺乱飞——试析施济美小说的女性世界》,《开封大学学报》,开封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11月。
    2、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3、许道明:《海派文学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
    4、李嵘明:《浮世代代传——海派文人说略》,北京:华文出版社,1997年2月。
    5、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9,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6、姚玳玫:《想象女性》,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
    7、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下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4月。
    8、汤哲声:《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史》,重庆:重庆出版社,1999年1月。
    9、汤哲声:《流行百年:中国流行小说经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4年1月。
    10、张华:《中国现代通俗小说流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0年1月。
    11、张赣生:《民国通俗小说论稿》,重庆:重庆出版社,1991年5月。
    12、谢庆立:《中国近现代通俗社会言情小说史》,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年2月。
    13、陈青生:《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2月。
    14、陈青生:《年轮——四十年代后半期的上海文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15、冯并:《中国文艺副刊史》,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5月。
    16、周葱秀、涂明:《中国近现代文化期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3月。
    17、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3月。
    18、盛英:《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
    19、范智红:《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3月。
    20、王德威:《想象中国的方法》,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9月。
    21、韩毓海:《从“红玫瑰”到“红旗”》,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6月。
    22、倪文尖:《欲望的辩证法》,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2月。
    23、黄献文:《论新感觉派》,武汉:武汉出版社,2000年3月。
    24、李欧梵:《中国现代文学与现代性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 10月。
    25、杨剑龙:《旷野的呼声——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26、胡山源:《文坛管窥——和我有过往来的文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9月。
    27、忻平:《从上海发现历史——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人及其社会生活(1927—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28、李兴华:《民国教育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8月。
    29、[加拿大]许美德:《中国大学189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2月。
    30、杜学元《中国女子教育通史》,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
    31、[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12月。
    32、李楠:《晚清、民国时期上海小报研究——一种综合的文化、文学考察》,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9月。
    33、王文英:《上海现代文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
    34、孙萍萍:《继承与超越四十年代小说与五四小说》,武汉:武汉出版社,2002年3月。
    35、余凤高:《飘零的秋叶——肺结核文化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年8月。
    36、徐乃翔、黄万华:《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
    37、林吉玲:《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38、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
    39、[德]贝贝尔·瓦德茨基:《女人自恋:渴望承认》,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
    40、曹明纲:《中国园林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6月。
    41、邵迎建:《传奇文学与流言人生:张爱玲的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6月。
    42、吴福辉:《京海晚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年7月。
    43、周介人:《几度风雨海上花》,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12月。
    44、李书磊:《都市的迁徙——现代小说与城市文化》,哈尔滨: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3年6月。
    45、文乃史:《东吴大学》,珠海:珠海出版社,1999年。
    46、王国平:《博习天赐庄——东吴大学》,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
    47、吴梓明:《基督宗教与中国大学教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
    48、杨郁:《胡山源研究》,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4年10月。
    49、沈寂:《风云人生》,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7月。
    50、李俊国《中国现代都市小说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1月。
    51、范培松、金学智:《苏州文学通史》(第4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52、胡希东:《现代主义的都市表征——新感觉派之文化精神》,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11月。
    53、齐卫平、朱敏彦、何继良:《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5月。
    54、陈必祥:《通俗文学概论》,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
    55、王宏图《都市叙事与欲望书写》,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56、沈敦忠《自由爱情的价值追求——20世纪文学中爱情描写的文化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
    57、Harriet·Sargeant: Shanghai, Lodon: Jonathan Cape, 1991
    58、Nicole Huang: Women, War, domesticity: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of the 1940s, Boston: Brill, 2005
    59、Jocelyn Burrell: On Being a (woman) Writer, New York: Feminist Press, 200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