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历程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最能体现在教科书中,尤其是有关人文学科方面的内容,教科书就是一个窗口,从这里我们能够发现一个时代的政治文化是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和习惯的。”①教科书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的综合反映,是一定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体现,它能折射社会的阅读心理和审美追求,为我们提供一个时代的阅读经典,并进而把握一个时代的文化精神与思想脉络。
     鲁迅被阅读,其间的反响、评价、争论与研究横亘近一个世纪;在中学语文教科书中阅读鲁迅,同样可以体会到时代的温度与呼吸。通过对中学鲁迅作品接受的世纪玄览,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时期、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都不同程度地选编了鲁迅作品,并且其历史地位是无人能及的,包括胡适、周作人、徐志摩、林语堂等,虽然他们在民国时期的教材选编中大量选入,且数量比鲁迅多,但在现代教材的选编中都没有连续性,甚至包括孙中山、毛泽东等,而鲁迅作品在各个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的选编史上从未缺失。这告诉我们一个基本的事实: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地位,具有永恒性,不可动摇。
     然而,世人对于鲁迅及其作品的评价却是毁誉过当的。陈独秀在《我对于鲁迅之认识》中说:“在民国十六七年,他还没有接近政党以前,党中一班无知妄人,把他骂得一文不值,那时我曾为他大抱不平。后来他接近了政党,同是那一班无知妄人,忽然把他抬到三十三层天以上,仿佛鲁迅先生从前是个狗,后来是个神。我却以为真实的鲁迅并不是神,也不是狗,而是个人,有文学天才的人”。②这是陈独秀在鲁迅接受史上独特的贡献,历史跨越了五十年,鲁研界又回到了陈独秀这里。的确,真正把鲁迅当作人的时代毕竟是太少了。正如孙玉石所说,在鲁迅接受史上,“始终存在着一个超世俗的神圣化与反神圣的世俗化之间的矛盾运动过程”。③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实际上是走了一条“超世俗的神圣化”之路,并且现在还在走。然而,鲁迅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超然与纯净,而是置身于文本世界中的孤立与茫然:“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④
     回望历史,无论是作为“神”的鲁迅,还是鲁迅作为“人的独异性”,都留下了无尽的言说。在这里,我只想希望获得一种与己更直接的方式来走进鲁迅,即在中学视野里,关注鲁迅及其作品,这是我论文撰写的视角。
     本文写作的目的是使解读回到现场,拟以建国前后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鲁迅作品为核心(建国后以人教社为主),以各个时期的文学批评家、教材与教参编者和语文教师对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与阐释的史料为学术基础,在接受美学理论的视野里,梳理鲁迅作品自选入中学以来到本世纪初——八十多年来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情况,考究中学鲁迅作品接受的历史演变轨迹,动态地显示中学鲁迅作品的历史生命,藉以观照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史中所反映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厘清中学鲁迅作品在各个时期接受的基本流程以及探讨当代中学语文教师和中学生如何形成正确的鲁迅观。也试图在史料的选编之外,寻找一个牢固的阿基米德点,撬起与中学鲁迅作品选编的相关内容,即通过中学鲁迅作品的外部研究,透过政治文化的视角,叙述中学鲁迅作品接受的原生态历史文化语境,揭示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与当时的政治文化之间复杂而多变的内在联系,明确中学鲁迅作品在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也是论文关涉的问题。论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大部分。
     绪论部分简要论及本文的选题理由、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从中学语文教科书选编的角度入手,在接受史的语意背景下,来测量一个世纪的中学鲁迅作品的思想深度及其文化走向,阐述鲁迅作品在接受过程中,其放大、延伸、扭曲而折射出来的时代的光与影,借助这些曾经感动过无数中国人的文字,更好地理解过去的一个世纪,并与之保持持续的对话,①是本文的冀望所在。
     中学鲁迅作品受现代人歆慕已久,有些篇章已有口皆碑,进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生活中的常用词汇。把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定为坐标,以此观照中国现当代文化与文学的发展,我们可以透视出中国学人精神独立过程中的种种内在的认知逻辑、思维方式、内心动因、学术范型及其变迁的原因与规律;把鲁迅精神当作现代知识分子的最高品格,这不单单是一种学术行为,而是知识分子的一种精神选择。然而,世纪之交的中学鲁迅作品教学已是被批得千疮百孔,伤痕累累。从现状而论,中学鲁迅作品接受所面临的问题,比较一致的地方是来自选编者的观念和教师教学目的上的滞后固陋以及社会政治文化的规约,因而导致我们的多数接受主体一以贯之地不喜欢鲁迅,有“谈鲁色变”之嫌。因此我们在痛惜过往的鲁迅作品接受没有给多少学生构筑良好的阅读兴趣的同时,更害怕现在和将来的鲁迅作品接受不能给学生以信心。因此,巩固并传承作为原创性鲁迅文学与思想在中学界的地位和影响,让语文课回到语文本身,唤起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以此达到“立人”的目的,这也是一项切实而有意义的工作。
     由于受到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因素的影响,我们也清楚地看到,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与国家的政治文化的关系:当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保持相对稳定的时期,鲁迅作品的选编也就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即使做调整也是单篇的调整;当社会出现大的转型,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之时,鲁迅作品的调整、变换甚至删减就越发频繁,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去留增减就成为时代风云的一张晴雨表。一旦社会模式发生变化,选编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无论建国前后,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都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叙述者和表达者,与当时的社会发展紧相连属,具有“配合”与“同构”的意义。这一方面说明鲁迅文本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鲁迅的思想已指向未来。
     正文分五章。第一章旨在阐明民国时期鲁迅作品是如何进入中学语文教材,学术界和教育界又是如何接受鲁迅作品的,政治文化和选编者的心理架构对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通过对民国时期中学鲁迅作品接受的材料梳理,我们清晰地看到民国时期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大多停留在鲁迅的小说与散文上,初中所选篇目比高中量大,教材选编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只凭‘主观偏见’和个人的喜好去选”。①然而,从选编的数量上看,鲁迅作品不及周作人与胡适。选篇只是单独作品的选篇,没有任何的提示和书下注释,到了民国末年才出现简单的课后练习题,教辅资料(教学参考书)在北师大图书馆仅存五本,教参的解读均注重其文学性的表述。但在40年代后的解放区中学语文教材里,所不同的是,杂文的数量明显增加,并且在编者选编的过程中,多少都带有毛泽东观念的某种暗示,这会使人自然地想到符号对人的规训和控制。然而解放区的中学语文教材虽带有草创性,但为建国后中学语文教材建设提供了标本。而在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上,毛泽东的鲁迅论,远远超越了中国鲁迅学史上以前的所有鲁迅论,把中华民族对本民族伟人的认识提升到了最高境界,长期成为中国鲁迅研究的宗旨,笼罩达半个多世纪。第二章着重探讨建国后十七年里,鲁迅作品的重新选定。杂文的数量较解放前有了明显增加,这里应该指出的是,与鲁迅其它作品相比,杂文对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的影响会更大,许多鲁迅语录大多从鲁迅的杂文中得来。但选编突显其政治性,主要关注的是阶级斗争,而且存在深刻的政治文化背景,这对中学语文教学而言,选文显然不够典范。教材和教参编者对中学鲁迅作品的解读存在严重的政治化倾向,因而也不同程度地遮蔽了鲁迅文本的真实意义。主要表现在,自建国后,新闻媒介、文艺创作、理论研讨等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都在大一统的思想指导下,众口一词地进行批判与赞颂。试想,当社会纯洁到只有一种思想、一种声音时,人们的思维机能必将僵化,思维进入一种偏执的愚昧之中,也就失去了“人”的价值。这是长期的思想教育的规约所必然产生的禁锢性的结果。第三章侧重分析文革时期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由于文革时期的中学语文教材被“四人帮”所控制,人教社没有出版全国统编教材,各地方出版的语文教材又比较零乱,这一章主要是以北京市和吉林省出版的语文教材为核心,以此观照全国中学鲁迅作品的接受情况。北京是全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为配合文革错误的历史进程和当时阶级斗争的需要,中学语文教材也成为政治夺权的工具,鲁迅是最大的傀儡。文革初,鲁迅作品一度被逐出中学语文课堂,因为鲁迅文学与思想与当时的斗争环境配合不上。两年后,选篇才不断地增加,杂文的选编走上了语文教材史上鲁迅作品选编的最高峰。文革中语文教参的阐释者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经验者对鲁迅文本极为政治化、庸俗化的描述,以及对鲁迅作品的弱化、扭曲和变形的阐释,都是极其严重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受政治文化的影响,因而解读的意义已完全背离了鲁迅文学和鲁迅思想的自身,使鲁迅成为一个政治的附庸,地地道道的“工具”。然而,文革时期,让人极为欣慰的是李何林先生出版了《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②,这在中学界引起了极大关注,并且对普及鲁迅的著作和传播鲁迅文化,发挥了巨大作用。“问题试答”的特质是把中学鲁迅作品中存在争议的问题以及中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试答”对此都进行了一一的解读,因此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和很大的实用价值,在中学鲁迅作品接受史上掀开了辉煌的一页。第四章论述新时期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1978—2000)。新时期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则完全从“文革”时期“政治压倒一切”的框框中解放出来,这与学术界的大力倡导有直接的关系,当然社会转型是决定因素。选文的数量还在增加,达到了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选编的最高值。但保持了各类体裁作品的基本比例,同时删掉了一些不合时宜的杂文,删减的原因是这些杂文一方面被“四人帮”利用过,在受众群体的潜意识中存在前理解,文本背景复杂;另一方面主要是因为社会政治文化的转型,这些删减的作品已经不适合政治文化的需要。新时期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出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体裁多样,题材广泛,编排由浅入深,教材内部明确了学习重点,课后习题建立了能力训练体系。然而从新时期中学鲁迅作品接受与阐释的文化语境与历史语境的生成与转换以及阐释者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历史事实表达中,可以看到,新时期的中学鲁迅作品教材与教参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下不同程度地遮蔽了鲁迅及其文本的真实意义——深层文化逻辑与诗意表达。显然,选编者与阐释者还完全没有从“文革”时期的政治文化的语境中解放出来,并带有深深的“文革”的印迹。中学鲁迅作品的意识形态化,严重阻隔了作为原创性的鲁迅文学在中学界的传承,同时也揭示出中学鲁迅作品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系统的滞后与阐释的僵化。鲁研界以至社会各界对鲁迅及其作品的接受在世纪末的风潮中发生了重大转变——从神坛请下又送上了祭坛。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消解了一切权威,鲁迅也在其中。第五章论述新世纪中学鲁迅作品选编(2000年以后)的重大突破,面对多元文化,教材删去了论战的时文,尤其是那些与旧文人“对峙”的杂文,相反,鲁迅曾经反对过的文人,如胡适、徐志摩、梁实秋等,他们的文章也已进入教材,并且有些篇章还排在同一单元中。这种教材的选编方式使我想起了“人在五四”。新版教材(人教社第8版教材)由于袁行霈、冯其庸、钱理群、林非、谢冕等学术界的大学者的广泛参与和指导,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就更加科学化与学理化。杂文的数量在减少,小说与散文的数量在增加。注重学生人文性的培养和文化底蕴的熏陶,唤醒人的独立精神的存在。因为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已进入了和谐发展阶段,需要反思人性,“以人为本”成为当今政治文化发展的主流。
     结语部分综合归结鲁迅文学和鲁迅思想并置交融的现代性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社会物质和经济条件得到改善,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科技知识的全面普及,中学鲁迅作品教学越来越趋向人文化和专业化。但伴随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个人竞争的日渐加重,学校片面的追求升学率,以达到学校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学生成了考试的机器。学校在重视学生的智育发展的同时,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全面教育。不扭转当今的以功利为目的的教育手段,就无以达到“人的现代性”,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会受到阻碍,提倡学习鲁迅文学和鲁迅思想的意义就是提升人的全面发展观。因此有必要对中学生进行启蒙主义教育。启蒙思想应当从基础教育开始,提倡人文精神,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创造精神和批判精神,由于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的束缚,课堂权威话语的拘谨,教师自身的局限,使新一轮启蒙困难重重,但伴随社会经济市场化,政治文明的倡导,语文教改的进行,无疑给启蒙主义的教育带来希望。将中学鲁迅作品置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复原鲁迅文本的真实意义是比较困难的,我们现在所做的只不过都是在接近鲁迅本体并丰富鲁迅本体。因而不同时代,不同历史文化语境中因阐释者因情势而构建的鲁迅作品的意义是不同的。
“Teaching books embody the political cultures of an era best, especially the content about humanities. They are windows, where we can find that how the political cultures changes public’s behaviors and customs.”1Teaching books reflect the political cultures of a country comprehensively. They are important embodiments of the literature creative works of a period and also the refraction of the social reading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 judgments. They provide a classical readings for us by which we can grasp the cultural spirit and sequence of ideas of an era.
     The reverberation, comments, arguments and research toward Lu Xun’s works lasted for half of a century. We can also feel the temperature and breathe of that century when we read his works in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books. After a general survey, we can find clearly that Lu Xun’s works are chosen into Chinese books of the middle schools though the edition and times are different. Furthermore, the important position of his works in Chinese books of the middle schools can not be challenged by any other writers, including Hu Shi, Zhou Zuoren, Xu Zhimo, Lin Yutang and so on. Although the teaching anthology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chose their works a lot, and the number of them even surpass Lu Xun’s, there is no continuity in modern teaching books,even including Sun Zhongshan and Mao Zedong’s works. However, Lu Xun never and ever disappeared from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eaching anthology. It shows a fact that the historical position of Lu Xun’s works in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of middle schools is eternal and immovable.
     Nevertheless, there are also a great deal of overstated comments and criticism. As Chen Duxiu notes:“Before getting closed to the political party, about 16 or 17 years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he was cursed worthless by the members of this party; as he got closed to it, he was commented so high still by them. It seems that Lu Xun used to be a dog and at present a god. I do think the real Lu Xun is neither a god nor a god. He is actually a man who has talents in literature.”2 This is Chen’s contribution. After 50 years, the Lu Xun studies circled back to Chen’s point of view. It is true that there are really too few periods that take Lu Xun as a real man. In the history of Lu Xun acceptance, as Sun Yushi said,“there has always been a contradictory process between super-secular consecration and anti-consecrated secularization.”3 The acceptance and explanations toward Lu Xun’s works in the middle schools used to be and actually are on the road of“super-secular consecration”. However, Lu Xun is not so detached and pure beyond this world. In contrast, he is lonely and at a loss within the literature world:“A remained soldier between two states,carrying the halbed lonely and puzzeledly”.
     Reviewing the history, there are a lot of spaces for us to explain Lu Xun no matter he is taken as a“god”or as“a man’s uniqueness and specialty”. Here I just want to get close to Lu Xun in a more direct way, which means that I will put the emphasis on Lu Xun and his works in the field of middle school. It is the visual angle of my thesis.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make the explanations back to the scene of that era. The thesis’core is the works of Lu Xun in the anthology of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of middle schools around the period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PRC (most of the anthology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PRC are from People Education Press). The academic base i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acceptance and explanations’, which are from literature critics, the editors of teaching books and those Chinese teachers. From the point of aesthetics, I will card Lu Xun’s works since they were accepted into Chinese books in middle schools until the early 21th century-the acceptance state of Lu Xun’s works in middle schools for 80 or more years, and at the same time, researc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rbit of acceptance toward his works. I will show the historical life and art charm with dynamic state. By this way, we can find the cultural ideology and aesthetic judgments which are reflected by the acceptance history of Lu Xun’s works in middle schools, and at the same time, clarify the basic acceptance process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discuss how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middle schools could make a correct view toward Lu Xun. I try to find a firm Archimedes Point beyond the anthology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by which we can find the relative contents with the anthology of his works in middle schools. It means that I will ,through external research, narrate the original ecological and historical culture context of his works‘acceptance from political culture point of view, reveal the complex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nthology of his works and political cultures at that time, and definite the contribution of his works up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is modern state nation. They are also the relative problems of this thesis.
     There are three parts in this thesis: Preface, Content and Conclusion.
     The Preface briefly the reasons of choosing this topic, the research target,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creative points of this thesis. From the view of Chinese teaching books anthology of middle schools, under the context background of acceptance history, I try to measure the depth and culture trends of his works in middle schools, and at the same time,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imes by narrating the exaggeration, extension and distortion of his works during the process of acceptance. We can understand that century better and keep a continuous dialogue with it by his characters which have touched millions of people. It is also the wish of this thesis.
     Lu Xun’s works in middle school are respected by the people at present and some of them go into daily life becoming popular vocabulary. Let’s make his works’acceptance as a coordinate and review the development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literature. By this way, we can find that when Chinese scholars learn to be spiritually independent there are lots of internal cognition logic, thinking models, internal dynamic, academic models and the changing reasons of all of them. Taking Lu Xun spirit as the best quality of contemporary scholars is not merely a kind of academic behavior, it is also their spirit choice. However, as his works are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s there are too much criticism which makes them full of wounds. At present, the common problems for its acceptance are the lagging ideas of the editors and teachers in teaching targets, and the limitation of social politics and cultures. They all make most of the public dislike Lu Xun habitually. When we regret that past acceptance of his works did not attract students’interest we are also afraid that this acceptance cannot provide them confidence at present and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we must strength and inherit the original Lu Xun Literature and maintain its position as well as its influence. Make Chinese class back to Chinese itself, arouse people’s expectation toward unknowable world, and meet the purpose of“making a man”. It is also a practical and meaningful work.
     However, the political culture in different periods affects the anthology a lot. There are som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when the social political economy and culture system are relatively stable the anthology will also keep stable, even if there is adjustment they must be a simple one; when there are great transformations and economy develops far behind there will be more adjustments, changes even deletion and revision. Therefore, Lu Xun’s works in Chinese books of middle schools become a barometer of the times. The anthology changes as soon as social model changes. No matter b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C or after it, therefore, the anthology of Lu Xun’s works is still a narrator and an expresser of politics, economy, ideology and culture at that time. It connects with the social development with the meaning of“coordination”and“identical constitution”. It shows that, on one hand, his works are really complex, and on the other, his thinking is made toward future.
     There are altogether five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llustrates how Lu Xun’s literary works enter into the middle school textbooks, how the literary world and the educational world accept and explain Lu Xun’s literary works, and how the politic culture and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mpilers influence the selection of Lu Xun’s works for middle schools. Through the classification of materials of Lu Xun’s works for middle school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bviously we can see that most compilations of Lu Xun’s works for middle school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concentrate on his novels and prose, junior middle schools have more passages than senior middle schools do, one main feature of the compilations for textbooks is subjective prejudice. However, for the quantities of the compilations, Lu Xun’s works are not as good as Zhou Zuoren’s and Hu Shi’s. The selection is only a part of a piece of literary work without any explanation below the passage. The exercises after class did not appear until the en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library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we could only find five teaching guidance materials, which mainly emphasize on the literary narration. However, quite differently from this, there are obviously more essays in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in liberation area after 1940s, and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the materials we could perceive some kind of Mao Zedong’s ideas, which remind people of signals’control for human beings in a natural way. Although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in liberation area are careless creative, they provide examples f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construction after the founding of state. Upon the acceptance and illustration of Lu Xun’s works for middle schools, Mao’s Lu Xun theory surpasses all the previous Lu Xun’s theories and improves the Chinese nation’s realization of Lu Xun.
     The second chapter emphasizes on the reselection of Lu Xun’s literary works during the seventeen years after the founding of state. The number of essays gets much bigger than before the liberation. Compared with Lu Xun’s other works, essays have a more serious influence on Chinese people’s spiritual life, most of Lu Xun’s famous words come from his essays. However, the compilations emphasize on politics and concentrate mainly on class struggle with a profound political cultural background. The compilations obviously can not become models f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The textbooks and compilers have serious political inclination for understanding Lu Xun’s literary works thus to some extent envolopping the true meaning of Lu Xun’s works. It is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state, all news media, artistic production and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hold the absolute attitude to criticize or praise. Think about it, if the society only has one idea or one voice people’s rigid thought would become ignorant and backward, at the same time losing the value of human being. This is the definite result caused by long-time thought restrain.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analyzes the compilations of Lu Xun’s literary works in the culture reform period. During that period the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are controlled by Four People, People Education Press does not publish national united textbooks. This chapter mainly takes the textbooks published by Beijing and Jilin province as cores to know clearly the national acceptance of Lu Xun’s literary works in middle schools. Beijing is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re of the whole nation, in order to match with the wrong history process in the culture reform period and class struggle,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become the tools for seizing political power, Lu Xun is the largest puppet.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ulture reform, Lu Xun’s articles had been swept away from Chinese classes in middle schools for Lu Xun’s literary thought did not match with the struggle circumstance at that time. Two years later, the complications increase, and the complications of essays step on the top of Lu Xun’s articles selected in the Chinese textbooks history. During the culture reform period, the illustrators of Lu Xun’s works for teaching textbooks hold a serious political and vulgar attitude to distort or deform Lu Xun’s articles. The main reason for this lies in the influence from politics thus the meaning being totally deviate from Lu Xun’s thought itself to make Lu Xun a political puppet, an absolute tool. However, we feel relieved to see that Mr. Li Helin published a book during that period which call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literary world. This book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preading Lu Xun’s works and culture. With its strong practicality this book helps people to go into a new page in acceptance of Lu Xun’s literary works.
     The fourth chapter illustrates the complications from 1978 to 2000 are relieved from“politics upon everything”. This directly concerns about the initiate from the literary world, of course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s the critical element. The number of complications still increases, reaching the top of Lu Xun’s articles in Chinese textbooks for middle schools. During the process different types of literature may be maintained the same rate as before, deleting some inappropriate essays as well, because these essays are used by Four People with a complicated meaning and they are not in need for political culture. We could see a good situation for compiling textbooks for middle schools in the new period: various types and materials, clear emphasis for studying. However, the compilers in the new period do not completely release from the polit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culture reform, the materials are still deeply engraved with culture reform. The ideology expressed by Lu Xun’s articles for middle schools seriously blocks the inherence of Lu Xun’s literature, reavealing that the teaching systems for Lu Xun’s literature become very rigid and stiff. The acceptance and illustration for Lu Xun’s literary works has encountered a great change. The postmodernism eliminates all authorities, including Lu Xun.
     The fifth chapter discusses those great breakthroughs of Lu Xun’s anthology in the middle schools Lu Xun’s in the new era (after the year of 2000). Facing the multi=culture, the teaching textbooks deleted his articles for arguments, especially those essays in the period of combating with old scholars. In contrast, the articles of Lu Xun’s“enemies”appeared in it, including the works of Hu Shi, Xu Zhimo, Liang Qiushi and so on. Some of these works even in the same union with Lu Xun’s works. This selecting way makes me think of“people i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Lu Xun’s anthology in the new edition (the 8th edition of People Education Press) became more scientific and theoretical because of those great scholars’participation and guild, such as Yuan Xingpei, Feng Qiyong, Qian Liqun, Lin Fei, Xie Mian and so on. There are less essays and more novels and prose. They emphasis on fostering students’humanities nature and cultivating their cultural foundation in order to arouse their independent spirit. Since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culture has been in the stage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which needs rethink the human nature ,“take man as the substance”become the mainstream of contemporary political culture development.
     The Conclusion concludes the modern meaning of Lu Xun Literature and his ideology. Since the market economy system developed comprehensively, social conditions changed to be better, compulsory education operated effectively,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 became popularized, Lu Xun works teaching tends to be more and more humanity and specialization. However, as the market economy develops more and more deeply, the competition becomes sharper and sharper. Some schools pursue the proportion of students entering higher school unilaterally in order to get the maximum benefits. It makes the students become a machine of exams. They neglect the comprehensive education as emphasizing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If we cannot change this utilitarian education intent we will never meet the“people’s modern natur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will be blocked wither. The meaning of learning Lu Xun Literature and his ideology is to improve people’s thoughts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rovide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to the students, beginning with basic education. We should advocate humanism and insist human-centered thinking.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elaborate the creative spirit and critic spirit. There are full of handicaps in developing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because there are restraints of social political ideology, limitation of authority in the class and confinement of the teachers. Nevertheless, there is hope because of market economy, initiation of political civilization and Chinese teaching reform. It is hard to relocate Lu Xun’s articles into historical culture context at his time, and at the same time, rehabilitate the real meaning of his works. Therefore, the meaning of his works that different people explain is different due to the variable times and historical culture contexts.
引文
① 谢泳《三十年代太原各中学国文试题》,孔庆东等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65 页。
    ② 陈独秀《我对于鲁迅之认识》,子通《鲁迅评说八十年》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年版,第 24 页。
    ③ 孙玉石《反思自己,走进真实的鲁迅》,《鲁迅研究月刊》,2000 年第 7 期。
    ④ 鲁迅《题〈彷徨〉》:“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150 页。
     ① 陈平原《书的命运与人的精神——关于〈20 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中华读书报》2001 年 11 月 19 日。
    ① 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40 页。
    ② 李何林《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年版。
    ① 钱理群《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96 页。
    ② 吴志翔《回望过去的中学》《文汇读书周报》2006 年 5 月 19 日。
    ③ 钱理群《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96 页。
    ④ 张杰《“鲁迅解读”献辞》,《鲁迅:域外的接近与接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
    ⑤ 钱理群《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16 页。
    ① 张梦阳《鲁迅的当代价值》,《中华读书报》2006 年 9 月 27 日。
    ② [英]戴维·伯姆著 李·尼科编 王松涛译《论对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33 页。
    ③ 朱晓进《从鲁迅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看鲁迅研究的深化发展问题——在纪念鲁迅诞辰 120 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鲁迅研究月刊》2002 年第 3 期。
    ④ 钱理群《书的命运与人的精神——关于〈20 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中华读书报》2001 年 11 月 19日。
    ⑤ 李菀《鲁迅:不朽的丰碑——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教学研究》,《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 年第 3期。
    ① 李先秀《论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分析存在的问题》,《广西大学学报》2001 年第 6 期。
    ② 陈漱渝《抹不掉的红色记忆》,郑智 马会芹主编《鲁迅的红色相识·序》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年版,第2 页。
    ③ 陈漱渝《抹不掉的红色记忆》,郑智 马会芹主编《鲁迅的红色相识·序》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年版,第3 页。
    ① 参见张梦阳《鲁迅研究的世纪玄览》http://bbs.nju.edu.cn。
    ② 参见张梦阳《鲁迅研究的世纪玄览》http://bbs.nju.edu.cn。
    
    ① 参见夏烈《语文突围:人文本位与新经典》,《当代作家评论》2004 年第 2 期。
    ② 钱理群《重新确立教育的终极目标》,《浙江教育报》1998 年 8 月 29 日。
    ③ 孙郁 黄乔生《红色光环下的鲁迅·总序》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第 1 页。
    ① 朱晓进《从鲁迅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看鲁迅研究的深化发展问题——在纪念鲁迅诞辰 120 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鲁迅研究月刊》2002 年第 3 期。
    ② 朱晓进《从鲁迅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看鲁迅研究的深化发展问题——在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鲁迅研究月刊》2002年第3期。
    ③ 叶圣陶《语文教学二十韵》,http://www.0996s.com。
    ① 顾黄初《语文教育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第 53 页。
    ② 转引王丽《语文标准化考试拥护者甚少,反对者居多》,《中国青年报》1999 年 3 月 18 日
    ③ 葛红兵《鲁迅还能替我们活多久》http://book.klmy.net/wl/beifengshiyizhongbing2005-1-7/44621.htm
    ① [法]阿尔贝·雅卡尔 皮埃尔·玛南 阿兰·雷诺著 张伦译《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3 页。
    ① 转引自孙西克《政治文化与政策选择》,《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1988 年第 4 期
    ② 转引自孙西克《政治文化与政策选择》,《政治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1988 年第 4 期
    ③ [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4 页。
    ① [美]阿尔蒙德《公民文化:五个国家的政治态度和民主》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年版,第 17 页。
    ② 公丕祥、李义生:《商品经济与政治文化观念》,《政治学研究》1987 年第 2 期。
    ③ 徐大同、高建:《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与特征》,《天津社会科学》1987 年第 5 期。
    ④ 朱日耀:《中国彩陶文化传统文化的结构及其特点》,《政治学研究》1987 年第 6 期。
    ⑤ 转引自孙西克《政治文化与政策选择》,《政治学研究》1988 年第 4 期。
    ① 《编写中小学教材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教材制度沿革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 689—690 页。
    ② 李何林《怎样普及鲁迅著作》,《学习与研究》1981 年第 4 期。
    ① 弗·让·凯勒《文化的本质与历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年版,第 3 页。
    ② 朱晓进《从鲁迅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看鲁迅研究的深化发展问题——在纪念鲁迅诞辰12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鲁迅研究月刊》2002 年第3 期。
    ③ 阎晶明《鲁迅的文化视野》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4 页、第 38 页。
    ④ 《人民日报》1966 年 6 月 5 日。
    
    ① 陈漱渝等著《颠覆与传承——论鲁迅的当代意义》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6 年版,第 2 页。
    ② 冉云飞《岂有此理的教科书》《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93 页。
    ③ 钱理群《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8 页。
    ①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第五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年版,第 138 页。
    ②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五册)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 年版,第 44 页。
    ③ [法]狄尔泰《阐释学的形成》,《狄尔泰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年,第 330 页。
    ④ [法]狄尔泰《阐释学的形成》,《狄尔泰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年,第 331 页。
    ① 马克思《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年版,第 118——119 页。
    ② 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导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第 9 页。
     ① 鲁迅《〈绛洞花主〉小引》《鲁迅全集·集外集拾遗补编》第八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145 页。
    ② 金元浦 《大美无言》,深圳:海天出版社,1999 年版,第 4 页。
    ① 章熊 《谈谈深化语文教学改革》,《语文建设》2000 年第 1 期
     ① 《中华读书报》 2001 年 11 月 19 日
    ① 胡适《论文学改革的进行程序》,《新青年》第 4 卷 5 期。
    ② 参见王建军《中国近代教科书发展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 年版,第 252—253 页。
    ① 鲁迅《古书与白话》:“古文已经死掉了;白话文还是改革道上的桥梁,因为人类还在进化。”《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14 页。
    ② 转 引 自 徐 州 师 范 大 学 文 学 院 “ 语 文 教 育 学 ” 精 品 课 程 专 题 网 站http://course.xznu.edu.cn/ywjyx/jcyja.htm。
    ③ 吴伯威《谈五四运动到解放前的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79 年 2 期。
     ① 参见杜新芳《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百年》,《天中学刊》2002 年第 3 期
    ① 阮真编著《中学国文教学法》南京:南京正中书局,民国 25 年版,第 38—40 页。
    ② 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 6 页。
    ①《小说年鉴》小说研究社,1923 年版。
    ② 沈颐编著,喻璞等注《新中华国文》第 1 册,上海:上海新国民图书社,民国十九年版,第 2 页。
    
    ① 朱剑芒,陈霭麓编辑,范祥善校订《初中国文指导书》上海世界书局,民国 20 年版,第 53 页。
    ② 朱剑芒,陈霭麓编辑,范祥善校订《初中国文指导书》上海世界书局,民国 20 年版,第 75—76 页。
    ③ 朱剑芒,陈霭麓编辑,范祥善校订《初中国文指导书》上海世界书局,民国 21 年版,第 35 页。
    ① 张文治等编,朱文叔校《初中国文读本参考书》上海中华书局,民国 23 年版,第 256 页。
    ② 张文治等编,朱文叔校《初中国文读本参考书》上海中华书局,民国 25 年版,第 258 页。
    ③ 杜天縻,韩楚原编辑《杜韩两氏高中国文》上海世界书局,民国 23 年版,第 128 页。
     ① 朱剑芒编著《初中新国语指导书》上海世界书局,民国 26 年版,第 31 页,第 121 页。
    ② 章衣萍《京报副刊》1925 年 3 月 31 日。
     ① 见顾黄初著《语文教育论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第 318 页。
    ① 张隆华主编《语文教育学》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年版,第 109 页。
    ② 陈思和《当代文学观念中的战争文化心理》,《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① 记者(傅斯年)《书报介绍》,《新潮》第 1 卷第 2 号 1919 年 2 月 1 日
    ② 孟真(傅斯年)《一段疯话》,《新潮》第 1 卷第 4 号 1919 年 4 月 1 日
    ③《新潮》第一卷,第 5 号,1919 年 5 月
    ④ [英]戴维·伯姆著 王松涛译《论对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21 页。
    ⑤《新青年》第六卷,第 6 号,1919 年 11 月 1 日
    ⑥ 张梦阳《鲁迅研究学术史概述》《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1913—1936)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版,第 4 页。
    ⑦ 茅盾(1896—1981)原名沈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1920 年任《小说月报》主编。1921 年与郑振铎、叶圣陶等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同年,与鲁迅有书信往来。大革命失败后,在上海与鲁迅同住景云里。1930年参加“左联”,与鲁迅等人一起参与领导工作并保持深厚的友谊。
    ① 郎损《评四五六月的创作》,《小说月报》第十二卷,第 8 期,1921 年 8 月 10 日
    ② 藤井省三著 董炳月译《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年版,第 79页。
    ③《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 2 号,1922 年 2 月 10 日
    ④《晨报副刊》1922 年 3 月 19 日。
    ①《太阳月刊》三月号,1928 年 3 月 1 日。
    ② 青见《阿 Q 时代没有死》,《语丝》第四卷,第 24 期,1928 年 6 月 11 日。
    ③《民国日报》“觉悟”副刊,1923 年 8 月 31 日。
    ④《时事新报》副刊《学灯》,1923 年 10 月 8 日。
    ⑤《时事新报》副刊《学灯》,1923 年 10 月 16 日。
    ① 章衣萍《枕上笔记》,北新书局,1929 年版。
    ② 曾秋士(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晨报副刊》1924 年 1 月 12 日。
    ③《晨报副刊》1924 年 4 月 13 日。
    ④《小说月报》第十八卷,第 11 期,1927 年 11 月 10 日。
    ⑤ 伯生《罗曼·罗兰评鲁迅》,《京报副刊》1926 年 3 月 2 日。
    ⑥ 叶生机《痛读〈彷徨〉》,《世界日报副刊》1926 年 9 月 30 日。
    ⑦ 董秋芳《彷徨》(续),《世界日报副刊》1926 年 10 月 19 日。
    ⑧ 董秋芳《彷徨》(续),《世界日报副刊》1926 年 10 月 19 日。
    ① 苏进《读鲁迅的〈彷徨〉》,《庸报副刊》1926 年 12 月 26 日。
    ② 许寿裳(1883—1948)字季茀,号上遂,浙江绍兴人。传记作家、教授。1902 年官费赴日留学,与鲁迅同学,来往甚密,结为终身挚友。1909 年回国,历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教务长,应蔡元培只要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参事、北京大学教授、江西教育厅长等职。1925 年曾与鲁迅一起积极参加女师大学生运动。1926 年遭段祺瑞政府通缉,离京返家。后到中山大学任教,又任中央研究院秘书长、干事等职。抗战后,任教西北联大等。1946 年赴台湾任省编译馆馆长、台湾大学中文系主任等。1948 年被杀害于台北寓所。一生著述多半是宣传鲁迅,有《亡友鲁迅印象记》、《我所认识的鲁迅》、《鲁迅的思想与生活》、《鲁迅年谱》等。
    ③《北新》(半月刊)第二卷,第 1 期,1927 年 11 月 1 日。
    ④ 景宋《鲁迅的《祝福》》,《文学周报》第四卷,第 24 期,1927 年 8 月。
    ⑤《创造季刊》(季刊)2 卷 2 期。
    ①《商报》1924 年 3 月 14 日。
    ② 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1 页、13 页。
    ③ [英]戴维·伯姆著 李·尼科编 王松涛译《论对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59 页。
    ④ 陈源《西滢闲话》新月书店,1931 年版,第 339 页。
    ⑤ 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0 页。
    ⑥ 鲁迅《无花的蔷薇之三》《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86 页。
    ⑦ 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0 页。
    ① 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10 页。
    ② 于天池《李长之〈鲁迅批判〉再版题记》,《鲁迅批判》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年版,第 3 页。
    ③ 李长之《鲁迅批判》北京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60—161 页。
    ① 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序言》,孙郁 黄乔生编《红色光环下的鲁迅》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9 页。
    ②《五年制中学高中课本·语文》(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年版。
    ③ 逄增玉《鲁迅小说中的“医学”内容和叙事》,《社会科学战线》2003 年第 4 期。
    ④ p.m.bartlett 石孚译《新中国的思想界领袖鲁迅》原文载美国《current history》第十期,译文载 1927年 10 月《当代》第一卷,第 1 编。
    ⑤ 李新宇《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的三重变奏》,《学术月刊》1999 年第 10 期。
    ⑥ 尹康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工具论的形成与流变》,《文学评论》2002 年第 5 期。
    ⑦ 何锡章《论“思想”在中国现代文学价值生成与存在中的意义》,《文学评论》2002 年第 5 期。
    ① 徐麟《鲁迅:在言说与生存的边缘》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年版,第 3 页。
    ② 王富仁《如何看待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 年第 9 期。
    ③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417 页。
    ④ 徐晶《想起了鲁迅——浅谈鲁迅的启蒙思想〈呐喊〉与〈彷徨〉》(http://www.blogdriver.com/zhanglaoshi /453756.html)
     ① 参见藤井省三著 董炳月译《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年版,第83 页。
    ① 参见藤井省三著 董炳月译《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年版,第 85 页。
    ② 张梦阳《我观王朔看鲁迅》,朱竞《鲁迅活着》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1 页。
    ③ 张梦阳《我观王朔看鲁迅》,朱竞《鲁迅活着》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1 页。
    ④ 孔海珠《痛别鲁迅》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 190 页。
    ⑤ 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为追悼鲁迅先生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致许广平女士的唁电》《为追悼于纪念鲁迅先生致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与南京国民党政府电》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1913—1983)第一卷》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5 年版,第 1500——1502 页。
    ① 许广平《鲁迅的写作和生活》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年版,第 39 页。
    ② 冯雪峰:(1903—1976)生于浙江义乌县。诗人、文艺理论家。早年在杭州参加晨光社和湖畔诗社等文学团体。1928 年始与鲁迅交往,为“左联”领导成员,其后参加长征。1936 年 4 月自延安到上海做党的工作,向鲁迅传达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建国后,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文艺报》主编等职。他为鲁迅著作的出版,对研究、宣传鲁迅精神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 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 33 页。
    ④ 冯雪峰《革命与智识阶级》,《无轨列车》1928 年 9 月 25 日。
    ⑤ 许广平(1898—1968)号景宋。广东番禺人,社会活动家。1922 年考入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系。1925年为学生运动、教育改革等问题与鲁迅通信,得到鲁迅的教育与支持。在“女师大风潮”中,她以学生会总干事的身份,成为这场斗争的骨干。1926 年 8 月与鲁迅同离北京南下,鲁迅赴厦门,她返回广州任教于广东省立女子师范学校。1927 年鲁迅在中山大学任教时聘她为助教。同年 10 月,她随鲁迅到上海并同居,从此成为鲁迅的伴侣与战友。鲁迅逝世后,她在整理出版鲁迅著作、推进鲁迅研究工作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⑥ 许广平《鲁迅的写作和生活》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33—134 页。
    ⑦ 许广平《鲁迅的写作和生活》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33 页。
    ① 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上海:三联书店,2006 年版,第 136 页。
    ② 陈漱渝《民族魂·小引》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年版,第 2 页。
    ③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中国文化》(创刊号)1940 年第 1 期。
    ① 毛泽东《鲁迅论》,《七月》1938 年第 3 期。
    ② 秦建君《无限的信赖——鲁迅与中国共产党》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年版,第 3—4 页。
    ③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872 页。
    ④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872 页。
    ① 黄科安《文艺方针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整风运动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1 期。
    ② 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年版,第 88 页。
    ③ 转引自张梦阳《鲁迅研究的世纪玄览》http://bbs.nju.edu.cn。
    ④ 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 877 页。
    ⑤ 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15 页。
    ⑥ 钱理群《心灵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5 页。
    ① 鲁迅《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鲁迅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55 页。
    ② 李何林《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李何林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 39 页。
    4 胡汉民《清党之意义》,《中央半月刊》第2期,1927年7月1日。
    ④《语文建设》2007 年第 1 期。
    ① 周予同:《对于普通中学国文课程与教材的建议》,原载《教育杂志》第十四卷第 1 号(1922 年),转引白顾黄初主 编《二十世纪前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年版,第 193 页。
    ② 《初中国文指导书》朱剑芒,陈霭麓编辑 范祥善校订 上海:世界书局 民国 20—21 年版;《初中国文读本参考书》 张文治等编 朱文叔校 上海:中华书局 民国 22—26 年版;《中学国语补充教材》李慎言编辑 北平:和济印书局 民国 23 年版;《中学国文教学法》阮真编著 南京:正中书局 民国 25 年版;《初中新国文指导书》朱剑芒著 上海:世界书局 民国 26 年版。
    ③ 参见温立三《中学语文视野中的鲁迅作品》http://www.pep.com.cn/200503/ca638702.htm。
    ④ 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12 页。
    ⑤ 1925 年 8 月,鲁迅收到北京黎明中学的聘书:担任本校文科小说教员。同年 9 月 10 日,鲁迅亲赴黎明中学任教;同年 12 月 13 日“寄黎明学校辞教课”。据杨准在《鲁迅先生与黎明中学》一文中回忆,鲁迅批改学生作业认真,有眉批,有总评,经常将正误两字的区别加以说明。教务处对鲁迅批改的学生作业也有过展览。
     ① 参见杨东平《新中国“十七年教育”的基本特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 年第 1 期
    ① 参见杜新芳《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百年》,《天中学刊》2002 年第 3 期。
    ② 参见《中华读书报》2000 年 6 月 14 日。
    ③《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 年版,第 7 页。
     ① 邢克斌在《“文革”前十七年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出版发行研究》2001 年第 11 期。
    ② 庄文中《语文的性质和语文学科的地位、教学目的》,《语言文字应用》1996 年第 1 期。
    ① 宋云彬、朱文叔等编《初级中学语文课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 年 6 月新华书店原版,1952 年 1月第三次修订原版,1952 年 6 月北京初版。
     ① 陈黎明等《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年版。
    ① 童庆炳《不要错过历史机遇》,《北京文学》1998 年第 7 期。
    ② 参见谈儒强《清思文革前十年的中学课程改革》,《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0 年第 5 期。
    ① 王吉鹏《中学语文中的鲁迅》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年版,第 7 页。
    ② 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41 页。
    ①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语文教学问题的讨论》,《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7 年版。
    ② 教育部《语文、历史、地理、常识四科教学研究会纪要》,《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7 年版。
    ③ 《文汇报》1961 年 12 月 16 日 。
    ① 刘作义《突出政治,教好语文》,《中国语文》1966 年第 2 期。
    ② 彭榕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
    ③ 彭榕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
    ① 余华《三重话语之间》,《作家》1997 年第 10 期。
    ② 参见马骥《中学语文旧教材体系中鲁迅作品的重新阐释》http://www.heilan.com。
    ③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文学编辑室《中学文学课本和教学参考》,原载《语文学习》1955 年第 9 期,转引自顾黄初主 编《二十世纪后期中国语文教育论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 152 页。
    ④《高级中学课本文学第一册教学教参·编者的话》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1 页。
    ⑤ 《初级中学课本汉语教学教参·前言》北京:人民教育界出版社,1955 年版,第 1 页。
    ① 课程教材研究所编《编写中小学教材应该特别注意的问题》,《教材制度沿革篇》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 712—713 页。
    ② 至 1955 年以前,人教社出版的统编教材一直没有配套的教参。自 1955 年至 1966 年,11 年间共有 7 套教参出版。分别是 1955 年版;1956 年版;1958 年版;1961 年版;1962 年版;1963 年版;1964 年版。
    ③ 《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二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年版,第 23 页。
    ① 《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年版,第 45—47 页。
    ② 《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 年版,第 17 页。
    ③ 《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 年版,第 16 页。
    ④ 何家槐《祝福》,《文艺学习》1954 年第 5 期。
    ① 参见马骥《中学语文旧教材体系中鲁迅作品的重新阐释》http://www.heilan.com
    ② 鲁迅《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124 页。
    ③ 魏金枝《编余丛谈·试论越剧〈祥林嫂〉的改编》,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编《中学课本鲁迅小说汇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 年版。
    ④ 转引自《高级中学语文(必修)教学参考书》(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年版,第 94 页。
    ⑤ 冯雪峰《单四嫂子和祥林嫂》,《中国青年》1954 年第 12 期。
    ⑥ 《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一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 年版,第 32—36 页。
    ① 《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二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年版,第 24—25 页。
    ② 《初级中学课本文学教学参考书》(第二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 年版,第 116 页。
    ③ 《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年版,第 83页。
    ④ 《初级中学课本文学教学参考书》(第一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 年版,第 124 页。
    ⑤ 《初级中学课本文学教学参考书》(第一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 年版,第 129 页。
    ⑥ 《初级中学课本文学教学参考书》(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 年版,第 66—67 页。
    ⑦ 彭榕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
    ① 《初级中学课本文学教学参考书》(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 年版,第 72 页。
    ② 《初级中学课本文学教学参考书》(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5 年版,第 80 页。
    ③ 董奇峰 苗杰《中学语文教材(1950—1957)中鲁迅作品的选录与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 年第 1 期。
    ① 王丽《语文标准化考试拥护者甚少,反对者居多》,《中国青年报》1999 年 3 月 18 日。
    ② 参见孟繁兵《这个教参是个鸦片烟——关于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的新思考》,《山东教育科研》1999 年 12 期。
    ③ 摩罗《语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访钱理群教授》,孔庆东等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7—18 页。
    ④ 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孔乙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1 年版,第 1 页。
    ① 参见童庆炳《不要错过历史机遇》,《北京文学》1998 年第 7 期。
    ②《语文学习》(创刊号),1951 年 10 月。
    ③ 翰先《谈〈孔乙己〉中的一句话》,《语文学习》(创刊号)1951 年 10 月。
    ① 许钦文《彷徨分析》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 年版,第 1—2 页。
    ② 振甫《作品的时代背景》,《语文学习》总第 22 期,1953 年 7 月。
    ③ 振甫《作品的时代背景》,《语文学习》总第 22 期,1953 年 7 月
    ④ 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 85 页。
    ⑤ 郭沫若《〈鲁迅诗稿〉序》,《文汇报》1961 年 9 月 12 日。这篇文章已选入人教社 2000 年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
    ⑥ 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 85 页。
    ⑦ 陈涌(1919.8—)原名杨熹中,又名杨思仲。广东省南海人。1938 年自广州赴延安,后进抗日军政大学。以后曾在“鲁艺”学习和从事研究工作。1944 年调延安《解放日报》工作,历任记者、副刊编辑和副刊副主编。1946 年到达华北,参加土地改革。曾任“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编辑。解放后,在《人民文学》、《文艺报》任编辑工作。1954—1957 年,任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兼任现代文学组组长。1960 年以后,调兰州艺术学院任教,“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重回北京,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理论研究所工作。早在延安时期,他就开始从事文艺理论批评,尤其注重对解放区作家作品的研究。写于 50 年代初期的《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一文,对《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做了深刻的阐述,在当时和以后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鲁迅研究史上占有一定地位。至 80 年代,又将有关鲁迅研究的论文集成《鲁迅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年版),并出版了《陈涌文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年版)。
    ① 陈涌《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人民文学》1954 年第 11 期
    ② 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陈漱渝主编《谁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第 267 页。
    ③ 《毛泽东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 305 页。
    ①《文汇报》1956 年 10 月 8 日。
    ② 程光炜《文化的转规——“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年版。
    ③ 参见朱航满《将鲁迅放回到人的位置》,《中国教育报》2006 年 3 月 30 日第 007 版。
    ④ 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12 页。
    ① 晓白《北京文学》1999 年第 7 期。
    ② 钱理群《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47—48 页。
    ③ 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文汇报》1965 年 11 月 10 日。
     ① 费正清著,张理京译《美国与中国》第 463—464 页,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年版
     ① FRUS, 1964-1968, Vol. XXX, Doc. 160.转引自王朝晖《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研究(1966—1969)》[D](东北师大),2005 年 4 月。
     ① 姜东平《文革时期的“特殊”教育》,《文史精华》2005 年第 4 期。
    ① 《“文革”时的教科书摘选》,《散文百家·选刊》2003 年第 5 期。
    ② 《“文革”时的教科书摘选》,《散文百家·选刊》2003 年第 5 期。
     ① 《中华读书报》2000 年 6 月 14 日。
    ① 李月军等《政治文化对“文革”的支撑与推延作用及其有限性》,《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② 罗荪《关于鲁迅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鲁迅研究》1983 年第 1 期。
    ① 阎晶明《鲁迅的文化视野》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33 页。
    ② 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陈漱渝主编《谁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成都:四川文艺 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266 页。
    ③ 丁帆《“费厄泼赖”的背后》,《21 世纪:鲁迅和我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第 7 页。
    ④ 杜一白《论“文革”时期的鲁迅研究》,《辽宁大学学报》1995 年第 2 期。
    ⑤ 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陈漱渝主编《谁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成都:四川文艺 出版社,2002 年版,第 264 页。
     ① 参见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第 123 页。
    ① 董奇峰 苗杰《中学语文教材(1950~1977)中鲁迅作品的选录和解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 年第1 期。
    ② 朱健国《不与水合作》第 190 页,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年版。
    ③ 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陈漱渝主编《谁挑战鲁迅——新时期关于鲁迅的论争》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 年版,第 265 页。
     ① 参见张益萍《鲁迅作品赏析:从僵化、贫乏的突围》,《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 第 3 期。
    ② 李何林(1904.1—1988.11)安徽霍邱人。较早接受科学与民主的进步思想。1926 年秋,投笔从戎。1927 年初,随军参加二次北伐。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回归故乡。1928 年,在鲁迅扶持的“未名社”投身于革命文艺运动。1930 年,李何林先生出版《中国文艺论战》和《论鲁迅》两本著作,表现出对鲁迅的景仰与崇敬。30 年代和 40 年代,曾奔走于云南,河北等地,从事大学、中学的教学工作。解放后,参加全国第一届“文代会”。1952 年他出任南开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讲授中国文学和鲁迅研究,是全国高等学校开设鲁迅研究课的先行者之一,有《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的生平和杂文》等著作。1975 年,李何林先生调任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创办我国第一所鲁迅研究机构。主编《鲁迅手稿全集》《鲁迅年谱》《鲁迅研究资料》和《鲁迅研究动态》书籍,积极组织编纂《鲁迅大辞典》,扩建鲁迅博物馆,革新“鲁迅生平展览”,消除“文革”时期“四人帮”破坏的恶劣影响,恢复鲁迅的历史面貌。他的为人与文章有鲁迅风格,观点鲜明,颇受学界尊敬。1988 年辞世。钟敬文敬献挽联是:“毕生低首鲁翁,文界君堪称战士;晚岁传薪师大,经筵我恨失良朋。”
     ① 李何林《五四时代新文学所受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李何林全集》第四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 188 页。
    ② 李何林《自传及著述经历》,《李何林全集》第一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第 5 页。
    ① 王晓明《鲁迅式的眼光》,《21 世纪:鲁迅和我们》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年版,第 61 页。
    ② 转引自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注释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87 页。
    ③ 李月军《政治文化对“文革”的支撑与推延作用及其有限性》,《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 年第 2 期。
    ④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人民日报·社论》1966 年 6 月 1 日。
    ⑤ 杜一白《论“文革”时期的鲁迅研究》,《辽宁大学学报》1995 年第 2 期。
    
    ① 曾铎《论当前语文教学问题》,《中国语文》1966 年第 1 期。
    ② 《牛汉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年版。
    ③ 李何林《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年版。
     ①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第 808—819 页、第 825—833页。
     ① 王晖《死火重温》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年版,第 456 页。
    ② 钱理群《拒绝遗忘·钱理群文选》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448 页。
    ① 曾庆瑞《鲁迅评传·前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
    ② 吴中杰《鲁迅传略》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年版。
    ③ 林非、刘再复《鲁迅传》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年版。
    ④ 朱正《鲁迅传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版。
    ⑤ 陈漱渝《民族魂》,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年版。
    ⑥ 参见傅正乾《关于在中学讲授鲁迅作品的对话》,《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86 年第 9 期。
    ① 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② 李怡《论王富仁的“九十年代”》,《中国文学研究》2003 年第 2 期。
    ③ 汪晖《反抗绝望——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呐喊〉〈彷徨〉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④ 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年版。
     ①《中华读书报》2000 年 6 月 14 日。
    ①参见杜新芳《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百年》,《天中学刊》2002 年第 3 期。
    ② 参见孔庆东 摩罗 余杰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代序》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5 页。
    ③ 杨孝如《1977 年以来中学语文教科书对课文解读的影响论析》,《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 年第 2期。
     ① 朱健国《他们炮打“中学语文”》http://www.teachercn.com/zxyw/zwsb/2006-5/7/html。
    ② 李先秀《论中学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分析存在的问题》,《广西大学学报》 2001 年 6 月,第 23 卷(增刊)。
    ① 《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年版,第 5 页。
    ② 见江泽民“鲁迅诞辰一百一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① 刘程英等《大学生的控诉》,孔庆东 摩罗 余杰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6—17 页。
    ② 参见朱健国《他们炮打“中学语文”》http://www.sixiang.com。
     ① 王丽《钱理群:中学语文课本神化和庸俗化了鲁迅》,《北京文学》1998 年第 7 期。
     ① 彭榕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
    ① 《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一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年版,第 81 页。
    ②《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二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年。
    ①《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二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年。
    ②《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年。
    ③《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三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年。
    ④ 鲁迅《致王乔南信》,《鲁迅全集》第十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6 页。
    ⑤ 见《新港》1957 年第 1 期。
    ⑥ 见《文学评论》1962 年第 1 期。
    ① 见《文学评论》1963 年第 5 期。
    ② 见《文学评论》1979 年第 3 期。
    ③ 见《文学评论》1980 年第 3 期。
    ④ 《高中语文》(第四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 年版。
    
    ① 董桥《文字是肉做的》,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 年版。
    ② 刘洪波《存在一个被意识形态化的鲁迅》http://www.teachercn.com/Zxyw/Zwsb/2006-4/4/html。
    ③ 朱学勤《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http://www.weachina.com/html/02368.htm。
    ①《高级中学语文(必修)教学参考书·说明》(第一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年版。
    ② 乐黛云《东方丛刊》,1998 年第 2 期。
    ③ 彭榕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
     ① 钱理群《鲁迅:远行以后(1949—2001》(之四)http://www.pkucn.com/archiver/?tid-26466.html。
     ① 阎晶明《鲁迅的文化视野》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9 页。
    ② 阎晶明《鲁迅的文化视野》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20 页。
    ① 林默涵《战士与苍蝇》,《光明日报》1986 年 1 月 19 日。
    ②《羊城晚报》1999 年 3 月 8 日。
    ③《鲁迅研究月刊》1991 年第 5 期。
    ①《鲁迅研究月刊》,1989 年第 9 期。
    ② 《不与水合作》,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年版。
    ③ 刘洪波《存在一个被意识形态化的鲁迅》http://www.teachercn.com/Zxyw/Zwsb/2006-4/4/html。
    ④ 鲁迅《从孩子的照相说起》《鲁迅全集》第六卷,第 80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
    ① 鲁迅《坟·题记》《鲁迅全集》第一卷,第 4 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
    ② 葛涛编选《网络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年版。
    ③ 参见罗岗《阅读鲁迅的当代意义——答李芸问》来源:当代文化研究网 http://www.cul-studies.com。
    ④ 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第358 页。
    ⑤ 《邓小平文选》(1975—1982 年),第 220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
     ① 转引自阎立饮《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育研究》1999 年第 1 期.
    ① 参见郑崇选《90 年代文学的文化语境》,http://guxiang.com
    ①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 27 页。
    ② 鲁迅《野草·死后》《鲁迅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10 页。
    ③ 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86 页。
    ④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131 页。
    ① 鲁迅《致李秉中信》(1924 年 9 月 24 日),《鲁迅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430 页。
    ② 鲁迅《影的告别》,《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166 页。
    ③ 参见罗岗《阅读鲁迅的当代意义——答李芸问》来源:当代文化研究网。
    ④ 朱学勤《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http://www.weachina.com/html/02368.htm。
    ① 张闳《走不近的鲁迅》,澳大利亚新闻网·新思想档案。
    ② 冯骥才《鲁迅的功与“过”》,《收获》2000 年 2 期。
    ③ 朱大可《殖民地鲁迅和仇恨政治学的崛起》,澳大利亚新闻网·新思想档案。
    ④ 王朔《我看鲁迅》,《收获》2000 年 2 期。
    ① 蹇庐氏《学生“怕周树人”,是个真问题吗?》,《教育信息报》2005 年 11 月 10 日 001 版。
    ② [法]阿尔贝·雅卡尔 皮埃尔·玛南 阿兰·雷诺著 张伦译《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41 页。
    ③ 《语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访钱理群教授》,孔庆东 摩罗 余杰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④ 《语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访钱理群教授》,孔庆东 摩罗 余杰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育》,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① [法]阿尔贝·雅卡尔 皮埃尔·玛南 阿兰·雷诺著 张伦译《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第 9 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
    ② 这是美国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在美国全国州长协会举办的教育峰会上的发言。《比尔·盖茨捐巨资促进美国中学教育改革》,2005 年 02 月 28 日 11 时 29 分,来源:新华网。
    ③ 许纪霖《清理与反思》,《北京文学》1998 年第 10 期。
    ④ 许纪霖《清理与反思》,《北京文学》1998 年第 10 期。
     ① 钱理群《代序·语文教育的弊端及其背后的教育理念》,孔庆东 摩罗 余杰主编《审视中学语文教学》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8 页。
     ① 参见杜新芳《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百年》,《天中学刊》2002 年第 3 期。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第 26页。
    ② 《中华读书报》2000 年 6 月 14 日。
    ③ 钱理群《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语文教育门外谈》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148 页。
     ① 彭榕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 年第 4 期。
    ① 《时事新报》副刊《学灯》1924 年 3 月 18 日
    ② 《文学自由谈》2005 年 6 月 22 日
    ① 王富仁《最是鲁迅应该读——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报》2001 年 10 月 25 日。
     ① 课程教材研究所 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第 59—61 页。
    ① 转引张学义《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的内部规律》,《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 年第 3 期。
     ① 《清理与反思》,《北京文学》1998 年第 10 期。
    ① 参见《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 必修)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第21 页。
    ② 鲁迅《无花的蔷薇之二》,《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 ,第 264 页。
    ③ 鲁迅《无花的蔷薇之二》,《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62 页。
     ① 鲁迅《北京通信》,《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53 页。
     ① 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16 页。
    ② 鲁迅《忽然想到》,《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45 页。
    ①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年版。
    ① 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13 页。
    ② 鲁迅《灯下漫笔》,《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12 页。
    ① 鲁迅《我之节烈观》,《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123 页。
    ②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语文》(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6页。
    ③ 《抗战文艺》第二卷,第 7 期(1938 年 10 月 16 日)。
    ④ 《小说月报》第十三卷,第 2 号(1922 年 2 月)。
    ① 钱理群《心灵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 17 页。
    ② 林兴宅《论阿 Q 的性格系统》,《鲁迅研究》1984 年第 1 期。
     ① 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 年版,第 318 页。
    ① 参见周海婴《鲁迅是谁?》,《文汇报》2006 年 8 月 13 日。
    ② 钱理群《生命的沉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年版,第 207 页。
    ③ 吴俊《感受鲁迅的人性和温暖——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吴俊教授在“世纪讲坛”的讲演(节选)》,《解放日报》2006 年 10 月 22 日第 8 版。
     ① 钟启泉《“指导纲要”与学科教学改革》,《中学语文教学》2001 年第 1 期
    ① 《中国青年报》2001 年 9 月 24 日。
    ② 转引李何林《鲁迅的小说》,《李何林全集》第二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年版,第 342 页。
    ③《抗战文艺》第二卷,第 7 期(1938 年 10 月 16 日)。
    ④ 朱学勤在《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http://www.weachina.com/html/02368.htm。
    ① 张梦阳《我观王朔看鲁迅》,《文学自由谈》2001 年第 4 期。
    ② 郭亚明《鲁迅:平凡与伟大——鲁迅教学研究之二》,《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 年第 1 期。
    ③ 李何林《怎样普及鲁迅著作》,《学习与研究》1981 年第 4 期。
    ① 韩军《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两大痼疾》,《中学语文》2000 年第 3 期。
    ② 于九涛《中学语文中的鲁迅新解》,《中国教育报》2001 年 4 月 5 日第 008 版。
    ① 过传忠《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材料──谈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的教育作用》,《文汇报》1981年9月23日版。
    ① 钱理群《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语文教育门外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第150 页。
    ② 鲁迅《热风·随感录二十五》《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95 页。
    ③ 鲁迅《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142 页。
     ① 钱理群《中学时代怎样与鲁迅相遇?》,《中国教育报》2004 年 6 月 24 日第 6 版。
     ① [法]阿尔贝·雅卡尔 皮埃尔·玛南 阿兰·雷诺著 张伦译《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8 页。
    ① 参见于九涛《中学语文中的鲁迅新解》,《中国教育报》2001 年 4 月 5 日第 008 版。
    ② 逄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98 年第 3 期。
    ① 逄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东北师大学报》1998 年第 3 期。
    ② 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第 13 页。
    ③ [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北京:商务出版社,1979 年版,第 59 页。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年版,第 52 页。
    ⑤ [法]阿尔贝·雅卡尔 皮埃尔·玛南 阿兰·雷诺著 张伦译《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4 页。
    ① [法]阿尔贝·雅卡尔 皮埃尔·玛南 阿兰·雷诺著 张伦译《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5 页。
    ② 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第 118 页,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年版
    [1][德]姚斯,霍拉勃.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周宁,金元浦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2][英]戴维·伯姆.论对话[M]王松涛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德]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英]伊泽尔.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5][美]简·汤普金斯.读者反应批评[C].刘锋等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6][意]安贝托·艾柯.诠释与过度诠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7.
    [7][美]布斯.小说修辞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8][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北京:三联书店,1997.
    [9][美]斯坦利·费什.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与实践[M].文楚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0][美]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治[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1][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2][日]藤井省三.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M].董炳月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13][法]阿尔贝·雅卡尔,皮埃尔·玛南,阿兰·雷诺.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德]黑格尔.美学[M].北京:商务出版社,1979.
    [15]朱立元.接受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6]王岳川.现象学与解释学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17]蒋济永.现象学美学阅读理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8]王卫平.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19]汪正龙.文学意义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0]黄书雄.文学鉴赏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1]盛海耕.品味文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2]金元浦.文学阅读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3]王耀辉 .文学文本解读[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4]王卓君.文化视野中的政治系统——政治文化研究引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
    [25]吕元礼.政治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6]王乐理.政治文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7]刘青峰.文化大革命:史实与研究[M].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6.
    [28]温立三.中学语文教材世纪回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9]张天宝.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0]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1]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 世纪的教育历程[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2]王学泰.五十年代中学文学课本的记忆碎片[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2.
    [33]逄增玉.现代性与 20 世纪中国新文学[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2001.
    [34]逄增玉.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文化透视[M].长春:东北师大出版社,1996.
    [35]逄增玉.中学生课外文学精品导读[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
    [36]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3.
    [37]钱理群.生命的沉湖[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38]钱理群.心灵的探索[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9]钱理群.拒绝遗忘·钱理群文选[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40]钱理群.追寻生存之根——我的退思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41]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2]傅东华.国文讲话概说辑[M].长沙:商务印书馆,1940.
    [43]郭绍虞.语文通论[M].上海:开明书店,1941.
    [44]郭绍虞.语文通论(续编)[M].上海:开明书店,1948.
    [45]王力.语文丛谈[M].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4.
    [46]罗常培.中国人与中国文[M].重庆:开明书店,1945.
    [47]黄毅奋等.鲁迅先生与语文改革运动[M].香港:中国新文字学会,1948.
    [48]陈漱渝.民族魂[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3.
    [49]孙中田、萧新如.鲁迅作品讲解[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9.
    [50]孙瑛.鲁迅在教育部[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51]王晖.死火重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52]王瑶.鲁迅与中国文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53]王富仁.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54]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55]王吉鹏等.中学语文中的鲁迅[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56]聂绀弩.高山仰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57]靳邦杰.中学语文课本鲁迅作品详解[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
    [58]张杰.鲁迅:域外的接近与接受[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
    [59]周海婴.鲁迅与我七十年[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6.
    [60]许寿裳.亡友鲁迅印象记:许寿裳回忆鲁迅全编[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61]郑国民.从文言文教学到白话文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2]戈宝权.〈阿 Q 正传〉在国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3]周遐寿.鲁迅小说里的人物[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4]杨义.鲁迅小说综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4.
    [65]王晓明.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M].台北:业强出版社,1992.
    [66]蒋成.语文课文读解理论与方法[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
    [67]顾黄初.语文教育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68]阎晶明.鲁迅的文化视野[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
    [69]马以鑫.中国现代文学接受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70]沈颐编.新中华国文[M].上海:上海新国民图书社,民国 19.
    [71]朱剑芒.初中国文指导书[M].上海:上海世界书局,民国 20.
    [72]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73]李长之.鲁迅批判[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
    [74]徐麟.鲁迅:在言说与生存的边缘[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7.
    [75]朱竞.鲁迅活着[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76]孔海珠.痛别鲁迅[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77]许广平.鲁迅的写作和生活[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
    [78]袁盛勇.鲁迅:从复古走向启蒙[M].上海:三联书店,2006.
    [79]秦建君.无限的信赖——鲁迅与中国共产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80]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1.
    [81]许钦文.〈彷徨〉分析[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8.
    [82]程光炜.文化的转规——“鲁郭茅巴老曹”在中国[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4.
    [83]阎晶明.鲁迅的文化视野[M].北京:昆仑出版社 2001.
    [84]曾庆瑞.鲁迅评传[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85]吴中杰.鲁迅传略[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86]林非 刘再复.鲁迅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87]朱正.鲁迅传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88]王乾坤.鲁迅的生命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89]许纪霖.清理与反思[M].北京文学,1998(10).
    [1]逄增玉.鲁迅思想与文学话语的三原型[J].理论与创作,2005(4).
    [2]逄增玉.鲁迅启蒙文本中的现代性言说与叙事[J].文艺研究,2004(6).
    [3]逄增玉.鲁迅与胡适的监狱认识[J].文艺争鸣,2004(6).
    [4]逄增玉.鲁迅小说中的“医学”内容和叙事[J].社会科学战线,2003(4).
    [5]逄增玉.鲁迅小说的非对话性与失语现象[J].鲁迅研究月刊,2003(8).
    [6]逄增玉.五四——启蒙的历史与今天的反思[J].东北师大学报,1989(3).
    [7]逄增玉.子君与娜拉们的命运[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0(2).
    [8]逄增玉.鲁迅与历史“双向性”现象[N].新文化报,1991(8).
    [9]逄增玉 .中国现代文学观念与进化论[J].文学评论丛刊,第 3 卷第 1)(2000)
    [10]钱理群.鲁迅与二十世纪中国[J].北京文学,1998(9).
    [11]孙玉石.反思自己,走进真实的鲁迅 [J].鲁迅研究月刊[].2000(7).
    [12]王富仁.如何看待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9.
    [13]汪晖.鲁迅研究的历史批判[J].文学评论,1988(5).
    [14]辛平山.究竟要塑造什么样的鲁迅形象[J].文学评论,1990(6).
    [15]董奇峰,苗杰.中学语文教材(1950——1977)中鲁迅作品的选录与解读[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研究,2002,1.
    [16]朱晓进.从鲁迅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看鲁迅研究的深化发展问题——在纪念鲁迅诞辰 120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J].鲁迅研究月刊,2002(3).
    [17]李菀.鲁迅:不朽的丰碑——鲁迅作品在高中语文新教材中的教学研究[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3).
    [18]夏烈.语文突围:人文本位与新经典[J].当代作家评论,2004(2).
    [19]孙西克.政治文化与政策选择[J].政治学研究,1988(4).
    [20]公丕祥,李义生.商品经济与政治文化观念[J].政治学研究,1987(2).
    [21]李何林.怎样普及鲁迅著作[J].学习与研究,1981(4).
    [22]章熊.谈谈深化语文教学改革[J].语文建设,2000(1).
    [23]吴伯威.谈五四运动到解放前的语文教学[J].中学语文教学,1979-2.
    [24]杜新芳.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百年[J].天中学刊,2002(3).
    [25]徐大同,高建.试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与特征[J].天津社会科学,1987(5).
    [26]朱日耀.中国彩陶文化传统文化的结构及其特点[J].政治学研究,1987(6).
    [27]毕岩.陈涌同志一席谈[J].鲁迅研究,1983(1).
    [28]王富仁.如何看待语文课本中的鲁迅作品[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9).
    [29]冯雪峰.革命与智识阶级[J].无轨列车,1928(9).
    [30]黄科安.文艺方针与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意识形态——整风运动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31]胡汉民.清党之意义[J].中央半月刊,1927(7).
    [32]杨东平.新中国“十七年教育”的基本特征[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3(1).
    [33]邢克斌.“文革”前十七年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J].出版发行研究,2001(11).
    [34]庄文中.语文的性质和语文学科的地位、教学目的[J].语言文字应用,1996(1).
    [35]童庆炳.不要错过历史机遇[J].北京文学,1998(7).
    [36]刘作义.突出政治,教好语文[J].中国语文,1966(2).
    [37]彭榕华.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历史回顾[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3(4).
    [38]余华.三重话语之间[J].作家,1997(10).
    [39]何家槐.祝福[J].文艺学习,1954(5).
    [40]冯雪峰.单四嫂子和祥林嫂[J].中国青年,1954(12).
    [41]翰先.谈〈孔乙己〉中的一句话[J].语文学习,(创刊号)1951(10).
    [42]振甫.作品的时代背景[J].语文学习,总第 22),1953(7).
    [43]陈涌.论鲁迅小说的现实主义[J].人民文学,1954(11).
    [44]姜东平.文革时)的“特殊”教育[J].文史精华,2005(4).
    [45]李月军.政治文化对“文革”的支撑与推延作用及其有限性[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2).
    [46]罗荪.关于鲁迅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鲁迅研究,1983(1).
    [47]傅正乾.关于在中学讲授鲁迅作品的对话[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86(9).
    [48]李怡.论王富仁的“九十年代”[J].中国文学研究,2003(2).
    [49]冯骥才.鲁迅的功与“过”[J].收获,2000(2).
    [50]王朔.我看鲁迅[J].收获,2000(2).
    [51]林兴宅.论阿 Q 的性格系统[J].鲁迅研究,1984(1).
    [52]钟启泉.“指导纲要”与学科教学改革[J].中学语文教学,2001(1).
    [53]张梦阳.我观王朔看鲁迅[J].文学自由谈,2001(4).
    [54]郭亚明.鲁迅:平凡与伟大[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6(1).
    [55]韩军.现代中国语文教育的两大痼疾[J].中学语文,2000(3).
    [56]宁殿弼.中国鲁迅研究五十年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术探索,2000(1).
    [57]苗金燕.中学语文中鲁迅作品的教学问题[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2).
    [58]陈漱渝.中国鲁迅研究五十年的历史回顾[J].学术探索,1999(6).
    [59]张闳.血的精神分析:从〈药〉到〈许三观卖血记〉[J].上海文学,1998(12).
    [60]张觉.我们现在怎样研究鲁迅[J].鲁迅研究月刊,1997(9).
    [61]王西彦.淳朴的诗——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J].语文教学,1957(3).
    [62]望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战斗意义[J].语言文学,1960(2).
    [63]陈智贤等.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74(3).
    [64]陈钊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思想内容新探[J].昆明师院学报,1979(3).
    [65]王汉元.读“藤野先生”手稿[J].延河,1961(12).
    [66]叶世祥.苦涩的选择——鲁迅.藤野先生,创作动因新解[J].名作欣赏,1989(2).
    [67]何家槐.读“孔乙己”[J].文艺学习,1959(9).
    [68]万之红.“安眠药”、“孔乙己”及其它[J].解放军文艺,1958(9).
    [69]金梅.酒店·茶馆·短篇小说的场景——鲁迅作品学习札记[J].火花,1962(7).
    [70]方伯荣.孔乙己——二十世纪的“多余人”[J].南京师院学报,1977(4).
    [71]刘再复.〈孔乙己〉的思想深度与美学力量[J].鲁迅研究,1983(2).
    [72]林斤谰.〈孔乙己〉和〈大泽乡〉[J].读书,1986(2).
    [73]万年春.人格的陷落与拯救:孔乙己形象新探[J].南都学刊,1999(4).
    [74]尹典训.〈故乡〉的教学记[J].山东教育,1963(11).
    [75]刘绍军.阶级属性与社会理想——也谈〈故乡〉教学[J].山东教学,1964(8).
    [76]箭鸣.艳阳天里话〈故乡〉[J].语文战线,1977(2)
    [77]祈星.包含悲愤诉乡情——读鲁迅的小说〈故乡〉[J].名作欣赏,1983(3).
    [78]王学谦.鲁迅〈故乡〉新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9(2).
    [79]凡人.“社戏”的若干特色[J].文学知识,1960(2).
    [80]顾嘉炽.农民纯朴品质的颂歌——读鲁迅〈社戏〉[J].语文战线,1977(4).
    [81]陈漱渝.〈记念刘和珍君〉学习札记[J].语文教学通讯,1980(1).
    [82]李桑牧.希望在寂寞里燃烧——关于“药”[J].语文教学,1959(10).
    [83]野黎.读“药”所想起的——读鲁迅小说札记之一[J].奔流,1962(10).
    [84]海滨.〈药〉的调子[J].宁夏文艺,1964(1).
    [85]鲁一兵.小谈鲁迅小说〈药〉的主题思想[J].郑州大学学报,1978(1).
    [86]未竞江.〈药〉辩[J].湖南师院学报,1978(3).
    [87]王富仁.关于〈药〉的主题[J].名作欣赏,1985(3).
    [88]谢泳.“药”与鲁迅的文学观:读鲁迅作品札记[J].鲁迅研究月刊,1992(1).
    [89]郭树竞.论〈药〉的叙事结构[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6(4).
    [90]姚又新.关于阿 Q 典型性问题的讨论[J].学术论坛,1957(2).
    [91]吴戈.论原型在阿 Q 造型中的作用[J].长江文艺,1957(4).
    [92]冯文炳.论〈阿 Q 正传〉[J].东北人民大学学报,1957(10).
    [93]蔡健.关于阿 Q 性格[J].北京大学学报,1958(3).
    [94]蒋孔阳.谈谈阿 Q 的典型性问题[J].学术月刊,1958(8).
    [95]王臻中.试论阿 Q 形象的典型意义[J].南京师院学报,1976(3).
    [96]宗尔思.从阿 Q 的悲剧谈起[J].南开大学学报,1976(3).
    [97]李箐.鲁迅的〈阿 Q 正传〉和它在日本的影响[J].吉林师大学报,1977(2-3).
    [98]孙犁.关于中篇小说——读〈阿 Q 正传〉[J].人民文学,1977(12).
    [99]张天翼.关于阿 Q 的典型意义[J].鲁迅研究,1981(2).
    [100]戈宝权.〈阿 Q 正传〉的世界意义[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3).
    [101]陈涌.阿 Q 与文学的典型问题[J].鲁迅研究,1981(3).
    [102]萧新如.关于阿 Q 的“精神胜利法”[J].东北师大学报,1981(6).
    [103]袁国兴.“阿 Q 精神”的内涵和外延[J].学术交流,1986(1).
    [104]方克强.阿 Q 和丙崽:原始心态的重塑[J].文艺理论研究,1986(5).
    [105]孙中田.阿 Q 与艺术变形[J].鲁迅研究月刊,1990(11).
    [106]林非.〈阿 Q——七十年〉序[J].鲁迅研究月刊,1992(3).
    [107]吴小美等.从“未庄:鲁镇文化”看中国传统文化的隔绝性和承传性:读鲁迅小说引发的一点文化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1994(5).
    [108]刘玉凯.〈阿 Q 正传〉:哲学的诗化[J].河北大学学报,1995(2).
    [109]张梦阳.〈阿 Q 正传〉·“鲁迅人学”·阶级论[J].鲁迅研究月刊,1998(10).
    [120]高扬.祥林嫂的悲剧和鲁迅的忧愤[J].内蒙古教育,1979(8).
    [121]朱玉风.鲁迅对“寡妇”的文化思考[J].广东鲁迅研究,1994(3).
    [122]邹吉安等.祥林嫂反抗了什么?[J].中学语文教学,1999(1).
    [123]王富仁.谈谈〈祝福〉[J].中学语文教学,1999(3).
    [124]谭志华.祥林嫂反抗了吗?[J].中学语文,1999(9).
    [125]曾敏之.“〈呐喊〉自序”随笔[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0(2).
    [126]陈金淦.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战斗光辉的历史文献——〈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的历史背景和指导思想[J].语文战线,1976(2).
    [127]鲍雪.读〈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札记[J].北京师院学报,1977(1).
    [128]林柏.〈为了忘却的记念〉札记[J].鸭绿江,1963(2).
    [129]郑择魁.对〈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一些问题的理解[J].语文教学,1980(5).
    [130]孙国林.“拿来主义”探源[J].文艺理论批评,1988(2).
    [131]张奎文.又教〈拿来主义〉新尝试[J].中学语文教学,1994(8).
    [132]张宇宏.“拿来主义”与鲁迅的小说创作[J].山东大学学报,1995(1).
    [133]逄增玉.对一个鲁迅之谜的猜测和解密[N].中文导报,2002-11-14.
    [134]钱理群.中学时代怎样与鲁迅相遇?[N].中国教育报,2004-6-24.
    [135]钱理群.书的命运与人的精神——关于〈20 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N].中华读书报,2001-11-19.
    [136]钱理群.重新确立教育的终极目标[N].浙江教育报,1998-8-29.
    [137]陈平原.书的命运与人的精神——关于〈20 世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丛书〉[N].中华读书报,2001-11-19.
    [138]吴志翔.回望过去的中学[J].文汇读书周报,2006-5-19.
    [139]张梦阳.鲁迅的当代价值[N].中华读书报,2006-9-27.
    [140]王丽.语文标准化考试拥护者甚少,反对者居多[N].中国青年报,1999-3-18.
    [141]叶生机.痛读〈彷徨〉[N].世界日报副刊,1926-9-30.
    [142]董秋芳.彷徨(续),[N].世界日报副刊,1926-10-19.
    [143]伯生.罗曼·罗兰评鲁迅[N].京报副刊,1926-3-2.
    [144]朱航满.将鲁迅放回到人的位置[N].中国教育报,2006-3-30.
    [145]姚文元.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N].文汇报,1965-11-10.
    [146]林默涵.战士与苍蝇[N].光明日报,1986-1-19.
    [147]王富仁.最是鲁迅应该读——关于中学鲁迅作品教学的几点思考[N].中国教育报,2001-10-25.
    [148]吴俊.感受鲁迅的人性和温暖——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吴俊教授在“世纪讲坛”的讲演(节选)[N].解放日报,2006-10-22.
    [149]于九涛.中学语文中的鲁迅新解[N].中国教育报,2001-4-5.
    [150]过传忠.爱国主义教育的绝好材料──谈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作品的教育作用[N].文汇报,1981-9-23.
    [151]张毕来.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厚古薄今倾向[N].人民日报,1958-7-17.
    [152]雷达.小说进入新世纪[N].文学报,2000-1-20.
    [153]茅城.决不允许培养孔乙己式的学生[N].西藏日报,1976-8-28.
    [154]黄季耕.发扬鲁迅精神的李何林先生[N].安徽日报,2006-3-3.
    [155]蹇庐氏.学生“怕周树人”,是个真问题吗?[N].教育信息报,2005 –11-10.
    [156]谢逸.秋夜读“孔乙己”有感[N].广西日报,1961-9-23.
    [157]宋智.读“藤野先生”的启示[N].文汇报,1978-3-28.
    [158]李蕤.重读鲁迅的〈拿来主义〉[N].长江日报,1977-10-30.
    [159]任大霖.从〈社戏〉中的儿童形象讲起[N].解放日报,1961-10-19.
    [160]何其芳.论阿 Q[N].人民日报,1956-10-16.
    [161]乌兰汗.〈阿 Q 正传〉在苏联[N].人民日报,1961-9-22.
    [162]曾范.论假洋鬼子——读〈阿 Q 正传〉札记[N].光明日报,1977-1-15.
    [163]罗大冈.罗曼·罗兰评〈阿 Q 正传〉[N].人民日报,1981-2-24.
    [164]陈漱渝.罗曼·罗兰评〈阿 Q 正传〉[N].北京晚报,1981-9-7.
    [165]许钦文.写在〈阿 Q 正传〉上演的时候[N].浙江日报,1981-10-4.
    [166]胡秉中.动人心魄的不朽诗篇——“祝福”[N].新疆日报,1956-10-21.
    [167]李健.从"祝福"中短工所想到的[N].天津日报,1961-10-3.
    [1]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狄尔泰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毛泽东选集(1—4 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邓小平文选(1975—1982 年)[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孙郁主编.红色光环下的鲁迅[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7]李何林全集(1—5 卷)[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
    [8]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鲁迅研究室.鲁迅研究学术论著资料汇编(1913—1983)(1—5 卷)[G]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5.
    [9]北京图书馆编.民国时)总书目(1911—1949)语言文字分册[G].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6.
    [10]上海师大中文系编写组.鲁迅作品教学参考资料[G].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
    [11]天津大学、南开大学附中编.鲁迅作品教学释疑[G].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77.
    [12]山东师范聊城分院中文系编.鲁迅作品教学初探[G].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79.
    [13]子通.鲁迅评说八十年[G].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5.
    [14]温儒敏等.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5]陈漱渝主编.(谁挑战鲁迅——新时)关于鲁迅的论争[C].四川文艺出版社,2002.
    [16]陈漱渝等著.颠覆与传承——论鲁迅的当代意义[C].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6.
    [17]郑智主编.鲁迅的红色相识·序[G].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18]孙郁等编.红色光环下的鲁迅[C].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9]朱晓进等.非文学的世纪:20 世纪中国文学与政治文化关系史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0]陈晓明主编.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
    [21]绍兴鲁迅纪念馆.名人往事——鲁迅[C].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2]一土编.21 世纪:鲁迅和我们[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23]葛涛编选.网络鲁迅[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4]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5]课程教材研究所编.教材制度沿革篇[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6]陈黎明等.二十世纪中国语文教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27]新中国中学语文教育大典[G].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28]孔庆东等.审视中学语文教育[C].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
    [29]张隆华主编.语文教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7.
    [30]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32]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G].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3]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4]王朝晖.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研究(1966—1969)[D]. 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5—4.
    [35]李慎言.中学国语补充教材[G].北平:和济印书局 民国 23.
    [36]朱剑芒.初中国文指导书[M].上海:世界书局 民国 20—21.
    [37]张文治.初中国文读本参考书[G].上海:中华书局 民国 22—26.
    [38]阮真编.中学国文教学法[G].南京:南京正中书局,民国 25.
    [39]阮真.中学国文教学法[G].南京:正中书局 民国 25.
    [40]朱剑芒.初中新国文指导书[G].上海:世界书局 民国 26.
    [41]宋云彬等编.初级中学语文课本[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0.
    [42]初级中学课本汉语教学教参[Z].北京:人民教育界出版社,1955.
    [43]高级中学课本文学第一册教学教参[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6.
    [44]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语文教学参考书[Z].人民教育出版社,1961.
    [45]十年制学校初中课本(试用本)语文教学参考书[Z].人民教育出版社,1963.
    [46]五年制中学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47]高级中学语文(必修)教学参考书[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8]高级中学语文(必修)教学参考书[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49]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教师教学用书[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50]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教师教学用书[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① 鲁迅《文艺与政治的歧途》,《鲁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118 页。
    ② 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鲁迅全集》第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210 页。
    ③ 毕岩《陈涌同志一席谈》,《鲁迅研究》1983 年第 1 期。
    ① [法]阿尔贝·雅卡尔 皮埃尔·玛南 阿兰·雷诺著 张伦译《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年版,第 11 页。
    ② 鲁迅《“这也是生活”……》,《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601 页。
    ③ 鲁迅《〈小说旧闻抄〉再版序言》,《鲁迅全集》第十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 146 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