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发展以及科技、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人们面临着一个超民族、超国家、超国界的全球性时代。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多民族多语言的状况构成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多元文化的教育政策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主流,而双语教育正是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标志。在多民族国家里,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已成为解决国家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之间的冲突与和谐关系,实现多元文化整合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国家。新疆各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新中国成立后,新疆各民族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得到了充分的保障,“民汉兼通”为目标的双语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这是新疆各民族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需要,更是民族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新疆“维汉”双语教育是我国双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发展中国特色的双语教育理论,如果忽视新疆各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经验和研究,乃是一大缺憾。和田地区作为新疆维吾尔族高度聚居的贫困地区,其教育更具有代表性,双语教育既具有一般双语教育的共性,也有其独特性。笔者试图采用文献法、田野调查法、多学科综合研究法——文化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和政策学的有关理论,将和田地区中小学选为该研究的调查点,探讨了教育科学内部的双语教育规律,从该地区教育外部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考察其产生和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及其历史演变,从民族教育生态环境及其诸因素的关系中进行历史与共时的研究。基于维汉双语教育的具体历史与现实状况,预测今后的发展趋势,提出有利于顺利实现“民汉兼通”,改善和发展维汉双语教育的一些理论思考和对策建议。论文从整体上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解释人类学理论范式指导下,采用历史学的文献收集法、历史追溯法和语言教育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社会学的个案描述法,对和田地区社会的文化、教育、语言文字的起源、发展、变化,民族教育与双语教育的发展历史进行概括的综述。
     导论:简要地论述了选题的意义和目的;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有关理论范式;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研究方法与研究步骤等内容。
     第一章:概述了古于阗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变迁的过程,并以古于阗文化的发展与变迁为主线,论述了古代于阗教育(佛教时期的教育、伊斯兰教育),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社会双语现象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论述了清代维汉文化的接触与新疆维汉双语现象的主要特征;清代新疆语言政策与学堂教育的建立及其教学特点;民国和田学堂教育、宗教和现代相结合的新式民族教育和政府办的国立学校教育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
     第三章:概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国家有关民族语文教学及双语教学政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汉兼通”双语教育政策的确立和发展历程。本章还重点阐述了和田双语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和田中小学双语教学改革实验案例——和田市三中部分课程用汉语授课实验的背景、目的、结论及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和田中小学双语教学的多种模式的概况及其主要三种模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第二部分,即第四章:采用文化人类学的主位文化研究法,利用和田田野工作的访谈资料,呈现与揭示和田当地文化负荷者对和田双语教育的态度与观点。
     第三部分采用解释人类学的理论范式与文化人类学的客位文化研究法试图阐述研究者的描述与观点。
     第五章:首先介绍了社会各界在和田维吾尔族社会要不要接受我国主流社会的语言文化、有无必要在和田中小学里实施维汉双语教育等方面存在的不同观点与争论。文章运用社会语言学的社会语言分析方法对和田地区不同职业、年龄、性别的人对双语功能的态度等进行分析,并从民族文化、教育、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和田地区进行双语教育的必要性进行解释和分析。
     第六章:通过对影响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以及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特点的分析,对于和田中小学双语教学现存的三种主要模式进行理论分析,指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双语师资队伍的构成特点、教学特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第七章:运用社会生态学的社会语言环境和生态环境分析法,从国家和地方的双语教育政策以及该地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人口结构、教育观念、现有教育资源水平等因素出发,对和田双语教育的成就与不足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第八章:在前面现状调查分析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和田地区维汉双语教育的发展趋势,提出改善和发展该地区双语教育的发展对策。
     第九章:笔者提出了全球化背景下和田双语教育发展的理论思考。主要运用社会学的冲突与均衡理论,剖析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与和田民族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对双语教育的态度选择问题上,笔者试图建立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冲突均衡研究视角,主张应该持有一种包容和开放的文化观点。
Human beings are being confronted with globalizing age featured of cross-ethnic, cross-nation and cross-country bounda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the world and advancement of technology,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owadays, most of the world-wide nations are multiethnic and multi-language ones, situations of multinational and multi-linguistic situations constructs feature of world's cultural diversity. Therefor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policy has become mainstreams of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countries; bilingual education is major component and significant symbol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bilingual education for ethnic groups has become a palliative to the conflict between domestic unity and cultural diversity in order to realize multicultural integration.
    Ours is a multiethnic and Multi-language nation. Splendid culture has been developed by all nationalities in Xinjiang is an essential part of cultural diversity of china. Freedom of using and developing its own language of each ethnic group has been ensured fully since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stablished. Bilingual education aimed at "Proficiency in Ethnic-Han Language" has developed rapidly, which is needed for all ethnic groups' adaptation to multicultural s6ciety and also a basic trend of ethnic education development. Bilingual education both
    "Uyghurs and Han"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our bilingual education. When we tend to develop bilingual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neglecting experience and research of ethnic bilingual education in different area of Xinjiang, it will be imperfect. Hetian is a poverty-stricken community dwelled in Uyghurs with highly density, in which education typifies Chinese education, of which bilingual education featured of both generic properties and peculiarity. I have used a method of documentation, fieldwork, multidisciplinary studies-some theories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education, psychology, history and policy, aiming at inquiring bilingual educational law inside educational science field, researching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istoric changes in social, cultural settings and undertaking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neous research from relationship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ts elements. Based on actual situation of history and reality about bilingual education both Uyghurs and Han, I have taken Hetian school as a research field, predicted a developing trend in future, and suggested a couple of theoretical thoughts and countermeasure about implementing "Proficiency in Ethnic-Han Language" policy smoothly,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bilingual education both Uyghurs and Han.
    Three parts are included in all. I have conceptualized origin, development, alteration of culture, education, linguistics, to illustrate
    further, and concluded developing history of ethnic education, bilingual education in Hetian district under the guide of paradigm of explanatory anthropology with methods of material collecting of history, historical retrospection, participating observation of linguistic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and case description of sociology in the first part.
    Introduction: states briefly implications and main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theme; basic thought line of research and various theoretical paradigm; research surroundings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 countries; dilemma and innovation; research method and research procedure etc.
    The first chapter: conceptualizes origin, developing and changing process of ancient Yutian culture, in addition, ancient Yutian education (including Buddhism and Muslim) and developing process of social bilingual phenomenon in accordance.
    The second chapter: focuses on contact between Uyghurs culture and Han culture, major feature of bilingual education both Uyghurs and Han in Xinjiang in Qing dynasty; language policy, schooling an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 Hetian schooling in the period of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hina, new-style ethnic education combined religion with modernization, and educational fundamental condition and developing process in public school.
    The third chapter: states ethnic Chinese teaching, bilingual teaching policy and "Proficiency in Ethnic-Han Language" bilingual educational
    policy having been stipulated and its developing process in Xinjiang Uyghurs autonomous region since new China established. This chapter has stressed on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etian bilingual education, empirical case of schooling bilingual teaching reform in Hetian district-empirical settings, aim, conclusion and enlightening of partial curriculum in the third Hetian middle school being taught in Han language. Based on this, I have introduced briefly multi-model bilingual teaching in Hetian primary, middle school and three major models.
    The second part, also the fourth chapter: presents attitudes and viewpoints of local people toward bilingual education in Hetian used with subjective cultural studying approach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with interviewing materials from fieldwork in Hetian.
    The third part: explains researcher' perspective with theoretical paradigm of explanatory anthropology,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searching method.
    The fifth chapter: introduces different viewpoints and disputes among various social sections about whether Hetian community should accept linguistic culture of mainstreams and there is of necessity to take measures for bilingual education. I have analyzed different attitudes from different people from different vocation, different age, gender towards function of bilingual education with analysis method of social language, and explains necessity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Hetian district in
    perspective of ethnic culture, educ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ixth chapter analyses main factors which affects on ethnic bilingual teaching model and characteristic of ethnic bilingual education in Xinjiang, furthermore, analyzes in theoretical way three chief bilingual teaching models existed in Hetian school, indicat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concludes characteristic constitution and teaching characteristic of bilingual staff.
    The seventh chapter: explains reasonably the achievement and shortcomings of bilingual education in Hetian district with the method of social language surroundings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analysis in social ecology field, perspective in national and reg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al policy and its geographical loca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mographic structure, educational concept, current educational resources level.
    The eighth chapter: based on research, analysis of previous situation and theoretical study, highlights developing trend of bilingual education both Uyghurs and Han in Hetian, and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and developing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his area.
    Summary: proposes theoretical thoughts of Hetian bilingu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nd analyzes the dilemma will be confronted by ethnic culture and Hetian ethnic education. With a conflict and equilibrium theory of sociology, I have suggested a
    perspective in ethnic bilingual education conflict and equilibrium
    research, and provoked a cultural viewpoint of encapsulation and
    openness.
引文
1 马尔库斯(G.Marcus)、费彻尔(M.Fischer).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作为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47.
    1 周蔚、徐克谦著.人类文化启示录.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94—95.
    2 马尔库斯(G.Marcus)、费彻尔(M.Fischer)著.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作为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55.
    3 同上.56.
    1 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与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250.
    2 马文·哈里斯.文化人类学(李培荣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15-18.
    3 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28-330.
    1 阿不都拉·塔里甫.维吾尔教育史略(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2 提力瓦尔地·吾术尔等人著.新疆和田地区教育史.内部资料,2003.
    1 阿布都拉·苏莱曼.天下只有一个和田(文化、教育、医学部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2 孙斌主编.和田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1 木哈白提·哈斯木等著.新疆少数民族中学汉语授课试验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148-149.
    2 薛建主编.新疆南疆地区基础教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86-87.
    1 滕星.中国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双语教育考察报告.见:滕星、胡鞍钢,编.西部开发与教育发展博士论坛.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271-278.
    2 买提热依木·沙依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儿童生活环境与双语学习调查报告.民族教育研究,1999,2.
    3 赵新居.新疆和田地区民族教育成就及问题分析.新疆社科论坛,2003,5.
    4 提力瓦尔地·吾守尔.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中国农村教育,2003,3.
    5 提力瓦尔地·吾守尔.双语教育是民族教育的突破口.和田日报(维文版),2005-5-17.
    1 提力瓦尔地·吾守尔、苗家治.育人先育德——新疆和田地区学校德育工作纪实.中国民族教育,2004,5.
    2 买提热依木·沙依提.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维吾尔族义务教育的调查.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 沈逢桥.南疆三地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低问题的调查报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4 张琦.浅谈南疆三地州中小学汉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
    5 王振本、梁威、阿布拉·艾买提等.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 木哈白提·哈斯木.新疆少数民族中学汉语授课试验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
    2 薛建主编.新疆南疆地区基础教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
    3 黄家庆著.新疆各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语并存世界里的教育.巴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出版,2003.
    2 李晋有.我国民族语文工作的回顾与前瞻.见:民族政策研究文丛(第一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51-54.
    1 丁文楼.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18-220.
    2 新党发[2004]2号文件.2004-3-31.
    3 M·F·麦凯、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严正、柳秀峰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1 孙斌主编.和田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1 陈华主编.和田绿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
    2 奥雷尔·斯泰因著.重返和田绿洲(刘文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2.
    3 《宝地和田》编委会编.宝地和田(维文版).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5.
    4 李吟屏著.佛国于阗(艾白都拉·阿克莆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5 奥雷尔·斯泰因著.沙埋和田废墟记(殷晴、居世华、张南等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
    6 尼扎木订·托乎提编.和田古代历史遗迹(维文版).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1 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21.
    2 盖兴之著.双语教育原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72.
    1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164.
    2 曲木铁西.试论双语教育的概念与分类.民族教育研究,1998,1.
    3 M·F·麦凯、M·西格恩著.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8.
    1 戴庆霞、滕星等著.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4.
    2 M·F·麦凯、M·西格恩著.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45.
    3 孙若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
    4 盖兴之著.双语教育原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46.
    1 孙斌主编.和田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57.
    2 冯天瑜.中国古代文化的类型:转引自孙斌主编.和田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117.
    3 西拉姆著.神祗.坟墓.学者(刘远译):转引自同上.118.
    4 黄慰文等.塔里木盆地南缘新发现的石器.人类学报,1988,4.
    1 于钟琪.内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简介(新疆第四纪地质及冰川地质论文选集):转引自孙斌主编.和田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117.
    2 黄小江、吴州.克里雅河上游地区新发现的两处石器地点.转引自同上.117.
    3 新疆博物馆.洛浦县山普拉古墓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89,2.
    4 松田寿男.古代天山历史地理学研究(陈俊谋译).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3.
    1 希罗多德著.历史(王嘉隽译):转引自孙斌主编.和田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124.
    2 提力瓦尔地·吾术尔等编.和田地区教育史.内部资料,2005.4.
    1 孙斌主编.和田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129.
    1 斯坦因.尼雅河尽头以外的古遗址:转引自孙斌主编.和田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131.
    1 李吟平.佛国于阗.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144.
    2 阿布都拉.苏莱曼.天下只有一个和田(维文版).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170.
    3 同上.172.
    1 提力瓦尔地·吾术尔等编.和田地区教育史.内部资料,2005.5-9.
    1 孙斌主编.和田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153-158.
    2 同上.23.
    3 提力瓦尔地·吾术尔等编.和田地区教育史.内部资料,2005.5-9.
    1 提力瓦尔地·吾术尔等编.和田地区教育史.内部资料,2005年.10.
    2 同上.9-11.
    1 马国荣.回族.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6.20.
    1 左宗棠奏稿(卷53):转引自王泽民.近代新疆维汉语言接触及其双语发展状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大学,2006.14.
    2 刘襄勤公奏稿(卷11):转引自刘平.清至民国时期政府行为在成就新疆双语中的作用.西域研究,1997,2:84.
    3 孙斌主编.和田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162.
    1 陈世明.新疆现代翻译史:转引自王泽民.近代新疆维汉语言接触及其双语发展状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6.13.
    2 东华录.转引自同上,13.
    3 左公襄公全集.转引自同上.13.
    4 刘志宵.维吾尔族历史(中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63.
    5 左文襄公奏稿(卷53):转引自王泽民.近代新疆维汉语言接触及其双语发展状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6.14.
    6 光绪朝东华实录(卷74):转引自同上.14.
    7 光绪朝东华实录(卷74):转引自同上.14.
    8 新疆大记补编(卷9):转引自同上.14.
    9 陈世明.新疆现代翻译史:转引自王泽民.近代新疆维汉语言接触及其双语发展状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6.14.
    1 刘志宵.维吾尔族历史(中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367.
    2 同上.
    3 新疆教育年鉴编辑室.新疆教育大事记(520-1998).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1999.
    4 提力瓦尔地·吾术尔等编.和田地区教育史.内部资料.2005年.
    1 提力瓦尔地·吾术尔等编.和田地区教育史.内部资料,2005.12.
    2 刘志宵.维吾尔族历史(中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08.
    3 同上.
    4 阿布都拉·苏莱曼.天下只有一个和田(维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179.
    5 提力瓦尔地·吾术尔等编.和田地区教育史.内部资料,2005.13.
    1 西域历史地理(第2卷):转引自王泽民.近代新疆维汉语言接触及其双语发展状况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6.44.
    1 陈世民.新疆现代翻译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9.61.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志编撰委员会.新疆通志(语言文字志.第76卷).274.
    1 表格引自提力瓦尔地·吾术尔等编.和田地区教育史.内部资料,2005年.14.
    2 同上.
    1 表格引自提力瓦尔地·吾术尔等编.和田地区教育史.内部资料,2005.15.
    1 提力瓦尔地·吾术尔等编.和田地区教育史.内部资料,2005.16-17.
    1 提力瓦尔地·吾术尔等编.和田地区教育史.内部资料,2005.41-42.
    1 提力瓦尔地·吾术尔等编.和田地区教育史.内部资料,2005.42-47.
    1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19-30.
    1 王远新编.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2001.142-143.
    2 戴庆霞、滕星等著.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69.
    1 丁文楼.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16.
    1 丁文楼.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18-220.
    2 王阿舒、孟凡丽.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综述.民族教育研究,2006,2:24.
    1 王阿舒、孟凡丽.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综述.民族教育研究,2006,2:26.
    2 新党发[2004]2号文件.2004-3-31.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族中学部分学科汉语授课工作的几点意(内部文件),1996-5-9.
    1 和田地区教育局.和田市三中双语实验调查报告(内部资料),2002.
    1 木哈白提·哈斯木等著.新疆少数民族中学汉语授课实验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144.
    1 M·F·麦凯、M·西格恩等著.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00.
    1 HSK指的是“汉语水平考试”拼音的简称.
    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双语”教学的决定,2004.
    1 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144.
    1 和田地区教育局.中小学双语教育调查报告(内部资料),2004.
    1 M·F·麦凯、M·西格恩等著.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8.
    1 郭卫东.全面推行双语教育,提高民族教育质量.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3.
    1 赵秀芝.试论新疆双语教育紧迫性.民族教育研究,1997,4:20.
    2 周殿生、赵新居.谈高校汉语授课与新疆民族教育质量的提高.民族教育研究,2003,3:58.
    1 赵秀芝.试论新疆双语教育紧迫性.民族教育研究,1997,4:20.
    1 高会成.浅析新疆双语现象的产生、发展及其作用.见:王远新,编.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会国际双语教育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327.
    2 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7-158.
    1 董艳.文化环境与双语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38.
    1 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57.
    1 王鉴.民族教育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76.
    1 风蕙昌.关于双语教育研究的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2.
    2 M·F·麦凯、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46.
    1 戴庆霞、滕星、关辛秋等著.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长春: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82.
    2 王鉴.民族教育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79.
    1 周耀文.双语现象与双语教育.云南民族语文,1987,3.
    2 周庆生.中国双语教育类型.民族语文,1991,3.
    3 王鉴.民族教育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82-187.
    1 王鉴.民族教育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83.
    1 和田地区教委.和田地区中小学双语教育调查报告.内部资料,2005.
    1 和田地区教委.和田地区中小学双语教育调查报告.内部资料,2005.
    1 王鉴.民族教育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84.
    1 这里的“民考汉学生”是指从小接受汉语授课学校教学的学生。
    1 王沛.民族教育理论初探.民族教育研究,1995,1:9.
    2 李劼.中国民族教育概念的一些认识.民族教育研究,1999,2:4.
    3 李晓霞.新疆民汉合校的演变及其发展前景.新疆大学学报,2001,6:22.
    1 木哈白提·哈斯木等著.新疆少数民族中学汉语授课试验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36-37.
    1 木哈白提·哈斯木等著.新疆少数民族中学汉语授课试验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44-45.
    1 M·F·麦凯、M·西格思.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40.
    1 何俊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33.
    2 同上.133-134.
    1 何俊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35.
    2 王阿舒、孟凡丽.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综述.民族教育研究,2006,2:22.
    1 W·F·麦凯、M·西格恩著.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27-28.
    2 和田地区政府公众信息网站 http://www.xjht.gov.cn.
    1 伊力哈木·吐乎提.影响维吾尔族人口素质的教育经济因素分析.民族教育研究,1995,3:25.
    2 薛健.新疆南部地区基础教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新疆教育出版社,2003.171.
    1 跨世纪的中国人口(新疆卷).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123.
    1 薛健.新疆南部地区基础教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新疆教育出版社,2003.171.
    2 吴鼎福、诸文蔚著.教育生态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41.
    1 薛健著.新疆南部地区基础教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新疆教育出版社,2003.151.
    1 薛健.新疆南部地区基础教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新疆教育出版社,2003.152-154.
    2 新疆教委“南疆三地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低问题”调查组.南疆三地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低问题的调查报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87-89.
    1 赵新居.新疆和田地区民族教育成就及问题分析.新疆社科论坛,2003,5:21-23.
    2 艾力·伊明.新疆贫困农村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民族教育研究,2006,6.
    1 赵新居.新疆和田地区民族教育成就及问题分析.新疆社科论坛,2003,5:22.
    1 任继愈.民族文化的形成与特点.见:丁守和,主编.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二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
    2 盖兴之著.双语教育原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72.
    1 周南照.教育改革与文化观念转变.教育研究,1987,2.
    2 王鉴.民族教育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159.
    3 孙若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139.
    1 王鉴.民族教育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60-161.
    2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1 薛健.新疆南部地区基础教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新疆教育出版社,2003.156.
    1 “疆内初中班”指的是,在新疆克拉玛依等经济发达地区开办的面向全疆招生的免学费的初中班.
    2 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3 何俊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50.
    1 姜宏得.试论双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当代教育科学,2003,23:15.
    2 M·F·麦凯、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40.
    1 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1.
    2 M·F·麦凯、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48.
    1 和田地区教育局.2005年工作总结报告.内部资料,2005.
    2 和田地区教育局.2005年工作总结报告.内部资料,2005.
    1 M·F·麦凯、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42.
    2 戴庆厦、滕星、关辛秋等著.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长春: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153-154.
    3 盖兴之著.双语教育原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103..
    1 何俊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61.
    1 张卫国.双语学与新疆双语问题:[博士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1 张卫国.双语学与新疆双语问题:[博士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
    1 钟启泉.双语教育之我见.全球教育展望,2003,2.
    1 赵秀芝.浅谈新疆双语教育体系的完善问题.语言与翻译,1998.2:63-64.
    1 吐尔地布·赛拉依丁.维吾尔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硕士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1 和田地区教育局.2006年工作总结既2007年工作计划.内部资料,2006.
    1 戴庆霞等著.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13..
    2 木哈白提·哈斯木等著.新疆少数民族中学汉语授课实验研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2.193
    1 王鉴.民族教育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170.
    1 何俊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205.
    1 张卫国.双语学与新疆双语问题:[博士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1 如目前新疆的维吾尔族适龄儿童的入学比例达到了95%以上,建立了由幼儿园到研究生阶段独立的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的社会所需要的各行各业的维吾尔族优秀人才。
    2 郑晓云.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民族研究,2001,1:10.
    1 [美]戴维.波谱诺著.社会学(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8.
    2 同上.18.
    3 [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98、206.
    1 钱民辉.当代欧美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核心主题与趋势.北京大学学报,2005.5:208.
    2 塞缪尔.亨廷顿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北京:新华出版社第,1996:68.
    1 郑晓云.论全球化与民族文化.民族教育研究,2001,1:15-18.
    2 [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77-183.
    3 王鉴.民族教育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378-388.
    1 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慈等著.理解课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824-827.
    1 [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183.
    2 林耀华.从书斋到田野.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180-181.
    1 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7-158.
    2 M·F·麦凯、M·西格恩.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8.
    [1] 滕星著.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 哈经雄、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滕星、王军主编.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 滕星、胡鞍钢主编.西部开发与教育博士论坛.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5] 戴庆厦、滕星等著.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概论.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6] 王军著.文化传承与教育选择.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7] 董艳著.文化环境与双语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8] 盖兴之著.双语教育原理.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
    [9] 庄孔韶著.教育人类学.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
    [10] (奥)茨达齐尔著.教育人类学原理(李其龙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11] 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12] 王远新编.双语教学与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13] 王远新编.双语教学与研究(第三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14] 王远新编.双语教学与研究(第四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15] (美、西)M·F·麦凯、M·西格恩著.双语教育概论(严正、柳秀峰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16] 朱崇先、王远新编.双语教学与研究(第一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17] 王远新著.中国民族语言学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
    [18] 郑作光著.广西壮汉双语文教学研究.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19] 李长著主编.西北民族高等教育研究.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20] 郑作光主编.广西小学壮汉双语教学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1] 戴庆厦著.社会语言学教程.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3.
    [22] (美)克利弗德·格尔兹著.地方知识(杨德容译).台北:麦田出版社,2002.
    [23] 戴庆厦、成燕燕、傅爱兰等著.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24] (美、德)弗里德里希·克拉托赫维尔、约塞弗·拉伯德主编.文化和认同(金烨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5] 袁焱著.语言接触与语言演变.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6] 周耀文著.中国少数民族语文使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27] 乔健、李沛良、马戎主编.文化、族群与社会的反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8] (台)张建成.多元文化教育.台北:师大书苑图书,2000.
    [29] 何俊芳著.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30] 丁石庆著.双语文化论纲.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31] 王远新著.语言学教程.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32] 盖兴之、宋金兰著.双语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0.
    [33] 邓成伦著.彝汉双语教学与实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
    [34] 中国申办委员会内部资料.中国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机构介绍.北京:2003.
    [35] 周庆生著.语言与人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36] 戴庆厦著.语言和民族.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37] 慕朝京著.小学壮汉双语文教学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8] 余惠邦著.双语研究.昆明:四川大学出版社,1995.
    [39] 巴特·摩尔-吉尔伯特(Bart Moore-Gilbert)著.后殖民理论(彭淮栋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
    [40] 谷峪著.中日近现代女子学校教育比较研究.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
    [41] 王鉴著.民族教育学.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42] 万明钢著.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
    [4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编.多语并存世界里的教育.巴黎: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出版,2003.
    [44] 夏铸、哈经雄主编.中国民族教育50年.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年.
    [45] 孙若穷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概论.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0.
    [46] 黄淑娉等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7]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48] (美)乔纳森·特纳著.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9] (日本)绫部恒雄编.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50] (美)艾尔·巴比著.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51] 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52] 丁文楼主编.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53] 丁文楼主编.双语教学与研究(第五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54] 关辛秋著.朝鲜族双语现象成因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55] 汪宁生著.文化人类学调查.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56] 风笑天著.社会调查中的问卷设计.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57] 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8] 布拉德福德·霍尔著.跨越文化障碍—交流的挑战(麻争旗、赵靳秋、张开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59] 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主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麻争旗、赵靳秋、张开等译).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60] (日)王柯著.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冯谊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61]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62] (美)欧文·拉兹格著.多种文化的星球(辛未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63] 王铁志、沙伯力主编.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64] 杜诗春著.新编心理语言学.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5] 尹筑光主编.新疆民族关系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66] 何星亮著.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3.
    [67] 马品彦、赵荣织著.新疆宗教史略.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
    [68] 马力克·产舍夫著.新疆塔塔尔教育史(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1.
    [69] 王茜、刘国防等著.维吾尔族历史与现状.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5.
    [70] 武金峰著.新疆高校民族预科教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71] 尹筑光主编.新疆民族关系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72] 阿不都拉·塔里甫著.维吾尔教育简史(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73] 提力瓦尔地·吾术尔等人著.新疆和田地区教育志.和田:和田地区教委内部资料,2003.
    [74] 阿布都拉·苏莱曼著.天下只有一个和田(文化、教育、医学部分).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
    [75] 孙斌主编.和田简史.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
    [76] 木哈白提·哈斯木等著.新疆少数民族中学汉语授课试验研究.乌鲁木齐:新 疆大学出版社,2002.
    [77] 薛建主编.新疆南疆地区基础教育.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3.
    [78] 王振本、梁威、阿布拉·艾买提等著.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79] 黄家庆.新疆各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80] 陈华主编.和田绿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
    [81] (英)奥雷尔·斯泰因.重返和田绿洲(刘文锁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82] 宝地和田编委会编.宝地和田(维文).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5.
    [83] 李吟屏著.佛国于阗(维吾尔文.艾白都拉·阿克莆译).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84] (英)奥雷尔·斯泰因著.沙埋和田废墟记.殷晴、居世华、张南等译.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
    [85] 尼扎木订·托乎提编.和田古代历史遗迹(维吾尔文).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86] 文静、毛公宁、王铁志编.中国共产党80年民族工作历史回顾.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87] 国家民委政法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法规选编.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7.
    [8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89] 国家民委、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新时期民族工作文件选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0.
    [90] 国家民委办公厅、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编.国家民委文件选编(上篇.1985—1995).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6.
    [91] 朴胜一著.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与展望.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等,1990.
    [92] 国家民委办公厅、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编.国家民委文件选编(下篇.1985—1995).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1996.
    [93] 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编.国家民委民族政策文件选编(1979—1984).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94] 耿世民著.新疆文史论集.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95] 王铭铭著.人类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6] 魏长洪著.西域佛教史.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8.
    [97] 艾则孜·阿塔吾拉萨尔特肯编.从文物透视维吾尔文化.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5.
    [98] 艾则孜·阿塔吾拉萨尔特肯编.维吾尔文出版著述目录.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4.
    [99] 邱天助著.布尔迪厄文化再制理论.台北:桂冠图书,2002.
    [1] 戴庆夏、董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历史沿革.民族教育研究,1997,1.
    [2] 滕星.影响与制约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彝汉两类模式双语教育的因素与条件.民族教育研究,2000,2.
    [3] 滕星.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与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民族教育研究,1996,4.
    [4] 董艳编译.试析世界双语教育类型.民族教育研究,1998,2.
    [5] 滕星.中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的对象、特点、内容与方法.民族教育研究,1996,2.
    [6] 滕星.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实施彝汉双语教育的必要性.民族教育研究,2000,1.
    [7] 滕星、苏红.多元文化社会与多元一体化教育.民族教育研究,1997,1.
    [8] 何喜钢、王鉴.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民族教育研究,1999,3.
    [9] 吴正俊.双语教学的困惑与出路.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1998,3.
    [10] 刘宝俊.少数民族母语在双语教育中的意义及其发展前景.民族语文,1993,3.
    [11] 王锡宏.论少数民族教育双重性.民族研究,1999,3.
    [12] 张公谨.文化环境与民族语文建设.民族语文,1991,6.
    [13] 马学良、戴庆厦.我国民族地区双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民族研究,1984,4.
    [14] 张伟.论双语人的语言态度及其影响.民族语文,1988,1.
    [15] 王鉴.我国少数民族教育课程本土化研究.广西民族研究,1999,3.
    [16] 苏德.采用民族语言授课,培养民族教育师资.民族教育研究,2001,1.
    [17] 苏德.内蒙古地区三语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内蒙古师大学报,2001,1.
    [18] 王铁志.论民族教育的概念.民族教育研究,1996,2.
    [19] 王铁志.新时期中国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民族教育研究,1998,2.
    [20] 万明钢.论民族教育研究中的双语问题.教育研究,1997,6.
    [21] 滕星.中国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双语教育考察报告.见:滕星、胡鞍钢,编. 西部开发与教育发展博士论坛.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2] 买提热依木·沙依提.喀什、和田地区维吾尔族儿童生活环境和双语学习调查报告.民族教育研究,1999,2.
    [23] 阿不都拉·塔里甫.论维吾尔教育史.新疆教育(维文版),1983,8、9、10、11、12.
    [24] 阿不都拉·塔里甫.论维吾尔教育史.乌鲁木齐晚报(维吾尔文),1984,(2.16、3.15、6.14、10.12、12.7).
    [25] 艾来提·赛伊提.论新疆近代教育.新疆地方志(维文版),1991,1.
    [26] 阿大来提·阿迪.新式教育史上的人物.新疆历史资料(维文版),1993,34.
    [27] 陈国光.新疆伊斯兰教经文教育史回忆录.喀什师法学院学报,1995,3.
    [28] 玛丽亚木·土胡提.新疆佛教教育初探.新疆大学学报(维文版),1998,4.
    [29] 玛丽亚木·土胡提.论叶尔羌王朝时期的新疆教育.新疆社科论坛,1999,2.
    [30] 玛利亚·库尔班.论解放以前的学堂教育.且末历史资料,2000,1.
    [31] 加帕尔·艾买提.解放以前和田地区文教事业回忆录.新疆历史资料(维文版),1987,20.
    [32] 买买提依明·土胡提.和田新式文化教育的出世.新疆历史资料(维文版),1987,20.
    [33] 吾术尔买提·巴拉提、吐尔逊买买提.胡赛因.和田皮山县文教事业发展历程的回忆录.新疆历史资料(维文版),1987,20.
    [34] 吾买尔·赛伊提.论和田近代教育.和田师范专科高等学校(维文版),1991,3.
    [35] 阿不都卡德尔·阿不都瓦伊提.论近代和田新式教育的奠基人—阿吉夫人.和田师范专科高等学校(维文版),1992,2、3.
    [36] 伊米提·卡斯木.论解放以后的教育发展.墨玉县历史资料(维文版),1995,1.
    [37] 提力瓦尔地·吾守尔.和田地区解放前教育.新疆社科论坛(维文版),2000,4.
    [38] 赵新居.新疆和田地区民族教育成就及问题分析.新疆社科论坛,2003,5.
    [39] 提力瓦尔地·吾守尔.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的必由之路.中国农村教育,2003,3.
    [40] 提力瓦尔地·吾守尔.双语教学是民族教育的突破口.和田日报(维文版),2005,(5.17).
    [41] 提力瓦尔地·吾守尔、苗家治.育人先育德—新疆和田地区学校德育工作纪实.中国民族教育,2004,5.
    [42] 买提热依木·沙依提.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维吾尔族义务教育的调查.新疆大学学报,2004,3.
    [43] 新疆教委“南疆三地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低问题”调查组.南疆三地区小学 毕业生升学率低问题的调查报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3,1.
    [44] 张琦.浅谈南疆三地州中小学汉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
    [45] 赵秀芝.试论新疆双语教育的紧迫性.民族教育研究,1997,4.
    [46] 姚文遐.推进双语教学,促进新疆民族教育发展.石河子大学学报,2005,3.
    [47] 崔延虎.跨文化交际教育:民族教育若干问题的探讨.新疆大学学报,2003,2.
    [48] 阿布拉·艾买提.新疆双语教育.中国民族教育,1999,4.
    [49] 方晓华.新疆双语教育问题探索.民族语文,1998,2.
    [50] 郭卫东.双语教学模式与新疆民族教育.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9,4.
    [51] 周殿生、赵新居.谈高校汉语授课与新疆民族教育质量的提高.民族教育研究,2003,3.
    [52] 买买提伊明·阿西木.汉语在新疆民族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1996,3.
    [53] 张洋.古代新疆多语种双语的流向.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3,2.
    [54] 方晓华.论新疆的双语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8,2.
    [55] 赵秀芝.浅谈新疆双语教学体系的完善问题.语言与翻译,1998,2.
    [56] 陈世明.清代新疆双语现象及其对各民族语言的影响.新疆大学学报,1995,1.
    [57] 刘平.清至民国时期政府行为在成就新疆双语中的作用.西域研究,1997,2.
    [58] 高莉琴.新疆语言的发展趋势与思考.语言与翻译,2003,1.
    [59] 闫丽萍.论维汉民族语言与非语言交际中的紧急习俗.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3.
    [60] 郭卫东.全面推进双语教育,提高民族教育质量.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3,5.
    [61] 孙翀.维吾尔族学生感知汉语普通话元音的实验研究.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5,3.
    [62] 成燕燕.文化差异对哈萨克族同志学习汉语词语的干扰.民族教育研究,1994,1.
    [63] 陈宗振.关于维吾尔语中的早期汉语借词的探讨.民族语文研究文集.青海民族出版社,1982.
    [64] 陈自仁.初进和田—斯泰英丝路探险之一.丝绸之路,2005,6.
    [65] 阿卜杜伟力·和田地区贫困与反贫困调查研究.中国软科学,2000,17.
    [66] 殷晴.历史上新疆和田地区的人类活动与土地沙漠化的演变.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6,1.
    [67] 古力努尔·买买提明.和田地名中的文化透视.和田师范专科高等学校学报, 2005,3.
    [68] 艾力江·阿西木.论新疆和田人的特殊性格之历史渊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3,4.
    [69] 王侠.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阐释:[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70]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71] 孙东方.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演变:[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72] 张卫国.双语学与新疆双语问题:[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5.
    [73] 吐尔地布·赛拉依丁.维吾尔中小学双语教育研究(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个案):[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74] 1987.
    [75] 2001.
    [76] 2001.
    [77] 2000.
    [78] 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