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使用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是在参加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化教育与边疆史地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的重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的调查研究》(土族、羌族部分)的基础上完成的。
     当前,在符号化信息社会以及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影响下,许多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语言及文字前途未卜或濒临消亡。尊重和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多样性,使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并得以生存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学术界和民间组织等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当今世界大多数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教育大都是跨语言、跨文化的教育。在少数民族教育中使用何种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已经成为行政机构、学校组织、教师、家长和专家学者最难做出的选择之一。
     土族和羌族均属中国人口较少的民族,党和政府分别于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为土族和羌族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在我国所有新创文字的少数民族中属于文字创制时间最晚的两个民族。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土族和羌族在其语言和新创文字的使用功能变化等方面都表现出许多新的共性特征。因此,本文将土族和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的使用情况特别是在学校教育领域中使用的历史与现状作为调查研究的对象。
     土族与羌族由于推广使用新创文字的时间较短,加之受当前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的强烈影响,在本民族内部,目前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广泛使用汉语汉文。在这种民族语言使用环境日趋缩小的严峻形势下,迫切需要对土族和羌族语言及其新创文字的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以教育人类学、民族语言学和教育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通过田野调查研究和理论阐释,重点探讨了在土族羌族地区学校教育中不同类型的双语教育模式的建构问题以及影响和制约土族和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使用与发展的各种因素,力求为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土族和羌族地区的民族语文政策和双语教育政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对策建议。
     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导论部分主要说明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及选题的价值与意义,介绍我国各少数民族语言和新创文字的历史概况,在阐述本研究的理论范式和方法论的同时界定了本文研究的主要概念,并附有本课题研究的详细的文献综述。
     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土族和羌族的社会历史文化概况,对土族和羌族的人口分布、民族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使用的概况以及土族和羌族的教育发展概况进行了介绍;
     第二章主要描述了土族和羌族文字创制的过程,分别从文字创制的背景、新创文字标准音点的确定、文字管理机构开展的工作及文字方案的形成过程等几方面进行了介绍。
     第三章主要回顾了土族、羌族新创文字试行的情况,从土族、羌族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推行的情况及文字所发挥的作用等几方面加以阐述。
     本文第四章和第五章是对土族和羌族实地田野调查的问卷分析。通过发放近700份问卷,分别对土族聚居区互助县、杂居区民和县及同仁县,羌族聚居区茂县、杂居区汶川县等地的中小学教师、学生和聚居杂居村村民的三种问卷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及分析;分别从语言使用基本情况、语言感情态度与语言行为倾向态度、对本民族新创文字学习、使用及发展前景的态度、对学校教学语言的选择及双语教学的态度等方面对这些问卷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第六章从族际接触与语言变迁、社会政治形势变化、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变化、语言文字的使用人口及分布特点、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对土族和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使用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通过主位研究访谈法,直接展示了土族和羌族文化负荷者对本民族语言和新创文字的使用与发展、本民族语言与汉语双语教育的各种观点。
     第七章从客位文化研究的视角,结合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双语教育理论,对土族和羌族聚居地区实施土汉和羌汉双语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和分析;同时提出了在土族羌族聚居地区学校教育中建构理想型双语教育模式的设想。
     第八章借用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范式,对土族和羌族语言及新创文字在学校教育领域中的使用与发展前景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
The dissertation is one of the outcomes of research in the center for Chinese Ethnic Minority Studies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 985 Engineering Project", a research center for Chinese ethnic minority language, culture, education and history, geography in the frontier, an innovative base of philosophy, social science and key issues of humanity, social science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With the influence of symbolized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globalization, quite a few of ethnic languages and its writing systems with long history have been suffering from unprecedented attacks. It has become a matter of governmental , linguistic and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to respect and protect the versatility of human culture, thus enabling the ethnic languages to adapt themselves to the new situation of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with the result of its survival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at the end.
    The ethnic education adopted among many minorities is characteristic of the cross-language and cross-culture in the world today. Nowadays it has been the one of most difficult choices for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school institutions, teachers, parents and experts to decide which language and its writing systems should be used for schooling and teaching.
    The Chinese State has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written creation for the ethnic groups. For instance, the written systems modeled on Latin letter have lately been created respectively in 1980s and 1990s for Tu Minority and Qiang Minority with little population. With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transit, the language function of Tu and Qiang Language has changed and shared many similar features. Therefore, an investigation of their use and current status, esp. in the schooling, is necessary.
    Tu and Qiang have used their newly-created writing systems for a short period, also because of the strong influence of globalization, media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youth are using mandarin and Chinese. The minority language usage is shrinking rapidly. We need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u and Qiang languages and new created writing systems. This is to protect our ethnic lingual and cultural diversity, develop the Tu and Qiang languages and newly-created writing systems, and provides suggestions to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agencies when they draw up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olicy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policy.
    I did lots of field works in Huzhu County, Minhe County, Tongren County in Qinghai province and Mao County, Wenchuan County in Sichuan province in 2006, where I interviewed local teachers, students and villagers with the collected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se databases, I find that Tu and Qiang languages have their certain function in the inhabited regions, these languages are limited to the household, seldom in school, never in any official places. In some regions with good transportation, people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Mandarin Chinese and thus they usually speak Mandarin Chinese in the daily life. Though some people have the desire of protecting their own languages and writing systems, the language program has not been implemented very well. The new writing systems have been created, but the trail implementations have almost stopped in school and publications relevant to these languages are hardly seen. With the impact of communication, media and internet representing mainstream culture, the usage of languages and newly-created writing systems of Tu and Qiang are on the decline and have already been in danger.
    The thesis comprises following chapters:
    The introduction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introduces the history of Tu and Qiang languages and characters. It defines th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adoped in the thesis and main conceptions.
    The first chapter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u and Qiang, population, tradition, language use and education respectively.
    The second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the creation of the Tu and Qiang writing systems, explain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reation, the selection of standard language spot, the work of related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and the process of writing system design.
    The third chapter reviews the creation and trail implementation of Tu and Qiang newly-created writing systems, in which I elaborate the trail implementation in schooling and other fields and their function.
    The fourth and fifth chapters make a careful arrangement of the 700 questionnaires collected during my field works in Tu nationality and Qiang nationality regions respectively. The three kinds of questionnaires cover teachers, students and villagers form Huzhu County, Minhe County and Tongren County which in Tu nationality region, Mao County, Wenchuan County in Qiang region. I analyze these databases with SPSS statistical software. Based on the data, I elaborate the situation, emotion, attitude and act in language use, the attitude to the study,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ly-created writing system, as well as the teaching language selection and attitude to bilingual education.
    The sixth chapter discusses various complications, which affect and obstruct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u and Qiang language and newly-created writing systems. From the contact among ethnic groups, the change of language, social political status, newly-created writing systems, language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the thesis discussed the their affection to the function of language and writing systems, the population and coverage of these languages and the change of social culture. The analysis of how the national minority language and writing system rules and policy affects the usage of the minority language and writing system demonstrated the complications which affect and restrict the usage and development of Tu and Qiang new created writing systems. By an emic approach interview, it shows the local people's various view to the usa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language and new created writing systems directly as well as their bilingual education.
    The seventh chapter makes an approach to the necessity of implementing bilingual education in their inhabited regions with th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theory from the ethnic viewpoint.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sisting bilingual education pattern and ideal bilingual education pattern, it suggests the ideal bilingual education pattern for schools in Tu and Qiang inhabited region.
    The eighth chapter focuses on the usage and development of Tu and Qiang language and character with the conception of culture capital, which is from Bourdieu's culture reproduction theory.
引文
① 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出版.多语并存世界里的教育—教科文组织意见书.巴黎,2003(ED-2003/WS/2).
    ② 引自中国少数民族新创文字在教育教学中应用状况及存在问题调查研究项目申请评议书.
    ① 张公瑾、丁石庆.文化语言学教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9.
    ②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委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13.
    ③ 金星华.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2.
    ① 金星华主编.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5-94.
    ① 戴庆厦、成燕燕、傅爱兰,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32~33.
    ① 金星华主编.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6~87.
    ② 金星华主编.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6.
    ① 哈经雄 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94.
    ② 王远新著.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76~77.
    ① 转引自王远新著.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78.
    ① 哈经雄 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43.
    ② [美]史徒华(即斯图尔特)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49~50.
    ① 邱天助著.布尔迪厄文化再制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8-9.
    ① 青海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② 根据2000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得出.
    ③ 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著.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1.
    ④ 根据2000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得出.
    ⑤ 照那斯图编著.土族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1.
    ⑥ 王远新著.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89.
    ① 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326-328.
    ② 哈经雄 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1.
    ③ 瞿保奎主编.教育与社会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01.
    ① [加拿大]W·F麦凯、[西班牙]M·西格恩著,严正、柳秀峰译.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45.
    ② 哈经雄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00.
    ③ 参考王远新著.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66~70.
    ① 参考王远新著.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70.
    ① 祁进玉.土族研究100年——土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述评.西北民族研究.2005.4.50.
    ② 李克郁、李美玲著.河湟蒙古尔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
    ③ 李克郁.蒙古尔(土族)语和蒙古语.西北民族研究.1988.1.
    ④ 照那斯图编著.土族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
    ⑤ 民族语文编辑组著.民族语文研究文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458.
    ⑥ 孙竹,吴安其.从试行到推行的土族文字.民族语文.1990.2.
    ⑦ 孙宏开编著.羌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
    ① 何斯强,蒋彬主编.羌族——四川汶川县阿尔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② 陈维康、李山、刘珊珊.羌语会继续生存下去吗.第33届国际语言学和汉藏语言学研讨会论文(2000年10月泰国曼谷).四川省茂县羌文试行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内部资料——羌文研究资料汇编.65.
    ③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研究丛书.刘光坤著.麻窝羌语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
    ④ 民族语文编辑组著.民族语文研究文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189.
    ⑤ 孙宏开.试论“邛笼”文化与羌语支语言.民族研究.1986.2.
    ⑥ 孙宏开.川西民族走廊地区的语言.西南民族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⑦ 孙宏开.论羌族双语制.民族语文.1988.4.
    ⑧ 赵小刚.羌汉语言接触形成的一组同源汉字.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⑨ 黄布凡、周发成著.羌语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① 席元麟.土文的价值及其推行工作——兼议土族教育.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1991.3.
    ② 贾晞儒.试论民族文字的社会功能——为土族文字试行12周年而作.青海民族研究,1992.2.
    ③ 吕建中.三川土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④ 汪春燕.互助基础教育调查实录.中国土族,2001.2.
    ⑤ 席元麟.互助土族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设想.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1992.4.
    ⑥ 白光远.互助土族的教育需求——对两个土族社区的调查.青海民族研究.1999.2.
    ⑦ 青觉.土族基础教育事业现状及对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0.1.
    ⑧ 陈海云.摆脱贫穷落 后必先发展教育—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乡奎浪村民族教育情况的调查.青海民族研究,1993.3.
    ⑨ 赴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教育调查组.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教育状况调查.青海民族研究.1990.3.
    ⑩ 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族教育调查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青海民族研究,1990.3.
    ① 桑国元.边远贫困山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山区的教育人类学透视:[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
    ② 桑国元.贫困山区:土族娃娃上学难——民和县官亭镇光辉村的调查.中国土族,2001.4.
    ③ 张传燧、吴定初.羌族教育发展史简述.民族教育研究,1996.3.
    ④ 赵鹏程、崔建平、蹇开富,等.集中力量办好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对北川羌族自治县农村基础教育困境与对策的思考.天府新论.2005.6.
    ⑤ 黄育云、杜裕泉.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民族教育分区发展战略研究.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
    ⑥ 陈春勤.羌族教育现状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0.1.
    ⑦ 惠圣、冷泽兵、黄育云,等.羌族地区基础教育课程研究报告.中国教育学刊,2002.6.
    ⑧ 陈春勤.谈羌族教育现状及发展措施.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
    ⑨ 赵鹏程.羌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教育评论,2003.1.
    ⑩ 刘茜.关于西部民族地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办学模式的思考——从茂县羌族义务教育办学现状看西部民族教育改革.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① 王铁志主编.新时期民族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② 李晋有.我国民族语文工作的回顾与前瞻.载铁木尔主编.民族政策研究文丛(第一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51~54.
    ③ 周玉忠、王辉主编.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理论与国别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
    ④ 郝时远,任一飞主编.秦永章等撰著.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互助县土族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2.
    ⑤ 李志农,丁柏峰主编.土族——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⑥ 祁进玉.土族研究100年——土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述评.西北民族研究,2005.4.
    ⑦ 土族简史编写组编.土族简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
    ⑧ 吕建福著.土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① 马光星著.土族文学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②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青海省编辑组编辑.青海土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③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互助土族自治县概况.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
    ④ (德)施劳德记录,李克郁译.土族格赛尔.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⑤ 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著.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
    ⑥ 徐平著.羌村社会——一个古老民族的文化和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⑦ 李锦著.高发元主编.20世纪中国民族家庭实录 羌笛新曲.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⑧ 耿静.羌族研究综述.贵州民族研究,2004.3.
    ⑨ 羌族简史编写组编.羌族简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⑩ 周锡银主编,冉光荣等编写.羌族词典编委会编.羌族词典.成都:巴蜀书社,2004.
    (11) 卢丁[日]工藤元男主编.中国西部南北游牧文化走廊调查报告之一.羌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① 赵小刚.羌系民族文化论.[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1998.
    ② 四川省编辑组编辑.羌族社会历史调查.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③ 徐平.试论羌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
    ④ 王明柯.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⑤ 互助土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互助土族自治县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⑥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⑦ 阿坝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编写.阿坝藏族自治州概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① 何俊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② 戴庆厦、何俊芳.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双语变化的特点及对策.中国民族教育,1997.2.
    ③ 戴庆厦、何俊芳.多元一体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④ 朱崇先、王远新编.双语教学与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①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写组编写.土族简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1.
    ② 青海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③ 根据2000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得出。
    ① 照那斯图编著.土族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1.
    ② 金星华主编.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③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青海省编辑组.青海土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25.
    ④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编写组编写.土族简史.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2.
    ①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同仁土族考察组,席元麟执笔.同仁土族考察报告——四寨子(五屯)的民族历史、语言和艺术(第二部分语言)内部资料1.
    ② 李克郁,李美玲著.河湟蒙古尔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前言,5~6.
    ③ 主要参考金星华主编.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6~87.
    ④ 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青海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编.土族简史简志合编.北京: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青海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1963.
    ① 李克郁,李美玲.河湟蒙古尔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27.
    ② 吕建福著.土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中文摘要.
    ① 青觉.土族基础教育事业现状及对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0.1.
    ② 互助土族自治县县志编篆委员会.互助土族自治县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442.
    ① 青觉.土族基础教育事业现状及对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0.1.
    ② 郝时远、任一飞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现状与发展调查研究丛书.互助县土族卷.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112-113.
    ③ 有关的原始数据均参考青海省教育厅内部资料.青海省教育事业统计手册(2005年度).
    ① 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著.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1.
    ② 根据2000年国家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得出。
    ③ 金星华主编.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④ 黄布凡、周发成著.羌语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1.
    ① G.D.麦克康奈尔,谭克让,格兰特D.麦克康奈尔主编.世界的书面语:使用程度和使用方式概况(第4卷,中国,第1册,语言.文字).魁北克:拉瓦尔大学出版社,1995.1116-1117.
    ② 本节内容主要参考周锡银、李绍明、冉光荣编著.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332-345.
    ① 韩达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第一卷).吴定初、张传燧著.羌族教育史.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8.1188-1189.
    ② 本节内容主要参考张传燧、吴定初.羌族教育发展史简述.民族教育研究.1996.3.
    ① 主要参考张传燧、吴定初.羌族教育发展史简述.民族教育研究.1996.3.
    ① 本节内容主要参考张传燧、吴定初.羌族教育发展史简述.民族教育研究.1996.3.
    ① 以上参见孙宏开.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改进和改革.(注:此文有部分内容被摘录到金星华主编.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其他内容还未公开发表)
    ① 金星华主编.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69~70.
    ② 金星华主编.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2.
    ① 以下各工作队分工及内容引自孙宏开.中国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改进和改革.6~7.(注:此文有部分内容被摘录到金星华主编.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其他内容还未公开发表)
    ① 金星华主编.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6~87.
    ② 李克郁,李美玲著.河湟蒙古尔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374~375.
    ① 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编.青海少数民族语文研究文集.内部资料.1986.440.
    ② 李克郁,李美玲著.河湟蒙古尔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428~429.
    ①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互政[1997]015号文件.互助土族自治县试行土族语文工作情况汇报.
    ② 互助县革命委员会文件.互革(1979)155号.关于成立创造、推行土文筹备小组的通知.(1979,10,15)
    ③ 互助县革命委员会文件.互革(80)023号.关于成立创制、推行土族文字领导小组和成立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语文工作办公室的通知.(1980,3,4)
    ① 李克郁,李美玲著.河湟蒙古尔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431.
    ② 参考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互政[1997]015号文件.互助土族自治县试行土族语文工作情况汇报.
    ① 参见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互政[1997]015号文件.互助土族自治县试行土族语文工作情况汇报.
    ① 参考金星华主编.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6.
    ② 本节参考了黄布凡、周发成著.羌语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299-302.
    ① 黄布凡、周发成著.羌语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299~301.
    ① 黄布凡、周发成著.羌语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298.
    ② 黄布凡、周发成著.羌语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302.
    ① 黄布凡、周发成著.羌语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302.
    ①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互政[1997]015号文件.互助土族自治县试行土族语文工作情况汇报.
    ②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互政[1997]015号文件.互助土族自治县试行土族语文工作情况汇报.
    ①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局.自1979年创制土文以来的有关文件和资料.(第44号)互助县土族语文工作情况的汇报.(1987.11.28).
    ②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局.自1979年创制土文以来的有关文件和资料(68号)互助县土族语文工作情况的汇报(1990.5.2).
    ③ 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局.自1979年创制土文以来的有关文件和资 料.第68号.互助县土族语文工作情况的汇报(1990.5.2).
    ① 黄布凡、周发成著.羌语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302.
    ① 参考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教育局内部资料.茂县羌文试行推广工作的回顾.
    ② 参考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教育局内部资料.茂县羌文试行推广工作的回顾.
    ① 黄布凡、周发成著.羌语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302.
    ① 王远新著.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356.
    ② 王远新著.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14.
    ③ 王远新著.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89.
    ① 参考中国行政区划网站青海省海东地区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http://www.xzqh.org
    ① 中国行政区划网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http://www.xzqh.org/quhua/63qh
    ① 参考中国行政区划网站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http://www.xzqh.org
    ① 段继业 主编,石德生 副主编.青海农牧民的生活状态.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4.
    ① 羌族词典编委会编.羌族词典.成都:四川出版集团 巴蜀书社,2004.15.
    ① 羌族词典编委会编.羌族词典.成都:四川出版集团 巴蜀书社,2004.12~13.
    ① 哈经雄 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43.
    ② [美]史徒华(即斯图尔特)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北: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49~50.
    ③ 哈经雄 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44.
    ① 哈经雄 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8.
    ② 祁进玉.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154.
    ③ 照那斯图编著.土族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1~2.
    ① 李克郁 李美玲著.河湟蒙古尔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340.
    ② 徐平.文化的适应和变迁——四川羌村调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235.
    ③ 黄布凡、周发成著.羌语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281-283.
    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世界语言报告(中国部分).2000年.
    ① [加拿大]W·F麦凯、[西班牙]M·西格恩 著,严正、柳秀峰译.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27.
    ① 表中数据引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世界语言报告(中国部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2000.8.
    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世界语言报告(中国部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2000年.总注释第12页.
    ③ 青海省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册).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2.
    ① 何俊芳著.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35.
    ② 李晋有.我国民族语文工作的回顾与前瞻.载铁木尔主编.民族政策研究文丛(第一辑).北 京:民族出版社,2002.51~54.
    ① 戴红亮.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法制化的进程和特点.语言与翻译.2006.1.
    ① 戴红亮.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法制化的进程和特点.语言与翻译.2006.1.
    ② 王远新.民族语言政策与民族认同.中国民族报.2007年1月26日.思想论坛.
    ① 王远新著.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91~92.
    ② 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79.
    ① 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10~213
    ① 哈经雄 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77~579.
    ② 滕星著.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7~158.
    ① 哈经雄 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75.
    ① [加拿大]W·F麦凯、[西班牙]M·西格恩 著,严正、柳秀峰译.双谙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12-113.
    ① 何俊芳著.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172.
    ② 哈经雄 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75.
    ③ 哈经雄 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75.
    ① 参见王远新著.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339~346.
    ① 哈经雄 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96.
    ② 哈经雄 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96~197.
    ① 孙宏开.少数民族语言规划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5.1:15.
    ② 徐世璇.濒危语言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267.
    ③ 哈经雄 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12.
    ① [加拿大]W·F麦凯.[西班牙]M·西格恩著.严正、柳秀峰译.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40.
    ② 哈经雄 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38.
    ③ [加拿大]W·F麦凯.[西班牙]M·西格恩著.严正、柳秀峰译.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142.
    ① 郑金洲著.教育文化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
    ② [英]爱德华·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1.
    ③ 邱天助著.布尔迪厄文化再制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109.
    ④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下).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88.
    ① 王远新著.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61.
    ② 薛晓源.曹荣湘 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5.1-6.
    ① [瑞典]胡森(Husen,T.)主编.张斌贤等译.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社会卷.海口:海南出版社,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2-263.
    ② 马戎.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西北民族研究,1999(1):6.
    ③ Bourdieu, Pierre, and Jean-ClaudePasseron. 1977. Reproduction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and Beverills: Sage Publications, pp. 116-120.转引自余秀兰.城乡孩子的语言差异:一种文化资本的传承.南京社会科学.2004,(8):81.
    ①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194.
    ② 王远新.民族语文政策与民族认同.中国民族报,2007-1-26.
    ① 王远新著.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305.
    ② 转引自王远新著.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67.
    ① 滕星、杨红.西方的学业成就归因理论的本土化阐释—山区拉枯族教育人类学田野工作.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3.
    ② [瑞典]胡森(Husen,T.)主编.张斌贤等译.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社会卷.海口:海南出版社,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63.
    ① 参见郑新蓉.卓挺亚.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少数民族文字教材调查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1] 金星华主编.中国民族语文工作.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 王远新著.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 戴庆厦、成燕燕、傅爱兰、何俊芳著.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发展问题.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
    [5] G..D.麦克康奈尔,谭克让,格兰特D.麦克康奈尔主编.世界的书面语:使用程度和使用方式概况.(第4卷,中国,第1册,语言.文字).魁北克:拉瓦尔大学国际语言规划研究中心.1995.
    [6]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委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主编.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使用情况.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
    [7]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国家民委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字.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
    [8]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项目.世界语言报告.中国部分 2000.
    [9] 照那斯图编著.土族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
    [10] 孙宏开编著.羌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
    [11] 范俊军编译,孙宏开审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文件汇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12] 黄布凡、周发成著.羌语研究.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13] 李克郁,李美玲著.河湟蒙古尔人.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
    [14] 李志农,丁柏峰主编.土族——青海互助县大庄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15] 徐平.文化的适应和变迁——四川羌村调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6] 周庆生主编.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政策法规室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少数民族语言政策比较研究”课题组.国家、民族与语言——语言政策国别研究.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17] 周耀文著.中国少数民族语文使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8] 何俊芳著.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19] 国家语委政策法规室编.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法规汇编(1949—1995年).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20] 民族语文编辑组著.民族语文研究文集.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
    [21] 和丽峰主编.民族文字的创制与改进.云南省少数民族语文指导工作委员会编.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
    [22] 祝畹瑾编著.社会语言学概论.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23] 周玉忠、王辉主编.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理论与国别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4] 魏忠.中国的多种民族文字及文献.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5] 戴庆厦.中国濒危语言个案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6]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江荻、孔江平主编.中国民族语言工程研究新进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7] 吕建福著.土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8] 冉光荣、李绍明、周锡银.羌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
    [29] 羌族简史编写组编.羌族简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30] 周锡银主编,冉光荣等编写.羌族词典编委会编.羌族词典.成都:巴蜀书社,2004.
    [31] 孙宏开编著.羌语简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
    [32] 何斯强,蒋彬主编.羌族——四川汶川县阿尔村调查.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3]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方言研究丛书.刘光坤著.麻窝羌语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8.
    [34] 阿尔宾达赉,沙玛·甲加编.中国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概况.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6.
    [35] 滕星著.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6] 何俊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7] 卢丁.[日]工藤元男主编.羌族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中国西部南北游牧文化走廊调查报告之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38] 赵小刚.羌系民族文化论:[博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1998.
    [39] 戴庆厦著.二十世纪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太原:书海出版社,1998.
    [40] 周庆生著.语言与人类.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41] 滕星著.族群、文化与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42] 哈经雄、滕星主编.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3] 林耀华主编.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44]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会编.中国民族语言论文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6.
    [45] 韩达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第一、二、三卷)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等.1998.冯春林等主编.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第四卷.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史云南编委会编.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46] 文静、毛公宁、王铁志主编.中国共产党80年民族工作历史回顾.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7] 王铁志主编.新时期民族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8] 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编.国家民委民族政策文件选编,1979—1984.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
    [49] 互助土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互助土族自治县志.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50]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志.北京:民族出版社,1994.
    [51] 周庆生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等编.国外语言政策与语言规划进程.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52] 邱天助著.布迪厄文化再制理论.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2.
    [53] 黄淑娉,龚佩华著.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4] [加拿大]W·F麦凯、[西班牙]M·西格恩 著,严正、柳秀峰译.双语教育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55] 冯增俊著.教育人类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56] 薛晓源、曹荣湘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资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57] 段继业主编,石德生副主编.青海农牧民的生活状态.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5.
    [58] 王明柯.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
    [59]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编辑委员会青海省编辑组编辑.青海土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5.
    [60]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互助土族自治县概况.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
    [61] 滕星、王军主编.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与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62] 滕星、胡鞍钢主编.西部开发与教育发展博士论坛.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63] 滕星主编.中国民族教育50年.北京:红旗出版社,1999.
    [64] 董艳著.文化环境与双语教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65] 戴庆厦主编.汉族与少数民族语言关系概论.北京:中央民唉学院出版社,1992.
    [66] 王红曼著.新中国民族政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67] 铁木尔主编.民族政策研究文丛(第一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68] 王戈柳主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69] 文精主编.团结进步的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80年民族工作历史回顾.北京:民族出版,2001.
    [70] 图道多吉主编.中国民族理论与实践.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71]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社会转型:多文化多民族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72] 郝时远、阮西湖主编.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
    [73] 阿坝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编写.阿坝藏族自治州概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
    [74] 内部资料: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互政[1997]015号文件.互助土族自治县试行土族语文工作情况汇报.
    [75] 内部资料:互助县革命委员会文件.互革(1979)155号.关于成立创造、推行土文筹备小组的通知.(1979,10,15)
    [76] 内部资料: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民族宗教事务局.自1979年创制土文以来的有关文件和资料.第68号.互助县土族语文工作情况的汇报(1990.5.2).
    [77] 内部资料:四川省茂县羌文试行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羌文研究资料汇编(二)2000.
    [78] [波兰]W.科特维奇著.哈斯译.吴持哲、巴达玛敖德斯尔、白俊瑞审校.阿尔泰诸语言研究.呼和浩特.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3.
    [79] [美]伍兹、何瑞福译.文化变迁.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3.
    [80] [美]史徒华(即斯图尔特)著、张恭启译.文化变迁的理论.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
    [81] [德]赖纳·特茨拉夫主编.吴志成、韦苏等译.全球化压力下的世界文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82] [英]安东尼·D·史密斯著.龚维斌、良警宇译.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83] [日]庄司博史.文字創製·改革中国少数民族政策.国立民族学博物館研究報告12卷4号別刷.1987年.
    [84] [日]沼尾 実編.多文化共生地域横浜、鶴見、潮田報告.明石書店.1996年.
    [85] [日]田中圭治郎、奥川 義尚、小島 勝、川村 觉昭著.国際化社会教育.昭和堂.1990年.
    [1] 祁进玉.土族研究100年.西北民族研究.2005.4.
    [2] 耿静.羌族研究综述.贵州民族研究,2004.3。
    [3] 孙宏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活力排序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4] 孙宏开.少数民族语言规划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5.1.
    [5] 傅懋勣.〈汉语拼音方案〉促进了民族文字的创制工作.语文建设.1988.2.
    [6] 苏金智.语言的声望计划与双文字政策.民族语文.1993.8.
    [7] 普忠良.从全球的濒危语言现象看我国民族语言文化生态的保护和利用问题.贵州民族研究.2001.4.
    [8] 欧阳觉亚。扬长避短,发挥新创民族文字的作用.民族语文,1989.4.
    [9] 胡书津.加强对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功能研究.民族语文.1993.2.
    [10] 戴庆厦、何俊芳.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双语变化的特点及对策.中国民族教育.1997.2.
    [11] 戴庆厦、何俊芳.多元一体与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12] 徐世璇。论文字系统的科学性—对文字创制改革的理论思考.民族语文.1994.4.
    [13] 周耀文.〈汉语拼音方案〉与我国少数民族新创的拼音文字方案.语文建设.1988.4
    [14] 黄行.我国新创与改进少数民族文字试验推行工作的成就与经验.民族语文 1996.6
    [15] 戴庆厦、贾捷华.对民族文字创、改、选经验教训的一些认识。民族研究.1993.6,
    [16] 孙宏开.论羌族双语制.民族语文.1988.4.
    [17] 席元麟.土文的价值及其推行工作—兼议土族教育.青海民族研究.1991.3.
    [18] 沙玛·加甲.民族语文教学的重要保证——谈我国中小学民族文字教材建设问题.中国民族教育.1998.3.
    [19] 么加利.少数民族地区扫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5.
    [20] 张传燧、黄立志.西南少数民族扫盲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1996.4.
    [21] 刘宝俊.少数民族母语在双语教育中的意义及发展前景.民族语文.1993.3.
    [22] 和丽峰.母语教学在民族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族工作.1985.11.
    [23] 朝克、赵阿平.中国濒危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满语现存情况调查报告.满语研究.2002.2.
    [24] 马学良.论双语与双语教学.民族语文.1986.6.
    [25] 杨应新.民族文字的基础方言和标准音问题.民族语文.1994.2.
    [26] 陈其光.语言、文字和民族.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3.6.
    [27] 徐志淼.民族识别中的语言调查.贵州民族研究.1983.3.
    [29] 布和、宋全、李自然.中国政府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基本法律、政策及使用状况.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30] 祁进玉.不同情景中的群体认同意识: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154.
    [31] 内部资料: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土族语文工作大事记.1992.12.
    [32] 内部资料:四川省阿坝州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教育局.茂县羌文试行推广工作的回顾.
    [33] 孙宏开.试论“邛笼”文化与羌语支语言.民族研究.1986.2.
    [34] 孙宏开.川西民族走廊地区的语言.西南民族研究.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
    [35] 孙宏开.论羌族双语制.民族语文.1988.4.
    [36] 吕建中.三川土族地区学校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
    [37] 汪春燕.互助基础教育调查实录.中国土族,2001.2.
    [38] 席元麟.互助土族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设想.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1992.4.
    [39] 白光远.互助土族的教育需求——对两个土族社区的调查.青海民族研究.1999.2.
    [40] 青觉.土族基础教育事业现状及对策研究.民族教育研究,2000.1.
    [41] 陈海云.摆脱贫穷落后必先发展教育—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乡奎浪村民族教育情况的调查.青海民族研究,1993.3.
    [42] 赴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教育调查组.互助土族自治县民族教育状况调查.青海民族研究.1990.3.
    [43] 赴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民族教育调查组.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教育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青海民族研究,1990.3.
    [44] 桑国元.边远贫困山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山区的教育人类学透视:[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4.
    [45] 桑国元.贫困山区:土族娃娃上学难——民和县官亭镇光辉村的调查.中国土族,200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