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柏拉图知识观比较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知识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长新的话题。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古今中外的思想家见仁见智,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或意见,但也存在着一些相似的观点和立场。
     在卡尔·雅斯贝斯所谓的“轴心时代”,中国的孔子与古希腊的柏拉图都曾对“知识”或者说“知识是什么?”进行过论述。如果雅斯贝斯的“轴心时代”理论有其合理性的话,那么,我们对孔子与柏拉图关于“知识是什么?”的理论学说进行比较研究就不仅仅是一种学理的探究,更具有一种社会文明史观的意味。
     比较研究孔子与柏拉图对“知识是什么”问题的论述,不仅是对“知识是什么”这一问题或“知识”这一范畴的研究,它涉及到中国儒家文化传统与希腊哲学传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论题。本研究试图从孔子与柏拉图对“知识”的不同体认以及对中西社会历史文化的导源功能的入思角度,对孔子与柏拉图关于“知识是什么”或者“应该是什么”给予力所能及的分析与阐明。
     事实上,中国古代并没有确切的“知识”这一范畴,但有所谓的“知”范畴,就蕴涵的意义而论,中国古代的“知”范畴包涵今所谓认识、知觉及知识的意思。因此,研究孔子的知识观,我们主要考察他的“知”范畴。在古希腊的柏拉图,他对“知识”的论述更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谓的“知识”概念。
     我们认为,知识是人类认识活动的产物,也是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主要区别。知识观是指人们对知识的根本看法与根本观点,它与西方哲学中的“知识论”是不同的。“知识论”是一个有着特定研究对象并具有一系列范畴体系的概念,完全是西方哲学的范畴。“知识观”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就其视域本身而言,它蕴涵了知识的来源与途径、知识的主客体与内容、知识的本质与形态等问题。
     根本而言,对知识问题的探讨,可从不同的视角和侧面切入。我们选择了知识观的角度,对孔子与柏拉图思想中的“知识”问题,主要从知识的来源与途径、知识的主客体与内容、知识的本质与形态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试图通过比较,揭示出孔子与柏拉图在“知识”问题上存在的不同思维方式,并且这种思维方式极其重要地影响了中国与西方文化传统的发展方向。
What is knowledge? This is an ancient and ever-lasting topic. On the thinking and enlightenment of this issue thinkers differ at all times, no consensus views or opinions, but there are also some similar views and stances.
     In the so-called "Axial Period" of Karl Jaspers, China's Confucius and the ancient Greek Plato have conducted expositions of the "knowledge" or "knowledge is what?" If Karl Jaspers "Axial Period" is a reasonable theory, then that we make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fucius and Plato's "What is knowledge?" doctrine is not just a scholar research but also means a history of social civiliz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onfucius and Plato's "What is knowledge?" is not only the issue itself or "knowledge scope", it also involv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traditional Confucian culture and Greek Philosophy. So it is a more complicated issue. This study attempts to state Confucius and Plato's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knowledge" in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both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and to give a fundamental analysis of Confucius and Plato's "What is knowledge?" or " What knowledge should be?"
     In fact, the ancient China did not exactly expose "knowledge", but there was the so-called "know scope". But as for the implied significance, the ancient Chinese "know scope" includes the meanings of the so-called awareness, perception and knowledge. Therefore, as to the study of Confucian concepts of knowledge, we mainly study his "know scope". In ancient Greece, Plato's "knowledge" was much closer to the so-called "knowledge" concept we are discussing today.
     We believe that knowledge is the result of realization activities of human beings and it is a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means the basic understandings and fundamental perspective views, and it is different with the Western Philosophy of "Theory of Knowledge". "Theory of Knowledge" is a specific research area with a series of scope and system concepts of Western Philosophy.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is a relatively broad concept, and in its extent itself, it contains such issues as the sources and ways, the subject and object, the content, the nature and forms of knowledge.
     Basically, knowledge can be studied from different angles. We choose the concept of knowledge of Confucius and Plato's ideas to mak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sources and ways, the subject and object, the content, the nature and forms of knowledge. By this comparative study, we attempt to reveal Confucius and Plato's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in the "knowledge" issue, and these different ways of thinking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impacts on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traditions.
引文
[1]卡尔·雅斯贝斯:《卡尔·雅斯贝斯文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141页。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47页。
    [2]文中下引《论语》只注章次。
    [3]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ⅴ页。
    [1]徐向东:《怀疑论、知识与辩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1]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页。
    [1]方朝晖:《“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37页。
    [1]胡军:《知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页。
    [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理论、方法、德性——记念冯契》,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131页。
    [1]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页。
    [1]孙启武:《论孔子“生而知之”思想的积极意义》,《长白学刊》,1993年第4期。
    [1]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00页。
    [1]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6页。
    [1]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64页。
    [1]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8页。
    [2]余纪元:《论柏拉图的回忆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3]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7页。
    [4]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7页。
    [5]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70页。
    [6]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80页。
    [1]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05页。
    [2]余纪元:《论柏拉图的回忆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3]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79页。
    [1]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7页。
    [2]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1页。
    [3]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80页。
    [1]《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人民出版社,第225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6页。
    [1]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54页。
    [2]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2页。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
    [2]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2页。
    [3]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291页。
    [1]金景芳等:《孔子新传》,长春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页。
    [2]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23页。
    [1]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2]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页。
    [1]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96页。
    [2]杜任之、高树帜:《孔子学说精华体系》,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3页。
    [1]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97页。
    [2]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06页。
    [3]吴龙辉:《六艺的变迁及其与六经之关系》,《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
    [1]冷天吉:《孔子的知识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冷天吉:《孔子的知识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3]李朝东:《西方哲学思想》,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6页。
    [1]参见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53-661页。
    [1]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12页。
    [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6页。
    [2]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726页。
    [3]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0页。
    [4]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11页。
    [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50页。
    [2]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971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19页。
    [1]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241页。
    [1]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35页。
    [1]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9页。
    [2]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0页。
    [1]杨国荣:《论冯契的广义认识论》,《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1期。
    [1]李景林:《孔子知论之精义》,《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
    [2]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1页。
    [1]汪子嵩等:《希腊哲学史》(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93页。
    [2]吕祥:《希腊哲学中的知识问题及其困境》,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86页。
    [3]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4]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1]方朝晖:《“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0页。
    [2]陈春文:《栖居在思想的密林中——哲学寻思录》,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页。
    [3]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64页。
    [4]李朝东:《道理与真理:中西哲学的内在差异》,《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19页。
    [1]李景林:《孔子知论之精义》,《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
    [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152页。
    [2]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9页。
    [1]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2]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第200页。
    [1]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而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76页。
    [2]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378页。
    [3]方朝晖:《“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3页。
    [1]李朝东:《道理与真理:中西哲学的内在差异》,《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
    [1]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页。
    [2]冯契:《冯契文集》(第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页。
    [1]《论语》
    [2]《孟子》
    [3]《荀子》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5]李秀林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
    [6]胡军:《知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徐向东:《怀疑论、知识与辩护》,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8]陈嘉明:《知识与确证——当代知识论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9]昌家立:《关于知识的本体论研究——本质、结构、形态》,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4年。
    [10]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人民出版社,1998年。
    [1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12]张岱年:《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13]冯契:《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上),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14]冯契:《冯契文集》(第一、二、三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15]冯契:《智慧的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
    [16]匡亚明:《孔子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17]金景芳等:《孔子新传》,长春出版社,2006年。
    [18]蔡尚思:《孔子思想体系》,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
    [19]杜任之、高树帜:《孔子学说精华体系》,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
    [20]钟肇鹏:《孔子研究》(增订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
    [21]马振铎:《仁·人道——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22]蒙培元:《蒙培元讲孔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3]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24]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年。
    [25]孙熙国:《先秦哲学的意蕴——中国哲学早期重要概念研究》,华夏出版社,2006年。
    [26]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理论、方法、德性——记念冯契》,学林出版社,1996年。
    [27]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第一、二、三、四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8]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出版社,1997年。
    [29]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
    [30]黑格尔:《小逻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
    [31]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商务印书馆,1959年。
    [32]E·策勒尔:《古希腊哲学史纲》,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33]A·E·泰勒:《柏拉图——生平及其著作》,山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
    [34]卡尔·雅斯贝斯:《卡尔·雅斯贝斯文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35]陈康:《论希腊哲学》,商务印书馆,1990年。
    [36]汪子嵩:《希腊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93年。
    [37]杨适:《古希腊哲学探本》,商务印书馆,2003年。
    [38]北京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年。
    [39]范明生:《柏拉图哲学述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
    [40]吕祥:《希腊哲学中的知识问题及其困境》,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41]赵广明:《理念与神——柏拉图的理念思想及其神学意义》,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
    [42]赵敦华:《西方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3]方朝晖:《思辨之神——西方哲学思潮选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44]李朝东:《西方哲学思想》,甘肃人民出版社,2000年。
    [45]陈春文:《栖居在思想的密林中——哲学寻思录》,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
    [46]方朝晖:《“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
    [1]方朝晖:《知识、道德与传统儒学的现代方向》,《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杨国荣:《论冯契的广义认识论》,《中国哲学史》,2006年第1期。
    [3]吴龙辉:《六艺的变迁及其与六经之关系》,《中国哲学史》,2005年第2期。
    [4]李景林:《孔子知论之精义》,《孔子研究》,1995年第4期。
    [5]郭沂:《孔子的思维结构及其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齐鲁学刊》,1986 年第3期。
    
    [6]袁岳洪:《孔子认识论及其局限》,《齐鲁学刊》,1985年第4期。
    [7]许梦瀛:《孔子的认识论及其教学思想》,《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3期。
    [8]冯溪屏:《再析孔子的认识论》,《玉溪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5期。
    [9]纪振奇:《孔子的知识观及其当代价值》,《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3期。
    [10]冷天吉:《孔子的知识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1]孙启武:《论孔子“生而知之”思想的积极意义》,《长白学刊》,1993年第4期。
    [12]孙岩:《孔子思想的认识论特点》,《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3]周桂钿:《孔子的认识论就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吗?》,《湖湘论坛》,1993年第1期。
    [14]余纪元:《论柏拉图的回忆说》,《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
    [15]陈也奔:《论柏拉图的知识观》,《黑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16]李朝东:《道理与真理:中西哲学的内在差异》,《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
    [17]李朝东:《论教育启蒙与公民人格建构——教育哲学视域的一种思考》(博士论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