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对话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对话作为一种关于人类生存的哲学命题,近年来被引入到阅读教学研究领域。从“对话”角度研究阅读教学,究其根本目的,是要从理论上来探讨阅读教学的本质,并有效指导阅读教学的实践。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对话”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形式与教学理念,也不是将文学批评、哲学理论和一般的教学理论中的“对话”思想简单地移植到阅读教学中来,“对话”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具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双重意义。
     但从目前阅读教学对话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来看,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从理论上讲,关于阅读教学对话的研究还存在着认识上的种种偏差;从实践层面上讲,目前存在着持守着传递式教学而忽略对话或无视对话,追求对话但实际上实施的是假对话等等误区。关于阅读教学对话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脱节,很多理论最终难以付诸实践和接受实践的检验,理论建构成为空中楼阁,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而实践研究又因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而最终只能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上。
     论文在确定研究基点的基础上,从对“对话”的本质分析入手,从对话作为人的原初本能和对话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两个角度,探讨了对话作为关涉人类存在的哲学命题,回答的是人与人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本质。通过对阅读教学的本体——语言和言语进行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剖析与逻辑推演,首先讨论了语言的本质,然后讨论了语言与言语的关系,继而讨论了语言与言语的现实性—对话,并得出阅读即对话这一结论。通过对阅读教学系统的分析,归结出阅读教学系统的对话本质。在此基础上,论文分别从阅读对话的内在机制及阅读教学对话的实践两个主要层面展开论述。论文既从哲学、阐释学、语言认知心理学、教学论、学习论等维度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探讨,又关注实践层面,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观摩,透析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探讨阅读教学中的困境所在及应对策略。本论文欲澄清的问题主要有:阅读教学的对话本质、阅读对话的内在机制、阅读教学对话的课堂实践等问题。
     经过逻辑推演和深度分析,本研究认为,阅读教学是一个“复调”对话的实践,这一实践涉及到文本、阅读者、读者的前理解、互文性文本、不同时空或同一时空的其他阅读者的理解、以及文本所关涉的文化因素等等,他们之间进行着或显性或隐性的对话。就对话的广度而言,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由于文本世界与其他文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文化历史有着这样那样的关联,师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也是与广大的历史时空之间的对话,是向其他相关文本的延伸
As a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 concerning human's being, "dialogue" has been introduced to readmg instruction research field in recent years. The basic purpose of doing research in reading instruction according to dialogue is to approach the essence of reading instruction in theory and give effective advice to the practice of reading instruction. For reading instruction, neither is dialogue merely some easy instructional formality and instructional idea, nor it is a simple transplant from the idea of literature critics, philosophy or generic instruction theory. It has double meaning of ontology and axiology to study dialogue in reading instruction.
    There still exist a good many problems from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reading instruction now. In theory, there are a variety of cognitional warps in the research of reading instruction; in practice, there are at present such wrong ways as keeping the transfer instruction but ignoring or even neglecting dialogue, and pursuing dialogue but implementing false dialogue in fact. Because of the disjoint of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f reading instruction, many theories can not be put into practice for proof-test finally. So the theory becomes an air castle without any practical applicable worth; while the practical research can only stay at the level of experience summarization for the lack of relevant instruction in end.
    Based on the confirmation of the basic research point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essence of dialogue, and discusses the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 of human beings' sustenance to which dialogue relates, and also answers the inbeing of relationship belong human beings and between the world. Through theoretically analyzing and logically deducing language and speech which is the reality of reading instruction from language philosophy and philology, it first brings forward the essence of language, and then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guage and speech, and forward analyzes dialogue, the realism of language and speech, and ends with such a conclusion that reading is dialogue. Through the systemic analysis of reading instruction, it elicits the dialogue essence of reading instruction system. At this level, the paper expounds two main aspects such as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reading dialogue and the practice of dialogue in reading instruction. The paper goes deep into the theory from the dimensionalities of philosophy, hermeneutics,linguistic cognition phsychology, instruction theory and learning theory. By paying attention to practice, it views and emulates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and also analyses throughly the speech behavior and non-speech behavior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classroom teaching. What this paper mainly wants to clarify are: the essence of dialogue in reading instruction, the intrinsic mechanism of reading dialogue, and the practice of dialogue in reading instruction in classroom.
    Through logical deduction and profound analysis, this research holds that reading instruction is compound-key practice in dialogue which comes down to texts, readers, pre-understanding, intertexual texts, other readers' understanding from the same or different space-time, and also the cultural factors relating to the texts. They dialogize obviously or recessively. For the extent of dialogue, because the text world exists
引文
[巴西]保罗·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3年版。
    [德]W.伊泽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霍桂桓、李宝彦译,杨照明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年版。
    [德]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年版。
    [德]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德]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6年版。
    [德]马丁·布伯:《人与人》,张健、韦海英译,作家出版社 1992年版。
    [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出版社 1993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 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译,学林出版社 1999年版。
    [德]于尔根·哈贝马斯:《后形而上学思想》,曹卫东等译,译林出版社 2001年版。
    [俄]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俄]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白春仁、顾亚铃译,上海:三联书店 1988年版。
    [俄]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白春仁、晓河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俄]巴赫金:《周边集》,李辉凡、张捷、张杰等译,河北教有出版社 1998年版。
    [俄]列夫·谢苗诺维奇·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龚浩然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
    [法]阿尔贝·雅卡尔、皮埃尔·玛南、阿兰·雷诺:《没有权威和惩罚的教育?》,张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法]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秦海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法]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吴泓缈、冯学俊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法]埃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陈一壮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法]保罗·利科:《活的隐喻》,汪堂家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年版。
    [法]海然热:《语言人——论语言学对人文科学的贡献》,张祖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9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年版。
    [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郭洋生译,张华审校,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李树英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加拿大]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吴昌杰译,商务印书馆 2002年版。
    [美]Bruce Joyce,Marsha Weil,Emily Calhoun:《教学模式》,荆建华、宋富钢、花清亮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2年版。
    [美]布兰思福特等编著:《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程可拉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美]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第三版)》,韦小满等译,张斌贤审校,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美]戴维·H·乔纳森等编:《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郑太年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美]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第四版)》,易东平译,吴康宁审校,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美]杰夫瑞·C·亚历山大:《世纪末社会理论》,张旅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美]莱斯利·P·斯特弗等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美]迈克尔·E·罗洛夫:《人际传播社会交换论》,王江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年版。
    [美]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2年版。
    [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王红宇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美]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傅统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美]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姜文闵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美]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年版。
    [挪威]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本能的缪斯——激活潜在的艺术灵性》,王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日]佐藤学:《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日]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李季湄译,长春出版社 2003年版。
    [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 1980年版。
    [瑞士]让·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郑文彬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年版。
    [新加坡]Thomas S.C.Farrell:《反思课堂交流》,余艳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年版。
    [意]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柯里尼编,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年版。
    [意]翁贝尔托·埃科:《符号学和语言哲学》,王天清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年版。
    [英]戴维·伯姆著,李·尼科编:《论对话》,王松涛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版。
    [英]拉尔夫·D·斯泰西:《组织中的复杂性与创造性》,宋学锋、曹庆仁译,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
    [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迈向后批判哲学》,许泽民译,陈维政校,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0年版。[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7年版。
    [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商务印书馆 2001年版。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等译,商务印书馆 1997年版。
    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吴国珍、余巍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汉斯·罗伯特·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周宁、金元浦译,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年版。
    维果茨基:《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余震球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版。
    曹明海:《文学读解学导论》,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7年版。
    曹明海主编:《理解与建构—语文阅读活动论》,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曹卫东:《交往理性与诗学话语》,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年版。
    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郭秀艳:《内隐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洪汉鼎主编:《理解与解释》,东方出版社 2001年版。
    黄志成:《被压迫者的教育学——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蒋成瑀:《读解学引论》,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年版。
    蒋成瑀:《语文课读解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
    李建盛:《理解事件与文本意义—文学诠释学》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2年版。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李维鼎:《语文教材别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李维鼎:《语文课程新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李维鼎:《语文言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李杏保、顾黄初:《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史》,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7年版。
    刘次林:《幸福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龙协涛:《文学阅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鲁苓:《语言言语交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年版。
    倪文锦、欧阳汝颖主编:《语文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区培民:《语文教师课堂行为系统论析——课程教学一体化的视点》,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年版。
    唐代兴:《当代语义美学论纲》,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滕守尧:《对话理论》,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5年版。
    王德春:《多角度研究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王建华:《语用学与语文教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王尚文:《语感论》(第三版),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王尚文:《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王尚文主编:《语文教学对话论》,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王维国:《论知识的公共性维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年版。
    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2年版。
    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
    严云爱:《诗词意象的魅力》,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叶秀山:《诗·史·思——现象学与存在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殷鼎:《理解的命运:解释学初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8年版。
    俞冬伟、励汾水主编:《小学阅读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4年版。
    曾样芹主编:《阅读学新论》,语文出版社 1999年版。
    张必隐:《阅读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年版。
    张华:《经验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年版。
    张世英:《进入澄明之镜——哲学的新方向》,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
    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年版。
    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 1962年版。
    章国锋:《关于一个公正世界的“乌托邦”构想》,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一种关于幸福和公正的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版。
    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钟启泉编著:《现代课程论》,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钟启泉主编:《国际普通高中基础学科解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版。
    周庆元:《语文教育研究概论》,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朱竞编:《汉语的危机》,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年版。
    蔡良:《语文教学中的“意会”与“言传”》,《语文学刊(高教版)》 2005年第5期。
    干国祥:《确定多元之界的四个维度》,《语文教学通讯·初中》 2005年第3期。
    高丽新:《论图式理论对语篇阅读理解的作用》,《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
    高万云:《钱钟书修辞学思想之演绎》,《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
    高万云:《中国文学的修辞批评》,《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5期。
    宫梅娟:《论阅读心理图式及其作用》,《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4期。
    郭秀艳:《内隐学习研究综述》,《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1期。
    韩军:《母语教育实质就是精神教育》,《语文学习》 2000年第6期。
    韩军:《再论语文教育与人文精神》,《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3期。韩雪屏:《着力于学生阅读智力的内化——从阅读认识特点谈阅读教学过程》,《语文学习》 1992年第9期。
    韩雪屏:《阅读教学中的多重对话》,《全球教育展望》 2003年第9期。
    何自然、冉永平:《关联理论—认知语用学基础》,《现代外语》 1998年第3期。
    黄伟:《重心转移与范式重建:当代阅读教学改革二题》,《皖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
    黄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课程·教材·教法》 2005年第7期。
    胡霞:《意境:艺术语言中的意象关系场》,《学术探索》 2004年第2期。
    胡潇:《教学解释方式的认识论思考》,《教育研究》 2002年第11期。
    姜勇、郑富兴:《后现代知识状况与新教育观的呼唤》,《外国教育研究》 2003年第6期。
    蒋成瑀:《走出阅读教学的封闭圈》,《语文学习》 2002年第7-8期。
    蒋成瑀:《对阅读教学过度诠释的思考》,《语文学习》 2003年第11期。
    蒋成瑀:《体验:阅读教学的新航标》,《语文学习》 2005年第2期。
    蒋利平:《意象与意境——兼谈艺术语言的精神特质》,《曲靖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
    黎清群:《关联理论与文学作品解读》,《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4年第4期。
    李海林:《“语文是什么”讨论·之三——语文本体与语文构成》,《语文学习》 2004年第4期。
    李玲君:《认知语境及其与传统语境的比较》,《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6期。
    李山林:《语文教育研究的三种视野》,《益阳师专学报》 2002年第1期。
    李山林:《语文教学课程论视点初探》,《语文教学通讯·高中版》 2003年第6期。
    李维鼎:《阅读理论的分歧、阅读理解的弹性与阅读教学策略》,《语文学习》 2004年第2期。
    李奕华:《认知语境与篇章解读》,《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刘大为:《语言知识、语言能力与语文教学》,《全球教育展望》 2003年第9期。
    刘庆昌:《对话教学初论》,《课程·教材·教法》 2001年第12期。
    刘媛媛执教、董菊初点评:《坚持语文学与文学的视界融合——<水调歌头>教学实录与评点》,《语文建设》 2005年第7期。
    马建明:《补白——一个永不枯竭的文本解读话题》,《教育科学论坛》 2005年第6期。
    马笑霞:《图式理论与语文阅读教学》,《江西教育科研》 1997年第1期。
    米靖:《论基于对话理念的教学关系》,《课程·教材·教法》 2005年第3期。
    苗兴伟:《关联理论与认知语境》,《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 1997年第4期。
    慕君:《教师如何成为反思性实践者》,《今日教育》 2005年第7-8期。
    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外国文学评论》 2004年第3期。
    冉永平:《元表征结构及其理解》,《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年第4期。
    孙亚杰、徐云知:《近十年阅读教学研究综述》,《课程·教材·教法》 2003年第6期。
    田汉族:《交往教学论的特征及理论价值》,《教育研究》 2004年第2期。
    童庆炳:《语文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语文建设》 2003年第8期。
    王敏:《从认识走向理解——教学的理论基础转换》,《当代教育科学》 2003年第9期。
    王荣生:《对“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的感知与把握》,《语文学习》 2002年第6期。
    王荣生:《<语文课程标准>的“对话理论”》,《语文学习》 2002年第11期。
    王荣生:《语文课程标准所预示的范型转换》,《教育研究》 2003年第2期。
    王荣生:《“语文知识”是个什么样的问题?怎样讨论?》,《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 2005??年第4期。
    魏占峰:《重视母语习得过程的研究》,《语文学习》 2001年第7-8期。
    吴越、陈生梅:《试论关联理论与阅读理解教学》.《社科纵横》 2003年第5期。
    徐云知:《阅读教学的发展趋向研究》,《语文学习》 2003年第10期。
    姚梅林:《从认知到情境:学习范式的变革》,《教育研究》 2003年第2期。
    姚夏清、皮连生:《关于语文学习与教学规律的思考——知识分类学习论和教育论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9年第3期。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教育研究》 2002年第5期。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教育研究》 2002年第10期。
    张冲:《内隐学习的研究综述》,《中国特殊教育》 2005年第7期。
    张琦:《图式论与语篇理解》,《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年第12期。
    张世英:《论想象》,《哲学研究》 2004年第2期。
    张卫:《内隐学习及其特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第1期。
    赵光武:《哲学解释学的解释理论与复杂性探索》,《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
    钟启泉:《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5年第1期。
    钟启泉:《社会建构主义:在对话与合作中学习》,《上海教育》 2001年第7期
    钟启泉:《文本与对话:教学规范的转型》,《教育研究》 2001年第3期。
    朱贻渊:《语文教育的悖论及出路》,《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
    邹爱民:《阅读心理分析与话语理解》,《济南大学学报》 2003第1期。
    http://www.confuchina.com/07%20xifangzhexue/yiyi%20zhangli.htm,李之鼎:《意义张力论——当代释义学的一个重要问题》。
    http://www.being.org.cn/sikao/MediaNetTeaching.htm,柳栋:《交互性、开放性、个别化与辅助作用》。
    http://www.siwen.org/XXLR1.ASP?ID=504,李之鼎的《释义悖论:兼评接受美学》。
    Gay Su Pinnell. Student, text, teacher:interactive learning in the reading recovery program. Reading,language, and literacy, edited by Fran Lehr, Jean Osborn.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c1993.
    Guy Cook. Discourse and Literature, Published b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Ira Shor and Paulo Freire. A Pedagogy for Liberation:Dialogus on Transformning Education, Massachusetts: Bergin &Garvey Pub. Inc., c1987.
    Ivana Markova and Klaus Foppa. The Dynamics of Dialogue, Published by Harvester Wheatsheaf, 1990.
    Keith Johnson, Don Porter edited. Perspective in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Published by Academic Press, 1983.
    Nicholas C. Burbules. Dialogue in Teaching-Theory and Practice, Published b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93.
    Sharon Grimes, The search For meaning. School Library Journal;May2004, Vol. 50 Issue 5.
    Bomer, R. (2006, March). Reading With the Mind's Ear: Listening to Text as a Mental??Action.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Mar2OOG, Vol 49 Issue6.
    Brian Cambourne, Conditions for Literacy Learning. Reading Teacher; Dec2000, Vol. 54 Issue 4.
    Charles R. Greenwood, Yolanda Tapia, Mary Abbott, Cheryl Walton, A Building-Based Case Study of Evidence-Based Literacy Practices: Implementation, Reading Behavior, and Growth in Reading Fluency, K—4.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Summer2003, Vol. 37 Issue 2.
    Claudia E. Stein, Jacquelinc Golaman, Beginning Reading Instruction for Children with Minimal Brain Dysfunction. Journal ofLearningDisabilities; Apr80, Vol. 13 Issue 4.
    Cot Aarnoutse, Gonny Schellings, Learning reading strategies by triggering reading motivation. Educational Studies (Carfax Publishing); Dec2003, Vol. 29 Issue 4.
    Dale S. Rose, Michaela Parks, Karl Androes, Susan D. McMahon, Imagery-Based Learning: Improving Elementary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With Drama Techniqu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Sep/Oct2000, Vol. 94 Issue 1.
    Damico, J.S.,Multiple Dimensions of Literacy and Conceptions of Readers: Toward a More Expansive View of Accountability. The Reading Teacher, April 2005, Vol. 58 Issue 7.
    David Skidmore, Montserrat Perez-Parent, Simon Arnfield, Teacher-pupil dialogue in the guided reading session. Reading; Jul2003, Vol. 37 Issue 2.
    Donald T. Mizokawa, Naney Hansen-Krening, The ABCs of attitudes toward reading: Inquiring about the reader's response. 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 Sep2000, Vol. 44 Issue 1.
    Isabel L. Beck, Margaret G. McKeown, Inviting Students Into the Pursuit of Mea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Sep2001, Vol. 13 Issue 3.
    Jan. Nespor, The Construction of school knowledge:A case study. Journal of Education; Julled7, Vol. 169 Issue 2.
    Jeanne Swafford, Jan K. Bryan,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conceptual change:supportingmiddle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 Writing Quarterly; Apr-Jun2000, Vol. 16 Issue 2.
    John E. Readence, R. Scott Baldwin, The Relationship of Cognitive Style and Phonetics Instruc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Sep/Oct78, Vol. 72 Issue 1
    John T. Guthrie, Kathleen E. Cox, Classroom Conditions for Motivation and Engagement in Read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Sep2001, Vol. 13 Issue 3.
    Lane Roy Gauthier, Coop-Dis-Q: A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y. Intervention in School & Clinic; Mar2001, Vol. 36 Issue 4.
    Laura B. Smolkin, Carol A. Donovan, Supporting Comprehension Acquisition for Emerging and Struggling Readers: The Interactive Information Book Read-Aloud. Exceptionality; 2003, Vol. 11 Issue 1.
    Lee Galda, Richard Beach. Response to literature as a cultural activity.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Vol. 36, No. 1,2001.
    Lin, Chia-Hui, literacy instruction through communicative and visual arts, Teacher Librarian, Jun2005, Vo132, Issue 5.
    Marlow Ediger, Developing a Reading Community. Journal oflnstruetional Psychology;??Jun2002, Vol. 29 Issue 2.
    Nancy L. Roser, Susan Keehn, Fostering thought, talk, and inquiry: Linking literature and social studies. Reading Teacher; Feb2002, Vol. 55 Issue 5.
    Patricia Schmidt, Gillen Ruggiano,, Zollo Susan,, Colabufo Teresa, Rhaenel Stone, Literacy learning and scientific inquiry: Children respond. Readlng Teacher; Mar2002, Vol. 55 Issue 6.
    Paulo Freire and Donaldo Macedo, "A Dialogue:Culture, Language, and Race" in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vol. 65, no. 3, fall 1995..
    Robert L. Stevens, Student Team Reading and Writing:A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roach to Middle School Literacy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 Evaluation; Jun2003, Vol. 9 Issue 2.
    Stevens, Robert L. Student Team Reading and Writing:A Cooperative Learning Approach to Middle School Literacy Instruction, Educational Research & Evaluation; Jun2003, Vol. 9 Issue 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