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话语权的担忧与思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2005年发生的单志东诉上海热线案,成为中国网络话语权第一案,把“网络话语权”这个新生概念引入了我们的视野。法国法学家米歇尔·福柯在《话语的秩序》当中最早提出了“话语即权力”的观点,从此话语权开始成为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话语的概念出发,重点介绍了福柯的话语理论,分析了话语权理论中话语与权力的关系。并且由话语权理论引出了网络话语权的概念。我们可以把网络话语权简单理解为以网络为平台,对现实生活产生强制的话语权。
     随着当下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话语权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而关于网络话语权现实案件的出现,使得网络话语权成为摆在我们法律学人面前的现实问题。网络话语权作为一种现实存在,其影响力不仅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还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网络话语权的存在,与互联网密不可分。互联网的平等性、匿名性、交互性、信息超载性都影响了网络话语权的存在与实现。虽然网络实现了话语中心的分散化,使人们处于言论相对自由的状态,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话语权不同于网络言论权。网络话语权的意义就在于通过网络平台,介入现实,实现了话语的权力化,而不仅仅是发表自由的话语。但是网络话语权的实现无疑与网络上的言论自由状态息息相关。可以说,网络为实现言论自由打开了方便之门,而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为网络话语权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就一真关注着“自由”这一概念,而言论自由则成为人类自由的直接体现。网络是言论自由的一个新领域,言论的涵义也早就突破了传统的界限向虚拟空间延伸。网络这个虚拟的开放式空间给了言论以新的特征和表达方式。但是网络言论的缺陷也引发了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民权利、国家权力的冲突与矛盾。网络言论自由形成的网络舆论不等于民意,网络话语权的释放为网络舆论有其自身的弊端。网络话语权有着自身的特点,它能够实现传播学上所提出的直接表达、传受交融、主题核心和拟题众议,从而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网络话语权有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形式,有相应的主体、客体和载体。
     在实现网络话语权的过程之中,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也出现了网络话语权失范问题。本文从失范的概念出发,分析了网络话语权失范的表现和原因,引出了对网络话语权规制的问题。从规制的概念我们可以得知,对事物的规制是多层次的而非单一的。网络话语权由于其自发性,确实存在种种问题,亟需规范。但片面强调对网络话语权的制度规范,会引发公权力的膨胀,进而威胁到网络的民主与自由。要实现网络话语权的合理规制,必须实现“法治”、“德治”、技术治理三者的结合。
     本文的意义并不在于提出解决网络话语权问题的具体制度和方法,而是在面对网络话语权这样一个新生的事物时,从理论的角度提出自己的一些担忧和思索。
In 2005 it occurs that Shan Zhidong sues the Shanghai hot-online, this document becomes the first document of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this newborn concept has introduced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to our field of vision. The French jurist Michel Foucault most early proposed the viewpoint "the discourses are the power" in "the order of Discourse", from this time on the right of discourse starts to become the hot topic of the legal science research. This article embarks from the concept of the right of discourse, and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Michel Foucault, then analyze the relation of the "discourse" and the "power" in the theory of the right of discourse.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by the discourse theory. We can simple understand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for the right of discourse which takes the network as the platform, and forces to the real life.
     Along with the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 the question of the right of discourse also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nd cases of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appearance,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becomes realistic question in front of our Jurisprudence person. As a realistic existence,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influences not only exists to the hypothesized cyber-space, but also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real life. First the existence of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is inseparable with the Internet. Internet is equal, anonymous, interactive, and the information overload in it, all of this affects existence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Although the network has realized the dispersing of the center of the discourse, and make the people to be free of speech, but we also needs to pay attention to that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is different with the freedom of speech in network.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is not only the publication of free speech, but also involving the reality through the network platform, then realizing the discourse to be a kind of power. But the realization of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freedom of speech in network with no doubt.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network open gate of the convenience for realizing the freedom of speech, and the freedom of speech in network has provided the possibility for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The humanity has bee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 "free" since we entered the civilized time, and the freedom of speech becomes directly manifests of the freedom of the humanity. The network is a new field of the freedom of speech, The concept of speech have already broken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boundary and extends to the hypothesized space. The network which is a hypothesized open style space has given the new characteristic and the expression of speech. But the fault of speech in network has also initiated the freedom of speech the network against with the rights of citizens and the power of states. Public opinion in network which is formed by the freedom of speech in network is not equal to the public opinion,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release for public opinion in the network has its own malpractice.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has own characteristic, it can realize the direct expression, the blending of disseminators and audiences, the core of subject and discussion of populace in one topic which introduced by Communication and causes widespread social attention.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has the unique structural style itself, and has the corresponding subject, the object and the carrier. In the procession of realizing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it appears that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loses the standard as a result of network dissemination characteristic. This article bases from the concept of losing the standard and analyzes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reason of the losing the standard of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and has drawn out to regime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We may know from the concept of "regime" that, to regime the things is not having one subject but having multi-level.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has all sorts of problems as a result of its spontaneity, urgently needs the standard. But if we just emphasis the standard of country system, can initiate the inflation of the power of the states, then threatens the democracy and the freedom in network. We must realize "Rule by Law", "Rule by Morals", "Rule by Technology" if we want to regime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reasonable.
     This article certainly does not lie in proposing the concrete systems and methods to solve the question of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but to propose my own worries and thinking when faces this kind of newborn things like the right of discourse in network.
引文
1 杨金鹏:《请把网络话语权还给我》,载《检察风云》2005年第9期。
    2 稀客:《寻找话语权的空间》,载《决策与信息》2006年第6期。
    3 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2,80页。
    4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8页。
    5 王治河《福柯》,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56-185页。
    6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7页。
    7 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0页。
    8 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61页。
    9 杜小真:《福柯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第345页。
    10 刘郦:《知识与权力》,载《哲学研究》,2002年第2期。
    11 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8,29页。
    12 同上,第29页。
    13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8页。
    14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193页。
    15 王家传:《塞义德后殖民理论对福柯和德里达理论的借鉴》,载《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第147页。
    16 王耀龙:《博客话语权的网络特性》,载《今传媒》,2006年第10期。
    17 载SOHO网,http://it.sohu.com/s2007/cnnic19/。
    18 张隆栋、傅显明:《外国新闻事业史简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1页。
    19 同注7。
    20 喻国明:《21世纪传媒业揭秘》,载赵均编:《透视中国》,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页.
    21 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6页。
    22 王永强:《互联网时代的生存对策》,载《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1期,第113页。
    23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46页。
    24 刘吉、金吾伦等:《千年警程: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278页。
    25 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15页。
    26 阿克顿:《自由史论》,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27 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62,163页。
    28 洛克:《政府论》(下册),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5页。
    29 高春芽:《试析杰斐逊对自然权利思想的发展》,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10期。
    30 梅利尔·D·彼得森:《杰斐逊集》,刘祚昌,邓红风译,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370页。
    31 蒋云蔚:《网络言论自由的私法限制》,载《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32 孙坚华:《博客论》,来源:博客中国。http://tech.tom.com/1126/1898/20031126-68718.html.
    33 《马克思、恩格斯伞集》,第11卷,第573页。
    34 转引自温辉:《言论自由:概念及边界》,载《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3期。
    35 丹尼尔·西蒙斯:《对言论自由的可允许限制》,载《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4期。
    36 2006年2月28日,网民“碎玻璃渣子”在网上公布了一组虐猫视频截图:一名时髦女子用漂亮的高跟牲踩踏一只小猫,直至将其脑袋踩爆。此图片迅速引起网友愤怒,并在网络上被广为转发。参见http://news.sina.com.cn/z/nvzinm/.
    37 2006年4月13日,在《魔兽世界中国》主题论坛,一男子发帖称妻子沉迷《魔兽世界》,并在一次玩家聚会后与网名为铜须的男子发生一夜情。此帖随后出现在多家论坛,网友开始声讨铜须,有网友调查出铜须的姓名、手机号、照片等并公布在网上。参见http://news.sina.com.cn/s/2006-04-29/01498816041s.shtml.
    38 张千帆:《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39 甄树青:《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40 2003年2月24日上午,湖南省湘潭市教师黄静被人发现裸体死于其工作的小学宿舍,全身覆盖折叠平整的棉被,遗体(双手、双腿、胸、颈等)有多处伤痕。当晚,其男友姜俊武曾在其宿舍留宿,有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重大犯罪嫌疑。此案发生后,派出所的警察没有深入细致地勘察现场,就以死者身上无致命伤为由,排除他杀,不予立案,并证明姜俊武不在死亡现场,不需负法律责任。事情发生后,江西教师徐建新和北京记者朱寅年在网上联合发起了“关于黄静案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和教育部的呼吁书”,2003年6月初将此签名呼吁书送达了公安部和教育部。在多方努力下,姜俊武以涉嫌强奸(中止)罪被审查起诉。2006年7月10日,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姜俊武无罪。
    41 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第5页。
    42 同上。
    43 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87页。
    44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54页。
    45 古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81页。
    46 迪尔凯姆:《自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00-212页。
    47 郑杭生等:《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1页。
    49 王逸舟:《当代国际政治析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9页。
    50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第2584页。
    51 吴松:《试析国际规制概念》,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1期,第126页。
    52 杨力平:《计算机犯罪与防范》,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53 石风:《网络实名制离我们还有多远》,载《中国电子商务》,2005年第9期,第24页。
    54 皮勇、胡庆梅:《论网络实名制不应“独行”》,载《信息网络安全》,2006年第5期,第22页。
    55 乐毅:《网络实名制形同虚设的悲哀》,载《IT时代周刊》,2002年第2期,第73页。
    56 转引自冯天瑜:《两种文化的协调发展》载《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二卷),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1页。
    57 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100—108页
    59 喻国明:《我国传媒主流信息严重缺失》,载中国新闻网,2004年3月18日。
    60 同上。
    1、张乃根:《西方法哲学史纲》,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3、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4、约翰·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米歇尔·福柯:《权力的眼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6、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三联书店,1999年版。
    9、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三联书店,2003年版。
    10、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11、阿克顿:《自由史论》,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
    12、霍布斯:《利维坦》,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13、洛克:《政府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
    14、吉登斯:《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5、迪尔凯姆:《自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
    16、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3月版。
    17、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18、张千帆:《宪法学导论》,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33、甄树青:《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
    19、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20、郑杭生等:《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1、杨力平:《计算机犯罪与防范》,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年版。
    22、刘文富:《网络政治》,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杨金鹏:《请把网络话语权还给我》,载《检察风云》2005年第9期。
    2、稀客:《寻找话语权的空间》,载《决策与信息》2006年第6期。
    3、刘郦:《知识与权力》,载《哲学研究》, 2002年第2期。
    4、王家传:《塞义德后殖民理论对福柯和德里达理论的借鉴》,载《厦门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5、王耀龙:《博客话语权的网络特性》,载《今传媒》,2006年第10期。
    6、喻国明:《21世纪传媒业揭秘》,载赵均编:《透视中国》,中国工人出版社,2001年版。
    7、王永强:《互联网时代的生存对策》,载《软件工程师》,2007年第1期,
    8、高春芽:《试析杰斐逊对自然权利思想的发展》,载《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10期。
    9、蒋云蔚:《网络言论自由的私法限制》,载《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10、温辉:《言论自由:概念及边界》,载《比较法研究》,2005年第3期
    11、丹尼尔·西蒙斯:《对言论自由的可允许限制》,载《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4期。
    12、吴松:《试析国际规制概念》,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1期。
    13、石风:《网络实名制离我们还有多远》,载《中国电子商务》,2005年第9期。
    14、皮勇、胡庆梅:《论网络实名制不应“独行”》,载《信息网络安全》,2006年第5期。
    15、乐毅:《网络实名制形同虚设的悲哀》,载《IT时代周刊》,2002年第2期。
    16、冯天瑜:《两种文化的协调发展》载《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三卷),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