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构筑我国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具体到对外贸易领域,就是要使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对外贸易增长的“双赢”目标,推进国内循环经济。面对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严重环境问题,我们应该以国际法为依托,合理借鉴国外实践经验,适度构筑我国绿色贸易壁垒。本论文分为前言、正文五章和结语,全文约6万字。
     前言提出本论题的研究价值。作为世界三大进口国之一,如何有效地防止对外贸易中产生的环境问题已是当务之急。绿色贸易壁垒却能担当起这历史重任。然而我国目前对如何构筑绿色贸易壁垒的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因此本论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章对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理论进行论述,同时从法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深入剖析了绿色贸易壁垒存在的理论基础,为下面的论述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同时也深化了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二章从国际法的角度,论述了与贸易有关的国际环境协定和WTO的相关规定,主要是通过相关案例分析了WTO环境例外规则的主客观要件。这为我国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正确的国际法依据。
     第三章从各国层面上的环境管理法律制度的角度,阐述了环境标志制度、绿色税收与绿色关税制度、绿色包装制度以及各国与环境有关的贸易措施,并运用WTO及国际环境协定的相关规定,对这些制度进行适当地评析。这对于我国构筑合理、合法的绿色贸易壁垒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第四章主要论述我国构筑绿色贸易壁垒的必要性。针对我国在对外贸易中存在的严重环境问题、国外的污染转嫁和我国的相关立法不完善的现状,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在此,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学术界对绿色贸易壁垒取向的基础上,提出构筑我国绿色贸易壁垒乃是当务之急。
     第五章提出了构筑我国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在充分利用WTO的环境例外规则并结合国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构筑我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基本原则、环境外交法律对策、建立和完善我国相关环境法制建设和我国外贸法制建设四个方面内容,妥善解决贸易中造成的环境问题。
     结语是对全文进行概括和总结,肯定了我国构筑绿色贸易壁垒的必要性、合理性、合法性。作为进口国,我国应该在绿色贸易壁垒上有所为,为国内生态环境和国民健康保驾护航,实现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dea has a deep impression to the world. As far as foreign trade concerned, it should make trade and environment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to boost circulating economic and achieve "win-win" purpose between trade and environment. Facing the serious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foreign trade, we should make use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experiences of other countries to construct our Green Trade Barrier. This thesis was divided into the preface , 5 chapters and conclusion, it includes 6 ten thousand words.
    The value of research was mainly released in thesis's preface. As one of three biggest importing countries, it is necessary to prevent pollution from importing. Green Trade Barrier can solve this problem. However,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s superficial, for this reason this thesis has the fulfillment meaning and the theories meaning.
    Chapter I states the theory foundation of Green Trade Barrier. What's more, its theory basis is anatomized through law, economic and sociology. These not only provide next context good basis, but also deep master degree thesis studying with practice meaning and the theories meaning.
    Chapter II i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international law. It states the trade-related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convention and WTO, especially the Environmental Exclusion Clause in the GATT. These make us have the exact meanings to be applied in our Green Trade Barrier.
    Chapter III i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national law on how to supervise environment. It mainly states environmental label system, green revenue and green custom system , green pack system, the environment-related trade measures. Thesis applied international law to analyze these systems. So, we can make use of these experiences to construct our Green Trade Barrier.
    Chapter IV states the necessity of constructing our Green Trade Barrier. For the dilemma between trade and environment, our stratag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challenged. It conclude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construct our Green Trade Barrier, on the basis of the comment on the attitude of scholars to Green
    Trade Barrier.
    Chapter V puts forward the legal countermeasures for constructing Green Trade Barrier. With the full use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the experiences of other countries, I advance the basic principles, diplomatic countermeasures about
    
    
    environment and suggest perfecting the related environmental law and foreign trade law. In this way,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 can be solved perfectly.
    The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dissertation, approves the necessity rat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Green Trade Barrier. As an importing country, our country should do something about Green Trade Barrier,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oreign trade and the purpose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 and people's health.
引文
01、王曦编著:《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02、曹建明、陈治东主编:《国际经济法专论》(第六卷),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03、蔡守秋主编:《环境资源法学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04、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编,索必成、胡盈之译:《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05、徐淑萍著:《贸易与环境的法律问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06、朱榄叶编著:《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贸易纠纷案例汇编》,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
    07、汪劲著:《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08、赵玉焕著:《贸易与环境——WTO 新一轮谈判的新议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09、李双元、李先波主编:《世界贸易组织(WTO)法律问题专题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3年版。
    10、那力、何志鹏编著:《WTO与环境保护》,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1、吕忠梅著:《环境法新视野》,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12、李挚萍著:《经济法的生态化——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探讨》,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3、陈卫东著:《WTO例外条款解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金瑞林、汪劲著:《中国环境与自然资源立法若干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5、[法]亚历山大·基斯著,张若思编译:《国际环境法》,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6、朱榄叶编著:《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纠纷案例评析》,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17、张德主编:《WTO争端解决贸易陷阱防范对象》(第二卷),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18、陈建国著:《WTO的新议题与多边贸易体制》,天津出版社2003年版。
    19、刘剑文主编:《WTO与中国法律改革》,西苑出版社2001年版。
    20、张乃根主编:《当代国际法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1、杨昌举、宋国军、胡品洁编著:《技术性贸易壁垒:欧盟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法律法规丛书——进出口 外汇管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版。
    
    
    02、石广生主编:《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03、石广生主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导读》,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0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政策法规司编:《中国缔结和签署的国际环境条约集》,学苑出版社1999年版。
    05、《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04年4月6日修订)。
    01、斜晓东:《有害废物越境转移对传统国家责任的挑战》,《现代法学》2004年第1期。
    02、刘国涛:《国内区际绿色贸易壁垒的合法性探讨》,《现代法学》2004年第1期。
    03、廖华:《论我国构建绿色壁垒的必要性及法律对策》,《法商研究》2002年第6期。
    04、[法]劳伦斯·布瓦松:《单边主义与环境保护》,《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第4期。
    05、浦晔、侯作前:《论环境保护中的单边主义及中国的政策选择》,《中国法学》2002年第4期。
    06、赵凯:《论绿色贸易壁垒及其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关系》,《经济经纬》1997年第2期。
    07、桂琴:《绿色壁垒初探》,《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第1期。
    08、熊英、别涛:《WTO框架下的“环境例外”措施及其适用规则》,《现代法学》2003年第5期。
    09、何志鹏:《WTO的环境立场与环境规则》,《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第4期。
    10、朱海齐:《WTO与中国环境法》,《法学》2001年第1期。
    11、董灵、谢佑平:《论环境保护与关贸总协定》,《法学评论》1995年第5期。
    12、许罗丹、申曙光:《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与环境保护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1997年第5期。
    13、卜朝晖:《国际贸易中的绿色技术壁垒及其对策》,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届硕士学位论文。
    14、秦天宝:《世界贸易组织法与环境保护:挑战与发展》,《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0年第8期。
    15、侯淑波:《基于贸易促进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立法思考和建议》,《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4期。
    16、李良:《多边贸易体制下与环境有关的单边贸易措施研究》,陈安主编:《国际经济法论丛》(第五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7、傅京燕:《突破绿色壁垒,迎接环保挑战——简论我国的环境贸易措施》,《广东农工商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18、王衡生:《论国际环保措施与我国外经贸发展》,《华南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第4期。
    
    
    19、熊英、别涛:《WTO框架下的“环境例外”措施及其适用规则》,《现代法学》2003年第5期。
    20、王玉芳:《WTO协议绿色条款和绿色贸易问题与对策》,赵威主编:《国际经济法论文专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1、李晓明、曹利军、韩文挥:《我国建立“绿色壁垒”的必要性研究》,《软科学》2002年第6期。
    22、郭文华、罗宏、王金南、仇昕昕:《中国的绿色壁垒措施现状》,《环境科学研究》2002年第1期。
    23、胡斌:《试论国际环境法中的风险预防原则》,《环境保护》2002年第6期。
    24、贾晓蕾:《环境规制与贸易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3年第3期。
    25、刘波:《论加入WTO后中国环境保护立法之取向》,《政法学刊》2002年第6期。
    26、王宇怀:《论世贸组织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与实践》,华侨大学2001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7、任建兰、吴军:《WTO的基本贸易规则和环境保护的约束冲突分析》,《环境保护》2001年第12期。
    28、徐淑萍:《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环境法律问题对策研究》,《中国法学》2002年第3期。
    29、张梓太:《“绿色贸易壁垒”成因浅析》,《国际贸易问题》1997年第10期。
    30、刘颖:《论绿色贸易壁垒的内涵、特征及我国的对策》,《山东经济》2002年第5期。
    31、边永民:《GATT规则与环境措施》,沈四宝主编:《国际商法论丛》(第4卷),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32、李艳芳:《绿色贸易壁垒与清洁生产立法》,《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2年第4期。
    33、张若思:《世界贸易组织内的“环境”争端》,《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第4期。
    34、莫莎:《世贸组织新一轮回合与环境问题谈判》,《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第6期。
    35、谢康:《WTO规则例外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02年第6期。
    36、王之佳:《加入WTO:中国环境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环境保护》2002年第3期。
    37、那力:《WTO与环境保护法律问题》,《法制与社会发展》2001年第2期。
    38、刘天会:《全球环境问题中的南北关系》,《欧洲》2000年第6期。
    39、那力、李海英:《WTO框架中的PPMs问题》,《国际法学》2002年第6期。
    40、常纪文:《WTO与中国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适应性变革》,《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2年第7期。
    41、周珂、王权典:《我国入世后环境与贸易问题的法律审视》,《法学家》2002年第5期。
    42、胡蓉:《试论GATT/WTO贸易与环境保护条款》,《当代法学》2002年第5期。
    
    
    43、马宇驰:《论多边贸易体制下转基因生物产品的贸易问题——<生物安全议定书>隬TO规则之比较》,《国际商务研究》2001年第6期。
    44、潘惜唇:《论GATT环保例外条款的适用条件和发展趋势》,《中国法学》2001年第5期。
    45、沈木珠:《世贸组织环境规则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与我国之法律对策》,《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3期。
    46、谭黎华:《论与贸易有关的环境措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47、朱晓勤:《WTO与绿色壁垒:若干法律问题分析》,《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2年第3期。
    48、杜正清、王云:《从绿色贸易壁垒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49、陈东:《论WTO框架内贸易保护体系之重建》,《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3年第3期。
    50、蔡米纳:《外贸乘数法的扩展与中国贸易收支的实证分析》,《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2年第11期。
    51、陈依慧、金毅:《绿色壁垒:国际贸易中的新障碍》,《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2年第1期。
    52、傅京燕:《加强环境保护打破绿色贸易壁垒》,《生态环境与保护》2003年第2期。
    53、李树:《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设置与我国的策略选择》,《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4年第1期。
    01、祝长青:《完善我国绿色贸易保护体系》,《中国环境报》产经周刊2003年10月20日,第2版。
    02、张修占:《对绿色贸易技术壁垒的思考》(上),《中国环境报》2003年3月10日,产经周刊第2版。
    03、张修占:《对绿色贸易技术壁垒的思考》(下),《中国环境报》2003年3月17日,产经周刊第2版。
    04、宋波:《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影响及对策》,《国际商报》2003年3月6日,第七版。
    05、王力舟、刘歆、张莉丽、崔路:《环保面纱下的技术壁垒——欧盟最新电气、电子设备回收等两项指令评析》,《国际商报》2003年3月27日,第7版。
    06、《“洋垃圾”进口亟待严管》,《国际商报》2004年2月23日,第1版。
    07、王树义:《从绿色壁垒的双重性看我国应当采取的对策》,http://riel.whu.edu.cn
    
    /show.asp?ID=289。
    08、《我们也需要“绿色壁垒”》,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1787/10881/98796 3.html。
    09、田予冬:《绿色标志背景资料》,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55/20010315/417730.html。
    10、戚道孟、李天辉:《入世后绿色壁垒对我国环境及贸易的影响及法律对策》,http://www.riel.whu.edu.cn/show.asp?ID=473。
    11、《中国绿色包装亟待提速》,http://main.pack.net.cn/news/news/bzzt/lsbz/2003/12/09/2003129100914.htm。
    12、王小龙:《绿色保护主义——分析与对策》,http://www.civillaw.com.cn/weizhang/default.asp?id=8828。
    13、张兰:《绿色壁垒及其与WTO竞争政策之法律关系探析》,http://www.riei.whu.edu.cn/show.asp?ID=1442。
    14、《入世后我国能否构筑绿色壁垒》,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55/20011020/586117.html。
    15、樊国华:《正视技术性贸易壁垒》,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gno=?no=2181。
    16、http://www.wto.org/english/tratop_e/envir_e/wrk_committee_e.htm。
    17、黄勇:《中国环境外交聚焦贸易与环境》(上),http://www.cenews.com.cn/news/2003-03-15/23618.php。
    18、黄勇:《中国环境外交聚集贸易与环境》(下),http://www.cenews.com.cn/news/2003-03-19/23701.php。
    01. Frank Biermann, "The Rising Tide of Green Unilateralism in World Trade Law", Journal of World Trade, 35(3), 2001.
    02. Laurence Boisson de Chazournes, "Unilateralism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sues of Perception and Reality of Issues", EJIL, 11 (2), 2000.
    03. Hector Rogelio Torres, "The Trade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in the WTO—How Can a 'New Round' Contribute?", Journal of World Trade, 33(5), 1999.
    04. Steve Charnovitz, "Recent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Trade Sanctions and the GATT", The Americ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Policy, 9(3), 1994.
    05. Petro C. Mavroidis, "Trade and Environment after the Shrimps-Turtles Litigation", Journal of World Trade, 34(1), 200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